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四篇

2024-05-20

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篇1

一、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救世情怀。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直接导致了旧的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毁灭和统治社会的全面瓦解,新的封建统治政权的诞生和确立。形成了各种权力和势力相互斗争局面,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大大地激发了各方面统治阶级贪婪的欲望,从而激起了奴隶和百姓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新旧势力内部各种权力和土地占有的斗争,彼此间的杀戮,给各国的百姓带来的不可想象的灾难。有战争就有兵役,大量的劳动人民被迫从军,死在异国它乡。白骨堆成山,整个社会处于血色风雨中。面对无尽的痛苦,知识分子以独立自由的姿态站在这个舞台上,在自主的身心解放中不断的激励自己,以伟大的责任感和沉重的使命感,担当起拯救天下苍生和重建家园大任。他们高举正义之旗,对黑暗的现实进行彻底的批露。他们为了叫醒社会的良知,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重建美好家园而不断的寻找好方法,怀有满腔热情在各国之间游走呼吁。孔子是儒家学的创始人,他说天下无道,苛政猛于虎。各家学派虽然方法不一,但他们的宗旨高度一致,目标是百姓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他们这种伟大的责任感和救世情义,充分地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以救天下为自己的第一任务的自由意识和崇高的人文关怀精神,为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鲜明的榜样,所以在以后中国历史中每当国家有难,第一个带头的就是知识分子,他们有崇高的信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种精神带领了我们后世的知识分子不断前行。所以中国古往今来一直有个相同之处,那就是自始至终都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他们的目标就是为社会整体服务,这也是他们伟大的历史使命。

二、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成因

如果说春秋时期知识分子的主要使命是摧毁旧的奴隶制制度,为新阶级的成长提供动力,那么,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为新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旧奴隶制制度分崩瓦解之后,价值体系与社会秩序失衡,新统治者愈发贪婪,战争也更加激烈,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是怎样恢复正常的社会制度,为人们重构社会价值体系。此时,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郑重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他们利用对现实政治以及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从不同的社会视角对新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的构建设计出了全新的方案。以孔子为例,他对当时“天下无道”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抨击,他提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他认为,之所以人们生活在苦难中,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统治者的道德沦丧,要恢复理想的社会秩序,必须要唤起统治者的道德自觉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是由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决定的。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的前提是经济上相对独立。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有着鄙视权力和宝贵的独立人格形象。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没有了精神枷锁的管束,这也为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提供了精神层面的有力支撑。知识分子身心全面的得到解放,探寻着人生活着的真正意义。从而表现出知识分子积极向上和不断创新的新面貌。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权力政治局面,出现知识和人才短缺的问题,所以为知识分子形成独立人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为知识分子大展才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总之,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定的历史条件形成了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人格。从秦国封建政权建立起,知识分子又从奴隶统治到封建统治转变中苦苦反抗和挣扎着。在后来的长期封建统治中,有少数的知识分子表现出独立的人格形象,但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总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的独立自由人格,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知识分子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鲜明的一页,时至今日依然叫人回味。

参考文献

[1]吴继轩.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原因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王日华,漆海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13(01).

[3]盘剑波.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及其贡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4]周金华.从“百家争鸣”看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篇2

新的时代竞争加剧,独立学院也面临着来自生源、经费、公办高校及自身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压力,很多独立学院不断扩大规模,兴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实验仪器,试图以此来解决问题,但往往事倍功半。硬实力对独立学院发展确实非常重要,但过于重视硬实力的建设,而忽视软实力的提升,就无法使硬实力的作用充分发挥。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提升独立学院的综合实力。

