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十篇

2024-09-13

小学班主任管理 篇1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校和老师往往都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只是单纯的在乎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这就造成了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只会答卷, 而丧失了一个孩子应有创造力。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 尽管国家提倡了减负, 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作业和学习负担还是很重, 导致了老师只能抓紧课上的时间给学生传授知识, 而放弃了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培养。在长久以来的教育思想观念下, 大部分的老师往往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 而学生的其他方面被老师忽视。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成绩不好有心理压力, 有的学生可能考试紧张有考前焦虑, 这些心理上的健康问题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

2. 缺乏对学生地位的正确认识

在班主任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需要清楚的认识一点, 那就是学生既接受老师管理, 也同样参与管理。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意识的群体, 他们能够有意识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而在班主任进行管理的时候, 要注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人格, 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的身上, 要把管理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被关爱被尊重的感觉, 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1. 与学生谈话增加师生感情

聊天不仅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而且能够让彼此之间的信赖感逐渐增加。但是这个聊天谈话也是非常有学问的, 首先应该确定谈话的对象, 充分的了解这个即将要谈话学生的近况。在谈话进行的时候, 要了解学生的心理, 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 慢慢的深入到学生。另外, 还需要注意谈话的时机。在谈话的时候, 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分寸, 掌握谈话的火候。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时, 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出面给予学生鼓励, 并同时告诉学生不要骄傲。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班主任也需要出面为学生出谋划策。这些都是不能错过的谈话时机, 只要把握好谈话的时机, 那么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最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谈话的场合。这一点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应该选择安静避免嘈杂的场合。另外, 谈话的地点最好不要选择老师的办公室, 因为那里老师比较多, 在那样的气氛下, 学生容易紧张, 也达不到谈话的效果。一般情况下, 其实老师可以选择课下的时间, 在操场上的一个角落,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轻松, 师生之间的谈话也会进行的很愉快。

2.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发挥管理的作用

班级是一个整体, 不仅班主任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班级的主人翁。首先, 在班级老师应该树立起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 那就是本班级的事情, 人人有责, 人人有任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就是在大扫除的时候, 班主任应该把担当区的责任明确, 具体分到学生的身上, 讲台的打扫、窗台的清洁和地面的整洁都应该安排给每一位学生, 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另外, 细化的分工能够让学生有积极性, 能够使整个班级更加的团结。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 班主任需要多加的引导, 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观念, 那就是只要是对班级有意义的事情, 每个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

想要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班级队伍, 就必须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干部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要想做到这些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挑选优秀的有责任感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 第二, 将科学的管理方法认真的教给班级干部, 激励他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第三, 作为班主任不应该吝啬表扬和赞美。要是班级的学生或者是班级干部表现的好, 班主任就应该多加的表扬, 最好是在班级同学生的面前表扬, 这样还能够借此机会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

3. 开展班会活动做好德育教育

班会是增加班级里同学之间感情的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班会的主题, 学生还能够从中学会不少的道理。例如, 在平时的学习中, 有些学生爱在课上搞些小动作或者在自习课上喜欢发呆, 不爱写作业, 把作业拖到放学之后做, 面对这样的情况, 班主任不要过多给予批评, 而是放在班会中集中的总结, 班会的内容可以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命名, 在班会中, 将平时学生的一些浪费时间的现象列举出来, 然后集中分析批评指正, 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发表言论。在班会中, 许多学生根据珍惜时间做出了讨论, 而那些不珍惜时间的同学在大家的发言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保证以后不再浪费时间。充分的利用好班会活动, 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反省能力, 有利于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师是一件既有趣由辛苦的工作。而管理工作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只要班主任多加研究, 从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 就能够制定出一套具有特色的科学的管理方式, 让班级成为一个积极集体, 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优秀学生。

摘要:在小学的教育中,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因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更是一个班级思想上的领头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秀与否, 对今后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风气好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参考文献

[1]高思枝.浅谈中小学班主任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5) .

[2]郑清影.小学班主任管理之我见[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1) .

