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篇

2024-05-2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里表示,必须“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国家之所以长久以来始终致力于完善三个文明的建设工作,因为这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拓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的本质任务,也是全中华民族以及我党的长远目标。

1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我们国家在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上主要度过了以下几段关键的时期。分别是我国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贡献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直都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统治被剥削阶级。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中政治制度的变化都是向着更高状态发展,可是这样的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依然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明。直到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作为本质的政治文明才被颠覆,人类历史上才第一次推翻了剥削阶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洪流之中,于1949年在世界东方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的振聋发聩般的呼喊声中,为全世界全人类在政治文明历程中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和祖国共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站起来”的人民,让世界看到了五千多年来中国美好璀璨的政治文明成果。而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次探索中,就在政治文明方面得到了可喜可贺的阶段性成果。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我国人民大众取代了从前的剥削阶级而成为了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国家的主人,这一变化动摇了原本政治文明中的本质内容。同时,对于政治文明主体概念的界定,认为中国共和国的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也实现了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极少部分人的统治。实现了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可以享受民主的现实。

1.2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期

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总结、吸收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当时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正像邓小平在答复外国新闻记者的问题时那样,我们国家需要从制度层次思考,应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法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二,这一时期的领导人不但继续保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根本,同时还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这也主要是为了保证我国人民和群众自身的根本利益能在本质上得到保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坚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受摆在建设的第一位。

1.3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添动力

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时期,世界迎来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江泽民同志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又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短语是由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的概念。虽然前面两位领导人在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都有浓墨重彩的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个政治文明的概念规范化和系统化。江泽民同志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道,上升到人类文明的概念之中,他也同前几位领导人一样,在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前任领导人关于我国建设政治文明方面的优秀理念,首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方略、发展党内民主等等科学理念。

1.4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

胡锦涛同志非常看重在我国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多次在不同会议场合发表有关要加大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讲话。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在继承前几任国家领导人的优良成果的同时,经过研究探讨,创新发展新时期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新颖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5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发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习近平同志还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2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2.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党政治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关键表现中的一个。在中国,国家的基本国情,即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他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2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站数量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在国家占统治地位,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宪法中也有规定,在中国一切权利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充分协调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中国除汉族以外还拥有5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广大的多民族国家,将各个民族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我国为了体现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就在依法贯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责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来。

2.3以法律为保障

我国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就是依法治国,他的含是我国的人民与群众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之下,按照宪法与法律的相关规定,经由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经济和文化还有社会相关事务,确保我们国家的每项事务都能够依照法律法规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此种国家制度与国家的法律不会由于某一人的思想意志而有所变化。同时,在依据法律治理我们国家的基础上,实现规划中的中国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才能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因为以上提到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在我国当家作主都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法律作为根本保障,离开了强有力的国家法律法规,我们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有序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喜人局面就很难实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3.1关键成就

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我党和政府主要取得的关于政治理念方面的成就。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希望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精神保证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全面推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变,通过对发展抱有的坚定信念,让党和国家有力量冲破各种在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和困难,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持续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过程中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为社会和生活带来的优良成果。

其次,让社会更加和谐。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面,我们党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步具体化,也切实地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诉求出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亟需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为了群众,同时也依靠群众,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配合,共享和谐社会发展成果。

最后,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摆正全社会的价值观,努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基本经验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行动进行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希望能够通过大体的归纳和总结看到我党和政府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良好发展势头,手握当下,展望未来。

首先需要不断贯彻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和国家的理念,这是我国建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可靠的根本保障;其次,仍然不能停下深化政府改革的步伐,要努力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一个有能力、有魄力、能服务的人民政府;最后,党中央需要深化在思想范围内的相关政治文明建设,要坚决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通过强化思想意识领域的政治文明建设来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4结语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我国民主法治的现代化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我党和政府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并不断完善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信念,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中,渗透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和思路,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前进。

摘要: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和层次上的升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历代领导人的精心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和完善,且成果显著。本文通过对历代领导人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进行一般梳理,从中分析归纳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成果,由此助力于我国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张明军,陈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时间前提与创新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4(5).

[2]何显明.政府转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60年来政府体制演变的内在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3(6).

[3]刘文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条件[D].浙江财经大学,2015.01.01.

