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建设十篇

2024-05-24

农业经济建设 篇1

农业信息化, 即通过投入大量知识、信息、技术, 实现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4,5]。因此, 信息技术的支撑, 是使农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内涵。信息技术能使信息资源达到更高程度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相对其他现代新技术还有本质性的区别, 其他新技术基本上都是作用于对能源和物质的认识, 而信息技术则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理解, 是改变人们观念的技术。

1 信息技术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影响

在当今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掌握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是农业劳动者发挥正常的生产职能, 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就像是一个地球村, 使人们不受地理位置、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可以随时接收、提供、交换、使用各类不同的信息, 从而使更多的劳动者在互联网上就能交流生产经验, 学习先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种田的方法,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6]。

同时, 信息技术还加速了人类智能的物化进程, 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状况的客观尺度, 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但是生产工具只能是人类智力、知识及科学技术的物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加快了这种物化过程, 加速了农业生产工具、设施的改革创新进程, 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4]。如把3S技术 (即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PS—全球空间定位技术) 与信息高速公路结合起来, 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农业节水工程、田间数据的采样和控制肥料、农药、石灰的施用量等一系列的精确管理措施, 将会极大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方向的发展。

2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

搞好农业信息化工作, 关键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为农民提供及时、便捷的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生产的各要素都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加强农业生产流程的全方位服务, 将信息技术覆盖至产前、产中、产后, 组织引导农民有序生产, 从而建立规范合理的市场体系[1,7]。

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这一便利的渠道, 向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企业以及农户提供及时的国内外农业市场信息服务, 做好产销衔接工作, 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加快我国农产品的交换和流通速度,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科学调度有限的农业资源, 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资料要素的合理流动[8,9]。

2.2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下, 农村经济模式由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化,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最终形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辅的梯形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2]。在信息化的环境形势中, 为跨越式加速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业行业化的总体质量, 加速其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过程, 应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地渗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 从而加速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9]。

2.3 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现阶段, 国内普遍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是由农技部门或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指导或培训, 通过举办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向农户推广、宣传信息化技术, 这种传统推广方式的制约因素比较多, 如生产周期限制、推广区域小、局限性大等, 无法全面普及或转化最新的科技成果。构建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可以使各个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单位重视信息化生产, 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品[8,9]。

首先, 农业信息化使农业科研人员在信息交流方面不再受区域或时间的限制, 能够远程传输、共享科研信息资源, 提高了成果转化的效率[2]。其次, 农业信息化使农业生产者能够适时地获取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动态, 如市场行情、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产品销售等, 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 从而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2.4 提高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与持续发展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对生产经营者、宏观管理者而言, 商品化农业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复杂的经济活动过程。难以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调控, 通过全方位的农业信息传播网络, 密切联系农业生产者和宏观管理者, 加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部门的信息联系, 均衡的农业生产才能够得以稳定地发展。政府在宏观调控中, 借助于农业新网络, 可以同步协调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的分配和运行, 在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上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2.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子系统各项指标的优化

经济发展子系统由4项指标组成, 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经济发展是基础, 起决定性作用, 因而在指标体系中赋予25%的权重。农业市场的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得以提升, 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通过产品经营, 有效连接农户和市场, 使某项专业生产能有序地进行, 从而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在农户“小生产”条件下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整个生产行业的生产效率[10]。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由此得到改造, 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

3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首先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其次要加强不同部门间的联动, 从而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共同参与进来, 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通过政府主导, 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 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 并通过政府协调, 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将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的目标考核等措施, 调动各相关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 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资金的调配和投入, 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从而逐步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有农业信息服务站、村有农业信息员的保障机制。

3.2 加强部门合作联动, 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

部门联动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分割,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当中, 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发挥所长, 达到衔接紧密、配合得当, 确保信息化工作过程“无脱节、无疏漏、无失误”。

同时, 要不断地拓展信息发布的渠道,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信息发布模式, 建立起广泛、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 将各类信息真正传播到最基层, 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使各类受众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获取全面、实用的农业信息, 从而为农业信息化工作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服务网络。

3.3 加大科普宣传, 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民, 既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 同时又是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的主体, 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利用意识, 并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在工作开展时, 变被动为主动。近年来, 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 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发布各种农业信息化知识, 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是一些社会基层、边远地区仍然存在很多知识盲区, 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接收不到此类信息。因此, 科技人员必须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 开创更多、更有效的宣传方式, 增强社会公众、基层村民, 特别是边远地区人们的农业信息化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项高效而快捷的生产方式。通过阐述农业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 以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提高经济建设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锦域.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05, 24 (4) :46-48.

[2]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宣锴, 孟未来, 路明祥.浅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2) :48-50.

[4]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2 (11) :43-45.

[5]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6]张博, 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12 (3) :62-66.

[7]赵锦域.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何艳群, 朱慧玲, 徐险锋.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9) :94-96.

[9]彭延炼, 田树仁.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障碍浅析[J].现代农业, 2007 (1) :29-31.

农业经济建设 篇2

1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1 农业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排灌系统、交通道路、低压电网等为主,以作业运输方便、排灌自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目标,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需要,建设温室大棚,应用滴灌、喷灌、增氧等现代化设施和生产技术,用现代装备和技术武装农业。通过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广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农业与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在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改良土壤,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控制和合理使用农业化学品,加强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搞好植树绿化,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通过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建立农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后勤服务。本文主要从侠义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展开研究。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由人畜力操作转变为由现代化的装备操作,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同质的水平上,即通常由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来。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单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因为生产力低下,传统农业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其社会化程度都很低,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形式。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也不例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1.2 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农产品需求弹性小、生产周期长、产品不易储存;在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强。这就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基础性作用。

(1)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城乡经济互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筑农村与城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平台,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实现供水、发电、运输、抗灾、旅游等设施资源的共享。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一直徘徊不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农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遇洪涝或旱灾就造成大面积减产。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就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粮食增产”的指示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水利化、农机化、交通现代化条件;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的良好的防洪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涝体系;依赖于农业综合开发,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依赖于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

