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外的世界四篇

2024-05-30

文化之外的世界 篇1

一、现状

当前中学生在心理、理想观念等非文化知识类的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一) 被老师特别器重、信任和喜爱的“品学兼优”学生, 多

数存在某些心理偏差或障碍。他们大多数在谦虚中隐藏骄傲, 虚荣心强, 受不了批评和挫折。但人生旅途中不顺利的十之八九, 哪有万事如意的呢?这些学生心理太脆弱, 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 往往选择偏激的行为来释放自己的心情, 这是可怕的, 我们要随时关注这些隐性的心理障碍。还有的同学思想孤僻, 交往甚少, 不善于交际、合作, 认为这样做是耽误时间, 整天埋头功课, 只为了考高分。

(二) 沉重的升学压力, 使绝大多数中等学生心理压力加

重, 除了学习, 还是学习, 不能顾及其他方面素质的优劣强弱发展。对于兴趣爱好乃至固有的某些个性特点被迫让路, 或绕道而行。许多活泼能干、多才多艺的学生渐渐地变成了书呆子。

(三) 学习“后进生”在学校、班级强化考分, 提高及格率、

平均分的重压下, 不得不进行文化知识“补差”, 但这谈何容易, 渐渐地家长和老师就失去了耐心, 于是他们就变成班级的最后几名, 成为必须坚持跑完最后一步的英雄, 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处处受碰壁。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的他们可能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 上课迟到、讲话、看课外书, 和老师顶撞, 课间打架, 晚上上网, 成为所谓的“坏孩子”。我不禁想到但丁的一句话:“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 知识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因此, 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盯着考试成绩而要给这些“后进生”施展才华的空间, 不能让他们的人格不健全。综上所述, 文化知识素质的“补差”只限于一个小群体, 而其它综合素质的“补差”则涉及各个层面的学生, 近乎全体。

二、“补差”的对策

(一) 对于文化知识之外的补差,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

需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制, 不能仅仅以文化课程测试的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来代替“素质教育”的全部。

(二) 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必须树立大的人才观, 要

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就要树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生观、世界观、素质观, 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遇到不顺畅、不满意、不清晰等令育人者生气的状况时, 应多一些自我审视、检讨和修正, 不仅要重新认识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寻找出自己施教理念的偏差所在, 更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育人思路与方式、方法, 适当地用耐心、细心、诚心去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 让育人工作美丽起来, 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处于“心理

断乳期”的青少年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民主意识日渐增强, 他们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 而且制约着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苏霍林姆斯基说:“我深信,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一个少年, 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 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的本身的时候, 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 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以, 青少年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要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 能发现和正确认识自己的素质优劣, 从而有目标、有计划地扬长避短, 不断完善自我。

(四) 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展示“舞台”, 在校内开展各种各

样的班、团体活动, 让那些“无长有短”的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感觉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体验到人性的真善美, 从而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全完善的人格。还应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慰问敬老院、联欢文艺等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社会知识, 提高素质。

(五) 对“弱势群体”的训练、补差, 不应总是选优者出场,

使登台亮相的机会成了强者的专利, 而弱者只能一直当观众, 做拉拉队, 而不是表演者。恰恰相反, 应给弱者以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 鼓励不善言词者参加演讲、辩论赛;让羞怯胆小者参加文艺演出;请羞于交往者参与某些活动的组织、联络或主持等。如此, 我想弱者一定不会弱, 他们一定受益终身, 这比什么奖都贵重。

另外, 对“弱者”要多一份鼓励和表扬。学生喜欢表扬, 需要表扬, 我们要从点点滴滴之处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 让这些“弱者”在“鼓励中发扬成绩, 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这就要求班主任务必要细心、留心、用心关顾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这样学生更会有信心, 老师才能放心。

现代社会中看重的不仅是人们的学历和文化分数, 更注重实际能力, 尤其是开拓创新的新思维的能力, 一句话, 就是综合性素质。综合性素质不提高, 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由此我想到怀特海的一句话:“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育的最基本目标, 除了知识以外还有更崇高的目标值得追求。”所以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对那些“无长有短”的学生, 教师既要重视文化知识“补差”, 又要重视其它方面的“补差”。这是隐性的, 是影响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对他们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文化知识,补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文化之外的世界 篇2

