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走近学生论文十篇

2024-07-12

用爱心走近学生论文 篇1

审美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积极发掘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特质进行教学活动, 所呈现出的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教师具有审美特色的语言将使作为语言美的感受者的学生在被感化、被陶冶中潜移默化, 水到渠成地实现素质及品格的升华, 为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审美教育奠定基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 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 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 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 会使人心旷神怡, 就像欣赏一首名曲, 旋律不绝于耳。优美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审美材料, 教师的语言艺术本身就可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从而在乐中学、学中乐, 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学语言的审美艺术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一、 形象美

形象生动, 是由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教材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文学作品, 很多文学作品文笔曲折, 形象生动, 耐人寻味。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唯具有生动形象性、较强的语言魅力和较大的思考空间, 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品味作品语言, 叩开学生的心灵, 点燃智慧的火花。

语文教师应倾尽全力使其语言生动优美, 富有魅力, 让学生于强烈的感情氛围中求知识、悟义理、明人生, 激发学生美的联想, 使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节奏美

节奏一词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借用到教师语言则是指语速的快慢与停止, 语调的抑扬与顿挫, 语气的轻重与缓急。教师语言变化有致的节奏美, 会紧扣学生心弦, 有助于轻松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根据内容定节奏

讲求教学语言的节奏美, 必须根据语言的内容确定。语文课文体不同则语言的节奏不同。从共性上或宏观上看, 一次讲课或讲演, 由于是面对众多的听众, 因此, 必有共同的节奏要求:开端时, 引人入胜。或巧设悬念, 或铺陈渲染, 用语亲切;过渡时, 自然巧妙, 或承上启下, 或借题发挥, 用语平缓;高潮时, 激昂共鸣, 或出奇制胜, 或点明主题, 用语明快;结尾时, 耐人寻味, 或深化主题, 或含意无穷, 用语深长。

2.协调语速显节奏

语言节奏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语速。有的教师语速过快, 学生还没听清楚上一句, 下句就接着来了;有的教师语速过慢, 学生的思维处于疲散状态, 形成不了兴奋的优势;有的教师语速始终是不快不慢, 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 久而久之学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一般地说, 对重点要反复讲, 以期学生加深印象; 对难点要缓慢地讲, 让学生有回味咀嚼的过程;对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 让学生了解概要。江西省特级教师梁纬讲授《琵琶行》时, 讲到琵琶曲“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形色飞扬, 悠悠然似在演奏琵琶曲。语言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断或续, 让学生听后, 心情舒畅愉悦。可是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时, 声调顿时变得低沉, 速度也缓慢了, 并一字一顿地读出“东船西舫悄无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读“座中泣下谁最多 , 江州司马青衫湿”时 , 还不自觉地来了个“声暂歇”, 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教师讲得动情, 学生听了动容。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谐流畅且节奏鲜明, 像音乐一样流进学生的耳、心, 从而在无形中促成知识与情感的互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清晰地教学的教师, 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 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富有节奏的教学语言, 将使说者口吐珠玑, 更令听者耳濯玉泉。

三、 情感美

语文教学就其特性而言, 是一种包含丰富情感活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如果教学语言枯燥, 缺乏情绪感召力, 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不能使其精神亢奋, 思维活跃, 从而使其智力活动受到抑制, 难以达到上佳的教学效果。从美育的角度看,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审美情感教育, 作为审美客体的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 或直抒胸臆, 或托物言情, 或激情似火, 或温婉感人。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自古及今的名篇佳作, 每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例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父子情;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浓浓的爱国情;《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壮志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贞情等, 不胜枚举。教师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 吃透教材内容, 才能把作者的情感化作自己的真情实感, 才能以语文教师特有的语言挖掘和展示文章的内涵。可见,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应动之以情, 富有感情色彩。因为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 引起共鸣。

因此, 如何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技巧, 更是一种艺术, 是教师人格力量在课堂操作过程中的充分外现。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指出:“夫缀文者, 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必须“披文以入情”。从这样的意义上说, “情”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核心所在。

用爱心走近学生论文 篇2

一、多找他们交流, 理解他们的“后进”

