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十篇

2024-07-04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 篇1

一、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教育家叶圣陶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阅读,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此, 在阅读中渗透写作, 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获取作文语言;以写作促进阅读, 可以使学生阅读面得以拓展。读写有机结合, 同步进行, 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所用的写作手法, 又能真正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避免学生只会在课堂上笼统地接受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而不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这样, 可谓一举两得。

如朱自清的《春》, 描写细腻, 富于情致, 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尤其是语言非常精美, 准确生动, 朴实鲜活, 意味隽永,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朱德熙曾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 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 绝不是堆砌词藻。”是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写作教学的很好范文。但在具体做法上不能贪大求全, 也不能操之过急。讲读时选准一个训练点, 可重点研读一个精彩片断, 写作一个语言片断, 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这样做, 既不喧宾夺主, 又不加重学生负担, 为整篇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九年级) 《语文》中, 有很多课文,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而且不乏一些文质优美、蕴藉深厚、清新隽永、感情真挚的美文。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这些文章,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肯定会产生许多共鸣, 并拓展视野, 丰富语感, 积累写作的方法, 从而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二者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句式说话教学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学生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课堂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会勇于参与、乐于参与、积极参与。教师用句式说话教学就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孔乙己》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孔乙己所处的“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 我设置了如下的句式:读文章_____自然段的_____句, 我体会到______。例1:读4自然段有的叫道, “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我体会到当时民众的麻木不仁, 自私冷漠。例2:读11自然段“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 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 怎么会打断了腿?”, 我体会到众人的麻木, 掌柜的没有人性和自私卑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 去领会、感悟当时社会环境的麻木、冷漠, 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所揭露的社会的病态, 所描写的孔乙己悲剧的深广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 必将崩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 我没有采取教师分析, 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为此我采用了如下句式:读_______句,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的孔乙己 (要求学生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等作出评价) 例1: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我发现了贫困潦倒而又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 虚荣心十足的孔乙己。例2:读“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的。”, 我发现了以读书人自居, 卖弄“学问”的孔乙己。通过这样的句式说话训练, 学生对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性格就有了深入的理解。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 也有多种认识。为了鼓励学生多向思考,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培养学生广泛思考、思之有据的习惯。我又让学生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话: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例1: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例2: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例3:读《孔乙己》, 我认识到:小说对冷漠、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

运用句式说话教学, 既能对文章进行探究性学习, 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 还使学生对作品有了独特的感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 篇2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产生“乐于学习”、“渴望获得”、“不断探索”的兴趣。创设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和良好方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课前我在黑板上用美术字写一个大大的“家”字。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大胆想象,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梳理信息, 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金钱关系的主题, 将文中的七个人物在这个“家”中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确定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 表现出他们对弟弟确实“冷酷无情”, 但如收留了于勒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以更悲的悲剧收场呢?作者的引导方向在哪里呢?……这样, 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地去读课文, 去感悟其内容, 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发现, 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探究能力。而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知识可以传授, 语文技能和方法可以习得, 但语文能力则是要自我去“领悟”, 在实践中去提高。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 让他们不但能读书、练习, 而且能大胆质疑, 养成勤思、善问、博览、深研的良好习惯, 弘扬学生们的个性精神。教师要在学生“心术通而未得意, 欲言而未能之”时, 再“开其意”。学生懂得的, 不必跟他们多说;学生不明白的, 给他们指点一下;而学生自认为明白, 实际上却不明白的, 先让他们多想、多思、多讨论, 再给他们说明白。在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对他们瞬间闪现的思维火花和悖情逆理的异想天开, 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热情的肯定。教师的点拨, 就是要点在关键点、困惑点、疑难处。

2.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习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学生而言, 它体现了学习中对成功的需要。教师必须珍惜学生的人生价值, 千方百计地完善学生的自我发展, 促进学生成功体验的完成。成功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 情境学习的核心思想是为学生设置适合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具体情境,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 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工具和资源线索, 这样学生不但能获得基本技能, 而且能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 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给学生提出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实践证明:在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后, 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 自己去解决目标中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地做出来。所以, 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 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教授《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 引导学生依照文章的文字说明, 自己动手画出中国石拱桥的图形, 学生画出的图形多种多样, 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展开阅读想象, 最终选出正确的图形。从这些图形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流动跳跃, 充满智慧和灵气, 这样的课堂呈现出开放的理想境界。学完课文后, 我要求学生排练课本剧,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再加工与再创造, 发挥小组优势, 有的带来道具, 有的化了妆, 有的制作了背景, 有的加入了台词。学生置身于课本剧表演之中, 以各种感官去品味、体验作品。

