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十篇

2024-08-08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56例患者中男237例 (42.6%) , 女319例 (57.4%) 。年龄8~75岁, 其中21~50岁440例 (79.1%) 。病程<3个月79例 (14.2%) , 3~12个月175例 (31.5%) , 1~5年137例 (24.6%) , 5~30年156例 (28.1%) , >30年9例 (1.6%) 。临床表现:疼痛多为反复发作。全头痛209例 (37.6%) , 一侧颞、额、枕部及眼眶痛240例 (43.2%) , 双侧头部交替性痛107例 (19.2%) 。疼痛性质多为跳痛、胀痛;发作期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如恶心181例 (32.6%) , 呕吐6例 (1.1%) 。少数患者有面色苍白或潮红;双眼怕光、流泪等。发作期间完全正常或仅有头沉重感。有先兆症状者8例 (1.4%) , 有家族史者203例 (36.5%) 。无发热,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眼底视神经乳头无水肿。行脑血流图检查233例。其中双侧血管搏动功能正常者32例 (13.7%) ;一侧或双侧有脑血管紧张度增强或/和弹性减弱者174例 (74.7%) , 一侧或双侧静脉血流受阻者27例 (11.6%) 。行脑电图检查15例, 其中正常者9例, 广泛轻度异常5例, 中度异常1例。行磷酸组织胺皮内实验检查337例, 阳性318例 (94.4%) 。

1.2 治疗方法

取头部阿是穴, 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 6号针头抽取0.5%~2.0%普鲁卡因1~2ml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或维生素B12250~1000μg中, 在穴位上进针皮下注药。1次可同时注射1~3个穴位, 3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头痛消失, 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治疗后头痛明显减轻, 但激动、过劳、饮酒后仍有微痛, 不服止痛药也不影响正常工作;有效:治疗后头痛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维持时间缩短;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无减轻。

2 结 果

本组患者556例, 注药后头痛均减轻, 少数患者注药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手足发凉、脉搏缓慢、血压微降, 平卧几分钟后可自愈。随访半年以上324例。痊愈251例 (77.5%) , 显效66例 (20.4%) , 有效4例 (1.2%) , 无效3例 (0.9%) 。

3 讨 论

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 使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 如缓激肽、组织胺、乙酰胆碱或五色胺等化学物质的分泌, 刺激皮肤各层及血管壁等处的神经纤维, 使其发生水肿或脱髓鞘改变, 同时对小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1]。维生素B12是形成神经髓鞘的必需物质, 高浓度维生素B12有扩散作用, 使之被动吸收[2]。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28~40倍, 能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 降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少胶体、电解质和细胞等渗出血管外, 使病灶部位渗出液和细胞浸润减少。同时地塞米松能抑制组织胺及其他介质的形成和释放[3]。普鲁卡因使小神经纤维麻醉, 使其失去传导机能。穴位注射又有针刺止痛的作用。Chapman提示其止痛机理可能是其中部分涉及到内啡呔。

综上所述, 从头痛的发生机制、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针刺止痛的机理, 说明此种穴位注射法是可以治疗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的。

参考文献

[1]郝泽民.神经痛[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

[2]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用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489.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于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 按照“全国第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来诊断。其中轻度7 5例, 中度2 3例;治疗前血清ALT、AST均<150IU/L, TBi<25umol/L, HBeAg、HBV-DNA均为阳性;不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近半年内未用过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 6例, 男性3 8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3 0.6岁;对照组5 2例, 男性4 6例, 女性6例, 平均年龄3 2.3岁;两组病例治疗前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方法

治疗组:苦参素注射液2mL (0.2g) 双侧足三里穴位交替注射, 每日1次, 半年为1疗程。

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 如茵栀黄注射液、甘草酸二铵静脉注射, 护肝片、益肝灵口服等。

1.3 观察项目

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进行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生化指标:包括ALT、AST、TBi、ALB等。血清HBV标志物:包括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血清HBV-D N A:定量检测, 采用竞争P C R法。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HA、PCⅢ、CIV、LN。

1.4 应答模式

完全应答:治疗结束时血清HBeAg及HBV-DNA阴转或伴HBsAg阴转, ALT值正常;部分应答:治疗结束时血清HBV-DNA阴转或HBV-DNA滴度明显下降 (>10j拷贝/mL) , 但HBeAg仍维持阳性或ALT未正常;无应答:HBeAg及HBV-DNA持续阳性, 有或无ALT值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数变化的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x 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间治疗反应的比较

