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电影十篇

2024-07-08

青春期电影 篇1

一、台湾青春电影的缺乏认同与归属的昨天

台湾电影在九十年代政治“解严”之后一直处于迷失与寻找的状态,电影中人物都是处于无助和彷徨的状态。这也源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侵台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观众在看九十年代的台湾电影会出现语言的错位,同一部电影中会出现多种语言,国语,日语,英语,地方方言,多样的语言在这个岛屿上汇集,而电影正是台湾当地民众真实生活写照的缩影。同样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本处于迷茫期的台湾电影更加如履薄冰。台湾地区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台湾电影在原有的传统模式的运行中,远有好莱坞电影的大量涌入,近有香港和大陆电影的引进,使得新世纪之初的台湾电影几乎没有在本土的立足之地。

而对于作为台湾电影最为核心的观众,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视野也为之打开,观众已经无法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写实电影。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观众的观影习惯和期待也随之变化,无法在是生硬的场景和故事来填充的。而台湾电影原本在这一时期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而忽视商业性与娱乐性也是此时电影低迷的原因。

台湾电影自新浪潮运动后,受巴赞电影理论的影响,长镜头、固定拍摄成为了台湾电影的一个基本的镜头语言,导演们对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可谓到达一定高度。继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和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艺术电影的创作深深影响着之后的台湾导演,也使得台湾青春电影曾在九十年代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之后在蔡明亮导演的 “水”中三部曲中展现的是几对青年人迷惘的青春故事,电影采用了生硬写实的影像风格,晦涩的剧情让观众难以认同和喜爱,电影中更是将水的艺术象征性发挥到了极致。电影《爱情万岁》中象征情欲的浴缸里的水,《河流》中流淌着死亡意味的脏水,《青少年哪吒》里压抑与反抗包裹着房屋的雨水, 然而导演这类电影手法的应用并没有吸引观众。这一时期台湾电影导演们过分追逐电影艺术上的创作而忽视了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得此时台湾电影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很多,但国内票房则惨淡至极,没有哪位导演希望自己拍摄的作品无人问津。然而电影一直以来就是艺术和商业性的融合,所以电影人不能只抓住一边而完全忽视电影的商业性。 电影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需要的观众的支持和导演的创新, 因而重拾台湾电影的商业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寻找到青春电影艺术和商业上的一个平衡点是当时电影人所首先考虑的。在此之后受到日韩电影的影响,台湾青春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影像风格中都脱颖而出且数量可观。在青春电影中台湾不在是阴冷潮湿,暗色调的城市,而变成的清新润泽,充满浪漫和奇迹的地方。

2008年,一部电影的问世让台湾青春电影重新焕发青春,国境之南的《海角七号》以4.6亿新台币的票房让我们看到台湾青春电影的未来潜力。

二、台湾青春电影转型多样化的今天

台湾电影在经历过低迷大背景下开始逐步寻找属于本土电影的转型之路。电影商业性的重塑是电影人们首先所要考虑的,这时期电影人开始关注观众期待看到什么类型的电影,随之对电影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变。同时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支持下台湾电影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电影人则更开放思路,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和想像。而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恐怖电影,纪录片发展现状都有所突破。而台湾青春电影则是该时期数量最多,最受观众喜爱的一个类型。原本台湾青春电影中的灰色在新时期转型之后则变成彩色。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会搬上荧幕,不仅受到台湾本土居民的喜爱,也影响着许多周边地区。说起近些年来的台湾青春电影,观众可以叫的上名字有很多,继《海角七号》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观众记住了九把刀和沈佳宜,台湾青春电影的前景是乐观,丰富和多彩的。

(一)题材的单向性转为多样化

青春电影主要围绕着青少年青春、迷惘、彷徨时期的成长历程,自然而然爱情在懵懂的青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里男生女生之间的羞涩感情在台湾电影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尽管电影中故事是娓娓道来缺少轰轰烈烈但却让观众为之心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使观众陷入深深的回忆,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依旧舍不得解开。再如电影《天台爱情》、《近在咫尺的爱恋》、《一页台北》讲述得都是纯纯的青春爱恋。这类电影之所以让观众印象深刻是因为在那里,爱情总是那么美好,就如观众所期待和憧憬的,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任何的杂质,回归最初才是爱开始的地方。当观众还在为少男少女的故事所触动之间,伴随着青涩的同性之爱闪亮登场。台湾相对于大陆地区对同性恋的宽容度和认可度要高出很多,台湾同性之爱的电影早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 《青少年哪吒》都有或多或少描写同性之爱的片段和主线。近些年《蓝色大门》、《盛夏光年》、《花吃了那女孩》、《刺青》、《女朋友,男朋友》等越来越多的同性题材出现在大荧幕上,这类电影通过平稳的叙事,展现潮湿的街景,描写止步的爱情,观众或多或少的了解目观这个群体之间的爱恨纠葛,电影让观众用平常的心态来认可和感受同性之爱。同样青春时期,有爱情也有为之热血的梦想,对于梦想的坚持和向往在新时期的电影里迸发而生。电影《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关于寻梦,无论现实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只要有信念,坚定自己的梦想就会有奇迹的发生,生命只有一次,梦想不会只有一次, 这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从电影中所领悟的有关梦想的力量。与之相凑巧的是《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将音乐元素融为电影的主题。台湾青春电影在这些年突出的体裁则是音乐电影的出现,这类电影的主人公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如《不能说的秘密》、《逆光飞翔》,又或是音乐表演者如《海角七号》 和《听见下雨的声音》。无论是海边的沙滩音乐会还是室内的钢琴合奏,音乐在电影中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跨越国界, 可以实现自我,可以穿越时空,美丽的音符宛如绵绵的细雨浸入电影中。

(二)人物角色设置的多样转换

题材的丰富性来自于故事角色的多样性,台湾青春电影尽管同样描写校园生活的男生女生,但人物角色的设置相比之前的电影中边缘化的人群,新时期电影在关注边缘人群的同时,将描写对象进行横切面的扩展,观众在这类作品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新人物。《逆光飞翔》中的阿翔看不见花花绿绿的世界,但他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听说》中,尽管男女主人公都不是聋哑人,但是由于开头的误会彼此认为对方听不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没有声音但真挚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观众在电影中更是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人物,然而整部影片导演所有用画面呈现出来了的也看似合情合理。之后有《艋舺》描写一群暴力少年用义气和兄弟情谊谱写青春。多样的人物设置使得电影总能出现创新力,每看一部电影,就如同一次新的人生体验,和剧中的主人公一起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百味。多样的青春絮语和成长历练被观众认识和领悟,因为如此,更多的人物形象有待导演们的不断发掘,似一汪富有创新力的泉水不断注入电影中。

(三)影像风格的转化和标识

台湾,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充满绿与蓝,电影中给我们所呈现的台湾总是那么美与怀旧。尽管早期电影中画面风格也是平稳流畅,却总是被压抑在社会大背景的环境下。近些年的台湾青春电影也有一个雅致的别名———“小清新”电影, 借以清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抒情的叙事让台湾青春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影像标识。电影《爱》中是由四个平行故事所组合而成,影片开头导演用一个将近10分钟的长镜头把四个的故事的主人公串联在一起,舒缓流畅的镜头让观众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职业和身份,还有他们彼此多样的爱情。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单独的叙事,导演用极其娴熟的视听语言将每个故事都诠释的十分贴切,虽然四个故事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无论你是否到过台湾也可辨别说,看台湾青春电影, 与镜头向北向南,一起欣赏台湾独有的风景和影像。

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创新后,无论是主题,类型或是影像风格都带有自己独有标识,深受观众的青睐。而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青春电影,数量上与日俱增,然而在票房和口碑上不能得而兼之。

三、大陆青春电影的快餐与重建

大陆青春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迸发激情。九十年代的青春摇滚,披散头发,拿着吉他,大声吼叫的青春记忆在《头发乱了》、《长大成人》和《北京杂种》都有体现。同时期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青春成长故事,之后几年,大陆青春电影如白纸夹在大陆电影史中。在2008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大陆市场引发热潮之后,大陆青春电影则一夜间突如其来。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被搬上大荧幕,而且在获得充分的商业效益后,口碑和票房并不是得而兼之的。

