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中的和谐三篇

2024-05-02

残缺中的和谐 篇1

一、《我与地坛》发表及影响

每一个读过《我与地坛》的人都应该对文中的这样一段话有着清晰的记忆,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 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 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这一句充满了哲理, 洋溢着积极乐观精神的治理名句感动得多少读者为之潸然泪下, 并产生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我与地坛》最早发表于《上海文学》杂志, 时任该杂志编辑的姚育明在第一次接到这篇来稿并通读后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他用兴奋难抑的语调告诉副主编:“史铁生来稿了!写得实在太好了!”正是由于认识到这篇文章的特有价值, 编辑部不惜撤下原已排定好在1991年1月号发表的一篇稿子, 将《我与地坛》顶替在了这期杂志上。《我与地坛》在《上海文学》杂志的顺利发表, 也为史铁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励与价值认可, 用史铁生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我已不在地坛, 地坛在我”。《我与地坛》的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广大作家、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无论是在《我与地坛》发表之初读者对这篇文章的独爱有佳, 还是直至今日广大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念念不忘, 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读者了解并阅读到这篇文章, 不仅为文中优美的语句、深邃的言辞所吸引, 更为作者坎坷的人生、完满的精神世界而打动。曾经负责编辑发表此篇文章的姚育明时隔多年后颇多感慨地提到:“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与地坛》的影响仍经久不息, 直到现在仍有人说, 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 可以不去十三陵, 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由此可见, 这篇文章对于读者的深远影响。一些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也对《我与地坛》不吝赞美之词。韩少功在《我与地坛》发表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篇文章的发表, 对当年的文坛来说, 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 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由此可见其对这篇文章的青睐与激赏。王蒙则就他读到《我与地坛》时的感受, 指出文中所蕴含的“那种深思与宁静、悲痛与超越”让他大为感动。也正是在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之下, 《我与地坛》更是被收录到高中语文课本中, 成为教育亿万学子最可宝贵的“心灵鸡汤”。

二、《我与地坛》中所蕴含的残缺与完美

《我与地坛》自1991年发表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 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些事件抑或是有些人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但是为何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 一部仅仅15000字的文学散文却依然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并且拥有众多的“粉丝”与拥趸, 可以说这不仅是作者个人艺术创作的成功, 更是文学永恒价值的完美体现。《我与地坛》之所以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在于其所传达出的由残缺到完美、残缺中蕴含着完美的深邃寓意。

1. 个人身体的残缺与精神世界的完美。

史铁生自从1972年在延安一带插队时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由走时的一个健全人变成回来时的残疾人。后来, 他又不幸罹患肾病并减至发展到尿毒症, 只能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可以说, 生命与史铁生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并且有意无意之间将过多的病痛与患难强加在他身上。直至后来成为专职作家。就是这样一个身体上极度残缺的人, 却拥有着最为完美的精神世界, 一点在《我与地坛》中展露无遗。作者在双腿瘫痪之后, 精神一度萎靡不振, 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与欲望。特别是其面对漫长的未知人生之路, 在无法找到工作, 不知将来何去何从, 似乎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与遗忘的时候, 不经意间“走”进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坛。作者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 直至其创作出《我与地坛》一文的15年间, “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穿越四百多年历史风尘的古园中获得了某种智慧与启迪, 并且从中汲取到了今后乐观面对生活, 顽强奋斗的强大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 作者不仅写了自己在地坛这座古园中的所见所闻, 而且也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而在其中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抒发自己对于命运与生死问题的理解与感悟。《我与地坛》全篇语言极富哲理性, 正是这种哲理性的文学语言在无声地言说着作者的精神世界。比如,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 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 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就在告诉人们人的一生或长或短, 但终逃不过死亡这一最终结局。就是在通往这一确定结局的道路上, 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态度与选择。在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进行怎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上, 作者通过感悟与思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时都应该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而对当时尚没有从心理上完全摆脱残疾阴影的作者而言, 死亡的到来似乎也就意味着无休止痛苦的终结, 而这种终结就如同节日一样让作者感到释然与解脱。透过诸如这些极具文学感染力与哲学启迪的句子,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人在历经了劫难之后, 依然可以看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依然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这个人的生命历程中, 每一次劫难仿佛都是成就其人生辉煌与灿烂的最为耀眼的点缀。