[4]童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进逻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05.0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2

一、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文明的一般内容来看, 一般人认为, 政治文明可以划分为三部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来看, 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民主, 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众所周知,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现如今, 又有人指出, “一国两制”和基层民主政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集体智慧而提出的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这个构想的提出将离不开统战工作, 并且会使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都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对于基本民主政治来说, 统一战线的工作更是具体化, 统一战线的工作者更是深入其中担任领导者和指导者, 比如吸收私营企业主进入基层政权等等。

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以下将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统一战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统一战线在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三者构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的民主制度, 是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然而,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迫切地需要完善和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将在此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在政治制度的完善中, 统战工作不可缺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也是统一战线成员参政议政、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机构, 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来自基层, 与群众联系密切, 还有的是熟知法律的知识分子, 他们在人大立法中提高其立法质量, 在反映民意方面, 他们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民的切身利益、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另一方面, 他们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推进我们民主化的进程, 还有效地行使了监督的功能。此外, 统一战线中有不少人士是少数民族的代表人士, 他们可以协调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民族矛盾、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2. 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中, 统战工作不可或缺。

当前, 推进政府转变职能、廉洁高效、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迫切的任务。统一战线成员中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 还有部分是有海外教育经历的知识分子, 他们可以向政府提供科学的理论以及外国先进的经验或直接参与立法, 比如说建设电子政务, 建设企业化政府等, 这些将促使政府转变职能, 将政府转变职能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的轨道, 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此外, 他们可以在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 深入基层工作、密切联系群众, 帮助和监督政府工作的开展, 多方面反应人民群众的诉求。

(二) 、统一战线在政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 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1. 统一战线成员可以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理念、新价值准则, 引导主流政治文化。

统一战线内高素质成员, 他们可以适时提出新理念和价值观, 不断更新政治主流文化的血液, 随时规范体制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 他们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向不同阶层、不同党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传播主流文化。

2. 统一战线成员可以引导非主流文化向主流政治文化兼容、融合。

统一战线的成员有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 对于体制外的非主流意识形态, 他们在教育和引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拥有和各个阶层各个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 更容易揣摩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 通过交流可以引导非主流文化向主流政治文化兼容、融合。

3. 统一战线成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和公民化。

第三部门, 即社区的发展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高度分化和多元化的表现, 又成为了许多重要的爱国统一战线成员的新生地和新的聚集地,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政治实践活动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 使人们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 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 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转化。

(三) 、统一战线在政治行为规范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行为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统治、文明的政治管理、文明的政治参与和文明的政治斗争等四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政治管理的现代化程度。然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是要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 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见, 统战人员具有人才荟萃和联系面广、深入基层等多方面优势, 他们可以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意见,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 统一战线的成员散落在人民群众中, 他们首先可以先唤醒、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 然后通过示范和宣传教育再唤起、提高所联系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同时, 他们可以通过社区组织推动统战工作主体和对象的社会化, 最大层面的唤起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规范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统一战线的推动作用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升了统战工作的社会地位, 增强了全党对于统战工作的认识。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创造了一个提升统战工作社会地位的新契机。因为在现代政治文明的视野下, 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根本任务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对于不断增强我们党合法执政地位具有最直接的意义。我们党在已经取得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如何维护和巩固政权需要接受严峻的考验, 这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 统一战线的联系面广、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使得执政党充分认识到需要统一战线来维护和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与不断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 赋予了其新的工作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 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意义和在政治方面的功效明显大于经济意义和经济方面的功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 统战工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也似乎更为突出。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 通过那些途径促进经济发展似乎成为当前统战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当然这些探索就成为了统一战线工作今后发展的新内容, 然而政治思想工作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 统战工作也必须把政治领域发挥作用提到一定的地位, 探寻如何在当今阶层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如何有效创建民主监督的社会体系, 如何畅通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政治表达渠道等等。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把统战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 提高统战工作的效率。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的新要求, 这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化”、特别是“程序化”建设要求, 也是对爱国统一战线及其工作的新要求, 而且是提供了衡量爱国统一战线及其工作状况的一种尺度。王继宣教授曾指出我们需要走程序化的道路, 这样就可以使各种政治力量在程序中发挥很不相同的作用, 也可以利用程序的可调节性, 通过对程序做出必要调整, 促使人民政协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其实统战工作本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按照我们对这些工作本身的规律性的认识, 设计出合理的程序, 把我们从事的工作纳入到既定的程序中进行和完成, 也有利于提高统战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继宣.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在契合性[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2]、龙庆华.“一国两制”构想与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

[3]、杨斌.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J].科技信息, 2009第36期

[4]、王继宣,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爱国统一战线的推动作用[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第3期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再理解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明;政治文明;深层背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应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丰富内涵,充分理解党作出这一重大部署的深刻意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营造良好的理论氛围。

一、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古代尚书《舜典》对“文明”一词的解释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可以说这一解释最能揭示文明的真谛。中国古代先民创造文明一词本是借用自然界的现象来说明人类社会的理想与追求。文者纹也,就是纹理印痕;明者日月也,就是辉耀光明。在人类未出现之前,自然界本来就是有文也有明的;地上高山大川就是经天纬地之文,天上红日皓月就是照临四方之明。诚然,我们今天所讲的文明指的不是自然文明,但是人类的文明一词显然是受到自然文明的启发借鉴而来的,并在此基础上使文明具有创造性、变化性、进步性的特点。

