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八篇

2024-06-20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1

作文不但是孩子感到棘手的事情,更是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那么针对小学作文该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连续四届我都是把学生从三年级带到五年级,这届学生现在送到了六年级。这样很好地为我提供了一个对学生持续进行作文教学的机会。我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给学生一个“写作思路”,下面是关于写作思路的具体内容:

(一)审题———确定写什么

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写人还是叙事写景状物?);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题眼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核心,如《我钦佩的一个人》和《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都是写人,但题眼不同,前者重写“钦佩”,后者重写“喜欢”,题眼不同选材也就不同;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比较笼统,这就要求你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就非常少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你能添加上“谁成功了”“什么成功了”“怎么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下笔也就容易了。

(二)立意———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立意首先要正确。其次要巧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挖掘被忽视的新颖;抓住有益活动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三)构思———经过要具体生动

1. 布局谋篇———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式;问答式;递进式;混合使用。

2. 文章顺序:正叙、倒叙、插叙;材料出场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时空结合、事情发展顺序、人物特点性格思想品质的不同方面安排、以作者的情感变化、对事物的认始过程去安排。

3. 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的使用。

4. 语言生动:成语、修辞、好词佳句,语气连贯、语言生动,使用自己的话写出新意。

5. 选择材料:依据主题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6. 开头方法、结尾方法(人、事、景不相同)。

(四)行文———按构思好的思路行文

(五)修改

1. 文章立意是否正确、正面、积极向上。

2. 分段是否恰当,有没有“头重脚轻”“首尾不分”“主次不明”“详略不当”等毛病。

3. 检查有无错别字、病句或者表达不完整、不通顺、不明确、重复的地方。

4. 注意语句的连贯、语言的生动、内容的具体。

5. 画出自己欣赏的语句,并加上自己的评论。

6. 写评语。修改完毕,要在整篇文章的最后,写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语。评语要从两个方面说,先说优点,就是学生自己最欣赏这篇作文的什么地方;再说缺点,哪里需要在以后的作文中,多加注意。

以上这些内容,我是按照作文教学计划和步骤,一步步渗透给学生的。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当口,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我先教孩子们“审题”、“立意”,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基础上教“构思”,然后让他们学着“行文”、“修改”。

学生审题清楚了,针对于不同题材的作文,再具体给学生写法上的指导。以写人作文为例———学生首次接触写人作文,我会给他们一个写作的模式。

写人篇———作文结构图:

开头:点明所写人物及外貌特征。

重点部分:(1)先点明人物的一个特点,然后针对这个特点运用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2)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结尾:突出人物精神,揭示主题。

当然三年级写作伊始是比较简单的模式,这样使学生对写人作文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然后一点一点讲授、一步一步对照此模式让学生学习写作。此时老师们不要怕学生运用这个模式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毕竟他们才刚刚开始学习写作,不要着急。就像一件衣服,怕的是只知道做一只袖子,而不知道做上另一只袖子,而衣服框架出来了,袖子做得好与不好,那是随着手艺的渐好终究会做出来的。随着时间流逝,我会一步一步教给学生写人作文所必须注意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学会不同的写作手法,写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这是学生习作逐渐成熟之后,我继续丰满的“写人篇作文结构图”。

写人篇———作文结构图:

开头:点明所写人物及外貌特征、个性特点、身份地位等(老、中、青、少年、幼儿、男女各不同)。

重点部分:(1)可运用总分结构,先点明人物的一个特点,然后针对这个特点运用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2)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能生动表现出人物的身份、爱好、思想、性格)。

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地位教养身份、动作(是人物思想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神态、心理(展示人物精神世界、表达人物特点、表明中心的重要渠道)等。

结尾:突出人物精神,揭示主题。

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灵活地变换开头和结尾,注意文章的布局谋篇、顺序安排等,让学生的作文逐步变得“丰满”起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入门指导, 循序渐进, 形成作文教学模式, 逐步完善丰富。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 关注文章的布局谋篇、顺序安排, 让学生的作文逐渐“丰满”起来。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2

为贯彻大纲的要求及适应考试的需要, 结合现在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 快速通读课文

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又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同时,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特长,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法为主, 多法结合。并且,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手段,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认知活动中, 利用最生动、优美的画面、音乐、图片等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阅读文章之前, 教师应采取适当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一) 限时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 利用课文材料, 指导学法, 培养学生推测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能力。

(三) 利用课文材料进行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训练。

如课文《项链》一课, 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What role did the necklace play in the passage?

