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涵十篇

2024-09-13

基本内涵 篇1

1 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定义

“科技评估”的实质是“评估”, 冠以“科技”, 意在把评估活动的范围限定在“科技”领域。“科技评估”是评估活动的一种独立的分支, 是对科技活动客观规律、动态发展过程及相关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判定和估量。科技评估内涵的确定, 首先要了解评估的内涵, 其次, 要了解科技活动及其特点。其原因在于科技评估与其它评估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评估对象——科技活动的特殊性。

1.1 评估的概念与科技活动的特点

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评估活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 对于任何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都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给予合理、满意或优劣程度的鉴别和衡量, 为某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分析、论证、鉴别和衡量的过程就是评估。评估活动的内涵或实质是在模拟决策的前提下对评估对象进行动态性的、市场化的鉴证、判定、估量和咨询。评估是一个总称, 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具体的评估形式。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 评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评估, 并随着社会和评估业的发展, 逐渐产生了许多分支, 如经济评估、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和科技评估等等。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定义, 科技活动是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 即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 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3]。它主要包括, ①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②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阶段的科技活动。它覆盖的范围是从R&D活动结束之后, 至工业化定型生产之前的阶段, 包括设计与试制、小批量试生产 (中间试验) 、工业化试验等;③科技服务活动。既包括为R&D活动服务, 也包括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科技活动服务, 如示范、普及、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

进行任何一项科技活动, 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财、物等的综合计划、运用、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 因此从广义的角度看科技活动应包括科技管理活动、R&D活动和其他科技活动。科技管理活动是对R&D活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等进行管理的一种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是: (1) 科技活动从事的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开拓性活动, 它具有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特征, 显然不同于利用现有技术知识的生产性活动; (2) 科技活动的产出具有多重性, 既包括各种科学报告、著作、论文、专利、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知识、技术性产品, 也包括各原理性样品、样机等实物性产品; (3) 科技活动功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科技活动的产出, 不仅仅是为自身的发展服务, 更多的是为增进人类知识和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服务。正是科技活动的这些基本特征或属性赋予了科技评估区别于其它评估活动的显著特点。这些基本特征也使科技评估除了具备评估的一般特点外, 还必须具备诸如创造性、复杂性、整体性、跨学科性、非确切性等主要特点。

从狭义的角度看, 科技评估既是各种不同类型评估活动中的一种, 同时又是以科技活动及相关管理活动为对象的评估活动, 是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把科技评估看成是科技活动与评估活动形成的一个交集, 如图1所示。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科技评估是对科技活动全过程的评估, 同时它还要对科技评估活动本身进行再评估, 所以科技评估又可以看成是覆盖了科技活动, 如图2所示。

1.2 科技评估的定义

若要为科技评估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 首先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一番考察:从科技评估的发展历史来看, 科技评估是随着科技管理的需求而产生, 并逐步从评估业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它是建立在评估学、信息学、科技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边缘学科。

从评估的对象来看, 科技评估是对科技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的评估。主要包括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

从评估的目的和功能来看, 它是通过提供丰富的、准确的、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 优化了决策过程, 增强了科技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 为管理决策服务的, 同时通过评估, 使政府管理部门把握科技活动的客观事实, 使自己集中精力于决策环节, 实现评估与决策的分离,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对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的需求来看, 其目的在于保证国家科技活动特别是政府组织的大型科技活动、重大方针科技政策的决策和实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微观的科技管理需求来看, 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从评估的行为过程来看, 它必须由一个评估的主体, 根据评估的目的, 按照统一的、合理的指标体系, 采用一定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程序, 对被评估的客体进行分析、判断、评价、估量, 从而得出能够准确反映被评估对象本质、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或结果。

从评估的结果来看, 任何一项评估活动的结果都包括对被评估对象的事实判定和价值估量两个部分。由于科技活动具有的探索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等, 因此科技评估活动更多的是给出对事实的判定, 价值的精确估量却不容易。

把科技评估活动与现阶段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联系起来, 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句来描述: (1) 公共资源支配的科技活动; (2) 以支持政府决策为目标; (3) 面向政府内部管理的咨询评判活动; (4) 以政府管理部门委托任务的运作机制; (5) 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评估任务[4,5]。这个描述表达了, 科技评估是对公共资源下科技活动进行的评判活动, 目前还是为政府内部管理服务并且受管理部门的委托而进行的。

通过以上分析, 对科技评估给出如下定义, 科技评估是由科技评估主体根据特定的目的, 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指标, 运用科学、公正和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活动及其相关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定性及定量评价和估量, 为科技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的行为过程。当然, 鉴于科技评估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都需要时间考验, 目前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可能还为时过早[5]。

2 科技评估的主要特点

由于科技评估是评估的一个分支, 所以科技评估具有评估的一般特点;又由于科技评估是对科技活动的评估, 科技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的特点, 如创造性、复杂性、整体性、跨学科性、探索性、继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赋予了科技评估区别于其它评估活动的显著特点。总体来看, 科技评估活动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独立性或中立性

科技评估应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活动的本质影响。没有独立性或中立性, 科技评估不能摆脱当事各方利益或主观因素的影响, 就难以科学分析为依据并体现总体利益的目标, 也就不可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

2.2 综合性或整体性

一方面, 科技评估重视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行为带来的直接作用和影响, 同时也注意它那些潜在的、深层次的间接影响 (包括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 科技评估必须综合地分析、评价科技活动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全面影响, 因为科技评估要体现社会总体利益最佳化的需求。

2.3 创造性

科技活动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 因此, 创造性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 是科技活动的灵魂。创新成果没有现成可用的评估方法, 因此对科技活动的评估也需要创造性。这突出地表现在正确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创造性定性评估结果的给出。

2.4 复杂性

科技活动是需要众多科技人员通过长期复杂的脑力劳动取得的。每一项科技活动, 都要经历设计、实验、计量、分析等各个环节。科技活动的这种特点, 决定了对其评估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科技发展目标的多维性、科技活动过程的复杂性, 以及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等, 使得评估标准的制定十分难以准确, 加之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估标准更难掌握, 评估过程中的意见分歧更难协调。

2.5 咨询性

科技评估是为了提高科技管理者的决策科学性而产生的, 它主要是对决策问题进行情报研究, 为科技决策者提供丰富的决策信息, 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或辅助系统, 充当科技决策者的“外脑”, 决不能替代决策者的决策。科技评估实际上是科技咨询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评估中对国家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计划的评估, 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为科技投入行为和市场推广作用的评估, 更是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顾问。

2.6 跨学科性

由于科技评估涉及到科技活动与经济、社会、政策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 决定了科技评估活动必须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进行, 因此科技评估不仅要有科技相关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科技管理专家, 还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等专家乃至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 即要求不同专业人员的协同配合。

2.7 非确切性

科技活动本身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等特点, 以及随着当代科技活动日益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都使科技活动的非计量因素不断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定量化的方法已不能达到评估目的, 定性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特点尤其指对科技活动的价值估量不易精确给出, 通常情况下, 它要求采用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活动进行评估。

科技评估是关于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判断、评定和估量的一门新兴学科, 科技评估作为一类对科技活动及其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作用和影响等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评价、估量, 并服务于决策的宏观决策分析活动, 已渐渐成为现代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决策的重要手段。目前有关科技评估, 还存在科技评价、评审和同行评议等概念, 为了对科技评估作一明确的界定, 有必要这些不同的概念作一区分。