四、实施多元评价

根据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学生多元性的特点, 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一套全新的评价观念。在语文评价中, 应该充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理解方式和知识的获得途径, 而不能予以一个统一的、模式化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手段上, 鉴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不适于过多采取量化和客观的方法, 而应偏向于定性评价。在具体评价的实施方式上, 应建立以教师的评价为主, 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 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致力于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习惯的形成。总而言之, 评价要真正起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摘要: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培养具有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培养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从而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篇3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有一次教时,我让让同学们对孙中山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孙中山的以天下为公、甘于淡泊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想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孙中山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时宜。”当时大家都愣了一下,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比如他的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来看,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的甘于淡泊,我想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听完,带头为他精彩而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进行点评赏析时,要一分为二,要用辩证的观点。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学生在平等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在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学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我选取三篇分别代表着亲情、友情、乡情文章为一个单元并设计为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每六个同学分成一组进行讨论,讲述自己对三种情感的感受,然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但是,有的小组还讨论到了其他的情感:爱情,这也超出了我预先设定的范围,但我认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时期,对爱情有一种迷惘、渴望,讨论爱情,也更贴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我决定不再限定讨论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使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因为刚刚实行课改,学生对讨论这一课堂模式还不是很习惯,再所任教的中学是面向全市招生,生员片区大。不少学生来自不同乡镇,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都是生活在农村,大多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忸怩作态;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语句不连贯、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对话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4

发布日期:2011-11-10点击次数:702作者:正午镇中心学校 李红梅

【内容摘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仿文”;激发兴趣;阅读练笔;作文评改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1、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按心理学分类,一般把12——15岁划分为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

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我曾经调查过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上中学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倾听桌椅之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意林》、《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人民日报》一则题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消息。报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表达了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具备承办条件,理想将会变成现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企业、机关、学校、商店、乡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爱和向往,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万人签名横幅,以及大量热情的来信、来电、捐款等纷至踏来。一位身患癌症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专门嘱咐家人把著作稿费捐给奥申委,表达他强烈希望申办成功的遗愿。一位职工特意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申奥。一位盲人为申办奥运每月捐款,并要坚持捐到2008年。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感人肺腑。可以说,在中国一个空前的奥林匹克热潮已经形成,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旗帜将覆盖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学生获得了令人激动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不少学生写出了作文:《万人签名盼奥运》、《一位盲人的期盼》、《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李申奥—特殊意义的名字》、《魂系奥运—弥留之际的爱国情》……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

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1、师评学生当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甚至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尽量当堂面批。对于成批交上来的作文,老师批改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

2、自评自改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叶圣陶作文论(J)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参考:山西《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就已经初步具备了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更何况中学生。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当然,教师决不是把工作推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随时引导和指点。通过学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3、互评互改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的评判者。①、同桌互改互评。②、四人小组讨论后由四人小组组长执笔评改。③、两队同桌前后互改互评,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④、全班前后桌大循环式评改,由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⑤、7-8人的小组再讨论修改初稿后,正稿由批改组长(各组中的最优秀的班干部担任)一人执笔评改。其任务是:用修改符号指出文中的各种毛病;有鼓励性为主的总结性的评语,提倡有眉批;打上你自己给的等级;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篇5

一、巧设导语, 激发情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 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情画意的语言, 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 达到胜利的彼岸, 导语无疑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 是学生走入课堂, 融入情境, 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及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具有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铺设桥梁、衔接知识、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导语的设计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 导语设计要有知识性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不能只注重导语的新、美的特点而忽略导语的知识性, 毕竟导语的用途是为了教学, 让导语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又能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例如, 在教学《统筹方法》时可以导入《田忌赛马》的故事, 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 导语设计要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中学是学生最具想象力、好奇心、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阶段。教师应根据以上特点, 根据文本知识设计出别具一格、生动有趣的导语, 创造出一个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主动跟随教师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三) 导语设计要有情感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 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初中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章是极富有情感的, 因此,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多用感染力的语言, 以情动人, 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例如, 在讲授《散步》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人们都说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正是有了父母无私的爱和不懈的努力,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富足与安适, 当他们老了, 身体不再灵便, 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 做儿女的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 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教师运用极具情感的语言感染了学生, 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和老师一起走进文本中去, 去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人间真爱。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独特的导语, 会使课堂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孟子说:“教者多术也”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教师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所以, 导语的设计方法也是千姿万态、异彩纷呈的。

