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抢修五篇

2024-09-12

线路抢修 篇1

农村低压线路具有点多、面广、走径复杂等特征, 且低压线路设备质量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线路的跨度范围也非常广泛,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在运行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线路故障。对低压电力线路的故障原因和故障类型进行分析, 采取合理的维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力线路运作与维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在电力系统中, 由于电力线路与架空线路均是电力网的主要构成部分, 所以它们的电能分配与输送都是非常重要的[1]。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电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电缆线路 (高、低压) 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中也越来越重要, 同时由于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本文就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做几点分析。

1.1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重要性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 电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发生故障, 电力系统就会瘫痪, 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因此, 确保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及时维护电力电缆线路故障, 是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必备条件。

1.2 线路运行安全对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

由于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布线情况比较繁杂, 所以其运行也会比较复杂, 因此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电缆线路的维护工作都会比较繁重, 维护进度也会比较慢[2]。再加上电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只要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运行发生故障, 就会对企业的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给人民群众及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确保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农村低压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

一般将造成农村低压线路故障的因素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故障是由线路设备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而导致的, 外因故障是由于外力作用而造成的。

2.1 线路设备自身问题的分类

线路设备的自身问题主要分为四种:一是断线, 主要是由施工技术不标准造成的绝缘子和导线的引流绑扎及绑扎等地方的扎线脱离, 进而引发电流中断或者导线烧断等故障;二是低压线路间的交跨间距不标准, 例如线路间的档距过宽, 档距过宽的电压线路容易造成导线的弧垂比标准大, 一旦遇到大风等天气, 非常容易连线, 继而引发短路;三是线路运行与维护不合理[3], 主要是因为线路巡视工作人员的不仔细造成某些设备的缺陷与不足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解决, 进而引发线路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且解决线路运行中的日常损坏与断股, 就会引发线路出现断线故障;四是线路自身的不足, 因为基于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工程只是改造了一部分线路, 还有很多地方的低压线路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改造, 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2 由外力作用引发的线路故障的分类

由外力作用引发的线路故障主要有五类:一是由违规施工造成的线路故障, 由于个别单位、个人对电力设备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其在电力设备保护区内施工时会出现违规施工, 例如高空抛物、缆线下钓鱼、撞断杆塔、挖断缆线等, 都会使电网出现线路跳闸故障;二是由个别外线维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线路故障;三是低压线路走廊内的违章建筑与树木造成的线路故障;四是人为损坏造成的线路故障, 如因偷盗电力设备及线路而造成的线路运行故障;五是由线下放风筝、钓鱼及焚烧植物等造成的线路跳闸等。

3 低压线路故障的抢修与维护措施

3.1 加大电力设施的更新力度与改造力度

现阶段, 很多农村的电压线路还是老旧线路,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 就应加大电力设备的改造力度, 特别是那些跳闸严重的电缆线路, 要尽快实现线路改造, 以便使其达到现阶段的用电需求。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电力设施更新、改造过程中, 不仅应优先对导线截面积大的线路进行更新、改造, 还要依据资金数量来分批次的进行, 以便保证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工程的安全性与全面性。

3.2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由于电力线路的长期维护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供电部门应在加强领导与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分工明确的电力管理体系, 以便提前做好电缆线路安保工作, 严厉打击损坏电力设备的犯罪事件, 加强县、乡、村线路维护联防工作[4]。同时还要及时对电力设备保护区内正在构建的或者是构建初期的违章建筑物进行劝阻, 并将《电力违章建筑事故隐患通知书》及时签发到建筑单位, 以便使其及时了解其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自身应负的责任。

3.3 小方杆处理

目前农网小方杆对电网的安全性有比较大的影响, 需要尽快治理。特点是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小方杆, 需要按照农网升级标准进行改造。在对农网小方杆进行整治的过程中, 应首先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对责任部分、责任人和整治资金进行明确, 编制农网小方杆的倒排工期表和补缺计划。

3.4 清除各类障碍

由于绿化类树木的生长周期比较短, 而电缆线路走廊内栽种的树木大部分是绿化类树木, 所以长期以来电缆线路走廊内的绿化类树木都是制约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由此清除电缆线路走廊内的违章树木是确保电力系统平稳、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是提供持续、安全、平稳电能的主要方法。另外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也愈来愈多, 严重制约着电缆线路的安全, 由此电力管理部门应定期清除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 以便及时消除电力线路安全隐患, 保障农村低压线路的安全运行。

