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十篇

2024-09-12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篇1

关键词:激发,鼓励,指引,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可以促进学生思维, 开发他们的智能,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大纲”也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并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搞好说话训练。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说话兴趣, 让学生想说

1. 激励为主, 点燃说话热情。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进行说话训练时, 往往自信心不足, 就是平时与别人聊天头头是道的学生, 当他回答问题时, 却也满面通红, 口语表达结结巴巴。这时可以试着用亲切的目光注视他或用话语鼓励他, 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 千万不可随便打断或者显出不耐烦的样子, 否则学生心中刚燃起的兴趣火花便会立刻被浇灭。其实, 小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很强, 老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 肯定学生在说话训练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以鼓励为主, 并做适当引导, 这样成功的满足感会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说话热情, 使学生在今后的说话训练中有话想说, 发言更积极。

2. 巧设疑问, 引发说话兴趣。

教学语言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学生的说话欲望被激发得越强烈, 就越能使学生地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如《坐井观天》一课结尾处, 我巧妙地设了一个话题:“如果青蛙真的从井里跳出来, 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这一问, 犹如飞石投水般, 顿时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说话的兴趣盎然, 创意无限。学生A:“青蛙如果跳出井口, 会看到蓝蓝的天空, 果真像小鸟说的无边无际, 它非常惭愧地对小鸟说:‘小鸟, 我错了, 天真像你说的那么大, 我太狂妄自大了。’”学生B:“青蛙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下开着红红的花, 长着绿绿的草, 它对小鸟说:‘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么漂亮啊!井底跟外面的世界比起来真是差远啦!’”学生C:“青蛙看到井外有五颜六色的鲜花, 有绿毯似的草坪, 有无边无际的蓝天, 还有像棉花一样白的云, 它非常惊讶, 不好意思地对小鸟说:‘对不起朋友, 我不应该不听你的话, 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以后我不会再做一只井底之蛙了。’”由此看来, 正是老师的精巧设问, 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 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 使学生领会了文章所含的通理, 又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题, 让学生敢说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时, 老师应当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保护学生说的欲望, 让学生大胆地、轻松地、毫无顾忌地说。注意鼓励学生善于思考, 大胆探索, 可以对课文提出质疑, 对老师提出质疑。鼓励学生标心立异, 问不同的问题, 说不同的话。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 当学生学到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 说了最后一句话, 就走了时, 一位学生提出:“这篇课文没写完, 没告诉我们狼最后怎么样了?”我发动学生对此质疑自由发表意见, 课堂上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还用说, 从老山羊说的话里就可以看出狼一定是被猎人打死了。”有的说:“课文不写出狼的下场, 就是让我们去想象。”这时有学生立刻接下去说:“狼这样凶狠狡猾, 不会有好下场的。”还有的学生说:“这可不一定, 难道每只路过的动物都像老山羊一样这么聪明, 不上狼的当吗?”我觉得这个学生的想法有自己的独创性, 于是我不打断学生的思路, 而是继续点拨引导, 鼓励学生大胆往下想。这下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有的说:“老山羊走后会告诉森林里其他的动物, 千万不要去陷阱里救狼。”有的说:“也许真的后面又来了一只山羊, 它听信了狼的花言巧语, 把狼救上来后就被狼吃掉了。”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明白了, 其实课文不是没写完, 它是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结果, 都说明一个道理, 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学生的思维在说话中拓宽了, 老师创造了“人人动口说”的生动场面, 而与此相伴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迸发出来的火花。

三、指引说话方法, 让学生乐说

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光靠创造说话机会和调动说话积极性是不够的。小学生说话时往往脱口而出, 想到什么说什么, 缺乏中心和条理。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说话训练应以渗透思维的各种智力因素为核心, 以听为基础, 以说为中心, 做到听、说、思相结合。

1. 听说。

这是指听故事练习说话。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 老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 选择一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生活情趣、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说给学生听, 然后让学生复述, 老师则一边当“听众”, 一边适时点拨, 最后鼓励、肯定学生的练说。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而且能融理解、记忆、表述为一体, 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看说。