2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撑力脆弱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许多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普遍存在着前期工作跟不上、工程管理制度及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覆盖面很低,退耕还林(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现有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服务性基础设施执行力减弱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我国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消除了一批中小学危房,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由于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差、范围广、规模大,投入仍明显不足,在教育方面,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超负荷运行,失学率依然较高。据统计,从1985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农村仍有少量青少年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疾病预防救治体系不完善、卫生保健水平低。不少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诊治手段也十分落后,很难应对突发的公共疫情。饮水困难、安全卫生饮水问题也较为突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

2.3 社会性基础设施安全力薄弱

相当一部分地区因没有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及监测检测体系,而导致农产品的环保、消费安全标准难以保证,不能适应发展订单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的需要。同时,执法体系、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等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2.4 流通性基础设施承载力孱弱

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茶叶、生猪、山羊、药材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落后;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通村公路质量较差;村内道路虽经过多次规划、整修,路面质量仍很差、道路狭窄、垃圾成堆、排水设施不健全。这种滞后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进而抑制了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发展。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三大障碍:投入、规划与管理

3.1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潜在的高风险、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弱、二元财政供给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以致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因为投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即BOT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集资(包括以工代资)等渠道。这里我们首先对作为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供给主体的公共财政及其供给能力作一些分析和判断。

(1)财政资金正在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在“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方式筹措,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户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承担。并且,各级政府应提供基础设施的责任及其界限不明确,从而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九.五”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在2005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供给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从投资的结构看,仍偏重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在WTO规则所允许使用的12类“绿箱”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类,政府支持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远未达到加入WTO时承诺的8.5%的水平。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预算的1/5。

(2)“以工代资”仍是农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由于机构膨胀、县乡财政困难、分税制改革不彻底等原因,许多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物品的责任却由农民承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镇道路、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这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显著贡献。近两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运作,因而影响了农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再者,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两工”在3年内逐步取消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投入渠道。

(3)农发行的资金没有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业务实际上已经淡化和萎缩。虽然保本微利是农发行遵循的经营方针,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因而农发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发行现行业务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和提高其经营效率,扩展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定位构想。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当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但比重过小,不具有普遍性。这缘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且风险性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

(5)财政增收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能同步增长。以2005年湖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就不难发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然未能引起重视。2005年度全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19.67亿元,比2004年的355.00亿元减少35.33亿元。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投资构成分类:(1)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来源分类分析:在200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5.11亿元中,自筹资金达325.18亿元,占总完成额的76.49%,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主体—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等仅占总完成额的22.1%;用于与农业基础设施紧密相关的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产业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的投资完成仅为64.0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5.05%。(2)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项目分类分析:2005年度用于道路、桥梁、水利三个项目的投资只有55.18亿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2.78%;(3)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构成分类分析:建筑工程投资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刚刚超过一半,占投资总构成的51.7%。在设备和工器具购置投资的112.29亿元中,用于购置生产设备的投资只有85.35亿元,只占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总额的20%。

3.2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混乱

重建轻管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老化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如湘北有一个区共有“病险”水库106座,整治销号进度不快,还有30座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我国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50到70年代修建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年久失修,老化问题相当突出,有些水利工程不但难以发挥灌溉效益,而且还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近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大、中、小型水库中,病险库仍占50%左右。因没有进行彻底治理,有效库容和灌溉面积分别减少20%左右,有30%的灌溉渠道被淤塞,机械提、排灌溉设施50%不能正常使用。

(2)部分新建设施质量标准偏低且不配套。(1)一些新建设施质量标准低。已通水的灌溉渠道作了防渗处理的比例很低,渗漏水量大,有些灌溉渠道上游还是水流漂漂,下游却成了干涸的小溪;有的渠道工程开挖断面过小,达不到设计输水量,水的利用率很低。(2)设施配套没有跟上来。部分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还有一些灌溉渠道尚未挖通,工程附属建筑物未修建好,大、中、小型水库因此未发挥灌溉效益的库容非常大,实际灌溉农田面积只达设计能力的比例较小。

(3)基础设施使用效益发挥不够。大多数设施都是政府免费供给,需求无度,不讲节约,造成了一些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

(4)管理不科学、不规范。(1)建设规划管理不科学。一些农业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因而合理布局不够。(2)农业设施管理不力。由于前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各地乡村和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抗旱和排涝能力都大大减弱。(3)建设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建设资金被挪用或工程建设质量低劣,即使不断投入但产出效益低下。

3.3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违背规划,无序、盲目开发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县尤为突出,并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无正规设计,前期工作简单。有些地方在开发农村水电时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圈地圈水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项目业主盲目追求节省投资,把工程项目交给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和施工,甚至廉价交由个人设计,给工程项目带来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施工。有的农村水电项目在开工前,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动工的小水电项目屡禁不止。一些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一意孤行,违章违规操作。如湘西有个电站就是其中典型。该电站既无正规划设计,又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对水利部门的执法置之不理,强行施工,并私自试机,最终酿成事故;自行组织施工,工程施工粗放。一些业主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工程施工措施简单粗放,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手续不完善等现象较普遍,给工程项目留下不安全隐患。

4 结论与建议

4.1 农业基础设施的质和量以及建设速度上要迅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就全国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要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要坚持顺应自然规律,强化科学治理,突出防洪安全,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原则,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雨洪资源的能力。(2)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设施。要按照国家公路建设规划,优先建设高速公路,加快重要经济干线及旅游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形成高速成网、城乡一体、内外通畅的公路运输体系。(3)建设稳定高效的能源设施。电力能源建设要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减少污染排放。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电,有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鼓励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发电,积极开发和引入外区电能,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大力发展沼气能源。(4)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对通信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长。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要突击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向农村延伸。

4.2 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以下三大功能

(1)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范畴,许多是老百姓急需解决但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因此,要重视新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修农村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真正实现其原有的防洪灌溉功能;要加快农村防治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防治自然灾害和救助系统;要严格执行农业基础设施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制止和防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搭便车行为,避免将农田改为其它经济活动对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负面影响;要把加强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分年度、源源不断地给予支持,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状况,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2)强化资金支撑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何以投入不足?公共财力不足自然是一大原因。但是,从历史的大背景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失误,由于深受前苏联“优化发展重工业”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农哺工的发展战略,导致在资本积累方面农业部门的资金、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的缓慢甚至停滞。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较这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农业却在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冲击下仍然裹足不前。如今,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意识到以工哺农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工哺农的战略中,强化资金支撑功能,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应是首要的选择。

