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八篇

2024-07-13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1

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劳动教育, 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 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用三至五年时间, 统筹资源, 构建模式, 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 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推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 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要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 增强劳动感受, 体会劳动艰辛, 分享劳动喜悦, 掌握劳动技能, 养成劳动习惯, 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 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 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 做好劳动保护, 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落实相关课程。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 开足开好。要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 普及校园种植。要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要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 家里事情帮着做, 弘扬优良家风, 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 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争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领域, 这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现代化等。另一方面, 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一、全球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创造了条件, 西方敌对势力以全球化为载体, 极力鼓吹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政治制度, 标榜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 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攻击共产党的领导, 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可能产生动摇。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学生淡忘国家概念, 削弱民族意识, 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去推崇西方的一套东西, 影响爱国主义的高扬。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中成为主流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2. 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状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同时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在催生人们的许多积极思想观念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此外, 经济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 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另外, 封建迷信思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沉渣泛起。当前, 在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 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互相网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在从网上更快捷地获取更多、更丰富知识和信息的同时, 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事实上, 国际互联网对我国的校园生活正全面而快捷地渗透, 一些大学生患上“网络综合症”, 日夜沉溺于网络,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和奉献精神日益淡化, 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重要武器。如何增强大学生对不良网络文化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信息垃圾的渗透和入侵,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4.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个健康的人, 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 也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备受呵护, 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 使家长和社会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毅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少数大学生形成了懒惰、依赖、享乐的生活方式, 进入大学后, 面对集体生活和众多佼佼者的竞争以及学业、就业压力, 从而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除了家庭因素, 还有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取代了传统的用人机制,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生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导致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 甚至有的还患上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对高校来说, 就是以学生为本, 一切工作都以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处理好学生专业成才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尊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力;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处理好学习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培养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在实践中促进自己各方面的提高, 使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 正确处理好学习环境与育人环境的关系, 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建立健全科学地、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与机制,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又能促进各方面的持续进行。

2. 以政治教育为基本内容。

大学生的政治观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 是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在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层次性。一是把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层次, 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二是把以形势政策为重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作为中间层次, 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认识党的先进性,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三是把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最高层次,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3. 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构成人的思想教育的核心部分, 高等学校应该把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义利观、苦乐观, 养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 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4. 以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基础内容。

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资源具有浅显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 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同时, 道德和法制教育重在实践。高等学校要把“八荣八耻”作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开展以道德和法制为主题的日常教育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讲学习创新、讲文明诚信、讲团结友爱、讲安全守纪”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内容。

由于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内容,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 结合新形势, 努力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也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 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要求高校抓好这项工作。因此, 学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 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还要坚持开拓创新,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学校还应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变化的新形式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校园育人环境的塑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有多方面。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在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 能够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同祖国心连心、共命运。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教师应当以德化人, 为人师表, 在大学校园中, 应当处处讲文明, 人人懂礼貌, 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头。三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应当设法营造一个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 经常性地开展学术交流, 师生互动,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 学校还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学既应当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大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 同时, 也要借鉴和引入外来的文明, 既弘扬主旋律, 又要体现多样化, 综合化。

3. 坚持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经常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日益密切, 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要大力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通过日常教育与网上教育的结合, 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4.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 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 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的心理问题, 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专门机构,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5.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往往是因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因此, 要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 就必须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一是解决特困学生的学费问题, 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 想方设法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二是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是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指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去,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谭益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

[2]马庆林: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 (3)

大力加强和开展军事职业继续教育 篇3

一、适应时代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深入开展科技练兵,加强军队院校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既是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我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对军队院校提出的新任务。随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生长型军官政策的实施,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探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收拢学历教育,调整军队院校教育结构,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成为军队各院校必须完成好的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军队院校不断增强培养造就适应部队名级各类任职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指挥军官队伍、科学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土官队伍的历史使命感,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了方法认识新事物、指导新实践,确立军事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确定军队院校在国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突出办学特色,探求新的发展方向。

二、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军事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

军队院校办学重点的转移,是我军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结果,更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军在高度重视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展军事职业教育。那么如何给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准确定位呢?结合我国、我军目前的实际,我们认为,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是按照军事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给予军队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基本内涵,从性质上说,有成人性、在职性、实用性、创造性、高层次性等特点,从对象上来说,有刚入伍的新兵,包括各级士官,刚完成了基础学历教育的见习军官和在职军官,重点是各级各类在职军官的继续教育;从内容上看,必须坚持军事职业需求导向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军事职业岗位的需求来定,按照各级各类军事岗位的需要来规范教学行为。

