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产业论文十篇

2024-09-11

木薯产业论文 篇1

云南省是我国木薯种植的地区之一。从自然条件上看, 云南具有广阔的适宜木薯栽培的区域, 从区位优势上看,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与中国木薯的主要进口国 (泰国、越南等) 均属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契机, 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云南木薯产业, 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云南省木薯种植及加工业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云南木薯产业的发展战略如下:

1、云南木薯种植业的发展战略

由于种植木薯会降低耕地质量, 造成水土流失, 破坏生态环境, 且产量不高, 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云南最好在保持原有的木薯种植面积上, 开展木薯品种改良, 提高木薯单产。如果要想扩大木薯种植面积, 增加木薯产量, 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境外替代种植业。

首先, 柬埔寨自然条件优越, 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 而且地广人稀, 荒地多, 土地肥沃, 地势平缓, 易于实施机械化作业。同时, 在农业条件得天独厚的基础上, 柬埔寨政治经济形势良好, 投资环境逐年改善。因此, 利用柬埔寨丰富的土地资源, 低廉的劳动力, 引进我国广西或是国外优良的木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 大面积开展境外替代种植, 建立大型的木薯基地, 提高木薯的产值和产量。云南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开展柬埔寨境外木薯替代种植基地,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 目前我国木薯原料紧缺, 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 成为制约我国木薯加工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开展“走出去”发展战略, 积极地在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推进木薯替代种植, 在不占用国内和省内已经紧张的耕地资源的基础上, 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木薯市场木薯供给的严峻局势, 还为云南的农业开辟一条长远的发展道路。

最后, 大力发展境外木薯替代种植业, 既可以促进边境贸易及周边国家的技术合作发展, 成为我省对东南亚开放, 沿边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利于在周边国家的技术推广和缓解农民的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 有利于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合作的双赢局面。

2、云南木薯加工业的发展战略

基于云南木薯加工厂规模小, 分布分散, 生产能力小等现状, 我省要实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 加快我省的木薯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 泰国木薯加工产业在设备更新、装备现代化、生产工艺及管理标准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云南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机制, 创造各种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提供良好的体制与环境条件来吸引投资者, 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

首先, 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来大力引进境外资金, 引进如泰国等木薯加工工艺先进的国家的厂家来我省建立木薯加工厂, 或投资到现有的木薯加工厂。由此来吸引国外先进的技术、关键的设备、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大力促进我省传统木薯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其次, 利用外方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木薯产品品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 木薯加工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工作岗位, 解决我省农民的就业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我省还可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到泰国等国进行投资建厂, 或入股到当地先进的木薯行业, 搞经济与技术合作。泰国木薯资源丰富, 加工厂可以就地取材, 不仅解决了加工原材料紧缺的问题, 还可以学习泰国先进的加工技术、丰富的加工经验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依托我省适量的资金, 利用东道国的丰富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机会, 大力发展木薯的加工贸易, 还可以积极承接国际国内科技转移, 把我省木薯加工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由此来发展我省的木薯加工产业。

最后, 随着连接中国昆明与泰国曼谷高速公路的开通, 云南将正式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一个直接惠及中、老、缅、泰四国的南北经济走廊初步形成, 而中、老、缅、泰的物流圈也基本形成。这又将给云南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 为云南木薯产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木薯产业论文 篇2

木薯为短日照作物, 其生长发育要求热量丰富、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 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8℃以上, 无霜期8个月以上、年降水量600~6 000 mm的地区。苏永秀等[1]根据木薯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木薯生长发育特点, 以及广西地区木薯栽培的实际情况, 将全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表1) 。次适宜区不宜大面积规模栽培。不适宜区海拔较高, 热量、气候、土地条件难以满足木薯生长发育需要, 不宜盲目发展木薯生产。

木薯是块根作物, 块根入土深25~30 cm, 土壤深厚疏松才能使根系发达, 吸收更多的养分和增加抗旱能力, 有利于块根的发育和膨大。深耕要求25~30 cm, 不能浅于20 cm。实际上, 满足上述要求要用机耕, 甚至大型机耕, 才能做到, 一般的常规生产可通过多次浅培土来弥补。利用粉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 粉垄栽培技术是指用立式粉垄深耕深松机 (简称“粉垄机”) , 将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垄, 在垄面种植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利用粉垄栽培技术种植木薯, 与常规方法种植相比较, 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单株结薯条数增加23.13%~39.10%, 薯长增加6.94%~60.00%, 薯径增加8.40%~13.91%, 产量增加29.22%~63.78%;鲜薯淀粉含量增加3.23%~18.67%。粉垄栽培木薯不但产量高, 而且品质更好[2]。

2 选种砍种

2.1 选用良种

选择适于当地栽培的高产高粉良种, 是木薯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参考王群芳等[3]的比较试验选出高产高粉的木薯品种供选择 (表2) 。

2.2 种茎选择与处理

2.2.1 选种茎。

木薯主茎下段萌发力强, 发芽粗壮、整齐、产量高, 优于中段, 更优于稍段和分枝段。上年种植收获后的老种茎也可作种, 且种后产量比稍段和分枝段高。试验表明, 用种茎下、中、上部和分枝作种苗, 植后出苗率分别为97.5%、94.0%、50.0%、31.0%, 块根产量分别为21 195、16 650、15 810、10 500 kg/hm2, 产量以下部茎为最高, 中部次之, 分枝产量最低[4]。

种茎长度一般以15~20 cm为佳, 短种茎有结薯集中、薯块粗大、产量高、抗风力强的优点, 但出芽率低、缺株多;长种茎则出芽率高、缺株少, 幼苗粗壮、整齐, 但后期易倒伏, 粗根多, 结薯短小, 产量低。太长的种茎以后出苗太多, 影响工作, 但在种茎不足、土壤肥沃、不易干旱的情况下, 可用短的种茎, 反之则用长的种茎。

种茎质量要求茎圆粗大 (直径2~3 cm) 、节密、无病虫害、无损伤、斩断切口有乳汁流出, 芽点以4~6个为宜, 完好圆润, 突出明显。

2.2.2 斩种茎。

种茎在种植前用利刀斜斩。种茎发芽有80%是从伤口的愈伤组织内部中柱梢发生, 在2个茎节间斜向斩下, 使切口呈“马耳”形, 使截面最大, 以增加幼根数和成薯率。斩种时要防损伤和裂茎。当天斩的种茎当天要种完, 以免失水过多影响发芽。另外, 斜切的种茎在离斜切口3.3~6.6 cm处的两侧各开1个“窗口”, 并割破1~2层皮层 (不环割) , 这样增加的愈伤组织亦能生根结薯[5]。

