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十篇

2024-07-26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 篇1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 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 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 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 篮球比赛中的篮球上篮, 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 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 既要带球前进, 又要防止对方拦劫, 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 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有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 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 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中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 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 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心理,积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骤增。2001年至2006年毕业人数由114万增至413万, 2007年为495万, 2008年增至532万, 2009年突破610万, 2010年达到630多万, 2011年预计650万。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在同一时间段内求职就业, 而且人数逐年上升, 由此可见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在就业压力的压迫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他诱因包括家庭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 应试的压力, 以及个人情感因素等方面。高校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与创造力, 使学生正确把握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方向, 让大学校园成为练就学生心理健康的乐土, 让高校心理教育培养出学生健康、自立、自强、自性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学校体育可以塑造健康心理

1. 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 使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抗挫折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课上, 往往是刚刚开始接触某项体育运动, 对于该项目的认知尚浅, 对于该项目技巧的掌握生疏, 加之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 (例如灵活性, 协调能力等) , 他们会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然而, 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 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练习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克服挫折和困难, 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目标。在这个挫折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增加自信心, 提高面对困难挫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育运动促进自我认知

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其行为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效应, 缓解精神疲劳, 对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反应起到治疗作用。自我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活动中, 会本能地给自己设立预期目标, 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付出努力。例如, 许多女大学生希望通过运动控制自己的体重, 进而主动选择去操场跑步锻炼, 她们就会为自己设置一定运动量的目标,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她们可能只能跑三四圈, 等身体机能适应这个运动量后, 她们期望的运动量就会增加。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 她们就会不断获得满足感, 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知也不断加深, 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对于促进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 应当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学校体育的“育心”作用, 是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 充分认识体育内涵

传统观念把体育作为人们业余生活娱乐消遣的手段, 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也被人们深知。学校体育的开展也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心理问题不仅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体育对于人身心健康的促进是体育本身的内涵, 一直以来, 体育在发挥“身心”健康教育中对“身”的教育方面较为重视, 而在“心”的教育方面的认知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体育是促进身心健康并重的人类活动, 这是体育的固有属性和功能, 并不是人为赋予的, 所以体育的育“心”属性应当被人更加深刻地认知和理解。

2. 重视发展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高校党政领导应该始终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上来, 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 定期参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会议, 探讨和研究教学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健康第一”思想的引领下, 领导们必须意识到师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从而充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3. 体育教学中应因材施教, 注重人文关怀

注重人文关怀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是因为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尊严与价值的尊重与关切, 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体育课中的人文关怀表现在体育老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对于遇到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波动或者逆反现象的同学应及时进行悉心的交流和指导, 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怀。体育课还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相互学习和帮助, 形成集体意识, 使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参考文献

[1]吴建章.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1.4.

[2]杨翠萍.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及调适[J].中州学刊2011年7月第4期.

[3]成晓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第18期.

[4]杨帆, 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J].教育科学, 2004年04期.

[5]吴志全.自我认知与体育锻炼[N].中国报业, 2011第6期.

[6]周素勤, 曹花.大众传媒低俗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年第3期.

[7]郑婕, 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年7月.第34卷.第7期.

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现状及原因: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心理能力较差。初中生一方面要适应中学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与能力的冲突,使他们无比困惑和无所适从。据调查有5%左右的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心理不良已成为初中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有哪些造成其心理不良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1)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态度偏颇,如过分溺爱、放任不管等;家庭教育不协调,家庭成员教育态度与方法不一致。家庭缺乏温暖:主要是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感情破裂等,從而失去家庭温暖和关怀、帮助与照顾,致使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并使他们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2)学校方面的原因 德育内容方法欠佳:学校德育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单调乏味,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势单调呆板。教学方面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分数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身心受损,以至出现学业后进生。课程偏多;课时偏紧,使学习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越学越困难,其中不少人成为后进生,发展到后来就厌学、甚至逃学。(3)学生方面的原因 生理发展因素:主要指那些生理有缺陷、体质衰弱或智能不足的学生,他们适应不了一些学校“大运动量的训练”,承受不了中学高负荷的运转。青春期教育缺失:这是指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青少年自我表现欲望、心理与个体能力才干之间存在着矛盾,自主自尊的独立意愿与客观现实之间脱节,身体生理的超前发展与思想意识控制能力相抵触等。而家庭、学校对青春期教育的缺欠和失当,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以至出现品行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指导他们克服与消除各种弱点,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欢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标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1) 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的认识;稳定的情绪;优良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这些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

