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历四篇

2024-09-13

职业经历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干部经历,职业能力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 从2002年的141.8万, 到2014年的727万[1], 短短数年间, 增长了5倍。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必然导致竞争压力的加剧,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 单纯的学业成绩已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 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所重视, 职业能力测试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所谓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不仅包含专业技能, 还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个人在不断的锻炼学习中逐渐积累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甚至对培养他们职业能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次调查以杭州各高校的担任过和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共440名为调查对象, 目的就是调查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的方法途径, 研究分析在校期间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以期对大学生在校生期间职业能力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1 对象和内容

1.1 对象

以杭州各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有学生干部经历和无学生干部经历两大部分。

1.2 内容

(1) 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所处阶段、学历、是否有大学生干部经历。

(2) 参与学生组织情况。包括参与过什么组织、所担任的最高职务、担任学生干部时间、参与学生工作可以锻炼哪些能力。

(3) 职业能力提升情况。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

1.3 调查方法

(1) 采取自填式问卷方法, 以各高校毕业生以及在校就读学生为对象, 每个受调查者都进行独立作答, 当场回收问卷并在后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 个别访谈, 通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感悟与理解, 切实了解哪些职业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比较重要以及在校期间应如何锻炼和提高这些职业能力。

1.4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调研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 回收有效问卷440份, 有效回收率为91.7%, 其中: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为310人 (70.5%) , 无学生干部经历的为130人 (29.5%) ;在校生321人 (73%) , 实习生和毕业生共119人 (27%) ;男生184人 (41.8%) , 女生256人 (58.2%) 。

2.2 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

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 如表1、表2所示。

有无学生干部经验对下列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如图1所示。

学生干部经验对各项能力培养的影响, 如图2所示。

3 结论分析

本课题我们将大学期间的学生干部经历作为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学生干部经历对职业能力的影响。根据研究数据统计, 主要有以下两点结论:第一, 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各项职业能力方面相较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优势, 尤以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五个方面更为突出, 在人际交往和自我管理方面也具有优势但相较于上述5项能力不太明显。第二, 学生干部经历对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 说明担任学生干部可以较为全面地培养提升各项职业能力。由此我们分析认为, 在校学生干部经历主要能够培养大学生以下主要能力素养, 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产生影响。

3.1 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是各项职业能力的核心, 也是一个职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根据调查访谈得知, 作为学生干部, 需要全程参与班级、团学组织等举办的各种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拥有共同的目标是活动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具备团队意识, 精诚合作。久而久之, 个人的团队意识就会不断地得以加强, 而意识决定行动, 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会不断得以提高。以学生会为例, 一次活动的成功, 需要主席团的统筹协调, 各部门的全力配合等等。相反, 在这一点上, 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不大, 相应的, 这方面的能力就有所欠缺。

3.2 人际交往能力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 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接触不同的老师以及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 甚至一些社会人士。为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他们需要与这些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拓宽了人际交往圈, 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调查中也发现,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 不善与人交流的学生来说, 相较于兼职之类的锻炼方式, 担任学生干部经历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

3.3 创新实践能力

在大学校园生活中, 传统的学生活动已很难吸引广大同学的参与。所以如何推陈出新, 打造创新型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吸引同学的广泛参与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所以,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就得有担当意识, 需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 去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 自己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3.4 综合就业能力

综合就业能力除了上述三方面外, 还包括实践能力、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作为学生干部, 策划参与了诸多的学生活动, 实践能力不断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其次, 相对轻松的大学业余生活需要科学的自我管理, 组织参与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干部自身自我管理能力。与此同时, 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本身就需要较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4 结语

职业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关系着每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的提升。不可否认, 个人自身的先天条件与职业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后天的不断努力对于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大学期间的经历对学生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学生组织可以说是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训练场和炼金炉, 也是大学生思维创新的聚集地。担任学生干部经历是大学生很好地提升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创新实践、综合就业能力等职业能力的良好渠道。大学生应珍惜在校时间, 发挥主动性, 利用各种学生组织有意识的锻炼自己, 培养自己;高等院校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真正实现“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以便为自己的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伟大教育目标[2]。

参考文献

[1]刘常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

我的职业 经历等于财富 篇2

22岁那年,花儿一样的年龄,我中专毕业留校做文书档案工作。我学的是财会专业,但无法选择自己的岗位。每天孤零零一个人对着一排排档案柜,我也曾灰心过、沮丧过……好在我天生勇敢乐观,农村的黑土地培育了我宽厚的性格,短暂的失意之后,内心里生出—个最朴实的念头:前后左右都是我的老师,别辜负他们的信任,好好把本职工作做好。我所在的这一届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各方面表现突出拥有了这唯一的留校指标。我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5年中,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从文件分类、归档、组卷到上架,每一个细节我都认真对待,力求完美,力求删繁就简,方便查阅。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获得业务上的支持,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流程,使得我校档案室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从落后分子一跃成为先进单位。那一卷卷、一排排亲手整理的档案,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5年后,我接手了人事劳资工作。这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人事劳资工作总与各方面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单位每个阶段也总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看到换新人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老师又纷纷造访。人事劳资工作政策性强、原则性强且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只好把人事劳资政策手册带在兜里,一有时间就翻阅,熟悉政策的同时,核对每一个人的工资卡,认真解答每一个问题,积极想办法与人事厅、教委等相关部门请示和沟通。很陕,这些问题一一得到落实,我获得了同事们的信任。我知道,对于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是他们的命根子。每次薪资调整,我都万分谨慎,生拍出一点差错,事实证明,我做到了工资核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不出差错。我总是耐心地聆听老人们的诉求、喜悦和烦恼……他们也把我当成最知心的朋友。逢人就说:小王好!