3.5 加强线路巡检

一般来说季节气候与当地环境会影响农村低压线路的安全运行, 例如雷电、风、雪、雨等气候现象都会对低压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都有可能引发瓷瓶爆炸、断杆、断线等故障。另外随着电力设施及元件的逐步老化、变形、破损, 电缆线路的电气强化会逐步下降, 达不到原来的设计需求[5]。因此, 不仅要及时开展好防雷、防风、防汛等保护工作, 还要依据季节气候变化开展好春检、秋检、日常巡检等线路巡检工作。同时为了使巡检工作落实到位, 电力管理部门还要在出台责任制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好考核工作, 以便将责任风险和线路维护人员密切联系在一起。

3.6 强化电力法规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人民群众了解、理解电力法规, 电力管理部门应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来开展好电力法规宣传活动。开展宣传活动时, 应在农村、学校、社区等地方大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法》及一些典型的电力事故, 以便让群众在了解电力法规、认识电力设备重要性的基础上自发地保护电力设备。另外还要做好电缆线路的警示工作, 例如在电力重点保护区与塔杆上悬挂警示标志、在电力设备上书写警示标语与宣传标语等, 同时还要做好电力设备的防盗、防破坏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小偷盗、破坏电力设备等事件的发生率。

4 结论

总而言之, 低压配电线路影响着每一个用户, 只有做好运行管理, 加大检修管理力度, 预防外力的破坏、提高低压线路的改造力度, 才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努力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保证农村电网安全运行, 并使其保持一个较高的运行水平, 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健华.论述电力电缆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J].广东科技, 2008, 17 (20) :154-155.

[2]马学华.电力客户用电安全问题与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16 (10) :48-49.

[3]解广润.配电线路故障成因分析及降损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5, 23 (5) :92-93.

[4]薛聪明.低压输电线路故障解决办法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2 (11) :90, 92.

线路抢修 篇2

1 形成电力线路危险点的因素

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指的是在对故障进行维护或者检修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危险的部位, 这些危险点的存在, 对电力维修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严重的可以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在故障抢修过程中要及早的发现危险点, 并将危险因素加以排除。电力线路的危险点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运行或者检修过程中形成的危险点, 例如维修作业中应当保持安全距离, 需要使用绝缘工具, 等等。这类危险点易出现在检修或作业的过程, 随着工作的完成, 这类危险点也就消失了。二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产生的危险点, 例如下雨天有可能导致电路短路, 或者大风天气影响作业人员在空中作业的平衡, 等等。三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定操作, 人为的制造了危险点。

2 故障抢修客观危险点预防措施

2.1 实地勘察作业环境

配电线路故障抢修要求工作人员全面客观的了解抢修现场的环境, 工作人员应当实地考察, 不能仅凭主观的判断和经验来进行操作。实地勘察完毕后再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带电作业, 并准备好相关的符合故障现场的工具。

2.2 定期对作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

作业工具是作业人员在进行故障抢修时必须要用到的,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绝缘性, 一旦绝缘性被破坏, 作业工具也就没有安全了, 因此要加强对于作业工具的管理。绝缘工具要有专人进行管理, 存放于合适的环境中, 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测;在检修工具运输的过程中, 要放入专用的工具箱或者工具包里进行运输, 避免硬的物体摩擦绝缘工具, 造成绝缘工具绝缘性能的下降;作业结束后, 要及时清点检修工具的数量, 并按规定保管好工具。

2.3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对任务现场的环境进行说明, 同时布置相关任务的一种制度, 如果工作票出现偏差, 很可能导致现场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引发危险, 所以一定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的签发人员在签发时, 一定要充分了解工作票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并及时发现问题, 作出整改;作为现场的作业人员, 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根据工作票上的要求, 进行操作, 决不可擅自操作, 改变原定的操作步骤, 扩大危险发生的几率。