(3)强化监督管理功能。(1)加强政府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管理。一是健全重大项目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二是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监管体系建设;四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实现监管专业化、程序标准化、手段信息化和方式多样化;五是建立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六是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2)加强水利水电开发管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小水电开发现状,加强行业监督,促进农村水电健康全面发展;要加强农村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各级水利水电行政主管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开发权管理;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持开发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提出农业基础设施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生产性、服务性、社会性、流通性的基础设施,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表现,以及导致滞后的障碍因素:投入、规划与管理;提出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资金支撑、监督管理三大功能。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N].湖南日报,2006-11-08.

[2]汪金敖.论加大农业金融资本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7):61-64.

[3]汪金敖.传统农业的新突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93-96.

[4]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10):111-113.

农业经济建设 篇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发展策略

0.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很多领域比如说政治、文化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越来越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农业信息化还相对落后。所谓的农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科技成果、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需关系、三农政策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下文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国家,农业生产者可以从网上全面并及时的了解一些农业科技信息,然后将这些最新科技信息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也就是说信息化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今发展中国家农业信息化也开始起步。我国农业经济若要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相关部门就必须要提高我国农业的信息化程度。而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农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了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管理和决策的质量[1]。其次,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为了农业生产开垦了大片荒地、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带来许多环境问题。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这样做可以节约许多资源比如说材料和能源等。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再次,农业信息化可以极大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使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到一些农业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一些科学技术。除了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信息化还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大大改善农业的科技水平。最终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最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说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市场会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有所需求,而且会拉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2.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者和领导者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因为计算机网络是提高农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计算机水平是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第三,相关部门应该多做一些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比如,进行下乡活动,对农民进行实地引导和传授一些信息化知识。此外,在信息化水平如此高的社会,大众传媒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相关部门一定利用好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利用大众传媒做好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第四,领导人员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只有领导足够重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领导中下层农业生产者积极工作,因此,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员一定要对农业信息化多加重视。

2.2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程。政府部门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只有领导足够重视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领导中下层农业生产者积极工作,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对农业信息化多加重视。政府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够健全。而且政府机关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指导。此外,政府部门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体系较差,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较差。这些都会严重阻碍农业信息化进程。因此,我国要想实现农业信息化必须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2.3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

我国现阶段对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信息的重视。相应的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还在起步之中,并不成熟。为改变现状,必须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高效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功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2.4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事业,这项事业既需要一大批具有很高技术水平的从业人员,又需要一大批走在时代前列,对信息掌握十分及时的人才。因此,国家一定要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出一批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派一定的农业生产者去国外考察学习,了解我们的不足,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

3.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了解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及时改正,努力做到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李英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2011:120-123.

农业经济建设 篇4

——关于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及发展思路

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情况

石龙镇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向鄂北岗地过渡的地带。全镇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33个村民小组,6495户,25048人,其中农业人口22811人,劳动力1.1万个。全镇版图面积301平方公里,有耕地8.2亩,其中水田6.2亩、旱地2万亩,林地12.5万亩,水面1.2万亩。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380元。

石龙镇在上世纪80年代至九十年代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在上级领导下、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显示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石龙镇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国家、省和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马世骏、石山、王兆骞、张壬等专家先后多次来我镇指导工作。《农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对我镇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报道。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我镇指导生态农业建设。1991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1992年、1997年镇党委两度被评为“乡镇党委十面红旗”之一,1994跨身于“全省生态农业十佳”。全镇生态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镇生态、经济系统初步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在1998年9月,我镇代表京山县接受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的检查,在国家确定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的15项指标中,有14项达到了发达阶段的二级标准,其中有7项指标达到一级标准(即粮食单产、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指数、资源利用适宜度、人口科技素质、系统商品化程度、土地退化治理率、环境质量状况指标)。多年来,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985年以来,全镇共开发荒山,建成林果基地6万亩,开挖精养鱼池0.5万亩,改造塘堰库坝1万亩;改善牧场1万亩,年发展草食动物2多万头(只),其中牛0.5万头,羊0.5万只,鹅1万只,使用沼气的农户占10%;实行地力补偿的耕地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0%,耕地复种指数达2.13,改造自然生态环境100平方公里。

2、农副产品产量增长幅度。2008年粮食总产4.35万吨,比1985年增长20%,2008年人均产粮1737公斤,保持了历史最好水平;棉花产量916吨,油料产量5360吨,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生猪出栏3.6万头,比1985年翻了一番;水产品产量3800吨,比1985年增长6倍,鲜蛋产量2600吨,比1985年增长2倍多,果品产量8300吨,比1985年增长近13倍;蔬菜产量15万吨,比1985年增长3.4倍。2008年的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5%。

3、农业经济结构变动情况。石龙镇在保持粮棉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围绕镇域生态农业建设,突破性地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008年,全镇多种经营产值达1.4亿元,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37%上升到63%。

4、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二十年多来,全镇森林覆盖率由23.5%上升到40.8%,植物光能利用率由0.33%上升到0.45%;耕地有机质含量由1.7%提高到2.1%;水土流失率下降80%;旱涝保收农田达到7万亩,占86%;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危害程度减轻;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田林网化、田园化进展较快,农村村落布局合理,庭园经济颇具特色,全镇70%的农户改造了住房,有30%的农户住上了小楼房,农村面貌景色一样。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较多,潜力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石龙镇境内北高南低,海拔高度34至347米之间,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具备良好的发 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不仅适宜从事大面积的粮食生产,而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还具备独特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小气候”,为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和引进各种高技术高效益的新品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石龙镇土地资源有三大特点,其 一,人均占地面积大,开发前景广阔。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耕地更为宝贵,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石龙镇在土地资源上 的这一明显优势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之所在。其二,土壤类型较多,土地质量较优。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石龙镇土壤类型有4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38个土种,通过土 壤评级,石龙镇耕地中的绝大部分是生产潜力较高的二、二级 土壤,非耕地中适宜各种树木生长的四、五级软土占65%,可以发展以林果业、畜牧业为主的种植、养殖业。其三,丘 陵、平原诸全,生产经营门路广阔,多样化的地形类型为广开生产门路创造了可供选择的条件。