2002年,我所在的中专学校被合并到一所大学。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学习,弥补文化底蕴的不足。当时,我已获得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证书,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我很想在实践中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就申请到所属美术分院(大专)做专职英语教师。经过层层考核,我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教师。教学工作与行政工作截然不同,备课的同时我背学生,我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英语基础,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他们过生日时,我发手机短信送一份鼓励和祝福;他们迷茫时,我跟他们畅谈^生理想与愿景;他们遇到学习难题时,我教给他们方法并与他们一道攻关。几年来,学生年终测评老师,我总是名列前茅。我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表扬或批评他们。有的学生晚上熬夜,上课打瞌睡,我就让他唱英语歌或是讲个小故事,让他清醒。然后开玩笑说:科学家已做过实验,能睡觉的人头脑聪明,智力一流。在和谐的气氛中,我教的投入,学生们学的开心。

一路走来,我不断回望,十几年,做过行政管理工作,当过英语老师,我始终遵循两个宗旨:敬业、精业。我的原始学历是中专,但我从不气馁,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学习,执着追求,坚守内心做人的真善美。在大学里,我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获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永不放弃”是我人生字典里熠熠闪光的四个字

重新回到行政岗位

2008年11月1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圆满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许,在博士硕士遍地流的今天,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一纸文凭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很多。它见证了我一路走来的艰辛,了却了我内心的夙愿。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杨光教授说,职场之初,一定要做好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职业生涯是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组织的价值取向一致,职场便成为个人价值及事业的承载和平台,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同时拥抱了组织文化,实现了个人和集体高度的和谐。

当我听到这番话时,内心是极其震撼的。如果我能早10年听到,早日规划,如今我一定会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我重新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术上起步太晚,无法取得更高的建树,而行政管理工作我已游刃有余。我思想素质过得硬,内心足够坚强,能够与时俱进,擅长于沟通与协调,待人接物也恰到好处。虽然我不具备有成为大师的潜质,但我自身系统修炼得很完善,我能适时根据外界变化调整身心状态,无大喜无大悲,用杨光教授的理论分析,这叫自身系统的改革;我勇于竞争,敢于博弈,能够主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善于否定旧平衡,适应新内涵,可以称作开放。一个能搞好自身改革与开放的人,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到身心健康,回报社会。2006年,我欣然接受了学院党委工作部的邀请,重新回到了行政岗位。

老黄牛

我所在的部门有一位如老黄牛一般辛勤工作的罗处长,年轻的同事很不理解她:马上要退休了,还事事不放心,亲历亲为,图个啥?

那时候我负责编辑学院简讯,罗处长也总是全程跟踪,有时候,稿件按她的意思修改之后,送到学院主管领导那儿审阅,主管领导往往不满意,等我弄明白主管领导的意图修改之后,她还要较真半天,我心里真着急。每一期简讯,都搞得我筋疲力尽。后来,我使用了一个消极的策略,你不是不放心吗,每次她布置任务的时候,我不像其他同事那样立刻抗议,不紧不慢嘴上说好,手上不干活。我就一个劲儿请示,问问这儿怎么写,哪儿怎么弄,她一着急,就给你写完了。起初,我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叫好。时间长了,我们的交流多了,开始理解她。她身上明显具有50年代生人的特色:较真、执着、宽厚、埋头苦干、不会做秀,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也发现虽然她衣着简朴,但思想并不保守,她会时常在Q上与你聊两句,或是发个E-mail做做你的思想工作。

20岁时,我踌躇满志,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优点;30岁时,朋友们向我哭诉部门领导的种种不足,我也感同身受;此刻,边写边回顾,我看到的竟然是每个人独特的优点:有人细腻,有人大气,有人善于公关,有人善于把握大局,有人坚守原则,有人具有向心力……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领导,都有过人之处,有人尽管优点不突出,但无明显缺点,综合实力很强。我比较欣赏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水桶理论”。核心是说一只水桶的容量,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人往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长板,以自己的长板去比较领导的短板,越比越不服,越比越消极,而忽略了自己的短板,失去了一次次提升短板的机会。如今,面对任何一个领导的不足,我都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并引以为戒。

“情”字最重要

一起共事有一个比我小12岁的小妹妹,我生日那天她说:王姐,今天你过生日,我一直记着,生怕忘了,我很喜欢你,送你件礼物。说着拿出一对发卡。我赶忙说:不用不用,你能记着,我就很感动。她说:我的礼物很有意义。接着就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原来暑假期间,她到小商品批发城购进了一批发卡,到社会上实践如何做生意,这是她特意给我留的,也是她赚来的。听完,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我真的很感动,如果工作中有这样一个朋友能这样地惦记着你,不也是做人的一种成功吗?

