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整体十篇

2024-08-12

把握整体 篇1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张扬灵动的个性。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 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 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 甚至会产生偏差或谬误, 有时还可能会遇到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应以“真理拥有者”自居, 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民主的气氛,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对话心理场, 让学生的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才敢于发表意见, 乐于发表意见, 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如教完《船长》这一课时, 我问:“今天我们学了《船长》这一课, 大家都长了不少的知识, 谁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老师, 为什么船长不登上救生艇逃生, 而和船一起沉了呢?”“是啊, 问得好!大家的看法呢?”随后, 学生们发言异常热烈。

有的说:“时间来不及了, 他没有时间登上小船。”

有的说:“难道就那么巧, 其他人都走了, 到船长了就来不及啦?”

有的说:“那他怎么不跳到海里, 然后向陆地游去啊?”

有的说:“三月里海水很凉, 不淹死也会冻僵而死啊!”

有位同学补充道:“就算海水温度适中, 他在那种情况下也不可能逃生了!”其余的同学都露出疑惑的神情, 这位同学接着说:“因为这么大的船沉入海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旋涡, 人会卷进去的, 没有办法逃生!”

有学生鼓起掌来!可是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此时, 班长站起来说:“不是, 船长有机会逃生的。但是他自己选择了与船同归于尽!因为他把这艘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现在他完成了救助船上的人的任务了, 决定和心爱的船在一起, 在自己的岗位上与船共亡!”

……

下课的时间到了, 可同学们的讨论还在继续, 我不忍心打断他们, 因为在此时, 学生思维正处在极端活跃的状态之中……

这样的讨论真正把学生从课文带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真理世界。学生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分析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良好的个性化课堂氛围, 包容了学生奇特的个性, 学生学得轻松, 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 相机诱导, 促进个性感悟走向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巧引善点, 用精妙的语言, 巧妙的设计, 点燃学生思维和言语的火花, 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 从而获得知识。

一位名师在教学杨万里的古诗《小池》时, 就成功地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指导学生感悟。

师:请大家自己读古诗, 想一想,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请注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读书, 显然是给学生方法;注意重点词句, 显然是给学生阶梯)

生1:秋天的景色。

生2:不对!秋天没有荷花, 诗句中的荷花夏天才有。

生3:不!夏天太热了, 哪有“晴柔”的风光?应该是春天, 春天才春光明媚。

生4:不对!春天虽然阳光明媚, 但荷花还没长苞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争执不下, 期盼地望着老师。)

师:春天虽然晴柔, 但荷花还没长苞, “露尖”──太早了;夏天, 荷花盛开, 但天气炎热──太迟了!那么, 什么时候的景色才最符合诗中描写的呢?请大家再把古诗连起来读几遍。 (简单的几句话, 为学生提供了解题的线索, 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应综合思考问题。)

生1:我认为应该是春天过去, 夏天刚到的时候。

生2: (迫不及待地) :对!是初夏!

由此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 面对学生“愤”与“悱”的心里状态, 并不采取直接的讲解授予其知识, 而是适时地给予必要的语言启发, 既可使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思维, 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激发其学习兴趣, 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多元解读, 激活思维, 提升整体把握能力。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创造的过程, 没有学生主体的自主参与, 不论是文本还是他人的语言思想, 都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 都是没有思想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将相和》这课, 教师在结束课文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欣赏蔺相如, 他以大局为重、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高尚品格让他们折服。当然, 也有学生赞赏廉颇的勇猛善战、知错就改, 而且他的爱国精神也让他们深受感动。还有极少数学生认为赵王的知人善用也是值得学习的。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其实我也喜欢秦王, 他也有优点, 懂得去争取自己所爱的东西, 很执著。”顿时, 全班学生一片肃静, 有学生面露不解。这位学生接着说:“因为秦王为了那块和氏璧, 想尽了各种办法, 他勇于追求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这位同学标新立异的观点, 让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授课教师见此情景, 先肯定了该生想法的与众不同, 但随之问道:“那秦王为得到这块和氏璧想出了什么办法?他又是怎么做的?”学生重新拿起课本认真读起来。不一会儿, 纷纷举手, 有的说:“他想骗取和氏璧, 说是要用十五座城池与赵王交换, 实际上只是信口开河。”有的说:“秦王其实只想白拿那块和氏璧, 他准备先把和氏璧骗到秦国, 然后依靠自己强大的力量威胁赵王。”第三个学生说:“所以我不认同XX同学的看法, 如果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去骗、去威胁别人, 这样得到的东西没什么意义。”老师趁机问道:“那应该怎样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呢?”第四个学生答道:“靠自己的努力、执著地去追求。”第五个学生也说:“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要靠自己的奋斗, 光明正大地争取。”教师小结道:“是啊, 自己的所爱、自己的幸福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绝不能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啊!”

在这个案例中, 个别学生欣赏秦王的观点, 是有个性的, 但无疑是片面的, 其结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并没有错, 但其立论的依据有误。教师在处理时就很有艺术, 她没有简单地否定其错误, 而是先肯定了其合理性, 进而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从过程、方法上去思考问题, 学生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 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最终弄清秦王的本质, 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把握整体 篇2

一、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新课标规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实上, 由于种种原因, 高中课堂注重知识的讲授, 忽略过程与方法;注重学习态度, 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学习《荆轲刺秦王》为例:有的老师带领学生整节课翻译课文,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内容详细, 但是学生感到累。 荆轲, 一个光耀千古的壮士, 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对于这样一个形象, 我们不能不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加以分析, 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 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外, 更要着重分析荆轲的英勇形象, 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从对荆轲的正面描写 (包括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等方面理解其壮举;探讨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对其行为作深入的探究, 展开课堂讨论, 尤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荆轲为什么会失败”, 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只有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 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的透视, 他们才能全面了解历史人物, 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才能逐渐掌握学习史传文章的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探究, 既活跃了课堂, 又让学生学会了思考, 实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二、教材连贯性的整体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了高中学生两大难:一是授课中语法难;二是联系旧知识难。

首先, 是语法, 也就是汉语基础知识的处理。 高中一开学讲《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言于郑”属于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属于宾语前置, 过了很长时间, 很多学生还是闹不明白。 了解发现学生对于词性、短语结构、句子成分一概不知。 其实, 学习语法, 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语言, 初中课本有所涉及。 因为中考不考, 所以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 上了高中, 第一周先不讲课, 先讲语法, 那么多的东西, 让他们一星期掌握, 实在难为学生。

在现代诗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七年级到九年级课本中安排了现代诗, 像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 》:舒婷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江河的《星星变奏曲》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 对这些诗歌细加品味, 可以提高鉴赏能力;积累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遗憾的是, 许多学校把这些内容删去了, 原因是“中考不考”。 等到高中课堂上, 老师想联系之前的内容, 学生大眼瞪小眼, 一切得从头讲起。 丢下的东西是难以弥补的。 删去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篇目, 这种做法是失当的。 只顾眼前考还是不考, 却忘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知识整体性问题, 教学就出现问题了。

三、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

1.备课时备教材和备学生应是一个整体。

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判作业。 语文不同于数理化, 语文作业更具有伸缩性和灵活性。 从作业中老师能发现许多问题:学生学习是否踏实, 态度是否端正, 知识掌握是否牢固, 讲课实际效果是好是坏, 哪些知识会, 哪些不会等。 判作业不能图省事。

