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品牌论文三篇

2024-08-08

林果品牌论文 篇1

新疆特色林果业依靠新疆当地独特的气候类型和土壤成分构成, 种植在其他地区不宜推广的林果产品。目前, 新疆特色林果业已成为新疆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在自治区多年实行品牌战略, 现已成功培育众多林果品牌, 但由于龙头企业规模小, 造成名牌少, 品牌特色不突出, 阻碍了新疆林果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提升势在必行。

(一) 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品牌是实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座谈会上, 国家提出要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 要着力推进经济建设, 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新疆的优势产业, 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 新疆林果业规模已达1600万亩, 正处在由基地建设转向市场开拓, 由注重规模数量向提高品质效益转变, 由初级加工为主向以名优特及精深加工为主转型的关键时期, 通过塑造林果业品牌,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品牌代表着销售者对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体现了生产者的价值观, 名牌就是优良质量的保证, 因此, 新疆特色林果业要提高竞争力, 真正把特色优势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

(二) 提升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 是加快实现新疆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纯粹追求产品质量向获得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费方式转变, 高质量的品牌更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且具有较大的获利空间。由于特定的品牌附着特定的文化, 人们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品牌产品, 从而可以获得更多产品溢价价值。提升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 是改善农民生活, 提高收入的必然选择。新疆红旗坡农场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林果业, 随着果品产量的逐年增加, 销售问题一度成为农场果农致富增收的瓶颈。为打开市场销路, 当地政府以“红旗坡”品牌为突破口, 以走出去营销的方式打响了“红旗坡”苹果的知名度, 使苹果成为农场果农的“摇钱树”。“红旗坡”苹果没打出品牌前, 每公斤才卖1元多, 现在批发价每公斤至少在3.5~4元, 在内地则要卖到每公斤10元以上。

二、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发展现状

新疆林果业规模大增, 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 已形成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2009年, 全区林果总面积已达到1600万亩, 林果总产量达到530万吨。已初步建立了环塔里木盆地、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一带、吐哈盆地四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同时, 在新疆名牌战略的带动下, 新疆各地州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大力打造特色林果业品牌, 积极加强品牌的申报与认证工作, 现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截至2008年9月, 新疆已获得地理标识认证的林果产品22个, 其中库尔勒香梨早已是中国驰名商标;若羌红枣、吐鲁番葡萄以及阿克苏苹果、红枣和核桃还被北京奥运会指定为专供产品;库尔勒香梨、轮南白杏及乡都葡萄酒等果品及加工产品已走向国内市场并出口远销东南亚及欧洲。新疆各级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林果企业走出去, 如采取税收减免、农产品补贴等办法, 帮助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特色林果产品品牌宣传。另外还开展了新疆品牌质量万里行、新疆林果业博览会、葡萄节等活动以推动新疆农产品品牌建设。

三、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 科技水平落后, 品牌附加值低

目前, 新疆尽管有一流的特色林果业资源, 但由于科技水平不高, 林果业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新疆特色林果制品主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 深加工的产品种类少, 规模小, 科技含量不高, 大部分的林果产品以鲜果进入销售市场, 林果业整体贮藏保鲜加工水平只占产量的12%, 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二是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精品园和高产园少。单位面积产量低, 造成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优质新品种少, 以传统的品种为主, 缺乏引进和创新, 造成产品整体价值较低, 不利于提升品牌的价值。新疆的水果品牌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至今没有一个能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强势水果品牌, 整个水果行业仍处于低价竞争阶段, 使得水果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品牌形象却得不到大幅度提升;三是林果业的产品缺少特色化的包装, 大部分果品主要以简单包装为主, 以纸箱、竹篮为主, 降低了产品的档次;四是新疆林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普遍缺乏, 造成林果业管理普遍较为粗放, 新技术的推广较为困难, 新品种的研究较少, 不利于品牌附加值的提升。

(二) 对品牌的内涵理解不深, 品牌观念有待提高

品牌内涵包括品牌归属、个性、文化、价值、群体、利益六大要素。目前, 新疆林果企业及农户对品牌的理解仅停留在最初层面, 以为品牌建设就是给农产品起一个名字, 搞一个标识, 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一个商标, 然后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配合一定的概念进行宣传, 就算成功了, 对产品的个性、价值、文化等更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很少, 致使新疆出口农产品品牌仍处于较低水平, 缺少鲜明个性, 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而且, 新疆农产品品牌缺乏突出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的内涵, 品牌生命力较弱, 品牌附加值不高, 致使品牌资产增值潜力不大, 品牌收益不高。