职业经历 篇3

(一)当年,我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位在我们班进修的过来人,在我们的毕业聚餐上说,你们到了单位后,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了不起,最后吃苦头的都是你们自己....,那时我们很多人听了都觉得不舒服,不以为然,至于那么小心吗?现在,经过了多年职场生涯,想想那时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懂事的,从大学到工作单位,绝对有很多需要我们改变和学习的.忠告一:勤快总没有错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一般新人到职场,都不会立刻适应环境,那勤快些的比较多能得到老员工的指导,也更多地会得到一些机会.记得一次偶的部门来了三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的,一个二流学校的,一个四流学校的,那个名校的透着一股聪明劲,夸夸奇谈的,开始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偶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小孩不踏实,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烦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写个东西能写五十个字决不写五十一个,有次让他写个调研报告,竟然催了五次也没写出来,他并不是能力问题,文笔还可以,就是懒,偶注意到,来的几个新人都打过开水,只有他偶一次也没见到过.(二)这么着搞了几次,偶就把这个小孩PASS掉了.再谈那个二流学校的,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发现该小孩很勤奋,很快适应了环境,最后是这个小孩在我们那里发展得最好.忠告二:大企业锻炼,小企业发展

经常有新人问我们,我是到一个大企业去呢,还是到一个发展中的小企业去呢?我的看法是,如你是个新人,则建议你先到一个大单位去,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规范和规矩,但由于大单位一般已形成了固定的组织结构,新人想往上发展,可能会比较难(一般而言),最后可能就变成了一颗螺丝钉,当在大企业积累了一定做人和做事的经验后,再到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小单位,你就会比较容易获得快速向上发展的机会.偶的经历是反过来的,因此走了一些弯路.偶先在一个小企业,该小企业发展极快,需要人,因此偶在这里很快就挑了大梁,但小企业做事没有什么规矩,因此业务发展快,但企业总体规划业务流程人事管理都是乱糟糟的,后来企业重组进了一家大公司,我们原单位的人就很不能适应.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公司业务管理人事更复杂,另一方面,我们那些人都没有受过规范的训练,自然与大公司的运作流程不适应,在处理人事方面,也没有相应的经验.不过,偶是个喜欢观察总结的人,偶现在已经适应了,但偶的那些同事至今还在怨天尤人.(三)举个例子来说,在原来的小企业时,由于单位发展快,制度和流程建设滞后,很多项目都没有建立文档或只有很简单的文档,偶那时还是个部门负责的,也不懂这个,给领导的方案,报告都是很简单的,有时事情急点,就在一张纸上写几句话,就交上去了,领导也不严格要求,就直接在上面批示,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严密,事后管理非常麻烦.到了新的大公司后,接触了大公司的管理后,才知道,原来项目应该这样管理的呀.(四)等你在小企业发展积累到了一定时候,如果可能,你就又应该考虑可以转向大公司发展,这次不是学规矩和规范了,而是谋图在更大的舞台上见世面和发展,这时你已不是刚入职场时的青涩了,在做人和做事上也积累了不少东西,而你的实力与早先也大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你确有实力,你将在大舞台上获得更大的空间.(五)忠告三:要积累人缘资本,但不要钻营

新人到了单位,要慢慢地跟本部门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对新人能否在单位立足顺利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有的新人来了以后,只跟卡座周围的人说话,或者只跟老乡师兄师姐交往,都是不行的,还有的新人满世界乱窜,干扰别人,也易引起别人反感.更多的新人不知如何打开与老员工交往的第一步.其实,作为新人,虚心礼貌微笑,少说多做,总没有错的.如果不是在人际关系特别险恶的地方(不排除有恶领导领导下的恶部门),一般的说,老员工虽然在新人刚进的时候,会有欺生的现象(人性弱点啊),时间长了,大多还是乐意帮助新人的.当然新人自己不能做出讨人嫌的举动,比如,乱插嘴,乱奉承,占便宜等等.一个比较明显的职场忌讳是,过于表现.记得有一个到偶单位来实习的MM,很活泼,当时很想到偶单位来工作,对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很主动.有一天,有个员工要出国,在大家为此人饯行的饭局上,也叫了MM同去,大家正说着惜别的话,此MM一下站起来,不顾当时气氛,梆梆梆地就敬领导的酒,有说了很多热情洋溢的话,感觉特别与气氛不协调,后来,部门开会时也喊此MM旁听,但MM又站起来主动发了二次言,(按说,她不是部门正式员工,只听着便了,)这样,在偶们的感觉里就有些不太好,后来,MM居然又跑到领导办公室教领导减肥,终于是,该MM没有如期望的那样留下来.又有一个新人,很活络,刚进来就搞清了部门里的人事关系,很会找机会跟一把手沟通,偶一开始觉得他挺机灵,因为是偶分管他,就给他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做做,偶也跟一把手推荐过他,后来发现,该新人太活络了,不太懂事.眼睛只盯着一把手,除了一把手吩咐,其他的事包括偶考验他的都是能拖则拖.后来,该新人发现公司里还有更好的去处,跟直接越级跑到总裁助理总裁去要求调走,搞的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公司领导没有让他去那个要害部门,而他在本部门也过不下去了,只好走人.(六)对不了解的事情,请务必三缄其口

偶相邻的部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原先上级答应给该部门的奖金搁置了.于是,各种猜测纷起,有一天,偶听见,有个不新不老的新人(说他不新不老,是因为该人年纪不小了,但是刚进偶单位)在对大家说,公司领导得了红眼病,看他们工资高了,所以不给他们发奖金了.后来,该人又在多种场合散布这样的言语.说得一本正经的,跟真的似的.偶觉得此人怎么这么“幼稚”,奖金发不下来,可能有多种原因,对于不了解公司上层运作的底层工作人员,在无法知道真实情况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胡猜乱说,以免给自己造成被动.后来,情况下来了,是他们部门资金出了差错,后来奖金还是发下来了.任何行业或单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一些内幕是偶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的,偶们能做的就是闭嘴和看.(七)还有一件事,偶曾经所在的部门来了个新人,偶这个部门在单位里不是核心部门,经营状况也不好,当然奖金什么的都不理想,新人来后就跟偶们打听收入等等情况,老员工自然有牢骚,说这里是最差的部门.这样新人心里就留下了阴影,与之同时期进来的其他新人都分在了其他部门,偶部门的这个新人就常去串门.后来不久,偶们主任生气地说,怎么回事,XXX(该新人)怎么到处说我们部门坏话?既然这里不好,那他待在这干吗?

