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习习惯十篇

2024-05-12

养成学习习惯 篇1

一、默读乐谱是钢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各种读的能力培养中, 默读是处于首要地位的。

这不仅因为默读时视奏、背奏等各种形式演奏的基础, 而且默读有助于培养视奏能力和即兴弹奏的能力, 同时默读还有利于加深对乐谱内容的理解。特别是为了解作者创造作品的背景材料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在学习钢琴时, 只有通过默读才能把乐谱的这种节奏性表达出来, 也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钢琴家在学习中十分重视默读的, 要把默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功来训练。这就需要培养默读的习惯, 坚持每天都能利用一点时间进行默读两遍所学的钢琴曲。如果能坚持练习, 时间长了不但可以提高演奏水平, 还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背唱旋律能丰富人的乐曲知识储备, 把其中的某些乐章或优秀的片段背唱下来, 无论对演奏或是即兴弹奏, 都会大有帮助的。

二、写读书笔记是前人治学的一条好经验, 中外名人学者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国清朝学者顾炎武, 他写了一部《日知录》, 其实就是一部读书笔记。

有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就能积累丰富的知识, 博学多才,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 总结自己的教书经验, 概括成一句话, 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就是这个道理。

三、学习是继承前人宝贵知识遗产的过程, 但这种继承不能是简

单的照抄照搬, 因袭模仿, 那样人类的知识就会像一桶倒来倒去的水, 越倒越少。

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方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要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独立思考。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 认为只学习不独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学习知识就要善于思考、思考、在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以上都是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意义。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也是进行科学研究,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的前提。

四、“天才出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是大家熟知的名言。然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 真正能做到勤奋好学的还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青少年正在成长之中, 天生好动, 比较贪玩, 一玩起来就顾不上学习了, 还有的因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不爱学习。但是要学好钢琴, 就必需严格要求自己, 同惰性作斗争, 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克服贪玩和惰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必须有坚强的毅力, 一开始可先采取些必要的措施, 如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读多少书、写多少字、练习多长时间的琴等。任务的数量要适量, 既有利于学习又不过量, 经常坚持就可以克服惰性并养成习惯。

勤奋好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多问。这也是历史学者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 意思是既要学又要问。王充说:“不学自知, 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 未立有也……故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因此, 在求学的过程中, 人们无不把“问”作为向知识进军的向导。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问,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这些经验对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要学好钢琴就必须养成好问的习惯。凡是有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要问一问, 向老师问, 向同学问, 向家长问, 向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问, 甚至可以向弟弟妹妹们问。真正做到像孔夫子说的那样“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不断向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对于学习钢琴来说, 习惯既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 又是新的学习或新的习惯形成的基础。比如初学钢琴的学生, 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弹奏习惯, 经过半年后就会觉得一天不弹就像少点什么似地。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学习, 就要养成作为其基础的某些习惯。而且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才能成就伟大的钢琴事业!

摘要:养成良好的钢琴学习习惯必须从勤奋、坚持、执着入手

关键词:勤奋,坚持,执着

参考文献

《当代音乐教育》迈克尔·L·马克著 管建华译

《论音乐教育》 姚思源著

养成学习习惯 篇2

一、养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我们通常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情, 理科的学习没有阅读的必要, 而忽略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真阅读和领会。导致现实中学习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学习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 概念、定理似懂非懂, 不知所用。这种阅读是肤浅的, 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没有被学生所内化。知识的阅读, 不是蜻蜓点水那样粗略地看过去, 没有经过大脑, 就是无效的阅读, 要反复咀嚼, 咬文嚼字, 直至完全理解为止。阅读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领会成为自变成自己的东西, 进而熟练加以运用。比如, 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学生看到课本中对长方体的解释“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理解;数学教材文字材料不多, 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 多是题图形式, 取代了文字, 教师也会感到没什么可以读的。其实, 文字少就显示信息更重要, 不细细研读, 就很难发现有效信息。如在一幅图上有6只母鸡, 4只小鸡。旁边有个鸡笼, 标明大的只能放3只, 小的鸡笼能放4只。以及一只母鸡10元, 一只小鸡5元。问题是:如果买6支母鸡要用几只鸡笼;买4只小鸡要花费多少钱?当然, 原题不全是这样的文字呈现出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 要从图画中去搜集信息。让学生看都有哪些种类的鸡, 分别有几只, 分辨大小鸡笼, 这样, 学生通过阅读得知3+3=6, 要用两个鸡笼买6只母鸡, 这样就解决了第一道问题。学生们通过整理和分类信息, 从中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阅读的效率也提高了。

