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四篇

2024-07-09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专业,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中曾占有十分显赫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 汉语言文学这种传统专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至2008年以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毕业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多, 但总体就业率在降低。此外该专业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也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据统计, 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只有72%, 而吸纳该专业人数较多的文职人员职位的专业对口率只有36%[1]。因此, 该专业被逐渐被称为万金油专业。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就业情况从一个侧面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是一批有着较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但是语言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工具, 理智健全的人都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却不具备行政和管理、经济、法律、媒体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人才质量相对较低。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不鲜明。作为一门传统专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特色也逐丧失, 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 有的学校在该专业也新增了秘书、商务礼仪、传播、新闻等课程, 这些新增课程一方面能弥补该专业的某些短板, 同时也使该专业的性质显得更加万精油化, 专业特色不能得到彰显。

2 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教学理念滞后

教育理念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传统的专业,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观念, 并且在较长时期内这种教育理念难改变, 也称之为学科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虽然该专业也新吸收了一些其他课程, 但是该专业的任课教师难以在这种新课程方面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也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此外,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都是这种学科惰性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体现。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如果教师不能勇敢地迎接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 将失去在课堂上的知识驾驭能力, 学生的发展也将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惰性大打折扣。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 积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使学生能走上更加宽阔的发展之路。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载体,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学生未来的发展[2]。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工作方向的选择。因此, 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基础专业性知识的学习, 又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要求, 既不能过于专业化, 也不能太过综合性。笔者通过查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表, 发现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并不科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过多, 缺少一些综合性的基础课程。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应用型综合人才, 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 还要科学设置一些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打开和综合性能力的提升。从当前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 很多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盲目追求专业性, 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很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庞杂, 彼此之间缺少包容性, 并且很多课程是根据该学院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设置的, 没有从专业的科学发展角度进行设计。二是理论性课程过多, 实践性课程不够。从就业的角度考虑, 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毕业就业后便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性的课程是从学术角度进行考量的, 对于直接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太多实际意义。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要适当增加比如网络传播、网络公关、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学习, 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专业课和选修课比例不恰当。根据当前知识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必修课在学生课程比例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 选修课逐渐成为学生课程的主要部分,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跟专业相近的课程自主进行学习, 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在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过多地依赖必修课而忽略了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在考核中也主要考察学生必修课的学习成果, 选修课的考核则更加轻松, 失去了开设选修课本来的初衷。

2.3 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专业发展的定位关乎专业课程的规划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 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将失去一个基本的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曾经走过一段辉煌时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 该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能进入政府机关、文化部门和学校等比较体面的单位工作, 这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该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有一种专业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就业市场化的发展, 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但由于受学科惰性的影响, 学校并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地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调整, 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进行重新整合, 这就导致在新时期这一传统专业处在一种迷茫的处境, 因此, 需要尽快重新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求在互联网时代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3 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困境的对策

3.1 革新教育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科学思想作为引领, 该专业的发展将失去根本的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首先就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增强学习意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没有什么知识是可以一成不变的, 作为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该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课程以外其他知识的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二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们要结合新知识、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学习新的授课方法, 扭转学科惰性的不利影响。

3.2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地方高校应该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做出调整:一是调整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比例[3]。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必不可少的载体, 不能降低专业课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同时要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降低理论课时的比例, 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实践课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 从就业角度出发, 实践能力是学生走向未来、迎接挑战的关键性能力。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考核中, 不能轻视对实践课的考核, 要根据实践课程的特点科学制定考核方法, 灵活掌握考核技巧, 通过考核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优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根据专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选修课, 同时也要加大对选修课的考查力度, 保障选修课的教学成效。

