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问题十篇

2024-06-08

成就与问题 篇1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要扩大内需,要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必须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镇化就成为一个核心的环节。到底怎么样认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到底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成就,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今后的前景是什么样的,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我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虽然我们有很多问题,但是30年来,我国城镇化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城镇化进程在迅速的发展,城镇化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到2008年45.7%,年均提高0.93的百分点,这个速度高于同期世界城镇化水平速度。由于这样快速的推进,使得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在迅速地缩小。可以预计,在“十一五”末可以实现城镇化47%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突破50%的大关,实现人口以农业为主向城市为主的历史性的转变。

第二个方面,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初步形成若干规模较大、联系较紧密、功能互补性比较强的城市群。

第三个方面,城镇建设成效明显。从世界范围来看,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接纳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有五个问题:

第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

第二,从全球对比来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集中的人口规模、人口比例在全部城市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和国际比较起来是明显偏低的。

第三,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不合理,人口集中程度不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在国家大的空间上分布的问题,东部的地区条件是比较好的,城市化进程也比较快,但是相比人口的需要来讲,集中程度还不够。

第四,城市本身发展比较粗放,可持续性差,包括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不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情况非常多。

第五,城镇化成果惠及面不够,各方面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特别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大。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首先,对城镇化的本质和一些重要关系认识不到位。比如说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单是城镇数量、面积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进城,而是一个数量到质量的深刻社会变化过程。再比如,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几年我们也认识得不是很清楚。

第二,规划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城镇规划与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不衔接的问题,规划本身科学性的问题,规划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权威性都存在问题。

第三,与人口迁移相关的一些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大的障碍,阻碍了人口的流动。

第四,土地制度不完善,包括跨区的土地置换问题,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土地的流转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五,城市税收结构不合理。我们的税收结构主要来自于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出让收入等等,鼓励了一个城市政府吸引企业、吸引投资,而不欢迎人口。

第六,干部考核政策不完善。我国特殊国情,也是造成城市化存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几个基本判断

我们最近围绕国家“十二五”的制订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做了一些基本的判断。

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仍会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推进的速度将会慢于过去30年。

对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基本判断,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些数量性的测算。做这个模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假定中国最终的城市化峰值是多少,它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我们做了大量的国际比较,我们认为80%可能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在这样的假定下,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大概到“十二五”末的时候大概会达到不到52%,2020年的时候会达到56%,在2030年的时候达到63.6%。

我们把这个测算和最近几年的国际测算做了对比,是低于麦肯锡很乐观的测算,稍微高于联合国的测算。

根据这个测算,我国到2020年的时候,城市人口的规模可能会达到8亿多,到2030年的时候是不到10亿人口的城市人口规模。在这样一个预测的情况下,我们对进城的速度做了一个测算:在2011年一2020年这个期间,可能还会有1亿6千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我们对于城镇化空间格局也做了一些分析:在未来的10年左右,会形成差不多20个比较有规模的城市群。

关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一些政策思考

第一,进一步促进统一市场建设,清楚各种限制要素特别是劳动人口流动的体制障碍。要促进城市化发展,关键还是市场统一性的问题,而目前很多地方却不断地出现这种歧视性的政策。为此,应该在法律上明令禁止大中型城市政府以各种方式、各种名义制定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近年来各地政府采取的限制和妨碍要素和人口正常流动的政策进行必要的清理,对于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地方性政策要坚决予以废除。

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促进人口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我想,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重要。一是社会保障可接续性的问题。二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要把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孩子上学结合起来,不要转移到孩子户籍所在地。我们在东莞调研发现,他们觉得不应该给这个孩子提供义务教育,因为中央给他们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到四川去了。我觉得,还是应该逐步地使转移支付按照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地进行转移,这需要在人口管理方面进行人口统计方面的改善。三是要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居住保障服务,这对于农民工进城是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是要有一个均等的政策,开始的时候标准可以低一些,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均等的政策。举一个例子,我们一个同事到国外去做访问学者或者做研究,他的孩子就可以在那儿享受一系列的福利,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保障性住房问题。

第三,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增强地方吸纳人口的积极性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四,完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节约和城镇合理布局。

第五,加快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成就与问题 篇2

一、本科教育发展———入学率和公平度提升,但质量不高

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量”的规定性,规模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民主化进程的逻辑结果。1994年,南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但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特色:非洲黑人群体入学率仅为9%,白人群体达70%。南非黑人群体占全国人口的89%,但在校学生比例仅为52%,相对应地,白人群体仅占南非总人口的11%,但学生比例为48%,存在明显的种族“鸿沟”。[1]从1994 年高校民主化进程开始,南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工具,如在入学机会上实施了消除种族和性别歧视、肯定性行动、入学考试多样化、先前学习认可、拓展课程以及国家财政资助等重大举措。教育公平程度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较大问题。2001 年《国家高等教育规划》设定到2011 年本科教育入学率达到20%的目标未能实现,实际入学率仅为17.3%。非洲黑人群体入学率从1994 年的9%上升到2011 年的14%,2011 年白人群体入学率下降到57%;白人群体社区高等教育机构黑人学生比例仍较低,黑人群体社区高等教育机构仍以黑人学生为绝对优势比例。[2]造成这一结果的逻辑因素由传统的“种族歧视”开始转向“社会阶层”。

与此同时,南非本科生成功率和毕业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本科成功率(包括推迟完成学业的学生)看,白人学生为82%,非洲黑人学生为71%;从毕业率(按期完成学业)看,2010 年非洲黑人学生毕业率为16%,白人学生为22%。[3]尽管如此,仍存在一定挑战:毕业率并没有入学率增长快,大学未能按时向社会输出充分的合格毕业生。在本科教育入学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共教育财政却未能予以配套投入,从而导致大学教师短缺、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此,南非国家规划委员会(NPC)在《国家发展规划2030》政策报告中指出,将高等教育学术型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从2012 年的34%增长到2030年的75%,并建立基础设施国家统一标准,确保大学之间教育质量的可比性。[4]2014 年南非《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白皮书中提出:将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011 年的17.3%增长到2030 年的25%。[5]为实现该战略目标,南非将学生入学机会、学习成功、毕业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发展指标;实施入学机会、学习成功、质量提升、体制多样化和多方协同的统一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贫困学生免费教育和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实施范围。另外,2013 年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即“改革现有本科生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结构,从而有效提升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6]新课程结构具有高度灵活性,为不同背景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选择路径。但当前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南非政府仍面临着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大挑战。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公平度提升,但规模仍显不足

相对于其他非洲国家来讲,南非在科学知识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2012 年,南非科学研究产出占非洲第一位,世界第33 位。[7]自1994 年,南非高等教育机构科研产出、研究生入学人数及毕业人数均处于快速增长的优势地位。1995 年,研究生数量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3.7%,到2010 年研究生数量增加了一倍,占学生总数的15.5%。在研究生群体中,2010 年黑人在校学生占了71.6%,女性在校学生占了56%,女性毕业生占59.3%,黑人毕业生占63.3%。[8]由此可见,研究生层次学生分布渐趋合理。但相对于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南非研究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仍较低,在1995 年~2010 年间,研究生入学率仅增加了1.8%,硕士研究生毕业率(规定年限内)为19%(2001 年高等教育规划设定33%),博士研究生毕业率为13%(2001 年设定20%)。[9]2010 年南非大学培养出的博士生总数为1,423 名,而巴西一所圣保罗大学就培养了2,244 名。韩国和巴西每百万人口博士生人数分别为187 和48 名,而南非仅为28名。[10]由此可见,南非研究生教育规模仍严重不足。