“小红帽”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是凶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蛇是恶毒的;“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狐狸是奸诈的……道德评价、情感认同、价值判断与年龄相伴生长。当我们的思维方式被知识和观念驯化的时候,我们就很难读懂周晓枫的《斑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文化是一种启蒙,但文化也会成为一种遮蔽。文化在我们的人格中建立起了种种观念:美丑、善恶、是非、强弱、尊卑、荣辱、公正、秩序、自由、道德……然而这些观念只能管辖到人类文明所能管辖到的领地。超出这个领地,文化其实无能为力。周晓枫的这篇随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化的藩篱,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和价值。她竭力摆脱情感的干扰,去除文化的遮蔽,用尽量客观冷静的态度,为我们写出了一篇别样的文字,带我们重新认识我们原以为很熟悉的世界。

“斑纹”,是一个没有情感温度的字眼,是对世界上的一个特征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冷静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从标题开始,作者就摆出这样一个姿态: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喜无忧,无欲无厌,尽量不留下道德评价和感情痕迹。

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在自然界,弱肉强食并不违反道德,因为未被人类文明规范过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道德,“道德”“尊严”等字眼,仅适用于人类文明。的确,我们不妨重新认真想一想:道德文明与丛林法则,究竟哪个才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最本质的原则?

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在文明的世界里,没有比善恶、公正更重要的标准了,因为每个人的价值都需要它们来衡量,社会需要它们来规范和平衡。然而在自然界,善恶的界限是模糊的,甚至是颠倒的。自然界的“公正”,是偏袒强者去猎食弱者,而人类文明中的“公正”,则是保护弱者一方免受伤害。两种“公正”迥然不同,哪种“公正”的力量更强大?后者只能保护人类社会的平衡,而前者却保护了自然平衡。

冰雪融化,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环。

作者想告诉我们,在人类文明建立的秩序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秩序——人类永远也无力掌控的宇宙自然的秩序。被人类文明规范的世界并非世界的全部,文化内外的世界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世界。我们以文化的视野去阅读世界,很有可能是误读了世界。作者异乎寻常的视野,仿佛庄子笔下的那只大鹏鸟,从九万里的高空俯瞰世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不同的视野,带给我们重新发现的惊喜,这样的眼界,超越了文化的视野,也超越了文化的惯性思维。

想看到自然真实的一面,不仅要将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驱逐出去,而且还要排除感情对文字表达的干扰,既不对弱者的死亡表现出悲伤,也不对强者的杀戮表现出愤怒。因此,在《斑纹》中出现了这样的叙述:

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意味着无数次的成功脱逃,意味着无数次另一头鹿作为替身去死——深水晶似的柔顺的眼睛逐渐闭合,缀满梅花图案的工艺的身体被自己的鲜血浸透。

此种情景,在纪录片《动物世界》中恐怕是会配上低沉的大提琴音乐的,赵忠祥老师的解说也必定会格外动情,但是,周晓枫的文字竭力让感情降到冰点,以尽量客观冷静的表达来描述发生在自然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杀戮和无可奈何的死亡。在自然界,杀戮和死亡都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周晓枫还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美”的观念,提出质疑。

为了更有效的传播,罪恶常常藏在美的内胆,就像甜蜜的果肉包裹着匕首那样尖、夜晚那样黑、坏人的头脑那样深陷在迂回沟壑里的核。什么最大程度地呼应潜在的欲念?端庄的美,带来的是生活的平衡、稳定,至多还有庸常的满足;而自由到野性、狂热到成瘾、放纵到邪恶的美才能引领我们抵达快感的巅峰,让我们幸福得缺氧,震撼之下感到虚弱。最鲜的肉质是河豚,最猛烈的毒液含在她淫乱的红唇里。(《斑纹》原文)

“美”的极致究竟是善还是恶?这种令人脊背发凉的追问,撞击着我们固有的“美”的观念。我们所信奉的“美”,究竟是不是我们内心最深刻最真实的表达?假如我们内心的欲望被允许毫无禁忌地裸裎,我们是否还能保持“美”的端庄仪态?或许相反,届时我们表现出的恰恰是极端的丑——罪恶。那么,在我们欲望最隐秘的地带,美与丑的界线十分模糊。善,未必就是心的本色,“美”,不过是劝善的戒律,它规范人们的内心,就像堤坝规范着潮水的走向,至于潮的野心在哪里,不得而知。

