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十篇

2024-06-03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篇1

(一)三河镇务农劳动力状况

洪泽县三河镇土地面积6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6万亩,辖3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人均耕地2.23亩。耕作制度主要以小麦—水稻为主,一年两熟。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9.48万亩,其中小麦8.85万亩、水稻8.46万亩。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小麦亩产450公斤,水稻亩产550公斤,年粮食总产量为8635.5万公斤。全镇流转土地5.66万余亩,高效农业面积4.27万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6个,注册家庭农场123个。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5万元。全镇有农业人口4.31万,其中劳动力28536人。

(二)三河镇职业农民教育需求分析

1. 从培训类型看,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占大头。

通过分析,将现有能够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务农主要劳动力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可以发现专业技能型在人数上占多数,对培训的需求也最迫切。生产经营型主要指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园区(基地、企业)负责人、初高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通过调查,洪泽县三河镇有50亩以上的种粮户376户,种植蔬菜5亩以上的48户,家禽养殖5000羽以上的19户,水产养殖30亩以上的12户,绿化苗木5亩以上的8户。专业技能型主要指农业生产、加工操作工人、农业雇员、乡村旅游服务员。通过调查,洪泽三河镇有专业技能型农民2135人,其中农业工人1257人、农业雇员879人、休闲观光农业的服务人员28人。社会服务型主要指农村信息员、农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资(渔资、兽药)营销人员等,一般指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的农技、农机服务人员以及从事农资、渔资、兽药经销并获得农资或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从业人员。全镇社会服务型农民511人。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手142人,收割机手241人,农机维修人员16人,农产品经纪人44人,农资营销人员43人,统防统治人员70人,村农技员工19人,村级防疫员19人。

2. 从培训方式看,需要多种方式同步推进。

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村干部和普通农户最容易接受专家授课、现场实地指导,希望得到农业专业书籍、VCD光盘等培训材料。培训地点希望放在县城或乡镇,也可在村头或田头。培训时间上主要以农闲时间为主,短期3-4天或中长期10-15天,每期培训班最好分2次组织,以每年3-4月份和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各培训1次为宜,在种植前或病虫防治(防疫)前开展培训最好。也有不少种养大户希望得到手机短信、大喇叭等现代媒体形式的农业生产信息服务。

二、三河镇职业农民教育对策

(一)创新理念,增强培训工作科学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开拓性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只有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才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采取适应农民学习和农业生产实际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实现从培训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将培训过程、产业发展与培育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考评标准,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服务的创新。利用互联信息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培训、在线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

(二)完善机制,强化参训人员的主动性。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要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支持扶持“三位一体”,着力提升培训成效。教育培训是基础。建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目标,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作为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农民在干什么、需要学什么、还缺什么来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向。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认定管理是抓手。要制定认定管理办法,对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农民发放资格证书。认定要重点考虑农民的素质和对农业的贡献,必须考虑连续经营农业的年限。支持扶持是关键。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让获得职业资格的农民在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信贷发放、税收减免、技术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扶持政策要本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地位和社会保障上有所突破,保证扶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篇2

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 由于产业的分离和分工的具体化以及土地的完全私有化和市场化, 西方国家的农业从业人员逐步职业化, 特别是在政府对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指导和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确认以后, 农民实现了完全的职业化。

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新中国建立以前, 农民由于土地分配不均、生产工具落后且生存在无政府状态下, 他们处于生活的最底层, 剩余劳动基本被地主和落后的生产制度剥削殆尽, 毫无独立性。新中国成立以后, 推行的是“一大二公”的公社化的管理模式, 土地归集体所有, 商品经济被基本消灭, 谈不上生产经营和赚取利润。在这种背景下, 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改革开放以来, 土地的使用权回到农民手中, 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也逐步取消, 粮食成为商品, 农民开始以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生产的计划, 这就为职业农民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尽管西方学术界对职业农民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 但职业农民一词在我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称呼, 意思相近的称谓主要有“专业农民”、“农民的职业化”等。“专业农民”主要是指“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 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 而“农民的职业化”更强调农民阶层变化的过程, 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 其实质是农民身份的转化问题。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 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 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由此可见, 职业农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至少隐含3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职业农民、新型农民等概念的提出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大创新。新型农民与职业农民的内涵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新型农民是从宏观上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强调的是一种身份, 而不是一种职业, 泛指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民;而职业农民范围较小, 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 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群体, 是对一种职业的称谓, 总的来说, 职业农民是新型农民的一个范畴。

二、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必要性

加快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导致了农业的分工分业, 从全球范围和农业发展的历史来看, 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这里说的农民分工分业, 实质上是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 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 同时也包括非农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城市市民, 进而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表述, 而非身份界定。实践证明, 当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时代来临时, 各种各样与农业有关系的新兴职业就会不断涌现, 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 农民的职业化程度就越高。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资本和科技投入为主, 生产工具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投入产品科技含量高, 这就要求农民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成为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专门劳动技能, 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职业化”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建设现代农业的称职合格的现代农民队伍, 我国就很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三、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 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 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到目前, 我国人事部门已在23个行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劳动部门也明确规定了90多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国家有关部门还在许多其他专业领域加快实施职业资格特别是执业资格制度, 并逐步实现与世界各国进行执业资格互认,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执业资格制度体系。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农民要真正迈向职业化, 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都建立了职业准入制度, 例如在德国,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 就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德联邦法规定, 进入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 首先在受教育开始之初, 就要与有农业师傅人员管理的农场 (或养殖场) 签订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合同, 并按法律要求在农业协会登记备案, 在农业师傅的指导下参加农业实践劳动。在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达到联邦法要求的资格后, 学生需要参加全德的农业职业资格考试, 考试合格人员取得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方能成为农业工人。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毕业取得初级农民资格后, 要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并经过国家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农业师傅资格, 方能享有政府对农民实行的各种补贴政策。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 在我国能否建立职业农民的职业准入制度, 很多研究者认为, 中国的农业本来就很脆弱, 如果再实施职业准入, 一是可能根本就没有效果, 二是可能进一步冲击农业的基础地位。对于这一观点, 笔者不认同, 原因在于, 一方面, 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存在质的区别, 职业农民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职业, 从内涵上理解, 包括农业工人、农业商人、农业技术专家等, 实施职业准入并不是覆盖所有传统农民;另一方面, 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农业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 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建立职业农民的准入制度,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地位和产业化程度, 同时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只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才能具备有效的抓手。

