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耐药率七篇

2024-07-18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3 年6 月~2015 年5 月内科住院治疗患者625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包括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心内科及呼吸科等, 细菌标本均主要来自于呼吸道标本、分泌物、血液及尿液。本次研究所统计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等。

1. 2 方法 ①成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领导小组及用药评价专家小组, 随机抽取各科室中抗菌药物应用患者的病例资料, 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后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针对性解决。②建立相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对院内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及总结, 后向各科室发出通告, 以此指导其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③定期开展相关抗菌药物知识学习及交流会, 邀请专家开展院讲座, 并鼓励临床医师及药师积极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学习。④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及审批制度, 对所提交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应由抗感染专家会诊后报由主管院长审批决定, 后凭借处方取药。

采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准则, 并应用频度分析法, 对本院内科系统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后采用纸片扩散法, 并参照美国临床技术及实验室标准化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药敏试验, 将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作为质控菌株[2]。

1. 3 观察指标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分布情况, 比较本院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前后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分布情况62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743 株铜绿假单胞菌, 致病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类型如下:肺部感染患者341 例 (54.56%) , 伤口感染135 例 (21.60%) , 血液及无菌体液感染63 例 (10.08%) , 尿路感染52 例 (8.32%) 其他34 例 (5.44%) 。

2. 2 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前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情况比较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同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前相比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实施前后比较, P<0.05

3 讨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世界临床医学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 在长期大剂量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 造成了细菌耐药性普遍升高。有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表明[3], 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是造成其产生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实施, 有效的改善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充分说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在改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且从上述分析来看, 比药物本身药动学、药效学以及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机制等均是病原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后续的临床用药及用药管理过程中, 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 以此有效降低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综上所述,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在改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以此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并改善细菌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实行前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625例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比较本院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前后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 625例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743株, 其主要分布在肺部感染54.56% (341/625) 、伤口感染21.60% (135/625) 、血液及无菌体液感染10.08% (63/625) 、尿路感染8.32% (52/625) 、其他类型感染5.44% (34/625) 患者中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后,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同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前相比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在改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以此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并改善细菌耐药性。

关键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参考文献

[1]徐华, 申翠华, 李卫光.使用特殊抗菌药物申请单临床应用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 :250-251.

[2]肖永红, 王进, 朱燕, 等.Mohnarin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377-2383.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2

1抗菌药物管理

1.1 抗菌药物管理概念

管理是指对事物加以约束, 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干预, 使其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抗菌药物管理文献无明确定义, 笔者认为:广义上指从抗菌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及使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测、分析、评估以生产出安全、有效的药品和提供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或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因素进行必要干预的全过程。通常所指的抗菌药物管理, 不包括研发过程, 主要指院前管理、医院管理和公共教育管理3个环节。前者包括抗菌药物生产和销售管理;医院管理包括采购管理、使用策略和使用过程管理;后者主要指专业技能和用药意识培养, 包括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公众卫生防病、用药科普知识教育, 专业培训包括在校医学生的微生物、药理、感染病等学科知识教育和临床继续医学教育。

1.2 存在问题

多年来, 人们沉醉于昔日抗菌药物的研发成就, 漠视抗菌药物管理的完整诠释, 肆意使用, 疏于管理。然而,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未能减少病原菌的种类, 临床感染也未能减少;相反, 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 病原菌加速了生物进化和基因突变, 新的病原菌不断增加, 新的感染病不断出现, 旧的感染病死灰复燃, 耐药菌感染持续攀升, 同时也带来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骤增和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后果。目前, 细菌耐药已经超过了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 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出现了“空白期”, 亟待总结管理经验教训, 堵漏补缺, 探索这一新形势下的新的管理理论和使用技术, 完善管理机制, 以预防和化解耐药菌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

1.2.1 管理机制缺陷, 监督乏力:

多年来, 从抗菌药物生产厂建设布局、药品生产规划、市场销售到临床使用管理和公共用药意识教育等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措施不完善或欠合理等问题, 各管理环节自成体系、缺乏有机联系。药厂的纷纷上马、盲目生产, 致使产品过剩引发竞争销售, 进而将其内部矛盾向医院管理环节转移;公共教育管理环节薄弱, 患者不正确用药意识产生的矛盾也向医院管理环节转移;临床用药成了矛盾的交汇点, 医院成了重灾区和众矢之的, 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被严重忽视, 问题的真正根源被掩盖。可见, 现有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在概念上存在以偏概全, 行为上混淆主次, 使得管理效能低下。同时, 各级管理大都建立在行为自律的基础上, 缺乏监督机制的支持;管理措施被束之高阁, 抗菌药物乱用依然故我。此外, 长期形成的固有管理理念、模式、不良用药习惯和“以药养医”经济利益的诱惑等都是现状或既得利益的保护神, 阻碍新的理念及其管理实施。