电影“重复化”。在《那些年》之后,大陆青春电影都是充满回忆性质的叙述,感慨那段遗憾的匆匆岁月。在此之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包括今年的青春喜剧《夏洛特烦恼》,剧情模式大致是一样的模式,都是成长为成年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不满和愤懑,通过对青春的回忆来感概青春的短暂和无知。电影中的青春仿佛都有作为群体中的男生或者女神出现,而主人公总是充当的追逐的角色,而剧中人物总是出于利益的驱使选择了分开的结局。也正如《夏洛特烦恼》中在平淡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开始回忆过去的青葱岁月。而主题单一,题材重复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让大陆电影观众对青春题材的电影从开始的热衷到现在已经缺乏好感。电影“快餐化”。由于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导演看到来拍摄青春电影的商机,简单创作一个故事,找一些炙手可热的明星的,几乎很快的时间内可完成一部电影的摄制。同时电影的宣传营销策略的加强,使得青春电影的票房水涨船高,但是观众对这一时间青春电影的评价却和票房的增长不能正比。电影变得像快餐一样,制作得快,观众消化得也快。看过电影的观众对自己看过的电影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相比与台湾青春电影在很多年的今天,观众依然会想起那些年的女孩和故事。电影“曲解化”一些青春更是为了吸引观众满足,更是剧情低俗,或是不切实际错误的引导青少年而近些年尽管以“青春”命名的电影的出现很多,类似于《青春期》《青春如诗》《正青春》,这类电影层出不穷。然而故事只是简单的拼贴,内容上更显空白,一味的追求市场和迎合大众猎艳的态度,全然歪曲青春成长的意义。观众对于记忆中的青春是迷惘、反叛和任性,并不是近几年的电影所讲述和描写的青春是多么现实、如何上位和尔虞我诈。青春作为最值得回忆的阶段,它应该是值得回味,有所触动。相比于台湾青春电影的蓬勃朝气,大陆青春电影应从台湾电影中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大陆青春电影应该不只看到电影的强大的市场驱动力而忽视电影的艺术性,应该在台湾电影的多样转型中找到自己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并加以创新。

(一)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并重

和台湾青春电影过去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大陆电影,大陆电影在近些年由于在商业上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电影《小时代》更是通过四部电影的形式来吸引观众赢得高额的票房。然而在观众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根本无法懂得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主题。只是让观众记住了电影里绚丽的场景和华服。如果长时期这样的局面持续的话,观众会对大陆电影逐渐失去信心,最后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大陆电影的长期发展。电影作为第七门艺术,其也是融合了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制作者应该要更好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用通过电影来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市场上的盈利。大陆青春电影可以借鉴台湾青春电影的多样题材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青春电影不是只有爱情,如台湾青春电影可以有梦想、有坚持、有执着、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正如台湾电影所传达的青春,梦想,近些年内地描写青春成长的电影往往远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观众的判断和审美。电影制作人应为电影接受的主体寻回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是像电影里看到的有钱人才会有青春,长得漂亮的人才会有青春。青春电影应该贴近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让观众看到熟悉的场景和似曾相识的故事,再次看到电影会有所触动和怀念。电影尽管作为大众消费品,也应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应该创作观众自己喜欢的电影:同乐、同哭、同青春。相比台湾电影中的青春梦想,平凡的小镇居民可以办一场精彩的演唱会,看不见的阿翔可以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青春是属于每个人的,你我的青春会散发属于各自的光彩。

(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台湾电影中,尽管只是隔海相望,观众却能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还有台湾当地人的在地精神。电影中会出现带有本土特色的夜市、语言、音乐、民俗等等元素,看完整部电影观众仿佛和剧中一样从台南到台北领略着属于台湾的本土文化。在90年代的大陆青春电影中,导演也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摇滚标识和地域特点。《长大成人》、《头发乱了》中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北京话都与人物故事的发展紧密融合。与之相比现在的青春电影放在任何城市或者校园都可以拍出一样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很多民族化的东西完全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大陆电影缺乏一个本土化的认证,将本地区本民族的地方结合起来,创作和描写地区所特有的电影,焕发出新的青春火花。台湾电影从过去到现在正经历着最好的时段,丰富的创新和想象力正如一股隽永的血液倾入电影中,《星空》中小美的想象,《不能说的秘密》中导演的想象,《宝米恰恰》中少女的想象,《等一个人的咖啡》中爱情的想象。大陆青春电影应该增加题材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的想象,加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焕发青春的光彩。

(三)全球化与个性的彰显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电影也相互融合,想要赢得全世界的青睐。而中国电影要想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应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电影的模式,而是在融合了自身元素后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而作为这些年异军突起的大陆青春电影更是应该发挥属于自己的特有标识。这些年台湾青春电影在转型期的成功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和日本韩国的青春电影比较,台湾青春电影也以青春怀念和阳光街道让观众每次观看都可以陷入其中感觉温暖。在电影中,观众会看到了台湾美丽的街景、田园、大海他们总是润物细无声般润泽在电影中,如同真正的青春场景和故事发生在生活周围。 而相比于大陆青春电影,却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标识。正如大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青春故事,可以发掘的青春电影有很多,电影人应在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找出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影像特征。就如同台湾电影中的夜市或者是在地文化的坚持俨然成为台湾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与元素。相比与大陆青春电影近些年一直在向外走,总是想要展现外国一些美丽的场景,仿佛只有电影中出现了国外才是一部高大上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 大陆青春电影完全可以发挥本民族的特长和特色,观众想看到的青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周围真实的青春,有些或许快乐或者悲伤但依然内心暖暖的青春电影。

一位导演曾经说过:“当你站在山脚看风景,身边树木的种类是繁多的,当你到达半山腰时,所看到的植物会少了一些,当你达到山顶,所看到的植物都是一样的。”正如拍电影, 你站在山脚下,身边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当你爬到半山腰, 电影的确会凸显出主题,主题则显得相对较少,而当你到达山顶,完美的掌握的题材和主题,电影就如一个共通的语言, 所有人都会爱看。电影永远倾向于艺术的创新力和情感共鸣性的统一。大陆青春电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也可以追梦,寻找理想,青春不是金钱堆砌的青春也不是尔虞我诈,青春是怀念、是记忆、是无与伦比。

青春期电影 篇2

关键词:青春片热,泛娱乐化,类型化

“青春片作为当下中国电影新的推动力,在市场上颇受青睐,标志了一些初执导筒的年轻人在类型意识上的觉醒以及可贵的艺术探求”1然而这些青春电影在商业成功的背景下,主题的重复、类型的单一、文化主题创新乏力等等问题,所呈现出的青春电影在商业与艺术上的巨大差距应给电影人们以信号,青春电影的类型化任重道远。

一、青春片热

近几年国内青春片叙事空间也大多在校园,展现充满活力、叛逆、疯狂、纯真、梦想等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角郑微亲历青春爱情的甜蜜与痛楚,亲见爱情至上的阮莞、物质至上的黎维娟、自尊心极强的朱小北三种不同类型女生代表的青春。《同桌的你》以时间为轴线将大事件与人物命运相关联。讲述互为同桌的林一和周小栀两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情感经历。《匆匆那年》以小团体中每个人的视角回忆高中和大学时期他们之间不断纠缠的恋情。中年导演刘杰首次碰触青春题材,《青春派》以高考落榜的复读生为主,讲述了高考重压之下不同人物的各式青春。2015年,《万物生长》《栀子花开》《左耳》等青春电影再度形成攻势。电影叙事很难离开校园爱情的分分合合,故事仍聚焦80、90的学生时代,大体仍是感伤忧郁的情绪苦涩青春的再现。长此以往青春电影的大量涌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并不能像台湾电影一样形成一个成熟的类型现象。

二、泛娱乐的青春表达

近几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主打青春怀旧,围绕男女主角少不更事的学生时代感性疯狂的恋爱故事展开,主题单一。《致青春》用白色短袜、回力球鞋、流行歌曲《红日》、红白机游戏等元素将人们带回80后的大学时代。《同桌的你》将主角个人经历与历史大事件相贯通,爱国游行、非典、911、出国留学潮等。此外还有《匆匆那年》,《万物生长》等系列表现青春题材的电影,它们“创造性的怀旧揭示了时代的幻想,而未来正是在这些幻想和潜力中诞生的。”2然而不断涌现的青春片放肆怀旧,并没有去深入探讨怀旧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没有关注如何避免幻灭。只是单薄表现一群正值青春的孩子在荷尔蒙支配下的懵懂,冲动,阵痛。这些青春电影多以简单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出国成为没能走到一起的重大原因,相爱的人最终都没能走到一起,打胎成为残酷青春少男少女的成长代价,青少年的对立阶层缺失,主人公价值观仍片面尚未成型。