(二) 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 教育部高度重视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教育部先后启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 动员教育系统的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努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 由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培养职业农民的过程中, 还需要对农村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1. 教育目标上应强调“异地转移”与“就地职业化”并重。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 相对比较脆弱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面临的劳动力人口压力相当大, 为此, 在很长时期内, 我国政府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2. 教育载体上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的作用。

近年来, 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在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存在方式, 推动着“职业农民”的不断产生。他们大都拥有专业熟练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合作社内长期从事某一项具体的工作。由此可见, 合作社已经成为“职业农民”的摇篮,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教育手段上突出示范性教育的引领功能。

目前, 先富起来的一批职业农民是在农村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型农民的代表, 是农村改革发展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充分发挥现有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激情。通过现有职业农民的成功经验带动村民寻找增收致富门路, 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帮助。

总之,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日益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 通过渐进式地构建职业准入、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出台法律政策予以扶植, 职业农民将成为我国农村与国际接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一条破解之道。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农民的定义与内涵, 提出了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必要性, 并从建立职业准入制度、改革农村教育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立法力度等方面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第一卷

[2] .张慧.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经济利益[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3] .李秉农.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篇3

关键词:职业农民 新型 教育 培训 研究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这一部署,我们积极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加快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其中,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本质要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教育培训先行。搞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应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指导思想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导向,以全面提升务农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改革,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稳定和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1.2 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的新型职业农民。

2.教育培训的对象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和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应是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返乡的创业农民、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两后生等新生劳动力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等。目前重点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同时还要注意把农村新增劳动力作为培养对象。

3.教育培训层次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是高素质,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农民培训是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重点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和持续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还涉及到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存与加工等,培养内容应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理念教育、市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教育、农耕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实行教育和培训相结合。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农业中专学历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已经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教职成厅[2014]1号),应遵照执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就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开展所需的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及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等,要严格按照培训规范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一事一训的培训,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随时开展。在实践中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原则,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经常性培训。

4.教育培训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必须开展分类、分产业教育培训,加快建立包括现有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

4.1现有务农农民教育培训

现有务农农民是现实的生产经营主体,对未达到中专学历水平的应进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对所有务农农民应开展系统的农业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需要按照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个专业类别和相应专业方向进行。系统的农业职业培训要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开展。同时要开展经常性的实用技术培训。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

4.2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

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

4.3农业后继者培养

要把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作为当前农业后继者培养重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积极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后代,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5.教育培训内容

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需要落实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教学培训课程,包括技能教育、理念教育、创业能力教育。中专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课程体系和学时要达到教育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教职成厅[2014]1号要求。农业职业培训要根据不同产业(工种、岗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他们普遍受到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劳动技能、农业经营管理技能、农产品营销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用技术培训则应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的需要灵活设置培训内容。

6.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案。总的来说,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必须贴近农民的生产,方便农民学习,不影响生产生活。要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创新教学培训方法,围绕产业建立“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的教育培养模式,选择适合于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灵活的教学计划安排方式,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培训规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可实行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实践教学要符合务农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形式。根据学生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组织教学,教学时间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规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农忙时多实践指导生产,农闲时多安排理论教学。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性、衔接性和整体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并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连贯性。要加强教学管理,落实管理环节,做好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各类教学培训档案,实现教育培训规范化。同时,应注重加强学生学习管理、实习实践管理及考试考核,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统筹督导管理,确保完成教学培训计划、达到教学培训目标,确保教育质量和成效。

7.教育培训条件和制度保障

要围绕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业化、标准化水平。要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要注重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建设,保证教学有序规范展开;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条件,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各产业教育培训的需要,选拔、聘用好教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导师制度,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同时,建议政府要通过设立教育培训专项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专项或争取农科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落实教育培训经费,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形成相关制度,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基本保障。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论文 篇4

一、青岛市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要着力加强多种教育载体的教育、孵化、示范功能

1、构筑相对完整的机构设置。在重点夯实负责职业农民培训的专门机构(如青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青岛市农机化学校)的同时,充分挖掘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当地农业推广等部门和相关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家、经销商的配合,争取支持,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形成便捷、实用、广覆盖的职业农民培训机构设置。

2、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孵化”职能。青岛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余家,社员达到20多万人。农业合作组织的茁壮成长不断推动“职业农民”的产生。在农业合作组织中,除了理事长和社员,还有两大类“职业农民”在不断“孵化”:一是受聘于合作社,专门从事技术指导服务的植保、农机等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及文秘人员,学历水平都较高;另一类是服务于合作社生产基地常年领取工资的“非社员农民”,大多拥有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可见,必须重视合作社的“孵化”功能,并有重点地对合作社开展系统的知识培训。

3、充分发挥先富起来的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功能。在青岛农村的不断改革发展大潮中,已经涌现出像凯玉合作社理事长王玉芹、青岛鸿飞大沽河农场的负责人王兴迁等新型农民的代表。要充分发挥现有职业农民代表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并积极推广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发农民扎根于农村增收致富的激情,通过现有职业农民代表的成功经验带动附近农民寻找增收致富的门路,在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和形式

