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虚实观”三篇

2024-08-03

老庄“虚实观” 篇1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又称“玉茗堂四梦”) 主要包括四部作品:《紫钗记》、《还魂记》 (《牡丹亭》) 、《邯郸记》和《南柯记》, 除《牡丹亭》外, 分别取材于唐人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 其中, 《紫钗记》和《牡丹亭》的主题相近艺术成就也比较高, 后两部均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有明显的消极虚无的情调。 从戏曲创作方面来讲,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邯郸记》“二梦”, 主要是用浪漫主义的虚构手法来抒发胸臆。 虽然“四梦”都是依托蓝本而作, 但是汤氏本事之外的“改造”却是恰到好处, 达到了 “虚实统一”的地步。 吴梅先生在评论汤显祖“四梦”时认为:“临川诸作, 《还魂》最传人口, 顾事由臆造, 遣词命意, 皆可自由。 其余三梦, 皆依唐人小说为本, 其中层累曲折, 不能以意为之, 裁剪点缀, 煞费苦心。 ”[1]明代词人沈际飞也赞誉《牡丹亭》一剧:“数百载以下笔墨, 摹数百载以上之人之事;不必有, 而有则必然之景之情而能令信疑、疑信, 生死、死生, 环解锥画。 后数百载而下, 犹恍惚有所谓怀女、思士、陈人、迂叟, 从楮间眉眼生动。 此非临川不擅也。 ”[2]汤显祖的《牡丹亭》所描写的人和事虽然匪夷所思, 但却表现了“必然之景之情”, 因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这也是此剧能历经数百载仍然能够感染读者和观众的内在因素。

虽然汤显祖没有专门论述戏曲理论的论著, 他对戏曲创作的见解多散见于诗文和对传奇作品的一些评点、 题词当中。 比如汤显祖最典型的戏曲创作理论, 体现在他与同年进士吕玉绳的一封信中:“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四者到时, 或有丽词俊音可用, 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 ” (1) 汤显祖反对“按字模声”的形式主义创作, 讲究神韵、提倡以意为主的创作倾向。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开篇道:“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 感于幽微, 流乎啸歌, 形诸动摇。 ” (2) 这几句是论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 是对生活情景的感兴和反映, 其中的“啸歌” (歌唱) 、“行诸动摇” (动作) 于一体, 也是戏曲本质的特征的体现。 汤显祖反对思想僵化, 封建教条的戏剧作品, 而更应该根据自己的思想表达真情实感。 关于戏曲创作的虚实关系, 汤显祖在《答张梦泽》中说:“李梦阳而下, 至琅琊, 气力强弱巨细不同, 等赝文尔。 ” (3) 他否定了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 诗必汉唐”的复古思想, 提出:“不真不足行”, 在《焚香记》总评中, 他主张:“某填词皆尚真色, 所以入人最深”, “今后世之听者泪, 读者颦, 无情者心动, 有情者肠裂” (4) , “尚真色”是戏剧作品动人的基础。 所以, 他的“四梦”———《牡丹亭》虽然写的是杜丽娘为追求自由爱情生可以死, 死可以生的故事, 但是, 杜丽娘所代表的命运, 却是封建社会下千千万万青年悲惨遭遇的真实反映。 《邯郸记》中邯郸卢生的黄粱一梦, 《南柯记》书生淳于棼的南柯一梦, 二者也寄托了作者现实的政治理想。 但是戏曲艺术的“真”并非现实生活的直接翻版, 而是经过戏曲家高于生活的集中和提炼, 是“真”与“假”的结合, 看似剧情发展与生活真实不符, 然而与艺术真实相侔合。 汤显祖还把这种“若真若假”的境界归纳为“意趣神色”的“神”。 关于戏曲创作的“神”他在《合奇序》中还谈到:“予谓文章之妙, 不在于趣形似之间, 自然灵气恍惚而来, 不思而至, 怪怪奇奇, 莫可名状。 非物寻常得以合之……故夫文墨小道, 可以入神而证圣。 ” (5) 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虚构, 不拘泥于形状而求得神似。 此外, 汤显祖还从艺术技巧的继承方面谈论要吸收前人的经验, “尝与友人论文, 以为汉宋文章, 各极其趣, 非可易而学也。 ” (6) 但是, 在继承前人的时候要有批判性和新的思想意识, 反对模式和格套。