2.2.3 种茎浸种、消毒。

种茎浸种、消毒有利于出苗、壮苗, 出根快, 萌芽好、长薯迅速, 产量高、淀粉含量高。种茎斜切后, 用沃田宝400倍液加入0.01%高锰酸钾, 浸10~15 min;或用萘乙酸1 000倍液浸泡2~3 h;最简单的用石灰蘸种茎两端, 然后种植。

3 适时早播

气温达15℃以上时即可种植木薯。而适时早种, 延长木薯生长期, 能大幅度提高鲜薯的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一般来说, 生长期以12个月内为好[6] (表3) 。适时早种, 不但延长生育期, 而且可避免幼苗期受到蟋蟀、地老虎等为害。若种植过迟, 虽然温度条件较好, 但由于生育期短, 产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1 合理密植

一般株行距 (0.7~0.8) m× (0.9~1.0) m均可, 植9 000~15 000株/hm2, 过多或过少均影响产量。提倡分枝品种种植密度在10 500~12 000株/hm2, 不分枝品种种植密度在13 500~15 000株/hm2。土壤肥力高宜疏植, 反之密植。

3.2 栽种方式

3.2.1 斜插。

种茎芽眼朝上, 以15~45°角斜插入土壤, 种茎1/3露出表土或全埋入土里。斜插种植出苗较快, 出苗率高, 结薯多朝同一方伸展, 方便收获, 产量也高。但抗风性较差, 易倒伏。一般湿度大的土壤采用此法。起畦种植也多采用此法, 方便机械化收获。

3.2.2 直插。

将种茎的下部垂直插入土壤, 部分露出表土或全埋于土里。直插种植出苗早而整齐, 入土较深, 抗风性强, 但薯块大小不均匀, 结薯全方位, 收获较难, 大面积生产较少使用。此法适合土壤松疏、耕层深厚的土壤条件采用, 如砂壤土, 板结的土壤不宜采用。

3.2.3 平放。

挖穴或开沟5~8 cm, 将种茎平放, 用土浅埋。平放种植, 省工快速, 四周结薯, 结薯浅生, 水平分布, 容易收获, 但全埋于土中, 通透性差, 发芽出土难, 发芽慢, 发芽率低, 容易引起缺株, 且抗风性较差, 易倒伏。此法适合表土浅瘦、底土黏实的土壤条件采用, 在湿度过大、土质黏重的土壤容易造成烂根, 不宜使用。平放种植, 注意种茎芽眼的顺反向与朝向对产量的影响。据范伟锋等[7]以华南8号木薯设计的平放种植试验, 种茎芽眼顺向 (→→→→) 比反向 (←→←→) 鲜薯产量提高16.0%、薯干产量提高19.3%、淀粉产量提高23.0%, 均达显著差异水平。而据黄洁等[8]以华南8号木薯设计的平放种植试验, 芽向对木薯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 鲜薯、薯干和淀粉的产量排序依次为向南>向西>向北>向东。因此, 在平放种植木薯时要统一种茎的芽眼朝向一个方向, 切忌种茎芽眼反向种植;建议采用种茎芽眼朝南、朝西或朝西南的水平摆种方式。

3.3 地膜覆盖种植

地膜覆盖种植保温保湿,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提高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 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地膜覆盖种植可提早到2月底进行, 发芽早、生长早, 出苗快、成活率高, 并且抑制杂草, 一般可增产20%~30%, 但不宜连续多年在同一块地使用地膜。地膜覆盖的方法中单行盖膜比双行盖膜的增产效果好[9]。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缺

木薯植后常由于种苗或天气等原因造成缺株, 从而影响木薯产量。为日后补苗方便, 种植时把多余种茎排列浅埋在地头地边, 让其发芽以作为备用苗。通常植后20~30 d开始进行查苗补缺。

4.2 间苗

薯茎芽眼多, 植后有多个幼芽长出, 如任其生长, 每株将有多个主茎, 将造成密度大、行间荫蔽和消耗养分, 降低产量。因此, 在苗高15~20 cm时进行间苗, 去弱留强, 每株留1~2条壮苗, 其余去除, 间苗要求单株率达95%以上。

4.3 植株调整

木薯的块根生长与其茎叶的生长呈正相关, 但过多的茎叶不但影响透风透光, 降低光合效率, 且耗费大量的养分, 致使块根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供应而影响结薯。为使更多的养分转向块根生长, 提高木薯产量, 必须进行植株调整。

4.3.1喷施多效唑。

喷施多效唑能使木薯植株矮化, 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 促进薯块增粗, 提高淀粉含量。据黎应文等[10]的试验, 苗期喷施多效唑38 mg/kg、膨大期喷施113 mg/kg的处理产量最高, 比对照增产26.72%。

4.3.2 摘顶。

摘顶芽与否, 应视品种特性、株行距和生长势强弱而定。分枝部位较低的无需摘顶;分枝少或分枝慢的的直立型的品种才有必要进行摘顶, 以促分枝;若植株间空隙较大则应摘顶以促分枝, 长枝叶, 增加受光;但若枝叶过多过密, 则要适当疏枝叶来抑制茎叶生长, 以利于结薯。摘顶可在薯苗长到70~100 cm时, 选择在晴天中午摘顶, 把生长点摘去3~5 cm。

5 科学施肥

5.1 施足基肥

木薯虽然耐贫瘠, 但却是需肥量大的作物, 因此增施有机肥, 是木薯高产的方法之一。可用复合肥375 kg/hm2、鸡粪3 570 kg/hm2 (或猪粪15 t/hm2) 和过磷酸钙450~750 kg/hm2拌匀堆沤腐熟后作基肥。

5.2 合理追肥和培土

木薯追肥以早施 (植后50~100 d) 、重施为宜。由于木薯的薯块绝大部分生在10 cm的表土层。因此, 追肥时宜浅施, 施肥深度以5~10 cm为宜, 在离植株基部20 cm处穴施或沟施。据黄洁等[11]的试验, 施肥的位置以种茎基部15~30 cm处施肥产量最高。一般追肥分为壮苗肥、结薯肥和壮薯肥。壮苗肥以氮肥为主, 于植后30~40 d, 苗高15~20 cm时施用。用尿素225~300 kg/hm2、过磷酸钙75 kg/hm2混施。结薯肥以钾肥为主并适施氮肥, 在植后60~70 d内进行。施氯化钾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贫瘠土壤, 可以再施1次壮薯肥, 于植后90~100 d内施用。施硫酸钾 (或氯化钾) 75~105 kg/hm2。也有植后1个月1次施完所有肥料的做法, 尤其适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新垦的肥沃土壤, 建议在头2年连作木薯时, 可不施肥。瘦地或连作2年木薯后, 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2∶1∶2为最佳平衡施肥配比, 连作5年后, 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3~4) ∶1∶ (3~4) 为最佳平衡施肥配比。追肥的同时可进行培土。木薯深植和厚培土都不利于块根的膨大, 板结土壤一般都不培土, 砂质贫瘠土壤和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可以浅培土。