2.What did Mathilde think on the moment he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What did Mathilde feel when she caught sight on the necklace?

通过提问, Mathilde收到请贴, 看到项链, 出尽风头, 饱受艰辛等问题的理解, 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开展任务教学,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与热情, 发挥其主导作用,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并向学生出示明确的阅读目标, 具体的操作要求、方法和步骤。如:SB2BUl5Afamousde—teetive中, 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阅读任务:

任务1:学生四人一组, 找出重要的短语句子, 查阅工具书, 讨论并作出解释;解释不了的下划线, 分组提问。

任务2:根据课文内容, 划出对神探福尔摩斯的相关描写。

1.How carefully Holmes observed things in the lady's house?

2.How he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things that seemed usual to ordinary people

要求学生描述:

1.the young lady's room

2.her uncle’s room

任务3:小组分角色复述课文。

任务4:想象文章结尾。

三、坚持写读书报告, 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阅读课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几个短语,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英语材料来了解世界的新发展, 感受他国人文历史, 丰富自己的情感, 完善自己的思想。因此, 我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 写出高质量的读书报告。如学习了SB2A U15 Charlie Chaplin后, 学生写出“Modern Time”的读书报告。

四、树立整体观念, 提升阅读能力

要有整体观念, 文章不论长短, 都是有词汇、句子、段落组成的。因此, 要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务必首先把整篇文章浏览一遍, 以取得对文章大体内容的感性认识, 然后再深入剖析。学会掠读和略读, 掠读就是要带着这些问题, 快捷地同看全文;略读就是快速领悟文章大意, 与我们学习汉语文章时总结文章主题思想类似。学点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知识。我们知道, 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我国是不同的。因此, 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有关反映英美等西方国家情况的文章, 就必须首先了解英美等国家的风土人情, 只有这样, 阅读英文书刊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五、关注关键词或词语,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时, 必须关注关键性词或词语, 弄清文章大致内容, 不要碰到生词就去查词典, 而中断阅读, 更不能碰到生词干脆把文章扔到一边。如果是这样, 你的阅读能力何时才能提高呢?一般说来,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以及每段的首句都有可能有关键性的句子。原因是作者每写一篇文章, 总要在开头或末尾加以点明或总结的。

六、学会猜测词义, 提高阅读速度

要学会猜测词义,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同学们最怕的就是文章中频繁的出现生词。为数不少的学生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查的次数一多, 阅读的兴趣就荡然无存了, 速度不仅无法提高, 恐怕阅读也无法进行下去了。要解决生词这一关, 在阅读过程中, 就要学会猜词, 学会默读。众所周知, 阅读有默读、低诵和朗读之分。三者相比, 速度最快的是默读。因此, 要提高速度就必须学会默读。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0463(2007)08(B)—0025—01

作文批改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通过实验、总结、再实验的途径,摸索出了几种批改方法,现提出来向教育界同仁讨教。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文草稿的修改、整理

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可以使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修改内容可涉及字、词、句、段、篇、标点等各个方面,其中字、词的修改比较简单,只要求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和搭配、使用不当的词语改正即可。而“句”则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修改,最后选择出其中最精彩的句子用于表达,主要是针对句子中的语病进行修改,例如意义重复、前后矛盾、概念混淆、搭配不当、词序混乱、关联词使用不当等。对段的修改着重是指导学生调整前后、上下衔接不够自然顺畅的自然段的顺序,或对详略不当的段落的增删以至过渡段的设置等等。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当属“篇”的修改,这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材料能否为中心服务,而且要审查文章是否符合题旨,立意是否恰当等等。如果有问题,就需要来一次“大换血”,重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安排材料。这种修改要经过多次训练、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至于标点,合理、准确地使用是最起码的要求,目的是使文章表达流畅、语意贯通,如果通过标点的使用,能使文章表达出“言外之意”,使文章锦上添花,那就更好了。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一般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改,因为这样做可多方受益,能收到“一举几得”之效。

