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十篇

2024-07-14

洞庭湖区 篇1

1洞庭湖区棉花早衰症状

棉花早衰即气候条件对棉花棉铃充实、纤维发育有效的生育期内, 棉花植株过早地停止生长发育的活动。一般洞庭湖区棉花在8月下旬出现早衰, 9月中旬棉花早衰进一步扩散蔓延, 9月下旬棉花叶片干枯, 发生脱落, 10月上旬棉花早衰严重的地块植株叶片基本全部脱落, 比正常棉花植株落叶早20~30 d。洞庭湖区棉花发生早衰的面积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20%~30%, 植株部分早秋桃脱落, 生长后期棉花铃重下降, 常造成减产12.5%, 同时纤维品质降低。

2洞庭湖区棉花发生早衰的原因

导致洞庭湖区棉花发生早衰的原因较多,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棉花耕作制度不协调。洞庭湖区棉花种植面积较大, 常常发生重茬。另外, 部分植棉的地块地势低, 在雨水较多时由于排水不畅, 田间发生积水, 棉花根系发育不良, 从而导致早衰[1,2]。二是土壤养分失衡。由于农民重视化肥的施用, 忽视有机肥, 生产中仅施用化肥, 少施甚至不施有机肥, 使土壤的养分不平衡, 土壤地力不断下降, 植株生长不健壮, 棉花抗逆性较差。三是病虫害的影响。棉花生产中, 由于叶枯病、黄萎病、红蜘蛛的发生, 常使棉叶发生脱落, 棉花出现早衰。四是棉株生长临界期, 土壤缺少水分。花铃期是棉花生长的肥水临界期, 此时棉株生长旺盛, 对水分需求量较大, 但由于光照强, 气温高, 田间水分蒸发量大, 易发生缺水, 使棉花生长后期出现早衰[3,4]。另外, 在伏旱后突降大雨, 棉株生理机能出现失调, 棉叶萎蔫脱落, 也会发生早衰。3洞庭湖区棉花早衰的应对措施

(1) 调整耕作制度, 推广油 (麦) 后机械精准直播技术以及棉花与水稻轮作制度。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 生产收益相对较低,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留守农村的主要是儿童、妇女和老人, 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弱。为保证棉花生产顺利开展, 必须推广机械精准直播技术, 使棉花生产向轻简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2) 科学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 抗病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 生产中选用通过审定的多抗品种, 最好进行脱绒包衣处理, 从而为防止棉花发生早衰奠定基础。

(3) 改进育苗方法, 采用基质与水浮等方法减轻对棉花根系的损伤。在生产中逐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以减少对植棉的根系伤害。目前, 洞庭湖区棉花应用的水浮育苗、基质育苗成苗率、出苗率均较高, 达到95%以上, 棉花植株生长旺盛, 植株病害少, 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4)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由于不科学施肥、喷施农药, 导致洞庭湖棉区棉田土壤结构发生破坏, 为促进该区棉花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行棉田土壤的改良, 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翻耕土壤。棉田出现板结时, 在前茬收获后, 于年前进行翻耕, 利用冬冻日晒, 使土壤疏松, 通透性提高。 (2) 科学除草。由于化学除草易破坏土壤结构, 生产中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应尽量人工除草。 (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进行土壤测试, 了解土壤的基本养分状况, 结合肥料效应和棉花的需肥规律,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提出各种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4) 秸秆还田。为培肥地力, 可采用秸秆还田, 加大有机肥投入。如推迟棉株拔秆时间, 使枝叶尽可能回归棉田;同时, 棉杆要覆土焚烧还田。

(5) 精简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控/缓释复合肥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在移栽前或移栽后用控/缓释复合肥一次性施用, 可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要, 同时使施肥, 次数由原来的5~7次减为1~2次。移栽时集中一次性施肥, 以降低劳动强度, 缓解用工难的问题, 同时解决棉花生长花铃期因干旱或雨涝无法追肥, 或施大量肥后遇雨涝造成死苗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在洞庭湖棉区试验示范, 效果显著, 施肥量为1 200 kg/hm2, 在打顶前后视苗情再加施尿素100~150 kg/hm2即可。

摘要:主要分析了洞庭湖区棉花早衰的特征和原因, 有针对性地从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以为洞庭湖区棉花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早衰,原因,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兴霞.棉花早枯现象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7 (4) :10-11.