开学初,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杨某聊天, 我们很少聊学习, 大多聊网络、朋友、家庭等。我总是静静地听他讲述, 从他的角度看待问题, 理解他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共情”逐渐起了作用, 我慢慢取得了他的信任。在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后, 我真正理解了他的“后进”。他初中时, 遭遇父母离异, 跟随了父亲。后来, 父亲又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在这个新家中他多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哥哥, 不仅成绩优异, 考取清华大学, 为人处世也让街坊邻居赞不绝口。天壤的差距带给他沉重的心理负担, 他父亲总拿他和这个哥哥比较, 让他觉得即使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父亲的期望。再加上对新家的不适应, 他变得沉默而敏感, 内心深处的失落和孤独无从排遣。于是, 他选择了网络作为精神寄托, 选择了社会上的小混混作为知己, 通过异常行为显示自己的勇敢, 把和老师作对当成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我们的谈话中我明显感觉到他违规后的悔悟, 被奚落后的痛苦, 他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被发现、被认同的渴望, 而这正是我转化他的着眼点。

二、通过各种途径赞扬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有一次检查宿舍, 我发现杨某的床铺整理得较为整齐, 就马上用手机拍了照片, 在班会课以及家长会上对他大加表扬, 赞扬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育运动会他半推半就参加了长跑, 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 但我同样表扬了他积极参与的精神, 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课间他找老师问问题, 我故意表现得很诧异, 并及时用眼神传递了我对他的赞赏, 后来还以黑板报的形式向全班通报表扬, 并打电话给他家长, 将他一系列的进步略有夸张地告知他们, 让他们以有这样的小孩为荣。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 他在同学中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得到了同学的尊重, 在家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他也更加信任老师。这些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他的进步。

三、充分信任他们, 鼓励参与班级管理

杨某最初担任纪律委员, 后来因表现好担任了班长, 班干部的职务时刻提醒着他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不能给自己、班级、班主任丢脸。后来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学校的前列, 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毕业时他对我说:“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当班长,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另类, 做班长想都不敢想, 是老师您给了我信心, 我现在感到自己原来也是很棒的。”

由此可见, 信任对后进生的转变是多么重要, 很多奇迹的完成都是建立在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和能力的挖掘基础上的。

四、多关注他们, 耐心处理他们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以前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他们在进步过程中难免出现反复, 班主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有耐心, 要讲究技巧, 避免打击他们刚建立起来的微弱的自信。班主任要多关注他们, 对于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三及时:及时发现, 及时提醒, 及时引导。

我班的班级公约中有这样的一条, 即班干部出现抄作业现象则免去管理职务。此时的杨某正担任纪律委员, 他有一次假期作业没有完成, 到学校抄作业被老师发现了, 若此时真的撤了他的职务, 会打击他的自信。我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表达了我的想法:“按公约, 杨某的班干部职务应该撤掉, 但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现在是撤他的职务还是再给他一次机会, 决定权在大家, 请大家表决。请所有同学闭上眼睛, 若有能原谅他并建议保留其班委职务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他本人, 所有同学都举手了。

我每天至少与杨某交流一次, 发现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他。有一次到宿舍我看见他在用手机看玄幻小说, 就私下和他探讨了他做这事的利弊, 并表示不在班级中声张, 他非常懊悔, 同时感觉我很给他面子, 主动表态在学校不再做类似的事情了, 事实他的确也做到了。我还经常给他“戴高帽子”, 夸奖他现在的表现很好, 转变很大, 引导他向好的学, 和强的比, 他学习越发起劲, 高三下学期几乎每晚回宿舍都要学到十一点以后, 虽然我不赞同他这种做法, 但他这种精神令我感到非常的安慰。

用爱心感化学生 篇3

【关键词】爱心感化 要真诚 有原则 持之以恒 不可估量

师生关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改善教学环境、完成教学任务、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有百利而无一害。它可以促进学生老师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去攀登知识的高峰。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导致教师的指挥失灵,容易使学生走向教师的对立面,不仅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得不到学生的真心配合,不能完成该完成的任务,而且使老师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伤害,思想消极,敷衍了事,怠工怠学,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要有健康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有爱心,用爱心感化学生,以爱换爱,用爱熏陶、感悟、改善师生关系。

爱心要真诚,不能有半点虚假,才能以心换心,得人须得心,得心才得人,有心者方能成事。有一个住校生,由于家长工作很忙,每个周末总是不能按时到校接他回家,而每次老师总是陪伴着他,不管时间多长都要等到家长到校。有时家长因事晚来,老师就先把他接到家里吃饭。有个班主任,班里有几个留守儿童,过节时老师总把他们叫到家里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有时还带他们去玩,经常送些生活用品。用真诚的爱去赢取学生的心,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老师的爱是如此真诚无私,视他如已,没有恻隐之心,爱得清澈透明,毫无瑕疵。只有真诚的爱心学生才信赖你、佩服你、追捧你。