然而有一点在两种文化中共同的,即文明一般是指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类创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政治层面,是人类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文明体系中的“骨架性”内容。政治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主導和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总体文明水准。政治、法律、民主制度的协调发展,构成现代政治文明之统一体。其中国家政治制度及其相应理念,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检视一地一国的文明程度,不得不检视其政治文明的质量状况。

马克思对政治文明早作过阐述,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认为社会文明的结构应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他指出所谓政治文明,就是人类在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物质文明的同时,同时不断生产出适合物质生产国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种制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代替资本主义民主,标志着政治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飞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大多数民众。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抓住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其一,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作出回应。一个民族自外于世界文明的主流,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从心底里对一切文明和进步的主潮抱有足够的敬意,那种“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就难以根除,我们应当树立好东西在那里都好的信念,不能以自己的特殊处境为理由,再拒绝汇入世界文明的主流中去。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文明将会上升。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态势下,文明的相融比起文明的冲突来,前者更为主要,更是人类未来文明发展的主体景观。我们必须首先从基础着手,然后再往高处发展,而不是先高后低。人类社会相互之间要想更多的互补,我们就必须理解各自文明的共同特征,因为这可以作为我们的共同基础。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明的对话、相融和相互影响,将是文明演绎发展的主旋律。”

其二,从现代意义上看,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到“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一整套政治理念、学说、价值和方法。这套政治文化系统,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积淀融和激荡,正在溶铸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新型政治文明,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的政治文化主导,这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种贡献。我们党在新世纪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不仅是我们党自身执政经验的考验,也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符合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逐步开创了一条坚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道路,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的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治文明建设,不但比物质文明建设落后,就是同精神文明建设相比,也显得相对滞后。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政治文明建设就会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障碍。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按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就是要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政治前提。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话时强调,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段话集中阐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目的,也表明了我们党追求人民民主的一贯主张。我们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政权,都实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革命胜利后建

立人民民主的全国政权积累了重要经验。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同志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经验不够和制度不健全,在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提出,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我之所以要作这样一个历史回顾,就是要说明,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

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法治,既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够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

社会主义安全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 篇5

一、从文化到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轨迹

一般意义上来讲,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什么是文明?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即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 是社会所具有的根本特点, 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 文明是社会各方面进步的总和。[1]

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来看, 文化与文明是个近似的概念, 但也有不同。即文明和文化都是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但文化更侧重于观念形态, 而文明除了精神成果外, 必须表现为物质成果。从人类历史来看, 先有文化, 后有文明。由此可见, 文明是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由于受环境、人文习惯等影响, 文明会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但不同文明也会相互交融、共同促进;文明的形成由于地区和民族传统影响具有原创性的特点, 但文明在发展中又呈现出传承、弘扬、开放、创新和进步的特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 把早期文化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认为文明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恩格斯指出:“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 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管理上的民主, 社会中的博爱, 权利的平等, 普及的教育, 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 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2]正是由于文化与文明的这种循序渐进和相互影响的发展关系, 我们认为从我国传统的安全技术到安全观念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安全文化, 进而形成社会主义安全文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关于安全文明问题, 目前研究者还不是很多[3]。有的研究者认为安全文明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因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之外不宜再增加这样一个领域。但笔者认为, 文明是发展的, 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自由的渴求不仅局限在基本满足的层面上, 而是要在现实基础上建设高度和谐的社会, 实现更高层次的满足。这种层次, 既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涵, 又有二者所不能包含的独特意义。于是, 和生态文明的提出一样, 安全文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已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 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首先, 如同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生态问题一样, 社会的发展, 必然会给人类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 曾经历了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几次转变, 特别是上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的全球化问题, 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地区安全、公共安全等发展问题。但是, 这些影响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不应当在多次造成巨大灾难以后才引起重视, 而必须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其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为安全文明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以人为本。包括安全与健康在内的生存要求是人的生命中最基本的要求, 是最基本的人权。2006年3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三个不能”特别提出了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强调了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 进一步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以及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 彰显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崭新执政理念。