一、“软实力”的产生和发展

“软实力”最早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引发自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衰败论”的辩论。1986年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撰写了《大国的兴衰》一书,从国际关系、经济、军事的角度分析从1500--2000年间,英法日德俄美等国家从发达到衰落的过程。他认为是战略扩张导致了大国走向没落,而美国也会如此。1989年,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瑟夫·奈在《注定的领导》一书中,反驳了保罗·肯尼迪的论点。奈认为,虽然目前美国的实力有所减弱,但美国仍然拥有多元的文化、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新型的“软实力”将决定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这是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借鉴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关于国际领域三个政治权力的观点,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1993年,王沪宁在复旦学报上发表文章《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利》,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使用“软实力”这个概念。自此,国内专家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相关研究文献和著作不断出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次出现了“软实力”一词。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的场合,都提到了“软实力”一词。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沃尔玛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足见软实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5年,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化树研究员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论大学的软实力》,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软实力研究的先河,同年5月,在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德库撰文《独立学院办学软实力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将软实力首次引入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之中。

二、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概论

1、独立学院软实力内涵

软实力作为政治术语,被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之后,多以“大学软实力”、“高校软实力”的形式出现,而对大学软实力的界定,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李化树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文化,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蔡先金认为,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折射出大学发展的潜力与愿景,反映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大多数观点认为软实力体现的是高校的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综合诸家观点,本文认为,独立学院软实力是学院制度、精神、文化、形象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是独立学院的内涵,对提升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独立学院软实力构成要素

国家“软实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吸引力;二是政治价值观的感染力;三是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四是制度模式的创造力;五是国际关系的控制力;六是国际形象的亲和力。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有相似处,但具体细化起来,仍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由精神力、文化力、制度力、影响力构成。

(1)精神力。一所高校的精神力是其在生存发展中所积淀而成的理想和信念,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更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唯有精神的力量,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独立学院成立以来,就是基于这种精神在正常运转,失去精神,则徒有其形,很难维持下去。独立学院作为一个实体,是人们视觉可见的,而存在于这一实体中的精神却不是眼睛能够看到的,是必须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的。精神力赋予独立学院不朽的激情与活力,使它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群落中的人来人往,而是智慧、创新、意志、思想的凝聚,这种精神力表现为道德精神、人文精神、学术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2)文化力。“文化”一词原指“耕耘”,最初含义与农业文明直接相关。广义上讲,文化是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文化部原副部长高占祥提出了“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的重要结论。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大学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地。搞好文化建设,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独立学院文化力涉及学校内部的一切活动,包含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体现出的感召力,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根本保证,更是独立学院服务于社会、引领社会的根本保证。

(3)管理力。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管理实践。当“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第一次将数学应用于管理,人们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从此,管理真正成为了一门学问并开始为专家学者所探究。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管理的主体,不能脱离管理而单独存在。对组织而言,管理就是要是运用管理手段,对管理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利用,以实现其发展目标。独立学院的管理力,体现在学院的管理决策是否符合学院战略目标,管理理念是否突破创新,管理制度是否严谨明确,管理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是否科学,管理效果评价是否公平公正。独立学院只有加强管理,并使执行力落地,才能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力。

(4)影响力。影响力是用一种为他人愿意接受的方法,是改变他人的想法和行为的一种能力。高校作为公益性组织机构,基本职能就是进行科学文化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办学方是普通本科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组成,是公益性和经营性共存的组织形态,其职能在高校的职能范畴内有所外延,即合理回报。独立学院职能的履行过程体现了其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力。独立学院的影响力反映了其运行过程中与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组织环境的协调沟通、互利共赢,这种外部与内部的和谐状态,使独立学院在自身完善的同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意义

1、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国际的竞争加剧,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巨大压力。高校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软实力,高校任重道远。因此,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时代要求,这不仅关系着高教强国战略的实施,也关系着国家人才竞争力的强弱。在“高教强国”战略方针指导下,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更新、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这对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2、有利于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独立学院的建设正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成立至今,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急需加强精神层面的建设。独立学院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不能受“重硬轻软”的传统观点主导办学思路,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软实力建设,这关系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关系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

3、有助于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

目前,独立学院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在生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高、自身管理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下,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这种竞争表面上是建筑规模、教学设备等有形资产的竞争,而实际上决定硬件设施发挥作用的还是软实力的强弱。通过对独立学院软实力的研究,可以使独立学院更好地找出自身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独立学院应从未来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并转变思维,凝聚力量,锐意创新,遵循软实力的发展规律,加强软实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2]高庆:大学软实力及其提升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蔡先金:软实力:大学竞争力提升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4]习近平谈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625/c385474-27204268.html