从教师队伍看,南非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仅占34%。大学科研表现参差不齐,有10 所大学占了全国86%的科研产出和89%的博士生。相对于其他国家,南非缺乏大学、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同研发创新密集网络,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平台严重缺失。姆顿(Mouton, J.)在对南非大学知识生产的研究中发现,跨地域、跨部门、跨性别、跨种族和跨学科协同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大学机构学术劳动力扩张过程中不包括大量黑人学者参与,其知识产出规模和整体知识生产力就会下降。[11]为改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困境,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南非政府提出了新一轮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措施,以推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量和质量显著发展;并将本科生毕业率提高到国家核心战略高度,以此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充分的学生来源。南非政府计划到2030 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的25%(2010 年为15.5%),科学领域应占绝大多数。[12]然而,由于南非许多大学研究生培养所需的研究基础设施匮乏,以及高层学术人才短缺,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仍需政府给予充分资金支持并进一步加强高层学术人才队伍建设,以便能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学术环境。

三、大学学术研究发展———学术职业平等性增强,但资金严重短缺

以种族主义和父权制为核心特征的种族隔离制度塑造了南非高等教育机构独特的学术职业结构。1994 年,南非大学学术人员白人占83%、男性占68%;尽管南非黑人占总人口的89%,但在学术群体中仅占17%。[13]由此可见,大学学术职业领域性别和种族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在过去20 年民主化进程中,南非大学学术劳动力市场平等程度有大幅度提升,2011 年,全职学术职业领域,白人下降到53%,男性下降到55%。[14]但大学之间学术人员分布仍持续遵循种族和民族历史特征,2011年,南非大学黑人学术人员比例从17%到91%不等,女性比例从29%到51%不等。[15]

当前,南非大学在学术职业领域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有效培养和留守新一代学术人员;二是如何促进性别和种族社会平等来实现学术职业领域劳动力社会结构的历史转型;三是如何促进南非大学根本性转型和发展,实质性提升大学学术能力。对于第一个挑战,主要原因是,学术人员数量并未随着学生入学人数大幅增加而做相应增加。新大学创建和高等教育入学规模扩大需要更大规模的学术劳动力予以配套,然而,在既定65 岁退休年龄制度下,未来10 年将有近30%的学术人员退休,其中包括50%的优秀教授和副教授。第二挑战与第一挑战存在密切联系。即,如果不关注社会平等,不彻底改善黑人和女性社会生存状况,新一代学术人员再生也只是前期不平等的再生。第三挑战是新一代学术人员必须具有较大比例的黑人和女性,他们必须拥有与教学、学习、科研、社会参与相关的技能,这是南非大学发展的根基。

培育下一代卓越学术人才的关键在于资金投入,如果缺乏资金投入,学术劳动力的社会平等、去种族化和去性别化的推进将难以实现,学术人员培养质量将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大学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开展高质量知识生产的能力严重不足,大学通过培养新一代卓越学者贡献于社会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能力也将会受限,黑人和女性参与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将会严重缺失。长期以来,南非大学学术人员待遇明显落后于其他社会部门同类职位,这是培育和留守未来学术人员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南非政府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确保学术职业平等和强化学术人才队伍建设,但仍存在严重的财政紧缺问题。如2011 年南非政府启动了“南非高等教育新一代学术人员国家开发计划”,明确了学术人员开发的目标、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战略举措,规划了国家和大学机构层面开发“全纳导向”的新一代学术人员的关键条件。[16]但由于南非政府财力匮乏,在大学学术职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这些明智的战略举措难以落实。

四、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多样化分层体制初步形成,但仍未完善

传统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下的种族歧视以及阶层、种族、性别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塑造了南非不平衡的高等教育体系。基于“种族隔离”意识形态而构建的南非高等教育体制,是为殖民化和种族隔离社会中的主流种族、民族、语言群体准备的,如历史白人高校(historically white institutions)和历史黑人高校(historically black institutions)之间的历史性差异本质上就是“种族隔离”在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再生产物。这种种族化结构差异在大学学术研究、教师队伍、入学机会、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表现出对历史黑人高校的不利。1994年,南非高等教育体制包括21 所大学、15 所技术学院、120 所教育学院、24 所医学院和11 所农学院,这些高校在学术质量、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1994 年“宪法民主制”建立,所有南非高等教育机构都需要从种族隔离制度中解放出来,使其服务于新的社会目标。1997年,政府白皮书《高等教育转型计划》中指出:“传统公立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存在严重缺点,即高等教育体制在实现其发展目标上缺乏灵活性;主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和数量进行优化评估,满足高等教育体制转型目标。”[17]对此,南非政府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对其使命和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推动了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机构使命和教育项目的多元化。从整体看,1994 年后,南非政府从两条路径实现了对新型高等教育体制的创建。两条途径是高等教育机构重组和高等教育机构资格重新认定。在这次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成效不佳的教育学院被迫关闭,有一定成效的教育学院则并到大学或技术学院;一些大学和技术学院后来又重新并为目前的11所传统大学(主要提供学位教育)、6 所综合大学(提供学位教育、文凭教育和资格教育)和6 所技术大学(职业导向)。随后又成立了两所不属于大学级别的省级“高等教育学院”(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2013 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94 年后高等教育机构重组旨在创建一个层级化、多样协调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体系更加适应南非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高等教育分层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在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存在分层的合法性质疑,即高校分层和多样化的政策可能持续引发“有利”和“不利”的历史格局。另一方面,在“如何分层和采取何种机制实现南非高等教育分层”上仍存在诸多争议。即便分层的价值意义已被人们认可,但在实践上,仍存在机构同质化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都按照统一标准追求研究型大学。因此,南非高等教育要真正实现其科学分层,必须解决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能力建设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历史黑人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并为农村贫困人群和工薪阶层黑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学机会。南非政府2012 年《中学后教育与培训绿皮书》就指出:根深于不平等的多样化大学体制是种族隔离教育政策的必然产物,尽管南非顶级大学享有一定国际声誉,但历史黑人大学仍持续面临严峻的财政、人力、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资源限制。[18]对此,南非2014 年《中学后教育白皮书》就高等教育分层问题提出了新的治理工具。白皮书指出:应积极看待高等教育合理分层,它是确保高等教育体制多样化,为所有南非公民提供接受多种形式教育机会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使所有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国家不同发展需求准确定位的最有效途径。[19]在具体指导原则上,白皮书提出:坚持机构连续体———从大规模一般本科教育机构到专业型大学再到研究密集型大学;每所机构都必须有明确使命;任何机构所提供的教育项目都不应该固定不变,而是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实行动态调试;为资源欠缺机构提供必要发展性资助。[20]由此可见,建立更加合理的多样化分层体系是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

五、高等教育认识论发展———机会均等得到共识,但深层认识问题依然突出

从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看,早期主要强调学生入学和学习机会均等,在20 年发展过程中,机会均等理念已得到普遍共识,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仍存在深层的文化哲学认识论问题。在民主化进程中,南非高等教育转型的核心挑战是父权制、知识殖民化和种族化历史遗产。南非著名学者杜托伊特(Du Toit)教授认为,殖民的和种族的话语秩序在南非根深蒂固,这是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威胁。他将这些话语秩序与高等教育组织文化和学术自由相结合指出:以殖民化和种族化话语秩序为特征的历史文化将会阻碍“对知识话语共同体的赋权”(empowering intellectual discourse communities),机构文化的持续转型是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21]对此,南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需要对其大学予以“去殖民化”“、去种族化”、“去父权制”、“去性别化”,需要解决这些复杂过程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深层哲学问题,涉及大学学术研究、学习与教学、课程等各知识领域。其中最核心问题是,南非高等教育认识论是典型的西方主导型而非南非自治认知范式,急需创建真正尊重和包容多样化的大学组织文化(不论阶层、性别、国籍、语言、信仰等)以及大学发展认识论的多元繁荣空间,从根本上消除认知思维上的“霸权主义”倾向。