[2]陆魁东, 黄晚华, 王勃.湖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3) :38-40.

[3]丁立君, 邓龙飞, 万晓菊.浅谈棉花早衰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江西棉花, 2009, 31 (2) :43-44.

洞庭湖区 篇2

关键词:成活率,地径,健康性状,树高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2005年以后,我国木材年需求超过1.5亿m3,供应约7 000m3,缺口仍有8 000万m3以上。到2015年,我国木材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3~3.4亿m3[1,2,3]。杨树是中纬度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在解决世界木材短缺中起重要的作用。杨树生长快,发育周期短,一般6~8年就可开花结实,派内种间容易杂交,杂种一代相对都能结实[2,3,4];杨属树种又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通过扦插的方式,特别适合作为遗传育种的研究材料[5,6,7]。本文通过对洞庭湖区不同欧美杨无性系生长量及健康状况进行的研究,从而对洞庭湖区欧美杨优良无性系选优提供可靠的数据。

2 实验地自然地理概况

洞庭湖区处于湖南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2820km2,天然湖面4 040km2,另有内湖1 200km2。洞庭湖区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盆地,西北部接受海陆交替沉降,东南部则长期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使第三纪岩层发生断裂、拗陷,盆地扩大。此时湘江、资、沅、澧四水形成,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

材料选用欧美杨无性系01227、01190、02222、01233、0359、0217、0139、0118、131、0464、0126、0116、01171、80、276。将16个欧美杨无性系分别在6个不同区域栽培,通过对16个杨树无性系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进行测量,做周期性生长量变化测量,同时做杨树无性系的健康状况、叶片生长周期进行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区域嫁接效果比较

由表1和表2可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在6个栽培区域成活率差异各有不同。对各杨树不同区域成活率进行方差分析,得出:126,118,217和276在不同区域所表现的成活率波动较小,而品种116,131,11116,1171和1190成活率表现波动较大。对16个欧美杨无性系的成活率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值为54.87%。根据这一均值,可以将16个无性系大致分为3类(表2)。成活率高于平均值的有80、1171、1233、1262、139、11116、359和464,为高成活率型杨树;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有131、1190、217、276和118,为中成活率型杨树;成活率不高的有1227、116和126,为低成活率型杨树。因此,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和科研用苗中,在没有特殊要求下,应尽量选择80、1171、1233、1262、139、11116、359和464高成活率型杨树,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

对各杨树品种不同区域地径和树高进行方差分析,得到:16个欧美杨无性系在6个栽培区域地径和树高差异不大,除了11116和116地径差异波动较大,其他各品种在地径和树高方面波动差异均不明显。对16个欧美杨无性系的成活率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值为4.31cm。根据这一均值,可以将16个品种大致分为3类(表3)。地径高于平均值的有80、1262、1233、139、359、1227、217、118和126,为地径粗壮型杨树;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有464、1171、131、1190和11116,为地径中等型杨树;地径相对较小的有116和276,为地径纤细型杨树。所有无性系的树高均值为2.74m,根据这一均值,也可以将16个品种大致分为3类(表3)。树高高于平均值的有139、1171、359、131、80和1262,为高大型杨树;比较接近平均值的有1227、126、1190、217、464和116,为中等型杨树;树高相对较小的276、118、1233和11116,为矮小型杨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类型地径和树高的杨树进行栽培。