(八)这样,包括以前发牢骚的老员工都BS该新人.我的理解是,新人刚到一个地方,对周边的了解多是停在表面上的,老员工有牢骚可发,你新人就不可以,因为老员工对部门有贡献,而且老员工在部门很多年,是“家里人”,说些过激的话,也没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们还是很团结,一致对外的,新人刚来,什么都没做,凭什么说三到四的?这不是天生有反骨么?而且,老员工有时说话也有添油加醋成分的,也许有时事实真相并非尽然如其描述的那样.后来,该新人在偶部门待过了很长一段尴尬的日子才慢慢与大家相处好起来.(九)在某些年代悠久的老单位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同学,甚至亲家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利益冲突关系,又有长期的感情依恋,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好贸然介入矛盾当中,有时你听见一个老员工在对另一个骂骂咧咧的,其实他们私下可能是非常好的私交关系,你一个新人贸然“伸张正义”,轻者可能被当做“人来疯”,重者就是“张狂”了.有这么一个例子,某个部门一个MM失踪已久,突然回来,部门要对其处分,部门开大会,要大家表态,结果MM哭得梨花带雨,说是因什么什么原因没有与单位联系的(其实是带着单位的产品到南方干私活去了),部门里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处罚,一派主张算了,当时,有位新人心地单纯,动了恻隐之心,竟然说MM也没给单位带来损失,那是她个人隐私,不应该处罚,于是,新人留给领导这样一个印象:XX(新人)怎么一点是非观念都没有,老成世故.(十)忠告五:睁眼识人,寻找帮助

偶以为,在职场中,有利益,就会有冲突,但也是有非常值得交往之人,只是能否遇到遇到这样的人,能否慧眼认出这样的人并且有缘份得到他(她)的指点,要看你的造化了.职场中,确有这样的人,有的在业务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有的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特别的眼光,有人判断力很强,有人善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如果这样的人,他愿意在你困惑的时候帮助你,那对你来说实在是幸运的事.偶在一个职场转换的关键时刻,曾经非常困惑,患得患失,不知何去何从,有人对偶说,任何选择都不会十全十美,如果你无法判断未来,那就遵从你内心最原始的感觉-你喜欢,就去做,还有,在偶纠缠一段人事的苦闷期,有人告诉偶说,无欲则刚,只管做事;还有,在偶埋首局部事务的时候,有人告诉偶说,到外面看看.....,这些,都给了偶莫大帮助.在职场中,眼界的打开,一方面要靠自己观察和领悟,另一方面,也要靠高人指点.这个高人,可能不是什么方面,都高,但只要在某一特定时刻特定主题下,对我们有帮助,就行了呗.职场高人的最高境界,是所谓人品处事专业能力样样都超强的人,这样的人遇到又与你有缘,可遇不可求啊,呵呵,不过,人品好的,在某方面确有过人之处的人,在你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定可以遇到,如果遇上了,一定不要忘记寻求他们的帮助.(十一)TO佛手仁心:一般来说,新人到职场,礼貌一些,主动一些,老员工一般不会见怪的,当然也不要过于谦卑,近于低三下四,或过于熟络,流于油滑;“无事献殷勤,非奸及盗”么,也不要太过小心了,心里没鬼怕什么.回到原来的话题.既称为高人,一般是不会主动与你热络的(他要看看你值不值他带啊,呵呵),要你去发现,你去慢慢走进他.慧眼识人很重要.谈到识人,偶想起这么一件事.一次,偶单位来了个新人,分在A部门,部门某领导对其很是亲近,新人很受宠若惊,某领导常对新人说,某某部门怎么怎么不好,某某人历史上怎么怎么,新人深信不疑.平时总跟在某领导后面,既然领导说某部门不好,那某部门一定有问题,领导说某某人坏,那某某人一定不好,以这种观点,新人决定自己对周围部门同事的态度,渐渐地,新人感觉到几乎在所有其他的部门,无论他做什么都受到抵制,部门内外的年轻人都不和他一起玩了,新人认为大家是嫉妒,只要领导对自己好就行了.有一次部门工作出了差错,新人事先跟该领导提醒过,事后又跟该领导汇报了,由于领导未重视,导致损失严重.公司追究责任,领导对新人说,你放心,我会把责任担下来,你下次工作注意.新人虽委屈,觉得不都是自己的错,但想领导对自己好,得给领导面子.然而一次无意中,新人亲耳听见该领导对公司领导说:XX(新人)虽是名牌大学出来的,能力很差,责任心也差,这次事情我本来千叮咛万嘱咐,他还是不放在心上,搞出这么大的事,一点挽回的能力也没有.....,新人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再后来,新人在A部门不能待下去,换了个B部门,新人才知道,过去一年,自己的视野太窄了,公司里个部门及各人事都不是他最初所听到的那。