两组病例对治疗的反应, 详见表1。

2.2 两组间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详见表2

3 讨论

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氧化苦参碱, 现代医学证实, 其有直接抗乙肝病毒、抗纤维化、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及免疫调控等作用[1~4], 其抗纤维化的机制为: (1) 抑制纤维细胞的活化及胶原合成, 增加酶的活性和促进胶原降解及肝细胞再生; (2) 抑制纤维化因子的释放,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释放IL-1、IL-6、库普弗细胞分泌TNF-a等细胞因子, 通过对库普弗细胞的调控进而调节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 (3) 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 (4) 可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 加速清除自由基, 阻止自由基对组织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链锁反应, 延缓组织细胞膜的老化和损伤, 通过对肝细胞膜的保护,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沉积[5]。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 为强壮保健要穴, 现代研究认为:长期刺激该穴位能提高淋巴细胞提呈作用和C T L细胞的杀伤作用。穴位注射不仅能充分发挥中医的针、药、穴协同作用, 而且能调整机体功能状态, 改变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 从而更有利于药物治疗效能的发挥[6]。本组资料表明, 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也有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在目前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价格高、疗程长、疗效一般的情况下, 苦参素注射液穴位注射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AIT taie OH, Mork H, Gassel AM, et al.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flare-up during chemotherapy using lamivudine: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nn Hematol, 1999, 78 (5) :247~249.

[2]赵敦美.苦参素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观察[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 19 (5) :470~471.

[3]张桂芬, 马云宝, 张晓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5, 18 (5) :331~333.

[4]李存沂.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 (10) :35~37.

[5]覃后继, 周耀南, 唐任光, 等.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23 (4) :277~279.

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2例临床观察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3-01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病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病位在胃,隔肌。2008至2011年间,我康复科采用穴位注射治疗32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领18-70岁,平均58岁。胃癌术后,致呃逆5例,脑卒中致出现呃逆20例。7例有胃炎,胃溃病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

1.2 诊断依据 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经用惊吓,屏气治疗无效。

1.3 治疗方法 取单侧膈俞,督俞,内关,用药氯丙嗪12.5mg,操作用5ml注射器常规消毒穴位部皮肤,常规针刺手法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每穴推入约02.-0.5ml,一日一次。

1.4 治疗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

2 治疗效果

治愈3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本组疗程最短一天,平均2.5天.31例治愈后随诊无复发。

3 典型病例

吴某,男,75岁,2011年5月4日初诊,主因反复呃逆8天,加重伴恶心呕吐两天入院。患者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在院外服用胃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二天前自服药物加量,服654-2,3片﹨次,一日三次,出现恶心呕吐,嘔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质,总计4次,量不详,排出油样物两次,量约500至600ml,无头晕胸痛,自感周身乏力。即往有脑出血病史20余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利,烧心反酸病史约10年,未系统治疗。入院后禁食,针对胃出血,对症治疗,针对呃逆肌注氯丙嗪12.5mg,症状无缓解,请会诊,患者呃逆连声一刻不停,家属诉睡觉时仍不止,患者神疲乏力,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治拟通隔降逆,和血理血。取穴内关,膈俞,督俞,用药氯丙嗪12.5mg穴位注射,每日一次,第一次后,呃逆症状明显缓解,第二次注射后呃逆止,第三天再巩固一次,后好转出院。

4 体会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本院康复科骨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 共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 男24例, 女36例, 年龄 (47.9±13.6) 岁, 病程 (3.17±2.76) 年;对照组60例, 男29例, 女31例, 年龄 (49.7±11.8) 岁, 病程 (4.25±3.66) 年。所有病例均经X线 (DR) 检查和CT确诊, 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改变, 且有椎间隙变窄, 颈椎变直, 伴项韧带钙化、钩突变尖等, 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及颅内肿瘤等疾病。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临床表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 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脖子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 常伴有头痛、颈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汗异常、视力减弱模糊或记忆力减退, 甚则晕厥。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选取特定穴位:双足三里、双侧风池、双侧全息颈穴, 足三里注射1 ml当归注射液, 风池、全息颈穴各注射0.5 ml当归注射液, 1次/d, 左右轮注, 5 d为一疗程, 连续2~3个疗程。对照组: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按揉颈部结节状肌肉痉挛压痛点, 每次10 min, 拿风池、肩井穴, 点按丰隆穴, 每次5 min。推拿治疗隔天一次, 5次为一疗程, 连续3个疗程。中药内服:黄芪30 g、白术12 g、防风10 g、泽泻24 g、川芎15 g、葛根15 g、白芍15 g、甘草10 g、大枣15 g、当归15 g、黄精15 g。每日一付, 分3次服, 5 d为一疗程, 连续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眩晕症状完全消失, 颈部活动自如;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眩晕症状未见减轻。