1、加强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的必要手段。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从事农业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通过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活动。高素质的农民职业技能人才必将成为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的有生力量。开展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要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xx支持、安排必要经费并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强鉴定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基本理论建设,改善鉴定工作条件,加强考评人员队伍建设,从严把关考评机构资质,严肃鉴定工作纪律,推动青岛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健康发展。

2、搭建智能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农民教育提供重要的.物质辅助平台。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建立视频指挥系统,打造管理高效、服务便捷的网络服务平台。加快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区市级综合信息服务分控中心,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覆盖率;全面建成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镇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落实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目前,青岛市已经建立起以青岛农经网和农机化信息网为中心,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稳步发展,建成覆盖全市的卫星网络教学体系;开通“12316”新农村服务热线,在全市搭建起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农民及时获取农业信息、知识和帮助提供重要的物质辅助平台。

(三)持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1、着力发展一批理论与实践都过硬的师资力量。加大与当地青岛农大、青岛农科院等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聘请一批知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组成专家服务团,定期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突破地域限制选拔邀请行业知名学者、首席专家、技术能手、种植明星,参与学校教育计划的制订、参与编写新型农民培训教材,为农民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为农民解惑答疑。逐步培养一批不仅懂得教育理论和方法,而且具有较强的农场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师资力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2、定期组织教学竞赛、技术能手比赛。一方面,实现激发农业教育者和技术能手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和比赛,优秀的教育成果和经验得到展示,实现相互切磋、带动促进的目的。同时,搞好优质课观摩,以此带动全市农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整体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二、结语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篇5

一、农广校体系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推进, 各级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 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 严守总量“底线”, 从严控制机构限额和人员编制总量, 在事业单位改革上合理控制和减少事业单位编制, 加大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 提高事业单位服务能力。从2013年提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农业部发布了实施意见的文件缺乏刚性约束力, 缺乏建设标准依据, 个别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部门文件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 农广校体系不但没有加强, 反而被弱化。随着机构改革发展, 由于各地政府重视程度的不同, 市县区各级农广校机构其编制、人员和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绝大部分地区虽已经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 多元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但农广校体系存在的问题也较复杂, 主要表现为:一是体系定位定性、职能建设、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方面标准化依据不足。确保农广校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独立设置的办学格局“三不变”, 农广校体系机构建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滞后, 且机构建制、定位、定性各地不同, 缺标准规定依据, 自身无法解决。如个别县级农广校编制2人, 1名领导1名老师, 工作紧张只能请示主管部门借调人员来帮忙;二是 “一主多元”体系中主体地位不强且较脆弱、体系不健全。农广校机构建制与兼任校长的职级不相符合, 市级农广校建制级别低于地方中学建制级别, 个别县区校有牌无人。据2013年有关统计数据, 全国还有2个省40个地市和500个农业县没有建立农广校。农广校主体定位缺政策法规依据, 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变, 学校主管部门跟着变, 已经建有的农广校, 个别地方合并现象也比较突出;三是市县两级农广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职教师总量不足, 优秀教师十分短缺。市县区两级即懂教学管理又能搞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人才严重缺乏, 在职教师晋升晋级难, 人员构成比例专职少工勤多, 人员调整变动无人把关、流动快的现象普遍存在, 管理机制上缺乏有效激励和硬约束, 同时个别地方人员出现严重的老化;四是市县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缺位, 办学经费不能保障正常运行。由于基层农广校基本建设长期欠账, 地方办学经费投入不足, 个别县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明显不足, 教育培训条件不配套, 大部分农广校存在培训缺场所、讲课缺老师、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实习缺基地等问题;五是个别基层农广校校长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管理能力与事业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班子能力弱, 沟通协调较差, 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边缘化, 被合理进行整合和减少事业单位编制而找不到政策依据, 因此, 农广校机构呈现主管部门多样化、编制调整随意化、场地设施旧老化、人员变动经常化、有校牌无人管理常态化的现象。由于现有农广校体系主体地位较弱, 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分散、机构条件参差不齐、教学人员多元化等诸多问题的解决,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迫切要求通过加快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加快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以下简称农广校) 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 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这是农业部2013年7号文件中的表述。农广校体系作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主力军的本质定性, 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传播、科学普及的公共服务职能。为适应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要, 针对目前农广校体系建设中市县区层级存在的诸多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点抓好农广校体系建设:

(一) 加强中央、省级对市县区级体系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统领指导, 推进市县区“一主多元”农广校机构体系健全

坚持以改革为首要任务, 用改革的理念谋划和落实基层农广校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工作措施, 通过组织开展联合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单位的调查研究, 了解掌握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对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开展工作的支持举措, 深化体系建设改革, 围绕转变体系职能和运行机制等课题, 研究一个省、一个市州、一个县区农广校地方政府领导兼任校长的情况, 体系市县区校建设标准, 认真梳理市、县区两级农广校机构工作职能, 加强上下衔接, 可以先行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体系建设机构编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同时积极争取通过中央、省级政府出台文件, 定位、定性、定标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 纠正个别地方以教育机构资源整合, 改变农广校体系隶属关系的问题, 推进体系主体架构健全。