2.4 保持安全的电气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不足会引发作业中人员的危险, 造成人员的伤亡, 因此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具体在10k V配电线路故障维修过程中, 要保持对地40cm, 对相邻带电设备60cm的最小安全距离, 或者使用绝缘挡板进行隔离。对于不同电压级别的电力线路, 也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如果无安全距离或太近, 不适合作业, 则应当立即停止作业。

2.5 注重作业细节防止危险发生

在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的过程中, 许多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是造成危险产生的源头, 例如绝缘斗臂车应当在距离带电的线路1~2m缓慢的移动, 并且要保持动作的平稳, 防止绝缘臂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之前, 要检查设备是否牢固, 是否按规定置于合适的地点。

3 故障抢修主管危险点预防措施

3.1 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很多危险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危险有多大, 而是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忽视了看似不起眼的危险点。可以开展配电作业安全日活动, 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学习, 加深作业人员对于安全操作的意识;还可以通过观摩表演, 在其他作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作业操作, 由其他作业人员指出操作者在操作中的不当之处, 让所有的作业人员在亲身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在操作中的错误行为。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的根本, 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 所以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力度, 努力加深作业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

3.2 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

危险点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存在, 不良的操作习惯则是引发危险的主观原因, 如果两者同时存在, 很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不良习惯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疏忽大意导致的, 另一方面身边同事的放任、培训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不良习惯产生的诱因。

3.3 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

配电线路故障维修需要作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对于配电线路故障维修人员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最先进的配电线路检修技术, 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利用模拟线路维修, 加深作业人员对于线路维修的熟练程度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在真正的维修实践中操作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于凯, 王博, 林莘.10k V配电线路电流保护控制器的研究[C]//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线路抢修 篇3

关键词:电力线路;GIS;抢修路径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29-2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城市的电网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所有的这些情况都加大了电网线路管理和线路抢修的工作难度。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GIS模式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其除了使传统配电网分析管理模式中的较大随意性和人为性得到有效地改善之外,还使得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获得了极大地提升,进一步地促进了配电网的自动化发展。

1 配电网的特性

因为配电网本身具有较强的分散特性,在地理分布上其管理对象呈现出了点、线、面分布的这样一种特征。要想将电力线路GIS及最佳抢修路径明确下来,工作人员就要将配电网的实际特征明确下来。在电力系统中近几年来广泛地应用到了GIS:首先,在电网中杆塔、开关刀闸、变压器等各种设施都具有点状分布的特征,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将杆塔、开关刀闸、变压器等抽象为一个点;其次,所有线路和街道在配电网中的分布形式都是线形,其可以将配电网中点与点之间连通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最后,在配电网中由相关用户、变电站、开闭所等共同构成的供电系统呈面状分布[1]。配电网的各个设备因为具有上述的分布特征,所以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在配电网中点与点之间主要表现为杆塔的间距,点与线之间主要表现为开关刀闸的挂靠,点与面之间主要表现为相关变压器的隶属关系,线与面之间主要表现为供电范围的隶属关系。与输电网相比,配电网具有比较狭窄的供电范围。配电设施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因此其很容易与附近的相关建筑物之间出现交叉跨越的问题,再加上配电设备具有非常多的数量和频繁的变动,所以在进行配电网抢修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配电网的这些特性。

2 基于GIS的线路抢修路径优化

配电网的故障一般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在进行城市配电网建设的时候往往在道路附近设置配电网,所以不管哪个位置的线路出现问题,电力抢修人员就可以在配电网拓扑图的断点位置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抢修人员还能够对故障最近地点的断点进行大胆猜测,确定其属于故障所在点。此外,抢修工作人员还可以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做出假设,如果拓扑道路断点就是故障点,就可以假设与道路比较近的断点位置是故障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使抢修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2]。在城市的交通中包含着非常多的短路径种类,其主要包括最低的拥挤程度、最短的时间和最短的行车距离等,在对线路抢修路径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将以上城市交通短路径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与配电网抢修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其中具有最短行车时间的路径就是线路抢修的最佳路径。

