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十篇

2024-09-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1

1《纲要》课的特点有利于开展案例式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纲要》课的特点完全切合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纲要》课主要讲授目的是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围绕这一目的,《纲要》课教学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另一方面又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经验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说教式”教学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目标决定形式,这为《纲要》课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

其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的实行提供了素材保证。《纲要》课涉及的是从1840年到党的十七大这样一个跨度达160余年的历史阶段。这段历史进程波澜壮阔,史料浩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包罗万象,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广阔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为《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证。

最后,《纲要》课的教学定位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纲要》课定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知识缺乏鲜活性等弊端。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史论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有利于学生把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认同。

综上所述,《纲要》课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素材保证和现实依据,案例教学的开展则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2《纲要》课案例选取的主要标准

选择案例是《纲要》课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间长、事件多、人物杂,可选择的案例也多,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摆在案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实践,认为《纲要》课案例的选取应注重准确性、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下面结合实践具体谈谈体会。

首先,案例选择必须遵循准确性,这一点对于《纲要》课来讲,尤其重要。历史史实如果存在错误的话,那么即使案例再好,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历史本身追求的原则即是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能因为刻意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将一些材料加以某种臆断地联系起来。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真伪,不能以历史故事来取代历史真实,尤其是一些文学化的历史作品,杜撰成分较多,不宜使用。

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只有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具有震憾作用,才能起到教育、指引、警示等作用,也只有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纲要》课案例的选择要针对大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围绕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剖析,使案例真正发挥释疑解惑的作用,以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师案例的选择可以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地历史观,认清“告别革命”、“侵略有功”论者的错误实质。

再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时效性对于历史课来讲同样重要,尽管其讲述的内容已经作为一种历史事实客观存在,是过去的东西,但是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却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地,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视野的不断开阔,人们对其认知也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动态,尽量融入当前近现代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

最后,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生动性。在遵循以上几个标准之外,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具有生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乏味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导致其对《纲要》课的排斥心理。教师选择案例要善于截取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有血有肉的片断,既可以选择文字案例,也可以制作视频案例,其目的都是以生动的史实打动学生的心灵,再导之以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纲要》课案例教学方法及注意问题

《纲要》课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或依教学内容不同而灵活采用,笔者结合实践,来介绍一下案例教学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一,上课直接应用案例教学。遇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尽可能使用案例进行讲解,这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案例讲解、分析和点评,得出案例所反映的历史结论。例如,在讲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时,教师可以运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等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些案例直观明了,直接点明了“文明者”的野蛮暴行,教师结合案例可以有力批驳“侵略有功”的错误言论,最终得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这一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充分讨论,然后在回到课堂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和点评,并在透彻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例如,教师可以把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一些资料整理为案例发给学生,让其讨论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否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有没有走改良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各种意见汇总点评,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第三,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以讨论、辩论等方式应用案例,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这也是案例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纲要》课中很多问题都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在课堂各抒己见,形成交锋,然后教师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对发言进行点评,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长处,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首先,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的关系。案例教学对于《纲要》课来讲,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适合于案例教学的地方就选取案例,不适合的地方,就仍坚持传统的授课法,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次,处理好案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案例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讲解授课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不能本末倒置。有些教学内容可能非常适合选择案例,有些教学内容不适于应用案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甄别处理,不能一刀切。

最后,处理好案例结论和学生讨论的关系。在由学生参与的案例教学中,往往会形成十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有时也与案例设置的结论背道而驰,这时教师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思维,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和案例中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案例教学使教学过程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当积极提倡案例教学,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王艳霞.职校政治课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法[J].读与写杂志,2008,5(11).

[3]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2

一、慕课教学形式

( 一) 慕课教学的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 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

( 二) 慕课教学的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 三) 慕课教学中的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 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 。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二、慕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 一) 授课规模较大

慕课的授课规模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授课的科目众多齐全,基本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基础学科门类,二是授课时面向的听众人数众多。

( 二) 在线授课

无需面对面授课,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全天候听课,不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 三) 授课环境开放

