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发展十篇

2024-09-04

矛盾与发展 篇1

一般而言, 学者们在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 均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建设;没有各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 甚至已实现的和平也难以巩固。

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以为和平与发展主题中除了相互促进的这层关系以外还内在的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同国家追求发展的愿望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导致国际环境的不和平。正如亨廷顿在书中的观点一样:“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 而是它们致富和发展的欲望”[1] (P4) 。

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 必须依靠某种资源, 而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 内在的就孕育着威胁世界整体和平的元素。发达国家需要发展, 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 但资源是有限的。一些国家经历过现代化的混乱之后,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国内的生产力高度发达。这种综合性的提高, 使得这些国家国内的各种资源会得到了积极的调动, 效率急剧提高, 但是这种提高也导致了另一种后果, 即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和各种资源的使用几乎达到饱和, 也就是说单单依靠国内资源的利用, 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国家的发展要求。在国内资源差不多已经得到充分的开发之后, 这些国家必定并不希望就这样停滞不前, 但在这种饱和的状态, 以提高科技水平的形式来更大化的利用国内有限资源, 其可以操作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并且成本会非常之大。因此发达国家会考虑向外界获取廉价的、更为广泛的资源, 来支持这个国家继续向前发展, 来支持这个国家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 (a) 。

这样情况之下, 发达国家必然要去一些发展中国家去抢占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可利用总资源本身有所不足, 因为这些国家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国家原本就不能将自己国内的资源重新分化组合以充分的调动起来, 使其以发挥最大效能, 这个时候, 又有其他发达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到这些国家来抢占资源, 在这种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身可利用资源又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这些发展中小国也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那么, 这些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到他们国家来抢占资源的发达国家自然充满敌视态度。这种敌对态度, 就包含着不和平的因素。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想采取以资源来换取国外的资金技术方式, 去提高自身资源利用能力, 以谋求国家的发展。这些国家希望以牺牲一定的资源来换取能够提高资源利用能力的办法, 从而提高现阶段的可利用资源创造的总价值 (b) 。但是这个时候, 发展中国家会发现, 他们遇见的情况往往是发达大国利用不公平的贸易规则不断压低这些资源的价格, 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卖的资源量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补偿能够创造的价值, 或者说发展中国家触出卖资源的价值大于资源利用率提高后剩余资源产生的总价值的提高, 即损失大于提高。这种情况下, 如果继续这种模式, 必然走入一种恶性循环,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可利用资源不断的被发达国家蚕食, 而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慢, 甚至可能直到失去所有资源的一天, 这些国家也无法成功的走向现代。因而发展中国家必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相反发达国家当然是希望能够持续这种模式, 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汲取营养来供应自己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之间, 存在着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至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根基是严重不稳的。

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每个国家追求发展的愿望, 就会造成国际环境的不和平。我们知道和平应该是一种稳定状态, 如果参考亨廷顿所说的“纯正的传统社会虽然愚昧、贫穷, 但却是稳定的”,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 (P31、32) 这种逻辑,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 如果发展中国家愿意一直停留在待发展的状态, 发达国家也只是慢慢提高本国资源利用率而不去打其他国家的主意, 这个世界就会处在一种和平的状态下;要不然就是每个国家都成功的实现了现代化之后, 任何国家已经没有外国的资源可供抢夺, 想要再发展, 只能依靠提高自身的资源利用率, 所有国家都处在这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之下, 世界也能变的和平。这两种情况下, 世界保持和平状态的前提, 都是需要消灭发展或缓慢发展。这不也是意味着发展与和平之间存在着矛盾。当然这两种情况都非常的理想化, 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实现, 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拼命的谋求发展, 每个国家的发展进度也都不一样, 并且发展的快的国家还要想各种办法阻碍其他国家的发展, 导致这个世界会长期处于亚和平的状态。而造成国际环境不和平的因素, 就包含着这种希望发展的意念。因此我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内在矛盾的。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辩证统一的, 以前的讨论多局限于两者统一的方面, 而对于两者之间的矛盾方面的辩证却很少有所涉及, 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方面的初步探索。

a市场经济下, 人们总会希望以更少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资源, 因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去抢夺世界资源。

a可利用资源创造价值=可利用资源×资源创造价值率

摘要:一般而言, 学者们在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 均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和平与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以为两者间除了相互促进的这层关系以外还内在的蕴含着一定的矛盾。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关系,矛盾

参考文献

矛盾与发展 篇2

1 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林木资源、野生动物以及其它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同时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天然更新与生态修复的功能, 是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依托;而森林资源中的林木及其它资源, 则是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和经济物资。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所以在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中, 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1 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制约又有相互促进的矛盾关系。现实发展是长远发展的基础, 如果过度重视现实发展则会对长远发展造成损害;长远发展又是现实发展的目标, 然而如果过度期待长远发展也会制约和影响到现实的发展。所以,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定要兼顾和协调好现实发展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立足现实、兼顾长远, 不但要重视现实发展, 为长远发展储备和积蓄力量;又要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做出长期、科学合理的规划。