小学班主任管理 篇2

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小学阶段,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更要时刻注意, 平时课上的提问, 下课后的与学生交流, 课间和学生的游戏都要和大部分同学一起, 不要总是和优等生在一起, 让别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们, 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优秀。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对每位学生, 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关爱有加, 让他们觉得教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 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 用爱激劢他们, 让他们努力学习, 展示自我。

二、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性格特点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 家庭教育也不同, 如何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 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耐心地引导。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为谁学习, 也不知道怎么学习, 我就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经常讲些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 他们听入了迷, 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 听了故事, 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 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三、和家长联合起来

家长的言行往往是无言规范, 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 是教育孩子的关键。班主任可通过家庭访问、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下,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提供有关教育资源, 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 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四、以生为本

爱学生, 不仅仅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责任心明显增强强烈的责任心, 也帮助和启迪了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养成好习惯, 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 力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新课改》提出: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同样, 我们的教师不能难为学生, 以求心灵产生共鸣。这种“以功补过”, 出于学生自愿, 又不能给其家长添加过多的经济负担的教育方法, 往往比一味惩罚学生的效果会更好。我深谙上述道理, 于是在班工作上, 讲究科学的方法, 力争以不泯灭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前提, 给孩子送去温暖, 传递希望。

小学班主任如何管理小学生 篇3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管理方法

小学工作是复杂的、多样的,小学各个部门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都需要通过班主任或者在班主任的支持协调下进行。有人说:“班主任像针鼻儿,各项工作的线都要纫进这个针鼻。”的确,小学的各项事宜必须通过班主任的协调,才能把校内各项工作在本班范围内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以整体的力量对小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班主任经验,简单阐述小学班主任如何才能有效管理小学生。

一、用爱心教育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一个班主任是否用心爱孩子,决定了这个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成功和失败。如果小学班主任用心爱每一位小学生,就能激起小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在教育中,一切教学技巧和方法,离开了“爱”这一基础和前提,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教师或班主任,是根本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更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和科学的管理。如果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但是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爱护小学生,师生感情好,那么当班主任表扬学生时,小学生们认为这是班主任对他们的鼓励,当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小学生们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对他们的爱护,是为他们好。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班主任树立民主作风,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承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三、小学班主任要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要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刚上学的小学生,时间观念不是很强,部分小学生经常迟到,部分小学生想上学就来,不想上学就不来,等等,一切都有点乱。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严格要求小学生,如果小学生犯了一次错误,就坚决不允许有下一次错误(当然有特殊情况的班主任查明情况可以允许),他们就记住了,几点到,到了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告诉他们,逐步形成规律。

四、建立完善的班委会

班级管理是一件难事,小学班级的管理更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要建立完善一个小学班级的班委会,确实难度较大。因为班委会小学生自身就有贪玩,自制力差,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期间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做小动作等缺点,要让班委会小学生管理其他小学生,就显得那么不切合实际。但是,只要班主任耐心引导,注意培养,给小班委会成员明确岗位,发放权利,使他们熟悉业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样小班干部们就会更加容易进入“角色”。

五、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

因为小学生容易好动,爱接受大人或老师的表扬,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实行奖罚制度。奖励制度可以鼓舞小学生更加优秀,让他们感受大人或老师对自己行为的认可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班主任的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可以发放小红花、奖励小礼品等。当然,惩罚制度必须有,我建议小学班主任的惩罚力度要适当,做到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为佳,反对各种形式的体罚,如果惩罚力度过大,就很容易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将对你失去信任感。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评价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做到重鼓励轻惩罚,做到多引导少批评,这样你将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老师和班主任。

六、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部分小学生的家长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表现,主要表现在有个别家长因为忙于自己打工挣钱,而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扔下孩子在家,甚至有的孩子连饭都没得吃;把孩子学习的全部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连孩子在哪个教室、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对孩子学习不了解等。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合力,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小学班主任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向家长汇报小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总之,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探索班主任的新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用家校互动的形式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引导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为把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小学班主任管理 篇4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小学班主任管理

摘要: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重视管理行为与被管理者成熟度的匹配,研究最有效的管理,这一理论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小学班主任 管理策略

