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十篇

2024-07-23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1

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 教学计划不完善

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2010班的培养计划中这样表述:“本专业培养适应积极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操作技能, 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及运作模式, 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样的培养目标是比较模糊的, 我们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 实践应用的课程开设得较少。特别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 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 如把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的次序颠倒, 教学计划不完善, 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的考虑, 有些课程的计划课时偏少, 有些课程一些学科热点知识、重点知识、前沿的发展变动趋势等知识很少设计在课程内容当中, 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的最新、最全面的知识。

2. 部分选题陈旧, 学生可选择余地小, 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的论文选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因此, 教研室要求至少每两年就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一次更新, 从而保证选题的较强时效性和针对性,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我校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自2005年招生以来, 2009年才进行了一次更新, 绝大多数的选题都是老旧的题目,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问题没有出现在选题范围之内, 这样就使很多学生对论文选题没有兴趣。

3.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 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扩招, 由此导致了师资供求矛盾的紧张, 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比例悬殊,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如2010届毕业生, 总数为74人, 指导教师只有8人, 其中教授2人, 讲师6人。2011届、2012届和2005年以来的历届都存在指导教师队伍构成不合理的问题。有的教师的学科专业不是旅游管理, 本身是学历史的、学地理的, 也在指导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学科知识的缺乏, 指导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只能是勉强为之;部分教师工作年限较短, 缺乏对毕业论文的实际指导经验。

4. 课程设置不合理, 日常教学工作中不重视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

目前,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因缺乏师资、经费的原因, 开设的课程较少, 跨学科的综合型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 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视野狭窄, 综合素质不高。论文指导过程中, 我们发现多数学生态度不端正, 对毕业论文不重视, 出现了敷衍开题, 应付过关、答辩的现状, 多数论文都是在网上查资料后拼凑完成的, 甚至前后字体字号、行间距、字体颜色等都不一致。

5. 大学生“就业至上”观对论文质量的影响

大学扩招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 因此, 找工作就成了本科毕业生的首要任务, 而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两者是同时展开的, 孰轻孰重, 不言而喻。学生无法安下心来设计毕业论文。也有的学生认为工作已经有着落了, 毕业论文成绩对工作没有影响。因此, 很多人思想上不重视。在此, 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试用上岗, 一些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上岗, 工作的原因使其无暇兼顾毕业论文设计。再有就是一些学生要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类证书以及一波接一波的招聘会等原因, 挤占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大部分时间, 严重地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 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可行性措施

1. 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教学计划体系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 本科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就是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因此, 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体系, 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 并将计划中所列的实践课程付诸实践。

2. 定期更新毕业论文的选题

文成于思, 思基于学, 论文的选题、写作需要一个阅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只有大量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 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 在阅读中得到启发, 在学习中不断思考, 在阅读和思考的多次反复中确定论文选题并加以完成, 这样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新意、有价值。这要求指导老师提供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专业背景, 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尽量将学科知识融入其中, 难度适中, 工作量适当, 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人一题, 从而保证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和针对性, 激发学生进行研究的兴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毕业论文导师制

指导老师的理论修养、学术水平、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国内许多高校由于扩招的影响, 不同程度地存在生师比偏高的情况, 许多教师都是年轻教师, 他们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经验, 甚至师德师风都有待提高。学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均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 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鼓励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 尽心尽责、倾情奉献。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职能优化的指导教师队伍。

实施导师制, 及早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校园内、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导师的指引下, 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时, 就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论文写作能力, 同时又获得了大量的素材, 从而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保障。

4. 合理设置课程, 加强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校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理论体系, 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训练作业, 但大都是以教师讲授的观点为依据演绎作业, 几乎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训练, 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很少从科研的角度要求学生, 高校本身也很少开设相关课程, 因而多数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写作能力功底薄弱, 对论文的选题、构思、材料组织、结构安排等方面均感到陌生, 许多学生不懂如何查找文献及如何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甚至连参考文献的格式都弄不清楚, 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时候无从下手就不足为奇了。

前已述及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不合理, 因此, 我校要合理设置课程环节, 妥善处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关系, 对于扩招所导致的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图书馆、教学基地等方面建设不足的问题, 学校应加大投入, 提高教学硬件水平, 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5. 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

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学生的写作时间具有限定性, 加之学生初次参加科研活动, 缺乏经验, 许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不成熟的特征。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时, 学生有的好高骛远, 盲目行事;有的犹豫不决, 无所适从;有的虽有一定科研经验和能力, 却不懂规范的格式。如果没有事先的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 要完成一篇质量过关的毕业论文谈何容易。

因此, 要对毕业论文时间作出调整, 如从第八学期移到第七学期初甚至第六学期末, 引导及鼓励学生提早构思论文题目, 查阅文献材料, 并配备指导教师对其指导。

参考文献

[1]陕西理工学院教务处编.陕西理工学院本科培养计划[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6:126

[2]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S2)

[3]李长艳.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EB/OL].http://www.gmw.cn/01gmrb/2010-05/03/content_1109171.htm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2

一、当前文科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毕业论文按照教学计划都安排在第四学年,即便不少高校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了毕业论文的选题及资料准备工作,但毕业论文的写作及修改大都是在第八学期完成的。在第八学期,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又有就业实习的要求,所以学生投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及精力明显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毕业论文的时间紧迫,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一些仓促过关的现象。同时,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也使学生从第四学年开始四处求职,一些找到工作的学生甚至提前到单位实习, 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安心完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选题模式不尽合理