表4显示:杨树栽培管理过程中,常见的3种主要病症为叶子病、溃疡病、木穴病。由表中数据可得,3种病症中叶子病感染最严重,1262杨树染叶子病最严重,达到31.82%,其次是359杨树,为27.58%,染病最轻的是1190,也达到了4.55%;16个欧美杨无性系溃疡病染病情况较木穴病严重,较叶子病轻微,染病最严重的是464杨树,达到22.27%,其次是1262杨树,达到21.36%,染病最轻的 是1227杨树,达到1.52%;在对16个欧美杨无性系木穴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359杨树染木穴病的情况远严重于其他杨树品种,达到了24.20%,因359杨树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成活率,苗木生长高大,地径粗壮,应深入调查其染病情况,以便改进其抗病能力,成为成活率高,材积大,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种。木穴病染病最轻的是:1233杨树,感染率几乎为0。如表4所示,根据16个欧美杨无性系叶子病概率,溃疡病概率和木穴病概率,分别可以分为3类,一般染病型和低染病型。其中,1171,80,1190为低叶子病染病型杨树,116、1190、118、1227为低溃疡病染病型杨树,131、80、1223为低木穴病染病型。

3.2 不同品种嫁接后的表现评分

从成活率、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3方面对16个欧美杨无性系进行评分(表5)。各个品种的总评分为成活率得分、地径得分、树高得分、叶子病得分、溃疡病得分、木穴病得分之和,各个指标的得分由品种在此指标的值/16个无性系在此指标下的平均值。最后总评分结果显示:评分最高的是80杨树,评分为0.3633;评分最低的是359杨树,评分为-0.785。总得来讲,根据16个欧美杨新无性系在统一栽培过程中的表现,得出的评分高低顺序依次是80号(0.3633)>1190号(0.2583)>131号(0.1917)>1233号(0.1767)>1171号(0.1733)>1227号(0.075)>276号(0.0483)>11116号(0.0417)>139号(0.0233)>116号(0.0217)>217号(-0.0117)>118号(-0.0367)>126号(-0.065)>464号(-0.2033)>1262号(-0.2667)>359号(-0.785)。其中比平均值0.0003高的有80号、1190号、131号、1233号、1171号、1227号、276号、11116号、139号和116号,为欧美杨优良无性系;217号、118号和126号比较接近平均值;464号、1262号和359号总体评分较差,不宜进行大规模地引种栽培。

4 结语

在栽培引种时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不同栽培目的下,考虑不同无性系杨树。如要求发芽率高时,应着重考虑无性系80、1171、1233、1262、139、11116、359和464;为提高材积,应引种地径和树高较优的无性系:139、1171、131、80、1262、1227、126、1190、217和464。在叶子病容易泛滥的地区,应考虑无性系118、11116、1227、217、116、464、131、1171、80、1190。而溃疡病容易泛滥的地区,应考虑无性系1171、131、217、80、1233、276、116、1190、118、1227。木穴病容易泛滥的地区,应考虑无性系1171、276、1262、126、11116、139、1190、131、80、1233。

通过试验处理及调查不同区域中16个欧美杨无性系所表现的成活率,地径,树高,叶子病概率,溃疡病概率和木穴病概率特性,80号、1190号、131号、1233号、1171号、1227号、276号、11116号、139号和116号为欧美杨优良无性系。

参考文献

[1]焦绪娟.几个杨树杂交无性系抗逆性研究与评价[J].山东林业大学学报,2007(6):1~4.

[2]李堆淑.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杨树对溃疡病抗性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6):24~25.

[3]米方秋.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6):53~54.

[4]李春明,王洋,阎秀峰,等.杨树中酚类物质含量季节动态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6):26~28.

[5]申李华,张志强.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动态变化与林分蒸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5):105~107.

[6]张静,林毅.杨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Bar基因转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6):23~24.