2.1 数学模型

与城市配电网和交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那么其中最短路径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意两个不同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其次,其中一个节点到另外一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后,特定的两个节点之间的不同距离。只有将上述最短路径的实际问题明确下来,才可以将健全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从而更好地选择线路抢修的最佳路径。如果交叉路口在通行车辆所行驶区域内形成了一个结点集,这时候所有的路段在该区域内就会组成边集,在选择抢修路径的时候就可以将节点道路上道路的各种实时信息和实际的运行状况等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抢修人员花费最少的时间,尽可能快地到达配电网故障点,这是优化配电线路最佳抢修路径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首先要将出发点和故障点,两者之间距离最短的交叉路口找到,将其假设为T和S,随后在整个配电网中通过GIS将S与T之间的最短路径寻找出来。对整个配电网进行抽象处理,使其形成一个平面图G(V,E),其中顶点的集合用V来表示,边的集合用E来表示。以网络拓扑的定义为根据,如果有直接相连的边存在于点i到点j之间,这时候Xij=1,如果没有,则Xij=0。边的权重用Wij来表示,其主要指的是从点i到点j所要花费的时间[3]。在经过计算之后,就可以得出从S至T的中间点集合就是最佳的抢修路径,也就是(a0(S),a1...,a2,...an(T),最终可以将基于GIS的线路最佳抢修路径模型得出:

因为会受到交叉路口延误以及实际的道路限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Wij作为线路i→j的权重必须要包括两个部分,也就是交叉路口的延误时间以及正常行驶的时间。

2.2 线路抢修路径优化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节点道路上道路的各种实时信息和实际的运行状况等是影响选择抢修方法的关键因素,其同时也是优化最佳抢修路径的关键。最短的行车时间与最佳抢修路径的选择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行车时间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包括交通部门的管制、交叉路口的延迟时间、公路上的行车速度和各种其他的非人为和人为的因素。因为在同一交通路段上的不同时间在行车速度和行车流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不

同的时间中道路的权值也具有较大差异,这时候抢修工作人员在对线路抢修路径优化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段,从而使线路抢修路径优化变得更加合理[4]。

2.3 线路抢修路径优化的改进算法分析

通过对人工智能算法中遗传算法的利用,可以科学合理的求解本文构建的模型。遗传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初始群体的选择、产生、变异和交叉,随后调用遗传禁忌搜索算法将初始群体构建出来,并且将局部搜索的工作完成,接着在下一代的迭代过程中进入,确保使其满足相关的要求。通过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两者的结合,就可以使禁忌搜索算法的爬坡能力得以增强,而且还可以对遗传算法具有的较差的局部搜索能力进行弥补。与此同时,结合两者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具有较差的大规模问题求解能力、算法具有更加复杂的程度、整个求解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调用禁忌搜索算法、较低的算法执行效率等。在进化异常算法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实施探索,其对交叉算子探索基因空间的能力进行了充分地利用,能够立足于较大的空间搜索全局最优解。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较小的概率调用禁忌搜索算法。在逐步进化样本个体的同时,群体由于交叉操作随机性而变得具有相似性,这样就能够将禁忌算法的调用概率合理地提高。群体在本算法的后期将会逐渐地转向局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体的搜索比较侧重[5]。遗传算法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差的局部搜索能力,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对禁忌搜索算法的调用确保群体搜索的实现。本文采用3个阶段的方式对遗传算法的进化进行划分,[0,T1]是第一个阶段,[T1,T2]是第二个阶段,[T2,Tg]是第三个阶段,PTS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详见下面的公式。

3 结语

要想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必须要充分地做好电力线路抢修路径优化的工作。抢修工作人员在将配电网抢修实际特征明确下来的基础上,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基于GIS的电力线路管理和线路抢修路径优化问题,从而快速地抢修配电网故障,确保配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钱虹,黄正润,阮大兵.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3(2):169-173.

[2] 朱浩,张玉.基于改进的Floyd算法求节点间所有最短路径[J].电声技术,2012,35(12):65-67.

[3] 刘健,赵树仁,张小庆.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千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6-10.

[4] 胡保东.基于B/S模式的高压配电网GIS的研究与开发[J].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2(12):37-38.