毕业论文的选题,一直是个较难管理的环节。学生选题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教师提供选题、学生根据选题选择指导教师。其影响是有些题目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有很多学生选择,而理一些论性较强的题目则没有学生选,于是学院出面协调,对有些题目进行硬性分配,这就势必造成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论文题目不感兴趣,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些学校则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的模式。学生带着选题或者不带选题选择某一指导教师。对有选题的学生,教师仅对其写作方法做些指导; 对没有选题的学生,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兴趣点,给出选题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后最终确定选题。

比较两种选题模式,不难发现,第二种模式较为灵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尊重,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的自主选题只是一种良好的想法而已,自身的知识系统及能力都无法使毕业论文的目的得到实现,往往是毕业论文写到一半时,才发现自己驾驭不了论文题目,于是中途换题,搞得十分慌张。同时,指导教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也不是十分了解,有些还未曾谋过面,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也不能在教师的网络系统中查询,故而对指导教师来说,有些学生也是十分陌生的,学生自带的选题和自己为学生设计的选题是否合适,都还需要最终的结果来说明。

3.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方法不够科学

文科类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性。以笔者所在的中文系为例,虽然也确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其中涉及“学习与工作态度”“选题的价值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水平与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答辩效果”等七项,但也只能大致反映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往往根据只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给定成绩。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生成过程中,这种不科学的现象就更明显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中,指导教师的评阅成绩占40% , 除指导教师以外的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占30% ,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占30% 。这个比例看似很公平,但在现实中因为时间的短暂,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只能在与学生接触的几分钟内打出成绩。而在这几分钟内给出的成绩中,印象分的因素占比很重,故而学生论文的总成绩就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真实情况,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辛苦努力得不到承认而感到郁闷,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自己的投机成功而自鸣得意。成绩评价的标杆失衡,也会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策略

1. 保证毕业论文在较为充足的时间内完成

如前所述,可将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适当提前,可从第三学年就开始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完成选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到第四学年的上学期,还有些专业课程需要学习,学生可将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和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此, 当繁忙的大四下期来临时,学生的毕业论文就不会与工作实习相冲突。

2. 抓好选题环节,提高选题质量

文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偏于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不大,很容易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再加上大多数毕业生以就业为目标,很难静下心来研究理论问题,毕业论文的质量堪忧。

若是在论文的选题环节,就考虑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选题,为学生量身定制选题,学生会因为兴趣的导引,而主动参与论文的准备与写作,从而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如根据现在学生大多喜欢上网的特点,可为他们设计关于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的选题,既能照顾学生的兴趣,也能将课本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同时,出于学生就业的目的,也可结合学生的就业倾向或就业实际设计选题,如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找到了某酒店,签下了就业协议,并已在酒店实习。指导教师就可为其设计“酒店服务用语的语言研究” 的选题。

最后,毕业论文的选题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对某问题的强烈兴趣,指导教师亦可为之设计选题满足其愿望。同时,指导教师若有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也可从中设计些选题让毕业生来做,这样,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

3. 对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要科学化和系统化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各个高校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大都从论文选题的质量、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完成论文的态度与纪律等、论文成果的质量、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采取量化的方法,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作出评价。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出台之前,这个评价体系也能反映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些真实情况,只要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认真审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能力就能得到恰当的评价。为使答辩当场给出的成绩客观公正,答辩小组成员应预先审查该组学生的毕业论文, 给出一个初步的成绩,再结合答辩现场的答辩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

摘要:随着本科生就业形势的加剧,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呈现出滑坡的现象。如何统筹管理高校文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成为高校教师团体颇感棘手的问题。对高校文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3

【关键词】 旅游管理;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2003年起,我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加,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的高峰,是2003年的3.43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无烟产业”的旅游业,已经与石油业、汽车业一起发展成为世界三大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不再是奢侈的代名词。据统计,2014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势在必然。但从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严重:汪剑明研究认为,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两年后仍留在原旅游企业的不到20%。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三年之内的对口就业流失率接近90%。杨卫武等调查发现,旅游院校毕业生行业流失率在20%-40%左右,而综合性大学行业流失率高的能达到70%。大学毕业生是高级宝贵的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探索、构建适应旅游行业要求的毕业生胜任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文献回顾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 Clelland)在1973年提出了“胜任力”这个概念,认为胜任力包括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能力、技能、特质或动机等。自从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以来,有关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在国外,冰山模型、洋葱模型是比较著名的胜任特征模型。冰山模型由麦克利兰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可分为知识、技能等位于冰山水上的显性部分,以及社会角色或价值观、自我概念、个性和动机等位于冰山水下的隐性部分。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像圆葱一样,从内到外分为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不同的层次,其中动机是内核。塞尼.M.斯潘塞博士(Signe M·Spencer)等在传统冰山模型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新的冰山模型,将自我概念特征引入胜任力模型。在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行业包括家族企业、通信业、IT企业、高校、医院等领域,研究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管理干部、辅导员、班干部、医生、护士等,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从二维度到多维度不等。

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刘新民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岛9所高校2008年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构建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素质和能力。姚若松通过对广州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要求,构建了任务管理维度、自我管理维度、人际管理维度、运筹能力维度、冒险创新维度、岗位管理维度的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六因素特征模型。王蕾等对浙江省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研究,构建了四个因素特征模型:核心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角色胜任力、其他胜任力维度。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流程

