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高中数学作业十篇

2024-07-12

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篇1

一、目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形式特点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升学压力的驱使下,目前高中教师普遍采取的作业布置形式都是以“题海战术”的模式为主。在具体的题目设置上,要么围绕着应付高考的目标来设置,要么在课堂以随口问答的简单形式开展课堂练习;还有的直接采取书本上现成的课后练习来给学生安排作业练习。不管哪种形式的习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功利性,作业训练的宗旨是提高应试能力,而没有很好地照顾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第二,单调性。作业设计大多是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多数以巩固性练习为主,如检测学生对基本的法则、定义、概念的把握与运用等;内容上有的甚至千篇一律参照教辅,同一知识点的题目缺乏拓展,没有新意很难创新。第三,海量性。尤其是高三阶段,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贯奉行熟能生巧的理念,开展“题海战术”和开启“反复讲练”模式。

二、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高中数学具有严密的推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在设置练习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程度,关注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有效的作业形式。因此,作业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应用性、探究性、趣味性的原则。

(二)优化设计作业的策略

前面分析了优化作业设计应该要遵循的原则,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高中教学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优化作业的实施方法。

1. 分层设计,因人而异

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不能够“一刀切”。为了让每个学生在积极思考解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教师需根据任务内容设计出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一方面丰富作业的形式,又贴近学生实际水平,落实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函数的应用》一章时,要帮助学生消化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师可以这样按难度的从低到高设计作业:求出下列各组的值域(试着运用多种解法):

A.y=15/x2(x大于0)

B.y=x+15/x2(x大于0)

C.y=x+15/(x2+1)(x大于0)

这道作业从题目内容上看比较简单,因为没有涉及其他的复杂内容。例如三角函数、几何等。但是仔细分析能发现这是从一个知识点出发,按照解题的难度大小层层深入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解答A组的题目,从而巩固基本的知识点,消化课本所学;B组的题是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延伸的,难度稍有增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而最后一组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法求出值域,如配方法、还元法、数形结合法。

2. 联系生活,趣味实践

学以致用是知识学习的归宿,数学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不止停留在为了解题而练习的阶段。并且通过问题的合作探究发散自己的开放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积极思考:雅安地震期间,有一个小县城的灾民分布在一个类似于矩形的地区,现在政府部门要将救灾物资从市中心的物资集散点F处紧急运往灾区。F点通往灾区有两条道路FA、FB,且FA距离是120公里,FB的距离是160公里,FB之间是50公里。情况紧急,为了使救灾物资尽快送到灾民手里,需要在灾区找到一条界线,使FA和FB两条路线到灾民所在地区都比较近。假如你是决策者或者工作人员,同学们运用所学,看看应该怎么通过列方程和构建坐标的方式找出这个界限的位置呢?你有哪些方案呢?

3. 开放创新,合作探究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去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打破以往僵化的思维,适当跳出教学大纲的要求,最好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配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碰撞智慧的火花,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了“圆锥曲线和方程”这一章后,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平面上有两定点F1,、F2,另有一个动点G。这三点间可能构成两种情况:A。当P到两个动点的距离相同时则P的轨迹可能为椭圆、线段或者不存在;B.如果P到两个动点间的距离之差为定值,则P的轨迹可能为双曲线、射线或者不存在。根据以上可能,你能对“关于到两定点间的距离的存在关系的点的轨迹”展开探究吗?请课后自由完成。(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在下一次课分享归纳探究的结果)。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设计课堂作业,保证作业的梯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摘要:作业练习作为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巩固所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优化它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以高中数学课程为切入口,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给出几点探讨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姜长虹.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56-157

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篇2

一、设计适合学生的个性化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 忽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作业内容完全一致.这种做法没有看到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 导致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水平低而无法完成作业, 还有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 前者为了免除教师的责罚, 不是加班加点, 就是破罐破摔, 采取抄袭的办法来应付.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在这一次次打击中消失殆尽, 最终对数学不闻不问;后者轻松完成作业之后认为自己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 懂得额外做一些练习的学生少之又少, 这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个性化作业的对象是每一位学生, 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只有分层次对学生布置作业, 才能满足学生对作业的多种需要, 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沉浸在数学的魅力之中.笔者所布置的作业通常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必须要求做的试题, 这部分主要为基础性试题, 考察学生对概念和定义的记忆情况;二是选择性试题, 这部分主要是教材练习题的进一步深化, 目的是扩展学生思维, 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前提.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使学生的作业负担大大减轻, 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作业

