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十篇

2024-09-13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 篇1

(一) 学习队列队形, 促进体育课堂常规的养成

笔者认为,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 学习队列队形的过程, 是体育常规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 调皮也是儿童的天性, 如果在队列队形课堂中对学生放任自流, 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 教师应从严处理, 有效落实课堂常规要求, 这将有效促进以后的广播体操教学的有序进行并提高教学质量。

(二) 学习口令, 为广播体操的教学做学前准备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理解能力差, 表现为动作和口令往往不合拍。对此,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 即在教学第一节——伸展运动时, 经过30分钟的学习后, 用10分钟时间对班内的28名男生进行抽测。结果显示, 只有2个学生能够顺利完成;5个学生会有间歇性的停顿, 但能够完整做下来;4个学生忘记了动作;有17个学生遇到了同一个问题——知道动作但不知道哪个节拍该做哪个动作。由此可知, 在做操时, 很多学生只是跟着做, 学习效果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 口令教学和让口令与做操同步进行势在必行。

1. 利用眼保健操, 熟悉口令的喊法

每天利用5分钟的眼保健操练习时间, 让学生一边做眼保健操一边跟着广播喊口令。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喊口令的节奏, 还能节约口令教学的时间,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口令的喊法和节奏。

2. 利用游戏, 明确口令的指向性

只有明确了口令的指向性, 才能确保口令和动作合拍, 实现动作的整齐度。在练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指向练习。首先, 练习1拍1动的指向练习。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较差, 该活动安排在室内比较合适。如, 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1→下蹲, 2→双手叉腰, 3→双手前平举, 4→双手上举, 5→双手侧平举, 6→弯腰手触地, 7→点头, 8→立正”, 并告诉学生每个数字表示的动作。当每个数字都明确后, 即可进行报数游戏;教师随意报一个数字, 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比比谁的反应快。除了这些体操动作, 还可以用不同的动物表示不同的数字, 再进行游戏。在这类游戏中, 学生会逐渐明白如何让动作和口令合拍。掌握了1拍1动的指向练习后, 即可开始2拍1动的指向练习 (游戏方法同上) 。通过上述两个练习, 即可逐渐落实口令的指向性, 进而有效地促进广播体操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学习简单体操动作, 为广播体操教学奠定基础

学习适合广播体操教学的简单的体操动作, 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广播体操时更快地理解动作的轨迹, 提前进入学习记忆状态, 并掌握动作要领。如, 学习了两臂胸前立屈、两臂前举、两臂胸前平屈后振、弓步等体操动作, 再学习《七彩阳光》第二节扩胸运动就会比较简单, 只需要教师讲明第一个8拍和第二个8拍的前2拍是1拍1动, 其余的都是2拍1动, 以及用体操术语表述动作过程, 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这节操该怎么做, 而不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和示范。

笔者认为, 适合广播体操教学的简单体操动作包括立正、原地踏步、双手侧下举、双手侧平举、双手侧上举、两臂上举、两臂前举、两臂胸前立屈、两臂胸前平屈后振、双手体前交叉、体侧屈、点头、头向左 (右) 转、屈膝、下蹲双手放膝盖、弯腰、双脚开立、弓步、踢腿等。

二、综合分析, 有效落实广播体操的教学策略

(一) 口令与动作同步记忆教学

以往的广播体操教学都是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 但效果往往不佳。对此, 笔者建议采用口令与动作同步记忆的教学方法, 具体地讲, 可以分三步进行。

1. 口令和动作结合讲解

如, 在教学第一节伸展运动时, 应明确本节操都是2拍1动, 1、2两拍是左脚向前一步成前点地, 两手前平举;3、4两拍是还原成直立;5、6两拍是两腿屈, 左手侧平举, 右手经体侧至上举, 头左转90°;7、8两拍还原成直立。通过这样的讲解, 能让学生明确什么口令该做什么动作。