(2)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环节。它通过影响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动机、行为、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们先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然后再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健康心理的营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堂堂正正地做人。

(3) 增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数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学生在比较正确的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

(4) 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5) 好奇喜新的心理教育。中学生喜欢新颖的东西,新鲜的事物,新异的活动。体育课教学也是一样,教材内容要常换常新,使每节课有新的东西,学生有新的收获;课的组织教法要力求有新意,有新变化;器材的摆放及颜色要多变。例如:每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是丰富的,组织教法是很多的。可以做定位徒手操、双人操以及各种轻器材操——球操、绳操等等。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性游戏。还可以不拘形式的散点形做操做游戏。可以排成四列横队、四路纵队、圆形队、弧形队等等。可以教师喊口令吹哨子做,也可以音乐伴奏做操,也可以表演比赛评比打分等。经常变化内容、方法和器械,使他们体验到从事、理解、掌握、创造体育运动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6)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和睦的气氛,以及之间的多多交流。

总之,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常见、最复杂的现象。健康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正确地认识自我,利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对于身处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们,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有个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体育有助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康乐时代网.

[2] 陈亚杰.初中生心理健康之现状.江苏科技中学初中生心理协会.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 篇4

课型:理论

课时:1

教学内容:健康在心理

教学任务:1、初步学习、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认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稍微进了一步,但依然不够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健康的话题: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

l 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

l 心理健康所共有的特点(包括的内容)

1、 自我控制的能力

2、 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

3、 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

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同样,如果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

四、心理健康测试

五、如何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要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碰到的挫折与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要建立正常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与学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努力克服一切不良行为,积极持久地坚持健康锻炼和各种有意的文化娱乐活动

六、课后作业:

1、什么叫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

2、怎样才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七、总结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篇5

一、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今天的校园里,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 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有的平时对学习成绩、家庭、自身条件等方面不满, 长期不被理解, 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说明和引导;有的处于比较压抑状态, 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和释放;有的学生的口头禅竟然是“死定了”“好恐怖”;有的因学习压力大, 上网、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大学生面对毕业人数逐年递增, 就业压力加大, 将来创业艰难, 导致心理抑郁。而有的老师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中, 他们平时必须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 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累死了”。以上某些侧面, 反映出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由于学校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 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心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工作成绩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排队为依据, 教师再努力, 学生成绩上不去的话, 就很难看出教师的成绩。教师的职称评定僧多粥少, 论资排辈, 步履艰难, 自我发展的空间不断被压缩, 自我实现的愿望不断受挫, 最终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另外, 师源性心理伤害对学生心理健康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施教和评价上。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狭隘, 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 施加的压力过大, 这种求全责备的做法, 使学生看不到成绩, 得不到肯定, 最终使学生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对学习充满厌倦和恐惧。还有的教师缺乏师德修养,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语言过激, 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三、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状况的途径

第一, 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是关系到造就大批未来合格人才的全面落实。首先,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让他们定期到高校培训, 拿到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 长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有专人答疑解惑, 释放心理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其次, 聘请高校心理专家, 给老师、学生作报告, 会后, 师生与专家现场互动, 答疑解惑。开展这样的名师讲坛活动, 可以解决基层老师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再次, 学校每学期开设几节心理辅导课, 确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落到实处。

第二,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做好人, 做实在人, 让学生做到有爱心、有人性、有人格、有人道, 有是非、美丑、善恶观, 使学生感到道德就在身边, 而不是高不可攀、乏味空洞的说教。最终让学生懂得珍惜, 懂得感恩。这里最好的教育就是, 从身边的小事、平常的典型事例说起, 从学生能够真正看得着的人和事说起, 从而起到示范、引导、渗透作用。具体地说, 德育的方法要做到有效得当, 首先必须确保学生德育活动时间的充足, 使教师有选择运用各种德育方式的机会。其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多启发诱导学生, 与之探讨道德问题, 尊重学生的体验。三是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 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手段不断运用到德育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四是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强化正面教育, 尽可能减少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 寻求一致的德育合力。五是重视渗透性德育方法对学生德行的长期影响。通过学校隐性德育的建设、师长及父母等成人的道德榜样, 社会文化教育基地的宣传活动等多种途径, 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 重视社会的德育方法体系的研究和推广也十分重要。