科技评价是对科学技术活动及其产出和影响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认识活动。必须强调的是, 科技评价是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内在机制, 通过评价获得“承认”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硬通货”[6]。科技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广泛, 例如论文引用、命名、科技奖励、院士评选、职称评定、项目评审、成果评价等。

科技评审可分为两类: (1) 评审小组只审议, 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 (2) 评审小组作出类似科技成果鉴定那样的结论。前者类似于同行评议, 后者则既评又断, 给出最终结论, 同行评议强调的是, 同一领域甚至方向的专家对本领域或方向的项目进行评议。

另外, 有关的概念还有专家咨询等, 专家咨询是政府就某项重大的科技政策、计划, 邀请一批专家学者提供咨询意见, 以辅助政府在科技方面的决策。这类专家咨询同科技评估的主要区别是: (1) 专家咨询的非系统性。专家对所咨询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不同回答内容之间并不要求也不追求相互间严密的逻辑统一性和系统整体性; (2) 专家咨询的非规范性。无论国内外, 专家咨询并未作为一种科技评估方面的制度被严格规范, 因而具有较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尽管以上有关概念在为管理决策服务、利用专家智慧对科技活动及事物作出判别、评价方面存在共同点, 都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均属科技咨询活动范畴。科技评价范围更加广泛, 同时强调科学共同体的评价。专家咨询着重其结果对管理决策的现实作用, 而在程序、方法和形式上均无需苛刻的要求;评审和同行评议在系统性、规范化和程序化由较之大有改进;科技评估是比较规范和科学的一种系统地给出判定、评价结论的形式。不过, 在管理活动现实中, 以上各种方式由于各有其适用范围, 并在该范围内起着自己的作用, 因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3 科技评估的子概念及其内涵

从理论上讲, 科技评估范围极其广泛, 应覆盖与科技有关的所有方面。但在各国实践中, 迄今为止, 科技评估活动的范围主要包括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等, 按时间层次划分, 科技评估可分为事前评估、中间评估和事后评估[7]。大多数评估对象都存在事前、中间和事后的评估 (见表1) 。总体来看, 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 科技评估范畴内, 存在科技政策评估、科技计划评估、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机构评估、科技人员评估和科技成果评估等子概念。

3.1 科技政策评估

科技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为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总体目标, 在科技领域内采取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它既包括全局性的科技发展战略, 即科技发展总目标、总任务, 也包括局部的、临时性的策略, 以及为完成总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具体的实施方针和策略原则。

科技政策评估的目的, 是为管理决策部门把握正确的政策取向, 采取恰当、有力的措施推行政策实施, 并及时根据贯彻落实情况加以跟踪调整等提供依据。其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政策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调性、相容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科技政策目标、内容、手段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科技政策实施的综合影响和效果;影响科技政策作用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建议等。

3.2 科技计划评估

科技计划评估是指对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评估。科技规划是指中、长期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纲领性总体计划, 是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需要, 对科技事业的未来发展所作的总体筹划与安排。它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总的战略、方针、政策和目标, 是制定科技近期计划 (如五年计划) 和年度计划的依据。科技计划是科技规划的具体化, 是一种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行动方案, 通常包括目标、手段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保证。

科技计划评估的目的, 是在计划从制定、实施中、到完成后的不同阶段, 帮助参与计划的各个方面对计划的目标、宗旨形成共识, 并为目标的调整提供参考;有助于客观地评价计划的效果和影响, 可以为计划管理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依据。其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计划与国家政策和其它计划的相互作用关系;科技计划基本目标、辅助目标的可行性;科技计划的立项管理、计划实施管理、计划的经费管理、技术的成果的应用管理的有效性;科技计划实施中的宏观、微观环境的变化, 计划总体效果的主要表现形态;科技计划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建议等。

3.3 科技项目的评估

科技项目评估是指对科研课题、科技项目的评估。科技项目是科技计划的得以实施并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科技计划执行的具体体现。可以说, 科研项目是为了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的科技问题而确定的科研题目, 它是由若干彼此有内在联系的, 且有共同的综合目的的科研课题所组成, 其研究规模一般较大, 周期较长。科研课题是为了解决一个相对单一且独立的科技问题而确立的科研题目, 其主要特征是目标明确、单一, 内容具体, 科研规模一般不大, 可以在不长的期间内完成。科研课题与科研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且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具有类似的性质。

对科技项目的评估, 前期评估指立项前的评估, 是为了保证科技项目立项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加大项目集成度, 减少项目风险。中期评估是项目执行中的评估, 是检查科研工作是否合理, 以便及时改正错误, 调整方向, 避免浪费。后期评估则是项目结束后的评估, 主要是考虑其实际投入量、效率、效果和效益, 总结经验。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学术价值:是否对自然的特征与规律有新的阐明, 即重大发现;是否对自然规律有新的利用, 即重大发明创造;是否对已有的技术作了重大变革。②技术价值:项目的技术应用所取得的技术优势, 对生产发展的促进程度。具体体现在技术应用时的难易程度, 技术参数和机构、技术的扩散效应, 与相应技术的匹配等方面。③经济价值:对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评估, 这是项目评估中最重要的方面。④社会价值:大多数项目会给社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3.4 科技机构评估

科技机构亦称科技单位, 是指长期地、有组织地从事科技活动, 具有法律、财政、经济、社会或政治地位的实体, 如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等。按活动类型, 可将全国科技机构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所属研究开发机构, 二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及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 三是高等学校及其所属研究与发展机构, 四是科技服务机构。

科技机构评估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从整体上对科技机构的内在价值进行判断, 它服务于管理部门加强对科技机构宏观管理的决策需要。一方面, 它可以使管理者从更高、更深层次把握科研机构的实力、水平和面向社会、经济服务的成效, 以便按照科技优势正确分配科技资源并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 它有利于科技机构全面、正确地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适时调整方向, 不断提高面向社会、经济服务的活力, 同时它又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激励机制, 成为一种促进竞争、引导发展的动力。当前, 加强对科技机构的评估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转换运行机制, 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科技机构的评估, 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宏观角度是指从政府对科技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需求出发, 主要包括科技机构总量与结构及其变动评估、科技实力综合评估、科技进步评估。微观角度是对单个科技机构科技活动进行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有科技机构科技活动要素的质量评估、综合评估。

3.5 科技人员评估

科技人员即科技人力资源,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备一定科学技术知识, 能够作为科技生产性要素投入到科技活动的劳动者。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和不同场合, 科技人员包含三种不同范围的概念, 一是指专业科技人员;二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三是指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即R&D) 人员。科技人员常以群体方式从事科技活动, 这在我国被称为科技队伍, 它是指在各产业部门中, 为共同的目标任务而劳动, 并有组织联系的科技人员群体。科技队伍可按产业领域和所从事专业进行分类。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 必然是一个素质高、结构合理、既有个体积极性又能发挥最佳整体功能的科技人员群体。

科技人员评估的目的, 主要是为使管理部门动态了解、掌握科技人员队伍的状况, 及时发现人才、合理选拔人才、正确使用人才和重点培养人才, 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技人员的评估内容, 一般主要包括学术或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三个部分。学术或技术水平是指科技人员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情况;业务能力是指科技人员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等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成就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作出大贡献、取得的成果和效益。科技人员评估还可分为群体、个体的评估两类。

