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十篇

2024-06-10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男85例,女41例;年龄46~80岁,平均63岁。术后并发DVT8例,男5例,女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1例,分别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龄5例,既往有血栓形成史1例,原有下肢静脉曲张2例。手术时间1.5~4h,平均2.5h。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时间为2d~1周。左下肢5例,右下肢3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主诉即行超声波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根Lensing等[1]提出的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诊断明确。

2 结果

本组病例诊断明确后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30°,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黏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性反应及水肿消退,好转后给予口服华法林,并严密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定期复查凝血系列。

3 讨论

3.1 形成原因

据Virchow提出的观点,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大因素,即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大多来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未经治疗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大约有25%延伸累及近端静脉,而大多数致命性栓塞都来源于近端静脉血栓[2]。(1)静脉壁损伤:骨科手术中的机械性操作如拉钩使用不当,术中止血带的应用等极易造成静脉壁挫伤,从而使血小板黏附,出现纤维蛋白沉积及血栓形成;(2)静脉血流淤滞:手术中联合阻滞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以及肌肉完全麻痹,使静脉流速减慢;下肢骨科手术,下肢制动,长期卧床以及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3)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刺激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可导致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对增多;另一方面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合并的疾病状态有关,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等。

3.2 预防措施

(1)术后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防止便秘,进而增加腹压,应向静脉回流;(2)尽早下床活动是最有效措施;(3)术后适当垫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4)术后家属帮助按摩患肢、患者自己做足背屈活动等活动,加强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5)高危患者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告知患者戒烟,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促进血栓形成。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昌图县第一医院于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对下肢骨折术后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预防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8例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均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高龄或同时有代谢病和心血管病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

参考文献

[1]Lensing AW,Buller HR,Prandoni P,et al.Contrast venography,the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deep vein thrombosis:improvementin observer agreement[J].Thromb Haemost,1992,67(1):8-12.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中, 男性19例, 女性18例。年龄28~76岁, 平均52岁, 左下肢21例, 右下肢16例。37例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彩色超声多普勒图像特征为:静脉管腔内见低密度絮状回声, 病变静脉段明显增宽, 探头加压后静脉管腔不变形, 病变段静脉无血流信号。

1.2 临床表现

37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 腓肠肌张力增高腓肠肌和/或腹股沟部压痛, 部分患者有患肢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显露。

1.3 发病原因

询问病史时注意追踪发病前有无手术史、外伤史、长期卧床史、妊娠分娩史、恶性肿瘤史、长时间静坐等。本组37例中发现: (1) 创伤及骨折后10例。 (2) 各种手术后6例, 其中骨科手术4例, 腹部手术2例。 (3) 慢性疾病 (中风偏瘫3例, 慢性骨、关节疾病2例) 长期卧床5例。 (4) 恶性肿瘤2例, 1例为直肠癌术后1年, 1例为乳腺癌术后3年。 (5) 原因不明14例。

1.4 治疗

所有患者确诊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 q12h, 1周内给予华法令口服, 监测血凝指标, 待PT-INR达2~3时停用低分子肝素, 继续华法令治疗, 定期监测血凝指标, 依据PT-INR值调整华法令剂量, 保持PT-INR在2~3范围, 至少6个月。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其中5例由于发生肺血栓、可疑肺血栓栓塞或下肢静脉血栓已发展到髂静脉而置入了腔静脉滤器。

2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固, 阻塞静脉管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而致静脉功能不全和血栓复发, 造成患肢长期处于病废状态, 甚至发生肺血栓栓塞而危机生命。

