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六篇

2024-09-11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篇1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

人地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 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 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也很复杂。教师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 这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家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看待问题, 不能走入一个极端, 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理解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问题, 并且要结合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来进行问题的剖析。这样才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具体的情况, 并且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答案。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迁入手来分析问题, 这将会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 在“人猿相揖别”的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观察《远古人类分布略图》并设置思考题:

(1) 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2)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可以很好的从中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这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要看到问题方方面面的影响, 这样才能够对问题有更加客观与准确的剖析。

二、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来让学生展开知识的应用, 这个过程将会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人地关系问题在很多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 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或者是学生们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与现象来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首先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大家一些有效的教学引导, 要让学生具备从多层面来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看到问题的实质, 这也是让学生对人地关系形成更为透彻的认知的基础所在。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母亲河》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黄河现状 (水污染、地上河、断流) 的图片, 随后组织学生讨论:

(1) 造成黄河水浑浊、断流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

(2) 我们应对此采取哪些措施?

很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都会谈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甚至会简单的将这个原因归结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唯一因素, 这种认识并不是太客观。诚然, 人类的上述活动确实是造成母亲河现状的主要原因, 但不是唯一原因, 事实上, 黄河、长江的“水患”与它们所流经的地形区及其气候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 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季风的影响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便是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认知的一种问题分析模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这样才是更好的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

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

人地关系的教学中, 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是教学的重点。要杜绝学生片面与简单的看待问题, 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多不同的方面展开对问题的剖析。同时,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这样往往才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答案。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与损伤, 也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只有“从我做起”才能够真正促进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这也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教学因素。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意识时要让学生明白, 人类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作用虽然是主要的, 但也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积极适应自然,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例子。教材中也不乏此类案例, 但在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中, 不少教师过多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警觉, 但却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 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甚至在自然灾害面前也只能听天由命。这都不是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教学观念的平衡, 并且要善于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总之,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深化人地关系教学, 这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 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 这在人地关系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路线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篇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提到: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政治、经济、宗教关系都是受其支配。宗族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一种,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避难的人们多为整族迁来, 屯聚成村, 因此宗族观念很强烈, 籍贯的归属对每一个徽州人都很重要。即使不是在徽州出生也不忘原籍在徽州。朱熹生在福建, 而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徽州人都认为他祖籍徽州歙县;胡适寓居他乡几十年, 写自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宗族制度的重要在徽州宗祠的修建中也可见一斑。徽州各个宗族对祠堂的修建都很重视。宗祠是徽州最高大、最辉煌的建筑, 也是各个村落的心理中心。用于祭祖、商议大事、也做娱乐活动等, 呈坎的罗东舒祠更是以大而精闻名。

随之而来的是中原的文化, 也把风水等观念带入了徽州以及中原地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这些来自中原的观念不断地同化着这里的原著居民——山岳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原人也慢慢被同化, 最终两者合二为一, 成为徽州人, 徽州的文化也就此产生。徽州的古村落都是按照风水在布局的, 不仅村落的整体布局如此, 民居中也有很多体现风水的细节, 比如呈坎村中的“泰山石敢当”“辟邪镜”“内八字的聚财墙”等等。在潜口我们也看到了民居的宅门斜开, 以斜辟邪的说法等等都有所体现。

中原人的入迁带来了文风鼎盛的徽州, 徽州人坚信读书是天下第一等要事,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 徽州的男孩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往异地求学或经商。考中功名, 继而入朝为官, 被徽州人认为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在屯溪老街的三雕店铺做访谈的时候, 很多都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景象。还有三种出现的频率也非常的高, 包括在西园的砖雕上也有见到, 就是姜太公垂钓, 文王访贤, 三顾茅庐的故事, 很显然在徽州人们的心目中为朝廷做事、为社稷出力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也是光大门楣的很好的途径。