(十二)该说的要说,该沟通的一定不要闷在心里

上面说了,对不了解背景的事,不要乱发言;但有的话你必须要学会说出来,比如你的工作的进展,你的想法,你受到的委屈等等....其一,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要做出来,也要说出来(还要写出来),光做不沟通是不行的,边做边沟通,可以让上级知道你的工作进展情况,也可以让其他人配合你(所谓团队合作),否则,领导怎么知道你行不行呢?尤其是遇到故障,一定要及时汇报,不要等积累成了大问题你无法控制的时候,才跟上级汇报,弄到不能收拾,不要因为怕别人笑话或领导看轻或以为自己能侥幸躲过,就隐情不报,要知道,没有新人是万能的,领导/同事都知道,不会苛责你.其二,工作过程中,说和写,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一过程,会理顺自己的思维,会有灵感闪现,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辨能力.如果是做的比较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写下来,业务方面/协作方面/工作的方式方法方面等等,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提高,你在职场中永远只能是做个螺丝钉.其三,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阻力或委屈,除非你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策,也要说出来,你可以对事不对人,注意说话的方式,寻求帮助,不能让事情就停在那里.这里有个例子,偶部门有A/B两个年轻人,A比B先进来,是B的组长,有一次,偶交给B一个活干,跟A也打过招呼,等了好久,也没见B拿出来,每次问B都说快了,最后,我忍无可忍,把活交给另一个C了,C是很快就完成了,后来知道,B出了方案,压在A手里了,B毫无办法,就只好等着,如果B当时告诉偶实际情况,偶就帮助他改变这种状况了,偶屡次问到B的时候,B都不吭声,跟A好像还不错的样子,就唯独把工作耽误了,那偶觉得B的能力还是有问题的.其四,每次项目或工作会议都是新人展示的好机会,新人(尤其手头有活的)应充分准备,领导要看看誰在进步,誰是有心人,誰可以托付给下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新人千万不要等被点名了才乱说一气.偶部门曾经进了八个MM,那些会议上说得有条有理的都是事先充分准备的,这样的人往往较易受到注意.有人说某MM的工作报告是她BF替她写的,偶并不在意,因为,无米不炊,如果该MM没有对业务很好地用心,她BF再能干,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吧,即使是她BF对她进行了升华,也说明她很用功啊,这对她有提高啊,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呗.(十三)关于招聘种种

前段时间,帮助朋友搞了一次招聘,有些感想.朋友所在金融机构在本地是个不错的单位,打算招两名毕业生,因为时间仓促,就找偶帮忙,偶先托了熟人,熟人介绍了一个说是专业课不错,偶就把电话告诉学生,要他直接去那单位面试,那天是周五,偶朋友等了好久,结果学生没来,后来来个电话说有事能否周六来,朋友说周六不上班,下周吧.面后,朋友觉得不太理想,又找偶,偶就找到偶母校老师,结果说有好几个学生有兴趣来.然后,朋友等啊,又是一天多,朋友说,这些孩子来不来怎么也不打个电话呢,如果有课也应该打电话约一下呀.后来来了,看他们好像对这单位还是感兴趣的,但问到为什么没在说好的时间来,学生说有事情呢.偶搞不懂,是这些学生都有了好的OFFER还是怎么.谈一个偶招聘的事.几年前,偶的部门要招本科生,偶直接找了某学校某系的辅导员,辅导员给介绍了十来个学生.其中有的打招呼说某某不错,那招呼过的偶自然多留意一点.有一个,说是动手还可以的,满不在乎地说你们单位一年收入几何?有没有某某数字?低于某某数我是不去的,我们去后宿舍是几人一间啊,多于四人我是不去的,后来面完后,听见该同学在走廊里还说,誰誰进了某某破地方怎么怎么,我是一定不会去的.偶不禁莞尔.其实,那时偶单位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比该同学提出的标准要高,但偶觉得该同学是被什么东西误导了,按说,二○的人了,人情世故多少也要懂点不是?

还有一次招聘,一小孩对偶们说,其实我是不想到你们这儿来的,我在原来单位干得挺好,就是我妈要我来,说你们这种单位名声好听,亲戚里头也光彩.又有一个,当问到他如何处理人事冲突时,一侃竟然侃到美国去了,还有一个计算机软件问题答不出来,竟然说我们老师说的,学计算机硬件比学软件的强.(十四)不要太斤斤计较

某部门有两个MM,业务能力都很强,MMA性格泼辣,工作大胆,MMB细腻认真,部门准备在两个中提拔一个,领导比来比去,难以取舍.有一天,MMB写了一张假条,上面写着:请假一天,由于某某天,加班1小时,某某天替班0.5小时。。,合计实际请假3.5小时。