这是指看图说话或看实物观察说话。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 抽象思维比较空洞, 要求他们描述事物的特征比较困难。因此在平时训练中, 运用直观教具, 先看后说, 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就有了一定的物质依据, 学生也就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了。

3. 演说。

这是指让学生分角色以戏剧形式进行表演对话。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他们往往乐于表演, 角色表演具有浓厚的愉悦性和较强的创造性。如, 让学生表演接待客人、探望他人、购买物品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 在演说中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话说好。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它明确指出: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放在首位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尽管翻过五千年,但是依然流芳百世、竞放奇葩。中国有着丰富的阅读空间材料:缠绵绝伦的《诗经》、神话故事《西游记》、断魂浅唱的《红楼梦》、侠肝义胆的《水浒传》、牵肠绕梦的《西厢记》、神奇怪异的《聊斋志异》,被称为帝王镜子的《资治通鉴》……我们有这样的丰厚底蕴,国民没有理由放弃阅读、摒弃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渗透。

语文素养怎样培养呢?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语文素养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情感过程,可以促进道德认识水平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大量阅读能把外在的文化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中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认识。

1.掌握重点字词 ,带动真情实感

每篇课文都隐含作者独有的思想情感,有喜欢、有批判。这种情感是作者对社会那时那刻的评判,表达了他对或人或事物的态度。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精读 文本 ,如身临其境 ,情感油然 而生 ,和作者产 生共鸣 ,从而使学 生的思想灵魂上升一个新台阶。读文产生感情,特别注意注意环境的感染性,使文中之“情”传递学生。例如我们读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文中开始:天灰蒙蒙的,有阴又冷。从“灰蒙蒙”中的一 个“灰”字 ,让人第一 直觉是阴 天 ,心情自然 就阴沉,预兆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作者更进一层描述:又阴又冷。一个“冷”字 ,寒气从心 底而生 ,袭击全身 ,让人的心 情跌入谷底。简单的几个字把人的心情和即将发生的事的色彩描述得淋漓尽致,此刻,一个“愁”也难了得。教师在范读课文时身不 由己表情 的示范性 ,难挨、难控 的悲哀 ,让聆听的 学生自然进 入情境 ,全文读完 ,师生双方 都饱含深 情 ,内心悲哀无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乃至对祖国崇拜和热爱。学生的心灵被深深打动,情感被激发,阅读效果甚好,也让学生激起朗读欲望,在悼念革命先烈的同时受到的思想教育特别深刻。

培养学生在“读”中“悟”情感,可采用情境导读和品味式精读的方法。情境导读,教师就是向导,先形象地描述文章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情感的波动和探知欲,带着这种心情阅读课文;品味式精读,一个句子的字眼,一段文字的中心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精读,不但不会感到乏味, 反而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像陈年老酒一样越品味越浓,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意境和语言、字词理解得更透彻,体会得更深刻,记忆会更刻骨铭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2.抓重点词语 ,激发学生情感

文章精髓是靠语言打造形象、性格和典型的。每一个词语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结合本文和中心思想进行感悟。这样学生就不会生搬硬套理解词语,而会对了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形象、事情经过,明确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有所帮助。如《观潮》一文的“人声鼎沸”一词 ,就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人多、嘈杂、混乱 ”的意思,要引导学生联系本文,想象潮水来时人们的激动心情和难以抑制的观潮欲望。通过详细体味“人声鼎沸”一词,注重这个词语的思想性的理解,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敬佩之情,从而延伸远大理想,从小做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3.重点句子品味感受 ,激发学生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若简单纯粹读文章,走马观花,教师的态度就是平平淡淡地教,学生的任务是平平淡淡地读,为读文章而读文章,不动毫发不动感情,收不到预期效果。有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能对名词警局熟视无睹,只是一带而过,单一而循规蹈矩,结果呆板木讷,感觉平平。即使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学生自然无动于衷,无法打动学生的心,更谈不上受到熏陶。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提醒孩子: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凡是读过的书,要先写读后感。哪怕几句,只要是当时内心的感受。当然,习惯成自然,只要学生的思想融入文本中,并同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情感就一定会波动,素养一定会提高。