2. 个人身体的残缺与情感世界的完美。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 作者对地坛这座古园中的一草一木进行了洋溢着生命活力与激情的描写与刻画, 可以说在这些事物上寄托着作者最为浓烈的感情, 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比如作者对地坛园子里草木生长的生动描画,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 在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仿佛草木在用生长的声音向作者诉说着生存的欢愉, 使作者能够感受到这种生命盎然向上的蓬勃动力。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所充满的热烈情感。《我与地坛》全文中还充盈着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与眷恋之情, 每每读起这些饱含人间至情的文字, 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感动不已。特别是在文中的第二部分, 作者用蘸满悔恨与泪水的笔触生动刻画了对自己始终牵挂, 无言中透露出关心与急切心情的, 既普通又伟大的慈母形象。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平凡智慧的母亲一直默默为儿子承受着加倍的痛苦与折磨, 无时无刻不在为儿子的生活操劳牵挂, 无时无刻不在为儿子的脆弱牵肠挂肚, 而当儿子对人生、对生活猛然醒悟时, 母亲已经不在了。文中母亲想为儿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却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帮, 想替儿子受苦受难却也无奈无法做到。于是, 这位母亲只能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车, 然后一个人悄悄地注视儿子远去的背影。当背影消失之后, 还在焦急地四处张望儿子……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似乎除了默默地注视儿子、虔诚而又无助的为儿子祈祷之外, 她好像什么也不能做。此时我们看到一个坚韧又伟大的母亲心甘情愿为儿子默默承受着一切, 毫无怨言。而这些, 却都是儿子在母亲过世多年之后才意识到的。“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 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内心深处淡淡的忧伤和自责通过这些文字自然地流露出来。透过这位肢体残缺的作者的真情描述, 衰败荒凉的地坛古园内有了人世间最为完美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无私伟大的母爱, 又有痛彻心扉的思念母亲之情。

淡退的朱红、散落的玉砌雕栏、不健全的我、承受苦难的母亲、无言自生长的花草、快乐的蚂蚁、屡次失败的长跑运动员……所有的一切都是地坛这座荒园的象征, 这些静穆无言的事物和来了又去的人, 无一不是既残缺又美好的, 他们随着时间的指针默默地移动, 无言地展示生命过程, 显示出最为健全而完满的思想, 启迪着人们追求生存的价值和光辉, 启迪人们对完美的重新认知与理解。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 他用残缺的身体, 向广大读者展示出一个最为健全和完满的思想者的形象。《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文中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 其间所蕴含的一个人身体残缺并不能阻挡其精神世界的完美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本文即从史铁生的相关经历及其精神世界出发, 通过对《我与地坛》一文的赏析来深入探讨“残缺中的完美”这一话题, 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与感悟。

关键词:我与地坛,残缺,完美,精神

参考文献

[1]赵勇.《我与地坛》面面观[J].名作欣赏, 2011, (22) .

[2]余勤.从残缺走向完美——访《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J].读写天地, 2006, (06) .

[3]陈福民.超越生死大限之无上欢悦——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J].当代文坛, 2009, (06) .