汤显祖深受王学左派思想的影响, 他的“因情成梦, 因梦成戏”就是这一文艺思潮下的产物, 开放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以虚而用实”, 对题材的处理更加灵活, 对精神寄托的反映更加含蓄, 艺术创作更加能发挥独创性。 在《答凌初成》中, 汤显祖说:“不佞《牡丹亭记》, 大受吕玉绳改窜, 云便吴歌。 不佞哑然笑曰:昔有人嫌摩诘冬景也。 其中骀荡淫夷, 转在笔墨之外耳。 ” (7) 汤显祖借艺术作品中这种自由舒放恣纵无尽的感染力, 寄托自己在戏曲立意上的意旨和情思。 他认为戏曲作品的真正魅力常在言外, 吕玉绳改窜《牡丹亭》, 只苛求语调上的协律, 而把作者寄托的情思完全打破了。

汤显祖的这种理论与稍前时期的李贽和稍后时期的王骥德的“虚实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李贽《焚书》卷三《杂述·虚实说》云:“有众人皆信以为至虚, 而君子独不谓之虚, 此其人犯虚怯之病, 有众人皆信以为实, 而君子独不谓之实, 此其人犯色取之症, 真伪不同, 虚实并用, 虚实之端, 可胜言哉。 ”[3]强调戏剧创作只有恰当地运用虚构想象才能更加典型化, 但虚构想象又必须依托于现实生活。 不能脱离生活而胡编乱造, 也不能一味拘泥于生活而犯色取症。 在评论“化工” (《拜月亭》《西厢记》) 和“画工”《琵琶记》时说:“风行水上之文, 决不在一字一句之奇。 若夫结构之密, 对偶之切;依于道理, 合乎法度;收尾相应, 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 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 ”[4]李贽倡导“童心说”, 他认为只有从“童心”出发才能创造出“化工”之作, 从而贬损“虚实相生”为“画工”作品的一种技巧。 李贽的“童心说”与汤显祖的“世总为情, 情生诗歌, 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 大小生死, 不出乎是”的至情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正确处理真假, 虚实的关系, 王骥德的论述颇有见地:“戏剧之道, 出之贵实, 而用之贵虚。 《明珠》、《浣纱》、《红拂》、《玉合》, 以实而用实者也。 《还魂》、二梦, 以虚而用实者也。 以实而用实者易, 以虚而用实也难。 ”[5]剧作家对戏曲艺术形象的刻画不应该是单一的、局限的, 而应该是灵活的, 多侧面的。 王骥德认为, 汤显祖的《还魂》、“二梦”等比《明珠》、《浣纱》等剧高明, 原因在于前者“以虚而用实”, 后者则“以实而用实”。汤显祖在《答凌初成》中说的“骀荡淫夷, 俱转在笔墨之外”与王氏的认识是不谋而合的。 此外, 王骥德在《曲律·论用事》云:“曲之佳处, 不在用事, 亦不在不用事。 好用事, 失之堆积;无事可用, 失之枯寂……《西厢》、《琵琶》用事甚丰, 然无不恰好, 所以动人。 《玉玦》句句用事, 如盛书柜子, 番使人厌恶, 故不如《拜月》一味清空、自成一家之为愈也。 ”[6]戏曲是唱给人听的, 所以对用事的标准比诗歌更加通俗易懂, 更加自然。 王骥德认为把“事”用在句中而又恰到好处, 不着痕迹, 方是妙手。 举《西厢》为例, 第五本第一折写张生进京后对莺莺的思念, “杨柳眉颦, 人比黄花瘦。 ”其中“人比黄花瘦”引用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词句, 融合在此情此景中, 宛似崔莺莺话而“令人不觉”。而要达到这种程度, 则需要博搜精采, 胸有丘壑。 类似于汤显祖所主张的“必参极天人微窍, 世故物情, 变化无余, 乃可精洞弘丽, 成一家言。 ” (8) 而且汤氏在此基础上, 还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人虽有才, 亦视其所生。 生于隐, 屏山川人物, 居室游御, 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 未有睹焉;神明无所练濯, 胸臆无所厌余;耳口既吝, 手足必蹇。 ” (9) 提倡戏曲家要有生活基础, 还要见多识广, 不仅要读万卷书, 还要行万里路。 这种戏曲审美的认知, 也说明了汤显祖思想的进步性。