这些关于南非高等教育领域社会隔离和全纳的认知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入学机会均等和学习成功层面的认识,深入到大学组织和学术文化,以及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与学习、教学、课程开发、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认识论深层哲学问题。对此,南非著名政治学家曼达尼(Mamdani,M)列举了当前南非高等教育发展一系列认识论问题:高等教育知识空间主导性话语秩序在历史上是如何生成和再生的?这些主导话语秩序对高等教育领域社会融合、社会正义以及对人权尊严的肯定、对多样性的尊重等方面有何意义?高等教育领域主流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去种族化、去性别化和去殖民化”?高等教育领域主流文化对学生学习以及社会平等有何影响?这些主流文化对未来学者的性别和种性平等发展有何影响?当前高等教育认知文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大学组织改革有何意义?[22]这些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会对南非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六、结语

从1994 年到2014 年民主化进程的20 年间,南非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呈现出持续进步的发展态势,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公平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有质量的公平”正成为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追求。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南非高等教育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本科教育虽然在学生入学率、毕业成功率都有明显提高,不同性别、种族之间的差异有所缩小,但种族之间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不同种族、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仍较大。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生在性别和种族上分布的民主化程度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相对于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南非研究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仍较低,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极度匮乏。在大学科学研究方面,学术职业性别、种族差异渐趋缩小,但由于资金缺乏而导致学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重挑战。在高等教育体制发展方面,为加快民主化进程,近年来南非政府对其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综合改革,初步构建了多样化分层高等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但并未真正解决历史黑人等处境不利群体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力建设问题,仍需面向所有学生进一步完善多样化分层高等教育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确保公共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充分性。

从南非民主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与问题看,处理好数量、质量、公平、体制和认识论的逻辑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发展的“量”是外延,“质”是内涵,“公平”是途径、体制是保障、认识论是导向。高等教育发展是这五者有机统一的逻辑结果,即要提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整体质量,需要在科学认识论指导下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有质量的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和必然选择。学术研究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本原。然而,高水平学术研究需要高层次学术人才,这就为大学学术职业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其中学术职业性别、种族不平等性是导致南非学术职业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层学术职业女性缺失、性别失衡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高层学术职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高等教育体制分层化和多样化是满足不同学生群体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平等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基本趋向。在民主化进程中,既要关注浅层教育不平等现象,更要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这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成功与否的重大指导思想问题。同时,南非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归因于财政紧缺。近年来,南非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但由于财政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许多战略举措难以实施。因此,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有科学的战略规划做政策保障,更要有充分的财政投入予以支持。

摘要: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南非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民主化进程中,南非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教育入学率和公平度有所提升但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公平度有所提升但规模仍显不足;大学学术职业平等性增强但资金短缺严重;高等教育多样化分层体系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得到共识但深层认识论问题依然存在。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处理好数量、质量、公平、体制和认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给予充分财政支持,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城镇化的成就与问题 篇3

城镇化包涵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来讲,城镇化既指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的扩大,又指非农产业和人口聚集上形成新的城镇,城镇数量的增加;从质的方面讲,城镇化表现为人口流动变迁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布局向城镇转化,社会经济进一步集约化、现代化。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的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城镇常住人口指居住在城镇或集镇地域半年以上,享受城镇设施服务,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的人群(不以户口性质计算)。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数量增加

194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0.64%。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6.59%,比建国初期增长了35.95%,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0.59%。中国仅用了60年左右完成了英美一个世纪完成的城镇化,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飞快。1949年,中国的建制市只有69个;2010年,中国的建制市已有655个,我国的中小城市数量也已经达到2160个。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带动郊区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统筹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城市化发展格局。

城乡关系更加紧密,形成城市集群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城乡人口的流动,模糊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的界限,城乡关系更加紧密。城镇化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周围城镇为辐射的城市集群,促进经济中心的形成和繁荣。例如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集群地区,以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14%的人口,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增强,社会保障增加

全国城市用水、燃气、污水处理、城市绿化、公共交通车辆等公用设施建设增加,服务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制进一步改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医疗制度覆盖面增加。

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灰色城鎮化问题严重,农转非人口没有真正市民化

中国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这说明中国有近1.28亿人生活在城镇中,却没有城市户籍,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待遇和权力。可见中国的灰色城镇化比较严重,城镇化质量不高。有很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虽然在城市居住,但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生活方式没有转变,农转非人口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城镇化可持续性差

长期以来快速的城镇化增长,是一种低成本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土地、廉价获得劳动力之上的,环境长期承载严重压力,城市建设中对于资源使用不当,遗留了诸如房价虚增、资源匮乏、劳动力价格持续增长等一系列问题。以上问题说明高的城市化率是不能持续的,以牺牲了农村、土地、资源为代价的城镇化必然会放慢速度,进行平衡和调整。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市化率会达到55%左右。截止2010年初,中国的人均GDP为3734.8美元,但是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46.59%。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GDP增长率和非农产业增长率。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会对产业协调、扩大内需、城乡统筹等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下降

中国很多大城市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交通拥挤、空气污浊、房价飞涨、资源短缺、物价昂贵等。城市中出现了购物难、上学难、找工作难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使得这些城市的生活质量急速下降。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增快了城镇化进程,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压力,提高了城镇的整体生活质量。

总之,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要在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选择性的借鉴国外优秀的城市化经验。对于美国城镇化中后期出现的郊区化现象和拉美出现的贫民窟等现象予以警惕,不要一味追求速度,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关心农转非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可持续的发展城镇化。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问题 篇4

中国企业列入世界500强数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绝大部份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之中,中国独特技术引进策略,有大量同类企业,形成市场竞争。在几乎每个行业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输于其他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条件比较好,在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进行,80年代迅速扩张,出现重复引进和生产过剩,80年代末-90年代,经济遇到两次大下滑,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陷入困境,各地大规模出售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很多企业的品牌和技术价值散失。中国经济转变成三资企业的出口经济为主的经济,他们为外国生产产品,不注重内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抓大放小,发展大型资本密集企业,脱离企业办社会。但是,一个是地域上一刀切,内地国有企业是当地经济核心,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纺织企业仍然能赚钱。改革之后,当地经济衰败。很多企业原来的学校,医院,基础设施没有很好接受,使得当地社会福利大幅度下降。国有企业战略不是很全面,未从地方经济和公共服务上全面考虑,因此进度过快,方式粗暴。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引起公众广泛争论。

建立现在企业制度,对产权问题的强调,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最大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和经理利益不一致,短期化,制度落后,同时内部没有力量和制度监督。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公司诞生,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企业主要问题。私人所有制企业也有同样问题,企业主拥有企业,但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管理企业,这几年来几起重大药物事故,是新企业主压低收购国有企业的成本造成的,也有是国有企业压低成本缩短工艺流程造成。私人企业比国有企业优势在于,对经理阶层监督和激励上花时间比较多,对工作业绩有高回报,否则解雇。

国有企业的激励和监督不足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少,失败多。除了垄断企业外,多数企业越改越死。国企改革流于为改革而改革,有了改革者的名誉,为自己增加升迁资本和消除对自己的监督力量。

1没有形成现代的激励和控制制度,追求短期利润和低负债透支了企业未来,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国有企业过于迅速丧失市场份额,而占用国家资源和银行贷款地位不相称。