6 病虫草鼠害防治

一般木薯病害较少, 相对于病害, 虫害、鼠害引起的损失更应重视。为害木薯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大头蟋蟀、白蚁和金龟子。植后的中耕除草能疏松土壤, 削减杂草消耗的土壤养分, 促进木薯块根增长, 提高单株产量。一般栽植后30~40 d, 苗高15~20 cm时, 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栽植后60~70 d可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栽植后90~100 d, 如有需要, 可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在山区, 木薯的鼠害相对严重, 除投药防治外, 还要清园, 铲除杂草, 营造不利于鼠害的生境。

7 适时收获

木薯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达到峰值时, 便可收获。此时叶色稍转黄, 基部叶自然脱落, 折断中上部的叶片, 汁液流出少。一般在元旦前后收获为宜。

8 种茎贮藏

一是露天堆藏。选背风避阳湿润处锄松表土。竖直堆放种茎, 使茎基紧贴地表并培土。顶部盖草和适当淋水保湿。适宜冬季无霜或轻霜的地区。二是沟藏。挖沟宽1.5~2.0 m, 深50~60 cm, 种茎横放或竖放, 堆高1 m, 成拱形。盖土10 cm厚左右, 覆盖稻草, 四周开排水沟。适宜霜期较短地区。

摘要:从选地整地、选种砍种、适时早播、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种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以期为木薯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苏永秀, 李政基.基于GIS的广西木薯种植细网格气候区划[M]//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 2009.

[2]韦本辉, 甘秀芹, 申章佑, 等.粉垄栽培木薯增产效果及理论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21) :78-81.

[3]王群芳, 陈仲南, 邹贵才, 等.桂平市木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报告[J].广西农学报, 2008 (5) :16-19.

[4]木薯栽培与利用[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5]黄福先.木薯种茎高产五法[J].农村新技术, 2005 (7) :6.

[6]黄洁, 张伟特, 许瑞丽.我国木薯周年种植与收获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 2008 (2) :36-38.

[7]范伟锋, 黄洁, 许瑞丽, 等.种茎芽眼顺向与反向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23) :22, 25.

[8]黄洁, 陆小静, 闫庆祥, 等.种植种茎的芽眼朝向对华南8号木薯的产量性状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 2012, 33 (1) :32.

[9]罗兴录, 黄秋凤, 郑华娟.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22) :372-375.

[10]黎应文, 陈仲南, 邹贵才, 等.喷施多效唑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影响试验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 2008 (39) :290-292.

泰国木薯产业发展近况 篇3

关键词 木薯 ;产业 ;发展概况 ;泰国

中图分类号 S533

Abstract Thailand is one of the major cassava producer and also a major cassava product exporter. This review analyzed the status of Thailand cassava industry recently based on 10 years' 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domestic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Key words cassava ; industry ; developments ; Thailand

泰國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木薯。木薯是泰国第三大农作物,生产规模仅次于甘蔗和水稻。目前在泰国全国76个府中,种植木薯的府已有45个,主要产区位于泰国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包括东部)。种植农民约48万户,占全国农民560万户的8.0 %左右[1]。

泰国是世界主要木薯生产国,据FAO统计,2013年泰国木薯收获面积为138.51万hm2;木薯产量为3 022.80万t,已超过巴西,从世界第三跃居世界第二;单产为21 823.40 kg/hm2。

1 泰国木薯生产概况

2004-2013年间,泰国木薯生产规模总体保持平稳,但受干旱和木薯粉虱虫害的影响,部分农户改种饲料玉米和甘蔗,导致2008-2012年,泰国木薯收获面积、产量和单产分别出现了0.22 %、2.04 %和1.83 %的平均下降率[1]。

泰国木薯收获面积在2004-2013年10年间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表1-3),年均收获面积为118.50万hm2。2013年最高,为138.51万hm2,比2004年增加了32.78万hm2,增长率为31.00 %。2004-2013年泰国木薯产量呈小幅波动增长态势,年均产量为2 471.17万t,2013年木薯产量为3 022.80万t,比2004年增加了878.75万t,增长率为40.99 %。2004-2013年泰国木薯单产在2 000 kg/hm2左右波动,10年间木薯平均单产为2 072.74 kg/hm2。

2 泰国木薯加工概况

泰国生产的木薯绝大部分用于加工,并出口海外,2012年国内需求仅占总产量的25 %左右,另75 %用于出口[1],国内的木薯需求主要用于食用和能源两方面。所产木薯主要被加工成木薯干片、木薯颗粒、木薯淀粉及乙醇等产品,或者用作生产其它工业品的原材料,如饲料、食品、糖醇、味精、纸、纺织品等。

3 泰国木薯贸易概况

泰国是全球最大的木薯制品出口国(表4),在世界木薯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9.56 %,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3 %和2.42 %。

泰国木薯干片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木薯颗粒的主要市场是日本、韩国及新西兰,木薯淀粉的主要市场是中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2012年泰国木薯的出口总量约为712.8万t,总额约777亿泰铢。同比成长率分别为11.17 %和1.13 %。因为产量增加,且出口市场需求较为持续稳定。木薯颗粒出口持续下降,木薯干片对中国的出口也因中国国内谷物产量和价格变化而给泰国产品出口带来影响,此外,泰国木薯干片出现的粉尘问题,导致中国暂缓进口,改从越南和柬埔寨进口替代泰国产品,待问题解决后才陆续进口泰国木薯干片。至于木薯淀粉因其在工业上的广泛用途,推动需求不断增长[1]。2003-2012年间,泰国木薯干年均出口量为404.46万t,2005年和2008年出现了较大波动,2004年出口量最高,为501.90万t,2008年最低,为288.28万t。

4 结语

目前,泰国的木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生产、加工规模都比较大。在产品加工方面,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成本较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泰国的木薯产品生产企业能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市场问题,并与政府部门协调,使自身的利益得到很好的维护。泰国木薯业的很多成功经验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驻泰国经商参处.泰国木薯产业发展简况[EB/OL].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305/20130500144186.shtml,2013-05-29.

