山东省莱阳市四篇

2024-06-05

山东省莱阳市 篇1

关键词:新农合,村卫生室,山东省莱阳市

1 西林格庄村基本情况

莱阳市西林格庄村是城厢街道办事处一个有710户, 人口2 103人, 劳动力900人, 外出务工人员260人的自然行政村。该村耕地总面积2 437亩, 村庄现有工业项目一个, 属个体私营企业, 集体可分配财力20万元, 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 集体收入来源是果园和房租,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和加工业, 人均纯经营性收入4 700元。[1]目前, 其所在的莱阳市共有104万人次的参加新农合, 农民报销1.5亿元。[2]

2 结果

2.1 村卫生室调查结果

西林格庄村卫生室隶属于城厢卫生院, 卫生室的房屋产权属于村集体所有, 服务对象1 700人左右。卫生室并无专业的医疗门诊, 只是简单地集诊室、观察室、药房、治疗室于一体的乡村卫生室,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出诊箱、输液设施、药品柜、诊断治疗床等是卫生室的医疗设备, 基本能满足村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卫生防疫的需要。本村卫生室是新农合定点机构, 已经参加了“乡村一体化管理”, 属于镇办镇管。卫生室配备医生两名, 为父女关系, 月工资800元, 卫生室里没有中药柜台, 治疗以西医为主, 医生每年会参加不同的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临床、护理技能, 医疗知识更新等。

2.2 农户调查结果

调查的农户均参与了新农合, 但对于具体政策均不是很清楚, 仅从宣传中得知这个政策看病能补贴报销, 村中相关干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并且具有从众心理, 并对于继续参加新农合均有极大动力。大家已普遍感受到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对于参合费也觉得能够接受。

此外, 村民对于报销的百分比以及报销的流程都不太清楚, 村级、乡镇级、县级医院的报销情况也均没有概念。在村卫生室看完病后, 由医生开药计算报销费用, 然后直接付报销之后的费用。每户参加新农合的农户在去年到今年也都因为大小的疾病到村级、乡镇级、县级的医院就诊, 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报销, 大部分村民认为报销之后的费用与自己之前预计的差不多, 有少数人感觉相差较大。

3 存在的问题

3.1 人员配置问题

根据村卫生室医生的回答, 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置, 在卫生室中最常接触的5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 最多的是高血压, 这是由于老龄化人口结构占较大比重造成的。但卫生室建筑简陋, 房屋破旧, 且卫生室中缺少中药柜台, 村民的中西医药物选择性均低。

3.2 关于人力资源问题

70多岁的老医生仍未退休。由于农村医生退休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老医生无法退休, 平时由其和其女儿轮班在卫生室工作。医护人员老龄化, 人力资源不够, 跟不上新农合的进程, 而且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 仅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也做输液治疗, 抗生素滥用情况会比较严重。由于乡村医生收入低, 待遇差, 工作量大, 条件又艰苦, 乡村医生队伍稳定面临极大挑战, 许多乡村医生对政府政策失去了信心, 只是凭借着道德良心工作, 缺乏物质支持, 政府对他们的培训也是效果一般,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 就导致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3.3 对新农合的认识和重视和程度问题

调查过程中, 对于问卷的填写有很大困难, 由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 大多只能采用访谈的形式。关于每年住院情况, 村民对于感冒发烧拉肚子等不严重的疾病会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 并不会去医院, 村民对于能够忍受的疼痛疾病, 首选的是自我治疗, 所以虽然参与了新农合, 但看病就医的积极性并未有什么改变, 如果不发生重大、特大疾病, 村民不会清楚地记录去医院的频次、原因及费用。村民每天为了生计而忙碌, 对于在非紧急疾病上新农合发挥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清楚。

4 发展建议

4.1 人员配置问题

在卫生室按比例配备一些常用的中草药, 中草药可以组织村民自发去采集制备。目前已经有很多村民从电视里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到中药的良好功效, 中药的副作用低, 若在卫生室里配备中药, 会提高治疗质量。另外, 政府应当划拨一定资金修缮卫生室, 完善基础设施, 搞好基础建设。

4.2 关于人力资源问题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医药卫生制度, 落实老医生退休机制, 定时聘请年轻医生, 鼓励青年医务工作者到基层农村工作, 彻底解决人员老龄化问题, 落实村卫生室老医生的休假制度。

4.3 对新农合的认识和重视和程度问题

除了要增大报销比例, 给村民们建立的健康档案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不能只作为摆设, 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 并应当详化健康档案的细节, 让大家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和记录, 设立建立健康档案的专员, 不能让村卫生室的医生身兼数职。村中相关干部要充分宣传好新农合的意义、好处, 鼓励而非强制农民参与, 提升农民的就医意识。

5 结语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农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3]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 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新农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局面, 给农民们带来了福利, 只要交一点钱, 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让很多老百姓看得起病, 防治意识也加强了。村级医疗机构是面向参合农民的初始环节, 所以在监管上主要防范门诊的随意性, 要防范报销目录范围以外的药品, 避免套取门诊基金, 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但由于是农村, 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问题, 但只要大家永不放弃继续推行, 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完善, 这项惠民利民的工程终会使每个老百姓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丹.莱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及实施效果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 2012.