2 结果

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 治疗组有4例复发, 复发率6.67%, 对照组有26例复发, 复发率43.33%。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颈部肌肉由于急、慢性劳损发生痉挛、炎症、粘连, 继而僵硬, 造成颈部力量平衡失调, 从而损害颈椎的外源性稳定性因素, 导致椎间排列紊乱, 加上颈椎本身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压迫椎动脉, 使椎动脉变窄、扭曲, 使血液动力改变, 引起头晕耳鸣、颈项酸痛、头痛等症状。由于颈部肌肉及椎间盘的无菌性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内的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椎动脉痉挛, 使椎动脉血流量下降, 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2]。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 其病机为血瘀阻滞脑络, 血运不畅, 或痰浊上扰于脑。治疗组是药物与穴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就药物而言, 当归注射液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微循环和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就穴位而言,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为四合穴之一。穴注足三里用于防病保健,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早已为历代医家认同与推崇。在五行学说里, 胃属土, 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中土穴, 尤善健脾和胃。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所以, 调补脾胃重穴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落枕等。第二掌骨侧之全息穴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之所, 故可治全身多种疾病[3]。

综上所述, 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见效快、效果好、复发率低。若患者平时多注意加强颈项肌锻炼, 多做颈部保健操, 多关注坐姿和睡枕高度, 可有效预防颈性眩晕的复发。

摘要:目的 观察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选取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 对照组60例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 5d为一疗程, 连续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60例, 治愈55例, 显效5例, 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0例, 治愈36例, 显效1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8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特定穴位,当归注射液,颈性眩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3.

[2]袁锋, 潘明甫, 符贵发.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 2009, 32 (4) :17.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5

1 临床资料

21例周围性面瘫病人均住院, 其中男8例, 女13例;年龄20岁~72岁, 平均51岁;病程1 d至2个月;病位在左侧14例, 右侧7例。病人均有口眼蜗斜、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患侧肌肉麻木板滞、味觉迟钝、咀嚼不利等症状。经针刺配合穴位注射以及护理1个~3个疗程 (10 d~30 d) , 面容及面肌运动机能完全恢复正常, 未留后遗症, 痊愈15例, 显效6例。

2 护理

2.1 针刺前准备

2.1.1 针具准备

对经消毒液浸泡的针具进行清理, 针尖较钝或起钩的针具, 用细砂纸磨尖后使用;针身出现弯曲, 用两指腹捋直。并归类各型针具后, 放在垫有纱布垫的盒内送供应室高压消毒后备用。对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针具, 不再重复使用, 以防交叉感染。

2.1.2 急救用品准备

治疗室内应备开水壶及其他物品, 并随时保证急救车内急救药品齐全, 急救物品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晕针的一般处理方法及急救措施。

2.2 情志护理

首次接受面部针刺及穴位注射的病人, 由于对针刺疗法和穴位注射产生恐惧心理, 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从而影响进针, 并易产生晕针现象。为此, 在病人接受治疗前, 给病人耐心细致的宣教, 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经过及方法, 说明针刺和穴位注射的优点、适应证、禁忌证及针刺反应等, 并告知病人情绪紧张会影响针刺效果, 并生产不良反应, 使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达到最佳的护理配合。

2.3 病情观察及护理

在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 询问病人对针刺的感受。若有晕针先兆, 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早采取急救措施, 拔出全部针具, 让病人平卧, 头稍低, 注意保暖, 夏天通风, 用指甲掐人中、中冲等穴, 饮热开水或糖开水, 严重者可灸气海、百会或针刺内关。若不奏效, 采取其他急救措施。对针刺损伤血管导致的局部出血, 可视出血情况进行加压止血或给止血药。周围性面瘫多由于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致, 故护理上采取辨证施护的原则, 给予面部保暖 (必要时热敷) , 可有促进血液循环、宣统经脉瘀滞、调畅经脉气机等作用。