木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书 篇4

甲方:

乙方: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号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欢迎并积极支持乙方到我乡投资发展木薯种植加工产业,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提供政策优惠,积极协助乙方引导项目区农民发展该产业,发展面积3—5万亩,小米辣面积0.2-0.3万亩。

二、甲方积极帮助乙方,协调争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持,(尤其是项目区交通的改善)。

三、甲方无偿提供面积约为5亩的建设用地给乙方,作为木薯小米辣加工厂的建设用地,为期十年,十年后如乙方愿意继续使用可续用,但应交纳一定费用(届时双方协商),如不再使用,则归甲方所有。

四、在乙方发展期间,甲方不再支持其他企业发展相同产业;在收购季节,甲方应帮助乙方维护产品收购市场秩序,在该乡范围内不得有其他单位和个人从事该产品收购工作。

五、乙方负责该产业发展的所有资金及技术,并应与农户签

定保护价收购合同。

六、乙方发展该产业应本着诚信、互惠互利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不得做有损种植户利益之事,收购时不得“打白条”。

七、乙方在该产业发展起来后,将给予甲方一定费用补偿。

八、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届时协商解决。

甲方:

印尼901A木薯生产技术 篇5

1 选地整地

木薯对土地要求不严格, 粗生易栽, 适应性强, 不论土地肥沃或贫瘠均可种植。但在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上种植易获高产, 北海多为砂质壤土, 比较适合种植。项目区的土地用拖拉机一犁一耙, 进行全垦深耕, 使30~40 cm土层疏松碎平, 从而达到土地“深”、“松”的要求, 为木薯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结薯环境。

2 适时早种

木薯在气温达15℃以上时即可种植, 适当早种, 不但延长生育期, 而且可避免蟋蟀、地老虎等为害幼苗, 若种植过迟, 虽然温度条件较好, 但由于生育期缩短, 产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北海市2月的平均温度在15℃以上, 因此, 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是木薯适宜播期。

3 确保全苗、壮苗

木薯种茎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种后出苗率的高低和幼苗的壮弱。选用老熟茎粗节密、实心、不损伤、无病虫、芽点完好和切口有汁的主茎中下部作为种茎。其生命力强, 含养分多, 发芽率高, 可保证苗齐苗壮, 是夺取高产的基础[1]。种茎用利刀砍成15~20 cm小段备种。

4 合理密植, 平摆浅植

木薯是喜光作物, 种植过密, 互相遮荫, 单株产量随遮荫程度而下降, 反之, 种植密度过小, 不能充分利用阳光, 单株产量虽高, 但单位面积的产量也不高, 为此, 要进行合理密植。印尼901A植株高大, 生长势强, 种植规格采用行距1.0 m, 株距0.8 m, 种植1.2万株/hm2左右。木薯采取平摆浅种可增加结薯数, 并利于块根的膨大。按行距1 m开5 cm深的种植浅沟, 然后按株距0.8 m水平摆种[2]。

5 合理施肥

木薯虽然耐贫瘠, 但增施肥料, 特别是增施有机肥, 是木薯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项目区用鸡粪3 570 kg/hm2或猪粪15 t/hm2与过磷酸钙450~750 kg/hm2拌匀堆沤腐熟后作基肥, 并同时用复合肥375 kg/hm2作基肥, 在摆种后施在种植沟内 (不接触种茎) , 然后盖土约5 cm, 盖好种茎和肥料。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缺

木薯单位面积的株数较少, 每缺少1株就会明显影响产量。为了保证全苗, 在种植时把多余种茎排列浅埋在地头地边, 盖上湿润细土, 让其发芽以作为备用苗, 在种后约30d进行查苗补缺, 补苗后淋足水分以保苗成活[3]。

6.2 间定苗

幼苗出土后, 常有多条芽长出, 如任其生长, 密度大, 行间荫蔽, 消耗养分多, 影响产量。因此, 在苗高15~20 cm时进行间定苗, 去弱留强, 每株选留1条壮苗, 其余去除。

6.3 中耕除草

木薯的块根需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才能发育良好。植后3个月内的中耕除草是促进块根生长, 提高单株产量的关键时期。项目区在植后40 d, 苗高约20 cm时, 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促进幼苗生长。植后60~70 d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6.4 合理施肥和培土

木薯生长期长, 生长量大, 因此, 其需肥量也大, 且有喜氮、喜钾的特点,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加强追肥是实现高产的保证。在苗高20~30 cm时, 用尿素150 kg/hm2配合氯化钾150 kg/hm2施壮苗肥, 促进幼苗生长整齐、粗壮;在苗高约80 cm左右时, 追施结薯肥, 施用复合肥225 kg/hm2、氯化钾225 kg/hm2, 并进行大培土, 增强抗风力;进入9月中、下旬之后, 选择雨天撒施氯化钾105 kg/hm2作壮薯肥, 促进块根进一步膨大。

6.5 控苗防止徒长

木薯在施肥充足、雨水多的情况下, 植株生长旺盛, 在项目实施中, 为了防止徒长, 在苗高约70、120 cm时, 分别用多效唑1包加磷酸二氢钾750 g/hm2对水225 kg/hm2喷洒于顶端和幼嫩部分, 既控制茎的生长速度, 又能使叶片增厚和光合作用增强, 达到控苗徒长的目的[4]。

6.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危害木薯的角斑病、叶斑病和枯萎病可采取措施: (1) 实行轮作; (2) 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钾肥, 提高抗病能力; (3) 加强田间检查, 及时发现发病中心, 将病叶摘除烧毁, 以防扩大危害; (4) 对真菌性病害的叶斑病用波尔多液防治。

木薯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螨类, 在7—8月高温干旱时发生, 为害叶片, 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项目区用漩网、螨克、克螨特等杀螨剂防治。

7 适时收获鲜薯和贮藏种茎

在木薯植株的叶色转黄、基部老叶脱落、薯外皮色泽深易裂开时, 及时进行收获。收获的种茎, 在霜冻或低温来临前收回进行防冻保护或放在室内贮藏, 以留作下年生产用种。

摘要:介绍木薯印尼901A的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整地、早种、确保全苗、壮苗、密植、浅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 以为木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薯,印尼901A,栽培技术,广西北海

参考文献

[1]李培强, 何妹妹.木薯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7 (8) :5-6.

[2]万岩相坐.木薯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 2003 (12) :5.

[3]杨美琼, 李明丽.木薯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 2002 (10) :8.