1.2.2 管理理论“贫血”, 管理技术发育迟后:

长期以来, 医院统管所有抗菌药物, 由医师全权决择使用。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指南和管理措施也均未完全限制所有种类的药物同时在临床应用, 客观上为抗菌药物滥用提供了保护伞, 使临床用药摆脱了制度、法规的监管和约束。实践证明, 由于医生自身素质的差异、疾病的多样性和来自患者及其它因素的干扰, 做到合理用药是十分困难的。多种药物同时流通使用可使细菌耐药性趋于多样化、复杂化, 进而恶化微生态和治疗环境, 缩短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寿命。任何形式的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最终将导致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细菌耐药性泛滥。抗菌药物使用的最终结果是敏感菌被杀灭, 耐药菌被筛选出来;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诱发细菌多重耐药, 用药趋于单一化可使耐药性单一化;耐药菌长期不接触相应抗菌药物, 其耐药性可弱化或丢失[1,2,3]。根据这一细菌耐药消长规律性, 策略性循环使用抗菌药物可打断用药—耐药—更新药物—再耐药的恶性循环;为防止区域间非同步用药产生异种耐药和耐药性相互转染, 在广大区域同步循环用药可望有效防治细菌耐药, 并使抗菌药物的使用纳入良性循环。

1.2.3 忽视非人用抗菌药物管理:

农、畜牧、渔业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囊括了人类自身所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 其每年消耗量占抗菌药物总消耗量的90%以上[3]。农、畜牧、渔业大量使用抗菌药物, 筛选出的耐药菌可直接侵袭人类。目前已知的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有1407种, 其中58%的病原体来自于动物;而其中的170多种病原体正在“生成”或“再生”新的变种[4]。在人类新发传染病中, 约3/4为人畜共患病[5]。动植物体内残留的抗菌药物可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类, 食物还是传播耐药菌的重要媒介。非人用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已成为细菌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方面, 亟待对其生产和使用加强管理。

2细菌耐药性防控

2.1 建立建全管理机制

在国家卫生部的领导下, 改革医院统管所有抗菌药物的管理模式, 设立药物监管与感染防控中心, 建立抗菌药物生产、配送及使用一体化管理机制, 实施计划生产、以配送取代销售, 节制临床过渡使用[2,3];开展抗菌药物管理理论和使用技术研究, 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科学编制同步循环用药体系, 实施临床用药路径管理;重视教育在节制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防治细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公民端正意识, 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和使用量。

2.2 开发新药物

以抗菌药物为主体的新药问鼎临床仍然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30多年来, 对现有药物的改良取得了可喜成就, 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都不断有新一代问世, 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人类最后发现的一类抗生素是碳青霉烯类 (硫霉素) , 是在1976年;最后合成的一类抗菌剂是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 , 是在1978年。近年来, 世界各国都加大了新药研发力度, 试图绕过目前已知的细菌耐药机制, 研制出全新的抗耐药抗菌药物;或将抗菌剂与抗感染免疫调节剂联合, 使其同时具有抗菌和调节机体免疫双重功能;研制预防感染的疫苗, 激发机体固有抗感染潜能。近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也有望为抗菌药物的研发开辟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对抗菌药物研发、使用和管理应有正确的认识。 (1) 细菌耐药伴随抗菌药物使用而生, 研制出一种新的抗菌药物, 还会产生新的耐药;破解一种耐药机制, 还会产生新的耐药机制;试图研制出一种高效全能、常胜不衰的抗菌药物是不切实际的。 (2) 抗菌药物研发速度缓慢, 对现有药物如不妥使用, 可很快失去使用价值, 造成临床无有效药物可供选用的困境;期待新生抗菌药物研发速度无条件满足临床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3) 细菌耐药不可避免, 但可以利用其消长规律性来延缓或改变其发展进程。这要求我们对抗菌药物要加倍珍惜, 管好、用好现有药物, 不断改进使用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 使之能长久造福人类。

