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回中国三篇

2024-09-11

跑步回中国 篇1

同时, 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最高的客运专线定于2009年12月26日起投入运营, 届时, 列车从广州南站发车, 至武汉站用时不到3小时。

中国高铁正在谋划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蓝图, 或者说, 中国正跑步进入“高铁时代”。从时速上看, 实现从160公里到250公里的跨越, 中国只用了10年时间。而此后又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 时速又飞跃至300公里时代。

这意味着中国铁路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

高铁时代到来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23日开工建设, 线路全长1068.6公里, 设计最大运输量为单向8000万人次/年。全线开通后, 武汉到广州的车程可由目前的10.5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将在武汉至广州之间形成一条高效的运输通道, 行车密度可达3分钟一列, 运营初期每天可运送5万人次, 高峰时期每天可运送10万-15万人次。

据铁道部介绍, 目前, 包括京沪高速铁路等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有274项, 郑 (州) 西 (安) 、福 (州) 厦 (门) 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将陆续完工, 2009年底,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 位居世界第二。到2012年,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 电气化率、复线率将达到50%, 以“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 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 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将基本缓解。

事实上, 早在2005年6月11日, 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就已开始动工, 到现在已经批准立项或在建的已有十几个项目, 到2010年, 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东南沿海等一大批客运专线会全线贯通。

而近期, 高铁建设持续热潮。从普京访华签署中俄发展高铁备忘录, 到铁道部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2009年11月签署的《动车组及内燃机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再到五条重要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顺利获得发改委批准。

到2020年, 中国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铁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届时, 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城市几乎全被高铁网所覆盖, 基本可实现随到随走, 就像目前京津高铁一样的便捷。

在1997年全国铁路大提速前, 我国铁路客运列车的最高速度一直徘徊在时速110公里以下。1997年至2004年期间, 全国铁路进行了五次大面积提速, 基本形成了京沪、京哈、京广、京九铁路组成的“四纵”以及陇海、兰新、沪杭加浙赣组成的“四横”快速铁路网络, 快速线路达1.6万公里。

2007年4月18日,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让快速线路又增加了6000公里。其中, 京沪、京哈、京广、胶济等线的部分区段列车的时速可达200公里, 最高时速为250公里。第六次大提速的出现, 加快了我国步入高铁时代的步伐。

从时速上看, 目前全世界投入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 仍是京津城际列车创下的350公里。

从里程上看, “十一五”期间我国正式开工建设了9800公里客运专线网, 这个数字至少占到了世界客运专线市场的半壁江山。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如此数量的高标准客运专线, 在我国史无前例, 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影响十分深远

从中国的人口结构、土地和能源资源的情况看, 铁路运输有利于优化运输结构, 转变运输方式。人们对和谐社会交通运输的追求是:货畅其流、人便其行, 而建高铁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从资源上看, 高铁可以大量节省土地。双线铁路用地宽度13.7米, 6车道高速公路用地宽度37.5米。要完成一条高铁相同的运量, 高速公路需要8车道。

同时, 高速铁路的优势更体现在对能源的综合利用上。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是重点。现在新修的铁路都是采用电气化技术, 水电、煤电、风电、太阳能等能源都可以综合利用, 对于缓解石油资源紧张局面和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影响。而从排放上看, 如果测算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汽车每人每公里9.3克, 高铁则只有0.06克。

高铁建设更大的作用还在于有利于铁路沿线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 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 使得国内市场的统一性提高。同时, 让更多的人实现时间换空间, 降低出行成本, 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还可以打破省际行政壁垒, 让更多的城市通过人口更加频繁的流动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区域一体化, 从客观上打破一些较为封闭的城市与外界的隔阂, 让整个经济圈的开放程度更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铁将改变中国经济版图。到2012年, 中国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 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 给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具体来看, 以北京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涵盖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城市;2小时经济圈涵盖郑州、济南、沈阳等;3小时交通圈涵盖南京、合肥、大连等;4小时交通圈涵盖上海、杭州等;5小时交通圈涵盖南昌、长沙、重庆等;6至7小时交通圈涵盖广州、深圳、福州等。