《高中数学新课标》规定, 高中数学课要积极推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极大好处,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 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重这一点, 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种.笔者带领学生学习“对数函数”这一内容时, 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函数图象的认识, 布置作业如下:

1.画出对数函数的两边.2.将对数函数图象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出来;3.列举出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水平, 选择某一题进行回答.学生大部分都选择第3道试题, 并成功列举出许多与对数函数图象类似的例子, 还有的学生甚至编造了顺口溜.这时候的数学课已经不等同于普通的数学课, 而是充满了乐趣的场所.学生在这一活动中, 不但迅速掌握了对数函数的特征, 而且还认识到对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内容都是以模块为单位来划分的, 不同模块下的知识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都不相同.面对这样的情景, 教师尤其要注意作业设计.在对模块下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之前,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果教材中的知识含量无法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 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三角函数内容时, 教师首先与学生一起对初中的三角函数进行了复习, 为高中知识的学习准备了基本的条件, 使学生完成由浅到深的知识过渡.还有, 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这一内容时, 教师引导学生先使用十字相乘法去应付一些一元二次方程, 使学生提前形成相关认识, 并做好准备.

四、根据目的不同设计作业

由于高中数学的基础性特点, 所以只有学好数学之后, 才有可能学好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学生在兴趣爱好等方面会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所以学生将来的学习方向以及所从事的职业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对数学知识需要的重点也会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相关兴趣小组, 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树立应用的观念.如果学生喜欢计算机,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成立数学与计算机小组, 如果学生热衷于建模,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成立建模小组等.通过这些相关小组的创建, 学生既能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同其他知识建立联系.

总之, 纵观当今日益发展下的客观世界, 数学面临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领域, 并且在这些领域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 数学学习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 作业环节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因此,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 应该使其为学生的进步服务, 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牢牢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基本技能, 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剑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12 (10) .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篇3

关键词:新课程;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94-01

一、问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教学中了解到现行的作业布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成的成套作业多,意图不明确的重复作业多,尊重学生差异不够,作业形式单一,作用有限。

二、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仍持传统观念,教改意识不强。一方面,他们认为学生是教师装知识的“容器”;另一方面,他们没有认识到升学虽然还是看分数。

三、对作业设计的认识

作业是教学五个基本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把握好教学的要求,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事先检验;合理控制作业量;明确作业意图;作业要求适当;作业形式多样化;分层布置作业;学科作业协调;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四、对作业设计的建议

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开展高中数学作业的研究和尝试。

1、引导预习的作业

在立体几何学习中,我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去看书。①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就和平面内任一直线都平行;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③若两平面垂直,则分别在这两个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2、帮助记忆,提高熟练性的作业

公式的记忆,重要题型的掌握,老师应帮助学生设计作业。

3、促进理解的作业

作业中应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和方面的理解。如在复习恒成立问题时,我这样布置作业:题目: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求 的范围。

变式1:不等式 恒成立,求 范围。

变式2:不等式在 上恒成立,求 的范围。

变式3:不等式在 上恒成立,求 的范围。

我发现这次作业后,班级类似习题的总体成功率提高了不少,这源于学生真正理解了。

4、提高学习兴趣的作业

在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新课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故事引入很感兴趣,我顺水推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题: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5,老二为0.45,老三为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求:①老大,老二,老三都能解出的概率;②老大,老二,老三恰有一人能解出的概率;③老大,老二,老三至少有一人能解出的概率.④老大,老二,老三不都能解出的概率.⑤老大,老二,老三至多有一人解出的概率?

