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十篇

2024-09-11

《彼岸》 篇1

有人说, 彼岸的花絮只为成功者而绽放, 只有实现人生理想的成功者, 才能看见花絮的轻舞飞扬。

我相信这花絮飞舞在我的生活里, 因为那红色的淡光朝着我微笑。

校园的梧桐叶子全部凋落,依然昂首挺立。我像快乐的鱼儿一样,穿梭在秋风里。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幻想着许多美丽的童话故事的上演,可是现实的钟声把我惊醒,让我像一个失宠的孩子般焦虑不安。

也许只是一种感觉,那种一直隐藏在心里的不安,就像晚上的时候去海边,繁星密布的夜空照亮整个沙滩,偌大的一个沙滩只留下一串自己走过的孤独的脚印。

那天我莫名地走进校园的一个角落里,那里有一个安静的园子。有人说那是一个被废弃的园子。可我却从此恋上了它,恋上了那里静谧的空气、天空掠过的小鸟。那个野草肆意成长的绿色天地,顷刻成为我的精神憩园。我乐意在它的周围闲逛,每天收获一份开朗的心情。

废园和我一样孤独,一样需要安慰。为什么我们要冷落它呢?难道它里面的生命就不存在价值吗?难道不是它给我带来许多安慰吗?我轻轻地拂过它无奈的微笑,好想它在我的呵护中勇敢地去追一个未完成的梦。我们的世界因野花的绽放而更加阳光,也因阳光的灿烂而更加奔放。

每次心情烦躁的时候,我都喜欢徘徊在废园的怀抱中。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呼吸着花的清香,痴痴地凝望那美丽的花瓣。坐得冷了的时候,站起身来,感觉周遭的沉寂。我伸出手,手指轻轻地触及花瓣,那里温而冰凉。每天清晨,园子里的花就羞答答地盛开了。我知道,每一朵花未必都会结着丰硕的果实。我虽然一直都在努力地做自己,却无法给予自己诺言。疲惫时,我带着对生命的困惑来寻找真谛,废园就把答案寄寓在可爱的植物中,让我去了解它的魔力。

在挫折中成长,在梦想中起飞,我们以激情为动力,用勇气来挑战。每一枝花语都是它的主打音乐,它幽幽地告诉我:大自然赋予它们惊人的求生力量,这种力量大到使我们无法抵御。时间同样会赋予我们生命的价值、幸福的渴望,我们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黑夜,美好的希望永远在前方召唤我们……

生命有欢乐,更有无尽的劳作和苦难,我们要勇敢地迈开步子并且尽可能地使过程充实。用轻松微笑来迎接人生的惊喜,这该是废园的座右铭,我一直都还记得。四季的变化、快乐的演绎,无不激励着我前进。

废园啊,我的秘密花园,我的快乐天堂!你带给了我的,我一直都保存在心底。我想你已不再是一个被废弃的园子,而是我生命中最亲的家园……

那天,天空中飞过一群可爱的小鸟,我躺在你的怀抱里看着它们飞过。一根洁白的羽毛落在我的视线里,我闭着双眼轻轻地吹着这飘逸的羽毛。它飘走了,离开了我的视线,我却看到了一棵树的孤独与倔强,这或许就是我的归宿吧!

我的废园,你告诉我有一种花,轻轻地飘在天空中,像雨伞一样降落到海边,这是一种彼岸花。神奇的彼岸花可以让我看见无数明亮的火炬。

彼岸花有着红色的光……

《彼岸》 篇2

凡到过巴黎的人, 几乎都乘坐过地铁。巴黎地铁简单朴素, 安全舒适, 四通八达, 方便快捷。据官方消息说, 巴黎地铁日均客运量达400多万人次, 平均每天发5000次列车, 高峰时有570列地铁在巴黎地下同时运行。巴黎地铁是全市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地铁站遍布全城, 无论你住在城内何方, 地铁站距你都不会远过半公里。当地华人告诉我, 找地铁站不用问用多少时间, 遛达遛达就到了。

巴黎地铁站由于建设年代较早, 相比较而言, 有的车站就不如北京地铁站美观宽敞, 光线也不如北京地铁站明亮, 但巴黎地铁自从问世那时起, 就不断注入科技含量, 快捷、便利、舒适是巴黎地铁追求的目标。

巴黎地铁班次多, 等地铁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 甚至列车时刻表都来不及看, 车就过来了。据说乘巴黎地铁可以抵达巴黎20个行政区的任何地方。乘坐地铁除了可以省去其他交通工具常有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尴尬之外, 还在于它能为乘客提供许多便利。巴黎地铁的运营时间较长, 从早晨5时30分发头班车到凌晨1时15分收末班车, 全天运行近20个小时, 每班车间隔不过数分钟, 最高峰时每一分钟就有一列车通过, 极大地方便了各类出行者。对外国旅行者来说, 巴黎地铁与戴高乐国际机场和奥利国际机场通过郊区快线地铁相连, 使他们可以下了飞机直接乘地铁进入市区任何地方, 免费发放的地铁路线图和地铁站内一目了然的指示牌一般不会不知所措。

有一点不得不说明, 巴黎地铁站的出口好多是一百年前设计的, 都比较小, 据说当时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巴黎街道的整体形象。别看巴黎地铁的出口小, 但通道却很长, 像极了迷宫里望不到尽头的走廊, 可谓跌宕起伏、百转千回。

当进入超过百年历史的地铁车站时, 又发现车站不求气派, 但颇具特色。巴黎政府特意在某些经典线路上保留若干特色鲜明的站台, 作为城市气质的微缩景观。如声名显赫的巴士底站, 站台上巨大的彩绘壁画里诉说的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激战场面, 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笔者乘一号线到卢浮宫, 站台完全就是按博物馆打造的, 聚光灯下展示着各种精美绝伦的名作复制品, 不用出站, 便可一览天下, 或未进卢浮宫, 先复习它的历史, 加深印象。

巴黎人只要进入车厢, 相互间就很少攀谈, 车厢里总是保持安静的状态, 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期, 人多拥挤, 但却少有吵杂声。