第三, 加强耐力教育、挫折教育。耐力教育、挫折教育就是克服自卑、永不言败。命运无轨迹, 一切成功与失败并非事先预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 最初收获的并不是成功与鲜花。教育学生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最大的财富”的真正含义。大物理学家牛顿, 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他童年身体瘦弱, 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 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他还曾经失过学, 在家劳动。当时, 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 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 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 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 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 愤怒极了。他想, 我俩都是学生, 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 牛顿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 抓紧分秒、勤学勤思。通过刻苦钻研, 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 名列班级前茅。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 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 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 22岁时发明了微分学, 23岁时发明了积分学, 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心理健康是学校体育必由之路 篇6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完整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言行一致, 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有修养、有主见。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是心理素质发展的主要阶段, 此阶段是否能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大量调查数据表明, 部分学生心理不同程度存在心理疾患, 迫切需要科学及时的心理辅导。

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出发, 结合实践,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从体育课的心理效应上看, 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行为、个性特征等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一) 体育教育对学生认知活动健康发展的影响

体育教育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它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地运用各种有关的感觉器官, 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动作形象, 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感知动作要领, 肌肉用力的程度和方法, 以及动作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等, 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均得到发展和提高。正确的运动感知与积极的思维相伴随, 学生越能正确理解技术原理, 掌握动作概念, 发展自己的技能就越容易。因此, 在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进行教学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练习, 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 体育教学对学生情感活动健康发展的影响

第一, 体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能诱发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这些爱好、兴趣、能力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都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满足, 并从中体验到满意、欢乐、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情感体验。

第二, 体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互学等, 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 增强自尊、自信心及责任感, 促进情感的社会化, 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

第三, 体育教学中由于完成动作日趋协调、娴熟和美观, 丰富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 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健康发展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 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 其中有来自内心的, 如紧张、害怕、信心不足等情绪, 也有来自外界的, 如教学条件设备、环境、气候、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 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 克服困难, 消除障碍。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过程, 就是意志行为实现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动力项目本身的特点, 促进心理健康。比如, 经常进行接力跑, 拔河等集体项目。在对抗比赛中会让学生慢慢改变孤僻的性格, 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 学会团结互助, 帮助其建立果敢、坚毅、吃苦耐劳等良好心理素质。参加游泳、体操等项目的运动, 则会让学生在运动中克服胆怯心理, 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而气功, 太极拳运动能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 克服急燥冲动, 增强控制力。

(四)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影响

体育教学为学生的行为活动和个性表现提供了条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拥有一个较广阔的空间领域, 是活动的主体, 可以尽情地游戏、运动和竞争。在这个能充分活动身体与心理的时间和空间里, 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 个性即可得以充分地展示, 又可以得到很好地培养和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为学生个性向多元性方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不同的运动项目等,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不同作用, 因而更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吸引和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欲望, 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能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培养其勇敢、进取、拼搏的优良品质以及豁达洒脱的良好气质

(一)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

意识和习惯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的作用远不及课堂教学那么密切和严谨, 学生可以更多地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又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像体育课受法定教育大纲的制约, 也不像体育课那样有统一的要求。因此, 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 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学生从中体验体育锻炼的愉悦感, 愿意主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 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协调和持久。

(二)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这些特点与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十分吻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特长和身体素质, 自主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控制运动量, 使个性特征更易在运动中表现和健康发展。如在进行一些团体项目时, 同学间的感情更易建立加深, 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社会高级情感亦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同时也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再如, 一些耐力性或大运动量的项目练习对培养和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中的。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公开性、竞争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心理健康起着特殊作用。教师要应用教学艺术,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完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角度, 全方位的。必须改变传统学校体育只重视学生身体效应而忽视心理效应的错误倾向, 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特殊儿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重庆市北碚区、沙坪坝区、巴南区、渝北区及长寿、南川和江津等地区的9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共100名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1份。其中校领导9名, 教师91名。

1.2 方法

自编“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调查与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心理健康教育的运作与设置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配备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同时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9所学校的领导进行结构式访谈, 访谈中简要记录受访者的回答和反应, 并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 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便于日后整理分析。

1.3 数据处理

首先对访谈录音进行逐字的转写;然后仔细阅读被试回答的内容, 并按照研究设计的构想进行归类, 再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比较、归纳与整理;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主要是进行频次分析。