3.6 科技成果评估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活动中具有创新性, 经实验验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能够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客观规律, 经过同行专家鉴定评议, 或以其他形式得到社会公认, 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的研究结果。

科技成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 科技成果必须是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产物。一项科技成果必须案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创造性劳动而取得的最新结果; (2) 科技成果必须被证明具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必须能够解决社会、经济或科技本身的实际问题; (3) 科技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必须是创新活动的产物。

科技成果评估的目的是对科技成果价值作出恰当的评估, 是保证科技成果在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评估主要包括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内容。技术性内容, 主要是评估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性能, 考核其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程度, 评判其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 (1) 研制投资:课题成本和科研投资, 即在课题研究全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成本和费用; (2) 经济效益:该成果应用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3) 研制周期:课题从研究、设计、试制到试验成功的全过程, 研制周期长短直接影响研制投资总额及其回收期; (4) 成果推广率: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生产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范围、前景及其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创新、务实走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科技评估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成果, 2003 (17) :15-18.

[2]陈贵兰.我国科技评估进入黄金发展期—访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兆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7 (8) :11-16.

[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333-334.

[4]方衍.我国科技评估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科技发展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系列报告, 2007:50-52.

[5]方衍.对科技评估的几点新认识[J].科技评估, 2008 (5) :3-6.

[6]中国科学院科技评价研究组.关于我院科技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22 (2) 104-144.

基本内涵 篇2

1 治安社会防范的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1.1 逻辑起点

首先, 治安社会防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治安防范, 它是治安防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内涵、外延建立在狭义的治安和治安防范基础之上, 治安学及治安防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经验、基本技能同样适用于治安社会防范领域, 对治安社会防范具有指导、铺垫、规制作用。其次, 治安社会防范的责任主体是各类社会主体而非公权力领域的政府主体。这些社会主体既包括公民个人与家庭, 又包括公民组织。同时, 治安社会防范仅仅是各类社会主体针对治安安全而进行的问题消除和秩序维护, 虽然这些问题消除和秩序维护活动受政府公权力的指导监督, 但相对政府公权力主体而言, 治安社会防范更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1.2 概念界定

准确界定治安社会防范的概念, 应基于对社会、治安、治安防范的理解。

(1) 社会和治安“。社会”一词, 至今为止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内涵。微观上看, 社会是介于政府和公民两极之间的一个狭窄的空间地带, 它涵盖了公民个人及其家庭等私人领域与国家公权力领域之间的所有空间。宏观上看, 社会又涉及到一个地域或国家的方方面面,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外交等[1]。而治安作为一种社会状态, 它是指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由统治阶级意志所决定、并由相应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态势, 治安秩序和治安问题则是这个治安态势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打、防结合国家控制社会治安的主要手段[2]。

(2) 治安防范。治安防范是指防范主体针对可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导致非正常治安秩序的各类因素、条件依法进行预防、控制、消除的活动, 其目的是微观防止和宏观减少治安问题[3]。一方面, 国家公权力部门应强化顶层设计, 通过顶层设计在战略上高屋建瓴地平衡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尽量从制度层面营造社会发展所需的宽松环境、防止因社会发展失衡引发治安问题。另一方面, 它需要各参与主体有机互动, 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 通过对诱发治安问题的微观环境的改造、优化, 从而达到消除违法动机、增加违法成本, 预防治安问题效果。因此, 治安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各种防范力量、防范策略、防范措施在防范过程中的综合运用、有机协同。

(3) 治安社会防范。治安社会防范旨在基于微观的社会概念来讨论和研究如何预防、发现、控制和减少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它是指负有直接治安责任或义务的所有治安防范主体在公安机关指导或自我安全需要引导下, 针对可能诱发社会治安问题、导致不良社会治安秩序的直接原因、条件和相关因素依法进行预防、控制、消除等活动的总称。其内容不仅涵盖了公民群防群治式的自我保护、政府组织的指导服务职能和社会性互助精神的落实, 同时还包括了环境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国土资源安全、恐怖犯罪、非典型性群体事件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预防问题。第一, 治安社会防范的主体是负有直接治安责任或义务的社会组织、公民家庭和公民个人。其次, 治安社会防范的对象是有可能诱发社会治安问题、导致社会治安秩序无序的直接或间接的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因素。第二, 治安社会防范的工作依据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其具体工作有时可能是社会组织、公民家庭和公民个人中单一的主体组织实施, 也可能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实施。共同参与、协同实施既有纵向的上下联动, 也有横向的综合联动。第三, 治安社会防范常用的方法是预防、控制、消除, 对有可能发生但仍未发生的治安问题进行预防, 对导致治安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条件和相关因素进行根除, 对己经发生的治安问题予以控制,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第四, 治安社会防范的终极目的与治安防范一样, 是确保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治安问题。第五, 治安社会防范必须在公安机关 (代表政府) 的引导、指导、协调、监督下进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治安社会防范工作进行引导、指导、协调和监督, 其引导、指导、协调、监督既可以是政策层面的导向, 也可以是法律层面的规制, 还可以是公序良俗方面的推介与鼓励[4]。

2 治安社会防范的特征

治安社会防范与社会治安防范一样, 同样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动性的特征。

(1) 社会性。治安社会防范的社会性来源于治安社会防范主体的社会化特征。整体而言, 公民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都具有现实的安全需求, 无论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 都毫无例外地需要、不间断地真切享受社会公共安全产品, 而社会公共安全产品相当多的一部分来源于治安防范 (包括治安社会防范) 。局部而言, 不管是公民个人、家庭还是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在不间断地享受社会公共安全产品的同时, 均需要尽各自的义务, 从各自的职能、职责角度, 基于各自的社会角色定位, 依法、依规向其他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公民个人与家庭提供相应的公共安全产品, 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均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5]。

(2) 实践性。治安社会防范的实践性是指各类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公民家庭和个人在进行创造性开展治安防范的过程中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基于实践不断吸取经验、教训, 主动对防范措施、策略进行检验、调整、改进、优化, 使之效益最佳。

(3) 综合性。治安社会防范的综合性体现在防范措施上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其中, 人防是基础, 技防、物防是保障。在当前非传统安全背景下, 违法犯罪逐步趋向技能化和智能化, 因此, 治安社会防范也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使治安社会防范科技化成为社会安定祥和的源动力。

(4) 主动性。治安社会防范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公民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参与治安防范的原动力就在于自身安全需求的强烈引导。安全质量是公民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随之而来的、更高层次的自然需求, 而社会治安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进程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正因如此, 公民个人或群体均会自觉地在各自安全需求的引导下, 能动地参与到治安社会防范中来。

3 治安社会防范的主体和客体

3.1 主体

治安社会防范的主体, 就是治安社会防范行为的实施者。它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公民家庭、公民个人。

(1)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包括政府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 在治安社会防范中, 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主要是从公权力角度对治安社会防范进行组织、宣传、指导和监督。

(2) 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包括自治性治安社会防范组织、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商业性治安社会防范组织、志愿性治安社会防范组织等。不同的社会组织 (公民群体) 具有不同的治安社会防范职能, 其安全防范职能主要基于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社会管理、开展社会监督等方面实现。