三、立足战斗力的提高和官兵岗位综合能力的生成,完善军事职业专业学科课程内容体系

军事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明确,专业针对性强,二是教育任务广,类型层次多,三是教学内容起点高,现代化程度高,四是教学组训方式灵活,学制多样:五是学员年龄大,基础好,自主研究性学习要求高等。这就要求在构建军事职业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时,必须立足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官兵岗位综合能力的生成,着眼于宫兵军事职业生涯的发展。不管是指挥军官的任职培训、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还是土官(兵)的应用性职业培训,在构建专业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进性,要努力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新实践等有机地融入课程之中,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内容,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保持先进性;二是实用性,要紧贴部队岗位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用部队军事训练与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知识充实课程内容,使学员所学管用有效,三是研究性,要充分适应学员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构建模块化、案例式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层次性,要根据高、中、初等不同层次学员的岗位任职需要,构建个性化、柔性化军事职业教育内容体系。

四、着眼创新与发展,为官兵提供一个开放式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平台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4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还是关系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工程,更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作为大竹县法制建设的主管机关,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三贴近、两结合”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学法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规范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阵地、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网络,努力营造尊重、爱护、关心、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充分发挥县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县中小学生“五五”普法工作。2006年,我们根据全县“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下发了《大竹县中小学生“五五”普法实施方案》,并由县教育局、县司法局联合成立了大竹县中小学生“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各乡镇也迅速成立了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学习内容、方法途径、实施步骤、工作标准、组织保障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部署。全县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建立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法制副校长、教导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制定了相关责任制,制度上墙、责任到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直接责任人具体抓的局面;形成了学校党、政、工、团齐上阵、师生员工家长同参与的健全网络。

二是制定目标、明确责任,抓好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们根据大竹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县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的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到人。同时将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 “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内容,相互促进。由于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是强化职能,发挥“法制副校长”在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兼职法制副校长积极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对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兼职法制副校长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明确,在履行职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制度在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协调,由县综治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等6家单位联合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了我县“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遍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积极协助学校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他们定期到学校作法制报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主动到学校积极协助学校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经常了解掌握学校周边治安动向,提出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的工作建议,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学校周边秩序整治。

二、营造载体、开展创建,努力实现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我县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把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系统学习了《宪法》、《刑法》、《国旗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禁毒条例》等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开展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我们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综治办、团县委联合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了“依法治理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宣传了法律法规知识,初步树立了遵纪守法的意识,有效矫正了各种不良行为,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学生抵制诱惑、明辨是非、预防犯罪、自我保护的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百场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法制教育宣讲团,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的“百场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宣讲团成员结合生动、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暴力犯罪、刑事犯罪的法律责任以及青少年如何实施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受到了老师、家长、学生的热烈欢迎。

四是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用反面典型对未成年人进行警示教育。为了配合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在川东监狱建成了“大竹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基地建成后,我们先后多次组织40余所学校的33000余名学生到基地开展学教活动。通过干警宣讲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罪犯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参观法制漫画展,观看罪犯“忏悔书”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守法的自觉性。

五是组织开展有益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陶冶情操。为了配合课堂主渠道教育,各学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撰写读后感和编辑《法制手抄报》,召开校会、主题班会、升国旗等活动。有的学校按照法制教育计划要求,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了“教”、“听”、“看”、“读”、“写”、“赛”、“察”、“帮”等灵活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深化了课堂教育效果。有的学校成立法律兴趣组,激发学生学法热情。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存在、用法的经历、护法的喜悦。

三、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探索全县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

工作在于务实,绩效在于创新。在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针对当前社会大变革中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鼓励全县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敢于挑“担子”、善于“找路子”,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到各单位、各学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及时总结,在近几年开展的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且卓有成效的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并积极在全县范围组织推广和普及。

四、依法治校、普治并举,努力营造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各学校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一是促进学校依法管理、严格规范师生行为。各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章立制,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二是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在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不仅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且特别注重建立健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措施。我们先后协助有关学校完善了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办法、保障学生安全措施、预防学生遭受不法侵害等制度。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5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治国理念和方略的贯彻与实施,也是当前高校现实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而且我们作为高校纪检的组织要进一步展示优势,认真履行纪检教育职能,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200913(12)分类号:G47关键词:诚信教育 和谐校园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6

