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油论文三篇

2024-09-12

葵花籽油论文 篇1

关键词:水代法,微波,葵花籽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人们在选择食用油的标准上已不再停留在美味、卫生等层面上, 而是更加重视食用油的营养与健康。葵花籽油含有的营养成分优于其他食用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其中油酸达39%, 而且油酸又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 不易氧化劣变。亚油酸达54%~70% (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存在有差异) , 并含有0.1%植物固醇和0.2%磷脂和丰富的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 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调节和平衡血压, 抑制、降低血清胆固醇, 防治皮肤炎、夜盲症等。

葵花籽油的制取大多采用压榨法和浸提法, 压榨法取油的工艺简单, 配套设备少, 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 生产灵活, 油品质量好, 色泽浅, 风味纯正, 但是压榨后的饼残油量高, 出油效率较低, 动力消耗大, 零件易损耗。浸出法制油具有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但是浸出法制油一次性投资大, 浸出溶剂一般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质, 生产安全性差。此外, 浸出制得的毛油含有非脂成分数量较多, 色泽深, 质量较差, 水代法制油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密度差, 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 将油脂和亲水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 水代法取油符合安全、营养、绿色的要求, 制取的油脂品质好、设备和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生产规模灵活机动, 对环境污染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葵花籽:购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农贸市场。

1.2 试验试剂

碳酸钠与盐酸均为分析纯。

1.3 试验仪器

WG700CTL2011格兰仕微波炉, 佛山市顺德区格兰仕微波炉电器有限公司;DHG-92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JT201N电子天平, 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BC-318A海尔冰箱,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LD5-10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FA-2004上皿电子天平, 上海精科天平;AF-20A新型密封式粉碎机, 温岭市奥力中药机械有限公司;HHSZ1-N14电热恒温水浴锅, 天津市华北试验仪器有限公司;PB-10型pH计,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 (北京) 有限公司。

1.4 试验方法

1.4.1 工艺流程

葵花籽→筛选→去壳→清洗→烘干→微波→磨碎→兑浆→离心→葵花籽油

1.4.2 操作要点

(1) 筛选:去除杂质和干瘪的葵花籽, 果皮多为黑色或灰条纹的葵花籽的籽粒小, 籽仁饱满充实, 皮壳薄, 出仁率高, 仁含油量一般达到45%~60%。

(2) 去壳:人工去壳。

(3) 清洗:用自来水浸洗葵花籽仁2次, 去除泥土、葵花籽壳粉末等杂质。

(4) 烘干:将清洗好的葵花籽仁放入鼓风干燥箱, 温度设置为36℃进行烘干, 以便微波。

(5) 微波:分别改变微波火力、微波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 研究微波火力、微波时间对葵花籽仁出油率的影响。

(6) 磨碎:用研钵将葵花籽仁磨碎, 直至能吹起葵花籽仁碎末为止。

(7) 兑浆:分别改变pH值、温度、水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 研究pH值、温度、水料比对葵花籽仁出油率的影响。

(8) 离心:采用4 000r/min离心20min, 得到葵花籽油。

1.4.3 计算

出油率=m1/[m1×u× (1-v) ]×100%

式中:m1为所提取的葵花籽油的质量, g;m为葵花籽仁重, g;u为葵花籽仁的含油率, %;v为葵花籽仁的水分含量, %。

其中葵花籽仁的水分含量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 葵花籽仁的含油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波时间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

葵花籽仁经微波可以破坏细胞结构, 蛋白质部分变性, 使分散的油滴聚集, 有利于取油。取葵花籽仁5份, 在微波火力80%、水料比3∶1、pH值8.0、提取温度75℃条件下, 分别微波3、4、5、6、7min后, 提取葵花籽油, 微波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所选时间范围内, 微波5min时出油率最高, 并且所提取葵花籽油的色泽好。微波时间的减少和增加, 出油率均下降, 而且随着微波时间的增加, 葵花籽油和饼粕色泽变深。综上所述, 故选5min为较优微波时间。