在参考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特征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笔者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步骤,主要如下:

1.文献分析:在分析以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文献和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绩效标准,选取有效样本,区分胜任力强的群体与一般群体。

2.行为事件访谈:请被访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围绕自己的本质工作,介绍3个成功的经验和3个令人感到失望的经历。要求受访者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的目标、实际采取的行动、最后的结果以及受访者的感受等。访谈时要做好录音和记录,输入计算机,整理成统一格式的文稿。为保证模型的客观、有效,访谈必须做到双盲设计,访问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保持中立,不对受访者的描述做主观评价。

3.访谈编码:在对分析员进行培训和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胜任特征字典对文字记录进行分析,统计各种胜任特征在文稿中出现的频次,并对表现的复杂度和广度水平进行编码,确定各个要素指标的程度。

4.问卷调查:根据访谈编码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取五点量表法,请被试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1-5级的评定。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进一步完善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

5.构建胜任特征模型:对搜集、编码的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指标,分配权重,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三、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经过试验和调整,得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特质、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

个人特质是个人具备的,能够对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潜质。岗位胜任力是特定岗位上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后天的培养、锻炼可以提升个体的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主要是指能够辅助个体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或胜任岗位的能力,包括风险承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等。

四、小结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特征模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岗位胜任能力是核心,反映了个体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个人特质和其他胜任力是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岗位胜任力的层次和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保障。依据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胜任力。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74-76

[2]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91-97

[3]孙杰,孙宝民.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0(4):131-134

[4]董海英,万学红,吴敏.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4):348-354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简历 篇4

yjbys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7年6月

民 族: 汉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身 高: 173CM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工作地点: 不限

意向岗位: 经理助理

期望待遇: -3000

教育背景

学 历: 大专

毕业学校: xx学院

就读时间: 09月

毕业时间: 07月

系 别: 旅游系

专 业: 旅游管理

英语能力: 精通

计算机技能: 熟练

能力与专长:

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以及软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工作经历

12月-207月 xx饭店 实习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试以后被酒店西餐厅录用,接受西餐的接待和吧台调酒培训

年7月-10月 xx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旅行社管理公司 办公室主任助理

从事行业: 旅游业

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工作描述: 在工作期间积极主动,深的领导的好评被聘为办公室主任助理、协助办公室主任处理公司日常行政工作。

个人自荐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5

在当前人数多、时间短的情况下,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是每一位指导老师面临的挑战。目前的毕业环节管理模式已经运行多年, 已不适应新世纪化工制药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急需改革。为此, 我们从毕业设计的制度建设、选题内容、过程管理、答辩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以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环节的质量

完善的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是毕业设计正常运行的保证。学院制定了《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规定》, 对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学生等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 由于考研复试、找工作等原因请假情况较多, 学院根据请假时间长短, 采取多级审批和登记制度, 并要求学生及时请销假。对于无故缺勤一周或请假累计达四周者, 取消答辩资格, 成绩按不及格计。

对在校外进行毕业环节的同学制定了更严格考核制度。校外的同学, 由学院指导老师负责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每两成果拉进企业单位, 与合作单位一同进行检验。但是外贸跟单以及商务谈判往往不是短期员工或兼职员工的试验地, 这给课程改革效果检验提出了难题。如何突破客观制约,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此门课程的实用性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呢?

我们通过组织英语联谊会, 与本院英语专业学生交流, 提高其英语口语和听力运用能力。参加资格证考试, 辅导学生通过外贸跟单员考试, 从硬件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 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综合考量学生服装专业英语学习情况, 以任务成绩为重要评测手段。目前英语类考核基本上采取了纸质答卷考核和人工听说考核两种方式。服装专业英语课程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 尤其是服装设计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对考核方式进行整合。鉴于高职学生, 尤其是服装专业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应考锻炼不丰富, 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动手欲望较强烈的特点, 我们可以采用用分段、分组任务考核, 以及外贸口语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将课程任务与任务考核统一起来。为了考核的顺利进行, 将班级人员分为小组, 组员人数不宜过多, 以免造成抄袭或组员贡献不均等而导致课程评价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5. 结语

语言学习从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能通过一朝一夕的周向学校导师递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并在企业工作结束时由企业给学生填写鉴定意见, 以此作为判定该生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学院负责组织答辩, 给出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在中期检查前一周和毕业答辩前两周返回学校, 准备毕业论文及答辩。

此项规定确保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出勤率, 并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保证了毕业论文和答辩的质量。

二、以合理的选题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内容

注重提高化工制药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 在选题上, 应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一些教师科研工作业绩突出, 承担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但是工程设计类题目较少, 以实验研究为主, 由于教师的科研课题直接与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相关, 这也导致毕业环节课题中工程设计类题目较少, 部分学生只会做试验, 不懂工艺流程设计, 成为偏科型人才。工程设计是化工制药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需要我们培养具有此方面素质的人才, 因此在毕业环节中学院鼓励增加设计性课题, 并为参加设计性课题的同学无条件提供上机条件, 确保学生的设计时间, 提高效率。

三、用对过程的管理及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下, 学生往往理论比较扎实, 实验动手能力较弱, 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毕业设计时间受到限制、毕业设计课题存在局限性, 但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 结合毕业课题, 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 在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自己独立设计并安排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指导老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 以身作则, 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中来, 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制定周密的计划, 采取严谨的科研态度。毕业设计期间, 我院要求老师每周指导学生的次数不低于3次, 每次学习就可以提高。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 面对企业不断提高的门槛, 英语语言作为学生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愈发重要。我国珠三角服装产业的不断转型, 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英语学习,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就业, 对于其职业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开展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活动, 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排斥心理, 从内容上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 从效果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实现教学双丰收, 从而进一步改善地区劳动力构成, 提高珠三角服装企业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占东.中外教育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5:

[2]张仁英, 李晗.浅谈服装专业英语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 2008, (30) .

