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续写作文的注意点三篇

2024-05-23

小学续写作文的注意点 篇1

在数学活动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使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方法, 然后再进行操作活动, 我想这样的活动更有目的性, 更有效。下面我们来看两位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一课中对同一个活动的不同处理方式的实录:

先量一量, 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实录1:

师: (出示书上两个图) 先量一量, 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生操作活动。交流汇报

生1:我是量出每一条边长, 然后把每条边长加起来的。

生2:我是用 (4+3) ×2=14 (厘米)

师:哪种方法更简便呢?电脑老师是这么说的: (师边说边示范操作) 把短边进行平移, 变成了长方形。

实录2:

师: (先出示一个引子)

师:要想算出周长, 你打算量几条边?

(学生思考) :2条边。

师:那小楼梯弯曲的地方怎么办?

生:用平移的方法, 把小楼梯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再出示书上的两幅图。学生操作

师:你量了哪两条边?周长是多少?

大部分学生:量了2条边, 周长: (3+4) ×2=14 (厘米)

师:周长还是14厘米吗?为什么呢?

生:经过平移它们都变成了同样大的长方形了。

师:如果把小楼梯继续增加, 周长会变吗?为什么?

生:不会变。经过平移它们都是同样的长方形。

这两则案例, 我们很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处理这个环节的方式不同, 实录1中刘老师出示例题图之后直接让学生进行测量, 在操作活动前没有让学生思考讨论;实录2中李老师在让学生操作前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打算量几条边?”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引出了平移的数学方法在该题中的运用, 接着李老师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继续增加小楼梯, 周长会变吗?”,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让学生在思考、操作、再思考的反复进行中, 学会了数学的方法。这个环节中哪一位老师处理得更好些呢?我想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可见操作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二、给学生具体的操作示范。

本次活动的特色是各位老师都上的是活动课, 各种活动老师安排的方式不同, 引导的程度不同, 效果也不相同。听课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活动前要不要给出具体的示范, 12节活动课有的老师直接呈现活动规则后即让学生操作, 有的则是先引导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点, 然后再让学生操作, 不同的课堂其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两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量一量”一课中的两段教学实录, 或许我们从中能得到启发。

实录1:

师:我们都能用学生尺去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了, 你还能用其他尺去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吗?

师:小组同学商量你们组准备量什么, 选用什么尺子。

师:你们小组量的什么?用的是什么尺子?

组1:用卷尺量舞台的长度。

组2:用米尺量课桌的高度。

实录2:

师: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学生尺量, 如果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该用什么尺子呢?

生;用米尺量。

师:同桌合作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高度。

(生活动后交流)

生1:78厘米。

生2:77厘米。

师:尺子精确程度不同, 就会有误差。

师出示两种错误的测量方法:一是把尺子放歪了, 二是把尺子的0刻度放反了。

师: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米尺来量?

师:如果遇到比米尺更长的物体的长度该用什么尺子来量呢?

生:卷尺。

一生上台, 和老师一起示范用卷尺量黑板边长度的方法:把卷尺一端按在黑板的左边, 然后把卷尺拉直量到另一端, 读出刻度即可。

师:在用米尺和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小组活动, 选择一个要测量的物体, 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在小组里进行合理分工, 安静、有序地测量。

实录1中郝老师直接放手让学生去测量, 学生对不同的测量工具了解还不是很多, 用法更是不太清楚,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也不太明白, 这样的活动只能让少数优秀的学生去发挥, 从现场观察来看, 许多孩子测量是不规范、不严谨的, 甚至测量的方法就是错误的。实录2中的黄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每一种尺子什么特征, 适合量什么, 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点都让学生很明了, 通过具体的示范学生很清楚每种测量工具的用法, 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去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 我想这样的活动才是严谨有效的。所以我觉得操作前适时适度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

三、让学生明确小组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常见的但是很少有老师能用得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呢, 我想这是值得我们许多老师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老师应当慎用小组合作学习, 当某个内容着实需要小组合作, 这个时候再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其次,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使学生真正参与合作, 必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 特别应解决组内学困生的陪客现象, 使小组成员都全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量一量”一课的时候, 有这样的活动环节:活动要求:

每组从舞台长、走10步长、课桌长、铅笔长中选择一项, 先选用自己一搾、一庹的长度进行估测, 再选用合适的尺子量一量进行验证。

这个活动内容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这里需要这样几个角色:

活动组长 (对相关话题发起讨论和相关交流活动的组织者) 、估测员 (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估计) 、测量员 (在测量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能是1人, 也可能是2人或者3人) 、记录员 (记录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 、发言员 (交流汇报本小组的活动结果) 。

浅谈小学续写作文的注意点 篇2

一、材料的提供

1.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续写作文提供的材料,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叙述对所提供的材料有一种熟悉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很好地继续续写。如果提供的续写作文材料学生感到生疏,甚至对材料感到茫然,学生怎么能写好呢?例如材料:“今天天气晴朗。早晨,我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心里特别高兴。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材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亲身体会,叙述时看到这个材料就会有一种亲切感,自然会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2.要设置悬念。续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很多情况下是这篇习作的开头部分,学生所续写的部分要根据这个材料的思路进行。要想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备课时就要在续写材料中设置悬念,依然就是我们常说的“话锋一转”。如果不设置悬念,学生往往只能依材料有步骤地写下去,雷同现象会很普遍,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文例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就是设置的悬念。这样的悬念会因学生各自的想象力和体验生活的能力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思路。

3.要使学生有发挥想象的余地。续写作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续写练习提供的材料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留给叙述想象的余地,尽量地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他们合理的想象。如果提供的材料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或者想象的范围太小太窄太机械,都不能很好地达到练习的目标。上文例子提供的材料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就很大。“意想不到的事”范围广,学生思路易开阔,所续写的内容一定很丰富。

二、教师的指导

1.要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及要求。续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学生练习时确定中心、具体表达的基础。因而教师进行续写练习指导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材料,把材料所提供的环境及主要内容,结合续写要求真正弄明白。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学生确定中心,教导学生续写作文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作文时不容易进入情境,写出来的话会很干瘪,没有感情。因此写好之后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修改,不仅要注意事情的前因后果,首尾一致,而且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句子间的衔接,还要注意文章的感情。

2.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路。续写作文容易出现学生所续写的部分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思维定势所造成的。学生看到材料容易产生这样的冲动:“太简单了,不就是这样写……”于是赶紧动笔接着往下写。教师指导时一定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路,尽量不让学生走同一条“路”。教师可提供些内容让学生分辨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并让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确定可写的内容。要引导学生针对材料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把握思考,才能合理流畅地进行作文。

3.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合理想象。合理想象是续写成功的关键。教师指导时要结合学生所确定的内容,紧扣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教师可从续写时如何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当时环境等方面,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写,适当地指导学生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自行修改,使他们的想象更趋合理。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的细节不宜具体,避免产生学生思维趋同的现象。

三、习作的评改

1.中心与材料是否和谐。对学生续写习作的评改比一般的习作更为重要。许多学生续写的习作容易根据所想而抛开所提供材料特定的内容及环境,去确定中心。在评改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纠正这种倾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提供材料的必要性。

2.详略安排是否得当。续写作文由于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合理想象,容易忽视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的处理。有些同学把自己想象得较为得意的部分写得详些,难以想象处写得略些,没有从整个习作去考虑详略。教师评改时一定要选择典型习作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评讲,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安排材料。

3.想象与实际是否贴近。想象是续写作文的“血肉”,想象与实际是否贴近是续写练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评改时在这方面一定要多花点精力,要尽量对每一篇习作在合理想象是否贴近实际方面加上明确的批语。这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作用很大。

初中作文续写应注意的问题 篇3

续写是练习写作的常用方式。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完,或者给一篇已经写完的文章写续篇的方法,这叫作文续写法。写好续写,要注意几点:

1、正确理解原文,摸清原文的思路。比如,时间(早读时间)、地点(学校初三2班教室)、人物(陈老师 邢小芳 符辉)、事情的起因(日记本不见了)、经过、结果,(误会小芳拿了,在老师的调节下符辉道歉或是小芳捡到了交给了陈老师,老师发现日记本中的勤工俭学的秘密,要求全班同学帮助他。。。)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赞扬邢晓芳拾金不昧、赞扬符辉知错能改、赞扬符辉能主动减轻家里负担。。)。

2、根据原文,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合情合理的情节内容和满意的结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想想续写怎样写才能有新意,在原文的基础有所不同凡响的表现。还要注意,设计好情节。

上一篇:叠加下一篇:注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