企业内部为分配大饼,不断发生争斗,很难平衡。落后的新酬制度,企业采用预算制度分配各类成本,沿用了落后的包干制度和计划经济的 分几类工的定岗定编制度,实际上按照身份,不是按照员工知识和努力与企业利益一致的程度,编制外和编制

内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在社会保障、向上发展(入党升职培训)等方面也难以享受到平等待遇。

2 企业改革矛盾重重监督缺位,竞争性企业,汰弱,增资,技术改造,身份转换。但是多数会不久就失败,内部腐败是主要原因。垄断企业每次改革都是压缩成本下进行,利润能带来升迁的资本,为了保持自己阶层的收入水平,就按照身份和岗位分配进行,因此改革根本是腐败和不公平的,客观上带来一个低效的企业。每次改革,淘汰能力差的,没关系的,实际上是没关系而工作态度好很容易被淘汰,工作能力强与否还不是领导说了算?!最终保留的是有关系,增加的都是有关系的,企业效率大幅度下降。都是自己人,企业内监督没办法了,随后很容易发生腐败案件,以后增资和技术改造都化为乌有。有的企业改制之后,几乎换了新人,新人知道什么呢,没两年企业就垮掉,企业资产被席卷一空。就是企业管理者本身命运又好吗?好的用不正当得到的钱去炒楼,不好的被双规和判刑,几家子都完了,流亡国外过着提心掉胆的生活。

3 企业内耗扩大。

身份转换,变成合同制员工,外聘低工资的新人。企业通过双轨用工压低成本,员工按身份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同样的劳动付出,薪酬可能相差一倍多。整个企业有多种身份员工,透过表面会发现身份代表着不公平的分配,没有正式身份的被称为农民工或白领民工,工资和福利差距巨大。比较时髦的企业变相分为不通类型的岗位,开始是A类经理岗,B类管理岗,C类技术岗,D类生产岗,最后竟然发展到十几类,还不公开,像印度种性制度,在分配上逐渐形成身份待遇差距,高能力或者工作勤勉的低等级员工被剥削,科研项目之中外聘人员干了相当关键工作,但是不能署名。形成独特的政治和文化。

内部高度政治等级化,这种身份和岗位分配是基于关系的分配,甚至传统上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分配也被逐渐消除,党和工会逐渐弱化,党工团管理部门越来越小,干部储备制度形同虚设,丧失了监督,必然是腐败和低效。这种等级化下,对环境变化反应缓慢,在市场竞争会很快中失败。以前国有企业上下级之间关系没有现在这样紧张,现在干部保护措施非常严密,这证明有极高的内耗,企业内部的公平才有低的成本和高效率。

虽然市场上竞争优势和低劳工成本,垄断企业和资源企业掩盖了不少弊端,但是腐败大案、玩乎职守的有大量伤亡的工业事故案件、购买金融产品失误接连爆发,在内部监督,干部素质和专业素质上不断下降。未来令人担忧

企业众多,规模小,产能过剩。企业产业升级速度很慢,企业陷于价格竞争之中,对产品开发投资不足,模仿期比较长。

企业内部部分员工高工资引起全社会反弹,一个正式抄表工年薪10万,其他身份员工年薪1万,甚至超过非正式身份的高学历员工,企业内部价值观与社会普遍价值观严重违背,央企地王成为众矢之的,将难以长久。

成就与问题 篇5

我国碳权市场发展的成就

根据《京都协定书》的规定, 我国是“非附件Ⅰ”国家, 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进行强制减排。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国依然积极参与国际节能减排工作。我国参与碳权交易主要是通过《京都协定书》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的CD M (Clean D evelopm ent M echanism, 清洁发展机制) 交易机制, 即我国采用节能减排技术,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并获得相关组织如联合国CD M执行理事会 (EB) 认证、获得CER s (核证减排量) , 然后将获得的CER s卖给负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自启动CD M交易机制起,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CD M交易。我国获得联合国CD 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项目, 2005年有3个、2006年有33个、2007年有113个、2008年有222个、2009年有638个、2010年有953个;截至2012年5月, 我国成功注册的CD M项目达2025个, 占注册项目总数的48.5%, 预计CO2减排量5.6亿吨, 占注册项目预计减排总量的59.67%, 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洁发展机制的主要供应方 (见图1、图2) 。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网站数据整理)

为了更好地推动碳权交易的实施, 我国各地都开展了碳权交易试点, 并建立了环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已与纽约—泛欧证券交易集团Blue N ext交易所及其他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与欧、美、亚三地的合作, 帮助我国卖家实现“发现买家、发现价格”;同时还发布了第一个自愿减排量 (V ER) 标准———“熊猫标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了迎接“世博会”, 启动了“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平台;天津排放交易所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CO2温室气体测量、报告、核证体系, 减排和交易体系。自2009年开始, 厦门、深圳、浙江、江苏、天津、湖北、湖南等省市也纷纷筹建碳权交易所, 或争取把我国的碳权交易市场设在当地。截至2012年底, 我国已建立了10多个涉及碳权交易的环境交易所。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关资料整理)

我国碳权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CD M交易、开展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产权交易所的过程中,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获得了一些经验, 但是从国家整体看, 碳权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1.CD M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 我国目前参与注册的CD M项目结构不合理、相对集中。从截至2012年5月注册的CD M项目结构分析看, 我国的CD M项目集中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H FC23三大优先领域, 三大优先领域的相关项目占全部注册项目的90%以上, 而垃圾焚烧发电、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则分别只占全部项目的0.2%。截至2006年底, 在我国已注册成功的CD M项目中, 大部分项目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项目, 包括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天然气发电项目等。

从区域分布看, 在这些已注册的项目中, 项目过度集中在大型工业基地。我国清洁机制发展网站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5月, 八个省的项目所达到的减排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 内蒙古为8.63%、江苏省为8.58%、四川省为8.54%、浙江省为8.44%、山东省为6.65%、山西省为6.55%、辽宁省为6.322%、云南省为6.20%, 共占全国减排量近60%。

(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2.定价权缺失

尽管从2005年开始, 我国已成为全球CD M一级市场的最主要供给者, 但是由于我国未承担强制的减排义务, 政府和企业也未充分地认识到碳排放资源的价值, 因此我国出售的CER s价格显著偏低。2008年, 我国的CER s售价为每t CO 2e11.70~16.08美元, 不仅低于全球CD M二级市场均价, 而且远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CER s售价、全球CD M二级市场均价和全球配额交易市场均价, 处于价格弱势地位。

3.交易主体的认识不足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一些碳权交易场所, 但是实际进行碳交易并不多, 也不具备完善的交易体制。我国政府和碳权交易的企业, 对碳减排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许多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期的国外技术, 却未认识到2012年以后, 我国需承担减排义务。而国际市场上的碳价格, 必定会在以后各时期中水涨船高。随着碳减排成本不断增加, 我国企业必然需要购买CER s。当我国企业需要购买CER s时, 就会面临数倍甚至十数倍于今天的价格。

4.交易中介机构缺乏

我国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参与非常少, 对碳金融的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项目开发、审批等并不熟悉, 也很少为企业提供碳权交易的服务。我国缺乏一套减排量检测方法和原则、规定流程、评定机构和规则限定体系, 一个CD M项目从申请到批准最顺利也需要3~6个月时间。我国虽然是最大的碳排放资源国, 但是由于缺乏中介机构, 许多企业对国际碳交易准则不熟悉, 因此受到国外标准的约束, 很难进行权益交易, 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例如, 在2009年EB第51次会议上, 我国有10个风电CD M项目被拒绝, 其理由是我国调低风电上网价格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投资动机改变, 究其原因, 是对CD M项目标准的理解差异。

