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真的来了六篇

2024-07-14

IPv6真的来了 篇1

尽管向IPv6的演进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IPv4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芯片商->设备商->运营商->业务提供商->用户, 阻碍IPv6快速部署的主要原因在于, IPv6产业发展的早期不能直接带来独特业务和市场机会, 又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改造现网设备, 因此运营商发展动力不足。IPv6不可能立刻替代IPv4, 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IPv4和IPv6会共存在一个环境中。

主流IPv6过渡方案

在IPv6过渡方案中, 有三个原则需要兼顾:第一, 兼顾产业链现状、网络现状, 选择循序渐进的演进方案;第二, 保障现网业务不受影响, 充分继承IPv4业务的丰富性, 保障IPv4/IPv6业务互访;第三, 低成本建网, 保护现网投资, 提升IPv6网络盈利能力。

经过多年的试验经验, 适合当前运营商“扁平化”网络IPv6过渡的主流方案主要有两个:DS-LITE和NAT444, 这两个解决方案 (图1, 图2) , 都适用于大规模部署, 两种方案特性对比如表1 (36页右下) 所示。

不管采用哪一种解决方案, 上述几种技术都是集成在一个CGN设备里, CGN主要分两种方式:集中式和分布式, 来进行实际部署, 如下图3与图4。

两种CGN部署比较如表2 (36页右下) 所示。

事实上, 在实际部署中, 根据需求不同, 可以使用CGN集中独立式和分布独立式混合建网,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

中兴通讯解决方案

目前中兴通讯可以提供目前所有主流解决方案, 并且有大量实际网络部署经验。M6000高端路由器作为CGN载体, 既能提供集中式部署, 也能提供分布式部署。

对于集中CGN式设备, 与现网设备是松耦合, 不会影响到现网设备的性能;但对于分布式CGN设备, 对现网设备的性能是有影响的, 特别是CGN的版本更新将影响到现网业务的正常服务。

集中式设备规范可以独立制定、测试和采购, 而分布式CGN需要结合SR/BRAS设备的规范来进行融合制定, 并且提升了对设备的规范要求, 对于成熟技术而言 (NAT444) 可以是增量式添加部分规范, 但是对于新技术 (如DS-lite) 还需要考虑新技术的部署环境 (IPv6) , 所以兼顾的方面要更多, 流程更为复杂。

与此同时, 运营商对于IPv6过渡方案需要考虑运维和业务两个方面。

运维方面, 集中式设备的部署需要考虑机房空间的需求, 一般会采用小型化设备来降低对空间的要求;分布式CGN需要在现网设备上插卡, 要勘察现网设备的板卡使用情况。

业务方面, 目前有溯源和NAT策略应用。主流的溯源的方式为日志溯源和Radius溯源。其中radius溯源适用于BRAS分布式CGN场景, 不需要部署syslog服务器, 不能完成离线溯源;日志溯源适用于BRAS分布式和集中式CGN场景, 需要部署syslog服务器, 能够实现离线溯源。对于用户级NAT策略, BRAS分布式CGN便于基于用户进行NAT策略的执行;集中式CGN只记录NAT转换信息, 要想基于用户NAT策略需要由AAA实现用户与地址信息的转换, 下发基于地址的NAT策略。不管是基于用户模板的NAT策略还是基于地址模板的NAT策略, 均需要开发BRAS/CGN与AAA的交互功能。

在初期主要是运维的需求, 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运维机制, 占比要高;其次在规模发展期, 由于用户规模增长, 新业务需求逐步增加。基于这两方面考虑, 中兴通讯建议, 在初期阶段采用集中式部署, 在规模发展期阶段采用分布式部署。

IPv6真的来了 篇2

2011年2月,全球IPv4地址正式分配完毕,IPv4地址总库枯竭终于成为现实!从8月起,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RIR剩余地址将直面IPv4资源耗尽的难题!在中国,很多CERNET的会员单位如今已经申请不到IPv4地址,运营商手上的剩余地址也只够维持区区几个月! 

向IPv6过渡已成为互联网行业惟一的出路,我国产业界更面临异常紧迫的形势。 

我们,准备好了吗? 

你知道吗?——

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下个月(没错,就是8月!),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RIR剩余地址就将面临IPv4资源耗尽的现实!

当向IPv6过渡已成为异常紧迫的任务,我国产业界却连何时、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案、由哪里开始过渡都还没有计划!