1.2 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对于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的储备量、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物质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大, 为了满足现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忽视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这样下去, 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等问题。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物资, 务必要把握好“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之间的“度”, 应该在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力求做到兼顾好资源恢复与经济发展, 既不能重复“先破坏, 后治理”的老路, 也不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1.3 区域经济发展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局部利益, 有可能会对整体环境形成维护或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整体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所以协调好区域经济和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不但要避免因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而对整体环境造成的伤害, 而且也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 为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与其外部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和谐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2 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只有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谋求区域的经济增长,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 需要建立健全森林保护体系,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 调整林区经济产业结构,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2.1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森林生态平衡系统本身就具备了自主更新和再生的能力。但是在现代人类文明社会里, 人类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相对地,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及保护的能力则变得越来越弱。目前,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明显, 所以要在唤醒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保护能力以及维护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充分地发挥人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构建和完善系统、科学、规范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以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2.2 有效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

中央及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安定方面背负有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是政府履行自身职能和职责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 为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做出重要的努力。首先, 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 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地分担森林资源保护的成本, 并拓展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 构建一个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 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

其次, 要积极开展关于协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宣传。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要想真正地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就一定要促进人的观念意识的转变, 让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这一重要性, 并且能在具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付诸于实际行动。政府要利用好自己在信息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宣传媒体, 把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发散给人民群众, 营造出一种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3 充分发展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是所在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协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最佳切入点。所以要大力发展林区经济, 对于促进所在区域经济和化解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 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森林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自然资源, 因此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也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因此, 有效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到结合实际, 深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矛盾, 找到协调两者关系的重要症结以及切入点,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 充分发展林业经济, 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针对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中存在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提出了采取发挥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充分发展林业经济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等有效的措施, 为实现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促进我国区域森林资源的平衡发展, 并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森林资源,策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列克, 智信.森林可持续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矛盾与发展 篇3

用发展手段解决改革难题

“尽管当时不少人对重汽改革模式颇有微词,但作为有着50年历史的特大型老国有企业,重汽职工达10万之众,一旦破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中央采取“救活式”改革方式是适合重汽实际的,只有先存在才能保证这颗“重磅炸弹”不会爆炸,也才成就今天重汽的发展。”重汽组宣部副部长倪桂祥和《小康》记者谈起重组之初,仍十分感慨。

据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国家经贸委、审计署等机构当时对重汽进行的摸底核查,结果为:以1999年12月3日为基准日,重汽集团资产总额137.58亿元,负债额高达168.27亿元.净资产34.28亿元,负债率为138.49%,累计亏损达83亿元。

债务问题与市场、机制等问题使重汽举步维艰。2000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汽集团改革重组方案,把主体企业下放地方,山东省随即派出工作组,并组建新重汽董事会、党委会.经理班子,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分管工业副市长的马纯济兼任新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汽正式挂牌成立,由此拉开了中国重汽改革与发展的序幕。

”国有企业的困难越多.说明潜力就越大。企业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只有发展才能战胜困难。”重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重汽面临的困难发出这样的”另类认识”。

企业改革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机构臃肿、富余人员多的问题。由于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医药费.住房公积金等,在处理职工分流时如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重大社会问题。重汽采取的是理性改革、稳步分流的原则与刚性调整、柔性分流的做法。本着先减干部,后分辅助岗位,最后是一线富余人员的原则。同时,采取发扬民主、尊重公议、把发言权交给普通职工,职工除了年龄等客观条件外,还一看前3年的岗位考核得分;二看职工代表的打分。重汽在改革中成功分流5万人,此举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企业破产党组织不破产,下岗不落志、分流信心不散”、”带着感情分流,人员不能一推了之,工龄不能一卖了之,饭碗不能一砸了之,下岗本身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等都是当时重汽下岗分流政策的重要体现。

对于“集而不团”的问题,重汽大力实施”瘦身改革”,集团下属设在全国的各种经营类公司达300家,其中大部分为三产,实际上成为集团身躯上的“吸血虫”。对一些与主业关联的子公司,通过体制创新进行改革、移交、分立。集团公司下属潍坊柴油机厂1998年有67个中层单位,重组时纠正过去靠投资办三产,铺新摊子分流主业人员的做法,对一些企业进行改制分流。原来拥有138名职工的潍柴运输公司,改制为潍坊市顺达物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使职工整体剥离出来。重汽的做法是:将原公司资产折款,加上国家用于重汽重组的职工下岗生活费补贴,分解为职工权益.由职工自愿八股,企业领导层持大股,组建有限公司,企业由国企成了民营;对于一些“半社会”式的企业,重汽采取剥离的办法移交地方,大大降低了消耗。同时重汽还规定改制企业5年内不准辞退职工,防止了将职工一推了之。

运用“歇包袱”调理“机体结构”,由自我“瘦身”到”壮体”,从政府“输血式”救助到企业自身培植“造血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关键的还是靠自身,改革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发展则是解决改革中面临矛盾困难、保持稳定的最佳方法”。马纯济接受《小康》采访时如是说。

从负债率近140%到年利税近十年个亿

“老马,你简直就是个魔术师”。马纯济已经不止一次受到国外同行的“质问”。

短短五年时间,从资产负债率138.49%到实现年利税近10亿元,这就是国内外重型汽车企业与企业界惊叹的”中国重汽速度”。

改革后的重汽在五年时间里,就实现了重型汽车133800辆产销量。2001~2004年,中国重汽以年平均6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在全国重型汽车市场下滑近40%的严峻形势下,中国重汽仍然实现产销4.5万辆的佳绩,与高速发展的2004年度持平,在2005年的后4个月中,一直保持着国内重卡产量第一的位置。