在叙事逻辑和镜头语言方面所呈现的水平与大数据的票房并不能匹配。电影《同桌的你》男主人公从理科班转入文科却升入计算机专业,成绩优异的女主人公莫名无法出国两人无法再续前缘,这些牵强附会的情节使整部电影笼罩在莫名其扰的氛围中。英格玛·伯格曼认为“电影与文学有区别”,因为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手段直接作用于想象,而文学是作为一种语言手段直接作用于理智。2电影《匆匆那年》多次采用逆光镜头意图渲染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不断出现的升格镜头试图引人深思。然而这些镜头语言与电影叙事并不能很融合,讲述故事过程中突然穿插近无头无脑的镜头渲染气氛常常造成叙事断裂。

三、青春电影类型化道路

美国学者吉姆·派珀在讨论青春片时认为“这种躁动不安的电影类型分为三种次类型 :温和型的,叛逆型的以及自我反思型的”3,在以青春为母体的叙事过程中,青春电影也在尝试对各种题材进行突破。以高考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青春派》,父母老师作为对立层面扮演重要角色,虽然其中青少年大多被标签化、扁平化,但是对校园暴力,性别认同错乱,等问题有所触及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万物生长》有意运用黑色幽默,突破性的表现性与成长等重口味话题。“电影类型的形成离不开本地、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滋养,也离不开‘主题的统一性’或曰“共同伦理”的内置。”4我们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类型是单一的,需从青少年实际的生活中汲取养分。表现青春时代,除却校园爱情之外,也应该更多的关注青少年的思想现状。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对待亲情、友情、爱情的观念态度,处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摩擦,遇到的挫折,对人生美好憧憬下的努力奋斗。

微电影的青春期 篇3

微博时代下的一个蛋

微电影已迅速成为最热门的词汇和艺术品种,发展速度和眼球效应让人吃惊。2010年火爆网络的《老男孩》让人们对于微电影模式重新认知之后,2011年便成了国产微电影元年,这一年,有不少于2000部微电影问世。2012年3月底,一天之内北京竟有4场微电影的活动同时举办。在微博上、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上,微电影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这个微博、微群、微小说等微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的“微时代”,探讨微电影的走红原因并不困难。现代人的时间已经被切割成碎片,他们的目光也日益收缩为眼前30厘米的手机或电脑屏幕前。那些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微时放映的视频短片,非常符合快餐文化时代受众的胃口,更符合从业者一切从快的心理。

在天津知名影评人王柠看来,微电影的出现更像是微博时代下的一个蛋,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

草根的梦想

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网民已超过4亿,他们都是潜在的微电影观众,近几年视频网站激烈竞争,买片价高得难以承受,对视频盗版打击也前所未有的严厉,因此微电影正合大批需要原创内容的视频网站的胃口。各大视频网站目前都在“圈地”,微电影因此成了最好的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近些年国产片在影院表现力一般,每年上百部电影无缘院线,网络电影正好补了这个缺。

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相继展开;土豆网微电影大赛、新浪微视频大赛、南方微电影大赛、两岸原创电影大赛等各类微电影文学征文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中国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微电影创作基地,以及中国高校创意产业联盟发起的“公益微联盟计划”,都在为微电影的热情加温。凤凰、百度等门户网站更争相开通了微频道。“幸福微剧场”在青海卫视开播。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微电影的一场盛宴已经开席。

从前,拍电影被视为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专业活儿,然而佳能5D2的出现和普及,让微电影的制作变得简单。虽然不是纯专业器材,但拍出来的画质足以符合播出要求。基于此,校园这个不缺创意、时间、学习能力的群空间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王明武是福建龙岩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大二学生,2010年11月22日,他与五位同样喜爱电影的同学们组成了一个团体——24帧工作室。王明武对本刊记者介绍说,拍摄基本是零成本,教室是借的、演员就是学校的学生,义务演出。他们拍摄的《爱的救赎》参加了百事“创意创业创自己”大赛,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工作室每个人都兴奋异常。目前,在学校的支持下,工作室的同学们一边进行电影拍摄,一边积累技术、加强学习。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参加几次大的比赛,为自己树立品牌。

校园这块充满创意的阵地已被微电影占据。中国青年报社成立了多媒体传播平台,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官方网站校媒网和腾讯微博联合打造的“微博校园”,有近6000家高校社团聚集于此。而中青报与湖南卫视联合发起“十八岁的选择微电影大赛”,则征集、拍摄了30余部微电影。

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主编、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秘书长姜蕾说,高校是微电影发展的舞台,学生是微电影创作的生力军。中青报正在尝试通过联合投资人或结合某一青春主题与大的影视机构合作等形式,进一步推广微电影,培养一批有才华的大学生微电影制作团队,推动微电影在校园蓬勃健康发展。

电影从业者郑旭认为,“微电影给草根阶层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可能性,那些没有条件上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的人,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微电影的“他”用途

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视频内容都打着“微电影”的名义行走江湖,难免会让人产生疑问:“微电影”到底是什么?其实早在电影发明之初,电影就是以短片或是微型电影的形式出现的。一般认为,微电影短则30秒,长则1小时,投资少则几百元,多则上百万。

草根参与制作的微电影简陋和粗糙,算不算是微电影呢?有专业人士称:微电影只能算是视频,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谈的电影是一种工业,无论是灯光、摄影、布景还是造型,等等,电影本身有个系统,不是简单拿着DVD就能拍出来的。电影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微电影只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产物,微电影至今尚未成为工业。

《广告导报》总编辑、资深制作人凌平认为,既然美其名曰“微电影”,那就意味着品质比当年的网络短片更为高级、精良,在拍摄手法、要求、水准上与电影趋近,“简言之,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

微电影这一概念的诞生以及迅速地流行于大众之中,并没有抛弃作为短片的原有功能,而是将短片的功能进一步放大。知名导演参与制作,大牌明星纷纷加入。微电影成了艺人活动宣传片、娱乐圈的“新玩具”、大电影推广番外篇、新专辑营销“新手段”,也是电影人的试验田。

姜文借助微电影《看球记》诠释父爱,周迅则通过《五行伏妖》过了把导演的瘾,不少歌手也选择微电影宣传近期活动:萧亚轩与前男友王阳明在《一百分的吻》里再续前缘;游鸿明在《血色天国》里玩转“江湖杀手”的潇洒刺激

制作方通过微电影《千山暮雪》的番外篇,舍虐恋为爱情童话。导演彭浩翔借助“《春娇与志明》系列微电影”为《志明与春娇》再推续集。火过去的电视剧能再火一次;没上映的电影能未播先热,微时、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的微电影也正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成为影视作品商业模式的一个新亮点。

大批明星玩起了微电影,对于这个新生事物,他们最看重的,还是自由创作。陆川在出席微电影活动时表示:“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微电影会让我们这些拍影院电影的导演回到网络草莽时代,拿出心里最真实的东西,寻找最原始的表达。”王小帅的看法则更直接,“相较于大电影,微电影的平台大,禁区稍少,能够玩出新花样。”

娱乐权力大举介入,改变了微电影圈里早期业余视频短片的粗糙色彩,烧钱的大制作在制造一个个噱头,也给微电影引进商业化构思、专业化流程。

广告与内容的博弈

微电影,片子长短可以微小,成本可以微小,但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一定是“巨大”。微电影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品牌策略的标配。

对于商业品牌来说,按传统观念拍摄广告片需要投入一二十万的资金,然后还要花钱去找播出平台,电视台的广告费不是个小数。而现在,商业广告披上微电影的外衣,改变了传播理念和途径,如果拍得优秀,做得成功,广告效应更是以往在广告时段播出的硬广告无法相比的。

桔子酒店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例——凭借着12部微电影《星座》的推出,桔子酒店去年客房入住率直逼100%,为创立四年来最佳成绩。桔子酒店的官方微博粉丝数就突破了10万人,一些网友在土豆上看完《星座男》,随后出差就到桔子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