这就意味着到2012年中国的大区域之间通过高铁被串联到了一块, 使得原有的经济圈得以延伸。高铁可以加快两个城市发展的融合性。比如新批的京沈客运专线, 北京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 沈阳是辽东城市圈的核心, 连接了北京和沈阳就意味着把这两个都市圈拉到了一起。同时, 以一个城市为核心, 数小时的交通距离为半径, 不同时间的交通圈与经济圈应运而生, 中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立体化分布会更明朗, 城市的融合性也会愈加显现出来。

事实上, 武广线的建设带动的不仅仅是人员的流动。此前, 在泛珠三角战略的背景下, 粤港澳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交流日益加强, 但是实际上华南地区与中部省份, 尤其是各大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依然欠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 便是交通障碍。而武广线的建成, 将改变这一现实。

武汉、长沙是中部地区的枢纽城市;而广州则是广东的中心城市。武广线建成后, 除了三大省会城市, 再加上沿线的9个城市, 实际上串联成了一个贯穿东部与中部的城市带。林在未来20年后, 预计将有1亿人次乘坐武广客运专线。如此数量的人员流动不仅将意味着整个城市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还直接带动华中、华南以及港澳地区的联动发展。该线开通后, 武汉到广州仅需3个半小时, 到深圳4个多小时, 到香港约5个小时, 而路线中间的城市间交流, 时间则更短。以湖南为例, 武广客运专线在湖南有十多个站, 专线开通后, 从长沙到武汉、广州只需要2小时左右。湖南将真正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

过去, 广东与湖南、湖北两个省份虽然联系密切, 大量的劳动力从这两个省份流入广东, 成为广东制造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但是在产业的合作上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效应。由于交通的制约, 中部地区一直无法真正形成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腹地。

而武广线开通后, 意味着进一步打通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天然屏障, 广东与中部省份的对接也将更加密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武广线实际上盘活了过去与未来两大区域的资源。

铁路技术领先

列车速度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指标, 综合反映了铁路移动设备、固定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铁路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已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核心9大技术。

2009年3月16日, 铁道部组织北京铁路局与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和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这种动车组采取16辆长编组型式, 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 试验时速将超过400公里, 将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研发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如今, 带有“中国制造”标志的铁路装备技术, 已经跃居世界一流。

自主创新战略促进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 短短几年时间里, 中国铁路掌握了高速铁路、重载运输、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等成套技术, 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以铁道部为主导、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 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 实现了“引进先进技术, 联合设计生产, 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 全部拿到核心技术, 达到了国产化目标。

与此同时, 高速客运专线建设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轨下基础工程后沉降控制、大断面桥梁隧道设计施工、大吨位桥梁研制应用、轨道系统产业化等方面成果显著;充分利用京津城际铁路技术创新成果,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 在高速铁路站前工程、运营仿真、运营安全监测及监控等关键技术深化工作, 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跑步回中国 篇2

林义杰与核心长跑团队从土耳其伊斯坦堡起跑,途经伊朗、土库曼、乌兹别克、哈萨克与中国,并且将在9月17日抵达西安,用双脚重新丈量这条古老的商道。

在遥远的东亚,四位极限跑者的征程还在继续,在时断时续的网路上,他们传回了途中的精彩片段……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早晨5点起床,开始新的征程,启程之前我们亲近的可爱的理疗师Stephen帮我绑了右腿跟腱。6点我们准时按原计划出发,今天从我们4月28日早晨停跑的20公里处起跑,刚开始我们一起慢走,就是这样的慢走我的腿还是能感受到点滴的隐隐约约的疼痛。此刻的疼痛若从0到10疼痛指数来讲10是最痛无法跑步的话,现在的疼痛是二左右。到了10公里实在感觉有些痛,此刻是六左右。得需要Stephen的帮助,他帮我又把左腿的腓前肌绷绑了一下。跑了15公里时自己又换了一下鞋垫。总之今早的30公里还是有些辛苦。中午到营地,Stephen又帮我做了冰敷,电疗,我又贴了一块止痛膏。下午跑了20公里感觉还好。总体感觉若这150天完全像今天下午的情况也一定能完成丝路跑步。