福建木薯新品种引种初报 篇6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本所农场。土质为砂质壤土, 海拔29.4 m, 年平均气温21.1 ℃, 年日照时数1961小时, 最冷月1月份平均温度12.8 ℃, 无霜期330天以上, 年降雨量1523 mm。

1.2 试验材料

华南5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 (简称品资所, 下同) 从ZM 8625与华南8013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是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多的新品种之一。

华南6号、华南8号:是品资所通过CIAI从泰国引进的自然杂交种, 经过繁殖评选而选育保留的优良推广品种。

华南7号:是品资所利用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经多代无性系评选而成的推广品种。

华南9号:来源于1990年品资所利用海南地方收集的优良单株, 经无性系多代评选而育成。

对照种:本地木薯南靖1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进行, 采用田间调查和农户初加工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穴栽平放, 株行距1.5 m×1.5 m, 每穴下种量为1~2段带3~5个芽长的茎段。4月初种植, 当年12~翌年1月份收获。田间管理按当地木薯的生产管理。

1.4 调研项目与方法

出苗率:植后30天进行调查。分蘖率:在5月份, 对自然发株数进行统计后计算出分蘖率。生长速度:7~9月每品种定点17株进行测定。株高:11~12月每品种抽17株测定。产量、出粉率:翌年1月份收获时统计鲜薯产量和测定出粉率 (采用人工洗粉的方法测定) 。抗旱性:在区试期间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分蘖率

植后20天调查试验的5个品种及对照种的出苗率都达到91%以上, 30天后调查出苗率达到100%。出苗的整齐为本试验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节省了补苗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据本实验观察与统计, 木薯分叉数1~2条/株最有利于块根的生长, 产量也较高, 所以对于多发出的较弱侧茎宜及早摘除。从表1可以看出, 华南7号在自然平均发枝1.7条/株, 表现是最好的。

2.2 月生长速度、株高

在7~9月期间, 每隔15天对参试的品种进行生长速度的测定, 每个品种连续测定5次。结果见表1, 所引进的木薯品种月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华南7号, 达到了88.43 cm。

10月中旬以后, 由于温度较低, 木薯基本上不再生长, 宜在此后进行木薯植株高度的测定, 从表1可以看出, 从海南引进的5个品种株高都比对照种 (201.8 cm) 高, 其中平均株高最高的华南6号达到了255.5 cm。

2.3 产量、出粉率

产量是衡量一个木薯品种好坏的重要指标。从表1看, 引进的品种鲜薯产量都比对照种 (12.37 t/hm2) 高, 其中华南5号产量最高达到了30.23 t/hm2, 比对照种增产144.4%;薯块最大, 92%单株产量超过5 kg, 单株产量最高的达到11 kg。

出粉率是衡量木薯品种好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将参试的6个品种各取50 kg鲜薯进行人工洗粉。主要步骤:去皮→粉碎→洗脱→晒干→称重5个程序, 从而计算出每个品种的出粉率。从表1可以看出, 引进的5个品种的出粉率都远远高于对照种, 其中华南6号比对照高出了156.3%;出粉率最低的华南8号品种也比对照高了92.2%。

2.4 耐旱性

漳州秋季经常会出现干旱的天气, 为此进行品种抗旱性的观察也是引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同一生产管理下, 比较不耐旱的品种在干旱严重的季节会出现叶片枯黄及脱落的现象, 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枯死。通过试验观察, 所引进的木薯品种抗旱性大小顺序是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对照>华南8号>华南9号。

注:“+”越多表示品种耐旱性越好。

3 结论

产量和出粉率作为木薯引种的两个重要指标。引进的5个华南系列木薯品种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42.6%以上, 出粉率比对照品种高出92.2%以上。这5个品种具有高产、高淀粉的优良性状, 可在福建省推广种植。

目前, 福建省木薯主要用途是作为饲料及工业原料, 制成干片或直接生产淀粉。华南9号品种是可食用木薯, 鲜薯煮熟即吃, 在福建省还未见报道。如能大面积推广, 可开发成为福建省乃至南方城乡居民的主要特色食品。

摘要:从海南引进5个木薯新品种, 在漳州市龙文区进行区试。结果表明:5个木薯新品种的综合性状都优于对照种, 华南5号产量突出, 比对照高出144.4%, 而华南6号的出粉率最高, 比对照高出了156.3%。引进的5个新品种显示了极强的适应性及推广前景。

关键词:木薯,新品种,引种

参考文献

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木薯,大豆,花生,间作模式

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 又称树薯, 块根是其主要营养贮藏器官, 淀粉含量可高达40%, 是世界上三大薯类作物之一[1,2], 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热能来源, 为全球约8亿人口提供基本的食粮[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类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由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缺, 甚至日趋减少, 人类必须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措施, 以缓解粮食、资源与环境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间套种具有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 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产量的特点[4]。

间套作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土、肥和劳动力等资源, 是实现高效农业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5]。合理的间套作, 将空间生态位不同的作物组合在一起, 使其在形态上一高一矮, 叶形上气圆一尖, 叶角一直一平, 生理一阴一阳, 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一早一晚等[6]。据统计, 全世界农作物间套作面积达1亿hm2以上, 在种植面积一定的前提下, 可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一般比单作增产20%左右[7]。间套作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8], 合理的间套作, 可以增加土壤覆盖率, 有利于保持水土[9]。豆科/非豆科间作, 因2种作物特性不同, 特别是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作用, 倍受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 分析不同的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 探索木薯与大豆、花生最佳的间套种模式, 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木薯试验基地进行, 种植前取小区0~20 cm土层土壤样品, 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试验区土壤肥力中等偏低, 基本理化性质:p H值5.19, 含有机质0.81%、碱解氮58.58mg/kg、速效磷19.60 mg/kg、速效钾44.58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木薯品种为华南8号, 取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大豆品种为华夏1号, 取自海南省农科院;花生为海南省儋州市地方栽培品种。

1.3 试验设计

种植模式为每个小区木薯分别与大豆和花生间作,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T1:每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3∶3) ;处理T2:每3行木薯间作2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3∶2) ;处理T3:每2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2∶3) ;处理T4:每2行木薯间作2行大豆或花生 (木薯∶大豆/花生为2∶2) ;CK:木薯单作, 即不间作作为对照。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木薯种植规格为行距1.0 m, 株距为0.80 m, 每行木薯种植7株;大豆和花生种植规格为行距35 cm, 株距为15 cm, 每穴大豆或花生播2~3粒种子。

