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理论十篇

2024-07-26

传记文学理论 篇1

一、关于传记文学的文体

传记文学与历史学长期存在着自然纽带关系。在我国古代, 存在着“史传不分”的传统传记思想, 在西方, 传记长期被看成历史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末, 西方的学者才开始注意传记的文学性。

莫洛亚是艺术传记的创始人, 认为传记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属性。传记要以真实为基础, 真实如“磐石”般不可动摇;而传记作为文学作品为读者所接受, 就需要具有“彩虹”般的艺术魅力。

莫洛亚将传记与小说进行了比较, 认为传记在美感方面比小说具有优越性,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要具有小说般的个性。

二、关于传主的选择

莫洛亚认为, 传者对传主的选择, 往往与传者内心某种隐秘的愿望相应和;或者是传主与传者本性相投;或者借传主的遭遇, 抒发执笔人的感怀。[2]莫洛亚选择的传主大多都与他性格的某些侧面相似:天生跛足的拜伦、受种族歧视的大仲马都使体弱多病又是犹太人的莫洛亚产生了“同情性理解”。莫洛亚的传主大多是浪漫派人物, 莫洛亚怀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愿望, 但商业化的社会使莫洛亚的理想落空, 无论是雪莱, 拜伦、还是夏多布里昂、乔治·桑、雨果、大仲马, 本身就是著名的浪漫派作家, 在写作这些浪漫派作家的传记时, 莫洛亚就像回到了浪漫主义盛行的19世纪, 这些旅行使莫洛亚忘却对现实的失望, 在传主的人生中找到了自我。“不管是浪漫情调的, 还是浪漫派, 在我身上, 都是强加克制的, 比较温柔的。浪漫派人物的生活纷繁喧腾, 比起我来, 情感更奔放, 抒情气愤更浓, 正像瓦雷里所说, 是对我辈平淡生活的补偿。”[3]

莫洛亚说:“大诗人不要大题目照样能写出好诗来, 但传者要写出精彩传记, 就非要抓个大人物不可。”[4]首先, 在材料搜集方面, 只有写“大人物”传者才能找到关于他的原始的资料, 书写他的一生。其次, 莫洛亚强调传记的教育作用和伦理价值, 在某些领域成绩显著的大人物的传记才会对芸芸众生有指导的作用。另外, 传记要有艺术个性, 除了写法上推陈出新之外, 传主也要有个性:纯真热切的雪莱、傲岸不羁的拜伦、犹豫的夏多布里昂、风流蕴藉的乔治·桑、雄奇奔放的大仲马等他们都是个性突出、名声显赫的浪漫主义巨擘。这些作家的生活和作品都充斥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即使用最平淡的方式去写, 写成传记都会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

斯特拉齐选择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名流作传主, 但是他旨在揭露其不为人知的隐秘特性而非“歌功颂德”;犹太籍作家茨威格写传记, 选择失败者或者具有悲剧色彩却保持崇高精神的人物为传主, 绝不以成败论英雄;与其他传记家相比, 莫洛亚多写文学家, 将历史背景与时代环境与传主的个性特色结合起来, 既写出传主性格的变化又解释个性变化的原因, 同时结合传主的作品来理解传主的个性, 对于我们更准确地品读作家作品帮助颇多。正像莫洛亚写雨果, “为什么要写雨果?因为他是法国诗坛泰斗;因为了解他的一生, 对于理解这个备受折磨的天才必不可少。”[5]

三、关于艺术性书写

怎样做能使传记不违背历史的真实而又接近于小说的艺术?莫洛亚做了以下要求:首先是一切方面都应遵循时间顺序。人生的魅力就在其不可知性与偶然性, 传记家应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慢慢地把读者带入传主的生活。莫洛亚是“新传记“的代表作家, 他注重对传主的性格进行解释, 按照时间顺序有助于解释传主。

在突出传主的个性问题方面, 莫洛亚提出了选择材料的重要性。“实际上, 我割舍了许多信件, 尽管那些信件本身盎然有趣, 却不能给这本书增添什么重要内容, 必须避免让文证把主人公掩埋。”传记家写传记并不像科学家那样将知道的所有事都记录下来, 如果那样的话即使再小的书都会像生活一样冗长, 传记家既要顾及所有的资料, 又要选择最重要的东西。材料的选择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什么样的材料与安排最能接近传主的真实性格, 就怎样选择和安排材料。也许有些安排并不完全忠诚于历史, 却比历史更接近本质的真实。

莫洛亚同时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 他认为“最小的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表现传主面貌的细节应该被传记家重视, 因为我们认识一个人都是从外貌、表情开始的。莫洛亚倡导传记家在众多的冗长繁杂的资料中抓住那些能表现传主生活的细节, 这些细节往往最自然地“出卖”了传主的本性。

莫洛亚认为传记的写作有三种叙事视角:以传主眼光看待一切、轮流采用每一个人的观点或者采用小说家的立场。莫洛亚坚决采用第一种视角, 历史是时代与环境的宏大叙事, 传记不同于历史, 传记只能用一个人来填满画布, 而其他因素只为传主服务。

莫洛亚非常注重结构艺术, “他 (传记作家) 应该朴实无华地开始写, 不追求壮丽辉煌, 只关心把读者带进一种能使他理解日益成长的主人公的最初的感情世界。”即使再伟大的人物在初生时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婴儿, 没有人能在当时就看得出他的伟大来, 所以传记家在写传记开头时不应采用“伟大的”“…家”这类词语为传主定下基调。莫洛亚的传记开头都是平平起笔, 追根溯源, 确立传主性格发展的出发点。即使再伟大的人物, 也得以死亡告终, “要使人生显得壮烈, 应以失败告终。试以拿破仑的生平为例, 如果没有圣赫勒岛的流放, 他的一生便会失去全部的悲剧力量。”莫洛亚认为以悲剧结尾会使传记增添“悲剧之美”他主张传记的结尾, 应具有《葬礼进行曲》的情调, 使人读完一本传记, 象看完一出伟大的悲剧一样, 心境趋于旷达高远。

最后莫洛亚说要使传记具有诗意, 就要用书中经过较大的间隔重复出现主要主题来形成。莫洛亚用“水”最为雪莱一生的主题:雪莱青年时在河岸上幻想、在河边他把不结实的象征性的纸船放进水里、他的一生在小船上度过、他的第一个妻子哈里埃特被淹死……水这意向不定期的出现在雪莱的生活中, 关于水的一切记忆形成了雪莱的主要性格。

在《传记面面观》的末尾, 莫洛亚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未来的传记采取什么形式, 它总是难度最大的艺术形式。我们要求它具有科学的精确、艺术的魅力、小说的感性的真实和历史博学的虚构。”

参考文献

[1]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

[2][法]安德烈·莫洛亚.《一个叫“我”的朋友的写照》.第96页.转引自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8.

[3][法]安德烈·莫洛亚.《传记面面观》.《莫洛亚全集》.第6卷.第59页.第25页.转引自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9.

[4]罗新璋.《莫洛亚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 24.