以习题课为例, 不判作业, 上课把习题从头到尾讲一遍, 上课就是“不是你想要什么, 而是我这有什么”;如果判完作业再讲, 很多学生会答的就能省略, 省时省力, 提高效率, 那么课堂就是“不是我这有什么, 而是你想要什么”。 效果肯定不同。我们不能轻易“决定”, 学生才不会轻易“被决定”。 要发挥其主动性, 挖掘其潜能, 拓展其空间。 即使每节课学案的制定, 草稿印出, 先找几个学生“参谋”一下, 哪儿困难, 哪儿容易, 哪儿该删, 哪儿该添, 找哪个学生, 哪个学生就是老师的助手、参谋, 帮助老师, 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 老师成竹在胸, 就能提高效率。

“对于知识, 人唯一能做的是发现”,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 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备课是这样, 上课也是这样。

2.一节课应有一条明确的线索。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有整体意识, 要让课堂环节紧凑、连贯、不脱节。 钱梦龙说:“集中化表现在教学设计上, 就是要尽量找到教学上的‘聚焦点’它是‘执一御万’的一, 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 一个‘突破口’, 一个‘聚焦点’是组织好一个教学过程的两个关键问题。 ”

在课堂上, 所有老师其实都想最大限度地让这45分钟的课堂出效率, 出成绩。 上课先讲几个成语, 然后弄几个病句, 接着介绍一首诗词, 再提问提问旧知识, 才开始导入新课。 一节课下来用于课文讲解的时间没多少。 课堂是“板块状”的, 前后脱节, 不连贯, 很多学生老师讲过的成语, 过几天一问, 连点儿印象都没了。 这种课堂和每节课讲张试卷有什么区别呢? 分析课文就是像蜻蜓点水还没“点”着就飞了, 浅尝辄止还没“尝”到就下课。

我尝试这样的做法:字词成语病句一定找要讲课文内的, 或和所讲的课文相关的, 并把它用到要讲的课文中去, 不是随便找题讲。 迅速导入新课, 每篇课文都要设置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比如教《鸿门宴》一课, 安排“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游刃有余”、“刚愎自用”、“作壁上观”等成语;以《垓下歌》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导入新课;以“刘邦为什么能成功脱险”这一线索贯穿课文的始终。

把每堂课上成一节整课, 才不至于把一篇经典分析得七零八碎;学生才会快乐, 才会获得语文学习的审美体验。

3.课堂上各项内容整体考虑。

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是一个整体, 授课中渗透语文基础知识, 不断补充和积累;分析品味中穿插阅读的技巧;从行文思路探讨写作的技巧;好的句子读了就背, 背了就仿;学的时候批注;学完了写书评等环节融为一个整体, 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率的。

高中课本有一篇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 我做了以上安排, 尽管它不是一篇重点课文, 但是课上完后学生的印象深刻, 效果显著。 也许我们不能每一课都做到, 但是只要动脑筋, 每节课就会有亮点。

整体把握科学脉络 篇3

我是一个学理论物理的学生,但是对人文科学非常感兴趣,所以常看《读书》,尤其近两年,更是每期必买。我从心里喜爱,欣赏这本杂志,有时甚至有些朦胧的担忧,怕由于什么意想得到或意想不到的原因,失去这块纯净,圣洁的精神园地。大概是因关心而多虑吧。

我写信的另一个缘由是,今年十一月号上登出两篇介绍自然科学工作者撰写的兼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内容的著作的文章,恰好自己又是学相对论、宇宙学的(《皇帝新脑》作者Penrose是此行大家),所以更觉亲切。因而我想提一个建议,《读书》是否以后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这类涉及自然科学的书籍,不必多,但应给它们留下一个位置。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同社会和哲学紧密相联,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目前的状况是,自然科学的新发现给人们提供了哲学思考的巨大可能性,崭新的空间,社会科学、哲学本身又有自己的新发现,新突破。我们学物理,期望了解更多其他学科的现状、概貌,但更希望看到联系不同学科,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整体把握科学脉络的思想观点,这方面精采的著作不多,这也是我看到译介Penrose作品惊喜的主要原因。希望《读书》会考虑这个建议,这样《读书》于我的意义将更非一般了,而且就我所知,有不少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是《读书》的读者,所以自忖这个建议当不止于“利己”。

把握整体 篇4

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整体感知”,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当时虽然列为阅读能力训练18条的第一,但只是作为初级阅读技能来看待,大致相当于学生预习课文那样的粗读。2000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起了实质性的变化。

简单地讲,早先的“整体感知”或“整体把握”,是在“分析课文”的语境中提出的。其学理基础是语文教育界习惯了的“整分整(教学实践中实际上还是弄成,分’)”三遍读法(教法)程序。主要的意思,是说阅读教学(阅读)要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入手。这与“常规”的语文教学没有大的冲突,所以也没有引起大的反响。2000年的初高中大纲,则是在反对上述“肢解模式”、提倡“语感”培养、大量增加文学作品、注重“诵读”的语境中提出的。关注的重点,此刻已从阅读(阅读教学)的入手处,转到了后面的那个“整”,矛头则指向中间的“分”,试图对之加以彻底地改造。大致是如下五点:①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把握”。②针对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参)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多是“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的怪状①,主张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高中段的.表述虽然沿用“把握课文内容”,但“课文内容”的解释,已扩散到“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③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的抠挖“肢解”,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④针对“肢解模式”进而针对“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比如“注重诵读”。⑤针对烦琐的“知识泛滥”式的考试,主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转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积累。上述五个方面的综合,无疑是对以往阅读教学的否定。但是,由于未能及时地研制出“分析”的替换性方法和工具,更由于舆论的强音是根本上就抵触分析,因而造成的结果是实际的掏空了阅读教学原来程序中的“分”,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整整(尽管理论上和实践中必然存在‘分’)整”。表现在教学方法,“分析”则被以“诵读”为主干的“感知”所替换。面对这样的结论,对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有诸多的困惑:①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全部的课文都要“整体感知(把握)”?②“整体感知(把握)”是否感知整体整篇课文?③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教学,是否一概通过诵读(朗读、背诵)?④“整体感知(把握)”是否等于学生自己的感知、把握?我们结合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的回避来分别讨论。而讨论的前提,是区分“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和阅读教学层面的不同含义,对自然情形下的阅读与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也必须分开来考虑。阅读层面,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的,主要指阅读的方式,牵涉到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等。在这一层面,“整体感知(把握)”的完整表述应该是:用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阅读适宜于整体感知(把握)的文本以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在中国文论的研究中,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本文笔者注:内含阅读的思维与方法,概括为“整体直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等,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②以“比类”与“体味”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直觉”阅读方式,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在文学鉴赏领域的贯通与体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

把握整体 篇5

一、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一个学段内各门学科的教材都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都体现了编者的教学理念。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 能否理解并落实编者的理念和意图, 是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 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 通读教材, 认真对照课程标准, 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是什么, 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 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册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进而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 写出教材分析, 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

一般来说, 对知识的掌握分为四个层次, 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教师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知识, 仅仅是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 这是第一个层次, 如同一盘散落的珍珠, 还需要用一条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只有通读教材, 感悟教材, 才能把分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同一类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条条的知识线, 这是第二个层次。不同的知识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西方有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世界怎样的结局。要把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线并联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面, 这是第三个层次。最后, 要把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知识构成一个立方体, 如同一座立交桥, 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 不管从哪里切入都能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整合起来, 这才是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要达到这四个层次, 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构, 强调教学过程的统筹安排。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的编写, 大多是以“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如:初一《我们生活的世界》;初二《我们传承的文明》;初三《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类教材都有自身的规律, 但这种规律是隐藏的, 学生并不掌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线”, 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方法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用“方法线”控制引导“知识线”,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形成基本的能力。

