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十篇

2024-09-12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 篇1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依据生理年龄或受教育程度界定, 本文倾向于采用依据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来界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即“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需要留守在户籍所在地, 由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受其社会年龄 (受教育程度) 的影响大于实际生理年龄的影响。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往往随着学龄的增长而产生不同的特征。我国各地之间经济文化水平呈现较大差异, 从而使得不同地域相同年龄层别的儿童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及生活经验上的差别, 给单纯用生理年龄来识别儿童的心理状况带来困难。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包括进城务工, 参军在内) 中国农村始终存在着真实年龄情况统计上的困难, 这也使得单纯以生理年龄界定“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精准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 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

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尽管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不断减少,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 但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 仍然会以一种强烈而积极的方式依恋着他们的家庭, 父母依旧是青少年获得忠告和情感知识的主要来源。

弗洛伊德也认为, 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 这种道德将来会内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留守儿童所处家庭环境中的父母亲情的缺失, 无疑会给儿童成长过程中健康健全人格的构造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进行的实地访谈中, 许多长期与父母缺乏亲密接触的留守儿童往往对周边其它事物表现出冷漠、胆怯、疑心重、易消沉等特征。诸多的案例都表明, 留守儿童长期的个体孤独化会导致其自身与周围环境处于绝缘状态, 最终进一步影响儿童适应社会, 步入社会的进程。而在儿童群体中, 个体性格上的特殊又往往会被大家视为“异类”而不容易被接纳, 甚至出现刻意讥笑、排斥的情形, 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步入恶性循环。

(二) 隔代教育下的失察

对于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学术界早已争论甚多。但无论所持观点如何, 大家一致同意的一点就是长期的单纯隔代教育, 对儿童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有调查显示, 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尽管我们不能说在这其中存在着祖辈的主观故意性, 但客观上祖辈教育行为的失当与教育能力的局限确实是造成这一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因素。

在对乐山市五通桥镇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中发现, 几乎100%的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祖辈代为照看。在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照料中, 老一辈人几乎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孙辈的各种物质需求。然而我们同样注意到的是, 在精神层面上, 祖辈们所能给予的往往少之又少。这其中既有老年人精力不济, 无法对孙辈的需求一一顾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由于生活经历、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水平之间巨大的差异, 祖辈与孙辈之间存在着沟通上天然的障碍, 以致祖辈对留守儿童在家庭外行为的冷漠、失察、放任, 从而使其在缺乏正确指引的情形下受到社会上众多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

(三) 社会影响下观念的异化

随着现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愈发多元化, 即便是思虑最为缜密的家长也很难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种完全纯洁的环境。更何况留守儿童的家庭监管力度范围均极为有限, 其本身又存在着向外界事物寻求情感寄放的内在驱动。因此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 家庭的缺位, 学校的弱势, 往往映衬着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浓重的社会化的痕迹。农村留守儿童会比同龄人更多的考虑金钱的作用, 更早地步入网吧、小酒馆、录像厅等社会场所, 同时也会伴随着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侵染。

(四) 环境转换带来的反差

在研究层面通常将“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划分为两个特点不同的群体, 试图有针对性的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然而, 在现实中, 两个群体的界限往往极为模糊。流动儿童可能是由留守儿童转化而来, 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则拥有着过去作为流动儿童的经历或者今后成为流动儿童的可能。正是这种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 往往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难以建立深厚的与同龄人的友情纽带, 难以融入同龄人藉以获得有效互动的群体之中, 最终深化了其自身孤独感和对外界的防卫意识, 形成孤僻难以亲近的性格。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一) 课业辅导中的无助感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远离家乡, 现有监护人普遍缺乏课业辅导能力的情况下。一旦脱离了课堂, 即便遇到问题, 也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求助对象。儿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了过多的挫折却无从得到有效的帮助, 厌学情绪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从而陷入更多困难与更加厌学的恶性循环。

(二) 自律性的缺乏

由于现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领域外行为的关注与教导通常较少, 对其学习状况既无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 又缺乏必要的督促与审查。而这时的留守儿童, 正处在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还很弱, 很难仅凭自己的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往往容易在内心中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形成学习上的懒惰, 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三) 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困境