爱心要有原则。要避免宠爱和溺爱,要分清是非,不能迁就、袒护,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困难要主动帮助解决。在青春发育期的學生比较躁动,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根源,明白利害关系。对于反复重犯屡教不改的学生切忌放弃不管,老师就要千方百计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消除他们的疑虑偏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对他们要既有哥们的豪爽,也有江湖的义气,想方设法与他们打成一片,心心相印,找机会沟通。用老师的热情唤醒他们的人性,消除师生间的鸿沟隔阂,处处体现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帮助他们,慢慢地感化他们,使他们体验人生真情冷暖,学会知恩图报。缺乏原则的爱,很难体现老师的公平,会使学生产生老师有偏心的感觉,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指数;缺乏原则的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更加难管难教。

爱心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立场、性格癖好,所以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爱法,老师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投其所好,使每个学生都心满意足。有的学生个性很强特别喜欢表现自我,老师就要根据他们的表现适时适度表扬;有的学生自卑内向寡言少语,老师就要经常鼓励,在人多的场合巧妙地激发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搭起他们沟通的桥梁,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自我交流能力,克服自卑;有的学生性格古怪,不善于交友,这时老师就应成为他的第一个朋友,并让他分享到朋友的乐趣,帮助他发展自己的朋友;有的学生是弱势群体成员,老师就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呵护,组织学生帮扶,用群体的力量去保护他们。总之对学生的爱心应是灵活的,不管采用怎么样的方式,都要使学生个个开心,各自满足,从而达到感化学生的目的。

爱心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关爱不能水性杨花、三心两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发生波动,情绪涨落难测,很容易随身边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老师一定要细心观察,“望、闻、问、切”把准他们思想的脉跳频率,随时随刻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平稳健康地成长。人生有限,爱无止境,久而久之水滴石穿必成现实。反之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持之以恒的爱心,又何以感化学生呢?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个家喻户晓的道理有谁还会怀疑呢?

爱心的力量是无限的,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个家长由于不善于教育孩子,动不动就动粗,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谁都不信任。在学校里对老师的教育总是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做他的。老师根据这个情况,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家长凡事都要与孩子商量,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学会与孩子沟通,互相尊重。在学校里老师又特别关注这个小孩,在家里得不到的爱在老师这里得到了,在学校里得不到的东西在家里得到了,老师的爱、家长的爱优势互补,使这个学生很快就改变了,逆反心理的现象得到了矫正。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学生成为怎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老师的用心程度,知人要知心,治人先治心,育人须育心。在历代战争中有攻心术,在佛教界有心诚则灵。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感情是否脆弱,实际上都是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老师就要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用师爱去影响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矫正学生的不良;用师德去感染学生,唤醒做人的良知;让师魂渗透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刚毅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老师真诚投入,用心耕耘,把真爱浇灌进学生的心田,融化师生关系的坚冰,营造学生成长的空间。春风化雨,阳光明媚,老师的爱心就一定会感化学生。

用耐心教育学生,用爱心教育学生 篇4

——班级管理工作手记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将

迎接新的挑战。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才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呢?那就要看这个班的指挥官——班主任是怎样进行班级管理的。什么是班级管理?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班级管理实践证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思想教育健全制度耐心爱心竞争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将迎接新的挑

战。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才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呢?那就要看这个班的指挥官——班主任是怎样进行班级管理的。什么是班级管理?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班级管理实践证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从教以来,我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印象最深的是2002学接手的班级。在2002学,学校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接任后我发现该班学生成绩极差,人平分数只有31分。上课纪律差,同学们之间不团结,经常有吵架现象发生。经过了解,我发现造成该班如此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缺乏自制能力。为了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我决定对症下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更是自我管理的主人。”因此,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决定把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我这学期工作的突破口。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自我约束力差,有的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地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有的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这些状况是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最大障碍。于是我便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教育机会,如:晨会、班会、课外活动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我能行”“什么都难不倒我”“超越自我 永不言败”“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理念,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我还和家长沟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多管齐下。