慕课课程开放,公众不需要特殊途径和渠道就能进行听课。

三、慕课教学引入的困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展开分析

( 一) 学生的专注度不高

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以近代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主,主要讲授从1840 年至今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事件的影响,就授课教师表示,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关注度和兴趣不高,在授课时,他们往往选择性学生关注度较高和兴趣较大的部分进行系统讲解,而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和缺乏兴趣的部分,例如“三大改造”和“文化大革命”等部分,往往采取简单介绍的方法,给学生整理总结简单的事件要点即可以。而慕课在进行教学中往往要注重学术严谨性和专业性,因此不能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取舍和侧重点的选择,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听课时不能全盘吸收,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一跳而过,造成学习内容不成体系,出现知识的断层。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其他课程的慕课教学中,学生在虚拟的网络课堂上难以保持足够的专注和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而对于自己兴趣不高的学科和兴趣不高的学习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但是在慕课的授课中,教师往往是“独角戏”,因此,难以保障学生的专注度。

( 二) 教师不能与学生互动

在近代史的慕课教学中,教师从头到尾都是独自授课,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办法和学生采取互动,也没有办法让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自我讨论,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被完全的切断了。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介绍时,教师应该尽量的减少讲解,而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介绍部分,学生才能在讲解中加深印象,而对于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分析时,应该让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自我学习后向全体学生以及教师汇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慕课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都无法进行。慕课本身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大课堂的容量而应运而生的,但是却违背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教师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初衷,因此,这会造成绝大多数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 三) 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

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保障。一是课堂良好的授课效果,二是学生课下的复习巩固,三是教师的后续考察测评。考察测评的最为重要的形式就是考试,这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检验。但是慕课的重点在于授课,而考核形式和考核效果一直被外界诟病,这不仅是近代史纲要慕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其他科目的慕课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在考核中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反思总结自己的授课,通过对学生掌握状况的评估调整授课的重点,可以发扬自己已有的优点,又能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教师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四、结束语

慕课教学在我国的开展已经走过了初期的起步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已经积累的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大胆尝试解决,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大胆革新,做出突破。只有解决慕课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才能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我国科技兴国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慕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重庆大学,2012.

[2]陈雪庆.浅谈慕课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D].北京工业大学,2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问题探讨 篇3

[摘 要]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技艺,首先要注重备课内涵。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师 备课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04-03

教师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其要者有三,即德、才、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既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又有丰富的知识素养,还有高超的教学技艺的灵魂工程师。在这德、才、艺的三维综合体中,“艺”深刻地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艺,以智慧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借助各种(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文字、符号、图像、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而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技艺。课堂教学艺术外延较广,主要包括备课艺术以及授课艺术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就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备课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有预谋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教师有预,就有高效或相对高效的课堂教学;不预,就只有低效或相对低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备课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备课等于写教案,或者认为备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累赘、一种苦差。这实质上是把备课当作一项异化劳动。

什么是备课?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美设计,备课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教材内容的转化与教学课堂的美化,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备课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关怀,备课是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过程……

上述这些观点的差异,均是源自其立场、视角的差异。备课从内涵上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备课,特指针对某一次授课而言的备课;广义的备课,泛指针对教师自我提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而言的备课。可见,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之前进行的各项教学设计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的性质、特点,结合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从教学论上加工和处理教材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法,以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1]从外延上探讨备课,其涉及内容很广,有学者概括称:“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组织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等,同时还需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不断充实和更新授课内容”。[2]可见,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因而,提升教师的备课艺术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纲要》课程,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开设的一门大学生必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教师必须思考“备课”这一影响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纲要》课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

《纲要》课上限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限是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因而,《纲要》课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巨大。曾有《纲要》课教师这样感叹:教师最累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无效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受折磨的工作还是备课。由于一些教师认为备课是一项沉重的工作负担,因而,备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被异化为一些教师的“心病”,一些教师把备课蜕化成了一项机械、呆板的体力活。他们在备课时,更多地注重备课形式,因为这属于简单劳动,而对备课内涵这一复杂劳动关注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原因和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层,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只注重检查教师的教案完成度及其形式的完整度(如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要素填写是否完善、书写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PPT是否美观等),而对备课的艺术性、创造性、发展性等属性关注不够。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为写教案而备课,即有些教师对备课概念理解不够,认识不清,对备课环节的内涵关注不够,使得备课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

一些学校的教学职能部门对教师的备课要求,狭隘地定位在简单的教案检查。因而,少数教师只注重备课的结果而忽视备课的过程,导致备课能力和备课效益低下。如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知识内容(简单抄写教材内容中的大纲),而对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难点的引导、发展能力的训练、道德情感的培养等问题思考得很少;还有的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或机械照搬网上他人的教案资料。从结果上看,教师备课任务是完成了,但从过程看,教师的备课效益是低下的。这也就严重影响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