既然“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体现。那我们就无法忽视两者对彼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学者认为, 流动人口因为居住地的不确定给地方教育规划带来困难, 频繁的流动给学生的学习甚至学校的教育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从留守儿童的视角来看, 倘使过去曾有过随父母到大城市求学的经历, 无疑会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中感受到巨大的反差。所以, 对环境适应能力有限的儿童来说, 往往难以适应城市与农村间巨大的环境差异。以致于对新环境中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那些马上要随父母到城市中就读的留守儿童来说, 则往往怀有恐慌心理, 害怕自身不同的特质会在新环境中遭到歧视。于是终日为此而担忧, 直接影响到了现阶段的学习状况。

(四) 经济压力下的抉择

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政策, 接受义务教育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带来的直接经济压力日趋减弱。因为学校显性收费而被迫放弃学业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减少, 义务教育“公共物品”的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但在隐性成本的压力下, 农村留守儿童依然难以心无旁骛的读书, 而不得不在学业的继续与否上做着艰难的抉择, 以致影响其现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效果。

所谓农村家庭教育的隐性成本, 主要包括两方面:机会成本和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当许多当地的同龄人都放弃了学业而选择到城市打工时, 当他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现实性的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于带来不菲的收益时, 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不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评估, 不可能不重新思考接受教育的意义、效用比、甚至于必要性。即便留守儿童拥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 可能的来自于家庭的长辈的无形的压力也会影响其在目前学习中的心态, 从而出现精力不集中、焦躁、烦闷的心态, 最终影响其正常的学业。至于相关家庭成员的成本负担, 则是指随着近年来精英教育 (包括大学教育在内) 费用的日趋提高,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不得不为正在就读高等教育的兄长或可能在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弟妹而考虑自己继续学业的现实性。可以预想, 对自己目前行为产生怀疑的人是永远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到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中的。

四、由心理视角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一) 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的沟通

鉴于目前大多数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能力有限, 学校有必要向监护人传授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发育方面的知识, 以改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从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的家庭环境。此外,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还有利于双方及时发现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预先对其可能具有的不良倾向做出判断, 从而为在家庭学校两个层面共同矫治其缺点打下基础。

(二)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世界

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的职能不应只局限于校园之内, 而应主动承担起为留守儿童迈入社会把关, 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引义务。学校还应定期的以一定形式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从而为学校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 进一步发展寄宿制学校,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比率

既然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教育力量相对强势的一方, 那就应当积极利用这种相对的优势。寄宿制生活便于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及行为监控, 防范监控缺失所引致的道德缺憾或行为失当。长期的同龄人间的集体生活也有利于留守儿童克服自身往往具有的孤独、冷漠、恐惧感, 使其在集体中逐渐淡化自己原本被特殊铭记的身份。

(四)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目前, 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支教等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这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些志愿者、支教人员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 能够自觉的在教育过程中采用较为先进科学的方式, 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 他们给长期处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带去了一股新鲜的气象, 使他们能通过正当渠道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而这对农村留守儿童获取正确的社会认知, 理智面对社会新鲜事物大有裨益。

(五) 抵制不良风气侵扰, 加强对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社会事物的管制

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 个体的独善其身效果作用往往有限。当社会上的诸多不良因素仍在充分运转时, 单纯的学校家庭内的教育便往往是无效的。所以, 政府应当充分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之上, 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成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营利性场所的管制, 加大对向未成年人兜售香烟、酒类及及其它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物品的商铺的处罚力度。严令禁止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使得社会不会蜕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短板。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并结合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呈现出诸多特点。尽管可以预期的是,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渐消亡, 农村留守儿童最终会演化为历史名词, 但我们不可忘记的是, 一个社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 就不能让任何一代人的教育有所缺失。否则, 最终支付的成本会令一个国家不堪重负。而如何在目前已经呈现出的许多问题中尽快寻得解决之法, 则是今后的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6[2].

[2]、朱智贤, 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3]、李洪增.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 2006[11].