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 经常事后后悔, 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 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 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 在平时的作业中, 应对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 如果不改的话, 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 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 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了新的知识后, 必须及时复习, 以免遗忘。学生们可以一个人单独学习, 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回忆学习内容时, 一般要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 也可以按照教材提高进行, 从课题到重点内容, 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 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然要定期巩固, 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 每周进行小结, 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 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 也可以在各种资料上对每课知识及时回顾, 每单元进行知识的梳理, 每章节进行巩固训练, 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知识网, 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四、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 学生们读完题后常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怎样理解。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误, 多数情况并不是没有掌握知识, 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造成的。比如, 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马虎造成的。把运算符号看错, 数量关系混淆, 列式错误等。通过审题训练, 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 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 养成审题习惯。比如, 了解题目的要求, 初步理解题意, 知道题目给出了哪些要解决的问题, 想想怎么解决, 用什么方法解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放慢速度, 连读两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 手眼合一;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划浪线、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 标记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 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 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 做到方法得当。

五、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在课上往往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 据调查, 学生每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1) 让学生在听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指学生自己先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课上听讲能跟上教师的讲解, 有学习的兴趣, 是听课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 知道了要讲哪些内容, 试图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自己探究, 不会的地方等到课上解决。 (2) 掌握正确的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即课堂上只记梗概、知识点、提示等内容, 对其他内容留出空白, 课后整理和填充, 使学生认识到上课应该听什么, 即学会注意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 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让学生领会抓重点、抓难点的方法, 提高听课效率, 学会自我调节听课注意力。 (3) 教师的教法吸引学生听讲。学生的认知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如对学科是否感兴趣, 对教师是否喜欢等, 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师也要从自己做起, 只有找到与学生听讲的切合点, 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取得学生的认可, 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感兴趣, 有听讲的积极性, 还要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 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做游戏、角色表演等。在学习《统计》的内容时, 我设计了各种动物形象, 以动画的形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录, 分类整理。

总而言之,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同时学生具备的能力也会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习惯的培养当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来抓, 严格对学生的要求, 长期坚持下去, 反复训练, 久而久之, 必定能让学生的学习状况大有改观, 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

养成学习习惯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得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信心,而且基本上每门功课也都能均衡发展。而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则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没打好,从而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制力较差,易受外界干扰。据对老师的访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每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醒。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一边上课,一边表扬哪些同学认真听,哪些同学发言积极等等。很多低年级家长也反应,做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三心二意,边做边干别的事,甚至要家长坐旁边监督才能认真做,否则就不做。同样,在学校里,低段教师也反映,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学生也要教师亲自监督才会做作业。

2、语文学习的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学习基础不好等原因,得不到好成绩,于是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无视学习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很多学生往往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喜欢花时间去涉猎课外知识。

3、书写习惯不佳,做作业马虎。调查发现,越是到高年级,书写质量越差,高年级作业量增多了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年级时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抄写生字时要不笔顺不对,要不笔画不对,纠正其错误之后,依然会再次出现同类的错误,而且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页面不整洁。书写姿势更是让人失望,握笔姿势错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太近,有的甚至整个头都要碰到了作业本。而且不少学生在有格子的本子上会认真书写,没格子时字又变得潦草起来。