[3]叶玲, 刍议服装专业英语的技巧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

[4]常丽霞, 谈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高俊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科技系, 江西南昌

摘要:我们要改革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把案例教学和分组教学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教学方法多样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引导, 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可以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快、更有效地使学生建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体系, 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职《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学考核方式

1. 引言

Java作为目前功能强大、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 它所具有的面向对象, 以及和平台无关等特性是当今企业电子商务开发、信息建设、WEB应用程序等应用软件开发的首选技术。为此,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也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但由于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抽象、枯燥、难懂。针对本课程难学的特点, 我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 改革《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 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高效的实践方法, 经过实际检验, 效果良好。

2. 传统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 大多数高职的程序设计课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很多教师发现有时精心准备、滔滔不绝讲解的内容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不低于4小时。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进度等情况,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并定期组织毕业环节进展的汇报会, 开展相互讨论和交流,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及时指出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 以及如何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钻研,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 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严格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 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 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帮助学生克服科研上的困难, 培养他们肯吃苦、肯动脑、勤动手的良好的科研素质,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并顺利完成其毕业设计。

四、用三级二次答辩的形式使学生得到锤炼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良好总结, 通过答辩把学生在毕业设计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和交流。高校本科毕业环节是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 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 指导老师要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我们把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看成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好机会。但是, 有的同学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实验进行得也很好, 但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较差, 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工作完整地表述出来, 这就需要在毕业答辩环节得到更好的锻炼。

我院每年本科生毕业答辩都进行“三级毕业答辩”, 包括小组答辩、系级答辩和院级答辩。顺利通过三级答辩的同学可取得毕业论文的合格成绩。此项政策我院已开展很多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我院对毕业环节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 并加以实施, 成果显著。

一是系级答辩过程中指导教师与自己的学生采取“背靠

沈臣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以课本为主、以程序设计语言自身的体系为教学路线, 侧重于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句和语法的详细讲解, 没有把逻辑与实际编程解题思路作为教学的主线。教师大多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却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时,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 Java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 和其它过程化语言比较起来, 需要转换思维, 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 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概念抽象、内容枯燥难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上机实验课没有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 在学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时, 学生的普遍反映就是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 显得很被动。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没对实验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动手能力相当差。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事先布置几道编程题, 然后要求学生上机编程操作验证, 教师在机房不停地来回走动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但由于学生上机目标不是很明确, 再加上这种实验方式使学生没有紧迫感, 学生有时甚至觉得无事可做, 从而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旦进入企业, 就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从而造成了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 背离了高职教育的目的。

背”的形式, 即二者不同时出现在同一答辩组, 以提高对答辩学生的要求。二是院级答辩采取“二次答辩”的形式, 即每个系级答辩小组答辩成绩最后1—2名同学参加院级合格答辩, 凡院级答辩不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 并将参加学院于同年的7月初至9月初组织二次合格答辩, 通过者方可取得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绩。

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在8—10分钟内阐述清楚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 PPT的制作要求内容精练、突出重点, 不允许出现大量的文字内容, 应以课题背景、实验结果与讨论、创新点等作为答辩PPT的关键内容。并且每位同学要求有5—7分钟回答问题的时间, 这就能充分反映出每位同学毕业环节过程中具体工作情况和对本课题的熟悉情况。

通过改革毕业答辩形式, 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效果显著。学生制作的PPT精美程度明显提高、内容精炼、错误明显减少;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能够做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避免了答辩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管理的改革, 强化了毕业设计 (论文) 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实践能力, 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者从化工制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入手, 从制度建设、选题形式、过程管理、毕业答辩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化工制药类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改革

参考文献

[1]倪化境等.提高毕业设计 (设计) 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101-102.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6

1 毕业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其诱因

因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多以毕业论文答辩方式为主, 故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以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选题不当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做出的毕业设计, 就是在论文中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然后运用自身在这数年中积累下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去分析和解决所选择的课题。于是, 一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学习知识之后是否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到毕业设计中, 将会直接影响到该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而毕业设计的选题, 需要同时满足务实性和适度性两个要求。

举例来说, 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应该选择一个在现实中存在的具体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个企业, 某个事业单位, 或者某个商业组织, 甚至是某个具体的管理类事件, 这样既可以保证研究内容务实, 也可以避免研究范围过大而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或者内容不够全面。然而, 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选题时只看到了表面, 却没有深入地探究研究对象的本质, 甚至对研究对象是否在其知识结构内也不够清楚, 只是凭借自身的兴趣去选题, 而没有满足毕业设计对务实性的要求, 于是因无法靠自身能力完成而使毕业设计搁浅。