世事变迁, 巴黎地铁一成不变地运营着, 往返了百多年。坐在车厢里, 想到了雨果的《悲惨世界》, 冉阿让曾把尸体从采石场运到巴黎地下的墓穴。而地铁只在巴黎的浅地层, 再往下20米, 还隐藏着更复杂的管道层、隧道与神秘的墓穴地。坐地铁时, 我就穿梭在这个城市的腹地里, 运行在雨果描写的神秘世界之上。

大洋彼岸的回应 篇3

《春月》中的主要人物是出身于官僚世家、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以秉毅、春月、明玉为代表的三代人。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在封闭——开放——再封闭的八十年历史中,中国知识分子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及其在中国人的文化一心理上留下的深深烙印。这是一个发人深省,哀感顽艳的故事,在我们的先辈——几代先进人士求索、奋斗、挣扎,直至牺牲的生命之川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热情深沉的目光,看到了现实与自己的影子。

应该先从秉毅说起。

秉毅是张府的长子,康、梁的同代人,是继容闳之后第一批自费留学生。七年的游欧留美使他领悟了一个真谛:外国强盛之诀窍不在于格致之学“而在于西方的思想和他们的立身处世之道”。(第36页)毫无疑问,秉毅的这一认识切中肯綮。可是他归国后面临的却是“搬张桌子也要流血”的严酷现实。他开设算学、安装机井、宣传卫生、破除迷信、开办书局、传播新学……。在毕生的奋斗中,他并不是没有点滴成功。至少他救了佃户老李的儿子的命;至少他使侄女春月摆脱了潘府的婚事。可是,他的成功就像月黑风高中的残烛,就像沙漠莽原上的细语,只一瞬即消失在长夜与空旷之中。医院治好了定志的病,佃户们即刻把医生奉为新的神明。然而,医生毕竟不是神明——老李死在医院里,于是这个偶像即刻又被听天由命的观念所代替,一个患了腿疾的女孩子就只好生而待毙。只有夜深人静之时,亲自去祭坛的庚帖上装神弄鬼他才能使家人拒绝潘府的联姻——胜利的不是婚姻自主的西方观念,而是人们对祖宗、对天意的顺从。秉毅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模式,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强大无比。这就注定他只能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悲剧性人物,一个夹在两种文化之中进退失措的“边缘人”。

如果敌人只在外部,事情还简单一些。问题是,他也在传统中生活,也是传统的一部分。他宣传新文化,又眷恋着旧传统;他既怀疑“根深蒂固之旧纽结无从破除”“虽改民国,能有何成效?”(第274页)又承认自己“对旧的传统感情太深”“总不忍心把它连根拔掉”(第389页),他既帮助秉崇从事推翻满清的活动,又盼望“隐居求道,浪迹云雾山中,以终余年。”(第34页)百余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兼具两种角色、两种人格:他们既是传统的破坏者又是维护者,既是启蒙者又需要自我启蒙,既要在政治上介入又要在处世上超然。这种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在秉毅身上得到极其真实生动的体现。当春月二次归宁时,她心目中熟悉的那个人消失了,“秉毅似乎已经隐居他心中的山林里去了”。(第335页)在“文化失范”的时代里,退的传统仍不失为一条出路。一代维新英豪康、梁、严等不也是如此吗?

春月是小说中的女主角。为什么作者要选择一个叫春月的女性做主角呢?春者,“始也,东方之谓也”。月者,“阙也,太阴之谓也”。春月或许隐喻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从林语堂到孙隆基,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女性特点的学人不在少数,不管这种认识是否科学,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中国文化柔弱有余而阳刚不足,被动挨打时多主动进取时少则是百余年来的事实。作为艺术手法,这种隐喻扩大、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却没有因此被概念化、抽象化。

小说开始时,春月才九岁。她活泼聪明、深思好学。常常因不守闺训而遭长辈训斥。大伯父秉毅教她读书,教她思考。使她走出了蚕茧一样的狭隘天地,知道了“翱翔之乐”。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有极好的教养,感情丰富却善于自制;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挚于爱情又深明大义,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作为一个女人,她追求爱情却自尊自重,忍辱负重却从不怨天尤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她信守荣誉,重视责任,虽屡遭劫难但坚韧乐观。正如她所说的:“我们像柔顺的水,生性和平,可以掬在婴儿的掌心中,但日积月累,却能滴穿石块,改变山岳。”(第429页)作者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了双重意义上的春月,然而这只是她的侧影。

“骄阳已经偏西,春月还午梦未回。”这是小说正文的第一句,别小看这短短的十三个字,它隐括了全书,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古老的华夏文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如行将隐去的夕阳,而这种文化的拥有者却仍在那里沉睡。秉毅的归来,给这个古老帝国带来了一股新鲜又凛冽的“西风”。(第二章标题)可他既不能在文化一心理上唤醒国人也不能解脱自我,他的“唯一的成功,唯一的希望”是春月,然而封建家庭、传统观念交织而成的恢恢天网,束缚了她的心灵。老太爷临终前讲的故事像一个老迈而执着的幽灵跟随了她一生。她总忘不了外在的礼法、天上的神明和地下的祖宗。和秉毅一样她也学会了顺从。尽管她也有反抗、有叛逆——不给女儿明玉缠脚,送她去教会学校念书,与秉毅同居等。但是这种反抗毕竟太有限、太脆弱了。它们只能靠谎称久愉的遗言或化名为杨氏夫妇才能维持下去。