(二) 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明,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的要求。科学发展观, 提倡健康、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强调的不仅是经济上量的扩张, 更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 包括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 目前许多地方在发展观念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长指标, 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问题, 忽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重特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建设社会主义安全文明,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才能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新贡献。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4]这再一次表明了我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为安全文明建设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 安全文明建设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双刃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社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指出,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05%。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 如果使用当前治理技术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 约需一次性直接投资10, 800亿元, 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 每年还需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 874亿元, 占当年GDP的1.80%。据统计,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 经济损失高达6, 500亿元, 占中国GDP的6%。[5]防灾学研究的对象是如何防范灾害或者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安全文明建设追求的却是安全投入的有效性和最优化目标, 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安全文明建设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 安全文明建设对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 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能源、金融、环境危机等多次出现, 核武器、恐怖主义等对人类社会已形成严重威胁, 安全文明日益具有全球性特点。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大国, 加强中国的安全文明建设对中国来讲能够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 实现地区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它会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 促进国际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使世界安全文明体系更加完整, 使世界更加和谐并共同走向繁荣。

(五) 建设安全文明, 可以使我国的文明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文明建设从来是互相影响, 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提出过程, 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加入生态文明的新提法, 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使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实现了又一次理论升华。有学者指出, 伴随着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社会、经济的转型, 自然性危机正越来越多地与人为性危机 (或社会问题) 相交合而引发对社会安全以及人的安全的危害, 它直接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众多安全领域和其他领域的诸多方面, 将促成一种可称之为“复合型灾害”的形成。当下, 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因此我们传统的安全观在许多方面需要予以修正, 需要建立新的安全观和新的安全维护手段来应对危机、确保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 更多地要实现对“人的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关注, 要实现对“全球安全”与“国家安全”相关性的重视。[6]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创新马克思主义,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 正确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 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二, 建设安全文明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文明建设。一方面, 安全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前提, 也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创造必要条件。经济发展从来就是以安全为前提条件的。只有首先保障国家安全, 才能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发展建设、社会风气的建设等, 建设精神文明更需要有安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否则精神文明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同安全文明也息息相关, 安全文明建设既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安全文明建设的很多内容也将直接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 政治文明建设反过来能够指导安全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安全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生态文明和安全文明建设各有侧重, 都将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总之, 社会安全文明建设应该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当前安全文明建设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 从当前来看亟需尽快组织专家力量, 开展安全文明专题研究, 创新安全文明理论, 提升安全文明重视程度, 制定国家安全文明战略。

(一)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坚持“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在以往的历史上, 我们确有重经济发展, 轻人身安全, 重精神价值, 轻生命价值, 重政治轻民生, 重政绩轻民本等错误观念。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实是相违背的。作为一个执政党, 强调“以人为本”, 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 首先重视他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要突出生命价值这一核心, 形成人民群众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从而营造“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的新型社会风尚, 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和谐发展的道德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做到了解自然, 尊重自然, 利用与保护并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 创新“安全发展”理念, 不断推动安全文明进步。当前安全文明建设, 一个重大课题是安全理念的提升。首先, 要走出传统的安全思维, 形成新型大安全观的思想。安全不仅局限在生产和技术领域, 它实际上是由生产生活、公共卫生、资源紧缺、环境灾难、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及军事对抗等引发的生活安全、产品安全、卫生安全、社会安全、自然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国防安全等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大安全战略问题, 所以有必要建立国家新的大安全观念, 构筑现代安全体系。正如有学者所说的, 新的安全观不是原始的共同体安全和狭隘的私人安全, 而是为针对整个社会和全球的公共安全。这种安全叫做“非传统安全”。[7]总之, 要进一步强调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和谐是人类自然共生共存的灵魂, 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

(三) 加强安全文明建设, 必须强化风险忧患意识, 强化安全即效益, 安全即生产力的理念。如前所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作用日益明显。美国911事件, 我国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8年的南方雪灾, 都说明了倡导安全文明, 共建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文明建设, 可以通过科学预案、超前防范, 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同样可以达到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所以, 建设安全文明, 既要算前期投入的减法, 更要算后期效益的加法。所以安全出生产力, 安全可以提高国家实力应成为安全文明的一个新理念。

(四) 加强安全文明建设, 必须从发展安全文化入手, 不断创新安全技术,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实现安全科技成果的推陈出新。要加强安全文明内涵、体系及文明关系的研究。对安全文明、安全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技术学、安全管理学、安全战略学、安全社会学、安全经济学等宏观安全学内容和环境安全学、资源安全学、生产安全学、产品安全学、金融安全学、网络安全学、文化安全学、社会安全学、城市安全学、公共安全学、社区安全学、国防安全学、政治安全学等进行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总结我国已有的安全文化成果, 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 完善我国安全管理体制,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加强安全法制建设, 推动安全技术创新, 加快安全意识的普及, 实现安全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 建设起政府、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生产单位、社区群众相结合的安全文化体系, 实现“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安全文明建设新格局, 提升我国安全文明形象。