二、统筹安排课堂教学

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统筹教学过程, 探寻学习规律。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 我也曾做过一些尝试:

1. 课前导入中的整合:

导入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以情境导入, 也可以复习导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新课导入时, 我就采取了复习导入的方法。我回顾新航路和殖民侵略的影响等内容得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

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整理和整合, 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必然性有更深的认识。

2. 知识点讲授过程中的整合: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从法律上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689年还发生过什么事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所以这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刚刚确立, 要侵略中国还为时尚早。

这种整合虽然很小, 但很实用, 能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 明白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历史及相关联系。

3. 课后小结时的整合: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可以用表格来比较。列出名称、时间、领导人、主要事件、重要文献、确立的整体等内容。

用表格归纳比较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也是学生比较得心应手的。但还是初级的知识点的整合。

4. 单元知识点的整合:

一个单元就有一个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 把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局部的知识网络。

比如《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就包括这么一些内容:

(1) 成熟的礼乐文明是根基:西周的礼乐文明

(2) 稳固的政治制度是保障: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3) 民族融合中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4)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5. 期中期末复习中的整合:

这一阶段知识点多, 学生容易混淆, 不易记忆, 整理归纳非常必要。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时, 我出示了以下知识脉络:

(1) 经济状况:农业上的生产工具 (新石器-铁农具牛耕-筒车曲辕犁-秧马) ;手工业的丝织业 (黄帝-唐朝) ;陶瓷业 (炎帝-黑陶彩陶-越州青瓷-北宋景德镇) ;商业 (统一货币度量衡-大运河-唐朝长安-宋元的交子, 东京大都临安)

(2) 政治状况:制度 (禅让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推恩令监察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县制-郡县制-行省制) ;理念 (仁政, 以德化民-民贵君轻, 水舟, 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清明政治时期。外国的制度 (种姓制度, 雅典民主制, 罗马的共和制, 元首制)

(3) 思想文化:思想 (百家争鸣-法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佛教-儒家, 佛教、道教-多种宗教融合) ;文化 (文字, 文学, 史学) ;艺术 (书法, 绘画, 雕塑) ;科技 (四大发明及影响, 棉纺织技术) ;外国的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罗马, 古阿拉伯)

(4) 民族关系:秦 (长城灵渠) ;西汉 (匈奴西域) ;南北朝 (北方民族大融合) ;唐 (一视同仁, 胡汉交融) ;宋元 (农牧文化融合, 西藏, 回族)

(5) 对外交往:西汉 (张骞-丝绸之路) ;元 (空前繁盛, 马可·波罗, 泉州, 陶瓷之路)

(6) 社会生活:宋元世俗化 (瓦子勾栏看棚, 杂剧说话, 节日习俗)

把握整体 篇6

现在青少年学生除了一些出于功利目的必须阅读的书外, 大多数只是网上阅读, 或者说只是阅读一些内容浅、情节性强的流行作品, 甚至是微阅读、“碎片式”阅读。这些统统可以称为“浅阅读”。“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即使是因为某些理由要求学生深入阅读, 学生由于长期养成的阅读方式, 已经无法静下心来深入阅读, 更多时候是不知如何开启深入阅读。

但是, 是不是倡导“深度阅读”就该忽略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呢?整体把握就仿佛是阅读基石, 学生能否将深度阅读进行下去, 完全取决于学生对于文本的最基本的把握。俗话说:“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任何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 都源于对文本的基本内容的把握。

整体把握顾名思义, 就是对于文章内容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 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整体把握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 整体把握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一、整体把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如下

(一) 把握各类文体“要素”的具体内容

1. 叙事类作品:

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风筝》一课, 教师在进行深度阅读前, 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2) 故事主要写了几个人?

(3)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这样,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最初的整体印象。

2. 说明文:

把握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中心、说明方法。

3. 议论文:

议论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文体。所以初读一篇议论文, 一定让学生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二) 把握各文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任何语篇不论它有多少个要素, 不论它有多少段落, 不论它有多少事件, 不论它有多少人物, 文章都是一个整体, 都为中心服务。因此,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要素个体把握的基础上, 还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是一篇驳论文, 是一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难于理解的课文,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阅读,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 从题目看, 作者的主张是什么?

2. 作者列举了哪些对方的论据?由这些论据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3. 作者提出的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4. 作者列举了哪些正面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即中心论点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下一步深入体会作者论证艺术的基础。

(三) 把握篇章的结构关系

提到篇章的结构关系, 可能更多的教师认为是传统意义的划分部分、分段、分层, 枯燥无味。其实从总分式入手, 把握文章的总写部分, 能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中心。同时抓住中心句, 把握中心句所统领的段落, 也能更好地深入理解语篇的内容。“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 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样联系, 再来看段, 一段跟一段怎样联系, 一段一段清楚了, 全篇文章也就清楚了。”[1]

例如阅读老舍的《母鸡》 (选段)

(1)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 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 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 没结没完, 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 它不这样乱叫, 可是细声细气的, 有什么心事似的, 颤颤巍巍的, 顺着墙根, 或沿着田坝,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2)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 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 它会下毒手, 乘其不备, 狠狠地咬一口, 咬下一撮儿毛来。

(3) 到下蛋的时候, 它差不多是发了狂, 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4) 可是,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作者开篇一句“一向讨厌母鸡”, 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常常会问: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如果学生不能把握《选文》中四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就根本无法完整地理解作者“讨厌”的理由。“ (4) 可是,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展现了老舍欲扬先抑的设计, 讨厌只是一个“噱头”, 那么前三段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所以, 把握结构关系, 学生才能全面地理解老舍“讨厌”母鸡是因为它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好炫耀。

(四) 把握文章的中心

可能更多地老师把把握中心理解为深度阅读, 而我认为对于文章中心的把握应该是有层次的, 直接的把握中心或主题, 应该是对于一篇语篇的最基本的理解, 还应该是整体把握范畴。而深入文本, 在文字间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表现中心或主题的, 才应该是深入阅读。

所以, 教师在进行深度阅读之前, 一定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语篇的主旨句。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抓住语篇的总写段落, 抓住语篇的议论抒情句子。将这些句子作为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旗帜, 去品味语言、揣摩人物、玩味句意。

例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的开篇, 作者“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 只有赞叹, 只有恐怖。”这句话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现了三峡山水的险恶, 领起下文。接下来每一段, 每一个句子, 甚至一些词语都是围绕三峡的险恶, 都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例如:“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 拼命地飞, 拼命地飞, 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封顶。”在品味“拼命”的一词反复运用的好处时, 也离不开作者的“赞叹”“恐惧”。至于深入体会作者的“赞叹”和“恐惧”, 那就需要进一步深入阅读作品。

综上所述, 整体把握应该是对于语篇的一个基本的把握, 更多的是着眼于语篇的宏观之处, 从文体特点抓要素在语篇的具体体现, 应该凸显一个“理”字, 即理清要素, 理清关系, 理清层次, 理清中心。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浅阅读。

二、深度阅读的内容与方法

相对“浅阅读”而言的, “深度阅读是具有指向探索客观事物规律、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养和完善人格的阅读方式”。[2]我认为深度阅读是促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 获得阅读真谛的有效手段, 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向导, 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方法。