1.2 创作能力不足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 其课程多为文科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通常是理论性的平面知识, 由于缺乏具体的“事物”, 所以授课内容无法给人以“空间性”的感受, 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对象。高校对知识点的考察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这些缺点被掩盖, 然而创作能力不足这一缺点却在毕业设计中被更直接、更突出地折射出来。毕业生会更多的选择现有的资料进行简单拼凑, 却缺乏对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虽然在数年的学习中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知识, 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找出研究切入点, 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曾经积累的经验来分析处理资料。于是, 在这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之中, 要么是对论文题目没有进行内涵性的深入理解, 要么是对资料的处理知识简单的截取与粘贴, 在整体上都缺乏创新能力。

1.3 思想认识有误区

通过对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 许多学生都不够重视毕业设计。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过是对这数年所学内容的总结, 所以只要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另一些学生认为工作比毕业设计更重要, 教师不会因为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而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就业, 毕业设计不过是规模较大的作业, 于是在形式上简单地堆砌出一篇论文来敷衍教师。思想上的认识使得学生们仅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论文上, 最终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极为低下。

1.4 学校的错误管理

学校的错误管理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大部分高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这一学年是毕业生最为忙碌的一学年, 毕业实习、外出应聘、各种资格考试, 使毕业生的精力远远无法支持如此大的压力, 时间与精力被大大挤压, 于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再加上学校缺乏对学生社会调研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力不足, 于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是学校与专业的连年扩招使得导师很难做到一对一的指导, 一对多的指导模式导致导师难以将精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于是必然导致学生受到的指导被分散, 如此松散的师生联系将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再加上导师致自身能力的不足、学校审批制度的不严格, 无疑使毕业设计难以做到“严把关”。

2 改善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做法———教学改革

相较于高校开设的其他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学生在文字处理和文字表达两方面的工作能力更加重视。而影响学生这两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正是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故高校应该针对毕业设计进行教学环节的改革, 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导, 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进而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用能力。

2.1 结合企业或社会的实际来选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市场中, 面对着各种竞争, 许多新事物不断地诞生, 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 这些新问题与新事物都可以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选题方向。由于这些问题非常具体, 所处的环境也各有差异, 故可以使用不同的理论来分析, 所以与社会及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主题, 在论文选题上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举例来说,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广告策划等强调微观价值的应用性主题, 都可以满足毕业设计关于务实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已经在实习或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来说, 可以直接结合自己实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亲身思考来探讨解决之道, 由于他们的毕业设计与工作实际联系非常紧密, 于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会令人非常满意。虽然毕业设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会使学生与教师都面对着一定的压力, 但是具体实例之间的差异使得毕业设计具有了创新性, 学生在寻求教师指导时, 也会接触更加频繁, 紧密的师生联系也将会保证指导具有有效性, 于是毕业设计质量将会随之明显提高。

2.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改革

若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改革, 首先需要高校进行社会调研, 以明确人才市场或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然后根据从业方向来设置教学计划, 如第一学年培养学生技能, 第二学年学生选择就业方向, 第三、四学年按照具体的方向进行具体教学与实习,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选题混乱, 设计内容不符合实际。

这种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改革方向有如下几个:一是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模式, 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参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完全不同的环境, 享受差异显著的资源。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 毕业生大多会成为应用型人才, 而这种应用型人才, 自然不会撰写出浅显的理论性文章, 他们高水平的理论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做出的毕业设计必然是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 对实际问题必然给予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订单式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 这是一种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高效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 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 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就业相适应, 也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的科研创新方面有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毕业论文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2.3按照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是进入企事业单位并承担起管理者的角色。故在校期间, 学校既要培养其专业能力, 也要塑造其综合能力, 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 既要做到理论素养的不断提升, 也要实现论文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日常教学应该以上述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 而不要以毕业设计作为教学目标。

举例说来, 可以采取简化毕业设计相关教学环节, 加强对毕业设计本身内容的考核;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毕业设计研究深度的要求, 转而注重毕业设计和实际管理问题的结合。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教学改革, 学生才会在选题、调研、搜集文献资料、获得教师指导等方面得到自我的提升, 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毕业设计中, 使毕业设计成为理论实践完美结合的分析报告, 而非浅显的理论性文章, 学生也可以更完善地面对学校开展的相关考核。

3 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在毕业设计质量上一直存在着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问题。本文对毕业设计问题进行了介绍, 进而阐述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改革——以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04) .

[2]程芳.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商业经济, 2010, (14) .

[3]丁炎.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5) .

[4]骆建艳, 周春蕾.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改革研究[J].消费导刊, 2008, (24) .

[5]旷开源.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 2008, (09) .

[6]潘连柏.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旬刊, 2011, (17) .

[7]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7, (05) .

[8]丁炎.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5)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7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卷调查,实践教学

0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管理工程、涉外建筑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被整合的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1]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 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武汉工程大学从1999年开始设置工程管理这个专业, 迄今为止已经有10届工程管理毕业生。为了系统地收集该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资料, 掌握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设计为半封闭问卷形式, 共有15个选择题和2个问答题。问卷由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现状、就业期望及教学建议四部分组成。通过这些调查问卷的回收整理来反馈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信息。此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公开发布, 邀请各位工程管理毕业生填写问卷的方式实施调研活动。发放日期是从2014-3-24到2014-4-15, 共发放问卷100份, 共回收80份, 回收率80%。此外还以打电话、网上聊天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一些问题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

2 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调研结果

2.1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调研毕业生就业现状首先从就业领域开始。从图1可以看出,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占82.5%, 其中在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的占45%, 在工程 (造价) 咨询公司的占11.25%,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占17%, 在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的占7.5%, 而此外在其他行业的占17.5%。参与填写问卷调查中男生占73.75%, 女生占26.25%。