3、林业生产优势明显。石龙镇的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 和森林覆盖率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近几年石龙镇人 工造林发展较快,面积达6万亩,基本上达到了速生高产 林标准。且林种结构优化,用材林占83%,经济林占17%。石龙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于维 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森林 工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草场水域资源潜力很大,开发后劲较足。石龙镇草场面积约2万亩,发展牧业具有良好的杀件。石龙镇水域广阔,库面、塘堰、泉眼、机井诸全。为开发引用 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石龙镇实施沿库开发战略,开发水库消落区,建成渔、果、畜、禽模式的立体养殖基地5处面积1000亩,效益显著。

5、粮食生产基础较好。石龙镇在国家支持发展粮食生产有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能源物资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 基础。全镇已建成稳产高产农田6万亩,还有一部分低产 田也已具备了改造提高的物资技术条件。农民种植粮食的生产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石龙镇稳定粮食生产有保障,提高粮食产量有希望。

6、农村工业原料充足。石龙镇发展农村工业 的基础条件较好,特别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充足,如粮食商品率高、土特产品生产量大,非金属矿产资 源多。这些基础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不断加工增值,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石龙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制约石龙生态农业建设的各方面困难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

第一,生态农业环境潜伏危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土壤肥力减退。多年来重种轻养,重有机肥投入轻无机肥投入,以致土壤对无机肥胃口越来越大,农田的基本肥力下降,土攘肥力减退。其二,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渐突出。近几年,由于集镇、公路建设和农村建房热 的兴起,大量优良农田被占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潜伏着危机,将会直接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 不利影响。

第二、农业整体功能较差,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现阶段,石龙镇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松散,转换功能薄弱,种、养、加之间缺乏配套协作和互补机制,尚未在较广范围 内,较大规模上,较深层次间把农业资源和农副产品原料通 过食物链、生产链、经济链进行延伸增值,具体表现为资源 综合利用率低,农副产品加工层次低,商品转换增值率低 整个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低。

第三,市场机制发育不良,服务体系亟待健全。生态农业的发展,石龙镇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意味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 环节都必须提供完善的服务,否则,农业社会化生产的链条 或循环过程就会中断。石龙镇目前的市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如在农业生产资供应的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方面的不适应状况,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的不完善状况,在市场信息 方面的封闭状况等等。

第四,科技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奇缺。由于目前乡镇专业科 技人才由县指派,加上过去对科技投入得不够,导致石龙镇专业技术员奇缺。目前,全镇农、林技术人员15人,与全镇农业人口总数比,则所占比重更小。生态农业实质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的科学 农业,按照这一要求,石龙镇农业科技人才奇缺的状况是显而 易见的。

第五,现行政策研究不够,利益关系待调整。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利益矛盾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有效地启动利益调节机制,确定合理的利益结构,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在运用经济政策来确定合 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方面,在运用经济政策调节和保障正确处 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方面,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有待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各项经济政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管理指导作用。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

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生态经济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石龙镇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还要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主导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成效为中心,以农科教结合为突破口,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精品”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精品”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通过近二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石龙镇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基本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但是“精品”建设还不理想。为此,要加快开展生态农业“精品”建设,大力开发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还要对精品实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重点倾斜。

2、抓好生态工程配套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向良性循环发展。要围绕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两个循环配套,即一是抓好生态系统的循环配套。在生态农业基地中进行猪、鱼、沼、果或山、水、田、林、电、路、村的综合治理。二是抓好经济系统的循环配套。主攻产供销环节的衔接配套和加工增值。目前,石龙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批量,对这些产品的加工转化已成为实行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重点抓好优质稻、优质油等骨干品种的开发深加工项目,真正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3、着眼市场选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与市场经济接轨。要选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项目和品种进行开发。优质稻、花生、西瓜等项目的开发,在品种的定向上使用优良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规模化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提高规模效益。

4、注重资金配套,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由“扩张型投入”向“效益型投入”方向转变。为了加强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在资金配套上继续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在资金筹措上调动国家、集体和农户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投入上形成合力,拓宽投资领域,进行引资开发、合股开发,筹措资金。二要在资金投入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态农业的骨干项目和基础项目上,针对目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现状,采取股份制、土地流转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集体和农户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使集体和农户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成为投入的主体。同时,加快引资开发,促进投入机制的转换,加快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5、依靠科技驱动,强化农业技术物质装备。根据石龙镇目前的技术、物质条件,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即建立组、村、镇三级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农业短期培训学校等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三是建立以农户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三是建立水、土、大气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同时,大胆引进技术和人才。积极引进,推广生物防治,环境保护,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和良种良法等先进技术。大胆引进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壮大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积极增加农业耕作环节上农机具的功率投入,有计划地配备各种适用农机具,增加农业机械使用量,普及率达到90%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