下午跑步顺畅时我在思索着我所感恩的人,我感恩万里之外的跑友给我的止痛膏,感恩咫尺之内的理疗师Stephen给我无微不至的关照,不是他的细心照料我真的很难一直跑在路上。Stephen不仅给了我身体的按摩更给了我心灵的按摩。

就像刚出生的小孩,休息了两天,我们重新出发,我的脚伤状况明显恢复了许多,只是刚踩到地板那一刻,仍有些害怕,总是小心翼翼。天空很蓝,一路上有着安纳拖利亚高原陪伴,我的身体像似重生,带动着不只是身体的动作,还有着心情的愉快。很快的,今天是5月1日,生活渐渐习惯,也渐渐适应寂寞,团队生活也慢慢找到重心,高原另一端的伊朗,是我们接下来要全力以赴的奋斗目标,是的,请别问我痛不痛,还是想家7我想,我现在没有资格去问自己这些奢侈的问题,我的目标是9月时再见到你们。

晚上到营地Stephen又给我们按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Never letyour fears stand in the way Of your dreams,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今早5点45从宾馆出发,到海拔2010米处与Richal一起跑五公里。得知Richal今天就要走了,确实有些依恋不舍,这些天她作为医生给我们团队尤其是给我很大的关照。她每天询问我的跑步状况,帮我拿这拿那,在跑步的过程中给我递水,做事非常用心和仔细,实在是感恩。她今天去安卡拉,在那再坐四天火车去伦敦。

今天是最近十天跑步过程感觉到最痛苦的,刚开始左脚内弓有些痛,跑了一会没感觉了,不痛苦了,其实今天开跑前感觉腿脚都不错,可是跑着跑着问题就来了。今天的痛苦主要有三点,是左腿腓前肌有些发胀发麻,二是右大腿整个前腿面发热,感觉肿痛,这两个都是老伤,希望赶快过去啊。第三两脚前脚掌发酸发麻。当然这些状况都也正常,一切都会过去了,自己下来要很好调整放松啊。

翻山越岭后,轻轻的小雪片带着雨水轻拍到我身上、脸上,温度3℃,原本青绿色的山帽也白了头,天空的云层也渺渺飘到我视野另一边,我的手在发抖,风像刀割在我心上,我尝试着掩饰自己的情绪,把跑完万里的承诺放在胸口里,不让大家看见我有多么希望那天的到来。所以,我尝试想象自己正走在台北熟悉的路口,尽量驱散内心的寂寞,希望这些独白能让自己坚强起来。是呀,越是往前走,往前跑,我会想起很多自己的第一次,那有多么珍贵,是可爱,是温馨,是爱抑或是决裂,都会有那么多清清楚楚的故事旋绕在我脑海中,现在,度日如年地奔跑在万里丝绸之路上,最奢侈的不再只是睡觉。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从跑步的观点来看,在土耳其的最后两天算是非常顺利。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在边境时大家都哭了——离开这些陪伴我们长达27天,一起行经一千五百多公里的伙伴真令人难过。我们已口头邀请Nur参与在西安的庆功晚宴。如果能再度看到她就太棒了,她对这个活动始终给予坚定的支持,若是没有她我们铁定无法完成这段旅程。

虽然过去我们也曾造访过许多热情好客的国度,但土耳其绝对会在我们所有人的回忆里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这段路程中有些事情应该更顺畅,不过最终我们安全快乐地完成了。十分感谢当地伙伴离开城市里舒适的生活,在这段期间给予“拥抱丝路”团队全面的支持。在边界时他们为我们所做的远远超过。地主之谊。他们再三确认核心团队可以顺利无阻的进入伊朗。