光缆线路抢修规范 篇4

为缩短光缆中断故障时长,提高光缆线路故障抢修效率,特制定传输中心光缆抢修规范,用于规范日常线路故障抢修中人员配合、仪器仪表、工具、车辆、材料、抢修资料配备的事宜:

一、抢修人员职责

光缆线路抢修人员包括故障抢修组织人员、传输监控人员、外线抢修人员、机房测试倒纤人员;

(一)传输监控人员:负责传输网络的监控,发现故障、通知维护主管、地市维护人员、跟踪通报抢修进度;通过区中心OTDR监测系统测试故障断点;在用系统倒换至备用路由;抢通后网络性能验证;

(二)故障抢修组织人员:在接到光缆中断故障申告后立即组织维护单位进行抢修,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修方案并协调相关单位落实,跟进光缆抢修进度,协调落实光缆抢修后相关安全后勤保障工作,故障抢修完成后负责上报故障报告。

(三)故障现场抢修小组:负责现场故障点定位,抢通、修复故障光缆;反馈现场抢修情况和进度,收集故障现场照片;

(四)机房测试配合人员:负责利用OTDR进行故障测试定位,利用备用纤芯、备用光缆抢通在用系统,故障光缆接续过程中对纤芯情况监测;

二、抢修组织协调

(一)接到光缆故障通知后,由抢修组织人(1人)组织协调各抢修小组开展抢修工作和汇报抢修进度,避免多重指挥,减少与抢修现场的电话联系,减少对现场人员的抢修工作的影响。

(二)现场抢修人员应主动及时向传输监控人员汇报现场抢修进度,对抢修出发、测试判断出故障点、找到故障点、布放完代通光缆、开始熔纤、完成在用纤芯接续等关键点进行及时汇报,或在故障抢修期间每半个小时汇报现场抢修进度。

(三)传输监控人员每半个小时短信通报故障抢修进度,直至在用系统抢通为止。

三、抢修携带材料

(一)抢修工具、仪表、资料携带

1.故障现场抢修小组出发前必须严格检查抢修所必须的仪表、工具、器材及资料是否携带齐全,每个故障现场抢修小组抢修时必须携带的仪器、仪表、工具具体包括如下:

(1)OTDR(光时域反射仪)1台(用于现场故障再次定位,故障现场抢修小组必须携带OTDR,多个故障现场抢修小组同时进行抢修时,必须保证抢修现场要有1台OTDR)(2)自动光纤熔接机或带状熔接机1台(抢修带状光缆时用)(3)光缆开剥刀1把(4)光纤护套剥除器1个(5)松套管剥除器1个(6)光纤切断器1个(7)老虎钳、套筒扳手(或扳手)、电笔(杆路抢修必须配备)、螺丝批等工具1套(开启或安装接头盒用)(8)钢锯或剪缆剪刀(9)发电机1台(10)维护抢修车辆1台(11)FC/FC尾纤2条(用于现场打开接头盒测试)(12)铁锹4把(直埋抢修)(13)井盖钩2个(高速路或管道光缆抢修)(14)钢钎2根(高速路抢修)(15)梯子或脚扣3付、保险带每人1条、滑车2辆(架空光缆抢修用)(16)警示锥若干、道路施工牌两个、警示服每人1套(高速路抢修)、安全帽每人1顶(17)便携式GPS定位系统1个(可选,便于查找故障点)(18)照明灯每人1台(19)照相机1台(20)线路竣工资料(必须携带)(21)大太阳伞/大雨伞1把(雨天抢修熔接光缆时用)(22)联系电话(至少有两个联系方式,且其中一个联系方式必须为非移动公司电话)、手机充电器

2.机房测试配合人员在出发前必须携带如下仪表和工具:

1.OTDR(光时域反射仪)1台(干线抢修、机房内有OTDR的,可以使用干线机房内的光纤监测系统OTDR);2.光功率计1台;3.LD稳定光源1台;4.光纤识别仪(城域网内核心机房必须携带)5.擦纤器1个(或纤芯清洁纸);6.去除尘剂1个(可选)7.各种型号尾纤若干(FC/SC,FC/FC,LC/FC类型尾纤每种型号必须各携带1对)8.各种型号光衰耗器(SC/SC:3db、5db、10db)(LC/LC:3db、5db、10db);各种类型直通头(SC/SC、LC/LC)9.联系电话10.机房钥匙11.城域网核心机房通行单(出入证)12.机房ODF纤芯分配资料