由以上数据可知: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接近一半的人毕业了选择在建筑施工企业工作。通过QQ与工程管理毕业生交流, 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工程管理的男生比较多, 建筑施工企业需求量大;二是因为企业要求毕业生从基层做起, 先去现场承担项目的技术性工作, 对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更好的胜任项目管理、造价等工作岗位。

该校工程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 获得造价工程师、项目管理师和建造师的基本训练, 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咨询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从图1上看,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基本上与该校的培养目标一致。

2.2 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其次从就业岗位进行调研。从图2可以看出有52.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毕业后都是从事造价员这个岗位, 从事管理人员工作岗位有15%, 做施工员的有8.75%, 有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从事市场开发。从饼状图可以发现填写问卷的毕业生没有人从事监理和资料员的岗位, 还有18.7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从事其它的岗位。

从图3看出从2003-2012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规模空前, 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 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 (包括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 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一半左右的毕业生从事的都是造价员工作岗位。

2.3 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图4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填写问卷的电脑IP地址,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毕业生工作的区域分布。

从图中看出, 4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在湖北工作, 据调查问卷其中在武汉工作的占30%, 占相当大的比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和武汉最近几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关系, 整个武汉市就有大大小小的项目5000个左右。另外由于问卷的发放对象大部分是湖北人, 也是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原因。

通过QQ、短信、电话与毕业生交谈再结合图4数据分析知道2003-2008年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工作的人较多一些, 而在2009-2013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就业的比例呈减少的趋势, 而在西部地区或者二、三线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就业的比例呈总体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 尤其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比较紧张,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要想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面临的竞争很大。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与国家这几年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有很大的关系, 西部地区的建筑市场逐渐扩大, 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4 专业职能技术证书

根据问卷调查有60%的工程管理毕业生在本科期间都考了五大员证。有27.5%和22.5%的毕业生工作之后分别考到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现在项目经理证已经废除, 企业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持二级建造师证上岗。还有20%的毕业生没有专业技能证书或者持有会计、公务员之类别的证书。一级建造师与注册造价工程师分别只有一个人考到。执业资格证书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各种专业职能技术证书可以为建设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努力考到专业智能技术证书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实现自己的价值。

2.5 就业发展与期望

问卷调查结果如图5-8所示。

(1) 从图5中可以看出有46.25%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国企, 30%的毕业生在私企, 在股份制企业的占11.25%, 剩下的12.5%的毕业生在其他性质的单位。通过与毕业生的交谈了解到毕业生刚毕业时更愿意去国企, 国企的管理制度比私企要更加全面完善, 同时国企也招人。不过国家在大学教育这方面进行了扩招, 毕业生越来越多, 国企的用人门槛逐年提高, 因此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 根据图6可得在国企工作1-3年有30人, 在私企工作1-3年有21人。且在国企工作1-3年年薪3-5万有12人, 而私企有10人。毕业生刚毕业时国企的待遇比私企稍好一些。然而工作4-6年、7-10年时, 国企与私企的待遇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 只要有能力, 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 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哪种性质的企业都是受人青睐的。

(3) 根据图7发现有90%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现在的工作。只有8.75%的毕业生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这说明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可以胜任工作。但是有51.25%的毕业生觉得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心里的预期, 有47.5%的毕业生觉得符合心里的预期。两个比例基本持平。不排除个体差异, 目标不同的原因。

(4) 从图8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工作能力成长较慢, 晋升机会较少占40%;工作能力成长较快, 晋升机会较少以31.25%位居其次;然后是工作能力成长有限, 晋升机会较多占16.25%。最后工作能力成长快, 晋升机会多的有12.5%。结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晋升机会多只有28.75%, 说明工程管理的毕业生发展前景没有预想那么好。

2.6 知识结构分析

从图9中可以得出有63.75%的工程管理毕业生认为毕业实习是最重要的, 有48.75%的毕业生认为生产实习很重要, 38.7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计比较重要, 剩下的25%的毕业生觉得毕业设计业比较重要。

这些数据说明毕业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这些综合实践教学的内容被工程管理毕业生认为很重要。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职能水平, 使综合实践教学成为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单位实际业务能力要求之间的一个桥梁, 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岗位专业适应能力。

3 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表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所学课程多而不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相对缺乏。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土木工程专业课课时少:工程管理专业是依托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全过程管理。土木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要比管理课程课时多。 (2) 实践课程少:从如今国内各个学校工程管理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 理论教学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实践教学。 (3) 校企合作难以落到实处:目前企业还没有接纳学生实习的强制社会责任和义务, 学生到企业实习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和安全责任, 且一般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利润。

4 教育改革建议

4.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课程设置上要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1) 了解职业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基于实际项目开展案例教学。学校应该建立案例库, 整理案例的完整资料。然后设置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 老师生动形象地解说某一案列项目中的工程管理任务。 (2) 以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 探索构造新型课程体系。

4.2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

(1) 专门实践导师。许多实践课程都是类似学期末的实践作业, 很难让学生重视起来。如果设有了专门的实践导师, 学生可以随时与导师进行探讨与沟通, 导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安排实习内容。 (2) 沙盘模拟系统。沙盘模拟, 是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设计的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有很大的困难, 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建筑工程及施工流程模拟室”、“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工程软件与工程估价实训室”、“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等。模拟系统应该对学生开放, 并不只是安排课程的时候才能使用, 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3) 实践课与工作接轨。首先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 设置满足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关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格考试也可以作为实践课程的指导, 我国主要的资格考试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注册建造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这些资格考试在工程管理这个行业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4) 建立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是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很大的难度, 建议由学校出面, 与相关工程造价事务所, 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工程管理本科教育一般都是4年制, 可以增加一年变成5年制, 而最后一年就是在企业实习, 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国家应予政策上的支持。双导师制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 也可以为其适应社会提供一个缓冲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张飞涟, 李昌友, 王孟钧.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1-12.