传记文学理论 篇2

传记文学能不能虚构,是否只能是绝对的真实?这是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曾引起广泛争议,然而直到现在,对传记文学能否虚构这一问题,学术界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什么是传记文学?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什么是传记文学》这篇文章中说:“传记文学,是一种艺术的作品,要点并不在于事实的详尽记载。”很显然这种观点地更多地强调了传记的文学性一面。但在当时那种要求传记写作从传统史学束缚中摆脱出来,独立成一种全新的文学种类的强烈愿望来看,对传记文学文学性的看重,也许是合乎传记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的。现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是史,同时也是文学。因为是史,所以必须注意到史料的运用;因为是文学,所以也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中国大百全书·中国文学卷》“传记文学”条对“传记”与“传记文学”解释为:“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的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由此可见,传记文学是带有一种文学属性的,它必然包括艺术事实和历史事实,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历史事实,也可以这么说,它是不排斥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虚构。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是传记写作出现虚构的原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传记作家对传主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太少,导致不得不运用一些虚构手法来进行对传主的刻画。众所周知,传记写作常常是一种历时性写作。也就是说,大多数传记作家在认识某一个传主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时,才会向前追溯,来以此写出传主的完整一生。对历史人物的书写更是如此,传记作家们常常用当代的眼睛去审视古代人物,来探寻当下的意义,然而,关于这些传记人物的生平资料却很少,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真假资料混合在一起,要么相关事迹全无记载。这种情况在古代人物身上较为常见。因此,关于莎士比亚,曹雪芹,林肯,克伦威尔的早年生活或整个一生,我们所知甚少,但关于他们的传记却必不可少,其结果,传记家就难免根据想象猜测和推断,来为这些逝去的大师还原[1]。显而见之,在这种情况下,传记就难免会有虚构的成分。

另一方面,作者的主体性选择,或者说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情感诉求也会导致虚构在作品中的运用。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过:“我恨许多传记,因为它们是不真实的,这里添一点,那里补一点,再添再补,一直写到大家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了。”[2]说的真是一针见血。的确说出传记写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一,作者对传主的选择上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往往选取名人来做传,很少取普通人做传。国内的传记作品。比如《曾国藩传》,《毛泽东传》,《李鸿章传》,《鲁迅传》之类的政治人物传记就有几十种,由于名人效应,这些传记在市场上很畅销,同时由于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作者往往会对传记做一些虚构处理。国外有的传记甚至多达数百种,比如《玛丽莲·梦露传》,《马克思传》,《肯尼迪传》,《甘地传》,《林肯传》。其二,作者在对传主的刻画时,往往融入自己感情经历,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的写作中。例如郁达夫所写的《卢梭传》,充满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也对一些细节做了虚构处理,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虚构手法在传记写作的运用已经很常见了。

传记文学中的虚构,虽然遭到不少人的非议,甚至排斥,但是不容否定的是,传记文学与一定程度的虚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品,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同时也对读者起着教育功能。下面从虚构的具体表达方式--对话的虚构和细节的虚构来分析虚构在传记文学中的运用。

(一)对话的虚构。对话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同样,在传记文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刻画人物的方式,与此同时也是显示作者功力的部分,很多优秀的传记之所以写得栩栩如生,就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来表现传主的性格。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对韩信欲立假齐王一事,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诈伪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呼?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里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通过这一段对话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骄狂,刘邦的随机应变,善于吸纳臣属的意见,张良,陈平的老谋深算,然而这些细微的对话和行为,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很显然,作者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部分情节进行了虚构的处理。因为人物的对话符合当时的环境,所以显得合情合理,从而使作品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也是大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二)细节的虚构。细节描写就是对作品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它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是不能随意取代的。一篇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而传记文学作为一种带有文学性与史学性双重属性的文学体裁,就应该允许有一些合理虚构的成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造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达到更高的真实,例如在欧文·斯通的《梵高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梵高的性格。“他心中突然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重,他的作品全都这样不完整,虽然布拉邦特乡村的每一方面在这些作品都有所表现,然而它们是零零碎碎的,没有一件作品是对农民生活的概括,没有一件作品抓住了农民住茅屋和煮大豆的那种精神,哪一幅是他为布拉邦特农民画的《晚钟》呢?在没有画出这样作品之前,他怎能就此离去呢?他瞟了一眼日历。到下月一号还有十二天。他收好画架,颜料,画布和画笔,然后扛着这些东西,迈着沉重的步子朝德格鲁特家的小屋走去……。”由以上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梵高性格的果断,对绘画的执着追求,在作品没有令他满意之前,决不放弃,为了艺术的尽善尽美,他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心中只有未完工的作品,为此他将在艺术的道路一直孤独走下去。

虽然传记文学具有文学的属性,可以有一些虚构运用于传记写作中,但是这种虚构是有限度的,切忌违背基本史实的随意性虚构,如果作品虚构成分太多,基本史实很少,也就不能称之为传记了,我们把它称之为传记小说更为妥当,例如前些年一些地方电视台热播的象《少年英雄方世玉》,《少年包青天》,《少年张三丰》,《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所谓的影视传记,由于虚构性成分太大,与事实严重脱节,它们已经不属于传记范畴了,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虚构手法的运用,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就会引起广泛的争议,例如美国当代著名传记作家莫里斯写的《荷兰人·里根传》,由于虚构手法的处理不当,该传记的出版,在美国曾经引起众多的批评,其中最显著的批评就是该书“技术性虚构已经远远多于历史事实。”莫里斯为了更好地再现里根的生平往事,虚构了一个“我”,采用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来展示里根的生平往事,“他与里根在一起在足球场玩耍,在大学校园一起学习玩乐,一起参加电影的拍摄,一起参加聚会……”以上描写对全方位刻画人物形象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种虚构手法的运用违背了传记文学中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起广泛批评,严格的说这本人物传记不是一部好的传记。

最后,我想说的是传记文学中的虚构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对事实的歪曲,而是一种合理的“虚构”,这种虚构只是“暂时”的,它的最终目是“真实”。它表面上和事实相背离,其实不然,它是由表面的“虚构”到达“内在的真实”,是一种抽象化的真实,作者在运用虚构的手法来进行传记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让广大读者理解这个传主的真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白生《传记里的故事——试论传记的虚构性》[J],国外文学1997(2)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3

关键词:传记文学 虚构性 真实性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为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传记文学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又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还必须写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比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又和普通的人物传记不一样。

文学与历史最初是纠缠在一起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还是中国的《左传》、《史记》之类,都同时肩负了文学和历史的双重重任:在纵向上它是历史,在横向上它又是文学。但是以后的分类越来越趋于精细,文学与历史就渐渐分离了。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历史之树更为精悍,除却了可疑的枝条和花朵;二是文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品格,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恣意驰骋。我国史传文学产生的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历史文学的最初形态。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个“传说的时代”。那时还没有产生文字,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洪水、姜嫄生后稷等,都是以口头的方式流传。自从产生了文字,代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诗便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一部分还经过改造而成为史籍的材料。今天读到的现当代历史著作已经没有似是而非的历史传说了;而我们的文学也不再为历史所束缚,即使名之为“历史小说”,也获得了更大的想象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从而避免了某种程度的混乱。现在我们很少在文学中了解历史了,同样,我们也不再从历史学著作中品味文学的情感意味。而最初的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和小说接近,作者情感融入其中,于是可能就会有虚构的成分。

传记文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小说以史料和史实为基础,这使它注定只能用客观叙述的写实性创作方法。而创作历史题材类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必然对民族传统的美学风范和艺术韵味有着强烈的好感与共鸣。所以,历史小说从创作方法到审美趣味,都离不开想象,自然就有了虚构的性质。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胡适说过,“历史像个小姑娘,任由人涂抹化妆,而文学家很多想充当这个化妆师”。司马迁是文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呢?他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抒发自己写《史记》的豪情壮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失明,孙子膑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段文字表达了司马迁著《史记》的真实目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自《史记》起中国的历史体裁才真正树立了标准,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