深度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深度阅读费时费力, 但深度阅读不仅能够学生文学素养, 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 在这浅阅读盛行的时代, 只要引导学生完成深度阅读, 那么, 学生得到的知识将相对于浅阅读, 会是更加完善与丰富的。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 应该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 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 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 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 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 不要将其割裂, 对立, 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 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3]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在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心”, 在阅读中体会共鸣带来的愉悦与享受。

(一) 了解作者的经历, 体会作者的思想

不论何种体裁的作品,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 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中总会有作者的影子, 为了更好地深入理解内涵, 必须适时介绍与作品相关的背景。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 表面看诗歌形式简单整齐, 主题易懂, 如果仅仅是读读诗, 简单地理解这就是思乡的作品, 那就是一种“浅阅读”。如果就这么简单, 为何诗人自读时热泪盈眶?为何诗作被那么多游子传唱?“邮票”“船票”“坟墓”都是余光中成长中非常重要事件中的代表事物:小时寄宿生活, 一个孩童对于母亲是那般依恋;新婚的甜蜜与喜悦, “一张窄窄的船票”将相爱的人儿无情地分开, 一朝分别, 两年相思;曾经相依为命的母亲撒手人寰, 坟墓虽矮, 可是却无能为力, 天人相隔, 永无相见;眺望海峡, 遥望大陆, 真正地理解什么是咫尺天涯, 一种遥遥无期地期待, 一种痛到心灵深处的思念。当学生真的理解了作者的相思之苦, 定会泪花莹莹。心灵的共鸣, 才是深度阅读的目的。而这种心灵的共鸣离不开最初对于诗歌的整体把握。

(二) 咀嚼词语, 领悟细微处的精妙

我认为阅读就是充分欣赏语言艺术的情感体验。阅读离不开对于语言的咀嚼玩味, 在品味中领会作者的生花妙笔, 在品味中与作者的“心”达到相通, 进而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

语文版七年下《苏州园林》是叶圣陶非常经典的一篇说明文, 作者在娓娓道来的介绍中, 饱含着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赞叹, 对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赞叹。叶圣陶的“匠心”潜没在一些词语中。“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 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个“补”字, 如果不仔细深入阅读, 就会忽略作者的匠心, 设计者随意的“补”, 却收到如此好的效果, 可见设计者技艺高超。一个“补”使我们真正地领教了叶圣陶作为语言大师的高妙之处啊。这种感受单单依靠浅阅读是无法获得的。

长期的“浅阅读”让更多的师生如同狼吞虎咽地喝着一碗经过一天熬制的上等靓汤, 品不出滋味, 甚至觉得与一碗一分钟搞定的快餐汤没有什么区别。长期狼吞虎咽式地阅读退化了味蕾, 破坏了品味, 丧失了对文学的兴趣。

(三) 润物无声, 且思且行

学生在校所学的所有科目中, 语文是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影响最大的学科。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人之读一小说也, 不知不觉之间, 而眼识为之迷漾, 而脑筋为之摇飏。”[4]要达到梁启超所说的状态, 必须是深度阅读才可达到。古往今来, 到底有多少人在成长时期是因为某部作品、某个文学人物而确定人生的航向?所以, 理想的深度阅读境界应该是在阅读教学中, 引领学生深入作品的精神层面, 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到思想的琼浆, 并在生活中且思且行。

总之, 从文本的整体把握到深入阅读, 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整体把握, 奠定阅读的基础, 深度阅读将阅读教学回归人文的本位。但是, 离开整体把握的深入阅读, 应该是无本之木, 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海市蜃楼。当然,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目前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还有无限前景, 我愿意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积极探讨更切合实际、更系统、更明确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切实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到更本真地教与学的轨道上来, 为深度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实践做出贡献。

摘要: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现状和“碎片式”阅读弊端, 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的思路。重新界定深度阅读的概念, 将深度阅读的内涵确定为“促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 获得阅读真谛的有效手段, 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向导, 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方法。”为了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 阐述整体把握是深度阅读的基础, 文中明确“整体把握”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 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主要结合语文版教材举例解说整体把握的内容和方法, 首次将“把握中心”也列为整体把握的一个方面。落实整体把握, 最终将深度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中完美践行。

关键词:整体把握,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谈语法修辞[M].《语文随笔》.中华书局.2007:42.

[2]杨玉枝.在深度阅读中润泽生命的个性[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12 (5) .

[3]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J].中学语文 (上旬教学大参考) , 2007 (24) .

把握整体 篇7

1.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某个教学单元所涉及到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整个单元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标等所进行的教学策划.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也称为数学主题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模块教学设计、章节教学设计、几章整合性教学设计、知识点(比如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数学原理、数学核心概念、数学综合能力等)专题设计等.

1.2 单元教学设计的依据

1.2.1 基于《标准》内容的整体性

整体是事物的一种真实存在形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安排有鲜明的整体性.它统筹考虑了初中3年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课程内容整合为4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4个方面.课时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3个维度构成.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四基”培养与“四能”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10个核心素养(也称为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4个领域、4个课程目标、三维课时目标、“四基”、“四能”和10个核心素养,都各自独立成篇,自始至终、以一贯之;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构成了初中数学知识的基本框架,编织出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多维体系.

1.2.2 基于数学教育的系统性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说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本身都具有高度系统化的特点.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认知结构的形成,也需要一个统筹兼顾、整体规划的“学习场”,从而决定了数学教育的系统性.单元教学设计正是体现这种系统性的首要载体.

从教材角度看,数学教学单元是介于学期教学和课时教学之间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学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上”衔整个学期教学目标,“下”接课时教学任务.所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学期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联系纽带.

从教师角度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师胸怀全局、高屋建瓴,为课时教学构建“先行组织者”.弄清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整体把握学段目标、学期目标的分步落实;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控单元教学进程,疏通各课时目标,突出单元教学重点,分解单元教学难点,从单元整体上系统落实因材施教、及时反馈,防止教与学缺陷的积累.

从学生角度看,只有整体厘清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地位、目标、学法,明确本章的学习主线,围绕“本单元要学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本单元”“怎样才能学好本单元”等问题,有意识进行“双基”和“四能”的系统训练,建立单元内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完整认识,形成本单元认知结构体系,培养系统思维,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避免“盲人摸象”的误区.

从教学角度看,单元教学设计能够突出数学课程的本质,去掉“细枝末叶”,彰显数学核心素养;将整体性与过程性结合在一起,使发现式学习和开放性教学有合理的“度”.统筹兼顾、协调讲授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体现《标准》中要求的教学方式和学法多样化的理念.

2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环节

在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国家级示范性项目培训中,吕世虎教授多次组织学员研讨了“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这一专题,并且策划、组织了数届“甘肃省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比赛,对于甘肃省和其他省市数学教师的单元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单元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类是某一“章节”的整体教学设计,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理论不多,大多是一些零散的个别化做法,缺乏系统性.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一直关注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探究,在单元教学设计方面不断进行尝试,虽有所悟,但困惑很多.在2015年12月份的国培班的学习中,有幸聆听了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关于“主题教学设计”的讲座,启发很大、收获颇丰.参考王尚志教授的“主题教学设计”分析、吕世虎教授组织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结合个人教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某一“章节”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课时划分、课时教学设计、评价设计与教学反思等基本环节.

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具体的设计过程.

2.1《标准》分析

2.1.1 课程内容分析

《标准》中,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内容有以下几条: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3)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6)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7)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8)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

(9)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其中第(1)条体现了方程模型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本章的必要性;第(2)条是估算能力和数感培养目标;第(3)条是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依据,也是解方程的基本依据,说明在本章学习中一定要渗透类比思想;第(6)条是一元二次方程精确解求解方法的陈述,体现了方法的层次性和重要性上的差异,说明配方法是核心方法;第(7),(8)两条体现了修改后的《标准》的变化,既完善了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又是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即韦达定理)教学难度的“标高”.