她毕竟是在张府那株传家古柏的荫蔽下长大的一代。

比较而言,明玉这个形象不够丰满,这与小说的结尾匆忙有关。尽管如此,她仍不失为一个性格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如果说秉毅、春月的基本性格特征是顺从的话,那么她则恰恰相反。她的叛逆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你们不是没见过女人的大脚吗?好,让你们看个够,她挑战一般在男女同学面前伸出自己的大脚。并对嘲讽她的孩子们反唇相讥:“金莲脚,小又瘦,冷了冻,热了臭。”张府的男女老少对她的举动无不瞠目结舌:一个女孩子竟坐到了男孩子身边!六年的教会学校生活使她成为一个坚定、虔诚、富有献身精神的基督教徒。五四的大潮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道,基督教徒皈依了革命。明玉成了时代的先锋:上街游行、焚烧日货、带头坐牢、从事地下工作……在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她迅速成长起来。“用共产主义代替孔夫子”的政治理想,救亡图存,拯民于倒悬的道德使命使她抛弃了家庭、地位、灿烂的前途和少女的浪漫蒂克。思想上的差异使她拒绝了年轻有为的资本家长风的追求,她选择了定志,因为翰林的孙女和佃户的几子“携起手来就是神通广大”。她不曾想过这个佃户之子成为革命英雄之后,见了东家仍叫“老爷”意味什么?她更不曾想到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往往不是改造了农民而是被农民所改造。他们携起手来,出生入死,奋斗几十年,直至“文革”,作为党内、军内的高级干部双双自杀。当我们为这两个忠魂奏一曲悲歌、洒一掬同情之泪的时候,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那个忠诚的佃户和虔诚的教徒与后来的共产主义战士之间相距多远?就明玉而言,她是否在用一种对待宗教的态度去对待一种思想学说?

明玉没有听从妈妈的劝告,玉——碎了。她用死证明自己仍是一个不顺从的人。她从未想到,在潜意识里她同别人一样在顺从着一种新的宗教——选定十二月二十七日自杀,以免与伟大领袖的生日冲突的举动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某种理念、某种公式出发,在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每个人物的内在矛盾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一个忠诚的国民党人怎样理解革命、怎样理解共产党和农民、怎么看待支持中国革命的外国人、怎么对待生死?一个资本家如何对待爱情、对待“文革”、如何理解人生?秉崇和长风会给我们极好的启示。他们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是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塑造仍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当然,在人物塑造上也并非尽善尽美,如久愉,按其思想逻辑和社会关系,他似乎更可能去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卫军起义,而不是去解救庚子之乱中的几个教民。还有明玉,作者对她后半生的处理未免简单、呆板。这些不足的产生显然与作者的思想认识有关。久愉死了,尽管我们不知道他死于谁手,但死于庚子之乱是确定无疑的。这种处理无形之中为原本已足够凶残、野蛮的义和团形象加上了更浓重的一笔。义和团运动当然有其残暴、愚昧的一面,作者对此做了真实的描写,对于一向回避这一点的国内文史界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针砭。但是作者忽略了义和团盲目排外后面涌流的合理的民族感情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这同样是一种偏见。孙中山先生一九二四年谈到民权主义时曾指出,义和团的排外主义表现了“对于欧美新文化的反动”,但是,“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个评价才是公允的,才是历史主义的。

如果说作者对于久愉的处理与对义和团的偏见有关,那么明玉这个形象的单薄则与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无联系。显而易见,仅仅用“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35页)来解释这场历经十载的民族浩劫是难以塑造出丰富、完整的明玉形象的。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春月》中的人物是新文学史上所未见的。在我们作家的笔下,长风这类资本家总是形容枯槁、色彩单调的。我们也只能看到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一面,看不到它盲目排外、愚昧残暴的另一面,这公案不说自明,——不是我们的作家缺乏才华,而是我们极左的政治环境窒息了人们的求实精神和创造能力。

包柏漪是幸运的,她的特殊的文化背景,使其有可能站在新的角度去思考中国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而她的特殊经历又使她能够从两方面看生活:“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既是子辈又是长辈,既是个人又是家族的一员”(《春月》跋),或许还可以加上一句:既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短处又可以看到它的长处。

这样说既没有“只有到外国才能写好中国”的意思,也不是抹煞作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作为一个美籍作家,包柏漪固然可以免去许多创作之外的考虑,但她的劣势也是明显的——她所描写的是现今中国人也不熟悉的历史生活。其困难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为了写这本小说,作者“看了无数有关中国的历史书籍和史料”(答《镜报》记者),先后五次回国搜集素材,花了六年时间写作。

小说基本采用传统写实主义手法,我们说“基本”是因为作者在传统手法中还加入了某些现代派的表现手段。比如,秉毅中弹后对往事的回忆就是典型的“意识流”。而“春月”、“古柏”、“墨塔”及老太师讲的故事、秉毅与春月相爱、秉毅、久愉之死等语词的选择和情节的设计则是现代派的象征、譬喻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征和譬喻赋予了形象多层次的含义:秉毅与春月相爱、同居,既表明了近代人反抗旧传统的艰难曲折,又暗示着中国的封闭性文化必然会产生“自恋性”的乱伦。秉毅和久愉不明不白的死,既说明了动乱之中人命如草芥的残酷现实,又隐含着在黑暗之旧中国,先进人士随时都可能被“无物之阵”吞噬的悲剧命运。它们对加深主题,扩大思想容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说的语言很有特点,它典雅、含蓄、富有情趣。当然这也得力于翻译家吴世良、英若诚夫妇精深的语言造诣和高超的翻译技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国评论界对《春月》的语言也是深为赞誉的。

不过小说中也存在着一些西方读者看不出来的问题——小说各章节前摘引的中国典籍、诗词,或是对中国历史、故事的简单介绍,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有的不够贴切,与本文脱节;有的则存在着知识性的失误,比如,屈原自沉后“楚君悟其忠,知误信谗言,遣人觅其尸”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又如,第十五节《新年》前引用的《大学》,并不是出于春秋之时的孔子,而是出于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礼记》。

包柏漪将此书的中译本献给了吴世良,作为一个尊重艺术家的劳动,为之呕心沥血的译者,她是受之无愧的。但是,我想,这部小说亦不妨献给中国过去和现在的知识分子,因为正是他们最关心小说中提出的问题: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而这,也正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总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中的应有之义。

骄阳已经偏西,“春月”何时梦回?共同的焦虑、共同的责任把大洋两岸的炎黄子孙联系在一起了,经过长久的隔绝之后,我们终于听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回应——虽然入了美国籍,嫁了美国佬,包柏漪的胸膛里跳动的仍是一颗中国心。

《彼岸》 篇4

一直以来,生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在时间的容器里,我们和树一样,盛开,收敛,收拾起一地落叶,然后打包,把自己寄还给开地。声色光影,交互错杂,在潮起潮落中,一次又一次地轮回着,我们叫它人生。等生命走过暮秋,穿过开得妖娆的彼岸花海,望着三生石上自己行过的点滴,喝下手中的孟婆汤,走过奈何桥,便走进了又一场的轮回中。纵然有些花还没开就谢了,纵然有些事还没雇就淡了,纵然曾经的梦已无法圆满。一切都还是留在了彼岸,同曼珠沙华一起开得烂漫。信念与希望仍在,梦,来世会圆。