(3) 公民家庭。公民家庭的微观环境改变、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家庭防范能力提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治安社会防范的整体效果, 因此, 公民家庭也是治安社会防范不可或缺的主体。

(4) 公民个人。公民个人是社构成会的最小细胞, 公民个人是否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能否在群体或组织中形成防范合力, 均直接关系公民家庭、公民群体、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安全效果, 所以, 公民个人同样是治安社会防范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3.2 客体

治安社会防范的客体又称之为治安社会防范的对象, 即治安社会防范主体制定防范对策、实施防范行为所针对的具体目标, 包括潜在的社会治安问题产生根源与潜在的被侵害对象。治安社会防范的客体主要包括人、物、事、时空等四个方面。其中, 人, 是治安防范客体的核心要素, 包括对社会治安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的行为人、被非法侵害人两个方面。事, 具体指各类治安问题, 即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诱发社会矛盾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分歧、事件、事故、案件等。物, 即容易成为侵害目标、可能成为违法犯罪工具的实体。时空, 是社会治安问题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包括特定时间内的现实空间、虚拟空间。

4 治安社会防范的作用与趋势

4.1 作用

相对社会整体而言, 治安社会防范作为社会治安防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首要作用在于消除乱源、维护公共安全、避免无序的治安秩序。非传统安全背景下, 除了治安问题之外, 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袭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领域, 并以各种形式演绎为传统的治安问题, 不断侵蚀着社会治安秩序, 单靠政府部门与专门机关己经难以胜任日趋复杂的治安防范重任。因此, 强化治安社会防范, 具有相当强的实现意义和政治意义。

(1) 有利于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治安社会防范工作重点聚焦在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在治安秩序形成中的地位、作用, 以及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如何基于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等途径参与到治安秩序维护中来的途径。强化治安社会防范工作, 能进一步厘清公民个人、家庭及社会组织在治安社会防范中的职责任务, 有效提高公民个人、家庭及社会组织参与治安社会防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更好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基于各自的行业、岗位特点, 多途径运用多手段投身到治安社会防范中来。众人拾些火焰高。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治安环境。

(2) 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自人类起源, 安全就是公民个人或群体始终追求和向往的美好目标, 维护公共安全秩序、营造社会大面良好的治安态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本要务。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但未亡羊就补牢更好, 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对公民享受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强化治安社会防范, 能更好地总结人类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治安防范的经验教训, 拓展当前治安社会防范的工作平台, 从而更好地为公民个人或群体提供更好的治安环境和公共安全产品, 最大限度地避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

(3) 有利于提升治安管理工作社会效能。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和网络社会的崛起, 中国社会己步入公民社会, 公民安全需求及参与安全防范的愿望日见高涨, 可作为治安大局稳定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治安社会防范仍处于滞后状态,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立法保障和相关学术研究、理论构建依然凤毛麟角。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公民个人及社会组织的全员参与, 进一步强化和创新治安社会防范工作不但势在必行, 还有利于提升治安管理工作的社会效能。

4.2 趋势

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 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活质量的高低, 治安问题是否发生, 也涉及到相关不特定公众的安全利益。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人们的基本温饱需求得到满足后, 接着追求的便是安全需求, 因而治安社会防范将来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们参与治安防范的意识越来越强;规范人们参与治安防范的法律越来越具体;承担治安防范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群防群治等社会防范工作越来越专业;安全防范技术慢慢深入到千家万户;虚拟社会的安全防范与传统现实社会的安全防范得到同等重视;家庭防范在治安社会防范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保安业务参与治安社会防范的范围和广度不断扩大。

5 结语

治安社会防范是公民个人、公民群体、公民组织在公安机关指导监督或自我安全需要引导下而开展的安全防范, 它是治安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质上归属于广义安全管理范畴, 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主动性等特征, 其客体与治安防范的客体一样, 涉及到人、物、事、时空等四个方面, 进一步强化治安社会防范, 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又有利于提升治安管理工作社会效能。

参考文献

[1]王石.《什么是社会》.2012年2月12日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2011-2-12][EB/OL].http://v.ifeng.com/gongkaike/sjdjiangtang/201102/1bc2783c-34d5-4c06-8f62-2791bca52ef0.shtml.

[2]王彩元.对治安概念的理性思考[J].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 (2) :130-134.

[3]王淑荣.治安防范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4:6-8.

[4]宫志刚.治安学基本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4:6-9.

城市文化基本内涵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概念;城市文化结构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它隐含于城市的方方面面,赋予城市特有的气质,反映城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城市、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社会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专家学者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几年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就达6000篇之多。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化概念

关于城市文化概念的讨论,学术界没有停止过。多数学者认为,城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休闲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①。吴良镛先生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文化的指导系统,即对区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指挥功能、高级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社会知识系统,即具有知识生产和传播功能的科学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培养创造力和恢复体力功能的文化娱乐、体育系统等多种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化环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的缔造以及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等②。单霁翔则认为,城市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并以其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城市留下难以抹去的文化烙印③。张钟汝、章友德认为,城市文化又称“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④。蔡禾认为,城市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共享的知识、观念和行为模式及其承载和传播方式⑤。戴庆锋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是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处理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⑥。

二、城市文化结构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文化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城市的物质文化,即表层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第二,城市的制度文化,即中间层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三,城市的精神文化,即深层城市文化⑤。戴庆锋依据城市文化的纵深维度,把城市文化分为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实体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人类思维的精神文化;依据城市文化的延续维度,把城市文化可区分为可维系的城市文化和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⑥。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以现代信息交换为主要方式,以传媒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不能凭借实体物质而延续和发展的城市文化形态。单霁翔认为城市文化:表层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中层的文化是种种城市特有的习俗,深层的文化是城市的集体性格③。殷京生从城市文化精神和物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上,城市文化分为:一是社会意识、制度、宗教等;二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等大众文化;三是前两者的物化⑦。

三、城市文化特征

蔡禾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如下四种特征:第一,聚集性和扩散性,人类所创造的绝大部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集中在城市,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又日益成为文化传播扩散、发展创新的主要场所。第二,多样性与开发性,城市多元异质性和开放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文化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第三,层次性与市民性,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区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两个主要层次。第四,优势与强势,由于城市文化先进性、创新性和集中性等优势,同时城市又是政治经济中心,因此相对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等亚文化,城市文化既有优势又很强势⑤。杨章贤,刘继生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时代性等特征⑧。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核心,使它有机会吸引和消纳周围地区的文化并向周围扩散自己的文化;组成城市文化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城市是各种先进文化的汇聚地和传播的高层次站点,它代表了时代的主流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辐射中心。陈立旭则用对比的方式来探讨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农村文化相比较,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聚集性和扩散性以及利益社会的特征⑨。还有学者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参与性、公共性、凝聚性、交互性、创造性、共融性等特征。

四、城市文化功能

功能是系统所产生的功效或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关于城市文化的功能,付宝华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社会规范功能、教化传承功能、社会发展功能⑩。一是社会整合功能,城市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异质性。城市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个体所组成的,城市文化则是代表城市所有成员和利益集团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因此城市文化能够协调城市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城市发展的共同需要。二是社会规范功能。城市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交往与协作,因此城市需要各种的规章、法规来维持人们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内部的行为规范,既而约束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耗。三是教化传承功能。城市文化不仅保证了城市历史、习俗、文化的代代相传,更有力的保证了城市资源的良好利用和有效发挥。四是社会发展功能。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起着凝聚社会力量、优化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德平认为,城市文化除了上述几个功能外还具有娱乐休闲的功能輥輯訛,城市文化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它不仅让人们愉悦了心情,还放松了疲惫的身躯,为生活增添不少活力。管瑛、廖洁莹认为,城市文化还具有政治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輥輰訛。赵力平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先导、创新、凝聚的功能輥輱訛。

总之,城市文化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主流意识,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文化的内涵会不断拓展,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会不断增多,城市文化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加强。因此,我们仍应持续关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注释:

①王立.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02):118.

