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体育教育十篇

2024-05-09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

借用“21世纪技能合作伙伴”2009年度主席佩奇·约翰逊的话来说, 《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的作者“特里林和菲德尔用可读性很强、非常实用的措辞, 论述了怎样自始至终按照标准, 将21世纪技能融入学校课堂。对于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企业领导人、政府决策者来说, 这本书是一件旅行中不可多得的伴侣。”

21世纪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挑战是, 如何形成和保持我们自身的个性, 以区别固有的传统和周遭的世界, 同时学会包容与吸纳传统和周遭世界带给我们的个性与新知。遗憾的是, 在今天, 不少教育同仁竟然越来越沉迷、越来越喜欢用国外同行向中国教育取经的案例来证明我们的基础教育业绩, 而无视这样的现实:“今天, 近20亿部手机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使用, 在世界各地的学校家庭、社区活动中心以及网吧里访问互联网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培养技能的机会。”

互联网世界, 大数据时代, 以慕课为代表的“五花八门的在线交流工具和环境提供了学习的社交手段、协作手段和群体手段, 这些工具和环境如今随手可得。鉴于因特网已经全球化, 因此, 学生如今可以学到全球范围内的知识, 与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建立联系并共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掌握21世纪的技能, 如培养全球意识、环境素养、金融素养、健康素养以及公民素养。

面对这些挑战, 除了技术的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理念层面的问题。阿尔文·托夫勒有句名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 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以及重复学习的人。”这个世纪的教师需要的是强劲的学习力, 努力成为一个不断吸纳的学习者, 因为技术的更新是即时的, 如果我们稍不留心就可能落伍。21世纪的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线下与线上结合起来, 既要考虑新的变化可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 也要思考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大数据背景下, 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控制者了, 在许多知识面前我们甚至已经落在学生后面, 我们的优势或许就只有阅历和经验了, 这正是学生身上所缺乏的, 也是他们最需要的。在丰富的资源面前, 教师可以发挥的优势就是整合与遴选, 给学生更多的方法和理念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这些帮助更多的又是随机的, 生成的, 一对一的。

总之, 21世纪的教与学, 再也不能迷恋教师本位、知识本位了。无论是教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都要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教材转向网络和现实世界, 从记忆转向探究, 从接受转向合作。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2

展览会以“创新引领发展, 交流促进合作”为主题, 它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 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场馆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我国科技场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览会得到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学会学术部、国际联络部的支持,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普及出版社等单位积极参与。

本次展览将全面展示近年来科普场馆展品制作设计企业的创新产品, 展出全国知名科技场馆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近年来, 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科技场馆建设的方方面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中国数字科技馆以其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受众广泛的特点而倍受关注。本届展会汇集了科技场馆和相关企业对数字科技馆的研发成果, 为数字技术展品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此外, 展会还引入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的优秀作品, 用来自青少年的新的创意, 为广大企业、场馆进行内容建设开启新的思路, 创新展品, 改进展品。

在本次展览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场馆建设与发展咨询研讨沙龙”, 将邀请国内各类科技场馆的专家和部分企业专家, 就科技场馆建设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业内同仁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流。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教什么 篇3

信力建(“信”,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汪丁丁(“汪”,著名学者)

时间地点:2005年3月广州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信: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东西两茫茫。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汪:从现实来讲,我们这样的学校最适合的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就是教给学生发展、实用、技能。但是最后、最高级的,最柏拉图式的教育哲学,就是所谓经典主义,读经典,读大著作,个性化教育。有很多现代教育家,都提倡“家庭学校”。家长最了解孩子,从生下来,根据他的生存体验为他设计教案,编写教材,然后通过美国教育部的考核标准,这是非常昂贵的教育方式,但它肯定是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我很相信这点,中国这个迅速转型的社会,谁都不知道未来孩子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凭什么把今天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未来万一都是单亲家庭,同性恋,都不结婚呢?那时你的教育是什么?你还教给他传统的价值观念吗?有隔膜。我们有什么资格教他们合适的生存方式?在这一点我是很悲观。我觉得你们各位都有勇气。我妻子也有勇气,敢教孩子,我不敢。我和孩子非常平等,我们俩就打游戏机,其他事我不管。没法教,每一个议题出来,我都给找出十个理由这边的,十个理由那边的,它都对。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学西方是一段异化过程,会学得很不舒服。”

汪:我和盛洪在1993年有个对话。盛洪突然问出一个问题,他说丁丁啊,这要是孔夫子碰上尼采,尼采就是一流氓,手里拿一把刀,一刀捅死你了。这世上要都是孔夫子,有一个尼采就称霸天下,因为打不过人家。这是启蒙和救亡的关系。还归结到李泽厚的概括:你想启蒙,想把他培养成为孔子式的思想家或找到个人实现的教育路线,他没法生存。你要想教他生存技能,境界又上不去。

美国的家长有两种看法,演员阿诺德认为他的孩子要让他吃苦,斯巴达式的,不给1分钱,这是一种理念,否则很容易宠坏。还有一种就是迈克尔·杰克逊,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不能经任何风雨。这两个极端都有道理。一个苦孩子,出身极贫困,在中国社会一层层地爬上来,得“杀”多少人啊!从农村到北大,然后成为名教授,而性格不扭曲,这概率极小。而性格要想不扭曲,童年必须幸福;但童年幸福的人意志薄弱。你说你怎么教这个孩子,我就不敢教。

信:假如我们要培养绅士,他遇上了蒙古人、清朝人,就要举手投降了。中国到了近代和现代,虽然自己是野蛮的,但它觉得发达国家更野蛮,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或者你再阐述一下怎样辩证看待启蒙和救亡?

汪:确实我想不清楚。如果我们说迎头赶上,现在西方都向东方学习了,于是我们可以放弃工业化的那一段知识过程,放弃自由民主的西方社会过程。因为你把科学落实到技术上,就是工业化;把科学的知识观和伦理观落实到政治生活中间,就是民主,它是一对概念。你说完全放弃这段,我们民族还没有生存能力。另一种救治的方式,是我们希望西方不来打我们,我不敢做这种幻想。

但要,学西方是一段异化过程,会学得很不舒服。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严复已经发现了器物层面不管用,这个运动经过“五四”到现在已经完事了,后果看得很明显,不可能全盘西化。西方文化不是中国文化要走的方向,可是中国要想生存要学西方的器物,就得有西方的效率,能生产出这样的优质器物,要不还是打不过人家。鲁迅说中国是一个大染缸,再好的西方东西拿到中国来就变了,为什么?因为你没那文化。

“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

信:我们老师可以想想现在我们的教育目的或者取向。我们是按东方“仁义礼智信”的目标培养出有道德的人,还是培养出符合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打败别人生存的人?哪一种价值比较合适呢?