2 结果

2.1 特殊教育工作者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

被调查的所有领导和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当问及“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时, 将近60%被试的回答是“进行思想开导”或“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另外询问“如何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时, 77%的教师都认为特殊儿童的心理困扰主要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 且有10位教师认为即使特殊儿童存在某些心理困扰, 但年龄还小不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与运作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

有7所学校配备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资料, 但90%的教师都反映这些资料并不完全适合于特殊儿童;正如6位领导谈到“目前学校拥有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等资料与普通学校并无太大差异”。调查还发现, 开展了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的学校只有2所, 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学校也只有3所, 而且相关设备并不理想, “在心理机构上, 学校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2.3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结构不合理

9所特殊教育学校中, 只有2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和12名兼职教师, 其中2名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 8名教师来源于政教或班主任, 4名教师本职于卫生工作。

2.4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全面, 缺乏针对性

一方面,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单一, 仅限于班主任心理辅导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在对“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回答中, 90%的教师表示“课时设置不足, 一周只有1~2节课, 且经常性地被其他课程和活动占用”;一位心理学专业教师还提到“学校使用的是适合于普通儿童的教材, 许多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时, 并没有充分考虑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突出特征”。

2.5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制不健全

在9位访谈对象中, 当询问“如果你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是由哪个部门负责”的问题时, 回答由“教导处”负责的有5所学校, “德育处”负责的有2所学校, “没有特定部门”负责的有2所学校。

另外,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调查显示, 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评估的学校0次和3次的各有3所, 1次和2次的各有1所, 5次及以上的学校只有1所。2位访谈对象也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即便有少数学校开展了评估工作, 但其领导在访谈时却陈述“进行评估的方式、内容都比较简单, 比如直接考察教师的上课情况, 统计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的次数等”。

2.6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

调查表明, 9所学校中仅有3所学校与社会有过合作, 6所学校和家庭之间有合作。但分析访谈内容发现, 合作形式单一, 且容易淡化心理健康内容的主题, 如一位教师叙述“家校合作的形式往往仅局限于开家长会和家访, 且交流很少涉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一位教师谈到“每次与家长进行沟通时, 交流的内容总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上”。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师资及其专业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管理与评估及家校合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不予以重视和解决, 必将严重影响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不利于特殊教育的正常发展。对此, 笔者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 要针对特殊儿童具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 重庆市的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虽然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 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不具有针对性, 与普通儿童无异。有研究表明, 特殊儿童更普遍的表现出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自卑、孤独和恐惧倾向等心理问题[9,10,11]。为确保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应开发适合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材, 并结合日常观察、交流及专业的心理诊断与评估等方式, 充分认识和考虑特殊儿童的特殊性, 以他们的身心特点为基础, 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2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

要实现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需求, 首先要求学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目标, 必须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 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征,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开发潜能,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12], 不能将其等同于思想品德课, 也不能将心理健康问题当作品德问题处理。同时, 应科学认识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以偏概全, 以点盖面。

其次,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和专业素养的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在引进专职教师的同时, 可以加强对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 这样既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与管理中, 又能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 不但要增加心理专业教师的数量, 而且要加强对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专业培训与进修, 学习新的理论与技术, 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适应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再次, 学校要科学全局地谋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真正的效果, 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 不能游离于学校原有工作和教学之外, 应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多渠道、多形式相融合, 协调统一, 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 注意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不能只局限于课程教学、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 应结合特殊儿童的具体特点和需求, 开展接受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如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另外, 要建立健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系统规范的心理辅导室, 以便能够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状况, 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最后,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体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这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一方面, 要健全领导体制, 明确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组织和研究组织的负责人, 只有落实组织领导才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组织、有次序地开展, 提高效率;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 优化评估内容、手段和标准。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必然成为评估的主要对象。对教师的评估可以从教师素质 (如: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教师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时间、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与教育实践 (如:为学生发展制定方案的合理性, 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等) 两个方面进行。学生的评估可以在考虑其阶段特点基础上,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与特点, 自我认识、情感、实践能力与创造力等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同时, 对学校心理健康组织与管理的评估也是不可忽视的。

3.3 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合作的心理维护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 篇8