发展速度=管理+质量+数量。重汽通过有形与无形两种管理,迅速建立起一套人才合理流动、思想积极开放、机制灵活多变的管理机制。同时,推出“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占有率为营销考核指标的营销体制改革。由直销、分销过渡为经销与改装厂为主,销售人员从千令人锐减到不足400人,而市场占有率却有2001年的不足4%提高到2004年的15%,2005年国内重型汽车产销整体下滑近40:6的严峻形势下,重汽的产品市场份额反而上升6%。截至2005年底,重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9.96%。

目前,重汽保持着牵引车全国销量第一,300马力以上大功率发动机全国销量第一,装备十升以上发动机的重型汽车全国销量第一。2003年,重汽出口汽车40多辆。2005年,重汽实现出口整车4000辆,比两年前足足提高了100倍。数据的对比仅仅是重汽重组五年来”重汽速度”的外在体现,更重要的是中国重汽集团在企业外部、内部形成了一套科学、极具竞争优势的运行机制,这才是“重汽速度”得以延续与加速的重要保证。

规范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出现矛盾 篇4

贺文智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第一中学

邮编

015100

邮箱

hwzyx66@sina.com 联系电话 ***

摘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学校的运作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在新课改下,学校的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样,就会出现“规范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关键词:规范管理、个性发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学校的运作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在新课改下,学校的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这样,就会出现“规范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我们学校实行“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德育处是学校管理的一面窗户,从穿着校服、佩戴校徽、规范头发、首饰佩戴、手机管理、出入大门、进出宿舍、起床入睡、进餐排队、两操队列、升旗站位、卫生打扫、周末离校、上下楼梯、教室布置、班会召开、班级誓词、班主任签到、每周例会、晚前跟班、纪律秩序、考试制度、违纪处分、班级日志、班会记录、板报墙报等全方位实施规范化管理和监控。除此以外,学校还在全校的所有角落、平台安装了138个“探头监控”,无论你是何方神仙,只要做点“见不得人”的事,真是插翅难逃。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校车安全等问题的频频出现,学校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焦点话题。学校立即出台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细致、具体的规定,包括老师上课的第一件是就是查人,如果发现班里缺人,必须立刻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必须立刻给家长打电话等。尽管大家觉得很麻烦,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工作还是认认真真。

然而,新课改下的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和体现。像我们学校这样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学校不在少数,这样的管理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大相径庭。从上面的各项管理措施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规范和规定几乎都是要求学生这样做,不准那样做。换句话说都是要求学生按照学校或学校领导的要求去做,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一种“限制”,很难看到,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便利和服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东西。在这样的坏境中,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与学生个性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2012年9月19日的第三个晚自习,铃声响过,我刚刚上完前两个晚自习后,和往常一样到班里再看看。发现有三名签署协议的跑校生不在教室,值周班长汇报说,三个人都没有请假。我等了一会,这三个同学还没有回来。按我对这三个同学平时的观察,估计是有问题不回来了。我回到办公室给这三个同学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可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回信。我随后逐个打电话得知,有两位同学比平时回去的还晚一些,另外一位同学按时回到家中。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早早来到学校,上早自习前,我就走进了教室,这三位同学和没事似的,我什么都没有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三位同学不约而同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正准备了一大堆的道理要和他们(她们)谈呢,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她们)却给我了一大堆理由,让我一时“不知所措”。正如我所意料的一样,是感情出了问题,对于“早恋”,学校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家长也经常打电话问起这个话题,我带班这么多年,也遇到过不少;关于跑校生上三晚,学校和班级都有规范管理要求。可今天的孩子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用学生的话来说“我们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你们不理解我们”。是啊!我们用非常传统的理念和思想,用更为现实的做法,看似规范的制度企图约束学生,谈何容易啊!

我没有吭声,只是耐心的倾听他们(她们)的“心声”和“苦衷”。他们(她们)把从文理分班大家聚到一起,起初几个投缘的同学周六常常聚到一起玩耍,到后来产生分歧大家玩不到一起,再到后来彼此找茬,其中女同学赵中宏比较仗义,偏向男同学魏震海,于是赵与魏走得比较近;女同学而刘佳孟、蔺露此时对男同学魏更加敌意,三番五次地找茬。前几天还在课余时间发生了口角呢,昨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刘、蔺又找茬魏,赵为魏“见义勇为”,晚上没有心思上课,心情不好,几个人准备出去私了,才没有请假。男同学魏还补充说,“贺老师,请你相信我们,我们之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他们(她们)的话语像提起闸门的江水一样,“一泻千里”。