伊朗月亮漂浮在山脊之间,要说声再见,有多么困难!警车鸣起离别的号角,成群的边界警察和军人与民众正为我们鼓掌,竖起大拇指喊着:Bravo!B ravoj我的泪已经在流,因为我就要离开这群土耳其的工作同伴,或许陈军、白斌没有发现,或许大家都不能理解,但自跑完撒哈拉沙漠之后,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当初帮助我们的那群英勇善战的土瓦雷格勇士。我今天没有戴上耳机,没有音乐,只想好好享受最后一天的感动,在心里慢慢回忆这群土耳其朋友:他们的笑,他们的大方助人,看到风雨中不停为我们加油,没有他们日以继夜的勤奋协助,我们根本跑不到1600公里路。数十人站在边界,拥抱,擦泪,挥着手,对彼此说再见!加油!也可以看到另yi 端的团队带着桂冠及花束,期待我们,迎接我们,左手是舍不得,右手是快乐与兴奋,这种感觉很矛盾。拥抱丝路,奇妙的感受将藏进我的回忆,擦掉眼泪,开跑!我会回忆起今天。明天,伊朗,我们从新开始。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我的两位伙伴,来自贵州的白斌比我年长六岁,已是40岁了,来自西宁的陈军则正年轻,27岁。

原来,跑丝路不是只有身体的极限挑战,最大的挑战除了后勤团队的行政沟通外,我想,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孤独。所以,我尝试用音乐来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白斌最喜欢唱歌,大声地唱出他那年代的思乡歌曲,偶会有破音或沙哑。白斌话不多,他带队领跑时,我很放心,因为对长跑有经验的他,总知道什么时候要快,要慢,还是要截弯曲直。虽然白斌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对于做事和礼仪方面都有基本的概念,总会拿捏好方向,尽量不造成团队的麻烦,甚至发自于内心地帮助他人。但是,白斌非常Old School,很多现代科学训练法和营养学及生理学较老派,有时候我也不忍心跟他说正确的概念,毕竟我总是尊敬比我年长的朋友或师长。

陈军,年轻小伙子,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

虎的劲头,一开始很喜欢在我与白斌的队伍中串来串去,记得当时跑不到300公里时,他曾经说过我们两个人跑太慢,这种速度他完全不适应。他问我:小林哥,我能先自己跑吗?反正我们还剩下10公里而已。我笑着回答:“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我们要跑10000公里,不用急。”我还没说完,他人已经呼呼呼地跑出去。我和白斌互看了一下,笑了。陈军更好玩的是,他吃东西大概是我和白斌的总和,而且吃东西时总是不顾一切,希哩哗啦把能吃的东西都往嘴巴里塞进去,当你吃东西时,你听到咀嚼最大声的方向,一定就是陈军,当你再看着他笑时,他会含着所有食物问你: “你笑什么?”还有,最有趣是只要摄像镜头对准他,他一定马上变成另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古诗也好,道理也好,他的演说能力大概是在所有团队人之上。

自从他先跑走那天之后,他再也没有一天跑在我和白斌前面,1500公里路的现在,他会要求:“小林哥,可以跑慢一点吗?”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恶臭冲天,煤油味满地的都是,呼啸而过的载重卡车从未间断过,我们跑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中,再这样下去,大概还没跑完丝路,我就已经先变成疯子了!今天是进入伊朗第五天,进入大不里士(Tabriz),将耳机的声音调到最大。这是一首歌,叫做《玉兰花》。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正是国中三年级,年轻气盛,去了西湖工商开始练习长跑。高中三年学习生活,让我学习到不止是跑步这件事,更多的是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纪律。我的教练是潘瑞根老师、蔡尚智老师,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做要比说重要,先做好,再说。”现在,凡是做事前,我知道要计划,要执行,要反省。高中二年级以后,我跟许春展教练开始训练,他要我们要做就要做到让人记得。有一天,他把我叫到教练室去,跟我说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谈到马拉松,就会想到林义杰这三个字。所以,在三位老师的教导下,我开始筑梦、脚踏实地的慢慢筑梦,从来没有歇过。会不会累?会!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说:我会累!但是,人不轻狂枉少年,没有试过,怎么会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所以我假装自己是超人没有眼泪。笑一笑吧,我不怕大家笑我傻。2011年的5月,我还有8000公里路要跑,没有跑完10000公里,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林义杰