目前互联网上排名前1000位的网站中,只有区区十几个支持IPv6,大多数的商用固网终端和手机都不支持IPv6!

今年6月8日——“世界IPv6日”上,我国运营商、ISP、CNGI专家、院士共同发出了紧急呼吁,要求政府出台推进政策、宣布IPv6商用时间表!

加速IPv6应用普及,普通网民如你,也可以尽一份力量,比如尽量使用Win 7,而不是Win XP!

IPv6就像IT业界的“狼来了”:从上世纪末全球掀起IPv6研究、试验热,“IPv6要来了”的故事已经讲述了整整10年,很多业内人士甚至感到了“审美疲劳”。然而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机构(ICANN)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IPv4地址总库已经枯竭!这是一条载入互联网发展史册的消息。

如果说IPv4地址枯竭对全球互联网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的话,对中国而言,它意味的是更加紧迫的压力——拥有全球1/4互联网用户的中国,仅拥有9.85%的IPv4地址,而且近年来我国IPv4地址的年使用数量平均增速为43.7%,远高于19%的全球平均增速!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商所存的地址只能支持几个月,今年年内必将全部分配完毕!IPv4之路已经无法继续,高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将如何继续前行?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又将如何实现业务的良好发展?

当私有地址等方案的弊病逐渐被整个业界认清,IPv6就成了互联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惟一选择。IPv6,终于到了一个不得不来的时刻。

IPv6真的来了,我们怎么办?

“虽然我国在发展IPv6方面起步比较早,但是如果不抓紧推进部署工作,也存在掉队的危险,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

准备好了吗?

面对迫在眉睫的地址问题,发达国家都在加快IPv6的部署:美国联邦政府CIO委员会的“IPv6部署计划和路线图”,明确要求政府机构和ISP(服务提供商)2012年必须提供IPv6服务,支持纯IPv6访问;欧洲议会的“IPv6行动计划”宣布,2010年年底实现25%的企业、家庭、政府部门、前100大网站采用IPv6协议;日本总务省要求2011年4月开始用户端的规模迁移计划,所有ISP全面启动IPv6服务⋯⋯

我国产业界的准备情况如何?

从2003年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起,我国一直积极跟进IPv6的发展情况,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以IPv6路由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也初具规模,业务应用上也进行了大量尝试;在标准化方面,我国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IPv6技术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IETF的标准化工作。

然而,截止到目前,我国政府尚没有公布明确的IPv6部署计划和路线图,也没有出台相关的产业推进政策和IPv6行业标准。尽管从几年前就开始进行实验和测试,电信运营商们并没有开始向IPv6的大规模网络迁移。绝大多数ICP、尤其是大型门户网站都不提供IPv6服务,少数提供IPv6支持的网站也以测试和实验性质居多,商用的很少,升级改造程度也不深。在软件行业,目前可支持IPv6的应用、业务程序也很少,根本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终端更是IPv6发展的短板,目前大多数的商用固网终端和手机都不支持IPv6。即便是在IPv6准备相对最充分、最成熟的网络设备方面,虽然大多数主流厂商几年前就宣称自己的路由器支持IPv6,但实际上仅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直接启用IPv6功能,约85%的设备需要进行软件升级后才能支持IPv6。此外,我国IPv6地址的使用目前也处于落后位置,在世界各国已申请获得的IPv6地址空间中,仅占0.29%的比例。

可以说,我国产业界对IPv6的部署准备还极不充分,整个产业几乎处于一团散沙的局面。

“虽然我国在发展IPv6方面起步比较早,但是如果不抓紧推进部署工作,也存在掉队的危险,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在“世界IPv6日”的主题演讲中警示业界。

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则明确指出:中国在IPv6的推进上力度不够!

尴尬的僵局

从2001 年至今,仅超大规模、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在我国就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各种实验、试点工作更是大规模、不间断地开展,何以IPv6的实际部署推进得如此缓慢?