正如《报任安书》中所叙述的那样,《史记》更伟大的地方,则在于司马迁带着的深厚感情。这些带着感情的传记,无疑正是文学中的精品。司马迁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与反抗精神,在宫廷集权的时代里,他正像屈原一样变成了一个罪人。他的一腔不平,顽强的斗争性格,在受了腐刑之后,就只有借着写史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自然,传记文学乃是最能够发挥这个作用的。司马迁因此不是客观地写历史,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交织到历史中。因此我们可以说传记文学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所写的,而是作者眼中的历史。正如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楚辞,属于诗的范畴,是讲求想象的,而史是要求事实的。

《史记》中的文字,由于带着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感情,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文学的虚构性。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文学中的故事传统,一方面也形成后来笔记小说的章法结构。《史记》中《游侠列传》、《滑稽列传》,都是由一些短篇汇集而成的。这就是后来笔记小说体裁的由来。至于像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那样壮阔的场面则要等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才能承继那个传统。章回小说的体裁原是从讲史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民间讲史之所以盛行,就不能不溯源到《史记》了。

第二类是杂传文学。在《史记》之前,已有《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等杂史杂传。《史记》的问世为杂史杂传提供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段,于是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文学色彩的杂史杂传,如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列女传》、佚名的《汉武故事》、《蜀王本纪》等,其艺术特征已近乎小说。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柳宗元的散传《圬者王乘福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和《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等,以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为传记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他文学名家如白居易、刘禹锡、李翱、李商隐等作家亦有佳作传世。

时至今日,我们提到一些历史人物时,还往往带有某种个人色彩。就像我们提到曹操时,在许多人心中是一个奸臣形象。但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不是,这就是《三国演义》给人造成的错觉,这部书影响太大,再加上民间说书艺人的渲染,曹操便脱离了他本身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奸臣的样子。这也就是写书者自身思想感情在里面的体现,这种偏差,在《三国志》中就会少一些。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像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登传记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3]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4]文华.传记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杨正润.传记文学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6]韩兆琦.中国传记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

[7]陈兰村,叶志良主编.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8]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9]俞樟华.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10]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论文 篇4

论文提要:胡适在批判我国古代传记的缺点和吸收西方现代传记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思想。他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从上世纪代初到50年代末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并以创建传记文学理论和努力创作两方面的实绩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胡适 传记文学 理论建设 作品创作

胡适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都作出了开风气的重要贡献。在传记文学方面,胡适是我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他大力提倡传记文学,开现代中国传记文学理论之先河;同时还身体力行,积极创作,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作品,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位置。研究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正确认识和评价他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的传记文学理论建设与创作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根据胡适传记文学理论逐步演进的特点将其分为酝酿、成型、成熟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其写作实践作一综合考察,借以阐发胡适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贡献。

一、“传记文学”出台前的思想准备

在我国,传记是一种古老的历史体裁。早年胡适在中国公学读书时就对传记感兴趣,19在《竟业旬报》上曾发表过他最早写的《姚烈士传》、《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和《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等短篇传记,并明确表明其写作目的在表彰豪杰,“使大家来崇拜”师法他们。19胡适去美国留学后,由于受西方传记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传记作了认真反思。他于199月23日写的一则札记(《藏晖室札记》卷七第一条),曾把中国传记同西方传记作了一番比较研究,认为中西传记存在明显的差异:“吾国之传记,惟以传其人之人格。而西方之传记,则不独传此人格已也,又传此人格进化之历史。”在列举了东西方传记的不同体例后他又具体地阐述了两者的长处和短处。从这条札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中国传统传记的否定多于肯定。其对我国传记存在缺陷的分析批评是深刻而中肯的,对于西方传记优劣的评析也是较为精当的。这种比较研究对他后来的传记文学理论构建及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后来之所以要提倡传记文学,到处劝老辈朋友写自传,主要动因就是对中国传统传记的不满和深感“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而另一方面他对西洋“传记文学特别发达”这一点则表示钦羡,他后来写作的传记文学也大抵是借鉴了西方长传的体例,如《四十自述》、《丁文江传》等。

虽说胡适留美时期写的这则札记与他后来的传记文学思想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但这还不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开始。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学术界都有学者把这则札记看作是胡适最早提倡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佐证,这实在是一个大失误。造成误解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条札记有个“传记文学”的标题。事实上《藏晖室札记》是胡适在留美时期的日记和杂记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传记文学”这四个字作为分条题目,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这些札记交给亚东图书馆印行出版前,由胡适的朋友章希吕在帮助整理这批札记时拟加上去的。再从这则札记的实际内容看,其主题是比较东西方传记文体的差异,札记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传记文学”字样,也没有对传记文学概念作任何阐释,很显然胡适当时说的只是“传记”而不是“传记文学”。而在胡适正式提出“传记文学”的名称之后写的有关文章或演讲中可以看出,他对“传记”和“传记文学”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是有所区分的。因此,1914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还只能说是他传记文学思想的酝酿期。

二、“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和“传记热”

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思想酝酿,到了1930年前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正式开始“亮相”。《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则是一个开篇。该文写于1929年末,序文开头说“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这大概有三种原因。第一是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第二是多忌讳,第三是文字的障碍。接着通过具体分析阐述这三方面的原因,对中国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作了深刻批判与否定,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说的“新体传记”的三个条件与写作要求:一是“爱敬崇拜”伟大人物,二是“纪实传真”,三是“传神写生”。这是胡适以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古老传记文化作出的看法。虽说“最不发达”,但明确把传记说成是“中国文学里”的一门,这表明此时的胡适已有了将传记纳人文学领域的思想,这种看法可说是超越前人的。因为传记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历史的范畴,此前他的前辈朋友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和创作的“近代传记”,“属于在历史范畴中的内容和体例上的革新”。虽说胡适在这篇序文里还没有提“传记文学”的名称,但“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他以后谈论传记文学时始终坚持的,说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基石在这篇序言里已经奠定。

在时隔半年之后的1930年5月28日,胡适在给友人董授经先生的日记《书舶庸谭》作的序言中便正式提出了“传记文学”的书称:“日记属于传记文学,最重在能描写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记愈详细琐屑,愈有史料的价值。这是胡适第一次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也是中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第一人。这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的中国文坛有传记文学之实而无传记文学之名,“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使传记文学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文艺舞台,它标志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一个新的开端口从‘旧记属于传记文学”这一说法可以看出胡适所说的“传记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日记属于非正式自传,胡适后来说过他在美国留学时期的日记“就是我的留学时代的自传”,而在西方人眼里“自传是传记文学的嫡亲或特殊形式”,后来胡适也是把自传作为传记文学重要成员大力提倡的。在这篇序文里胡适虽然没有对什么是传记文学作具体阐释,但却揭示了传记文学的两个重要特点和条件:一是能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二是有史料的价值。这同上文说的“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传神写生”、“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原是文学的特长;而“纪实传真”才有史料价值。而历史与文学的结合,这正是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胡适在《书舶庸谭・序》中还特别引述了日记作者做的情梦“柳丝一梦”,极富文学趣味,可见胡适对于传记文学在文学性方面的强调与重视。后来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又说:“我在这十几年中,……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这对前面“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的说法来讲,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的一个进步。而“传记的文学”正好是对胡适“传记文学”概念的一个简明解释。这里“文学”是中心词,“传记”是修饰词起限制界定的作用,“传记文学”也就是传记性质的文学,它是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胡适晚年在台湾作《传记文学》讲演中曾再次解释说:“今天我想讲讲中国最缺乏的一类文学―传记文学”,这是胡适把传记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学门类的最直截的说明。