洞庭湖区 篇3

洞庭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渔基地,且区内河流密集、湖泊广布,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然而,近代湖域总体南移且面积急剧减小,导致洪涝灾害危险性显著增大及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显然,洞庭湖地区灾害治理和环境恢复的科学决策有赖于对影响洞庭湖演变的关键因素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因素的认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有人认为是差异沉降,有人主张是泥沙淤积。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最近刊出了柏道远等的研究成果。他们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通过详细的地表地质调查、大量的第四系钻探资料以及电子自旋共振、光释光和孢粉组合特征提供的年代信息等所进行的研究发现,洞庭盆地第四纪经历了早期拉张断陷沉降、中期(中更新世晚期)整体抬升、晚期坳陷沉降的演变过程。早期拉张断陷沉降阶段盆地沉降幅度一般为100~200米,局部可达300米;盆地边界受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和南北向等4组正断裂控制;断陷活动随着盆地的逐渐扩张向东、西边缘迁移;盆地断陷活动总体可分为由慢到快的3个裂陷幕。与此同时,可能受盆地区下部物质向周边迁移作用控制,盆地周缘的隆起区产生脉动式抬升。中期洞庭盆地整体抬升、暴露并遭受剥蚀,在盆地东缘和西缘产生倾向盆地的构造掀斜,局部第四纪沉积层产生褶皱变形。晚期洞庭盆地主体产生坳陷沉降(地壳表层弯曲产生的沉降)并接受沉积,不过沉降范围远小于早期,沉降幅度一般为5~20米。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第四纪以来洞庭湖地区经历了沉降→抬升→沉降的演变过程。现在仍处于坳陷沉降阶段。因此近代洞庭湖的萎缩主要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有关,故而使湖区围垸免受洪涝灾害的最终办法是退田还湖。据悉,该项目为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洞庭湖区民间生活音调浅析 篇4

摘要: 洞庭湖区的民间生活音调丰富,内容主要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洞庭湖区民间生活音调一般节奏简单,比较口语化,唱腔独特,具有湖区鲜明的地域特征。

关键词:洞庭湖区 民间生活 音调

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洞庭湖区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其民间生活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湖湘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洞庭湖区的民间生活音调丰富,男人们在出工、收工、插田、砍竹时,常兴起而歌,兴尽而止;在晚间行路或乘凉,为振奋精神,也常随意喊唱或调侃几句。洞庭湖区民间生活音调一般节奏简单,比较口语化,内容主要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如春耕时节时要开秧门,种莲时要唱《种莲籽》,建新屋时要唱《赞梁》,小孩受到惊吓时要唱《喊魂》,哄小孩睡觉时要唱《摇篮曲》,小朋友玩游戏时唱《调毛虫歌》、《牵羊卖羊》等游戏歌。

一、劳动生产歌

劳动生产歌的唱词源于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它除了通俗、口语化、具有地方特色以外,还讲究合辙押韵、平仄分明、朗朗上口。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唱词韵律节奏为二二三,如《插田歌》(作者收集):下田三步唱一声,唱起玉皇大天尊,又请洋师断邪路,又请牡丹唤阳春。

湖区境内春耕时节,播种成厢,每厢要插枫枝,取丰收之意。农家对插秧也极为重视,谓之栽米树,春耕之前开秧门,家家户户要放铳燃炮,接打山歌的歌手到田头,用鼓、锣间奏打一曲《秧田里扯秧叫秧苗》,唱秧田里扯秧叫秧苗,移过田塍叫禾苗,娘屋里做女叫大姐,生男育女叫家娘,在快乐诙谐的气氛中以祈求来年的好收成;插秧时主人要热情招待插秧能手,插秧能手们往往打起《打鼓插秧歌》,歌中唱到看哒插秧看哒干,看哒五谷进哒仓,看哒哥哥讨嫂嫂,一同划去又划回,一人唱众人和,自由开朗,场面十分热烈,工作效率高。

人们在唱劳动生产歌时,十分喜欢用衬字嗯哦 或呃等衬字起腔、拖腔、落腔,如《插田歌》中的乐句起首呃字,中间的颤音拖腔呜啊以及每句的落音啰。唱歌时,时值由歌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现场状况任意延长。衬字起首在胡呐喊里既具有呼唤和引人注意的作用,为正词的出现做准备,起音还预示了全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在生产劳动歌的乐句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句中呜啊呜啊、啊咿啊咿等衬句结合颤音唱腔,歌手利用口形开合使拖音的母音自然变化形成三度以内的啊呜啊呜的特殊颤音效果。在三度以内自由颤动后又紧连着时值短暂的上扬甩腔,每乐句一气呵成,形成一种辽阔、宽广、高亢的气质,为歌曲增添了唱腔上的特殊音效,形成湖区劳动生产歌鲜明的地域特征。时值短的句尾的衬字、衬词主要起到加强节奏,渲染气氛的效果。句尾的衬字一般时值短,用于带下滑的落音唱腔,这种下滑的落腔对唱腔情绪产生一种完满的结束感。