2. 分拍练习, 强化动作和口令记忆

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学生在做操的同时把口令也喊出来。如, 在教学伸展运动第一个8拍时, 教师一边喊“1-2”一边做动作, 学生也边喊“1-2”边做动作, 以此类推, 反复练习。分拍练习比较适合2拍1动动作的教学, 如第三节体侧运动的第一个8拍和第二个8拍, 由于动作是1拍1动, 运用起来不是很理想, 所以应采用连拍组合练习。

3. 连拍组合完整练习

经过分拍强化练习后, 突然采用正常的口令, 学生一时间可能会反应不过来, 所以应先放慢口令节奏进行连拍练习。在练习时, 要求每位学生边喊口令边做操。经过几次放慢速度的练习后, 再进入正常速度练习。

(二) 口令合并, 帮助学生理解

在广播操教学中, 同一节拍中会出现1拍1动和2拍1动甚至4拍1动的组合, 这很容易让学生变得思维混淆。对此, 笔者采用口令合并法, 改变口令和动作的对应情况, 使整节操呈现同一个节奏, 方便学生记忆。如, 在教学第二节扩胸运动时, 1、2两拍的动作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喊口令“1-2时”, 先两腿屈, 同时两臂胸前立屈, 握拳 (拳心相对) ;接着直立, 同时两手前平举, 握拳。明确了1、2两拍是连贯动作后, 整节操的口令就呈现为“1-2、3-4、5-6、7-8”。在这样一个2拍1动的节奏下进行学习, 学生就不会抢拍或拖拍了, 也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 自练与互练相结合, 提高记忆能力

1. 自练

自练是学生自己边喊口令边做广播体操的过程, 通常学生在学会并完成多次完整练习后开始运用自练。在自练时, 如果学生忘记动作和节拍时, 可以及时询问教师, 以确保自练动作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多次自练, 无形中会加强对动作的记忆, 对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互练

互练是学生通过“2人一组、一人看一人做”的形式进行, 是有效纠错的方法。一般地讲, 互练运用于自练之后, 且通过2人一组的互练, 可以及时发现错误。

(四) 利用形象语言帮助理解, 促进教学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 篇2

一、引导学生感知字形美

1.引导观察, 定位字形

观察力是学生需要习得的基本能力之一, 观察力的强弱是决定孩子将来成功大小的条件。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 既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感知字形特点, 感知字形结构, 并在头脑里对所学汉字的字形进行定位。另外, 还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所学的字在字格中的位置, 并将此位置定格在自己的头脑里, 这样, 学生就会在写作之前胸中有“字”了。

2.引导联想, 活化字形

联想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思维能力。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师在具体的写字指导中, 可以通过汉字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 充分理解字形;可以通过儿歌让学生在兴趣昴然中产生联想, 从而感受汉字的魅力;还可以运用比喻对汉字进行联想, 让学生对抽象的文字产生兴趣。例如, 引导学生练习“伞”字, 就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想象,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可能想到大蘑菇, 可能想到大树, 还可能想到房屋……在想象之后, 老师辅之以生动的电脑画面, 就会让学生头脑里构建美化的汉字形体, 字形在学生的联想和教师的画面配合中被活化了。

二、引导学生体会书写美

从哲学意义上讲, 视觉审美比行动审美要强, 具体到学习上就是观察审美能力强于书写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书写美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审美能力变为书写审美能力。

1.示范指导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示范指导这一步骤必不可少, 从指导的角度而言, 大到一个字的字形指导, 小到一个笔画的起笔指导,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 力求指导到位。首先是书写的基本笔画, 这是基本功, 教师要一丝不苟;其次是笔顺规则, 教师要细心指导, 不要出现丝毫差错。

从示范的角度而言, 示范是对学生的一种引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模仿的天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示范比指导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示范, 要精于示范, 要乐于示范。善于示范是从方法论上对教师示范的要求, 精于示范是从业务水平上对教师示范的要求, 乐于示范是从教学态度的角度对教师示范提出的要求。从示范的时间点上看, 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了字形之后, 运用教学用具对学生展示写作过程;从示范方法上看, 教师要将需要学习的字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 让学生感受字形的同时, 也感受每一笔每一画的具体位置。同时, 教师在示范时需要以慢动作的方式进行, 将每一笔的起笔运笔和收笔慢节奏地表现出来。