胡适是个实验主义者,在提倡传记文学方面,他也是一边进行理论构建,一边亲身投人创作实践。《四十自述》是他这一时期在传记文学上的又一个贡献。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说:“《四十自述》,只是我的‘传记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而这场“传记热”的引发是:“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胡适劝告朋友写自传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用一种“笔锋常带感情”的健笔来“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即写出他所倡导的“自传文学”来。那么其意义不仅可以“替将来的史家留下一点史料”,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文学里添出无数的可读而又可信的传记来”。由此可见,胡适劝告友人写作自传(包括他自己写自传),有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目的和意义,即“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是胡适对“自传文学”创作提出的两点希望和要求,也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根本目的。因为胡适对于传记文学所特有的史料价植和文学感化教育功能这两方面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他要大力提倡传记文学。 令胡适感到不幸的是,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动笔。于是他便身体力行,于1930年6月开始写了他的第一部正式自传《四十自述》。虽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但它作为胡适倡导传记文学的示范之作,体现了胡适的传记文学理想,既有“纪实传真”的史料价值,又有“写生传神”的文学特色,是值得重视和应该肯定的。关于《四十自述》的写作计划胡适在《自序》中作了说明:“我本想从这四十年中挑出十来个比较有趣的题目,用每个题目来写一篇小说式的文字,略如第一篇写我的父母的结婚。这个计划曾经得死友徐志摩的热烈的赞许,我自己也很高兴,因为这个方法是自传文学上的一条新路子。”可以看出,胡适在提倡传记文学,构想自传创作计划时是很注重“有趣味”这一特色要求的,这也是胡适在以后的有关文章和讲演中用来评判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实现传记文学的“有趣味”?胡适认为在确保“纪实传真”的前提下,“遇必要时”可以“用假的人名地名描写一些太亲切的情绪方面的生活”,在追写传闻和某些记忆不清又没有法子证实的生活细节时也可以“用想象来补充”。因为这里出现一些人名地名的讹误和合理的想象虚构不影响基本史实的真实,相反还能够增添阅读的趣味。应该说胡适的这些想法和写作方法是可取的,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了友人的赞许。遗憾的是胡适上述的这种创作思想没有能够在自传写作的`实践中坚定有力地贯彻到底,而是在“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网到了谨严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刘一于这种“倒退”胡适自己是不满意的。从他本人来说,曾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是以破旧开新而闻名的;他自己动手写作自传本身具有“给史家做材料”和“给文学开生路”的双重目的、任务。因此这种“倒退”与上述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胡适在倡导传记文学上存在着实践与理论的脱节。造成这种“倒退”和“脱节”有客观方面的凉因,最主要的还是作者的主观因素:“但我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说胡适的《四十自述》作为他的传记文学的实验之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它为我国自传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方法,在我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三、传记文学理论的成熟和“创作无力”

在经过了30年代的郑场传记文学热之后,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已趋于逐渐定型,接下来是“退热”后长时间的“冷静”。到1953年初,已经步人晚年的胡适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作了一场《传记文学》的专题讲演,标志着胡适传记文学理论进入了成熟阶段。演讲是他提倡传记文学的又一重要方式和途径。从他晚年的这篇演讲可以获得以下几点传记文学理论演进的信息:

一是对我国古代传记总体评估由虚无悲观变得实在客观。胡适以前哀叹“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并说过“二千年来,几乎没有一篇可读的传记”的偏激之言,而在这篇演讲中,虽然仍坚持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但同时又从传记文学的角度对中国正史中的传记作了较为客观实在的评价:“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其中的传记有许多篇现在看起来仍然是很生动的。”在举例中还特别提到:《晋书》中“小说传记,给中国传记文学开了一个新的体裁”。过去胡适写《四朴自述》曾试图采用小说体裁给自传文学开辟一条新路子,但是中途给放弃了。现在直接把小说传记作为传记文学提出来,这确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新进步。

二是拓宽了传记文学的品种领域。胡适在以前谈的传记文学对象,主要是指文学性传记,包括自传、日记,而在晚年的这篇演讲中,又把《晋书》中的小说传记也列人传记文学范围,并说“《红楼梦》也是传记文学”,这是胡适经过考据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而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本身当然尚可商榷,但由此可见胡适在这里说的传记文学概念范围更为宽泛。他还说:“除了短篇传记之外,还有许多名字不叫传记,实际是传记文学的《言行录》。这些言行录往往比传记还有趣味。我们中国最早、最出名,全世界都读的言行录,就是《论语》。”从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健将到把孔子《论语》作为传记文学而加以高度评价和赞扬,这既是胡适文化思想的一种巨大转变,也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演进和完善。

第三,胡适在论述我国传记文学不发达的原因问题时对过去的三点看法也有所修正。主要是去掉了“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这一点,而改成了“缺乏保存史料的公共机关”。这样就显得较为准确客观。

晚年的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树方面已臻成熟,但其传记文学的创作却并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丁文江传》是胡适步人晚年后又一项重要的传记文学活动。它写于1955年底,是胡适所写的最长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该传大体上是借鉴西方长传的体例按照年代的顺序,记述丁文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写出了丁文江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他对中国地质科学所作的重要贡献,又写出了丁文江“捧出心肝待朋友”的美好品格,通过各个侧面塑造出了“一个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形象。由于作者在作传时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尽可能地容纳了所找到的材料,使传记明显地体现出它的历史性和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因此而大大地削弱了传记文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胡适在传记文学创作上又一次与其理论的脱节,并且较《四十自述》更为严重和明显。胡适晚年在台北的另一次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讲演中说到:“我们是提倡有心,创作无力。”拿它来作为对胡适在传记文学方面的评语,也是颇为恰当的。

回顾考察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设及创作实践上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是在批判否定中国古代旧式传记的缺点弊病,学习吸取西方现代传记文学的经验与长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并对传记文学的概念特征、范围种类、功能作用和创作原则、要求、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精到的阐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理论系统。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在我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历史,指导传记文学创作,正确评价传记文学作品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胡适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直到晚年在台湾去世,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可谓不遗余力。“在现代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开始逐渐形成写自传的风气,也在30年代,有关文献材料表明,这的确与胡适身体力行地倡导有关。”再有上世纪60年代台湾《传记文学》的创刊也与胡适的提倡有直接关系。这些都表明胡适提倡传记文学是“有心”而有功的。

传记文学理论 篇5

(一)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 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 “纯正”人格, 获得人生启迪。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通过品读, 体会文中排比、 对比、 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二)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 对比阅读 《 木兰诗 》 和 《 邓稼先 》, 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品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视频资料。

(二) 整体把握情节, 理清思路。

1.根据课文内容, 填写邓稼先履历的表格 (可以由摇摇课摇摇文或者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图表内容进行调整。 ) 。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概括: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三) 课文研读。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回顾我们刚刚学习的 《 木兰诗 》, 就像是给我们的女英雄——花木兰作传。 今天我们将《木兰诗》和《邓稼先》做对比阅读, 学一点人物传记的写法。

(1) 学生活动。 全班分为6个小组, 每组派一个代表对 《邓稼先》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 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 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2)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作者的情感。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评价邓稼先。