领导慷慨给了一天假,但是提拔的结果也出来了:MMB出局。

知道为什么吗?MMB太计较了,居然精确到分钟,使人感觉不能担负重任。修改发纸条回复引用回复删除投诉加黑

(十五)职场识人续

有人问,职场中,我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不发生冲突?偶以为重要的是,在保持原则性的前提下,增长识别不同类型人的知识,学习与各种各样人打交道的本领,冲突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冲突并非坏事.你得做好准备,把你的第一场冲突变成一件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事.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鸟A:喜欢打听别人私事,听到了后便四处张扬,喜欢攀比,嫉妒心强.这样的人,一般的来说,在单位里没什么人缘和地位,业务能力不强,整天是,今天誰买了件新衣服啊,明天誰跟老公吵嘴了啊,誰又出了风头啊,这是其身体里某种激素导致不能自控(有人说是一种精神病,呵呵),个别极端的还会做出翻看你的个人物品,偷看你的电脑资料的行为;喜欢口头上逞强.对于这类人,一般没有太大的破坏性,偶们不须太介意,客客气气地就行了,但因其包打听和多嘴多舌的毛病,不要与之多言,要提防的她把你的资料传遍全公司.这样的人,有时你觉得可能并不太坏,就是有些讨厌,但其中有一种人要特别引起警惕,就是那与高层有私人关系的,嫉妒心特强的,虽然在单位没什么人缘,但偶尔“有心无心”对领导说的议论你的话,可能对你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十六)鸟B:喜欢吹牛,把小事吹成大事,把没有吹成有.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新人,来偶单位实习,很想留下来,但苦于没什么门路.这时老某出现了,老某吹嘘自己跟领导不同寻常的关系.于是,新人就请老某吃饭,请老某帮忙,老某吃了新人几次饭说,已经跟领导通过气了,领导正考虑中,新人很感激,于是又给老某送礼,老某故作深沉地说领导快开会讨论了......,其实天晓得,老某自己在单位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不要说给领导递话,就是平时跟领导见面的机会也很少,最后新人当然也没留下来.识别这类人很简单,只要看看周围人对其的态度就可以了.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样的人,对你说,XXX啊,今天你得到表扬提升奖励,是因为此前我对领导表扬了你,如何如何,你先不要感激涕零,先看看此人有没有这个能力,真心帮你并有能力帮你的人,是不会一这种夸张方式说话的.此类人中要特别提防的是,那种谎话联篇,就是捅破了也不脸红的人,光吹吹牛,占你点便宜也就罢了,如果大事小事都说谎,黑白颠倒,指鹿为马,无中生有,那就一定要远远离开这种人----这是人品恶劣的问题了.这么一个例子,某个部门一个MM失踪已久,突然回来,部门要对其处分,部门开大会,要大家表态,结果MM哭得梨花带雨,说是因什么什么原因没有与单位联系的(其实是带着单位的产品到南方干私活去了),部门里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处罚,一派主张算了,当时,有位新人心地单纯,动了恻隐之心,竟然说MM也没给单位带来损失,那是她个人隐私,不应该处罚,于是,新人留给领导这样一个印象:XX(新人)怎么一点是非观念都没有,老成世故。这个还真棘手啊楼主兄。。这个时候真的很难回答。。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遇到这样情况怎么回应尤其算freshman时候?

(十七)其实,偶说这么些,并不是说到职场上就是如临深渊的那种感觉,比方说,偶们玩网游吧,总要找出那些可能阻挡我们前进,不小心对偶们造成损害的东东,找到那些厉害的武器,练好偶们的本领,一关一关地过,大家把那些陷阱,那些“害虫”当做锻炼我们本事的道具,不是很有趣吗?每过一关,你就进了一步,不是很有趣吗?

(十八)职场识人续>继续

鸟C:为人刻薄,对任何人任何事,不管是否于己有关,都要评述几句,跟你不熟时白眼看你,跟你熟了以后,平时对你热情,一旦你有短处被他看见了,必遭挖苦,如你有好事了,必遭讽刺(也许不当你面说).这类人,往往是职场中长期的不得志者,长期抑郁弄成这个样子.这类人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没权没势的,就是一张嘴,一张脸讨嫌,尤其喜欢欺生,但他的攻击没有什么目标性,今天对你,明天对他,一段时间可能老找着你,过了这段又把你忘了.要注意的是其中生来心理阴暗或后天心理阴暗的那类,尤其是那种手有一些权力或资源的,那是职场中的真正害虫,因为心理上的问题,把什么都往负面去考虑,同时他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是极其负面,前者仅仅是有时让你情绪不好,后者则可能不留神毁了你的职场生涯.要是不幸你与之为邻,那你就要注意了,这种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哪怕损人不利己,也要给人制造困难甚至陷阱,如果此人平时还笑口常开的,那更要小心.识别此类人,也有办法.(十九)如果一个人对你表面还可以,但他对周围多数人(可能是所有人)都言语刻薄,甚至一点小事都喜欢给人使绊子,什么事都喜欢从反面去猜度和理解,那你就要小心了,最起码此人心地不善,至于他属于该类人的第几级别,那要看他做事有没有底限,是属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还是有所不能的.作为新人,遇到职场“大奸”并与之纠缠上的机会还是不多的,通常我们碰上的是那些心理,个性有缺陷的,我们要做的是:静静地观察,把他们识别出来,不要让他们纠缠上我们,也不要怕他们,暗暗想好应付这些人的办法,然后,把他们甩到后面去.特别留意其中那些“出格”的个体,平时应对他们时,既不软弱,也不张扬,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让他们伤害到我们.当你的实力涨了,他们就越发难以伤害到你了(跟网游一样吧).(二十)

鸟D:心胸狭窄,眼光短浅.此类职场人与上述A,B,C有交集部分,在职场中此类人还挺多的.平常处着没事,一旦你有了什么好事,马上就让你不舒服,给你制造流言蜚语,甚至陷阱.这类人中,危险的不是那些跟你表面上过不去的,而是那不动声色,甚至笑容可掬的,怕就怕他实在过不了你这坎儿,非得出出气发泄一下,至于发泄后果的严重性,有人是没有考虑,有人是刻意为之.所以,偶们要充分估计“人性的弱点”,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也不要潦倒,还是一句话,不要怕,做好准备,不断增长自己的综合实力(用一句老掉牙的话),你才能在职场角逐中胜出.(二十一)扩大视野,扩大接触面

