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课本插图三篇

2024-06-01

不可忽视的课本插图 篇1

一、让课文插图开启兴趣的阀门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世界。而现行教材所配备的每一幅插图, 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而且极大地迎合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理,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书中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一个个新颖的故事。一节新课伊始, 同学们的眼神总是先游移于文本插图上, 这些缤纷的画面引发了他们多少童真而又神奇的遐想。所以执教者如何抓住有效契机开启学生们兴趣的阀门, 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推动, 才有希望跨上成功的道路。”学生们怕写作文, 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内容可写;二是不知如何表达。叶圣陶说:“如果教师能润物无声地让同学们品尝到作文的乐趣, 那岂不是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眼下选入文本的那一幅幅可爱的插图, 就是让孩子们的琴弦发出美妙乐声的最好资源, 教师应巧借这一资源,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领学生们无意识地完成课前几分钟的作文教学, 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们还会谈文色变吗?

如教《桂花雨》一课时, 我先出示课文挂图, 要求学生以我观物, 给足他们思想自由驰骋的时间, 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下面所选的这些片段就是几位同学的精彩描述。

“我双手环抱着树, 身体向后仰, 攒足了马力使劲地摇。一朵朵桂花仿佛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纷纷飘落下来。落在我的头上, 落在我的身上, 落在我的小脚丫上。有的桂花调皮得很, 竟然钻进了我的衣袖里, 身体里, 我整个人儿香香地沉浸在桂花雨的世界里。”

“纷纷桂花雨, 悠悠摇花乐!香香的桂花飘飘洒洒地落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 微风一吹, 直沁入我的心田。真有点儿‘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的意境。”

“哥哥端着小盘儿, 满脸幸福地哼着小曲儿。他一边捡起落花, 一边轻轻地吻着花的清香。诚然花与他成了一体。”

“嘻嘻, 我可爱的公鸡先生、母鸡太太、小鸡宝宝, 瞧你们啄得欢, 看来这桂花雨的世界成了你们烂漫迷人的童话王国, 你们高兴吗?要是高兴, 就给我来一段蹦迪怎么样?嘻嘻嘻……”

看来兴趣一旦被激发, 学生们的思维就没有了边际。有跟课文内容相吻合的, 也有比起课文内容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的是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了, 思维被启迪了, 语言被开启了, 这难道不是习作成功所追寻的一个目标——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吗?

二、让课文插图练就观察的慧眼

观察是写作的眼睛, 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见, 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课文配备的每一幅插图都是学生观察的泉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 在交流、指导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分析的方法,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这样才能为他们的习作增添一抹色彩。

现以《将相和》一文的插图为例, 从中撷取一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析。

师:同学们, 请你们仔细观察,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廉颇负荆请罪的场景。

师: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这幅画描绘的是廉颇背负荆条, 跪在蔺相如府前请罪的场景。

师:能不能观察得再仔细些, 捕捉画中人物的特点, 比如说他们的外貌、衣着、表情、动作等有何异同。

生:廉颇双手作揖, 单腿跪在蔺相如府前向他请罪。

师:你有一双慧眼, 能从动作来发现人物的特点。谁还有补充?

生1:廉颇赤裸着上身, 背负荆条, 双手作揖, 满脸羞惭, 单腿跪在蔺相如面前向他请罪。

生2:蔺相如上前俯下身来, 伸出双手请廉颇快快起来。

……

其实, 我们的课文中这样的插图资源还有很多很多, 每一幅图都有它不同的观察重点、训练重点, 只有引导学生观察得全面, 文章才能写得完整;只有观察得细致, 文章才能写得具体。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 才能擦亮学生们探寻的眼睛, 练就他们一双观察的慧眼。