1.4 田间管理

在木薯种植后60 d追施复合肥300 kg/hm2, 花生在苗期追施复合肥225 kg/hm2, 大豆在开花后施用尿素60 kg/hm2, 在大豆生长期间, 用氧乐氢菊乳油配制成2 000~3 000倍液喷雾, 以防治蚜虫和食心虫, 并结合中耕除草。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木薯成熟期, 每小区取10株调查其株高、茎粗, 测定收获指数、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以及鲜薯产量;在大豆成熟期, 每小区取20株测定和调查其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以及荚果产量;在花生成熟期, 每小区取20株测定和调查其主茎高、单株果数、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以及荚果产量。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均按小区测定并折算为公顷产量。

1.6 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0和DPS v7.0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的木薯的株高、茎粗、收获指数、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等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与CK相比差异也不显著;处理T1、T2、T3、T4之间木薯鲜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但处理T1和T3与CK差异达到显著, 处理T2和T4与CK差异不显著, 其中以处理T3鲜薯产量最高, 较CK增产40.3%, 处理T1次之, 较CK增产38.9%, 而处理T2、T4分别较CK增产28.3%、31.7%。

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大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的处理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并不大, 株高、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在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处理T1与其他3个处理的单株荚数差异显著, 而处理T2、T3、T4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T1、T2、T3和T44个处理的荚果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处理T1、T32个处理的荚果产量均高于处理T1、T2, 处理T1、T22个处理的单株荚数也高于处理T2、T4。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1%水平差异极显著, 下同。

2.3 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不同间作模式各处理的主茎高、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荚果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但处理T1、T3的主茎高、单株果重、百果重和荚果产量都比处理T2、T4的要高。

3 结论与讨论

木薯虽有投入成本低、易种、管理粗放等优点, 但经济效益较低, 如果纯种木薯, 则会因效益低而逐渐被弃种。据估计, 在华南9个省木薯主产区, 木薯间套作短期作物占木薯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10]。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下, 间套作可增加产量的稳定性, 减少农业投入, 培肥地力;在较高的生产水平下, 间套作能够充分利用光能资源, 增加作物总产量[11]。本研究结果表明, 以木薯种植行距为1.0 m, 株距为0.8 m的种植密度, 每2行或3行木薯, 分别间种2行或3行大豆或花生, 其中以每2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间作模式, 木薯鲜薯产量最高, 大豆、花生的荚果产量也最高, 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这与韦民政等[12]以每畦种植2行木薯间种3行大豆模式 (C模式) 的纯收入最高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本研究仅局限于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木薯与大豆间套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时空结构, 至于木薯与豆科作物间套作所涉及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变化、光合生理及作物之间的互作与竞争等, 将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ANSSON C, WESTERBERGH A, ZHANG J, et al.Cassava, a potential biofuel crop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pplied Energy, 2009, 86 (1) :95-99.

[2]TAYLOR N, CHAVARRIAGA P, RAEMAKERS K, et 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in cassava[J].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4, 56 (4) :671-688.

[3]ANNA BURNS, ROSLYN GLEADOW, JULIE CLIFF, et al.Cassava:The Drought, War and Famine Crop in a Changing World[J].Sustainability, 2010, 2:3572-3607.

[4]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刁荣生.作物栽培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6]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7]宁堂原, 焦念元, 安艳艳, 等.间套作资源集约利用及对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 (4) :159-163.

[8]WILLEY R.Intercropping-Its importance and research need.Part I.Comp-etition and yield advantages[J].Field Crops Abst, 1979, 32:1-10.

[9]陈显双.浅谈木薯的间作和套种[J].广西热带农业, 2003 (3) :36-37.

[10]黄洁.木薯间套作与高效利用技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5.

[11]焦念元.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木薯原料发酵酒精工艺研究 篇8

关键词:木薯 酒精 转化率

中图分类号:TQ223.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6-0012-02

当前,世界性的粮食和食糖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采用玉米和甘蔗作为生产原料已受到了很大限制。早在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就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发展生物燃料乙醇要坚持非粮为主。木薯原料生产酒精是开发最早也是最为可行的,采用木薯生产燃料乙醇符合国家非粮替代粮食生产燃料乙醇的产业政策。研究资料报道Aiba提出了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抑制动力学[1],产物的量对菌种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玉米酒精发酵和耐高浓度酒精酵母的选育成功[2,3],对木薯酒精发酵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酵母菌的生理状态及营养状况对改善高浓度下酵母的生存率,提高酵母酒精发酵速率也会产生深刻影响[4]。本文主要对木薯发酵酒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提高了酒精含量和酒精转化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菌种:酵母菌。酒精活性干酵母(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2)辅料:BBCA01淀粉酶(诺维信酶制剂公司);JNK糖化酶(杰能科酶制剂公司)。

(3)原料:木薯粉(淀粉含量为68%)。

1.2 方法

(1)液化。将木薯粉用50-60℃的热水按照料水比为1:2的比例进行调浆,加入淀粉酶,升温至95-98℃液化,液化120分钟后升温至105℃维持5分钟,降温至98℃维持至碘试检测合格。

(2)糖化。结束后降温至60℃,用浓硫酸调节pH至4.2-4.4,按照每公斤木薯粉加入1克糖化酶,糖化DE值控制在60-70%。糖化结束。

(3)发酵。糖化醪液降温至32℃,接入干酵母菌种,按照每公斤木薯加入1.7克尿素进行酒精发酵过程。发酵采用浓醪发酵。发酵65小时结束。

(4)酒精浓度的测定。取100ml成熟发酵液到蒸馏瓶中,加入100ml水,混匀后蒸馏。取馏出液100ml,用酒精比重计测定馏出液中的酒精浓度。

(5)残糖的测定。采用费林法测定[5]。

2 结果与讨论

2.1 木薯二级液化

一级液化中的加酶在调浆过程中进行,主要作用是降低料浆的粘度,降低木薯原料的植物酸对酶制剂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木薯原料中被纤维素和蛋白等包裹的部分淀粉。二级液化在液化液温度升至液化温度时加入复配酶制剂。采用二次液化工艺,使整个液化过程中酶制剂能合理利用,既保证糊化后的淀粉能充分被酶制剂作用;又能降低发酵成熟醪液中的残总糖和残淀粉。一级与二级加酶的数据如图1。

从图1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二级液化工艺后发酵成熟液中的残总糖、残淀粉和残糊精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用二级液化工艺,酶制剂合理分配,液化液粘度降低,整个液化更彻底。