[4]、洪克非, 杨诗琪.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N].中国青年报, 2006-05-29.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 篇2

关键词:爱心,耐心,逆反心理

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了,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转移, 农民工这样一个大的群体奔向全国各地, 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 留下来的是老人和孩子。我是社会教育工作者, 我所研究的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当前, 政府关爱留守儿童做了很多工作:节日礼品、蛋奶工程、爱心午餐、寄宿生生活补贴等等, 都是很好的民生工程, 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孩子的成长除了物质保障外, 更需要的是关爱。全社会都应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也就是他们在班集体中的成长。那么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又该如何去做呢?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08暑期社会实践团调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 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 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 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 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 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使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孩子们显现出的个性心理如: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为了孩子的成长, 为了孩子的未来, 教师对他们的成长应当肩负重任。

一、让我们有一颗天使的爱心, 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用观察法、访问法、调查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为其提供最适合成长的环境, 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打气加油,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他们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不着痕迹地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学会宽容, 学会忍耐, 学会团结。教育也需要严格约束, 需要惩罚。教师既要充当“慈母”的角色, 也要充当“严父”的角色。教师要爱罚分明, 讲究原则, 该惩罚时绝不姑息纵容的一种行事作风。当然惩罚是一种纠错手段, 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 以触动、唤醒学生心灵为目的。

二、用耐心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义务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低, 无法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辅导, 所以, 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就只能是学校的教师来完成。特别作为班主任, 手中都有两件宝:“糖果”和“木棒”。“糖果”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扬与奖励, “木棒”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与惩罚。只有“糖果”会让爱泛滥成灾, 学生虽然在肯定中得到了赏识, 但太多了就会飘飘然, 失去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淡化天使可爱的一面, 而变成一个软弱的老妈妈形象;只有“木棒”会让学生的自信心一点点消失, 学生会感到压抑, 感到愤怒, 也会让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变成魔鬼。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艺术, 班主任只有恰当地掌握好爱与罚的尺度, 融天使与魔鬼的特质于一体, 让学生爱你、敬你、服你, 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最大收获。

初中阶段,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处于青春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能单独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上;心理辅导也很关键。在这个时期, 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让孩子尽快成长, 让他们有勇气承担和挑战。青春期是一个发展的时期, 这决定了他们要面对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 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 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青春期是变化的时期, 这决定了他们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此外, 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 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 现代青少年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 经常出现与老师、家长“对着干”的现象, 有时他们的行为甚至在大部分老师与家长看来简直是离谱、过火。也正因为如此, 许多人面对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束手无策。据心理学家分析,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奇心。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任性, 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刺激下, 使其内心的叛逆情绪膨胀, 引发出较强的反感心理, 从而产生对立。如果我们一味地禁止和反对他们的某种行为, 就容易诱发甚至加强这种对立情绪。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 篇3

关键词:法律保障;受教育权;农村儿童

一、受教育权的法律概述

自从1948年首次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写入《世界人权宣言》中,外国的相关立法也纷纷随之调整,将保护公民受教育权规划进法律的一般原则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也受其影响,将受教育权当作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纳入立法中。

(一)我国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是全体公民

我国政府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受教育权,为此我国在《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受教育权的主体是公民。并且提到“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机会”。

(二)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是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第18条中规定“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就学【2】”。根据这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适龄少年、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视,并且尊重适龄少年、适龄儿童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利,通过法律条文将义务主体限定为国家、社会及其他教育机构和家庭。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

留守儿童即指其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是与其父母的其他亲戚、朋友在一起生活。根据我国目前的数据统计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据会继续增长,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急需解决,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存在的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也是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公民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

在中国传统农民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也存在诸多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成分。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儿童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他们通常无条件的接受其监护人的支配。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使得受教育权的实现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

2.我國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司法救济途径存在障碍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由于受教育权纠纷中牵涉的复杂法律关系,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纠纷的处理和最终法律责任的承担也具有多种不同的可能,学校对于留守儿童进行责任规避而予以开除的处分将影响到未成年人的重大权利。而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并没有对这一类特殊群体予以特别保护。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制度的保障,而我国法律完善到使权利主体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找出接近权利并与权利相匹配的具体相应制度,才能使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的实现真正成为可能。