(五) 以安全文化引领我国安全工作。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时间, 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中国共产党已把这一文化逐步应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除了提出安全发展的战略之外, 还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安全发展方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党也多次强调安全问题。此外, 近年来我国还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这对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安全投入都将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并为安全文明建设在理论体系、指导方针、政策措施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六) 开展全民安全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把安全文明建设工作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首先, 弘扬社会主义安全文化, 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提高全民族安全文明素质, 形成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 就要把安全文明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来抓。要在全社会形成大安全观的意识, 使政府、部门、社区、群众在不同的层面上认识到安全文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重要性, 使安全文明建设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其次, 安全教育要专业教育与文化普及相结合, 在青少年和学生群体中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的安全观, 形成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形成和谐发展的道德观, 使之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养。要把这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依托高校开展安全文明与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 高等学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设高等安全教育的学科或专业, 培养安全理论、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全社会逐步建立义务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 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把构建和谐校园与建设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真正使安全文明建设成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本文指出社会主义安全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当前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科学发展观为安全文明奠定了思想基础。安全文化的发展为安全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安全文明应该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建设目标。因此, 必须把安全文明建设当作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发展战略来抓。

关键词:安全文明,科学发展观,文明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59, 第1卷, 66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4, 第36卷, 113

[3].王茂林.安全文明建设与城市危机管理[OL].中国城市经济网, 2005, 1, 6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006, 10, 11

[5].程军.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信息保障[J].中国信息导报, 2006, 9

[6].余潇枫, 李佳.冰冻雨雪灾害折射我国危机管理之痛[N].观察与思考, 2008, 3,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6

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在此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冲突事件直接或间接与土地流转有关,近些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恶性事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表1所示。

在粗放式低成本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强调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具体执行过程中长官意识强,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发言权和参与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而导致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的激化,如解决不得当,就会由小问题累计成为大问题,最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制度上缺乏详实的安排,处理过程随意,必然产生严重的后果。在信息化时代,无论事件爆发过程中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信息的快速传播对政府的公信力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政治文明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相应的建设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1、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大众之诉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作用和地位显得愈发突出。“政治文明”一词最早由马克思在1844年11月《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一文中提出(关海庭、吴群芳(200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文明分为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部分,并对政治文明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来实现,“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①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第一,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坚实基础,人类文明是要建立在政治文明之上的;第二,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包括了政治意识、制度建设和法治等,但不能代替政治文明;第三,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有较多的联系,但只有进步的政治文化才可称之为政治文明;第四,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野蛮、落后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不是政治文明;第五,政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②

2、新型城镇化

2000年,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学术界从2003年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后平(2015)从农民意愿的角度,提出城镇化的推进要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应违背人的意愿,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意愿。刘彦随(2015)从治理“乡村病”的视角,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形成的农地非农化、农民老龄化、农村建筑用地空废化和水土环境污染化等问题。丛玉飞(2015)从社会质量设计角度,引用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丁开杰(2015)、刘旭(2013),从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扩大公众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参与、完善城镇化法治体系、坚持维护农民权益、依法进行城市管理、消除行政诉讼障碍和依法加强环境污染处罚。黄锟(2015)、张敬燕(2015)、李楠(2013)等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根本诉求是以人为本。邹辉(2015)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应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体制改革着力点。刘国斌(2015)从信息化的角度,提出应通过信息化发展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向高效、健康、低碳、节约集约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迈进。刘沛林(2015)从“留住乡愁”的视角,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同时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陈卫国(2015)、赵丽娜(2015)、曹凤岐(2013)从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的视角,提出完善PPP模式以及城镇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资金的建议。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该如何推进以及推进过程中的资金、指标、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注:资料来源:2010年后互联网信息整理所得。)

3、小结与评价

自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以来,理论界主要就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发展路径、指标体系设计以及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分析,并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但涉及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种冲突背后的原因分析,特别是基于政治文明视角的研究还是空白。制度的变迁要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缺乏可行的制度建设,抑或是得不到相关民众认可的强制推进,结果无疑是失败的。尊重相应的规律,同时要充分体现各方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使制度建设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政治文明即是要求文明的主体性回归,强调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到相应社会事务的治理中去,这就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约翰.W.巴德(John W.Budd)在《劳动关系:寻求平衡》一书中对劳动力平衡模型进行了论述,该模型致力于寻求“效率、公平与发言权”的平衡,对效率和公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强调发言权的重要性,体现劳动者参与的过程,不管其是否有利于分配的改善和经营行为的改善。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文明意识并依据制度去执行,要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而后进行相应的路径安排并积极在民众中进行相应的宣传和解读,得到民众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契约精神和法制意识不强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契约精神,呼唤我们用契约精神所蕴含的平等理念、法律精神和信用机制,塑造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表现各地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下,为寻求更多的政治资本“,政治竞标赛”在各地争相上演,行事作风以行政命令为主,无规划的大拆大建盛行导致“空城”、“鬼城”的出现,追求速度导致的征地过程极不规范等等,都体现出政府的契约精神和法制意识不强,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政府欲退而市场不进”的现象,政府的政策不能持久,相应配套不能即时到位等等。

