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物细节描写七篇

2024-05-23

纪录片人物细节描写 篇1

一、在纪录片前期策划中要如何挖掘细节

1. 对题材的充分理解和具备一定的编导意识有利于挖掘细节。

这就要求加强编导自身的思想深度, 要全面深入地理解选题目的、拍摄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性以及主观情感表达。只有深入挖掘了题材的深度和价值, 对主题理解得越透彻, 才能更好更广泛地收集细节、确立细节, 并且要恰当地加入编导意识来设定拍摄大纲, 通过设定一些情节场景来“安排”和“重现”细节。要预先设想在哪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一些细节和情节, 做好抓拍和抢拍的准备。

2. 全方位的材料收集和整理有利于挖掘细节。

没有充分全面的资料背景收集和整理是不可能挖掘出最能够反映本质的细节, 一切细节的表现都是基于对事件、人物背景的把握和了解。

3. 拍摄前的实地勘察有利于挖掘细节。

在拍摄前的实地勘察可以让创作者准确把握拍摄现场环境的各种因素, 综合各种因素为细节的展现提供最好的环境平台。例如技术因素:光线、现场声音、电源、天气情况;美学因素:摄像机摆放的位置、运动路线、取景的角度、人物和背景的关系、光线的安排。这些具体的因素将直接作用于细节的展现力。

二、在中期拍摄中如何捕捉细节

1. 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有利于捕捉细节

电视纪录片中人物的情感和事件的发展都是以正在进行时表现出来的, 自然, 下一秒, 人物的命运、事态的发展都是未知的, 因此, 纪录片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就要随时抓拍与表现人物特点有关的突发事件和细节, 这就要求拍摄者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对人物命运走向的准确把握, 以及较强的抓拍意识。特别是在处理人物神态细节时因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决定了其所拍摄的是真实的人或事, 所以处理不当会显得虚假而不自然。对神态细节的表现注意挑选和抓取是很重要的。

2. 长时间跟踪拍摄有利于捕捉细节

长时间的拍摄相处, 使得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之间有了充分的感情交流和沟通, 相互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 相对于被拍者来说也消除了一定的紧张感和对镜头的陌生感, 使拍摄对象的状态更加自然, 接近原生态, 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长时间的跟踪拍摄, 还能够捕捉到大量意想不到的丰富感人的细节和场景,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更加丰满, 立体。

3. 巧妙的镜头画面构图有利于增强细节的表现力

纪录片是艺术品, 是艺术加工而成的产物, 是具有艺术性的。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纪录片应该融入作者的审美感受, 体现审美价值。这种参与并不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电视审美艺术要求所摄画面具有审美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表现细节画面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从美学角度出发, 符合美感形式, 根据表现主题, 在拍摄细节画面时, 要合理安排画面构图, 突出所要表现细节的主体地位。在拍摄中, 不同细节的表现时要运用不同的画面构图, 传达审美情意。具体的细节构图形式要与作品紧密结合。

三、在后期制作中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手法

1. 通过画面剪辑增强细节感染力

最动人的细节需要精彩的镜头铺成, 创作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搭配将细节的感染力放到最大, 以此达到主题的突出, 以及需要产生的情感表露的目的。如《俺爹俺娘》这个片子, 在表现焦波给他爹上坟时的情境细节, 创作者用了全景和大特写两个极端的镜头, 一个对焦波面部神情的大特写和焦波跪倒在坟前的大全景不断的互切, 焦波一个人静静地, 一动不动, 画面的"两极"镜头的互动留给观众这样一个"静场"、这样一个很大的思想感情"空间", 让观众最直接的感受那最丰富、最厚重和最动人的情感世界, 这种情感细节描写的处理手法所达到的效果, 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和涵盖的。

2. 恰当的字幕、图表添加可帮助表情达意

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中, 有时候会因缺少画面或画面不能充分说明所述片子内涵时, 就可以运用字幕、图表等细节来补充说明, 表情达意。恰当的字幕、图表细节的添加能够完善并且提高作品多样性和丰富性, 帮助观众理解事件, 人物, 景物的复杂关系和背景。字幕、图表的添加必须与作品的主题, 风格, 内容相统一。