论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篇3

关键词:知识分子 独立性 人格独立

0 引言

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指的主要是“士”阶层。在当今国人的心中,知识分子通常是指受过一定程度的专门教育、具有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具有相应职称的脑力劳动者。而无论是古代的“士”阶层,还是现代的脑力劳动者都指的是广义的知识分子。狭义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除了有知识有文化以外,还必须成为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关注者和人类基本价值的建构者,必须严肃地、宗教家般地关注与思考人类的命运与前途。如古代那些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毕生追求的“正身之士”;现代那些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文化人。即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一个社会及时代的批判者和代言人,应该在其所处的社会及时代发挥独特的批判、创造和评价的功能。而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关键在于知识分子能否实现其独立性。正如王瑶先生所言:“什么是知识分子呢?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有独立性。否则,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

王瑶先生所指的独立并不是说知识分子脱离社会,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阶层而存在,而更多的指的是知识分子在精神和人格上的独立。要使知识分子实现其在精神和人格上的独立,必须以实现其在经济地位上的独立为首要条件。即经济地位独立是保持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前提和基础,而精神和人格独立则是保持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关键所在。经济地位独立指的是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不依傍于其他阶层而生活;精神和人格独立则表现为知识分子对独立意志、思想自由的追求。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知识分子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其独立性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和自身文化知识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政治条件主要表现为:知识分子所处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为其提供学术研究、文学创作乃至参政议政的自由,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社会是否能够为其预留一处获取自足的文化和经济资源的“公共空间”。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好与坏。但衡量好与坏的标准不在其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他们获得财富的方式是否不受别的因素影响。自身的文化知识,不仅指知识分子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且还指知识分子通过接受教育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在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森严的官僚等级制度和圣王一体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传统知识分子即“士”只能是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及封建王权合法性的制造者和维护者。他们依附于王权,缺乏独立意志,丧失自我价值。他们将“学而优则仕”作为其唯一的价值取向,为入“仕”往往不能捍卫其独立人格,因为他们深知仕途之上的“潜规则”而少敢发出批判之音。只有少数不为名利所动,把“独以天地精神而往来”当作自己的气质,将保持其精神和人格独立作为其毕生追求的传统知识分子才是其所处社会及时代正义和理想的代言人。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在晚清以后出现的。随着西学东渐、科举废除,区别于传统“士”的知识群体开始出现。20世纪初刚刚诞生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失去了过去士大夫的政治身份保障,摆脱了文人与官僚二合一的双重身份。随着社会的分化和专门化,知识分子成为专门从事社会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稳定的、能专心治学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样的环境的营造同样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程度的制约。民初政治动荡、经济薄弱的中国社会,确实是实现知识分子学术独立、人格独立的历史障碍。面对如此的社会现状,中国知识分子对通过世俗化的职业自立来换取学术和精神的独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同,虽然不同的人对这种认同的态度是复杂多歧的。

历史证明,即使有了职业自立也解决不了学术和精神独立面临的所有问题。在世俗物欲的诱惑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也面临着日益庸俗化的危险,知识分子原来作为精神贵族的崇高使命感和追求终极价值的独立意识也正面临着坍塌的危险。所幸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把精神和人格的独立放在第一位,用“个人意志之努力”来对抗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使知识分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重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分子维持其独立性所面临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实现学术独立和人格独立,除了知识分子自身要自觉的“遵循自己的学术良心,并行使捍卫个人见解的权利”外,最重要的是社会能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的外部发展环境。

在改革前的几十年中,虽然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甚至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主要对象,但他们对当时的体制的依赖性是相当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分子所从事的智力活动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中资源配置体制这两个因素的结合造成的。因此,当时的知识分子很难在学术和人格上实现独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及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文化体系的改造和新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文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知识分子独立性发展的广阔平台正在被搭建。