二、健全制度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因此,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果仅靠班主任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效果可能不太明显。因此,我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学习、讨论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然后进行民主讨论,结合本班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经过讨论、修改、通过、达成统一认识,共同制定出一份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纪班规。因为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所以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认同,执行起来也就十分有效,整个班级的班风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很快有了明显好转。

三、用耐心教育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爱是美德的种子,美德的秘密就是爱。爱可以改变命运,爱可以成就未来,爱可以促人成功”。

小朋友进入学校就等于步入了人生的第一站,他们好比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用爱心精心地培育。

一个教师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你想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摸爬滚打,都不讨厌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

吝惜地把乳汁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就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妈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情理交融。如有一次我班有几名学生因传染病住进了医院,我知道后主动到医院看望,待他们病好了回到学校后,我又帮他们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还有一次,我因病需住院治疗,但考虑到学生马上就要期末统考了,于是我坚持上午到医院,下午一边打着吊针一边给学生上课,当时有很多学生都流下了晶莹的泪水,他们对我说:“老师,您休息休息吧!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一片希望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感恩之心由然而生,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信任的桥梁,他们也乐意和老师推心置腹地谈学习、谈生活,从而使班级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用爱心去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个班级,如果仅有民主的班风肯定是不够的,只有调动起了全

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这个班级才会更优秀。要使全班学生不断进步、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激励他们、适时赞扬他们。我先在班上宣读了一套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展开竞争。为了给学生才华的显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我总是不失时机的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同时我还在班内开辟了“进步之星”“一周之星”等表扬栏,从各个方面给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以及时准确的表扬,使学生产生我也要成为这样的“班级明星”等这样的潜意识。此举一出,班上的学习气氛马上浓厚起来,他们在互相竞争、较量,比谁得的星星多,争当“一周之星”。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个叫冷婷的学生考试分数低了点,趴在桌子上哭。我不失时机的说:“你们看冷婷同学,她只比刘红同学少一分,就趴在桌子上哭,说明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当然哭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要靠我们平时多下功夫,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要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和别人一争高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通过我的一席话,我发现全班四十二个学生鸦雀无声,一双双小眼睛亮亮的看着我,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声音。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的心里已有了奋斗目标,我所期望的效果也已达到了。果不其然,在期末的全镇统考中,我班学生人平分数92.5分,获全镇第一名,遥遥领先于我镇其他学校。

此外,我还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告诉他们:“团结就是力量”。记得那一年,我班的班级日常量化评比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保持全校第一。我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了“相信我能行,才能我能行”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所担任的班级最终由原来的“散”“差”“乱”的班级,变成了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朝气”的班级,该班在评比中还夺得了“先进班级”的称号。能取得这种种成绩,我觉得关键是学生的内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由原来的“被管理的对象”变成了现在的“实施管理的主体”,由原来的“要他学”变成了现在的“他要学”,而我仅仅是放开自己和学生的手脚,指导他们如何成为学习和生活的能手,让他们到实践中去发现自我,增长才干!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一座未开发的宝藏。只要我们用一份尊重的情意、一个信任的眼神,一颗宽容的心去真诚地对待他们。那么,他们稚嫩的心灵定当被感化。我坚信,只要用心,只要用爱,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让我们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去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去陪伴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弹奏出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用爱心去雕琢每一个学生 篇5

正当我要松口气时, 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部分订奶的学生有加餐:一瓶奶和一个面包。可那几天有几名同学向我反映他们没有奶喝了, 面包也不见了。听说这件事后, 我立即核对了订奶的人数, 并和分奶的老师核对数量, 确信问题就出现在自己班。我明察暗访, 终于找到那个偷喝别人奶、吃别人面包的同学———女生王某。

通过调查我知道了, 她的父母在北京开公司, 家里很有钱, 但是对她的花钱方面却要求很紧, 认为孩子已经很胖了没有必要再喝奶;同时她也是一名后进生, 学习成绩很差。但是据我观察, 她属于留守儿童, 是因为缺少家庭教育, 父母无时间去管才造成的。对于此事, 我陷入了深思:批评她, 她是女生会伤自尊;不批评, 只是草草了事, 那就会助长她这种不良习惯。深思熟虑后我作出了决定, 一天上午第三节课是体育, 我把她留了下来, 并且拿出了特意为她买的两瓶奶:“孩子, 喝吧, 这是老师给你买的。”她低下了头, 眼泪留了下来, 哭着说:“老师, 我错了, 以后再也不喝别人的奶了, 请您相信我!”我为她擦干眼泪:“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 你放心, 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 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也请你相信老师。”她感激得点点头。和她谈过后我又联系上她的家长, 劝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需要也为她订一份奶, 她的家长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有丢过奶。我也渐渐地发现她比以前乐观了, 并能积极为集体作贡献。班里的垃圾桶坏了, 她主动从家里拿来一个;班里钢笔水没了, 她主动买来;别人有困难, 她主动帮助……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人为本,用爱心管理学生 篇6