2.1.2 核心概念分析

本章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主要有4个: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运算的过程正确、合理、简捷,算法的多样化都是运算能力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传统教学中单纯关注运算的“巧”和“快”,是对运算能力的“误读”,算法的多样化也是《标准》中运算能力的重点.本章的运算能力既体现在合理准确地处理运算问题,更重要的体现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解法选择的合理性.

例1(第47页随堂练习改编)解方程:2(3x-2)=(2-3x)(3x+1).

解法1(配方法)化简原方程,整理得

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添项配方得

两边直接开平方得

移项得

所以

解法2(公式法)类似于方法1,化简原方程得

因为a=9,b=3,c=-6,所以

代入求根公式得

所以

解法3(因式分解法)移项得

提公因式得

即(3x-2)=0,

或(3+3x)=0,

所以

本例是算法多样化的充分体现,也是运算能力培养的基本案例.3种算法都是自然、合理的方法.反映了学生计算中的不同能力水平和思维层次.方法1属于封闭性思维的同学,方法2属于程序性思考的同学,方法3属于广阔性思维的同学.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配方法在最前面学习,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但是掌握配方法后中,思维封闭的同学“执着”于配方法,易于产生“旧法优先”的解题习惯,对于新方法的学习有“不经意”的心理排斥,阻碍了新方法的学习,从而造成了配方法的“负效应”,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后续延伸.从本题解答看出,配方法步骤多,添项配方易于出错,解题风险较高,在本题中就不是良法.掌握算理、对比异同、优化选择,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实现解法的多样化与解法的优化,是本章发展运算能力的基本途径.

模型思想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张奠宙教授指出:方程观念的核心是对某些实际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构造数学模型,列出方程求解.本章教材的体系和每个课时的内容编排,都按照“问题情境、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求解验证”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方程模型的本质,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1,是建立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全过程.

例2小明的爸爸计划修建两间矩形饲养室,一面靠现有的一堵墙壁(墙壁足够长),中间用一道墙隔开,并在如图2所示的3处各留1m宽的门.已知计划中的材料可建墙体(不包括门)总长为27m,则建成的饲养室面积能否为60m2?能否为80m2?饲养室面积最大为多少m2?

解析设垂直于墙的材料长为x米,则平行于墙的材料长为

27+3-3x=30-3x,

则饲养室总面积为x(30-3x)m2,根据题意得

x(30-3x)=60,

求解方程得

则饲养室的面积可以是60m2.

同样求解方程

x(30-3x)=80,

得到Δ=-60<0,

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则饲养室的面积不可能是80m2.

假设饲养室的面积可以是S m2,根据题意得

x(30-3x)=S,

化简得

3x2-30x+S=0.

Δ=900-12S,

要使得原方程有解,

Δ≥0,即900-12S≥0,S≤75.

故饲养室的最大面积为75m2.

答:饲养室面积能为60 m2,不能为80m2.饲养室面积最大为75m2.

方程模型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模型,它的建模过程与很多课程目标、核心概念、数学能力密切相关.比如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提出问题能力、数学应用意识等等.方程能很好地支撑这些目标与能力的达成,并且渗透于各个数学领域之中,数学建模已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内容,方程模型也能更好地与高中课程衔接.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言之,就是“善于利用图形来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看图想事,遇题想图”.

希尔伯特在《直观几何》一书中描写了“几何直观”的3个维度:图形可以帮助发现、描述问题;图形可以帮助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图形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

几何直观不仅对研究“图形与几何”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对研究“数与代数”问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本章中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就是发展几何直观的过程.长期以来,对于高次方程,人们一直希望象一元二次方程那样,能找到一个求根公式.遗憾的是,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虽然有公式求根,但公式太复杂,人们几乎不用.五次及五次以上的方程没有求根公式.用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方法,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图像法,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某些高次方程的求解中.

例3(《标准》第104页例52)求方程x2+2x-10=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这是一道《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问题,借助函数y=x2+2x-10的图像(如图3)与x轴的交点坐标,就可以得到其两个解的范围为-5<x1<-4,2<x2<3.然后按照近似度的要求,借助列表和计算器计算,采用逼近的办法,得出x1≈-4.3,x2≈2.3.

变式1求方程x2+2x-10=3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析转化出两个函数y=x2+2x-10和y=3,借助图4中的图像,观察可以得出-5<x1<-4,2<x2<3.用计算器进一步逼近、探究,得到x1≈-4.7,x2≈2.7.

变式2求一元三次方程x3+2x-13=0的近似根(精确到1).

解析这是教学过程中一名同学在合作探究时提出的问题(当时让我大吃一惊).转化出两个函数y=x3和y=-2x+13,借助图5中的图像,观察可以得出x≈2.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重要的不是求解结果,而是这种求解思路和解的直观性,是发展几何直观的良好载体.它可以延伸到高中数学的学习,解决三角方程、指数方程等超越方程的求解,体现了初中数学的教育价值.

应用意识指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许多现实问题都可以抽象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与前面的方程比较,一元二次方程有更广泛的应用,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要有意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现象,解决现实问题,即“方程知识现实化”;又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方程问题,用方程的方法予以解决,即“现实问题方程化”.教材中有许多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方程的角度认识世界,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举例说明.

2.2 教材分析

2.2.1 教材地位分析

方程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随着数学应用的日趋广泛,方程的工具作用显得益发重要.在前几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7上)、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8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8下)等,初步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知道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但生活中有关方程的模型并不全是线性的,另一种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同样广泛的应用.在总体设计思路上,本章与已学过的有关方程类似,遵循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模式,首先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列方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然后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各种解法,并在现实情境中加以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和能力.

本章教材内容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深化方程模型思想,加强应用意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方程的根,检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暗线是基于知识内部发展,完善方程体系.在前面有关“方程知识”的学习中,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元”上的延伸,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就是“消元”,转化为“一元”方程.自然地,将一元一次方程在“次”上进行发展,最简单的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就是“降次”,将“二次”降为“一次”.这两条主线齐头并进、时有交错、相辅相成.

同时,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的一个工具,为后续的相似图形、二次函数、圆等内容的学习奠基.对于学生的“四基”、“四能”的发展,特别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2 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第1节通过丰富的实例,如“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第2-4节,通过具体方程逐步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程的解法;第5节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通常称为韦达定理);第6节再次通过几个问题情境加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最后是“回顾与思考”.

因为《标准》的第(2)条明确要求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为此教科书在第1节“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设计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并按照先近似估算后精确求解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在建立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之后,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学生自然会产生探求其解的欲望,因此教科书很自然地从引入问题“花边有多宽”,要求学生在这一具体情境中估计问题的解.对于近似解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和数感;另一方面,又为方程精确解的研究作了心理铺垫.学生是不可能满足于所获得的近似解的,必然产生精确求解的内在渴望,引入方程的精确求解,水到渠成.

一元二次方程的精确求解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难度依次递增,方法依次简化.配方法是推导求根公式的工具,掌握了公式法就可以直接用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因式分解法显示了方法选择的灵活性.其中配方法非常重要、应用广泛,做为研究“二次多项式”型变形的基本方法,在前面的整式、后面的二次函数等内容中屡见不鲜,是本章的核心方法,也是较难的方法.

韦达定理和判别式是《标准》新提出的内容,一方面完善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解决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韦达定理与求根公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往往在一起出现,用两种形式反映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与判别式互相牵手、密不可分.