二、转变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来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传统的串讲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束缚了学生的能力。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因势利导,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内容, 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 开辟学习的新领地。如教学《背影》一课时, 可跳过开头对家境的介绍, 让学生找出文中共写了几次“背影”, 哪次背影给学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学生肯定会选择“在车站望父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也是文章最感人的地方, 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 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 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 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也就很轻松地将其他各情节贯串起来。

三、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 创设恰当的情境,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可以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 让学生多看

文学作品一般是通过描绘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景象来展示现实社会生活的, 因此, 为了增加学生体验, 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 可尝试利用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工具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 让学生在看图画的过程中, 积极体验, 产生情感。

(二) 让学生多听

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和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 让学生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 产生情感。

(三) 让学生多演

初中语文课堂上, 为了让课文主题真实亲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更深刻的把握文章情感,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进行扮演, 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深入课文, 体会人物的感情, 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总之, 学无止境, 教无定法。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要转变观念, 对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我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努力地探索, 一定能为学生热爱语文, 会学语文, 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进而能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费洪珍.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 2010 (1) .

[2]李玉芹.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10 (1) .

[3]邵华中.从学情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10 (1) .

[4]孟国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池春水”[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4) .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6

一、要树立大语文思想

大语文思想, 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语文课本, 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它只是精选的几十篇优秀作品, 远不能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全部, 它的量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全部的话, 我们的知识面会很窄。当然, 我们也不能忽视它, 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 围绕这些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的延伸, 博览群书, 才可能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不妨自己多阅读多学习, 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书贴近生活, 文笔也很美。另外要尽可能地多读名著。

二、要确立目标意识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考出好的成绩当然是需要的, 但它不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我们若把考试成绩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作为我们的唯一选择的话,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黯淡了。我们是来创造并享受生活的, 不是来考试的, 因此在这一点上, 我们要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 如若没有目标, 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要结合实践的需要, 做好两点:一是练好嘴皮子, 二是练好笔杆子。这里所说的嘴皮子不是让你去胡侃说话, 去大吹特吹, 不着边际, 而是注重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内涵, 说出来的话尽可能有效, 有实际意义。至于笔杆子, 主要的就是写一手漂亮的字, 让人一看就觉得神清气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 文通字顺, 审美性强。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发展的好坏, 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先成人后成才, 我们教育每个学生, 不做对集体和他人有害的事, 要有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育学生遵章守纪, 团结友爱, 积极进取, 拼搏向上, 文明礼貌, 尊老爱幼, 多动脑筋, 妥善地处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积极心态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 勤奋进取, 思维活跃, 自信乐观的人, 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更好发展。

四、要承担起呼唤人文精神的重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 语文不可避免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识文断字, 知书达礼, 甚至于一考定终身, 而现在语文教学又为“急功近利”的高考所累, 语文成了挥之不去的鸡肋。我们的学生把它当作一门副课学习着, 把语文课当作休息课享受着, 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也将其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应付着, 我们的语文老师则无可奈何地面对着这令人窒息的语文学习空间, 眼在流泪, 心在滴血。

上世纪末期, 北大学子清醒地意识到“人文精神”失落所带来的恶果, 毅然决然地重举“五四”旗帜, 响亮地提出了“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一口号, 呼唤文明, 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旨在将我们那“空虚”的内心世界重新填充, 使得我们能在发展经济之余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 展现一个大国的精神风貌, 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传统“礼仪之帮”的形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代的我们, 站在教育的第一线, 所承担的不应只是“才”的培养, 更重要的应是“人”的培养,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的同时, 更应力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一撇一捺这一“人”字的重大分量, 使他们认识自我, 提炼自我, 成为一个彻底的支撑我们民族发展的支柱, 因为他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人, 这是最高境界;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文, 这是第二境界;我们若是只教会学生考试, 这是最差的。”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解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课程改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对任课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 适应新时期教学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事英语基础教学近二十年的我, 经历近年来的多次教学改革, 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一些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新课改下, 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

1. 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

在小学, 语文、数学是主科, 而英语只是副科, 虽然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 但是小学的英语考试主要是听, 条件差的地方有的甚至没开课。而升入初中后, 一部分学生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能全读对, 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 更不用说写了,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 双方已经脱节。加上许多人认为, 小学英语学好与否对以后的英语成绩没有关系, 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 英语教学的压力都压在了初中英语教师身上, 使小学英语教学形同虚设。新课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 话题范围广, 且初中开设的科目多, 各科的压力大, 时间紧, 因此, 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 教师精力又有限, 如果配合不好, 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落伍。