2.3 探索联合攻关机制

人类社会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 人与人、物与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性增加, 随着人员、商品大规模远距离流动, 耐药菌可轻易得以传播。多年来, 各区域间用药的差异, 表面造成的只是细菌耐药性的差异分布;正是耐药菌旅行传播和耐药性接触转染导致了MRSA、MRSE、VRE、产ESBLs等在全球肆虐。不仅如此, 全球化还大大削弱了一个单位、地区或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控制能力;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防控体系的漏洞或缺失都可能造成耐药性大流行, 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灾难。细菌耐药性防治已经不是一国一地之事, 而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应对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细菌耐药, 必须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建立国际间的联动机制。我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在公共卫生方面肩挑重任, 应积极作为, 为应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和保护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在国内, 在国家卫生部的领导下, 以药物监管与感染防控中心为核心, 完善抗菌药物一体化管理机制, 建立细菌耐药性预警机制, 深入开展同步循环用药研究, 使抗菌药物使用纳入良性循环, 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泛滥。在国际间, 依托WHO, 积极寻求与其它国家或地区间的广泛协作,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信息共享, 共同破解人类面临的这一难题。

关键词: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宏, 杨晓东, 史小平, 等.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J].中华外科杂志, 1992, 30 (11) :682.

[2]张宏, 马守江, 毛庆民.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防控[J].临床医药杂志, 2009, 26 (10) :21.

[3]张宏, 张冬, 马守江.抗菌药物使用策略与细菌耐药性防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4B) :154.

[4]杨先碧.动物传染病日益威胁人类生存[J].世界科学, 2009, 32 (5) :6-7.

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及合理使用 篇3

【关键字】耐药;抗生素;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80-011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1.1 抗生素的发展与细菌耐药

抗生素的发展史也就是细菌对其耐药性的发展史。伴随抗菌药物强大的抗感染疗效的同时,细菌等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日渐显露出来。 偶然发现开创了抗生素历史1929年,美国弗来明(Fleming)博士报告发现了青霉素。而这一发现纯属偶然:弗来明博士在他欲抛弃的偶有青霉菌生长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上发现,在青霉菌的周围,已生长的葡萄球菌出现溶解现象。他将该青霉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后,稀释液仍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该稀释液还能抑制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弗来明博士将其中的有效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他在报告中指出,该培养液中的青霉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球菌生长,可用来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不过,弗来明博士当时没有做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抗感染实验,也没有想到用青霉素来作为治疗药物用于临床。

同样,对其他抗菌药物,细菌也不断表现出新的耐药性。目前除已出现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葡菌外,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是肠杆菌、结核杆菌迅速增加。同时由于一些抗菌药物被作为动物促生产剂在动物饲料中作为添加剂,使细菌耐药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美国用尚未上市的新抗菌药“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对临床分离细菌做药敏实验,发现部分细菌已对其产生耐药性,其原因可能与饲料添加剂中含类似成分有关;再如临床应用时间并不长的喹诺酮类药物,在国内由于广泛使用,目前细菌对其耐药性已十分严重。

1.2 抗生素压力与耐药性

与抗菌药物的接触(抗菌药物压力)是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源动力。1985年,著名学者McGowan指出了与医院内细菌耐藥性的出现相关的7个方面:(1)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耐药性比引起社会感染的微生物的耐药性更多见;(2)医院中耐药菌株感染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比敏感株感染或定植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多;(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会引起细菌耐药情况的变化,如投入或停用某种抗菌药物常与其耐药性的消长有关;(4)抗菌药物使用愈多的区域耐药菌分布愈多;(5)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越长耐药菌定植的可能性越大;(6)抗菌药物剂量越大耐药菌定植或感染的机会更多;(7)抗菌药物对自身菌群有影响并有利于耐药菌生长。

1998年,Stuart BLevy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多重耐药--一个时代的标志》的文章,认为(1)抗菌药物只要使用了足够时间,就会出现细菌耐药性,如使用青霉素25年后出现耐青霉素肺炎球菌、氟喹诺酮使用10年后出现了肠杆菌耐药;(2)耐药性是不断进化的,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耐药也从低度耐药向中度、高度耐药转化;(3)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微生物可能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4)细菌耐药性的消亡很慢;(5)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容易携带耐药菌。