关键词 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校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完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生正值青年初期,他们的生理发展水平迅速走向成熟,相对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对社会和自我没有准确的认识,人格尚未健全。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要求,学习与同学、老师交往,接受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自卑、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这就大大提高了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一)自卑自弃。中职生多数经历中考的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因为世俗的观念认为上中等职业学校被社会歧视,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加上他们本身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面对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更是无所适从。因此,不少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进而产生厌学、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二)情绪不稳定,情绪控制能力较低。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生,好奇心强,情绪波动较大易走极端,行为易受情绪牵制,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有职校心理辅导老师说,“职校生的情绪时好时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遇到挫折很容易消沉,感到前途一片黑暗”,“部分职校生时常觉得自己心中闷得慌,总想好好地发泄一下”。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育方式、课外生活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很多中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对职业教育是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综合教育这一认识不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四)人际交往障碍。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生,个体的自我意识、认知态度差异显著,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生活能力和处事能力差,导致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会与人沟通。个别学生会因为家庭贫困,生理缺陷和疾病,成绩落后等不同的原因,自卑甚至有自闭倾向,导致他们主观上拒绝与他人交往,逃避群体,个性孤僻,情绪压抑。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依据,以发展性、积极性心理素质教育为主导,以引导心理发展、开发心理潜能、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为目标,以实现职校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和人格现代化为根本。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级团体辅导。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许多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也在班级中产生,比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信任危机等。因此笔者认为,在班级这个熟悉的环境中,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营造团结、信任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体验、成长,有效地解决共同的成长问题和心理困惑。具体方法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游戏等。此外,同班学生从入学起,需要适应的学校、班级环境和学习生活的模式都是相同的,素质的完善和身心的发展也基本同步,他们普遍存在入学适应、自我认同、认识专业、毕业和就业的迷茫等阶段性的心理问题。通过班级团体辅导,我们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省时省力地排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个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中职生,我们有必要进行个人心理咨询,并建立他们的心理档案,跟踪干预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开展心理咨询,有以下几个注意点:1.有一个独立的、隐蔽的、温馨的心理咨询室;2.宣传心理咨询的科学知识,强调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让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3.心理咨询的专职教师应信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尊重来访的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咨访关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有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构成复杂,许多学校以前任德育课、文化课的教师为主体,分别为37.05%、25.90%;曾经担任过心理咨询者仅占6.93%;目前只有32.60%从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其余均为兼职;兼职的人员仍以德育课和文化课教师为主,分别占31.94%和12.71%。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积极引进心理专业的教师,并定期组织心理专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提高心理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本身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也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培训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知识水平,倡导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心理问题与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观察与思考,2005.

[2]班华.试论职校学生心理教育特色问题[J].观察与思考,2005.

[3]丁淑新.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

[4]俞国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一、体育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并帮助他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以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运动的练习方法,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培养起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此外,还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要努力从权威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并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爱心、自信心和责任心,使他们做到诚实、正直,懂得尊重别人,能够承受挫折,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新课改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之师,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从而为学校的体育教育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体育教师要保持心理平衡

1.多学一些心理学知识。教师面对的是各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和可塑性极强的学生,在强调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今天,体育教师要成为心理健康的工作者,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理智地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不能动辄呵斥、责备、否定他们。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急躁、失望、悲观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适当、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实现健康快乐地成长。

2.树立坚定的信念。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工作,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学校体育工作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作为体育教师,应克服自傲、自满的不良倾向,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面对各种困难、挫折,自信自强,增强心理耐挫力,促使自我心理平衡。

3.加强自我修养。体育教师应多研究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充分调动体育骨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努力使全体学生都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努力成为科学型的教师,并保持心情舒畅,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以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从而实现心理平衡。

4.有豁达开朗的胸怀。体育教师在工作、学习中,要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包括学生、同事、领导等),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并学会欣赏他人的闪光点。对于“差异生”,则要学会宽容,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始终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培养豁达乐观的风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体育这方面取得应有的成绩。

三、体育教师要掌握丰富的教态变化技巧

1.走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合理走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还能够及时了解情况,督促学生掌握练习方法。但走动时也要注意控制好次数及自身的姿势,要把活力展现给学生,并表现得自然、大方。在学生练习的时候,则要把握好时机,给予适时的表扬、鼓励和指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2.示范。体育教师在示范时,要做到姿态优美,动作准确、大方,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收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但同时,还应在示范过程中掌握好分寸,做到难易适度。这样,就能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学生。