(三) 龙头企业实力弱, 阻碍了林果业名牌的培育

新疆特色林果业深加工水平低, 造成其龙头企业规模小, 不利于林果业名牌的创建和培育。目前, 一方面, 新疆企业的林果产品加工率只有16%, 与全国 20%左右的加工率、发达国家 80%左右的加工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 新疆特色林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仅有33家, 企业规模小, 缺乏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资金实力有限, 资产上亿的企业仅有冠农果业、新疆屯河、中粮集团等有限的上市公司, 致使企业缺少创品牌的实力。这些企业作为特色林果业产业化的龙头, 作为品牌创建的主体, 其实力和数量的不足, 限制了新疆特色林果业产品品牌创建速度。

(四) 新疆特色林果业营销渠道建设较为落后

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阻碍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传播和扩展。第一, 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零售商场、超市出售;第二, 一部分林果企业参与了新疆政府在各地举办的农产品会展, 以及在网上进行销售, 但网络营销的林果产品大部分限于干果及深加工产品, 而新疆的干果虽然极富特色, 但产量有限, 这一切阻碍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的推广和传播;第三,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专卖店、品牌店数量少, 特色林果产品连锁店尚待建设;第四, 新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全国, 农产品信息网络正处于起步阶段, 造成新疆特色林果业出现丰年不丰产;第五, 新疆特色林果供应者与营销企业未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 产供销一体化的林果业物流系统尚未建立, 致使特色林果产品出现了产、销分离的局面。

三、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提升的策略选择

(一) 强化特色资源优势, 提升特色林果品牌竞争力

加强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 要突出强化新疆特色林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新疆虽然拥有许多独特的林果产品, 但由于深加工程度低, 资源优势并未被充分利用转换为经济优势, 表现为品牌科技含量低, 竞争力不强。因此, 新疆特色林果业通过提高林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的科技含量, 以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改变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竞争力较低下的状况。一方面, 要加大对林果业的科技投入, 加强其科技研发的力度, 不断开发和引进新品种, 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另一方面, 加大对林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包装、营销等各环节技术攻关, 通过加大对保鲜技术的研究和投入, 延长产品的消费时效。同时, 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的特色优势, 化差异、稀缺为品牌资源优势, 进而培育特色品牌。

(二) 突出特色文化内涵, 增强特色品牌影响力

加强新疆特色林果业文化与品牌结合, 有利于增强其品牌的文化内涵。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瓜果之乡, 新疆特产名扬四海, 具有浓厚的水果培植文化。同时新疆区内的46个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各具特色, 形成了本地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尽管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大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 但是这些资源大多没有被充分挖掘, 也未被广泛传播, 未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地位, 造成品牌附加值不高, 竞争力不强。因此, 在提升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新疆的地域文化优势, 要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内涵, 要从林果产品品牌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文化特征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以突出塑造其品牌鲜明的个性, 同时可以利用创造“品牌典故”进一步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如巴州若羌县利用产地位于古楼兰遗址的人文优势, 所产红枣命名为“楼兰红枣”, 致使产品在区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 构建完善的特色产品营销网络, 拓展品牌推广渠道

新疆特色林果的销售流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林果业规模不相适应, 不利于其品牌的推广。通过加大新疆特色林果业渠道创新, 有利于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一是要完善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渠道建设, 积极推进专销柜、放心店建设, 加大特色林果业连锁业的发展, 尽快在乌鲁木齐、昌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一批特色林果业连锁店, 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连锁店的建设;各地区要积极建立特色林果产品销售公司, 发展对外贸易, 提高林果业区域品牌价值。二是要加快建立新疆特色林果业专业化的配送中心, 积极推进新疆林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 尽快建成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物流中心。如2010年, 新疆果业集团在乌鲁木齐投资6亿元新建一个集展 览、销售、仓储和流通为一体的大型果品市场, 这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出疆搭建了通道,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借此平台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三是继续参加各种特色林果业、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会展, 定期举办特色林果产品国际博览会, 为新疆特色林果业走出去创造好的平台。四是加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的网络营销, 大力营建遍布全疆的、面向全国和国际的大网络体系。总之, 通过理顺林果业渠道, 可以使更多的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走出去, 为培育特色林果品牌提供重要途径。