备课是有标准的,《纲要》课备课一样,也是有标准的。这种标准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形式上的标准主要是指学校的模式化标准;内容上的标准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教学进度、课程教学课时等。这种备课标准必须坚持,但备课质量和水平更体现在备课个性上。如《纲要》课涉及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安排;《纲要》课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纵向和横向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板书及PPT的目的性(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针对性(针对教材、学生)、概括性(设计简明、醒目、凝练、集中)、条理性(逻辑、思维、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的预设……然而,在备课时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课堂教学,迎合学校的教学检查、评比,比较注重备课形式的标准化、模式化,而忽视备课的个性化。因而备课的开放性、生成性、独创性不够,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不强。这严重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纲要》课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

教材,是教学要素的核心内容,绝大部分教师备课都能够较好地关注教材内容。如《纲要》课的理论体系,《纲要》课整体知识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各章节具体史实、历史人物、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各章节知识在整个《纲要》课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各章节的教学建议、问题解答和教学参考资料等都能较好地设计。但是对教学对象(大学生)怎样学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思考和谋划不够。如对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对知识的兴趣、需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角色差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了解不够。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注重备课内涵,提升《纲要》课备课技艺

《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纲要》课教师职业道德的修炼、《纲要》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纲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都取决于《纲要》课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上述《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中,“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改革这一“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要求《纲要》课教师必须“注重备课内涵”。

(一)准确把握和理解《纲要》课课程定位

准确把握《纲要》课课程定位,是上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纲要》课备课首先要准确理解并把握《纲要》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理念。

第一,准确把握《纲要》课的学科性质。首先,要明确《纲要》课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条主线 / 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展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探索与救亡、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增进“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和国情),懂得“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坚定“四个共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共同信任)。因而,《纲要》课具有更强烈、更突出、更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性质。其次,要了解历史属性是《纲要》课的基本属性,即《纲要》课要按照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来教学,既要忠于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又要注重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并在二者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历史说服力和历史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再次,要明确《纲要》课和中共党史课与中国革命史课的区别和联系。因为《纲要》课与中共党史课和中国革命史课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同,而且在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方面也有差异,决不能将二者混淆。

第二,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目标。[3]由于《纲要》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思想性、系统的理论性、丰富的知识性、强烈的实践性等特点,《纲要》课教学目标体系设计既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辩证设计,又要关注能力目标的系统设计,还要立足情感目标的体验升华。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让大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从中汲取智慧,在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激荡、交融中体验情感、升华思想、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三,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主体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理性认知,也是教学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和基本观念,是教学主体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等不同层面积淀而成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案,笔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纲要》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即三位一体(人本、人文、人师)的教学理念——教育的“人本理念”、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师风范”。

(二)科学组织和处理《纲要》课教学内容

首先,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即设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着重讲清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与顽强抗争的历史;二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与艰辛探索的历史;三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和“两条主线/两大历史任务”,增进“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和坚定“四个共信”。其次,要求立足教材体系处理教学内容。《纲要》课备课的蓝本是国家的统编教材。但要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还必须立足教材,以内化知识体系、转化教材体系、美化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是需要围绕“教材地位、内在逻辑、重点内容、教学目的”四个视角审视教材内容。

总之,备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教师用热情与真诚去备课、用公平与民主去备课、用思想与魅力去备课,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在传播思想、激荡情感、张扬个性、展示风格、升华魅力的过程中处于非常“自由灵性”的状态。同时备课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夫,需要教师脑中有课、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培养情感备课的习惯、树立快乐备课的心态、创设轻松备课的环境、发现幸福备课的乐趣。如果教师备课能将自身的心灵、情感、生命、人格与他所准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那么备课就能达到促进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人本理念”、“人文精神”、“人师风范”的理想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杰钦.课堂教学艺术探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3):66.

[2] 武艳红,李建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目标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7):59-61.

[3] 刘文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的思考[J].德育,2009(2):5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篇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

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工程办公室的通知,《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对本教材2010年版的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课题组对有关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逐条加以研究,随后写出了教材的修订稿。4月16日,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对修订稿进行审议;会后,对修订稿作进一步修改后,于4月22日上报送审。在5月至7月修订稿送审期间,课题组根据工程咨询委员的意见、北京会议上京津地区有关专家的意见、工程办有关人员的意见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人员的意见,对修订稿反复进行修改。7月28日,课题组接到通知:修订稿己经审查通过。8月中旬,《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正式出版。