②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③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05).

④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56.

⑤蔡禾.城市社会学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9.

⑥戴庆锋.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51.

⑦殷京生.试论城市文化的特征[J].宁夏社会科学,2003(1).

⑧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文地理, 2002(04).

⑨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5.

⑩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1-43.

輥輯訛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2.

輥輰訛管瑛、廖洁莹.城市文化的功能[J].中国集体经济:文化产业,2011(27):127-128.

学校内涵发展基本要求 篇4

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涵发展。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一、规范学校管理,为内涵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管理以规范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合作为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各项管理做到精细化。

一是加强管理的制度化

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客观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绩效,实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用足、用好人员经费的分配。

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制订绩效考核、教育教学教研、职称评定、课程管理、财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形成学校管理制度化。

对已经制定的制度,要进行重新梳理,去除虚伪性注重实效性,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采取既民主有集中的制度,确定人文性的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要关键在于执行,通过宣传和教育把执行制度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加强执行制度人员的公信度和责任感,做到有法可依,公平正义,制度执行坚决,叫全体教职工心悦诚服。

二是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关于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由全体教师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由学校下发。

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及时宣传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的决策,及时公开有关信息。通过民主化的管理,使学校的工作更严谨,人际关系更和谐,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更强劲。

二、提升教育质量,为内涵发展夯实基础

(一)、配合“师德建设”活动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要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教育的人是关键。为此,我们要继续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方面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我们要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强烈质量意识、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为此,我们要求行政人员要争当学者型、创新型、实干型、勤政型领导,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开创和谐共事、人心思进、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一是行政人员要加强学习,每年至少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不推诿、不拖拉、顾大局、互理解、共支持。三是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并将此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另一方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师是质量之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将继续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长于研究、业务精良、善于交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一是立足校本培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提供不同的校本培训内容,开展基础性培训和发展性培训,今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以师德师风建设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机会,开放课堂,积极探索并推行教学公开观摩和同伴互助制度。课堂开放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让每位教师不仅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观摩与学习,也有机会进入他人课堂观摩学习。使学校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逐步形成校内公开教学制度。每学期组织开展教研课、示范课、青年教师竞教课等活动。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将一如既往加大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奖惩,注重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健全师德师风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重视与中老年教师的沟通交流。

(二)落实创新德育活动

“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提升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我们确立“初中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的育人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我校三年中,通过学习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美好的灵魂,从而让其一生受用。一是构建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德育评价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关心学生,关注生命。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各项活动要以学生为本,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活泼、聪明、向上。三是形成各方参与的大德育网络,多方形成合力,与家庭、社会联合打造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指导。四是加强团队建设,丰富团队活动,发挥团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效能。五是加强我校心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指导,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体系,做到心理教师人员、心理健康辅导、心理辅导场所的三落实,上好“心理发展教育”课健全心理教育档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各班主任要随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不健康的心理苗头要及时给予纠正,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做实教学常规,坚守教育质量主阵地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是务必使教学常规落在实处。

第一、以教导处为管理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研究中心,坚持两手抓,随时查的方式,向常规管理过程要质量。

第二、实行三个不定时:学校领导不定时听课,掌握课堂教学现状,教导处对教师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后,随即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点评,并纳入教师常规工作考评;教导处不定时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掌握教师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状况;不定时了解班级的学习氛围,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映,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常规工作,学校实行周检查制,考核结果学校在每月末教师会上公示。教学常规检查将严格按照学校奖惩制度执行,做到奖罚分明。

第三、举行学生作业展览评比制。学校要求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作业本保洁,字迹书写,作业格式的指导,在每年三月、五月、十月、十二月举行作业展览,展出优秀作业。在全校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推进学生的钢笔书法学习和练习工作。

第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杜郎口的教学经验可知“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事实证明这也是可信的。利用好自治区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增加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加强理化生的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聚焦课堂,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更新

以各教研组为主要阵地,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自我更新,自我重建。在学习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日常的研究性的教学实践,即主动和充分关注实践中新教育理念的综合渗透、研究实践和反思重建。第二、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每学期听随堂课不少于16节(其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每学期不得少于20节),被随堂听课教师不得少于全校教师总数的80%,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第三、优化教师教学策略

学校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设计和组织能力,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第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探索符合学校情况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使学校涌现出更多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各教研组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针对我校各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力争探讨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

有目的地开展立项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我校要把自治区级课题尽早结题,校级课题尽早上报旗级以上课题。

第五,积极探索杜郎口教学模式

杜郎口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弱校变强校的教学模式,他科学有效地遵守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我学会“为“我会学”。从小班额试点操作,增加教师的课前设计时间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的自学、交流和演讲时间。遵守课程标准,不随意提高知识难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形成办学特色,为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鲜明个性,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办学特色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决不能走“特色肤浅化、局限化”之路。为此,我们将继续贯彻校本培训为教学、科研课题为教学、教学研究为教学的“三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内涵发展建立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隐性课程,而且是校园之内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也能够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文明幽雅的物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争创一流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应当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内涵。

1、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建设好校园物质文化;坚持学习与反思、创新与实践相统一,搞活学校观念文化;坚持知识与能力、智慧与道德相结合,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相结合,通过主题鲜明、细致入微的物质文化着力打造具有本校特点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严禁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严谨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

2、打造校园精神,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要打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

3、构建简单、和谐、融洽、便于沟通、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校园、学园、乐园、家园为一园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宽松、友善、互助的人际氛围,使广大师生产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的自豪感和团体归属感,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基本内涵 篇5

一、行为操作经验——有利于建立清晰的数学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操作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确有独特的作用。首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到表象再到抽象思维的形成,促进数学思维的逐步发展,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再次,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可以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行为操作经验的积累。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1.认识千克。

①称一称

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

②掂一掂

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③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而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④找一找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⑤猜一猜

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⑥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

2.认识克。

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上述教学表明,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果单纯的用讲授的方法,教师很难讲清“千克”、“克”,学生也很难明白。但上面这位教师却为学生安排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等动手操作活动,较好地突破了“千克”与“克”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通过操作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观念,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飞跃——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二、探究合作经验——有利于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再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探究与合作,在探究与合作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年、月、日”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如下的教学流程:

1.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

2.设疑:老师出生在1972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通过设疑,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再寻找规律。

4.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反馈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6.验证假设。

7.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8.阅读书本,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

这样设计就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理解“闰年与平年”的本质。同时,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过程,积累了学习经验,锤炼了学习品质,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数学思维经验——有利于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领悟比数学思维更高一级的数学思想,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思维教学,力求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加以渗透。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枝)

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枝了。

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1枝、2枝、15枝。

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了吗?(学生计算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6枝。

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为什么不用?