2.2 微波火力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

取葵花籽仁5份, 在微波时间5min、水料比3∶1、pH值8.0、提取温度75℃条件下, 分别选择微波火力20%、40%、60%、80%、100%进行微波后, 提取葵花籽油, 微波火力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着微波火力的升高, 出油率也随着升高, 而且葵花籽油的色泽也逐渐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综上所述, 故选微波火力100%为较优微波火力。

2.3 水料比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

取葵花籽仁5份, 微波后, 在微波时间5min、微波火力100%、pH值8.0、提取温度75℃条件下, 分别选择3∶1、5∶1、7∶1、8∶1、9∶1mL/g的水料比, 提取葵花籽油, 水料比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当水料比在3∶1、5∶1、7∶1mL/g时其出油率增加不明显, 而且葵花籽油和饼粕的色泽较深, 当水料比为8∶1mL/g时出油率增加迅速, 葵花籽油也呈清亮的淡黄色, 但当水料比进一步增加时出油率下降。综上所述, 故选8∶1为较优水料比。

2.4 p H值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

取葵花籽仁5份, 微波后, 在微波时间5min、微波火力100%、水料比8∶1、提取温度75℃条件下, 分别选择5、6、7、8、9的p H值, 提取葵花籽油, p H值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当p H值小于8时, 随着p H值的升高, 出油率逐渐升高, 但当p H值大于8时, 随着p H值的升高, 出油率降低。综上所述, 故选p H值8为较优p H值。

2.5 兑水温度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

取葵花籽仁5份, 在微波时间5min、微波火力100%、水料比8∶1、p H值8条件下, 分别选择70、75、80、85、90℃的兑水温度, 提取葵花籽油, 兑水温度对葵花籽油提取的影响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兑水温度为80℃时, 出油率最高, 温度的降低和升高, 出油率都降低, 故选80℃为较优兑水温度。

2.6 葵花籽油提取正交试验

选择微波火力、微波时间、水料比、p H值、兑水温度为因素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 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1、表2和表3。

由表2和表3可知:微波火力、微波时间、水料比、p H值、兑水温度对出油率有不同的影响, 根据极差R的大小, 进行因素的主次排队, 可以看出B因素, 即微波火力为最重要因素, 而A因素, 即兑水温度为不重要因素。本试验中B、D、E、C为重要因素, 按照各因素的最好水平选取为B4C4D2E4, 即微波火力100%、p H值9、微波时间5min、水料比9∶1, 而兑水温度A为次要因素, 选取节约能源与操作安全的75℃即可。在此优化条件下, 进行试验, 出油率为81.0%, 感官评分为92, 与正交试验结果相比, 出油率和感官评分均有所提高, 表明所得工艺参数可靠。

2.7 炒制后的葵花籽仁与微波后的葵花籽仁出油率的对比

在其他因素工艺参数相同的情况下, 即兑水温度75℃, pH值9, 水料比9∶1, 经炒制后的葵花籽仁的出油率60.3%, 低于微波后的葵花籽仁出油率81.0%。

3 讨论

3.1 微波时间对葵花籽油和饼粕的品质和色泽的影响

在微波熟制葵花籽仁的过程中, 在高温作用下, 葵花籽仁中的酶类大部分失去活性, 为油品和饼粕的安全储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 油料中的蛋白质、糖类、磷脂等会和油脂发生结合或络合反应, 产生褐色或黑色产物, 使葵花籽油和饼粕色泽加深, 影响了油脂的品质和饼粕的综合利用。

3.2 微波火力对葵花籽仁出油率的影响

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 以2 450MHz的频率做振荡, 分子之间互相碰撞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在相同时间内, 随着微波火力的升高, 产生的摩擦热量也越高, 使油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使细胞壁内的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凝聚, 从而增加了细胞壁的渗透性, 使油易于流出;降低油的黏度使其易于流动。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后, 其分子从刚性环状的有规则排列形式变成柔性展开的不规则排列形式, 使亲水基转入不规则的分布状态, 疏水基释放出来, 与疏水基结合的油脂也暴露在表面并聚集, 以利油脂的提取。如果微波火力不够, 则会使香味减弱并使油的色泽变浅。