一、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学生情感丰富细腻, 他们会因爱生敬、因爱生信。所以作为班主任, 只有让学生喜欢你、认可你,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而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为他们着想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好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 理解他们的追求, 考虑他们的情感,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记得在一次班级活动中, 在宣传动员时告诉学生可以选择自愿参加, 班长就提出她不参加, 我知道后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大”, 作为班长怎么不起好的带头作用, 如果大家都向她看齐, 这个活动就没法开展了, 于是找到她向她了解原因, 她说一看活动中需要拓展训练, 就不想去, 我因课间匆忙就简单地跟她说:“你是班长, 不要忘了!你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之后发现她闷闷不乐, 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她感觉委屈, 明明可以自愿为什么又要做她的工作, 有强迫她的意思。我突然想到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她觉得不好玩不想去, 也可以理解, 而我是从“她是班长”的角度认为她应该积极参加并应该动员其他同学都参加。于是找到她与她细聊, 先告诉教师的想法, 教师对她的要求和期望比普通学生更高, 认为她应该从大局角度考虑问题, 同时也告诉她教师没考虑她的想法, 表示歉意。在与学生交流后, 感到作为班主任遇到问题不能简单处理, 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 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事后也表示自己没有从大局角度考虑问题, 没考虑自己的班长身份, 对此表示了歉意。

二、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对于学生来说, 班主任往往被视为其良好职业道德的榜样。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之大, 学生们通常会特别观察班主任的言行举止, 来判断教师的人品和管理水平, 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时时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并展示给学生极大的工作热情, 要知道行为上的表率远胜于口头上的教育。在工作中, 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首先要做到, 比如早操、早自习, 班主任必须第一时间到位, 学生才会有紧迫感;学校对仪容仪表的要求要学生做到, 自然班主任要做好表率规范着装;平时的工作中要求学生做事不拖拉, 作为班主任也要做到班级事务也不拖延, 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另外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 一直告诉自己要保持一种乐于与学生交朋友的心态, 把学生当自己的同事、朋友, 遇事与他们商量, 征求他们的意见、参与他们的活动。多年的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 班主任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力量。

三、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 让学生来管学生, 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所以从制定班规开始, 先在全班征集“点子”, 然后经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确定班规, 让学生觉得不是教师在管自己, 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还要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班干队伍, 先由参选的学生进行竞选演讲, 之后由学生投票选举产生班委会, 再由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 这样比直接任命效果更好,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竞选, 班干是由大家选举产生, 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班级的事情由自己做主的意识, 然后明确每个班级干部的工作职责, 班主任只要做好指导工作, 由班级干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每学期进行重新竞选, 让更多有想法的学生参与进来。班级除设常务班委外, 还建立多样化的自治小组, 如卫生监督组、纪律监察组等, 小组成员是随机抽取产生, 目的是给相关的学生打常规工作的考核分, 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 同时也给学生传达“人人有人管, 人人能管人”的理念。提高每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 大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真诚地关爱和欣赏学生

作为班主任, 如果我们能做到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 学生也会信赖教师就像信赖自己的家长。除了让学生感受班主任对他们的喜爱, 还要经常让学生感受班主任对他们的赏识。如果班主任经常盯着学生的问题, 批评和指正他们, 认为这样是对学生负责, 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那就错了。其实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可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我们可以换种方式, 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努力找寻学生身上的优点, 并将优点放大, 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 委婉的指出学生有待改进的方面, 并给他方法上的指导, 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殷切的期望与对他的信心。记得自己的一个学生, 刚入校时表现松散, 学习成绩差, 做事拖拉, 但喜欢参与学生会工作及班级活动, 工作积极性挺高。在与他交流中, 了解到他以前被批评的多, 家长和教师总是针对他的问题批评他、指正他, 对此他十分厌烦。听到这些, 我想到对于这样的学生单单批评、讲道理肯定用处不大, 所以我就换种方式, 以鼓励教育为主, 想办法激发他的上进心, 增强他的自律意识。于是我经常当众表扬他、肯定他的进步。在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之下, 该生的学生及行为习惯在不断变好, 尽管当中也有反复的情况, 但总体情况令人欣慰。所以关爱和欣赏学生往往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和动力, 从而使学生更努力地发展自己。