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习惯的形成除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个体差异外,往往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来自于教学政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教育教学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但是,如今新课改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差甚远的问题,许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最大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的理念,努力去组织一些花俏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吹拉弹唱”穿插其中,课堂上出现浮夸的现象,而语文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则抛之脑后。

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新课程解读的模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理念的不协调,使得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依据。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就要给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时刻做出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非常难的。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视而不见,也不会坚持培养,生怕孩子受苦。于是孩子成了两面人,教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在家里毁于一旦。

3、教师语文教学研究的浅薄。直以来,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很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课时负担很重,每天少有零星的课间休息或者空堂也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很少有时间来好好研究语文教学,每天只知道陀螺一样,完成课时目标,上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考什么满意的分数。对于學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分析

1、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

3、加强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品德,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向名优教师学习,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通力配合,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师坚持不懈提升业务素养,在激励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家校合作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环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养成学习习惯 篇4

做题可以有利于我们在知识基础的应用加深拓展,在初期的习惯养成中,我们可以从基础题型入手,以基础题,相对难一点的题来加固打牢,我们对于知识的应用与解题思路的积累,加强对习题的分析能力掌握解题过程中的规律,从而更快的切入解题过程中的难点,思路等,一步步积累拓展,最终解决各种难题时,也就不会因解题思路不足,导致解题过程卡顿的现象。

二、总结

做题多总结,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探寻习题解答过程的规律,将习题根据解题方式不同,解题方法相似,进行一一归纳总结,发现那些相同题型却无法解答,其中相似题型的规律何在,掌握发现其中的要点法门,将题目做熟做透,那么我们在习题解答之中,遇到相似题型,自然轻松就可以将其解决。

三、收集错题难题

浅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5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该如何养成?

一、要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学习价值观, 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看法和态度, 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受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各种体感受的影响。数学学习观的建立既有一种自觉培养的过程, 有存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并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是由数学价值观、数学勤奋学习观、数学学习的高目标观和自主学习观四方面组成。

1数学价值观。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数学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工具和助手。例如, 学生在学习方程的有关知识以后, 感受到在学习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中的作用。同时数学在训练人的思维、思想方法以及熏陶人的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新的数学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情感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学的价值也显的更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让学生接受数学的思维功能和价值评价, 并由此来推动学生的数学的自主学习。

2数学的高目标观

有关研究表明,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远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因此在学习数学的时候, 因根据自己的情况, 相应的提出自己的较高的学习目标, 也就是说, 这个目标需要自己的努力、刻苦钻研和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等才能达到。那么学生在付出自己的劳动之后看到自己的成果, 他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一步一步朝自己的宏伟目标前进。心理学研究表明:志向水平低的人必成不了大才。所以,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树立较高的目标, 并脚踏实地实现它。

3勤奋学习观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会有意或是无意地对自己是否适宜数学学习或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做出判断, 并由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倾向。有些学生有很高的数学禀赋, 可是数学就是学不好,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自身的不勤奋。在通常的情况下, 能否学好数学与教育、环境、和自己的努力有关, 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自己的努力。可见, 树立勤奋学习观, 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当然只有勤奋而不得法, 也难于取得好的成绩。但是, 勤奋是最根本的一条。

4自主学习观

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的获得, 数学能力的提高, 大多数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正如乔治·波利亚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固然重要, 然而学生想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数学学习, 学生是主人, 学生应该树立起自主学习观, 自觉有主见的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正确了解自己, 根据自身的情况, 采取适当的措施, 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习上不能自己毫无主见, 随波逐流, 应做学习的主人, 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二、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原则

数学学习原则, 是在数学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用以指导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它反映着数学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在此, 提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即使反馈原则与独立思考原则这四条数学学习的基本原则。