3.3 找准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定位关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 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过程中应根据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具备去中心化的思想。在传统的专业体系内,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语言文字工作者, 主要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 如新闻工作者、教师、文员等, 这些工作的中心就是语言文字。但是语言文字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 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工作和机会的多样性是对这种传统中心化工作的挑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突出一强多能的特点, 将汉语言文字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进行培养, 同时还要增加与文字工作有关的其他技能的学习, 比如新闻传播、金融法律、策划礼仪等。二是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才。汉语言文字工作不仅仅是能写文章和熟练地应用语言文字, 还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 包括传播学、新闻学、自动化、多媒体技术、法律经济知识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 才能在未来时代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3.4 增强专业的实践性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能力, 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才能在发展中走得更加稳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推进:一是在专业课程中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注重实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环节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能仅仅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 还要根据社会对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实训,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 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 比如进入报社进行实习, 进入互联网媒体进行文稿的写作, 参加语言类课题的研究实践等。同时在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 要改变过去那种依靠一纸文书来判定学生实践效果的传统做法, 应根据学生实践岗位特点要求学生提供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是文字作品来进行考核, 增强考评的实效性。二是在假期安排学生进行随岗实习锻炼, 并且把这种实习锻炼纳入学生的学分考核中, 只有当学生修满一定的实践学分方能毕业。这种实践锻炼必须是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相关岗位的锻炼, 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岗位, 也可由学校统一安排。随岗锻炼的岗位也必须是与文字工作相关的, 同时学校也要做好这种随岗锻炼的考核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组织和严格的考核方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4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发展以来出现了很多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很多是由于学科惰性造成的, 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师资力量做好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争取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语言文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秦晶, 王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9) .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 2009 (11) .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一、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是通过创新组织形式,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路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建立组织, 把教育对象有效地组织起来, 对他们实施教育, 或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组织路径具有传播速度快、约束力强、规范效果好的特点。我们往往是“选择了一个组织, 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

我们在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组建“读书学习小组”, 以此为平台, 以班级和系部为单位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促使学生交流、研讨读书学习心得, 极力形成高校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以达到参与者对作品的认知程度最大化。项目活动以每个小组为一个基本点, 向班级和系部乃至学院辐射, 由点到线, 从线到面, 形成组织管理的体系, 促成“严谨、细致、认真”的读书风气和学习风气。此外, 该活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有效地解决个人阅读对作品思考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进而促进学风的发展。

二、实施办法与过程

我系读书学习小组系列活动的实施共分三大板块:前期调研, 组织实施读书学习小组活动和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1、前期调研

2013年4月, 项目组在我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了学生的日常阅读量、阅读刊物中的各类别比例、学生日常阅读习惯及阅读技巧与方法等。调查后发现学生的读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在课余的读书时间普遍较少, 大多数在两个小时以内;

(2) 学生在选择读书类别时重兴趣而轻专业, 阅读经典文学语言名著的人只占15%;

(3) 72%的学生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图书、手机电子书为阅读主要载体, 28%的学生选择传统纸质图书;

(4) 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 缺乏合理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2、开展“读书学习小组”系列活动

(1) 制定《中国语言文学系读书学习小组活动方案》;

(2) 系部统一制定推荐书目, 引导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读书。推荐书目分为文学作品书目、专业研修书目、公共通识书目三类, 另附有影响推荐书目供学生参考;

(3) 以班为单位设立若干读书活动小组, 由班主任、班干部负责具体活动的展开。每学期初各读书小组应向系部提交读书活动计划, 期末要向系部提交本学期读书活动情况总结。

(4) 每学期各班必须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 每位学生在报告会上宣讲自己的读书心得, 并以读书活动小组为单位推荐若干优秀读书积极分子参加全系读书报告会。我系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全系读书报告会。

(5) 邀请专业教师担任各班读书活动的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沙龙”活动以班或以系为单位举办, 由各班或系学生会学习部负责, 学生根据每次沙龙的主题自愿参加。

(6) 寒、暑假学生应读两本以上专业书, 并做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假期结束系部将以抽查或答辩方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7) 每年面向全系学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征文大赛, 同时进行“读书标兵”、“优秀读书心得”、“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大力评树读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围绕读书学习小组活动, 我们还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技能型竞赛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激发了读书学习的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1)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和“中华经典古诗文背诵大赛”。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背诵,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熟知度,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2) “三笔字大赛”。通过书写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 培养学生的书法书写规范意识, 促进汉语规范化, 提高同学们的书法水平和汉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读书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它适用于所有专业在校大学生, 可以根据专业的差异调整其他相关活动的形式。目前, 就我们开展活动的效果来看, 整体良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成效和经验:

1、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更应侧重于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就是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的学习。通过参与读书活动, 学生一方面扩大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锻炼了读书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加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 通过撰写读书笔记, 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总之,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2、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学生干部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都越来越高, 促使着读书活动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从开始的单纯做报告的形式到后来加入了朗诵、表演、演讲等形式。辅导员作为活动的总体负责人, 增加了和学生交流思想的机会, 多了一个了解学生的途径, 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途径。例如一些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其实也很优秀:有的口才好, 有的善于表演, 有的擅长写作, 有的见解深刻。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有助于他们重拾信心, 端正学习态度。

3、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在读书活动的总结大会上, 很多获奖的同学都谈到:他们通过本次活动不但收获了知识, 同时还增进了友谊, 班风、学风也因此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一下课大家都各忙各的, 互相交流也不多, 很多同学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课余时间, 现在大家通过读书小组去不断的读书和互相交流, 感觉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

四、结语与展望

读书学习小组活动的试行, 收获很多, 但从目前来看, 在一些方面仍需努力改进:一是各院系应充分重视、统筹安排, 将教学工作队伍纳入到活动中来, 安排更多的专业指导教师, 使活动开展得更加系统, 读书计划的审阅和编排更加细致;二是应加大活动总结和表彰力度, 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三是加大对外交流, 给予活动更大的平台, 更广阔的眼界, 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

总之, 在本科高校学生中实行读书学习小组活动应坚持不懈, 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完善活动制度, 使之能够推广和延续。

摘要: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试行读书学习小组活动已近两年, 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总结了该系列活动从制定到执行的具体过程, 对该系列活动的长处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加强高校本科生的学风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本科学生,读书学习小组系列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晶.对高校本科生学风建设提升路径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04) .

[2]孟韦.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构建书香校园[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7.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高校 人才培养 模式

汉语言在我国的影响深远,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因此,高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的专业相比,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较低,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汉语言的文学的氛围中,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一、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传统模式现状

1.1.课堂教学设置问题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占据着过多的比重,导致很多专业知识的重复出现,甚至于此专业的选修课也大都是关于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文学理论等靠近汉语言专业较近的课程。很少一部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另外选择当教师的人数也不多,而就业的学生也是大多数都没有选择跟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很多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专业知识,然而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却仍然是延续着传统的设置模式进行,把传统专业课放在重点,大多数选修课也是以中国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相关,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进而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更是不大。以上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对汉语言文学方面人才的培养。

1.2.单一的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方面人才培养时,其培养目标大都是培养学生们的文学修养、国际视野等方面,在学生们毕业后能够胜任跟文学相关的工作,比如作家、编辑、教育等等,除此之外,还希望将少数学生们培养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在毕业后会走上公务员道路,参加每年的国家、省级、乡镇公务员考试,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唯一目标,这也在另一方面跟公务员要求具有扎实的文学底蕴、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非常吻合,所以就致使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单纯的定在培养公务员上,所以培养目标显得非常单一化,长久发展下去,将会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非常不利的发展局面,甚至会走入困境,甚至会走入片面的人才培养道路上。

二、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1.更具有层次的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

高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一是,社会需求。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结合自身的特点。例如,名牌大学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大,而且社会上企业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所以他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一方面能够胜任工作中的文字编辑、教学等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求他们具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另外,师范类、普通高校受到自身综合水平的影响,在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时,就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很强汉语言教学能力和胜任一般文字性工作为目标。所以高校在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特点,摒弃传统的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

2.2.培养学生们的实用性与社会能力

我國大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只会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然而随着我国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需要更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性人才,这已经成为很多学生们将来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要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们不仅会写文章,还会编辑、制作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等等。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摒弃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2.3.健全学生的评价体系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很多高校已经摒弃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同时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体系也随之更新,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必须更加全面、系统和公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对自己学生进行考核时,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一般都会选择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从而有效的把学生们对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和能力检测这两方面的标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科学的反应出学生们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学生们的其他能力准确反映出来。例如,教师在考核学生时,可以假设一种企业岗位情景,让学生们在虚拟岗位上进行相应的工作,然后再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在非常全面、公正的对学生做出评价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结论