二、进行省时有效的批改

长期以来,我所带班级的人数较多,因此作文批改量较大。如何才能使作文批改既及时又有实效呢?我的做法有二:一是每次作文后,从优、中、差三类作文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当面精批细改,当然对不同水平的作文,“细”的程度自然有差别;二是找出带有共同性问题的作文,进行集体讲评。讲评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浏览中所了解的情况,首先针对作文中的主要问题确定讲评对象、拟定讲评提纲;然后用抄、印等方式将要讲评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师生共同进行集体讲评。每次只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贪多就会“嚼不烂”。

三、使学生有效地把握教师批改的内容

有很多教师反映作文批改是“劳而无功”,关键是学生对教师的圈、点、批、划无动于衷,只关心分数与评价。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的做法是:先进行切实有效的批改,然后让学生按教师的批改提示将文章改誊一遍,最后再将誊好的作文进行一次浏览或通读,这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4

对于一般难度,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得出,采取同学之间“对换改”的办法处理。

对于难度较大,大多数同学都感到棘手的题,采用“集体评改”的办法来解决。即让学习较好的同学把解题的过程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都对照自己的作业,发表意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正确的答案肯定下来,

这样“批改”,学生明了解题思路,知道自己的作业错在哪,对在哪,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对于一些学习上需要关照的后进生,采取面批面改的办法处理他们的作业。一般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一个一个的过关,在批改他们作业的过程中,进行补课。这是一个转变后进生的好办法。

有时为了了解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有时还采取“抽样改”的办法,从班上的学优生与学困生中各抽几个,由老师批改,从中发现问题。

几年来,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开展泥塑教学的一点尝试 篇5

一、培训教师, 自编教材

开展泥塑教学, 教师要先行。农村孩子从小就喜欢泥土, 就会捏泥巴。农村最不缺的就是泥土, 只要我们用心就会找到适合做泥塑的泥巴。但是, 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因此, 农村小学要想开展泥塑教学, 首先就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村里的姜师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泥塑艺人, 为了使美术教师能够对泥塑有一些了解, 我带领学校的美术教师去拜访姜师傅, 听说我们要开展泥塑教学, 他非常高兴, 承诺学校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说, 他一定会帮忙。之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介绍了泥塑的选料、工具制作、制作过程等。回到学校后, 泥塑课教师就带上铁锹、袋子去田间选土, 并运回来进行加工、试做和改进。此后, 我们先后几次拜访求教姜师傅, 又邀请他来学校指导美术教师, 甚至请他给学生上课, 并聘任姜师傅为我校泥塑教学的辅导教师。同时, 学校还多次邀请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研训员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并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最后, 经过反复推敲和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们自编了一整套泥塑校本教材, 为我们以后开展泥塑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钻研教法, 追求实效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源, 而小学生好奇心强, 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 泥塑教学应力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审美性和激励性。

(一) 趣味性

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天性, 通过展示精美的泥塑作品, 并让他们看一看, 摸一摸, 想一想, 问一问, 来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如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泥, 团一团, 压一压, 捏一捏, 然后说说泥的特征, 并进行讨论和交流。泥塑创作需要经过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在初始阶段, 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的创作, 要多一些鼓励的话语, 帮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 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质疑和交流, 对泥塑产生了好奇心, 丰富了自己的创意, 把他人好的设想吸收, 借鉴为自己的创作构思。这既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充分体现出了泥塑教学的趣味性。

(二) 可操作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差。所以, 小学泥塑教学应具有可操作性, 在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植物和造型简单有趣的物体来让学生展开想象, 进行创作。教与学的方法上也要灵活多样, 谈话法、引导法、观察演示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等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但更多的还是要运用直观的方法, 这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使儿童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泥塑创作。

3.创新性

让学生体验到泥塑创作的乐趣, 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在泥塑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泥塑创作的每一个环节, 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泥塑教学,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 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这时, 在泥塑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从而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课堂上, 我们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游戏、讨论、交流、展示和点评, 该学生说的学生说, 该学生做的学生做, 该学生想的学生想, 该学生评的学生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点拨者。如在教学《捏泥人》时, 我就采用了学生单独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学生创作、设计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造型, 把人物形态、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泥塑创作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实践、体验、创作, 发挥学生创作的主动性。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主要靠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解决, 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 但切忌教师一手包办。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与学的多边活动, 不断激发学生对泥塑创作的欲望, 而且从学生的栩栩如生的作品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非凡的创意。