待他们(她们)把所有的“委屈”和“心声”吐露之后,一个个像躺在妈妈怀里的孩子似的舒服极了。再问,什么也不说了。我先前准备“教训”他们(她们)的情趣一下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于是,我问他们(她们):“现在你们来我这里,不仅仅是向我诉苦的吧”?“不是的”。“那你们来干什么呀”?因为我和同学平时关系处的很好,大家都很信任对方,他们(她们)也很尊重我,我平时管理班级比较有特色,原则面前人人平等,一般情况下都是同学找我帮忙解决问题和困惑,我在管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为孩子们服务。于是,他们(她们)争先恐后的表达着个人的意思,不时地向我表示歉意。我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他们(她们),而是与他们(她们)真心实意地进行交流。在我们彼此的交流中,他们(她们)心中的无奈、自以为我们大人不理解他们(她们)、自认为他们(她们)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的那点小秘密在我面前,一一吐露无疑;而且现在来向我求助解决的秘籍了。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她们)应该如何去做,而是把问题又交给了他们(她们)。我问:“你们有什么想法?我想听听”。他们(她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儿,便“毫无顾忌”地谈了起来,谈论中,有时还你一言我一语,偶尔会发生一点点小争议。我没有进行任何的阻拦和评判,只是耐心的听着--------。

他们(她们)大概说了好久,突然发现了什么问题似的。魏同学问我:“贺老师,你能给我们谈谈你们上高中时的情况吗?有木有发生过像我们这样让老师、家长操心和头疼的事呢”?我说“你们还知道这事让老师头疼呀?你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父母没有和你们谈起过他们(她们)那个年代的事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同学们的一问,也勾起了我对难忘的高中时代的回忆。三十多年了,我上高一那年,正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之后的1980年--------,我带着深情,带着眷恋,带着青年人的朝气和梦想,一股脑地把同学们渴望的事情细细地回味了一遍。同学们听着,沉思着,不知不觉中,我听到了大家给我的掌声,才知道,自己沉浸的太深了。刘同学轻轻地摸了摸我的眼角,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贺老师,真的太对不起您了,平日里,大家对您的人品、学识都崇拜的五体投地,今天您的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人,我们从现在开始,在高考最后的230多天的时间里,一定奋发努力,顽强拼搏,严于律己,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和实际行动向您和我们的父母献礼!请您相信我们吧!”;刘同学的话音刚落,其他几位同学也不约而同,争先恐后地向我表达他们(她们)的心声。在大家的倾诉声中,我们师生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我用厚重的双手抹去同学们眼角的泪水。原本是一场训斥活动,结果变成了一次声情并茂的交流会。由此看来,“规范管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可以实现有机的统一的。

如何处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复制链接]

秦风万里 秦风万里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9-3在线时间31 小时威望257 金币207 注册时间2004-4-16阅读权限40帖子1566精华8积分2145UID826467 IP卡

狗仔卡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2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5 积分威望257 注册时间2004-4-16积分2145精华8帖子1566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楼

发表于 2006-10-26 12:56: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案例]发型不合格,200名学生必须接受统一“整修”,无奈校方强制施行“剃头令”

近日,苏州吴江青云中学颁布了一项“剃头令”,校内所有“不合格发型”的学生必须按照标准统一发型。该令发布后,学校特意邀请了校外的理发师来校操刀,200多名男生因此而修理了发型。在他们的修剪发型上,学校也做了统一要求。

此消息一出,议论四起,正反两方人士均持续了一段激烈的争辩过程。一方表态,统一剃头、统一发型,才能更好地便于学校统一管理。反方认为,强制性规定剥夺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由此,一场关于学校能否为学生选择发型的争论在苏州展开。

学生:管这么细,没必要吧!

青云中学位于吴江市青云镇,学校分初中部和高中部两块,学生多半是择校生。据了解,目前该校在校生总数为3800多人,其中2000多名学生寄宿在校内。在青云中学校内,记者扫视了一下正在教学楼里上课的男生,没有发现一个是留着长发的,而且大部分男生的发型如出一辙:发长绝对不超过1厘米,十分贴近于板寸类发式。正在念初二的陈同学告诉记者,学校是在10月中旬利用周日时间,特地从外面请了两位师傅给他们剃的头,这次共有200多号“不合格”学生被叫去“修理”了,剃得很短,全部是同一个发型。而“不合格”的定义就是:男生额前头发遮住了眼睛;两鬓和发颈的头发过长;头不是用刀剃,而是用剪刀修剪得参差不齐的“毛毛头”。女生若烫、染了头发也属于不合格范围。他半开玩笑地说,初中部被剃的较少,他们班人数也不多,才一两个,大部分都是高中部的男生。正因为自己的发型符合学校“要求”,才幸运地“逃过一劫”。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陈同学认为,学校主要管学习的事情就可以了,连理发这等日常生活小事都要管这么细,没有必要。即使要管,最起码学校也得征得学生的同意吧,哪有强制执行的道理。

同样是念初二的杨同学,此次就亲历了这一过程。他说,周日当天,他正在教室里学习,突然班主任来了,把他叫了出去,二话没说,就直接把他领到了学校安排的一间理发室。当时理发室里挤满了学生,他这才得知,这些人全是被叫来剃头的。“头发长了是应该剃短,学校要剃,我也不反对,但是既然收了5元钱/人的动刀费,为什么马马虎虎地几分钟理一个就草草完事了?而且还把大家全理成一个样子,走出去多尴尬啊。”杨同学向记者大吐苦水。

还有几个同学也透露道,初中部有个女生因为拉了直发,这次也没能逃脱厄运,长长的头发一下就被铰短了,她可以说是全校惟一一个被强制剪发的女生。理完发之后,基本上学生个个都是牢骚满腹。由于剃得不理想,有的人当场就哭了。“剪发是我们自己的事,长了我们可以自己去校外剪,学校根本就没有权利给我们强行剪发。他们这么做,不给我们任何商量的余地,根本不曾替学生考虑过,等于是剥夺了我们的自由选择权。”其中一位同学谈起“剃头令”显得比较激动。

学校:强制剪发不得已啊!