3. 通过声音编辑可以营造多种不同的视听效果

进入纪录片的声音必定是经过选择、加工的声音, 原始声音的简单堆砌不是艺术。根据作品题材内容和艺术要求, 对声音细节的巧妙处理, 可以使之产生堪与精彩镜头媲美的光彩点。营造多种不同的视听效果。

4. 适当的特效处理可以增强细节的表现力

适当对一些细节描写的画面进行黑白色、改变播放速度、叠加画面、停顿等艺术手法加深细节镜头的感染力。1955年, 阿伦·雷拍摄的著名记录短片《夜与雾》中, 他在表现纳粹集中营的情景时, 使用了彩色图像 (并伴以思考今天能否埋葬过去这个话题的高度个人化的画外音) , 而在表现战争时期集中营暴行时的一些细节描写的场景时, 改用了黑白镜头 (无解说) , 同时片中还多次将今天集中营各种细节的持续跟拍和表现受害者的静止镜头交叉剪辑, 产生一种无声的控诉, 凝练地暗示出历史是不容埋葬的这一作者观点, 给人极强的心理震撼与说服力。这里, 通过特效声色处理的细节描写方法, 拓展出超越纪录的弦外之音。

总之, 捕捉细节应该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作为一个电视编辑, 要勤于思考和总结, 不断地实践, 并从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创作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和内心情感的感人细节, 使纪录片具有鲜活而又真实的艺术魅力。

摘要:细节描写是最能直观深刻传达此意的艺术手法。本文针对细节描写的挖掘、捕捉、运用方面, 大胆创新地提出了自己对于纪录片创作在前期策划, 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的建设性意见, 力图通过对细节描写运用方法的探讨, 指出其纪录片创作的部分实质性的指导建议、方法, 借以提高纪录片作品的可视性、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感染力。

关键词:纪录片,细节描写,挖掘,捕捉,运用

参考文献

[1]任远, 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

[2]杨伟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

[3]武力, 姜秀叶.《纪录片的细节魅力》.

[4]钟大年。《及创作纲领》.

[5]刘静.《谈谈纪录片中的细节》.

人物描写最传神处在细节 篇2

诗歌创作如此,记叙类文章写作也如此。最传神处在细节,精当的细节往往能为优秀的作品插上翅膀,从而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细节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要求真实而典型。归有光的祖母拿象笏时对孙子的厚望期待,藤野先生为鲁迅批改作业的圈点勾画,朱自清的父亲翻过月台买橘子的步履蹒跚……人物因这些细节而传神,我们因这些细节而感动。那么,描写人物该关注哪些细节?细节描写又该从何人手?

肖像细节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描写时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还应突出人的个性,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别里科夫总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的衣着和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的思想,阿Q的癞疮疤和他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和她生命里没有春天的悲剧命运……思想、性格、命运都凭借传神的肖像描写得以充分表现。《水浒》“林冲见差拨”一节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一处,就突出了他教头与配军的双重身份,表现了他谨慎小心、沉着冷静、隐忍顺从、顾及颜面等多种性格和心理。如果想写一个虚伪的人,可以说满脸堆笑,或说挤出一丝笑意,而这样写或许更传神:他脸上的笑容像是贴上去的。着一“贴”字,穷形尽相。

语言细节“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王熙凤见黛玉时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一席话,夸了黛玉,赞了探春姐妹,讨好了王夫人,迎合了贾母,真是八面玲珑,一语博得满堂彩。《水浒》“林冲见差拨”一节,差拨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性格。孙犁《荷花淀》中水生嫂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既有埋怨与嗔怪,又有满意与自豪。

动作细节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契诃夫说:“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行动描写的目的正在于传神。严监生为两根灯芯费油而竖起两根手指,老葛朗台为攫取镀金的十字架那临终一抓,孔乙己摸出四文钱和排出九文大钱,因动词的精心选择成为传神之笔。“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男子隐隐的失望,女子羞涩中的矜持,都在动作中体现出来了。《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献刀的故事: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献刀”一事正体现了曹操的“奸雄”性格。