汪:中国社会现在非常要命,它面临三种转型:经济的转型、政治的转型和文化的转型。对应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要不要学西方等等。这是从鸦片战争被西方打了后我们自然的反应过程,最深的就是文化转型,大概需要几百年时间。所以我真的没办法看得清未来是什么样,也就无法判断家庭的这种自然主义教育观,是让孩子模仿他们的父母这样更好一点,还是按照我们现在设想的价值观。

但是在稳态社会里,比如说西方,中产阶级的孩子已经很熟悉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这时家长教的就是这孩子将来需要的。所以自然主义教育是可以的。按照西方美国教育部发布的资料,0岁~7岁的小孩子在家父母的影响最大,它是所谓的模仿阶段。但到了能交朋友的年龄,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孩子家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我们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这是西方社会的情况。朋友之间价值观的影响起很大作用,这是美国社会的特点。

信: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到底教孩子什么,是教他做道德君子,还是做强盗,还是两者都不做,告诉他更多的生存方法和价值观,让他自己去选择?

汪:你的问题特别重要。2000年加德纳在日本东京有一次演讲,关于多智能的。他演说题的目就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我们应该教什么”。加德纳在演说当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这样,他将来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生存不是很大的问题了。这是个原则,我相信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人是在这儿讨论也会赞同这原则,关键从经济学角度,什么价格才能落实这个。

“所有的锁都肯定有一把钥匙能开。好的老师肯定都知道。”

信:在与你的接触当中,我深感你的知识非常丰富,你是怎么学习的?

汪:这个问题别人也问过。很多学生都说我们和汪老师怎么越读书差距越大?你想我每天早晨起来看几个小时书,到8点他们起来的时候,我已经结束了几十本刊物最新文献的综述与阅览,在网上。所以张维迎说过一句很精致的话,你不能都去学他那个方式,因为很昂贵,衣食不愁才行。

信:你能不能讲一些最基础的学习方法?

汪:这也很麻烦。西方社会的学术训练,它是强迫你每句话都要有典故。博士论文有几百篇文献,上千篇是常见的事,很好的博士论文通常正文的篇幅比索引少很多。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之后,就很自然的脑袋里背的都是谁、哪年的、什么刊物,连第几卷、什么页码都要知道,这是一个学术的说服力。这就是毛主席说的那个开中药房的,拉出来全是各色中药,但是对学术建设有好处还是坏处我也不清楚。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学的学术重建里,我和樊纲讨论过,现在用盛洪的话来说基本上就是掉西方人的套里了,每个人都满脑子文献,具体政策问题提不出来,提出来都不对。那也有问题。

信:我总感觉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在知识量上很缺乏。

汪:我的思维全是经济学的。信总,我得问你,你给他们多少钱让他们读这么多书?

21世纪的教育 篇4

——读《21世纪的技能:为我们所存在的时代而学习》有感

作者:贾 斌

单位:沂源县第二中学

在全市开展教育思想建设读书实践活动之际,我校积极响应,及时地给每一位教职工发放了,第一季度必读书目《21世纪的技能:为我们所存在的时代而学习》。此书呈现在了老师们的眼前,立刻引发了老师们的热议。

此书也走进了我的生活,它,不仅引发了我个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重新思考,更引发了我自己作为一名家长对孩子未来学习的深刻反思。

学,然后知不足

阿尔文·托夫勒有句名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以及重复学习的人。”

书中提到,21世纪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保护素养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

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职业和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我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几年,时间不长,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已经贫乏,与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有了差距。每天的工作千篇一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及给学生做思想教育,似乎出现了职业倦怠。自己习惯性地把已有的上课经验,教育方法,一股脑的灌输给了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似乎乐于接受了,习惯了这一种教育思路。

在阅读本书后,我越来越感到: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不变,那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应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对学生的培养作进一步思考?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个人觉得,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给予学生综合实践的权利,要给予学生信息选择的能力,要给予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学会创新,创新学习

知识在如今的社会与环境下不断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已经过时了。

不学习就是落后,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一刻不停的学习,也跟不上知识变化和更新的速度,这是一个矛盾。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一矛盾,是一个难题。

人们平时说到学习时,谈论最多的往往是学习的重要性或学习方法,很少有人说到为什么学习要先行。

如果不学习,人在生活中可能是无知的,在工作中往往不能胜任,在行为和判断上可能也是迷茫的。更何况,今天还引以为荣的优点,也许明天就已经令人不屑一顾了。

其实,学习有前有后,有快有慢,就怕明明知道需要补充什么的时候,仍然无所事事、浑浑噩噩。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信息的社会,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们的周围传播并不断更新。我们必须要经常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学习早已不再只是“学而优则仕”、不再只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各种技能和有关特定的知识,要培养综合概念的技能,要培养能轻易应用于自己所作一切事情的个人技能的态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21世纪的技能》一书中,例举了很多人对本书的热评。现在使用几个例子。

“学习联盟”CEO、主席埃利奥特·马西,说:“在21世纪工作、生活和学习,要求我们具备一整套扩展了的技能、能力和灵活性。我们必须为毕生和整个职业生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做好准备。这对于我们未来生活都要面临哪些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是一次有力的探索。没说的,此书必读!”

SRI国际学习技术中心名誉主任、哲学博士罗伯特·B·科兹玛,说:“《21世纪技能》就许多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例如我们能够(其实是必须)怎样改变课程、教学法、评估、技术运用乃至学校的组织机构,以便让学生为在21世纪的全球社会和经济大背景下成为有作为、有创新的公民和劳动者做好准备。”

应该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故事,感动、悲伤、聚首、离别„„但是时间会让这一切慢慢变得模糊起来,那么怎们很好的保留这些珍贵记忆的故事呢?

新的科技技术层出不穷,新的高科技产品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件小事,我们可以巧妙的利用信息技术制作PPT课件,flash动画,威客故事等数字故事。

简单来说,数字故事就是利用电脑以及PPT及相关软件,选择围绕故事主题的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资源,将生活中令自己震撼的一件小事,象讲述故事一样制成数字化小短片。故事真实、感人,能够引起人的思考与启迪。故事突出了情感性、故事性、意外性,看似简单的PPT制作,但制作过程并不简单。整个故事看似只是由简短的话语,明晰的图片,入情的音乐构成。若把这几部分分开来看会觉得它平凡无奇;巧妙地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数字故事则一下子变得却仿佛巧夺天工一般,让人为之动容,随之鼓舞。所以,要想做成一个出色的故事作品,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另外,我们尝试写自己的博客,谈谈自己的感想。虽然以前自己也开博客,但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几乎不会去认真思考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淄博市语文教研员、山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王玉强老师,他的博客每天都更新,发表自己的随笔,感想,或者转载其他老师的文章,他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通过书写博客,我们每天可以进行思考、交流、分享!通过不断地反思使得自己能更好地成长。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5

关键词:独生子女,终身教育管理,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人口控制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减缓了人口急剧膨胀的速度。正是在这样两种背景中,产生和成长起来了一代新人——独生子女。这一代特定人口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一切与他们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也一直为整个中国社会所关注。这些在特定历史条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热情、自信、好胜,求知欲、表现欲强,不服输,敢作为;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容易冲动,不善控制;人际关系紧张,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他人不能充分的爱护和关心、尊重与理解,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自我中心、主观褊狭等不良性格。这些不良的个性、行为特征随着他们走上社会将会进一步显现。培养独生子女终身的教育管理问题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更好塑造独生子女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独生子女群体特有的个性特征表现