“IPv6部署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地址资源不足,并不能直接带来独特业务和市场机会,但又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产业链各方商业动力不足,而单靠某个环节行动又无法真正启动市场,这也是过去几年产业链各方既期待又等待观望的重要原因。”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认为。

IPv6的部署涉及网络、应用、设备、终端、软件、芯片等各个产业链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运营商和互联网网站。当前我国的IPv6部署上,运营商和互联网站基本属于一个相互观望的对峙状态。

尽管在部分省市部署了IPv6的试验网,三大运营商目前都没有大规模迁移到IPv6的计划——它们在等。

“上IPv6需要大量投资,而目前却没有内容,用户没有需求,这样的投资岂不是浪费?中国电信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一旦有需求,我们可以在3个月内就把网络升级到IPv6。”中国电信的一位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中国联通技术部研发管理处经理王明会也持相同立场:“运营商处于整个互联网应用的中间环节,主要承担用户与ICP之间的通道作用,仅能控制自己的网络是否支持IPv6,但IPv6的演进需要端到端的支持。现阶段ICP支持IPv6缺乏驱动力,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段晓东则有更具体的建议:“ICP作为IPv6产业的关键环节,运营商对其影响力有限,需要国家大力推动。我们建议国家从2012年开始,在ICP备案时逐步增加IPv6相关能力的要求,推动门户网站等支持双栈接入,有效引导用户流量向IPv6迁移。”

运营商希望内容先行,互联网网站们对这个问题却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腾讯早在2005年就开始密切关注IPv6,2010年成立了跨部门的IPv6联合项目组,专门负责统筹实施IPv6的相关工作,态度不可谓不积极。然而,腾讯目前仅激活了QQ.com的IPv6试点业务,而其最核心的业务几乎都没有迁移到IPv6,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玩票”性质。“目前IPv6的网络接入点太少,只有很少一些试点省份的用户和教育网用户,我们需要主流运营商能够提供大范围的IPv6接入,否则迁移业务的巨大代价就有些无的放矢。腾讯的IPv6部署策略是:与运营商网络和用户接入迁移同步。”腾讯网络平台部副总经理、首席网络架构师侯金刚告诉记者。

百度的IPv6网络负责人、系统部高级经理张诚也表示:“百度将分阶段向用户提供不同的IPv6服务。最核心的互联网全搜索访问服务迁移到IPv6,需要基于互联网IPv6内容的增加、纯IPv6用户的增加以及电信运营商网络的过渡。”也就是说,没有运营商网络的大规模接入,没有足够多的用户,互联网网站们不会冒险去做那个“带头大哥”。

网络等内容,内容等网络。产业链的两大关键环节纠缠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止境辩论中,IPv6就此陷入僵局。

谁将受益?

既然IPv6是一个无人愿意认领的“烫手山芋”,为什么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它、积极推进它?成本高昂的IPv6迁移究竟对谁有利?

“IPv6是明天的技术平台,它的采用保证了互联网的增长空间,迎合了我们尚未梦想到的创新,将在几年内深刻改进我们的生活。”ICANN总裁在今年“5•17世界电信日”上说。

也就是说,IPv6将造福于整个互联网,造福于未来,造福于网络时代的每一个人。

“IPv6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利好,它能够更好地支持互联网的发展。”腾讯首席网络架构师侯金刚也这样说。

“在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运营商需要比ICP更积极,因为IPv4应用业务迁移动力不足,而承担IPv4地址不足压力的是运营商而非ICP。”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IETF IPv6过渡Softwire工作组主席崔勇认为。

然而,整个互联网、未来、人群都是太过宏观、抽象的概念,与企业的现实利益、经营状况距离太远,因而,也就不能寄望于单个企业主动冲出来扮演“IPv6先锋”的角色。

据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段晓东介绍,中国移动的IPv6过渡目标和阶段计划为:2011年~2013年启动期,重点推动产业链的成熟,确保端到端IPv6能力,进行大规模现网网络试点;2014年~2015年推广期,重点进行网络规模升级,基本完成网络改造,启动IPv6试商用部署;2016年~2020年应用期,实现用户大规模发展,推动IPv6特色业务应用。

中国联通的过渡路线与移动大致同步:2011年~2015年初期阶段,主要网络和系统仍以IPv4为主,以少量双栈方式引入IPv6;2016年~2020年中期阶段,IPv4与IPv6旗鼓相当、双栈互通;2021年以后为目标阶段,实现IPv6一统江湖。

也就是说,按照运营商的过渡规划,10年之后我国广大用户才能真正用上IPv6。

然而,企业等得了,产业、国家却等不了。“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我们必须与国际同步过渡,这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当前IPv6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窗口期,机不可失,需要尽快部署。”邬贺铨认为。

“IPv6部署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地址资源不足。不能直接带来独特业务和市场机会,但又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因此产业链各方商业动力不足。”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