关于艺术创作的实与虚, 清代郑板桥《题画》中总结经验:“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 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 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戏曲创作的法则与画意有异曲同工之处, 即“意在笔先, 趣在法外”。

“虚实”说本身充满了辩证的因素, 这一命题也为戏曲理论和实践开拓了无比丰富的空间。 中国传统戏曲批评的“虚实观”着重探讨的是戏曲之“剧”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纵观三家的理论:汤显祖重在表达“意”, 他主张“凡文以意为宗”, 他的作品完全是处于自我本心的淋漓尽致的揭露, 所以对他人改编自己的作品深恶痛绝。 王骥德的《曲律》主要论“律”, 王氏写作的宗旨在于“以律谱音”、“以律绳曲”, 主要论述了南北曲的源流和发展、作曲和唱曲方法, 后增补的杂论则涉及到创作方法、戏曲史和作家作品的品评。 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称汤显祖“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 沈璟“音律级精终为艺士”。具体到中国传统戏曲理论中的“虚实”观, 曲家大都主张戏曲创作要发挥艺术想象力和虚构的能力“以虚而用实”。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在前人基础之上又包含了哲学深度。

参考文献

[1]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 2009:65.

[2]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 (《牡丹亭题词》) [M].济南:齐鲁书社, 1989:1227.

[3][4] (明) 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101, 97.

[5][6]王骥德, 著.陈多, 叶长海, 注释.《曲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201, 178.

老庄“虚实观” 篇2

老子;庄子;生命哲学

【作者简介】陈宏宏(1978—)女,湖北郧县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布依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从“道”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存在。在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无论是阐述生命的本质还是生命的价值甚至生命的超越,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高超的智慧。挖掘老庄思想的精髓,能让我们大学生以独特的眼光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1.生命产生的根源——道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提出了“道”作为最高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同时它还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虽然无形无像,却具有实在性,是比天地更为古老的原始存在,是化生万物的第一性的精神本体。可见,道家用“道”这个抽象的东西来解释万物,包括生命的本源。

2.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2.1生命的价值——重人贵生

在老庄看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著,不断地超越。因此,要重视人,珍惜个人生命,懂得享受生活。尤其谈到死生的问题,老庄都以一种很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无所畏惧。“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意思是说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庄子也提出了“齐生死,顺自然”理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皆属自然本来的同一完整过程,死是生之回归,生命是前生命和后生命为一完整的宇宙过程,所以不需要怕死。这里要人们以理性的思辩,认识“道”的永恒存在,当心与“道”相一致时就参透了人的生死大关,无所畏惧,从而能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2.2生命的本质——质朴纯真

在老子看来,人是从自然那里而来,纯真质朴,天真烂漫,没有人为的造作,如婴儿一般,也就是人性的本来状态了。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即人的本性就是生命的本来样子,素朴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知识技巧,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智慧心机,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束缚和忌讳,这种自由是天纵的自由,就如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样。不失掉生命的本来样子,就是人类应当走的正确的道路。老庄对生命中质朴纯真的本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主张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也让我们对于生命中心机智巧的状态同自然状态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3生命修养——宁静超脱

人生修养,是人类自己改造自己,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有意识的道德活动。老庄强调人的宁静和超脱之境。道是世界万物的法则,是人生的惟一指导。因此,人生修养应该“惟道是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老子强调退而自保、完心尽性来消除社会的种种恶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为了与自然为一,庄子又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休养手段。“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需。需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能使心虚,无存一物,就是“忘”却一切,从而达到与道德融为一体:“堕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庄子·大宗师》)道家的这套修养理论很讲究内在素质的培养,指导人们如何去掉在世俗中沾染上的习气和一切小聪明,如何生活得飘逸洒脱、逍遥自在,如何与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完善人格是必要的。