(二) 强化体系职能和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体系调控能力和运行效能

在体系建设中注重对各级农广校机构班子工作开展督导、 督查和业务指导,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规范上下级学校工作行为, 保持系统办学的鲜明特色, 真正做到“上有令、中畅通、 下执行”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 通过做好“增”“、减”“、升”体系建设环节, 即在机构职能上增强教育培养服务功能, 增强协同其他部门单位开展工作的能力;在体系中优化人员结构, 建立实行教师人员变动备案核查制度, 严把人员进出环节审核关, 在编制调整中力促减少工勤人员比例, 增加专职教师数量;提升体系自我造血机能, 每年定期举办农广校校长和教师提高培训班, 培育体系“双师型”人才队伍, 提升体系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三) 充分利用体系上下支撑模式, 强化体系机构主体发挥资源整合互补共享优势, 引领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农业部2013年7号文件明确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产业导向、需求牵引”原则, 聚合优势资源, 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 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 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 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此, 构建以农广校为主体, 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要健全省市县各级联合办学领导体制机制, 把办好用好农广校纳入当地主管部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 纳入当地政府农业分管领导工作范畴, 发挥各级农广校联合办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支持合力, 统筹利用好各级农广校培训资源, 逐步发展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化教育培训机构, 搭建专业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 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训作用。目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 通过试点工作其培育制度框架、培育模式基本形成, 但依托农广校建立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机构职能较弱, 建议通过中心转变职能改革建制, 使其建制级别高于或同等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领导机构, 统揽全局部署, 承担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职能, 使其真正构建成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宣传中心。各级中心具体承担农广校领导小组日常公务处理, 统管农民教育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教育资源整合和选聘师资库教师管理, 争取发展改革等部门项目,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 统筹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合力, 保障和服务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工作有序、有效运行。同时承担对各级农广校及其他培育机构开展工作情况督查, 协调领导小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沟通,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任务实施按照制度框架规范运行。

(四) 加强体系基本建设, 制定发展规划和出台建设标准, 提升基层机构基本教学设施装备硬件条件建设

要积极争取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支持, 列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机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基本建设项目, 装备科技直通车、移动互联网等设备投入资金, 积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 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财政预算, 核定办学经费投入,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随着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教育培训全面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培训的要求不断提高, 要建好用好农广校,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农广校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研究尽快出台体系机构统一标准化配备建设意见, 通过“十三五”发展规划逐步改变农广校体系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等凸显问题。特别在进入发展“互联网+”的时代, 要采取有效措施, 更加要发挥农广校体系“天网”、“地网”的优势, 通过统一配备教学设备, 不断开发优化体系教学资源结构, 提高各类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通过体系建设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提升体系整体能力, 上下畅通、教育培养服务能力增强、覆盖面提高, 促进体系基层基本硬件条件建设。

(五) 大力推广“田间学校”教育培训模式, 延伸搭建有效的农民学习交流平台, 营造农民培育学习的良好氛围, 提高农民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由于务农农民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和文化层次的差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 要注重“三类协同”农民对象的选择, 并进行培训前从事职业的专业和岗位定性, 通过“田间学校”教育培训模式功能, 确立培训的产业技术技能, 延伸搭建基层有效的农民学习交流平台, 让参训农民通过学习现代产业生产专业性技术, 掌握一技之长, 同时结合农村的实际, 以开办的“田间学校”课堂, 向农民传授惠农强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 树立务农光荣的农耕文明理念, 拓展农民职业素质。通过采取形式多样性、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教学活动, 注重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让农民职业通过培训学习, 以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为目标, 掌握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 发挥培训课程的经济功能和文化科技功能, 同时通过“田间学校”团队活动和激励机制 (奖励或表彰等) , 培养农民提升素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调动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职业农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赢得社会上对职业农民的认可和尊重。

摘要:本文就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针对市县区农广校体系机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快体系建设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现状问题,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moa.gov.cn/zwllm/zxfb/201307/t20130719_3531505.htm, 2013-07-19.

[2]中央农广校.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ngx.net.cn/gztz/201311/t20131127_123432.htm, 2013-11-27.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篇6

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 实际是指年龄在16~30岁, 初中或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农村户籍人群。他们多数都只接受过初中、高中教育, 来自农村但又不愿意呆在农村工作, 更愿意在城里务工, 存在着典型的“三高一低”特点。“三高一低”指高教育、高期望值、高享受要求和低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一毕业就直接上岗工作, 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岗位培训, 加之农民工现有的技能知、职业素质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往往导致农民工无法胜任工作, 造成农民工就业率低, 就业困难。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 若利用得好, 将是城市建设、规划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由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偏低, 专业能力不强, 导致其无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找不到工作, 生活也失去了基本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发展, 必须从农民工教育入手, 利用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式, 结合农民工特点, 又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 以提升其职业能力, 解决其就业问题。

但要提及的是, 以往所采取的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过于死板, 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 如果新教育模式要克服死板问题, 必须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探寻多元化的、科学且适用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2.1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 所以在探讨教育培训新模式时, 培训内容务必要以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主, 结合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等行业的用工要求, 采取教育和培训方式, 切实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该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学校和企业合作, 学校按照企业用工要求, 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学生, 将企业生产实际与学校教育内容联系起来, 实现资源共享、双赢互利。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 联合开发教育培训教材。

以企业用人要求为培训目标, 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合理选择或开发新教材。学校与企业在开展合作教育培训时, 需在教育前期对市场、对企业岗位需求做深入调查, 明确好企业工作岗位的用人需求, 然后依据用人需求来制定教育培训知识点, 并以此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教材。除了职业技能教育教材以外, 学校还要结合农民工心理、生理特点, 联系农民工的生活实际, 适当开发法律、卫生心理、社会交际等相关课程, 选择合适教材开展农民工公共知识教育, 使其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变得更加丰富, 为农民工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 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校企合作教育培训模式在具体实施时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要利用制度、队伍、教育方法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解决其就业难题。校企合作师资力量培养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1) 建立一套实践锻炼制度, 利用该制度来管理农民工, 使其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技能; (2) 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并利用兼职教师来开展教育, 壮大学校的师资队伍; (3) 建立一套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制度, 并利用该制度来管理教师,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而提升农民工的技能学习能力。