来来往往的人群,来来往往的生命穿行于其中,我们渺小到仅是沧海一粟。我们无法止住时光前行的脚步,只能默默地,走完仿佛早已注定的应走的路。仿若绚烂的彼岸花,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中相错,生生不见,注定孤独,注定悲伤。

彼岸的曼珠沙华,开成血色的路,成为魂灵去往黄泉路上的唯一风景。这只是传说。在世间,石蒜科石蒜属的曼珠沙华特性为先开花,后出叶,所以开花时看不到叶子。希望有一天能看见这如血般绚烂的花朵,那时心情又会怎样呢?

曼珠沙华,于彼岸,心于此,只见花,不见叶。当繁华褪尽,烈火成冰,我们始能平静,看残阳月华。

画出无边的夜色

红山飞雪

塞外的这个季节,当然是夜色清凉如水了。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挑选一支羊毫,饱蘸一汪清水,在宣纸上慢慢晕染出如水的夜色。

淡淡的墨色渲染淡淡的高楼,在湿漉漉的宣纸上一点点呈现出来。用一点浓墨勾勒出那高楼上似隐似现的窗子,再点染一点橘黄,就像一双双温暖的眼睛,讲述着窗里精彩的故事。

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亭亭的街灯,朦胧的灯光将街区延伸到渺茫的夜空,点点街灯与闪烁的星星交织在一起,我们一起走进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街区迷离的行人用点彩的笔法,点染出活泼与生动。就像山水画中的鸟,使静止成为灵动,使黑白化为色彩。街道自然采用“留白”的技法,不着一点笔墨却自成一番气象。这里是城市的大动脉,如果城市是静止的,街道就是生动的;城市是山,街道自然就是水,川流不息的车辆就是小舟。沉吟片刻,挥动羊毫,用饱满的笔墨,丰富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将街的景象勾勒。立刻,“留白”变成了色彩丰富的河流,滚滚奔向夜的深处。像千万条钢龙在游动,像千万条礼花在升空,使这静谧的夜空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淡墨晕染的高楼,色彩勾勒的车流,车流和高楼之间尚有云雾一般的空白,应是行道树的家。用心爱的绿色轻轻点染,在朦胧的墨色与斑斓的明亮之间用绿色衔接,这美丽的夜色就浑然一体,就丰富而和谐了。窗里渺茫的歌声,街道上隐约的车笛,还有行人那爽朗的笑声,都在夜空中漾出来。夜的城市在沉睡,在沉睡中还呢喃出温馨的音符。

城市自然缺少不了公园,那是最温馨,最浪漫的地方。轻抖手腕,用浓浓的墨顺势在宣纸上一抹,那就是十里长堤,隔出两湾碧水,再简洁地勾勒出一座小桥。一抹如黛的长堤,两汪如眸的碧水,添上精致的小木桥,小桥上有点点游人,游人的头上是一勾微笑的月,弯月的身边是羞涩的星,星星的颈上似乎还飘逸着缕缕的纱,柔纱在浩渺的空中飘呀飘…

如此月夜是诗还是画呢?如诗如画了。

碧水的中央还应有几块奇绝的山石,一座玲珑的假山。淡墨勾雕栏,朱红染亭柱,斗拱飞檐上悬挂几只古朴的角铃。微风吹来,响起清雅的铃声,敲醉了如诗的月夜。

在长椅上相拥而坐的人儿扬起一张如月的脸,如丝的眸子流溢出几许的嗔怨,好不识相的铃儿,惊扰了人家的甜蜜。脚下一池睡莲睁开渴睡的眼,看见女孩那如墨的长发如月的脸,心中好喜欢。瞥见那飘飘的裙摆下一双修长的玉腿,竟羞得垂下那美丽的眼睑。大块大块的墨染就片片莲叶,简练的线条勾勒出朵朵莲花,红莲淡墨有女如花,是诗还是画呢?是齐白石的高古,是张大千的浪漫。

郊外从来不缺少诗情画意。用大写意的手法绘出绿意葱茏的原野,用淡墨泼出静默的群山,还有那写着诗行,笼着美梦,沉浸在如水月色中的一带朦胧的树。潺潺的小河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蜿蜒而去,幽幽的青草在月光下散发出淡淡的生命的气息。工笔描写出一位夜归的农民,肩上扛着一支长长的锄头,那轮明净的月就斜倚在锄头上,牵着几缕缠缠绵绵的云丝,伴农民踏月归来。小写意笔法的一条老牛,悠闲地甩着细长的尾巴,扬起那俊朗的头颅,对着明月发出一声深情的长哞,远处那点点的房舍一齐亮出了橘红的窗子,像是渺茫夜空中闪闪的明星。窗子里面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守着窗儿张望,在那悠长的小径,定会看见那健美的身姿。

《彼岸》 篇5

课改呼唤广大教师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呈现“不同的声音”、“撞击的思维火花”。课堂就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就应是百家争鸣、群儒斗舌的空间;更应是师生缔造奇迹、探索知识的窗口。这就是我们无数教师构想的前景诱人的“高效课堂”。所指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因此,扬起“自主学习”风帆,驶向“高效课堂”彼岸,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不二法门。

一、“船员”“船长”角色互换———探究“教学互换”

所谓“教学互换”,就是从本质上打通教与学:教师以教为学,把教的过程当做学的过程,在教中提升自己;学生以学为教,在学中尝试教育自己和他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互换”模式,无疑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开放式高效课堂。

(一)以“同质”组合为特征,学生分层次合作参与备课

“单兵作战”是备课一忌,所以各大学校要求备课组、教研组集体备课,它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变换角度,在学生中进行集体备课的实践,可以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由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备课集体,此种结合以“同质”组合为特征,让同一层次的学生能在同质群体中真正进行阅读对话、思想交锋、心灵交流。比如:让水平一般的学生负责备字词教学、整体感知部分,让中等学生备研读品味语言部分,让优等生备主旨探索和拓展延伸部分。