国家意志

这种情况下,惟一的突破口就是国家干预、政策推动。

“按照国外的经验,政府在推动向IPv6的过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IPv4到IPv6如果不算一次革命,也算一次大的转折,有全球最大互联网用户群的中国无法回避这一过程。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别的国家先走。既然早走和晚走都要走,现在就应该行动,在过渡中解决我们还未遇到过的问题。”邬贺铨认为。

由国家意志推动IPv6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包括业内专家、运营商、设备商和互联网网站在内的整个产业界的共同呼声。

作为中国IPv6领域级别最高的专家,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院士带头建议:政府尽快宣布IPv6商用时间表,给运营商以明确信号,避免企业误判政府意图而走私有地址之路;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政府网站和影响大的网站尽快支持IPv6的访问。此外,他建议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也要加大对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

工信部专家蒋林涛认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明确行动计划和有效政策、机制,指引和激励产业链协同,并统筹下一代互联网各关键环节的部署与研发,实现网络与网站同步改造,固定和移动同步推进,网络、技术、设备、应用同步发展。

中国移动希望,尽快发布国家IPv6发展战略,制定行业整体过渡规划,提出详细的行动指南,并为IPv6的部署提供更多政策和舆论支持。

中国联通认为,国家的IPv6产业政策出台,将降低IPv6的部署风险。

腾讯的侯金刚希望,国家能够对IPv6的部署提供政策和资金双方面的有力支持。

中兴通讯产品研发体系IPv6方案总监马金建议:政府应出台促进性政策,明确演进时间表;大力推进产业链发展,终端入网强制要求IPv6;扩大试点范围,加强IPv6试商用示范工程。

整个业界异口同声的呼唤、地址资源耗尽的现实、促进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各国政府加速布局抢占先机的外部压力⋯⋯在如此众多推动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也许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国家级IPv6产业政策的出台。相信到那时,我国的IPv6之路将走得更快、更有序、更顺畅。

IPv6的安全问题

关于IPv6的安全性,业界一直存在诸多质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IPv6的部署。IPv6真的很不安全吗?或者,IPv6真的比IPv4更不安全吗?围绕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永远存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只能在发展中求安全。”邬贺铨院士认为。

具体到IPv6的安全性,邬院士认为,IPv6的应用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对IPSec的使用比IPv4时引起了更多关注。“但是一般的上网和通信并不需要使用IPSec,而真正保密要求高的通信则宁愿采用用户特定的加密办法而不用IPSec。所以IPSec不应构成推广IPv6的障碍。”

与IPv4相比,IPv6的协议在网络层发生了以下变化:地址空间得到了扩展,采用了新的地址生成和分配策略,强制使用IPSec,简化了数据包头部并支持扩展头部,引入了“流”的概念。这些变化会导致更多的安全问题产生吗?

“IPv6作为网络层协议,其变化其实是改善了网络层的安全性。”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云晓春认为。巨大的地址空间给网络探测攻击、病毒和蠕虫传播带来困难;分层次、可汇聚的地址结构以及密钥生成地址CGA协议增加了IP欺骗的难度,并能有效地对地址进行溯源;强制使用IPSec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端对端的隐私性;简单的数据包头部以及灵活的扩展头部可以提高网络安全设备工作效率,降低分片攻击的可能性;定义多播地址、取消广播地址,则能够有效避免网络层的洪泛攻击。

当然,IPv6的协议变化也会导致网络层出现一些新的安全问题,比如IPSec的使用会提高网络攻击检测的难度、庞大的地址空间会给网络访问控制和入侵检测带来挑战。此外,IPv6协议本身仍有待完善,其过渡技术和方案也存在安全隐患。

“IPv6协议主要在网络层发生了变化,而传输层与应用层协议的安全性仍然与IPv4没有区别,所以也将继承IPv4既有的一些安全问题。”云晓春告诉记者。

但是总的说来,云晓春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安全则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应该寻求IPv6的发展与安全的和谐统一。“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从专家们对待IPv6安全问题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从侧面感受到当前我国部署IPv6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政府应尽快宣布IPv6商用时间表,给运营商以明确信号,避免企业误判政府意图而走私有地址之路;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政府网站和影响大的网站尽快支持IPv6的访问。”——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新高考真的来了 篇3

新高考真的来了!浙江、上海的全部高中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的高一学生,其他大多数省份9月后进入高中的学生,都将受到影响!这里有几点重要信息,高中生和家长必须提前知道!我什么时候参加新高考?