4.比 较阅读方法 ,最易激发学生情感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阅读也不例外。激发学生情感,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做比较。例如《詹天佑》一文阅读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詹天佑》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中,首先读文,粗读时马上体会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藐视。课文简单几句话就使读者读出外国人的嚣张跋扈, 文中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人还没有出生呢。”让人读了就义愤填膺。如果此时教师相机点播,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孩子比较“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通过对比,学生就会体会到课文中的句子不仅写出了修筑京张铁路的难度大, 而且说明了中国人是不可欺不可辱的。情感由气愤到极其强烈爱国自尊心,想像詹天佑一样,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学生情感发生相对变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习作者表达手法的同时,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相信,此时此刻提高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3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举足轻重,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学生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储备也就缺乏“后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谈谈个人的一些收获与想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各方面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信念时,学生就会再今后的学习中不怕失败、敢于挑战。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各种导入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个寓言故事是,这样导入:“一天,射箭能手更羸陪国王去打猎,发现天上飞着一只大鸟。于是,他对国王说自己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鸟射下来。你们相信吗?现在,我们读课文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听说训练

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听的情感来培养听的习惯。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抑扬顿挫、生动流畅的语言展开教学,让学生认真地写。

(2)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说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一些篇幅较长但内容相对简单的文章,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述重点内容,其他同伴认真听并判断是否全面;如果概括不全面,同伴就进行补充。这样通过师生互动,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说话过程中语病较多,意思表达不够准确。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说话训练要由简单到复杂、有句到段。刚开始是,可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每天练说一句简单的、完整地话;然后,逐渐发展为每天练说几句话、一段话。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子。

2、读写训练

(1)要加强阅读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多做笔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到好文章,让学生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将一些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并归类整理、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领会了作者的立意方法、表达方式。

(2)写作阅读有机结合,通过写作深化阅读。广泛的阅读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勤写多练,才能得到实现。

三、鼓励学生不断地积累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因此,语文素养的养成不能仅仅靠“教”出来,还需要平时生活的日积月累。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颖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不断地积累。

1、随课文积累

(1)品读赏析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确,语文教学中,心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抓住主题词扩充积累。一位老师上《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上课伊始,老师以“夏天”为主题词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夏天,并要求所说的词不能重复。”果然全班有二十几个学生开火车说了二十几个词都不同。这是二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据了解这是他们学校二年段开展的“主题词”教学研讨,老师在备课时应抓住课文的主题词,每节课必须围绕主题词扩充积累。试想一下,这批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每节课听到二十来个的词,那么到了小学毕业后,每个学生顺口道来的还不都是好词好句吗?

(3)随课文扩展积累。语文教材中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很多积累的项目,教者应充分发掘并超越教材,让学生在学文中获得积累的升华,并为培养语文素养作有效的储备,如第五册的《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一些。教者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摘抄识记描写秋天的古诗,学生就能耳熟能详地背出《夜书所见》等诗歌。当然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课文也应该让学生认真读、反复读,以此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2、随课堂积累

我们不是常说“每节课应向40分钟要质量吗?”这不单单指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特别是语文科更注重其幅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其一,课前设置“精彩两分钟”。教师应毫不吝啬腾出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交流语言,积累语言。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指导积累的方向。而且通过点评,唤起学生对课前积累的重视,从而提高积累的效果。当然内容可以自由广泛些,如背小散文,说一首小诗,讲一条趣闻等等。总之,教者应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积累的内容,让学生不感到乏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前2分钟的精彩,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与乐趣。其二,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学校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讨,学校推荐几名语文老师担任阅读课指导老师。这些老师必须是爱读书、读多书的典范。课堂,学生可以带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并交流;也可以只读近期老师推荐的好书。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篇4

语文实践活动是搭建语文课堂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通道,是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和与课外活动的桥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智力和组织协调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如何让语文实践活动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语文课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联系本校实际,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