2. 新课程的词汇量大, 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些脱节, 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新课标英语的词汇量超出了以往教材的好几倍, 因而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 就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 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新教材中有些内容对学生, 特别是农村学生来说好像是纸上谈兵, 例如, 外国人的名字, grandparent, problem, hamburger等较长的单词, 学生对他们毫不熟悉, 又难易理解和记忆, 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兴趣, 知识就得不到巩固, 这样就很难提高教学效率。

3. 新课程的操作难度大, 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课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 可是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 而且很多话题较新, 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而且每个单元相对独立, 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

二、新课改下, 初中英语教学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 开展兴趣教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学习热情, 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兴奋、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主要的方法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物教学、适时教学等。

2. 利用现代教学工具

现代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教师上课一本书, 一支粉笔,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讲授像“sing, loudly, singer”这样的词汇时, 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学生爱听的歌和一些歌星的图片, 并配以他们的歌曲, 课堂变成了小小的音乐会, 这种声、像并茂带来的视、听觉刺激, 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 提高了学习效率。我在讲“食物”这一内容时, 我制作出了中国各地美食图片的幻灯片, 讲“动物”这一内容时, 我制作出一些动物幻灯片, 通过演示, 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 课堂教学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了。

3. 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 课程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必须克服, 克服的唯一办法是加强学习, 主要做到: (1) 丰富初中英语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应用知识; (2) 提高四种能力, 即英语专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要迅速更新旧观念, 在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来充分提高、完善自己,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时代的需求, 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性、研究性的教师, 从而顺利地完成初中英语教学任务。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小组合组;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教学,一味地追求高成绩高分数,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彻底转变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改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

看法。

一、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新课改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勇于发言提问。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最重要的是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小石潭记》一课时,课前先将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制作成PPT,在讲课前先将图片展示给大家,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既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环境,又燃起了继续学习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聆听其他组员的意见,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讨论问题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还能在讨论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才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而且渴望被别人发现和肯定,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回答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而且还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价值,使学生获得自信心。或者将问题改一下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学生,如“你真聪明!”在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时,即使学生总结得不尽如人意,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总结得很好,概括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真棒!”这样学生才有勇气和信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置小红花奖励制度,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小红花以作表扬。但是不能只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成绩差而且在不断进步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继续进步。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锦珠.刍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互动教学[J].群文天地,2011.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篇9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地理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也使地理教学多元化、创新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当中。那么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世界各国的和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景观亮点、美丽动感的画面等都可以通过投影、电视录像、课件制作等生动有趣地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坐在教室能看到世界,了解世界。另外,一些常规教学中的难点,可以通过“Flash”简化它的难度,让学生深入浅出。如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对于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学生由平时的生活容易理解;但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学生由于立体感差,很难建立多维的空间,教学难点难以突破。如果采用“Flash”教学,通过立体的旋转画面学生观看以后经过思考很快就明白了。

二、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虽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传统教学仍不容忽视,因为学生是情感的个体,他佩服的是老师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胸襟以及驾御和使用教材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技巧。上课讲地理知识能迅速、漂亮地构画出对应的地图和物图,学生会由衷地赞叹和佩服老师。再说,老师描好轮廓图后学生通过听讲、填图更易形成长久记忆,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的意思。比如讲中国地形时,黑板上描绘出中国版图再边介绍边填注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通过山脉的位置和地形区的海拔特征很自然地导入我国地势的特征和理解三级阶梯的界限及西高东低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传说、听故事是初中学生大都喜闻乐道的。这是因为他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由其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则美丽的传说,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但是必须要使故事传说的内容能自然 地和讲课内容联系起来。如讲《保护环境》一节时,一上课,老师第一句话“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有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越好,产量也有 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这是什么病呢? 仅1963--19777年就死了不少人。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原来,在这个地方一条河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工厂废水中含镉。工厂的废水流进河流,用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 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悲剧。”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巨大的疑问,激发着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呀!”教师板书:保护环境。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传统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读、议、展、点、练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一)读,即预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自我质疑、思疑、解疑。

(二)议,即讨论。对“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议论、讨论,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采众长。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边巡视边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差生可以特别照顾。如遇困难,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让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之中。

(三)展,即展示。同学们根据“读”、“议”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点,即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给予归纳和补充。学生的知识面比较浅,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他们挖掘不出来,这时候教师的点评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应抓住时机导其所需,就能很快打开学生被关闭的思想闸门,使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练,即练习。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并能应用。