2.2 木薯液化液粘度变化

采用木薯液化的二次加酶工艺,在整个过程中对液化液的粘度变化进行检测。在糊化过程中液化液的粘度明显上升。确定液化过程的粘度变化,避免在液化液粘度最大时对物料进行输送,减少公用工程的消耗。从60℃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粘度明显增加。液化过程的粘度变化的最大值出现在70℃左右,达到230cP。随着液化温度的提高,木薯液化液粘度呈下降趋势,液化结束后料液粘度在3cP。在液化过程中应避免因粘度快速上升增加动力消耗。因此生产中应该控制木薯调浆温度在60℃以下。

2.3 木薯液化pH值的研究

通过对生产使用的酶制剂的最佳pH值的选择,结合木薯原料的特性确定木薯液化的pH值。考察pH值对液化及过滤效果的影响。实验室结果汇总如表2所示。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BBCA01淀粉酶进行木薯液化,液化的pH值控制在5.8~6.0比较合适,既能提高酶制剂的液化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液化液料液的流动性。

2.4 糖化DE值的研究

糖化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比较明显,糖化酶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提高糖化液的DE值,更重要的是在发酵中后期释放葡萄糖的速率要与酵母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匹配。当葡萄糖释放速度低于酵母消耗速度时,酵母活力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发酵终点的残总糖和产酒率。当葡萄糖释放速度高于酵母消耗速度时,将导致葡萄糖含量过高,刺激酵母产生较高的甘油,对酒精发酵不利。通过改变糖化时间可控制糖化DE值。DE值高,葡萄糖含量高,对酵母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较多的甘油和其他非乙醇类物质,影响淀粉出酒率。DE值低,葡萄糖含量低,不能满足酵母生长需要的糖,造成酵母细胞的衰老,影响发酵生产水平。实验室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糖化DE值控制在60~70%时酒精发酵指标较好。当DE值高于70%时甘油含量和升酸会明显上升,导致有部分糖被转化成其他非酒精类物质,影响酒精含量。

2.5 营养成分优化

木薯原料中蛋白质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外加氮源的方式来提高发酵液中氮含量。酵母生长和代谢过程中需要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是直接影响酵母生长的关键因素。酵母生长不旺盛时,产酒精的水平就会降低;酵母生长过于旺盛时,酵母的生长会消耗过多的糖分,影响酒精的淀粉出酒率。在实验室选择合适的营养成分的添加比例来提高发酵水平。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当尿素添加量为1.7kg/t时糖酒转化率最高。在实际生产中结合不同产地的木薯的蛋白含量的不同,对尿素的添加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3 结语

通过对木薯液化工艺选择、粘度变化、pH,糖化DE值,酒精发酵培养基氮源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木薯发酵酒精的酒精含量从13.5%提高到15.2%,转化率提高2.43%。

参考文献

[1]Aiba S,Shoda M,Nagatani M.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1968,10(6):845-864.

[2]Ernandes J.R.,et al.Biotechnol.Let.,1990,12:463-468.

[3]Bertolini M.C.,et al.Biotechnol.Let.,1991,13:197-202.

[4]Aliso M .,et al.Enzyme Microb.Technol.,1994,16:683-687.

[5]天津轻工业学院等編著.工业发酵分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0.P16.

使用除草剂防治木薯地杂草技术 篇9

发展木薯生产是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市随着变性淀粉厂、富三藏淀粉厂等木薯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木薯种植发展加快,全市木薯种植超过5万亩,加强木薯管理,是夺取木薯高产的重要措施。如何使用除草剂防治木薯地的杂草,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一、防治木薯地杂草适用除草剂

草甘膦是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无残苗作用。对未出土的木薯无害,乙草胺是旱地萌前除草剂,使用乙草胺能抑制地下杂草种子萌芽;克芜踪是速灭性除草剂,主要融杀,兼有一定内吸,但无传导作用,对绿色组织有较强的枯杀作用,而对非绿色的茎部不起作用。在喷入土中后便迅速与土壤合纯化,不会伤害植物的根部。因此防治木薯杂草此三种除草剂都适用,但使用技术必须讲究。

二、防治杂草技术

木薯渣作为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10

木薯具有丰富的淀粉含量,被誉为“淀粉之王”,与甘薯和马铃薯合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主要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均有大量种植,年产量约达到1 000万吨。其中,广西省的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约占全国产量的1/2以上。木薯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加工木薯淀粉,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制糖、医药、饲料、纺织、造纸、化工等多个行业。木薯渣是木薯提取淀粉后的下脚料混合物,主要由木薯的外皮、内部的薄壁组织和大部分有毒的氰苷类物质组成。当前,一般采用湿法加工获得木薯淀粉,每加工1 000 kg木薯会产生含水70%左右的木薯渣约700 kg,全国每年可以产木薯渣数百万吨。

目前,国内外对木薯渣的开发主要是用来制造单细胞蛋白、酒精和栽培菌菇等,但使用量很小,大量的木薯渣被丢弃,既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破坏。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木薯渣的再利用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木薯渣作为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2 木薯渣的营养成分

新鲜木薯渣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纤维素和少量蛋白质,水分含量较高,约达到70%~80%。一些学者已经对木薯渣中的营养元素作了定量分析,在木薯渣中非氮化合物的含量高达78.7%(以干物质计),主要成分是可溶性的淀粉化合物(单糖和淀粉)。此外,木薯渣中还含有多种对动物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铜、锌、锰等。胡忠泽等检测了木薯渣的营养物质含量,具体见表1。

mg/kg

注:干燥后测定,以干物质计。

3 木薯渣的加工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对于木薯渣制作饲料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以鲜湿状态直接添加能量蛋白质饲料制成配合饲料;第二种是干燥成颗粒后作为能量饲料或者粗饲料;第三种是添加微生物制成发酵饲料。这三种处理方法的工艺都不完全成熟,处理质量参差不一,饲喂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木薯渣的利用价值,变废为宝,有必要对其加工处理手段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

3.1 传统使用方式

在广西等木薯主产地,有的饲养户会直接把鲜木薯渣拌入饲料喂猪。但由于鲜木薯渣水分含量很高,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营养物质,这就给其保存和运输带来了很大困难。鲜木薯渣如果储存不当很容易霉变,直接饲喂动物会引起中毒或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另外,鲜木薯渣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不易消化且适口性较差,动物对其采食量很低,甚至会拒绝食用。

为了解决鲜木薯渣不易保存易发霉的缺点,比较经济快捷的处理方式是将鲜木薯渣沉降进行机械脱水,然后经干燥处理就可以直接作为原料添加到动物的配合饲料中。这种处理能够降低木薯渣的水分含量,不易霉变,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的弊端。