(3) 师生互动:结合 《木兰诗 》的学习, 温故知新完成 《木兰诗》与《邓稼先》对比阅读的表格。

(4) 教师小结: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 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 请仿照上面表格, 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5) 教师解说: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对比阅读法。 我们将《木兰诗》与《邓稼先》加以对比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鉴赏力。

写一写: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 “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他 (她) ”作传。

板书设计: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①历史背景——②经历贡献——④作者的情感——⑥评价邓稼先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三、教后说教

《邓稼先 》是篇人物传记, 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 篇幅较长, 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我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 教到学生的心坎上。 因为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 不像叙事类散文和小说能够吸引学生。 信息的提取部分, 我简单处理。 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 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 能力上有提高, 思维上有发展。 “对比阅读”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 “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 “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评价人物”是将《木兰诗》《邓稼先》对比阅读的重点, 因此我将此“亮点和特点”作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是以读促写______对比阅读后, 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传记。

对这些教学内容, 我运用“三个问题”一线串珠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邓稼先是一个_______的人”。 速读课文, 提取信息, 填写“人物简历表”。 由邓稼先生平经历, 认识邓稼先。 处理好这个问题, 学生能在一篇较长的人物传记中, 迅速获得感性认知。

第二个问题:从“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 评价人物” 四个方面, 将 《 木兰诗 》 与《邓稼先 》对比。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对邓稼先的理性认识。 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第三个问题:写一写。 设计五个写作训练的维度, 指导学生写作。

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

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

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

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 “他 (她) ”作传。

茨威格传记文学的艺术成就分析 篇6

关键词:茨威格;传记文学;艺术成就

一、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是传记文学风格开创者,在他的和平、人道与平等的思想下,逐渐影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的风格,独树一帜。而他的写作特点在于以下几点:心理分析非常到位;擅长使用对比来突出特点;人物描写精简传神,画龙点睛。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茨威格开创了独特的传记文学风格,而这也并不是巧合而成的,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他的教育环境丰富了茨威格的理想与精神,给了他一种特殊的艺术鉴赏能力,人道主义精神深入内心,他还辨识性地接受一些思想学说,将所了解的变成自己的。正是这样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才造就了他的人文素养,才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二、茨威格传记文学的艺术成就

茨威格认为,人类的历史应该是开创性的、文明的、进步的历史,而非战争性的、民族性的历史,而历史又是由瞬间决定,往往一些戏剧性的事情能够轻易地夺走人类的生命。虽说细节决定成败,但茨威格的笔中英雄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即使是个失败者也都具备其独特的崇高精神,几乎每一位传主的选择都是要独特意义的,往往带着倾向性和目的性,再紧密联系起自己的理想与情怀,画龙点睛。他认为,在写一篇传记之前,必须要收集足够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传记的内容。对于收集到的材料还需要精心挑选,具体根据任务的性格与心理活动进行材料的筛选。将材料写进内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简文本,使整个文章精炼简介。这也是茨威格很少写长文章的原因。

在他的作品中,心理分析是一处独特的风景线。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传主的多样化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个性,而这一切都归因于茨威格对人性的独特见解,对人类内心活动的一种理解与分析。他本人就非常喜欢研究心理学,喜欢与各式各样的人交往,这种对于人类内心的好奇让茨威格积累了很多很多心理素材,所以,他经常是直接分析传主的心理,并借此刻画历史发生的因果。在他看来,历史之所以为历史,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人,有了人,有了感情,有了性格,才有了历史,也许仅仅是一念之差也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或者是悲剧的避免,所以,在他的笔下,对每一位传主都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描写其心理活动,发展历程,和命运的羁绊,借以这些人物的刻画从而揭露出一些难解之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从茨威格的作品中读出许许多多的内心世界,并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去,这样的代入感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对比手法。茨威格说过,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人物对照着描写,能够更好地映射出两个人物的性格,也更能容易对人物进行描写,所以,茨威格讲对比手法视为自己传记文学所必备的创作元素,对他来说,对比手法极具创造性,在运用对比手法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牵强附会的产生。茨威格的所有传记文学中,对比手法运用的非常成功,也非常常见,他总是能够取出恰当的对比,从而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以及个性使然,传主的命运也与对比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读者就更容易理解到传主的心里所想,也更能理解传主所做出的种种决定,而这一系列又与命运相关联。

而对于肖像描写,茨威格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他,对于肖像描写,极为传神,他的那种洞察力和理解能力让他在人物描写中游刃有余。写狄更斯的传记时,到了肖像描写时,他着重描写他的眼睛,他觉得,狄更斯的眼睛才是传神所在,正是因为有了这双敏锐的眼睛,才让狄更斯能够抓住一切,捕捉到许许多多细节,也正是他的眼睛成就了这位天才。而在我看来,茨威格也是一位不放过任何细节的艺术家,总是能够抓住每一位传主的特点并进行大量的描写,比如,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的肖像描写,其貌不扬,布满皱纹,口型严肃等等,让我们能够直接在文字里就清楚地了解到这样一个人物,气质与神采全都描写的非常到位。

三、总结

茨威格一生创作无数,写过很多种体裁的文章,但是大多数都是比较短的小说,最为擅长的就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在他写的人物传记、小说、微戏剧中,由他开创的传记文学最为出名,他为十多位著名人士写过传记,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而本文也只论述了茨威格在传记文学中使用的一些手法和技巧,和茨威格的那种独有的写作特色,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为人.对血腥事件的历史记忆——重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J].社会科学论坛.2010(02)

[2]任国强.“面向大众”与“象牙塔”之间的取舍——斯·茨威格创作论及其相关评价[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4)

[3]唐岫敏.罗杰·弗莱艺术美学思想与斯特拉奇“新传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传记文学理论 篇7

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是人物

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

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

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次审读,完成解题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补充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转、调、徙、补、改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署、权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3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知、行、主

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 :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趣)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1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解读示范一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贾谊。

2、正面:刘—李,白与贾作侧面处理

3、事件:刘询问李是否读过白的文章,李说没有读也不想读

4、事理:刘希望李能够重用白,李忌其才而排之。白的遭遇与贾相似。

解读示范二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分析理解:

1、人物:李侃(陪衬人物)、其妻杨氏(主角),胥吏、百姓(叙述所需);

背景:项城为叛军困时,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挺身而出。

事件: 杨氏作为(1)劝阻丈夫怯退;(2)激励百姓奋起;

结果:叛贼全 都 逃跑,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2、杨氏说话艺术:杨氏的话,说得实在,入情入理。从百姓的角度思考,所以能够激发大家的斗志。

3、人物个性: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

强调

1、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积累着手;

2、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

3、根据阅读的要素进行解读:

传记阅读训练 篇8

范旭东:

崛起于荒原的中国化工之父

□宋伯秀

范旭东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当他的制盐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又开始酝酿一个新的宏伟计划——建立我国的制碱工业。

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又是化学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有“化学工业之母”之称。但在民国,我国工业用碱一直依赖进口,长期被号称“世界碱王”的卜内门公司所垄断。而该公司却趁战乱之际囤积居奇。范旭东天生不信邪,下决心创办民族制碱工业。然而,中国幼弱的化工界对世界制碱工艺一无所知。当时苏尔维制碱法技术先进,但一直对外保密,中国人既无人知晓,又无人敢于问津。范旭东曾到卜内门公司考察,却被带到了锅炉房,并被告知“中国人是看不懂制碱技术的”。范旭东清楚地知道,从事制碱事业困难重重,但他坚定地说,“虽粉身碎骨,亦要硬干出来!”