2、民意被忽视且民众参与度不高

民众是城镇化的主体,但民众的想法却总是得不到体现抑或被忽视,民众参与度和知情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强征地、逼上楼”的现象屡屡发生,激发政府与农民对立情绪,冲突不断。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强上项目,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理念,用所谓的政策去胁迫农民,一切以这是国家的政策为解释由头,强压现象突出。民众的意愿没有表达的途径,从而导致上访、抗议等非正常的民意表达现象突出。由于农村政务公开较差,农民参与民主评议等实践过程较少,导致民众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依然没有内化为民众的内心信念,成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驱力。同时社会组织活力不足,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要给予并调动农民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性。

3、竞争机制的缺失致使效率低下

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完全的政府计划阶段、政府大于市场阶段、市场大于政府阶段到最终的市场化阶段,具体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处于市场化的前期阶段,依然是行政干预大于市场配置。在征地、承包土地等过程中,更多采取的是政府干预,往往会导致官商勾结,造成严重的“富企不富民”现象,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制度决定发展路径,所以制度建设的缺失,必然导致发展路径不清晰,缺乏竞争机制,产生寻租腐败等行为,致使效率极其低下。

4、粗放式的推进导致社会成本高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低价出让土地,对农地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导致大量农业用地工业化、住宅化,短期地方经济增速很快,这恰好迎合了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但快速低成本的城镇化推进过程,往往忽视了对文化传统、生态发展及社会和谐的影响,短视行为加上缺乏规划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造成社会成本极高,不利于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形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大气的污染,农村生态问题已然是目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四、政治文明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并践行

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的保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法律体系建设来实现对农民权益、农村发展和农地收益的保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司法制度建设、保障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政治文明强调文明主体性功能的回归,强调每一位居民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权,这也与目前强调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相吻合,政治文明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的过程,而在强权社会中,政治文明只是经常被提及却又很少得到贯彻的一种形式主义。从制度建设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要保证政治文明的前提不变开展相应的工作,具体到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文明的内在力量去解决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故不仅要强调政治文明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时刻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去努力实践并行之有效的发挥作用。

2、建立完整的民意收集、处理与反馈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尊重村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涉及的重大问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农村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依法听证、公示,进行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求民众意愿也是政治文明重要的表现形式,通畅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及其重要。发挥民众的积极主动性,就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想法,给出合理的处理,提高农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发言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即指农民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是简简单单把农民变成市民,而是要重点考虑农民的真实想法,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目前依然有很多农民对农村、土地有着很深的情感,其中承载者诸多的回忆,鉴于此,可以让他们继续生活在村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长效机制,变村庄“散点布局”为“线性布局”,沿村镇主干道建设新型村庄,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改变距离上的时空分布,这同样是一种可行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此,要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功能,通过会议、宣讲等形式收集民意,依托基层组织代表民众进行相关事务的处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收集—汇报—处理—反馈”的运行机制。

3、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机制的运行效率

政治文明体现民众、市场的自由度,市场的作用发挥源自于竞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效率,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比如在征地过程中,目前采取的是一种被认为很有效的“单选型”征地模式,即确定性选择,也就是先选择一块地,然后进行谈判。在这种征地模式下,政府与民众各自坚守谈判条件,常常使谈判陷入僵局,其结果往往走向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动用警力强行征地,使得警民矛盾冲突,激化政府与民众的对立情绪;二是一些民众(所谓的钉子户)不断提高要价,政府为了快速完成征地任务无原则的迎合,结果使政府公信力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双选型”的征地模式,即不确定性选择,也就是政府和民众都可以选择,选择多块可征对象,在不同的地块之间形成竞争,愿意被征地的农民才能成为谈判对象。土地承包过程同样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这样可杜绝官商勾结,减少政府干预,尽量使农民的利益最大化,打破“富企不富民”的怪圈。竞争可以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障碍降至最低,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使各方关系趋于更加的和谐,尽可能地减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事件。