残缺中的和谐 篇2

水至清则无鱼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很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动物们并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去。原因是什么?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那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的喜欢闻到混浊的气味,有的看到自己的粪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组织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进行多元管理。假如像故事中的饲养员那样,无视个体的差异,一味追求看似完美的统一,这样的组织最终会因为抹杀了个体的个性,而导致组织的解体或僵死。

作为组织的一个类型,企业就其性质而言,一方面具有经济属性,惟求其利;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它也是由具有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习惯的,活生生的“人”组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社会的混合性、庸俗性、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同时被包容其中,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组织环境。可以想象,在这个环境里,祈求一个称心如意的状态,达到一个理想的完美境界,几乎是异想天开。仅以公司电话私用为例,70%的电话可能被私人占用,领导若想根除的话,可能自己先被根除。倒不如根据人们的习性和人的不同需求,因势利导,逐步改善,平和稳健,力求降低私用率罢了。

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鱼缸里的水虽然清澈见底,但生长在其中的鱼长不大,活不长。江河的水虽然混浊,却能够容纳更多更大的鱼。从管理学的原理来看,组织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顺理成章,和谐有序。若是想要水清一点,不妨浑一点;想图快一点,不如慢一点;想求好一点,不如差一点,这或许就是残缺美在管理实践中的表现。

培育自我净化能力

然而,是否由于组织内个体的差异性、整体的不完美性是客观存在,管理者追求改善的努力就会落空?其实不然。管理的有效性,恰恰体现在通过管理,使组织具备自我净化、自我改善的功能。

笔者上小学时,每天都要经过一条小河。每到傍晚,那里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聚在河边,洗刷物件。每当人们洗刷完毕离开河边之时,河水已是混浊一片了。可奇迹总会发生。当第二天清晨再经过那里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河水依旧那么宁静和清澈!那时,幼年的笔者产生疑问:河里的水怎么会在清晨变得清澈、透明?后来,自然明白了其中道理:河水是活的,具有多种微生物的自我净化能力。不能因河水眼前一时的混浊,就否定它的价值,或去做一些其它的无效之举。

假如把一个健康的企业比作这条河的话,管理者的职责不是花更多的精力清除不良因素,而是任其适当合理存在。管理的重心是培育企业的自我净化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应该承认并学会欣赏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企业的功能之一,就是包容员工多样化的差异性,并将其整合成一种向心力。比如在能力差异上,能力强的员工恰恰在能力较弱的员工那里获得自信感;而能力差的员工又以能力强的员工为荣耀,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双方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着一种彼此依赖和满足的关系。如果一个公司里全都是优秀的精英,那么就可能出现相互抵消的消极现象。

从管理实用的原理出发,不妨有意或者无意地制造、容忍差异性,让组织自然地进入有序磨合的状态。

其次,管理者还应学会巧妙利用组织成员之间素质的落差性。很多管理者都希望组织内部的优秀分子、纯洁分子越多越好。“事实上,大概没有比把优秀人才汇聚在组织里更可怕的事情。优秀人才的负面效果,往往使组织更加僵化,更倾向于争斗和本位主义。一般认为,非优秀人才反而能起到中和作用”。这就是日本经济学家屋太一先生在《组织的盛衰》中写到的一段话。

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有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题目上写道:“若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你就是生活中的强者”。在企业内部,难免会良莠不齐,存在素质不良的人员,也会有难缠的人。如果把他们当成仓库里的烂苹果一样,挑出来、扔出去的话,一切都显得简单。问题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远远不能等同于挑出烂苹果来的那么简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倒不如换一种不扔的思维方式,发掘“绊脚石”成员的长处,使其变成“垫脚石”。

欣赏残缺中的美妙

管理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门综合艺术。其实,再落后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渴望,也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意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发现他、改变他的通道。有的时候,仅仅是偶然调换了一下工作岗位,或是领导给予一次恰当的赞赏,无意之中就会把那个人内在的可贵之处释放出来,变成组织中的动力元素。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在谈到处理不称职员工的时候,表示不盲目学习西方那种简单的辞退法,而是交给人事部门,寻求其他安排渠道。这样做,正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并积极为其寻找和搭建发挥自我优势的平台。