在我们所收集的37例患者中, 其中:创伤及骨折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10例, 占总数的27%, 为本组中重要的因素。创伤和骨折后已公认为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与患者长期卧床, 患者骨折处固定、活动受限、骨折端局部淤血肿胀、骨折端压迫静脉、静脉壁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 通过多种途径, 引起血液高凝状态, 进而形成血栓;各种手术后6例, 占总数的16%。手术、尤其大手术, 术中由于患者长时间的仰卧于麻醉状态下, 下肢肌肉完全麻痹, 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 肌肉松弛, 静脉舒张;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物过多及时间过长;术后又因刀口疼痛长时间卧床, 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从而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者5例, 占总数的13%。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失去了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 长期处于舒张状态, 血流缓慢, 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2例, 占5%。恶性肿瘤是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 大量的研究资料已证实,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凝血功能的改变, 如患者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VIII、和X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抗凝血酶III含量下降;癌细胞可侵犯、破坏血管壁, 使胶原和血管基底膜暴露, 激发血栓形成等。有资料统计恶性肿瘤合并血栓的发生率约为10%~15%, 其中约15%的血栓形成先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通过对以上3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潜在病因的分析, 我们认为, 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 既要注意创伤及骨折、手术、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这些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 也要重视恶性肿瘤常合并深静脉血栓, 同时对不明原因的深静脉血栓必须要重视追问病史和寻找其他系统疾病的情况, 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有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诊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 创伤及骨折后10例 (27%) , 手术后6例 (16%) , 慢性疾病长期卧床5例 (13%) , 恶性肿瘤2例 (5%) , 原因不明14例 (37%) 。结论 创伤及骨折、手术、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恶性肿瘤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不明原因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多有长时间静坐史等因素, 需重视追踪病史和寻找其他系统疾病的情况。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病因

参考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3

【关键词】 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折患者的常见问题,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应器官甚至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1 临床材料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并发DVT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2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脑疾病2例,脑血栓史1例。术后出现DVT时间为0~2d。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亮,患肢持续肿胀并加重。

2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程不超过72h者给予溶栓疗法,尿激酶8万U溶于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2次。连续7~10d。抗凝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皮下注射每天2次,持续7~10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天1次。本组9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感染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 论

3.1 DVT发病机制 临床上将DVT发病机制归为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液瘀滞3种因素。手术创伤存在血管间接损伤的可能。手术应即刻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手术造成失血、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应增多。另一方面,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糖尿病、既往血栓病史等可使机体处于一个高凝状态。因高龄患者内脏生理退变、心血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均使下肢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长期制动,使血流进一步减慢,局部缺氧使DVT的风险增高。

3.2 DVT的防治 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致肢体坏死,并发肺脑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踝关节、膝关节活动,并说明其重要性,使患者主动进行;指导患者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禁烟等。DVT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病程不超过72h可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渗血,患肢皮温、颜色、感觉运动情况,以及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对疑有DVT禁止热敷、按摩患肢和反复穿刺。

患者骨折术后制动、仰卧,麻醉术后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应术前术后对患者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0.

[2] 唐泓源,张黎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631.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67

为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促进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本院对接收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34.9岁;其中26例患者为自然分娩,46例患者为剖宫产;病程最短5 d,最长29 d,平均病程12.2 d。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因抗凝、溶栓治疗难度较大,恢复时间长,且费用较高,加之需对新生儿喂养模式进行改变,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的倾听患者倾诉,并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安慰;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下肢疼痛、肿胀等现象发生的原因、治疗方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1.2.2 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并且应适当抬高患肢,通常应抬高20~30 cm,膝关节屈曲15°,且不可在膝下垫枕,保持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从而达到缓解肿胀及疼痛的目的。

1.2.3 患肢护理 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制动肢体皮肤是否有破损现象发生,保持患者皮肤完整。同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皮肤颜色、周径、温度的变化情况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进行观察,且应加强对患者患肢保护的重视,不可碰撞挤压,以防因皮肤损伤而引起感染。血栓溶解后应及时利用50%硫酸镁对肢体患处进行湿热敷,以达到消肿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目的。

1.2.4 抗凝及溶栓时护理 给予患者抗凝及溶栓治疗时应尽可能减少创伤性检查及治疗,且静脉穿刺时应合理调整止血带,不可捆扎过紧,且应尽可能采用静脉留置针,从而尽可能减少静脉穿刺机会;拔针时应嘱咐患者局部按压5~10 min。另外,护理人员在抽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时应做到一次成功,且应确保标本满足检测需求,避免因反复操作增加患者痛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便血、尿血、皮下瘀血等现象发生,且应确保静脉通路通畅,以保证溶栓剂顺利滴注。

1.2.5 饮食及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低脂、高热量、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且应摄入充足的水分,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速度增加,通常术后6 h可进水。另外,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对患者下肢回流情况造成影响。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但应嘱咐患者不可长时间站立、走动。结果