一、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科曼于1966首先提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重视下属在领导效果方面的作用,是因为下属可以接纳或拒绝领导者的命令,领导者的领导效果经常取决于下属的行为和活动。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成熟度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

(一)工作成熟度: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一个人信仰坚定、知识广博、能力强、经验丰富,工作成熟度相对就高,反之则低。

(二)心理成熟度: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如果一个人能自己地去做某事而无需太多的外部激励,则其心理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的定义是:

第一阶段:这些人对于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也就是说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低的人。

第二阶段:这些人缺乏能力,但愿意执行必要的工作任务。工作成熟度低,但心理成熟度高。

第三阶段:这些人有能力,却不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工作。工作成熟度高,但心理成熟度低。

第四阶段:这些人既有能力又愿意干让他们做的工作。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高的人。

与此同时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使用两个领导维度:

(一)工作行为:是指管理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

(二)关系行为:主要是指管理者关心和尊重被管理者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同时每一维度有低有高,从而组成以下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

1.命令型领导方式(高工作一低关系)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由领导者进行角色分类,并告知人们做什么,如何做、何时以及何地去完成不同的任务。它强调指导性行为,通常采用单向沟通方式。

2.说服型领导方式(高工作一高关系)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既提供指导性行为,又提供支持性行为。领导者除向下属布置任务外,还与下属共同商讨工作的进行,比较重视双向沟通。

3.参与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高关系)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极少进行命令,而是与下属共同进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工作的进行和沟通。

4.授权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低关系)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几乎不提供指导或支持,通过授权鼓励下属自主做好工作。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1)当下属成熟程度为第一阶段时,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

(2)当下属成熟程度为第二阶段时,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

(3)当下属成熟程度为第三阶段时,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

(4)当下属成熟程度为第四阶段时,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二、班主任管理风格及管理对策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飞速成长的小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学生,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必须先要了解学生的成熟度。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强调的是被管理者,而在教育中,则强调学生的价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管理。

不同的年级学生的成熟度不同,而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学生发展的快慢也不一样,就此我们把小学生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分为四个阶段,并就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探讨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处于第一阶段的小学生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第一阶段的人是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低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刚刚从幼儿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对学校还没有一个认识,对环境、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都是一个陌生的状态。这个阶段班主任应该采用命令型管理方式(高工作一低关系)。班主任在学习行动上明确告诉学生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要学习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适应新校园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二)处于第二阶段的小学生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这二阶段的人是工作成熟度低,但心理成熟度高。小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对学校的环境已经熟悉,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已经认识并开始结交朋友,但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学校班级的纪律等等还是不能够自己把握。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班主任应该采用说服型领导方式(高工作一高关系)。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以及想要表现自己,有很高的热情。他们很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班主任就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除了给以任务的指示外,还应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管理好这一阶段的学生。

(三)处于第三阶段的小学生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第三阶段的人是工作成熟度高,但心理成熟度低。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存了一定的知识,对班级的纪律和学校的校训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往往又不愿意去做老师给的学习任务或其他活动,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应该采取参与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高关系)。班主任不适宜采取命令的方式强制要求学生,而是要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自己想要去完成老师的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去做的时候,教师给与的任务学生才能完成。

(四)处于第四阶段的小学生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第四阶段的人是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高的人。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懂得如何去学习,并且对于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他们都很清楚,而且有能力配合老师并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时候班主任主要采用授权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低关系),通过授权管理学生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现在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和意义,而生命周期理论中的两个维度“关心工作”和“关心人”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管理工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班主任应该借鉴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这两个维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风格和方式,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健壮,李森.教师角色观的文化审视与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2]蔡晓平.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6,(3)..[3]彭规荣,王正平.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风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4]张建邦.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学校管理[J].固原师专学报,2000,(3).[5]龙宝新.教师文化:基于生活世界的概念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小议 篇5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建设者,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良好品德的培养、个性心理的形成、文化知识的获得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日常管理中, 我积累了如下一些管理经验以供切磋。