心理细节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或作心理概述,或写内心独白,或用动作暗示,或以景物烘托,或绘梦境幻觉。人物心理常常要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如《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的“闻雷失箸”写出了他内心的紧张,也充分表现了他韬晦深藏的性格特点。《边城》中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然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同岁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景物细节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可以用写景烘托人,可以借助他人反应表现人,可以与其他事物对比突出人。《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节,侧面烘托运用得最为出色。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在众人的哄笑里,隆隆的战鼓声中,在酒尚温的细节里,关羽的英武神勇充分展示了出来。《边城》中有这样一段:“翠翠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窸窸作声。枝头新蝉声音已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鸣叫。”作者以景写情,细腻地描写芦苇、杨柳、菜蔬的繁荣滋茂、充满野性,蚱蜢、新蝉、黄鸟、竹雀、杜鹃的自由欢畅,烘托了翠翠此时烦乱而又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心理。

人物细节描写片段 篇3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

★她的对手现在是她的老对手,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她心里有些着急,那黄色的小球似团小火焰,烧得人心里发慌,尽管她左闪右闪,提打旋杀,对手却纹丝不动。

她心中很是恼火,额头上的汗珠都要发烫了,她一声怒吼,眉毛把汗搅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过去,正中对手要害,对手往后一个踉跄。冷不防输了一个球!

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4、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巾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写作方法:人物细节描写 篇4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人物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篇5

——人物细节描写讲评教案

新泰市汶南镇第二初级中学

刘长华

一、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话题作文,其中,有些温柔细腻的母爱的,有些深沉厚重的父爱的,也有些表达含蓄的爷爷奶奶的爱的„„,多数同学都能围绕中心选材,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写的各有千秋。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评析一下这些习作。

二、回顾目标

在评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次的作文目标:

1、围绕中心选材。

2、通过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

三、述说难点 同学们,在这两个目标中,认为第一个目标较难完成的举手?好,请放下。认为第二个目标较难完成的举手?好,请放下。通过举手,多数同学认为发现第二个目标较难完成。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突破这个难点:通过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

四、评析例文

(一)范读例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王浩宇同学的《天堂里有电话吗》,看他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在听读例文时,请同学们认真听,并思考一下问题:

1、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哪些段落运用了细节描写?

(边听边用小括号括出细节描写的部分)现在,我们带着这些要求,听老师范读《天堂里有电话吗》。(配钢琴曲《夜的钢琴曲》,老师范读全文。)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生:回忆了爷爷生前的一些往事,表现了爷爷对家人的爱,表达了我对爷爷的爱和深情怀念。

师:其中哪些段落运用了细节描写? 生:

5、6段。

(二)师生共评

1、这些段落详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的?

3、其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六、互评互改

(一)互相交换修改 评改指南:

1、对人物进行的细节描写是否符合主题

2、是否抓住人物的特点

3、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的?

(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

六、自评自改:

1、自我修改,自我完善。

2、毛遂自荐,展示自我。

七、讲评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八、二次作文

根据这节课评析例文的方法,修改原来的作文,进行二次作文。

附例文:

天堂里有电话吗?

王浩宇

①2012年10月2日,爷爷走了。

② 不顾他的妻子、儿女,及他最疼爱的孙子。

③还记得那只大大的布满老茧的手牵我在田野放风筝,还记得那布满皱纹与胡茬的脸在我脸上蹭痒,还记得那为了摘我爱吃的酸枣扎在手上的根根木刺,还记得„„

④我和爷爷的感情真的很好。每年暑假,我都迫不及待地如飞鸟回巢般“飞”回到爷爷身旁,山间小溪,农家大集,老家的每一处都曾有过我们爷俩的身影。十几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那点点记忆,却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在我脑中连成完整画面。