本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讨论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在深静脉中出现血液凝块,对血液的正常流动产生阻碍的病症[1]。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大腿、骨盆、小腿等部位,患者多伴有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等症状[2]。临床研究表明大手术、肿瘤、怀孕、分娩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约占据了全部深静脉血栓的0.6%~1.5%,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肺栓塞,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4]。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及早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方式主要为抗凝、溶栓及手术治疗[5]。而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患肢护理、抗凝剂溶栓护理等可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处理及操作,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5例,女6例,年龄28~73岁。其中2例发生于剖宫产,1例发生于产褥期,7例为糖尿病患者,2例为下肢瘫痪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淤血、皮温升高、疼痛、活动受限,经彩超多普勒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溶栓、抗凝、祛聚等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法安明,0.9%NS250m L+尿激酸25万ugtt,低右500m L+丹参20m Lgtt,病变静脉内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

1.3 结果

经治疗护理后,2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彩超、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栓塞与再通情况,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6例。随访半年,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另外,孕产妇增大的骨盆对静脉压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1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长期卧床患者血流缓慢,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指导患者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抬腿、踝关节膝关节的伸屈、环转运动。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最强。鼓励患者坚持使用弹力袜。弹力袜分长统(膝上型,至大腿根部)和短统(膝下型),一般认为长统型对于预防DVT效果较好。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弹力袜的松紧度,以免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方法为从肢体远端向近心端缠绕,压力为15~20mm Hg。采取合适体位,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这种体位可使髂静脉呈松弛状态,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2 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在同一处静脉反复穿刺,持续滴注不超过48h。输注高渗液体、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时应保护好血管,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滴入。如出现局部炎症、渗漏,应立即重建静脉通路。

2.3 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对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有血栓栓塞史的患者,特别是孕产妇,可给予低分之肝素

5000U每天1次,华法令口服。肝素一般不会透过胎盘屏障,较安全。并监测APTT、TT、PT、D2聚体,结合彩超检查。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DVT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切忌按摩患肢,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Mgso4湿敷患肢(36°C),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患肢指压部位在15s内转红,说明局部侧枝循环已改善。注意患肢保暖,观察皮温、皮色、足背动脉搏动,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周径变化,

与健肢同一平面作对照。测量部位为髌骨上缘15cm、胫骨结节下10cm、踝上5cm。判断标准为:重度患肢周径>健肢7cm以上;中度患肢周径>健肢4~6.9cm;轻度患肢周径>健肢3.9cm以下。

3.2 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使用蝮蛇抗栓酶前应做过敏试验,仔细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发现及处理。使用尿激酶时,要监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用药后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如血尿、黑便、齿龈出血,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现象。

3.3 肺栓塞的观察

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肺栓塞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有时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病人高浓度吸氧、平卧、避免剧烈翻动,报告医生给予急救处理。

3.4 饮食护理

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低糖清淡饮食,多饮水。高纤维素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低脂低糖,忌辛甘肥厚食品,可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戒烟防止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可少量饮酒有活血作用。

3.5 心理护理

讲解DVT的病因、治疗措施及预防。避免过度紧张、恐惧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护理后,2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彩超、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栓塞与再通情况,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6例。随访半年,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防止血液高凝状态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一般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肺栓塞征象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彩霞,魏俐仪,潘晨霞,等.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及护理1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21~22.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7例患者, 其中, 男117例, 女140例, 年龄18~76岁, 平均47.2岁。血栓部位:左下肢189例, 右下肢68例, 双下肢4例。病后就诊时间3 h~2个月, 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小腿肌张力高、腓肠肌握痛、Homan's征 (+) 。本组病例治疗前均行Doppler彩超检查。

1.2 治疗方法

溶栓期间绝对卧床2周, 患肢抬高30°, 溶栓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 首剂溶栓应用尿激酶100万~150万U, 15 min内滴完, 连用3~4 d, 然后根据凝血常规监测情况调整尿激酶的用量, 使凝血酶原时间 (PT) 维持在15~20 s,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 维持在正常值的1.5倍。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在1.5~2.0之间。血小板计数位于正常区间。目前在溶栓途径、, 用药剂量、溶栓时机、用药疗程等许多细节问题上仍有争论。我们主张尿激酶用量一般为波浪式用药:总量800万~2 000万U。抗凝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 每日2次, 疗程在3周左右, 为预防肺栓塞可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2]。血栓部分溶解, 血流复通后。采用患肢远端深静脉小剂量给药, 持续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每次20万~50万U尿激酶稀释液20 ml, 每日2次, 共7~10 d。静注尿激酶时于踝关节上方10 cm处用止血带结扎下肢浅静脉, 每次持续10 min或待患者感胀痛时松开, 胀痛缓解后扎止血带继续推注, 以增加深静脉药物浓度。溶栓治疗时需动态监测血凝情况。同时辅以活血化瘀、祛聚等联合用药, 治疗期间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足、踝、小腿中部、膝、大腿中部及大腿根部周径。每2日行下肢静脉彩超观察血栓及血流情况。根据患肢周径、活动度、症状改善、彩超结果等综合评价疗效,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溶栓结束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与低分子肝素钙重叠3~5 d, 检测INR值在2.0~3.0之间时, 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根据病情至少口服6个月, 定期监测凝血常规。恢复期还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和迈之灵改善静脉功能, 坚持穿弹力医疗袜1~2年, 防止复发。