三、我国农村儿童受教育法律保障制度完善

(一)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途径

“国家应该当对支持农村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教育、教学条件,而且应当保障农村受教育权人合法权益不被第三人侵害”。如果这种无法挽回的侵害已经发生了,我国农村儿童也可以通过法律救济途径对其自身所遭受的损害和损失进行补偿。然而比较我国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多元性法律纠纷的救济途径,申诉和诉讼是实践效果最好的,并且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可依。根据目前已有的案例,多属于农村教师或者学校侵犯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而行政申诉和校内申诉相对于行政复议而言更有利于保护我国农村儿童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权利以及纠纷的解决。所以,重点应当凡在学生申诉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行政诉讼上。

(二)树立法治信仰,确立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

民众对法治的正确认知,从而容易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最简单的释义就是法的统治。在法学界中,形式意义或形式层次上的法治强调的是国家公权力的运行、分配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首先,要尊重农村地区儿童法律权利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儿童权利不仅仅只是要被教育、被保护的直接对象,同时也处于法律权利的主体地位。其次、加强法律责任观念,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各层次对我国农村地区儿童保护的法律责任观念。都要以其法律权利主体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在有关儿童司法实践、法制建设,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的地位加以重视,切实维护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岩.《农村留守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法理分析》,《学理论》,2012第33期

[2]路娟.《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的法律思考》,《新西部》(理论版),2012第14期

[3]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北京大学法制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关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问题 篇4

俗话说得好,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爱孩子、教育孩子是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位孩子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话是这么说,可是,事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辍学严重,不同程度的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国家对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虽是做了保障,可是在现实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儿童首先缺失的就是得不到家庭足够的爱,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们的教育只能由学校单方面进行,家长和教师及学校缺少应有的沟通,现实中,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把学校看成是其子女受教育的唯一途径,认为既然孩子到学校学习,一切问题就应该有学校和老师来解决,由此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离。就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实现来说,从法律规范到现实的运作,学校是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的重要主体之一。假如说国家、社会、父母是为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某种外部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学校、教师则是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父母乃至国家的委托,为儿童积极能动地实现其受教育权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具体运作者,具有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般儿童是这样,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学校维护其受教育的权利更应该多关注一些。但现在很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还不够,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尤其是缺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及生存教育等。在农村,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对“差”学生的教育和治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同时在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都很繁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非凡关照那些留守儿童。此外,农村学校的师资普遍较差,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爱好,厌学、弃学的留守儿童很多。这些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社会也没有给予这些特殊的孩子以关爱,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措施不力。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有些地方甚至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但是对农民外出打工后所导致的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却重视不够。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没有采取措施、没有专门的资金、没有专门人员、没有专门的机构,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而且由于目前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农民工很难融入到城市之中,他们的家庭只能留在农村,很多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歧视,这使留守儿童在进入城市学习后感到自卑,因而这些留守儿童宁愿留在家乡接受教育。受教育权是社会是否真正公平的一个衡量器。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所以,要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就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做起,要制定一些单行法律或法规,对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要做出具体的规定,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当然,留守儿童教育资金缺乏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国当地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并以法律形式来保障其专款专用。

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初探 篇5

据资料显查:我国约有8亿农民, 耕地19亿亩。19亿亩耕地需要1.5-2.5亿农民耕种, 那就有5亿农民要向其他产业转移。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民流动加剧, 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国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在探索之中。其中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从留守儿童人数上看, 全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 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 重庆现有130万农村留守儿童, 占农村儿童总数的43%。据统计:江津区共有小学生73093人, 留守儿童23985人, 占32%。其中中山学校有小学生665人, 留守儿童316人, 占48%, 骆来学校有小学生583人, 留守儿童243人, 占41%;中山岩口村小学生14人, 留守儿童9人, 占64%, 骆来七一村小有学生12人, 留守儿童7人, 占58%。留守儿童人数是西部省市多于沿海省市, 农村多于城镇。

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 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2岁。其中女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5岁, 男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1.3岁。

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时间看, 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5.5年。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后, 88%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在老家留守3年和3年以上的时间。

从教育分布看, 6-15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近90%左右, 只有10%的留守儿童在高中和职高或者技校读书。