遗传机制确定了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主要有(1)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2)抗菌药物被细菌产生的酶灭活;(3)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菌药物不能进入细菌细胞或被细菌细胞膜的药物泵排出细胞;(4)形成细菌生物被膜,为细菌躲避抗菌药物作用提供场所;(5)以上几种机制的结合。细菌耐药性既可在细菌间传播,也可通过人或环境进行传播[9]。

1.3 耐药性机制分类:㈠细菌产生灭活酶,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㈡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蛋白结构和数量,使细菌对抗生素不再敏感;㈢外膜屏障及外流泵作用使抗生素在细菌体内的积累减少; ㈣细菌产生灭活酶导致耐药性。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

2.1 措施

寻找新的抗菌作用部位和阐明耐药性机理是不够的。下述措施可抑制耐药性的产生:㈠对抗生素滥用进行控制;㈡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㈢对繁殖迅速的细菌病原体进行敏感性试验;㈣对受感染的病人进行隔离。

2.1.1 理想抗生素具备特点:㈠广谱、杀菌;㈡长效、高效;给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㈢感染组织穿透性好;㈣不易产生耐药性;配伍性好。

2.1.2 抗生素治疗失败原因 :㈠细菌产生耐药性;㈡给药途径不当;㈢给药时机、剂量不当;㈣靶组织(病灶)药物分布差;㈤储存不当;判断错误导致误诊;㈥混合感染;药物配伍不当。

2.1.3 抗生素选择原则:㈠认真阅读并理解药品的各种说明; ㈡掌握抗生素适应症,选择敏感度高、抗菌作用强、组织渗透性好、副反应少的药物; ㈢熟悉细菌获得耐药性的动向及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度的变迁; ㈣了解各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及同类抗生素中不同品种之间差异。

3结论

抗生素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健康得到空前提高,使人类战胜了因为各类感染所带来的痛苦,因而研究和使用抗生素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抗生素的探究,使得我们更好的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的耐药问题更好的了解,这使得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抗生素的性质特点,更好的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陈少华,范淑华,周晓春,甘日宝,郑惠兰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02):14-16.

[2]邹晋霞;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02):101-102.

[3]朱闵敏;张新平;医学生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教干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02):55-57.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4

一、细菌如何出现耐药

细菌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饮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粪便和人体中。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无害,而且有些细菌非常有用,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但许多致病菌能够引起严重感染。

60年前,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药物曾被誉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但是近年来,多种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一些原来用抗菌药物能治好的感染,现在变成难治的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世界上重大感染,实际上都变得对选用的抗菌药物耐药。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突变。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它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二、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复杂性

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医疗上滥用抗菌药物;畜牧业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用抗菌药物促进生长;食用植物、农作物喷洒抗菌药物治病、杀虫等等。都能令细菌产生耐药。这些肉兽、肉禽经过屠宰、加工和包装等程序,成为商品。蔬菜、果品及一些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程序也进入市场。它们进入家庭后,有的经过烹饪,供人食用。有的经过洗涤、消毒,供人食用。但是,难免有残留耐药微生物存在。通过这种过程,可把肉禽、食用植物、果品或农产品携带的耐药微生物,传播到人。但出现感染再用同种抗菌药物治疗时,则出现耐药。况且,生禽肉、生畜肉、生鱼、尚未洗涤消毒的蔬菜、果品、农产品难免与其它食品接触,通过交叉污染传播耐药菌。

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遏制抗菌药物耐药必然要从医疗卫生、医药工业、农业生产加工诸多行业着手。

三、美国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两个目标

虽然避免细菌耐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要达到目标却比较简单,只有两个: 第一是维持现有药品和新药的有用性。亦即保持现有抗菌药物和新开发抗菌药物的疗效不减弱或不消失。特别要保持“最后手段抗菌药物的有用性,要保持剩下1-2种有效的抗生素。

第二是鼓励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简化、加速抗菌药物的审批程序。有微生物就有抗生素耐药。随着时间的转移,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有朝一日可能变成不再有效。而且不能排除将出现对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感染。因此,在遏制细菌耐药的同时,必须开发新抗菌药物,为应对这类感染准备新的武器。