总之, 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多进行民主管理, 才能拉近师生关系, 才能更好地开展引导和教育工作。

摘要:班主任要“以人为本”, 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 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真诚地关爱和欣赏学生, 用爱心去管理学生。

关键词: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用爱心走近学生论文 篇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无论男女长幼都渴望被他人所关心、关爱、呵护,但我们的教育者对需要爱的人施之教育使其去爱别人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消极情感,打消顾虑,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让学生释放消极情感。

有这样一则事例:班级组织学跳绳,通过一周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会了,不会的只是极少数,小明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性情急躁的孩子,头几天还能认真地学,但是时间长了,调皮的本性就露出来了。其他学生都在高兴地跳绳,他却拿着绳子满操场跑,一会撞撞这个人,一会又碰碰那个人……我见状赶紧过去说:“小明,老师跳绳不怕撞,你来碰。”说着我靠近他并用绳子一下子套住了他。“不,老师,我怎么也学不会,心里很着急。”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不会跳可以让其他人教你,但也不能乱撞呀!你的绳子都弄疼其他人了,这样会出危险的!来,老师教你。”这一节课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教小明跳绳的时候,其他同学也掌握了跳绳的要领。看着小明越跳越有劲儿的样子和自信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活动结束时,他对我伸出手做了一个胜利的动作,并咧着嘴笑着说:“谢谢老师,以后我也可以帮你教还没学会跳绳的同学了。”爱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李镇西老师说:“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止把我们当作老师……它包含着教师给予每个孩子的长兄的呵护、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朋友间爱的平等。我们在孩子那里所获得的尊严是无法想象和用语言去衡量的。”

二、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爱,赢得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学生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学生呢?教师如果是爱学生的,就必须有一种能力———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非遇到事情就大声呵斥、指手画脚、强行命令。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用李镇西的话说:其实,学生对我的爱才真正值得我“永远记住”。

一次,我上课正在弹着琴,因学期快结束的繁忙再加上感冒让我眼前一黑,晕过去了……我听到耳边一片惊呼声:老师怎么了?这时的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心里是明明白白。我心想,今天不知学生又要有什么“突出表现”了。这时就听班长陈×发话道:“大家都不要讲话,让我看看老师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听陈×在我的耳朵边说:“老师,你的脸色难看,是不是生病了,我给你倒点水喝吧!”我眯着眼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听陈×大声对姚×和黄×说:“学习委员你给大家讲个故事,生活委员你到保温桶里给老师打点水,大家都坐好了。”虽然看不清班级的状况,但感觉到班级的秩序异常的好,这让我心里感到特别的踏实和温暖。没想到这不怎么露脸的小学生,遇事这样沉着冷静。这时就听陈×说:“老师,水来了,我端着,你喝吧!”我慢慢摸着他的手,无力地握着,表示感谢。一杯水下肚,出了一身汗,当我睁开眼睛看清全体学生由惊诧变成惊喜的小脸时,我非常激动,全体学生的掌声也“哗”地一下响起来。这时,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学生的爱心和童心同时也撬动了教师的情感防线。

三、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爱,发展爱

教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去体验、去发现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是多么的丰富和精彩。

快放寒假了,我让学生们领作业,还有皮球、跳绳等,忙得不亦乐乎。这时丁×火急火燎地告诉我“:老师,航航把小金鱼从鱼缸里全部捞出来了。”我三步并做两步跑过去,到了窗台前一看,航航正对着小网兜里乱蹦乱跳的小金鱼拍着小手笑着……我惊恐地对航航说“:快点把小金鱼放回去,不然小金鱼很快就会死掉的。”航航一边和我赶紧把鱼放回去,一边问:“让小金鱼晒晒太阳有什么不好,它高兴得都跳起来,为什么要放回去?天太冷了,水要结冰了。”我告诉航航“:鱼儿喜欢晒太阳,但是要放在水里晒。”航航也马上明白过来说“:对对对!老师以前说过鱼儿离不开水,我怎么忘记了呀?”航航又接着对我说“:老师,这次我一定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和航航手拉着手,开心地笑了。