3.2 发酵木薯渣的生物利用

木薯渣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在霉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及相关化学物质的综合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改变木薯渣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所含的粗纤维降解为动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双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起到深度生化加工的作用。同时,在木薯渣生物处理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并积累大量营养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他有用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醇、醛、酯、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使饲料变软变香,营养增加,并含有多种消化酶、多种促生长因子,从而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些代谢产物对饲料还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长饲料的保质期。此外,发酵过程中还可能杀死大部分的有害微生物,如肠道寄生虫等。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木薯渣变为动物饲料的原料替代品(可替代玉米的比例为20%~25%),多项营养指标等同玉米,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部分指标甚至超过玉米。经生物发酵处理后,木薯渣的营养成分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其利用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具体指标见表2。此外,发酵木薯渣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群,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在木薯渣的营养成分结构得到改善之后,就会有效地促进畜禽生物转化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促进与细胞壁结合的矿物质的吸收;提高小肠绒毛的完整性,促进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目前,常规菌种的发酵难以达到完全降解纤维素的目的。只有通过特殊菌群进行生物发酵处理之后,才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以及其他成分尽可能地转变成畜禽可利用的饲料资源。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细菌和真菌中筛选出能够降解木薯渣中纤维素的菌株,通过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方式诱变,筛选出纤维素酶产量高的菌株作为发酵菌种,初步构建高活力的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工程菌;二是研究确定培养基中除木薯渣外的其他添加成分和添加量,研究确定接种量、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通气量等最佳发酵条件。

3.3 生物发酵利用的实际成果

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对木薯渣的发酵工艺和技术指标作了细致的研究并得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黄金勇等研究发现在木薯渣的青贮过程中,单独使用黑曲霉发酵48 h后再接入植物乳酸菌进行贮存其效果最好,发酵品质达优等,粗蛋白、真蛋白增加得最高,分别增加了76.27%和36.11%。马静静等将木薯渣接种到乳酸菌复合系SFC-2,并添加不同量的蔗糖进行发酵。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木薯渣中的乳酸积累,减少丁酸、甲胺等有害物质的积累,而且改善了木薯渣的饲用适口性和饲料转化率。艾必燕等以黑曲霉、绿色木霉和根霉R2为发酵菌种,优化木薯渣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初步确定了木薯渣发酵的适宜条件,即液体菌种添加量为3%,氮源添加量为20%,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 d。经验证,此条件下发酵,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较高,可达到蛋白饲料对于蛋白质含量的要求。

4 木薯渣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4.1 木薯渣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由于反刍动物对粗纤维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所以木薯渣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使用较多。张吉鹍等以不同方式添加木薯渣饲喂西本杂牛,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渣作为能量补充饲料,用于杂交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木薯渣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与苜蓿相似,使得能氮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唐春梅等研究发现,用低比例的木薯渣替代麦麸能降低夏季肥育牛的饲养增重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替代量以占精料的7%~14%为宜。蔡永权等以青贮木薯渣为主喂养杂交牛,并适当添喂精料进行育肥,其饲养成本较低,增重速度较快,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张莲英等在饲粮中添加木薯渣饲喂山羊,发现木薯渣可以替代部分精料而不影响山羊的生长性能。

4.2 木薯渣在猪饲养中的应用

潘蕙华等在瘦肉型仔猪饲粮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木薯渣,结果表明,用木薯渣配合试验猪日粮,以小猪阶段添加2%、中猪和大猪阶段添加6%木薯渣,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最佳。刘平报道了在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添加不同比例的木薯渣进行饲喂(替代玉米10%、豆粕15%),结果表明,木薯渣替代部分玉米、豆粕是可行的,对仔猪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4.3 木薯渣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

于向春等研究认为,用发酵木薯渣粉替代相同比例的不同饲料原料对文昌鸡雏鸡的增重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饲养成本;经比较发现,用40%米曲霉、20%枯草芽孢杆菌和40%酿酒酵母组成的复合菌剂发酵木薯渣粉,添加比例为15%,用来替代9%玉米粉、3%花生粉和3%麸皮是可行的,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增重效果。韦锦益等用禾本科牧草配合木薯渣发酵饲料饲喂鹅,结果表明,混合饲料对鹅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反而缓解了青绿饲料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

4.4 木薯渣在水产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目前关于木薯渣饲喂水产动物的研究还不多。张伟涛等(2008)分别使用5种发酵木薯渣加入配合饲料中(20%添加量)饲喂罗非鱼,然后检测了鱼的生长性能、体内酶活和鱼体常规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显示:5种木薯渣都具有较好的饲养效果,对鱼的生长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5 结论

随着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加速,我国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木薯渣产生和丢弃,这样做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木薯渣作为饲料资源进行产业化利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木薯加工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减少木薯加工对环境的影响,也弥补了我国饲料资源的不足。微生物发酵处理明显改善了木薯渣的适口性,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饲料转化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发酵工艺和技术指标,使木薯渣的营养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摘要:木薯渣是木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富含大量的纤维和淀粉。近年来,木薯渣作为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使其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中微生物发酵处理能够使木薯渣的粗纤维降解,改善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本文就木薯渣的营养特点、加工处理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等作一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木薯渣,饲料资源,微生物发酵

参考文献

[1]胡忠泽,刘雪峰.木薯渣饲用价值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4-6.

[2]李静,涂佳才,陈秀龙,等.木薯渣微生物降解及再利用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10):2506-2510.

[3]马静静,王小芬,程序.乳酸菌发酵使木薯渣淀粉残渣饲料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6):267-272.

[4]黄金华,王士长,梁珠民,等.不同处理对木薯渣饲料营养价值的比较[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768-771.

[5]艾必燕,刘长忠,陈健康,等.木薯渣发酵饲料的工艺筛选[J].饲料工业,2012,33(7):57-60.

[6]张吉鹍,包赛娜,邹庆华,等.不同木薯渣补饲方式对西本杂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C].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2009:515-518.

[7]唐春梅,王之盛,万江虹,等.木薯渣日粮在夏季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21):38-40.

[8]蔡永权,杨文巧.青贮木薯渣饲喂杂交牛增重试验[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7,32(1):51-52.

[9]张莲英,蒋乔明,罗美娇,等.利用木薯渣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圈养山羊的效果[J].广西畜牧兽医,2011,27(5):259-260.

[10]潘穗华,陈颖俊,刘汉林,等.木薯渣饲养肉猪试验[J].养猪,1993,(3):24-25.

[11]于向春,刘易均,杨志斌,等.发酵木薯渣粉在文昌鸡日粮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394-397.

上一篇: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下一篇:《新老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