从教育现状看,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主要问题, 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估量, 学校法制教育的滞后不容忽视。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 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隔代老人抚养, 这些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少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迁就, 这种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 长期与父母分离, 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远高于城市孩子。表现为:任性、冷漠、孤独和无知。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 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约束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杀人是为了“练胆”。

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时间短, 闲暇时间多, 长时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容易在社会上沾染不良的习气。有些农村中小学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和守纪意识产生不良影响, 他们开始逃学、旷课, 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留守儿童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 他们就很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部分农村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据调查:农村的一些学校, 学生在三年级前没有上过思想品德课, 小学生每天主要学习数学和语文。这样使得本来家庭教育薄弱的留守儿童在学校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 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 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需要通过教师的关爱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 农村学校很少严格按要求开设法制课、安全课、心理健康课, 学校很少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留守儿童教育法制探索

(一) 、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根本。

改革户籍制度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如学生入学、社会保障等附属的政策优惠, 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 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城乡统筹发展能使广大农民离地不离乡, 使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得以维系, 最大限度地减少留守儿童。

(二) 学校法制教育是主渠道。

留守儿童教育学校是主渠道, 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学校仍然是主渠道。江津区每年都制定了《江津区XX年法制工作要点》,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制工作要点, 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 但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影响, 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1、利用现有资源和载体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在《江津区XX年度法制工作要点》中, 要求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经费”五落实。利用每周一节的地方课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板报、墙报、宣传专栏、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传统的宣传阵地, 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利用诗歌、散文、图片、书法、绘画等形式, 宣传法律、安全、心理健康、自我防范等知识;利用“6.1”节、“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 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2、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江津区率先在公安、法院、司法系统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现聘请公安、法院、司法干部200多人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他们每人每期至少为留守儿童作法制报告一次, 全年就有400多场法制报告。他们用真实生动的案例讲解法律知识, 极大地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法律素养。

3、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 净化育人环境。网吧、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定期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进行整治, 形成对网吧、电子游戏整治的长效机制。

4、开展特色学校创建, 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对学生的教育, 必须要有一定形式。江津区在菜市街小学创建了少年交警学校, 让留守儿童珍爱生命, 遵守交通规则;在工商学校创建了禁毒学校, 让留守儿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在江津二中、李市中学创建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5、积极探索4+1教育模式。按市委副书记张轩的指示, 由市教委牵头, 在30个区县对留守儿童开展4+1教育模式实验。即: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安全保障。江津区在骆来学校开展这项实验, 现武警已进驻骆来学校, 开始军体拳训练。江津区教委将在此项活动中, 完善人格品质教育, 增加法律知识的教育。

(三) 政府参与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力量。

2010年9月7日, 市委副书记张轩《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政府对留守儿童关注和关心。她在讲话中提出很多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一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高质量完成新增4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任务, 到2012年全市累计建成20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二是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在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同时, 充分利用村小学闲置校舍办好乡村幼儿园 (班) , 使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有园可进”、“就近入园”。到2012年, 要建成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1000所, 保证每个乡镇都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使全市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75%。

三是要探索留守儿童托管机构建设。各区县要充分利用寄宿制学校、乡镇文化站、敬老院、村级活动阵地等资源, 建好留守儿童托管机构, 解决好留守儿童课外和节假日管理服务的平台问题, 确保留守儿童节假日有“家”可归。到2012年, 全市要建成100个示范性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无论是寄宿学校, 还是托管中心, 只要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 就能开展教育;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会后, 重庆30个区县在开展4+1教育模式实验, 只有政府参与才是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力量。

(四) 有关社会组织的参与是补充。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需要相关社会组织的协作才能完成。地方政府应当改变只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解决的对策。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 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 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 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及良好的周边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 强化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让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通过妇联等组织, 对贫困母亲及监护人进行文化、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 从整体上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 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担对留守子女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江津区XX年度法制工作要点》

[2]李文武《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3]《2010年秋江津区特别情况学生人数统计表》