1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学习数学不应是消极被动无目标的行为, 而是一种主动积极有目的的活动。数学学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需要学生集中精力, 发挥才智, 不断克服困难, 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面对困难, 我们要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它, 而不能意志薄弱被困难吓到。更不能自暴自弃。同时数学知识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 需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不能幻想用功一时或突击几周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对数学学习的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 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顺序渐进原则。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它按照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 一般来说, 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而后面的知识又是前面内容的逻辑的必然发展。因此, 数学的学习只有按照数学教材体系和顺序进行, 才能顺利的掌握它, 并能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

3及时反馈原则。数学学习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学生积极吸收老师或教材所提供的信息, 主动对吸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 并把结果输出, 并进行自我反馈, 从而引起控制的作用, 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从一些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往往是从没有取得及时反馈的信息开始, 即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导致进一步学习发生困难, 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出项与学习目标差距越来越大。由此看见反馈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初探 篇6

一、因材施教,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 学生学段特点的不同。

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律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都不相同。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小, 还未能具备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 他们的问题主要是课堂上不够专心, 不能大胆发言, 完成作业不够认真等。对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 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具体行为活动结合起来, 寓教于乐。其次, 教师可以用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比如采取课堂小任务的方式, 将40分钟的课堂分成几个时间段, 结合课文小故事的内容, 要求学生在一个时间段里认真听讲, 然后请几个小朋友复述小故事, 比一比谁复述得最好。这样的课堂小任务既切合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 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习惯, 又能鼓励学生养成大胆发言的习惯。

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教师激发其兴趣引导学习。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 教师要以引导为主, 帮助监督为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学习习惯。

2. 学生已有学习习惯的不同。

有些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却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前者, 教师的任务是巩固其原有习惯, 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后者, 教师要采取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 从心理教育和行为训练两个层面努力转化他们的不良习惯。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 经过耐心的沟通让学生了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课堂课后的行为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例如, 针对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总是马马虎虎、从不认真检查作业的情况, 教师不能机械地要求学生重做作业了事。这些学生往往有以下特点:一是不重视日常作业, 认为只要重视考试就可以;二是不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往往上交作业之前才急急忙忙完成;三是粗心的性格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完成作业这一点上。教师要扭转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首先要在日常教育中让学生明白日常作业与考试的知识联系, 让学生知道日常作业的认真完成能够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次要花一些精力监督上述这些学生, 与家长合作, 要求他们拿出一段完整的时间认真完成作业, 并且在完成后一定要检查;最后教师可以在其他细小的方面, 帮助他们养成细心的习惯。

二、重点突出, 教学、培养相辅相成

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训练点多而广, 若一味求全, 胡子眉毛一把抓, 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反而不好。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时, 还要注意学期阶段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突出培养的重点。例如, 学期伊始, 学生的心还没有完全从假期状态收回来, 这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课前准备习惯、主动预习和专注听讲的习惯, 如此有利于学生较快速地切换状态, 从放松的假期状态进入适当紧张的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而到学期中与学期末阶段,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与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切合学习需求, 也有利于学生迎接即将到来的期中、期末考核。只有突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 才能切合教学的阶段特点, 用习惯培养的进步推动学习成绩的进步, 实现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和教学成果的双赢。

三、持之以恒, 行为训练常态细化

为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办法。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取得进步时热情的表扬, 犯错时适当的批评与鼓励, 都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促进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课堂中, 教师可以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语言表达情感, 情感塑造行为。教师的夸奖和鼓励不是为夸奖而夸奖, 而是要学生感受到自己内心由衷的肯定和期望。对平时学习习惯好的学生, 激励他们的同时要指明努力的方向, 这是灯塔般的指引;对平时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教师批评的同时更要多肯定他们的小小进步, 这是时钟般的督促。教师适时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给不同情况的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家校合力, 创设良好培养环境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简单, 家庭的影响远比学校的影响深刻。就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 家庭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家长本身非常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会对孩子提出“作业书写工整”“学习时专心、认真”“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等要求;二是一些家长不明白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或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更有甚者, 部分家长自身有不良习惯, 比如作息时间不规律、闲暇时间爱打牌等, 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而有些家长又太溺爱孩子, 在孩子学习的时侯常去询问打扰, 这也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 教师要利用好各个平台, 与家长共同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学习习惯 篇7