(四) 扬长避短, 围绕品牌国际化充分发挥特色品牌优势

新疆分别与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 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 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目前, 新疆有17个一类开放口岸, 11个二类开放口岸, 具有开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由于交通运输的限制, 新疆林果产品进入内地市场成本较高, 且对保质、防腐要求较高, 而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新疆特色林果业进入中亚、俄罗斯市场提供了便利, 因此在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做到扬长避短, 要加大品牌国际化的步伐。首先, 要加快制定新疆特色林果业质量、安全方面的检验、检疫标准, 尽快做到与国际接轨, 促进绿色、无公害的林果业食品的认证。如新疆天山番茄酱厂生产的“戈瑞尔”牌番茄酱因其霉菌率低、固体物含水量高, 刚生产出的1000余吨番茄酱就被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客商抢购一空, 产品供不应求。其次, 加大特色林果业名牌战略, 尽快培育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影响大、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以名牌开拓国际市场。如拓普公司是库尔勒香梨全球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公司经营的“TOP”、“阿达西”、“拓普”、“SOK”牌库尔勒香梨畅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产品供不应求。

摘要:新疆特色林果业作为新疆优势产业之一, 已成为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新疆特色林果业进行品牌提升不仅有利于新疆实现优势资源转化, 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民收入提高。但在品牌提升过程中仍存在科技水平落后、品牌观念滞后、龙头企业实力弱、营销渠道缺乏等一系列制约因素, 因此新疆应强化特色资源优势、提升特色林果产品竞争力, 突出特色文化内涵、增强特色品牌影响力, 拓展品牌推广渠道, 实现品牌国际化。

关键词: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提升

参考文献

[1]蔺全录, 王翠琳.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 2007 (1) .

[2]郭红生.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文化营销[J].商场现代化, 2006 (11) .

林果品牌论文 篇2

10月8日,笔者走进金溪县合市镇林果业专业村——凤凰山村,但见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早熟蜜橘。果农胡大荣高兴地对笔者说:“金溪蜜橘是温州蜜橘与沙糖蜜橘嫁接、改良后的新品种,不仅果实个头大,而且具有汁多甘甜、入口即化、芬芳可口等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自9月下旬以来,我们村优质有机蜜橘就吸引了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大批客商上门收购。”

近年来,金溪县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发展蜜橘、蜜梨、芳樟、黄栀子、无患子等特色林果业。该县相继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对企业和个人建设特色林果业基地,在土地流转、苗木购买、标准建园、技术扶持、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开发资金,对规模开发、标准建园的典型大户给予一次性补贴,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热情。

林果品牌论文 篇3

许云霞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哈密大枣、核桃、葡萄、石榴、巴旦木、无花果、杏等特色林果产品由于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品牌建设滞后,使特色林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才能为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现状

(一)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的政策环境已渐入佳境

近年来新疆各级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特色林果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尤其是2010年在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援疆计划付诸实施的背景下,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的政策环境正在渐入佳境。如新疆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实施“农产品品牌名牌创建活动”,并每年安排 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新疆农副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同时,安排500万元资金,在上海市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中心建设新疆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立面向华东市场的外销平台,并积极筹建面向华北市场的北京市外销平台和面向华南及港澳台、东南亚市场的广州市外销平台;此外,新疆政府近年来积极采取了税收减免、农产品补贴等鼓励措施,组织了新疆品牌质量万里行、新疆林果业博览会、葡萄节等活动以推动出口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走出去”,取得不错的效果。如吐鲁番地区狠抓品牌创建,“红柳牌”、“绿珍珠牌”等鲜食品牌和“丝路果语”、“丝路之株”、“葡萄凰”等葡萄干品牌已名扬国内外,产品销往俄罗斯、印度、日本、西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特色林果业发展迅猛,总体实力不断提升

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已形成包括环塔里木盆地的以杏、核桃、红枣、香梨、苹果为主的南疆基地、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一带的以葡萄、枸杞、小浆果、苹果和其他时令果品为主的北疆基地、吐哈盆地的以葡萄、大枣为主的东疆基地等三大生产基地。截止2009年,新疆特色林果业总面积已达到1600万亩,总产量达到530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52%和290%;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已由全国第 10位跃升至第5位,产量也由全国第13位提高到第9位;已注册出口果园878个,面积近10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近250万亩,30多家包装企业获得出口认证,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特色林果业的迅猛发展,为新疆大力加强其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林果业品牌培育与认证取得一定发展