独生子女群体所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和诸多外在矛盾冲突,都是源于其固有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进入社会后,面对环境的变化、实际的压力、生活的困难等问题,他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迷失自我,从而形成其特有的个性特征表现。

(一)独立感和依赖感相伴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比较民主,加上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使得独生子女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进入社会后,由于离开家庭独自生活,这种意识更加显现。什么事情都希望由自己做主,而不管自己能否做得了主。不希望由他人来主宰自己,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的事情,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很少有自己独立决策的实践机会,加之过去在学生时代由于功课繁忙、家长宠爱,在家时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的事,都很少由自己做主,表现出的依赖感在踏入社会后更加突出。这种依赖感表现在:

1. 心理上的依赖。

独生子女似乎成了长不大的一代。许多独生子女反映,几乎天天都要和父母通电话,70%以上的独生子女遇到大、小困难都要向父母求助,一般性困难和问题都要向父母寻求帮助解决。

2. 生活上的依赖。

生活中的事情由父母越俎代庖被独生子女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独生子女群体在家里缺少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进入社会后,生活上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差的缺点就会显露出来。

(二)优越感和挫折感相伴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从小受到很多家人的呵护和关爱,家里的溺爱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做事比较霸道,不懂得也意识不到为他人着想。他们不服人,做事顾虑少,自我约束水平欠高等特点,伴随着表现欲的外露而渐渐显现。进入社会后独生子女群体间相互必然会产生摩擦、碰撞,形成意见纷纭的局面。得不到他人承认、赞同,会使他们积极性降低,从此远离集体、孤芳自赏,更有钻牛角尖者认为“别人在孤立自己”,结果产生压抑、浮躁的心态。

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及时、合理地保护独生子女群体的热情,积极地引导他们的表现欲望,不仅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建设发展不利,而且也会对他们的终身人成长造成心理打击,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自我意识强与责任意识差相伴

独生子女群体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独”的环境中,众星捧月般的家庭生活使独生子女们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和优越感,经常按照自我的意愿行事,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再加上更多的独处时间,使得他们逐渐养成了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较强的心态,不同程度地带有追求自我、突出自我、实现自我的个人主义倾向。因此,他们在生活中,总表现为我行我素,有的甚至不顾各种制度的约束。在这种自我意识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他们的责任意识差。他们从家人那里得到的关爱太多了,他们却很少把家人的冷暖、苦累、病痛放在心上,当家人对他们照顾稍有不周,无名之火就很难抑制,能够体恤家人的独生子女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稀罕之物”。步入社会后,独生子女群体会更加明显地暴露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不懂得关心别人、体谅别人,更不理会关心集体和社会,而是要他人和集体服从自己,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认为别人关心自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长辈、对家庭要尽什么样的责任却考虑得很少。独生子女群体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并极其缺乏责任感的不健康心态,稍不如意,就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事事跟人对着干或从此一蹶不振,消极抵抗,自暴自弃,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恋群感和孤独感相伴

独生子女的恋群感明显强于非独生子女,这主要是交往匮乏的补偿心理导致的。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做伴,父母对他们交往的限制较多,使他们与朋友、伙伴交往的机会较少,交往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导致他们有一种更强烈的交往动机。大多数独生子女表现出性格开朗,对人热情大方,喜欢结交朋友,愿意与朋友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至少在主观上,他们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封闭自己。他们珍惜友谊,富有同情心,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没有伙伴的环境里,许多家长又设置了封闭型的保护圈子,接触面太窄,实践机会少,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表现出较低的与人合作能力。在合作做某项工作时,如果群体中都是独生子女,大家都不愿被人指使,所以合作的成功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抑制了其天性的发展。所以独生子女群体一方面在心理上有强烈的盼求同同辈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实际交往中的行为上则显现出不能融洽相处的孤独感。

总之,独生子女群体是既困惑又矛盾的综合体,优势与劣势并存。他们较强的独立意识与较弱的实际能力相冲撞产生的矛盾心态,使他们处于两难处境。一方面他们欲求独立,实现自我价值,但其固有的依附性又使他们不愿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方面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自命不凡,但又眼高手低,对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自卑;一方面他们既想表现自我,独当一面,又害怕承担责任;一方面他们的依赖个性导致强烈的合群意识和交往需要以求得同学朋友们的帮助、心理安慰和感情寄托,但同时他们还伴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育环境新变化的要求

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当代独生子女群体成长的社会环境。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日益加快,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国际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所有这些都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当代独生子女群体的思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和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造就了新一代优秀的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他们志存高远,立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业绩。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兴趣广泛,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学、新技术的能力强,勇于接受挑战。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善于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新信息。

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也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独生子女群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思想压力。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并且,计算机网络也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知识和有益信息的同时,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充斥其间,严重影响了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我国古代就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论述。所以优化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有利于独生子女群体健康成长的终身教育管理氛围,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全社会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教育内容新拓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开展对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工作中,只有把开展对全社会教育的全部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显得丰富多彩,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的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思想实际而决定的。它不仅体现出社会教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

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独生子女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等终身教育,使独生子女群体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独生子女群体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独生子女群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独生子女群体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独生子女群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增强独生子女群体终身的遵纪守法观念,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些内容的拓展,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主题,体现了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也反映出对一个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要求,要完成对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的教育任务,必须探索新的形式、新的途径,才能不断增强独生子女终身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完善终身教育管理理念。

三、加强和改进独生子女群体终身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利用舆论力量增强责任教育

舆论不要仅仅单纯为了吸引眼球而肆意宣扬某些大学生道德滑坡、漠视社会、淡化人生责任的事件,而忽略事件的诱因、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应对措施等能够体现媒体积极价值的事情。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应对正面的负责任行为给予广泛的宣传报道与适当的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正面引导独生子女群体向他们学习,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只有社会各级工作者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做出了表率才能给全社会起到一个模范作用。而且,社会应该对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评与谴责、以至处分,否则形成的道德环境就会受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扭转。只有这样奖惩分明,才能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人人讲社会责任感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全社会增开生活实践教育课程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其实课程也可以理解为生活,创新课程的基本思路

创新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在生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构课程。生活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生活世界作为我们最根本的生长家园,是我们真正的家园。生活世界的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是课程设置所迫切需要的生活教育观。生活能力培养的基本精神是:以生活能力培养为基础,精心设计生活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及目标,建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工作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注重独生子女群体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活能力的养成。

为进一步提高独生子女群体的生活自理能力,建议社会大学设置相关家政技能课程。比如开设有关家务整理、烹饪、初级服装设计定制、插花艺术等选修课程,更进一步的比如开设初级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汽车保养与维护等选修课程。开设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摄像机使用与维护、制冷设备使用与维护等选修课程。同时为增强独生子女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在信息时代下获取信息进行终身学习、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文明礼仪,从而理解现实中的生活实际。

(三)加强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群体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独生子女群体要有终身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意识,从“被动服从教育管理”到“主动自我教育管理”,依靠自身力量不断推动这项工作。要积极主动去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共处,培养其自主学习、生活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进行终身集体荣誉感教育、强化慎独思想教育。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培养,独生子女群体更是如此。家庭教育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教育,具有亲切自然、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强调的是家庭要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助手,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良好根基。