[2]周立群, 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 2001 (1) :69-75.

山东省莱阳市 篇2

【关键词】 经济 企业 转型升级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面积5240平方公里,至2011年末户籍人口 669.28萬人。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现管辖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县级)。近年来,揭阳市调结构、促转型,走以大项目拉动大发展的转型之路,招商引资也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本文对揭阳市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方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 多举措力推揭阳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1.1筑巢引凤。近年来,揭阳市规划了以大南海、高新区、空港、英歌山四大园区为核心,加快构筑沿江、沿海、中部、西部“两横两纵”四条产业带。形成辐射全市的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四大园区迅速做大经济规模。同时,揭阳港神泉港区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惠来县利用海岸线独特资源,做好一切为大石化项目落户的配套。揭东县针对工业用地日益紧缺的实际,从引资变为择资、选资,把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供应央企、国内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低碳、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税收回报多的大项目,以大项目增强产业实力、提升规模总量和优化产业结构。

1.2争取大项目落户,揭阳市引进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设,中方占60%股份,总规划建设炼油4000万吨/年,配套100万吨级乙烯的世界级超大型石化基地;首期投资573亿元人民币。该项目是广东四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项目建设对调整和优化广东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1.3引进资金。揭阳市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以及中央国有企业布局广东的机遇,加快完善投资软硬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大资金,推进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1997年1月到2011年9月,成功引进了4322亿元投资资金,实现了上增量、调结构、促发展。

2. 揭阳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问题

2.1集约式发展程度不高。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相比,揭阳还是比较落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更是偏低,发展模式依然粗放,转型发展仍需加快。揭阳的传统产业如玉器加工业、五金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塑料模具业、中成药制造业等属于加工贸易,在全国来看,这些产业并不算很突出,科技含量低。

2.2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人才流动出现加速。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高效、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和设备将取代原有落后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区也将进行调整,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人才流动。近年来,揭阳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和流动也迅速增加。

2.3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产业转型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现阶段,揭阳的中小企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提升水平的新时期,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2.4投资不合理。在投资方面,国家已经作了一系列的部署,在投资未来、投资知识的层面上,揭阳在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新兴战略产业力度大,但在投资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知识型服务业和投资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的力度略小。

2.5扶持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近年,国家扶持中小企的措施是奏效的。但是,揭阳作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总量不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行政改革、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上还不够大,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3. 对揭阳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3.1做好加工贸易,重点推动化工业发展。目前,揭阳市已全面启动“海港经济”和“空港经济”计划,这对揭阳三至五年内的发展肯定会起到比较大的拉动作用。对于揭阳未来经济的发展,一个关键在于企业把自己原有的产业做好做强,加工贸易企业要转向研发、设计、核心制造。另一个关键是政府要瞄准临港重化产业从“珠三角”向粤东、粤西两翼转移的机遇,以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为依托,在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将发展重心从传统的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并依托沿海沿江临港资源,着力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三位一体”的重化工业发展格局。

3.2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应对宏观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独特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综合竞争力;激活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从健全机制、配套政策、落实担保入手,促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健康发展。

3.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在产业调整当中,人才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不但产业要升级、企业要升级,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同样也要转型升级。能不能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是揭阳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流动环境;要健全人才流动的相关法规,建立人才诚信机制;要为人才提供竞争性薪酬,避免大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流失;要为人才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的自我发展动力;要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优待人才的良好氛围。

3.4投资知识。从关贸总协定到WTO,都是将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直接挂钩,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地区经济来说,最重要不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而是盈利能力;不是物质资产而是知识资产。揭阳的政府和企业想当赢家,就应当学习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增加研发创新与教育的投资,改善研究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3.5强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政府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实现产业升级和整个增长模式的转型。特别是对小企业予以帮助,发挥小企业的外部正效应,使得整个市场活跃起来。同时,政府要在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上正确发挥作用。首先要解决增长模式转变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一个规则的、法治的市场,对企业的扶持方式包括设立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及指定产品技术路线等,包括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引导孵化创新技术等。

总之,从长期来看,揭阳市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转型,核心是产业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要有加快转型升级的共识,积极参与、依靠人才、合理投资、自主创新,更进一步完善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体系。否则,任何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将成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庞彩霞.广东揭阳经济发展渐入佳境.经济日报[J]2011.09(20):(1).