2.比较感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 仅仅是示范指导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无法临摹到位,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比较, 然后反复临摹。首先, 比较运笔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师的运笔范写和自己的运笔方法进行比较, 然后在多次临摹中掌握方法。比如, 教学“横”这一笔画, 我先在黑板上慢慢示范, 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留心, 非常细致, 然后让学生仿作我运笔的方式运笔, 然后让学观察谁的“横”写得好, 最后鼓励学生再三临摹, 写出老师一样的“横”来;其次, 比较字体结构就是书写时的间架结构, 教师范写后让学生感知字体的间架结构, 然后学生临摹, 接着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病因或者给学生指出病因, 引导他们反复摹写, 针对自己的病因改正, 直到自己看着都比较满意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充足的细心。

三、引导学生在书写训练中发展个性美

人是灵性的动物,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个体, 教师在对学生的理解过程中别把学生想成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 要想成是充满个性的灵动个体。新课程理念指出, 要培养学生个性, 要在教学中呵护学生个性, 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同时在课程标准中针对写字培养个性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

1.在正确习惯培养中展示个性美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也是学习效果的保障。从第一学段开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既是写字教学的要求, 也是语文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课程标准中的这一段论述, 是从习惯培养的角度对写字教学的定位, 这个定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具体到教学中就是写字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比如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等, 写字过程中要时时矫正学生写字的不良习惯。

2.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展示个性美

小学生的肌肉还不发达, 长期的写字训练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课堂上量太多也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因此, 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一个原则是贵在好, 而不在多, 每次不过二三个字即可, 有时就写一个字也行。但量少不等于放松, 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写完字后对自己的字进行评价, 自己觉得满意了才算完成。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表扬, 多从学生写字的个性上去认识学生写的字, 千万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认识学生写的字。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主评价, 要引导学生自我表扬, 看到每一笔画的优点, 这样学生的个性也会在写字中, 在自我评价中展示出来。

总之, 从“美”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写字, 从“美”化的角度设计自己的写字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也会使学生写字的兴趣高涨, 同时在“高涨”的背后, 是习惯的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双, 丁佩洲.写字教学必须进行综合改革, 2005.

浅谈小学低年级广播体操教学 篇3

为了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该套广播体操的突出特点是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较大,运动量有提高。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更加注重体现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

本人所教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若用传统的方法教他们,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一些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渴求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

在一开始教学前我就将广播体操的各个动作寓与一个故事,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广播体操各节的寓意贯穿其中,这样学生在故事的情节引导下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产生渴望学习的愿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预备节,就用海军出行来编写一个故事。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建立视听觉的良性组合

由于刚入学的新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差且好动,只凭单纯的讲解是不够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课堂;再看教学光碟,边看边像讲故事一样讲解动作的寓意,让学生根据每一节的寓意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形成思维概念,从而在授课之前树立良好的视听觉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三、改变队形让学习效果更好

在教学中,传统的四列横队有时会使两边和一些后排的学生因为看不到示范而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所以我改变传统的队形,让学生站成半圆形,教师站在圆心,这样就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而教师也能更好的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作出提醒,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动作

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老师的言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占有权威地位。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标准,给学生一种健与美的感受,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崇拜心理,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对标准动作也有一个正确的记忆。

五、体育骨干的“小教师”的作用

体育骨干是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核心力量,在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反复集体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在一定的练习后选一些体育骨干出来,让他们去发挥“小教师”的作用。这样运用差异教学更能因材施教。

六、比赛激励

低年级的学生都有求胜心理,对于他们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比赛。根据这一点教师可安排一些比赛,例如: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男女生之间的比赛,个人比赛等。这样通过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胜欲望,进一步巩固动作,提高广播体操的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