[3]李秀芳, 陈自力, 金季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J].中国电教育, 2013 (19) :200-202.

[4]陈敬武, 徐秋梅.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10, 12:6.

[5]李艳杰, 陈金霞.工程管理专业采用沙盘模拟训练的必要性分析[J].大家, 2012, 08:169.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8

關键词: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水平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过程,同学们可以强化各门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从工程设计、实验技术、工程系统测试等多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培养一种能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的独立工作的能力,以便为将来进一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怎样管理、指导学生完成好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确保质量,提高效果,是高等院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主要任务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是直接来自微电子工程建设、研究项目的实际课题,也可以是有明确工程背景或实际意义的模拟课题。无论是哪种课题,都必须要求学生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课题,圆满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要以微电子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任务为结合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技能,科学实验的水平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制订详细的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计划和各阶段计划;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完成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中外文文献的阅读;对相关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绘制电路图、完成设计方案的实验室试验并有条件地进行工程化实验;按学校制定的规范撰写好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二、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工作的思想准备不充分。要完成好毕业设计工作,知道老师和所指导的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前要求师生认真审阅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指导老师一起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计划。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毕业设计是对相关课程设计的扩充,因此,在不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就匆匆着手设计,遇到问题时,经常依靠设计手册、资料来模仿设计。还有的学生很不认真,干脆不查资料,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相象去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对设计缺乏系统考虑,没有全局观念。因此,这些学生的设计成果往往与专业教学要求差距较大,学生的收获也较小,毕业设计对他们没有达到专业练兵的目的。

2.缺乏深入研究精神与创新理念。微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质是一个分析、归纳、设计、具体实现的过程。而有些学生总是自己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为由,设计前不对具体问题做详细分析、设计后对设计方案又不加以好好地论证,照搬书本或设计范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设计方案的选择优化学生是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而在具体的电路调试和设备选型设计阶段,学生总是感觉无从下手。在电路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学生也搞不清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3.在优化方案设计中综合比较能力差。微电子工程的优化比较,主要反应在系统性能比较方面。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总是把握不住综合比较,以至于完全参考资料中成熟的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成熟的电路或工艺,或完全采用老师推荐的方案,缺乏自己的主见。

三、提高管理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途径

1.引导学生选好题目,做好思想管理工作。毕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课题,因为课题难易程度与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毕业设计的安排与质量。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满足专业教学的教学要求,选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②要切合实际,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知识水平,题目不要太大或太小,难度要适中,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③做好设计前的思想管理工作,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进度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如果那样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是极为不利的;组织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调研,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完成好毕业设计的兴趣;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焦虑情绪和时间的紧迫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思想准备;让指导老师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预先向学生提出,使得学生在设计中尽量少犯错误。

2.认真管理、指导,鼓励创新。管理、指导毕业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要求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求他们讲究指导方法的管理。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适应不同学生的指导方法,即教师对总体设计要求,可以一起指导,对于各个学生设计的部分,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指导。在指导和检查过程中,要教师抓住学生的主要设计思路,把握好各个学生的设计大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控制设计的主导方向,逐渐改变原来课程设计的习惯思维,使设计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在设计过程中,要指导老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在设计思路和实际调试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设计方案选择时,让学生大胆设计,只要主体方向没有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进行设计,让方案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在学生遇到实际调试问题时,指导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有益引导,使学生能够找到排除疑难的方法。对于生产工艺的选择,多给学生关于实际生产中工艺流程、工艺指标方面的提示或引导,或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有选择地在实习单位多做有关生产工艺方面的了解与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更多地体会到好的生产工艺对提高生产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综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管理。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另一方面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这就要求不仅要采用较低的成本而且还不能降低性能。因此,方案的选择与优化的管理是整个毕业设计比较关键的一个过程。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微电子的技术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因素是方案的主要关键技术,只有控制好关键技术,才能使设计方案在实施后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不断了解微电子中原器件的价格体系,让学生明白设计一定要讲究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更低的工程成本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这个设计理念一定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就开始建立起来。

4.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系统组织与管理。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主要是在本科的第八学期完成,但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第七学期开始开始毕业设计工作。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包括以下阶段:①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教师根据自己从事研究的情况和实际项目的需要,拟定题目,学生根据题目选报指导教师,经过双向选择和协调,确定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要求和结题标准。②开题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全部学生的选题进行检查,保证学生的选题符合专业的要求,并能较好地完成;③中期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学生完成设计(论文)的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基本完成大部分设计工作,如设计报告或程序调试,拿出论文的大纲。对于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给予适当的批评,另一方面,责成相应的师生尽快纠正自己的不足,抓紧完成预定的毕业设计,不能打折扣,而且在期末重点检查。④结题检查:由教研室组织,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检查,要求除论文外,毕业设计工作成果要以可见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大结题检查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学生没有设计成果或即使有设计图纸,但错误连篇,这样的学生不能给予结题,不能参加正常的答辩。⑤论文评阅:由教研室组织,集中全教研室的教师,按照学院规定的评阅标准对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评阅意见;⑥答辩:按照学校安排组织答辩。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9