4、顶层设计与动力推进相结合

差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鉴于我国的制度建设强调统一性,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各地区都按照中央统一的文件精神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在这种过程中由于各地方差异性非常之大,政策落实的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常常导致政策铺开比较困难,很多政策形成“制定—执行—修改”过程,或者是政策执行到最后执行不下去,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差异性比较大,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已然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这些方法和经验在中西部地区往往行不通。再者东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文化传统的破坏非常严重,近乎于掠夺式发展,这种模式更加不能沿用到中西部地区。因此,各地应该根据地方特色,选择不同的模式,注重对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绿色和谐、人民幸福的城镇化模式。特别需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听取农民的意见,照顾农民的感情,毕竟城镇化好不好还得农民说了算,注重基础动力源的建设。

五、总结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的美丽乡镇的美好愿景,其基本趋势不会变,但推进过程和建设方式可以适当改进。首先,尽可能多的获取农民的思想动态,为其答疑解惑,并通过制度创新,减少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其次,发挥基层政权的稳定功能,稳定和谐是改革的基础,而基层政权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最后,减少强制干预,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禁强行推进,积极运用市场规则准确定位,引导农民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意愿并详实考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问题,要边推进边摸索,制度建设要跟上,推进方式要科学,在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摘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全国各地各种纠纷,尤其是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为城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政治文明强调文明的主体回归,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表现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全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市场,采取“顶层设计”和“动力推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诸如征地模式的“单选”向“双选”转变,新型农村建设由“散点布局”向“线性布局”发展等制度创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价值理想。

关键词:政治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评析,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林辉煌、欧阳静:土地征收中的权力博弈与制度重构[J].当代财经,2015(6).

[2]约翰.W.巴德(John W.Budd):劳动关系:寻求平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刘后平、邓霞、韩明月: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意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

[5]丛玉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质量设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6]丁开杰:依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3).

[7]刘旭: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法治化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8]黄锟、楚瑞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诉求和保障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5(2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7

一、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类社会如何进步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地物质财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做出正确地分析。这种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生活”, [2]受自然界制约。二是指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不同, 人自身具有自觉地能动性, 这种自觉地能动性集中表现为劳动、实践, 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 支配自然力, 使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并在这基础上达到与自然的真正统一。[3]正是马克思主义对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分析, 才有了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强调把人的劳动定性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而这种“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一面是, 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施加在劳动对象上, 取得自己需求的产品;另一面是, 人们又把自己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回归到自然界中去。这种“物质交换”的思想体现出来的整体性思维, 为我们正确地处理生产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马恩生活的时代, 他们已经对于环境问题做出了正确地认识和判断, 并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的长期性、艰巨性做出了科学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就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同时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社会、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地依据。

二、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具有5, 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先人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 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意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 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 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渗透着我国优秀传统环保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环境保护的思想。我们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畋不掩群, 不取麋夭;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注意保护自然资源, 合理的开发。反对过度的开发, 尤其是破坏性的开发。在农业生产上, 我们的先人也有着较为深刻地认识。如《吕览·审时》说:“夫稼, 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这是作为中国传统农学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的经典表述。这种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密切地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一性。此外,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这也就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关系, 不要逆“天”而行。

我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大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我们剔除其中的封建腐朽的部分, 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它是我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是中华文明中的精髓。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要求。

三、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本质要求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路的选择上, 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的基础上, 摒弃了资本主义的“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 选择了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国家走的道路是“先发展再治理”的道路, 这样虽然在短时间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地发展, 但是它是建立在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基础上的, 是以损害人们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它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我们必须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党在关于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提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由此可见, 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的结合起来的发展的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本质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机体系, 必将大大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 必将促进我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伟大胜利。

四、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是实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中国人民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人应该在社会中全面发展。因此, 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也包括政治权利、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诉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包括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也就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也就体现出精神文明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概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的要求;然而, 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体现出人在社会中全面的发展, 人不仅要在物质、精神和政治权利方面发展, 还要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 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今天更要重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重视环境问题, 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而且还关系着人们子孙后代生存的重大问题。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样就构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机体系, 更加合理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更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构建生态文明的新社会有其历史必然性, 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到相同的高度, 极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 使我们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人民的负责态度。我们在党的领导下, 在坚持搞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 大力的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将实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画卷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第20卷) , 第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第42卷) , 第95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发展观 “美丽中国”

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實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维平,庄三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伟,付文佳.浅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立足于社会考察自然[N].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图漫画《健身莫忘环保》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健身莫忘环保

A.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 B.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 C.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 D.要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答案】D

【考点】培育“四有”公民 【难度】一般

2.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但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时有发生。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 ④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强调了“共享精神”这种文化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是强调对认识世界的指导作用,①不符合题意;“共享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它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使人们“骑稳单车”,②正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所以“还需要共享精神”,③正确;“共享精神”强调的不是科学文化素养,④不符题意;故选C。