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

师:说得真棒1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

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6枝、2枝、10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

生: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18枝,笔筒也没变,还是3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6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经这位教师“借题发挥”,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第一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根本就没有算,在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用计算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普遍价值;第三次求平均枝数时,学生发现总枝数和筒数不变,根本就不用算,对比中深化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让学生积累数学思维经验的有效途径。

四、综合运用经验——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朱德全教授指出“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崭新的学习领域,它顺应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新型教学方式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可以拓宽知识的范围,开拓视野,增强应用意识,从而相应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完圆柱体积、容积后,笔者设计了“巧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活动课,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有的学生受“乌鸦喝水”的启发,有的学生受“曹冲称象”的启示,将石头投入盛水的圆柱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容器中,根据水面的上升高度计算出石头的体积。笔者又让学生测量一不规则的酒瓶容积,学生又开动脑筋,把酒瓶盛满水,再倒入一个规则的容器中,同样测出了酒瓶的容积。最后,让学生测量自己带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容积。整个活动,不仅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知识综合起来,将数学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还把数学与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应用能力。

基本内涵 篇6

一、网络传媒生态系统的概述

生态学与其说是研究生物群体或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不如说是一种讲求系统论、关系论、组织论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网络传媒就是一种开放性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网络媒体的内生态与外生态两级层次, 我们通过对这两级层次的深度了解, 来探索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二、网络传媒审美主客体的关系

在传统的审美关系中,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泾渭分明的, 作者作为文本的创作者, 享有文本创作、修改及最终的解释权利, 而读者只是文本的被动接受者, 作者强行牵引着读者的审美想象, 制约着读者的审美期待。可以看出, 这种主客体单向度的授受关系中, 读者受到了严重的排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得以颠覆与逆转, 在网络空间中, 阅读与欣赏文本不再是获取知识的手段, 对于读者来说只是一种游戏, 读者可以利用网络传媒的便捷性, 不断地改变原作, 使之符合读者阅读时自身的审美期待, 这些不断升值的文本使得读者不知不觉中成为文本的创作者。而原作的生产者, 通过利用网络传媒的便捷性, 可以阅读自己创作、读者修改的文本, 无形中变成文本的接受者。因此, 在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中, 主客体的身份走向合流, 两级身份向共作者流动, 实现了和谐融合。

三、文本的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审美生态系统中, 一部艺术作品一经完成, 随之就固定化、定型化了, 流行于市面后, 脱离了文本生产者的滋养, 成为独立的生命体, 而对于读者来说, 文本仅是获取知识的媒介, 他们按照作者的创作意图、意义去完成文本的阅读, 长此以往, 这种文本鉴赏模式自然而然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 并为众人所接受。网络传媒的出现, 打破了这种固定化的鉴赏模式, 对于文本的接受者来说, 文本处于他们不断的建构过程中, 没有完结的时候。另外, 随着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决定文本存在的样式, 实现阅读和欣赏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传统审美生态系统中的审美主体由作者转向读者, 使得文本不断被建构成新的文本, 形成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局面。

四、文本之间的关系

原作是传统审美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够为接受者或是鉴赏者提供精神上的享受, 但是随着大众消费欲望的膨胀, 数量短缺的原作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文化需求, 因此人们对原作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印刷, 看似满足了大众的消费欲望, 实际上这种复制品无形中抹掉了原作中的灵韵, 所以原作的手稿可以价值连城, 从这个角度来看, 原作是本源的, 而复制印刷品是反本源的, 前者对后者有一种特定的优越性。在网络传媒空间里, 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被打破, 网络媒体是融声音、文字、图像等媒介于一体, 采用静态、动态等多种传播方式提供信息的媒体, 使得原作与复制品的差异降到最小化, 但是这种根据原作而生成又与原作保持在样态形式上完全一致的衍生品只是逆像, 所以说, 在数码复制技术的网络时代, 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逆像存在。

五、审美的期待功能

在传统的审美生态系统中, 艺术作品往往被赋予实用功能, 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例,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艺术作品只是启人愚昧、教育大众的良好工具, 以鲁迅为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批判国民大众的劣根性为主题思想, 强调文学作品对人民大众的思想启蒙, 将文学批判理性地指向历史、民族、政治等, 进行宏大叙事。在网络传媒时代, 这种文以载道的价值诉求被打破, 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表达个体生命的本真状态, 他们脱离了传统文学作品中“之乎者也”的约束, 只是追求指间文字的嬉戏、怒骂与狂欢, 表达当下人的喜怒哀乐, 在这种空间中, 传统意义上的文以载道理念被搁置, 审美主义抬头, 娱己娱人才是文本创作的根本目的。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进入全新领域, 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载体和了解世界万物的工具, 而且为人们审美开辟了一块崭新的艺术园地, 所以在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应该关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异同点, 从而找出他们可以相互融合的接触点, 进而齐头并进, 实现百花齐放的艺术局面。

摘要: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对网络传媒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建构一种新型的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 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四方面, 即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上反对二元分立, 强调身份合流;在文本的存在问题上, 网络传媒的文本是读者与作者交互性、亲历体验的产物;在网络传媒文本之间的关系上, 文本间是一种逆像生存;在审美的期待功能上, 网络传媒的审美精神趋向为嬉戏性与回归游戏的倾向。

关键词:网络传媒,生态系统,审美内涵,网络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周玫.论网络传媒审美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J].钦州学院学报, 2013 (01)

[2]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 2009 (10)

基本内涵 篇7

1 卫生信息资源的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21世纪人类社会正跨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把信息看作除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之外的,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的第三大资源。卫生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卫生信息资源的基本含义呢?我们认为,卫生信息资源的含义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是指卫生系统内所有的卫生信息内容和卫生信息载体本身;广义的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与之相联系的卫生信息设备、人员、系统和网络等,它又可称之为卫生信息的软硬件资源[1]。科学界定卫生信息资源的基本内涵,有利于我们分析它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研究和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我们遵循规律、驾驭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制定科学决策,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 卫生信息资源的特征

那么,我国卫生信息资源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认为,我国卫生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既有与社会信息资源共同的性质和特征,譬如价值性、可传输性、可储存性、共享性和时滞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以下与之不同的特殊性质和特点。

2.1 卫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非公有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保证质量、技术适应、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卫生信息资源是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陈竺部长强调:“卫生事业主要的责任是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通过治疗患者而获取经济收益。这都说明我国卫生事业是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由此推论,我国的卫生信息资源也是具有公益性的资源。

要坚持卫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政府就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确立自身的卫生投入主导地位,制定和健全城乡卫生信息资源科学合理配置的政策,切实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2.2 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协调性

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协调性,主要是指我国城乡、地区卫生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一般来说,卫生信息主要依靠卫生服务者、卫生服务机构、政府机构、互联网等进行传播。但是这些卫生信息硬件资源在我国分布是不合理不协调的。不是信息资源,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巨大差距。如农村拥有固定电话比例大大低于城市,再如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37亿人,但农民只占0.4%。种种数据表明由于卫生信息硬件资源分布不合理必然导致卫生信息软件资源的分布出现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也就是说,现在只有54.8万农民上网。根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数据,2003年,中国总人口为12.9227亿,其中乡村人口为9.3751亿。这表明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极低[2]。