在《斑纹》中,周晓枫这样描述一位狂热的蝴蝶爱好者。

一枚大头针从背部垂直插入,穿透到腹面,蝴蝶胸腔的硬壳发出轻微的破裂声……就这样,然后无声无息,永远被固定在展翅板沟槽的针孔上……爱好者的级别,以制造并拥有多少蝴蝶的死为划分原则。运用一只更换数次纱袋的捕虫网,他营造出奢华的蝴蝶公墓,这座由美和死双重镶嵌的地下宝藏。(《斑纹》原文)

“美”的观念,对自然来说,不是好消息。以上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人们是如何在“美”的驱使下营造了一座死亡的公墓。对人来说,是美,是宫殿;对蝴蝶来说,是死亡,是公墓。而在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却浑然不觉。当观念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左右了人的行为时,自然的灾难或许就开始了。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内篇·应帝王》)

当美的观念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强加到一个不适合的对象上时,即使最善意的爱也会变成罪恶的伤害,这种美丽的错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发生,司空见惯。如果将自己看作自然的主宰,以一种规范者的心态去观自然,人的眼中其实只有控制众生的欲望。没有绝对的平等,就没有真正的爱。任何名义、任何方式的占有或控制,都是伤害。

nlc202309022126

可以说,周晓枫这种对自然的观照方式是对文化传统的一次小小的“越轨”。

在中国文学中,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文可谓多矣,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唐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宋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到元曲“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及从唐宋八大家到现当代的散文,可以说没有自然就没有文章。以上种种意境,都可以称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所谓“移情于景”,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在观察和表现自然时,都是以“我”的感情或道德评价以及价值观为坐标对自然作出价值判断的,“我”始终是世界的中心,心始终是自然的主宰。所以,这种审美观照,审的其实是人的内心,观的其实是人的情感,写作是心灵的映射和表达,得到尊重的,只是人。自然之所以得以进入文学,是因为它对表现情感有价值。进入了文学的自然大多是被人的情感、价值观、道德感命名过的、改造过的自然,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含义,陈陈相因。自然进入了文学,即意味着被圈进了情感的领地,已不再是本色的自然。在这种审美状态下,人与物是不平等的,物是从属的,是为表现人的感情服务的,是人的感情的外化,不是独立的自然本身,作家将人的情感欲望以热忱的态度投射到自然万物上,或以奴仆命风月,或与花鸟共忧乐。

然而,道有“天道”与“人道”之分。道德感与价值观是人的,不是自然的,是人心的好恶喜欲取舍,是情感的裹挟体。然而情感是变幻的,无定的,这个世界上也找不到绝对统一的道德与价值观,以情感去认识世界,以道德去规范世界,以价值观去评价世界,有时候可能让我们离世界的真相愈来愈远。故而,在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另一种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审美不必是移情于景式的心灵外化,也可以摆脱人间价值观念的规范,以冷静的态度对审美对象进行“静观”,还自然以本来面目,这是一种有“高致”的审美境界。

《斑纹》这种别样的表达,或许会给我们观察世界带来一些新的感觉。它去除了文化的遮蔽,去除了情感的存在,让世界自在、从容,不再以文化的方式去体验自然,而是用以物观物的方式去体验自然,通过这种方式的转变,再现自然的内在精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王维笔下,花就是花,它有它的生命的形式及生命的过程,它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无须人来命名。未经文明干预的世界依然是个圆融的生命世界,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怜?拭去情感的痕迹,撤去文明的罗网,让文化的踪迹远离世界,人还原成这大千世界中的一物,没有文化干预的世界,依然是活泼泼的生机世界。看世界活,让世界活,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去除知识的云障,还世界以本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情之情”。无情是最彻底的尊重方式。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有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观,是一种超越文化、超越功利的自然观,不让自己的心情投影到物上,所以程颢看到的万物是自由自在、自生自灭的。在《斑纹》这篇随笔中,周晓枫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这样一种“静观”的方式,作者也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本色的、非文学的、无情感的、无观念的自然。

生活在世界之外的人抒情散文 篇3

当你说你被全世界抛弃之时,内心必定是绝望的。身处绝境,未曾想绝处逢生。绝处逢生,又是何等境地?今日的心情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高低起伏不定。

今日是小型户外运动“越野大赛”的举办之日,本是怀着激情去迎接它的到来,却不想激情还没燃烧就被活活遏死于摇篮之中。我被分配到看教师办公室的任务,此任务真是一言难尽,全办公室只有一个人是什么体验,就是你说话都会有回声,无聊是很正常的。