为了避免课程与课程的重复,教育部社科司和专家们认定,纲要教材要从“史”的角度梳理出问题,与概论课相区别。

下面我说一下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次教材修订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修订的重点。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精神是什么?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主题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同志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据十八大精神,对教材的相应修订(主要有8点)1.增写了一段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总括性的话 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了两段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话

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1923年9月—1924年4月),见《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 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

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编综述)

5.增写了指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下编综述)

6.增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概述中共十八大的 主要内容。指出:十八大在总结长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指出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编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五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298-299页)

这里增写的内容大概有一页多,900多字的内容。节选一段:“同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王岐山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教材第299页)

7.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原因里增加了一句话,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原来教材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论述,这次修订又增加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

然后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下编第十章第五节第307-308页)8.强调: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指出:“当前,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结束语)

二、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相关精神,体现到教材中

从“纲要”课教学的角度,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特别重视。1.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和中共90年历史的总括性论述。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历史:“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 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2.两个“事实充分证明”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原来是三个选择 现在是四个选择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关于“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必须面对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密切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论述都有很好的提法。

这是补充一下“七一”讲话我们纲要课程需要关注的地方。对教材相应的修订,主要有:

1.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关问题的论述

(1)增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的论述。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面加了一段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中编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13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里,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中编第四章第二节第113页)

(2)加强对毛泽东领导时期历史的评价。

在下编 第9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章的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中,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重要思想,在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之后,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这些思想成果,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下编第九章第三节第263页)

2.加强对辛亥革命有关问题的论述(对教材的相应修订是四点)(1)进一步论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要性。

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中强调: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10 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上编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55页)

(2)加强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论述。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的解放。„„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等。(上编第三章第二节第65页)

原来教材是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修订后改为“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还有增加了一句“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3)进一步论述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之间的关系。在辛亥革命这一章的最后指出:接受过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辛亥革命之后十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这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把它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上编第三章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三节第71页)

(4)增写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在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国共合作的形成,在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这一段前增加了一段,指出: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晚年实现了伟大的转变。他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欢迎共产党人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编第四章第三节第117页)

专家给了两点建议,北京大学仝华老师讲的。

第一,把学习胡锦涛的讲话与学习毛泽东的两文:《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1954年9月14日)和《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结合起来。

第二,研读孙中山的名篇:《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同盟会总章》、《〈民报〉发刊词》、《建国方略》

3.加强对文化建设和党领导的文化工作的论述(将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体现到教材中)

(1)在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增写: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中编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07-108页)

(2)在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里面增写: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全面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他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 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创作了一大批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中编第六章第四节 第163页)

三、根据广州、北京会议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工程咨询委员及工程办的要求,对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1.适当精简内容、突出重点

(1)取消了原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一目“北洋军阀的统治”,将其原有内容删减1/2后,移至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一目“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中。

(2)适当删减各编章(特别是上编各部分和下编第九章)中对一些历史情况的叙述和对若干问题的论证。

(3)对下编综述进行改写,压缩对历史过程的叙述,适当加强理论性的概括。着重论述以下三个问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2.注意加强针对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开篇的话”中即强调: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懂得珍惜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提高运用科学的历 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3.对有的内容作了适当补充或调整

(1)在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增写了“古田会议”的内容。(第129页)

(2)在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战的正面战场,对国民党和国统区在抗日战争中的情况做了适当补充。

一是,增写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的情况。指出,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比如: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聘请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

还指出,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东部沿海地区一批重要工厂企业迁移到内地,为西部地区经济开发、支持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由北平、天津迁往昆明,合并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爱国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坚持进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增加了两段论述 第150页)

二是,增写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指出:豫湘桂大溃退成为大后方人心变动的重要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对国民党统治集团失去信任。国民党统治区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第151页)

(3)将原下编“综述”第一目的部分内容移入新修改的第八章第一节第一目“

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中;同 时将原第八章第一节第一目“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的部分内容移入下编“综述”新的第一目中。这样处理,既增强了综述的理论性,又增强了第八章的历史感。

4.增写了使用教材的方法

在“开篇的话”中写明: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和要求,教师应引导大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定的阅读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必要的讲解。

四、其他方面的修订

1.延伸叙述了本教材2010年版没有叙述的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重要历史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和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的材料,更新了部分统计数据;进一步对史料进行核实,对若干文字表述进行修改。

2.适当删减了对一些历史情况的叙述和对若干问题的论证;进一步对史料进行了核实,对若干文字表述进行了修改。

3.对“大事记”和“阅读文献”作了适当增删,并将阅读文献分为“必读文献”和“延伸阅读文献”两类,以利学生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5