2.4生命中完美的人格形态——圣人

老子将生命中的完美人格称之为“圣人”或者“真人”。圣人完全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真实无伪,虚静无为,自然而然。所谓的圣人也就是最平凡、最朴素的人。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真人”。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所谓“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在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工夫,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都具有超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老庄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都是完美、自由的境界,每一个生活在俗世、现实中的人,除了去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外,应该有人最本真的一面,也应该使人的内心保持着那份纯净。

3.老庄生命之说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也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陷入迷惘、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近来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2010年药家鑫杀人事件等等,这些个案虽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普遍态度,但也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大学生生命观的脆弱性。在青年大学生处于求知识、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理性而成熟地对待生命,会酿成种种悲剧。老庄生命哲学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3.1珍惜生命

生命具有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在道家看来,金钱、名利、权势、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庄子认为世俗之人用宝贵的生命和自由来换取功名利禄,这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终为身外物所役使而不得解脱。这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人称为“倒置之民”。

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成长,沥尽了父母的心血。我们要带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懂得爱惜别人的生命。

3.2珍爱生命

生命是强韧的,它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又是脆弱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疾病暴发,又可以把人带向死亡。佛家说:人生如苦海,要经历种种的磨难,才会获得成功。人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没有认清生命和生活的区别,往往把生活的挫折、痛苦的感受视为生命的全部,一旦生活不如意,就妄自用结束生命的形式来解决,而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理智的。老庄则以一种比较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处事原则上,提倡守柔、处下,在生活中我们不必那么极端,在人世繁华中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自己保留一个纯洁、宁静的空间。守柔、不争的人生态度,却也让自己活得自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八章)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

另外,老子特别告诫人们应当“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可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3.3注重生命中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审美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会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是美?先秦道家以顺自然为德,也以顺自然、合自然为美。他们认为人为的礼乐是违反自然的,因而也谈不上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过多对私欲的追求会蒙蔽人的五官,污染人的心灵,损害人生。因此,他反对支配人、牺牲个体生命自由的美。相反,肯定和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素朴自然之美,个体生命自由的美。

庄子进一步否定了世俗中通行的美丑标准,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毛嫱丽姬与东施无盐的美丑并无两样,并且美是一种超越功利得失的个体的自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最后达到“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老庄对美的理解极为深刻,给人以回味启迪,欣赏美、追求内在美、精神美,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欢乐,心存感激过好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善于享受生命,注重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上的那份自由使得我们更能豁达地对待人世间的纷扰,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

当然,老庄生命哲学也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老庄哲学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智慧。以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以及重生养生的修养理论,指导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这样的指导是极为高明的。参透他们生命哲学的精髓,以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他们能以理性、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困难,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2]魏英敏主编.王泽应副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观《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有感 篇3

先锋小学 五年级 齐畅

生命诚可贵,但是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中的革命战士们却可以为了全国人民的自由,英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被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震撼了!

当荧幕上,四连的最后一位战士用尽生命的最后一口气说:“我来告诉你们,我们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一共八十二人,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说完,他就断气了。是的,四连为了掩护新四军主力和刘老庄老百姓安全转移,全部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八十二位英勇不屈的壮士个个都是好样的: 连长白思才,在没有手臂的情况下,歼敌十余人,最后壮烈牺牲;副连长石学富,在炸弹爆炸的一瞬间,为掩护队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排长蔚庆忠,在与鬼子肉搏时,与敌人同时将刺刀送入对方的体内;狙击手田一枪,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区,杀死了许多敌人,最后英勇就义……看到这一位位英雄的倒下,我的眼眶湿润了。他们都是铁铮铮的汉子、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肃然起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多少革命战士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英勇战斗和不怕牺牲,就没有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在和平年代,虽无需用生命去报效祖国,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

有一首歌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错,正是那些英勇无畏的共产党战士,才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我想,如果那些战士们看到我们今天的祖国如此强大,他们应该也会露出笑容吧。

评语:

上一篇:基督教信仰《圣经》下一篇:炫耀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