为了消解消极的情绪,开启久未翻开的日记本。一般情况下,每次写日记,要么是心情很好,要么是极差。显然,只有心情极差的时候,思绪才会这么多。从不曾想过会流落到如此田地,倒也好,随遇而安,处事不惊,一直是我想要追求的。我想哭泣,却害怕脆弱被别人看见,我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我竟不知。小时候有小时候的苦恼,长大有长大的无奈。我想向着风奔跑,却没有丝毫风动的痕迹。岁月的长河里,如果有那么一个可以包容我的任性,容忍我的一切的人该多好,不过,应该不会有那么一个人吧。

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却照不进我的心里,身的创伤远不及心的创伤,害怕一切重回原点,又害怕一切停滞于当下。学会慢慢接受生活的不如意,学会承担生活的压力,学会长大,丢弃当初那个单纯、无忧无虑的自己。好想拥抱昔日的.自己,好怀念曾经的拥有。

走不进别人的世界,被遗忘,被孤立,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荆棘。鲜血淋漓,舔舐伤口,继续上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承受得住成长的磨难,能够珍惜那个可以无忧无虑、纯粹生活的自己,能够独自在一个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长是一个人的,没有人能始终伴你前行。

利润之外的企业文化 篇4

主 持 人:本刊记者董文胜

嘉宾:北京同心动力企业文化咨询公司总裁孙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乔东

企业文化是理当所然

《当代经理人》:企业家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讨论也很多。企业文化怎么来定义?

乔东:文化就是大家都认同,本质就是大家共享,你认同他不认同,一半认同一半不认同,这种文化就值得质疑。所以文化不是企业的专利,企业文化是狭隘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和文化是划得上等号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凝聚力,大家劲往一块使。当然企业文化和老板文化也是分不开的,从老板的性格特点能看出企业文化的特点。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什么都能变,核心价值观不能变,和人的气质一样,只能是改善。文化是企业的基因,基因变了,企业就变了。企业是人的扩大化,企业不能够是单纯的商业团体,而是拥有教派般文化的组织。

孙兵: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企业个性的反应,我的经营的思想,我的管理思想、管理信念、管理道德,企业文化是不能通过评奖来分辨谁优谁劣。企业文化有两个方面:一是你能不能用这种文化来整合大家。大家都跟着你干。二是你的外部生存。你能否适应外部。文化是持续的,相对稳定的。急功近利的畸形企业文化,诸如别人有没奖金就没文化,我有奖金就有文化之类,是不为市场所认同,是活不下来的。活不下来的企业文化能叫文化吗?企业文化产生于创始团队的初衷,沙因说企业文化产生于大家认为有效:创始人想出来,大家执行,获得利润,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就会延续。这时领导文化会发生变化,会不断得到补充。但是它不被推翻,如果被推翻,企业就变了。企业文化的持续是源于初衷,高于初衷的。正如沙因所言:企业文化是理所当然,无可言表。

经营的魔鬼:利润最大化

《当代经理人》:有企业家认为有了利润就有了企业文化。利润和文化是什么关系?如果说利润不是企业文化,那么脱离了利润的企业文化能够存在吗?

乔东:是没有利润没有文化,还是没有绩效没有文化,还是没有价值没有文化?企业没价值,文化缺乏深度,没有绩效,文化就没有基础。根据国际上最经典的几本书:一是《基业长青》,调查的是世界500强企业中的11家,这11家是最优秀的,持续时间最长,持续赚钱的企业。作者柯林斯用六年时间调研得出结论,企业能赚钱,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超越于利润的目标——社会使命当作目标,即高于利润的追求;象安然,2001 世界500强第七名,结果一夜之间就没有了,破产了。第二就是企业有教派般的文化。企业不是单纯的商业组织,和教会差不多,象迪斯尼,IBM里面有浓厚的教派文化。他的排斥性很强;第二本就是《追求卓越》,彼得斯写的,书中提到:凡是目标广泛的企业,比单纯把利润看做目标的企业生存的时间更久,更能赚钱。没有利润就没有文化是站不住脚的。德洛克在《管理实践》中写到,企业把利润看作最大化是极端的错误。利润仅仅是对风险的补偿而不是目的,是对工作的检验。如果你有利润了,你就得到补偿,能规避风险,说明你管理能力强。利润只是把贱卖贵卖说得复杂点。利润最大化是经营的魔鬼。松下幸之助在创业之初就把为人类贫困为人类文化做贡献作为目的,造物先造人就源于他的管理理念。利润不能看成企业最高的目的,只能是实现企业文化的手段。