参与式教学法, 主要通过学生“课外实地调研”和“课内专题演讲”相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由“历史知识的接受者”变成“历史知识的探寻者”。在操作程式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共分四步:第一步, 学生利用假期, 进行以家乡为主的个体化调研;第二步,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5~6人为一组, 学生在修课过程中回顾中学的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结合大学所学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三步, 学生将社会调研报告与教师所布置的需要回顾的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相结合, 深入挖掘相关资料, 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PPT) 或演讲稿;第四步, 围绕社会实践成果和中学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知识, 开展学生课内5~10分钟专题演讲活动, 每次安排两个小组, 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打分。在操作原则上,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双重互动原则、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多种教学方法功能互补原则。所谓双重互动原则, 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以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的学生, 大多在教师讲授相关内容时进行;二是以社会调研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的学生, 把自己参与调研的真切感受和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这不仅会使学生打开眼界, 而且也为教师打开了一扇认识历史和现实的窗口。关于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其规范性表现在:在宏观上, 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认识, 即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切入点, 围绕“纲要”课程的“纲”中之“要”做文章,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国史和国情的基础之上, 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做出了三大历史性选择;其灵活性表现在:在微观上, 就学生而言, 演讲方式不拘一格, 包括内容的敲定、结构的安排、图片的选取、课件的制作、演讲的方式、表达的技巧等, 均让学生自我确定,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就教师而言, 其对参与式教学进程中的学生演讲的点评, 并不固守某种单一标准或模式, 正如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所言:“只要做得好, 每一次演讲都有其不可模仿的特别形式。每一次有价值的演讲, 可以因主讲者不同的态度而迥然相异。”[1]所谓多种教学方法功能互补原则, 是一个方法集, 主要包括“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问卷式调研法”、“名著研读法”、“案例教学法”、“教师讲授与影像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 这些方法功能互补并互相强化。参与式教学虽然内容开放,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但并非漫无目标随意的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 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 实现师生双主体角色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包括“制定目标—启发兴趣—激发思维—指导实践—评价反馈”五个环节, 各环节相互联系, 在目标的指向下, 通过评价和反馈, 构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①制定教学目标;②启发学生兴趣;③激发学生思维;④指导实践;⑤评价反馈。

二、效果与经验

“纲要”课运用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正是通过对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的描述刻画,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使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既了解国史、国情, 又懂得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参与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利用了中国近现代史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 既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又深化了学生对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实现了从历史教育角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理念。

参与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它需要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参与式教学能够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发展和成长。为此, 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研究, 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索、质疑与批判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研究者, 从以教师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与式教学更多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 通过参与式教学,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搜集各种信息资源, 整理归纳信息, 分析、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撰写论文、PPT课件和调研报告, 最终使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3. 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培养实践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作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 体现了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为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提供了前提条件。无论是课堂参与、课内参与, 还是课外实践参与, 可以说参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切入点, 着力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经过尝试与探索, 我校在“纲要”课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门课程相继被评选为校级示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教师通过实施参与式教学法, 也深感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学生对于课程的希望与要求、质疑与建议, 特别是对于各种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都给教师以启发,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难题与对策

但在笔者进行的参与式教学实践中, 非常深切地体会到要得心应手地在“纲要”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 仍面临诸多难题,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参与模式和参与效果难以把握。

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极大, 故而参与模式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学习策略、学习态度、认知方式、分析能力等方面, 个性、心理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仅从学习者实际的知、情、意、行的达成角度分析, 参与模式就可分为认知性参与、情感性参与和行动性参与。要处理好不同参与模式的特点, 真正挖掘每位学习者的潜能, 教师必须倾注极大心血。既要密切关注学生、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计划, 还要加强同行交流、关注教研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对此, 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多、班级大、压力大的形势下很难完全做到。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通过这种学习模式, 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 但参与式教学法的长期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2. 参与问题难于设计。

“纲要”参与式教学中参与问题的科学性至关重要。鉴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 研究问题的设计需把握三大原则:一要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要强调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要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的主题、主线。此外, 还需注意选择和设计与学生思维和知识状况相适应的研究课题, 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兴趣点和基础的差异。再有, 为避免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还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研究能力, 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选取不宜太偏, 难度要适中。最后, 还要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的研究问题就不会完全相同, 研究问题的设计亦是对教师研究能力的一种考验。