用诚心与爱心浇灌学生 篇8

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思想丰富而又素质差异较大的学生,教师应用诚心和爱心来浇灌学生,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一、用诚心感染学生

师生之间要以诚相见,这样,双方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共鸣。所谓诚心,即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摆架子、不故作姿态、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真诚相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爱戴,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自己的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因此,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平等交往、真诚相待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应该放在班级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班上搞活动时与学生一起参加,课余时间经常找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意见,请学生就如何学好语文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诚心”感染了学生,学生也加倍地用“真心”回报着我。真诚的付出赢得的是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逐步提高。

二、用爱心热爱学生

用爱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老师爱学生,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生活、健康、家庭等情况,与他们多交流和沟通。

班上有个学生上语文课总是低着头,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课堂提问时,他总是缄默无语,周末作业要么不写,要么乱写一气,甚至在开学第一次测验中,语文只考了30多分。我们几位科任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成绩看来是无望了。可是就这样的成绩走出校门,你叫他如何生存?于是,我开始围绕他展开了工作。首先,对他进行摸底,搞清楚他的家庭情况。我了解到他父亲离家在外,失去联系已经有四五年了,一分钱也没有寄回来过;母亲为了凑足他上学的费用,没有办法也出去打工,将他托付给了爷爷奶奶。而爷爷的最后一番话又让我心里的凉意变成了寒意,他说因为条件不好,他成绩又太差,家里打算让他念完初一就辍学!听了后,我的心情分外沉重。作为教师,我只能在学习方面尽量帮助他。于是,我组织班上的热心学生和他一组,跟他一起学习、一起娱乐,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渐渐地,他变得自信、活泼起来了!

总之,教师要用诚心和爱心关怀每一个学生,要像“一团火”给学生温暖,要像“一池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要像“一盏灯”为学生照亮道路、指引航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用诚心和爱心启发、引导、感化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人。此外,大胆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学生自然而然地自重、自爱、自信、自觉起来。让我们用诚心和爱心来浇灌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在爱的海洋中幸福成长吧!

用爱心和智慧教育学生 篇9

范县希望中学

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就给我们讲必须要和学生多交流,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领导也讲到,这还不够,教育是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用爱心来改变他人。是的,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要真诚,而关爱学生也要有智慧。

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如何关爱学生的故事。

在一次帮助贫困学生的事上,让他懂得关爱学生,需要智慧。为了了解一个女学生在班上不与人交往的原因,华校长(兼班主任)就到她家访问。得知她因父亲出车祸去世才导致家庭的贫穷。为了表达对女生的关爱,他等学生下课,将刚领到的600元的课时津贴递给她,而她立即说:“我不缺钱。”说完转身就跑。班长见了对校长说:“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我们都知道她父亲出了车祸,要去看望她母亲,被她拒绝了;要捐点钱资助她,也被她拒绝了。你要将这钱送给她,就应改变方法,比如等她下次考试那一科获得第一名再奖给她,那她就感到有面子,就会接受。”终于在下次考试,这女生的英语考了第一名,校长就奖给了她600元。那个女生高兴的接受了,学习更加刻苦。

从中懂得:关爱学生,不讲究方法,就会好心办坏事,就会让学生失去自尊。只有智慧地关爱学生,才既让学生有自尊,又能快乐地接受。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也得讲究方法,讲究智慧。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女生上课睡觉,女老师慢慢地走到她跟前,轻轻地敲课桌,而这女生纹丝不动,等了一会,这位女老师又走到她跟前,碰了碰她,小声说:“你上课怎么能睡觉呢?”那女生突然站起来猛拍桌子,说:“我有病!”在剑拔弩张时,这位老师显得特别镇定,大 度,她没有当面指责,而是静静地走开。等到第二天中午,这位女老师才把那女生请到教室外的转弯处,开始了一段睿智的对话:

老师:“你读过《红楼梦》吗? 女生:“读过。”

老师:“那你知道林黛玉为什么嫁不出去吗?” 女生(愣了一会):“不知道。”

老师故意表现出神秘的样子:“因为林黛玉有病,才嫁不出去。” 女生不语,呆呆站着。

老师故意表现出关爱的神情:“你啊,怎么能当全班的男生说自己有病呢?那以后谁敢娶你。”

女生的脸红红的,低下头,小声说:“老师,我错了。那我现在怎么办?”