极限马拉松专业运动员,义杰曾身临其境,挑战过地球上最险恶的地形与气候,曾赢得包含四大极地挑战赛(中国大戈壁长征,智利阿他加马寒漠,重返撒哈拉之战和南极)的世界冠军。

陈军

来自宁夏,2006年参加奥运火炬珠峰传递集训,2010年巡回大半个中国跑马拉松做低碳环保宣传、2010年参加第十六届中央电视塔比赛全国青年组第二名。

白斌

来自贵州,2000年从贵阳跑步出发,历时50天跑到西藏拉萨,开始马拉松生涯。2006年首届全国户外运动锦标赛冠军、2007年马鞍山国际户外铁人三项赛冠军、2010年获得北京昌平国际100公里户外耐力赛国际第二国内第名。

JODl BLOOMER

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报告 篇3

全国上下马拉松参与人员数量的急增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张霖说。

在全世界,富人、精英群体和年轻人是马拉松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中国这项运动却是近些年才逐渐流行起来。参与这项运动甚至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时尚标签。

在国内哪些人是马拉松赛场上的活跃分子呢?

尼尔森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运动爱好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个国家急剧增长的中产阶级人群、年轻人和富裕人群。

从全国范围来看,生活在中国经济较为富裕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人对于这项运动的热情度最高。经济高度发达的特大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是参与马拉松跑步人数最多的两个城市,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7.1%和11.6%。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人们的参与度最低,仅占9.5%和5.4%。

值得指出的是,男性是马拉松赛事的中坚力量,占到了运动员总数的86%。但是女性核心跑者的数量预计将增长,因为调查显示,潜在运动员中38%为女性,她们坚持跑步3个月以上,跑步频率每周1次及以上,过去三年内完成过半程马拉松、10km等任一跑步项目但未参与过全程马拉松项目。

有些人认为马拉松运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是一项简单还不贵的运动,仅需一双跑鞋就可以奔跑。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了。你会惊奇地发现如今的马拉松赛事更像是一场时装秀,运动员使出浑身解数给自己配置更好的装备来提高参赛成绩并彰显个性,用最新潮的高科技产品和身着五颜六色大胆设计的专业跑步服装来武装自己。

尼尔森的调查发现,中国跑步者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越有经验的跑者越会消费更多来提升他们的成绩。

数据显示,马拉松核心跑者(核心跑者指那些跑步坚持3个月以上、跑步频率每周2次及以上、过去三年内完成过全程马拉松及以上项目的人)的平均花费4594元,远远超过潜在跑者(潜在跑者指跑步坚持3个月以上、跑步频率每周1次以上、每周参加2次以上体育运动但没有参与过跑步赛事的人群)的2333元的平均花销。

潜在跑者和休闲跑者把大头花在了跑步基本装备上,比如运动装,鞋子,袜子和运动裤上。但核心跑者大多是科技控,他们花大价钱购置更高端和专业的设备,如运动手表、紧身衣裤和运动水杯,他们中有81%用智能手机,91%用智能手表,57%用运动手环来记录运动数据。

除了购置运动服和设备以外,运动员也花很多钱飞到不同的地方参加比赛,包括报名费支出、交通和住宿。数据显示,如果不算运输费,经验丰富的跑者开支达到了3746元。他们平均每年参加3.7次异地比赛,所有支出总计6935元。90%的老运动员说他们有参加异地比赛的经历,甚至有9%的人参加过国外举办的马拉松比赛。

随着马拉松这项运动的强劲发展势头,主办城市尝试借举办马拉松的机会来提高市民的健身意识,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和美誉度。据调查,88%的马拉松核心跑者说,通过参与比赛他们对主办城市的好感度提升。

马拉松也意味着经济效益。爆发式增长的马拉松运动群体带来了新的商机。这项运动的普及吸引了企业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赞助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吸引并拉动客户的购买倾向。

张霖说:毋庸置疑,赞助商通过马拉松增加了媒体曝光率,并与客户和潜在客户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据调查,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赞助品牌印象更加深刻,68%受访者表示赞助商品牌对他们的吸引力比以前更大,70%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倾向于购买的赞助商的产品。

上一篇: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下一篇:苗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