新人来到工作岗位,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本部门本岗位业务,赶快上手(有条件多学多问多练,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尽快上手),同时,也要熟悉本部门其他岗位,公司其他部门的流程和业务.这对你迅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是是技术岗位的,一定要熟悉业务岗位,销售岗位都在做些什么;如你是销售能手,千万不要以为后台的都在没事干.你需要在整个公司的层面上了解你的工作,你还要了解整个公司的流程和你所在岗位的定位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熟悉公司业务,渐渐积累人脉关系,了解其他业务岗位做事规则和方式,学习他人做事的长处,扩大你的眼界,而非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区域当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技术部门的A,不久前出了个大家都没想到的错误,原来,一年了,该同志从来未出过本部门的门,除了交待给他的那点点事情,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甚了了,对相应业务细节也从不关心,于是,笑话自是难免.你想,在单位里,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去学,誰会管你这些.(二十二)扩大视野的另外一个意思是,不要被小环境的家长里短局限住了.有时,你会碰到周围一些婆婆妈妈,鸡鸡狗狗的事,这些事总是无可避免,你可以听着玩,不可深介其中,要是攻击到你了,你也不要纠缠其中,把目光放得远一点,记住,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千万不要沉溺于这样的小圈子.要是你的脑子里装满了鸡鸡狗狗,那你的心胸必不会开阔,你的眼光必定狭隘,你行必烦恼,做必蹩脚.作为一个新人,结交人品优秀的人,也是扩大视野的一个方面.这些人,犹如红木家具,散发着智慧,厚重的光彩,必定会让你收益菲浅.(二十三)如果你能够遇上一个亦师亦友的上级,那是你的幸运,但请记住,即使这样,你也不要以为你可以和上司称兄道弟,上司就是上司;你可以尊敬某位领导,但不要依附于某个领导,更不要与领导有感情上的牵扯,否则你就不能保持你的独立和客观,记住你不可能一直待在某领导的保护伞下,试想一旦该人离开,你如何生存?在你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遇上那种红木家具似的优秀人物,也可能遇上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是的乱七八糟的人物,而更多的是那些有缺点,又有优点的前辈,你要做的,是表达出你的诚恳,善意和合作,大大方方,不要太敏感,不要执拗.(二十四)为你的第一场冲突做好准备

职业经历 篇4

自荐信

本帖最后由 马龙白兰度 于 2009-6-26 15:22 编辑

【转贴】

离开销售的日子(1)--选择了,就不后悔(入选推荐日志,加10币)今天是2009年6月21日,距离我离开销售的日子整整过去了一年。随手翻了翻之前的邮件,忽然感觉原来那段销售的日子已经距离自己很远很远了。

我是2007年7月底开始进入销售岗位,2008年6月底离开的。中间不过短短的10个多月。但经历起来,却像几年一样漫长。

还记得07年7月给我们华南区销售经理的自荐信中写道,自己很适合销售的岗位,因为:

1、自己热爱挑战

2、自己对销售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3、自己在原公司所从事的大部分也都是项目沟通类的工作,与人打交道比较多。

就基于如上几点,作为一个从来没有销售经验的人来说,的确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经历了之后才知道:

销售对产品知识并不需要了解太多,因为销售更多关注人,如果你对产品技术了解的话也是好事。但必须要了解的很深才行。否则半罐子水是很严重的。有时候你想要给客户一种你不仅仅是来卖东西的,还可以从技术方面帮到他们。但除了口上说说之外,要真刀实枪干的时候,你会发现,技术这活还真的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去钻研,尝试才能做好的。结果,客户容易觉得你只会夸夸其谈。所以,要么你真的技术很牛,完全可以不用售前;否则你就少跟用户谈技术。我见过很多优秀的销售,虽然也比较懂,但是见到用户就说自己不懂技术的。。给人大智若愚,深浅莫测的感觉。

另外一点,说道沟通,销售与人的沟通方式和一般人实在有很大的差别。一般人的沟通只要热心、幽默,他人一般会比较乐意和你交朋友。但销售是要从别人口袋里面拿钱的事情,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交朋友,而是让他觉得把这么多钱给你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最后一点,我提到自己喜爱挑战。这一点倒不错,当时放弃很安稳的工作去做销售,就是抱着挑战一下的心态。而且幸好的是,选择了就一直没有后悔,一直坚持到最后。

趁着离开销售一周年,趁机记录一下回忆,这么珍贵的经历真怕过了几年自己都不记得了:)

离开销售的日子(2)--要离职了,如何让领导祝福你07年7月,我决定离开原来舒适的环境,虽然领导和同事都很喜欢自己。但我决定了,接受更大的挑战:去做销售。

说到做销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销售额5%的提成,一年做两大单就抵得过我全年的工资了。。谁不想迅速致富?况且,销售多自由啊,只要能把单子做下来,管你天天玩还是天天睡。

和带了自己多年的领导说要离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如果你真的下定了决心,如何让领导祝福你?

原则就是:纵使你对现状有不满,也千万不要说半句。这样就给了领导留下你的机会,必须要一口咬定你对领导,对同事,对薪资,对现状的方方面面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希望离开。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

如果领导是理解你的,相信他会祝福你!