本章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和方程思想等.求解方程的过程就是一个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过程,其本质是化归,在方程解的探索中,通过未知与已知、复杂与简单、特殊与一般的转化等过程.系统地用运算律化简所给的方程,从而确定其中的未知数,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在具体教学中,先求解x2=2,(x+2)2=2,(3x+2)2=2,然后将一元二次方程逐步转化为所熟悉的(mx+n)2=p(p≥0)的形式,由直接开平方法得到配方法.在配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一般化,得到公式法,是一个不断化归的过程.分解因式法突出了降次的思路,通过分解因式,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实现了“降次”,本质也是化归思想.本章教材的编排体系、概念系统,完全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编排“套路”,所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套路”研究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简化教学、事半功倍.

2.3 学情分析

奥苏贝尔(Ausubel)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依此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包括起点能力、技能目标、支持性条件等,具体指掌握数学知识的现状、学习能力的现状、生活经验的现状和学习兴趣的现状等,是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进行科学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比如,在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重点是建立方程模型,难点是从题目中寻找等量关系.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数学背景,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等.预见学生会遇到以下困惑:题目冗长、题意晦涩、数量关系复杂、数量关系隐蔽、选择哪个量设未知数、直接设元还是间接设元等等;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各个课时的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2.4 教学目标分析

布卢姆(B.bloom)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务,也是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内容,确立本章教学目标、选择教学任务,确定本章的教学重点,划分为教学课时,明确各个课时的目标,各个课时教学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3)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4)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意识、运算能力和几何直观;

(5)了解判别式和韦达定理的一些基本内容,会运用他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6)经历一定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5 课时划分

课时划分一般因人而异、因学情而定,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详述.

2.6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就是通常的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评价、教学反思等环节.其中教学目标是核心,教学重点是关键.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说过:“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可见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的确立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具有指向性和控制作用,是一节课的“导航灯”、课时教学的灵魂.课时教学设计的所有要素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任务的遴选、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指引.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读懂《标准》、吃透教材、理解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选择具体、明确的行为动词来陈述.同时,因为三维目标不是互相孤立的,在目标陈述中,要注意几个维度的整合.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任务中渗透每一条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易化难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习主体的有效参与.

案例“1.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概括等过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2)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判别式的联系,发展思维的缜密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其中目标1是过程性目标,反映了一种探究过程,“计算、观察、概括”等行为动词非常具体,便于教学过程的把控,也可以使教学任务的选择与之形成一种“对应”,也暗示了本节课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探究.目标2对应了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简单的计算”说明了教学任务选择不能太难.目标3是问题解决的较高层次、本节课教学难点的确立依据,也是本节课的内容渗透到本章的整体结构体系中,体现了《标准》目标修改的初衷———较好的形成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体系.

2.7 评价设计

本章的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课后作业和单元检测等的设计.其中的重点是过程性评价和单元检测的设计.

2.7.1 过程性评价要关注过程

(1)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听讲、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环节的积极性和态度.

(2)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中,不要单纯地要求解方程的速度和数量,要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适当的解法,体现思维水平层次.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的教学中,不局限于能否找到相等关系,根据问题情境正确地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还要关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准确性、广阔性、灵活性等.这部分所选的例题和习题的难度要适中,不能太难.

(3)关注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提高.安排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自编一些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形成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数学思想与核心概念的渗透.在求解方程、解决问题中,有意识的渗透分类讨论、类比、化归、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与核心概念教学.

2.7.2 单元检测要强化基础

命题水平是老师专业素养高低的衡量之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作用.检测中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基础内容,加大基础问题的数量,梯度合理、难度适中.既有利于发挥检测的反馈功能,使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缺陷,在后续教学中弥补.也有利于发挥检测的激励性、“水泵”功能,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8 教学反思

本章教学是否成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教学策略是否合理等等.除了教学评价之外,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查.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要构建连贯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体系,渗透方程模型和应用意识培养.本章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即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最终得出x=a;化归的基础知识有平方根、配方、因式分解、二次根式化简等.学生已经有这些储备,通过适当的问题提示、任务串联,将它们调动起来、联系起来,形成解法探究的完整“链条”.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充分经历数学符号建立方程、求解方程的全过程,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强化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

总的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一个富有生机的命题,是数学教学设计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它体现了《标准》的结构性,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学生认知的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把握单元主题、整体设计教学,有利于师生形成本单元的知识链条和结构体系,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误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系统性,体现“反思、修改、提高,再反思、再修改、再提高”的教师成长模式.

摘要:<正>1数学单元设计的内涵和依据1.1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某个教学单元所涉及到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整个单元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标等所进行的教学策划.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也称为数学主题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模块教学设计、章节教学设计、几章整合性教学设计、知识点(比如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数学原理、数学核心概念、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吕世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章建跃.突出整体思想强化应用意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8).

[5]孔凡哲.有关模型思想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5,(1).

[6]仇锦华.从数学整体观看单元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5,(11).

[7]李晓东.利用基本图式发展几何直观[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12).

整体把握 “新”随我动 篇8

一、 不等式

不等式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工具,因而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数学的考查重点,而其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则是其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 设0(ax)2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 研究解集中的整数个数实际上就是明确此不等式解集的跨度,所以本题应该先整理并解出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研究解集分界点的位置来解决问题。

解 不等式(x-b)2>(ax)2即为(a2-1)x2+2bx-b2<0,由题意知,它的解应该在两根之间,故有a2-1>0,即a>1,不等式变形为(a-1)x+b(a+1)x-b<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ba-1

又由00,2a-2

点拨 高考中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考查以解法为主,而含参数不等式则是其常见考查形式,不重不漏进行分类讨论是其基本思想方法。本题的创新点在于将不等式的解与整数集相结合,抽象而陌生,但若能探求出此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其分界点的范围,结合数轴,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 基本不等式

【例2】 若实数x,y满足x2+y2+xy=1,则x+y的最大值是 .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x2+y2+xy=1作整理可得(x+y)2-xy=1,考虑xy与x+y的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解。

解 由x2+y2+xy=1,得1=(x+y)2-xy,

∴(x+y)2=1+xy≤1+(x+y)24,

解得-233≤x+y≤233,

∴x+y的最大值为233.

点拨 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式,均值不等式一直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除“一正、二定、三相等”条件的易错点考查外,代数式变形与化简是其考查的重点与难点,而构造变形则是其解题必由之路。本题创新点及其难点在于代数式x2+y2与xy都需使用基本不等式向x+y转化,解题关键就是将x2+y2构造成x+y的形式,从而减少基本不等式使用的次数。

(三)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3】 国际上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为克拉.已知某种钻石的价值v(美元)与其重量w(克拉)的平方成正比,且一颗重为3克拉的该种钻石的价值为54 000美元.

(1) 写出v关于w的函数关系式;

(2) 把一颗钻石切割成两颗钻石,若两颗钻石的重量分别为m克拉和n克拉,试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证明:当m=n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最大.(注:价值损失的百分率=原有价值-现有价值原有价值×100%;在切割过程中的重量损耗忽略不计).

分析 (1) 根据“钻石的价值v(美元)与其重量w(克拉)的平方成正比”建立模型v=kw2,再由“一颗重为3克拉的该种钻石的价值为54 000美元”解得模型;

(2) 要证明结论,先根据给定信息建立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模型,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并明确等号成立的条件。

解 (1) 依题意设v=kw2,又当w=3时,v=54 000,∴k=6 000,故v=6 000w2.