四、美国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些措施 1.FDA抗微生物药耐药特别工作组

1999年,在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的牵头下,由10个联邦局和部组成了一个处理抗微生物药耐药的特别工作组。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FDA和国立卫生研究生研究所共同主持。该工作组认为,美国有责任并有潜力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公共卫生:(1)迅速而有效地应对来自耐药的威胁;

(2)简化并鼓励开发及妥善使用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产品;

(3)帮助提高消费者和卫生工作者可获得的、有关抗生素耐药和妥当使用原则等信息的质与量,方便产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并延长产品的寿命;(4)重视并协调FDA解决抗生素耐药所需要的科学研究。

工作组还制订了一份行动计划于2001年公布计划,名位防止微生物药耐药公共卫生行动计划。此计划的成功将取决于许多实体的合作,例如:州和地方的各个卫生局、各个大学、专业学会、制药公司、卫生保健人员、农业生产厂、和公共的合作。2.维持抗菌药物的有用性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有效,但对病毒感染无效。美国存在着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问题,如感冒、流感、喉痛、咳嗽、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但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不少。据美国CDC的估计,如果这类病不用抗菌药物,美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能减低30%,而对病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医生和科学家们的事,也是公众的事。使他们懂得感冒、流感、喉痛、支气管炎等多半是病毒感染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类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使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机会增加。

为此FDA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起了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运动,对象是保健从业者和公众。FDA的疾病评价和研究中心也开展过全国性运动,向卫生保健人员强调慎用抗菌药物,并为他们提供发给病人的小册子。FDA也公布了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要求在抗菌药物说明书上,用明确的语言鼓励医生,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开抗菌药物处方。3.鼓励抗菌药物的开发

美国FDA鼓励开发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新类别和其他抗微生物药。FDA利用专利保护、审批程序等手段鼓励新抗菌药物的开发。例如:对治疗严重威胁生命感染的抗菌药物优先批准、从速批准。在简化审批程序方面,FDA也正在研究”如何加速审查程序,而不损伤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方面,”如何在临床研究中用质量取代数量"。4.农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1)建立国家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系统(NARMS)为了解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其威胁程度和耐药随时间转移的趋势等信息,美国于1996年成立了国家抗微生物药耐药监测系统。它是在FDA的兽药中心、美国农业部和疾病控制中心合作下成立的。开始的任务是监测17中抗微生物药对人、畜肠道细菌敏感性的变化。后来,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细菌分离株的数量和供应样品的部门都有扩大。

NARMS的项目分两部分:畜类组和人类组。人类组细菌分离株样品由美国17个洲及地方卫生部门提供,由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国家传染病中心检验。畜类组的肠道分离株的敏感性由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农业研究服务社的Russell研究中心检验。目前提供菌株样品的部门已经扩大。

每年的工作由CDC/NCID和USDA/ARS提供年度NARMS总结报告。另外,定期召开公众会议,报告NARMS监测结果,并为其它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提供讲台。(2)畜、禽用药的管理

为了减少由于禽牧业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人用抗菌药物的耐药,FDA正在采取措施。主要是FDA的肉禽、肉禽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要达到的目标为:①保证肉禽使用抗菌药物,不干扰或不丧失人用抗菌药物的疗效。②为肉禽安全使用抗微生物药做准备,因为这类药是肉类生产和保证食品供应安全的有价值的工具。为此,FDA的兽药中心提出肉禽用药的管理办法。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起草指南,帮助厂家执行。5.研究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包括药物名称、规格、消耗量等来源于本院HIS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 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数据来源于本院微生物室。

1. 2 方法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均折算为同一单位后求和作为该药品的总消耗量。根据《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 (第1 版) 中抗微生物药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药品的DDD值主要参照2010 年WHO公布的数值。用药频度 (DDDS) = 总用药量/DDD, 能很好反映药物使用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数值越大, 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3]。

2 结果

2. 1 抗菌药物使用及构成情况我院常用的抗菌药物共10类35 种, 其中青霉素类5 种, 头孢菌素类8 种, β-内酰胺酶抑制药6 种, 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和氨基糖苷类各2 种, 其他 (如抗真菌药等) 共8 种。全年抗菌药物总DDDS为72 775. 94, 排名前5 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22 416. 71 占30. 80% 、β-内酰胺酶抑制药15 934. 17 占21. 89% 、氟喹诺酮类14 287. 60 占19. 63% 、大环内酯类5 372. 50 占7. 38% 、青霉素类4 277. 33 占5. 88% 。