5.交易对象单一

现阶段我国最多参与碳权交易的是CD M市场, 此外还参与了碳基金运作、碳能效融资项目, 以及开发碳结构性金融衍生品。但CD M市场上的交易, 我国大部分是出售初级的CER s, 再经欧美金融机构包装以高价在CER s二级市场上卖出。因缺乏完善的碳交易市场, 我国的碳权交易局限于单一的产品中, 而未涉及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碳远期合约交易等创新产品和衍生产品。

6.交易政策不完善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与国内交易现状相配合、与国际交易体制接轨的碳交易市场体制, 致使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受制于发达国家, 遭受联合国CD M执行理事会的不公平待遇。在我国2005年出台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中, 对企业参与CD M项目交易的具体细节尚无规定, 更没有相应条款针对外国买方以保障本国业主利益不受损害。我国也未建立完善的关于碳权交易的法律法规, 导致企业在国际碳交易中还要依赖买方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法规, 使得企业在遭遇国际纠纷时处于劣势地位。

建议

1.完善价格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的本质就是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 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 实现以最低的减排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 只要产权明晰, 市场竞争、自由的权利交换就会重新配置资源, 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因此, 应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价格机制, 逐步实现国际国内统一的交易市场,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价格。

在发展碳现货市场的同时, 还要大力发展碳期货市场, 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指导现货交易, 为国家和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 从而实现边际排放成本低的企业转移自身富余的碳排放权, 而成本较高的企业则要购买排放权, 这样碳排放权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要激励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 降低排污成本, 减少排放量, 保障碳排放市场机制在有效率的竞争中逐步完善。

2.培育碳交易中介, 构建碳金融体系

(1) 大力支持本土D O E发展。D O E是CD M项目中的独立第三方认证机构, 其数量不足已成为国际CD M发展的“瓶颈”。目前, CD M执行理事会取消了见证审评的过程, 改为申请机构先获取D O E资质, 再实施项目进行绩效评估, 加快了D O E的审批速度。我国应借此机会, 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等方式, 鼓励本土机构向D O E发展, 以发挥本土D O E在审定和核查国内CD M项目上的优势, 加快CD M项目注册和CER s签发速度, 提高CER s的市场流动性。

(2) 鼓励国内机构对接CD M二级市场交易。通过政策倾斜, 鼓励国内企业包括商业银行, 在“附件Ⅰ”国家注册投资公司或设立碳基金, 取得相关资格后, 以境外买家的身份参与国内CD M项目和国际CD M二级市场交易, 尽可能地消除国内国际CD M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 为国内CD M参与企业争取最有竞争力的CER s定价, 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3.界定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 完善碳排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

法律约束是企业合理排污的有效制约因素。目前, 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现行法律法规, 基本都是针对环境和有害气体而制定的, 而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及约束大多从政策角度进行管理。因此, 我国推行碳交易制度必须制定《碳排放交易法》, 从法律上明确界定“碳排放权”的含义, 予以法律保护。只有在法律上明确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 界定其稀缺性、排他性、可交易性, 才能使碳交易市场制度具有法律基础和保障。要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机制的建设, 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许可证发放机构、排放权交易机构等, 并规范其运作。还要准确监测所有排放单位或设备的排放情况, 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的先决条件。

摘要:在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下, 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笔者从我国碳权市场建设的背景入手, 分析了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成就、碳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我国碳权市场,成就,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1 1.

[2]王玉海, 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1 1) :57-63.

[3]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7.

[4]周艳, 韩文龙.建立我国完备性和竞争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基于对比分析的视角[J].企业经济, 201 0 (8) :51-53.

成就与问题 篇6

一、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取得的成就

(一)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各校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成果:演讲、做游戏、做表演、拼图、画图, 开展竞赛。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上,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生命场, 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中, 教师主要是讲解或者勾画知识要点, 而学生只是听课、做题、死记硬背。这样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做小动作、说话, 甚至有的学生公然睡觉。高效课堂倡导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展示、评价等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是小组合作学习, 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学习和学习评价。各个组员各负其责, 互相协作, 共同学习, 学生根本没有打瞌睡的时间。为了本组优胜, 优秀的学生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学习差的同学也会努力拼搏, 展示自己的风采, 这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 脸上也有了灿烂的微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三) 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践, 教师提升了教学和教研水平, 进一步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 教师的课堂角色变了, 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 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课堂实践过程中, 教师经常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 教师课前说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反思, 尤其在评课过程中不仅反思自己的课, 而且也反思别人的课, 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意义, 增长了见识和经验, 拓宽了教学思路, 提升了理念和素养。

二、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 部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完善

为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学校都构建了自己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但由于矫枉过正, 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教师点拨精讲, 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广泛涉猎各校、各地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关理论, 不断完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准确把握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二) 课堂时间紧张

1.很多学校是以导学案为载体, 建设高效课堂的, 但是部分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内容太多、难度大、不会取舍、删繁就简。因此, 教师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做到内容繁简适当, 难易适度。

2.没有做到“精讲”。有的教师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讲解, 甚至重复学生讲清楚的内容, 总担心学生掌握不够。因此, 教师要认真倾听、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 打好精讲的腹稿。精讲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 重在点拨;学生讲清楚的内容也不要重复, 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预习、拓展延伸, 反馈检测等环节处理不当。所以, 如果教材内容太多, 可以灵活的处理有关教学环节。如对“自主预习、检查”“反馈检测”两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分别在课前、课后分组完成;归纳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来做。

(三) 主体与主导关系处理不当

教师的新课程标准理念贯彻不到位。有些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了, 新理念也确立了,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不放心, 生怕一个知识点没讲透, 喜欢多讲, 这样就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往往矫枉过正, 上课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 却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 忽视精讲点拨, 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是主体, 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点拨精讲, 教学效益又受到了影响。所以,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 并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讨论情况确定哪些内容该讲、那些内容不该讲, 准确把握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四) 课堂评价不够完善

1.有些教师为评价而评价, 成为评价高效课堂的点缀和装饰。其实, 教师如果把导学案设计科学合理, 课堂上又有高超的点拨技巧, 学生在课上也有精彩的展示, 师生随机精彩的点评, 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教师的评价要有用实效。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上下功夫, 要根据学生的表现, 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鼓励学生。

2.课堂评机制不科学。课堂评价在课改的某一时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 实践新课堂评价的多元化理念。但这种评价在课堂上实施很不切合实际, 浪费了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 我们应该安排在课后进行。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既要倡导定性评价, 又要提倡定性评价, 既要关注过程的评价, 也要关注结果的评价, 既要采用个体评价, 又要采用捆绑式评价。在新课堂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要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茅盾的文学翻译生涯与成就 篇7

一、茅盾的文学翻译启蒙

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 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风景秀丽, 人文荟萃, 为成就茅盾日后精致细腻的笔锋和开阔宽广的胸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1904年, 茅盾进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 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 少年时代的他兴趣爱好非常广泛, 尤其喜欢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一天放学回家, 茅盾在杂物间发现了一部木版刻印的《西游记》, 尽管该书已经相当破烂不堪, 甚至有的章节字迹都因为长年磨损而模模糊糊, 但是, 他依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 抱着这本《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样, 利用课外时间, 茅盾熟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以及《儒林外史》等古典文学名著, 文学水平大有长进, 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化和开展文学翻译打下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实际上, 在阅读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时, 茅盾并非只是简单地浏览翻阅和看看热闹, 而是深刻领会书籍当中讲述的观点道理, 这也因此使得他在读书时能够具有一种非同常人的记忆本领。及至1926年的某天下午, 开明书店的老板章锡琛宴请茅盾、郑振铎以及夏丏尊等人一起吃饭。酒至半酣之际, 章锡琛说:“吃清酒乏味, 请雁冰兄助兴。”茅盾酒兴正浓, 便说:“好啊, 以何助兴?”章锡琛说:“听说你会背《红楼梦》, 来一段怎么样?”茅盾欣然表示同意。于是, 郑振铎便拿过一本《红楼梦》, 并随意点了一个章节, 结果茅盾一口气竟然背了半个多小时, 几乎一字不差, 同席者无不为他异常惊人的记忆力所深深折服, 连连叫好。