2.4 眼部卫生及护理

面瘫严重的病人由于眼睑不能闭合, 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 角膜长时间外露, 易导致眼内感染、角膜损伤。为此, 要注意眼球的保护, 不宜吹风和持续用眼, 减少外出活动, 外出时戴墨镜保护, 每晚睡时用生理盐水湿纱布掩盖眼部。对眼部感染者, 每日早晚各用抗生素眼液滴眼1次。

2.5 饮食护理

面瘫病人由于患侧面部肌肉麻痹, 咀嚼不利, 食物残渣易滞留于口中而引起口腔炎, 故饮食上宜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忌食生冷、酸辣、坚硬的食品, 进食或饮水时勿过烫过冷。每次进食后用温水漱口, 清洗干净口腔内滞留的食物残渣。

2.6 面肌功能锻炼

早期面肌功能锻炼可促进面容及面肌运动机能的恢复, 在行针刺治疗后面肌可以运动时, 即可进行面肌自我功能训练, 如对镜皱眉、举额、用力闭眼、露齿、撅嘴、吹气及鼓腮等动作, 每日数次, 每次10 min~20 min, 循序渐进。

2.7 出院指导

对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未完全恢复的病人, 出院后仍需坚持每天不定时的面肌功能锻炼, 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日常生活中注意勿淋雨受寒, 外出戴口罩, 面部保暖;进食或饮水时勿过冷、过热及过硬, 保持口腔清洁。

3 讨论

针刺治疗面瘫, 具有安全可靠、副反应小等优点, 施术者应练好基本技能, 熟悉穴位及主治病症, 以及相应穴位的主治部位。正确的护理是获得良好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此, 应加强疾病知识的学习, 熟悉针刺及穴位注射的适应证、禁忌证、针刺反应、各种并发症及抢救措施, 观察病人面部感觉及体征的变化, 适时进行面肌功能锻炼的宣教指导,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者共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纳入病例病种:压疮8例、糖尿病足溃疡11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4例、手术后伤口不愈合7例;对照组压疮6例、糖尿病病足溃疡12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3例、手术后伤口不愈合9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创面直径为2~12 cm,治疗组创面直径平均为(8.21±1.02) cm,对照组为(7.75±2.31) 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伤口处理:创面按清创原则处理,双氧水冲洗,次数视伤口情况而定,一般2次,再予大量生理盐水加压冲洗,同时拭干创面后,将MEBO直接均匀涂于其上,厚度约1~2 mm。对于溃疡较大或渗出较多者,采用包扎疗法,将MEBO直接置于无菌纱布上均匀涂布,覆盖上述纱布3~4层,外加轻压包扎即可。根据创面渗出及有无继发感染决定换药次数。(2)每日给予一次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每穴黄芪注射液2 ml。(3)给予原发病治疗及营养等支持治疗。

1.2.2 对照组

(1)伤口处理:按照常规清创后外覆凡士林纱布,外盖无菌纱布,换药1次/d。(2)给予原发病治疗及营养等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可将其分为4个等级:(1)治愈:新生肉芽组织全部长出,创面全部愈合;(2)显效:创面愈合率大于80%,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3)有效:创面范围缩小,创面愈合率未达80%,创面清洁,渗出液少,有肉芽组织生长;(4)无效:换药后伤口无变化或加重,创面不新鲜。创面愈合率(%)=(初始创伤面积-治疗结束时的创伤面积)/初始创伤面积×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的比较

见表1。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及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的比较见表2。

治疗组患者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是黄芩、黄柏、地榆、麻油等,有祛腐生肌、活血化瘀的功能,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局部组织的免疫力[1,2]。湿润烧伤膏用于患者创面后,能溶化成液状而渗入创面,将坏死的组织溶解并排出,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正常组织生长的湿润环境,还能持续供给创面愈合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可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3,4,5]。

中医认为久病伤气,气虚无力运血生肌,故治疗应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气托疮。黄芪为辛温之品,具有益气健脾、生肌疗疮之功。使气行则血行,脾健而血生,气血充足,运行有序,组织得养。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成分为黄芪多糖[6],经代免疫学研究证明,黄芪多糖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性,对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和促细胞免疫趋于正常[7]。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脑穴,其特点是多气多血,对虚劳诸证及外科痈疡有很好的调治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有提高白细胞总量、促进吞噬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黄芪注射液用于足三里穴位注射,既发挥了药物作用,又发挥了穴位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针药合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治疗的功效。

故难愈合性伤口给予湿润烧伤膏及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解决难愈合性伤口的组织生长慢、愈合慢、不愈合等问题,而且疗效确切、费用低、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清创基础上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敷、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外敷凡士林纱条。两组均给予原发病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50%,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及治疗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黄芪注射液可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难愈合伤口

参考文献

[1]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1.