1917年10月,范旭东和陈调甫等人设计装置了一套小型制碱试验设备,经过反复研究,无数次地试验,终于生产出9公斤纯碱。虽然质量粗劣,但毕竟获得成功,范旭东为此感到欢欣鼓舞。其后,他向董事会提议筹设“永利碱厂”。范旭东亲任总经理,在渤海边荒凉的盐碱地上,范旭东一干就是几年。这里,不知洒下了他多少汗水,耗费了他多少心血!资金短缺,但更缺乏制碱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技术问题,他一方面在国内网罗人才,另一方面派人赴美,边学习,边物色人才,聘请了侯德榜等留美学生。

1924年,永利碱厂正式投产,这是中国自己首次从事这项事业,技术不过关,毛病百出。

这无疑给欣喜若狂的职工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一时间,有人心灰意懒,有人彷徨苦闷。卜内门公司幸灾乐祸,说中国人“太自不量力”了。而永利的股东们也怨声载道,有人提出要以外国工程师取代侯德榜。范旭东顶着巨大压力,坚决支持侯德榜干到底。他说:“我们没有退路,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侯德榜深为感动,忍辱负重,全身心地从事研究,查出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从美国买来的干燥锅质量低劣,因其破裂而导致试车的失败。

1926年6月29日是永利碱厂历史上难忘的一天,再次试车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洁白的纯碱。范旭东捧着雪白的碱百感交集。国人争相购买,打破了英商的独占局面,这些碱还冲出国门,畅销海外。卜内门公司感到十分惊奇,专程前来参观永利碱厂。英商的到来,使多年前范旭东考察的那段屈辱经历立即浮现在脑际,于是,范旭东只带他们参观了永利制碱厂的锅炉房,英商十分尴尬。范旭东还支持侯德榜用英文写作《制碱工艺》,并且公开发表,将制碱法的秘密公诸世界。

英商眼见永利公司日渐崛起,便千方百计企图吞并。卜内门公司总裁专程来中国,一再要求与范旭东“合作”。面对强大的对手,范旭东威武不屈,机智巧妙地与之周旋,他以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予以坚决拒绝。卜内门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以其实力,采取减价销售的办法,将洋碱价格下降到40%,甚至可以赊销出售,妄图挤垮立足未稳的永利公司。范旭东一方面降价应战,另一万面冷静思考良策。在仔细了解和分析了国际市场动态以后,决定向国外市场出击,果断地将永利“红三角”推向了日本市场,并有意将价格压得很低。

而卜内门集团占有日本很大的碱市场,一经贬价,卜内门也只得如法炮制,结果损失惨重。随着资金的积累,技术力量的加强,设备的更新,永利制碱厂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制碱厂。

制碱事业的成功,更增强了范旭东创业的勇气。创业虽然备尝艰辛,但他觉得乐在其中。

打胜制碱这一仗后,他并未满足,又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在脑际形成,向基础化学的另一领域进军——创办硫酸铵厂。他积极筹措,仅用了两年半时间,一座当时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硫酸铵厂在南京缷甲巍然矗立。首次试车即告成功,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一大空白。

面对巨大的成功,范旭东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他激动地对同仁们说:我国先有纯碱、烧碱,现在又有硫酸、硝酸,我国化学工业有了两只脚,可以阔步前进了。

(选自《世界著名实业家的命运》,有删节)

相关链接:

范旭东,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中国重工业之父”。

范旭东幼年丧父,随母谢氏和兄长范源濂到长沙定居,生活十分贫困。曾一度投身保节堂,靠这个“慈善事业”机构供养度日,这使范旭东的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根苗。

1914年冬天,31岁的湖南青年范旭东独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这里的海滩边盐坨遍地,如冰雪一般,无边无际。他目睹此景,显得有点激动。日后他对伙伴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雄心,未免太没有志气了。”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苏尔维制碱法技术先进,洋商以此牟利,实行技术垄断。范旭东因参观被洋商羞辱,因而决心创办碱厂对抗洋碱。

B.范旭东创办碱厂、硫酸铵厂,取得辉煌业绩,对民族化学工业贡献巨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C.当英商专程前来参观永利碱厂时,范旭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带英商参观永利锅炉房,一洗当年之耻。

D.英商眼见永利碱厂日渐崛起,积极谋求合作,遭拒绝后实行市场围堵,手段恶毒,妄图挤垮立足未稳的永利公司。

E.侯德榜深为范旭东坚定不移地支持自己而感动,忍辱负重,潜心研究,最终以一己之力取得了制碱技术的突破。

2.范旭东能够成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中国重工业之父”的内外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3.范旭东雪耻制碱,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4.范旭东逝世时,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亲往凭吊,并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作为先导,范旭东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与功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马寅初:风雨人生一百年

□徐 焰

马寅初十几岁时,维新之风吹到家乡。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1年秋,20岁的马寅初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1906年秋,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矿冶系学习,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学经济学专业。

当时,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取学位的“窍门”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的问题。马寅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却把“纽约市财政”作为题目。他对纽约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后,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此文还被哥伦比亚大学选为教材。

马寅初回国后,应邀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30年代前期,他又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为了显示“礼贤下士”,蒋介石请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实际上就是南京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抗战初期,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与整顿经济。然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马寅初见此怒不可遏,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此论一出,各界轰动。他还在演讲中直斥蒋介石:“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面对民族的灾难,马寅初开始关注共产党。1939年,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听了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后来,他回忆说:在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马寅初的言行,使蒋介石恼怒万分。1940年12月,马寅初被强令“外出考察”,实际上是先后被送往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共产党人也组织力量进行营救。1944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在各界一片指责之声中,蒋介石被迫恢复马寅初的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195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一上任就马上倡导北大教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他也进行了深入思考。1953年,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已有6亿人,增长率又达每年2.2%。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影响工业化”,应当实行计划生育。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1957年,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后来,这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对于控制人口的主张,周恩来曾表示赞成。毛泽东开始也认为有可取之处。然而翌年,国内开始搞“大跃进”,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从1958年到1959年,全国各大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新人口论》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好心的人劝他公开认个错,但马寅初坚定地说: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得到毛泽东批准,这使他免遭劫难。1972年,马寅初患直肠癌后,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1982年5月,马寅初安详长逝时,距他的百年诞辰只差一个月零十四天。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风风雨雨一百年。

(选自《红色记忆:70位名人的故事》,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康生、陈伯达积极主张把马寅初划为“右派”。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周恩来明确指出: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不能划为“右派”。(摘自《马寅初力主计划生育遭批判》)

②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摘自1982年《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马寅初一生不断追求新思想。他十几岁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6年留学美国;抗战时期又开始接近共产党。

B.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做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把“纽约市财政”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并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完成论文。

C.193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与马寅初建立密切联系。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民族的希望;他被捕后,又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

D.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此时距马寅初首次提出“计划生育”近三十年,历史证明马寅初在人口问题上的眼光是长远的。

E.马寅初利用自己的学识,积极建言献策。他的著名的《新人口论》,先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之后又作为提案提交给人大会议。

2.在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对马寅初有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3.抗战时期,马寅初为什么“开始关注共产党”?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答:

4.在当今社会,马寅初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人物传记 篇9

那是1996年的冬天,袁班长出生在吉林四平的一家普通农户,从小他就特别懂事、让父母省心,干农活、做家务都是家常便饭。直到18岁那年,他听到了村里参军宣传车的广播声,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到部队锻炼锻炼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但是被爱子心切的父母拒绝了。自从那次以后,每次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关于军人的信息时他都格外关注,整齐的队列、矫健的身姿、帅气的军装处处都在冲击着这个热血男儿的参军梦。到了第二年的入伍季,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父母看着孩子这样的坚定忍痛对他说:你要是去的话就别怕苦,别中途想回来,我们这边你放心吧,在那边照顾好自己。本来就不善言辞的袁班长此时哽咽了,嘴上说你们放心吧,但是内心确确斑斓万千,此时父母的退步让他第一次深刻的感觉到参军对家人隐藏的愧疚之情。他真的不知道这条路能走多远,路得那头是什么在等着他,但是他知道:作为一个男人绝不能辜负自己的理想,更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此后开启了他和消防部队的缘分,初到连队,袁班长凭借自己优越的身体条件,加上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凭借他出色的表现,新兵那年被中队推荐到总队参加驾驶员培训。学成归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袁班长最终得到了主站车驾驶员的宝座!同时他还负责中队的值班班长一职,负责协助队长管理中队,那时他才入伍第三年(最年轻的值班班长)。

现如今,袁班长从一个青涩的小男生已然成为一个男子汉。训练场上的他刻苦、努力;灭火救援现场的他冷静、沉稳。入伍5年战功累累,可是他并没有止步眼前的荣誉,他现在知道这条路虽然有些坎坷但是向着光明,未来不知道会走多远但是会脚踏实地的一直走下去!为部队、为祖国、为家人更是为自己的人生抒写一副华丽的篇章。

任凯:平时看起来是个懒散的,实际上工作非常细心,虽然比较慢,但是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我的传记怎么写? 篇10

窥探花絮、绯闻、无奈和成功秘诀

电影史上的早期电影,热衷于把某一地的奇风异俗搬运到另一地,热衷于把那些奇人异事摄录下来,以此引来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和赞叹。如此看来,电影的纪录性之于传记所需要的真实感,简直是天造地设的绝配。默片时期,带给人们新奇感和惊喜感是电影票房的重要保证。那时候,人们已经拍摄了很多可以称得上传记的影片。当电影人习惯于讲述长篇故事之后,传记更是电影类别中的一股无比强大的势力,以其榜样的力量影响着观众。从中可以窥视到名流与伟人生活中的花絮、绯闻、无奈以及成功秘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电影电视主宰人们生活的时代,所有的名流和成功人士都是榜样。他们的能量既能影响到一个时代,当然也能为一部电影开拓一片宽阔的市场,这是推动传记电影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此外,制作和拍摄传记电影的人,深知名流的光环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也知道每一个平凡的人其实都有一颗渴望不平凡的心。平凡者需要用名流的举止、行为、力量作为说服自己生活下去的工具。这导致每一部传记电影都是神话,每一部传记电影都在造神。如今,世界上已有数不尽的传记电影,也就是说,我们有了数不尽的神,他们是政治家,是画家,是音乐家,是作家,是体育明星,是企业家,甚至是电影人自己。他们在银幕上以声光幻影重演他们走向名流圣殿的历程,借助幽灵般的替身激起银幕下平凡人们的欷歔感叹和和丝丝野心……

什么人更容易有电影传记

显然,并非每一位名流都能有一部电影传记。这固然与名流的事迹是否惊天动地有关, 也与电影本身耗钱费力的特点有关。我们听说过某某一部号称自传的传记,或者又有某某人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似乎还从未听说过有人要为自己搞一部电影自传。皆因电影的影响力固然大得惊人,但它却也是个费神费力、烧钱烧脑的事,一般人搞不了,搞得了的人也不会愿意让一沓一沓的钞票打水漂,所以电影投资者只会拍摄其他神奇人物的传记,利用那些神奇人物的人气和粉丝捞上一把。稍作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传记电影最多的当数政治人物,其次是艺术家,然后是各类明星及行业牛人。有时候也会出现所谓小人物的传记,但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非小人物,而是自有过人之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诗人当属某个层面的名流,然而,有关诗人的传记电影却少得可怜,几乎可以说没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部以法国诗人兰波和魏尔伦为主角的影片《心之全蚀》,被誉为传记片的典范。但如果以今日之标准审视,也只是一部关于诗人的搞笑漫画而已。究其原因,也许是诗人在世时多半都是穷困潦倒或者精神状态近乎疯狂,而且,除了说说诗人的绯闻,似乎再也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但与其他各界大牛们相比,诗人们的绯闻可谓不值一提。人们可以在看画家画画时,看到美丽的模特以及画家与模特的缠绵悱恻;人们可以在看音乐家演出时,看到社会名流名媛们欢聚一堂微妙互动;人们可以在看政治家搞阴谋和阳谋时看到他们内在的野心和能力。几乎可以说,政治偶像的传记最受欢迎,因为人们总是想知道政治背后的秘密,窥探宫闱内部的奇境与噩梦。如今人们也许更愿意在光影中看到时尚和财富达人的演出与秀场,通过《时尚先锋香奈儿》和《圣罗兰传》这样的影片想象那些无尽的奢华。

传记片的审美特征

传记片作为中外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实践由来已久。但因其类别的模糊性,传记片并不像一般类型片具有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但传记片却盛产经典之作,同时也是电影大奖盛产的沃土,因此,很多有名的导演、演员都对传记片情有独钟。以好莱坞影片为例,传记片经常横扫奥斯卡最佳影片,包揽影帝、影后、最佳导演等奖项。

1980年的《愤怒的公牛》改编自美国前世界重量级拳王杰克·拉莫塔的真实经历,将罗伯特·德尼罗捧上奥斯卡影帝的宝座;音乐传记电影《莫扎特传》以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展现莫扎特的一生,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8项大奖,当晚被称为“莫扎特之夜”;2010年的《国王的演讲》选取英王乔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的故事,在第83 届奥斯卡上揽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2010年的《社交网络》介绍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由大卫·芬奇执导,获得了第83 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配乐3项奖项。

传记片与一般故事片不同,在情节结构上受人物事迹本身的制约,传记片虽然强调真实,但必须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允许想象、推理、假设,并作合情合理的润饰。纵观传记片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由于电影“虚构”的本质、“娱乐”为主的功能以及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真实”的界定在传记片里十分暧昧。当代传记片也不再以讲述人物一生为单一的创作模式,视角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多层解读的创作方式改变着传记片“不叫座”的历史。传记片受到电影时间的限制,时常选取表现对象人生经历中最为浓墨重彩的时期,打破时空的限制,与历史人物精神交流,展现表现对象的灵魂,体现人性的张力便成了传记片的主要诉求,也是传记片得以支撑的精神意蕴。这样的创作主旨使传记片中人物的艺术形象生动鲜活起来,让观众在电影短短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感知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在中外电影宝库中,均有代表性作品。

例如,《孔子》一片通过讲述争失地、隳三都、周游列国等重大事件,将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等重要思想穿插其中,较好地向当代观众展现了其伟大思想家的精神肖像。英国影片《甘地传》则是印度国父甘地伟大而庄严一生的再现。导演通过对甘地青年受辱、海外斗争生活、和平请愿、罢工、数度监禁与绝食以及被刺杀等史实的勾勒,讴歌了圣雄甘地所倡导的不合作精神与非暴力主义,以影像的方式对甘地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历程作一次全新的解读。