3.眼神。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用眼神和学生交流,并表达对他们的赞许或批评等。要用眼睛“说”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4.面部表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表情过于严肃,而应该真实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这样,再结合教学内容,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5.幽默效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地运用警句、格言、妙语和急智之言等,就可以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说明事实,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问题。此外,利用幽默还能有效点评一些不良言行,避免师生之间直接的心理对抗,从而达到使学生在笑声中接受引导,并享受轻松的课堂气氛的目的。

四、体育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

1.要善于发现创新的闪光点。体育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奇思异想,并使之付诸实践,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他们充分地展现出自身的优点。

2.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创新的方法。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认识到创新的具体表现,并主动地寻找空白点,不同的项目、动作、个体、甚至老师的缺点等。此外,还能在不同个体和动作练习中找到交叉点,找出难点、重点。从而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3.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技巧。创新是改变,但决不是进行简单地加、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采用扩缩法、正反法、归纳法、替代法等做好科学、合理的加减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的学科特点,并努力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学会模仿,从而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所以教师要精心保护学生的智慧火花,要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进行严厉的呵斥,这样才能激发其创造的积极性。

5.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并树立起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为创造性而教”的思想。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掌握技术较慢的学生,要给予更大的热情,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此外,在教学中切忌过分要求学生服从,而应尊重学生的异议和疑问,并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问、多练。当学生通过主观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们就会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自身的创造力。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 篇10

(一)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1. 闭锁性所导致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从而引起性格孤僻、不善交往和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驱使下, 很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上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而他们本身又处在精力旺盛, 思想最活跃的年龄阶段, 而因为高考抑制了这种心理发展的需要。高考结束后, 由于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而面临着毕业后的就业压力, 他们又要进入另外一个封闭式的学习环境, 人们把大学校园比作象牙塔, 怀着远大理想并充满着青春活力的青年学子们就在这塔里面连轴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会向孙悟空在练丹炉里练出活眼金睛一样, 学到一身本领吗?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受到长期的压抑, 性格上会变得孤僻、不善于交往等系列心理问题。

2. 人际关系紧张中的矛盾所导致的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家庭背景。有些学生行为不羁, 常抽烟、酗酒、不按时作息、闲聊侃大山、不关灯、开夜车看书, 影响他人休息, 群体不相容, 互感压抑和紧张。另外,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 竞争意识带入了校园, 择优奖励, 竞选班干部, 这样人与人之间, 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 均会产生各种对立心理, 胜利者自矜, 失败者悲观失望, 甚至妒忌和不服气。

3.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所导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处在逐渐走上成熟的阶段, 大学生在生活上和经济上有一种要求独立的心理。而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高中阶段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休息, 几乎不让孩子承担任何生活方面的负担, 使他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进入大学以后, 面对是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 他们就会感觉不适应, 感觉孤独无助, 甚至埋怨父母。遇到问题时, 心理承受能力差, 意志力较薄弱。

4. 国家分配制度改革与心理接受能力低的矛盾所导致的悲观失望和思想抑郁症。

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 但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时期。而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的经济转型阶段, 从而使他们要面对社会、择业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一些新的问题。青年学生富于思考, 勇于探讨,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 尤其对与自己前途息息相关的事特别敏感 (如对就业难忧心忡忡) , 家庭条件不好、成绩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思想忧郁症。

5.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导致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差。

对大学生活充满着美好撞景的大学生们, 面对的可能是另外一种现实——校园坐落在偏僻的郊区, 七、八个人同挤一间宿舍等。这与他们所想象的豪华都市以及舒适的住宿条件相差甚远。再加上庞而杂的专业课程, 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 与理想中的轻松自在的大学生活炯然不同。使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一种失落感, 对自已的前途没有了信心, 甚至有的同学中途辍学。理想脱离现实的原因是自我认识不足, 没有找好自已的定位。

6. 西方自主式的生活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矛盾所导致的心理焦虑问题。

中国的文化传统孕育着一种集体定向的成就动机。集体定向或社会定向的成就动机推动人们以社会赞许的方式去尽力取得外部认同的成就。与西方的自我定向成就动机有所不同, 成功的标准、成就行为、行为结果以及奖励都是由人们重要社会关系、集体社会进行解释。动机过程主要反映社会制约, 而不是个人自主。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时难以改变或消除, 因而他们所追求的西方式的自主生活理念就难以让人认同, 因而可能导致心理焦虑问题。

学校体育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体魄、增强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道德风尚、丰富校园生活、增加社交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起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 对以下心理健康起积极效应。