2. 2 DDDS排前10 位的药品头孢呋辛钠13 402. 8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2 753. 80、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9 799. 31、头孢他啶5 189. 25、哌拉西林舒巴坦3 489. 37、阿莫西林分散片2858. 50、甲硝唑注射液2 572. 00、多西环素片2 342. 00、阿奇霉素针2 227. 25、阿奇霉素片2 205. 00。

2. 3 细菌分布情况统计2014 年共检出致病菌864 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484 株占56. 02% , 革兰阳性菌302 株占34. 95% , 真菌78 株占9. 03% 。革兰阴性菌前5 位为:大肠埃希菌135 株占27. 89% 、肺炎克雷伯菌97 株占20. 04% 、铜绿假单胞菌48 株占9. 92% 、阴沟肠杆菌34 株占7. 02% 、鲍曼不动杆菌17 株占3. 51% ;革兰阳性菌前5 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3 株占30. 79% 、溶血葡萄球菌33 株占10. 93% 、表皮葡萄球菌29 株占9. 60% 、无乳链球菌23 株占7. 62% 、肺炎链球菌18 株占5. 96% 。

2. 4 细菌耐药情况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氟喹诺类和大环内酯类是我院使用的主要品种, 多种细菌已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较高耐药率。见表1、表2。

3 讨论

3. 1 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由统计可知按使用品种数和DDDS排序, 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占据前列, 尤其是头孢菌素, 其中二、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 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抗菌活性强, 最为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药在应对产酶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应用较多;氟喹诺酮类因其具有抗菌谱广, 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不需皮试的优点, 使用频率较高;青素素类低毒, 价格低廉, 在一些轻、中度感染的治疗中常列为首选。

3. 2细菌耐药情况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大于80% , 无乳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耐药率较低小于30%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除肺炎链球菌外, 其余耐药率大于或接近50% ;广谱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约为30% 左右, 溶血葡萄球菌已超40% , 表皮葡萄球菌为62. 07%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较好, 耐药率低于30% 。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基本上为0, 敏感性最好。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酶烯类耐药率低于30% 外, 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大于60% 。阴沟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 92% 已接近40% , 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 大部份小于30% , 对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较小。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已在40% 左右, 临床应慎重经验用药。

3. 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耐药性分析头孢菌素类是我院DDDS最大的品种,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40% 和50% 左右, 形势不容乐观。在DDDS的前10 名中头孢类药物占2 个, 有资料表明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普遍应用, 革兰阴性菌产生Amp C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 ESBLS) [4], 导致此类细菌耐药率上升。由表2 可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杆菌对三代头孢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从单品种前10 名DDDS来看, β-内酰胺酶抑制药使用量在增涨, 如哌拉西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 以应对临床难以控制的感染。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单品种DDDS列第2 位, 因其良好的抗菌活性, 并且在体内肺、肾组织有较高浓度 (可达血浓度2 ~ 5 倍以上) [5]对呼吸系统及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疗效, 因此使用频率高, 但随之细菌的耐药率也在升高, 由表1、表2 可知, 对溶血葡萄球菌耐药率已高达60. 61% , 对大肠埃希菌耐药为56. 3% , 对阴沟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也都大于35% 。青霉素类面临严峻耐药形势, 虽然在2014 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 但总DDDS排名偏后如阿莫西林分散片排第6 位。参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情况, 对排名前5 位的革兰阳性菌除肺炎链球菌外, 耐药率都超过35% , 对于前5 位的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大部份超过50% , 因此阿莫西林的耐药情况应更为严重。阿奇霉素在单品种的DDDS列排名例第9 位, 由表1 可知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超过50% , 目前我院大多是针对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使用, 但不容忽视由于使用增多, 而引起细菌耐药率增加。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由于严格控制使用, 在我院使用量少, 仅局限于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因此敏感度较高, 如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接近0。而亚胺培南未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耐药, 但阴沟杆菌有耐药上升趋势, 应给予关注。

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的应用程度与细菌的耐药性息息相关, 即DDDS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证, 缩短使用周期, 有计划控制药物的用量及使用时间, 适时轮换使用等措施对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减缓细菌耐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娟, 林静.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14) :1063.

[2]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9:A2-A3.

[3]陈振德, 杨红英, 贾孟良, 等.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 (2) :220.