教师与学生同备一节课,教师作为与文本对话经验较为丰富的一方,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学生备课中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启发学生完成过程呈现式阅读。在对话中,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

(二)优化学生“教学”时间,让学生参与执教

这种课堂要交给学生展示,是学生教学生的舞台。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还学生自由的时空掌控权,发挥团队激励机制,创设无拘无束的空旷“海面”,让学生自由地“航行”。高效课堂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使用时间———学生的教学时间。支配教学时间的呈现方式可以多元化:自学讨论式、辩论赛式、采访式、表演竞赛式,甚至可以把演讲会,课本剧,书法欣赏搬到课堂。下面是我班一组学生上课后的教学反思的记录。

课题:《浣溪沙》

教授时间:30分钟

上课流程:1.简介作者及宋代婉约词的风格。2.示范朗读。3.描绘上下阕的画面。4.感受上下阕的感情变化。5.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美。

备课反思:找资料难、累。更难的是我们如何把自己掌握的交给其他同学。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词的意境和情感讲解得更深了。本来我能预算的时间由20分钟改为30分钟就能透彻掌握。

教师与学生同上一节课,教师在生生互动之后,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再矫正反馈、查缺补漏。教师让学生群体自由阐释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让学生掌握得更实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易被其他同学吸收,也巩固了小“教学者”们的收获。

二、甘当“舵手”———注重构建课堂的活动设计

要达成自主学习的课堂,高明的教师,教学思路要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往往善于将课文一组组问题转化为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的同时能发展自学能力并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全国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认为:“若是太多的提问,自主学习的课堂没办法安静下来,学生也会因为遇见接二连三的困难而产生退避心理。”

有情境的问题、有任务设计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评价,提升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性。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或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讨论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苏教版《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任务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活动情境:举办“南极科考队新闻发布会”。操作流程:组织模拟新闻发布会,由5名学生上台充当科考队员,其他学生充当记者,进行答记者问。

任务二:研读领会南极精神。活动情境:组织记者研讨会,专题探讨“三个太阳”的含义。

任务三:学会新闻写作。活动情境:结合本单元写消息的要求,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写一则消息。

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展开了定向、有序、系统的学习活动,依托文本而不依赖文本,甚至是超越文本。使课堂成为生动活泼、思维积极的学习场所。

三、甘当“旗手”———穿插燃情式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对生命主体的尊重,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教师的评价成为有效自主学习课堂的闪光点,导火索,点燃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唤醒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意识。

一个在评价上只会“蜻蜓点水的赞扬”,而不会燃情释放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例如: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朗诵展示上,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词文之后,如果教师很平静地说:“很好,你读得流畅又富有感情,大家要向你学习。”这就是“蜻蜓点水的赞扬”。如果教师高亢地说:“你读得好!读出了‘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放,读出了‘弓如霹雳弦惊’的神奇,也读出了‘可怜白发生’的人生悲凉!我们为你精彩的诵读而喝彩!”这才是“燃情式的评价”。此类的评价,不但肯定了学生的成就,而且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课堂释放激情。

四、甘当“雷达”———指导监控自主、合作探究,锻造优化“生成”的高效课堂

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监控,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必然举步维艰。即使勉强为之,所得的结论也必然无深度,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可能发挥,甚至会出现老师取而代之的现象,掩盖学习上的真正问题和缺陷。所以教师要在这几个步骤上下工夫。

首先,课前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把学习目标具体化、分层化。最初的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久而久之会体现出学生们对一篇课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天罗地网的搜索预习。课前个人自主预习的多元化理解,为课堂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前提。

其次,课堂中杜绝教师的“言语霸权”,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问一致的思维品质,经常引导设疑,诱发学生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

最后,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独立反思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效课堂是我们新时代背景下师生所追求的一门“变革”,一种艺术境界。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它沉淀下来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合作探究精神。这是自主学习方式的生成式灵魂,而自主学习又是达到高效课堂的终南捷径,让我们扬起“自主学习”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李震著, 于漪、刘远主编《李震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 2008.6第一版。

[2].孙伟强《自主·合作·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10。

《彼岸》 篇6

1. 耕田之余的收获

如果说古希腊的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 那么古希腊的神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欧洲古代文明的特质——一种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荷马史诗》叙述的是战争, 神的意志下人类之间的战争, 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还有关于人的命运的一些沉思。这些聊之无尽的话题打开了其后欧洲的人文思考, 肇始了西方文化。

我们知道, 人类在生存的战争中是幸运的, 因为我们拥有想象力。距今已有二百万年历史的古人类——南方巧人最早制造出石器。如果没有那么一丁点的想象, 那易于做成石斧或切割石器的石料恐怕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块石头, 顶多是块锋利的石头。正因为他们有了那一点点想象力, 才使得人类历史打开新的篇章, 并使人类从此与众不同。如此, 想象已不再是纯粹的想象, 但是纯粹的想象所提供的不是浅薄的猜测, 那就是某种全新的探索。想象提供的意义不但是做了人类与动物的区别, 还与理性一道触及宇宙中有序与无序之间的意义, 还有自身命运的永恒意义。

远古世界中, 先民们神话与诗歌中想象的魅力对于我们来说还具备了一种外延, 一种独立于他们创造的文明之外的意义:我们的想象似乎向更远的地方 (包括时间和空间维度) 延伸, 不会止步于现在, 还将着眼于未来中的人类, 未来的发展, 未来的希望。

2. 古典世界中神性精神与人性精神的思考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古代神话都异常丰富, 但演变到现在却变得异常凋零, 这是现今各文化繁荣背后的一个共同特征。古代农业和工业落后, 感性的想象占据人类的心灵, 无论这种感性是出自于未知的臆测, 还是出于创造的精神, 都酝酿了神话与诗歌的繁荣, 而繁荣造就了西方文明的银河, 其间众星璀璨。相对于古代, 现代的工业文明如此发达, 在古代感性文明之后的理性思潮奠定了工业文明, 奠定了现代科学文明信息文化的基调。然而, 作为想象的重要产物之一的神话却如此凋落, 这似乎隐含了一个信息:神话是反科学的, 反理性的。因为某种程度上讲, 恰恰是神话对人类的理性及道德提出了最大的拷问。