3. 课程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纲要”课时间跨度长达170多年, 教学时数仅有32课时,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据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合理分配学生课堂发表自己观点、讨论演讲的时间, 成为开展“纲要”参与式教学的难题。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有所取舍、科学地安排课堂讲解内容, 将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

4. 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难于掌控。

我校“纲要”课目前是合班上课, 每个课堂学生人数一般在100~160人, 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完成最少五个大班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的情况对开展参与式教学个体教师是极难完成的, 更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因此, 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优劣, 对教师亦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

5.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问题。

据笔者长期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了解, 大学生目前大多还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对于要求师生平等对话与探讨, 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完成论文或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活动是又一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耐心地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 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参与式教学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根本在教师。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 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参与式教学课堂上, 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师生人格平等,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感受到自己被承认、信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勇于重建师生关系。因此, 笔者在“纲要”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中, 深切体会到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向参与式教学, 是对教师心理和能力的极大挑战, 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

摘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精心设计, 使得参与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效果凸显, 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但同时亦发现诸多困惑和难题。笔者试图从步骤与设计、效果与经验、难题与对策三个方面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若干体会, 以便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参与式教学,设计,效果,难题

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6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 难题之一:

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 难题之二:

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 难题之三:

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 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 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 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 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 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 归纳出讲授专题, 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 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 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 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使用“专题讲座法”, 在备课过程中, 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 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 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使用“专题讲座法”, 就教师自身而言, 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1) :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3) :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99-1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编综述部分在讲到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时, 有这样一段叙述: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封建政权还向农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徭役。 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生活极端贫困[1]。

在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目的在于表现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者对于农民的剥削, 教师在讲到这一问题时, 如果只是以简单的理论说教为主, 一味地讲述地主、商人、高利贷者是如何剥削农民, 可能教学效果并不会太好, 过于乏味, 不够形象生动, 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如果能引入一些小说、戏剧论证这三者的剥削, 那么就会有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

一、地主剥削

关于地主的剥削, 教师可以以《红楼梦》第53回中的“乌进孝送租”为例。 在书中, 曹雪芹列举了宁国府所属田庄总管乌进孝所送的大量实物地租, 包括:“大鹿三十只, 獐子五十只, 狍子五十只, 暹猪二十个, 汤猪二十个, 龙猪二十个, 野猪二十个, 家腊猪二十个, 野羊二十个, 青羊二十个, 家汤羊二十个, 家风羊二十个, 鲟鳇鱼二百个, 各色杂鱼二百斤, 活鸡、鸭、鹅各二百只, 风鸡、鸭鹅二百只, 野鸡、野猫, 熊掌二十对, 鹿筋二十斤, 海参五十斤, 鹿舌五十条, 牛舌五十条, 蛏干二十斤, 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 大对虾五十对, 干虾二百斤, 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 中等两千斤, 柴炭三万斤, 御田胭脂米二担, 碧糯五十斛, 白糯五十斛, 粉糠五十斛, 杂色粱谷各五十斛, 下用常米一千担, 各色干菜一车, 不外卖梁谷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 外门下孝敬哥儿玩意儿:活鹿两对, 白兔四对, 黑兔四对, 活锦鸡两对, 西洋鸡两对。 ”[2]如此多的实物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 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何等深重。 紧接着, 可以向学生展示宁国府不仅剥削沉重, 而且将之视为理所当然的表现。 小说中是这样表述的:“贾珍道:‘我说呢, 怎么会今儿才来! 我才看那单子上, 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乌进孝忙进前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 从三月下雨, 接连着直到八月, 竟没有一连晴过五六日;九月一场碗大的雹子, 方近二三百里地方, 连人带房, 并牲口粮食, 打伤了上千上万的, 所以才这样。 小的并不敢说谎。 ’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银子来, 这够做什么的? 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 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 你们又打擂台, 真真是叫别过年了!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 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地, 竟又大差了。 他现管着那府八处庄地, 比爷这边多着几倍, 今年也是这些东西, 不过二三千两银子, 也是有饥荒打呢!’贾珍道:‘正是呢。 我这边倒可已, 没什么外项大事, 不过是一年的费用。 我受用些就费些, 我受些委曲就省些。 再者年例送人请人, 我把脸皮厚些, 也就完了。 比不得那府里。 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 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 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 这一二年里赔了许多, 不和你们要, 找谁去? ’”[2]在这段对话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地主阶级不仅剥削沉重, 而且蛮横无理。 他们不仅不体恤农民的辛苦, 反而嫌送来的地租晚, 甚至厚颜无耻地说:“不和你们要, 找谁去? ”这就直接暴露了地主阶级贪婪无耻的本性。 这种形象的描述, 要远比教师纯粹的理论宣讲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商人盘剥