3.3 水料比对葵花籽油品质及出油率的影响

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碱、盐及其他电解质溶液, 会使水溶性杂质凝聚沉淀而与油脂分离, 从而得到品质较好的葵花籽油。适宜的加水量能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料浆中的非油物质在吸水量不多不少的情况下, 一方面能将油尽可能的代替出来, 另一方面生成的浆渣黏度与表面张力可以达到最优条件, 在分油时容易将包裹在其中的分散油脂分离出来, 而且由于大量水分子吸附于蛋白质分子的极性基上形成水化膜, 从而蛋白质膨胀, 这一变化使分散的油脂聚集, 并促使完整的细胞破裂, 有利于油脂的提取。如果加水量过少, 则料浆吸水的水量不足, 生成的浆渣黏度大, 油脂不易从蛋白乳渣中分离出来;如果加水量过多, 分油时油与浆渣容易混合, 产生乳化。

3.4 兑水温度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

在较高温度体系下, 油脂的黏度降低, 油脂分子运动更加剧烈, 使油脂在从葵花籽仁中被置换出来后, 容易与体系中的较大油滴碰撞结合而游离出来, 而不是被水分子所包裹形成乳状液。除此之外, 在较高温度下蛋白质部分变性, 丧失了在油滴表面形成蛋白质水化层的能力, 从而使形成的乳状液失稳, 释放出油脂, 使出油率提高。但是, 兑水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兑水温度低, 油脂黏度大, 浆料黏稠, 油水难以分层;兑水温度过高, 由于美拉德反应产生, 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及褐变, 葵花籽油和饼粕色泽加深, 影响了油脂的品质和饼粕的综合利用。

4 结论

本试验是采用水代法制取葵花籽油, 并且将葵花籽仁的熟制步骤由烘烤改成了微波, 以出油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 选择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水料比、提取温度、浆液pH值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 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研究表明,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出油率和感官评分这两个指标受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水料比、兑水温度、浆液pH值因素影响, 虽然影响这两个指标的主要因素相同, 但是因素的顺序有所不同。最佳工艺参数为:兑水温度75℃, 微波火力100%, pH值9, 微波时间5min, 水料比9∶1, 在此优化条件下, 葵花籽油的出油率为81.0%, 高于在其他因素工艺参数相同情况下, 用炒制来熟制葵花籽仁所得到的出油率60.3%, 因此, 采用微波熟制葵花籽仁是可行的, 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Staneley J,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linoleic acid oxidation products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J].Lipid Technology, 2002 (5) :59~61.

[2]陈洁.油脂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46.

[3]郭炎强.水代法生产葵花籽香油的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3, 24 (1) :77~79.

[4]刘志皋.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130~133.

[5]李新华, 董海州.粮油加工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6]Sharma A, Khare S K, Gupta M N.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of peanut oil[J].J.Am.Oil Chem.Soc., 2002 (79) :215~218.

[7]Lamsal B.P., Murphy.P.A., Johnson.L.A., Flaking and extrusion as mechanical treatments for enzyme-assisted aqueous extraction of oil from soybeans[J].J.Am.Oil Chem.Soc., 2006 (83) :973~979.

[8]刘玉兰.植物油脂生产与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57~59.

[9]李全宏.植物油脂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3.

[10]刘淼, 裘爱泳, 苗卓, 等.水代法制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及有效成分分析[J].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004, 29 (3) :13~16.

我国葵花籽油市场行情长期看好 篇2

油用葵花籽数量有限,限制葵花籽油压榨

本年度国内陈季葵花籽数量已经不多,用于油用压榨的更少,这直接影响到了葵花籽油的生产。目前,国内只有内蒙古的部分油脂企业,有少量葵花籽油存货,而新疆、吉林等地很多葵花籽加工企业,因葵花籽较为稀缺,早早中断压榨。虽然有新葵花籽上市,但油用葵花籽供给仍有限。很多地区农户把油用型和食用型的葵花籽混种,早早被食品企业提前订购,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当做炒货,进行零散销售。由于食品加工成本低、利润大,食品企业与油用生产企业形成争相抢购葵花籽原料的局面。葵花籽原料供应不足,必将长期影响葵花籽油的行情。