对于学校外请师傅进校强制为学生理发这件事,青云中学的陈校长表示,学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说,学校完全是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一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这项规定来操作的。规范里明确提到“男生不留长发”这一条,所以对于留了长发的男生,学校领导和老师已经三番五次地督促他们去剪发了。学生的仪表要端庄得体,穿着打扮更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是学校一直要求和强调的内容。

陈校长坦言,8月底,学校就下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鼓动全校学生自觉遵守里面的规章制度。“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染发”一直是学校最为关注的内容,然而部分学生偏偏就是屡教不改,头发长了也不剪,甚至还去剪颇为时尚的“毛毛头”。8月底,学校就给他们上了紧箍咒,然而一个月后还不见他们有悔改之意,于是学校只好动员班主任一个一个去劝说,让他们在“十一”长假里面在家解决。

“没想到,‘十一’过后这些孩子仍是毫发未损。学校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合规范的学生达到200多个,人数太多,不可能让老师一个一个领到理发店去剪发吧,所以只好去正规的理发店请了两位师傅亲自来学校理发。中学生就要有中学生的样子,在发型上,我们惟一的要求就是短,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形象,更符合学生的身份。”陈校长说,“这部分不肯理发的学生多多少少属于‘问题’学生那类,学习成绩不大好,还经常违反学校的规定。其实,学生统一短发与统一着校服一样,是学校的统一管理,并非刻意限制学生自由。”

家长:能够理解,但要有度!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可以接受学校的这种统一管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学校的举动,比起学生,家长们的态度似乎更为理性。一位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这次就被学校剃了头,剃完以后,孩子心理极不平衡,一直向家里抱怨,说一些诸如学校如何如何不近人情,理发师剃得如何如何难看之类的话,但作为学生家长的他,对学校的做法还是持赞同观点的。

“孩子平时都寄宿在校内,父母跟孩子之间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学生模仿成人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学习和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只有在学校严加管教之下,孩子受外界影响而学坏的情况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了。”这位家长表示。

刘女士在校外经营着一家杂货店,她的女儿现就读于青云中学高中部。当记者提起是否听说学校强制剃头一事,刘女士立马就接上了记者的话茬:“听说过的,那天女儿一回家和我说起过这事。”虽然自己女儿的仪容仪表符合标准,不必走强制剃头这一遭,但刘女士对此却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说,学校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教育好孩子,家长们基本上都能够理解的,只要学校的做法不过火,不让学生头发剪得没法见人或是剪得像傻瓜之类的情况出现,家长们不仅会理性看待这件事,甚至还会和校方站在同一战线上“作战”。

专家:个性发展,更需引导!

学校的做法具不具有可行性,是不是非得如此强制执行不可?对此,苏州某中学的一位心理学教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吴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也不相同,个性有差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盲目搞“统一”,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难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她分析说,从学生角度来讲,中学生已经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例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选择自己喜爱的衣服、发型等,追求个性发展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现象。但从学校角度来说,留长发、剪怪异发型,的确是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统一理发也是出于统一管理的需要,不存在任何过错,但值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还是需要进一步深思的。

“学生可以有个性,但不能建立在违反纪律的基础上,个性也应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体现;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行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职责监督时,其实可以以个性化教育为主导,来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必采取这种强硬措施。”吴老师说。

她建议说,学校出于好意,一切为了学生好,固然没错,但只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是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比方说,对于讲求个性的学生,学校应该有义务帮他意识到,展示自己个性的途径和方法不单是靠外在去表现,让学生在逐步的受教育过程中,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样效果才更佳。校方的实际操作方法其实可以多样化,强制剪头多多少少跟孩子的发展需求以及当前的社会环境是不太匹配的。

(江南时报 记者 应慧)

矛盾与发展 篇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矛盾

(一) 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在现阶段, 可以把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理解为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使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发展潜能, 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这是一种素质教育观点, 就业不是职业教育的唯一目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人的潜质, 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要贯穿职业教育始终。

“订单式”培养是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以目标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设定人才规格, 以目标岗位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 以企业规格来培养学生。但如果一切以企业岗位人才标准为依据, 会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极大丰富, 谋生已不再是多数国人自身发展的根本问题, 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职业结构的不断丰富和变化、职业变动频率的加快, 打破了传统的学校、职业对人类个体的封闭和限制, 人们要求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 职业教育仅仅把办学目标局限在传授学生谋求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方面, 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日后发展的需求, 也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只有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职业精神等更高的层面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支持, 才能使他们形成适应日后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应培养个体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还应培养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健康的个性。