6、综合治理山水,改良生态环境。一是植树种草,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村、组为单位,抓紧大、小水库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水源。动员多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现有水利工作的配套设施和维修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好当家塘堰,形成水利灌溉体系,增强抗旱排涝能力。三是遵循生态规律,提高耕地肥力。首先,要实施生物循环手段,安排好用地养地的合理组合和对地力消耗异化作物的组合,达到种植模式的良性循环。其次,实施生物归还手段,将农作物副产品在多层次多途径加工利用后,最大限度的将土地的供给物和太阳能的合成物归还土地。再次,实施人为补充手段,推广地力培肥制度,保持农田养分的供求平衡。同时,实施配方施肥手段,改造中、低产田,挖掘农田增产潜力。四是积极控制污染,保持环境净化。增加治理工业污染的投资,清理污染源,防止再生源。治理农业污染,要运用生态农业防治技术,保护天敌,降低病虫害基数,控制草害繁衍。施行化学防治措施时,要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减少药物污染。使我镇水质、土质、生物质的污染程度控制在国标范围内。五是改良农村人居环境,节约非生产用地。按照既相对集中,又方便生产的原则规划建设好农村住宅区和物质、文化配套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美化农村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建设 篇5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 制约广东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如生产技术落后、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等,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东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创新, 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 把农业科技研究的新突破、新成果和新技术进行有效推广和应用, 才能改变广东农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 力求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环境保护, 增加农业收益, 增强广东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广东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一招。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广东农业一直为粤港澳地区供应着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这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有着密切关系, 可以说, 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 广东要建设农业强省, 就必须将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不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 把更多的资金引导并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参与的科技投入新体系。二是要培养一批农业科研人才, 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充分发挥这些研究机构的作用, 要针对广东农业自主创新, 着重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农业科研创新人才, 为广东农业强省建设打造一个专业团队。三是要培养新型的现代农民, 因为农民是农业的经营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 科技创新如果不能使农民受益, 他们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因此, 要着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 只有使农民成为科技创新的受益人, 才能促进各项科技创新的应用和推广。四是要加强引进国际农业科技资源, 要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公司, 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 既要注重品种、设备、技术的引进, 也要注重国际优秀人才的吸纳, 努力促进广东农业科技产品与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农业经济建设 篇6

关键词: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业推广服务

日本的民办农业推广体系———“农业协同组合” (以下简称“农协”) 向它的会员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和农家生活指导两方面的服务。由于日本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农协会员, 因此农协被称作是日本第二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该体系的研究能为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以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带来重要启示。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协机构的基础上, 分析日本农协农业推广服务体制的建设现状, 并总结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1 日本农协的概况

二战结束后不久, 在联合国军总司令部GHQ的指导下, 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经过60多年的发展, 日本的农协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地方性组织和全国性组织在内的完整体系, 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农协组织之一。

农协开展着各种各样与农户的农业经营或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其主要业务有: (1) “营农指导事业”。农协除对农协会员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业经营指导之外, 还负责指导农协生产部会及开展土地利用调整等业务。 (2) “生活指导事业”。负责对农协会员开展生活设计的制定、生活改善、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3) “销售事业”。对会员所生产的农产品实行共同销售。 (4) “购买事业”。对农资产品 (肥料、农药等) 以及生活必需品 (日用品、家电等) 实行共同购入。 (5) “信用事业”。开展包括储蓄、借贷等服务在内的金融业务。 (6) “共济事业”。开展有关人寿和财产方面的保险业务。 (7) “利用事业”。农协设置了众多农业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 以供会员们共同使用, 比如选果场、大型卡车、农产品加工设施、超市、集会所、图书室、加油站等。 (8) “厚生事业”。农协设置了医院和诊疗所, 对会员提供保健和医疗服务。除此之外, 农协还开展耕地改良、水利设施整备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业务及高龄者福利事业等。

农户通过农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销售事业) , 销售农产品后所得的资金会自动被打入到农户在农协所开的户头上 (信用事业) 。然后, 农户在农协的指导下订立下一步的营农计划、进行农业生产 (营农指导事业) , 并通过农协购买所需的农资材料、借贷资金 (购买事业和信用事业) 。农户购买农资材料的费用会自动从其农协户头上扣除 (信用事业) , 扣除后的余额就成为农户的生活费。而从生活费中扣除农户加入农协保险事业的保险金 (共济事业) 、通过农协所购买的生活用品的费用 (购买事业) , 再付完其它生活设施的利用费 (利用事业) 、医疗费 (厚生事业) 之外, 余下的就成为农户的定期存款。农协将农户的定期存款借贷给农业相关企业, 从中所获得的利息一部分成为农户的存款利息, 剩下的差额就成为了农协的经营费用。

农协内部设置了不同的部署来开展以上的业务, 并且为了业务能够顺利展开, 农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部或是分店。农协会员也不仅仅停留在利用农协服务的程度上, 还在农协的组织下成立了许多不同的会员组织, 开展自主活动, 以配合农协的各种业务。比如“西红柿部会”、“苹果部会”等, 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会员聚集在一起成立专业部会, 这些专业部会的会员一起接受农协营农指导员的指导, 一起制定生产、销售计划, 一起参加农作业以及农产品的发送业务。除此之外, 还有以村落为单位成立的诸如“农家协会”一样的会员组织, 召开村落座谈会等讨论有关改善农业经营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事宜。还有很多农协设置了以青年会员为主的“青年部”和以妇女会员为主的“女性部”等。

农协体系还在都道府县和全国层次分别根据业务的不同设置了多种联合会, 自下而上形成了紧密的垂直连接关系。都道府县联合会是以各都道府县内的基层农协为会员, 全国联合会则是以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为会员。近年来, 农协和其他一般企业的竞争日趋激化, 为了加强农协的竞争力以及促进农协经营的合理化, 农协系统开始了基层农协的合并运动, 甚至出现了如奈良县和冲绳县这样整个县的农协合并成一个大型农协的情况。与此相应, 农协系统也在推进着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全国联合会的统合, “农协—都道府县联合会—全国联合会”的三级体制正逐步向两级体制转化。

除了以上所述的综合农协以外, 日本也存在专门从事畜牧业、园艺、桑蚕等领域的专业化经营、不开展金融业务的专业农协。在日本, 综合农协占据主流地位, 综合农协截至2013年3月末共计738个, 会员总数 (截至2012年3月末) 共计为983万人, 其中正会员467万人, 准会员517万人。一般在同一地区只能设立1个综合农协, 而专业农协的活动不受区域限制, 在同一地区可以设置数个相同领域的专业农协。与综合农协相比, 专业农协会员数量要少得多, 经营规模通常也较小, 至2013年3月末日本共有专业农协1915个。由于专业农协不从事金融业务, 所以, 专业农协的会员通常还同时加入同一地区的综合农协。