2 结果

本组257例中, 最短住院3天, 最长住院57天, 平均住院16天。其中, 207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占80.54%;50例临床症状减轻, 占19.46%;溶栓期间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共17例;发生肺动脉栓塞2例;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多发生于手术[3]、分娩或外伤后以及各种血液高凝状态。经典的VIRCHOW理论指出,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三大因素即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在临床上2/3的患者发生在左侧, 由于右侧髂总动脉横跨在左侧髂总静脉或髂外静脉的前方, 对左侧髂总或髂外静脉造成压迫, 压迫远端的静脉形成涡流, 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一般认为, 发病第7天血栓开始机化, 一旦完全机化, 则溶栓药物很难发挥效果, 因此治疗时间越早越好。临床上使用的尿激酶是从人尿中提取的, 其不仅作用于血栓表面, 而且对纤维蛋白有很强亲和力, 能够迅速渗入血栓内部。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 后者对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有很强的水解作用, 将血栓中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二聚体或单体, 以达到溶栓作用, 但因血栓机化后, 水分流失带走了纤维蛋白酶原, 从而使溶栓疗效降低。尿激酶半衰期短, 安全性高, 疗效确切。可是从病理发展过程看, 原始血栓形成后继续血栓向近段发展, 因此发病超过1周仍有新鲜血栓形成甚至长一点时间仍有溶栓价值。有文献报道[4]应用尿激酶的病程在9 d内的再通率为54%, 超过9 d的病例仅20%再通;但部分患者往往不易早期诊断, 治疗不得当, 以至于发病10~20 d或几个月后来诊。本组发病超过2个月者少数可自行消散吸收外, 绝大多数将进入缓慢的后遗症期, 患肢多表现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皮肤溃疡。后遗症期, 宜少站立, 经常抬高患肢, 并使用弹力医疗袜。关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是手术取栓还是药物溶栓, 国内外学者有着很大的争论。手术取栓优点在于一次手术可去除大量血栓, 为主干深静脉的通畅和深静脉瓣膜保留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同时快速降低深静脉压力, 后遗症的发生率较小;不足之处在于手术引起广泛内膜损伤, 静脉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易导致手术失败及发生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药物溶栓由于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的发展, 其疗效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 而且药物溶栓无时间限制, 同样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溶栓的方法、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分析我科从2002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25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 均应用尿激酶静注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定期监测凝血4项。结果:所有溶栓患者症状均有缓解, 其中207例患肢明显消肿, 50例部分消肿, 在溶栓过程中有2例出现肺栓塞, 经治疗后好转, 无死亡。结论:溶栓、抗凝等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高效、安全、简便的特点。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抗凝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P, Giangola G.Deep Venous thorompoc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diagrosis, prophylaxis and threatment[J].Ann vasc Surg, 1999, 13 (3) :318.

[2]颜红兵, 李洪.滤器植入结合溶栓/抗凝预防肺动脉栓塞的长期随访结果[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 12 (2) :71-73.

[3]张强.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5) :263-264.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7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经创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二次打击, 多数害怕致残及肺栓塞发生, 产生焦虑恐惧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与其多交流、多沟通, 耐心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治疗措施及后果,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求得患者和家属的主动配合, 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一般护理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急性期应静卧2周, 抬高患肢, 高于心脏水平20 cm~30 cm, 膝关节微屈15°, 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多鼓励患者主动或被动伸屈踝关节及足趾, 以促进血液循环, 消除肿胀, 但禁止挤压、抓捏、按摩患肢, 防止血栓脱落, 并发肺栓塞。每天要详细观察记录肢体温度、色泽、动脉搏动和肿胀情况, 测量双下肢膑上15 cm、膑下10 cm的周径, 做好标记, 减少误差。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者要注意松紧适宜, 及时调整。