古希腊神话代表着理想的世界, 那里有众神屹立, 在山巅, 他们毗邻而居, 但除了圣洁的光环, 他们也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弱点与欲望。对于作为人类只能望其项背的众神在近代西方文化的解读中有时处于被批判的地位, 甚至备受嘲讽。以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种一例来说, 古希腊神话的创造者实际上是从人性角度考度神性的两面, 宙斯禁止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 其形象无疑是自私、贪婪、权欲;而身为泰坦族的普罗米修斯却怜悯卑微的人类, 所换取的是比死亡还痛苦的折磨, 其形象是爱意和付出。无论是贪婪还是悲悯, 代表的是人性的黑暗与光辉。作为神族的两个形象实际上呈现的是同一事物的矛盾体, 对于最后谁是胜利者以及谁会在时间的河流中被吞噬, 神话与史诗从未简单地给出道德性说教和结局。事实是, 神与人是矛盾体的两面, 在矛盾中人性跃升为神性, 一切得以统一圆满。

相较于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的意义不仅于此。人类和神一样在征战, 但从未在战争中迷失, 也从未失去其存在的本来意义。神话与史诗实际上是对神性与人性的清醒的审视, 尤其是荷马史诗对战争浩浩荡荡的描述, 使我们洞彻人性向来都如经过暴风雨冲洗后的天空般湛蓝与清澈, 或如浩渺的海洋般深邃。众神的世界中, 有高尚亦有堕落, 有欢乐亦有悲伤, 一如人类的世界;在同神与自然界的斗争中, 人类依旧能在渺小的物质身躯中演绎出伟大的英雄主义。奥德修斯在漫长战争与重重考验和颠簸之后终能享受团圆之喜, 看似终有所得, 实则是作者对人性久经历练之后的赏赐与肯定。神话与史诗中透露出的这种审视态度让我们不致在渺小与灰色中陷入虚无, 不致在无尚的光辉中无意义地骄傲。这让我们在不断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制度, 对历史, 对所有的文化提出一种审慎的观点, 而这种观点让我们时刻清醒, 时刻检视我们的所作所为及其后果。

古希腊神话中的视角是平视, 是那种从人性视角展示神性的平视, 后人能从这种平视中觉察到批判与嘲弄的味道。因为在古希腊作者看来, 神与人同, 神性与人性本为一体。荷马的两部史诗中透露出的却是从神性仰视人性, 即便经过战争, 经过衰老与死亡的摧残, 人类也从未以此否定一切, 在此, 悲伤也似欢喜如歌, 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之后会是收获的喜悦。

二、信息化时代的缺失

古代世界是一个众神比肩的世界, 是一个感性的世界, 而现代世界是一个去神性的世界, 是一个众神陨落的世界。去神性使人们不再相信神话, 转而相信理性;但另一方面, 人们却前所未有地仰视着科学与数字, 似乎这能诠释一切, 道尽一切。

工业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如潮涌。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即是数字化。是的, 我们的文明借由工业化、数字化走到了今天, 我们开始用数字尝试解释并统领一切, 以经济学中的数字解读社会的发展, 以数字量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博弈论) , 似乎数字说明了一切。这使我想起二维世界, 有人说二维空间中的虫虫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作为三维空间中我们的样子, 这就如我们断然不能想象古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曾有的高峰, 那个高峰曾占据山巅, 俯视众神, 也使我们不能想象我们试图超越现在超越未来的意义。

如今, 神话的消失意味着感性世界的退却, 意味着神性的退却, 代之而起的是科学的神性, 数字的神性, 我们迷信一般信仰着现代的成功, 从此角度讲, 古代的人类在精神上更似巨人, 我们可以称他们或他们创造的世界为巨人的世界。因为即便是处于冷兵器时代的他们, 从来都不缺乏对于神性与人性的剖析与思考, 而我们竟从未对数字化的今天有过置疑, 至少审视和批判是必要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山峰遥望远方, 遥望充满无尽可能的未来。

人们给绑着封蜡翅膀以此接近太阳的伊卡洛斯钉上傲慢的标签, 我却认为在伊卡洛斯的行为中有着荷马史诗中的人类一样的勇气与愿望, 那种接近神性的意志。这种勇气与尝试虽付出代价, 却是一切的开始。

敢于瞻望神性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但耽溺于神性显然不是我们的成熟之举。这个世界正是古代世界先民眼中神一样的世界, 我们从先民的脚下出发做到了他们想做到的, 想到了他们未曾想到的, 但更重要的是, 我们如何能在神性世界中与先民比肩, 换句话说, 我们如何能在已有灯塔的护佑下, 内省并坦视所拥有的一切。

摘要:无论是代表欧洲古典文化精髓的《荷马史诗》, 抑或中国古代遗留下来脍炙人口的神话, 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经典神话, 似乎不只单纯地体现了先民们征服世界与自然的历程, 更深一层地还体现了在征服与沉思的过程中人类存在的意义, 这种处于不断思考的思考过程证明了古代和现代世界中, 关于人性与人的本质的思考有着绝然的区别。而他们的思考遗留给我们巨大的财富。不言而喻, 这种财富包括先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于神性与人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思考。

关键词:古典文化,神性,人性,想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余祖政编译《古希腊神话故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7年06月第一版ISBN:9787801736895

《彼岸》 篇7

我们的课程名称被定为“Scratch改变世界”。课程招募时虽然学生报名十分踊跃, 但我心里很清楚,绝大多数学生对Scratch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只是想要“改变世界”。于是,从首堂课开始,我便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由成立公司,分配职位,并确立公司的产品方向。而我作为老师, 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用Scratch设计公司的Logo,并且交流展示公司预设的文化特色。就这样,学生们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不久便开始有了分工,交流逐渐密切。因为他们开始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完成任务,“公司”之间的竞争,让他们更能体会时间和人力的有效利用是领先的关键。