同其他媒体所面临生存与发展时的问题一样,微电影广告与内容的博弈也日益显现。比如肖央的《老男孩》有完整的人物命运,有情怀,它给很多北漂,给那些有理想从事电影行业的人降低了门槛。但肖央很快推出的第二部片子《赢家》,却口碑不一,其中出现了没有节制的商业植入。

这种博弈,使微电影这个新兴媒体形态掺杂了太多的铜臭味。电影从业者郑旭认为:“不否认微电影的发展是个好事,但让我觉得挺难接受的是,这个事情上投机盛行,是一件特糟糕的事,当一样东西初露苗头的时候,大家都迅速进入,或者以大资本做成垄断,把水搅浑,哪怕最终搞砸,就没人管得了那么多了。”

在内容和产品之间,导演常常没有决定权,最终牺牲的还是“微电影”的品质。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黄传武说:从微电影产业发展来说,广告也必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不可能放弃这种盈利模式。但如果微电影在初步阶段就忙于植入广告,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

青春期的微电影有待成熟

微电影快速扩散的病毒营销效果,通过观众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偏好,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的有效性,都是广告客户所期盼的。其实,很多精彩的微电影,往往将电影的故事性和广告的商业属性完美结合。《山上有棵圣诞树》的冠名商家仅仅在片头和片尾以字幕形式阐述爱的理念而不是在影片中强制植入LOGO或更改剧情,这种尊重艺术的做法让导演张猛一直兴奋到现在。

“微电影作为新型的视频类形式,必然分散现有的、视频类的客户群,形成自己庞大的客户群和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这种个性化、自由组合形式的视频内容形式。所以,微电影走进电视频道、院线是必然结果。”黄传武对微电影的发展充满信心,“比之国外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充满艺术性的微电影,我国微电影所要做的就是放宽相关管理政策的限制,加大创意化、个性化产品的制作,加大市场营销整合推广力度,培养全民参与的意识。”

《对此承诺》——青春期励志电影 篇4

剧情介绍:

《对此承诺》是由William Heins执导,卡曼.艾尔克塔拉、帕里斯.希尔顿等主演的喜剧电影,是一部有关大学女生的电影,讲述发生在拥有无敌美貌的女主角维多利亚·英格利施身上的故事。

这是一部有关大学女生的电影,片中帕里斯·希尔顿所饰演的维多利亚·英格利施是一个令所有女孩羡慕而令所有男孩希望可以拥有的美貌而富有的女人。

维多利亚是“Gamma Gamma”女生联谊会的主席,这是迈阿密南海滩大学最顶尖的女生联谊会。只有能达到维多利亚严格标准的女孩才能被接受入会。当著名时尚杂志FHM《男人帮》评选Gamma Gamma为美国最性感的女生联谊会时,维多利亚决定借此来利用FHM杂志的拍照及宣传机会...

亮点推介:

青春期电影 篇5

关键词:青春电影,救赎,符号化,电影技巧

一、国内青春电影的现状

2012年, 台湾青春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就像导火索一样迅速点燃了大陆青春电影的火花, 引发了国内青春片的热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 《同桌的你》《我的少女时代》《重返20岁》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调查发现:在2013—2014短短两年时间内, 青春校园题材电影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类型影片, 2014年之后的青春电影开始趋向类别单一化、商业化。 2016年刘同携手导演姚婷婷拍摄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化青春片。

二、青春电影的救赎类似性

对比近两年的青春片, 个人发现青春电影的主题呈现雷同化, 主题的设定无非关乎爱情、自我认知、梦想、社会探讨这几个方面。利用原著口碑的话题性,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选择了以“梦想”为主题。“救赎”在青春片里是一定会表现出来的, 导演一般会用对比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救赎者”和“被救赎者”之间的关系。《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一种双重救赎, “救赎者”和“被救赎者”关系是互换的, 彼此对立又融合为一。林天骄 (郭姝彤饰) 和高翔 (白敬亭饰) 就是这种关系:林天娇学习好、高翔学习差;林天娇家境小康、高翔家境略差;高翔仗义、林天娇世俗;高翔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林天娇放弃自己的爱好等, 彼此间的不同及差距都形成了对比, 为“救赎”做好了铺垫。这是美好的救赎, 是自我的解放, 更是青春的释放。

三、符号化的青春电影

所有的青春都是真诚而青涩的, 就像一次凤凰涅槃的经历, 青春本身不是固定、统一的范畴, 它自身内部存在着种族、性别、阶级和其他方面的差异, 1而电影却变成了一致化。

(一) 人物装扮的相似性。《我的青春不迷茫》像所有的青春电影一样:主人公都穿着洁白的校园制服、整齐划一的运动鞋, 女主角的发型是千篇一律的齐刘海、短头发, 男主角都有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人物大概除了长相不一, 其余的外在形象基本一样, 没有特别之处。

(二) 道具的一致性。我们会怀疑是不是青春里就一定要有自行车、天台、雨天, 如果没有这些道具就不能凸显出青春的特点?在《我的青春不迷茫》中, 自行车是同学之间发生戏剧性冲突的道具;淋雨是沟通情感的必经桥段;天台是情感外露、彼此间小秘密互换的场所。

(三) 结构化单一。影片开始是因误会两人彼此形成“傲慢与偏见”的关系, 再到因为偶然知晓彼此的秘密, 发生情感的质化, 然后因追求梦想而分别, 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给大家美好的想象。林天娇排除众难去追在火车站的高翔的片段, 与《同桌的你》林一拉着周小栀逃离婚礼的片段是那么雷同。

四、电影技巧看青春同质化

不单单是故事结构、影片物象, 甚至在最能体现导演化的独自艺术运用上也呈现出同质化。演员一律选择年轻貌美、富有清纯气质的;文本一致选择受欢迎的青春系列作品, 例如九夜茴的《匆匆那年》、郭敬明的《小时代》、饶雪漫的《左耳》等等;音乐一般会选择大部分80、90后耳熟能详的或者节奏轻快、歌词文艺的曲子;最具导演风格的构图和摄影也不免雷同, 慢镜头的频繁使用虽然渲染了情感, 却也难免赘复。

市场上的青春电影缺乏对内在的挖掘, 电影艺术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影评人王平说:“正如青春拥有无比丰富的含义, 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状态, 青春电影也应拍出无比丰富、 千姿百态的内容, 除了打架与爱情, 青春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书写, 甚至可以在青春的社会属性上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势[J].当代电影, 2010 (4) .

[2]胡清, 蔡海波.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青春电影思考[J].电影文学, 2010 (2) .

[3]黄蓉.影响我国国产“青春系列”电影需求因素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 2016 (1) .

[4]王秀杰.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多元走向及文化缺失[J].影视画外音, 2013 (6) .

怀旧青春电影中的消费主义美学 篇6

一、《同桌的你》中的美感汇集

影片延续着“80后”、“90后”的怀旧情怀, 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 配以同时期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链接剧情的发展。在标榜“小清新”式的艺术风格之后, 初恋的生涩、青春的励志、梦想的追求, 都一一呈现在荧幕上。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带有共同时代记忆的元素:

1.标志性的社会事件:轰炸南联盟、中国加入WTO、社交网络的兴起、非典肆虐、9·11恐怖袭击等。

2.影片包含关键词:青春、初恋、高考、舍友、叛逆、CET4、偷尝爱情禁果、代价、现实等。

3.共同记忆:大白兔、小虎队、铁皮文具盒、教室的烧炭炉、男生的打群架、毕业后的重聚等。

配合以完美的画面及一首首熟悉的歌曲《送给张三的歌》、《同桌的你》、小虎队的《爱》, 都使整个影片充满了清新、诙谐、温情的感觉。

二、怀旧青春电影中的消费逻辑

媒介的成功在于唤醒大众的消费观念, 为消费者定位合适的消费角色, 提供消费方案, 从而引导消费选择。近些年“怀旧青春电影”的卖座, 正是因为编辑巧妙地将“青春”、“梦想”、“爱情”、“校园”等能够引起共鸣的元素打包贩卖给观众, 让人们在经历快节奏生活和时代变迁中感怀过去。

(一) 技术制作的完美化表征

图像说服的特点在于表征过程中的修辞性、娱乐性和诱惑性的呈现, 让人在无意识中产生审美的欲望。这种完美的表征是对现实的超强复制和重复美化, 他对于世界的描述不仅是空间性的, 更是时间性的, 在这种完美主义的形象临摹中“拟像”世界就已披上了真实的外衣。观众在认知虚幻之时, 产生对于过往回忆拟态真实的舒适感。