七、复习很关键

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稳定性差。为了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动作,要不失时机抓好课后的练习。课后要让体育骨干“小教师”充分发挥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其他同学。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坚持每天课间时进行练习。每节体育课前也都要进行复习。只有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学生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广播体操的各节动作。

八、耐心、细心

低年级的学生相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耐心、细心,他们也一定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对于动作实在做不到规范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细心,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水滴终究能穿石的。

九、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只要真诚相待,多与他们接触,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他们就很愿意接近老师、信赖老师,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由此而喜爱这门学科,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统广播体操》在全国的推广普及,必将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反思 篇4

在进行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不高,对动作的掌握也很慢。一次上课,有个小家伙撒娇地拉着我的衣服说:“老师,学这操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们不要学了好不好?”。我听了后也觉得很无奈,可是小学生广播操是小学阶段必修的内容,放弃好像也不可能。于是,我就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近一周,采用了两个办法,发现效果很不错:

一、利用小老师的作用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广播操的掌握比较慢,但是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小朋友的韵律感特别好,对动作掌握的比较快。于是,我就在教完一节操后,“封”掌握较好的孩子为“小老师”,让她们去教掌握不熟练的小朋友做操。只要她们教会一个孩子,就给予一朵红花的奖励,相应的被她教会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的奖励。同时,得到星星的孩子就可以“出师”去教其他不会的学生,教会一个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朵红花的奖励。依此循环下去,一时之间班级里出现了到处“抓徒弟”的局面,教得人积极性高,学得人也认真,小家伙们通常在两节课后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节操了。

二、利用孩子的表演欲激发学习兴趣

刚出幼儿园没多久的小朋友表演欲大都很强,不管自己动作掌握的好不好,展示的欲望都很强烈。于是我就在复习完一节操后,在班级中以“演出节目”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表演,然后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帮他们进行分组。(通常是两个掌握熟练的学生搭配一个不熟练的学生或两个好点的搭配两个不熟练的)然后指导他们分组练习,我就在几个小组之间巡视检查,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讲解与辅导。最后在操场上划出一片空地当作舞台,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劲头都很好,有个别小组还会在表演后手拉手谢幕。班级中学操的氛围空前的高涨,还有些学生会不停地催促你教得快点,让他们表演的机会更多些。看着孩子们想学的劲头,我教得也起劲多了。

浅谈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 篇5

一、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要求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一年级学生的好奇较好地延续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拼音,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 在拼音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拼音时享受到快乐, 促进学拼音的兴趣。围绕这点, 我在课前积极研究教材, 精心设计课程, 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扎实, 学得灵活。

二、激发兴趣

刚刚走入校园的小学生, 看到这些形体相似的汉语拼音符号会感到很抽象, 很枯燥。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在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时, 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知道汉语拼音的作用很大。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学儿歌、背儿歌。根据这一特点, 在上拼音准备课时, 我给学生讲故事,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 我告诉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 我们就可以阅读有趣的拼音读物, 能了解许多没有看到过, 也没有听到过的事情, 甚至可以去编故事, 写故事。”这样一来, 学生的劲头很大,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拼音的兴趣。

三、快乐识记

(一) 充分利用课文图文, 直观识记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只有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 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卡片) , 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在情境中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1.图示法。一年级拼音教材的每一页都配有很美的插图, 这是编者用心设计的。我在拼音教学时, 结合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拼音。例如, 教“ɑ, o, e”时,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拼音, 我首先出示插图:一位小女孩在河边唱歌, 张大嘴巴唱ɑɑɑ, 公鸡圆圆嘴巴唱o o o, 鹅扁扁嘴巴唱e e e。这样, 对学生来说, 学习拼音的第一课难度就不大, 并对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 教拼读“bɑ”, 插图上画的小女孩推着箱子声母b碰撞箱子韵母ɑ, 相碰拼成bɑ, 把“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快速记住拼音的音和形, 这样就能省出很多时间用在音节的拼读上, 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2.实物演示法。这种方法能直观、准确地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区分b和p, 一个发音不送气, 一个发音送气, 我放一张薄纸在嘴边, 发出两个音,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这样更能让学生具体地、透彻地掌握所要教授的内容。