[4]秦银河.袖珍抗感染药物应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59-62.

[5]汪复, 张婴无.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20.

[6]刘国珍.我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 2014, 36 (12) :71-73.

[7]冯小玲, 陆竞, 陈华生, 等.2013-2014年我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医药前沿, 2015, (11) :61-62.

[8]杨彩珠.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调查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北方药学, 2015, 12 (11) :174-174, 196.

[9]张春英.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8) :145-147.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6

日前, 农业部与欧盟驻华代表团在京联合举办第三次中欧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讨会, 就中欧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管理法规框架、管理现状、实践经验, 以及国际组织在兽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

当前, 世界各国对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抗菌药物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不规范用药, 不仅会造成动物疫病防治失败, 可能还会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等国际组织高度关注养殖业使用抗菌药物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呼吁各国限用或禁用抗菌生长促进剂, 加强动物源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和风险评估。此次会议中欧双方增进了相互了解, 就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达成共识, 为双方共同应对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挑战搭建了平台。

来自中国、丹麦、法国、荷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专家约70人参加了会议。

抗菌药物耐药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有142例, 不合理率=Ⅰ类切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例数/Ⅰ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50.7%, 成立品管圈后运用QCC手法开展活动, 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 2014年8月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率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小组成员共12名, 由医务科副主任担任圈长, 圈员由7名骨科医生及1名骨科临床药师、1名信息科干事、1名院感科干事、1名医务科干事组成, 平均年龄在33岁。选定圈名为“一品圈”, 其寓意是 (1) 犹言一等, 第一; (2) 医品:一流医疗, 一级品质; (3)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的品质管理。

1.2.2 选定主题

采用头脑风暴, 列出了4个主题, 圈员通过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对各个主题进行评估, 每项按5、3、1分进行评分, 最终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 见表1。选题理由:对病人而言,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减少滥用, 促进病人伤口愈合, 对医务人员而言,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必备的专业知识, 对医院而言, 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合理率, 不但能降低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更能提升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医疗服务。

1.2.3 活动计划拟定

根据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计划表, 按照计划实施。

1.2.4 现况把握

活动初期, 由圈员收集骨科了2014年5月Ⅰ类切口手术共240例, 其中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为142例, 不合理应用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为72例, 其不合理率为50.7%。其中, (1) 选药不合理72例 (54.96%) ; (2) 用药周期长 (>5天) 为47例 (19.58%) ; (3) 用药方法不正确11例 (4.58%) ; (4) 无使用指症为1例 (0.76%) [4]。根据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 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 将 (1) 、 (2) 确定为本次QCC活动的改善重点。

1.2.5 目标值设定

针对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值, 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率提高到27.67%, 设定理由:根据品管圈80/20原则, 此品管活动改善重点的累积百分率为90.84%, 考虑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 将圈能力设定为50%, 根据品管圈给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 (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50.7%- (50.7%*90.84%*50%) =27.67%。

1.2.6 原因解析

明确目标后, 圈员对改善重点项目从人、物、环、法等要素进行原因分析, 应用鱼骨头法找到了11个末端原因。按照80/20法则选定要因, 并进行真因验证, 最终确定4个真因: (1) 医生因素: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 (2) 患者因素:滥用抗菌药物危害认识不足; (3) 医院因素: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少, 考核少, 奖惩措施不到位; (4) 其他因素:手术室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不合理、手术室环节欠规范[5]、Ⅰ类切口感染病例的分析、处理的后续管理措施少等。

1.2.7 制定对策并实施

针对以上真因,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改善对策, 对每一个对策投票, 根据80/20法则共拟定6个对策实施改善。

1.2.7. 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教

(1) 病区宣传栏中增加关于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的宣传, 增加宣传册; (2) 加强对病人的宣教, 术前谈话告知单中增加关于I类切口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内容, 强调告知; (3) 利用医院电子屏、外网主页、医院微信平台等多形式进行滥用抗菌药物危害的宣传; (4) 医生工作电脑桌面增加“今天您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了吗?”提醒语, 随时提醒医务人员注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

1.2.7. 2 规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培训

(1) 质控办和药剂科制定培训计划, 利用晨会时间到每个病区进行培训, 内网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材料放在内网醒目位置, 便于学习; (2) 发布我院I类切口可选择的药物目录, 急诊可用药物进行标识, 制成塑封单, 方便临床参考。