关于商人的盘剥, 可以借用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现实主义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糙米五块, 谷三块, ”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 ”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 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 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十五块也卖过, 不要说十三块。”“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 过几天还要跌呢! ”……“还是不要粜的好,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 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 ”先生冷笑着, “你们不粜, 人家就饿死了么? 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 洋面, 头几批还没吃完, 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 ”在范墓, 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 有人这么想。 但是, 先生又来了一个“嗤”, 捻着稀微的短须说道:“不要说范墓, 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 我们同行公议,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 谷三块。”“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 ”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 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 就说依他们捐, 哪里来的现洋钱?”“先生, 能不能抬高一点?”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3]。

在这段对话里, 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细腻, 以现实的笔法揭露了商人阶层的贪得无厌, 并借米行账房先生之口表现了这一时期商人阶层对于普通农民近似于敲诈的盘剥。 这种盘剥在作者看来严重阻碍了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上升的通道, 充分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这段形象生动的对话, 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所得到的印象, 自然要远胜于教师的直白讲述。

三、高利贷的压榨

关于高利贷者的压榨, 教师可以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盛行的歌剧《白毛女》为例, 在该剧第一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充分体现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欺骗与冷酷无情的压榨:

黄: (趾高气扬) 杨白劳, 大年三十张罗得挺热闹, 咱今儿个来聊一聊。 (看到盘子里剩余的一点面粉) 老杨哪, 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嘛。 面粉被你藏了, 饺子也悄悄包了。 杨白劳, 今儿个是大年三十了, 咱的帐可不能再拖了。

杨:少东家, 大雪封山十几天, 家里没米没柴, 连锅盖都不能揭啊。

穆:我管你有米无米, 有柴无柴, (拿出账本摆在杨白劳眼前) 你瞧瞧, 去年欠五斗, 今年又是五斗钱, 五加五乘以五再乘以五, 五五得一百二十五斗。

黄:嗯?

穆:哦, 算错了, 是一千二百五十斗。

杨: (被喜儿搀扶着摔倒在地) 啊?[4]

剧本中关于黄世仁所放高利贷利息计算的叙述, 可谓是夸张表现了这一时期高利贷者的狡诈和无情, 充分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无助与贫困的命运。 这种叙述自然要比教师在讲台上的直接讲述要形象很多, 也更能表现这种盘剥, 而学生的阅读体验则要更深刻。

四、结语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描写外来商品冲击的小说有茅盾先生的《春蚕》, 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他 (老通宝) 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 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 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段话中洋纱、洋布、洋油等词语就比较直观表现了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冲击及对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等。 要之,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说、戏剧等引入历史教学之中, 则不仅能够使得课堂氛围有所活跃, 避免过于枯燥乏味的局面,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给学生传递和引导正确的历史观, 从而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8.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720.

[3]叶圣陶.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3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55-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并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该课程既与另外三门课程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因而在教学中有其自身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笔者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难题之一: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难题之二: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难题之三: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归纳出讲授专题,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专题讲座法”,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使用“专题讲座法”,就教师自身而言,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7,(9):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9):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99-101.

[6]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09,(6):69-72.

中国近现代纲要课课堂讨论问题 篇9

(参考题目)

1.如何评价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3.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袖洪秀全?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 5.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6.怎样认识义和团的爱国主义及其局限? 7.如何认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 8.怎样认识“告别革命论”? 9.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10.如何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1.作为青年人应当怎样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 12.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学的态度? 13.怎样认识孙中山晚年的道路?

14.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5.怎样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 16.怎样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 17.怎样评价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18.怎样认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 19.怎样认识“第三条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篇10

一、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先进与否是“纲要”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前提。“纲要”课教师必须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 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即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2]。二是要在教学中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教学要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 着手解决学生的疑惑。三是在教学中要务求实效。即不搞花架子, 要切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并落实到实处, 以是否切实提高育人功效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必须构建精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精彩与否, 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喜好。“纲要”课只有以教材为基础, 科学构建具有导向性、新颖性、学术性的教学内容, 才能切实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构建“纲要”精彩的教学内容,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