2.2“3+1”综合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工工作形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就业环境, 职业教育培训就成为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诉求的一种途径。然而, 什么形式的职业培训更适合新生代农民工, 更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更值得思考和探索。因此提出“3+1”的培训方式, 即“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素质能力+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综合培训方式。

基础知识:以各岗位通用的理论课程为主, 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礼仪沟通知识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群开设本岗位的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技术技能:根据不同岗位群的特点, 以企业真实的生产流程制定不同的基本技能课程, 采用现场指导和情景模拟的方式, 突出岗位技能;也可采用实用技能培训、短期技能培训和岗前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 同时应该重视在岗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技能的培训。

2.3 分段式教学培训

分段式教学培训, 实际是指利用农民工空闲时间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方式更能满足农民工需求, 既不影响农民工现有工作, 又不会增加农民工压力, 能获得很好的教育培训效果。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有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

市场调查发现, 新生代农民工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其现在的生存状况, 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然而真正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甚少, 出现了“高积极性低报名率”的现象, 其中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已经上岗的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工作来参加职业培训, 主要原因是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 其次是部分农民工在长时间从事一种岗位的工作以后, 操作熟练渐生惰性, 不愿参加培训。因此, 为了适应和配合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特点, 提高他们对培训的积极性, 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学培训。

3 结语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面对市场,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使其具备与市场对口的专业技能, 并提升其职业道德, 更好的满足市场和企业用人要求。在本篇文章中, 笔者着重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新模式作了探析, 提出了几种实际、可行的新教育培训方法, 旨在促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唐踔.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8) .

[2]张佳, 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3]姜胜洪.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 2011 (3) .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问题探究 篇7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培训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指以农业服务、农业经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生产技能、科学文化素质达标的一种职业[1]。以农业收入作为经济来源,从事农业相关工作[2]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提升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有效性也成为了培训者的重点研究课题。

1 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方向

1.1 信息道德培训

在信息素养培训中信息道德属于基础的培训内容,虽然职业农民需要在技术能力、知识储备、文化等多方面加以提升,但从根本上还应该提升信息道德,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合理的分析与解决信息问题[3]。在新时期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须在道德规范上加深信息道德的培训,包含尊重他人隐私、不散播谣言、不分享违法信息等。

1.2 信息意识培训

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信息意识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其综合利用信息化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检索提升综合评判能力。同时,职业农民应提升对新型化社会的敏感性与主动性,认识到信息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程度,从而提升信息化反应。

1.3 信息能力培训

对职业农民实施信息能力培训是信息化培训中的最重要环节,包含对日常信息的检索、筛选、分析、处理、评价、学习、敏感性等多方面,需要在信息开发、信息分析、信息获取上提升相关技能水平[4]。只有在信息能力上有所提升,才能够通过现代化设备来分析处理各项信息,筛选有用信息并对其决策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2 信息化培训的意义

2.1 有利于我国农业信息化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而言,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职业以及晚辈受教育机会均会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动力。当农民发现通过信息化培养之后,自身的农业技术、生活环境、经济收入等均有了变化,将对其自身产生更大的推动力量。在信息化操作下,农业管理效率、农业生产率、农业服务支持、农业供销情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均可能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在各个方面得到扩展[5]。但由于我国目前农民文化水平、农业技术、经济投入等因素的限制,都可能在农业信息化培养中引发新问题。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可以通过对农民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提升,来实现我国农业更优发展,通过高新技术的投入以及相关设备的支撑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

2.2 有利于学习平台的构建

在数据时代下,农民已经开始呈现出新型职业化趋势,其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相关管理者以及领导者需为农业信息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让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对相关政策及时了解,同时对市场需求等信息详细了解,根据市场状况来制定合理的生产、种植、销售模式[6]。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虽然已经处于职业化,但其认知程度并不高且投入力度不大,规模经营仍处于初步阶段,在职业农民这一岗位上还未达到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下,农民也应通过信息化,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支撑下实现对农业知识的系统性了解,在信息、知识、技术上更新思想。因此,在农业信息化环境下,农民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为其新型职业的构建提供了帮助。

2.3 有利于职业农民的培养

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信息化手段上更加现代化,能够实现农业产销一条龙状态。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7]。信息化培训能够为农民提供经营管理技术、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在系统性的培训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得到更完善的管理与教育,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使自己更适合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岗位。换言之,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在农业信息化培训下才能够在农业专项技术知识上得到教育,让自己成为懂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8]。

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的影响因素

3.1 培训方式缺陷

虽然信息化培训能够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等多方面技能,但每位农民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培训方式上也应具有差异性,应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归为公共产品范畴,通过公共政策加以指导。但由于培训项目在条件、时间、专业、规模等多方面受到政府限制,因此难以实现培训上的针对性。这样一来,农民在参与培训时处于被动状态,部分培训内容并不能落实到实处,造成做无用功,无法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建设需求。另外,农业生产活动存在复杂性、动态性以及随机性特点,会受到较大程度自然因素影响,因此在学习上,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效率较低,且由于其自身原因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有效搜索与筛选。因此在培训内容上若无法根据农民具体情况实现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上的优化,只能够造成农民培训体系基础持久性薄弱,无法对职业农民培训展开系统化规范化的科学定位与管理。