X city,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名导游,如何在导游的过程中使客人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愉快的气氛,如何在带领客人游览的过程中将X city深厚的底蕴用语言淋漓尽致的语言传达给客人,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客人认同,如何很好的组织自己的团队都是很关键的问题。因此我选择去旅行社实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客人,提高业务能力,积累带团经验,学习带团的技巧与语言表达的方式。

暑假提早到来,我的实习也开始了。终于等到了实习的时候了,很早以前就从学姐那里打听到了大三的下半学期有实习任务,那时候可以说是急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大家再也无法忍受当前这日复一日的填鸭式的教学,尽管从学姐们那里了解到实习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综合自己的总体计划,我决定联系一家有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实习。我有幸来到0000旅行社进行实习,在这里我向不同的人和事,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非浅。0000旅行社是一个经国家旅游局特许批准经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的享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综合接待实力的国际旅行社。巧合的是该旅行社的总经理是我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系的学长,在实习刚开始的时候他就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这更加使我想好好了解一下这家旅行社的实际情况——他们所做的工作流程和书上讲的是一致的吗?实际中的旅游团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我甚至开始盘算起我能在这个旅行社学到什么。

实习成果:

因为旅行社规模不大,所以在那里的职员的工作分的很清楚。主要分为外联、计调、财务、后勤四个部分。外联是整个公司最忙的单位,除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必须上心,还要主动和曾经的有业务往来的人联系,甚至只要是认识的业内人士,就都要保持联系。这样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发达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外联,尤其是做旅游的外联也是非常重要的。像公司这样的小型旅行社在做的旅游团往往是和大的旅行社合作的团,或者是和外地旅行社合作的小团,不仅要保证团队的质量,还要让合作的旅行社感到诚意与信任,以便日后的继续合作。因此外联的工作非常忙。计调的工作原则上说是为了旅游团安排相关事宜的工作,比如安排导游、住宿饭店、火车和飞机票等,但是计调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举个例子说,旅游团指定安排的饭店房间数目、房间类型有变更,影响到房间的价格变动,或者房间数不足。如果直接将这样的结果告诉给发团的旅行社,很可能引起发团的旅行社的不满,甚至影响到旅行团的运作。虽然表面看来计调没什么错误,但是问题确实在这一环节上。公司的计调通常都会通过与酒店负责人谈话来协调问题,当然这个协调是建立在技巧性的沟通上的。如果是很公式化的协调,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我在公司学习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业务往来的计调有时打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是我这样完全没经验的实习生所做不到的。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 篇10

一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 全局宏观把控毕业论文写作

在《大纲》中, 明确了“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 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 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这一要求仅仅只明确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撰写语言和纲领性要求。而毕业论文究竟应该怎么写、写什么, 学生还需要更为具体的细则来作为准绳。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而言, 每个学校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就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的详细指南。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一般要求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列明论文进度安排、选题范围和要求、撰写语言、最低参考文献数量等部分。一旦细则出台并能严格执行, 学生可从中了解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和要求, 学校也能从宏观上根据细则把控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以进度安排为例, 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 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由于本科生的研究深度欠缺, 因此本科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大量阅读前人理论、研究和著作之上。英语毕业论文除中文文献之外, 还需要学生阅览大量的外文文献。这一过程是集翻译、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在制定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时如能把整个论文进度提前, 将有益于学生的研究。同样, 选题作为论文的重头戏, 一旦选定研究方向, 切入点找得好, 学生论文自然写得也顺畅, 不会出现写不下去、需要重新选题的情况。所以在制定进度安排时也可以适当延长选题的时间, 让学生能找准切入点, 有时间将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做充分, 从而从源头上提高论文质量。

二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 实时调控毕业论文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通知》 (浙教高教[2004]137号) 中指出:“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也是衡量各校教学水平、进行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上, 同时也体现在导师的指导和学校的监管上。只有三方共同努力, 才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协作, 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就成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最好的助推剂。

在选题和结构方面, 可以建立从论文指导老师到论文小组再到专业的三层审核工作, 层层汇报、层层负责的预警机制, 充分运用专业老师的学术严谨性和权威性, 而学校作为管理单位可以起到总体监督、避免重复选题的作用。而在语言严谨性和格式规范性方面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审能力, 在专业和学校给出一定要求和参考模板的前提下, 激发学生自查和互查的能力, 互相取长补短有所学习和借鉴, 从源头上做好质量的保证, 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导师在语言和格式方面的后续审查效率。学校管理层面以表格工具的形式走程序化管理线路, 做到所有重要质量监控环节执行情况都有据可查。

三充分调动、利用校内外资源, 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 除了学生和导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外, 教学管理部门也应顺势而为, 为学生和导师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大纲》中推荐各校可将《学术论文写作》一课作为专业选修课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出于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考虑,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把该课的授课时间提前到和毕业论文同步的第七学期或第六学期, 提前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授课内容可以从单一的论文结构讲解扩展到图书馆的使用, 网上文献资料库的搜索和运用, 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性等具体实用内容。

上一篇:心智教育下一篇:市场导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