一、让课文情境化

教师将课文为“引子”,根据实际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再指导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彭素荷老师的《将心比心》教学中,彭老师的课堂结构为:情境导入、初感课文、深入体会、课外延伸。课前,她以掉在地上的香蕉皮为切入点,情境导入;课初以“阅读小法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读一读);课中,彭老师设计了“移情体会”环节,将文中的“悄悄地……”等句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到受帮助的奶奶和受鼓励的实习生的感激之情,更体会到阿姨“处处为他人着想”和母亲对护士的“宽容、理解、鼓励”的高贵品质(品一品);课后,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这种“将心比心”的事情先说一说,再写一写。这样就把学习课文和真实的生活情景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写一写这四个环节让语文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实施。

二、让课堂社会化

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把课堂中不知不觉学到的语文知识指导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笔者的《格言警句伴我行》教学中,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做人、惜时、学习、励志等四个方面的格言警句,提高了学生对做“四好”小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征集—朗读—背诵—格言警句大闯关—格言警句大赠送等教学环节,组织全班同学来了一个“格言警句大聚会”。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根据主题收集、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思辨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再如,李鸿燕老师的“陆河的民风民俗”的课例,她把“陆河的民风民俗”和陆河的日常社会生活非常吻合,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亲近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两节课不但很好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还以课堂为契机,指导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学习生活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收获很大。

三、让生活语文化

教师要注意沟通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的联系;重视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将学校、家庭、社会和语文学习形成一个整体,整合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果带来的快乐。为此我们语文课题组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有:

1.安全伴我行,学校在行动。具体操作如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罗校长有关于安全知识的讲话;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第一节课的周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红领巾广播站会在全校中高年级学生中征集关于安全的文章,利用每周一广播时间进行朗读;校园文化墙上有宣传安全的知识;学校组织关于安全的手抄报比赛评比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有关安全的知识等。

2.宝山希望小学以“读至善至美书,做自信自强人”为育人目标,引领宝山学子“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努力打造诗韵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理想的乐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理想的舞台,为学校的提升搭建有教育品位的平台。为此我们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有:营造经典氛围,在学校的走廊上、教室里张贴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和有名的诗词等;诵读经典比赛,通过让学生诵读优秀诗词、名篇、警句等经典,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使“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晨读课上,人人诵读经典;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经典;每周的升旗礼上,全校师生一起诵读经典;班级口号里有经典;我阅读,我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看经典后写读书笔记,每月评奖一次;轻叩诗歌的大门;夏日诗歌联邦会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不但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也提升了道德修养,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启智慧,增长见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3.合理利用社会语文环境,有效的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社会,让学生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沟通交流中促进自身的内外部语言体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这方面我们采用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格言警句伴我行;调查陆河的民风民俗;暑假吃喝玩乐分享汇;师生共写“我心中最美的教师”;参加读“红色”作品有感征文比赛;创文创卫活动;遨游汉字王国等。

四、小结

作为课题的研究者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教师是学习实践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演好语文实践的“主角”。作为课题的研究者还要注意综合地把握语文实践的目标和要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字词句篇的学习和运用要结合起来一起进行。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眼、口、耳、手、脑并用,以思维为中心,相互结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因地制宜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良好的合作态度。

参考文献:

[1]许展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学习,2011(12).

[2]王帅.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9(04).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5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 语文素养是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统一,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表征, 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品质三个方面内容共同组成。它既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从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讨技校学生如何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是系统培养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 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

这就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重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并重的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有多方面的积累:因此, 一方面学生需阅读优秀高质的文化作品量。另一方面, 技校教育是一种面向企业, 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合格工人为目标的职业培训, 为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重视实用性特点, 让学生多阅读实用文, 尤其是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和实际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文, 尤其是科技说明文。

2.写作教学。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能否担负起与专业岗位相关的常用文种的写作。为了适应技校教育的特点, 应该有意识地将写作题材指向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 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查阅、搜寻多种相关资料, 综合诸多学科知识, 比如物理学知识、化学知识、生物学知识等等。