看庄中学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下,继承传统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依托邹城市厚重的儒家传统文化,吸取“亚圣”孟子的“仁”、“智”教育思想,引导师生用生命感受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体悟心灵,逐步形成“仁智”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及其上级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校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实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打造学校“仁智”文化,大力营造“仁智”教育氛围。“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充实个体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质量。”为此,我校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精心打造学校“仁智”文化。对校园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坚持环境创新,环境景观化。建起了高标准塑胶跑道的操场,架起了设计别致的过街天桥,命名为“仁智桥”。建造了花园,设立了孔子、孟子的塑像等等。墙壁、走廊、橱窗、草木、道路都设置了激励奋进的名言、警句等,两座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启智楼”和“育德楼”。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突出人本思想,“仁智”教育理念,形成了具有人文情怀的的现代学校制度。在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我们立下了“诚、博、毅”的校训,创作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引领学生,引导师生用生命感受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体悟心灵。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通过开展“教育质量服务年”活动,成立“师德自律委员会”,实施“树形象工程”,坚持师德专项考评并纳入综合量化,开通学校热线,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有效提高了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层的单位,是德育工作的一个载体。在一个好的班集体里,每个成员都处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他们主动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同时,班级又是学校工作最基础的实体。因此,我校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走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道路,有效提高了我校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仁智”教育的效果。

我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音像素材、资源库总容量已达400多G。图书室藏书4万多册,教学参考书和报刊杂志300多种。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校内计算机局域网,学校电视台,学校网站、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等,这些都标志着我校的教育现代化步伐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为教师们运用高科技手段教育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增 强了“仁智”教育的活动效果。

四、突出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仁智”德育教育。我们一是制定并落实了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目标责任制,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做人、做事方面的引导,把教师执教过程中的“仁智”德育渗透情况作为推荐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开展寓“仁智”德育教育到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每个教研组都要定期对教材中的“仁智”德育因素进行讨论,每周一的教研活动时间,由学校进行统一指导,对教师在“仁智”德育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予以指导解决。

五、创新家庭教育模式,形成家校合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已不能更好地与教育改革相适应,带来了家庭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也就赋予了新意,扩大了内涵。我校启动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确立了“建设学习型家庭”子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办好了传统家长学校。改革传统家访模式,大量通过电话家访、QQ留言或聊天、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家访。改革传统家长会,建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实施“家长开放日”制度,实施争创“学习型家庭”活动。通过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家长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密切了家校联系,形成了家校合力,促进了学校工作,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并于09年11月,圆满完成了“全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邹城现场会的任务,充分展示了邹城教育的良好形象。

六、依托各种活动载体,开展德育实践,积极探索“仁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入团宣誓、征文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学校的网站、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安排丰富的德育内容,宣传优秀师生事迹,倡导校园文明新风;开展“周周插红旗,月月送喜报”活动、争当“五好”少年系列活动教育、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和“课堂坐姿达标”、“提倡课桌文明,清除书包垃圾”评比等活动规范学生行为;以学生干部为主组建“校园文明监督岗”和“卫生保持监督员”,使校规校纪落到实处;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清扫校园卫生死角、开展了“校园小明星”、“我们班的活雷锋”的评选、“校歌比赛”等活动;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和疏导,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近期,通过座谈、听汇报、个别谈话、下发问卷等形式,对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总结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为我镇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全镇共有41个党(总)支部,其中:机关事业党支部11个、村级党支部 27个、社区党支部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1353名,其中农村党员950名。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我镇广大基层党组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镇坚持基层党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永兴”的中心任务服务,把党建工作目标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 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建设理念。注重在条件成熟的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并在较为优秀的新经济群体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先后成立了2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更新整合党建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3、扎实开展党员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镇通过开展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党员学习制度,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二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工作目标考核及开展“村官承诺”等活动,完善了对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联片指导、驻村指导、分类管理”等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队伍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4、按照“五个好”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

基层党组织坚持按照“五个好”标准的要求,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在各级党组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镇农村党建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村级组织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完善村级组织的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村都制定了关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村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推行,大大提高了村级组织科学执政、民主管理的水平,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加速了村级组织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调查发现,个别村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把握不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个别党支部民主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创造性和实效性。个别村的两委班子不团结,不协调。这些现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制约了基层党组织自身作用的发挥。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优秀村干部相对匮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人的因素,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支熟悉农村情况,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镇党委非常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发掘和培养,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得力的村干部队伍。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村的班子成员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后备干部的发掘和培养力度不足,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发现少数党员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不强,有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现象的存在。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创造力和进取心,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流动性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

3.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作中,我镇的基层党组织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更多的优秀青年被吸收进党组织,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但是,形势的变化和党的自身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发现,我镇的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在村级党组织中,由于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的存在,集中难度大,组织生活不能坚持经常,基层党建工作较难开展。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个别基层党组织领导重经济工作,轻党建工作,投放到党建工作中的精力和财力不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复杂多变的形势不尽适应