化学创立了研究物质结构和形态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 认识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为设计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化学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而求异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 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人类的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 就是依照这种模式进行思维活动的,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探索结论。人们每接触一件事, 看到一个物体, 都会产生印象和记忆, 接触的事物越多, 想象力越丰富,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 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思考问题, 在化学知识中, 有大量可逆思维的素材, 化学概念本身蕴含着的逆向思维方法不乏其例,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甚至明示, 使逆向思维由隐性变为显性, 才能有效启发学生逆向思维, 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 我让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某学生在盛有少量灰色生铁粉末的小烧杯中,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搅拌, 待没有气体放出后进行过滤, 发现滤纸上留有黑色的固体物质。你认为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铁粉%%B.炭粉%%C.硫酸亚铁%%D.铁粉和炭粉, 我引导学生思考, 比较选项内容, 生铁中含有碳, 又因为硫酸是过量的, 所以生铁中的铁完全反应, 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亚铁, 故剩余的残渣是炭粉。选B。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 推测其他方面相似性, 形成思维, 在联想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中, 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 更重要的是看其能否运用化学知识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教学既能开阔学生的化学视野, 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又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知识, 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应用后反馈问题的总结,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学生将化学原理运用于生活中, 可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等问题, 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交流,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的自觉性。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 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德育工作应渗透于各个学科中,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化学课也不例外。化学学科本身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这个观点, 化学教师要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化学中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化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 又要强调反应的条件,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有适当的条件才能实现, 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使学生对事物的质变上升到理论性的认识。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 在讲解什么是化学平衡, 我举了这样的例子, 2SO2+O2=2SO3①反应开始时, 引导学生思考: (1) V正、V逆的大小; (2) 反应中V正、V逆怎样改变: (3) 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 V正=V逆, 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状态。这样, 研究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 阐明了化学反应的机理, 从真实时空的水平上认识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培养学生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保护良好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现有能源。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篇8

吕文静 女,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英语培训部教师,主要从事中考特训班课程、剑桥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授课内容清晰实用,讲解透彻,语言流畅。授课风格自然、自信、亲和力强,富有见解。参与编写《剑桥商务英语词汇》等图书。

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位中学生都要直面中考的残酷压力,这些还处在“花季雨季”的少年们,一方面要肩负父母望子成龙的热切期望和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却要直面复杂的课程与考试内容。据官方的调查显示:全国有超过40%的中学生将“英语科目”列到了“你认为最难以攻克的科目”调查的首位。

但是,实践证明,英语学习远远没有很多中学生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很容易地翻过英语科目这座“老大难”的雪山。中学生如果能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种实用的技巧并大胆地去尝试,就可能在翻过雪山之后,踏上英语学习的芬芳草地,等待他们的将是熟能生巧甚至是精通运用的一马平川。

如果单一的为了应试的需要而学习英语,就会因为学习过程单调枯燥而造成学生的“厌学”、“主观排斥”等负面心理,甚至在很多学生眼中,看英语都已经到了与看“甲骨文” 、“拼音乱码”大同小异的地步了。因为没有感受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学习英语”就成为了单纯的让人厌倦而麻木的动宾词组。

其实任何一种语言本身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规律,而这种特点和规律的发现就是学习这种语言的瓶颈和关键所在,一旦能够灵活掌握,学习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当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对语言规律有一定的掌握时,英语学习就会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习得”,而非“机械学得”的过程。所以当中学生面对考试压力的时候不能有“速溶”思想,一味地追求成绩,从长远角度分析就会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如果把英语比作一位武林大侠,他和你的关系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关系,你不必与他成敌人,而是要努力赶上他的步伐,得到他的信任,与他成为很好的朋友,这样你的“江湖之行”会因为有一位武功大侠相伴而轻松许多。学习武功大侠的“武功”很重要,譬如这位武功大侠的“独门秘籍”是“听说”与“读写”,那么你所做的就是“习惯听说,常练读写”,这样你才能跟上他的步伐,不至于最后“分道扬镳”。