3.2 师资力量不足

就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由于在教育观念以及受教育程度上的影响,其文化素养水平呈总体性偏低状态。调查研究发现,接受教育的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a,其中1/2以上为小学文化程度影响农民对职业培训的认知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与应用能力。在信息化培训过程中,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实现需求化培训,必须在师资力量上有所储备,在专家库上建立健全,目前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师资力量不足情况。同时,对职业农民的培训必须在培训方案上具有系统性,而目前聘用的授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无法针对农民这类型授课对象设定合理的教学模式,目前参加培训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且在学历上并不高,教学中若采用了较多的专业语言可能会造成农民听不懂而降低积极性。

3.3 未落到实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地方会成立以区政府或市政府为领导的农委、组长负责人,通过领导小组方式实现对农民的各项培训。但在具体实施上,培训往往是下属机构来完成,相关领导者在培训力度的了解与掌握上更关心政府拨款资金有无落到实处,或是培训指标是否在年内完成,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未真正关心,在相关政策以及后续跟踪服务上存在缺陷。农业产业存在明显区域性特点且种类繁多,因此在培训内容上需加强设计,确保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但根据对某地职业农民培训情况调查结果来看,60%农民认为所学知识有用,仅17%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能够达到真正帮助;而有22%认为教学内容空虚,无法达到提升作用。因此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设定上还需加强与农民实际需求的结合程度。

3.4 资金投入问题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在资金上加强投入,并且持续性投入,确保培训平台的管理维护以及长期投入,避免由于经费或技术问题影响到培训的全面性。同时,对于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的个人应给予奖励,促使其他农民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上仍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资金链无法准确跟进,对培训平台的维护浮于表面,无法通过培训平台让农民真正达到新型职业化。

4 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训优化策略

4.1 加大培训投入

对职业化农民培训的投入不仅在于资金方面,还应体现在师资力量方面。首先是对农民培训准公共产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相关培训工程,例如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农民科技培训计划等多方面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能够真正用于农民的农业生产之中,落实培训的有效性。在资金筹划上,应将培训经费在预算中详细写出,让农民培训在资金投入上更具有制度化。对于政府而言,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多元化办学机制,利用激励手段与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更多地参与到培训之中。另外,在资金的投入上不仅可通过政府部门来完成,也可号召民间组织、个人或企业,通过税收、信贷、金融等方式吸引其参与到农民培训事业之中,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建设贡献力量,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师资力量方面,政府部门可出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师,让其在教育方式上更贴近于农民生活与农民文化水平,避免教学中过多使用专业性术语造成农民在听课时存在疑惑,而影响接受培训积极性。做好教师的工资补贴工作,由于农村教育环境问题,在相关教学设备上也应加大投入,为职业新农民培训提供有效的硬件设备与师资力量,这样才能够保障职业培训的顺利进行。

4.2 创新培训模式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不仅需要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还应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切实的帮助。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应根据农民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在培训思路上加以创新。可按照行业标准以及农民学习意向,采用分层培训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训不同类型的专业农业人才。对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程度职业农民基础的培训对象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其生产经营水平以及务农本领;对于新生农村劳动力可在开展职业培训之前实施创业教育,让其了解到职业农民的特点,并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另外,培训上应根据新型职业农民所处环境,例如当地经济作物、气候环境、农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来分地区培训,在培训内容与培训目标上设置侧重点。例如当地农民人数较多,可实施人力资源技术培训;若当地农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则可实施创业培训以及新技术培训。根据地方优势来划分区域,展开针对性分岗位、分产业培训,提升培训有效性。

4.3 优化培训导向

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市场在需求、要求、服务等方面均有了改变,在新生代农民多元化诉求背景下,对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训也应考虑到市场需求,在思维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多方面加以改进。对职业农民的教育主要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培训导向改变之后也应兼顾到农业市场开拓、农产品销售、土地规划、农产品品牌建设、土地有效利用等多方面,让农民能够真正从农业中承担项目,实现农产品的种植、储存与深加工。培训机构可采用半农半读、工学结合、送教下乡方式来完成对职业农民人才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应带有公益性性质,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主动充实自身农业知识、提升农业技能。只有在正确的导向下,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够认识到职业农民这一词汇的深层含义,从而从多方面优化自身能力,更适合这一职业。

5 结论

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经营理念,成为懂经营、懂技术、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在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上均有所要求。在信息化培训上,管理者需提升培训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培训者需改善培训模式、健全培训体系,在有效的信息化培训基础上实现新型农民培训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莉敏,马建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44-48.

[2]张洪霞,吴宝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J].职教论坛,2015(16):26-31.

[3]唐智彬.论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J].职教通讯,2015(13):30-35.

[4]吴易雄.农业信息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以湖南省的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2):49-54.

[5]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5-69.

[6]王伯文.发挥信息化条件下农广校体系远程教育优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4(4):22-25.

[7]张桃林.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J].农民科技培训,2014(8):4-7.

[8]李宗献,耿勇,李玉宏,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举措——以阜阳市及皖北部分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2):282-284.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篇8

一、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对培养新型农民必要性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农民权益问题。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

1.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增强农民转岗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专业技能,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不断增收的直接动力。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培养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其本质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变观念,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才能用现代化知识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3.培养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充分利用农村职业学校人才、设备、基地等方面的优势,引进、试验、示范农业领域里的新方法、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坚持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扩大就业选择,促进农民不断增加收入。

二、发挥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1.强化政府统筹力度。深化农业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要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做到资源的相互沟通与共享,使“农科教”“普职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与结合。必须由当地政府进行统筹管理,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产教结合的新机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改进农业职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业职业教育为其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应该多样化。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招收学员;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来精心编写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亦尽可能采取现场教学,让学员学会技术,回到家乡学以致用,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3.建设一支优良的农村职教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这就需要我们要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职教师资队伍上狠下工夫,培养既懂教育又懂经济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4.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和更新课程结构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围绕农民转岗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