离开销售的日子(3)--初来乍到,第一次被鼓舞来到新的环境,新鲜不已,配置了一台性能非常不错的笔记本(Dell XPS M1200,属于我第一台笔记本)。按照入职指导,这么好的电脑只用配置Office软件即可。不要再去安装VS2005之类的开发平台了。。心想,要是以后都不用再写代码了,多好啊o(∩_∩)o...装好Outlook后,收下的第一封邮件让我感觉到销售的确需要很好的鼓动能力。这是一封新财年开始对过去一个财年回顾的邮件,发件人是我的领导(华南区销售总监)。当时看完了的确热血沸腾,觉得这里一定是大展身手的地方。

邮件首先说明去年这么大的成绩是大家的功劳。然后把成绩单中的亮点一一列举。并表示自己为这份成绩单感到骄傲。接下来的是重头戏,邮件中用武侠般的描述方式,将这些成绩单归功于整个Team的每个人。看似每个人都身怀绝技,让你对整个Team肃然起敬。当时的我,就觉得能在这么神的一群人周围,长进肯定很快。而且整个Team的成绩一定会更好!不管后来怎样,至少那一次我被深深的鼓舞了。

离开销售的日子(4)-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场面(入选推荐日志,加10币)刚刚来到新环境不多久,美国的大领导就要来中国视察。President、cio、COO、Vice President都要来。这对中国区获得公司重视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于是整个中国区都把这此领导参观当作非常大的一次机会来运作。务必让大领导离开的时候对中国的市场更加有信心。最好情况,大老板答应在中国投资设立研发机构(China Lab),如果能够达成,将使中国的业务更加火热。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华南区的销售经理做足了功课。从车辆安排、酒店安排、客户见面安排上都破费心思。

最后,老大们终于还是来了。

看到之后也和一般的老外并无两样,个头还不如一般老外高大。但举手投足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干净利落是给我的第一印象。

住进了竹子林东方银座美爵酒店,一行10几个人直奔福田中心区的蕉叶。来这儿吃的东西很Mini,味道很GuGuai^_^,但表演很Nice。老外们看的很尽兴。我也陪老板们喝的有点高,幸好老外不斗酒。最后还是平安的回家。。

中间两天老大都属于top Sales(记住:老大永远都属于top sales,你越是新人,老板越不愿意帮你,因为你出单的可能性越小,典型的恶性循环)

最后一天,还是吃,这次来到了华侨城的丹桂轩。在临湖二楼的大包房中,我第一次见识了尽4000门一座的饭菜。光是那个澳大利亚龙虾就要了1000多门。瓦萨,这也太奢侈了吧。。后来发现,这一顿是绝对值得第。。老板回美国后竟然决定在中国设立全球第二个研发中心,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中国区业务。

PS:这几天我自己晕头转向的,但印象极深的是几次大场面,老销售的点菜功底实在惊人(只要告诉他预算和主要客人的大致口味,他必定能点出大家吃了都说好的一桌好菜)。实在佩服佩服。

另外,最后一天,我奉命陪新加坡老板的老婆逛街,买唐装。才发现原来新加坡人对中国古文化那是非常的热衷。如果你的老板是新加坡人,研究研究唐装、唐诗准没错^_^

离开销售的日子(5)--找准定位,否则后果自负2008年7~10月,我“呆”在 广州的三个月。7月底的时候,BOSS让我去广州待一段时间,说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客户需要“蹲点”。用户已经在签约的最后阶段,对我们产品还有一些顾虑,我去的任务就是“搞定客户并让其最终下单”。

这个任务当时我听着没什么感觉,总觉得做销售的就应该这样。

去到客户那边,才发现这里的水极深。客户、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敌人„关系极其复杂。各自都有利益在这里面,而且由于是大单,每一方的销售都是非常老道的,我一个新人就进入这么大的项目基本上可想而知。

刚来的几天,到处请人吃饭,渐渐了解到了不少项目的情况。也慢慢清晰了自己在项目中的位置--做顾问性的销售,一方面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问题,在每一次汇报的时候争取让客户对产品有信心;另一方面不断和客户建立关系,进一步让客户对产品增强信心。

这种定位是有两面性的,一种偏向技术,做产品的工作;一种偏向销售,做人的工作。当然,有些人能够把这两个方面都做的很好,那绝对是人精,大概100个企业管理软件的Sales里面能出一个都很了不得啦。另一种能够把这两面中的一面做到极致,那也算人杰。大部分的则是两种都做不好的。。呵呵,不是谦虚,我应该属于最后一种:)

一开始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尽力做好产品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全力打探各种关于客户的信息。可越是打听,越是发现这里面的水深的不行,客户都是巨型国企的高层,年纪大把,根本不把你这种新人放在眼里;而合作伙伴的销售则先入为主,将高层客户伺候的心满意足。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寄托于合作伙伴的销售帮你一把,把你的产品捆绑到大项目里一起销售。天!事后发现,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与此同时,产品方面为了提升用户信心,我精心准备着每周的汇报。为此,我几乎每半个月才能回深圳一趟,而且最多待一天又要回广州来。每天晚上几乎都要工作到凌晨。而且由于产品需要验证的方面太多,有些地方自己的技术准备度不足。导致有所疏漏,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总是被人批的体无完肤。

这种极度痛苦的阶段维持了近两个月,总记得一位台湾同事鼓励我的话“加油,今天就是谷底!”,让我倍受鼓舞。

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定位错误。从最开始就要给自己明确的定位,没有人能够拿“搞定客户”给自己定位,也很少有人即可以做好技术又可以做好销售。所以,选择这个环境中你应该的角色,坚定的做好他,你才有机会成功!

上一篇:新版《红楼梦》雷人下一篇:小学校园里的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