此外, 我们还要创新教学形式, 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泥塑教学中,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

同时泥塑制作要贴近生活、富于变化, 充满趣味,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地联系起来, 进行空间构想和立体化操作,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又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 审美性

在泥塑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泥塑作品, 来激起学生对泥塑创作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才能主动地去关注生活, 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因此, 我们要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 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美在哪里,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欣赏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品, 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激发起他们对泥塑创作的兴趣。

(五) 激励性

我们要为学生的泥塑创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进而通过师生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再创作、再提高。对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 不能说谁的作品最好, 谁的作品最漂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探讨“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他的作品好在哪里?”对于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 教师都应该给予尊重和鼓励, 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小的泥巴, 在我们师生的手里千变万化, 给予我们师生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我们师生共同成长, 在课内外教学中已经创作了大量个性化的作品, 并将这些作品陈设在了美术教室、会议室和学校的走廊展示架等处, 这样既激发了师生的泥塑情趣, 又美化了校园环境。

摘要:我国农村艺术教育基础薄弱, 美术教师资源匮乏, 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村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因地制宜, 并结合学生实际, 开展泥塑教学。本文中, 笔者对农村小学开展泥塑教学所应采取的措施发表了一些自己浅显的见解, 希望能够对农村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 篇6

一、准备部分

体育课的准备, 是为了让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因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黏滞性等方面, 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 其目的主要是做好热身。正常情况下, 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 活动一下筋骨, 绕着操场进行一圈慢跑。在操场上, 我们经常见到许多不在状态、散散拉拉的队伍, 根本看不出是在进行课前热身。究其原因就是教师采取的规定动作让学生乏味, 影响了学生的情绪,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 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在课上的准备部分尝试与这种准备活动截然不同的方式, 采取开放式准备活动, 并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在课前, 我会事先告诉学生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提供一些准备活动资料, 让学生讨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课前准备, 而学生们第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就让我大开眼界。在慢跑的过程中, 我听到从便携式播放器中唱出的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 还有的人喊口号跑为自己或同伴加油。在进行徒手操的练习过程中, 讲解本节课需要活动的部位, 让学生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可以锻炼到相应部位的活动。因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相应练习, 他们做起来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以往准备活动中会听见的:唉, 又是跑步, 又是做操的抱怨声音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个个兴趣盎然。从那以后, 每一节课的准备部分, 我都尝试着把这些任务交给学生们, 让他们分小组自己准备, 而孩子们准备的有的是赛场上的加油呐喊, 有的是颁奖时的掌声, 还有的是一段非常惬意的视频, 阳光、草地、公园、林阴道, 这样的画面, 给学生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也让准备部分充满活动力。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课堂效率该多么的高效。这样, 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自我展现的机会, 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基本部分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 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 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 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 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同时, 小学阶段的孩子个性差异也比较大, 教学活动应考虑对孩子的体能、成长情况进行区别化对待, 制订适合不同学生的授课方法和内容, 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 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所以, 在授课时, 我会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 使人人都有“成就感”。

首先, 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组, 进行差别化教学, 让所有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起点上提高, 不拖别人, 也不被别人拖。

其次, 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多样化教学。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 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 哪怕是同一内容的教学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例如, 我在进行30米跑的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 如“S”形跑、过障碍跑、互相之间迎面跑等,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方式, 课堂不枯燥, 学生积极高。同时, 教学内容还可以游戏化, 我们地区有许多传统的体育游戏, 我将这些游戏很好地结合到了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游戏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和普及, 传统体育游戏还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启蒙性特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不仅可充实、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资源, 更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对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每一节课中都穿插一两个传统游戏, 比如:丢沙包、跳房子、石头剪子布、老鹰抓小鸡、斗鸡等传统游戏, 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针对中低年级孩子小的年龄特点, 我在课堂中除了使用哨子作为号令外, 还尝试以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 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 会让学生耳目一新, 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 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 加油助威, 所有的学生都是生龙活虎, 劲头十足。