[4]《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6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业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有关部门就外出打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进行过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由父母一方在家养育孩子的占42%,由祖父母看守孩子的占47.2%,将孩子寄养在亲戚或邻居家的占10%,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占0.8%。这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就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现象。有的家庭,父母一方留在家里,另一位常年在外,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于两人都在家时更多更忙,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而父母同时在外打工家庭的子女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在44岁至70岁之间;再加上这部分农村老年人多半不能读书识字,文盲半文盲的超过40%,往往只能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同时在外的家庭,还有一部分将孩子托寄在亲戚或邻居家,每年支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这些接受寄养的家庭只以确保孩子安全为目标,对孩子的学习一般不闻不问。在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抽样调查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二) 教育方面。

在对留守孩子的教育上,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严厉型。有的家庭父母一方在家,由于忙于事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关照孩子,当孩子一旦不听话或犯错时,就大声喝斥,动辄打骂;有的祖父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以“书是南山竹,不打书不熟”、“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为信条,往往手段粗暴。二是溺爱型。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有的经济条件较好,在家的父母一方不怎么从事农业劳动,有较多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大都溺爱孩子的较多;有的家长认为,家中只有一个大人,应该给孩子更多关爱,以弥补一方不在家的缺憾,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一般言听计从;有的祖父母将孩子们视为掌上明珠,过分疼爱,不讲原则。三是放任型。有的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由于精力有限,对孩子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大多数接受寄养的家庭,由于不是自家的孩子,一般不敢大胆管理,怕因此引起误解,影响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也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只要孩子不出事就行;少数祖父母,由于是“被迫”看管孩子,也无意对孩子进行约束,任凭孩子自由散漫。

这就使得有些孩子变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由于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娇惯和放任,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有的经常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有的喜欢打架、抽烟喝酒,有的甚至小偷小摸,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

(一) 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便托付给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监管,这种“隔代教育”由于监管人受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实在是力不从心,要么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要么只顾吃饱穿暖,不管教育成长,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首先,学校要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或者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反馈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讲座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指导。其次,要求父母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智力投资,克服自私的实惠观,把子女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再次,要求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偶尔寄一件小礼物或一本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

(二)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其次,学校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主动与他们联系,学校开通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第三,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比如,开展“我的心路”主题班会,少先队开展“我能行”活动,参加学校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第四,教师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第五,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两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三) 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学生。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篇7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事关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必将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笔者现从问题、成因及对策方面略谈一些认识。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卡尔·维特关于孩子教育的学说认为,“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很难有好的结果”,而“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教育存在问题:缺乏亲情关爱。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长年累月在外忙碌,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回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以及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致使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正式的次级群体交往模式,“留守儿童”父母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缺少亲情,缺乏爱心,缺失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由此带来了道德观念、安全意识和正确认知能力的弱化,使“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理滋生出一种不适应感,往往会导致其心理的畸形变化。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给父母照顾,隔代教育弊端很多,难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一些只有一方父母在家的家庭中,由于父亲或母亲所要承担的家务较多,或为了生计在周围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其情绪、情感变化的关注很少,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往往被忽视。

(2)学校教育的缺位。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

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升学率摆在第一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沦为一种口号或“摆设”。在许多农村地区,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或放弃对“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我行我素、行为随意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

另一方面,社会教育的缺乏。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人口管理制度,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之中,他们的其他家庭成员只能留在农村,子女很难在城市入学。由此带来的弊端很多,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可以说,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社会分隔和某种程度的对立,不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感情和教育的伤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也是一个严重威胁。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与支持。

(1)政府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城乡二元对立是导致农民工向城市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民渴望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去城市打工便成为了谋生的选择。而广大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他们的孩子不可能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所以,打破城乡分割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就成为了一种根本的解决方法。

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从长远来看,如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一样,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目标也是结束留守。为此,改善流动农民在城市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2)家长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家庭教育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给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心“留守儿童”,要从“心”开始。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此外,还要多地和家里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电话联系,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父母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使他们少些寂寞无助,多些深情关爱。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3)学校应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起基本作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与途径,关涉人生幸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对成功的渴望。“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内心渴望学业的成功较其他学生更为强烈。学校要重视这种渴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的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并在教育意义的浸润之下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一,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学校可建立全日制寄宿学校和食堂,既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建立寄宿制学校应该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减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是让家长放心的好办法。同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探索适应“留守儿童”需求的农村办学模式,各级政府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设置心理课程,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为学生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第二,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1) 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学会关心孩子。 (2) 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加以分类区别对待。一方面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情况,另一方面,可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15-18.