3.口语交际。技校学生往往由于语言能力较差, 课堂上都不愿意发言。因此, 目前的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只见其人 (学生) , 不闻其声”。因此, 技校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交际语境, 如利用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小型辩论会、话题演讲等形式, 鼓励学生口语交际。

第二, 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项“活”的教育, 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捆绑、束缚, 个性得不到张扬,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大打折扣。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求“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的“活”, 即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着想, 注重实用, 讲究实际, 使课堂教学体现出灵活多样化。二是教学语言的“活”。要使语言“活”起来, 教师必须投入情感, 注入哲理, 让学生陶醉、益智、发省。

二.利用课外活动培养技校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技校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不愿发言, 但在课外活动中却相当活跃。因此, 可以利用技校学生的这个特点,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包括汉字兴趣研究小组、口语研究会、文学社、小记者团、读书会、书法小组等等。通过语文课外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定期交流、讲解, 能够丰富其语言积累;通过语文课外活动中积极地搜集资料, 能够锻炼思维, 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形成初步的语文研究能力。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引导作用及要充分挖掘活动中的素养。而教师在其中应扮演引导作用, 充分挖掘课外活动中语文素养因素, 把它作为一种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当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培养技校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有机地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如:改变观念重视孩子阅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重视语文教育的多元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形式,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期达到孩子语文素养培养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华, 杨晓.“语文素养”的话语祈望与精神诉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6) .

[2]方亮.试论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任务.高等农业教育, 第4期 (总202期)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篇6

一、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

1.使综合性 学习的地 位更突出 。我们从六年级的教材编排中可以看出, 编排者有意加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比重, 更加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地位, 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和考验。从学生角度看,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和培养, 这在无形中要求教者不得不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和以往的教材比较, 一至五年级的每册教材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综合 实践活动 单元 ,而六年级 的教材却 没有了这 个单元, 而是将其分解到了每个单元的语文天地中,看似弱化了活动本身,实则是强化了活动的次数和效果。

2.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 。六年级教材第六单元要求围绕“战争”这一主题安排一次关于 抗日战争 的调查 ,笔者安排学生进行一次以“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兴我中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选题目,或者小组共选一个题目完成, 从而给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后来的“报告”环节 ,学生一针见血的分析和头头是道的论述,不得不令笔者佩服,他们的报告不但有文字性的调查, 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配以说明,对各自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观点性的阐述,并且做到了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由此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使语文性 更强。教 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把握了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而忽视或者弱化了活动的语文性。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得出,综合性语文教学一定姓“语”。所以,活动在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的同时,还要牢牢把握住“语文性”这一特点和原则。在“岁寒三友”实践活动中,不管是学生搜集相关知识、有关诗文以及人物事迹,还是在诗文朗诵、故事讲解等方面,都是紧扣“语文”这一工具性学科的特点展开。

二、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1.放眼全局 ,开展综合 性学习活 动。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语文学习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回首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班级中、教室里完成的,每一次活动计划的制订、成果的展示,都以教室为阵地。就算个别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任务, 他们利用的时间也仅限于在家休息的时间,那些所谓的“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 ,学生参加得少之又少。其实,教师应该具备战略的眼光, 应该从全局上、整体上着手,重视并努力实施“综合性学习”,积极组织 学生开展 综合性学 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出封闭的课堂,才能使“综合性学习”的理 念注入课堂,使封闭的课堂开放起来,使课堂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2. 因材施教 , 有侧重点 的指导。首先从教师方面看, 教师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精力更有限,不可能始终跟踪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再加上知识领域不够宽泛, 在指导的层面上会受到很大限制。一次活动,虽然是短短一两周时间, 但会牵涉到社会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等各方面的问题, 要完成对学生各类活动的指导,教师的压力可想可知。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教师若要面面俱到,精力不够不说,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这是有违于综合学习本质特点的。众所周知,综合学习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学生的参与可根据其本身的学习能力、家庭实际情况,做出有层次的规划。这样才能既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最基本的收获,又能使一些能力强的、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一个班级中,掌握优质资源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后期推动中,让学生中的优势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全体同学进步的共同资源。