二、风俗歌

湖区百姓在建新房屋上梁时,主持的木匠一般都会唱颂赞的美言,以求新屋吉利、人丁兴旺。赞梁的歌词往往是赞誉之词,如流行于益阳县的《赞梁》东边一朵紫云开,西边一朵紫云来,两朵彩云齐喝彩,奉请鲁班仙师下凡来&&。该歌曲从节拍上是散拍子,节奏也因歌词而改变,十分自由。旋律中商音无足轻重,双乐句乐段,窄声韵,是典型的羽调色彩的徵调式。第一句由两个乐节组成,前节落到宫上,后节落在徵上,形成力度弱的终止。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加花重复的平行乐句,由于终止比较弱,有利于歌词不断地重复。音调简单而统一,每句结束音sol,在实际演唱时要稍高,这是湖南特别是益阳地区的最具特点的音。

新屋梁一般要选最好最直的木头,中间要画上太极图案、上梁时间、屋主人姓名,以显示代表屋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赞梁时,主持的木匠一般根据现场的情景即兴创作歌词,套进固定的曲调中,所以《赞梁》的节奏自由,而少有规律性的节拍。主持的木匠在梁上一边唱一边向下面的人群撒乡里自制的饼、粑粑和糖果,抢东西的人越多就表示财旺福旺,主持的木匠在上梁结束后往下丢锤子刀具时,还要故意说下面有人吗?,下面的人一定要回答有人,这样才寓意人丁兴旺。

在湖区民间,小孩被吓后,夜里就会常常做梦,人们往往被认为是丢了魂魄,于是,由老婆婆在黄昏或晚上抱着孩子,提着马灯,烧支香,到小孩经常玩耍的地方吆喝喊唱,有的还呼唤小孩的姓名,以图喊归其魂魄,产生喊魂歌。喊魂歌同样具有典型的湘中民歌色彩,如流行于益阳民间的《喊魂》,该曲分两曲,第一曲为湘羽调式,但非典型,商音用得较多,结构上为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非方整型乐段体,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同两头换中间,且中间也为变奏,各句各由两个乐节组成,每句的第二个乐节都扩展成了3个小节,形成非方整型结构,整个节奏单纯、简洁、音调平缓朴素,音调集中在宫商角三音组之上,歌曲音乐简单统一。第二曲同样以羽调式为基础,异调终止于徵调式上。结构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体非方整性乐段,音调上往往以宫音开始,羽音收束。每句的旋律形态都为拱形结构,结合节奏的阻碍性,对一句一叹的歌词和悲伤的情绪作了十分到位的诠释,如泣如诉,异调终止于徵音上更突出了从悲伤到哽咽的情绪状态。

三、游戏歌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往往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吟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儿歌,在轻松自然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洞庭湖区的游戏歌包含有丰富的自然、社会或人生方面的知识,如游戏歌《两个伢伢拍巴掌》,歌词里有苏州羊毫做笔的经验,有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礼节,还有牛郎织女故事。歌词韵律整齐,节奏与游戏动作协调一致。音乐旋律随着歌词的音调起伏而起伏,节奏简单、轻快,律动性强,口语化,音调上每句的开始都是由角、羽两个音加上宫或角形成的宽声韵。然后进行引申变奏,形成整个乐句。调式上为缺少高音的角调式,这是湖南独特的调式特征,旋律高潮不明显,结束终止感不强,有利于不断地反复。

洞庭湖区 篇5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m2,按照功能布局主要分为综合馆、江豚馆、鸟类馆以及公共服务大厅四大部分。在洞庭湖特有的湿地环境下,博物馆设计具有独特的个性,既希望吸纳湿地景观要素,体现地域性,融入自然,又力求整合生态环保技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谐共生。以建设能够传承地域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展示风土人情的生态湿地博物馆。

1 立意:融入湿地,亲近洞庭

博物馆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濠河北岸,与君山隔湖相望,湖面景观开阔、湿地环境保护良好。洞庭湖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与基地的自然景观条件为洞庭湖博物馆的构思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图3、4)。