[2]徐荣祥.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1.

[3]杨三华,王晓田,张海勤,杨文东.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非烧伤创面上的临床应用.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17(3):244-247.

[4]李杰辉,唐乾利,张力,等.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皮肤溃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7,19(4):54-56.

[5]沈玉龙,刘文惠,武娟.臭氧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难治性溃疡23例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11,5(11):140-141.

[6]肖正华,陈定宇,周倩,等.黄芪注射液加胰岛素混合液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69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6):50-51.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7

中图分类号:R77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3-0032-02

笔者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运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外伤后眼睑下垂3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是脑外科转康复科的脑外伤后眼睑下垂的患者。其年龄为4~45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年零1月;男26例,女6例;外展神经麻痹5例,动眼神经麻痹10例,上斜肌麻痹5例,下斜肌麻痹5例。排除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眼肌紧张、三叉神经痛,先天性上睑下垂等。

2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 以眼部取穴为主,取眼部攒竹,阳白透鱼腰、丝竹空、承泣、下关、头痛加头维、神庭、上星,远部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为主,针刺得气后夹电极,以疏密波、弱电量为主、低频率,时间为20~4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面部用TDP照射,距离为40~50cm,以局部微红为度,针刺治疗后稍休息,用lcm的艾条插在毫针上点燃,插艾条的穴位分别为阳白穴、下关穴每个穴位用2柱,每天1次,10d为1疗程。

2.2穴位注射 患者无过敏史,用加兰地敏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儿童剂量为维生素B12 0.1mg+加兰他敏1mg,成人维生素B12 0.1mg+加兰他敏2mg,药液混匀后平均分为3份,用3个注射器抽吸后刺入穴位、得气、回抽无血注入阳白、攒竹、丝竹空3个穴位,儿童每个穴位注入0.3mg,成人每个穴位注入0.7mg,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药液外溢,后用敷贴贴住针眼。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内斜或外斜偶有复发;无效:症状无缓解。