(二) 学生短期就业利益与长远职业生涯发展的矛盾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目标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迅速适应目标岗位需求, 解决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终身职业生涯的基础准备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教育。其要义, 根据日本学者的论述可归纳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职业观的教育, 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 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 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了解自己, 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具体来说, 这一矛盾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订单”的单一性与学生职业兴趣多样性的矛盾根据职业生涯的分阶段理论, 我国的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和职业准备期,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当于提前给高职学生指定了今后的就业方向, 代替学生提前做了职业生涯决策。但是,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影响择业的三大因素分别是个人天赋、兴趣因素和专业。个人天赋是首要考虑因素, 其次是兴趣因素, 最后一个因素才是个人的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来高职院校读书都是为了找工作, 在浙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 浙江省连续多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相当多的学生并不在乎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 更在乎有益于成长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某些学校过分追求就业率, 采取狭隘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天赋和兴趣, 以专业甚至企业某一岗位需求来设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 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创造力, 缩小了学生的就业范围, 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教育。为了眼前的就业, 高职院校让学生失去了更多提升个人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机会。

岗位技能的浅窄性与职业技能的宽深性的矛盾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 有些高职院校采取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短视现象, 即工作中用到的就学, 用不到的就不学, 降低专业技能的宽度和深度, 仅传授学生适应工作所必需的几项基本技能, 导致学生缺乏在专业上进一步提高的知识宽度与深度, 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为了迁就专业, 迁就“订单”岗位, 有时会失去更多的机会成本, 毕竟在实际工作中, 职业类别比起学校里的专业丰富多了,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反倒会漏失不少机会。

(三) 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签订“人才订单”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 处理好高职院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有赖于以下几个矛盾的解决:

学校培养的数量要求与企业需求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首先,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模效益, 对企业培养“订单”的数量有一定的批量要求。如果批量过小, 则不利于学院教学效益的实现。但现实的情况是, 虽然我国技术人才奇缺, 但对技术人才有批量需求的企业很少,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 发达的民营经济需要大批高级技工, 但单个企业的需求还是很小的, 小批量人才需求的企业由于缺乏沟通, 很难整合成大批量“订单”。其次, 相对于单个企业来说, 每个企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相对集中的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时间与企业需求的即时性之间的矛盾企业对“订单”人才的需求是即时的, 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却需要一定的周期。在我国,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 平均寿命是2.9年, 而高职专业以3年制居多, 对于企业来说两三年的时间产生的变化足以影响到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 有的企业甚至因经营不善倒闭或转型。

高职院校的培养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下降、师资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而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 岗位需要什么技术就学习什么技术, 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知识, 学生毕业后能迅速找到工作并适应岗位。针对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笔者认为, 对策在于变狭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广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重点应做到如下四点:

扩展“订单”的宽度和深度“订单”的宽度是指“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所能适应的目标岗位数, 它反映了学生毕业后横向就业面的大小。“订单”的深度是指人才培养“订单”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它反映了毕业后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纵向提升的空间大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 也不可能一辈子就呆在某个岗位上。“订单”过窄, 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小, 职业风险就大, “订单”过浅, 学生毕业后提升的难度就大。扩展“订单”的宽度就是要扩展人才培养“订单”的目标岗位数。将相近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进行整合, 扩展学生的就业面。扩展“订单”的深度就是根据目标岗位上工人的职业发展路线, 提前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知识、能力和素质准备。

注重“订单”的前瞻性鉴于职业教育的稳固性与市场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 “订单”一定要有前瞻性。学校在签订“订单”时要考虑这一行业是否属于朝阳行业, 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会有何种变化, 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预先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打好基础。否则, 一旦行业发生变化,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就会陷入被动。

变技能“订单”为素质“订单”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企业所必需的技能为主, 企业需要什么技术就学什么技术。由于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学习动力、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不及普通高校毕业生。变技能“订单”为素质“订单”, 就是要重视职业岗位对人才“软实力”的要求。要深入研究“订单”的目标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避免唯职业技术倾向。

将学生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之一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 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被排斥在外, 其结果是学生要么被动适应, 要么厌学。因此, 要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 结合企业需求和学校的培养能力,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订单”。

保持“订单”的动态性传统“订单”具有更多的静态特征。“订单”一旦签订, 学校就会按照“订单”培养学生, 很少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结果造成企业和学校的多方面脱节。保持“订单”的动态性, 需要“订单”双方密切合作, 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进行质量监控, 学校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进行监控。另外, 对于学校来说, 成立职业研究所, 对宏观环境、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及企业运作情报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是保持“订单”动态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泽军, 刘敏, 尚志勇.论教育目的的总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2) .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施祝斌.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 2005, (4) .

矛盾与发展 篇6

关键词:矛盾,契机,管理

对于刚升入小学的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习惯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班级常规管理无论对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还是对孩子的健康发展, 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通过常规管理, 将道德教育同孩子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还可以增强其行为的目的性, 发展自理、自律能力, 学习协调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树立群体意识,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然而, 在实践中发现, 教师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 经常会顾此失彼, 当教师注重常规管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时, 却又常常不能处理好尊重孩子与给孩子们自由发展机会的关系, “压抑”和“呆板”现象又凸显出来了, 显然违背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而当教师力图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放开孩子们的想象翅膀时, 却又往往不能正确把握班级常规管理要求和孩子自主发展的关系, 以致于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乱班”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因此, 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与班级常规管理成了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难以驾驭的一对矛盾。

现如今, 我们已无法固步自封, 不能用过去教法教现在孩子去适应未来的社会, 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这就意味着要对以往的教育进行变革和超越, 自然地, 就涉及班级常规管理制度的调整与变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让班级常规管理的条条框框制约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常规管理要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突破常规管理局限, 争取创造培养机会