2.3 饮食护理

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清淡食物, 多饮水。高纤维素能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增加腹内压, 低脂低糖可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劝阻患者吸烟, 防止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 加重血栓。

2.4 药物护理

抗凝、溶栓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及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出或出血, 有无鼻衄, 牙龈出血, 有无黑便、尿血等出血现象;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表现。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国际化标准比值, 保证在正常值的1.5~2.5倍内。如有异常, 要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处理。本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 尿血1例, 及时停药后好转。

3 讨论

骨折和创伤是骨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因素, Liew等报道, 1996年—2002年亚洲人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63%。2000年7月, 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第21次会议上发布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3.2%[1]。在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层中, 属高危或极高危层。所以骨科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预防问题, 预防是治疗的第一步。

3.1 加强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

崔英[2]等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2名临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掌握情况, 发现临床护士的基本知识得分为 (57.71±9.20) 分, 为中等偏下。科室里有护理常规者占83.6%, 很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3.8%, 参加过相关知识培训学习者占53.3%, 说明临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 重视程度不够。所以,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护士参与各科培训学习, 提高认识, 增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有效干预, 减少或避免高危因素, 从而达到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3.2 预防干预

3.2.1 患者评估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既往史、生活习惯, 对高危因素作出准确评定, 并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宣教工作, 提高警惕性。

3.2.2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有: (1) 基本措施如健康教育、患肢护理、锻炼等; (2) 物理干预如: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弹力袜等, 但要注意是否有禁忌证; (3) 药物预防, 按时准确给药。

总之, 骨科手术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早期预防干预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54例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4例深静脉血栓患者, 并发轻度出血2例,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9例, 无肺栓塞、截肢等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预防是第一步, 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Douketis JD, Julian JA, Kearon C, et al.Does the type of hormonereplacement therapy influence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J Thromb Haemost, 2005, 3 (5) :943-948.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8

【关键词】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44-0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是妇科手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妇科腹部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到7%~45%[1]。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前者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后者长期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妇科肿瘤术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由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故对于妇科盆腔术后DVT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高度重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减少致残,避免医疗纠纷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总结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均为因妇科疾病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平均52.6岁。体重45~72kg,平均57.2kg;其中子宫颈癌8例,子宫内膜癌6例,卵巢癌2例,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宫腺肌病2例。全部病例均为经腹手术。术前阴道出血时间超过1个月6例,其中应用止血药5例。术前输血7例,术中输血5例,术后输血6例。18例患者术后均应用酚磺乙胺酸针剂3.0g,静脉滴注,1次/d,2~3d。发病时间为术后3~18d。合并切口裂开l例,行Ⅱ期缝合。

1.2临床表现18例患者均有下肢疼痛、肿胀、增粗、皮肤苍白等表现。术后持续发热(体温37.4~38.1℃),外周血白细胞数偏高(12.8~15.3×109/L),腓肠肌握痛试验阳性均发生在左下肢。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13.04±1.32)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9.67±8.20)s,凝血酶时间(TT)(14.60±3.23)s,纤维蛋白原(Fbg)(3.35±1.37)g/L。术前合并高血压6例,糖尿病及高血压5例,动脉硬化3例,肥胖4例(超过标准体重20%)。

1.3诊断除临床症状、体征外,主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左髂外静脉、股静脉起始部血栓形成)和静脉血管造影确诊。本组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15例,行静脉血管造影3例。

1.4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及广谱抗生素治疗。在无抗凝禁忌证前提下行抗凝治疗14例,包括:(1)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予速碧林0.4ml,1次/d,脐周皮下注射,疗程7d,后3d加口服华法林6mg,1次/d,3d后改为口服3mg,1次/d,使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15倍。(2)普通抗凝治疗,予肝素6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1中静脉滴注5~7d,同时检查PT,一般维持在18~21s,不超过30s,停用肝素前3d加用华法林。(3)溶栓治疗,予尿激酶20万U加入5%葡萄糖250m1于患肢足背静脉滴入,1次/d,7~14d为1个疗程[2]。同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1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50mg,3次/d。另2例发病48h行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继续抗凝溶栓治疗。