所以,教师应该在用好手中教材的基础上,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篇7

一、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通过研究分析《新课程标准》, 笔者提出了人文精神培养的三个层次, 涉及了学生的智力、情感、品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 只有在完善智力发育的基础上, 才能强化学生在情感和思想品德上的培养, 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部分主要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培养目标进行论述。

1. 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工作逐步实践开来, 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全面的落实与发展。人文素养包括了一个人知识方面、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所有内容, 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意义,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 如果学生缺乏了人文素养, 就会丧失精神的独立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己。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及其内涵。其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人文素养, 让学生以一颗纯真、善良之心去观察世界, 感受世间中的亲情、友情等美丽的情感。人文素养提高了, 学生发现美、追求美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因此人文素养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和“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热情, 进而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最后是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 可以划分为知识素养和精神素养。人文知识素养是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而精神素养, 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材中和社会生活中不断体会, 修养而成。因此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一定要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 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明的光辉与灿烂;文人骚客的名家诗篇;人民群众创造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素养的培养目标, 则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水平和健全的人格。可见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不单单是对小学语文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 而且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 立足教材, 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知识, 都是经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精心选择的, 既根据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也兼顾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很多经典课文都蕴含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也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平台。所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立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 开篇先描绘了一个森林葱郁、天空湛蓝、空气甜润、风景如画的小山村。然后由一把锋利的斧子为契机, 引出了村民乱砍乱伐、破坏环境, 最后招致大自然惩罚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 语句优美、立意深远。有斧子之前和有斧子之后小村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面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产生了向往之情, 破坏后的环境让人惋惜和深思, 这种强烈的对比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冲击。因此在讲授这篇课文时, 既要突出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即将文中描写环境优美的字词讲解给学生, 并配合网络图片等, 让学生体会到美丽的大自然, 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素养, 还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让学生认识到乱砍乱伐、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激发学生关注环保、热爱地球的情操。

2. 课外拓展, 培养学生精神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仅仅靠教材和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人文素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需要从课文知识以外汲取能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课外拓展不仅是多阅读课外书, 还包括课外活动等。例如在课外集体出游活动中, 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所需要的东西, 不让父母帮忙, 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外出活动, 可以见识更广阔的大自然和优美的风景,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果有幸能看到田间劳动的农民,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培养勤劳节约的生活习惯。其次多阅读课文书, 尤其是国内外名著, 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例如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中, 包含了国内外的名家名篇。如叶圣陶、冰心等教育家的作品, 也包括《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国外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 都可以成为小学生的精神食粮, 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意义非凡。

3. 身正为范,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在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 老师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高尚的师德是进行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式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表现。在课堂上、生活中,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的形成,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身正为范”作为师德的基础, 要求我们时时刻刻, 处处事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做到语言文明, 待人礼貌, 举止端庄, 衣着朴实, 仪容整洁, 在思想、学习、劳动、生活等多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给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 教师要身正为范, 做一个良好的表率, 来促进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洪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 2015 (02) :120-121.

[2]贺登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初探[J].语文学刊, 2014 (05) :115-116.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8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培养思想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中学教材精选了大量古今中外名篇,这本该成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打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最好教材。然而,在一些教师手中却演变成了图解解题技巧的材料。这样,阅读教学就必然有了浓厚的“技术化”倾向:不是引导学生去诵读、去品味,而是带着学生一头扎进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中,悉心地去窥探、揣摩“设题陷阱”与“解题技巧”,于是文学欣赏变成了单纯的习题操练,从而严重破坏了作品的内在情感与韵律,阻断了对作品深层意蕴的鉴赏,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语文教学以读为手段,引领学生理解文字、感悟文本、体验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领悟“言”“意”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以“言”为本展开教学内容,在对文本关键词句的品析与比较中实现“言意共生”,味“言内之意”,想“言中之境”,悟“言外之情”。 “语义”与“语用”的问题、“言”“意”教学内容的确定、“言”“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文本解读的视角与立场,都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纯粹的应试固然不可取,但脱离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纯思想培育”也有违新课程的理念。有些教师为了体现个人的思想,追求所谓的教学个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哲学课,远离了语文课一定要姓“语”的宗旨。这其实是另一种内容的灌输,也牺牲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更因为没有感性的认识、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能被迫成为教师思想的吸纳者。