长期以来, 常规管理是学校对班级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也是老师管理孩子的一个重要法宝。殊不知, 就在我们紧握着常规不放, 要求统一化、制度化、自动化的时候, 在教师紧盯着孩子与众不同行为的同时, 孩子的创造火花很可能被这过分的抑制扑灭了。大量研究表明:在宽松、自由、接纳的环境里, 孩子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品格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 老师一定要心中装着大目标, 为孩子的长久打算, 不能仅仅因为严格执行常规要求, 而失去了培养与保护孩子创造精神的宝贵时机。下面这个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一次班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已到了要收数学花片的时间了, 这时小冉跑到老师身边说:“老师, 可以晚几分钟再收花片吗?”“为什么?”“我们的‘楼梯’马上就要摆好了。”原来孩子们在小组里用花片组合成具有数学逻辑的塔形结构。老师看着孩子那期待的目光, 怎忍心拒绝?虽然当天的教学活动延迟了20多分钟, 但教师随机调整常规, 孩子们创造性的发现数字间的递加递减关系, 而且孩子们那欢呼雀跃的激动神态, 远比按部就班地收学具, 再按原计划上一节教育活动课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既是孩子游戏和创造的需要, 又体现出老师的民主与灵活。正是老师给孩子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才使得孩子敢于向老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而这些不正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很好时机吗?我们要为老师能积极地保护孩子的创造性, 并适时适度地放手常规而叫好。

二、调整不合理常规要求, 拓展创造培养空间

在各班常规管理细则中, 统一的模式占不小的比例, 如:穿脱衣服的要求、摆放桌椅的方法, 甚至摆放文具、书本顺序等等, 规定得非常细致。从常规要求的角度看, 这些内容对培养孩子做事认真、有序、讲方法等行为习惯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但如果要求过于统一、细化、严格, 也会出现负面的效果, 如孩子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式, 养成严重的依赖习惯。因此, 老师要注意观察和思考, 对常规要求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进。如:一天, 孩子们大扫除后, 摆放笤帚时, 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笤帚的大头朝前摆放, 而是发散式地摆出了一朵“笤帚花”。老师观察到这一细节, 意识到这是常规要求过于细化, 制约孩子思维导致的问题, 而非孩子不守规矩, 并且, 这是幼小过渡时期孩子泛灵性思维方式的表现, 孩子们需要灵动的管理来满足他们创造性、跳跃性的思维。这时, 班里老师及时调整了常规, 改为摆放有序、整齐即可。

三、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 促其主动发展

有“华文卡内基之父”之称的黑幼龙先生, 他提出的观念就是孩子要“慢养”。众所周知, 孩子们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而作为一线教师却因为种种原因, 或是因时间的紧迫性, 或是为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充实, 总是想方设法把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即使稍有闲时, 也要读课外书、讲故事、表演节目, 一个接一个, 以为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 美其名曰低耗高效。然而实践证明, 经常采用这些做法会使孩子产生倦怠感, 他们不是表现得无精打采, 信手跟着老师或小指挥瞎比划, 就是要求上厕所。而到了厕所, 他们的精神劲儿却倍增, 互相说笑, 那神秘劲儿、兴奋劲儿在课堂上是很少见的。以往我们只简单地把这种行为视为孩子在钻空子, 冥顽不灵, 现在想想, 其实这是一些常规要求太过束缚了孩子, 忽略了这些6~7岁孩子的发展特点, 我们应把孩子的反常表现看成是对一些不合理的常规要求的挑战和抗议。反思之:我们老师应把时间更多地还给孩子, 让其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 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安排活动, 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

浅析经济全球化矛盾运动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矛盾表现,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大都选择市场经济,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功能,但也会出现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失灵现象,迫切需要一个“世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纠正市场失灵。第二,民族与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并发展成一个悖论。这个悖论表现在,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世界性逐渐融合、消融了民族性;另一方面,世界性强化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性。第三,经济全球化与两极分化的矛盾。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水平、经济实力在总体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了,而且差距极为悬殊。第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形象愈来愈明显地显露出来,空气、水的污染,森林植被大规模破坏,土壤沙漠化严重,化学废物遍地都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辉煌,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以疯狂的形式掠夺大自然,地球正在失衡,很多动物植物正在人类虎视眈眈之中走向毁灭、灭绝。总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矛盾复杂多样,层出不穷。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 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生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 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体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 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

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矛盾与发展 篇8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我国人口多、家底薄的基本国情,依然未曾改变。确切地说,“家底薄”,主要是指我国人均拥有资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而且,随着国际经济市场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日渐突出,一是对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二是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过强。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国内、国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得刻不容缓。可以不夸张地说,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我们不能忘记,两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泛而深远,促使世界经济朝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时期过渡,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收缩,世界经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响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质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显现。

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了解,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因素有哪些?其影响路径如何?而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明确的目标要求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等专家撰文,共同把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章分三期刊出,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矛盾与发展 篇9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从内容上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表现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其次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是我们党新时期确立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因为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状况的必然要求。“求木之长者,必

固其根本”。我们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1、为什么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那么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互作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支撑;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很难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前提,又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深刻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制度保障;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的前瞻性、预见性,同时也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这一方法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方法,是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用这样一种方法取得经验、发现规律、形成共识,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前提下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