三、让课文插图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课文中的插图表现的都只是某一瞬间的情景, 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 假如我们只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那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 因此习作时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因为想象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当然想象是极富个性化的, 它应该融入学生各自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凭借课文的插图放飞想象的翅膀,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穷人》一课, 文中插图正是文章精彩处的尾声, 如何将穷人的高尚品质提升到一个最高点, 需要学生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时, 要启发学生根据文章主题思想进行个性化的想象, 譬如桑娜拉开了帐子, 渔夫提起煤油灯, 看见两个孩子正睡得香甜, 这时, 渔夫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围绕孩子的今后问题, 夫妻俩又会坐下来怎样深谈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 学生想象的结果都是令人惊讶的。

又如上文所提到的《将相和》一课, 文中为“负荆请罪”这一部分内容配置了一幅廉颇背负荆条, 跪在蔺相如门前请罪的画面, 但课文只是三言两语地提到廉颇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至于他们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说些什么, 课文只字未提。这时教师应巧妙地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再阅读, 而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特别是人物的动作与表情, 想象他们会怎么想, 怎么做, 会说些什么?最后将当时“负荆请罪”的情境还原出来,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 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四、让课文插图敲开写话的大门

兴趣的激发, 观察能力的培养, 想象翅膀的放飞,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习作的需要。只要教学需要, 课文中的插图都可以成为习作的资源。

“胸中万卷风雷动, 无端直奔笔下来。”面对课文插图, 我们不应让其仅仅停留在欣赏与想象上, 还要及时让学生将看到的、想到的化为生动的文字。写的时候, 可以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想这幅图前后发生了哪些事, 这些事发生时周围的环境怎样, 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各是如何。要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语言进行描述, 允许他们“添枝加叶”。说与写是一体的, 这种方式为学生减少了写作的束缚,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我想当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时候, 你会发现, 写话的课堂会像生活一样斑斓, 会像综艺节目一般灿烂。

总之, 课文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 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有效地利用它练习写作, 就好比一枝红杏显露出墙, 会让你的习作红遍整个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林.利用课文插图打造有效课堂.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 (3) .

不可忽视的课本插图 篇2

[关键词] 有效性 图文并茂 兴趣 课堂效率

初中科学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描述了一个实验的过程,有的探究了一个复杂的变化,有的进行了一段数据的处理,有的介绍了一部科学的发展史,有的展现了当代科技的先进性……可谓惟妙惟肖,吸人眼球。这些图片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直观性,承载了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思维、锻炼能力等功能。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本中的插图了,我们也在不少优秀的科学课件中找到课本插图的原图呈现。因此,笔者认为对插图多层次的展示点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种视觉的碰撞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概念,了解课改内涵

教学中的图文并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和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图片欣赏,也不是简单的直观陈述,它是图与文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把握图片的意义,进行启发式的阐述。

现代教学崇尚“轻负担,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向课堂要质量。在新的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试题特别是实验探究题来自于教材中的插图,或是由此改变、引申而来,因此重视教材中的插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中,学生运用图片的情景再现,可进一步把知识铭记在脑海中。初中科学教材对课本中的插图处理得惟妙惟肖,也正是基于让孩子在形象逼真的图片中获得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个教育理念。

二、合理引导,注重方式方法

教材中大量图片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视觉感官,图片的欣赏往往会令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能帮助他们加强对问题的分析。教师对图片的合理把握和有效引导,无疑为孩子的学习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初中生是一个敏感的人群,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决定了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活泼好动,头脑灵活,但对知识缺乏严谨的构思和理解,易按自己的习惯进行思维。因而,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图片多加指点,合理引导,联系实际,可减少认知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插图来实现对知识的轻松掌握?