三、不可“轻视”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一堂课的成与败, 结尾也很重要。我在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结尾, 从不上虎头蛇尾的课。应该让学生们从激烈、亢奋中渐渐冷静下来, 身心得到放松, 也可以更好地适应下一节文化课的安静需要。所以, 每一次体育课的结尾, 我都采取有益于身心放松的一些活动, 让孩子慢慢地放松下来。在这方面做一些慢一点节奏的游戏活动;排好队, 后一位帮前一位捶捶背, 然后队伍再向转, 后面同学再帮前面同学按摩, 或者自己进行自我按摩, 调整呼吸;再听一段音乐, 山间泉水流动的声音、鸟鸣的声音, 渐渐地让孩子的心跳降下来, 回归到正常。其实这些活动, 方便于孩子们在各种场合运用, 调整状态, 结束上一段学习, 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7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只有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相对于语数英等主科来说,初中生物由于不参与中考,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无法激起学生们强烈的学习热情。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愿意学、主动学、有效学呢?生物教师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2]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贴近自然的生活实践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所以我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事例带到课堂中,使生物教学生活化。这样,生物学习就会成为一件非常轻松而有趣的事情。

二、用生活事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一部好看的电影,之所以好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开头必须吸引人,让人有看下去的强烈欲望,这样才会发现后面部分的精彩。听一堂新课和看一部电影一样,如果没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游移于生物课堂之外,而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中。正因为生物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把生活中的精彩事例导入到课堂,用与学生生活经历重叠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例如,在《人体的激素调节》导入时,我问学生们:“你们坐过过山车吗?”在如今,很多学生是见过或是亲自坐过的。所以我继续问:“坐过山车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回答或许是“感到紧张害怕”,或许是“觉得刺激”。但不管怎样,我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通过回忆回答时,注意力就已经集中了。于是,我很顺利地引入新课: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我们人体的激素调节有关。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可以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也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欲望,从而保证了这节课前一段时间的课堂质量。

三、用生活事例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教师采取丰富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是兴趣。如果在课堂中充实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有趣生活事例,学生会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地集中注意力听讲。

例如,在《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中,书本对肾上腺素描写较少。针对这一点,我用一个生活事例对肾上腺素的作用作了补充。如“为什么人害羞时会脸红?”这是因为人感受害羞时,大脑皮质刺激着肾上腺,分泌出少量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分泌时,能够使人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的脸部血管丰富,脸自然就发红发热啦。

又如,在《人体的免疫防线》一课中,我讲了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我感冒了,并且有点发烧,但是我没吃药,一周之后感冒好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告诉学生:从我感染病毒到痊愈这个过程,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识别侵入人体的抗原(病毒)到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再到最终打败抗原的过程,需要几天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还可以刺激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多学生都有过感冒,所以这样的例子,学生们是愿意听的。而我通过一个亲身经历把现实带到了课堂,把理所当然的事情解释出来,让学生们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引用生活事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要使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就应该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某些生物知识;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和具体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从了解书面知识到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升华。

例如,在《饮食与营养》一节中,当了解了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后,我通过生活事例给学生们介绍了另一种鉴定方法。如“我们去商场买羊毛衫的时候,会看到营业员有在旁边准备一个打火机。羊毛衫是否货真价实,可用打火机辨真假。因为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这件羊毛衫含毛量较多,那么燃烧后会发出臭味”。这个例子加深了学生对通过燃烧来鉴定蛋白质的印象,又让学生们学到了一招生活小窍门。

又如,对于“在呼吸运动中,为什么肺容积增大时,气体会从外界进入到肺?而肺容积变小时,气体会从肺排出体外?”对于这一问题,初一学生较难理解。为此,我把肺比作一个糖罐,把气体比作糖,现在糖罐中装满了糖;如果把糖罐换成大一号的,要装满糖罐,就要再放入些糖。同理,肺容积增大时,气体就要进入去填充它;把糖罐换成小一号的,就要拿出些糖,否则就装不下,那么相同的,肺容积变小了,气体就要出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非常方便地理解记忆了。

五、引用生活事例,不断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大类。现在,许多国家的教育专家积极倡导发现学习或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究、分析和体验,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常被忽略而带有疑问的事例,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学习和探究,这样不仅可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

例如,在《昆虫》一节中,讲到蝗虫一对触角的作用时,我列举了同样有一对触角的昆虫———蚂蚁。我们平时可以观察到,某块地方有食物碎屑,如果这块食物较大,一只蚂蚁搬动不了,就会叫几个同伴一起来帮忙,不一会儿,蚂蚁便会成堆地聚集过来把食物搬走;那么,蚂蚁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交流呢?这和触角有关系吗?它们的“信息语言”又是什么呢?我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通过观察,寻找答案。