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协调性,卫生信息“数字鸿沟”是造成我国城乡、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城市、西部地区落后东部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制度层面搭建起城乡统一的卫生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新体制机制,为实现我国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2.3 卫生信息资源的专用性

卫生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相比,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它的专用性特别强。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卫生信息资源的内容来看大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专业特色,相对于非专业人员尤其农民来说也难以看懂、理解、掌握和科学利用,从卫生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和过程来看,也都有严格的专业操作程序、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化的专业知识要求,不是一般人员所能操作使用的;另一方面,卫生信息服务是对人而非物的服务,服务的水平和效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和生命安全。从上述两方面看出,卫生信息资源大都需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技术人员收集、开发、创新、整理、传输和使用,是非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难当此任的。否则,会使卫生信息失真,造成医疗差错和事故,进而危害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卫生信息资源是与其他信息资源有较大不同、专用性很强的信息资源。

2.4 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

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的解释,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相关信息的占有是不对称的,信息的分布极不均匀。经济学认为任何现实的交换活动都是在不完备信息环境下进行的,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关系,医患之间的信息结构表现为明显的非对称性。卫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往往在医疗市场上表现为参与医疗市场主体的信息供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通常拥有比较完全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信息,而需求方(患者及家属)则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再从医疗服务的消费信息来看不对称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医疗消费是一种供方主导型的消费,在医患关系中,医疗服务供给方完全起主导作用。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方医疗信息的匮乏和无知会导致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相反,医疗服务供方因其在与患者的博弈关系中处于天然的信息优势地位,决定了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且成为需求方的代理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疗服务消费者的需求[3]。

卫生信息资源专用性和不对称性的实质是一个医方的技术垄断问题,如果技术垄断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也会发生技术寻租。它所表现的具体形态是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是诱导患者不必要的医疗消费需求增长,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致使患者看病贵、甚至看不起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收支管理。同时,国家要加强卫生信息网投入和建设,通过网络向广大群众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信息平台,通过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来营造公开、公平、透明、安全和规范的信息环境,确保所有患者都能平等地使用医疗卫生服务信息。

参考文献

[1]刘雯薇.卫生信息资源特征简析[J].法治与社会,2007(1): 613.

[2]金红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缩小“城乡数字鸿沟”[EB/ OL].2007-08-08,CIO时代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实的容观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和谐社会是社会不和谐的否定概念,或者说是针对社会不和谐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构想。现阶段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首先是国内现状的要求。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20万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两千美元,按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千至两千美元阶段,社会矛盾将十分突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统筹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改革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挑战;腐败现象尚未根本遏制;民主法制建设任务繁重等,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处理好各种矛盾,保持健康稳定的建设环境。

其次是国际现状的要求。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复杂变化之中: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围绕多极还是单极世界秩序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时起时伏;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离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相当活跃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保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此,只有更加自觉地、主动地依靠人民群众、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才能进一步巩固阶级基础,促进我们共同事业的发展。

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发展阶段,有很多突出而深层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创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世代追求的美好理想,一般认为和谐社会应当具有资源获得的公平正义性、社会结构的合理性、社会行为的规范性和利益协调的有效性等一般的规定性。

和谐社会具有资源获得的公平正义性,是各种社会力量并存共生的社会。社会中民族、宗教、党派、阶层的社会力量相互问是有差异的,但是它们又共存于同一社会共同体当中,和谐社会应当给不同利益群体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种社会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力量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衡的公民社会。

和谐社会具有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是社会各子系统动态平衡、稳定有序的社会。结构合理,是指社会各子系统之间有一种比较均衡稳定的关系。由各子系统构成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总体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社会分层适当,社会矛盾也就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也就比较容易实现。

和谐社会具有社会行为的规范性,是社会约束机制比较健全的社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就是社会的行为规则,无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还是组织,其行为都需要规则的约束。只有大家都按规则办事,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和正常运行。

和谐社会具有利益协调的有效性,是运筹良好的社会。社会运筹即社会整合,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方式、方法,有效调节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有了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还要有社会运筹和协调机制,才能整合社会资源、调整社会结构,使各种社会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使社会顺畅协调地运转。

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基本内容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第一,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有和睦之意;“谐”有协调、无冲突之意,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任何个人,只有具备健康体魄、较强能力和良好精神风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力。社会个体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各方面的本质能力都得到发展,使个人向完全的、完整的个人发展。所谓自由发展就是个体发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他人发展的前提下,不受外人的影响、限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总的来说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人的身体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与精神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全面发展又可以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和支撑人的能力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能力全面自由发展则集中体现和实现着人的价值。总之,人的身体、能力和精神的和谐或全面自由发展是人各方面和谐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类争取自我完善,进而实现成为人类自身主人这一美好理想的最终目标。

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际关系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交往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重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发展的,因而,人的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要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是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

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基本内涵 篇9

(仅供参考)

围绕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这个中心,自1998年以来,财政部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以及政府采购等重大改革,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财政资金账户模式、缴拨方式管理的重大创新,既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制度,又是财政资金管理监督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加强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了资金支付使用的透明度,为构建长效国库动态监控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运作基础。五年来,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的大背景下,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从无到有,从手工监控到智能监控,从内容单一到初成体系,初步建立与改革同步的国库集中支付监督制约机制。

一、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的概念

基本定义。根据国务院和部党组关于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收付监督制约机制的要求,通过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及时发现和有效查处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从而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支付使用而进行的财政国库监督管理活动。

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是制度创新的产物。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传统财政监督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监管理念。管理型监管理念,发挥威慑作用,有效预防

1和减少违规支付问题;通过完善监控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控效果和效率。

——创新监管机制。通过完善运作机制,提高监督控制水平,财政监督关口前移,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核查有机结合,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的国库监管机制。

——创新监管方式。通过提高监控技术水平和完善操作手段,提升监控效能。技术手段先进,为预算执行监控提供有力支持;监控信息丰富,核查方式多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问题,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

——创新监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支付的审核和监控,有利于充分调动主管部门、专员办、地方财政参与财政国库资金监管的积极性,完善财政监督网络体系。

二、加强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的必要性

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是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环节。国库集中支付下,形成银行账户开设、财政资金支付范围划分、支付方式确定、用款计划申报审批、用款额度下达、用款申请审批、支付指令签发、代理银行支付与清算、会计账务处理、支付信息管理、年终结余资金处理以及支付过程的动态监控管理一整套集中支付运作机制,监督重点从事后转移到事前、事中,并且体现到上述支付全过程各个环中的审查、稽核与监督检查活动。

实施和加强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是防范国库集中支付风险的内在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了资金的申请支付程序,革新了传统的资金支付方式,在用款计划、开户银行选择、账户开设、资金申

请、审核、支付、核算、监督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银行账户体系的设置和支付方式的变化更为彻底。这种变化在财政资金支付中隐藏一定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对于财政直接支付而言,财政授权支付风险要大得多。第一,财政授权支付的风险点众多。改革试点后,几乎所有的预算单位都存在财政授权支付业务,随着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试点单位将越来越多,由于一些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代理银行内部管理松懈,财政授权支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第二,风险一旦发生,涉及的资金数额可能很大。就财政授权支付而言,按照规定严禁超额度支付资金,但目前尚未形成财政部门通过代理银行直接控制预算单位授权支付额度的监督约束机制,这方面也有一定的监管漏洞。此外部分预算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由于现金提取限额和频率没有严格规定,加上部分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大量现金从零余额账户中提取出来,游离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监督之外,造成现金使用监管中的漏洞,现金管理隐藏着很大的风险。