根据调查显示,由于难以摆脱对家庭的情感依靠和经济依靠,家庭对独生子女群体的价值观念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家庭的亲缘性和依赖性使得家庭教育较其他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独生子女群体的家长,在实施家庭终身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既重视对独生子女生理的关怀和智力培养,又重视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一方面,要善于赞扬他们理解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自尊心等优点;另一方面,不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偏袒其过失。要教育他们克服固执、任性、怕挫折,批评不得等不良心理,既要提供给他们足够生活保障,又不要过于溺爱,使他们养成超前消费的不良行为。健康的家庭教育,会使独生子女对他人具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尊重他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父母要关注自己孩子的真正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制,真正做到严有度、爱得法,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等良好品质,锻炼其坚强意志,培养其健全人格,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做表率,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总之,家庭是培养子女成才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发挥社会教育的补充作用

社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具有多主体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它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精神产品和精神食粮,可以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供学生实际锻炼,可以有效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空白,丰富其内容。因此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首先,要优化社会大环境。独生子女群体的终身教育管理问题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社会性工程,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威信,以良好的党风影响社会风气的好转,为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伴随着外资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吸收,西方价值观乘势涌入并产生影响,与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冲撞,引发了社会结构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调整与变化,因此,我们要在提高他们主体素质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在扬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继承我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及西方价值观中的积极成分,抛弃其消极成分,结合我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思想态势,形成崭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梅汝莉.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教育多元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J].爱满天下,2006,2

[2]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青年研究,1997,6

[3]托尼.法尔博.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100

[4]陶庆林.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融[J].文教资料,2006,7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6

1.1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引进市场机制, 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和个人间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 使职业教育经费总额逐年增长。其中政府投入占60%, 企业行业投入占30%, 个人投资与学院自筹经费占10%。同时澳大利亚政府鼓励教育输出, 吸引海外学生就读各级各类学校, 对学校盈利部分实行免税政策。另外, 澳大利亚政府全额投资建立了许多水准较高的实训基地, 使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从而保证TAFE培养目标的实现。

1.2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职业培训, 建立了相当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 每年为各行业150万以上的劳动人口提供各类培训, 用于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 (即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有力补充, 澳大利亚还有许多社区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 主要承担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培训, 社区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员工培训、失业人员短期培训和其他较低层次的培训任务。私立学校自筹经费, 以市场为依托, 靠竞争来发展, 不过它可以平等参与政府培训项目的招标, 竞标成功也可获得政府的培训拨款。

1.3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澳大利亚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资格及认证框架、国家资格认可标准等,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能力认证系统。各州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培训机构都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培训考核, 劳动者取得的资格也被各州各行业认可。这样既提高了培训质量, 又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是高度统一的, 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标准统一, 取得相同职业资格证书则表示劳动者具有相同能力;二是突出了能力要素, 突出了现场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历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通, 国家建立了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各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1.4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订的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各行业和社区的需要, TAFE学院联合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设置了多种灵活的正式与短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以满足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可供选择的不同程度的文凭课程、证书课程和短期课程高达1000多种。为了确保培养的学生能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 澳大利亚政府严格规范对课程设置的审批管理。TAFE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体系标准。课程模块要根据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能力标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团体提供的课程需求信息和就业市场反馈信息来决定。

1.5全国联网的就业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业行业关系协会、家庭以及社区服务协会等提出总的就业指导思想和工作计划, 各州政府的相应协会根据其总的思想, 制定所管辖范围内的就业计划;对联邦政府就业政策中不适合本辖区的条款进行修订, 同时在分析研究所辖地区行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 自主开发就业计划和项目。全国就业服务网 (Job Network) 有效地建立起行业部门与求职者之间的联系, 利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作网点, 以及互联网和电话网等多种网络信息技术,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免费的就业服务系统。使求职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迅速获得他所需要的就业和培训信息。

2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1采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来支持和扩大学校职业教育培训, 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2企业、行业应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作参与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要在各个层面上与行业委员会、企业等建立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国家应该设立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局, 负责协调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关系。并设立咨询委员会, 为政府提供企业的需求信息, 同时把政府的政策下达给企业。为了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企业可以为学徒支付较低的工资, 其他的保险、福利、培训费等由政府支付。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学徒的工作表现, 来考察未来的员工, 这样有利于企业招收到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员工。同时我国要加强立法, 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和政策, 加以引导和规范, 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鼓励行业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来, 吸纳社会优良资源, 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3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 作为职业资历、学分转换的主要参照, 并为各类教育提供灵活的衔接方式, 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因此必须改革国家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 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同时, 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制, 制定学分互认制度, 架起职业院校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

2.4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研结合, 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所, 参与实训指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然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 最重要的是, 让企业积极参与专业设置, 实训室安排、考核评估等教学活动,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 为企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2.5建立全国联网的就业指导中心

近年来, 由于我国高校普遍扩招,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广大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据估计,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又加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国家教育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就业市场, 同时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就业指导中心, 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

摘要:澳大利亚21世纪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剖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体系特点, 并探讨了该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特点,启示

参考文献

[1]New National Training System.www.dest.gova.u, 2006.

[2]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www.dest.gov.au, 2006.

[3]Training Packages.www.dest.gov.au, 2006.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7

一、21世纪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

(一) 培养优质教师: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进入21世纪, 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教育市场化影响, 澳大利亚社会各界开始把目光由教育的投入转向教育的产出, 即教育质量的显性提高。一方面是国际潮流的驱使, 另一方面是国内形势的改变, 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 联邦政府不得不将提高教师质量作为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

《澳大利亚政府优质教师计划》 (Australian Government Quality Teacher Program) (以下简称《优质教师计划》) 自2000年正式实施延续至今, 投入之巨、耗时之长使其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旗舰政策之一, 为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优质教师”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概念,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因此《优质教师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个计划, 而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大规模、多维度的政策群。联邦政府、各州和地方政府、大学与中小学、各类教学机构、教师协会组织等相关利益部门都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一大型政策群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地位, 进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 对“优质教师”的理解也更加丰富, 融入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素养等与时俱进的内核。

2008年联邦政府公布的《澳大利亚2020》 (Australia 2020) 规划纲要中郑重承诺:要建立一个所有中小学都追求卓越的教育体系, 让每个儿童都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2]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政府将“提高教师质量”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先领域。其后, 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 (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签署了提高教师质量的全国合作计划, 把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为助益、互相促进。此外, 联邦政府也对教师质量的监查机构作了规定, 2013年3月11日颁布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 除了要改革入学门槛和毕业考核外, 还提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署 (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要对各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进行定期审查和监督。纵观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改革的具体践行, 优质教师无疑是国家、学校乃至教师个体追逐的目标。

(二) 建立全国标准:提高教师质量的途径

受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澳大利亚各州均享有较高的教育自主权, 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使各州的教师教育机构在办学理念、类型、规模和特色上差异巨大, 最终导致教师教育整体质量的良莠不齐, 呈现出不均衡状态, 进而导致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没有得到相应认可, 教师职业受尊重程度不高。因此, 统一标准是21世纪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澳大利亚各州和学区自行负责本地区的教师职前教育认证工作, 教育机构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及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性有限, 限制了各州间教师的流动、阻滞了跨州注册合法教师的资格, 作为教师教育起始阶段的职前教育因此遭到了学术界和普通民众的责难。“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国家认证项目” (National system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的颁布从国家层面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做了政策保障, 促进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表明教学像其他专业一样具有了不可替代性。[3]此外, 国家级认证的权威性方便了师范毕业生的州际流动, 保证了从业教师都拥有较高的素养, 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 进而提升教师的社会公信力。