矛盾与发展 篇10

一、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存在的五大矛盾

(一) 高等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 更承担着基础教育缺失的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功能, 这对于高校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在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的奋斗目标很明确, 即为了考上大学, 因此在应试教育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进入高等学府之后, 学生往往有一种失落感, 因为进入高等学校并不表明自己的未来有了保障。在经历的大学一年级的喜悦、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困惑之后, 四年级开始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迷茫。所以, 大学校园学生尤其是大四学生逃课现象比较普遍, 一部分人去打工、找工作, 很大一部分则选择考研究生。作为学生培养的最后环节, 在大学生没有美好前途的时候, 高等学校教育往往成为社会、大学生指责的对象。

(二) 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的矛盾。

高等学校专业体系中的人员以专门利益为中心, 行政体系中的人员则以组织利益为中心, 两类人员的价值体系截然不同。在具有浓厚官本位传统的中国, 高等学校专业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行政人员。目前, 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改革政策都对专职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定量指标体系, 而对行政人员则只规定了一些定性的指标,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专职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冲突。因此, 为了掌握更多的资源, 并且在高等学校改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专职教师往往热衷于担任行政职务。

(三) 高等学校扩招与堪忧的财务状况之间的矛盾。

大学校长一般是由政府和教育部门委任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 学校领导往往重视硬件建设, 重视学生数量的增长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各学校纷纷兴建的新校区就是明证。一方面, 大学逐渐成为一个办学经营实体;另一方面, 这个“实体”却没有办法交给一个具有成本意识、具有投入产出概念的“经营者”来经营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 有的高等学校的新办校区人均占地面积远远超过必须的标准, 大片校园处于闲置状态, 没能利用起来。已建成的校舍, 容积率也偏低。高校在不断进行扩张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债务危机。据《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 到2006年底, 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

(四) 高等学校发展区域之间严重不平衡。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管理的投资体制, 中央投资主要集中在部属院校, 地方投资主要集中在本地所属院校。这种体制对于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 而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必然影响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学大部分处在东部地区, 在中西部的为数不多, 国家的投入在整体上促进了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而在事实上拉大了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

(五)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我国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张。招生人数大幅增长, 十多年间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至2010年的657万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学校不直接面向社会、面对行业一线办学, 因此不需要进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部委主管的高校多数改为由中央和地方共建, 以地方管理为主。行业部门主管的学校也大多划归教育部门管理, 行业部门很少或根本不再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业务指导。体制的变革使原有的具有显著行业特点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过去, 高校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服务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往往是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 高校需要“按需培养”人才, 市场则“择优选取”人才。2009年《社会蓝皮书》指出, 大学生当年毕业560万人左右, 估计到年底的时候, 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如何解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 也考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

二、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存在的矛盾的化解之道

中国高等学校必须从思想意识、管理理念、经费投入和指导学生就业等方面狠下工夫, 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栋梁之材。

(一) 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 就需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建立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 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但是, 我国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至今未能建立起来。人们传统上认为转换政府职能是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和关键。事实上,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 高等学校已拥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权、教学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对外交流权、人事自主权、财产自主权, 因此, 制约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没有建立起面向市场办学的适应性机制, 高等学校的领导者自身缺乏面向市场办学的意识与能力。高校办学自主权能否得到实现和充分运用, 其责任也不仅仅在政府, 也涉及高等学校自身的能动性。因此, 高等学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解决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 高等学校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等学校领导者应将教师放在管理的第一位, 从思想上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是真正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源泉,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精辟地阐释了高校以教师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 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切忌将大学办成衙门, 要把教师视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客体。要保障教师的利益, 给予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条件和机会, 以实现其全面发展。要依靠教师办学、教授治校, 使教师由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 从而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和责任感。

(三) 理性认识并合理解决高等学校负债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市场、产业、负债经营等新概念开始被引入到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1999年高等学校全面扩招后,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利用银行贷款加大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我国高校的借贷和债务行为, 首先发生在少数学校中, 之后变得越来越普遍, 即使对发展资金需求不强烈的学校也开始借贷。当然, 对高等学校贷款政策全盘否定并不客观公允。银行贷款客观上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发展, 如校舍的改进、设备的更新和住宿条件的改善等。高等学校债务的解决应由政府和高等学校双方面地、多渠道地、分步骤地来解决。

(四) 运用积极灵活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 国家从宏观上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为这些地区高等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其次,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到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资源比较薄弱的地区合作成立独立学院, 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后, 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尤其是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地区能够更快地发展高等教育, 缩小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从而提高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

(五) 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 各级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 鼓励大学生创业。这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 高等学校要努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等学校也应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 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训练, 包括择业、面试、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同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未来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教育的竞争, 教育的发展关乎中国的未来。因此,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 就必须有效解决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种矛盾, 当然, 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努力。

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 高校的发展也存在着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高等学校专业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高校扩招与堪忧的财务状况之间、高校发展东西部严重不平衡、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五大矛盾。

关键词:高等学校,矛盾,对策

参考文献

[1]刘述礼,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10.

[2]胡雄.战略机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考[J].太平洋学报, 2005, (12) .

[3]万彭军.未来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9) .

[4]解志勇.我国西部高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 .

上一篇:现代家政下一篇:生物活性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