纵观主打“怀旧青春”题材的电影, 大多导演避开了大场面、华丽背景的投资, 在“小清新”的画面中展开剧情, 里面的场景代表着一个时代人所共有的回忆, 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的镜头穿插。电影《同桌的你》中回忆画面的暖色调烘托, 和现实社会冷色调的对比, 更让人们带有感叹的心态充实当年的美好。同样, 在技术制作中特效镜头的穿插, 来表现当时人们强烈的内心活动, 更让电影的真实感得以体现。配之以唯美的画面, 拨动心弦的歌曲将观众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深深地吸引到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中。

(二) 观念传播中的消费指引

由于图像是对于现实的超清晰复制和直观展示优化, 所以它被认为是说服消费的重要策略。说服的精髓在于它较少的理性, 通过更多感性的共鸣或认可来吸引消费。

1. 跨界:吸引消费注意

电影《同桌的你》中, 直接用歌词做片名, 并且在整部影片中不时响起这首熟悉的旋律, 标志性社会事件伴随着主人公的生活轨迹, 这种“打包兜售”的方式, 让渴望回忆的观众从众多元素中产生了对于电影的好感。

2. 共鸣:引起消费欲望

媒介是生产欲望的工具, 很多情况下都会为大众生产出许多“额外的欲望”, 在这种追求资本增值的过程中, “额外欲望”的生产就构成了当今社会消费中一个正常的标准尺度。

当70、80后刚告别青春, 90后还踏在青春的尾巴上之时, “青春”两字就深深的刻在这几代人的身上。他们共同经历过校园那段热情、叛逆、懵懂、向往的时代。而这些人正是当今电影院中的消费主力军, 向这几代人贩售“青春”无疑是明智之举。《同桌的你》中破旧的教室、桌椅、简洁的校服、广播站的广播, 这些元素的运用都将观众拉入校园时代, 通过虚构的故事, 回忆现实的人。

3. 情感需求:深化消费观念

消费欲望对于大众的作用是直观外在的, 而消费观念的塑造则是内在的。感情的促使下, 消费欲望往往获得消费观念的内在引导。而在这种观念的诉求中总会与快乐保持某种微妙的关系, 即消费诉求获得满足后的快感深化。

“怀旧元素”的电影, 将一切“拟像”都定义到了从前。借助记忆的美好和现实的无奈, 将一切现在“无法拥有”的心理需求, 通过回忆一一呈现。学生时代的直接、纯粹、羞涩、宿舍里“战友”般的友谊、初恋懵懂的美好, 都是当今所无法拥有的。因此, 借助这种强烈的心理需求, 精心打造观众心中所需求的感情, 无论影片中主人公的行为合理与否, 都因为他巩固了感情需求而使得其他都不再重要了。

三、青春盛宴中的“消费”狂欢

1.时政的戏剧化

媒介传播对于当今的社会热点、时事政治有过滤、选择和加工的作用。将人们所共同经历的影像时代的事件, 配置以符合媒介传播标准要求来塑造, 将事件戏剧化是其吸引观众的关键, 也暗合了消费和资本的逻辑。

作为怀旧类型的电影, 那些代表时间轴的标志性事件不过是浮光掠影, 并不影响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轨迹。因此, 原本严肃的政治事件, 就被可视性、表演性和娱乐性的成分所取代。它需要观众产生共鸣, 但并没有实际意义。《同桌的你》中, 虽然导演极力地利用曾经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来增强电影的年代感, 但这种强行安插的方式, 又略显做作。影片中严肃的政治事件虽然通过戏剧化形式表达出来, 但是也导致了与整部电影的感情不能完美契合, 内容跳跃的现象出现, 使观众难以融入剧情中。极力想说到每一点, 但每一点也都只流于表面, 使得影片整体的结构显得松散。

2.梦想与现实的差异化

梦想是青春的强心剂, 所以影片中不断地对人们的梦想进行着描绘和刻画。它映照现实, 人们需要脚踏实地的追求, 但又流于浮华, 与现实渐行渐远。《同桌的你》中男主角美国生活的冷色调描述, 将美好撕碎在观众面前。《致青春》中生动校园生活的刻画, 却充斥着现实生活的压力。

3.被过度消费的“格式化”青春

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成功, 让人们发现了青春类电影在华语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无论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能说的秘密》、《小时代》、《中国合伙人》都是对过去的美好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 对现实轻描淡写的掠过, 让人们渐渐失去了对此类型电影的新鲜感。爱情以美好开始, 在纠结中结束;梦想在奋进中开始, 却因现实的残酷发生变异。电影从业者的年轻化和生产内容的年轻化都使得影片的内容流于表面, 缺少深刻的内涵, 最终造成观众的“青春疲倦”。

结语

“回忆青春”类型电影虽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产生不错的票房, 但为避免其赢了票房输了理想, 电影人应该更加谨慎的处理这种模式, 勿让这种模式再简单机械的重复着同样题材的影片, 最终影响其消费社会中的美学价值。

摘要:近日一部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影《同桌的你》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 短短几日就取得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近年来, 主打怀旧青春的小成本投资电影总是不断在国内刷新票房纪录。抛开看热闹的心态, 怀旧青春电影为何受到如此高的推崇?观众为何百看不厌?其中所蕴含的消费主义美学值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怀旧青春,消费逻辑,消费狂欢

参考文献

[1]廖红英.《同桌的你》《致青春》+《将爱》的极致煽情版[J].电影2014 (4) :36-37

[2]詹同玲.《同桌的你》再见, 青春[J].东方电影2014 (4) :66-77.

[3]员晓明.被过度消费的“80后”青春[N].中国艺术报, 2014-05-07 (4)

[4]何流.青春电影还能走多远[N].中国文化报, 2014-05-08 (6)

[5]周南焱.青春片赢了票房输了理想[N].北京日报, 2014-04-30 (12)

[5]施晨露.影市“怀旧牌”还能打多久[N].解放日报, 2014-05-05 (8)

青春期电影 篇7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文化消费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推动大众文化前进与流行的同时,呈现出越来越重的大众审美倾向,自从电影诞生以来,由于它的生产和传播是以现代视听科技为基础,同时,电影的制作、营销和影响力体现了它作为大众文化审美标杆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获得大众的好评的电影都代表了当下主流认同的审美走向和思想观点,其中,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在这两年的电影市场上中占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度,这类题材电影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大部分都在追忆青春、怀旧经典,受众范围十分广泛,越发具有发展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明星是票房首要保障

人气明星的高知名度对于电影票房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在现代社会,拍电影更倾向于是一种审美与商业相结合的商业行为,在电影上映前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到大众的眼球,如电影《何以笙箫默》中就有黄晓明、杨幂等几位明星的出演,他们的合作和新闻从选角的初期到电影上映一直话题不断,不仅仅是演员,明星担任导演和制片人的噱头也会为电影赢得一定的票房收入,如电影《致青春》就因为赵薇的执导而赢得媒体的关注,不论明星的表现是否与电影的质量成正比,都证明了知名度高的导演、明星的出演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情感慰藉的需要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怀旧青春为主题的电影类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题材的电影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情感慰籍,还可以给当下的人们一个警醒,就是要珍惜当下、勿忘初心。这类影片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都会着重渲染主人公在学生时代与成人后的转变,从而表达对过去惋惜不舍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鼓励当代人应该活在当下、乐于挑战。

(三)追忆青春、怀旧成风

怀旧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大众文化中的一个典型的情感表达,随着近年来复古风的兴起,怀旧与商业结合在一起,带着怀旧主题的各种商业电影也呈现出新的姿态,表现在会遵循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市场的走向进行投资和制作,在现代产业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从一种个人的情绪感染转变成一种社会群体性的情感追忆氛围,甚至形成一种社会风潮。当今社会流行的怀旧风潮,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以及现代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构成了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在大众文化中兴盛的原因。

二、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特征

(一)商业化特征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和其他类型的大众商业电影一样,选择商业化道路是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一个成功因素,为了获得电影市场的成功,一切向市场看齐,都是以争取票房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进行投资制作的,青春怀旧题材电影把大众审美需求倾向作为首要的选择标准,商业化特征的表现在于最大程度的符合大众的审美趋势,紧跟时代的潮流变化,获得高票房和大众媒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带来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成功,也能形成对各种衍生商品市场的利益推动,促使怀旧风潮持续升温。