[2]佚名.全国妇联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EB/OL].2009-02-28) http://www.women.org.cn/

[3]蔡永飞.义务教育法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N].燕赵都市报, 2005-10-04 (5) .

[4]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研究, 2002 (9) :25-28.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农民外出务工,活跃了城市经济,繁荣了市场,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他们把子女扔给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

1.“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严重。当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这种监护关系存在着不能克服的问题:①由于天然的血缘关系,监护者常常用溺爱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一味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在精神和道德上对孩子进行管束和引导。②祖孙辈在年龄上的差距大,思想观念差异也很大,代沟明显,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③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会有所顾忌,不能做到严格管教。

2.缺失父母的关爱,孩子情感饥饿。①漫长的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慢慢地淡了下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管,较之农村非留守儿童,其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从而会使他们有一些不良心态出现。②由于这些孩子无法得到父母健全的关爱和有效的沟通,性格朝两种极端发展,胆小、懦弱、内向、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对父母充满怨恨,有被遗弃的感觉。学习方面则学习习惯差,自觉性相对较差,家校合作难;品行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生活上日常营养得不到保证,生病了得不到及时照顾,卫生习惯较差。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某些因机遇挣了钱,他们认为自己靠苦力挣的钱比文化高的人挣钱还多,在他们心中滋生着“读书无用”的想法,所以对自己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书读得好就读,读不好就去打工。而一些没有挣到多少钱的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4.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农村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很差,教育质量跟不上,学风不浓,再加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厌倦学习,继续学习的只是其中少数。据统计,在“留守儿童”之中,只有35%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能继续深造,多达60%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只能走上打工之路,5%的学生中途辍学。这种现象与家庭监管不严有密切关系。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些“留守儿童”利用课外时间,有时会逃课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这都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一方面,外出务工大大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这样就减少了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亲情的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等各界人士的重视,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1.家长要积极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父母与孩子应多沟通,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将自己背景离乡的生活痛苦与磨难以及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说给孩子听,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长此下去,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会减弱反而会加强。若条件允许,父母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若条件不允许,可以利用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引导,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若需要监护人,父母应谨慎考虑监护人的各方面情况,如思想品德、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及文化程度等,如果委托给品德素质低下、身体状况不佳的监护人监管,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更有害。家长应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不仅满足孩子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2.学校应加强管理。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渠道。它们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延伸,以弥补“留守儿童”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使它们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班主任应做好留守学生的摸底工作,并将其在校表现计入档案,及时通过电话或信件等形式,向外出打工父母和监护人通报他们的成长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等。对于心理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的留守学生,教师和家长应齐心协力帮助其矫正过来,使得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承担起家长或者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多与留守学生交流沟通、谈心,提高他们对老师的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正面引导。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 篇9

摘要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他们留在乡村或者随着他们一起进入城市的孩子,却伴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孩子教育问题,更成为这些问题中重中之重,老师作为面对这一问题的主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为老师们提出的新的课题。以耐心、爱心、平等之心为主,灵活应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教师,留守儿童,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在外务工无能力照顾,则留在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照料,这些孩子则成了留守儿童, 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然而留守儿童的教育则是最困扰的难题,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教育,学校老师的教育责任因此显得致关重要。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为缺少亲人的正确指导教育,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显得至关重要。

1、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定理解,与认识亲情的缺失,使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交流渠道,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监护人不在身边督促、孩子自身缺乏自能力 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留守儿童大多数是被代为监护,代为监护人因为自身的年龄、身体、素质等问题,无法完全与留守儿童交流,使留守儿童无法找到父母身上的安全感,导致留守普遍存在自我保护意识严重,从而伴生出现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等不利于成长的心理问题。另外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处在0-14周岁之间,也就正在处在义务教育的中小阶段,作为一名小学的老师,我们也就成为全社会主要面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主力了,如何面做好这个群体的教育工作,也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了,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力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现症状,对症下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爱留守儿童