五、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乡情教育、法制教育及人地关系教育。拿国情教育来说吧,国情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的危机感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以日渐发达和强盛的新中国作为背景去正确评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即从消极的事实中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彻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决心。

例如我在讲“中国的人口”一节时,教育学生,使他们知道我国人口12亿,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人一多,衣、食、住、行都紧张了,年青人升学、就业也困难了。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 唯一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讲的都是身边的事,无半点娇柔造作,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学生们都乐于接受,并且回家后能积极向亲戚朋友作进一步的宣传

六、开展第二课堂

地理学习的知识内容极其广泛,许多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的,所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农村的田间地头、工厂的机房生产,大自然的流水植被等都是他们涉猎的内容,这样使地理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际中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将是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本着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一、依据目标使用文本, 不让目标泛化

语文课标提出的学段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分低、中、高三个学段) 为老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但同时也对老师们把握具体的教学目标, 尤其是课时教学目标提出了挑战。比如:在小学低段, 语文教学课时很多, 可面对新课程的教材选文越来越长、目标定位越来越杂的新情况,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依然面临着课时安排捉襟见肘、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 有的老师往往在一节课上训练许多目标, 又是词语, 又是朗读, 又是琐碎的课文分析……可是到后来, 什么也没达到目标。

我听过一节课,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笋芽儿》, 这位教师为了使线索更为清晰, 以“笋芽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哪些朋友的关怀”为主线, 课堂紧凑, 学生学习热情高, 课堂气氛活跃, 但整个课堂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走马观花, 却只了解了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具体的语言不够, 活动设计缺乏学生的语言实践。首先是整堂课都是老师串讲课文内容, 学生没有读书的机会。尽管教师让学生齐读了几次, 但入情入景的感情朗读没有——可惜了这篇文质优美、感情深厚的文章。其次是老师设计了许多问题, 答案都是学生不经考虑就异口同声回答的, 很难看到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由文本产生的独具个人色彩的联想。总之, 由于学生对课文生动的语言品读不够, 学生缺乏独特的感受, 没有感受到教材蕴含的情感, 所以学生没有从课文语言中学到什么。

根据这种情况, 我认为, 在教学中应注意找准切入点。什么是切入点?王松舟说是“语言的秘妙”;支玉恒说是“最触动自己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我的理解是根据不同的课文, 能引发学生触及作者“情动”的一道“门”, 找到这个“门”, 老师就可以“顺势而导”, 学生就能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一课, 从“陶罐看不起铁罐”一句入手, 抓住“傲慢”“轻蔑”“恼怒”“懦弱”等词进行朗读, 从朗读中体会两个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而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和蔼可亲”。在初学课文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都会对这个词语进行质疑。这时, 我们先别急着向学生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 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邓爷爷样子是“和蔼可亲”的。在再次读了这一部分课文之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出来: (1) 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 (2) 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 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时候, 我们可以再问学生, 你知道邓爷爷是谁吗?他可是我们尊敬的国家领导人。可是邓爷爷在“我”的眼前, 就像谁?就像我们的亲爷爷一样, 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样亲切, 这样友好, 这样温和, 这样容易让人接近。孩子也就随之明白了, “和蔼可亲”其实就是“态度温和, 容易接近”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更近一步, 让孩子来说一说, 生活中你认为谁是和蔼可亲的, 说说为什么。这样的理解词语, 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词语, 和课文内容, 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篇课文中, 这样词语是一个关键点, 理解了这个词语, 我们就可引领孩子走进邓小平, 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伟大。

二、正确对待提问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互动式教学区别于灌输式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如今的课堂教学又从教师向学生提问转向学生向老师提问, 这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大进步。但是不是只要转向由学生提问, 就是先进的教学方式了,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 下面谈谈值得探究的两种提问方式。

“摆设性”的提问, 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似乎只是为提问而提问, 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而不是真正带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走形式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回家读了《雪地里的小画家》, 你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吧!

生: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师:请坐。

生:什么是冬眠?

师:请坐。

(老师没有继续请学生提问题) , 那一句句毫无反馈的“请坐”只会浇灭学生提问的欲望。

“模式型”的提问。这种提问, 整堂课围绕学生的提问来进行。但学生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 更没有思维的延伸与扩展。究竟应该怎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既借问题学懂课文, 又培养学生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 使问题成为阅读教学的金钥匙呢?

上一篇:园林设计理念及其原则下一篇: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