设计时,首先对洞庭湖的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研究与解读,总结出洞庭文化两个关键词:“水”与“渔”,“洞庭鱼龙”是对洞庭文化的提炼与叙述。正如曹松《洞庭湖》诗词:“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所描绘之意境;“鱼龙”表达了对江豚的一种诗意想象(图5)。

与此同时,设计团队对基地独特的湿地环境与自然要素进行了分析。“湖波荡漾、芦苇依依、游鱼戏水、大雁南飞,”这是与城市环境完全不同的,具有独特自然风光的湿地系统。“江豚清涟”立意正是缘自洞庭湖“大熊猫”——江豚戏水,湖波涟漪(图6)。通过实体模型以及电脑虚拟模型等手段,采取自然流动的建筑形体,对其进行形体抽象与场所营造,以形达意。让建筑尽量低卧于基地广阔的水面绿芦之间,实现建筑形式与洞庭湿地环境的整体关联融合。

因此,设计以“洞庭鱼龙,江豚清涟”为主题,是对洞庭湖特有的地域与文化特征的概括提炼。设计期望塑造“洞庭天下水,鱼龙天下馆”之梦想,营造洞庭湖中似鱼似岛、似帆似山的地景式生态湿地博物馆。

2 造型:仿生摹境,形意建筑

设计立足“江豚清涟”的基本意念,整合规划、景观、建筑、室内空间、绿色建筑等诸多环节进行整体构思,以形表意。在详细布置功能、设计流线、营造空间氛围的前提下,采用适宜技术手段,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通过模仿生物形态建构与基地环境氛围相适应的建筑基本形式及外部空间环境。表现出融于湿地的整体形象,凸显自然、人文、生态的主题。

建筑群整体恰似一群嬉戏洞庭的江豚,自由灵动,与此主题密切联系的户外环境则除了形态上模仿江面涟漪外,还通过细致的设计以有效保证江豚在室内外自由游弋、吸引水鸟飞禽来此栖息。

为了实现这一仿生有机造型,结构根据造型需要采用相对成熟经济的三角拱结构体系,实体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通透侧采用整体式玻璃幕墙;平面结合功能布局及参观流线,公众服务空间靠近底层及通透幕墙一侧,越往上空间逐步缩小,同时空间越私密,顶层则是内部办公,空间与体型有机吻合(图7)。

3 布局:一丘三翼,内外一体

博物馆通过公共服务大厅,连接起各自独立的综合馆、江豚馆及鸟类馆,形成一带三翼的向心型舒展建筑形态,三馆呈螺旋状顺时针方向布置,恰似江豚入湖、沙丘入海的动势(图8)。外部湿地景观空间在此动势的驱动下,形成涟漪状景观空间,建构出建筑与环境一体的湿地景观,并以此作为室外生态湿地展区及观鸟区。外部湿地景观与灵动的“洞庭鱼龙”建筑主体,构成了“虚实相生”、“一丘三翼”、“内外一体”的洞庭湖湿地地景博物馆。

综合馆紧贴公共服务中心,呈梭状沿基地北侧布置,东北部为国际会议中心,东南侧为办公及库房。江豚馆位于基地中部,临濠河延伸,并汇入濠河,可供江豚自由出入,同时提供最佳观赏视角(图9)。鸟类馆布置于基地南侧,与西侧和南侧涟漪状的室外洞庭湿地空间形成和谐整体,形成特色的生态湿地和候鸟景观区(图10)。

4 流线:人车分流,情景交互

从城市设计角度组织博物馆对外交通流线,增强博物馆的可达性,从而体现其在整个景区的核心作用。机动车入口设在东北角,布置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地,设置524个机动车位及10个大巴停车位。沿博物馆外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并兼做机动车、电瓶车道,保证博物馆与城市交通顺畅、便捷,方便游客亲近湿地。

博物馆人行步道自成系统,营造灵动趣味、自然探奇的观展流线。主入口设置在场地北侧,与西边洞庭湖博览园食街相连。沿博物馆滨水一侧设置水上栈道,呈圈层式园路形态,深入洞庭湿地、芦苇和濠河,终端与两侧电瓶车道路相接,保障游客观赏的连续性。渡船码头设置于基地西南角,与博览园水上游船路线结合,并与博物馆、湿地景观公园交通流线统筹考虑,整体组织。博物馆观展流线以公共服务大厅为枢纽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游客由西面主入口进入公共服务中心,再通过观赏休闲过厅依次进入综合馆、江豚观和鸟类馆,再进入湿地公园。此外,各馆与各功能区均设有独立的出入口,以便灵活管理与使用(图11)。