一、关心和爱护学生

一个班集体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每一个学生组成的小集体。而这些学生有来自城镇的, 也有来自农村的;有经济条件好的, 也有经济条件差的;有头脑灵活的, 也有思维呆板的;有遵守纪律的, 也有调皮捣蛋的……他们都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小家庭”中。作为班主任便是他们的“父母亲”, 应该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女, 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 要对他们一视同仁, 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觉得班主任可亲可敬, 公正无私, 是学生真正的贴心人。尤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解决困难, 摆脱困境。爱心像一把火, 能照亮温暖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 团结向上, 学有所成。

二、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 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 切忌用粗暴的野蛮行为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用闪光点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同时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一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 从而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在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上, 本着对学生循循善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平等待人的基本原则, 把握亲切而不庸俗、严格而不冷酷、信任而不放纵、尊重而不迁就、袒护而不庇护的基本观点,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只有灵活地运用班级管理办法才能完成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

三、大胆培养任用班委

好的班委能为班主任减轻许多负担, 协助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班委的培养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指点和引导加鼓励, 一些事情可以交由班委大胆地干, 对班委要表现出十足的信任, 相信他 (她)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期间出现的错误和问题, 班主任及时给予指出和帮助解决, 对成绩及时给予肯定, 以此培养班委的自信, 提高班委的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创造条件

过去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弊大于利。在课堂上, 学生只有听讲权, 在课外, 学生也只有沉浸于“题海战术”的做题权, 而没有活动权和休息权, 学生整天是死读书, 读死书, 不能把所学知识渗透于实践中去, 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因此, 作为班主任, 首先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现代的素质教育, 给学生创造参加课内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第二, 要为学生营造活动的空间;第三,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其他文体活动, 这样给班上每个同学都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同时才能吸引学生;第四, 要给学生安排休息时间, 使学生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这样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好处;第五,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认真配合,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遵循教育规律, 彻底摆脱高强度、高密度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的基础。作为班主任要和学生交朋友, 经常和学生谈心, 倾听学生的心声,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这样学生才会接近教师, 才会说知心话,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 便于掌握和收集信息去教育和鼓励学生。因此, 班主任要和学生打成一片, 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六、做好家访工作

学生所受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 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并协调一致, 才能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怎样, 受到教育情况如何, 家长难以知道;同样, 学生在家的情况怎样, 受到教育情况如何, 班主任也难以知道。因此, 班主任必须做到勤家访,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以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通过家访, 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 以便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家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纽带,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袁志同学家庭条件不好, 父母忙于赚钱养家糊口而没有时间管他, 该生因为贪玩, 学习上进心不强, 学习成绩不理想, 但该生头脑灵活。我通过与家长多次接触, 了解到许多情况, 在此基础上, 我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对该生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时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渐渐地拉近了感情距离。经过多方长期的努力, 该生的成绩进步很快, 我也赢得了爱戴。

七、勤靠班是做好班务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通过勤靠班, 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还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缺点。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先进和后进的区别。出现这样的差别, 除了智力因素以外, 非智力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 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有的学生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研究后进生的特点, 让他们不要落伍, 从个体意义上来说, 是帮了“这一个”, 而从整体的意义上说, 是使集体变得个更好, 更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是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虽然后进生的品性很难教化, 但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很主观地轻易给学生下结论, 也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 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 所以在我看来, 后进生多数本来也有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 造成了他们学习上的失败, 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味对学生进行训斥或以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们, 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和行为。在我教过的学生里, 也有因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得当, 而导致学生不仅不配合教师和家长的教育, 却反其道而行的。

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篇6

要充满爱心,古人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普通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班主任,更要有此心才能做好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感到学生跟自己孩子一样,和他们交流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都是可塑之才,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跟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可能一个爱心的微笑,一句爱心的话语,就会激起孩子内心深处潜在的能量,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倾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多表扬,而对一些不好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也决不能姑息,一定要批评,但是也要注意说话时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利用一切机会,不同形式地灌输文明礼貌、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等思想。

在班级里,总会有一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他们也总是破罐子破摔,班主任对他们很是头疼,其实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经常面对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鼓足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对待差生,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我加强对他们学习上的辅导,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注重从情感入手,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听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用自己的爱心转变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