管理者在认同差异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完美是不可能达到的,残缺自有其美妙之处。没了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们就不可能欣赏到那些感叹人生悲欢离合,聚散无常的诗句;没有问题的存在,管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组织也只会如一潭死水,平淡无奇,管理学家们今天也就无从去高谈阔论种种别开生面的管理案例了。

既然残缺是现状,管理者就应学会利用其“美”。有时在组织内部有一些摩擦,反而可以制造一些紧张,防止组织僵化。有时,组织程序并不确定,然而在不确定的过程中反而容易出现生动的创意和强劲的动力,无怪乎创业期间的组织冲力最大,这就是残缺的互合作用。

从自然规律来看,不同的音符,形成了乐章的美妙;不同的落差,造就了起伏的壮观;不同的性格,才有生动的和谐;不同的所有,才有无尽的追求。

作为管理者,不要被完美情结所困扰。完美是无止境的追求目标,一切都得从不完美开始,在不完美中进步。完美无极限,在你看来是完美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时空,也许就不完美了。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如果换成“最快、最高、最强”,也就失去运动员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价值了。在管理上也是如此,过分追求完美,就会陷入狭隘的陷阱。

在这点上,柳传志很有独到之处,他在回答凤凰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时候,环境本身是很恶劣。因为大环境是这样,改造不了我们就不要动大环境,我们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我们就不动了。不要冒死为了改造环境,去犯别的方面的错误。我宁可等着”。他告诉所有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或宽容一些不完美现象的存在。

在管理实践中,常能听到员工抱怨公司管理不规范、运作混乱、组织架构不清晰。其实有时,只要心里有章法,混乱自有混乱的好处。在特定的阶段里,只有残缺才是美,才是最合理的。难得糊涂比格外精明更重要,正如古训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因此,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残缺中的和谐!

学会授权

认识到管理中有不完美存在后领导者就要学会适当地放权、授权。

现代社会,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

首先,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使领导不被细小事务缠绕导致身心疲劳,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其次,正确授权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事无巨细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还会让下属感到不被信任,下属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掘。再次,正确授权会调动下属积极性,权力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是对有权力需要的下属的满足。

正确的授权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缺乏人才,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这与诸葛亮不善授权有关。正确的授权有利于团队建设,有利于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团结共事,有利于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最后,正确授权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风险,减少错误决策的发生,甚至减少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原载ERP世界网,经本刊校订)

残缺中的美作文 篇3

春天来了,同时也勾起了我去踏青的欲望,于是我就与朋友去野外踏青。

暖风习习,好久没有这么亲近的拥抱大自然了,一直停留在冬的寒冷与寂寞中,实在太无味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一次难得的踏青旅行。

看,小草已经从土地里探出了头,青青的,白杨树也抽出了红红的小芽。这时我走到柳树旁低头看见有一片小小的柳叶已不知是什么原因落了下来,我轻轻地将它拾起,用怜爱的目光注视着它。这时,走过来一个小女孩,不!不是走,而是用轮椅划过来的,我惊异地望着她的双腿,后来发觉不礼貌,又把视线收了回来。

“你十分惋惜这片柳叶吗?姐姐。”她用娇嫩的声音对我说。但却没有一点脆弱的感觉。

也许是刚才我不礼貌的.眼神吧,我慌忙的应了一声:“嗯!”

“我喜欢那片树叶!”她用手指了指我头上方的一片柳叶。我抬头看了看,是一片残缺的柳叶。我想要把它摘下来送给女孩,再说这也是残缺的。我正要动手去摘,她却把我呵住了。

“不要摘!”她顿了顿说:“它已经残缺了,但却没有掉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说,没有残缺的树叶,怎么能把那些完美的树叶装饰的更美!也许,它的生命会比完美树叶的生命更强吧!”她平静的把话说完,默默地走了。

我愣住了,一个小女孩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况且,有些话我还没有想过。也许是残疾让她思考的更多些吧。她走了,我不记得我是怎么说的再见,只记得她说的那一番话。

上一篇:督查分析下一篇:双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