老师:“那你就到班上对同学们说:‘我不该上课睡觉,还对老师发脾气,这是我的不对。我今后一定改,请老师原谅!’这样就肃清了对你今后的影响。”

这位女生真的照办了,以后也没有在上课睡觉了。

你看,这冷静的处理如柔丝的春雨,浇湿了即将引燃炸弹的导火索,巧妙运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来转化学生的技巧是多么的高明啊!

看了别人如此冷静、如此智慧的教育学生,自己深受启发,我也尽可能学会冷静的、智慧的教育学生。我班有个男生不写作文,前两次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半天,每次他总是低头不语,被我逼急了就随后答应要交,但最后还是没有完成。我很生气,但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训斥可能让他应付的完成作文,但不会认真的写,也可能虽然写了但他心里敌对我,不喜欢写,不会愿意写。我发现他特爱看书,尤其爱看小说,就在一次早读时,走到他那里,对他说,早读你也可以读一下课外的书,他迟疑的看看我,我就问他: “你爱看什么类的书?”他笑着说:“以前爱看武侠、看网络、也看名著。”我说:“好呀,你阅读面挺广的,初中生就应该像你一样博览群书。”他笑得更甜了。我接着又说:“看了这么多书,你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他说“老师,我没有写过,不会写。我就说:“你要是写的话,肯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在班里应该是一流的文章。”他说:“我就试试吧。”真的,在上作文课上,他就认真的完成了一次作文,而且写得还很不错,我就夸奖了他,他更高兴了,从那以后,他就更爱读书,也坚持写作文了。

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篇10

一、尊重学生的原则

探究性学习观念和形式上的民主、平等、開放,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为主体发展提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它可以促进课堂的开放、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而,探究学习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㈠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信任学生有自我调控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有了以信任为前提的主体参与,学生才能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与教师和谐共创教学流程。信任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气度,它蕴涵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认识的主体,才能真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主动的发展。

㈡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智力、爱好和特长,适时调控内容、程序、方式等,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不仅在课堂的自学、讲述、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与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㈢ 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具有很大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他们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不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他们自由表达;大胆求异、质疑、挑战教材、挑战老师,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不要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要勇敢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可以大胆质问、怀疑、批判教师的观点或教材的观点及其他权威,使学生的求异创新,甚至荒诞离奇的思维、不完善的见解等也受到保护。

二、自主学习的原则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历史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信息,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㈠ 要采用必要的策略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①问题导引的策略。教师把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精心设置问题情景。②自学为主、讲授为辅的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讲,只是要求教师的精讲要“精”和“当”,教师的精讲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只是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③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习的合作意识与技能。④学习信息及时反馈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教师要根据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

㈡ 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①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发展、设计问题。备课时,教师须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认识的新台阶。设计问题,既要注意覆盖每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还要遵循启发性、兴趣性、量力性、循序渐进等原则。②注重师生关系与情感交流的协调性,实现教学民主化。“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成为参谋者,而不是独裁者;成为指导者,而不是评判者。要充分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平等公允地善待每一位学生,让主体意识穿越学生心灵,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教师情感的辐射,在愉快的反馈交流中进入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③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最后达到“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的标准。掌握历史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三、鼓励质疑的原则

㈠ 要学生能质疑,教师先须设好“疑”。

①抓住认知结合点设疑。历史课程,有新旧知识结合点,有背景条件结合点,有思想方法结合点,我们可以就此设疑。②抓住思维兴奋点设疑。如新旧知识间的差异处、认知结构中的空白处、史实的不确定处等,都可以用之设疑。③抓住情感融合点设疑。初中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直白,老师易于知晓。应当预计在他们被教材内容感染时、遇到问题困惑时、个人自学有悟时、与他人合作成功时、被老师赏识愉悦时设疑,不要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㈡ 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①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应当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用微笑、点头、注视、手势等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或者不切主题、奇思异想,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真诚的表扬、积极的肯定或善意的点评,以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②指导学生方法。不要求学生个个训练有素,至少都得掌握一些基本方法。③创设问题情景。教师要不断创设充满趣味、富有挑战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勇气和习惯。

上一篇:品味语言 感悟内涵下一篇:乡村支教的梦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