时代社会在变化,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出现了留守儿童现象,这些留守儿童都是隔辈照理,也就是管好吃喝,其它方面照顾不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方面往往会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就是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打架斗殴、性格孤僻、自由散漫、胡乱花钱等,这些不良现象,若不及时纠正并加以引导,这些孩子必走入歧途,影响个人的一生,对社会有害无益。因此,班主任要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及时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还要对这些孩子进行特别观察,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法制、道德品质等方面教育,使之尽量保持健康的心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用多一份爱心去关心留守儿童,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亲人,要鼓励孩子和老师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弥补孩子的亲情缺失,做孩子最可信赖的人。

二、合理利用班委会、班干部开展工作,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干部的配合,班干部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集体面貌。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每学期开学,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如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等,经过观察最好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推举法,因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很是了解,民主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有威望的,而通过其它方式产生的班干部,有可能流于形式化,对班级管理起不到应用的作用。班委会成立后,还要从各方面培养班干部,使之达到合格要求,首先,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在班级里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 其次,指导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过后指出不足之处,同时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加强,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在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还要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制定合理的班干部职责,按照职责去管理班级事务,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统一一致,进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形成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荣誉感。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轻松一些,也能及时掌握全面详细的班级情况,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力争上游,培养团队精神

学校是个大集体,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之一,一定要与学校的管理要求相一致,管理班级水平的高低,还要与与其他班级进行横向对比,为了督促自己的班级管理的提高,需要激发本班与外班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班级荣誉、校规校纪评比等多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全班每个人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可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会同班级同学拟定班级奋斗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目标分解,由易到难,以免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具体管理中,可以充分运用那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的事例,把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目标就有动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看得见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正常有序的班级环境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班级管理中班级秩序极为重要,包括上课、下课、上自习、课外活动等,要扎实有效地对学生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使每个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保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讲究方式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当前教育背景下,升学率还是考核学校、教师工作的一项主要指标,对学生来说,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成绩,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为自觉、主动,可以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地与学生谈心,肯定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还利用班会和自习课,用多媒体方式介绍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要你努力,就可能成功。

总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具体施行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面镜子,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任,还要针对性地讲究方式方法。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要有爱心,还要借助班干部,使班级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具有团队精神,学生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 篇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 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 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 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引人员, 在建立优秀班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 只有把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 关心、爱护他们, 和他们打成一片, 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才能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

一、了解学生,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详细和真实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是做好班主任管的理工作的前提。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 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 有的长期娇惯, 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有的放任自流, 养成了一些坏习气, 如生活不能自理, 缺乏自觉性, 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性格孤僻等。在这种情况下, 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 通过多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 做到心中有数, 管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 父母的职业, 家庭成员情况, 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 是内向、外向, 调皮、踏实, 还是活泼、呆板, 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 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 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关系到学生隐私的东西, 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 教师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如学生身体的残疾, 父母的离异, 以及一些作为学生难于启齿的东西, 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 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二、开展集体活动,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集体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班集体只有在学生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中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如果没有活动, 学生就感受不到集体的存在, 也就不会关心班集体, 就不会为班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这可见班集体活动的开展的重要性。那么, 如何才能开展好一次班集体活动呢?首先, 活动的开展之前, 班主任必须根据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特点, 做好周密的计划, 合理的安排活动的内容和先后顺序, 向学生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特点, 让学生比较系统的理解。其次, 在开展活动之中,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让他们表现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再次, 在实际的操作阶段, 要反复地向学生讲解和练习, 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在活动中应该做什么, 理解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 体会到一个集体的力量, 最终达到活动的高潮。最后,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 班主任要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 找出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下次活动做参考。如果可能, 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总结, 加深他们的认识, 以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和坚强的集体。