1913年, 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大学新的生活为他开启了一扇知识学习的广阔之门。早在植材小学读书之时, 茅盾曾使用英国人纳司非尔特编的英文文法读本, 英文基础较为扎实, 到了中学阶段, 他的英文成绩依然相当优异, 总是名列前茅。进入北京大学之后, 茅盾遇到了许多讲授文学课程的中外知名教授, 其中国内教授包括讲授国文的沈尹默、讲授文字学的沈兼士以及讲授中国历史的陈汉章等, 而外国教授一般则来自欧美等国, 也具有较高的施教水平。一次, 为茅盾所在班级讲解司各特《艾凡赫》的外籍教授由于担心学生听不懂自己关于该部作品的英语解释, 便试着想采用他刚刚学到的蹩脚的北京话去讲解文章, 这反而搞得听课的中国学生有些莫名其妙, 不得其解。于是, 在一张纸条上, 茅盾直接用英文写道:“请您还是使用英语为我们解释课文吧。”当看到茅盾递交的纸条之后, 授课的外国教授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他长舒了一口气, 随之改用英语为大家讲课, 这使得师生双方之间都感受到了交流的便利与愉悦, 提高了授课和学习效果。对于外国文学, 茅盾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并且善于向优秀的外国教授主动学习和请教。有一个学期, 一位年轻美国教授为茅盾所在班级讲授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课, 这位美国教授从师范大学毕业, 因此其教学方法安排得当, 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为此, 茅盾向自己好友谈道:“这位美国教授最受我们的欢迎啦。他教我们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 先后教了《麦克白》、《威尼斯商人》和《哈姆莱特》, 讲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之后, 他又指导我们作英文的论文, 但在授课时他并不按照一般先写叙述、描写、辩论等传统英文教法, 而是出了题目让我们自由发挥。”受到这些善于教学的中外知名教授的指导, 茅盾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也为他日后从事文学翻译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茅盾的文学翻译实践

1916年8月, 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学翻译实践活动。一天, 在翻阅商务印书馆刚刚出版发行的《辞源》后, 茅盾给总经理张元济写了一封信, 指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 文化突飞猛进, 政治、经济、科学三者日产新词, 即如本馆, 早已印行严译《天演论》等名著, 故《辞源》虽已收进‘物竞天择’、‘进化’诸新词, 但仍嫌太少。此书版权页上英译为《百科辞典》, 甚盼能名实相符, 将来逐年修改, 成为真正的百科辞典。”这种远见眼光和高明见解令张元济着实惊喜, 他便让编译所所长高梦旦安排茅盾与所里的老学者孙毓修先生合作译书。闻听此言, 茅盾蓦然想起, 自己在植材小学读书时, 学校曾奖励给他一本《无猫国》, 该书的编译者正是孙毓修, 心里自然也涌起一股暖意。起初, 茅盾与孙毓修合译的是卡本脱的《人如何得衣》。接受翻译任务后, 仅用三四天时间, 茅盾便按照孙毓修的文笔风格翻译出了该文其中的一个章节, 孙毓修阅后大喜过望, 说:“真亏你, 骤然看时仿佛出于一人手笔。”又说:“你再译几章, 会更熟练些。”这本出版时书名为《衣》的作品翻译完后, 茅盾又翻译了《食》、《追》等两本书籍, 均由商务印书馆付梓出版, 这便是茅盾最早的译著作品, 也使得他成为中国文学翻译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1]22。之后, 《学生杂志》主编朱元善找到茅盾, 邀请他为《学生杂志》翻译点科学小说, 茅盾遂通过个人从涵芬楼图书馆获取的英美旧杂志中找到的些许材料, 编译成一篇名为《三百年后孵化之卵》的文章, 随后发表在《学生杂志》1917年第一期之上。接着, 茅盾又与胞弟沈德济合作编译了《两月中之建筑谭》、《二十世纪之南极》等一些科学小说类的通俗读物。1919年起, 具有进步思想的茅盾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俄国文学, 并通过各种渠道“搜求这方面的书”。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爆发前夕, 茅盾在《学生杂志》上曾发表了《托尔斯泰与今后之俄罗斯》一文, 以个人对俄国文学的深刻理解而敏锐指出:“俄人思想……决将受其影响, 听其支配。今俄之Bolshevism (布尔什维主义) , 已弥漫于东欧, 且将及于西欧, 世界潮流, 澎湃动荡, 正不知其伊何底也。”由此,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推动下, 茅盾一发而不可收, 他向国内读者翻译和介绍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比如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家里》就是他首次采用白话文翻译的小说之一, 并且“尽可能是忠实于原著的”[2]125。在《近代戏剧家传》的长文里, 茅盾则向国内读者介绍了契诃夫、比昂逊等34个作家的概略情况。1920年起, 通过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等形式, 茅盾广泛开展文学理论探讨、文学理论批评和外国文学翻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仅1916年至1948年, 茅盾发表的译著约240余篇, 译作涉及30多个国家和150多个作家, 在国内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茅盾的文学翻译思想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 学贯中西、精于文辞的茅盾并非纯粹为了翻译而翻译, 也没有丝毫哗众取宠和沽名钓誉的行为, 而是带着极为明确的目的性的。首先,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有助于改造和革新人们的心灵。茅盾曾说:“文学是人精神的食粮……不但使人精神上得相感通, 而且使人精神向上, 齐向一个更大的共同的灵魂……然而这是重大的工作……我觉得翻译文学作品和创作一般地重要, 而在尚未有成熟的‘人的文学’之邦像现在的我国, 翻译尤为重要。”他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 期待从外国文学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 以促进对国内民众旧有的和封闭的“国民性”的改造。其次,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有助于推动和加强民族文学的发展。茅盾曾说:“我们翻开各国文学史来, 常常看见译本的传入是本国文学史上一个新运动的导线”, 还说:“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 对于我国新文学的发展, 是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的”, 他呼吁引进新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以推动国内文学的蓬勃发展[3]127。再者, 茅盾认为文学翻译也有利于促进和延伸国际文化间的良性交流。茅盾曾说:“ (翻译) 可以增进对世界各国人民历史传统和他们的生活与斗争的深切了解”, 因为任何文化“都决不能脱离历史的和世界的联系, 而孤立地创造出来的”, 他号召国人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学作品以丰富对人类精神文化的认识。茅盾的上述文学翻译思想, 目前仍有需要我们精心感悟和实践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任晓晋.茅盾翻译活动初探[J].外语研究, 1988 (4) .

[2]甘露.茅盾文学翻译思想的文化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8 (6) .

成就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8

关键词:数学经验;学习策略;数学学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85-2数学经验、学习经验一直是新《课标》重视的内容,总目标明确提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经验的获得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积累、提炼并加以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一、自主学习,在探索中积淀数学经验

【教学片断一】

(一)利用线段图,表示题意

1.出示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初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和复习题比较一下,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生:小春和小宁的张数都不知道。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不知道的数量叫做未知数。这个题目中,小春和小宁的张数都不知道,就是有两个未知量。(板书:两个未知量)

(2)再读题,说说题目告诉了我们两个未知量的什么条件?