之后的课程中,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有着“改变世界”需求的“客户”,而学生们对于Scratch的学习并不是强制性的任务,只是作为展示创意、模拟产品的一种有效工具。学期末,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更为真实的创业过程,一场通过“衣、食、 住、行”来改变世界的创投分享会拉开帷幕。创投分享会邀请了大同中学王菲副校长、著名天使投资人张红、美国创业者Gavenraj Sodhi担任评委。从检测身体机能的变色服饰到体感美食游戏,从变形清洁机器人到社交环保App,这些“项目人” 从对Scratch一无所知,到能够灵活运用它模拟自己的创意和产品,重要的不是我的教与授,而是引领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痛点” 和被人遗忘的“情怀”。

曾经,我也担心高中生的角色决定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创新,然而事实证明,如何唤醒想象力和有效的问题引导才是我更应该为自己担心的问题。课余,我时常悄悄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些项目人,来展示这些解决方案, 有没有勇气面对客户或风投提出的种种“刁难”,有没有智慧在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文化之间做好平衡,有没有毅力突破项目过程中的每一个瓶颈,有没有实力将前方道路的风景向所有人一一描绘?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此,这些年轻的创客们,值得被鼓励、被支持。他们既是用户,同时也是开发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革新, 他们在颠覆,他们在替大多数人尝试—— 这也是Y-PLAN的意义所在。

彼岸的阳光 篇8

徐迟先生在他的译作《瓦尔登湖》一书的《译本序》中写到:“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我的案头也放着一本书,是陈蓉女士最近出版的诗文合集《十五分钟》,我在本文的开头引用徐迟先生的话是想说,《十五分钟》也“不是一本热闹闹的书”(徐迟语),它是一本“极静极静的书”,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之后,你才能真正地沉入这本书中去,才能和陈蓉一起“撕开覆盖在心灵上的那层黑布,拨去曾有的那些灰尘。深呼吸,坦坦荡荡,明明亮亮地走出心门……”(陈蓉《改变永远不会晚》)。

陈蓉的作品在质地上不事张扬和从容平静,但又在字里行间散发出一个知性女人的魅力光辉。她在季节的悠然转换和人世的疲劳奔波的生存场景中,最大可能地发出时间的钝响。灵魂的呼喊和历史的回声,这种纯个性的低语的诉说挣扎在工业时代和商业狂潮的巨大喧嚣吵闹之中。在这个生命和生存被勒紧缰绳、各种欲望发酵膨胀、生活被装上加速器的时代,陈蓉用她平静的女人的声音告诉我们:慢下来,慢下来,最少每天“用十五分钟与生命相处”(陈蓉语),“从春天出发,驾一叶孤舟,掬一湖江水,揽一片山色,走千里万里,在另一个季节里,会一生难忘的老友,只为几碗酒,几句诗和几番此生恐不再相见的心愿和随缘。”“带上时间之眼,从容上路,让时间为生命服务,而不是臣服于生活的利益。”(陈蓉《时间之眼》)陈蓉在她的世界里发现和创设了一般人所普遍忽略的空间,在对现实审视的寂静深邃和个人体验的黯然神伤中,用她的情怀和理想构建和交织出了一个与身边轰轰作响的第一世界相区别的、反射她个体生命的斑驳光影的“第二世界”——她自己的、一个人的世界。她担当的是一个理性的观察者和审慎的思想者的角色,她在这个巨大而混浊的世俗的喧闹中心无旁骛地准确地测量这个时代,她还时时回过头去,用她的慧眼眷顾已经远远逝去年代的人世沧桑和繁华落尽。“初春的寒和暖爬满在斑驳的老墙上,手指轻涂处有不知归属的灰粉。凝视历年前那口井,孤寂回望那时的清甜,在市井中滋润平民的家。迎着风走,拽一把厚实的黑,锁住老街的气息。方方正正的情韵从刺绣姑娘的专注里游出,缠绕两抹诱人的红,亮堂整个冬日的白……(陈蓉《午后》)我还想一直引用下去,感谢陈蓉,她为每一个在物质和欲望中漂泊的魂灵保留了一个唯美的、可供栖息的净地。我好像看见:陈蓉在拼命地用她的纤手,护住一盏老祖母用过的油灯,不要被工业时代的飓风吹灭。

著名作家、学者祝勇先生在给陈蓉的新书《十五分钟》所写的序言中说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人生更像叙事作品,充满了波折和意外……人们没有时间停顿,没有时间多愁善感。”而陈蓉的书恰恰给我们在理想主义的内心余绪和欲望勃起而精神萎顿的时代夹缝中,营造了一小片可供心灵憩息园地,它就像彼岸的阳光——一缕阳光,哪怕是一缕阳光。

彼岸花开作文 篇9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彼岸花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条红丝带缓缓从指间滑过,一枚书签携着第一缕阳光出现在眼前,那么熟悉,又闻到了一丝花香,或许,彼岸的花开了吧……

记得那是一个美妙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棂,之后便霸占了整个房间,来到窗前一派生机,小草绿得发亮,几只鸟儿慵懒地散步,你悄悄来到我的身边,留下一个侧脸的微笑,完美的弧度定格在空中,你拉着我上了车。

这是一片花海,红的牡丹,紫的蔷薇,金的郁金香正骄傲地开着,牡丹的花瓣那么张扬,一片一片疏密有致地排放,在光的照耀下像一个王者;密密的蔷薇尽情的张扬,铺开了一条舞者的紫裙;郁金香则像一尊尊雕塑,又像是一张张孩子的脸。

你带我奔跑着,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白色的.世界,这片属于茉莉花的世界,我惊讶地喊出:“是茉莉!”你笑了笑:“我知道你喜欢。”我慢慢蹲下身子,欣赏每一朵花,茉莉是那么洁白没有一丝杂质,娇弱的花瓣上还留有清晨的露珠,阳光照射着,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水晶球,叶片们甘当护花使者,他们张开双臂伸向远方,花瓣肆意开放,嫩黄的花蕊正努力地开放,并不粗壮的茎挺得笔直,茉莉花一朵挨着一朵,相拥簇着连成一片纯净的世界。

天渐渐暗了下来,很快淡灰的黄昏也消失了,这时觉得身后总有光芒在闪耀,我回头,那一刻时间仿佛定格了,你端着大大的生日蛋糕,15根蜡烛闪耀着,你完美的弧度再次呈现在我眼前,你的眼睛里写满了欢乐,这时远处的几个小伙伴向我们跑来。

我们围坐在地上,你带头唱起了生日歌,清脆的歌声回荡在耳畔,你从身后拿出了一本《水浒传》,“送给你。”

我双手接过书,封面是那么精致,一条红丝带从指间滑过,我轻轻从书中抽了出来,是一枚书签,上面印着我们的照片,下面还有醒目的两个大字“友谊”,泪在眼眶里跳跃着,最后还是跳出眼眶,在空气中划过,我抱着你,我们紧紧攥着丝带……

后来,你走了,没有告诉我。

我再次来到那片花海,手里捧着那本书,丝带在空中飞扬,书签安静地躺着。

彼岸的花开了,你呢?