(2) 价值损失的百分率应为

6 000(m+n)2-(6 000m2+6 000n2)6 000(m+n)2

=2mn(m+n)2≤2•m+n22(m+n)2=12,

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即把一颗钻石切割成两颗钻石,当两颗钻石的重量相等时,价值损失的百分率最大.

点拨 不等式实际应用题是高考中的常客,创新之处常常是以新信息为背景。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要通过“粗读”和“精读”认真审视题目信息,充分理解题目所给条件,去“伪”留“真”,寻找量与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不等式去解决。

二、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基本工具,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是高考考查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中平面向量数量积是其考查的重点,而平面向量共线概念及平面向量与其他知识的交汇则是其创新点。

(一) 平面向量共线概念

【例4】 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A1A3=λA1A2(λ∈R),A1A4=μA1A2(μ∈R),且1λ+1μ=2,则称A3,A4调和分割A1,A2.已知平面上的点C,D调和分割调和点A,B,则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②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③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

④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分析 对于待判定的四种说法,本质上就是要阐明向量的各种线性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向量共线概念,构造出相应的线性表示,再结合条件所给的“调和分割”的定义依次作出正确判断。

解 依题意,若C,D调和分割点A,B,则有AC=λAB,AD=μAB,且1λ+1μ=2,若C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AC=12AB,此时λ=12.又1λ+1μ=2,所以1μ=0,不可能成立.因此①不对,同理②不对;当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时,由AC=λAB,AD=μAB知0<λ<1,0<μ<1,此时1λ+1μ>2,与已知条件1λ+1μ=2矛盾,因此③不对;若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则AC=λAB时,λ>1,AD=μAB时,μ>1,此时1λ+1u<2,与已知1λ+1μ=2矛盾,故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因此④正确.综上,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

点拨 平面向量共线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平时复习中是一个易被我们遗忘的角落,但却常常是高考命题的“杀手锏”,值得我们关注,而明确共线概念、进行线性构造则是解题的基本方法。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以平面向量为背景,给出一个全新的定义“调和分割”。对于这类问题,解题关键是读懂题目,弄清新定义概念的含义,如本题中的“调和分割”的意义所指,结合向量共线概念即可。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二) 平面向量数量积

【例5】 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90°,AD=2,BC=1,P是腰DC上的动点,则PA+3PB的最小值为 .

分析1 利用三角形法则将未知向量PA和PB转化为已知长度和角度的已知向量AD和BC,结合平面向量模的运算即可。

解1 设DP=xDC(0

PA+3PB2=254DA2+2×52×(3-4x)DA•DC+(3-4x)2•DC2=25+(3-4x)2DC2≥25,∴PA+3PB的最小值为5.

分析2 利用直角梯形中∠ADC=90°建立直角坐标系,明确各点坐标带入运算易解。

解2 以D为原点,分别以DA、DC所在直线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DC=a,DP=x,PA=(2,-x),PB=(1,a-x),∴PA+3PB=(5,3a-4x),PA+3PB2=25+(3a-4x)2≥25,∴PA+3PB的最小值为5.

点拨 由于平面向量数量积能融数形于一体,有利于考查问题解决能力和思想方法,因此成为高考中的一个新亮点,愈考愈热。而这类问题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三角形法则对未知向量进行合成与分解转化;二是利用坐标法将其转化为代数问题解决。本题亮点就在于此,一方面,可以考虑将未知向量向已知向量转化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直角梯形易于建系将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解决。

(三) 平面向量与其他知识交汇

【例6】 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A(3,3),若点P(x,y)为平面区域3x-y<0,x-3y+2>0,y≥0上的一个动点,则OA•OPOP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 先利用向量数量积化简明确OA•OPOP的结果,再结合图形位置特征即可解决。

解 由题OA•OP|OP|=|OA|•|OP|cos∠AOP|OP|=

|OA|cos∠AOP=23cos∠AOP,由图可知,∠AOP∈π6,5π6,∴cos∠AOP∈-32,32,则OA•OP|OP|∈[-3,3).

点拨 作为中学数学一个新的知识“交汇点”,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不等式等知识点的综合是目前各类考试命题的一个新热点,解决这类热点问题的关键就是“掀开”交汇问题中平面向量的面纱,将知识还原于其本来面貌。本题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将线性规划中的基础内容平面区域与平面向量数量积进行有机结合,给人感觉陌生而新鲜。事实上,利用平面向量知识化简OA•OP|OP|即可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

牛刀小试

1. 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中,设BC=2BD,CA=3CE,则AD•BE= .

2. 已知x,y,z∈R+,x-2y+3z=0,则y2xz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1. AD=12(AB+AC),BE=AE-AB=23AC-AB,则AD•BE=12(AB+AC)•23AC-AB=13AC2-12AB2-16AB•AC=13-12-16cosπ3=-14.

2. 由x-2y+3z=0得y=x+3z2代入消元得(x+3z)24xz=14xz+9zx+6≥14×12=3.

3. 设∠APO=α,则∠APB=2α,PA•PB=|PA|•|PB|cos2α=PA2(1-2sin2α)=(PO2-1)•1-2•1PO2=PO2-2-1+2PO2≥-3+22.

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策略 篇9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沉浸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把农民弯腰收割,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智)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找一找,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或者是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借物喻人,象征某种事物„„有时,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换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可以只拟标题,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于勒有钱时说他好,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当时家里人很势利,见他有钱,就希望他回来,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却骂他,不关心他,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从别人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解释得也很深刻,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齐):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这个眼睛,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鲁迅,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是发现的设想;猜想,是探索的动力;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产生的感想,获得的体验,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读出这种和谐,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我想问一下,这个和谐的家庭,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读了文章,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我想问一下,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总之,“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1-2 p64―67。

把握整体 篇10

一、丰富预习作业的形式, 凸显年段特点

第三学段的学生, 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较之于低年级孩子有了很大提升, 设计的预习作业应该契合该年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平时,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关注。

1.常规的预习作业不容忽视。

无论是哪个年段, 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 读通读顺课文, 都是学习新课文的基础, 应该扎扎实实进行;但到第三学段, 我觉得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

例如五年级 (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腼腆”一词很有特点 (连绵词) , 因此, 这课的常规预习作业可增加一项内容:借助《词语手册》, 积累和“腼腆”一词结构相同的词语至少5个, 读一读、说一说这类词语的构词规律。又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中, 似乎每个句子都洋溢着作者童年自由快乐的气息。可让学生预习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把句子抄写正确, 有感情地读一读, 体会作者的心情。这样的预习作业, 学生通过自学, 或由一个词语积累了一类词语, 或由一组句子体会了一种心境, 比单纯的学词读文收获要大。

再说预习中的“读”, 这也是常规内容之一。第三学段的预习作业中, 应加强“默读”的练习。“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一学段, 学生学的课文越来越长, 仅凭课堂上要求学生默读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在课外加强训练。如六年级 (上) 第四组教材, 要了解的外国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都是长课文。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可提出如下要求: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静下心来练习默读, 看看你能用几分钟把课文默读完。经常性地布置这样的作业, 学生的默读速度才能跟上来。

2.主要内容的把握力求扎实。

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从中年级开始, 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会有意识地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到了第三学段, 有时还得写一写。怎么写, 应该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设计这项作业。

如《草船借箭》《晏子使楚》《钓鱼的启示》《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类比较单一的叙事型课文, 可让学生写一写事情的各个要素。以《晏子使楚》为例, 可以这样设计:把课文读通顺, 读正确后填写:故事发生的时间____、地点____、主要人物____、事情起因____、经过____、结果____。