3.2治疗结果 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6%。

4体会

本病在中医称为“上眼下垂”、“睑废”、“雕目”,以眼睑下垂,遮住瞳孔,影响视物为特征。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以致眼睑松弛,有因风邪外袭,筋脉失和,因脾气虚弱,肌肉弛纵所致,外伤筋脉易致此病。取眼周的攒竹、阳白等穴以调和局部气血,配手阳明经合谷以通经活络,疏风解表、配足阳明经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胃、补气血、眩晕加百会、气海,不能抬眉加攒竹,内斜加太阳、瞳子髎,外斜加晴明、攒竹。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360例均为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经治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乳癖项, 按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240例, 其中已婚210例, 未婚30例;年龄18岁~25岁65例, 25岁~45岁120例, 45岁以上55例;双侧发生190例, 单侧发生50例;病程半年以内50例, 半年~1年110例, 1年~2年5例, 2年以上25例。对照组120例, 其中已婚98例, 未婚22例;年龄18岁~25岁36例, 26岁~45岁60例, 45岁以上24例;双侧发生106例, 单侧发生14例;病程半年以内25例, 半年~1年60例, 1年~2年28例, 2年以上7例。2组病例均经近红外线乳腺扫描, 排除器质性病变, 且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乳痛消散 (天冬、郁金、当归、浙贝母、穿山甲等) 加天冬素片共研末加蒸馏水调成糊状, 涂于光电离子治疗仪的电极片上 (WR-6100型光电离子治疗仪, 中国徐州威瑞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 分别放在屋翳、乳根、膻中、期门四穴位上, 电流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每天每穴治疗20 min, 10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 每次4粒, 每日3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以乳痛症状完全消失, 肿块消散为标准;显效:乳房胀痛消失,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有效:乳痛减轻, 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无效:乳痛未减轻, 肿块未缩小或增大变硬加上近红外线扫描与治疗前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40例, 治愈82例, 显效95例, 有效41例, 无效22例, 总有效率为90.83%。对照组120例, 治愈11例, 显效33例, 有效55例, 无效21例, 总有效率为82.5%。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属妇女常见病, 本病多因肝气郁结, 肝脾不和, 肝肾不足, 冲任失调所致, 病理产物不外气滞、血淤、痰凝[1], 常随情感变化而消长, 皮色不变, 时有胀痛, 有时疼痛可向肩背部及腋下放散, 本病初期虽无特殊疼痛, 但日久不消, 可恶变成癌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乳房为阳明经所络, 乳头为阙阳所属, 而肝与胆、脾与胃又互为表里关系, 所以乳房疾病的发生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 如郁怒伤肝致肝气不畅, 久郁则生火, 思虑伤脾, 致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这种气郁、火郁以及痰湿阻于乳房经络即可凝聚成核而发生乳腺增生。每当情绪不舒, 郁于胃中, 则可乳房结节, 肿块常随喜怒而胀落, 冲任失调, 冲为血海, 任主胞宫, 故乳房胀痛, 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治疗上选用屋翳、乳根两穴药物离子导入疏导阳明之气, 畅通局部气血, 补气健脾, 养心益胃, 调养气血;膻中穴为气海, 期门穴为肝之特定穴, 可疏肝理气, 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调理冲任。四穴合用, 通过光电离子治疗仪将药物经皮导入, 使药物直达病所, 作用直接, 又增强化瘀通络、散结止痛之效, 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入选患者排除标准:(1)创伤性面神经损害、中枢性面瘫;(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麻痹;(3)继发性面神经麻痹:如腮腺炎或腮腺肿瘤、中耳炎以及后颅窝肿瘤所致的面神经麻痹;(4)格林-巴利综合征、莱姆病。2组患者病史、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取穴:颊车、地仓、翳风、阳白、下关。治疗组用甲钴胺(弥可保,卫材公司)早期穴位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20.5 mg早期穴位注射,每日1次,均用2周。2组患者均测定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脂、血糖及心电图等,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面部各部位运动功能正常;显效: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额纹基本对称,眼睛轻用力即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静止时面部对称,张力均等;上额轻微运动,额纹不对称,用力闭眼可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下垂;无效:静止时面部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用力闭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只见轻微运动[1]。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2 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χ2=9.84,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甲钴胺对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优于维生素B12。2组治疗期间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脂、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改变,无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面神经炎是指急性非化脓性的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多数认为局部神经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微循环障碍,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为显著[2]。祖国医学称“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祖国医学认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怂缓不收而发病。颊车、地仓、翳风、阳白、下关为治面瘫主穴,有祛风活血之效,甲钴胺(甲基维生素B12)系活性维生素B12,容易进入神经细胞内。陈氏等研究发现,面神经损伤后第3天,面神经内压即可明显升高,伤后1周末达高峰,为正常的4~5倍,面神经内压的升高与神经水肿有关[3]。甲钴胺早期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的机制:一方面甲钴胺是蛋氨基合成酶的辅酶,此酶对神经细胞合成用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至关重要,其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该磷脂与髓鞘、核糖体膜、线粒体、突触及各种受体有关。因此,神经的发育与再生及脱髓鞘病变的修复必须有卵磷脂的合成。甲钴胺作为辅酶,它能实现甲基的转移,可促进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损伤的髓鞘,加速神经元的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使麻痹的神经恢复。面神经炎初起时一般以疏散风邪为主要方法,后期由于久病风邪与痰、瘀互结,甚至伤及正气,因此后期多以祛风化痰、益气活血等治法为主。面神经损伤的早期大多为生理性或功能性麻痹,为可逆性传导阻滞,此时,神经冲动的传导被阻而远侧段轴索无变性,刺激病损的远端神经,仍能产生正常的神经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甲钴胺注射液可抑制神经组织的异常兴奋传导[4],可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突触传递的恢复,早期给予甲钴胺可有效防止有髓鞘纤维的变性和脱髓鞘。本组资料表明,甲钴胺组治疗2周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Bell麻痹治疗应用甲钴胺早期穴位注射可显著加快患者的恢复过程,疗效可靠,作用快,并且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36

[2]史王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5

[3]陈兵,王正敏.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内压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6):339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 篇10