[2] 吴旋.揭阳空港经济区一批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即将开工.揭阳新闻网[EB/OL].2012.8.21.

[3] 王辉耀.人才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7.

[4] 徐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外企与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N].人口与经济[J],2000.4.

山东省莱阳市 篇3

一、基本情况

莱阳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驰名中外的莱阳梨产地,居烟台、青岛、威海、潍坊四个大中城市之间。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全市总人口9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0万人。莱阳市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县域经济三十强之一,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财政收入6。9亿元,出口创汇5。67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312家,培育起纳税过亿元企业2家,过千万元企业9家,过百万元企业107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食品加工、汽车与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服装加工是莱阳市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

莱阳市食品加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食品工业十强县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又被授予“中国绿色食品城”、“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该市现有食品加工企业41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6家,出口企业109家,从业员工10万余人,拥有龙大、鲁花等5个国家级企业集团和7个省级企业集团。,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6%;出口创汇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销售收入过5亿元食品企业7家,其中过10亿元2家,过40亿元1家,过50亿元1家。加工产品涵盖了速冻保鲜蔬菜、果蔬汁、调理食品、海产品、花生油、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fd食品、果品加工等以蔬菜为主的十大系列1200多个品种,打入日、韩、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二、莱阳市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作法

莱阳市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经二十多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莱阳市的支柱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强大动力。

一是以食品工业园为载体,加快产业聚集步伐。莱阳市建成了食品工业园,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莱阳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以食品工业园为主体,提出把莱阳建设成为“世界的大厨房”、“中国的食品城”的奋斗目标。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亿元,积极引导和扶持食品企业向园区聚集,对进入食品工业园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高科技项目和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所得税按15%征收;对进入园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以上的,前两年免征所得税,后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进园项目累计达到97个,国内外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日本三菱重工、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及国内的中粮集团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了企业扎堆发展、集群发展的态势。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近年来,莱阳市把扶持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生裂变式发展作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拓展食品产业链,推动企业做强做大。目前已培育出龙大、鲁花、吉龙、春雪、恒润、新冷大等12家龙头食品企业,销售过5亿元的企业达7家。这些龙头企业通过苦练内功,赢得市场,产生裂变式发展,企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目前,仅龙大集团就在青岛、泰安、烟台等地发展子公司23家,鲁花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花生油年生产能力8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在内蒙古、湖北、江苏、河北等地发展子公司19家。

三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其他工业品不同,食品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经过多年的努力,莱阳市培植出“龙大”、“鲁花”等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龙大集团公司跻身“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行列。鲁花集团把创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作为奋斗目标,以质量铸造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逐步将鲁花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鲁花”牌花生油获“国家级放心油”、“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称号,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品牌响的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大、质量好、档次高,享誉大江南北,进入全国甚至世界大型超市,不少还进入国际知名超市的全球采购系统。春雪食品公司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称号,北海食品、吉龙集团等企业被列为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是拓展食品加工业市场销售服务体系。近年来,莱阳市不断加大对食品企业市场开拓上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外市场,在国内外拥有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长期稳定的客户群。鲁花集团狠抓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多个销售分公司,成立了3000多人的营销团队,发展了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莱阳市还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苹果、梨、蔬菜、杂粮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搭建了农产品对外销售的有力平台。

三、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学习莱阳市食品加工业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打造百亿食品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既要认识到我市打造百亿食品产业的有利条件和行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又要看到当前食品产业百舸争流、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汉川作为全省27个粮食主产县市之一,食品资源非常丰富,多年来粮、油、水产、生猪、畜禽、蔬菜等位居全省前列,并已建成一批高标准、集中连片、有特色的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发展食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发挥食品资源优势,打造百亿食品产业,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协调,推进食品产业发展。

2、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食品工业园。要本着科学合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大手笔制订发展规划。一是制定总体规划。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年度安排、有具体措施,分步实施。以促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现代化发展为方向,以提高产业的工业化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保证程度为目标,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变化着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龙头带动型的食品供产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为突破口,以巩固壮大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达利、福源、银鹭食品加工业;改造提升糖果、炒业、饮料加工业;培育与壮大鱼类、莲藕加工业为重点,力争在2—3年内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二是加强园区统筹规划。要以银鹭食品工业园为主体,沿一级公路规划出3000—5000亩建成汉川食品工业园,支持重点骨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市食品产业发展升级创造条件,把汉川食品产业打造成湖北省食品工业基地。