(3)师: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画图来表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2.指导画线段图。

(1)我们可以用线段表示小宁或者小春的张数。

师:先画谁?

生:小宁;小春。

师:都可以。我们不妨先画小宁。

(2)师示范画,学生在自备本上画小宁。

(3)师:小春的张数怎么画,你是怎么知道的?线段图上还需要画什么?

生:小春的张数比小宁多12枚,所以要比小宁画得要长一点;

生:线段图上还需要画两人一共有72枚。

师:我们可以用竖括号表示两人的总数。

(4)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师:像这样,用线段表示数量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图,我们叫做线段图。今天我们学习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线段图)

(二)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1)看了自己画的线段图,和同桌相互说说线段图表示的意思。

(2)师:观察线段图。看看题目中两个未知量有什么关系?

出示思考提示:

两人邮票的总数()12枚,就等于()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有多少枚。

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确定问题中存在两个未知数,并根据线段图得出这两个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小宁的邮票+小春的邮票=两人的邮票;小春的邮票-小宁的邮票=小春比小宁多的邮票,数量关系的理清,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把两人的邮票枚数和跟邮票枚数差加起来得到小春邮票的2倍;还可以将把两人的邮票枚数和跟邮票枚数差相减得到小宁邮票的2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独立思考,把数学经验转为策略

【教学片断二】

(一)交流方法

1.集体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并结合线段图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72-12=60(枚)72+12=84(枚)

小宁:60÷2=30(枚)小春:84÷2=42(枚)

小春:30+12=42(枚)小宁:42-12=30(枚)

2.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72÷2=36(枚)12÷2=6(枚)

小春36-6=30(枚)或小宁36+6=42(枚)

3.根据交流的思路,你比较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二)解答检验

1.师:解答得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检验?

生:可以“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

2.师生共同检验。

师:想想看,“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在这道题目里面,要分几步进行,为什么?

师:30+42=72(枚)这样检验行了吗?

生:还需要满足另一个条件:42-30=12(枚)

3.小结: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看得数是不是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

(三)形成策略

1.数学中,除了线段图,还有示意图等。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2.小结:画图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把已知条件表达到线段图中,利用线段图完整地表达题意,在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经验升级为策略:两数和加两数差=2个较大数;两数和减两数差=2个较小数。在这个过程中,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借图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

策略。抽象的问题→形象的线段图→策略方法,这一转换过程成功地替学生完成了思维的一次又一次飞跃,抽象→形象→抽象,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通过不同解答方法的分析及检验又生成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三、实际运用,使策略提升为数学学力

【教学片断三】

(一)书本49页练一练。

1.出示题目。

2.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虚线表示什么?

3.学生尝试解答。

4.集体交流,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5.比较:和例1相比,这道题目有什么特点?(没有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线段图更加清楚简明。

(二)练习八第1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先画图,再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

(三)练习八第2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和第一题比较一下异同。

2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四)练习八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比较和例题的区别。你能找到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解决,交流。

(五)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让生先尝试画线段图,交流线段图的画法。

学生解答,交流。

成就与问题 篇9

及对策

摘要:高中英语学业成就评价存在着目标片面、内容狭窄、工具单

一、效果功利化等问题。可采取评价目标科学化、评价内容丰富化、评价工具多样化、评价结果实效化等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业成就评价 问题 对策??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领域特别是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以考代评、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标准而夸大考试的作用、违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倡导的理念的现象。广大教师必须尽快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明晰现存的问题,找准对策,建构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发展要求的多元有效的成就评价方式方法。臂力论文网??

一、现存的主要问题

1.评价目标片面??

受传统课程设计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目标时往往过多关注知识目标,对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目标设计得比较单薄,对每个维度目标的内涵缺乏准确的、科学的界定和描述。没有对多维目标的本质的准确理解,就不可能构筑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语法教学,其教学目标便是掌握某项语法,评价目标相应定位为能做对与此语法相关的习题,但掌握一项语法往往需要立体、多样的教学任务,一维评价目标无法检测多种任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2.评价内容狭窄??

英语课程标准从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话题五个方面界定语言知识。但多数教师对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与测评仅限于语音、语法、词汇、功能知识,缺乏对灵活有效地运用话题知识的评价,导致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外在的和客观的,不能融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智慧。教师们忽视对语言知识的界定和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及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研究的教学和评价,导致了学习内容的偏离和更多的机械的强化练习。因此,教学评价就容易是机械的、低效的和不科学的。??

3.评价工具单一??

只注重传统的纸笔测试,形式上追求与高考试卷一样的结构,内容上多关注对知识记忆层面上的考查。不能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评价工具,就不能把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适时开发、使用和完善不同类型的评价工具,如各种调查表、访谈表、课堂观察表、学习档案等,就不能有效发挥评价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例如,一些高中英语教师自制的评价工具都是与高考形式完全一致的,这就意味着承担着不同功能的评价类型,都使用相同的评价工具。当这种单一的评价工具成为了万能工具时,它的作用就被扭曲和异化了,不仅不能发挥这种评价工具应有的功能,还将成为评价改革的绊脚石。??

4.评价效果功利化??

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业优劣的唯一标准,淡化对评价结果的质性分析。缺乏对成就评价应有的诊断、反馈功能的落实,就必然忽视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也必然不能实现成就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评价被简单地异化为选拔的工具,功利色彩严重,评价改革实施艰难。??

二、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五维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才可能落实,因此需要不同的评价手段、检测任务在情境中的落实,单一的评价类型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任务和多维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必然要求跟踪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能力形成过程进行评价和诊断,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教学是盲目和无序的。面对目前高中英语成就评价中的问题,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评价理念,英语学业成就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关注评价的过程,突出评价的有效性和多元性,研发科学实用的评价工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的作用。??

可采取以下措施建构英语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科学化??

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课程目标,这个定位是科学的。但这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落实多维度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1)基于话题背景,设计知识的学习线索。基于话题背景,知识之间很容易建立联结,教师可以采用brainstorming的形式调出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对线索的 捕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再把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外研版第五册第二模块A job worth doing为例,利用brainstorming方式,指令学生收集描写职业的形容词并要求学生至少写出8个可描写职业的形容词,有了这样的教学和评价指令,学生就可以马上行动,求助同伴,查阅字典,真正的学习便发生了。2)利用信息链,搭建迁移知识的平台,编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但部分之和不等于全部,语言知识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才能实现交际目的。不论是成绩考试还是能力考试都是抽样的、开放的,也可以说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可一步达成的,课堂教学中能落实的是为迁移的真正发生所做的准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资源特质,提炼依据主题核心的信息线索。例如,外研版第五册第二模块A job worth doing(工作的评判标准),建立围绕主题核心的信息链,所有围绕工作主题的材料都(或是部分)会围绕这些线索述写,学生在任何情境遇到这个话题,都有获取信息、识记信息的线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创设情境,提出指令;再提出要求即评价标准;此外,还需搭建互动平台,并在讨论、展示过程中落实评价目标。??

2.评价内容丰富化??

围绕语法、词汇等客观性知识设定的教学目标应是多维度的,这就需要多种类型的任务以落实多维度的目标,也就是需要丰富的评价内容。??

(1)关注过程,编制检测记忆、领会层面的试题??