1.5结果18例均治愈,未发生肺、脑栓塞等并发症,静脉复通,左下肢局部水肿消退。抗凝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为:PT(17.62±7.08)s,APTT(34.04±10.50)s,TT(26.54±24.35)s,Fbg(2.21±0.86)g/L。

2讨论

2.1发生原因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和静脉壁损伤。很多研究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是DVT的高危人群。本组8例发生DVT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液固性增高。本组7例术前长期应用止血药,术后18例均应用止血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以表达细胞促凝活性,即组织因子、促凝蛋白及因子V受体过多,激活凝血过程。肿瘤细胞也可以表达和分泌一些与纤溶抑制有关的蛋白,如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抑制剂PAl等。(2)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组患者发生血栓时,血小板多高于正常值,提示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加之术前禁食,术中及术后常输入库存血,库存血所含细胞碎片较多,黏稠度高,有利于血栓形成。(3)发生感染。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裂开,7例患者术前阴道出血时间超过1个月,己存在潜在感染,导致术后发生感染,损伤静脉血管内皮,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再加上手术创伤,手术时间较长,极易导致下肢及盆腔深静脉血栓形成。(4)其他因素导致血流缓慢。手术采用硬麻外麻醉,麻醉平面以下静脉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加上术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更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2预防措施为预防术后发生DVT,术后应尽量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对有潜在感染者,术前应加强抗感染治疗,术后注意抗生素的选择,用药时间应较常规治疗长。对术前检查或术后发现血小板计数较高的高凝血状态患者,术后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低分子肝素2~3 d,作预防性抗凝治疗,术前、术中应适当增加晶体液输入量,以改善机体脱水状态。并采取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加速的措施,尽可能减少术中对髂内、外静脉的压迫;尽可能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减少对盆腔脏器的损伤。术后为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尽早活动,尽早离床。不能离床的患者应按摩下肢,手法由远向近心方向按摩或使用袖带脉冲加压,直至患者可离床活动。术后肠胀气可增加腹压,加重腹膜后静脉受压,故应加强术后管理,防止过度腹胀。术中、术后尽可能避免两下肢静脉穿刺,避免输入对血管有刺激或损伤的药物。对贫血或术中失血多的患者,尽量输入新鲜血或成分输血。

2.3治疗方法DVT的一般处理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针对性治疗有手术、溶栓及抗凝治疗。静脉切开取栓术适用于发病48h内的患者;溶栓治疗包括经外周静脉给药和经导管直接给药。经外周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髂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持续长时间的溶栓治疗常常导致广泛出血,其发生率高出抗凝治疗一倍之多[3]。有报道采用速避凝抗凝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阴道残端出血[4-5]。因此,对术后患者实施溶栓治疗需持谨慎态度,必须在严密监测凝血功能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新生.实用临床普通外科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68:1.

[2]王鸿利,王学峰.血栓病临床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23-424.

[3]刘泽霖.静脉血栓栓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4)一防治方案[J].血栓与止血学,2002,8(4):189.

[4]徐成康,梅卓贤.妇科肿瘤手术及介入化学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J].新医学,2002,33(4):217-218.

[5]许学云.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病21例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12(5):493.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9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下肢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vt)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肺梗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血栓后遗症,长期 影响 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等血栓性并发症屡见报道[14]。我院自1999年5月~2006年5月共完成各种腹腔镜手术2 000余例,术后有28例出现不同程度下肢静脉血栓,无肺梗塞发生。28例均发生于腹腔镜胆囊或胆道手术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中男11例,女17例。37~73岁,平均47岁。肥胖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5例,缺血性心脏病8例。15例为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3例为髂股及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全麻,co2气腹(压力10~12 mm hg)下行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疝修补,脾切除术,辅助切口左半、右半结肠切除术等。取trendelenburg或反向trendelenburg 体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时间为1~5d,平均3d。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以肿胀和疼痛为主,深静脉血栓者患肢凹陷性水肿,增粗、疼痛尤为明显,直立或行走时加重,皮温升高。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15例浅静脉血栓确诊后立即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u2次/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13例深静脉血栓有10例位于股深静脉,有3例位于髂股静脉。因所有患者拒绝手术取栓,立即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u2次/d,连用2~3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复方丹参250ml/d,1~2周,并预防性 应用 抗生素治疗。为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梗塞,因此未采用溶栓治疗。

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15例, 男8例, 女7例;年龄30岁~75岁, 平均52岁;其中9例发生于左下肢, 6例发生于右下肢。