在教师专业标准方面, 各州、各领地间的标准不能通用, 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协作意识, 这些都成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澳大利亚吸引和留住高质量教师的主要原因。对于教师个体而言, 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除了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外, 还可对其各类专业发展活动进行有效评估, 进而提升教师群体质量。国家也可以通过一致的教师专业标准增加教师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对教师职业的信心。基于以上理念, 联邦教育部在科学评判各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从全国师资队伍的整体现状出发, 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 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标准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明晰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为教师持续专业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而且有效清除了各地区交流协作的障碍, 实现地区间信息共享, 从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21世纪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实施变革型教师专业化

“变革型教师专业化” (Transform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是针对“传统型教师专业化” (Old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而言的。变革型教师专业化强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构建平等和谐、民主开放的学校氛围和社会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受国际教师教育改革潮流的驱使以及国内社会整体变革的影响, 澳大利亚开始了以建立和完善教师准入标准和教学规范、改善教师入职和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教师专业化运动, 改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立性、排他性、单一性和保守性等特征正是传统型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 教师专业化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开启了变革型发展道路。悉尼大学的朱迪·萨丝 (Judyth Sachs) 教授在分析变革型教师专业化的特点时强调, 这一类型的教师专业化富有全纳性、平等性、合作性、灵活性、主动性和进步性等特点。[4]变革型教师专业化突出了教师学习者的身份, 并将学习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交流活动, 共享优质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而且, 教师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转变成为政策的诠释者和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迎合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时代需求。

21世纪以来先后出台的《国家教师专业标准》, 无论在政策引领上还是具体践行中, 都是对变革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好诠释。而且相对于2003年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 2010年新公布的教师专业标准除了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要求外, 还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拓展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深化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以教师的能力水平取代了之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国家的高度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立体式推进的变革型教师专业化发展显示了政府改革教师教育的决心、态度和行动, 它不仅关注教师教育的结果, 更重视教师工作的过程、目的, 以及其间的各种努力, 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卓有成效的一项举措。

(二) 加强初任教师入职教育

进入21世纪, 随着澳大利亚经济趋向平稳快速发展, 科技和教育的相互依赖度进一步加强, 在教师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入职教育得到了更广泛、更深层的重视。2002年8月, 联邦政府发布了《一种值得关注的道德:对初任教师的有效计划》 (An Ethic of Care:Effective Programme for Beginning Teachers) (以下简称为《计划》) 。文件提出了初任教师接受入职教育后应达到的六个基本目标:从学生角色顺利过渡到教师角色、适应社区和学校以及课堂的环境、理解自己的教学职责、促进初任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促进初任教师的个人和专业舒适、提高初任教师的入职率和留任率。[5]为使初任教师尽快融入学校, 《计划》把入职辅导分为定向、确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针对初任教师的具体问题和需求不同的帮助和支持, 充分考虑了教师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 便于循序渐进地开展入职教育。此外, 《计划》用“专业经历”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代替“实习” (practice) , 构建了著名的“校本入职指导” (School-based induction) 模式, 以大学为基础的理论培养和以学校为基础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初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2007年2月26日,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布《班级的核心: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调查报告》 (Top of the Class:Report on the Inquiry into Teacher Education) , 对教师教育提出的12条建议中强调以苏格兰“教师入职计划”为蓝本, 从为初任教师提供入职培训经费、确保政府资助的招生名额与特定的师资需求相对应两方面入手建立本国教师入职计划。[6]

为帮助初任教师顺利渡过实习期, 提升其工作效能, 上至州政府下到各学校, 制定了一系列详尽具体的入职指导计划和评估政策整合校内外资源。教育与培训部则提供道德准则、法律要求、价值观、晋升机会、职业期望等全方位信息, 从宏观上指导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在教师供需不平衡、新教师流失率高的情况下, 不断完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制度, 对提高教师的留任率、提高教学质量, 以及推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 优化弱势地区师资配置

1999年澳大利亚发表的《阿德莱德宣言》将21世纪学校教育目标设定为促进公平与卓越, 教师教育也在这一总目标的引领下开启了改革之旅,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措施向弱势地区派遣高质量教师以提高总体教育质量。2006年PISA测试中, 澳大利亚学生在各项领域的平均分都高于经合组织平均值, 但是结果同样显示了有40%的土著民学生没有达到语文、数学与科学科目的最低标准。[7]因此, 培养并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残疾学生、原住民学生、乡村及偏远地区学生、英语较差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培养教师全纳能力、招募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关注弱势地区、扶助薄弱学校成为21世纪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实施的“为澳大利亚而教” (Teach for Australia) 项目是《提高教师质量合作伙伴协议》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National Partnership A-greement) 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核心理念就是“平等”, 确保澳大利亚每一个儿童 (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儿童) 都平等接受教育是该项目的终极目的。通过招募、选拔、培训那些未取得教师资格, 却又想到有需要的学校 (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和土著居民地区) 任教两年的优秀人才来改善教育困境, 优化资源配置, 最终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实现教育公平则是该项目的根本出发点。墨尔本大学是项目的首要合作者, 志愿教师要在其教育研究生院接受培训并接受校内导师指导。项目实施第一年, 全国有将近8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 经过激烈的角逐, 最终仅有45人成为当届的志愿教师, 选拔标准异常严苛。[8]2009年开展的缩小北部地区差距的全国合作计划 (Enhancing Literacy measures of the Closing the Gap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National Partnership) 和优质教学档案袋计划 (Quality Teaching Package) 为土著教师提供了更多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途径。北部73个偏远地区的教师因此受益, 学生读写算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依托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方式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四) 培养教师21世纪技能

21世纪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源于对教师信息素养重要性认识的加深,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致力于将信息通讯技术融入教师教育中。《初任教师国家认证项目》 (Accreditation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Australia) 要求初任教师须具有一定的信息通讯技术知识, 能够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实施教学策略。在实践操作环节要为广大师范生营造一个安全、具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并能安全、负责及道德性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9]澳大利亚信息通讯技术创新基金会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d) 资助的《未来的教师教学》 (The Teaching Teachers for the Future) 项目, 致力于建立一个跨越全澳39所高等教师教育机构的支援性网络, 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通讯技术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008年, 陆克文政府推出了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和学校领导提升信息沟通技术水平的“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数字化战略” (Digital Strategy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 并提供专项资金用于丰富在线学习资源、开展专业发展活动、促进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信息沟通技术。

以新技术为特征的教学情境设计丰富了师范生的体验式学习途径, 让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理解知识和表现知识。此外, 为了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以及社会通力合作, 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一致的专业话语体系促进着有效信息在不同地区间的交流分享。2010年修订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更具有时代性, 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与挑战并存的、极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并能够创新教学方式, 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新式教学资源;突出了教师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 主要是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种族、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知识, 以及特殊的学习需求。[10]