也正是因为这样, 商是儒商, 医是儒医。徽州地区人多地少, 人民生活较为贫困, 而因为得天独厚, 盛产木材、茶叶等, 再加上临近地区为浙江、江苏等商品经济发达地区, 为徽商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徽商的活动范围基本遍及全国, 所谓“无徽不成镇”也就是说徽商无所不至, 为很多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徽州商帮大异于其他商帮的重要特色是“贾而好儒”, 徽商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 信奉“读书好经商好, 效好便好”, 文化素质的提高给徽商的经商活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把古代文化中的谋略等化为经商的有力经验, 使徽商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独领风骚好几百年。

徽州文化受到新安理学的影响很深厚, 他们是天人合一论的主张者, 讲究和谐发展的思想, 古徽州的人们从来就有一种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指导他们的生活。比如,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封山育林的习惯, 游览期间也有所见闻。而众川河岸上的“公禁河鱼”更是体现徽州人民对生态经济的自主约束力。还有呈坎村的燕翼堂, 它的天井下依次有沙, 鹅卵石, 木炭, 对水过滤作用, 说明当初的人们依然有了环保意识。而在现在的村民的生活中, 我们也找到了生态文明的痕迹。在入户调查中, 我们发现, 生活条件较好的住户, 家中有一台沼气转换装置, 把家中厕所所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送入气灶, 加热食物等。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教学活动研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教学活动;研究

在区域地理活动教学中给学生们渗透人地和谐的基本思想,这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并且能够引导大家对相关问题展开更为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的基础。想要更好的进行人地关系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一些具体的案例中体会人地关系的构建形式。这不仅是知识渗透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思维体系的教学模式所在。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

人地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也很复杂。教师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这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家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看待问题,不能走入一个极端,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理解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问题,并且要结合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来进行问题的剖析。这样才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具体的情况,并且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答案。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入手来分析问题,这将会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在“人猿相揖别”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远古人类分布略图》并设置思考题:

(1)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从中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要看到问题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对问题有更加客观与准确的剖析。

二、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来让学生展开知识的应用,这个过程将会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人地关系问题在很多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或者是学生们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与现象来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首先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大家一些有效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具备从多层面来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看到问题的实质,这也是让学生对人地关系形成更为透彻的认知的基础所在。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母亲河》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黄河现状(水污染、地上河、断流)的图片,随后组织学生讨论:

(1)造成黄河水浑浊、断流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对此采取哪些措施?

很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都会谈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会简单的将这个原因归结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唯一因素,这种认识并不是太客观。诚然,人类的上述活动确实是造成母亲河现状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黄河、长江的“水患”与它们所流经的地形区及其气候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季风的影响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便是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认知的一种问题分析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更好的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

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

人地关系的教学中,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是教学的重点。要杜绝学生片面与简单的看待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多不同的方面展开对问题的剖析。同时,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这样往往才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答案。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与损伤,也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从我做起”才能够真正促进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也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教学因素。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意识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类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作用虽然是主要的,但也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例子。教材中也不乏此类案例,但在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警觉,但却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自然灾害面前也只能听天由命。这都不是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教学观念的平衡,并且要善于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化人地关系教学,这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这在人地关系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路线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篇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

摘要: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离不开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作 者:吴传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期 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Journal: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40(2)分类号:X24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篇5

据族谱和方志记载,闽台客家祖籍多源自今河南省的“光州固始”。学术界对此虽认知有异,但无大的分歧。据1953年台湾的户籍统计,每5户台湾居民中就有4户先民来自“光州固始”。有人曾形象地说,台湾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河南,台、闽、豫1000年前是一家。因此,探讨固始与闽台的关系,既是研究豫、闽、台三省社会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的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命题,同时还关乎众多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寻根情、故乡梦。

光州固始的“隙地”效应

光州固始位于大别山区,至近代以前,当地的交通、信息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田野考古发现的史前古文化遗址的数量、密度、规模等表明,光州固始一带虽地近中原却“地广人稀”。这里实际上属于中原和荆楚两大文化区之间的一片“隙地”。

自夏商以降,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大地因占据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制高点,一方面对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辐射与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其社会政治局面也长期处于动荡状态。据张秀平等主编的《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记述,北宋灭亡之前全国所发生的47次重大战争,有34次发生在今河南境内。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生动描述了中原地区久经战乱后极端悲惨之景象。当中原地区烽火迭起之时,光州固始的社会环境却往往得以保持相对的安定,因此,这里堪称中原达官士族和流民百姓躲避战乱的理想之地。