5、强化本质,自我设计的作业

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如在学习平面向量这一章,研究发现高考中的向量题都有它最原始的几何背景,特别和三角形关系密切。我就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自编习题。学生根据这个性质自编出了一些很漂亮的题目,如下:已知 满足 = , ,则 的形状怎样?.若将条件改为:; ; ( ; ;;,则 的形状又如何?通过这样的训练,加深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6、参与实践,互相合作的作业

学好函数这一章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习作业,到附近的商店、工厂、学校做调查,了解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把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建立函数关系、并做出解答,写出实习报告。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教育教学功能,在学生作业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丰富多彩与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他们的成绩又怎么会是教师心灵上巨大的包袱?

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初探 篇4

年玉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生源较差,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如果作业还是形式单一,内容统一,缺乏层次,机械训练,作业量大,学生不堪重负,一定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数学望而生畏。所以精心设计作业形式,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等形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在创造’过程。”1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发挥,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适合我校高中学生特点的作业新道路。

(一)我校学生现状

首先我对所教的高一年级9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是不署名的调查活动,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喜欢做数学的学生有17%,对数学热情很高的更少,缺乏主动做作业的习惯与能力。在作业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5%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49%的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会选择问老师同学,或看标准答案,有的甚至会选择放弃。学生期待富有色彩的、充满情趣的、多元多样的作业;期待能够调动感官体验,能在愉悦情绪下完成的作业。我们老师有必要改善作业方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作业设计依据

(1)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不应急与做过多的题目,学好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但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解题要经过独立思考,不能机械地套用某种类型,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能力。数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2

《大纲》把教学要求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的层次:“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掌握”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灵活运用”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3

(2)人教A版教材:“有效”作业的设计要依赖于教材,以它作为基本的范本。

(3)高考考试说明: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指导作用,要特别关注和认真研究,是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要“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数学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因而具有生命力。4

(三)作业设计调整的实践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就越慢,因此要通过布置有效作业达到复习的目的。5

课后老师结合课堂上的知识对习题进行筛选,既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习题,又要选择学生在做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习题,选择出错误较多或出现的错误比较典型的题留给学生。然后针对习题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适当归类,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对有创见的解题方法,及时加以肯定。以下是我常采用的几种作业形式:

1、课堂小测验。可以用在课前,温故学生所学,为本节服务;也可以用在讲完新课后,利用5—10分钟时间针对本节的知识点选出几道题,然后交上来。例如:讲《指数运算性质》一节,与初中知识联接紧密,学生接受效果不错。内容讲完后,我针对不同类型给出一些典型题,测试很成功。通过这样的小测试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深刻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复制作业。教师把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教材上的例题,课下在留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再与课本订正、改正;也可以直接抄到作业本上。我校学生大部分没有严谨的解题习惯,经常是会而不对、或者是会而不拿满分;这样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要比老师枯燥的强调几遍效果好的多;同时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完成作业,符合我校学生特点。

3、自选作业(每天5道题)。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每天只提一个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结合当天所学的新知识,选取一些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小综合型题目,并且有难易梯度。让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6

通过这些典型试题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套梯度合理的作业库。一方面使学生对知识“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激励一批学生对问题能积极思索、勇于探讨,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分层教学。

4、每周写反思。让学生回顾一周所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整理一周内作业,收集一些常出错的题,或解题思路简捷、巧妙的题。老师把这些题汇集成篇,让学生重新认识、思考它们,加深印象。在试卷上,我还经常会问学生这样的一道题:“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思考和纠正,能够真正找到错误根源,有效杜绝下次同类错误的出现。正如一位学生说:“我们把过去只重视‘交没

交’,变成了关心‘会不会’,这是个质的变化,作业量虽小了,但却练得实了。”

5、自编“总结”作业。章节结束时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总结,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小组分工合作,也可个体独立完成。每次总结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典型习题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复习巩固了知识的运用过程;总结后的测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参与对测试的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业不等于书后练习,形式应灵活多样、富于思考;作业应分层设计,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传统的作业形式还应保留,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观念的更新;完成作业是一种数学活动,我们应强调做作业的“做”,体现一种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分组完成。

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方式还有很大空间让我们探索,希望大家多关注,探索出更具时代气息,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篇5

在教学工作中,仅靠教师自己的单打独斗,很难较好地达成上述目标,而且有可能造成低效重复劳动。为此,很多学校开发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作业,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校本作业是教师个人分块设计然后拼接而成的,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较强,质量良莠不齐。教研组作为学校中重要的教学研究组织,是教学改革第一线的组织者,充分发挥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切实提升校本常规作业品质,切实降低学生课业负担。下面以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校本常规作业设计为例,谈一些经验。