知识分子拥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许多人逐步从国家和政府人事管理部门的范围中脱离出来,开始走向市场,自主择业, 经济自立。特别是随着社会中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的增多,知识分子从事自己活动所必须的资源,已经不再像改革开放之前那样完全来源于国家,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民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国家的依赖。知识分子掌握着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接受了现代价值观念和人文知识,具有最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这些使他们成为当今时代最少保守思想, 具有充分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最进步的社会力量。

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尚未完成,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还得不到充分保障,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格仍然被当下喧嚣的社会风气侵蚀着,在一些知识分子身上仍然存在着依附国家、崇拜权利的意识,热心于做官和充当智囊,而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思考、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

无论何时知识分子应该是民族的精英和脊梁,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理性,肩负着民族的进步,而只有具有独立性的“将自己的生存意义定位于不仅求得个人生活的满足,而是主动而艰辛地思考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真正知识分子才能做到这点。

参考文献:

[1]曾洁玲.“独立精神”与“抗争精神”——鲁迅的当代意义刍议.钦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21卷第5期.

[2]张国庆.经济师.士的悲哀与新生.2007年第5期.

[3]张剑荆.论中国知识分子.兰州学刊.1994年第5期.

[4]梅萍.主体性人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雨石.论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人格独立意识的觉醒.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篇4

10332135

10环境1W 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 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贝弗里奇 文章的一开始,我就引用了一中一洋两句名言作为开篇索引,所想表达的,无非是:独立思考能力,无论中外,各类各界的人们对它的见解却总是奇迹般的相似。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可以说是一种态度,它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能有独立思考能力也越显得重要。能够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心,往往能在这个社会占得一席之地,如鱼得水。

从历史说说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洋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炎黄子孙。无论是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造人,还是科学的生物进化论,人都是从懵懂的生物,在慢慢历史长河的演变中,逐渐成长,逐渐发展,从无知到有思想,从愚昧到会思考,中国人逐渐在点燃灿若星河的知识繁星。

春秋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华夏人思想的第一次解放,自由的氛围给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表达提供了绝好的展示舞台,纵然伴随着纷争与战乱,但这样的思想的繁荣与昌盛是不可磨灭的存在。从老聃到孔子,从道家到儒家,诸子百家的发展将独立思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战国七雄争霸,法家、墨家„„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愈演愈烈。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幸福的,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意念,他们有着令后人惊羡的独立思考自由。

然而,在我的眼中,时代的推进并没有带动思想的飞跃,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漫漫岁月里慢慢被消磨。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董仲舒的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百家争鸣的繁华。书同文,车同辙,思想也随着大统一的潮流汇聚,维护专制、维护政治、维护皇权必然要对思想进行残酷的钳制。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是苦恼的,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被统治者的专制无情地禁锢了,笼中鸟最终是会撞死在铁栅栏上的。

当然,也有令人稍感欣慰的魏晋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人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重新被重视,独立思考的光辉也得到了短暂的绽放,使这一段时期在时代上下五千年的长河里构成了璀璨的一星。

但到了隋唐时代,一切又都回归了本初,还记得唐太宗看着鱼贯而入的考子那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体质上彻底框住了读书人的学习范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发展机会,这是令人万分悲催的事。这种制度完全由中央政权掌控,从各地所谓的公平挑选人才,却是硬生生的扼杀了读书人思想,使读书这一行为完全地物质化,赤裸裸的沦为谋生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兴趣的发展。这一举措虽然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却在无形中将知识分子的思想聚拢到了一个狭小的匣子里,牢牢地锁住,成了完完全全的束缚。纵然出现像李贽这样自由倔强、善于独立思考而不受朱理传统观念束缚的“异类”,也不过是成为后世人们可歌可泣的一段悲情演绎。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高考制度,不是我想批判这一制度,我也明白这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制度,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至今犹能想到一年前的今天,我还在灯下苦读,为了就是迎接6月的那场生死决战。“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么说或许夸张了点,但却道出了我这么多年来的亲身感慨,为了能进一所理想的大学,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读着枯燥的书,硬着头皮给自己灌输“知识”,悲矣!我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上哪儿去了呢?