由于传记片必须基于真人真事,所以传记片的题材、故事情节都是“有史可查”的。但电影原本就是一门“虚构”的艺术,传记片也允许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之上“加点料”。例如《孔子》中“子见南子”演的是孔子应南子之邀进宫见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却没有具体的描述,可以说是个千古之迷。《孔子》的导演便将这个情节进行了扩充:精心打扮后的南子绕着孔子走过一圈后,与其亲密交谈,周迅饰演的南子时不时身体前倾,神情暧昧,并向孔子发问:“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历史上,南子见孔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始终是一个千古之谜。导演胡玫这样的处理,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也增加了该片的看点。

传记片大多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展现历史背景、反映时代的变迁,通常其人物都是放置于一定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之中,因此一般来说传记片的主题具有较强的深刻性,导演想通过人物经历或揭露社会的黑暗、或暗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 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事件,导演在该部影片中生动地塑造了辛德勒这一光辉与低劣于一身的形象,将历史“艺术化”,用电影阐释伟大的人性,揭示了法西斯的残暴和未泯良知之间的博弈,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克服口吃,在圣诞节发表演说号召全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演讲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是在讲述一个病人自我修复的过程,更展现出历史洪流下逐渐衰弱的英国怎样重新站起来,再次成为世界强国的奋斗历程。

三种独特的叙事策略

自20世纪40 年代的《公民凯恩》诞生之后,中外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传记片。在传记片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的导演尝试打破常规,创新传记片的叙事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

例如关锦鹏的《阮玲玉》采用了双线并行的二元叙事方法,采取半纪录片的形式,巧妙地将阮玲玉的原作与张曼玉的演绎交叉融合成一部影片,同时穿插对老一代影人的采访以及主演们的体悟。张曼玉在该片中扮演中国早期电影明星阮玲玉,两者合二为一,整部片子以阮玲玉的最后6年的演艺生涯为主要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讲述阮玲玉短暂一生的生活、事业与爱情。影片以阮玲玉的早期电影剧照开场,配以关锦鹏的旁白解说,简要介绍阮玲玉的演艺经历。而后摄影机里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聆听状态下的张曼玉,并与导演沟通互动,通过画外音连续介绍的方式巧妙地把身处两个不同时空的女影星联系到了一起。整部影片中,张曼玉一会儿以阮玲玉的身份出现,一会儿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观”阮玲玉,谈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这种叙事方法在讲述阮玲玉故事的同时,也让张曼玉完成了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在进入联华影业公司的6年中,阮玲玉的事业进入辉煌阶段,感情却并不顺利。影片在展现阮玲玉人生最辉煌的阶段时,按事业和情感两条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前者以时间为序,选取其在联华的主要影视作品展现阮玲玉演艺的提升和思想的解放,后者则分别描摹了她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人的情感纠葛。后期剪辑时,功力深厚的导演将《香雪海》的说戏与张达民的纠缠交叉,将阮玲玉内心的酸楚和徘徊借作品展现出来。又以《神女》暗喻阮玲玉与唐季珊同居关系的本质,《新女性》韦明自杀的戏也与阮玲玉的自杀成为参照,控诉旧社会的人吃人以及男权社会之下女性命运的悲怆与无奈。关景鹏以一种特殊的手法,在《阮玲玉》一片中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塑造了阮玲玉,形象鲜明,生动细致,将阮玲玉电影事业的辉煌与个人命运的悲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复原了20 世纪初期电影巨星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旧社会女性寻求解放和反抗的历程以及难逃宿命的悲惨结局。

例如《国王的演讲》则是小处着手进行日常化叙事。《国王的演讲》虽然是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拍摄的,导演没有拍摄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选择向观众讲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战胜口吃的故事,日常化讲述视角的选择让这部影片看似讲述一个特殊身份人物的普通故事,拉近了影片与普通观众的心理距离,获得了情感联系。乔治六世的英国正处于国力渐衰的阶段,政治的民主使皇室的存在更多地作为一种象征。该片着重描绘的乔治六世与口吃之战,首先体现为其作为国王,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战。日常化叙事的选材满足了观众对于皇室生活窥探的心理,激起观众的观看热情。看似高高在上的国王却有着口吃的创痛和烦恼,童年的阴影、父兄的强势,让伯蒂内心其实充满自卑和矛盾。导演将一个国王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便是这部影片最具魅力之处,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对乔治六世报以理解和同情。这部影片的主要叙事脉络是乔治六世在平民语言治疗师罗格医生的指导下战胜口吃,但实际上还暗含两条发展线索—乔治六世与罗格医生之间友谊从无到深厚的建立过程以及乔治六世内心逐渐成熟强大的心路历程。罗格医生在国王面前坚持平等,直呼其为“伯蒂”,对其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甚至提出一些很“无理”的要求。而伯蒂也在最初的反抗之后逐渐对罗格卸下了所有的面具并听从罗格的安排,甚至逐渐产生了一种情感的依赖。罗格对其的治疗过程使伯蒂消除自卑,回归自我,也在精神上完成了对其的引导,弥补了伯蒂缺失的父爱和家庭的温暖。亦师亦友的身份状态、睿智机敏的话语、直指心灵的主题都成为该部影片赚取人心的“砝码”,但使其最终致胜的,还是该片巧妙的选材视角和高超的讲故事的方式。

又例如《铁娘子》采用了“意识流”式的非线性叙事。《铁娘子》围绕英国唯一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从政经历讲述,影片没有采用人物传记片惯用的正序叙事方式,而是以撒切尔夫人的老年生活为主线,运用倒叙、插叙、并序等多种手法,同时穿插实拍的影像资料,进一步还原了历史。该片以撒切尔夫人孤独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其成长经历、参政历程、从政手段等事件穿插于回忆之中,展现了其对去世丈夫的深切思念和身为女人的母性光辉,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刚柔并济的撒切尔夫人。该片使用内心描摹、梦境联想、幻觉等意识流的典型方法回忆撒切尔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意识流”本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意识流电影则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意识流主要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深处的方式,运用该形式的影片大多时间、空间跳跃多变,大大扩大了影片的容量,在打破传统戏剧化构造的电影模式的同时,深化了主题。影片开头便用心理独白来表现撒切尔夫人对已故丈夫怀念的情感,通过穿插与丈夫的对话,来再现撒切尔夫人最真实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将其对家庭疏忽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导演还运用相似场景、符号、影像等介质来完成老年撒切尔对自己一生关键事件的回忆,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这一切的叙事都是依靠撒切尔夫人的潜意识和直觉活动,却没有显得生硬和不连贯,通过心灵的撼动和情感依托来表达的事件呈现出一种内在的联系。该片从“铁娘子”的“柔”说起,以女性的视角出发,通过意识流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女强人最为真实的内心世界,颠覆了观众心中对铁娘子的固有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展现铁娘子铁腕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类传记影片的兴起

随着电影产品的发展,传记片从过去反映真实人物的完整人生,演化为如今截取漫长人生中的一个片段,甚至展现虚构人物的一生,所以出现了“类传记影片”这一概念,更加丰富了传记类影片的题材和内容。对于传记类影片来说,重要的已经不是人,而是其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只要历史背景真实,就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传记影片。传记片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成为当今电影市场重要的一种类别和创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故事片的叙事方式,启迪着虚构类故事片的创作。

上一篇:羽毛球运动员下一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