三、抓好班风建设,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良好的班风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 抓好班风建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以“法”治班, 切实抓好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 班落我耻, 以班为家, 荣辱与共”的教育, 以此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和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班规, 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 既增加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 又为今后班级管理夯实了基础。不断巩固养成教育的达成。实践证明, 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组建、培养优良的班干部队伍, 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合理选拔班干部。班主任在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品行、行为习惯、工作能力的基础上, 采用民主选举和自我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竞选出工作能力强、具有良好品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班干队伍。班干的选拔要遵循民主、公平、合理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竞选的主人翁精神。精心培养班干部。其一, 做好班干的培训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其二, 通过“扶、领、放”三个环节, 培养班干工作能力;其三, 让他们独立管理班级, 班主任重在督导、检查。要充分发挥班干的核心作用, 让他们成为班风的倡导者和率先实施者, 在班风的形成过程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强化制定学年、学期、阶段目标的意识;引导制定阶段目标、计划、执行和反思;须周密考虑, 狠抓各环节的完整落实。在全班范围内, 开展“总结过去, 开创未来”的系列主题班会, 适时连续地发动同学对每一次考试测验进行认真有效的分析, 并切实改进学法, 力争不断进步。在这样的班级学风氛围中, 每个同学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争先恐后”的冲击力, 这种内化在人心中的、内化在班级中的精神品质, 其力量是隐性的巨大的。班级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年级中居于领先位置。

四、开好主题班会,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主题班会所起到的深刻的教育功效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不容替代的。因为主题班会不但有舆论导向和扶正祛邪的功能, 也具有“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 开好主题班会很有必要。根据学校安排, 认真上好班会, 创造性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比如班会课上, 学生不仅要参与讨论、出谋划策, 而且要做好记录, 写出自己的体会、感受, 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要利用班会, 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习, 或安排介绍经验等。结合实际, 适时教育, 学校安排的工作是结合实际适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举行“社会主义好”的读书活动, “安全教育”, “爱国主义的系列教育”, “我为社会主义增光彩”的活动等。“三·八”节开展敬母活动, “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 “国庆节”开展爱国教育活动。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事迹进行宣传,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五、家校合力,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主任管理

【分类号】G625.1

自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来,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就成为了一个人受教育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他的启蒙阶段,这对树立他完善的人格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更应该学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行动引导学生成为未来合格的接班人。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阻碍小学教育发展而人为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班主任自身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另一个就是一些客观的学校管理因素。

其中,在班主任这边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很多小学班主任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班主任习惯性的用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作为划分优劣生的标准,而忽略了某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突出的才能。这种现象,在当前中国教育历程中是十分常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种默许政策。这就不仅仅打压了学生创造学习,热爱学习的积极性,随着程度的加深,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心里种下逆反的种子,进而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荒废学业,严重影响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往往凭借的是自身的经验。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在大多是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整合性,一旦面临到突发案例就很难处理好。这样一来,学生的发展就会在起跑线就落下一大截。甚至,由于造成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随意性太强,有时会出现处理方式不当的情况,这样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也有损于班主任的威严,为以后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总体来看,在小学教育方面,教师人为因素还是由于教师职业素养不高造成的。这一点可以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大师资力量和教育培训的方式来进行弥补。

除了教师队伍方面,学校方面也有不少不可推卸的原因。尤其突出的就是学校领导对小学班主任的评价也是“一刀切”的模式。对班级的评价只是单纯的从班级成绩,卫生情况等方面做出判定,这无疑使得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陷入了模式化程式化的窠臼中去,在应对突发情况中就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压了学生创新向上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在排课和其他方面与其他授课老师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教育理念,基础水平有差异,学生本人对任课老师班主任有偏见等问题都可能阻碍班主任的正常管理工作。