孙兵:企业文化产生于有绩效的管理思想,绩效和利润是有区别的。成龙老师说:从管理角度讲,企业是依靠市场意识存在,根据资本成本进行测算,这是测量利润是否充裕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企业的目的不是赚钱,赚钱是为了生存下去。获取利润是绩效的成功,也是绩效的测量, 但他本身不是绩效。企业发展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才是绩效,这才是企业的天职。企业的宗旨就是满足社会对你的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对你的需要,产生利润。企业做为经济实体,企业的生存的根源不是你自己,而是你能不能满足外部需求。德鲁克说经济绩效是企业特殊的功能和贡献,是他存在的理由。企业获取成果不取决于企业内部任何人,也不取决于企业控制中的任何事情。成果取决于企业外部力量。企业外部力量或是市场中的顾客,或是产品市场中的政府当局。所以始终的企业外部的某个人或机构决定了企业的 努力是否转为经济成果。

利润不能是企业的灵魂,不能是企业的经营宗旨。文化产生于利润,但利润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多是指管理有效。这种管理有效的方式,能够被大家认同。新的成员来了以后,企业成员拿这种有效管理方式来培育新来的人,这样流程下来的管理方式就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利润是企业绩效的组成,但不是最终结果。或者说你怎么产生利润。企业文化是企业绩效的结果,也是企业绩效的过程。企业文化不光是结果,你有结果了才有文化。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绩效的过程。

张总说有了利润就有了文化,从另一个极端的方向,揭示中国的企业文化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企业文化没有和中国的企业管理真正的结合。之所以直接提出,有失偏颇,大家都在谈,但都是玄而又玄的。却是他站在自己管理实践的角度说到了:我没有钱怎么给人发工资?怎么给人过生日?他说他在湖南的分公司,要求到一年的某个时候,要把员工的父母在农村的接到城里来,这些父母整天在山上,到城里来是很高的荣誉,而且车费全由公司出。如果我不挣钱,车费都可能出不起。他说到了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有氛围的工作场所。这个工作场所的前提是企业能获取利润。但是如果为了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好的绩效,可不可以去污染环境?污染环境可以获取利润,按他的观点,可以排污。但从长期来看,反而不能获利。所以,企业的生存不是取决与你想挣多少钱,而是你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你的需要。利润一般都是信念的副产品。信念就是文化。很多人创业,基本信念就是怎么活下来,活下来的同时是惟利是图还是不惟利是图。有这么两个生存法则,都能活下来。惟利是图可能更快一些,不惟利是图可能慢些。最后真正长久活下来的都是那些把信仰作为自己生存根本的企业。

文化永远是一种粘合剂

《当代经理人》:企业文化需要利润作为基础,当企业的利润在某个阶段没有了,或者下降了,这种文化对企业的意义是什么?

乔东:举个例子。1929年,经济大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很多银行关闭,松下也没有幸免。销量大幅下降。松下幸之助事业心很强,劳累过度,医生要求他修养。他听从医生的安排,到西山修养,把企业交给手下两个人管。有一天,这两人告诉松下幸之助说销量急剧下降,目前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裁员,一是将工作日减半。松下听完急了,说一个人都不能减!效益不好了就裁员,员工会有什么想法?工作日减半可以,就是不能裁员。后来,在员工大会上,松下幸之助的话被转达给全体员工。员工在半天休息日很自觉,利用休息时间到外面推销自己产品。在大危机时,松下销售没有下降,反而大幅提高。如果要是裁员,可能结果就不这样。这就是靠文化。这种文化才是长久的。

孙:企业没有利润的时候,文化的作用反而更好。科特说:一个强势的文化,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轻松到跨越。因为大家觉得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信念。只是在某个发展阶段,企业出现了不可左右的困难。比如说9.11,整个航空业都不行了,不挣钱了。不挣钱就不挣钱了,能活下来反而是强势文化的企业。德隆也是。它就是不断获取中间利润,价值链的不断延伸。抵押,兼并,再抵押,再兼并。就是一个链。一个扣断了,好的企业可以走这种路,关键是断了以后,文化能不能连上?这种文化最典型就是树倒猢狲散。如果树倒猢狲不散呢?所以说文化的作用有两块:一个就是能够促进一个组织内部的整和,使组织更协调一个致。这个一致是什么样是一致?也是取决企业对生存价值的认识。一个就是这种文化能不能持久。也许利润—文化的模式可以很快生存下来,但是能否长久下去就需要观察。

责任编辑董文胜

上一篇:Usher曲线模型下一篇:人力资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