新课改下教学的魅力

田宏

新课改下教学的魅力就是教师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美好而震撼学生心灵的巨大力量,也是教师学识、能力、人格等素养在教学中的综合体现。身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强大的撞击力,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那么,教师的教学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理论魅力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理服人,即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马克思有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教师的教学必须具有理论魅力。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理论魅力,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学科理论的研究程度和达到的水平。优秀的教师,一般都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在学识上能吸收所教学科理论的最新成果;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既遵循科学的原则,又具有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创新,从而在教学中产生令人叹服的逻辑力量,艺术地征服学生。

二、知识魅力

师生之间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讲,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信息差和知识差。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准确、丰厚的知识蕴涵,教师在授课中,只有用准确、丰富、生动的知识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能把知识点融合到超越教材水准的知识背景中去,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清晰明快;其次是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每个教师必须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除了精通教材,熟悉教法外,还应具备有丰富的政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学科史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其形成融会贯通,串联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以广博的知识背景形成教学魅力。

三、艺术魅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教学中总体框架的勾勒、阐述层次的展开,典型事例的穿插,情感世界的激发。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规范美观的板书。准确生动的语言等。四十分钟,教师都必须成竹在胸,或旁征博引,循循诱导,或层层深入、点石成金。让课堂教学成为节奏美、知识美、活动美、思维美的体操,使学生在“知识就是力量,教学就是艺术”的享受中,精神受到激励,智慧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化为智能。教师要形成教学的艺术魅力,一要认真备课,注意挖掘教材新意,落实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抓准突破口,真正做到“向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二要“脱稿授课”,对教学设计烂熟于心,招之即来、呼之即出;三要强化教学基本功,在教态、语言、板书、教具运用、课堂调控等方面挥洒自如,准确有力。四要全身心投入教学,讲究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还要发现教学中的真善美,揭露和鞭挞隐藏在事物中的假恶丑,认真关注学生的视野和精神境界的升华,既教书又育人。

四、人格魅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生猪养殖一 篇9

(一)职业技术学校农牧工程部

第一节 农户养猪的基本措施

怎样养猪才快、无病或少病,经济效益高,这是广大农村养猪户的追求。因此要把科学养猪的技术向广大农户传授,使他们不但学到养猪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解放了思想,相信了科学技术,懂得高投入高产出的道理,敢于、也舍得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来养猪,如选养高质量的猪苗,喂高效、质量好的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定期给猪打预防针、驱虫、洗刷、消毒;猪舍、猪身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舒适,冬天不寒冷,夏天不受热。要做到这些,当然要投入一定资金(成本),但产出(得到的回报)往往大大超过投入。所以“四改一添”是农家养猪基本措施。

一、改品种,选养杂交猪

养猪学认为“养猪快大三关键,一种、二料、三管理。”猪种是第一关键,是养猪快大的基础。同一饲养水平(条件),猪种好,饲养起来大得快、效益高;相反,猪种不好,大得慢、效益低。因此,在增加收入为主的养猪生产中,必须利用具有产肉性能好、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屠体重、瘦肉率高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实践证明:两品种杂交猪(二元猪)比纯种猪多增重15-20%;三品种杂交猪(三元猪)比二品种杂交猪好,比纯种猪更好,增重率提高30%以上。因此,农户养猪以三品种杂交猪效益最好。

电话:0391-8320562电子邮箱:jynmb6@163.com微信号:jyzzs9

二、改圈舍,创环境

要有良好的猪生长环境,关键在于猪舍的结构与饲养设备。科学技术包含着设施。所以要做好猪舍的改造,增加设备设施,保持通风干燥,做到夏季能降温,冬季能保暖。猪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26℃,低于20℃增重慢,仔猪低于4℃就容易得胃肠道的疾病;高于26℃,增重也慢;超过37℃,不但不增重,体重还要下降;超过39℃,生命就有危险。实践证明,猪舍最好是座北朝南,偏东16°,屋顶最好用4层(瓦片、隔热层、保温层、木板),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猪舍内还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创良好环境,提高养猪效益。

三、改饲料,应用饲养标准

饲料是养猪学的关键之一。饲料的费用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的营养是否全面直接作用于饲养成本,因此只有科学地配制饲料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广大农村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单一饲料”这套古老的方法来养猪,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配合饲料,但是饲养者都没有实行标准化饲养,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所谓猪的饲养标: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为使其达到某一生产水平,每日必须供给每头猪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数量。饲养瘦肉型猪,可选用美国的NRC和英国的ARC标准。1983年我国制订了中国的≤猪的饲养标准≥,属肉脂型猪使用,无论选择何种饲养标准,都必须结合实际灵活应用,因为各地、各场生产条件千差万别,不灵活应用就不能达到效果。

四、改饲喂方法,实行新的养猪技术

电话:0391-8320562电子邮箱:jynmb6@163.com微信号:jyzzs9

旧的饲喂方法是指“单一饲料、稀食熟喂”来养猪。因此,往往一头猪养一周年还不能出售。原因是:饲料太稀,干物质少,营养当然不够,猪就长得慢,尽管猪吃得饱,可是吃进去的是一肚水,拉几次尿,什么都没有了;吃进水分过多,冲淡胃液,压迫胃壁,饲料停留短,影响消化,排尿过多,还要消耗大量能量,也影响猪的生长;饲料太稀,猪不用咀嚼,具有消化作用的唾液(口水)分泌减少,消化酶也少,因此,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也降低;饲料经过久煮之后,许多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蛋白质等被破坏;饲料单纯、营养不佳,猪肯定长不大。所以,必须树立新观念,实行新方法养猪,才能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新的养猪技术是:应用饲养标准,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采用干料喂养。仔猪和生长期肉猪自由采食,肥育后期合理限食(即降低饲粮营养浓度和人不限量投料)。种猪在饲养标准范围内限量投料。