又如,讲到果实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喜欢吃草莓吗?你们吃的草莓属于果实吗?那么它的种子在哪呢?很多学生估计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果实的认知是: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果实包括了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种子外面有果皮。但草莓却是不同,那么学生们下次吃草莓的时候就会带着我的问题去注意这种水果了,并且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是属于果实。

六、利用生活事例引导学生科学运用知识,远离生活误区

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物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选取某些生活常识误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从而远离生活误区,实现科学、健康的生活。

例如,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放炮仗和鞭炮。一到这个时候,大人们纷纷让小孩堵住耳朵。在学习了耳的结构后,我问学生: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很明显,运用所学知识可知,只堵住耳朵是不正确的。外界有巨大声响时,我们堵耳的同时还应该闭上嘴巴,或者也可以不堵住耳朵,但要张开嘴巴,以维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防止震破鼓膜。

又如,在《人类性别的决定》一节中,当了解了子女性别是如何形成后,我和学生提起电视里常看到的情节:婆婆思想传统,重男轻女,想要个孙子,但是儿媳妇生了个女儿。婆婆不满意了,怪媳妇。其实,这能怪媳妇吗?当然不能,这是没有文化的老人的一种不科学认识。现在学习遗传学知识后,学生就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辨别生活中的一些是非观念。

七、结语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又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可见,生活实践和不断累积的经验在获得知识方面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经验能指导人们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并丰富人们的生物知识。另外,生活也向我们提供了无穷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解决。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本载满了各种神奇奥秘的生物书。从这本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到很多,思考很多。

真正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在生物教学中,我无需运用华丽或深奥的词句,我只需运用一些通俗易懂、学生做过或见过的生活事例,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觉知识就在身边,感受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这种教法,我的学生上课更专注了,思维更活跃了,提出的问题更多了,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得更仔细了,因而对课本上的生物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更乐于上生物课了。

生活事例比比皆是,把生活事例引入生物课堂,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则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为自然与社会服务,这才是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贴近自然的生活实践是最大的课程资源。初中生物教学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实施“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事例导入新课、用生活实例丰富课堂内容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生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注释

1[1]方明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作文批改的一点尝试 篇8

关键词:解剖教学,课堂管理艺术,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及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提高, 如何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将学生的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能发挥出来, 贯穿整个大学学习, 对于医学合格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解剖教学由于解剖名词多、内容枯燥, 老师讲、学生听, 听没听懂、听懂多少直到考试后才知道。1920年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兰德尔创建的案例教学法在中国逐渐兴起, 然而新生学习能力、自控力尚不成熟, 高中期间养成的依赖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尚未摆脱, 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者, 如何将课堂管理艺术融入到案例教学中, 对于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尤为重要。我们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在中西医临床专业新生中, 选择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神经系统章节尝试案例教学法, 注意课堂管理艺术,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及课堂管理艺术的合理应用

(一) 精选案例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新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 学生没有其他医学背景知识, 为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 选择的案例要符合以下要求: (1) 代表性。选择的案例要紧扣大纲要求的掌握内容, 有代表性, 难易适中, 适合新生分析。 (2) 真实性。案例来源于实际临床病例, 让学生提前进入医生角色, 有身临其境之感。 (3) 生动性。采取还原案例现场, 运用场景描述、PPT图片展示等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 (4) 启发性。所选案例应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去剖析解决同类问题。如讲授内囊时, 案例如下:

患者, 男性, 65岁, 高血压病史10年。在一次情绪激动时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急诊入院。2天后意识恢复, 但右侧肢体瘫痪, 数周后入院检查发现: (1) 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增强, 腱反射亢进; (2) 整个右半身的浅、深等各种感觉丧失, 但痛觉仍存在; (3) 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CT显示右侧内囊存在高密度影。

诊断:右侧内囊出血。

讨论: (1) 内囊的位置及上下行传导束各有哪些。 (2) 内囊易出血的解剖学基础, 试从动脉血供角度考虑。 (3) 查阅文献结合课本, 谈谈内囊出血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 (4) 查阅文献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 课前准备