(五) 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蓬勃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力资本再生产的经济功能, “平等”、“民主”的价值原则逐渐被“竞争”、“高效”所取代。但中小学教师依旧在相应学历水平的起始工资基础上按照教龄增加工资, 这种带有明显平均主义色彩的“鼓励平庸”单一工资制使教师付出的努力与获取的薪酬不相称, 许多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教师职业, 甚至有不少教师中途放弃转向其他行业。进入21世纪, 澳大利亚社会各界要求改革教师工资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3年, 《澳大利亚的教师:澳大利亚的未来》 (Australia's Teachers:Australia's Future) 报告建议制定一个全国性的透明标准和统一的方法来评估教学, 教师的工资应能反映出教学水平, 拥有高标准和高技能的教师, 其薪酬就应该大幅度增加。[11]2007年6月, 时任澳大利亚教育部长朱莉·毕晓普 (Juide Bishop) 宣布要为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的具体实施聘请专职顾问参考会计、律师等绩效工资制行业及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经验, 为澳大利亚量身打造教师绩效工资制, 拉开了政府引领工资改革行动的序幕。2008年1月, 澳大利亚教育联合会主席安吉洛·嘉夫利莱特 (Angelo Gavrielatos) 提议施行以“教师专业国家标准”为基础的“专业工资计划”,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知识和实践的评估成绩来确定他们的薪酬与收入, 教师工资改革由理念的确立迈向了实质性的行动阶段。同年8月出台的“国家优质教学合作伙伴关系” (N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Partnership) 计划, 鼓励学校和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向表现最优异的任课教师提供奖励。为了确保新绩效工资方案的落实与推进, 2009年, 联邦政府开始将拨款与地区是否执行绩效工资制直接挂钩, 强化了教育财政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实行教师绩效工资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认可和肯定, 更重要的是它为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 使“优质薪酬奖励优质教学”的理念赢得了教师群体的民意基础。

三、21世纪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 联邦政府的宏观引领

西方的政治哲学通常认为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只要是政府可以不加干预的就尽可能不插手相关事务, 澳大利亚对教育的看法也是如此。然而,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鉴于教育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开始把促进教育公平视为联邦政府的重要职能, 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工具, 把教师教育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来对待, 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的教育责任, 强化了中央层面的教育控制权。为此, 联邦政府通过推行国家政策并辅之以财政拨款等手段主导教师教育改革走向。基于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有效避免了学科孤立、机构孤立和地区孤立的现实问题, 有助于围绕着共同的目标相互协调合作共进, 最终形成合力达成标准的要求。此外, 各项政策的实施都有雄厚的资金做保障, 强化了改革的执行力, 直接体现了联邦政府改革教师教育的决心、行动和影响。

(二) 州政府的配合与创新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 澳大利亚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分权程度较高, 不仅有联邦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宏观把控, 也有州政府执行政策时的适应性调整, 即联邦政府在占据全国教育事业领导地位的同时, 又把许多具体的决策权留给了地方政府。21世纪以来, 澳大利亚热衷于建立全国标准, 加强国家认证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提高教师质量, 进而提高全国教育质量。不过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 各州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因而虽然联邦政府对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不同层次教师要达到的相应水平做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又为各州教师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各州在国家思想的指导下, 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和修改, 确立了适于自身教师教育发展的改革措施, 而且各州之间信息通畅、资源共享, 保障了改革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三) 教育机构的贯彻执行

经由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在州政府的修改完善亦或接受服从后, 各教育机构开始迎合改革需求。2008年, 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 墨尔本大学开展了史上最重大的综合教育改革运动, 并将其命名为“墨尔本模式”。在其推动下, 教师教育课程提升至研究生层次, 并加强了专业实践, “教学硕士计划” (Master of Teaching) 由此诞生。该计划以培养拥有高水平分析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学生学习需要识别技能的新一代教师为目标, 强调教师“反思型实践者”的身份。[12]该计划把教师教育专业视作医学, 强调学术上教学 (academically taught) 和临床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 以中小学为临床教学地点, 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经过严格筛选, 目前已经有25所中小学与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得到了多个教育机构的认可。

(四) 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

21世纪的教育已经不是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和操作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了。随着教师专业不可替代性的确立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教师不仅成为了拥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人, 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的人。作为教师教育“变革代理人”的教师, 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促进者, 不自主的胁迫式发展不能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改革的成效。当下极具复杂性、创造性和动态生成性特征的教育环境决定了教师单凭被动执行的方式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 必须依靠自主发展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因此教师从单纯的任务执行者变成了教育的思想者、实践者、研究者、创新者。随着教师从技术型教学向情感型教学的转变,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个体智慧生成备受重视, 赋予了教师工作更多的“生命力和尊严”。

四、澳大利亚经验对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当下我国正处于“尊师重教”的大好机遇期, 这为教师教育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也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 我国积极改革教师教育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挑战,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

(一) 制定渐进性和时代性的教师教育政策

对待教师教育改革, 既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期待, 也不能有一劳永逸的幻想, 必须在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法规保障的前提下扎实、稳步的推进, 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调整改善、不断更新、循序渐进。21世纪伊始, 澳大利亚政府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迎接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挑战的决定性因素, 而要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首先应该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此, 澳大利亚制定了一系列在过程上体现渐进性、在内容上彰显时代性的教师教育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改革环境的变化, 人们对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加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信息素养等新要求, 这样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修改补充的过程既反映了人们对改革认识的深化, 也提高了改革的实际效果。

(二) 设置高标准和低门槛的教师准入机制

培养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对后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都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严格的标准不仅是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内部评价的参考依据, 也是进入教师职业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的衡量尺度。经过严格筛选后, 只允许最优秀的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无疑提高了教师的起点。低门槛不意味着降低了学历要求, 而是解制主义的体现, 其目的是撤销“栅栏”打开大门, 使更多聪慧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替代性途径进入教学领域。[13]在21世纪充满竞争的时代, 只有提高标准才能把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建立灵活出入教师行业的体系, 才能使教师的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 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行业。

(三) 开发绩效观与发展观并举的评价方案

澳大利亚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及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对教师展开评价,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层次 (毕业教师、熟练教师、高成就教师和主导教师) 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要求, 强调了教师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要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 由校长负责的“教师绩效评价项目”倡导以学校为基础, 兼顾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将教师的工作绩效与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工资制度与教师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绩效观以提升学校绩效及其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强调教育管理需求的满足或组织发展的达成;发展观以改善教师的专业表现为目的, 看重教师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发展。两种观念的有机结合使得对教师的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四) 强化多方合作的教师教育改革模式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26-03

从1984年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树人学院在浙江诞生起,截至2005年4月12日,我国共有239所民办大学国家承认学历。其中有214所是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民办高校,25所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民办大学。这239所民办高校就业情况已经纳入普通高校统计范畴。因此,对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深入研究不但有助于提高全国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整体水平,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为全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科学指导,从而引起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为今后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お1.1研究对象┪夜教育部批准注册的239所民办高校,按区域和学校类别,以纯机械抽样的方式抽取8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制定的问卷进行了2轮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为了测定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0.89,P<0.01。信度很高,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95.33%。