(二)类型化特征

在电影市场中,各种类型电影的区分决定了这类电影是否能够搏人眼球,也刺激消费者对于观看此种影片类型的选择欲望,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着重点就在于“青春”二字,其类型化特征主要就表现在故事内容能够深深触动着人们的怀旧情感,会联想带青春时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带给观众既心动又惋惜失落的感受。校园、师生、友情、初恋成为了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独一无二的标签,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如近年来大热的《匆匆那年》《我的少女时代》等,都以学生到成人之间的转变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以学生时代为影片背景的内容,而且都把主人公们成人后的迷失与迷茫作为贯穿影片的主线,让观众的观影的同时,能从影片中找到当年的自己,也可以以这种方式纪念过去曾经失去的美好回忆。

(三)世俗化特征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兴起有利也有弊,除了给现代产业带出了无限商机,也难免落入俗套,形成机械化的输出形式,不利于影片质量的提高。从叙事情节上看,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是主要的表现内容,通常都会出现三角恋、出国、失恋、分手等等情节,虽然在叙事方式上是采用小故事代替大篇幅的形式,但是重复利用会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负面评价,电影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来自80、90后,这类人群往往是处于事业上升起或者刚刚走向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无处释放,容易怀念过去单纯轻松的学生时代等等,于是,电影投资者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容易被校园时光所触动的心理特点,纷纷对这类电影进行投资制作,也导致了这类青春怀旧题材电影落入俗套。

三、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审美功能

(一)心理宣泄功能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青春怀旧题材电影是他们释放生活与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于80、90后来说,人们总是愿意去怀念某些得不到或者回不去的事物,对于观影者来说,他们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从影片中找到当年的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影片中得到在当时所失去的东西。例如,在影片中出现某一年代标志性的事件或潮流,《那些年》中的大地震,《致青春》经典歌曲《红日》的出现,或者某种感同身受的桥段,如递情书、暗恋、追星等情节,都能够让观众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得到放松,达到释放心理压力的目的,在人的青春期这一个成长阶段,人们都会经历许多难以忘怀的第一次,然而出了社会之后环境的巨大反差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所以,青春怀旧题材电影把这些或开心或遗憾的“第一次”重演,勾起回忆,引起观众的共鸣,实现社会群体的主流认同。

(二)意识形态教化功能

大众文化下的青春怀旧题材电影,拥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对这些受众群体产生意识形态教化的影响,人们可以从中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形成相对积极的情感认知,这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两个作用。正面的作用表现在于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这主要表现在电影中的服装、道具等等的精心安排都会让观众第一时间感受到电影所处的时代环境,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观众的意识形态教化,然而,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例如,在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面对老板的无情压迫,主人公选择在面前霸气地递交辞职信这一举动,虽然一方面可以表达出主人公重新获得自由的情感,让观众得到情绪感染,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处在相同环境的观众来说,也许是一种心理暗示和行为参照的对象,也就是说,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可以让人们回忆过去、回归当下、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中去。

(三)情感消费功能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对于大众的情感消费功能,也要借助于文化产业与电影市场机制的影响,特别是对大众提供追忆过去、怀念美好的文化服务,实质上是通过贴上怀旧标签的商业手段获得经济利益,是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的,因此,青春怀旧题材类型电影对于大众的情感消费体验,也需要遵循市场运营的规则来加以运作,随着大众文化中怀旧风潮的盛行,带动了各行各业衍生品的商业消费,现如今,贴上怀旧标签的各种商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共同的时代记忆和情感诉求所带来的大众群体性的文化认同,从而被消费者所接受,甚至成为了一种现实需求时,商机也就随之而来了。例如,电影《致青春》的成功虽然少不了媒体的包装和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成功成为了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一个标杆,引起了大范围的怀旧浪潮,之后上映的一系列类型电影大部分都赢得口碑,也收获了高票房。

(四)社会性功能

人类的社会是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性组织,是需要维护和建设的,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紧张的生活与网络科技、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容易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疏远和微妙,青春怀旧题材电影、一方面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准确的把握市场走向,紧跟时代潮流走向,另一方面,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人事物的细致描写,会比较容易让观众产生怀旧心理,从似曾相识的电影情节中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所忽视的人际关系的维护,青春怀旧题材电影所产生的余韵比较持久,许多观众的看完这类型电影后,会重新反思自身和周围的一切,从而对现有的生活状态进行重构,产生重新建立或恢复自己人际圈子的意识,找到更好更安稳的生活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怀旧题材电影能够对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构,在比较短暂的时期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对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四、小结

在现代社会,怀旧风潮上升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而应运而生的青春怀旧题材电影作为一种商业产品的同时,也是一种大众的审美工具,通过这几种相互交叉渗透的审美功能的分析,可以在满足观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反映出它作为一种为大众而生、因大众而生的产业化商品所带来的群体性的文化风向标,以一种复古翻新的形式更加成熟的表现出其中的审美功能。

摘要: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作为其重要部分的影视文化呈现出越来越重的大众文化色彩,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的青春怀旧题材电影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内地涌现的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我的少女时代》等一批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在赢得社会关注度的同时也得到了高票房的收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潮流走向,所以,本文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对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审美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春怀旧题材电影,审美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沁.新媒体语境中大众文化新趋势[J].今传媒,2015(8).

[2]陈旭光.大众、大众文化与电影的“大众文化化”[J].艺术百家,2013(3).

“小妞电影”的青春痘 篇8

自从在《失恋33天》上鼻涕一把泪一把之后,白百何冠上“小妞电影”代言人的美称,也收获了国人的怜爱:神经大条,疯疯癫癫,怀揣不知道哪来的乐观,没事和贱兮兮的王小贱耍贫嘴。

白百何真有些黄小仙的“不靠谱儿”。

2004年读大学的时候,白百何接演了自己的处女作《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个电视剧汇集了当时方已出名的佟大为,和歌坛已稳、演戏欠佳的陈羽凡,白百何和文章当时还略显稚嫩。然而,正像葛优说自己成为深受大家爱戴的男演员,是因为自己“赶上了”一样,白百何也赶上了。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一群部队大院的熊孩子,干了一些熊事,最后变得不那么熊的故事。一众泛青头的小嫩芽芽们因为年龄贴合,竟然把一个剧撑起来了,那年,文章不过20岁,白百何也还是顶着娃娃脸的19岁小青年。对于她来说,还有另一个收获,就是认识了陈羽凡,她未来的丈夫。

2007年拍完《幸福在哪里》后,22岁的白百何和陈羽凡结婚,而后,有了儿子元宝。至此,她“不靠谱儿”的劲儿出来了。

一个女演员产子过后不演戏,躺在家里看孩子,还一度做起了淘宝,当然不靠谱。浑浑噩噩过了两年,在一个婚礼上碰到导演赵宝刚,被邀请出演新剧《我的青春谁做主》,结果还是孙楠帮着答应的。这个剧里的白百何连女三号都算不上,虽然有不少观众喜欢那个大咧咧的雷蕾,无奈戏份太轻,到片尾曲的时候,早忘了去看演员表。

之后,相继出演电视剧《家的N次方》和电影《万有引力》,基本都是纯情戏,走的是小妞路线,但因为当时“小妞”概念不明朗,搭戏的又都是已经红火的腕儿,白百何依旧像是顶着厚土的豆芽,伸不开腰。

2011年,白百何的春天来了。与文章二度合作的她第三次联手,为光棍节定制治愈系爱情电影《失恋33天》。电影上映4天就破亿,首周票房1.89亿,截止影片下线总票房3.5亿元。当年被评为年度“最具票房影响力”新人女演员。

彼时“孩儿他妈”身份的白百何已经是老演员了,“新人”来得似乎有些迟,但她所扮演的小清新形象,让“小妞电影”的概念明晰起来。号称“纯天然绿色”演技的白百何,抬着一张自称“无攻击性”的脸,稳坐“新晋甜心”宝座。