【关键词】 足跟痛;穴位注射;TDP

【中图分类号】R245.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094-01

笔者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特定电磁波谱"(Teding Diancibo Pu,TDP)治疗足跟痛12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病例,其中男46例,女80例;单侧足跟痛109例,双侧足跟痛17例;年龄23-77岁;23岁-39岁15例,40岁-59岁58例,60岁-77岁53例;病程最短8天,最长6年,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足跟呈酸胀或针刺样疼痛,痛点相对集中,痛处不红不肿,步履困难。疼痛以行走、久站明显,或晨起踏地时疼痛加剧,稍活动后疼痛减轻,但休息后再行走或站立过久疼痛又加重。部分患者侧位X线片提示跟骨筋膜起点周围密度降低或有不同程度增生,形成骨刺。

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于针灸治疗床上,患腿伸直,足跟与床缘对齐。医者用拇指尖按压患侧足跟,寻找一个压痛最明显的点,即阿是穴。用一次性棉签蘸取紫药水标记穴位的位置,常规消毒穴位后,用5ml一次性空针抽取当归注射液2ml及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形成3ml混合液,沿着穴位标记点直刺1-1.5cm,出现酸胀疼痛感,抽无回血后,将全部混合液缓慢注入该穴中,拔针后用一次性干棉签按压针孔1-2min。再用TDP持续照射患处30min。照射距离为30-40cm,温度以患者能承受,且感到舒适为宜。隔日治疗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自拟) 参考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足跟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无压痛,能正常行走无不适,3个月内不复发;显效:足跟疼痛基本消失,但行走时间长时仍感轻度疼痛或复发;有效:足跟疼痛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治疗后疼痛无改善[1]。

3.2 治疗结果 治愈65例,占51.6%;显效41例,占32.5%;有效15例,占11.9%;无效5例,占4.0%,总有效率96.0%。

4 典型病例

赵某,女,48岁,2天前因外出久走后出现右足跟疼痛,于2012年5月5日就诊于我科,症见:右足跟疼痛,行走时足跟着地疼痛特别明显,步履困难,以晨起为甚,活动后疼痛稍减轻,但休息后再行走或站立过久疼痛加剧。PE(查体):T:36.8℃,右足跟未见红肿,局部皮温不高,全足跟底压痛,以跟骨结节处尤为明显。查血RT示:WBC:5.7×109/L,摄跟骨DR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足跟痛。门诊给予穴位注射当归与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配合TDP治疗3次后患者足跟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无压痛,能正常行走无不适,随访3月不复发,病情痊愈。

5 体会

足跟痛是单侧或双侧足跟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其以足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脚跟痛。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所致,多因足部长期负重或长久站立而诱发,严重者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常见的为跖筋膜炎 ,伴或不伴跟骨骨质增生。患处病变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2][3]。

足跟痛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留滞经脉,痹阻气血;慢性劳损导致气滞血瘀,使足跟部经络“不荣则痛,不通则痛” [4]。当归有补血生血、活血散瘀之功,其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可治疗气血亏虚、气滞血瘀、风湿痹阻、络行不畅所致之诸痛症。阿是穴是病变最重之处,在此注射当归与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能使药物直达病所,迅速发挥当归活血散瘀、补血生血的作用,使患处瘀散络通、筋骨得荣,“通则不痛,荣则不痛”而治本;盐酸利多卡因有局麻止痛之效,可减轻或消除穴位注射时药液挤压局部神经血管组织和原病灶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暂时减轻病人之痛苦而治标。两药联合应用标本兼治。TDP治疗具有提高人体各种酶的活性,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有着消炎、镇痛等作用,可消除炎症和痛症;TDP在电功率的作用下,可产生温热效应,深入足跟组织,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5]。同时可有效促进穴位处药物的消散和吸收,迅速发挥治疗效果,消除因药液聚集在穴位处而产生的不适感。二者均为局部治疗,共凑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力,力量直趋病所,故使足跟痛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在治疗期间,嘱患者穿宽松软底鞋;行走时尽量避免患侧足跟着地,防止足跟受压,有利于足跟痛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1.

[2]范竞,周福贻.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2004,20(4):251-253.

[3]常英,刘亚彬,常红,梁健.小针刀治疗足跟痛68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J],2012,34(12):1849-1850.

[4]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4.

上一篇:高年级学生论文下一篇:非对称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