二、面对当前的问题,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应有华丽的转身

正如上文所涉及到的部分,当前教育形式的模式化造成教学过程趋于“一锅粥”的局面,班主任就应当转变思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小学班主任,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的是学生的全面动态,而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课业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小学班主任可以考虑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档案体系。将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课业表现和擅长领域加以分析整合,记录在档。在素质教育为前提的今天,班主任应当在整体把握学生的兴趣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质,让这样一种潜质成为每个孩子自己发展的特殊动力,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引导下,尽可能的发掘自身潜力,向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再者,保证学生发展的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学会“一碗水端平”。即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绝不给个别人开小灶,也不会拉跨大部队的步伐。 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捷尔任斯基也曾说过: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 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 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偏向优等生,忽略差等生。这样的做法只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走向极端。所以,班主任应该时刻明白自己的身份,要尝试着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这样关系的确立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班主任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针对班级整体情况和个体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抛开人性管理方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语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甚至是在涉及到一切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无疑是保证管理措施严格贯彻最有效的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具有强制力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民主、公正、公开这几个元素。比如,在班干竞选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对候选人的提案应当充分放权到学生中去,在这一过程中, 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 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班干部选举后, 班主任要给予他们鼓励,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适当指导。在班规制定过程中,更是要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制定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制定者一定要广开言路,不能滥用职权;被征询者更要知无不言,对班级建设提供自己一份力量。而一旦班规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虽然对于小学生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多一些关心呵护,但也必须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是教师授课制度,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必定是异常繁忙的。所以,在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自身能力,更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教师能够高效的备课授课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前提。因此,小学班主任只有从根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要从细节上观察学生、 深刻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 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课堂培养成学生们第二个家。

参考文献:

[1] 冯文清.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1,(7).

小学班主任管理制度 篇9

2、负责班级的组织建设,考核选拔学生干部,帮助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工作,悉心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和独立工作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遵守国家法令,社会公德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的养成教育。

4、及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浅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篇10

一、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

(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信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 对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是开展自我教育的起点。所以, 教师要先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自身的优点, 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具体做法: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找优点, 让他们懂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 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信心, 尤其是那些有些自卑的学生,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找到自身闪光的地方, 提高自我学习的信心。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常言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只有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 才能实施自我教育, 否则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所以, 班主任在开展学生找优点的活动后, 也要让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而学生只有正视了自己, 才能根据自身的缺点去开展自我教育。

(三)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我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动机, 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后, 才能逐步去完善自我。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树立自我完善的动机, 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 学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学班主任应千方百计创造机会, 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供机会。

(一) 实行责任制, 进行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可将日常班级工作分配出去, 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因为每项工作都有了具体的责任人, 所以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 班级工作也会照常进行, 且有条不紊。需要注意的是, 在学生做班级工作的过程中, 班主任不能放任不管, 任学生随意安排, 而是要用心留意, 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予以关注、解决, 给予表扬, 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下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二) 在学生内部设立“班主任”, 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己懂得自我学习。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意识, 增强自主能力。所以, 小学班主任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 转变管理方式, 建立一种民主、开放、能够展示学生自我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学生中设立“班主任”就是按照不同的分类,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做“班主任”的机会, 或者一周、或者一天。在这期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组织全班学生开展集体活动, 针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检查, 督导班干部的工作进度。在这种制度的督促下, 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能力的机会,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

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和检讨, 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教育的针对性。小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的他律到自律、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引得学生简单地讲清楚事件、事实, 而对于班内应该表扬的人或者事, 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然后自己表达意见和立场。对于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 教师在让学生评价时, 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先让学生评价事件本身, 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该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及该事件对于自己有哪些启示和帮助, 从而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以往往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育者, 学生是受教育者,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 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他们已课堂的主体, 应该具有发挥自我调控的能力, 并根据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教师在平等的权利内交流互动, 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所以,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让学生在自我约束内学习。

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于正确事情的坚持和对不正确事情的制止两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能力低下, 需要班主任的引导。一是学生自己确定目标, 自觉执行。自控能力的本质就是自己应向自己确定的目标迈进。如在组织集体活动时, 可以先让小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自己制定方案。这样, 由学生自己确定的目标, 他们自然会主动去遵守, 并能够相互监督。二是事先预告, 克服矛盾。一般情况下,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都比较低, 对于确定的目标一会儿就可能忘记, 所以, 班主任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可以去做, 从而在教师的提醒下逐渐树立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 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发展。

总之, 良好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堡垒。小学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集体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 不断提高管理班集体的水平, 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而让小学生在活泼、民主、平等的班集体内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丹.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体会[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 (6) .

[2]林洪.一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上一篇: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下一篇:企业绿色化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