看来,语文教师缺乏独立见解是可悲的,但仅有思想见解还不够。教育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教育艺术,研究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启迪。

其次,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呵护学生看似幼稚的想法。

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思想的形成更是如此,快不得,也急不得。很难想象,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计划,在紧张的节奏、严肃的面孔下学生会有新思想火花的进发。学生思想的萌芽需要土壤,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就是幼苗成长壮大的阳光和雨露。

语文是一门以触动人的心灵世界而影响人、培养人的学科,语文教学本该是一方最富灵性与情趣的天地。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怀每个学生的心路历程,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有独立思想的人;而学生要用心去领略语文的诗意,用人文的阳光、时代的雨露去照射、灌溉学生的心田。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全的精神世界。

另外,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思想诞生的“催化剂”,运用各种手法,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生新思想的产生。

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按照遵循感知、理解、赏析的诗歌教学的一般过程,架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析诗、品意、悟情、得法。能做到“披文入情”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力求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鼓励学生读出真我。

例如:研读《往事依依》第二节,我们是这样点拨的:

师:读书有益,读书有如此大的功效,能够给我们这么多的帮助,可怎样去读书,才能获得其中的奥妙呢?让我们追寻于漪老师的足迹,一起来探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一起来探寻于漪老师小时候看画的经历。

2.思考:作者说自己在看图画时能够有所收益,你觉得关键在哪里?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总结:

凝视久了——有耐心

我似乎目睹了——能够发挥想象力

与故乡景色作对比——能够与生活相联

3.师:原来,看画需有耐心,需发挥想象力,需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如果我们做到这些,便可和作者一样,身临其境,自得其乐,于山水之间徜徉,获得美的享受。

4.师:老师这也有一幅山水画,发挥你的耐心和想象力,联系你的生活,

说说你又从画中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挥)

如:我从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如:看着这幅图画,我想到旅游时爬越的大山,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让我感受到在生活中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知道读书有益,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读书有益。那就是——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书的海洋里去搏击未知的领域,去欣赏我们看不到的美丽风景,去领略不一样的生活。

以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篇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抛砖引玉,以求指正。

一、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中彩那天》一课,同学们都清楚,如果中彩的话,全家就会皆大欢喜,但当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情节的冲突,提出:作者的父亲中了梦寐以求的彩票时,为什么全家却心事重重?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讨论后,才知道原来真正中彩的是父亲的同事库伯,而这中彩的`奔驰汽车,父亲完全可以占为己有,因为外人都以为是父亲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违背道德信义占有这辆汽车呢?还是遵守道德信义,把这辆汽车还给库伯呢?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读读、想想、议议,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人生价值的讨论,让学生懂得人应有志气,人穷应志不短,金钱有价道德无价。

其次,抓住课文中的对比。教材中强烈的对比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它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效率成倍提高。如《大仓老师》一课中,当春美对“我”的发言表示异议,并明显表现出歧视同学的倾向时,大仓老师在黑板上“若无其事”地写上一个格外大的“俺”字,大仓老师的这一举动,和学生平时所见老师的行为有强烈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课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学生们经过自我的对照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体会到大仓老师的“若无其事”,实际上是对春美无理言行的无声的批评;他之所以把“俺”字写得格外大,实际上是对我无声的、坚决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大仓老师为人的正直、公平和慈爱。