(二) 编故事, 快乐识记

我们都知道, 拼音教学本身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果每天都是看看教学图片, 读读儿歌, 记记方法, 那肯定是枯燥无味的, 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给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听故事, 于是, 我在拼音教学中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 经常编故事让他们容易记忆。如, 在加声调的时候, 尤其是给“i”上加声调, 标调时要省写一点, 这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于是, 我编了个故事:ɑ、o、e、i、u、ü是六姐妹, 妈妈给每人发了4个蝴蝶结。其他姐妹很快就把蝴蝶结扎上了, 但是i因为头上戴着顶帽子, 蝴蝶结怎么都扎不上去。她着急地跟妈妈说:“我怎么才能把蝴蝶结扎上呢?”妈妈说:“傻孩子, 你要先把帽子脱掉, 才能把蝴蝶结扎上呀!”从这节课后, 学生从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记住了给i标调的时候要脱掉帽子再标调。编故事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他们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逐渐喜欢上拼音。

(三) 巧设游戏, 快乐识记

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时间短, 但好奇心强, 喜欢新鲜事物。单一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所以, 我们教师一定也要积极开动脑筋, 不断探寻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多样的教学方式, 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 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汉语拼音时, 教师可巧妙地将汉语拼音寓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 趣中练”, 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习。

如游戏“我说你猜”, 首先教师做口型, 然后让学生猜猜自己读的是哪个拼音。又如游戏“找朋友”, 教师手拿字母卡片u、ü, 问学生:“谁愿意和我交朋友?”这时, 手拿字母卡片j、q、x、l、n的学生走到前面, 站成两队。教师再问学生:“你们说, 我手中的u和ü, 跟哪一队相拼呢?”学生回答:“u和两队都能相拼。”“u和j、q、x一队相拼, 要去掉上面的两点儿。”“只能和n、l一队相拼。”然后, 全班同学拼读ju、qu、xu、nu、lu、nü、lü。这种练习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拼音的规则, 不需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了。再如游戏“开火车”, 我教完声母和韵母以后, 就可以让几组排成“火车”的学生来比赛拼读拼音, 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不断节。

课堂还有很多游戏, 如拍手记忆法、问答法、分苹果、传悄悄话等。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学生都兴趣盎然, 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 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对字母的音、形及音节的拼读掌握得更牢固, 让他们学得轻松, 练得扎实。

(四) 复习巩固拼音

拼音容易忘记, 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呢?我会鼓励学生多读注音的课外书籍。我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了很多注音的儿童读物, 如《小学拼音报》《安徒生童话》《小熊过桥》等。课外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汉语拼音基础, 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扩展他们的眼界, 并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拼音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是我两年拼音教学的心得。在今后, 我将不断地深入研究拼音教学的特点, 并应用到教学之中, 从而提高自己的拼音教学水平。我相信, 只要用心、用情, 一定会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汉语拼音的。

参考文献

[1]汉语拼音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一年级数学拓展题教学之我见 篇6

一、适当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 还没有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也还不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推理能力, 更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因此, 很多的拓展题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想, 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想, 教师即使苦口婆心讲个三五遍, 他们也没法将所讲的知识内化。但是, 如果我们能从积累经验出发, 学生不仅能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 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拓展题:一天, 妈妈从超市买来苹果和梨一共有15个, 那么梨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呢?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 如果让学生从已经看到的苹果和梨的个数去推想,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但是, 如果我们之前准备好可操作的实物, 并且课堂上让学生猜一猜, 并随机展示不同的情况, 在事实面前学生就会知道:如果苹果有5个, 梨就是10个;苹果有6个, 梨就是9个;苹果有7个, 梨就是8个……苹果有13个, 梨就是2个, 而且在操作时也能明白苹果不可能少于5个, 梨不可能少于2个, 苹果最多13个, 梨最多10个。