记忆、理解层面的知识类型很重要,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在记忆和理解过程中为迁移做好准备再通过评价得以落实的教学内容。编制检测记忆、理解层面的试题首先要注意基于话题背景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外研版第五册第二模块的话题是职业,词汇学习涉及职业名称、描述职业的形容词等,语法是复习过去式、过去完成时和过去进行时(为学习分词做铺垫),功能是对过去事实的推断。可以分解任务,分层评价。可设计匹配试题检测学生对职业名称、描述职业的形容词的意义的掌握程度,可设计设置三空同一填空题,让学生在领会中实现记忆和检测。??

(2)立足多样,编制训练学生能力的评价内容??

教师在编制试卷时要设计微技能检测试题,如听力测试中的match和take notes,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的定位能力和速记能力都有很好的训练和检测,在这样的检测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会有渐进的提升。教师在编制测试题时,还可通过评判标准的述写,引导学生感知自己的不足和能力训练的方向,如检测学生对语篇的概括能力,正确答案是From the experience,he knows the way to success。两个主要评分点是experience和success,还需兼顾考虑得体的句式。这样的评分要求就不仅仅是对老师评分的要求,也是学生通过检测提升自己能力的导向。

3.评价工具多样化??

自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便开始关注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容、活动、动态过程,关注多元的评价方法,但如果要使评价科学有效,教师们还要研制和完善评价工具。常用的评价工具应包括自制测验、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档案袋评价等。

(1)自制测验??

教师自行编制的测验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设计和编制的测验,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测验,多用于平时教学中的学业成就评价,目的在于检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具备开发多种测验类型的能力,测验形式应灵活,呈现方式应多样。例如,教师需整合某一模块的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以编制检测记忆、领会层面的试题。??

(2)调查问卷??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的是第一手材料。它既可以是报告数据的研究,也可以是批评数据的研究,批评数据的研究即对已有研究的数据重新进行分析、诊断,得出新的结论,研究结果基于数据,而非基于文献。第二,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一般需要进行量化处理,以便找出规律性结论,但调查问卷的目的不是要找规律。第三,调查问卷是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所以需要很多人参加。调查问卷一般分为开放性问卷和封闭性问卷。??

(3)观察记录??

在英语教学中,观察记录的视角既可在认知领域,也可在非认知领域,还可在英语技能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事件、教学活动、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进行观察,也可对学生日常的阅读、写作、听和说的经历进行观察。观察可针对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观察某一个学生,可以推及到这个学生个人的具体困难,并与其他老师一起帮助他进步;也可观察一组学生;还可以了解全班的整体进度。??

(4)访谈记录??

访谈就是访问、谈话的意思。通过与被访谈者的口头交流,访问者把被访问者谈话中流露出的各种有用信息记录下来,作为评价被访问者某方面特质的依据。访谈一般是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基础上设计的,它是和问卷法、观察法相辅相成的一种评价工具。访谈记录一般分记三项内容:1)访谈目的;2)访谈内容;3)访谈结果分析。??

(5)档案袋记录??

档案袋评价源于国外的教育背景,具有传统评价工具不可比拟的优点。档案袋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能从多方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学校反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过程,还能指导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使用学习档案信息可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进行评价,学习档案能展示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是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

4.评价结果实效化??

学习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学习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可分为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评价的功能和用途对评价结果进行质性分析,以发挥不同评价类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安置性评价结果的实效化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安置性评价一般关注如下问题:第一,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下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五册第二模A Job Worth Doing为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是否已具备达到能够独立阅读这个模块的阅读材料的水平,这种评价可根据前一模块的后测来证明被测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学习下一单元的准备。第二,对于下一步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力和技能的培养。在初中和高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了许多关于职业和与职业有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但在英语课堂上正式接触有关职业这个话题的内容是从本课时开始,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并能够运用英语语言来陈述理由、发表见解或阐明立场,这些先前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都为本节课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教师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的掌握性前测来确定每个学生学习新的内容的能力。??

再如,诊断性评价的结果有利于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分词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但究竟怎么突破难点,需要通过诊断性评价诊断出学生的认知困惑。教师可以按类列出有分词结构的句子,让学生paraphrase这些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在paraphrase中暴露的问题,判断出学生对分词的困惑源于他们对不同形式的分词所表达的语言意义的误解,据此及时进行点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各种类型评价结果,能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程改革呼唤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业成就评价,但是,要实现真正科学地评价学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おげ慰嘉南祝邯?

[1][美]杰拉尔德.S.汉纳,佩姬.A.德特默.课程的情境适应性评价[M].王艳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崔允济.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Robert L.Linn&Norman E.Gronhnd.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8thEdition).??

浅谈民族唱法的风格与成就 篇10

一、民族唱法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民族唱法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几千年以来, 我们具有风格各异、情趣盎然的各类民歌, 56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本民族民歌, 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新中国成立以后, 民族唱法更得到长足发展, 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声乐演唱的优长, 又借鉴吸收了欧洲美声唱法的演唱精华。在尊重科学发声规律的前提下, 民族唱法努力求新求变, 在保持我国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原则上, 在高声区发音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 从而使民族唱法以崭新的风格自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足以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相媲美, 并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二、民族唱法的风格特点

民族唱法已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 这些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是:

1. 在演唱总体特点上, 主张声由情发,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含蓄蕴藉、亲切真挚、流畅生动、质朴自然。

2. 在嗓音运用上, 以真声为主, 混合适量的假声。

3. 在发声方法上, 共鸣腔调节适度, 排气量适中,

使声波在硬腭及口腔前上部振动较多, 声音靠前, 排气量虽小但部位深, 即所谓“气沉丹田”。在颤音幅度上比美声唱法要小。

4. 在语言上, 咬字吐字靠前, 语言表达亲切, 并明晰清亮。

5. 在音色上, 灵巧、秀丽、纤细、高亢、明朗、生动。

三、民族唱法的艺术成就

民族唱法的艺术成就, 是高层次、全方位、世界性的。

1. 高层次的艺术成就。

我国的民族唱法, 其演唱成就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尤其是演唱技巧的水平, 足以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一比高低, 各显千秋。例如彭丽媛演唱的艺术歌曲《珠穆朗玛》、《黄河泰山》, 阎维文演唱的艺术歌曲《再见了, 大别山》、《白发亲娘》等等, 无论是在长时值乐句的前倚音处理上, 还是在曲调大跳的连贯性上, 以及力度的对比上, 尤其是在曲调的婉转并富有戏剧性上, 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峰。

2. 全方位的艺术成就。

中国的民族唱法取得了全方位的艺术成就, 其一是体现出民族性特色, 例如才旦卓玛的藏族特色、克里木的维吾尔族特色, 均十分鲜明;其二是体现出地域特色, 例如郭颂、李高柔、李广仙、梁岚、张美薇的黑龙江特色, 郭兰英的山西特色, 也都十分突出;其三是在演唱曲目的体裁上, 也是全面丰收。在民歌方面, 著名歌唱家郭颂不仅演唱了传统的东北民歌《看秧歌》、《丢戒指》等, 还演唱了新东北民歌《新货郎》、《越走越亮堂》等, 在民族艺术歌曲方面, 涌现出宋祖英、彭丽媛、李双江、阎维文、刘斌、王宏伟、郁钧剑、吕继宏等一大批歌唱艺术家, 在民族歌剧方面, 王昆、郭兰英、王玉珍等人, 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世界性的艺术成就。

3. 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与民族唱法声乐艺术家, 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艺术影响。

其中的实例不胜枚举, 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歌《茉莉花》, 早在19世中叶就被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其作曲的歌剧《图兰朵》中, 从而在全世界传唱;又如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音乐教材。

上一篇:高速公路通行卡下一篇:奴隶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