通过积极进行品牌培育与认证,新疆已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一定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林果品牌。如库尔勒市通过大力发展香梨汁、香梨酒加工等,现已培育出“沙依东”、“艾丽曼”、“东方圣果”等知名品牌;若羌县成功申报了楼兰红枣原产地保护认证,培育出羌塘仙枣、康丽果等新疆知名红枣品牌;阿克苏地区已注册林果产品商标16个,形成了狄夏特苹果、红旗坡苹果、宝元核桃等知名品牌;和田地区已培育出莎车巴旦木、和阗牌薄皮核桃、皮亚曼牌石榴、沙林牌红枣等品牌。另外,截止2008年9月,新疆已获得地理标识认证的林果产品22个,“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阿克苏苹果”等13个主要特色林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其中库尔勒香梨驰名中外,若羌红枣、吐鲁番葡萄以及阿克苏苹果、红枣和核桃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供产品。

二、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林果业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特色林果企业缺乏维权观念,造成市场出现众多假冒名牌林果现象,使正规企业品牌声誉受损,名牌战略面临威胁。如几年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20多家葡萄酒、果酒生产企业中,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据调查,11%的企业认为注册商标被假冒或被盗用;33.3%的企业认为企业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被冒用或被其他企业采用近似名称、包装、装潢手段混淆视听;22.2%的企业认同他们的产品被仿造;22.2%的企业认为他们的商业信誉和产品信誉遭到诋毁,使企业因此蒙受损失。但在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合法利益和反不正当竞争的费用投入上,只有楼兰、高昌、驼铃和果胜等四家企业共投入费用22万元,而市场混乱给这些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20万元左右,间接经济损失在360万元左右。

(二)特色林果业品牌推广渠道不畅,手段单调

新疆特色林果品牌推广渠道狭窄,手段单调,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目前仍以传统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商场及超市等为主,特色林果专卖店、品牌店稀少,连锁店尚待建设,网上销售增长缓慢。特色林果企业大多仅依赖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乌洽会等进行品牌推广,严重影响其品牌知名度扩大和产品“走出去”。另外,新疆特色林果种植以农户为主,与生产企业及营销企业未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产供销一体化的林果业物流系统尚未建立,特色林果产品产、销分离。尽管部分地区出现了“龙头+农户”或“龙头+名牌+农户”的订单式供应模式,但由于缺乏相应信用监管机制和违约惩罚机制,履约率并不理想。例如新疆番茄业在2008年8、9月集中上市时,大量果农排队运送番茄给新疆屯河、新中基、新疆天业等番茄加工企业,但迫于运力及收购能力有限,大量上好的番茄腐烂在田间、路上或被农民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给附近居民。

(三)特色林果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标准不统一,品牌附加值不高

受科技水平制约,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成产品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首先,特色林果制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大部分以鲜果进入市场,林果业整体贮藏保鲜加工水平只占产量的12%,林果产品加工率只有16%,与全国20%左右、发达国家80%左右的加工率相比差距较大;其次,深加工能力弱,影响品牌知名度提升。例如,杏是新疆优势果品,但在深加工上主要以浓缩杏浆为主打产品,对杏仁开发利用还很不够,对杏仁油、杏仁蛋白等科技含量和增值水平较高产品的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第三,特色林果业质量检验检疫标准不统一,对品牌建设极为不利。例如,果酒生产中新疆企业大多执行企业自定标准,只要产品原汁含量、酸度、糖度、酒精度、感官度、色香、细菌数等指标符合企业报批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产品质量标准,即为合格产品,造成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其中,桑椹系列保健酒是新疆吐鲁番驼铃酒业公司首先研发的,占其年产量60%,凭借过硬的质量,节日期间往往脱销。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众多厂家纷纷上马桑椹酒,由于质量标准不统一及市场恶意竞争,使驼铃酒业损失惨重。

(四)多数特色林果生产企业实力较弱,强势品牌缺乏

目前新疆仅有经认定的特色林果业龙头企业33家,而且部分龙头企业实力也相对有限,资产上亿的仅有中粮屯河、新中基等几家本地上市公司。大多数林果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打造名牌的实力,造成行业内品牌多名牌少。如新疆林果业的领头羊新疆果业集团在 2004年成立之初,注册总资本6200万元,资产总额3亿多元。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仓储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达7亿多元。但与国内龙头企业汇源果汁2009年总资产71亿元、营业收入29亿元、净利润2.3亿元相比还相差甚远。新疆果业集团近年来先后推出“独风流”和“天山”品牌,并与著名品牌“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合作,在经营网络方面创立了“新果连锁”品牌。从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来看,与“汇源果汁”和“农夫果园”等国内知名果汁饮料品牌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三、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特色林果品牌保护和整合力度