1.2 溶栓抗凝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确诊, 我科一般采用尿激酶20×104 U, 加入生理盐水150 mL, 10 min内滴完。静脉点滴时注意扎于患肢足部浅静脉, 止血带绑于患肢大腿根部阻断浅静脉, 使药物尽量由深静脉通过, 12 h 1次, 一般连续应用3周后, 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此药安全, 出血倾向低, 剂量为4 000 U, 1天1次或1天2次皮下注射。

2 护理

2.1 溶栓治疗前的护理

2.1.1 解释

首先向病人介绍溶栓治疗的目的、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副反应、给药方式, 让其产生信任感, 以取得配合。

2.1.2 腿围测量

病人取半卧位, 嘱其放松, 膝关节伸展约150°, 测量双侧膝关节上、下各3个部位:髌骨上10 cm、20 cm、30 cm, 髌骨下10 cm、20 cm、30 cm处的周径, 并在患肢做好标记, 便于每天测量, 观察消肿效果。

2.2 溶栓治疗中的护理

2.2.1 心理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 就必须立即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所以在溶栓中需要护士的耐心解释, 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注射前应耐心细致地解释扎止血带的作用和肢体正常血液循环特点, 消除恐惧感。溶栓时药液必须扎于患肢足背浅静脉, 并在患肢大腿根部扎上止血带后, 再加压滴注, 10 min内滴完, 这样是为了阻断下肢浅静脉, 药液由深静脉通过, 直接作用于血栓。

2.2.2 体位护理

溶栓期间,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20°~30°, 膝关节屈曲15°, 这种体位能使髂骨静脉松弛不受压, 对缓解静脉的牵拉有一定作用, 同时下肢抬高更有利于静脉的回流, 减轻肿胀;避免按摩及剧烈活动, 以免造成栓子脱落[2]。

2.2.3 严密观察病情

资料表明, 溶栓治疗虽然安全, 但仍然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如我科常用的尿激酶药物, 其主要药理作用为: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 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 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等, 从而发挥溶栓作用, 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发现病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一过性意识不清时应考虑肺栓塞, 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相应治疗。还应严密观察患肢动脉搏动、脉率、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淤斑。抗凝期间遵医嘱定期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性, 严密观察病人口腔黏膜, 全身皮肤有无异常出血, 皮下淤血、碰撞而致伤淤、血尿、大便变色等凝血障碍征象, 如有异常现象及时向医生报告, 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2.2.4 穿刺部位的护理

溶栓时, 多选择患肢足背静脉, 为保护足背静脉血管, 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 以免多次穿刺引起血管破坏, 但注意穿刺不成功时, 拔针后针孔护理很重要, 不应只注意针孔, 应四指并拢, 以掌面充分压迫针孔及周围区域5 min, 以保护所穿刺静脉。

2.2.5 避免长期卧床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病人由于需要卧床休息, 活动量减少, 因此护士除了需要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还要加强饮食指导、皮肤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3,4,5,6]。告诉病人长期卧床病人易产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所以饮食要注意保证足够饮水量, 注意饮食搭配, 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基础上进食适量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并可一天数次按摩腹部, 呈顺时针方向, 促进肠管蠕动, 避免大便干结及腹胀;每天给予温水擦浴1次或2次, 保证病人舒适感, 能活动的地方, 如上肢及健侧肢体, 鼓励病人尽量主动活动, 并定期按摩骶尾部, 以保证皮肤完整性。

2.3 出院指导

建议病人穿弹力袜, 站立时间不可过长,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多饮水, 遵医嘱按时、正确服用抗凝药物, 定期到医院复查。

3 结果

通过对15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溶栓治疗, 并配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病人疗效显著, 未发生肢体残疾及肺栓塞。

4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将非常严重。我科通过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 在病人溶血栓治疗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等有效护理措施, 出院后给予积极的出院指导, 病人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程小芸, 李锦丽, 段清萍, 等.老年骨折病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 2011, 9 (6C) :1640-1641.

[2]王罡.226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4) :312.

[3]王玉珍, 张红卫.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1, 25 (12C) :3359.

[4]冯娴, 崔丽娜, 韩轶梅, 等.下肢静脉泵在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10C) :2793-2794.

[5]莫锦萍, 郑婉婷, 林弟.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1, 25 (1B) :126-127.

上一篇:绒毛膜癌下一篇:大学生乐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