1、平等对待、消除歧视是化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首先应当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这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就有一丝差别,甚至出现虽然我们没有歧视的意思,但让孩子理解我们存在着不同。老师应当落实先教做人进而成才的教育思路。在平时授课中我们绝对不可以出现,如: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随便当着班级等公共场合指出这个学生这样那样的缺点,即使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也顾忌学生脆弱的自尊心理,最好在私下在去指正其不足。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 说也许您的一句不经意的批评,使他的心中本已经脆弱的心理防线崩溃,导致他们自卑与自闭。相反,我们如果对于孩子的每一丝进步都来一点轻声的喝彩与鼓励,就可以慢慢改变他们自卑与不自信的心理,从而使包括留守在内的所有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用心关爱,多引导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笔者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3、建立信任是打开沟通之门的切入点

赢得的孩子的信任,是老师必备的能力,特别是赢得的留守儿童的信任,更是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缺乏沟通等问 题的关键。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写给老师写信、和老师匿名网络聊天、批改同学们的周记或者日记等渠道和孩子们交流与沟通,但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绝对不能出现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一些方式向老师说的体惜话、问的隐私问题而老师随意或者不经意的披露这些隐私的现象,那样对于孩子来说你已经永远的失去了他们的信任,也关闭了打开他们心灵窗口的大门了。在赢得孩子们信任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对于孩子们遇到问题给予多种解决方式,让孩子们去选择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不要单纯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样做,而是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这样做

4、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解决留守儿童的主要手段。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5、无私的关爱是抚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优良药剂

对于留守儿童面临的在家庭中遇到缺乏父母关爱、缺少生活上、学习上指导问题。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做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的作用,在平时生活中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应该投注更多的关注,比如:对留守儿童家庭多作一些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教会孩子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并且对孩子遇到的一些学习上问题进行适当与正确的辅导,要做到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用我们无私、平等的关爱抚平留守儿童心灵上被抛弃、被遗弃的扭曲心理。6、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篇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 而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需要其他委托人照顾的儿童。1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所衍生出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 安全问题、学习问题、思想道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事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 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 得不到家庭的有力有效地监督和引导帮助, 极易产生安全问题。这不仅表现在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体现在由于自身行为失衡对他人对社会带来的安全问题。

(二) 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 大多数留守儿童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 由于祖辈文化水平较低, 他们不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给与应有的帮助, 同时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也不能给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因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就表现在学习教育上, 主要又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和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较差

(三) 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教育关爱的缺失, 留守儿童不能及时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 在道德品质上也不能及时得到来自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缺乏道德和纪律养成教育, 其结果就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极易偏离正确的发展道路。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偏差的现象。

(四) 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和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 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 其结果便是他们在心理上缺乏情感和关怀, 进而导致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甚至不愿意与外界接触,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甚至进一步演化为悲剧。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制度与体制方面的原因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尖锐的摆在人们的眼前, 各项对策随之而来, 但是这一现状并未得到解决, 归根到底是因为体制的制约。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 以及与这一结构相对应而出现了城市和农村相隔离的户籍制度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所实行的户籍管学籍的制度都使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断恶化。

(二) 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

健全而有效和谐的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对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母教育这一最重要的教育环节, 也就导致了这一群体教育问题的频发, 与此同时, 农村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公用经费和发展经费难以得到保障, 教师编制紧张等致使学校教育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强了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

(三) 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 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的人口、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结构, 这对于农村的社会环境而言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同时乡、县政府更多的关注的则是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的经济效益以及农村文化教育氛围较差, 农村父母受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现实现状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这就要求我们在破除城乡发展二元机制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 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层面上做全方位的努力。

(一) 破除制度上的限制是根本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同样的, 破除城乡二元机制, 实行无差别的户籍制度, 改革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 要发挥好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家长是与儿童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 也是儿童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要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就必须从留守儿童家庭入手, 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父母给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三) 优化学校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 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置于无人监督的局面,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就必须发挥好教育的功能, 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并及时给予帮助以弥补留守儿童在父母方面所未获得的关爱。

(四) 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单靠家庭和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与关注,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 规范和支持社会爱心行动。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增强社会参与程度, 改善农村人文环境, 优化文化氛围, 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白南生等.回乡, 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2.

[2]赵俊超.中国留守儿童调查[M].人民出版社, 2012.

上一篇: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下一篇:隐形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