2 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理念和地位

正如“没有指导事业就没有合作社事业”、“没有学习活动就没有合作社运动”所言, 农协在理念上将营农指导事业和生活指导事业看做是提高会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两个事业。农协组织是会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农业经营水平和生活水平而自发结成的组织。因此, 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是以支援和指导会员为了改善农业经营水平而自主进行协同活动为宗旨的。换言之, 农协组织需要唤起会员自发地、而不是被动地改善农业经营, 并且促进会员从单个的行动转换成协同互助的活动。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不仅仅只是对会员进行特别的教育或研修, 更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推广, 而是从教育的角度, 通过会员参与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农协组织的运营活动或是利用农协开展的各项业务而展开的。因此, 从广义上来说, 营农指导事业不单单是营农指导部门或营农指导员来实施的, 而是由整个农协、农协所有的职员以促进会员农业经营的改善和区域农业的振兴为目标、在推进农协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推进的。

营农指导事业在农协展开的各项业务中占有特殊地位。因为农协的其他业务, 比如农畜产品的共同销售、加工、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以及金融、保险业务都是限定在流通过程中, 只有营农指导事业是与农户的生产过程直接相联系。通过营农指导事业使会员的农业经营得到改善, 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使农协的“销售事业”和“购买事业”得到进一步扩大。并且, 通过农业经营指导, 会加强农户对农协的信任, 从而进一步使农协组织自身和协同活动得到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营农指导事业对农协自身以及农协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虽然被承认, 但是它在农协内部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一直未被明确。直到2001年, 日本对《农业协同组合法》进行了修改, 将营农指导事业定为农协的第一事业, 从法律上承认了营农指导事业为农协开展的众多事业中最基本、最应该重视的事业。农协试图通过加强营农指导事业的法律地位从而达到强化营农指导的目的。

3 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及体制

3.1 主要内容

行政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是以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指导为中心的, 而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是农协为会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仅开展生产上的技术指导, 还必须适应农户的各方面要求, 开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和供应活动、土地利用的调整 (借贷等) 业务、以及指导税务申报等有关经营指导方面的工作。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有关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方面的指导。 (2) 制定所管区域农业振兴计划的同时, 指导各农户制定与此相应的营农计划。 (3) 对主要的生产手段———土地进行集体整备。 (4) 根据“适地适作”的原则, 建立大规模生产体制, 使农业生产形成产地化。 (5) 指导本地区地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及推进本地区的复合经营。 (6) 为了统一农畜产品的品质引进优良品种、统一栽培或饲育的标准。并根据农户的营农计划, 指导农户参加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引进农业经营资金。 (7) 为了统一农产品的规格, 组织共同选别和共同检查。 (8) 指导会员按照各自专业进行组织化生产, 相互交换有关栽培或饲育的技术知识, 从而提高会员的技术和经营能力。 (9) 培养农业继承者等农业、农村的主力军。 (10) 支援会员的组织活动, 培养农民带头人, 养成会员的协同意识, 促进农协运动的发展。

3.2 营农指导事业的体制

营农指导的事业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公共团体和上级农协的补助金或助成金、向会员征收的会费、农协其他事业的盈利以及大型机械、公共设施等的使用费。其中, 补助金和农协内部的其他部门的盈余为营农指导经费的主要来源。

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 营农指导员是活跃在营农指导事业第一线的技术推广员。营农指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营农指导事业计划的实施效果。营农指导员的作用是向会员农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农业经营、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近年来, 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正在逐年扩大。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营农指导员的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中指出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及其比率依次为“营农指导业务”31%, “有关生产部会的业务”12%, “农产品的收发业务”11%, “销售业务”10%, “有关行政方面的业务”8%, “其他”28%, 从中可以看出营农指导员业务内容的多样性。另外, 2011年度平均每个农协设置营农指导员19.9人, 仍有3%的农协尚未设置营农指导员。营农指导员的人数从1985年开始持续减少, 至2011年为止人数为14414人。这和近年来伴随农协的合并而产生的人员大幅削减成正比关系。为了提高营农指导员的专业能力, 农协系统实施了《营农指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2000年前是由各都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负责实施, 2000年以后日本全国农协中央会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但是到2003年参加日本农协中央会统一考试的只有17个县, 甚至还有几个县连县级认证考试也并未实施。因此, 营农指导员中考取了资格证的比例只占总数的18% (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全日本农协活动统一调查报告》) 。营农指导员的业务也根据农协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同时营农指导员的编制也并无统一标准, 参差不齐。

因为营农指导员的整体人数在逐渐减少, 所以为了有效的发挥营农指导事业的功能, 农协纷纷对营农指导体制进行了改编。伴随着农协大规模合并的进行, 合并后的农协把所管地区划分成几个区域, 在各个区域设置了“营农综合中心”。这是一种通过对营农指导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来加强营农指导的整体能力的体制。在“营农综合中心”, 会根据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情况, 配置数名不同专业的营农指导员, 并在同一地点集中设置农机中心、育苗中心、选果场等各种基础设施, 从而方便会员农户的利用, 使之成为本区域营农指导的大本营。

另外, 如前所述, 为了有效地进行营农指导, 并充分地让农业经营者反映自己的意见、发挥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作用, 农协成立了各种作物的专门部会。在规模大的农协里甚至会设置10个以上的部会。同样, 关于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营, 农协设置了由会员组成的运营委员会, 并指导会员来进行自主运作。农协还选出部分优秀的农业经营者担任营农顾问, 辅助营农指导员的工作。营农指导员负责对这些组织、会员的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支持。

除了基层农协的营农指导之外, 都道府县的营农指导支援体制包括在47个农协中央会中设置的营农指导部门和在农协全农都府县本部及农协经济连中设置的有关技术指导的部门。它们对基层农协所进行的营农指导提供支援和指导。同样, 专业农协也对会员进行农业技术指导, 专业农协在都道府县的联合会相应地对专业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提供支援。另外, 为了促进本地区相关部门的合作, 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各地设置了由普及指导中心、土地改良协会、农业委员会、行政部门、农协等相关部门构成的“地区农业振兴协议会”。农协通过这些组织与其他相关部门讨论并协调农业推广事宜。