《彼岸》 篇10

经过太原理工大学四年的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赵海珍拥有了一个大家认为很热门的理工科背景,具备了从事专利工作的敲门砖,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理科思维;在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后,赵海珍意识到自己的管理能力需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恰好天津知识产权局与天津大学合办了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班,一知道消息,她便积极报了名。她的学习经历有一点特殊,因为该专业隶属于公共管理专业,和法律专业的知识产权方向略有不同。对此,赵海珍说:“任何东西都是辨证的的,大多数人走的路是大路,只不过我选择了一条同样能到达彼岸的小路而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外向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不一定要求专业技能非常拔尖,应更侧重于其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赵海珍看来,法律专业,更侧重于法条的学习和理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单纯具备理工科背景和法学背景也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发生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时,要学会借力,就应该选取合适的外所、律师进行密切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较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

赵海珍的知识产权之路经历过几次大的跨越,从刚毕业时的总经理助理到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再从专利工程师到知识产权室主任、知识产权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知识产权事务。由于具备较好地专业背景,又自学了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赵海珍很快开始涉足了知识产权领域并真心的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在从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向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蜕变的过程中,赵海珍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快速突破。起始阶段,部门只有赵海珍一人,专职负责专利相关事务;但随着公司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增多,她逐渐从单纯负责专利工作变为负责专利、商标、版权、域名、技术秘密等所有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在完成业务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主动参加了由国家、市机构组织的大量知识产权现场培训及网络课程培训。经过高强度的密集学习,赵海珍的知识产权专业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加之此前的企业管理、科研经历和科技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她很快将学习到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进行结合,逐渐进入知识产权管理者的职业角色。随着部门的壮大,从专利工程师成长为知识产权室主任直至知识产权经理,直接对董事长、总经理和技术总监构成的经理室负责,实现了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蜕变。

在很多企业中,知识产权经理人与技术研发人员的沟通多多少少都存在困难,而对于赵海珍来说,这并非难题。

由于她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比较乐于交流,加之她在管理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兼管过几年研发人员的项目核算和绩效考核,大家都非常配合她的工作。对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赵海珍告诉记者:“在一般专利工程师与技术研发人员的沟通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下述两类问题,一是专利工程师对技术不太理解,研发人员不屑于与之沟通;二是研发人员觉得技术本身很简单,根本没有申请专利的必要。”

为解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领导者,一方面要主动获得更高管理层的支持,加大研发奖励力度,定期对研发技术人员进行专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专利意识,促使研发人员主动与专利工程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让专利工程师深入到产品研发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就开始进行查新检索;技术方案确认后再次检索并进行侵权评估,若判定侵权风险较高,则要么更改技术方案,要么做好无效准备,要么进行授权许可;样机完成前完成对应专利点的挖掘工作,提交专利申请。在研发项目评审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专利工程师的签字确认,从研发流程制度设定上就突出专利工作的重要。

对于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一行业,赵海珍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她眼里,知识产权经理人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他所创造的价值不像销售人员把产品卖出去那么容易让人们看得到,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其价值;只有当企业面临各类知识产权诉讼、或者进行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授权时其价值才能突发体现出来。

知识产权经理人应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降低研发产品侵权风险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产品。知识产权经理人平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并吸收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更要不断自我突破,拓宽视野,学习更多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只有做好平时的积累,练好内功,才能从容应对各类纠纷,才能真正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门跨界跨专业的学科,涵盖技术、法律、商务、谈判、投融资、管理、政策等多个领域。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工作,一定的专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技术背景、法律知识、实务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大局观、系统性思维、清晰的思路,做事认真、细致,有一定耐心和恒心等等。

知识产权经理人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要对不同的知识产权制定不同的策略,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管理。此外,知识产权经理人需要有一个战略高度,能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力,能够了解到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什么。比如医疗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上最核心的可能是专利,对于一个软件企业来讲,可能最重要的是对著作权、商业秘密的保护。知识产权经理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整合的能力,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将各领域的专家聚集起来,更好地保护自己、防御对手。

作为一名职场女性,赵海珍尽量做到平衡家庭与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把工作带回家,尤其是不能把坏情绪带回家。下班后,尽可能地多陪陪孩子。之前由于怀孕后妊娠反应很严重,赵海珍不得不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当她2005年再回职场时,孩子已经4岁了,已经建立了较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有老人帮忙带着,男孩子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她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管理好时间分配好精力,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家庭与事业的兼顾,尤其不易。赵海珍说:“职场女性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说话不要太张扬;要懂得相处的技巧,真诚平等地对待双方父母;要善于挖掘老公的优点,以幽默亲近随和的态度去启发他或加以赞扬或指出不足;要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事业中去。”

工作业绩及奖项:

独立完成数十个美国商标的网上在线申请,完成一款欧盟商标的购买,主导完成国内商标的申请、撤销、异议,直至取证,与美国律师一起处理美国iFitness商标的诉讼和处理iSmartalarm商标美国、欧盟的诉讼,与欧洲律师一起处理欧盟i-hcalth商标诉讼。

带领团队完成新产品的专利检索、侵权分析、规避设计,完成天气Bloomsky产品的知识产权策划,目前已经提交三项美国发明专利,针对iBaby产品接到的美国律师函进行处理,针对美国蓝牙专利产品接到的美国律师函进行处理,针对存在侵权风险的美国隐藏显示相关的专利进行无效准备,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近二十项。

上一篇:文学与生活下一篇:程序逻辑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