(二)抢修材料携带 1.抢修光缆:

1)各级故障抢修时必须携带500米应急微缆。

2)各级光缆故障:携带故障段落同型号光缆或相同纤芯代通光缆至少300米。;

3)若无同型号的光缆可用同类型纤芯的光缆进行代通,代通光缆芯数必须大于原光缆在用芯数,抢修完成后再进行割接;

4)若现场抢修光缆仍不够用,现场抢修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抢修组织人协调调拨光缆支援。

2.接头盒:管道/直埋/架空接头盒4个以上;

(三)抢修人员配备

一二干、本地网直埋、本地网一级线路及中断业务的光缆故障时,必须安排2个现场抢修小组进行抢修,每组技术人员至少4人;对于多处断点的光缆故障,必须保证3个或以上故障现场抢修小组;中继段两边机房必须安排机房测试配合人员进行纤芯测试、倒纤操作。

四、光缆抢修流程

(一)故障断点测试定位

1.对于有光纤监测系统的故障段落,传输监控人员利用系统进行测试,将故障断点通知故障现场抢修小组;

2.对于没有光纤监测系统的段落,传输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代维单位相关人到机房进行测试定位;

3.对于一二干、本地网直埋、本地网一级线路及中断业务的光缆故障,故障抢修时必须安排人员在中继段两边机房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将两边的测试结果(断点距离机房的公里数)相加,结果是否等于中继段的长度,若一致则只有一个光缆断点,若少于中继段的长度则不止一个断点;

4.对于故障点不明显,无法正确判断出故障点具体位臵的,应按照竣工资料尽快打开距离故障点位臵最近的接头盒往光缆两个方向进行测试,再进一步精确定位;对于故障明显,旧缆余缆够长的线路故障可不接入光缆,利用余缆新增一个接头进行抢修;

5.对于能够判断故障点大概位臵,但不能精确定位到点的,可以利用较长光缆或应急微缆代通抢修,待系统恢复后再另行安排割接修复;

(二)故障抢通

1.对于安装有OLP备用路由系统的,传输系统阻断时传输监控人员先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倒换至备用路由,系统未能自动切换至备用路由的,在网管侧下发命令强制倒换;对于单端倒换的OLP系统,检查网管系统两端是否已经倒换,对未倒换的OP单板,进行强制倒换操作,该部分工作由区网运中心传输监控负责;

2.对于有备用路由光缆未安装OLP保护系统的,优先利用备用光缆倒通在用系统;

3.对于光缆未全阻,有足够备用纤芯的,优先利用备用纤芯倒通,再另行安排割接修复;

4.故障抢修时应遵循“一干/二干/本地网”和“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气好坏、不分维护界限,用最快的方法临时抢通高速率的传输系统,然后再尽快修复。线路障碍未排除之前,查修不得中止。

5.光缆抢修熔接纤芯的顺序为“一干—>二干—>本地核心层—>本地网汇聚层—>接入层—>备用保护路由系统—>备用纤芯”,对于有业务影响的故障则应优先抢通中断的业务,再熔接其他纤芯。

6.光缆开始熔接时,机房必须安排人员进行纤芯监测,保证纤芯熔接质量;

7.已熔接在用纤芯,但系统仍然报收无光告警,监控人员立即通知现场抢修人员检查熔接纤芯序号是否正确;若已熔接了备用纤芯,机房人员应利用备用纤芯尽快倒通在用系统;

8.在用系统接通后,现场应将在用纤芯盘进盘纤板,尽量避免碰到在用纤芯引发系统再次中断。

(三)抢通确认

1.在用纤芯熔接完成后,故障现场抢修小组指挥人员必须与传输监控人员进行网络恢复确认,确认在用系统抢通后再进行其他纤芯的熔接;

2.网络恢复正常指光路接通且光功率正常,SDH系统倒换结束;若光路接通光功率正常,SDH系统倒换超过10分钟未结束,监控人员立即通知现场检查纤芯是否接错,造成不同系统光路误对接;