1. 分组预习。

将我校2012级中西医临床本科新生30人, 按照同寝室6人为单位, 分为5组, 每组推荐选出负责人。实施案例教学章节前1周将选好的案例告诉班级同学, 要求学生们带着案例提前预习1周后上课章节;同时向学生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注意事项。

2. 疑问解答。

由于新生对案例涉及到的背景医学知识的局限, 因此在正式上课前3天, 由案例主讲老师负责通知每组负责人带着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到办公室, 负责解答背景医学知识, 如讲授内囊出血时, 从脊髓前角受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控制的角度对肌张力、腱反射概念简单解释说明;同向性偏盲结合视觉传导通路进行阐述。

3. 课堂教学。

(1)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为案例导入→教师讲授章节→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1) 小组讨论。每组负责人用2~3分钟时间阐述本组观点, 组内其他同学必须发言, 每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 教师总结。将案例涉及到的章节知识点逐一讲解, 在总结各组同学们的观点后, 将知识点与案例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2) 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合理应用。案例分析课上, 由于有的学生自控力较差, 在别的组同学发言时抢着说, 否定或肯定别的同学观点, 有的同学则由于害羞或害怕说错了, 不敢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还有的同学在别人发言时注意力分散。针对以上问题, 我采用微笑应对法、鼓励利导法及幽默法加以处理。比如运用案例“腰髓2-4节病变引起膝跳反射消失”讲授反射弧中, 针对抢着发言的同学, 我笑着说, 真理不辨不明, 不过呢, 总得让对方把话说完, 这样抢着打断别人话的同学自然不好意思说了, 也不会觉得尴尬。针对害羞的同学, 我会鼓励他说:“不要担心说错了, 老师上学期间回答问题也不好意思, 之所以现在能站在这里教你们, 是因为回答得多。”拉近了自己与同学的距离。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分散, 我采取幽默法把同学们的兴趣拉回来, 我说刚刚一组同学谈到了膝跳反射的组成, 大家自己敲敲髌韧带, 看看自己的膝跳反射能不能做出来, 看到注意力分散的同学也在做, 我接着说, 好多同学都做不出来吧, 是不是我们的腰髓2-4节损坏啦?看到同学们哈哈一笑, 我立刻引导同学们, 如果不是腰髓损坏, 那说明什么呢?想想效应器是股四头肌, 它是随意肌, 那么它受什么控制呢?当然是意识, 自然而言我们就能得出腰髓, 包括整段脊髓, 是受大脑控制的结论。

(三) 教学评价

采取学生评价及考试评价两种方式, 将案例教学班与另一个中西医临床专业30名传统教学班学生比较。

1. 学生评价。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设定分值, 总分100分, 统计学生评价量表得分后, 去掉最高最低分, 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85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0分。

2. 考试评价。

选取神经系统练习题, 分别发给案例教学班及普通教学班同学, 考试结束后, 统计班级得分, 去掉最高最低分, 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90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3分。

二、教学体会

(一) 案例教学优势

1.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了解章节部分及背景材料, 用案例引导学生将解剖学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并联系临床,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习潜能最大化发挥。从学生及考试评价结果看, 案例教学班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创造力。

课前, 同寝室同学需要共同预习、集体讨论、查找资料, 这有助于同学们团队意识的培养;而基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法, 将使学生处于未来医师的角色, 在获得有效背景知识的同时, 身临其境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3.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

如何做好背景知识的准备、选择适当案例、方法和技巧的设置、组织管理的艺术化, 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课堂管理艺术应用体会

艺术化应用课堂管理, 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尽可能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课堂管理艺术融入案例教学中, 我们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及学生对案例的把握上, 如何选择贴近新生能力的案例, 如何把解剖学知识与案例本身结合起来, 如何根据解剖学特点合理应用艺术化管理等, 都是我们今后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需要分析、研究的课题。

总之, 将课堂管理艺术融入案例化教学在我校尚处于尝试阶段, 虽然实际操作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 我们相信, 只要能充分准备、合理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将课堂管理艺术化, 对于提高解剖教学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确实能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我们也将继续研究、探讨, 争取早日构建融课堂管理艺术、案例教学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志哲.解剖学直观教学与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1) :56-57.

[2]王松涛, 陈丽丽, 孙春莉, 等.标准化教学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09, 22 (5) :469-470.

上一篇:自动切线机下一篇:学生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