时至晚清,闭关锁国,国事糜烂,浩大帝国梦做不下去了,终于也站出了有志之士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张眼看世界”,但有谁又知道,为时已晚矣!“落后就会挨打”,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思想的落后更会使我们沦为被别人肆意践踏的怏怏小草。这是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的丢失!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割地赔款到丧失主权,一切都是源于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直到五四之后,新民主主义的萌生,才开启了另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摆脱了漫长专制统治的禁锢,国人遗失已久的独立思考基因也在慢慢复苏。喊起民主自由的口号,中华儿女终于踏上了独立思考之路。

从科学说说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写这篇论文之前也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关于猴子的实验报道:笼子里有5只猴子,1串香蕉,猴子一吃香蕉就拿开水修理它,几次三番上当之后,猴子们都不敢去碰香蕉了;之后,抽走其中一只猴子,放入另一只猴子,它去吃香蕉时,事件发生了,其余的四只猴子死命地打这只猴子,为的就是让它不要被开水烫;后来又抽走一只放入另一只,这次同样是被打,然而打得最凶的竟然是后来放进去的那只猴子。这是为什么呢?在其余的猴子看来,打第一只放进去的猴子是为了不让它被水烫,然而在第一只放进的猴子的观念里,吃香蕉就意味着会被其它的猴子打;往复多次,等所有的猴子都换过之后,就再也没有猴子去敢去吃香蕉了。

这一实验充分说明了猴子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形成了习惯,一个可怕的习惯,进而从习惯又演化成了传统,然而这个所谓的传统,禁锢了猴子们对香蕉渴望的天性,因为它们没有真正独立思考过拿香蕉这一事件!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一个实验啊,想想,现代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就是在外界各种因素、各种诱惑下,就这么一步步被磨平、被抹杀的吗?难道这还不值得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吗?一个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仅仅由于某种原因接受了某种观念,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仅仅是去盲目的接受,无法从思想的禁闭中解放自己,那么明天的光明就永远无法照到身边。

如果伽利略盲目信从了阿基米德的地心论,不去独立思考,那么我们也许至今都在可笑的地球万物之主的迷雾里徘徊;

如果牛顿仅仅将砸痛他的苹果狠狠地啃了,不去独立思考,那么我们也许至今也都不会知道有万有引力这么一回事;

如果瓦特看到水壶盖子扑腾一笑而过,不去独立思考,那么我们也许至今都要花上大把的时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如果„„

一千一万个如果,我无法想象,如果人类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如何混沌的样子。

从现实说说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近日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可谓是风生水起,惊涛骇浪地席卷了神州大地,这么说似乎是很不给中国面子,但是却是赤裸裸的事实,真不知道全球化的今天,竟然还有人为了一段“含碘物质可以付防辐射”一段“以后的海盐都被污染了,不能吃”的明显是炒作的流言而惊慌失措。试想想,这是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呈现出来的状态吗?荒唐!我只想发表这两个字,义务教育不是做给人看的,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人家日本都没那么惊慌,你慌什么,别应了网络上了那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词——“盐慌子孙”。拿出你们独立思考的自觉,好好想想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仅仅把老师所教授的东西记下来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不光是学,更重在习。所谓习,就是要你能够独立地思考,思考所学的东西,然后融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念,一并发扬,一并传承。知识分子不仅仅是一个代号,一个摆设,而需要我们用独立思考的内容去充实,我们需要的是坐下来,好好思索思索,什么是独立思考,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然后就是如何将这一能力传承下去。

我的小结

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不会急于下结论,他会仔细观察,并不断从比较中提升自己;

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不会轻易肯定自己的现在,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过去,而会从不断的思考中计划更好的未来;

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不会盲目的跟风把自己冠上“跟屁虫”的骂名。

上一篇:语文的民主化教学下一篇:三方协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