五、添加饲料预混料,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按照猪的饲养标准配制饲料,一定要添加饲料预混料,预混料是饲料的精华,它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素、抗病物质等。这些东西虽然数量不多,但有非常微妙的作用,缺少它,轻者长不大,重者患病甚至死亡。饲料预混料是近代新兴的饲料工业产品,是配合饲料的心脏和灵魂。饲料预混料以少量、微量成分添加于饲料内,经喂猪后,猪长得快,长得大,产肉率明显提高,又可以节约饲料,提高和改善猪肉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少发病、不发病、成活率提高,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篇10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之后, 新型职业农民开始慢慢发生转变, 大致可归总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 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 由自然人向企业法人转变。二是在转型升级的同时, 不仅给后续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也引发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跟不上转型生产的步伐等问题。三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主体, 在转型的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适应市场的竞争力、创业能力, 这便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所必须要肩负的成长任务与学习过程。

由于农民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内容不同, 因此, 各种类型农民的具体培养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农业生产的现状, 大致可将农民划分为务农型农民、创业型农民和务工型农民。由于生产区域不同、分工不同、素质背景不同、工作种类不同, 因而在培训时, 不能一概而论, 这增加了培训的难度。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的困境

2.1 课程目标难设定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一般情况下, 培养课程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筛选。但多数情况下,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用人单位需要脱节, 没有一个专门的培养目标来指明培训的方向。以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为例,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中虽然规定了农产品的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培训对象, 但对培训目标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 仅仅对职业能力特征进行表述:“具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计算、语言表达能力、色、嗅、味、触感官灵敏, 空间感, 形体感强。”由此可见, 这一培养目标比较笼统, 并未对培养对象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进一步细化, 只是笼统概述分析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所应具有的能力与职业技术[1]。因此, 很难根据此类培养目标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此外, 参加培训的学员素养良莠不齐, 这给课程内容的选择加大了难度。

2.2 培训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其课程内容应该与其生产岗位任务息息相关。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 各种原理、理论俯拾皆是, 课程内容学科化严重, 文化层次偏深、偏难, 缺乏真正贴近受训者的需求, 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知识、技能、政策较少, 不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消化与转化。

2.3 培训内容筛选困境

在定下培训课程之后, 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筛选。若以48课时为例, 要在短期内将多门课程全部上完, 内容涉及范围广, 培训难度大。培训内容的开发是以培训对象的学习能力为依据。但目前, 在筛选培训内容时, 往往会忽略受训者的真实需求, 或者不能照顾到部分素质教低的学员, 导致培训失去针对性。同时, 培训内容缺乏统一规划, 没有课程标准, 仍然沿袭高校管理的课程开发模式, 导致培训内容片面, 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设计的几个基本要素

3.1 课程内容的选择需具有目标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内容应该与目标相一致。但是职业农民的个体因素与在校学生是有区别的, 除了考虑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 还要考虑其他方面:例如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学员的接受度、能否帮助他们转化生产技术、更新现有的理念, 帮助实现突破[2]。

3.2 课程内容应具有职业性与实效性

职业性是新型农民培训的逻辑起点与本质属性, 所有的培训内容应该要做的是要针对培训对象的职业特性, 适合职业发展需要来设定课程内容。以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线构成的课程体系, 难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再有, 从课程体系来看, 面向新农村建设研发或者开设的课程很少, 除了农林等专业外, 其他各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培养相关课程设置几乎没有。这导致在涉及相关专业培训的同时, 课程内容会存在与农民职业、社会需求脱节。

3.3 课程内容设置应具有适用性与多样性

在考虑到课程内容“有用”的同时, 还须坚持“适用”, 须能切实给农民带来提高技能、增产增收等诸多实惠。伴随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需求在变化, 农村经济在变动、农民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课程内容须根据企业、市场、社会的要求, 做出相应、及时的调整与更新。课程内容设置既然是面向农民, 那么就要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包括农、林、牧、渔等各类管理技术与技能、农村就业、农民个人发展、农产品加工等。因此, 要对课程模块进行细分, 防止培训内容“一刀切”。

4 构建有效服务的课程培训体系

4.1 结合地市高校,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高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阵地, 地市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培养效果。在课程制定方面, 应该以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人才需求为导向, 逐步开发农民职业培训的课程[3]。可选择多样化培训课程生成路径, 例如, 既可选择某个农业领域或少数领域的课程目标, 也可选择多数或者全部领域的课程目标, 又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进行设定, 还可针对所在省职业农民的现状进行编制。

4.2 提升学院活力, 建设特色课程

从当地涉农大学、高职院校入手, 坚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 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课程改革的议程, 逐步完善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的特色。学院应坚持发展可服务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培训课程, 加大与农户、涉农企业的整合力度, 使教学内容能很好地与区域农业发展对接。

4.3 培训课程内容设计须分板块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设计须分板块、分类型。根据农民自身素质的不同、所从事的产业不同, 大致可将分为基础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根据工种的不同, 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主次分明, 比例适当, 将课程与学员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 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

4.4 建立培训课程内容反馈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 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在授课时, 针对问题可以进行调整与创新。作为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手段, 课程评价不仅是对教与学成果的测定, 更是对课程有效性、合理性的检查与调整[4]。在课程结束之后, 对受训者进行回访、培训效果测评, 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评价不仅利于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 还能更好地实现受训者的职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柳连忠.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黎亦林.农民工职业培训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王富平.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确是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12 (6) .

上一篇:最佳学习状态下一篇:地面效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