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根本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的、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目的,就是革除传统预算执行模式的弊端,实现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硬化预算约束,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规定的用途,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是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根本的途径就是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资金支付监

督制约机制,强化对财政资金支付的事前、事中动态监控,实现财政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有效地加强对财政资金支付活动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和财政部十分重视国库动态监控工作。朱总理明确指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看监管制度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2001年95次总理办公会议,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提出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针对试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财政部领导也明确指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督检查工作将越来越重要,发现问题,都应当及时纠正”。并强调“动态监控加强了事前事中监督,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违规问题,而且也有助于修补制度规定上的缺陷。”要求“一手要抓好制度完善工作,一手要抓好日常监督检查。”2004年,肯定了改革的成效和动态监控机制的作用,并要求在制度完善、银行账户、隐性违规问题、违规处罚问题、系统建设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的运行模式

国库动态监控的基本思路:围绕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监督制约机制这个中心,建立以监控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为重点、以动态监控系统为手段、以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管制度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建立国库监控信息披露机制,强化事前事中监管的现代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保证预算执行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

国库动态监控的目标和作用:动态监控的目标是服从服务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其核心的作用就是通过事前、事中监控,威慑违规或不规范的资金支付活动。三年

多的实践证明,国库动态监控威慑作用日益明显。

国库动态监控的特点:一是发现问题快捷,处理效果良好。二是动态监控覆盖面广,监控信息齐全。三是网络技术先进、系统威力很大。四是注重发挥威慑作用,监控成本低。

国库动态监控的成效:一是探索了建立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初步形成了明确的动态监控思路和操作规范。二是建设了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具备了较为先进的监控技术手段。三是及时发现并纠正了财政资金支付使用中的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四是发挥了动态监控的威慑作用,减少和预防了违规问题的发生。五是初步建立了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动态监控互动机制,发挥了主管部门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六是初步建立了动态监控的信息报告和情况通报制度。

国库动态监控的工作程序:一是通过动态监控及时组织针对性核查。系统预警-人工监控-实时查询-综合核查-问题处理-信息披露的工作程序。二是受理预算单位或代理银行的投诉或反映直接进行核查。主要是通过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投诉程序组织工作。

国库动态监控的主要要素: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综合分析。通过系统,全程、智能、动态监控财政资金支付活动,对每一笔资金的支付,财政国库监督人员要监控:谁付款、付多少款、从什么账户付款、付的是什么款、用途是什么、收款人是谁、收款人账户是什么、以什么方式结算、付款人账户余额是多少、款项是什么时间交易的、预算管理类型和支付类型是什么,等等。根据上述监控信息,重点监控预算单位是否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预算单位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使用资金;预算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现金;预

基本内涵 篇10

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研究

1. 民族声乐艺术的声音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普通民众对歌唱声音形成了“壮而不猛、凝而不野、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的审美观念, 尤其认为好的歌唱声音应该具备“甜、脆、圆、润、水”五大特征。比如历史上宗教音乐的“梵音”、江南一带的“纤婉为工”, 曲调婉转缠绵;在北方则有“单调雄远”的声音调式, 曲调朴实, 但声音却高亢绵长。另外, 高山牧区的声乐演唱则是声乐高亢嘹亮, 像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草原的“牧歌”等等, 以及沿海一带地方民歌的演唱声音都呈现出的是“甜、脆、圆、润、水”的听觉美感。除此之外, 新时期的诸多优美民族歌唱家也使用圆润、悠长、婉转、优美的声音打动了诸多声乐爱好者, 比如民族歌唱家彭丽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声音清新明亮、宛转悠扬, 尤其是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使听众犹如置身于辽阔的田野之上。

2. 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也就体现在其音乐语言呈现出特殊的品味, 简单的几个音符或者是十几个音阶就能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旋律, 或者是迷人, 或者是神驰遐想等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民族的声乐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美感。同一首声乐作品在不同的地区, 搭配不同的音乐, 由此也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比如传统的民间小调《绣荷包》遍布云南、四川、江苏、山西、陕西、内蒙、黑龙江等地区, 呈现出不同的曲式调性、风格特点和审美特征。

3. 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美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美体现在其诗意化的语言与富有韵味的句式结构, 比如遣词造句的排偶、对仗, 表现的是整齐和谐之美;节奏顿数相对与平仄相间则呈现出的是抑扬顿挫之美;而句末同韵相协则表现出的是回旋反复之美。

4. 民族声乐艺术的现实之美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作品大都是民间歌唱艺术家, 根据人们的审美爱好、思想情感、风俗习惯等等,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进行改编而来的, 从民族历史的形成到各种民俗风情, 从歌唱家乡美景到赞美英雄人物, 从对假恶丑的鞭笞到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等, 从而使具体的民族声乐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之美。

5. 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之美

歌曲是传达思想内涵、情感意蕴的重要手段。“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当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标准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还形成了系统的审美标准。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正腔圆

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乐》中记载:“清畅舒雅, 含嚼姿态, 有喉牙吐纳之异。”另外, 唐朝崔令钦在《教坊记》中对传统演唱技法评论到:“吐纳凄婉, 收敛浑沦。”也即是说, 演唱过程中的“出声、收音”要清晰、准确。一方面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 给人以酣畅、愉悦的听觉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够准确地传达歌词中所包含的语情字义。

2.声情并茂

著名戏曲理论家任中敏在《唐声诗》中说:“歌者不可轻于启喉, 必须自己真情自发, 而后再有声词之吐, 能先触发自己之真情者, 自能宣达声与词中之歌情, 以度于听众。”也即是说, 歌曲是传达思想内涵、情感意蕴的重要手段, 因此,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3.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是我国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种鲜明写照, 要求声乐作品应当以“和”为准则, “乐, 和而已”, 也即是要求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和艺术表现应该是中正平和的, 是有一定的适度与节制的, 从而达到“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具体来说, 在“中正平和”思想指导下的作品要能够实现“允执其中、统一和谐、含而不露”的艺术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的现代启示

通过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 它不仅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审美内涵, 而且还形成了固定的审美标准, 因此, 我们在现代民族声乐创作、学习与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所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一定要结合普通民众或者是某一群体民众的切实生活, 体现出传统声乐艺术贴近生活的艺术特征;其次, 我们要注重民族声乐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 加强对地方曲式旋律、方言土语、音乐题材的使用;第三, 所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一定要饱含情感, 包括歌词内容、音乐旋律等等, 能够打动听众。最后, 我们在演唱特定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 还必须要注重对该作品“二度创作”的技法应用, 从而展现其应有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符合普通民众的审美心理与价值追求, 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审美标准与艺术评价观念, 从而为特定声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基于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声乐创作与表演经验, 深入分析了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 既是对自身前期学习经验的一次总结;同时也能够为将来的声乐创作与表演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审美内涵,基本标准,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常香玉.民族唱法漫谈[J].音乐研究, 1983, (3) :32-34.

上一篇:车身修复专业下一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