一、通过教研组文化,形成共同的作业价值观和作业设计指导思想

通过作业设计及相应的反馈、交流和改善,我们形成了作业设计过程中的制度文化。通过校本常规作业设计,我们建立起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数学训练系统,并将作业视为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关注学生在使用作业中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作业巩固复习的作用,还重视新知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真正使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关注作业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增强,使基础性作业与发展性作业协调互补,使校本常规数学作业能够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学生作业使用效果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作业设计的策略:低起点,小步子,多层次,螺旋式上升。低起点指的是作业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规方法的应用,重视通式通法,降低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小步子指的是各道作业题之间的难度上升合理,给予学生适应的台阶。多层次指的是作业设计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确保底线,提升优秀学生上升的空间。螺旋式上升指的是不求一步到位,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基于记忆曲线和学生能力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再现,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基于上述作业设计指导思想,我校数学教研组对作业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同一思想方法做到难点分散,层层递进。例如,对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一年级《集合》的作业中,强调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的应用,重点进行二次方程根的讨论,重视与初中的衔接;而在高二年级《直线与抛物线》的作业中,则强调对方程中参数意义的讨论,重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

二、以教研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校本常规作业设计能力

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本作业质量的高低。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而获得的经验是个体、零散、感性的,不利于作业设计中共性问题的解决。而通过教研组层面的课题研究,则能将个体、零散、感性的经验整合上升为群体、系统、理性的教育教学智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校本常规作业设计能力,改进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品质的持续提高。

针对作业设计中的难点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三题’的选择与策略”“高中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序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通过将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时转换为课题,我们推动教师用教育教学理论解决作业设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寻找和创造更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

三、确立校本常规作业设计规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校本常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本作业设计规范的确立需要基于校本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校数学教研组进行了《市二中学数学课程校本实施标准》的开发,并积极参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我们对高中三年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为校本常规作业设计规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将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作业要求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校本实施标准中,确保作业与课堂教学不脱节。

在设计规范上,除了对作业内容的多样性和作业难度层次性作了具体的要求外,我们还对作业的题型、题量和作业时间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每天作业量大致控制在12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2~3道解答题,大部分学生能在40~60分钟时间内完成,将学生的作业负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学校和年级组进行的作业调查问卷和召开的学生作业座谈会上,大部分学生反映数学作业量较为合理。

四、校本常规作业的传承、评价与改进是对作业活力的保障

校本常规作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设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校本常规作业的传承、评价与改进是确保作业活力,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规定数学组的作业资源库对组内的所有教师开放,但每年的作业应当在上一学年作业的基础上,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教学研究的新情况,更换至少20%的题目。这样的规定既能使校本作业在大体上稳定,传承教研组集体智慧,确保作业效果的稳定和教学底线的达成,又能促使教师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刀刃”上,做到精选精练。

五、规范校本常规作业的批改和讲评环节,使作业贴近学生学习过程

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篇6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同学们之所以会感觉到数学作业枯燥主要是因为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基于此种情况,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数学作业, 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 在执教“随机抽样”一节的时候, 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 对学生喜欢的明星进行调查. 我问道: “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吧?”同学们齐声回答: “是的. ”我接着说: “既然这样, 下面我们做一件事情: 每名学生快速走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喜欢明星的名字. 每个人只能写一个. ”听到我这样说, 大家非常兴奋, 几分钟的工夫黑板上就写下了很多明星的名字. 接下来, 我让同学们对黑板上各个明星的个数进行统计, 看最后哪个明星最受同学们的喜爱. 经过统计, 周杰伦获得了最高的票数支持. 同学们看到自己统计的数据, 个个脸上都充满了得意的笑容. 课堂气氛非常和谐. 看到学生的热情如此之高, 我很高兴, 看来教学效果达到了. 于是我趁热打铁, 说道: “事实上, 我们身边还存在很多随机抽样数据, 今天我们就进行这一节的学习———随机抽样……”

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由于充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二、结合动手操作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动脑, 更需要动手. 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可以在无形中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因此, 从教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动手操作设计课堂作业的问题, 颇有收获.