4 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

目前, 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 一个是如何确保事业经费的问题。营农指导事业给农协带来的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营农指导事业的费用大部分来自农协的其他部门 (金融、保险事业) 的盈余。这在其他部门的盈利增长时期也许不成问题, 但是一旦其他部门盈利下降, 甚至亏损, 农协内部对各部门的盈亏实行严格管理时, 尽管法律上规定营农指导事业是农协的第一事业, 尽管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被无数次强调, 营农指导事业依然会成为经费消减的对象。因此, 经费的确保仍然是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另外, 农业经营不断分化, 既有大规模、企业化的农业经营, 也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营。农业经营的分化使得对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同时营农指导员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业务内容的多样化以及营农指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实施的不彻底等原因, 专业水平较低。今后, 农协营农指导员资质、能力的提高, 以及如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营农指导事业, 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最后, 一直以来政府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和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都是相互补充、互相协同地对农户进行指导。但是伴随着日本行政和财政的改革、农协合并的展开, 政府部门的普及推广员和农协系统的营农指导员的人数从整体上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普及机构和农协的业务所辖范围也都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使得普及推广员、营农指导员和农户的接点日趋减少, 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的合作体制都在一步步弱化。因此, 如何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的新的合作体制, 加强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 这不仅是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也是摆在所有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面前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河野直践.协同组合入门[M].日本:创森社, 2006.

农业经济建设 篇7

日前, 农民日报记者从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获悉, 为科学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农业部将农业领域划分为“红、黄、蓝、绿”四大区域, 将采取差别化政策措施, 对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

据悉, 四类区域所涵盖的农业产业领域各有不同。“绿区”是国家鼓励扶持工商资本进入的领域, 承担部分公益性职能。“蓝区”是国家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的领域, 市场化程度较高。“黄区”是国家强化对工商资本监管的领域, 涉及农民利益较多, 属土地密集型产业。“红区”是国家限制工商资本进入的领域, 具有高污染、高消耗的特点。

从产业流程来看, 产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药肥、新饲料等基础性研发属于“绿区”, 商业性研发和生产销售属于“蓝区”;产中的农业栽培和畜禽养殖技术研发、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属于“绿区”, 设施农业、畜水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属于“蓝区”;产后的农业废弃物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属于“绿区”, 农产品检测、加工、储藏、物流、销售等属于“蓝区”。“黄区”主要涉及大田种植和休闲观光农业等。“红区”则主要包括高毒高残留农药制售、高污染的超大规模畜禽养殖、粮食转化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转化生物燃料、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加工、湖泊和水库投饵网箱养殖等。

农业经济建设 篇8

摘要: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自国家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以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经济得到了良好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及特征,进一步探讨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论研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05

农业作为基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是国家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本文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及特征

1.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

一般来说,农业科技进步指的是将与农业科学相关的工作技能和生产方法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达到促使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农业科技进步是除了一些硬性要素,比如资金和劳动能力之外,其他能促进农业的生产力进步、提高生产效益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2 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来说,不仅水平低而且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科技进步程度不同,对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平衡;二是自然灾害、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三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具有较大的潜力。由此可见,可以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第二,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波动较大。虽然从“八五”以后,该贡献率一度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但是仔细研究下来就会发现,不同年份间的波动幅度还是较大的,总体说来仍处于不够稳定的状态。

2 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科技水平进步带来的先进成果能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增长;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促使科学技术进行变革以适应发展。总体来说,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体现在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是科技进步改善了产业结构,使就业水平得到一定提高。科技进步使得大量的人工劳动可以被机械所取代,当农业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时候,就促使人们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进而使得我国以农业为主的这种产业结构得到改变,不仅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就业率得到提高。

二是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促使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科技和教育总是连为一体的,科技进步必然也带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实现现代化教育。而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劳动者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这样的劳动者必定能与时俱进将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将其转化为扎实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科技进步可使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扩大农产品商品市场。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样激烈的情况下立足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要使产品具有高品质。生产品质高的产品必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只有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取缔落后的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才能保证新的农产品具有过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凭借高品质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一席之位,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3 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论研究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对农业科技进步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已进入现代化,科技进步在其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就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研究而言,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重视:将农业、科技与教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推广农业技术并形成典型模式;在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运行中明确各主体的分工和运转协调;在政府主导下科学的设置农业科研机构;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加以重视;不断增强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并巩固创新地位。

4 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强县 篇9

□ 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 贾玉文

编者按山西省定襄县素有“中国锻造之乡”的美誉,其制造的在管道工程中运用的许多锻件产品深受用户好评,近年来远销欧洲、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贾玉文由一个村支部书记通过自己艰苦的奋斗逐步成长为一县之长的传奇经历更是让人敬佩。

本版第一篇文章是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贾玉文以定襄县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为例,从加强县、乡、村三级领导,精心组织推进;实施“产业强村、企业富村、科技兴村、组织带村”四大战略,抢抓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形成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3个方面,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强县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二篇文章是贾玉文的一篇研讨文章,对“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如家酒店和春秋航空为例,分析了其特色服务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预测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山西省定襄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始终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力求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的新目标,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全县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定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各乡镇、各试点村、推进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成系统的领导、有步骤地展开。县委书记邱维邦、县长贾玉文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深入到试点村、推进村进行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开展内外交流,先后4次组织了乡村干部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在2007年组织各乡镇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书记以及15个新农村试点主任对皇城村、东四义和刘庄3个全国知名的小康村进行学习考察的基础上,2008年又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伟亲自带队组织参观了繁峙县5个试点村,晋昌镇、神山乡、崔家庄、城内村等10多个乡村也分别组织本乡镇和村干部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进行考察学习。同时,也组织各个试点村、推进村的干部参观本县的先进村庄。通过组织培训参观学习,开阔了乡村干部的视野,借鉴了经验,形成了共识,明晰了思路,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用,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还创办了《新农村建设动态》,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县电视台开设了“一周一村”专题节目,报道试点村建设情况;各乡镇分别召开形式多样的动员会,并在主要路段书写标语400余条,悬挂横幅标语99条,编印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5万余份,开展了“百村千人问卷调查”,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定襄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兴办公益事业、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突出“产业强村、企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组织带村”,坚持以城镇化改造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整治,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逐步建设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这一思路,他们确定的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二、突出重点,发展经济