综合馆负一层与一层为展厅区,游客首先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临时展厅,再通过自动扶梯到达位于5 m标高的其它主题展览区。通过自动扶梯与大台阶拾级而上,远眺君山,

800里洞庭尽收眼底。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地面层,经由独立门厅,通过地景平台的楼梯与共享大厅密切联系。工作人员通过独立的门厅与核心筒到达综合楼顶层的行政办公与后勤用房,获得相对安静而又具有极佳的景观视野的办公空间。

江豚馆通过观赏过厅延续共享大厅,游客可先参观水族展厅及江豚展厅,再通过坡道观览标本展厅,然后进入与地面齐平的江豚展厅的二层观看平台。展览空间的开阖交叉设置,为游客提供多样的参观体验。江豚馆后勤办公用房设置于5m标高的顶层,经由独立的入口与楼梯到达。

从共享大厅观赏鸟类馆,参观者由地下公共大厅升至地面,豁然开朗,穿过多媒体播放厅,经由曲折展廊空间的抑扬变化,跨入鸟类主题展厅与机动展厅,观鸟赏湖,还可通过坡道上至二层观鸟平台,远眺水鸟翱翔。二层设有纪念品商店与咖啡厅,并通向滨水室外展场,到达湖滨栈道、地景广场,湿地公园,感受洞庭独特的生态湿地景观(图12~14)。

5 绿色:复合技术,人文生态

设计采用复合化的技术手段,综合解决结构、维护、遮阳采光、节能通风等技术问题,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双重关照。

生态建筑表皮的设计仿佛芦苇编制而成,与内部空间采光需求统一,营造“人在馆中走,芦苇丛中游”的空间意象,拓展了建筑的丰富性,表达出博物馆的生态湿地特征。

绿色建筑技术方案以被动技术优先,主动式技术为辅的整合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湿地可再生资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节能环保;建筑立面幕墙根据采光计算确定遮阳形态和方式,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营造出细腻渐变的外遮阳穿孔铝板构件,既隐喻鱼的表皮又与室内采光遮阳紧密结合;屋顶利用种植绿化形成地景,实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效果(图15)。



结语

洞庭湖博物馆以亲和契入洞庭湿地的融和方式,表达出文人墨客笔中的泛舟洞庭、观楼赏月的浪漫湿地博物馆情境,营造燕鸣雀跃、鱼腾涟漪、帆出芦苇、楼藏洞庭之湿地胜景,让游客体验湿地、亲近洞庭,打造“洞庭天下水,鱼龙天下馆”之梦想。

洞庭湖博物馆设计综合考虑了地域、文化、时代的特殊要求,在项目定位、总体布局、造型空间、流线设计、室内展陈、投资概算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细致的设计研究,取得了较为扎实的成果。在强手如林的公开招标竞赛中,获得评委专家与业主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项目设计人员:何镜堂、郭卫宏、陈文东、唐雅男、黄沛宁、裴文祥、徐文娜、冒亚龙、许喆、胡镇宁、苏朝浩、王新宇、齐帅杰、张书原、车轩、任思阳等;投标时间:2014.12。

图片来源

文章插图均引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洞庭湖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摘要:洞庭湖博物馆设计以“洞庭鱼龙,江豚清涟”为主题,以融入当地湿地环境,亲近洞庭生态资源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期塑造“洞庭天下水,鱼龙天下馆”之梦想。总体布局遵循“虚实相生,内外一体”的思想;建筑造型寓意“江豚清涟”,以形表意,融于自然;设计整合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空间,采取适宜技术手段,生态绿色,融入自然。建成后将成为洞庭湖中似鱼似岛、似帆似山的地景式生态湿地博物馆。

关键词:洞庭湖景区,湿地博物馆,形态设计,人文生态

参考文献

[1]仙田满,胡慧琴.博物馆·公园——茨城县自然博物馆的设计[J].建筑学报,2010(2):98-102.