如《将相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最后一头战象》这类由很多内容组成的写人记事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尝试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鲸》《新型玻璃》《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说明性文章, 预习时就要让学生学会抓文章的要点;《鲸》这篇课文, 每个自然段单独介绍一方面知识, 可以要求学生在每个自然段旁边用简洁的词句批注主要内容。像《新型玻璃》《北京的春节》这样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设计表格, 以厘清文章脉络。

至于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课文, 可让学生借助注释写一写大意;像现代诗歌、抒情散文类的文章不太适合写, 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风格等。

3.相关知识的搜集更求丰富。

新课标提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应“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那么, 在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中往往需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预习好“资料袋”中的内容。这是针对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的课文而言的。如:读《鲸》的“资料袋”, 了解鲸的繁殖能力;读《松鼠》的“资料袋”, 了解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读《丝绸之路》的“资料袋”, 了解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了解背景, 熟悉作者也是预习中经常要做的作业。如《再见了, 亲人》一课,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设计预习作业时就可以让学生查找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背景资料;如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 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萧红的资料, 了解萧红坎坷的一生, 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及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

除此, 还要搜集一些拓展性的资料。如预习《各具特色的民居》时, 让学生搜集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居;预习《鲸》时, 可搜集与鲸有关的其他资料;如学习古典名著单元课文时, 可请学生找找名著中的其他故事等。

4.质疑问难注重价值。

叶圣陶先生曾说:“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因此, 在第三学段学生的预习作业设计中, 应经常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刚开始在预习本里写问题是五花八门的, 他们往往只是为了老师提出的作业要求而在提问。如一个学生在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提出了如下疑问: (1) 毡帽是什么样子的? (2) 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 (3)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骆驼?其中第一个疑问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和看课文插图自己解决;第二个疑问与文章重点相去甚远;相对而言, 第三个问题提得最好, 涉及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反馈的时候, 经常结合课文点评怎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久而久之, 学生思考的角度会发生变化。如预习《金色的鱼钩》,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明明写的是老班长, 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目?这鱼钩明明是普通的而且是生了锈的, 为什么文中却说“闪着金色的光芒”?又如预习《慈母情深》, 学生提到:“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这和我们平时的写法不一样,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的问题, 或直指文章的重点难点, 或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 很有价值。

二、把握预习作业的本质, 促进课堂教学

预习作业的布置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服务的, 因此, 预习作业的成果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存在的, 是课堂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我们应该把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作业布置都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 预习作业的本质才能很好地体现。

1.以一篇课文为例设计预习作业。

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 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单。

(1) 认真读课文3遍, 力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 查阅资料或借助《词语手册》,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3) 用抓住事件要素的方法, 借助《语文方法指导丛书》上的练习, 在预习本里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再读一读剧本中人物的对话, 想一想你最欣赏谁的语言, 为什么?

(5)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自己喜欢的剧本。

再看教学中的几个片段。

【课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剧本, 预习了课文, 你知道剧本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师: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知识)

师:就让我们来读一读, 想一想剧本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读课文)

【课中】

师:读完课文, 你能说说剧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生回答)

师:借助这个练习再有条理地来说一说。 (屏幕出示作业本中的练习题, 请学生借助练习题说课文主要内容)

师:人物的语言构成了剧本,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你最欣赏文中谁的语言呢? (生回答, 引出教学的重点内容)

【课后】

师:剧本是文学形式的一种, 课后我们可以根据舞台说明进行分角色表演, 搜集了剧本的同学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以上课例中, 预习作业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联系, 课前的有效预习必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这样, 教师真正把预习作业的设计纳入了备课的范畴。

2.以一组课文为例设计预习作业。

人教版实验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的。作为同个主题的一组课文, 有时也可以从单元整体的角度, 设计预习作业单, 这样也能培养学生整体预习的意识。如五年级 (下) 第五单元预习单。

单元预知:

这个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 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均有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同学们, 让我们开始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吧!

走进课文:

一、浏览四篇课文, 连一连, 填一填, 给自己计时。

1.连一连。

2.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比较难读的课文是____。

完成以上任务共花了 () 分钟。

二、默读四篇课文, 想一想, 填一填。

1.《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___, “相”指____, “和”是____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可用小标题____、____、____来概括。

2.《草船借箭》以“箭”为主线, 先写借箭的起因____;再写借箭的经过____;最后写借箭的结果____。

3.《景阳冈》先写了武松在山脚下酒店____, 接着写他不听劝告执意____, 然后写他在山上____, 最后写____。

4.《猴王出世》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____的猴子。

三、再读课文, 查一查, 写一写。

1.大声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读流利。

2.标上自然段序号, 划出词语。查看生字表, 圈出了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有____。

3.读“词语盘点”中词语, 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试着通过查工具书、请教家长等方法把它们弄懂。

4.我发现四篇课文都是按照____顺序来写的, 都是通过曲折生动的____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____。

5.在预习本中写下你的疑问或在课文相应的地方打上“?”。

拓展与实践: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经典英雄故事。

2.通过阅读, 在班内开一个名著故事交流会, 尝试着讲一个名著故事。

通过这样的设计, 使学生在预习时对本单元的内容、作者情感、写作特点进行整体把握。教师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基础以学定教, 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角色,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预习作业的检测, 提高练习实效

教学是一个系统, 检测与反馈是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 要加强对预习作业的检测, 使教师清楚学生的预习态度、预习质量, 并从中找到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

1.发放预习作业本。

规定固定的作业本供学生预习作业, 这对学生而言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规定的本子上或写写自己觉得难写的生字、词语, 或摘抄重要的句段, 或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或摘录一些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 学生头脑中就会树立预习作业和课堂作业等配套练习一样重要的意识。

2.批改预习作业本。

认真批改指定的预习本, 看看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词是哪些, 在教学时强调练习;读读学生写的课文大意, 留意不足之处在哪儿, 以便在课堂上指导;批阅学生提出的疑问, 判断是否具有价值, 在上课时加以引导。批改预习作业, 还应该翻阅课本和《词语手册》, 不动笔墨不预习, 看看这些书中是否留下了学生预习的痕迹。

3.上好预习反馈课。

预习的反馈包括很多形式, 如朗读的检测, 可利用晨读课时间开展;字词的掌握, 可在课前设置听写时间来检测;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通过课堂初读环节来完善。这些都是针对一课一预习的情况而言的。对于单元整组预习的情况, 可开设一节专门的预习反馈课, 对预习单中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逐一反馈, 从而使学生学习有“备”, 教师教学有“底”。

4.制定预习奖励法。

预习作业是课前的自主学习, 有部分学生会有畏难情绪。为此, 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勤于口头奖励, 对每次批改预习作业中发现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可实行作业减免政策, 如对课前词语听写全对的同学就可以免抄这一课词语;还可进行预习本展览、预习小能手评比活动, 既树立榜样, 又营造了较好的竞争氛围。

总之, 预习作业作为课堂的前奏, 在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课文体裁、教学重点来确定预习的内容。要树立整体预习的意识, 充分体现预习作业应发挥的服务课堂教学的本质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多种方法的检测, 提高预习作业的实效性。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尝试, 预习作业也会同样精彩。

参考文献

[1]庄彩华.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人教版六下第二单元预习单[J].小学语文教师, 2012 (2) .

[2]张天香.预习关注及预习作业纸的设计[J].小学语文, 2010 (9) .

上一篇:提问有学问论文下一篇:小麦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