听说训练可以采用 “生活渗透法”,也称“自然法”,原理就是逐渐把听说英文变成习惯。例如:当学完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描述,甚至和同学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将课文演绎出来;看完一部电影可以将其中一段印象深刻的台词模仿出来;哪怕是你在地铁里,听到了到站和换乘的英文提示时,也可以跟着说一遍,甚至在心里将所用的词汇拼写出来……总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有一种不得不将某句英语一吐为快的感觉,这就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开始,我们不怕讲错,但最怕不开口。因为不开口永远都不能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意义之所在。

在听说交流阶段,最好有可以运用英文的场景。同学们可以去学校或城市里著名的英语角,或者是多和外国朋友聊天,同学之间也可以多用英语尝试交流,感受每个词、每个句子在真实语境中给人带来的信息和感受,慢慢地,成就感的积累就会让你开始享受学习英语带来的乐趣。

读写学习则需要一定的功力,即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基础,可以先通过简单的英文读物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看似简单的阅读材料,每天尽量坚持30分钟“自由阅读”。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是电影台词、名著小说、流行歌曲甚至是脱口秀节目中的笑话和饶舌,不为考试,不为学习,只为自己的乐趣。但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一定要坚持,只有长期坚持你才会发现你在快乐阅读的同时,掌握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词句,而是最为宝贵的英语思维与语感,而英语思维与语感的养成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点之一。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你的自由书写也一定要跟上。写心情,写趣事,写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事件,主要目的是尝试用英语将事情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切记不要把自己拘束在考试的桎梏里而忽视了学习一门语言的真正乐趣。在写了一篇英文日记后,找位英语高手修改一下,这样会对你的英语写作有较大的帮助。因为你当时的写作状态是一种很自然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所以你在无意中表达出来的英语语句与词汇,都是你个人对这门语言的一种理解。只要从这个阶段入手,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和语感,加上高手及时的指点,会令你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有一个较为迅速的提升。

我想告诉正在积极备战中考的广大中学生朋友们,全国性的考试确实是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教育体制中能够较为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逃避和胆怯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消极和过分严重地看待考试也是不可取的。“认真应对、轻松看待”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策略,而这个所谓“快乐考试”的前提,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自由零散的时间里,“好习惯”已经为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考试只是将你掌握的英文展示出来而已,无需害怕。

学习习惯养成晨会稿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2019年9月23日星期一,现在是晨会时间,请同学们坐端正,认真听。自开学以来,同学们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非常地不错,无论是入校的有序,校园的卫生,还是从放学的秩序,充分体现了咱们一小人的精神风貌,这一点得到了社会各阶的充分肯定,这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点儿我为老师们,同学们点赞。成绩虽然无人能抹去,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陶醉在别人的赞美声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找不足,补差距,抓细节,我们要有新的、更高的追求,所以学校提出了三个目标:

入校即敬:学校的意义是什么,学校的意义在将大家由懵懂的生命状态,引领向清朗和光明,要求有教养、知书达理、敬天爱人,打开生命的格局,活出鲜活立体的存在,也就是成长为大放、大气、大写的阳光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入校即敬”,唤醒求学的初心。素质是由外到内养成的,由内到外表现的、散发出来的,所以要求同学们生活要有仪式感,一方面,要求同学从一入校门开始,要正衣冠,佩带好我们学生的标志——红领巾,严格的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求在校园内见到师长要敬队礼。