小妞变“老妞”,好莱坞的甜心进级论

“小妞电影”在中国打得火热,原产地却是国外。

在国外,“小妞电影”译为Chick Flick,也叫“小鸡电影”,是一个已经发展得颇为成熟的电影类型。这种电影的主角是女性,男性则换位做起了“花瓶”;女主角多会经历麻雀变王妃,而男主也多属“高富帅”型的可口鲜肉。女主角健康阳光活泼大方,不是有点疯,就是有些傻,佐以时尚的背景,大团圆的结局,让女观众们体验两三个小时的完美时光。

“小妞电影”的成立无外乎三个条件:1、有一个能哭去笑来的漂亮傻姑娘;2、必须经历一个垃圾箱到珠宝盒的巨大反差;3、一定要有一段波折的爱情。这三点不仅能成就一部电影,也完全可以挖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星。是的,美国的“小妞电影”就是为了发掘新人而存在的,昔日不少小妞,都是从这种电影长成女王的。

最典型的就是梅格·瑞恩。

论排名,她绝对能称得上排名前三的始祖级美国甜姐,虽然现在伊人脸上已是沟壑纵横,但是那双清澈湛蓝的眼睛,和16年前一模一样。有趣的是,海格·瑞恩的角色,从来不是那种安静如水的静女子,反而是大大咧咧,有些大女子主义,甚至会酗酒的“疯”女子。恬静,只是她疯够了之后,偶尔歇歇脚的作品,比如经典如教科书的《西雅图不眠夜》。

当海格老成不能再甜的妞时,好莱坞自然不会让“小妞电影”这盘菜变得寡味,于是茱莉亚·罗伯茨、桑德拉·布洛克、瑞茜·威瑟斯彭带着一系列亮眼的“小妞电影”纷纷加入“甜心”行列,一样的大嘴大笑大手大脚,非标准意义的美妞,却让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

一部《新娘大作战》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方脸粗腿的凯特·哈德森,影片中她和另一个新晋甜心安妮·海瑟薇因为婚礼撞期撞宾馆而朋友反目,大打出手。两个女孩不顾形象,从电影开头撕扯到尾,让人们看得各种出瘾,咬着牙根说:“爱死这俩妞了!”

再看看另一个小妞——安妮·海瑟薇。

两部《公主日记》后,安妮就像剧中的平民公主一样,麻雀变凤凰。之后《穿普拉塔的恶魔》可怜又倔强的杂志主编助理、《糊涂侦探》里的“二”侦探,无一不证明这个有四国血统的小妞,完美的继承了前辈的衣钵。

小妞总要变老妞,甜心的头衔总会让位,但是“小妞电影”为甜姐们奠定的稳定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茱莉亚·罗伯茨和桑德拉·布洛克都纷纷加冕奥斯卡影后桂冠;安妮·海瑟薇的电影越拍越严肃,越拍越商业,当然也邀了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至于詹妮弗·洛佩兹现在拥有世界最贵的屁股(她给自己的臀部投了2.5亿美元的保险);至于53岁的海格·瑞恩,人们现在还叫她甜心。

当然,她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片酬不下2000万。

中国“小妞”青春期的集体尴尬

随大流向来是经不起考验的。

李安的《卧虎藏龙》激起了好多导演的野心,一片“假大空”的烂片也随之而来;《色·戒》引起了间谍热;《集结号》直接导致如今的电视还充斥着各种抗战神经剧。白百何的《失恋33天》似乎也有点这个苗头。

追得最紧的要数章子怡。

自从经历2008年到2010年“五门”坎坷,章子怡选择的角色似乎更加平实深刻,比如《梅兰芳》的孟小冬;《一代宗师》的宫二小姐。最让人惊讶不已的还是她“非常”二部曲——《非常完美》、《非常幸运》。

两部影片里的苏菲傻呵呵,是个喜欢用漫画记录自己白日梦的清纯姑娘。说到这里,大约都会猜到剧情是怎样发展的了。不错,狗血的剧情虽然獠牙,但偏偏正中观众下怀,其实更值得敬佩的是,一个演惯了女王范的、拿惯了大奖的女孩子,能够扯头拉脸的疯回野丫头,需要勇气。

这种勇气,红毯女王范冰冰自然也是有的。《一夜惊喜》算是范爷对自己青春的礼赞,片中范爷造型百变,装疯卖傻程度不逊于章子怡的苏菲。电影没什么深度,做个快速消费的“小妞电影”,还是说得过去。

但是中国票房榜上,说不过去的“小妞电影”似乎也不少:《爱出色》、《活该你单身》、《摇摆de婚约》、《爱情维修站》、《跟我的前妻谈恋爱》,都惨遭滑铁卢。这些“小妞”,俊俏的很,也不缺钱花,但偏偏缺乏人物的成长和深度。

其实白百何的“小妞”地位比范、章更加稳固,《分手合约》后根基更稳;赵薇《致青春》以郑微、阮莞领衔的小妞们也轻松拿下7亿票房;伴随着争议的《小时代》也愈吵愈烈;走出十三钗的倪妮《等风来》、《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汤唯,都在说明中国不缺甜心。

《穿普拉塔的恶魔》里,小助理安迪在女魔头时尚杂志主编的“淫威”下,挣扎成长为时尚达人。然而,随着安迪对杂志主编的深入了解,发现这个主编远没有外表看上去那么光鲜,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主编不惜牺牲自己多年的搭档从而保全自己的地位。安迪认清了这个所谓时尚圈背后的浮华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自己在外界看来颇为体面的工作。既能够胜任现代职场的残酷竞争,又有敢于把名利富贵抛在脑后只为活出自我的洒脱,也许这才是现代都市女性所应有的品质,也应该是“小妞电影”中小妞们的精神内核。

青春期电影 篇9

一、美好、主观的青春记忆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电影人集体怀旧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中国电影人迎来了大陆电影的百年辉煌, 因为这一年有《孔雀》《向日葵》《刺青时代》等以成长之名来反思批判的电影, 以至于有媒体称这一年为“中国电影的第三次集体怀旧”。

怀旧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一直是文学与艺术的重要表现方面。任何时代、任何领域出现怀旧之作都是正常的, 只是数量多寡之分。2013年, 中国电影人用光影再次祭奠逝去的青春与岁月, 并呈现出集体爆发之势。

作为导演的处女作, 学成归来的赵薇有着一种“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乐观。毋庸置疑, 这是一个集体怀旧的时代, 导演选择成长类的青春电影正是因为它最能激起同时代受众的共鸣, 触及到心灵的最深处。最终七亿多的票房堪称赵薇的完美答卷。《中国合伙人》作为陈可辛在大陆的首部剧情片, 有人把它比喻为“男版”的《致青春》, 可以看做是献给改革开放之初那群奋斗者的颂歌。郭敬明携着两部自己作品改编并亲自导演的《小时代》继续游走在90后众多粉丝的拥趸中, 欣赏着自己的网络人气和现实人气之余, 带给书迷与影迷们一轮又一轮集体狂欢的契机。

关于成长记忆的青春电影一直是这个时代华语电影的焦点, 无论是票房收入还是引起的话题热议均昭示着集体意识的强大威力。每个人的成长, 都是个体与社会沟通、交流, 最终汇入到整个民族和时代的前进河流中去的过程。而个体的情感、心智等精神层面的成熟往往具有某些共通性和相似性, 这就为我们青春留下了可供追忆的共同特征和时代烙印。作为社会的主体, “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 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 对于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当这些曾经青春的个体成了当代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主体的时候, 他们对于青春的叙述和怀旧显示了他们个体的生命经验和社会的前进历程。怀旧是对过去时光的情景再现和当下重构, 是个体对于失去以及未曾得到的美好事物自身给予的一种心理暗示和情感补偿。除此之外, 怀旧还可以看做人们“自动寻找心理掩体, 趋利避害的本能驱动”1

这种本能驱动或者说情感补偿的心理在华语电影中一直有着较大的书写空间。台湾新电影运动中《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冬冬的假期》《恋恋风尘》等影片述说了个体成长记忆中的纯真童年和田园牧歌, 因为延续了台湾电影中对于中国式人伦情感的表现, 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怀旧热潮;九十年代台湾成长类型的电影中, 《青少年哪吒》《独立时代》等影片在失去了新电影作品所具备的清新和温暖的同时, 却也摆脱掉了影片承载的政治社会的道德包袱, 取而代之的是呈现年轻人在当代城市环境的压抑下的灰暗生活, 在与社会发成冲突的过程中, 最后无奈地向当下生活妥协的悲剧结局。进入二十一世纪, 台湾的新生代导演们则携带着《蓝色大门》《海角七号》《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等作品欢快的表达着个体成长的幸福记忆和青春无悔的岁月。