1.2.2专家访谈法同部分民办高校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就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座谈。同时对全国8名体育教育专家进行专访,就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1.2.3数据统计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归纳整理。

2结果与分析

お2.1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1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由表1说明民办学校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认识程度较低,没有严格制订和执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为此,这些反应在体育教学评价层面上,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占76.25%,定性评价的学校较少,只占8.75%,而且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体育教学进行综合评价的运用较少,所占比例也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再加上其办学初期主要以硬件建设为主,因而在相关管理制度的设置和制订上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1.2民办高校教师所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案由表2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综合为主、三基为主、健身为主、娱乐为主,这基本符合体育教学内容发展趋势。因为未来体育教学要求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的权限较宽,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健身性和文化性将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因此,可以说教学任务针对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由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随意性较强,这与大多数教师是短期兼职有关,他们没有大量时间去备课,当然也就没有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了。

教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要预先写在教案中。但是调查发现大约有32.17%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教案,而简略编写教案的比例最大,占58.39%。究其原因一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大多不被重视,主要以兼职为主,因而没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编写教案。二是民办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管理规章制度上没有严格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简略,因此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1.3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目标取向教学目标来自于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是人们对体育的期待,同时也是教师努力方向和预期取向。由表3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取向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生长;增加学校经济收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习惯;没有教学目标等七大类。而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首选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是民办高校教师是一个流移性较大的群体,稳定性差,大多数教师是兼职的,由于在学校呆的时间较短,所以不可能对学生有更多的期待。因而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取向上形成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的教学目标。

2.2民办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分析

2.2.1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教师队伍的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由表4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结构上体现出初级占绝大多数,为51.75%,中级和高级职称者较少,而且无职称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生居多,为53.5%,其次是专科生、师范生,而硕士生所占的比例较低,甚至还存在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在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这些情况的出现表明民办高校在体育师资结构上重视度不够,民办高校的领导层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在师资选择上要求较低,从而使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不良倾向。

2.2.2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聘用情况由表5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聘用情况依次为:短期兼职,长期兼职,临时代课,短期专职,长期专职。其中长期专职聘用的体育教师最少只占7.69%,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是短期兼职,占36.01%。当然这是由于民办高校为压缩教学成本所造成的,短期兼职的教师工资待遇明显要低于长期专职的教师,这样学校在聘用教师这一环节上能节省部分开支。这也表现出民办高校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体育师资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短期兼职的体育教师由于教学时间上的分散性,致使其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这也是影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2.3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情况民办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的高级人才基地,应该从方方面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教学科研情况又是衡量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从事教学的能力。从表6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三年内一篇文章未发者占66.78%,居第一位,而每年平均发表一篇论文者只占2.8%。从参加有关体育学术会议情况来看,三年内从未参加过体育学术会议的比例最高,占到78.31%,其次是半公费半自费,这表明民办高校对体育教师的科研要求明显低于公立高校。究其原因,民办高校只重视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对职称学历的要求也较低。因此,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任务,也没有科研压力,自觉从事科研的意愿也就表现的较为低一些。

2.3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器械分析

2.3.1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由表7可以看出,民办高校较为重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有室内馆的占11.25%。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的占18.75%。体育场馆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物质保证,可以说也是一个学校办学规模和学校形象的重要标志物,同时也是吸引生源的重要保证,因此民办高校特别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表现出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上明显高于其对体育教学中的软件建设。此外,在民办高校的体育教育相关制度法规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造成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与教学软件建设上不相匹配的矛盾。

2.3.2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器械由表8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体育器械器械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满足率为67.44%。这与民办高校重视学校硬件建设有较大关系,大多民办高校在建设初期较为注重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较为注重在物质层面提高对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其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学校教学设施与相应制度出现断层,使教学器械设施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用,体现在体育教学现状上就表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这需要民办高校在日后的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己,以便于使其教学设施器械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应有功效。

2.4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概况民办高校体育经费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完成教学的质量好坏,充足的体育教育经费不但可以保证日常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而且可以充分开展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甚至于民办高校可以培养自己的运动员参加国内、省内的各大比赛,提升自己学校的声誉,从而扩大影响,增加招生。但是,从表9的统计结果来看,有71.25%的民办办高校是通过收取学费来保证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的,再有就是办学者自己直接投入,占21.25%。而采用社会多渠道融资活动较少,只占7.5%。这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性,而且在经费来源上趋向于公立普通高校,必然会造成体育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因此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在资本运作和市场融资方面充分发挥自己办学机制灵活多变的特点,广开体育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走多渠道融资的道路,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民办高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3建议与对策

お1)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宏观建设。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管理与指导,严格相关制度,在宏观上进行规范。同时民办高校和上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以便于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2) 引进人才,合理聘用,加大民办高校体育师资结构建设。利用自己独立自主的管理体制,结合合理的聘用制度,构建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3) 优化结构,科学统筹,提高民办高校体育硬件设施使用效率。〗民办高校目前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其先进的教学设施。民办高校不但要建设高质量的体育场馆,而且要给予充足的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从而使那些体育硬件设施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

4) 多渠道融资,合理调配,保证民办高校体育经费足额到位。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民办高校的教学经费不能象公办高校那样,以国家投资主,而是要走以学费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以学养学的路子。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中,学费收取上限空间有限,大众承受能力不足,因此作为民办高校一定要走多渠道融资,以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国家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融资,吸引外界投资发展,从而保证办学经费的正常运转。5) 遵循教育规律,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创立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独有特色。要多开设娱乐体育、实用体育、健身体育、自我体育等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优化体育师资结构,营造专业的体育科研队伍,开展学术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体育教学方面要有创新、有特色、有改革思路,而且要不断获取成功的教学经验,学习国外私立大学先进的教学思路,更快地使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体现出民办高校的特色,使体育教学有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忠魁.私立学校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2] 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1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余蓉晖.湖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2(3):78-79.

[4] 徐维克.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3):87-90.

[5] 邵伟德.浙江省民办学校体育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4):66-71.

[6] 李军.民办学校体育发展初探——以湖南民办学校为例[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6-88.

[7] 田常军.陕西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5(5):54-57.

[8] 苟定邦.陕西民办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37-39.

[9] 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J].教育研究,1999(5):43-46.