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的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 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仍以《中彩那天》为例。当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激动地说:“可库伯是有钱人,而我们家穷呀。”这一情景中的“激动”,很多同学都体验过。我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过学生的体验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了解“激动”是什么意思?再问作者的激动的情绪表现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快发现作者由于“激动”,话说得不完整。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把作者的话补充完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情感体现出来。结果,学生个个投入并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又如,在《大仓老师》一课中,当大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老师!……”这一情景和学生们在课堂中的情形简直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学生们都有着丰富的相似的学习体验。我就利用这一体验做文章:先请个别学生读,再请其他同学评议,看看是否读出“争先恐后”的味道。就这样,学生在读中自然地进入角色,并在读中很好地理解了“争先恐后”的词意,进而水到渠成地运用这个词语。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高,也使学生的阅读习惯、想象能力都得以提高。

三、 以生活的辐射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思维深刻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语文素养,思维,深刻性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就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可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是重中之重。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集中表现为深入思考问题, 善于概括归类, 善于抓住学习内容的本质和规律, 它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学生具备了思维的深刻性, 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准确程度会大大提高, 能力会大大增强。怎样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呢?我认为:

一、启发学生挖掘体悟语言

语言是文本思想内容的物质外壳, 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把握文章的风格意蕴, 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载体。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本的语言, 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精心设计问题, 由此及彼, 步步深入, 启发学生分析、综合和比较, 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引领, 形成思考此类问题的思维习惯, 掌握思维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刘勰所说的“披文见义”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恰当地抓住了文本中描写景物的生动传神的词语, 引导学生体会春天景物的特征, 感悟春天的生机和美好。在文本的结尾段, 教者更是别出心裁, 用“语言替换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教者出示自己改写的文章结尾:春是新的, 春是美的, 春是充满力量, 我爱你, 春!然后提出问题:老师修改的句子和原文相比, 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问题抛出后, 有学生马上发表看法, 认为是老师修改的好, 理由是因为老师写的, 所以好, 有的认为修改后的句子既概括了文意, 又很简洁。很显然, 一些学生的表达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此时老师笑而不语, 学生开始静静地陷入沉思, 在不断争论、不断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们逐渐明确, 原文的结尾运用比喻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同时三个句子形成排比段, 节奏感强, 表现力丰富, 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有深度和广度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语言入手, 巧妙运用语言的替换, 引发学生通过深入比较分析, 挖掘出了语言的内容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鉴别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 正确灵活运用比较法, 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相同和差异, 理清学习对象之间的联系, 提高分析鉴赏水平, 获得规律性认识。

学生初学说明文、议论文时, 对文体的认识能力显现出疲软的状态。此时比较鉴别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比较法进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初始教学, 比较的对象是记叙文。学生在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教者通过提出主问题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本节课学习的文章与以往学习的记叙文有哪些方面的区别。然后, 启发学生多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获得深层次的认识:写作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写作目的不同等。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精读文本, 领悟一种体裁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 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学生通过比较鉴别和深入思考, 提升了理解文本、认识新知的能力, 也形成了比较思维的习惯, 掌握了学习不同体裁文章的思维方法, 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教学方式上的思维范式。实践证明, 普遍运用比较思维进行教学, 无论对学生深刻思维能力的形成, 还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三、引领学生纵深掘进式探究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有很多抓手。可以就某个专题或某个能力点, 设计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几个训练层面, 层层递进设计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运用递进思维的方式深入探究问题。如教学小说《心声》时, 教者设计了这几个层面的问题:①从表面看, 小说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②李京京渴望读课文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揣摩到李京京想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怎样的渴望。③作者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④如果不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就本文而言, 有没有更好的描写方法呢?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思考, 由此及彼的推想, 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主人公的心声, 感悟主人公的情感, 体会到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艺术魅力之所在, 领悟小说的主题。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从肤浅上升到本质,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发展。

四、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

有效进行阅读复习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 要想提高复习效率, 必须要做到精炼深思, 培养学生深刻解读文本、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此时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题复习教学尤为重要。做到精炼, 教师要搜集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考题。做到深思, 要让学生认真解答, 然后引导启发学生从众多的问题和解答中提炼、总结、归纳, 找到此类知识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 然后运用这些规律和技巧再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过程的培养, 不但使学生领悟到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思维规律, 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乐于接受, 也更易于接受。

上一篇:悲情的叙说下一篇:平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