⑤那是2006年夏,我坐着爷爷的大梁自行车来到镇上赶集,看着集上那琳琅满目的玩具、漂亮的头花,我迫不及待地就要跳下去,不知情的爷爷却仍骑车前行,结果我的脚在此时被卷进车轮,车子顿时停下。爷爷一看,平日镇定的他竟无措起来。他慌张地叫喊他人来帮忙,众人却也无能为力。此时,却见爷爷疯了一般使劲掰车辐,一根又一根,爷爷的手已被勒出血印,丝丝血渗出来。终于,空隙可以将我的腿拿出来,爷爷却不顾手上的伤,抱起我便往医院跑。此时的我年纪还小,却也深深地感受到爷爷对我浓浓的爱。

⑥2011年,爷爷的母亲病逝。爷爷没哭,但我分明看到他的身体在颤抖。晚上,我听到爷爷起身,看到他坐在书桌前,拿着老奶奶的照片。月光下,颗颗晶莹的泪珠沿着他脸上布满的皱纹扩散开来,竟不落下。他端坐着,身上披着一层银色的月光,在静谧的夜里,形成一尊完美的雕像。终于,爷爷将照片抱在怀里,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最后,忍不住哭出声。此刻,我看到了爷爷为人子的一面,看到了他至孝的一面。

⑦时间飞逝。2012年,爷爷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⑧记忆在时间的轨道上穿梭,我努力搜寻爷爷的每一个画面。他生气时的“吹胡子瞪眼”,他笑时露出的颗颗大金牙,他教鹦鹉说话

时专注的神情,他走路时日渐驼背的身影„„

⑨天堂里有电话吗?如果有,请告诉我号码,我要告诉爷爷:“时间会弥补我心灵的创伤,却永远不会使记忆风化!爷爷,我永远爱你!”

片段一:

我怔住了,呆若木鸡的站在那儿,双眼直盯着转角处,许久,许久„„我终于吐出那两个字“妈妈”。她有些腼腆尴尬的笑了下,说道:“噢,那个,那个,我怕你在路上摔跤,所以„„”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一定是怕我烦她。于是,雪地里又恢复了宁静,我们俩伫立看燕去燕归在那儿,始终无语,可是我的目光注视她未曾离开,她那单薄的身子靠在墙角,双脚还在瑟瑟地颤抖,脸色显得有些苍白,眼中交织着不同的情绪,有关爱,有尴尬,有担心,还有一丝委屈,我也不知道该开口说些什么了„„

——《转角处的爱》 片段二:

爸爸平生无嗜好,唯一所爱者酒。星期天,节假日,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海阔天高地神聊,然后喝酒,每喝必醉。一个星期天朋友相聚,先打麻将后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那天晚上他坐班,上自习的铃声响起,他匆匆真奔课室,抓起黑板擦往讲台上猛拍,嘴里嚷道:“白皮!”闹得学生们好几个星期见他就叫他“白皮”。

谈人物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案 篇6

在昏黄的灯光下,父亲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冬季里的父亲》节选)

提问:这段话写父亲雪夜回家时的外貌,是一个精妙的细节描写,(选一学生进行朗读)请其他同学分析其精妙在何处?

明确:为了描摹父亲雪夜回家时的外貌,作者先将其整体描摹成一尊未完成的泥塑。然后,抓住这尊泥塑上的几处细节进行分解:分解出了父亲那被雪润湿的头发和眉毛;分解出了被棉袄撑得鼓鼓的已经严重褪色的中山服;以及分解出了沾满积雪的鞋子。更妙的是:还进一步分解到了父亲鞋子“边沿上”开始融化的雪,地上印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描写一下子深了一层,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雪夜晚归的艰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人物细节描写 篇7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一、欣赏导入,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师: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课件展示:《游子吟》画面。)请你把这首诗深情地朗诵一遍。

生:学生朗诵古诗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生:诗中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

师:通过这一场景表现了什么主旨?