3、整合资源,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要针对我市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粮油加工企业分散、规模偏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引导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重新整合企业资源,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挤进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笼子,选择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在政策上倾斜,靠市场化运作,实施低成本扩能,走“强强联合”之路,打造我市食品加工业“航母”。同时要加强食品项目筛选、认证和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外、省外大企业大公司来汉川食品工业园投资兴业。

4、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兴企”意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武汉大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科技联姻,把企业培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下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质量体系的形成,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制度,在社会上广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此带动创出一批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食品名牌资源,搞好品牌的经营和运作,放大名牌效应。

5、加强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原材料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业是食品加工业的基础,要按照“公司+基地+订单”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以刁汊湖水产品,麻河、刘家隔莲藕,垌塚、新堰、里潭、韩集大米,襄南片小麦为重点,建成一批高标准的食品产业配套基地。基地建设要重视产品品种特别是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逐步实行专业化。通过定品种、定种(养)植、定收购等方法,确定食品加工业的原料标准,为培植食品品牌奠定基础。要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降低无机化学物质的投入和残留,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要引导有关企业发展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绿色肥料及生物农药,为绿色农业提供保障。对原料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提高产品质量。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

山东省莱阳市 篇4

人教版必修3

一、目标导航: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具体有哪些? 3.文化从哪些方面塑造人生的?

4.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三、疑难点拨: 1.文化有独立性吗?

a.文化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离不开经济、政治。但文化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b.同时,正因为文化独立存在,才有可能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发达,综合国力一定强盛吗?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我国要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但是,认为文化发达,综合国力一定强盛,则是绝对化了。综合国力是各种力量的合力,仅有文化发达是不够的。

3.面对精美的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b.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的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面对文化产品,人们的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文化产品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4.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能不能超脱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不能认为人可以超脱文化的影响。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总是会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过关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B)

A、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C、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但不管哪种影响都具有以下的特点(C)①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④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

①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一定时期的政治生活

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一定阶段的经济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其中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关系是(B)

A、文化环境和知识素养影响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C、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D、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A)

A、有形的、强制的B、经济的、政治 的 C、潜在思维方式

D、看不见、摸不到

6.游览泰山时会发出“泰山真壮美”的感慨,对这句话的认识正确的是(A)

A、是一种文化体验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是一种知识积淀

D、是一种主观想象 7.漫步华盛顿唐人街,在华人开的餐馆里,经常会看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对联。这说明(A)

A、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是为了吸引华人做生意 D、是一种经济现象

8.下列对文化塑造人生的理解正确的是,文化能(A)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B)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A)

A、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B、培养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C、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D、增强感染力和感召力 11.下列能表现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C)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③丰富 精神世界 ②科学文明、开拓进取 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2.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C)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

13.《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化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在鼓励人们(B)A、丰富精神世界 B、增强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14.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A)A、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B、是指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C、是指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D、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5.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是因为(B)①价值观念不同 ②风俗习惯不同 ③文化程度不同 ④人们有不同的喜怒哀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掘后,美术家庆幸这一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将军们由此研究中国古代的兵法、兵器和军阵,冶金家感叹古代冶金技术的高超。不同人对此持有不同的反映,因为他们(C)A、时代和民族不同

B、地域和阶级不同

C、价值观和文化程度不同 D、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不同

17.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而欧洲人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这是属于(B)的不同

A、交往方式的不同

B、思维方式的不同 C、实践活动的不同

D、感觉不同 18.在封建社会,君臣之间、主仆之间等,必须遵循封建等级制度,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这主要因为(C)

A.知识素养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不同 D.经济文化不同

19.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的。这是因为,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时,往往是(B)

A、积极从事社会创造性活动

B、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C、展开丰富的主观想象

D、积极地道听途说

20.下列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B)①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②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③是创造性思维

④是主观想象

A、①③

B、①②C、①④D、②④

(二)材料题

1.十八界三中全会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文化对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材料一,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的日记》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烧成的》等榜上有名。材料二,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会委员欧仁.鲍狄埃写出了《国际歌》歌词。列宁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么样感到自己是异国人,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这首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材料三,结婚送礼,以表达祝贺,这是民间的一种风俗。江西南部一个小山村有个习俗,无论是谁家办喜事,都会用一坛酒酿蛋,表示对最贵重贺礼的答谢。在最近一次的婚礼中,两本实用的农业科技忘本及10盘光盘却独占鳌头。当客人们表示诧异时,新娘回答说:现在大家都富裕起来了,科学技术、精神享受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依据上材料,运用本课的内容,说说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答: 材料一说明: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积极学习这些 进步的文化,进行文化赏析,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材料二说明: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为炬、引信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上一篇:吸烟相关知识及态度下一篇:公路工程土石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