(图片源自“创知路”)对即将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

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上表。01 新高考3+【6选3】是怎么回事?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一是在录取模式上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二是在考试科目上 

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三是在考试时间上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四是在外语考试上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五是在计分方式上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02 

 大学规划从高一就开始了?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

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 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03 学生要“早熟”起来 选科不可任性 “学生可选的科目组合多达20余种。”高考改革是个庞大的工程,伴随的是高校选拔的改革,怎么选将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针对选科,一般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

可以确定的是,学生选科不仅是学生面临的选择,也是摆在家长和学校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来看,物理因为难度高,被很多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理 ★ 01

热能与动力工程 02 应用物理学 03

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 04 机械类 05

信息与电子科学类 06 海洋科学类 07

理论与应用力学 08 材料科学类 09

测控技术与仪器 10 工程力学 11 核工程与核技术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 ★ 01

化工与制药类 02 生物科学类 03 应用化学 04 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类 05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06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07 医学技术类 08 林业工程类 09 地质学类 10 核工程类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 ★ 01 生物工程类 02

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03

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04

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05 森林资源类 06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等)07 环境生态类 08 动物生产类 09 动物医学类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政治 ★ 01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2

哲学类(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03 法学类 04

经济学类(金融学、税务学等)05 公共管理类 06

历史学类 07 教育学类 08 政治学类 09 工商管理类 10 社会学类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 ★ 01 考古学 02 历史学 03 民族学 04 世界历史 05 汉语言文学 06

文物保护技术 07 地理学科 08 政治学科 09

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 地理 ★ 01 气象类专业 02 旅游业 03 地质勘探类 04 城市规划类 05 水利水电类 06 酒店管理类 07

地图测绘类(卫星遥感、GIS专业)08 地理教育类 09 资源管理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04 家长要“认真”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高考增加了学生选择和考试的机会,同时,不仅看考分,考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也成为影响录取的一个因素,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与此同时,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意的地方比改革前更多。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可能会更累,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难免为自家孩子的未来担忧: 高中的学习进度那么快,也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上? 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行,到时候上了高中老师讲得太快,怎么办?

有危机感是好事,家长可以趁着孩子还没参加高考,让孩子及早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电商,冬天真的来了? 篇4

风投不疯了!裁员了!拖欠广告费了!人去楼空了!

电商界似乎還来不及消化京东融资15亿美元,凡客融资2.3亿美元的“电商泡沫论”,转眼“电商寒冬论”又充斥2011年下半年。电商真的要过冬了吗?看来还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凡客危机

虽然2011年下半年的确开始有多家B2C网站开始压缩业务以及裁员,且大幅缩减广告投放,但身处其间的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寒冬”已经来临。

“电商行业的确面临很多问题,但是这只是资本的冬天,不是电商的冬天,而这也正是竞争的分水岭。资本的冬天恰恰是电商行业竞争的最好机会,以服务和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定将甩开竞争对手。”艾瑞咨询CEO杨伟庆如是说。

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资本市场的寒冬,或者说风险投资的理性回归,并非电子商务的寒冬。

“消费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无论从2011年全年度预计高达60% 以上的增长速度,还是2011 年淘宝商城‘双十一’33.6亿元的成绩单,以及淘宝网‘双十二’超过43.8亿元的交易规模来看,行业依旧处于高速发展,消费需求并没有任何刹车的迹象。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靠资本支撑电商在资本‘断粮’的情况下已经遭遇经营的困境,它们的‘冬天’的确寒冷。这样的企业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在没有外部资金流入情况下,实现盈亏平衡,走向正向现金流。”

对一度的明星电商凡客而言,这个冬天就有点冷。

2011年岁末凡客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新浪微博上有知情人士以“凡客还能挺多久”为题,连续爆料凡客的亏损问题,引发媒体高度关注,使得凡客创始人陈年不得不出面回应。而据相关报道披露,过去三年,凡客诚品亏损了2.5亿元,毛利率维持在40%上下,2010年利润率为-14.67% 。2010年8、9月凡客库存过高,随后通过一些促销手段,库存又恢复正常水平,但低价促销的恶果是:凡客诚品的利润率开始下滑,2011年利润率逼近-20%,2011年全年或将亏损6亿元。凡客每单净亏27元的数据还是让人咋舌。