首先,新疆应积极支持企业或果农在国内外注册商标和申请原产地地理标志,大力加强林果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品牌发展。例如,近年来冒牌“哈密瓜”严重损害了本应属于精品的正牌哈密瓜的声誉和形象。2008年 12月经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联合申报,哈密瓜正式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只有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出产的甜瓜才能使用“哈密瓜”名号,保护种类包括“皇后”类、“金凤凰”类、“红心脆”类。有了“护身符”,精品哈密瓜每公斤比一般甜瓜价格高出1.5元,目前已远销至美、日等国。另外,新疆也应进行品牌有效整合,将多而杂的弱势品牌通过整合打造成强势品牌。应以名牌林果产品为核心,通过整体兼并、出资买断、投资控股、租赁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整合相同或相近林果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共同开拓市场,从而实现“1+1>2”的品牌整合效应。例如,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三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对当地众多杂乱无章的弱小林果品牌进行大力整合,今后当地将逐渐形成优势突出、形象统一的特色林果强势品牌,彻底改变过去混乱的品牌格局。

(二)拓展营销渠道,完善营销网络,扩大品牌知名度

新疆应积极推进专销柜、放心店建设,加大特色林果业连锁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林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尽快建成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物流中心,并为新疆特色林果业“走出去”创造良好平台。新疆必须继续加快区内果品市场体系建设,以核桃、葡萄、杏等主产区的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为重点,把农民的分散经营变为集中销售,使农民营销队伍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连接生产者、企业和市场的纽带作用。目前全疆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近200个,有10万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林果产品流通市场上,为特色林果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哈密康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2007年引进华南农学院大枣生产技术,生产出枣片、枣粉、枣粒、枣茶、枣肉等 36种哈密大枣深加工系列产品,每公斤单项产品售价比干枣高出100元,社员也由2007年的50人增加到目前的130人。在2009年广交会上,哈密展团12家林果合作社的8吨多展销产品销售一空,交易会签约销售额达1.2亿元。

(三)提升科技水平,统一质量标准,不断增加品牌附加值

首先,新疆应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并不断加强对特色林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包装、营销等各环节技术攻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例如,精河枸杞过去以出售干果为主,附加值低。这几年精河县组建了枸杞深加工龙头企业——鸿锦枸杞实业公司,通过与疆内外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相继开发出枸杞浓缩液、发酵酒、色素、多糖、籽油、果酱等8个枸杞深加工产品,仅2009年一季度精河县就成功向美国市场出口枸杞浓缩液120吨。其次,新疆应大力加强特色林果业质量监管,尽快统一质量标准,并积极与国际接轨,以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例如,新疆拓普公司是库尔勒香梨全球市场的最大供应商,公司经营的“TOP”、“阿达西”、“拓普”、“SOK”牌库尔勒香梨畅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其香梨全部来自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注册的果园和基地,通过对这些果园和基地的香梨种植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统一进行施肥、打药以确保出口果品的质量,巩固和不断拓展了新的市场。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新疆特色林果龙头企业要与果农之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产供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可采取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或龙头企业+名牌+农户等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形成规模经营。例如,目前新疆已有 33家国家和自治区级林果龙头企业,其中新疆果业集团已基本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和“龙头牵引、基地带动、网络辐射、企农互利”的经营格局。其投资1亿元建成乌鲁木齐 10万吨干坚果加工及物流配送项目,提升了新疆林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与“农夫山泉”以及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开发、投资1.2亿元建设的伊犁 10万吨林果深加工项目,将有力促进当地林果业发展;投资3.3亿元的阿克苏果品批发交易市场(果品保鲜库),大幅提升当地鲜果反季节和长年销售能力;2010年5月,莎车5万吨林果加工厂也正式投产。今后新疆仍应继续培育更多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提升特色林果业品牌竞争力。

[1]段进朋,党亚峰.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的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7(26).

[2]沈树周,彭品志.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4).

[3]孙兰凤.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战略与对策研究 [J].新疆科技论坛,2008(1).

上一篇:大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论文下一篇:钟山景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