3.对于有拉曼放大器的段落,光缆接续前应由区传输监控人员关闭拉曼放大器,确认抢修完成后再开启激光器,避免强激光伤害现场接续人员(需要注意:由于拉曼放大器本身的特点,不管纤芯是否中断,线路板都能收到光,但监控信号丢失,且收光偏弱)。

4.抢修完毕,抢修人员离开现场前,应再次与传输监控人员进行网络恢复确认,确认网元无告警上报,避免在抢修人员盘纤过程中不慎,导致在用光纤衰耗过大,系统上报告警的情况出现。

5.传输监控人员利用光纤监测系统进行测试,保证所测试纤芯完好,若长度有变化,应立即重新设臵测试模板。

五、抢修后续工作

1.对于摆在路上用于临时抢通的光缆,现场必须拉好警示带,并且24小时安排人员盯防,避免光缆被人为破坏造成再次中断,直到光缆完成迁改割接; 2.对于光缆已完成抢修修复,不需再次进行割接的,直埋光缆必须按直埋光缆施工规范进行埋填,种上接头标石,喷上接头编号;管道、架空光缆按相应的施工规范绑扎、固定接头盒和光缆,管道光缆应挂上相应的标志牌;

3光缆故障抢修完成2个工作日内应上报故障抢修报告,做好台帐登记检查,做到线路主材备品备件账物相符;

线路抢修 篇5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线路,智能,指挥控制系统

1 背景分析

1.1 故障告知环节过于复杂。

各内部信息收集单位沟通交流不畅, 中间过程太多, 导致故障报修处理时间过长, 造成抢修人员不能及时抢修的现象。

1.2 故障查找时间较长。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培训, 故障预判水平低, 故障查找定位难、时间长。

1.3 抢修工器具装备水平低。

缺乏各种专业工器具, 抢修效率低, 造成抢修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抢修车辆车况较差、容积较小, 备品备件和工器具携带量少, 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延误。

1.4 备件管理不适应抢修需要。备品备件补充不及时, 存放地点过于集中, 延误抢修时间。

1.5 故障抢修班组成员不能做到“一专多能”。

一是抢修或任务集中时, 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兼顾, 延误故障隔离拖延恢复时间;二是人员技能单一或受分工限制, 现场人员搭配不合理, 延长故障处理时间。

1.6 事故预案编制不够细致。

编制事故预案有助于现场抢修人员尽快确定故障隔离和故障处理的方案, 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但以往的事故预案过于简单, 可操作性差, 造成现场抢修工作效率不高。

2 系统设计思路

2.1 系统思路概述

新的线路应急抢修指挥系统采用3G网络技术、行为感知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级平台软件技术;融合人员行为、设备状态、工器具状态、现场视频、抢修车辆、照明等现场信息;形成以“智能控制”为核心, 以分布式、通信级、多业务集成平台为载体, 覆盖电力线路情况跟踪, 故障数据分析方案预备, 全面协调调度以及故障排除情况及时反馈线路应急抢修指挥系统, 打造线路应急抢修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及时快捷。

2.2 新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新系统主要考虑对电力线路故障发生和故障抢修的事件联动。该系统完成站端视频、数据、车载工器具信息、人员行为信息、出入信息的采集和分析, 线路故障地理定位、抢修车辆和人员调度、抢修过程和结束信息反馈的综合处置功能, 并将以上信息传送至监控中心。

该系统包含GPS定位系统、集控中心分析指挥调度系统、作业现场监控系统、车辆终端控制系统、车辆电源子系统、应急照明子系统、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子系统。

系统可设置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进行联动, 亦可通过硬件或软件方式与站内自动化系统联动。联动设置包括现场设备操作联动视频、人员行为联动视频、综合自动化指挥调度视频、不良工器具联动报警等。

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线路故障应急抢修需求, 自动完成故障分析, 应急抢修人员车辆调度, 抢修过程监控, 抢修信息反馈等工作。

2.3 GPS定位系统

GPS车载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将抢修任务线路的规划和实际抢修任务分配工作结合起来, 以输电线路抢修关键点为核心, 通过GPS实时监控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来分析得出电力抢修任务最优路线规划和任务分配情况, 通过各车辆距离事发关键点的距离和车辆当前的状态自动进行可调度车辆的选取。