【考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难度】一般

3.“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

①福建开展生态治水,计划5年建成万里安全排水系统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完全免费向社会开放 ④开展全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 【难度】一般

4.中共中央领导人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

①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是基于建设精神文明有利于兴盛各项事业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④折射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①②符合题意。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③观点错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但精神文明不能决定物质文明,④观点错误。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 【难度】一般

5.中宣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该《通知》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D.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答案】C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途径 【难度】一般

6.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是我国文化领域一部基础性、全局性、基本性的重要法律。《保障法》规定“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留守妇女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些规定意在

①减轻农民的商业化文化消费的负担 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 ③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④满足弱势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A.①② 【答案】D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难度】较难

7.烟台市投巨资建设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全市16个公共博物馆、1个美术馆、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50个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假若让你为烟台市“馆”“站”免费开放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

A.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扩大传统文化传播优势,激活文化市场活力 C.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D.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D 【解析】烟台市“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说明了烟台市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D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未反映传统文化,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馆”“站”不属于大众传媒,排除C。

【考点】发展文化公益事业 【难度】一般

8.党的十八大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可以直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是现阶段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国家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基础,其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教育并不能直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④说法错误,现阶段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故选B。

【考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难度】较难

9.面对城市人口密度大和公共文化空间不足、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北京市各级政府通过挤、挪、改、买等方式,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借助有线电视等科技手段,推送公共文化服务“菜单”,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和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上述做法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具体形式 ②体现了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是政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动表现 ④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 【难度】较难

10.2016年以来,白银市以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以白银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活区”战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祖业、事业、产业,努力推动全区文化工作繁荣发展。这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要大力发展文化公益性事业 ③必须满足人们所有文化需求 ④要优先发展文化公益性事业 A.①④ 【答案】B 【解析】材料揭示了白银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白银市精神文明建设,①②符合题意。我们应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③观点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④观点错误。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难度】一般

11.201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某镇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实施“四大工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由此可以推知,该镇居民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应该

①身体力行地培育各种文明风尚 ②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③不断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④使自己先享受现代文明的阳光 A.①③ 【答案】B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考点】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难度】一般

12.天津市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对公众开放,不仅为天津文化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文化惠民水平的有效载体。天津市注重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最大效能,有助于

①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大力发展天津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④挖掘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A.①② 【答案】C 【解析】材料揭示的是天津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这有助于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及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排除②④。

【考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难度】一般

二、非选择题

1.某县政府针对农村精神文化匮乏、干群关系紧张、社会成员管理困难等问题,创造性开展“舞动乡村”文化活动。组织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提供服务、投入资金,推进示范点建设;组织村民现场“讲、评、议”好人好事,发动基层文化志愿者开展“我为老歌填新词”舞动乡村舞曲及主题曲征集活动,将思想道德、尊老敬亲、热爱家乡等内容作为新词,老歌新唱,歌颂生活;跳舞现场每周召开村情通报会,每月召开村民议事会,选派机关干部走进活动现场,讨论村务、评议工作、研究事项、调解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舞动乡村”文化活动。

【答案】①政府组织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加大投入、提供服务,说明政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和谐文化是全体村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通过好人好事评选、老歌新唱、村情通报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舞动乡村”文化活动发挥了村民主体作用,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难度】一般

2.十余年来,我国财政义务教育投入大幅增长。通过制度机制设计,把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政策、投入标准、中央与地方经费的分担比例确定下来,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地、可持续地增长。新制度的实施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受益。最直接的受益者有以下几个群体:第一类是大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到哪里钱就到哪里”;第二类是3000多万寄宿制学生,其保障水平会明显提高;第三类是大约1200万民办学校学生,可享受在公办学校同样的公共财政支持;第四类学生是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有500万左右;第五类是特殊教育学生。

(1)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当前我国应如何发展教育事业。【答案】(1)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③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2)①加大财政投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篇10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正确分析精神文明建设新形势

二十多年来,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 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加深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有效展开了各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多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提高;坚持进行以理论信念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民族凝聚力明显提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清醒地看到,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良好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首先, 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其次, 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同世界各国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第三, 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信息领域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阵地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坚定信心, 头脑清醒,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扎实推进新形式下精神文明建设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放在总揽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 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当前, 注意推动以下工作: (1) 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 是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紧密结合师生在思想认识中产生的新问题, 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 引导师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念, 努力在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针对新形势, 增强时代感, 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2)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生道德素养,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针对学校实际, 要进行系统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普及礼仪教育, 把教育与育人相结合。同时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举行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升国旗、唱国歌、入团宣誓、成人仪式”等活动, 增强教育的实际教育效果, 起到集中教育的明显效果。

上一篇:建筑工程结算技巧下一篇:居住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