1.精心备课

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法学法、备教学过程等。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我们常常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很多教师在课件制作中对图片的处理技术已经非常娴熟,但有时仍可能会忽视课本中的原始插图,而去一味地追求图形的美观,这反而成了哗众取宠。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把课本中活灵活现的插图转化为教学行为艺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科学理念,实现图文并茂,提高课堂效率。

2.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

⑴引导时可逐步渗透。注重课本插图,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图片的欣赏和分析要结合课文所要阐述的论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上,使图片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不是单纯的图片欣赏和叠加。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引导不是简单的陈述或把教师的观点平铺在学生面前,引导可以逐步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握方式方法,细水长流,慢慢地渗入人心,让学生把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思考方式成为一种习惯,以期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⑵引导时可巧妙设问。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把自己当成一个提问者的角色,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把学生的疑惑通过图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在学习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这个实验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这一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45分钟内完成。此时运用图片分析非常重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观察图片来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构建和迁移。当时我让学生花5分钟观察实验图片,设计一些问题,层层深入,指导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如“这项探究有几个变量?”“控制有无二氧化碳这个变量不同,其他变量都控制相同,课本对此是如何来处理二氧化碳的?”“为什么要设置对照,如何设置对照”……随着问题的逐步推进,让学生在图片的观察中形象直观地了解本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在探究中的重点处理方法,把不能当堂做实验来呈现的教学的遗憾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弥补。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⑶引导时可细致入微。粗浅的看图并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要从多角度去理解插图所蕴含的意义,全面细致地理解其中的真谛。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视角、多层次看问题,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引导学生细心看图,让他们学会带着细心看待问题,带着信心探究过程,带着耐心得出结论,把这种细致不断渗透,学生必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图文结合的模式教学特别是体现在复习课中,是在新课实验的基础上的再一次升华。在我自己的教学中经常采用,且颇具成效。如在复习“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提醒学生细致地去看图,其间深化一些问题:“图中用的是什么漏斗?”“为什么要用分液漏斗?”“能用长颈漏斗替代吗?”“若能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放置与图中分液漏斗下端放置是否一样?为什么”……让学生学会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图片,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实现轻松学习。可见,图文结合的方式教学远比单纯的说教要形象得多、深刻得多。

三、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我们都知道,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兴趣无疑是这种转变的催化剂。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刻不容缓。

1.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人总是在不断的好奇中成长,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如何挖掘孩子的这种天性?需要教师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去激发。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如实验、游戏、分组讨论、开放式提问、图片欣赏等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运用插图则是其中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要想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需要有饱满的热情。作为教师,恰恰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主动去探究科学的奥秘。经典的图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利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他们可以尽情地想象和构思,在图片中畅想,在知识中遨游,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到光的折射定律时,请学生仔细观察“水中游动的鱼的图片”,学生会不断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叉鱼时要把鱼叉对准鱼的下方而不是正对鱼?”“眼睛看到的是实际的鱼吗?”“是虚像吗?”“这一现象是怎么形成的”……这么一来省去了教师枯燥的语言文字描述和对定律、概念的机械灌输,使学生增强了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投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富含着多么深刻的哲理!

四、触动灵魂,提升道德观念

在今天,教育者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单纯地去钻研教材章节中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中触动孩子的灵魂,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图片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活泼,大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激发其灵魂的碰撞,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如在学习酸雨的危害中,教材中的插图展现了酸雨侵蚀了德国的一座著名的石雕像的图片、酸雨损害林木的图片等。残破不堪的图片给了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由此上升到灵魂的触碰,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去寻找与酸雨有关的知识,启发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这无疑能促进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可巧妙设问,把握住插图的真正含义,在层层提问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充分激发他们热情,在对教材资源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索,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柴运祥《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改革初探》(《中学物理》2011.4)

2.汤建国《物理复习课中减负增效的思考》(《中学物理》2011.1)

3.亢为民《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艺术》2011.3)

4.刘环宇《新课程下实验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百官中学)

插图: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篇3

插图: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叶燕芬

教材中的插图尽管不是可读文字,但它是编者精心创作的一个“产品”,蕴含着编者的教育意图,对课文起着补充、诠释的作用,本身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翻看课文中的插图,有的是背景说明,有的是名画展示,有的渲染意境,有的图解文意,有的拓展延伸。这些插图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亲近文本、理解文本,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所以,它是教材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文字的内容,而忽略了课文插图;部分教师费尽心思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却闲置了课文插图。如何合理利用这一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呢?笔者做了有益的尝试,现列举如下:

一、图文对照,学习字词

课文插图有解释文本的功能,可以通过对插图的观察来学习字词。《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的事,课文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特别是“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等生字新词的认读,学生很有困难。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插图,效果良好。

1.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分自然段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2.一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时表现得有些困难,教师组织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出示“对襟白褂”词语卡片):这个词很难读,谁来教大家读?(一学生领读,师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图上的周恩来总理穿的衣服就是――(学生齐说:对襟白褂)

师:再来看看总理穿的裤子,扎的头巾。

生:总理穿的裤子是咖啡色的。(出示词语:咖啡色长裤)

生:总理扎的头巾是水红色的。(出示词语:水红色头巾)

师:这些词语会读了,对照插图意思也就明白了,句子读起来就容易多了。自己试试。(学生果然把这个句子读得很流利)

这个教学片段在插图的引领下,达到了多项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事物,还培养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效地学习了“襟”“褂”“咖”“啡”四个生字。

二、图文结合,理清脉络

一篇课文中的多幅插图就像一幅幅的连环画,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这类课文教学时图文结合,能让学生马上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如《可贵的沉默》一文,文中出现了两幅插图:插图一是孩子们神气十足地谈论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热闹场景;插图二是孩子们说不出父母的生日而沉默的场景。初读课文时,笔者是这样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的: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请看这两幅课文插图,能根据插图里人物的神情、动作用合适的词语来说说吗?(学生自由准备)

2.第一幅插图,孩子们表现得怎么样?(同时相机理解“异口同声”“左顾右盼…‘神气十足”等词语)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插图的内容呢?(第1~9自然段)

3.从热闹中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非常快乐、开心,孩子们非常幸福。)老师跟大家合作,一起来读读这热闹的场景。(师生配合读课文第1―9自然段)

4.谁来说说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孩子们又表现得怎样呢?

5.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这幅插图?(第10―13自然段)默读第10―13自然段,静静地去感受一下这非同寻常的沉默。

6.找找表示“静”的词语。(“安静”“沉静”“寂然无声…沉默”)作者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呢?要读好这份热闹后的沉默很不容易,静静地,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安静,安静,再静一点,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7.课文真像一部戏,是一个起起落落的故事,它共有三幕,开幕是“热闹”,第二幕是“沉默”,第三幕是“热闹”。第三幕没有插图,课文哪个自然段在重点写呢?我们也来读一读。

8.请把插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故事的梗概。

三、图文互读,突破疑点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还不够丰富,课文中有一些句子对他们来说难以体会,此时教师不妨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最大的“书”》一文时,课文题目下方的泡泡语中提出:“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逐步感受到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为什么岩石会像书?而且“为什么岩石又是最大的‘书’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学生顿时就会明白了。

师:川川刨根问底,这些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看看插图,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呢?

生:哦,图上画着的岩石是一层层叠起来的,跟我们的书一页页叠起来非常的相像,所以岩石就是书啊。

生:图上的这块岩石上有树叶的痕迹,可能就是课文中说的岩石上的文字吧。

师:孩子,你的观察真仔细啊!

(出示句子: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师:读了句子,小朋友知道岩石上的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生:雨痕。

……

师(小结):原来,在岩石上的那些看起来像小点点和小浪线一样的痕迹就是岩石上的字和画啊,怪不得我们把这些岩石叫做最大的书呢!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文本,利用插图“以图释文”,突破难点,构建起对学生来说原本是比较遥远和陌生的阅读体验――“岩石就是书”,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了生动的文本形象,理解了像“痕”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生字词语。

四、以图悟文,激发想象

许多插图在课文中就如无字的有形语言,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并从中寻找有价值的思考点启发学生思考,就能渲染文本的阅读环境,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通过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表达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何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利用课文的插图资源,结合人物对话的朗渎指导,是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血脂代谢紊乱下一篇: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