2.4 集控中心分析指挥调度系统

集控中心分析指挥调度系统能够获得电力线路抢修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 故障地点基本故障信息, 抢修人员信息等, 能够自动运用程序综合分析, 快速得出最优抢修路线和方案, 完成抢修车辆和人员的调度, 监控抢修进度, 及时处理抢修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并通过通信IP网络将数据上传至市级和省级监控中心。

2.5、现场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

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挡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实现多种主流云台解码器控制协议, 兼容主流视频装置;并可结合人员行为检测数据实现多台多角度云台控制的联动 (如现场抢修、开关操作等) , 并自动录像、上传。必要时可在关键卡口或区域采用人脸智能识别功能, 进行更高级别的监控。

2.6 车辆终端控制系统

车辆终端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专业车载计算机、3G/CDMA远程通讯模块、GPS模块及解码器实现现场信息处理, 图像采集、定位指挥、远程通讯及指挥中心交换数据信息的功能。

可以通过配置的远程通信模块实现车辆定位管理:在办公室或互联网上能跟踪车辆、查询车辆当前位置、运行轨迹查询回放、行使里程统计、电子围栏及特殊地址标注, 并实现如车辆参数、保养、年检、驾驶员等信息的管理。

可以通过配置的3G远程通信模块, 与远程服务器实时通信, 传递现场图像及现场信息供远方指挥人员分析判断, 并可接受远方指挥人员的指令, 使应急抢修工作更准确、更快捷。

2.7 车辆电源子系统

电力抢修车上的电源子系统包含有专用大容量蓄电池、逆变电源、智能充电机、UPS电源等电源配置, 为车内上装设备提供交、直流电, 可以保证系统终端抢修车辆在行驶及现场作业时能进行有效和相对更持续的工作。

另外抢修车同时可以配备专用车载外接电源, 可直接与市电连接, 在具有市电条件的现场, 抢修车可方便地使用市电进行工作, 而且还可为车载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车辆电源子系统还具备电压指示、低压声光报警、自动切换、安全保护、直流交流集中控制、自动温控报警及外电输入指示控制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为抢修车提供了多种供电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现场的指挥作业效力。

2.8 应急照明系统

应急照明系统可以通过在车辆上配备的主照明光源在夜间大范围远距离的照明, 使应急抢修车在夜间也能正常作业, 使抢修时间不受限制, 应急抢修能更顺畅进行。

3 实现方式

系统终端-应急抢修车将远端现场的监控图像和声音, 通过3G/CDMA网络送入系统集控指挥中心, 在指挥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并由中心控制台进行自动或选择切换, 将远程抢修点的图像同步显示在大屏幕/电视墙上, 图像和声音信号可在系统的硬盘录像系统平台上进行录制、回放、捕捉、打印等处理。通过控制中心软件, 可方便地与GIS (俗称电子地图) 对接, 自动调用底层数据库, 将抢修地点信息和抢修推荐方案发布 (将抢修地点信息发送至系统终端-抢修车上) , 并进行电力线路抢修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回传, 做到系统指挥中心和抢修车的远程互动, 使抢修工作更顺利。抢修工作结束后会回传相关信息, 进行存档。

结语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3G网络的线路应急抢修指挥系统设计思路。该系统充分发挥3G网络技术优势, 在大量采用传感技术的同时,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 充分利用与激活原有电力抢修及辅助系统资源, 并可轻松扩展, 具备良好的升级能力, 大幅节约建设成本;该系统可形成线路故障信息融合分析、应急抢修方案参考、智能联动处置调度、全方位监控为特色的新型电力线路应急抢修指挥方法与控制手段, 形成对电力线路故障的全方位分析和协调调度及时抢修, 相较现有的故障基本信息缺乏、相互独立、不可扩展、效用受限的孤立电力线路抢修及辅助系统而言, 新系统具备较大的效益优势;该系统的分层、分区结构, 可构成大型工业级网络平台, 组成树型网络结构, 既满足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及时抢修调度和抢修反馈的一体化要求, 亦可实现地区、省公司、总公司对电力线路抢修控制体系的集约化管理要求, 具备潜在推广条件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凯.电力线路设计与应用分析2011-11-15.

上一篇:瑞芬太尼丙泊酚下一篇:问题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