例如, 在执教“空间几何体”的时候, 教材中更多地呈现给大家的都是一种简单的图形, 这样的图形对于学生的视觉冲击来说效果并不好,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有效激发高中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学习兴趣, 我要求大家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制作教材中所提及的空间几何体. 作业布置下去之后, 大家的热情很高. 在课堂上, 有的同学用纸板剪拼成一个棱柱; 有的用橡皮泥捏成一个圆台; 有的用木头制作成一个圆柱; 有的用硬塑料拼成一个棱锥……在制作这些几何体模型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得不去学习这些空间几何体的相关性质, 在制作完成的时候也基本已经掌握了这些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所制作的几何模型向大家进行介绍. 比如制作的材质和过程等, 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三、结合类比猜想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除了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作业之外, 我还经常结合类比猜想来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何谓类比猜想呢? 所谓的类比猜想是创新性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类比猜想, 如果产生矛盾还会产生质疑. 因此, 我适时地结合类比猜想来设计数学课堂作业, 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 我曾经在执教“三角函数”的时候结合类比猜想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 “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当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a2+ b2= c2的时候, 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现在我们变换一下指数, 比如把2换成n, an+ bn= cn. 那么此时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问题提出之后, 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很快李明同学站起来说: “我们可以把n换成3, 4, 5…这样验证的话, 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听到这样的回答笔者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的对与错, 而是接着说道: “当n >2时, 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请同学们进一步验证. ”通过全体同学的努力, 最终大家证明当n > 2的情况下, 这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我结合类比猜想设计了课堂作业, 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更可以让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更加深刻, 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 语

除了上述几种课堂作业设计方式之外, 我们还可以结合趣味游戏设计课堂作业、结合角色扮演设计课堂作业等. 由于篇幅有限, 在此就不做过多的阐述. 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所设计的课堂作业一定要遵循增效减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宗旨. 这样一定能设计出高效的课堂作业.

参考文献

[1]齐立伟, 姚冬梅, 薛有奎.高中数学作业现状及成因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8) .

[2]冯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8 (8) .

如何有效地批改高中数学作业 篇7

一、传统高中数学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数学教学,普遍都是上课教课,下课教师批改作业;天天为学生留作业,天天为学生批改,这种全收全改的批改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大于备课的时间。教师每天下班后的工作就是对上一天的作业的批改, 这会占用教师的很多时间,教师在批改中,对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会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做标记,比如“? ”,学生一看是知道这里有问题,却不知道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师的多半精力浪费在了批改上,致使备课不充足,势必会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的。 (2)反馈时间过长。 以往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每天要备课、教课、 批改作业、开展各项活动等。繁重的工作量使他们不能在一两天内将作业批改完,学生在反馈问题时,时间太长了,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其错误,就已经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造成问题的遗留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在新课改下是不允许的。

二、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方法

1.通过对作业的批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何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就要从教师的作业中去看。教师只是布置而不修改,而修改又不能只是形式,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教师要在批改中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 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对一些比较有共性的错误,教师可以单拿出讲解,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2.用评语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

古话说得好,教师的言语如钥匙,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 无论老师的话是赞美的还是批评的,都会给学生很大的内在动力,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的作业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批改作业的机会,和学生好好沟通,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为学生写下简单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学生的错或对,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鼓励,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对于不同的性格和学习差异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和鼓励。

3.多种符号化的指错和多种评价的结合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业批改时,不能简单地或是粗暴地给学生一段评价,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内心。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学习上当然也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无论遇到多么糟糕的作业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 新课改下的批改方式不能和以往的非错即对的批改方式一样,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沟通好,用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说,用“?”代表答案不对,用“。。。。。 ”代表计算不全,用“! ”代表思路错误等,这样学生一看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同样会认为教师在真正地关心他们, 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4.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批改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教师的批改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由以往的“非错即对’的批改方式转变为以下几种批改方式:(1)随堂批改作业, 即把课后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巡视,为学生答疑;(2)小组批改作业,即把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分成组,并互相批改作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同一出现问题的地方,老师要重点讲解;(3)面批面改的批改方式,这种方式学生不会偷懒,还会很认真地对待作业,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或是作业中错误处能够及时纠正。使学生感到教师是时刻在关注着他们,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以往的批改方式已经过去,吸引更多关注的是多样式的批改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为学生纠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摘要:学生的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可以说是重要的环节。每一天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当天的作业,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则是在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检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同时,优质的作业批改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能动性。