一是抓产业强村,农村产业突出发展“一村一品”保证每村有一个叫的响的产业,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全县已有42个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15个,如北林木的长山药,马城的香瓜,南庄的核桃、花椒、柿子,北社西的水果,横山的西瓜,邱村的辣椒,东霍的莲藕,崔家庄的锻造等。季庄乡邱村全村400户,1230人,有耕地3600亩,村集体在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引导农民大搞经济作物种植和特色种植,2007年全村种植辣椒2000亩,玉米套种制种南瓜600亩,玉米套种西瓜400亩,玉米套种商品瓜300亩,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成为全县纯农业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二是抓企业富村。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2007年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近2400余户,年产值80亿元,有5个乡镇营业收入超3亿元,8个村营业收入超亿元,4户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民营经济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供2680元,占到53%。神山乡崔家庄村650户,1970人,耕地3200亩,他们实施民营经济领航,一、二产业换位的发展战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全村现有企业89家,2007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上缴财政税收1200万元,人均贡献税收6000元。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村级经济壮大,人民富裕。他们先后投资198万元,硬化村中路8.5公里,建成村委办公楼、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投资22万元对全村进行了绿化,栽植各种树木224740株。全村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村级卫生服务所,购买了小铲车、三轮车等设备,进行了环境卫生的清运。投资20万元建起了健身器材厂和村幼儿园。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2007年崔家庄引进了千亩枣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三是抓科技兴村。立足自然优势,依托原有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支撑、中介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施科技兴村,加快了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的形成。

为准确定位定襄“一村一品”优势品种,把握发展对策,加快发展进程,县委、县政府还组织聘请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召开了“定襄县农村经济专家研讨会”,重点就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的资源优势、区域布局、产品前景、市场销路、加工目标进行了研讨,为全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县政府还同山西农大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为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提供了科技保障。各乡镇、各涉农单位也召开以“促进农村发展”、“振兴一村一品基地”为主题的专业会、研讨会64场次,参会人数达1200人次。

四是抓组织带村。为使试点村真正起到典型示范典型引路作用,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试点村的支持力度。从资金上、项目上予以支持。涉农口各重点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集中捆绑、专款专用的办法,重点向试点村倾斜。县林业局两年来为全县24个试点村、推进村争取绿化费72万元,县交通局集中使用村镇道路建设资金为15个试点村解决村中路硬化经费150万元,新农办还给每个试点村筹集规划费3万元,建设费10万元,县水利局争取了135万元资金,解决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从人才上予以支持,两年来全县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全部派往试点村和推进村任职,即加强了这些村级组织的力量,又能把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到最基层,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组织上予以支持。按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包村、县级机关定点扶持、规模企业挂钩帮扶的办法进行。从企业上予以支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村企联动、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规模企业与村联姻挂钩。全县有25个企业自愿参与帮扶25个村,启动各类项目40个。

三、齐抓共管,综合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村镇建设、民主改革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方面都有具体标准和硬指标。定襄县委、县政府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涵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定襄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注意调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通过部门协作、机关帮扶、村企挂钩、专人蹲点等多种形式,形成共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还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细化分解到城建、交通、电力、卫生、教育、文化等31个部门和单位,由各部门根据自身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措施,加以推进。

在具体工作中,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村社会发展;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又改善生产条件;既抓组织建设,又抓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县已有108个村实现了油路村村通,占全县总数的70%;有68个村4.95万人吃上了安全水,有124个村通了公交车,占全县总数的80%,有30个村新建了教学大楼,136个村建起了农村卫生保健站。全县开通了程控电话用户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500户,光缆电视用户1万多户。

农业经济建设 篇10

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的前提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了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促进了农产品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传统模式的耕种中, 播种施肥、抗旱防涝、翻耕土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但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却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向前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用先进的生产力代替了落后的生产力, 同时也提升了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腾飞。与此同时, 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水平也提升了农作物的播种指数, 很多农作物的复种指数由以前的一年一熟转变为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两熟, 这样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播种种子、喷洒农药以及提高施肥的准确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土地的利用效率, 提升农产品质量, 从侧面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化也不断提上日程, 指日可待, 其综合发展对农业科技化水平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保障, 从而在综合上带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产品的产出量, 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农业对机械化水平的重视,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营模式已经开始逐步转型, 农业的生产模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水平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优化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素, 从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 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2.1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 是农业服务走向市场的一条有效途径, 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有力措施。其关键作用是将分散零散的农户经营和农业服务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让农业资源在市场的有效运作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化经营模式, 提升农机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益。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不断地拓宽农业机械服务的途径, 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引导过程, 实现产前、产后资源的不断延伸, 农民种植品种不断地向经济作物靠拢, 实现生产环节全部机械化。与此同时, 继续重视地域跨越的作业模式, 以此为基点, 积极引导水稻、玉米的机械化模式, 吸取成果的经验和管理模式、服务模式。

2.2不断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 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起到了助力奔跑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很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山区仍然未能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发展, 为农民创收的途径要想借助于农业的机械化, 相关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产出和投入, 让广大的农村地区真正地享受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应用农村的机械化发展, 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劳动产出, 从而促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繁荣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补贴资金和政策倾斜, 为农民添置农业机械化设备, 切实可行地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机械化途径和惠民利民的补贴减免政策。与此同时, 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不同特色风格地域差异,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着力于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 最终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高产出, 农业生产活动也逐渐致力于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这样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昌盛。农业机械化是国家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创收、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营养附加值, 为农民创收增收,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推动农村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向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 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所谓的农业机械化含义的界定就是指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 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产品的产出量, 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技术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牲畜和人力, 从而达到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军, 杨宝玲.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实证分析[J].中国农机化, 2011 (03) :6-9.

[2]李小卫.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新经济, 2015 (14) :49.

上一篇:中资企业的英伦商机论文下一篇:配音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