国内葵花籽面积降低,油脂压榨逐渐减少

我国葵花籽的加工企业及种植分布极其不均,导致葵花籽油压榨企业逐渐减少。目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山西五省区的产量超过了全国的82.4%,而压榨企业却只集中在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局部及吉林白城地区。其中,日生产能力在250吨以上的压榨企业只分布在内蒙古局部地区。在国内玉米经济利益趋强的2006年和2007年度,农户更多地选择减少种植葵花,改种玉米等作物。因此,今年黑龙江、吉林两省葵花的播种面积继续减少,而内蒙古、新疆地区由于企业生产有需求,其它作物替代效益相对有限,种植面积略有增加,但是整体面积仍是减少的。由于农民种植葵花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部分油脂企业已经转行,使压榨供给量逐渐减少,“物以稀为贵”局面将逐渐显现。

食用油整体高位运行,葵花籽油需求渐增

葵花籽油是一种优质植物油,其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其它植物油价。因此,葵花籽油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与豆油和棕榈油的竞争力,市场份额被长期瓜分或抢占。但自今年3月底开始,国内豆油和棕榈油价格持续走高,使葵花籽油与豆油等食用油的差价逐渐缩小。当东北部分地区一级豆油价格涨幅超过10500元/吨以后,当地很多农户开始将目光转向售价为11000元/吨左右的一级葵花籽油上,使葵花籽油需求骤然增加了3倍。随着国内食用油的整体趋落,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级葵花籽油也在日前降到了9800元/吨左右。虽然近期食用油价格略有回落,但是多数食用油仍然高位趋稳,这也支撑了葵花籽油的消费需求和市场价格。

国际葵花籽原料紧缺,葵花籽油长期不足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世界葵花籽油的总产量基本稳定在900万吨上下。而原本产能最大的欧盟国,由于葵花籽播种面积从上年的387万公顷降至342万公顷,加之天气影响,单产降至1.32吨,使产量仅在450万吨左右,远远低于上年的633万吨的水平。同时,欧洲其他国家葵花籽产量预期也明显减少。虽然阿根廷2006-2007年度葵花籽播种面积达到244万公顷,创下近七年的最高水平,但由于干旱,导致单产受损,使葵花籽产量只有344万吨,没有突破最高值。据预测,因葵花籽前景看好,2007-2008年度,阿根廷葵花籽播种面积将达到260万公顷。但是由于增加幅度不大,对国际葵花籽油市场影响较为有限,葵花籽原料紧缺现象将长期存在。

国际需求量逐年放大,葵花籽油成国际油

国际上,葵花籽油的需求比例由1990-1991年度的10.1%,降到了2005-2006年度的7.2%。但是最近几年,生物柴油、食用油需求增加,使国际食用油价格高涨,这必然促使葵花籽油的需求比例有所上升。而世界上葵花籽的种植并不集中,使葵花籽油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也相对分散。欧盟及俄罗斯仍是目前最大的消费国,且欧洲地区对葵花籽油的需求仍在逐年递增。我国近期葵花籽油供应紧张,部分厂商便从阿根廷进口了一些葵花籽油。国际大环境需求的看好,必然带来葵花籽油的需求增长,使之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食用油之一。

葵花籽油逐渐受认同,行情坚挺成为必然

红花籽油项目签约仪式 篇3

2012-10-22 10:45:39 阅读(14)

元大公司将与中南民族大学签订校企教学研究实习基地,针红花功能性油脂的的综合开发利用,并拟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及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中南民族大学联合工程中心是国内首个以功能性油脂为研发主题的校企合作中心,率先对特种油料红花进行了种植搜集、鉴定和选育试种,目前保存来自新疆、云南、安徽、甘肃等地品种41种,并在贵州黔东南、湖北咸宁、恩施、麻城进行了试种,在前期研究工作中,首次对红花进行了全面的生物遗传学特性研究,测定了多个品种基因组大小及其基因组结构的初步研究,确定了它们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学特征,同时研发出了红花油胶囊和红花食用油及调和油,为建立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新工艺和新产品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联合工程中心确定动物安全建模及测定作为研究方向之一。

上一篇:点燃热情下一篇:代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