生:这首诗的描写的场景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师: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生:(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生:(齐)密密缝。

师: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一场景。

生:这首诗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表达了深沉的母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地缝衣服,一针一线是那么结实、细密。母亲把对儿子的担忧都融入这一针一线中,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一针一线总关情”。

师归纳:“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

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试想如果把这两句改为“临行缝缀好,盼儿早日回”,去掉了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母亲这深沉的母爱也就大打折扣,不具体、形象了,与原句的效果真是天壤之别。这就叫“于细微处见精神”。

你初步感受到了动作细节描写的魅力了吧,那什么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呢?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探讨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感受细节,了解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师: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是说,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做什么,更要写出他是怎样做的。就是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凸现人物个性。

(出示课件,文段赏析)

文段一: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赏析: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段二: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巍《我的老师》

赏析:这一段写的是老师惩罚“调皮”学生时的动作细节。一个“敲 ”字已经写出了动作之轻,而“敲 ”的前边又用“轻轻”一词来修饰,写出蔡老师非常疼爱自己的学生,突出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如果将这一段改成“蔡老师仅仅打了我一次”,则无法体现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这给了我们第二个启示——动作细节描写能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文段三: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妈妈的身后。

——张抗抗《滋味》

赏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喜欢兴奋放烟花之余又害怕恐惧的心理,假如,只是写“我点着就离开了”效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这样那么我的那种又爱又怕的心理就无法体现了。这又给了我们第三个启示——动作细节描写能突出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文段四: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

——刘潇《决战》

赏析:这一段是刘潇同学写的队友参加乒乓球决赛时的动作细节。一连贯专业动作的描写,再现了乒乓球决赛时的激烈,一位球技高超、沉着冷静的小乒乓球队员跃然纸上,仿佛把你带到了比赛现场。这又给了我们第四个启示——动作细节描写可以使被刻画的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感。

文段五:看弟弟啃鸡腿那才叫好笑:他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鸡腿,慢慢的张开那张大嘴,用门牙把鸡腿上的肉撕下来。在嘴里慢慢的品味着“无上的美味”,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缝,十分满足地说:“太棒了,真好吃!”还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只有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把那个“巨无霸”消灭了。非常有成就感。他只用手背随便地擦了一下嘴上的油和肉,便大功告成地开始了下一道工序。——佳文《贪吃的弟弟》

赏析:这一段是佳文同学写的弟弟吃鸡腿时的动作细节。“一动不动地盯”“张开那张大嘴”“撕下来”“慢慢的品味”“眯成一条缝”“ 满足地说”等一气呵成的吃鸡腿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贪吃的弟弟。这又给了我们第五个启示——动作细节描写能使刻画的人物个性鲜明。

三、小结

师: 以上实例说明,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表现人物个性,揭示文章主旨,还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以及习惯等,于细微处见精神。动作描写要典型、真实,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和个性特征。

师:通过对以上精彩文段的欣赏,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怎样才能写好动作细节(相机课件展示)

生:不仅要写出做什么,还要具体写出怎么做。

生:动作描写要典型。

生:动作描写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个性特征。

师: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以及习惯等,于细微处见精神。动作描写要典型、真实,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和个性特征。

四、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尝试着用你学到的知识,找出文中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课件展示)

妈妈轻轻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我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剧,竟没有发觉。妈妈见我又在看电视,而且看得如此投入,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用她那高而尖的嗓子声色俱厉地吼道:“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快去做作业,下次没考好看我怎么收拾你!”边骂边大步走过来,“啪”的一声关了电视,又迅速地转过身来,准确无误地揪住了我的耳朵,用她有力的大手把我拎进了房间。

学生练习

师:怎么样,你都找出来了吗? 全班交流。(学生说,教师相机课件展示,红色标注文中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师:我们再来欣赏《卓别林》片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卓别林的动作细节,看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谁观察的仔细,描写的细致。(多媒体显示)

生:欣赏《卓别林》片段,小组内练习口头描述卓别林的动作细节

师:哪个小组来推荐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口头描述一下你刚刚看到的卓别林?

生:(略)

五、布置作业

(课件展示)请写一位最熟悉的人,要求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上一篇:实时流处理技术论文下一篇:技术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