由此可见, 有些看似很难明白的推理,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通过操作, 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 他们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难。

二、适时梳理,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学生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必须伴有一定的交流、思考, 学生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 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 在上面的拓展题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操作知道答案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梨最少有几个, 为什么?最多有几个, 为什么?让学生试着结合操作的实际现象去学会推理。如果学生推理有困难, 大家可以一起帮忙, 教师也可再次操作, 或者直接换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苹果最少有几个, 为什么?最多有几个, 为什么?这样,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再比如, 在“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 会有这样的问题:一个足球48元, 小明买一个足球如果付的钱都是10元, 他最少要付多少张?或者是:一个足球48元, 小明买一个足球如果付的钱正好, 他最多付多少张10元?这里不管是哪个问题, 学生推理都有困难。我们需要让学生有实践操作活动, 但活动后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说一说最后得到答案的理由, 即说一说推理过程, 让学生慢慢学着去思考, 进而学会思考。

如果教师在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后, 能适时的帮助学生梳理一下, 促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 对学生的成长帮助会非常大。

三、适量练习, 帮助学生内化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知识加以运用, 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实的权力感。”小学生获得知识不容易, 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更不容易。但是, 有了知识, 不意味着有能力, 有了能力如果不加以运用, 能力也会逐渐丧失。总而言之, 练习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适量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内化学到的方法。

比如, 仍然是上面“梨最少有几个, 最多有几个”的问题, 操作疏导过后, 虽然学生似乎都理解了、明白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内化方法, 他们的思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他们同样还会有困难。但如果我们当时能及时练习巩固, 让学生将方法内化, 结果就又不一样了。

同样人民币的问题, 只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还不足以内化方法,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才能慢慢自己悟出门道、形成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进而有所成长。

其实, 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方面都取决于运用。学生在运用知识时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迫使他们再次回到教材, 再去学习, 经过这样几个回合,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 篇7

关键词:Phonics (自然拼读) ,故事教学,小学一年级

一、概念界定

1.Phonics (自然拼读)

根据辞典, phonics的释义是看字读音教学法 (teaching reading by training beginners to associate letters with their sound values) 。16世纪初, 德国教师瓦伦丁 (Valentin) 提出Phonics教学法。19世纪初, phonics逐渐成为美国有影响力的阅读方法/教学模式。

2.故事教学

故事是文学载体的一种。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将故事用于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3.国内外的现状

Phonics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英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北美已经流行百年, 是目前国际上最推崇的英语教学法。近年来, 英语国家有关阅读教学的政策强调在早期读写教学中教授phonics。如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2002年,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中, “早期阅读第一”, “阅读第一行动”法案中规定:在低年级进行系统的音素意识和拼读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 (2011) 也将拼读列入了二级要求内:“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标准》在一级、二级语言技能的目标描述中对故事教学也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二、phonics结合故事教学在一年级生的教学实践

针对一年级生好动、爱说、爱唱、爱表演、善模仿等特点, 笔者结合了phonics和故事教学进行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启蒙。

(一) 导入

英语歌曲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英语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 提高辨音能力, 及增强音感和节奏感等。如Mary has a little lamb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对a的发音。将英语歌曲作为课前导入, 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 phonics结合故事教学

其实Phonics的学习跟汉语拼音的学习过程差不多, 学习汉语拼音时要先背下声母韵母, 然后学习四种声调, 接着把声母、韵母合起来后组成一个拼音, 再加上声调。而phonics也是先背音, 从最简单的26个字母的常用发音开始, 由辅音、元音组成, 跟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一样, 英语也是从辅音和元音进行组合 (Blending) , 如:a at m-at mat, s-at sat, h-at hat, c-at cat。因此, 我使用由从美国原版引进的、台湾地区幼儿园学习英语的普及教材phonics kids (《蒲公英拼读王》) , 再结合《典范英语》 (“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实验的实验教材) 来进行一年级孩子的phonics和故事学习, 具体流程如下:

1. 观看phonics kids辅音和元音;

2. 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视频里出现的单词;

3. 用自制的拼读台历进行拼读练习

4. 进行《典范故事》教学

先展示故事图片, 给一年级的学生讲故事, 并引导他们猜测剧情, 之后进行故事跟读模仿, 并引导孩子注意语音语调和感情。

5. 让孩子们拿出笔圈出元音字母, 并请孩子用拼读的方法将单词拼出来。

6. 分组自读练习。

7. 小组表演故事。

(三) 评价方式

为了了解phonics结合故事的教学对一年级生的拼读和故事朗读水平是否有帮助, 笔者进行了以下的评价方式:

1. 录音作业

录音作业不仅能够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跟读情况, 同时也是孩子们进行自我检测语音模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 口语考试

为了锻炼孩子上台在公众前说英语的胆量与能力, 考察本学期故事朗读和拼读的能力。我们到了学期末进行了以家长为评委、百分制 (难度20%+流利度30%+发音30%+有趣性10%+拼读10%) 评分的口语考试。

3. 笔头考试

在学期中和末, 我们以phonics加故事作为载体对孩子认知和书写能力都进行了检测。

三、结语

综上所述, phonics和故事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是七八岁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能理解的方式, 它符合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规律, 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降低孩子记忆单词的难度,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九诠, 李铁安主编;陈静波分册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3.

[2]典范英语 (1-6) [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9.

[3]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5.

[4]林素娥, 谢静惠.蒲公英·英语拼读王[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2.

[5]胡春洞.福尼斯英语——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J].人民教育, 2004 (12) :39-40.

[6]何花.英语拼读法教学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7.

[7]余素珍.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1期.

浅谈农村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8

一、巧妙设计,激发兴趣

农村的孩子没有读过幼儿园(学前班),他们对读书非常的陌生,但也很好奇。老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科学引导,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实物展示

实物展示,就是在学习一些关于常见物品的生字时,教师先把这个物品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学生猜里边是什么(教师设定范围)?营造神秘的氛围,教师再展示这个物品。接着,教师带着学生说,进而出示生字。如在学习“石”字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二)故事记忆

故事记忆,就是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字的写法。教师灵活的编一些小故事,强化记忆。如在教学“吃”字时,有的学生会多写“一”,写成“口气”的形式,这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从前有个地主,他的一个丫鬟犯了错,地主就惩罚丫鬟嘴里放根筷子。到吃饭的时候,地主让丫鬟吃饭,可是丫鬟吃不了,只有把那根“一”(筷子)拿掉,才能“吃”饭。

(三)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就是用一些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如在教学“苦”时,教师做出喝中药后,味道特别苦的表情。

(四)适时鼓励

适时鼓励,就是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奖励。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星星,表现好就奖励一个。

二、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并且,遗忘的过程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具体做法是:

1. 趣味习题。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习题,让学生做。对于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予以纠正。

2. 猜字谜。把生字编成简单的谜语,让学生去猜,孩子们会非常感兴趣的。

3. 归类复习。教学生字时,遇到形近字或同音字,教师应罗列出来,给学生区分清楚。

4. 尝试背诵。教师编一些区分生字形状的顺口溜,让学生强行背诵,以达到复习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广播操教学 篇9

游戏、广播操

第 8 课时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在游戏、比赛中学习广播操第七节,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名称。学习内容:游戏、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自主游戏、充分体验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

2、提出游戏要求,参与学生游戏。

3、教学生小火车爬楼梯儿歌,提示动作要求:小火车,爬楼梯,抬起腿,摆起臂,挺起胸,向前看,一是左,二是右,一步一步好神气。

学生活动:

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在模仿活动中进行游戏快找伙伴

3、在儿歌的提示下,正确做出动作。组 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在规定的场地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比比学学,掌握基本体操