业内人士指出,像凡客这样的网上轻型百货公司,是典型的B2C综合网站,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货、建立商品周转体系,同时需要巨额广告投入,来直接拉动消费者消费。“按照目前的行业情况,B2C行业要新增一个实际消费的用户,广告成本已经上涨到将近200元。凡客最大的问题在于扩张过度,卖衬衫的不一定适合卖拖把、菜刀,而且它们畅销的品类只有那么几样,绝大多数商品销不动,库存压力太大。”

这位同样从事服装销售的电商告诉记者,仅仅一家帮凡客代工的服装企业,两年之内就帮凡客垫资了1800万元,凡客的到账期越拖越长,这让服装厂的老板很是为难,就像跟沃尔玛合作一样,“不做吧,丢掉一个大单子,做了吧,钱又拿不到,鸡肋!”

为了安抚供应商,陈年在12月初公布了F轮融资的详情,截至2011年9月30日,凡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增加至15.2亿元(2.3954亿美元)。不过,其库存也继续增加至14.45亿元(2.2858亿美元),应付账款则增加至16.31亿元(2.58亿美元)。

如果上市成功,凡客大可轻松度过这个冬天。但随着副总裁吴声离职这个颇具暗示意味的举动,人们不难揣测凡客的上市看来是遥遥无期了——资本市场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团购抱团

盈利的烦恼不只属于凡客,乐淘网创始人兼CEO毕胜的“电商骗局”论引发众议,毕胜认为电商成本过高利润稀薄,是个不断需要资金进入救命的“骗局”。日子不好过的绝大多数团购网站是否进入了这样的“骗局”呢?

一组来自团800的数据令人不胜唏嘘: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现存团购网站约计3907家,环比减少3.7%,全年已有千家团购网站不再更新,面临破产、倒闭或转型的命运。喜忧参半的是,上个月3家大型团购网站月度销售额首次突破2亿元,这意味着大鳄们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其他过江之鲫们的淘汰进程则在加快。

尽管淘金者们正在不断死去,但依旧持续疯涨的团购市场,仍让不少大佬持续坚守。

“我们只能用迅猛和眼花缭乱形容这个市场,2010年整个团购市场总额从0到20亿,用了一年的时间。今年从艾瑞的一份报告里,我们也读到一个数字,是196亿元,翻了10倍。”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邵晓峰向记者表示,“现在不是市场有问题,而是方法有问题。很多团购网站为什么倒闭?它们都是直接冲着资本去的。盲目扩张,过分追求交易量,却没能真正给商户带来更好的营销价值。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被烧死的,而不是死于没有产品和交易额。”

“中国的团购业才刚刚开始,3年内别提冬天。”邵晓峰自信满满地表示,“团购在聚划算一点都不冷,2011年百亿成交,单日最高成交金额突破2.82亿,本地生活服务单日破千万。相信未来3年中一个千亿量级的大市场正在崛起,这将是一轮以个人为中心,城市为半径的传统服务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产业升级。”

2011年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聚划算平台公布了2011年营运业绩:团购交易额达到101.8亿元,占团购市场196亿元份额的半壁江山。其中一单澳门豆捞的全国大型团购促销,成交1220余万,打破餐饮团购纪录。现在聚划算已经开通41个城市吃喝玩乐类的生活服务团购,每天的独立访客数达到1200万。

艾瑞高级分析师苏会燕认为,中国团购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同时经历了近两年的发展,中国团购企业也逐步回归理性。邵晓峰也坦言,现在VC已经“学乖了”。“上半年只看交易额,到下半年不看了,而是要清楚知道毛利率多少、什么时候能赚钱。”

低毛利问题在国内广遭诟病,也正因为此很多人看衰电商模式。“前一段时间有人公布说凡客物流费用占到客单价的30%呢。实物类B2C的毛利到40%已经很高了,但光物流这一块就把毛利吃掉了,再加上仓储可能就是负利了。虽说中国团购毛利率只有不到10%,但实际比实物类的B2C毛利还要高的。”一知名团购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不满也在加剧,近日来自上海、北京、天津等22座城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联合发布《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夸大宣传、虚标价格、假冒伪劣已成当下团购市场的顽疾,全国分别有17.05%、12.75%和10.61%的消费者表示曾遇到过这三类问题,近四成消费者无奈地放弃维权。