(二) 学校体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 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化解学生孤独感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由于体育运动大多是以群体形式进行身体练习, 学生间相互接触与合作, 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复杂关系。排解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在群体性的练习或比赛中, 不同的同学扮不同的角色 (例如篮球赛中的后卫、前锋和中锋) , 通过这些比赛能够体验到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做什么、怎么做”的社会意义, 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 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 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

通过学校体育课教学, 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我们知道体育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具有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就会对体育感兴趣, 更多的关心国内外体育赛事、谈论体育话题。从而作为与人交往的桥梁, 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 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 不仅需要进行体力上的努力, 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与信赖、理解与团结, 因此, 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化解独立性与依赖敕性之间的矛盾。

意志力的培养旨在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 改善学生的耐受、耐挫、包容的心理过程, 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研究显示, 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 提高人的行动协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性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 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4. 缓解精神压力, 消除心理抑郁。

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得到体能的锻炼, 更重要的是得到情绪的宣泄和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运动愉快感。这种愉快感会使我们长期坚持锻炼, 从面达到身心的健康。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 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 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参加体育锻炼, 增加了社会交往, 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支持;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 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根据美国学者基恩 (Kyen) 的研究表明, 在对1750例心理医生的访谈中得知, 有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也表明, 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 对治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 亚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也有积极的作用。

5. 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化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个人运动项目鼓励人去检验自己, 面对新的挑战在运动中一次次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项目中, 个人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运动个体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因此, 教师常以竞赛的形式组织课程, 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 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和提高自信心。

6. 学校体育课培养学生辩证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化解心理的焦虑。

通过体育课上的某些体育项目的学习, 能够使得学生做事情时, 把握好一种平衡。例如体操课中的平衡木的练习, 主动肌与抗颉肌只有达到一种均等才能做到动作的定型。还有篮球的投篮动作, 只有曲腿登地通过手臂到手腕, 最后通过拨指完成投篮动作, 就这一简单的投篮动作也需要各部分的协调用力才能够完成。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 在大脑中就形成了一种协调和平衡事事物的能力。碰到一些矛盾问题就能够掌握一种平衡, 从而化解心理的焦虑。

(三) 学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1.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 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和交流的机会。

学校需要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的投入, 扩大人均运动场地面积, 使更多的场地和设施对全体学生开放, 让全体学生受益。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 加强体育教学工作, 开设体育选修课, 成立学生体育俱乐部, 安排课外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 开展校际间的交流等, 是创造良好校园体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专业优势, 增加学生交往力度, 用“体育重在参与”来引导学生, 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消除闭锁心理, 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

2. 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运动技能, 还要有目的的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

体育教师除了在规定的理论课上讲解体育知识外, 可以在每一节技术课的课开始部分或课的结束部分, 根据本堂课的内容, 和学生谈谈相关的体育赛事、有关的体育明星等一些相关的体育知识。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认知能力, 又能够增加学生的的谈论话题。从而增加他们的交往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3. 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 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 有意识地融入意志品质的陶冶。课余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

4. 教师要带有关爱的面部表情去上课, 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体育课堂除了要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布置安全整洁的体育器材外, 我们还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们知道我们的面部肌肉最丰富最细腻, 也是传达感情信息的最好工具。教师的一时的严历的表情, 也可能引起学生的一阵的心理紧张, 人的表情和环境中的其它刺激一样, 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教师只有用关爱的面部表情出现在课堂上, 他们才能够做到心理上的放松, 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和消除心心理抑郁的目的。

5. 提供自我认识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

教学时, 教师应有意创造让学生自我认识的机会,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我体验中, 自我总结, 归纳运动要领、技术原理等;在练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讨论交流、自我评价。再结合教师和组长的评价, 从而使学生重新自我认识。在自尊、自制和自强的基础上自爱, 正确地对待自己、别人和客观世界。

6.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讲解学习每个项目的意义及蕴含的一些道理。

优秀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外, 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运用哲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些哲理, 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时, 就会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

(四) 几点建议

学校应该更新学校体育观念, 发挥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切实把学生的心理健康落实到体育教学目标中去, 根据其特点做好可行的考核办法。充分挖掘各类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挖掘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潜力, 使我国学校体育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 论述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矛盾, 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

[2]凌月红.体育健康教育与运动处方[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

[3]崔有琼.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 2008, 4.

[4]张华君.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5, 4.

上一篇:消防应用下一篇:早期胚胎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