重 点:整节操的完整动作 难 点:节奏的调整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整理运动完整与分解动作,及时提示各个环节的要点。

2、根据本节操的特点分成三段进行教学

3、鼓励学生学习、表演、点评。

4、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了解完整动作。

2、听口令随示范模仿分解动作,着重体验下肢的脚步变化。

2017.3.1 最新版

3、复习游戏:小兔采蘑菇

4、随老师口令体验完整动作,并从口令节奏的变化中熟练动作。

5、大胆表演,大胆点评,用举手的方式表示你觉得做得最好的同学。

6、按老师要求听音乐柔韧放松。

7、大胆地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这一节课的心情怎么样,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老师。

组 织: 五路纵队、分五小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课后小结: 配上儿歌的踏步学生动作有了明显的改观,很多学生在说到抬起腿时就自觉地抬起了腿,在说到摆起臂时也不由自主地加大了摆臂,因为儿歌都是三个字的,类似于一二一口令,学生控制节奏也不错,不过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还是要多鼓动,有了儿歌还要加上鼓动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他们的兴趣才真叫好。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探索 篇10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教学探索

目前,对于不少执教一年级数学的教师,由于教材知识点相对较少,往往一节课只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讲解,但是在批改学生作业上却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作业中经常出现课堂上讲解过的错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作业正确率相对不高的问题,笔者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实践,从提前认字,读懂题意;指导题解;关注细节,培养习惯等多个角度探索其教学方法,以期促进一年级小学生数学作业正确率的提高。

一、提前认字,读懂题意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因为刚刚才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其自身学习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语文上,有些学生可能认识了不少常用的汉字,不过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很多习题即使学生能够解答出来,但是,因为学生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往往会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对此,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时,首先就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即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不会在面对作业时无法着手解答,更加不会胡乱猜测题意了。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正确掌握题意呢?为此,教师需要总结题目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比如,“最长、最短、最多、最少、总共有、数一数”等,并制成相应的生词卡片,通过课堂内早自习等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认读。借助于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更有助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准确掌握题意,进而提高自己作业的正确率。

二、形式多样,指导解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对于家庭作业的各种题型,往往都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不少小学生就算理解了题意,但是如果没有教师指导的话,学生只能借助于自己没有系统化的认知来解答问题,而题目形式的多样化将会混乱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造成一些学生错误解题。对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指导时,还需要传授一些数学的解题方法。同时,不少教育学者赞同“小孩子天性”好动的观点。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也与好动的特点相符合。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启发学生的兴趣与心智,利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满足小学一年间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促使其注意力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具体来说,在指导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枯燥、单调的作业内容游戏化,利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有效提升其数学成绩。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材中,会出现“在()里写出小于9大于4的数”之类的问题。对此,在指导该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先不出示题目,而是与班级学生进行一个数字游戏。首先,教师准备好0~10的数字卡片,然后鼓励学生主动到讲台参与该游戏,在11个学生拿到相应的数字卡片后,教师指导其在讲台前站成一排。然后教师提问,请小于9的学生蹲下,然后再请大于4的学生蹲下,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小于9大于4的数是哪些了。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一方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为健全人格的构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将对其一生的长远发展起到深远影响。而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小学生的细节,注重其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比如,在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进行评价的环节中,应当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进行评价时,一般给学生评两个成绩,一个是常用的百分制,另外就是奖励学生小红花。百分制主要是对学生对错进行评价,而小红花则是用来奖励作业整洁、端正的小学生。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小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小红花,往往会在作业质量上狠下工夫,这有助于减少写字潦草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对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细节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提升其数学作业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课堂上数学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更要对作业指导的方式进行优化。本文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作业的教学实践,从提前认字,读懂题意;形式多样,指导题解;关注细节,培养习惯等多个角度探索其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在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进行指导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关注其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培养,进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苏宁.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4).

上一篇:卧薪尝胆论文下一篇:教育技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