入班即静: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听到铃声就进班,进入班级不躁动、不喧哗,平稳心情、摒除杂念,控制自己的心,上课铃一响,便能收摄身心走进教室,外静而内敬,提前等候老师的到来。古语云:“非宁静无以致远。”生命的涵养常常在这样自我的约束中得到深化。是以“入班即静”,在培养同学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同学要养成,教室是学习的地方,禁止出现在教学楼上、教室里、走廊里,大声喧哗,搞体育活动等不文明的现象,更不允许出现往出现高空抛物,随地吐痰这类恶劣的现象,要活动请到操场、乒乓球台区这些活动的区域,教室是学习的场所。

入座即学:端正身心、准备资料,为接下来的上课开一个好头。上课不是从铃声响,而是从同学们有了学习状态才算起,一节课的效率也不仅是由老师更是由同学们的学习投入程度来定,《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是以“入座即学”,保障学生来学校求学的最终成果。时间的一样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机会只会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做好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不打无准备之仗。

谈学生学习化学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篇10

(1) “定计划、定目标”的习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学习计划, 安排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 并且确定好学习要达到的程度即学习目标。学习有计划, 就会忙而不乱、整而有序;学习有目标, 学习就有压力, 学有动力。

(2) 主动学习的习惯。不用别人督促学生能主动学习, 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 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学生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 并能坚持始终。

(3) 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准备, 以旧引新, 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积极性。预习的种类有三种:课前预习、预习下一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阶段预习, 预习某一章节的内容;学期预习, 利用寒暑假熟悉新学期的教材。

(4) 专心听课的习惯。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专心听课是十分重要的, 要专心听课, 必须做到:注意教师讲的基本观点, 集中精力, 不见异思迁;注意教师讲授的方法, 不做呆板的接受者, 重在理解, 并且记有所择。

(5) 记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及补充点;还可以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后还要将课堂上的笔记整理好、复习好。

(6) 善于自我提问的习惯。有的学生自学时往往提不出问题, 但是提不出并不是等于没有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心到的结果, 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是提高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没有别的办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

(7) “非思不问”的习惯。善于提问要建立在多思的基础上。有了问题, 如果自己不想, 只随口问, 即使得到了答案, 也未必受大益。要做到三不问:学过的知识未经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问题的关键的不问、提不出自己思路和看法的不问。

(8) 大胆发言, 敢于质疑问难, 养成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学生自己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 需向同学、老师请教, 否则, 碍于面子, 不好意思问, 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学习就会陷入被动局面。解决疑难的过程, 就是学习的过程, 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课堂上学生要大胆发言, 敢于质疑问难。

(9) 利用工具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能提供全面、准确的知识资料。网络能给我们大量的信息, 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书, 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 并掌握使用方法, 养成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的好习惯。查资料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

(10) 阅读课本, 质疑问题的习惯。在阅读课本时, 要逐步掌握“三读、三划、四记、四思”的阅读习惯。“三读”即预习时粗读, 了解学习内容;课堂上细读, 理解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课后精读, 强化知识加深理解。“三划”即划重点、划不懂的地方, 做出不同的符号以区分, 边读边划。“四记”即记思路、记法则和规律、记结论和注意的问题, 做到边读边记。“四思”即读有所思、读有所疑、读有所问、读有所获。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才能养成质疑的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11)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审题时力求做到“全、细、活”三个字。全, 全方位、多角度审题。做题时学生一方面要整体观察、避免一叶障目, 另一方面要挖掘题目中的隐蔽条件, 弄清那些不太明显、较为隐蔽的条件或问题才能进行解题。细, 即仔细地审题。学生对题目中一字之差、一句之异、一号之别、一线之变都要对比, 区分清楚。活, 即灵活地审题。要善于联想、改变、转化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简化解题步骤。

(12) 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并且每天晚上给自己一天的任务完成情况打分。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段, 根据学习内容, 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 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 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 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 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前提, 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是人的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上一篇:电压幅值控制下一篇:分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