1.2.7. 3 规范手术室抗菌药物使用流程

(1) 对手术室加强I类切口术前0.5~2小时用抗菌药物的宣教; (2) 进手术室后打开静脉通路后第一袋先挂抗菌药物。每3小时术中要追加抗菌药物, 电脑增加提醒功能。

1.2.7. 4 职能科室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考核

(1) 制定质控通讯, 增加抗菌药物规范应用奖惩措施; (2) 每月定期抽查I类切口病历, 病历分配住院号到质控员邮箱, 按统一要求进行检查。

1.2.7. 5 重视对Ⅰ类切口感染病例的分析、处理的后续管理:

(1) 发现Ⅰ类切口感染病例及时上报, 利用一品圈微信群上报住院号; (2) 成立I类切口感染管理小组 (护理、院感、药剂、临床) , 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1.2.8 效果评价

比较QCC活动前后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药的合理率、医护人员相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认知水平, 抗菌药物合理选择。

1.3 统计学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比较, 采用SPSS 19.0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 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无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 每位圈员通过边学边做的方式掌握品管手法的应用,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用头脑风暴等形式自下而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提升创造力, 提出合理化建议。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整治活动的深化, 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应用合理性也一直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整治的重点内容。随着医学条件和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安全性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多与部分医护人员传统的用药观念、患者对滥用抗菌药物危害意识缺失以及某些利益因素趋势下的滥用药物有关[6]。临床研究认为, 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 而提高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能减少细菌耐药、降低患者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在此次品管圈活动中可以看到通过培训与宣传, 提高医护人员在Ⅰ类切口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通过手术患者的输液流程重整, 规范了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用药时间, 通过各种职能形式的考核与督查, 使得临床医师更加规范职业行为, 通过后续对Ⅰ类切口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 防微杜渐, 以进一步从多方面提升医院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能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就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来实行有效的管理, 卫生部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版) 》中要求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人员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管理活动并有案例说明[7], 在管理中要体现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要素, 品管圈活动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工具, 其核心是PDCA循环管理, 此次品管圈活动涉及部门较多, 同时需要每一位圈员带动周围人员共同参与活动过程, 包括患者及家属、医生、护士等, 需要有团队精神, 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 自下而上的解决医院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较突出的问题。品管圈作为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中优秀的管理手段之一[8],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 我院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率明显降低, 多学科人员合作的品管活动, 更能推广其品管圈方法以后在本院不同科室、部门间协同解决问题的推广和应用, 提升圈员在专业知识、人际关系、团队意识方面的能力[9]。但是, 此次活动的目标值的达标率在93.27%, 其效果较目标值有一定差距, 讨论其原因可能与此次品管圈属于我院首次多科合作的形式[10], 圈员的合作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时也说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这也对下一轮品管圈圈员起到启发作用, 更好地促进品管圈活动的有序进行。还要注意到在开展新一轮的品管圈活动时也要做好巩固前几轮品管圈活动所解决的问题, 保证不出现类似问题的反弹, 使本院的医疗质量能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骨科患者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方法:成立品管圈, 选定活动主题, 拟定活动计划, 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 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 比较活动前后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 提高医护人员对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认知, 完善医院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考核评估等, 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 骨科患者骨科患者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有原先的50.7%下降到29.2%, 医护人员对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认知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升了我院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 同时参加该品管圈人员在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中学会应用品管手法自下而上的发挥主人翁精神提升医院医疗管理质量, 并在活动中对团队合作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脑力开发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医疗质量,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骨科

参考文献

[1]刘庭芳, 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2012年12月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2

[2]戴莉敏, 方英, 俞力, 等.品质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患者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2;12 (2) :135~136

[3]徐世英.523例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北方医学, 2013;10 (12) :132, 133

[4]李仲群, 赵明聪.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 2013;19 (7) :96~97

[5]周兴飞.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4;8 (1) :106

[6]刘敏, 徐小芳, 朱春黎, 等.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 2014;18 (11) :2195~2197, 2198

[7]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1版) [S].2011

[8]梁铭会, 刘庭芳, 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2;32 (2) :37~39

[9]孙静, 范鲁雁, 刘健, 等.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J].安徽医药, 2014;18 (12) :2384~2386, 2387

上一篇:大口径毛细管柱下一篇:西方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