中国大陆电影呈现成长记忆的电影也相对很多。但是, 时代的不同也让这些华语电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有文章指出:“第五代导演在题材内容方面大多回避了直接的个人成长经验。”2相较于第五代导演拷问历史的驾轻就熟, 中国第六代则比较擅长表现对于个体成长的理解和认识。在《北京杂种》《阳光灿烂的日子》《小武》《十七岁的单车》等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 青春是不能承受之轻, 是残酷的代名词。成长中总有暴力的相伴, 成长中也总有情爱意识的萌动和绝望情绪的生成。这一切都是个体经验为起点, 并在故事讲述上以宏大叙事让位于个体的微小叙事做结束。

早期华语成长电影似乎都带有着窥探社会和隐喻时代的使命, 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比之下, 本文讨论的这三部影片只是个体的成长记忆, 无关乎时代和社会, 更无关乎大义和道德拯救。这是当代成长电影在一种温和的社会环境下, 电影制作者们对于似水般的流年发自内心的留恋和呵护。特别是《中国合伙人》《致青春》《小时代》分别叙述的是60后到90后在成长中的集体记忆, 而他们的集体记忆, 则恰恰都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段时间里。在近三十年时光, 中国社会经历了近百年来政治时局最稳定、经济发展最迅速、人民生活变化最大的时间段。新生代导演, 80后出身的他们 (虽然陈可辛并不是80后导演, 作为一个从香港到大陆发展不久的导演, 也应列入新导演行列。) 抛弃了沉重叙事, 没有了教化责任, 幸福地展现着私人的青春经验并与大众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种现象, 也是一种趋势, 未来的青春成长类型的电影, 一定还会向着日常叙事与主观化叙事的小方向继续前进。

二、集体认同的年代符码

作为一代人回过头去观察那段似水年华, 总有一些共同的感慨和记忆。当这些人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角并具备一定支配能力的时候, 他们关注的焦点总是那些年一群人或者是一代人的记忆, 并用这些共同的话题或记忆激发出共鸣并构建集体的认同感。

所谓的认同, 其实是“一种心理学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 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 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从而是维持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 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3在今年热播的三部影片中, 引起共鸣的表层因素和深层因素让活在当下的受众真切的感受到自身青春的归属感与集体认同的幸福感。

《致青春》中, “集体宿舍、阶梯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大学校园里这些似曾相识的地方唤起了70后、80后受众对大学时代的最温柔记忆。而大学校园里的学习、恋爱、招聘会则又是每个人在年轻时候都必修的课程。看到这些, 自然有种恍惚间回到那个时代的感觉。而《中国合伙人》的成功, 是因为导演“没有把这部电影拍成彰显成功学的人物传记, 更没有拍成小情小我的青春荷尔蒙记忆, 而是还原了上世纪80年的时代氛围”。《花房姑娘》《海阔天空》《光阴的故事》等具有八十时代特色的歌曲瞬间带观众回到了属于自身青春年少的岁月;“英语热、美国梦、乒乓外交”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号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时代记忆;英语培训课上的情景让很多观众再次回味曾经经历的那些考试, 青春时期的奋斗在这些影片中再次上演, 也让每个观众慨叹美好时光的短暂。

“有媒体做过调查, 《致青春》的观众平均年龄为22.5岁, 《小时代》的观众平均年龄更低, 只有20.3岁。”4所以从商业角度来说, 《小时代》的受众定位非常准确, 这也是《小时代》最成功之处。受众年龄年轻化的定位也使得本片中能产生共鸣的表层特征没有上述两部影片那么明显。但是电影中对于时尚以及奢华的展示和追求则无疑是大部分年轻受众最能产生共鸣的表层因素之一。

诚然, 对于电影的接受很难做到彻底与全面。但在这些表层特征符号的驱动下, 并且有着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片段阅读模式和习惯让当代受众不需要完全认可电影中的故事与情节, 但是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 有选择的将自己置身于部分与自己经历相似的电影情景和故事段落之中, 以满足个体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另外一部分观众则属于群体性的被动接受模式, 自身接受的原因是因为其他人的喜欢或称赞, 并且在接受过程中同样得以释放情感或达到自我宣泄。而观众能够接受的这些方面, 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集体认同的标签。

阿克塞尔说:历史长着两双眼睛, 一双向前, 一双向后。向前的是新生活, 向后的是怀旧。未来不可预知, 要一天天的过;失去的却是美好的, 值得回头去留恋。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 今年的大陆青春成长电影睥睨群雄, 以时空的差距淡化了个体成长所触及的政治因素, 带给年纪相仿的人最接近公约数的集体回忆。新生代导演以一种无比幸福的心态回望过去, 渴望以最轻松的节奏和故事唤醒集体的回忆与共鸣。而集体抱团怀旧则体现了当代普通人物在现实面前, 经历过生活的喜怒成败之后不得不向现实与权威妥协的无奈, 虽然电影并不能百分百的被接受和认可, 但是选择性接受与从众接受也同样让当下的观众对于过往岁月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怀念。

摘要:当代新生代导演制作的青春电影, 以美好、主观的青春追忆为出发点, 远离时政进入个体叙事, 分享个体体验, 用集体认同的年代标签获得共鸣。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以主动选择性接受或被动的从众接受完成对青春电影的解读。

关键词:叙事,青春,集体共鸣,年代符码

注释

11 .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J].郑州: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2期.

22 .陈犀禾.“第五代”电影和台湾新电影之比较研究[J].上海:电影新作.1995年第6期.

33 .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8年版.127页.

电影的“青春牌”还能打多久? 篇10

“任何一种电影类型都可以被不同的创作者无数次地去创作,青春题材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电影类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拍法、很多不同的解读”。

2013年的初春到仲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的相继上映,深深地触动了大多数人的“青春”情结,一下子掀起了国人的集体青春怀旧风潮。最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拿下了7.2亿票房、《中国合伙人》获得5.4亿的成绩、《小时代》以近5亿的票房收官——青春片突然间就繁荣了起来。随后的一年半间,《小时代2》《小时代3》《后会无期》《同桌的你》《微信时代的文艺爱情》《匆匆那年》等等一系列青春片都“以小博大”地轻松取得了令人艳羡的票房成绩。尤其在2014年年底,谁也未曾想到,甫一亮相就迅速刷新纪录并领跑整个12月贺岁档的会是投资不足4000万的《匆匆那年》——而此前,在贺岁档的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青春片的身影,《匆匆那年》是第一个。青春片仿佛成了最好赚钱的电影类型之一。

至今年上半年,又是一大波贴着“青春”“偶像”标签的电影袭来:从已经上映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重生爱人》等,到即将上映或正在筹拍的《梔子花开》《小时代4》《少年班》《我们的十年》《夏有乔木》《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谁的青春不迷茫》《泡沫之夏》《原来你还在这里》(又号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粗略一算,竟有数十部之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现下,这些青春偶像电影似乎有了新的潮流,它们中大多都具备的共同特点是:购买热门青春小说IP,配置“小鲜肉”或高颜值演员,再由大腕演员甚至主持人“转行”导演或监制。如此现象,得益于粉丝群体的崛起——有数据显示,中国观影观众已经从2009年的25.7岁下降到21.4岁,90后观众正在成为中国电影观众主力军,而这一批主力观众与网络文学爱好者的重合度很高,并且,有超过四成的观众观影前会关注演员的阵容,他们参与在偶像制造的过程中。作为娱乐链条最终端的消费者,粉丝的崛起使得青春偶像片轻而易举地在电影市场分得一杯羹。

那么,多如过江之鲫的青春片是否会因同质化倾向而变得烂俗?电影的“青春牌”究竟还能打多久?有着“青春片教父”美誉的导演张一白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内地的集体青春影像是缺失的,所以我们的青春片其实还没有像好莱坞那样形成主流片种。“青春是‘消费’不完的”,青春片讲述的是“发生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青春故事,和当下现实的联系是很紧密的”,虽然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有人正青春。更何况,“任何一种电影类型都可以被不同的创作者无数次地去创作,青春题材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电影类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拍法、很多不同的解读”。

上一篇:物理自制教具的必要性下一篇:电梯安全预警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