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表示,“在聚划算的规划里,2012年首先要做的就是推出‘消费者全程保障计划’,这项计划包括严格的商家认证、参团保证金、第三方质检、入仓发货体系、神秘客户抽检和商品价格监控体系,进入聚划算平台的商家和伙伴必须全部满足这六大服务标准。”

“信用支付”真的要来了? 篇5

相比于阿里巴巴,京东在“信用支付”上的布局更为提前。早在今年2月,京东商城就率先推出了“京东白条”业务。开放之初也只是小范围的测试,直到6月份京东店庆时才全面开放申请。申请会员必须使用信用卡激活,与此同时,也就进行了实名验证,申请成功的用户可以享受最长30天的延后付款期或最长24期的分期付款方式。分期付款采用3、6、12、24期4种方式,每期服务费均为5%,3、6期分期费率略高于天猫分期。除此之外,两者对商家的付款方式也不一样,京东白条是在消费者还款之后将钱打给商家,而天猫分期是在消费者确认收货之后,通过阿里小贷将货款支付给商家,商家无需承担额外的风险和长时间的回款周期。

笔者个人认为,京东商城推出“京东白条”是从整个产品布局考虑的,这项业务除了优化用户体验、刺激用户消费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将用户引导到京东“网银钱包”上来,进一步完善京东的金融服务,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闭环,这可能也是京东在2011年拒绝支付宝接入之后一直想完成的梦想;天猫的动机可能更为单纯,只是“为了推出而推出”。依靠近3亿的支付宝实名认证用户,天猫很容易就可以推出这项服务,另外,除非是购买非常昂贵的产品时,还可以得到余额宝一定的收益,否则,反正都是需要先将钱全部交上,天猫分期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由此可以推断,阿里巴巴这一举动最直接的目的是迅速拉平和竞争对手的差距,更深远的考量极有可能是在被政策封杀的“虚拟信用卡”这一宏伟蓝图上,这只不过是提前进行的演练。就在7月1日上午,支付宝钱包之中悄然多出了一个名为“信用宝”的服务:最长 38 天免息期,根据网购信用为您专属定制,付款快如闪电,更有多重保障,护卫资金安全。然而这一服务仅存在了很短的时间,支付宝方面给出的答复是:这项服务仅供内部测试,不对外公开。由此看来,虽然有政策方面的种种限制,但阿里巴巴追求信用支付的脚步仍未停止。

数字货币时代真的要来了? 篇6

什么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这四个字曾经因为“比特币”的大热闯入我们的视线,但官方主导的“数字货币”跟这种民间“数字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

目前,外界对数字货币尚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专家表示,从广义来看,数字货币就是一种电子货币,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具有支付和流通属性,可以作为纸币的替代品。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数字货币需要遵循几大原则:要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做到保护隐私与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平衡,尤其针对洗钱、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要保留必要的遏制手段;要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和传导;要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数字货币是自由可兑换的,同时也是可控的可兑换。最重要的是,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

因此,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与传统货币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说白了就是,数字货币跟传统货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钱包里的“钱”,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数字货币”到底长啥样?有消息称,央行对于数字货币提出了“要模仿纸币”“要匿名”“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也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将运用包括密码算法在内的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不可伪造性”等方面要求。

是否会代替纸币

现代社会,纸币已经出现电子形态,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的支付宝支付或者微信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完全见不到纸币的踪影。但是,支付宝等只是电子支付方式,交易时所用的钱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而来,也就是说,支付宝里的钱实际上还是对应着一张张钞票。在实际使用体验中,数字货币可能与电子支付方式感受类似,但是两者从本质上还是有着较大区别。

此外,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也不相同。比如大家熟知的0币和各类游戏中充值的货币就是虚拟货币。这些虚拟货币只能用真实货币购买,而不能转化成真实货币。

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数字货币可能当属“比特币”,此外还有“莱特币”“狗狗币”以及我国民间的“元宝币”等。然而,这些数字货币都没有集中的发行方,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制造,并在全球流通。而我国今后则是由央行来发布数字货币。专家表示,中国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推行数字货币利大于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支付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对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都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解释道,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保证了金融政策的连贯性和货币政策的完整性,对货币交易安全也有保障。在数字货币防伪、监管等问题上,央行也有考虑。央行将与金融界、科技界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各种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合理利用。

上一篇: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论文下一篇: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