[10] 岑申.世纪之交的民办教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9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四川省教育厅德育课题的结题著作。该课题组的成员都是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学生政工干部。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支持,力求创新和自成体系,力求观点富有说服力和启迪性,企望能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1、勇于探索,富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有效的探索,该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思想政治工作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又要求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拓展。本书的编著者们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在一些方面作了新的更深的研究,如政工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如何形成合力,实现良性互动方面,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等机制建立方面,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炼创新,多种途径的结合运用,与时俱进的内容扩展等方面都有新的研究视角。2、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提升,又指导着实践,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原有观点的罗列和借鉴,而是透过现象探寻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富于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如在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方面,都首先站在理论高度去寻找根基,然后吸收已经形成的有益经验,在针对新的形势探讨新的对策,使读者感到思维清晰,富有说服力,很有收获。

3、文字简炼,体系完整。

虽然本书篇幅不长,但自成体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主要方面集中起来加以研究,走出了这之前仅研究单个方面的模式,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设计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给人很多启迪。

4、指导实践,便于操作。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本书的立足点也在于通过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探索21世纪更加有效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更富生命力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这方面看,该书仍是一本应用性著作。编著者们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提出了大量的具有指导意义、富有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观点、方法、策略,实现了操作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高度整合。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0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东海洋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学生的海洋丝绸之路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问卷题目包括三部分:海上丝绸之路基本认知(12题,包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6题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题)、东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基本认知(7题)和广东海洋大学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的海洋教育现状(8题)。

从该校15个学院的61个专业中抽取450名学生进行调查。抽样方法如下:以专业为单位,以2012级(大四)本科专业数量为基准,按照每个专业至少抽取1名学生的等比例抽样方法,从全校4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调查。

(一)客观认知状况统计结果概述

调查问卷的客观性问题主要用于了解高校学生对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这部分统计结果令人担忧。

调查对象个人答对率最高为73.33%,仅2人。90名调查对象答对率为零,占总调查人数的20%。

听说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有361人,占比80.22%。但听说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调查对象中,没有人答对相关6题,答对5题和4题的总计1.78%,全错37人,占比27.78%;在听说过“海上丝绸之路”的361人中,有249人听说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占总人数的55.33%,但答对相关3题的有21人,占比仅为4.67%;全错249人,占比高达55.33%。

听说过“东盟”的有279人,为62%。但无人答对全部相关题目,全错180人,高达40%;答对5题7人,仅为1.56%。

各学院学生基础认知题答对率都严重偏低,平均答对率最高的学院,也仅为6.65题,而平均答对率最低的学院,为0.95题。

(二)主观性问题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主观性问题主要用来调查学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信息的接触状况。主要从海洋类选修课的选课情况、参与海洋类社团活动的情况和海洋职业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统计结果显示,450名调查对象中387人没选修过学校开设的13门海洋类选修课程(2012到2016学年),全体调查对象平均每人选修0.18节。

63名选修过海洋类选修课程的调查对象中,只有9人选修的海洋类选修课程涉及海上丝绸或东盟相关知识,分别是海洋技术、海洋与环境、海洋休闲体育、中国近海海洋学以及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课程,其中3人表示选修课介绍的海上丝绸之路或东盟的相关知识激发其进一步探寻研究的热情。

没有选修海洋类选修课程的原因有四种,82人认为没用,122人因课程容量有限没能选修,126人不知道有这类课程,59人听说课程没意思。

全部调查对象中,只有79人参加过校内有关海洋的活动或社团,占总人数的17.56%;其余371人没有参加过校内任何有关海洋的活动或社团,高达82.44%。

有68人会主动浏览搜集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东盟的媒体报道,占总人数的15.11%;职业规划考虑过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工作的有69人,仅为总数的15.33%。

根据上述数据,高校学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程度并不理想。即使有所听闻,对相关具体知识了解甚少,对具体政策内容所知更不理想。对海洋相关的教育传播及大众传媒兴趣不高,对未来职业规划也较少相关考虑。以海洋为使命和特色的高校尚且如此,其他高校学生对这个国策的认知程度更不容乐观。

二、高校海洋教育的时代重要性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把东盟国家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通过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转变国内经济发展的格局,保证环南海区域和平稳定,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无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牵涉众多方面。加强海上互通互联,加快海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在交通设施、网络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促进海洋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在传统的海洋渔业领域,需要具备从事海洋渔业资质和资历的技术人员,在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上,更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促进海上文化交流,进行丝绸之路考古工作,进行海上学术和文艺活动交流,则需要在考古学和文艺方面的专门人才。在这种时代人才需要的大背景下,无疑高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开设多种形式的海洋教育传播渠道及方式,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输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人才,为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早在1994年,《联合国海洋公约》正式生效时,海洋问题便成为世界性关注话题,各国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和制定相关的海洋战略和政策,海洋教育也因此得到重视。美国2004年发布的《海洋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促进海洋终生教育的要求;日本《2002年海洋计划书》提出,充实青少年海洋教育及海洋学科之间的教育研究活动;1996年,韩国政府成立了海洋教育主管部门并制定“21世纪海洋战略规划”;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1年首次公布“海洋白皮书”。[1]相比之下,根据现实调查及现有相关学术及政策研究成果来看,我国从政府到高校,对海洋教育传播的战略重要性,尚未引起广泛的理论上的高度重视和实践上的积极推行。

三、高校海洋教育传播之建议

在信息时代,为真正推行高校海洋教育传播,首先需要传媒宣传的呼应与支持。

(一)对传媒宣传的建议

1.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有利于丝路的普及。正如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一样,媒体营造的氛围能影响大众对当前环境的判断,即媒体越重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宣传,人们越能感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性。

从多方面入手,在全社会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媒体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利用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波媒体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闻和活动的报道,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博览会、论坛、讲座、表演活动等,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的结合,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加深入民心。

2.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宣传,让信息触手可及。目前,广东省媒体已经策划出不少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特别节目,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一系列“一带一路”特别节目《“一带一路”与广东》《丝路:沙与海的交响》《爸爸在海外——“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等。但这类节目在在校大学生层面的到达率并不理想,他们平时最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脑网络和手机移动端,对于这类电波媒体节目的接触度并不高。因此,想让在校大学生群体更好地认识和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选择他们更加容易和乐意接触的媒体,其宣传效果会更佳。

其中,《爸爸在海外——“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这一节目除了在电视上播出外,在荔枝网、迅雷看看、腾讯视频、乐视、爱奇艺5家网站也同步播出,电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同步播出方便了学生等倾向于网络媒体的用户。除此之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宣传还可以结合新媒体手段,如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手段,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推送,让在校大学生更加快速便捷深入地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对高校海洋教育传播的建议

1.丰富海洋类选修课程类型,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是现代知识的传播主场,开设选修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丰富海洋类选修课程类型,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通力合作,健全海洋类选修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较为系统而深入地认知和了解海洋领域的前沿动态,开拓学生职业规划视野,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相关素质,从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

2.利用校园媒体,及时宣传相关信息。校园媒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宣传渠道,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如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校报、院报、院刊、社刊等,把学校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课程、活动和社团等信息及时地传播给学生,增加学生对相关政策信息及海洋类课程开设信息的知晓度。

3.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扶持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社团的运作主要依靠社团成员本身,但毕竟少数成员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把社团壮大,做到有一定的影响力,还需要学校给予多方面的扶持和鼓励。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学校可以通过积极配置一定的师资力量,增强社团的专业性;从资金等物质的角度来看,学校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能减轻社团在物质方面的顾虑,为社团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社团连同学校开展活动,从活动宣传到举办的过程,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4.积极组织与东盟高校的联谊活动,增强两地间的交流。要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亲身的经历和实践会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联谊活动,促进与东盟高校的交流,把学生送到东盟高校游学或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风俗等,促进学生对东盟国家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入了解东盟国家的想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投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热情。邀请东盟高校学子来参观、学习,增强两地之间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对双方而言都是借鉴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双方在海洋教育方面的进展,也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下一篇:兽医寄生虫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