光州固始乃中原政权抗拒游牧民族南下之重镇

淮河以南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区相距可达1000~1500公里,前者属于亚热带,后者属于寒温带。两地在气候条件上间隔着暖温带,在地理空间上间隔着华北大平原,在经济形态上间隔着旱作农业区。两地的民族文化更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因此,习惯于半干旱生存环境和游牧业生产方式的北方少数民族,很少南渡淮河征战。

光州固始地处淮河南岸,历史上自然成为中原政权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基地,故而这里曾有“淮南重镇”之谓。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当地屯聚大量兵丁、人丁,以抗拒北方入侵之敌。这是光州固始一带自历史时期以来人口众多并不断南迁闽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优越的环境承载力是人口聚集的保障

在地形方面,光州固始处于我国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带,向东、向西的延展空间十分广阔。在生态方面,光州固始处于800mm降水线和0℃等温线上,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型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少见大规模毁灭性自然灾害,非常适宜传统旱作与稻作农业的发展。景观方面,地貌类型众多,山地、丘陵、平原相间,河流、湖泊、陂塘等景观镶嵌块相间,景观异质性强。资源方面,生物多样性丰富,种群密度高,生物“金字塔”基宽,食物链长,并且蕴藏着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可见,固始景观生态系统优越,具有多重过渡性特征及多重边缘效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良好,生态适宜性和环境承载力强。

在当前的大农业时代,固始显著的“边缘效应”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未必成为显著优势。但在古代,人们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还必须将采集、捕捞、狩猎作为获取食物的补充手段。固始自古至今既可粟可稻又可渔可狩,这就决定了固始具备承载相对众多的人口生存的生态优势。

固始地处淮河流域。淮河流域的人口密度自古位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这不但与淮河流域南北过渡带的气候条件和平原广袤、水系发达等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与淮河流域历史上军事地位特殊也不无关系。

目前固始的国土面积不足3000平方公里,但人口高达160多万,名列河南省第一。固始蒋集镇国土面积76平方公里,目前人口近7万,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921人,竟超过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个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一现象当与光州固始自古人口便极为密集的历史背景相关。

固始先民南迁之两大动因

首先,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中原文化长期处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制高点,长期是中华民族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社会制度的代表。例如,孔、孟、老、庄是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先秦哲学家,他们的故里或祖籍多在以今河南商丘为国都的宋国境内或宋之邻境。固始先民具有中原文化先进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因而他们在迁移到荒蛮之地后,不仅能够迅速立足,而且有能力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优化自身的生存环境,包括成功地向海外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 篇6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条“标准”目的是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条“标准”同上一条“标准”一样,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训练。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本条“标准”属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使他们“领悟”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落实在学生个人行为的变化上。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前面所学的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的知识,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能力,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由理论知识上升为切身的体会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践的必然性。

四、教学设计思想

(一)讲清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教学内容编排将按照追溯人地关系的演变(过去)──环境问题的表现(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未来)这样一条主线展开,重点把握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在时间轴上的变化、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及理解人地关系。

(二)教会学生判读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对于填充型的因果联系框图,要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再在组内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或提示,结合所学的知识,把它们的因果关系理顺,最后检查整个框图的关系是否合理。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生产流程图,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把握中心环节,系统地理解整个生产过程,用工农业区位等知识分析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联系框图和生产流程图提高分析图表、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一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人地关系的实质。

七、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整体思路

导入新课

(以视频形式导入新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引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

学习主题一:过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

学习主题二:现状(直面环境问题)

(以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说明人地关系实质;以因果联系框图培养学生判读方法,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图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以《京都议定书》为引子说明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学习主题三:未来(可持续发展)

(展示“可持续发展示意图”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以材料分析形式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课堂反馈、小结

(以漫画来考查学生能否挖掘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十、知识框架

十一、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环境问题”,思考视频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地理问题?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活动1】观看FLASH动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教师总结】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学习主题二:直面环境问题

上一篇:命题作文的命题策略下一篇:检验报告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