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当前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深入实施背景之下,数学课程作业设计的弊端逐渐显露,只有切实提高作业设计的个性化才能真正体现对数学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获得。相较于传统理念而言,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除了需要与所学内容相契合之外,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在消化知识与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延伸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生活实际也应当积极与课程内容相联系,体现作业设计与社会实际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感受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基本内涵,这对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知识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基本现状

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之下,作业设计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体现仅仅表现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反复练习,数学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有着显著的系统化和抽象化特征,教师在对应的作业布置方面也局限于教材,缺少了必要的创新元素,这就使得不合理因素存在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环节当中。从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过多的作业量。由于对学习效果追求的盲目性,学生完成练习与作业的时间得到延长,然而对应的作业量也急剧增加,这显然超出了学生能够接受的作业范围。这不仅会压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数学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趋于增加的作业量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的产生,甚至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这显然不利于高中数学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适度和适量的作业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和拓展目的。

第二,单调的作业形式。作业布置和设计基本是以教师的意志为主,作业设计的范围也局限于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从书本出发完成作业的布置,存在着形式单调、脱离实际及思维硬化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第三,作业存在作假问题。作业量过多加之形式的乏味与单调使得学生在冗杂的作业面前疲于应对,作业完成是教师布置任务的应付,甚至存在作业抄袭等问题,这是当前高中数学作业完成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难分析,诸多不合理因素在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存在对于高中数學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对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以此为依据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对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1.突出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数学课程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作业布置形式的多样化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的拓展也有积极影响。高中阶段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具体的作业形式可为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两个方面,除了基本题和综合题之外还可涉及到相关的思维拓展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自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作业布置前教师需要确定作业的设计是否确实做到科学合理,是否对于巩固所学有积极影响,是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有引导价值,这些都是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化的集中体现。

2.丰富数学作业内容

由于个性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在完成对应的数学作业时所收获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提高作业布置的层次化,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也应适当放宽作业的完成时间,重视对学生作业完成独立性的培养。题海战术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因此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从题目的数量出发,旨在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当天的作业布置量应当与所学内容相契合,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数学作业内容的丰富可体现在与生活内容的联系方面,立足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作业的设计素材,将生活化与题型选择相结合,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3.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针对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作业设计与趣味性元素的结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课程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学生自身数学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作业素材的选择需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特征相符合。比如在空间几何体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三视图内容的作业设计就可以学生熟悉的一栋建筑为依据,对其楼层情况及建筑特点展开观察,并完成对应的建筑物三维图的制作,根据三视图内容寻找正确的解题途径。这既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有利于对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程作业的设计不仅是对学生现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潜在能力的体验与考验。教师在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除了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差异之外,能力差异以及实际学习水平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着积极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的同时自身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这对于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彭红春. 研究性学习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2):32 -33.

[2]赵云翔.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2010,(3):53 -56.

提升高中作业设计质量“四法” 篇9

“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功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政策的要求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其实不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当前高中阶段的作业设计也普遍存在“布置方式单一、以课内为主,作业内容单一、以统一为主,完成形式单一、以解题为主”的问题。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通过提高政策研判的高度、理论学习的深度、作业教研的广度和教师设计的力度,实施“四重深度互动”作业设计法,有效提升了高中作业设计质量。

一重“即时生成”创新化。“即时生成”性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提高认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环节,确保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前后贯通。尤其是课堂最后15分钟,需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寻求创新并设计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重“限时巩固”高效化。“限时巩固”性作业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锻炼考试心态,体现学考一致性。“限时巩固”性作业要求把平时练习当作真实的考试,限定时间(一般15—20分钟),限定重点(有针对性的问题),限定频次(时间不长,每天都要进行),教师批改形式多样,关键在于及时反馈、及时纠正,从而达到重点突破,养成“限时训练习惯”的学习目的。