1. 教学内容要“新”。

“纲要”课的一些内容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 如果老师没有新材料、新观点, 学生很难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多阅读书籍、多涉猎学术前沿, 多结合客观实际, 去挖掘新材料、了解新观点、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进而将新材料、新观点和自己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在增加教学内容新颖性方面, 笔者主要有以下四点做法:一是把地方史资源融入教学内容之中。《纲要》课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首先要爱家乡, 爱家乡前提是了解家乡。地方史引入教学, 一方面使学生倍感亲切, 感到置身其中,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帮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增强为未来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的动力。以笔者所在的河南为例,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历史资源丰富。因此有“一部河南史, 半部中国史”之称。“纲要”课程涉及的1840年以来的历史进程同样在河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这为将河南地方史资源融入到“纲要”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在“纲要”的教学可以把河南地方史中的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一些红色旅游基地和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资源融入其中, 成为补充《纲要》课程教学的有益素材。二是把教师自身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纲要”课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树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术研究领域, 这样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就能围绕“纲要”课教学中的涉及的问题搜集资料、深入钻研, 进而产出成果。而这些资料和成果运用到“纲要”课的教学之中, 就能使教师在史料和观点的运用上得心顺手。三是将学术前沿的主要观点材料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纲要”课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科发展前沿, 广泛涉猎最新学术观点, 尤其是一些大家或权威报刊上的学术观点, 并进而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四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时效性。“纲要”课教师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注重在深度把握历史的同时, 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及时答疑解惑。如讲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渗透的内容时, 引导学生分析当前我国是否还存在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并进而概括了当前西方国家对外文化侵略的新路径, 并进而引出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性;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将当前制约中日关系中的因素以及钓鱼岛争端进行联系, 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 也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2. 教学内容要“正”。

由于“纲要”课从课程性质上是思想政治课, 而不是历史课, 因此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是其首要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纲要”课程教学的方向性, 始终在如何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一味求“新”, 还要求“正”, 即观点正、态度正、目的正。因此教师要紧跟形势, 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进入教材, 进入课堂, 进入学生头脑。也可以在教学中, 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等感悟融入其中, 给学生以启发;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行为进行批判, 给学生以警醒。通过这些, 积极的正确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与否是决定教学内容是否能被学生接受的关键, 因此如果教学内容竞赛, 但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效果同样不佳。因此, “纲要”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展示—师生互动—教师点评。对于一些理论问题, 学生不易理解的,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如在讲“洋务运动的兴衰”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中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时, 教师首先用PPT展示“马拉火车”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对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解。其次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马拉火车’这一怪现象?”然后师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互动。最后教师点评强调“马拉火车”的出现体现了新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结论。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案例式教学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广泛查找书籍、精选案例, 逐渐形成一套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教学案例库。

2. 问题式教学:

提出问题—教师讲解—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之中, 应注重搜集学生的一些疑问, 并加以整理, 有效融入到教学之中, 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教师总结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重点分析。每一章都设置一个重要的、核心的问题加以重点分析。笔者在教学中把本课程归纳为解决十大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近代中国的任务首先是要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国为什么走不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的革命问题、为什么中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看待中国1956—1978年的这段历史、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等, 作为本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教学中, 问题式教学法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讲到相应章节之前, 先提出相应问题, 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步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第三步是针对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发言;第四步是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并对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这些重点问题的分析、讲解和学生的思考讨论, 加深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使教学达到了有的放矢。

3. 研究式教学:

教师命题—学生调查—典型发言—教师总结。“纲要”课的研究式教学可以与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纲要”课的研究式教学步骤如下:首先, 教师命题。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设计教学题目, 如《家乡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名人调查》、《家乡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其次, 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通过小组集体查找资料、访谈等途径进行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小组研究报告。再次, 教师批改调查报告, 并挑选好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 教师对研究教学全过程进行点评。通过研究教学的开展, 最大可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组织、学习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效果明显。

四、必须实施全面的考核方法

改变由期末考试一份试卷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结果式考核而采用全面的过程式考核是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纲要”课教师应将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全部纳入到考核范畴之中, 采取考勤、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勤考核学生的到课率;考察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 包括课堂发言、平时作业、小组研究报告等;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掌握情况。笔者认为比较合适的分数分配比例是:考勤 (10%) +考察 (30%) +考试 (60%) 。

综上, 构建“纲要”以实现育人功效为中心, 采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是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和完善。

摘要:加强教学模式改革是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育人功效的必要手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即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构建精彩的教学内容、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必须实施全面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改革,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 (1) :89-91.

上一篇:对外贸易分析下一篇:高中语文的复习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