目前,改革日益加深,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基层党组织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有的基层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有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有时出现“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村级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重,报酬较低,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经过调研分析,村级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线,直接跟广大的群众接触,他们的工作琐碎复杂,任务较为繁重,面临的压力最大。按照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设计,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只有3人,而大、小村人口差别很大,而两委班子人数差不多,这就使得各村的工作强度不平衡。村干部的报酬相对较低,缺乏福利待遇,换届较为频繁,工作不稳定,影响了村干部职位的吸引力,导致有本事的人不愿干,没本事的人抢着干的局面。

四、对策和措施

1、健全组织,整合资源,拓展基层党建覆盖面,确保基层党建深度和强度

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我们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抓好工作。一是“应建未建”的要建,符合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而没有建立的,要抓紧组建;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尽快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三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以发掘培养后备干部队伍为主,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原则,切实把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创新、作风上务实,廉洁勤勉、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特别是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干部实绩综合考核评价、监督激励办法,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采取实用有效的形式,坚持每年对村干部培训,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请大专院校教授、上级部门领导、专业人士等上门授课与组织村级班子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培训等形式相结合,加强对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强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加村级组织岗位的吸引力

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篇8

象山县司法局 方优红

今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是我县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困难之年,也是迎难而上、抓住机遇的发展之年,新的形势给普法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也给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紧紧围绕“五五”普法的目标和任务,服务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精心组织“五大工程”,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精心组织重点对象“导航工程”,做人们学法的导航员

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是“五五”普法全面落实的重中之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重点对象的教育、引导作用,组建重点对象教育“导航工程”。一是以提高依法行政为目标,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以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县委理论中心组法制报告会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学法,以开展中层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的形式落实公务员学法,以开展镇乡街道和学法用法先进集体评比活动提高公务员学法的积极性,以参加“全国公务员学法征文”活动为契机,全面动员公务员开展学法活动,切实提高公务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为目的,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定“法律进学校”实施意见,部署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组织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商店、出租房屋、旅店等场所开展整治、查处工作,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 全社会营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三是以提高依法维权意识为目的,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我们要以“引导”的理念对务工人员开展集中普法教育活动,组织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咨询,送法到工地等活动,以“帮困”的思想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其依法维权意识。

二、精心组织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工程”,做工程建设的服务生 今年是我县重点工程的突破之年,普法工作要探索的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法和扎实办事的方式,我们要以“项目未开工,普法先开始”的原则,把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重点工程建设当中,做到重点工程建设到哪里,法制宣传就延伸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踪到哪里。一是加强服务重点工程建设的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服务项目建设中去,以无偿服务、主动服务、有求必应的工作准则,主动到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的第一线去,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二是以“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协调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完善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开展重点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完成。三是把法律服务渗透到重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建议、进行免费咨询,开展专项法制培训,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24小时零距离跟踪服务。四是通过信息预警、纠纷预防、参与调处等方式,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周边村民的法律教育,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周边地区的调解力度,对可能影响建设的矛盾隐患,在萌芽状态进行法律介入,在苗头阶段实行法制控制,确保重大纠纷的调处和各种矛盾的缓解,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五是送法给重点工程建设队伍,增强有关 2 部门依法管理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促使重点工程“建之以法、服之以理”,有效提高广大群众支持建设、投身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工程建设奠定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精心组织企业发展“保障工程”,做企业提效的保护伞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县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以“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主线,采取多种法制宣传形式保障企业的发展。一是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宣传金融危机知识、政府政策措施、宏观调控、资源管理等法律法规,引导企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切身的权利,切实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法律知识学习,掌握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决策所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正确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为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保证。三是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企业职工法制学校并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以法律法规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和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水平。四是以“政企联动,帮困解难”活动为平台,开展律师进企业活动,通过组织结对律师对企业的法律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有的放矢地为企业进行法律诊断,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制度,促进依法治企,保障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稳步、快速的发展。

四、精心组织基层基础“民心工程”,做农村普法的贴心人

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波助澜。一是贴近党员干群,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农村法制教育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干群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为载体开展农村 3 三套班子法制课的学习;以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为平台,加强村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以“三下乡”、法律咨询活动的形式,普及村民自治条例、土地和房地产、民事纠纷解决、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等与村民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贴近农村实际,注重法律进村入户到人的普法教育实效性,在镇乡、街道建立法制辅导站,有序地推进基层农村(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在农村建立法制图书室(柜),定期向村民开放,为群众学法提供平台,营造村民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三是贴近民心,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与利益。对农村失业人员、下岗人员以及失地农民,大力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征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对农村经济困难、生活贫穷的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保护,切实保障其合法的权益。

上一篇:组织形态下一篇:英语课堂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