三重“及时总结”全面化。“及时总结”性作业重在进行周末全科总结,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周结束时,各科教师对本周学习内容重难点进行针对性查缺补漏。主要有三个特点,即全学科整体设计,限制一张作业卷,重难点问题确保周周清。这样,既能够有效控制作业时间,又能够提高作业质量,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谈谈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与作业 篇10

在高中数学课教学中, 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和作业的设计与处理。从学生的作业中就可以看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利用作业来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的。

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教学进度应该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情况相一致, 要看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确定和调整教学进度, 遇到某节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还可以调整课时, 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学生学的情况。认真研究、对待课本, 每讲一节新内容, 都有与之对应的例题、习题。我们只有把内容讲清了, 才能通过例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通过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在例题的讲解与习题的处理中来总结各种题型及各种解题的方法。认真研究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 在教研中, 我们必须弄清: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学习, 学生应做到哪几点?本节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对每一个知识点应该如何引入、讲哪些内容、如何讲解、讲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总结。要切实吃透其中的精神。教学生学会认真阅读课本, 仔细体会定义、定理、公式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 经常地回味例题、练习、公式。

每一个单元结束时, 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复习、总结, 并拿出时间进行单元检测,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注重过程教学, 在讲课时, 要特别重视过程的分析、讲解, 尤其是关键点、易错点, 要讲清楚、说明白, 而不是只说答案。注重习题选编, 除了课本上的各种练习题之外, 在选编同类型的题目和需要补充的题型时, 要面向全体, 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 都能提高。题目的选定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师来把关。要强化信息反馈环节, 对作业、练习的批改、处理的周期越短越好, 在学生有较深印象时进行反馈, 比学生已经忘记了很多的情况下反馈, 效果当然要好得多。当然还包括课堂上的反馈, 如学生接受情况、学生的情绪状态等等。

二、数学作业的教学设计与处理

1. 作业的设计

根据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首先, 应注重双基教学。选取的作业力求基础、科学、合理。其次, 在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作业设计应遵守“法度”, 即遵守新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作业设计要控制“梯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数学作业具有解题方法比较灵活, 运算技巧性较强等特点, 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题目太难, 学生虽经努力, 久而久之将丧失信心, 失去作业的目的。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 层次即因材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不仅是实际教学的客观要求, 而且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的有效方法。设计前首先要摸清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然后按程度不同把学生分组, 一般分为三组。设计作业时, 不仅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而且要明确各个层次的要求和目的, 在基本题型不变, 基本要求得以保证的前提下, 基础题、中等题和提高题在三个不同层次作业中按不同比例设计;也可就一个问题, 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还要有“热度”, 需要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

例如, 讲完球的组合体以后, 在所教的班级布置如下作业:1班:设一球的半径为R, 求外切于这球的一切圆锥中全面积最小的圆锥。2班:已知球半径为R, 它的外切圆锥轴截面的底角为2α。求证:圆锥全面积S=2πR2/ (tg2α-tg4α) ;当α取何值时, 外切圆锥的全面积取最小值。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 1班大部分学生都未能给出结果。问其原因:不知从何处下手, 不知如何设变量。而2班的大部分同学都给出了第二问的结果。因此, 对一些难度较大, 要求较高的题目, 适当增加“台阶”, 降低“坡度”, 使大部分学生“跳一跳, 够得到”, 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信心。

2. 作业的批阅

批阅作业能使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中,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是由学生传递给教师的一项信息反馈活动。批阅作业需注意:形式多样化, 有查批、抽批、面批、互批、自批等。批阅要及时, 最好在第一时间批改完毕, 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自己就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批阅质量要高, 不仅要批对错, 还要指出改正方法, 并鼓励学生或给学生指出努力方向, 对于无法用一句话说清的问题要面批, 仔细讲解, 切中要害。

3. 作业的讲评

讲评作业是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后, 将了解情况向学生进行讲评。它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另一项信息反馈活动。讲评作业做到及时反馈。讲评形式应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讲评作业内容要选择重点。讲评作业后, 要求学生改错, 要作变式练习。进行优秀作业展览, 激发学生上进心。

上一篇:法律俄语人才下一篇:中医院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