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想适应,将社会的发展融入到人才的培养中去,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冠楠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模式研究[J]-《华章》-2013(17)

【2】谭德兴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邮寄地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邮编:417000 苏丹18390550006

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4

一、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

其一,有益于完善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二,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外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合法途径,与社会合作,创造价值。其三,有益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若能在充分掌握第一课堂,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将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满足率。

二、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方案设想

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即保障机制、具体操作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中保障机制是具体操作、考核评价机制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而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具体操作效果的检测。

(一)保障机制———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教师、学生和学校是保障机制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为了促使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首先要使得这三个元素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作用。教师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以往的不足,应当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由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向教师传达第二课堂的性质、目的、重要性、方法等的解读,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之有总体把握。并对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介绍,使教师心中有数。然后由培训的教师写一个心得体会,并做一份初步的计划书。之后,由所在的部门进行动员,检查实行效果。再统一向学校汇报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应当发挥积极主动性,以下几点尤其重要。其一,发挥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由年轻教师亲身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其二,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向校内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同行咨询,以期获得指导。其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在第二课堂中,要不断地补缺补漏。其四,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协助自己。教师可选择若干个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一方面有益于使教师助理得到训练,另一方面由教师助理帮助其他学生助理发展,建立“教师-教师助理-学生助理”的相互协助关系。学生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的主体。以往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良莠不齐,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在深化建设中,尤其要把严入口和出口。有研究者为了考察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用“热情”作为指标来表征其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观愿望,将学生大致分为四类:中心型、自转型、公转型、边缘型。其中,中心型是典型的精英类型,自转型是另类的精英类型,公转型是积极的后进类型,而边缘型则是消极的后进类型。边缘型是“在基本素质和能力上有明显不足,但又因性格自卑、自闭或自暴自弃等原因不能有意识地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加以弥补。他们本是最应该补充‘素质营养’的一群人,却又偏偏对鲜美的‘素质大餐’视若不见弃之不顾。”[2](P80)边缘型的学生不仅缺少能力,而且又消极不学,因此不能让其通过第二课堂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第二课堂的质量。与之相对应,在选取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时,也要把好入口。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选择:其一,考察学生的动机。除了为了获得学分和创新性学分等之外,考察他们是否对第二课堂感兴趣,今后的计划和目标为何。其二,重点考察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三,考察他们的创新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等能力。三方面都通过考核者,可以进入第二课堂。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以及文学院(中文系)等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其一,以上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先考察后投入的策略,即:在汉语言文学第二课堂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建设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建立创新基地,是否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硬件措施,以及确定建立多少创新基地和硬件措施的事宜。其二,可以采用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等项目,规定完成时间和参与人数,由学生负责申请和老师帮助指导的方式。在完成之后,同样可以采用先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设立多少个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项目的事宜。至于评价考核制度,见后面分析。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及了保障机制,它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缺少任何一方,第二课堂深化建设将无法顺利有序进行。

(二)深化建设的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走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的路线。所谓专业化是指课堂活动内容跟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联系,师生也几乎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第一课堂的教学之后,有着较为坚实的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有必要进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对想要进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定期化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需要常规化,确保建立起长期活动机制,但不可以牺牲第一课堂为代价。有些师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第二课堂,而忽视第一课堂,这是不可取的。他们应当认识到第一课堂的第一性,第二课堂的第二性,在完成第一课堂活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才可以确保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质量。层次化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目标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其他类三大类。以文学类为例,或许可将其内容大致分为三小类:文体活动类(基础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扩展型),科研类(研究型)三大类。再将文体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文体及其赏析三大模块。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体朗诵与创作三大模块。将科研类分为三大模块:古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三大模块。学生在选择这三大类的模块中,需要逐级选择,先选择文体活动类,最后选择科研类。而且在选择某一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连贯性。比如说,选择了古典诗歌及其赏析模块,接下来必须选择古典诗歌朗诵与创作模块,最后选择古典诗歌研究模块。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文体特点、发展脉络、朗诵和创作、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比起随意选取门类和模块来说,显然系统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上一篇: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现下一篇:甘蔗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