[2]汪铮,陈剑秋.师法自然,回馈自然——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设计简析[J].新建筑,2013(3):60-63.

[3]张珈赫.景区博物馆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卢楠.生态湿地型博览建筑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5]朱炜,郑世恒.中国湿地博物馆绿色建筑分析[J].现代城市,2007(4):31-34.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7]吕芳青.媒介的力量:博物馆建筑作为叙事空间融合展品——解读大英博物馆中爱奥尼克雕带[J].华中建筑,2015,09:182-185.

洞庭湖湿地研究进展 篇6

洞庭湖是北承长江, 南接湘、资、沅、澧四水而具有蓄泄功能的过水性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主要由水面、洲滩、荻、湖草等实体元素构成, 形成交错镶嵌的格局[1,2], 具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形成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 在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抵御洪水、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开展洞庭湖湿地系统研究, 对研究湿地结构变化、功能退化、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影响有重要意义。

2 洞庭湖区湿地结构与功能研究

2.1 洞庭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

湿地资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形态, 承载着土地、水体、生物、泥炭等资源类型及其相互作用, 这种独特的自然属性,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产、优越的生态环境、便捷的水运交通及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董明辉针对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 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特征, 并提出了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建立湿地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途径[4]。从单项资源来看, 庄大昌等侧重于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提出了湖泊河汊区开发模式、平原区资源开发模式与环湖低丘岗地区开发模式[5], 任勃等研究了洞庭湖区自然恢复、种植荻和种植杨树等3种退田还湖模式下的植被特征, 结果表明, 种植杨树模式的群落生产力最高, 植荻模式的多样性水平最低, 而自然恢复模式为最优恢复模式[6]。袁正科等根据洞庭湖湿地植物资源的自觉、半自觉、未自觉3种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了过渡发展荻、芦苇, 盲目地在低位洲滩栽种杨树等利用的局限性与危害性[7]。李姣研究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 发现认为农业直接依赖水体、土地等单项湿地资源, 第三产业直接依赖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8]。侯志勇等研究了洞庭湖区湿地植物种类组成与利用现状, 认为湿地原有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被打破, 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 并提出了将植物资源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特种水生蔬菜和药材加工业等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9]。

2.2 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完备的生态系统之一, 是一个由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功能单元。对于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 湿地生态功能价值。庄大昌运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根据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 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即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10]。江波等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 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现有研究在管理层面应用的局限性, 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DPSER框架[11]。毛德华等针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外生态恢复与内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湿地生态恢复对策[12]。

(2) 湿地生态安全与健康。毛德华等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洪涝灾害、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的形成机制, 主要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复合叠加作用、湿地资源衰退、生态平衡遭破坏等因素有关[13]。许振宇等评价了洞庭湖生态灾害应急能力, 灾害应急能力良好, 但通过注重恢复、补偿与保护、建设, 完善生态功能,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4]。廖丹霞等研究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演变动态, 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 其后随着合理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健康状况逐步回升, 但人类干扰等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时滞性[15]。

(3) 湿地生态补偿。熊鹰等采用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对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提出了征收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政府补偿补贴、推广优惠信贷、流域范围内补偿等补偿机制与实现途径[16]。杨芳将社区参与理念的渗透进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中, 社区集体与居民等多方参与, 真正成为补偿主体, 构建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17]。

2.3 洞庭湖湿地景观结构

近年来, 湖区土地利用格局改变了湿地水文环境, 影响湖滩湿地发育演化, 形成了洞庭湖趋于复杂化的湿地景观。评价湿地景观现状与格局, 分析各种湿地类型的转移方向、数量、速度与湿地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成为研究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主要内容。郑建蕊等[18]运用洞庭湖区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湿地景观信息及特征, 总结了湿地具有景观类型比例不均、水田与湖泊景观优势显著的特征。石军南等研究了湿地各类型的景观格局变化, 湖泊和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呈逐渐上升, 水田正在逐渐降低, 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度增大[19]。梁守真揭示了20年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总变化趋势, 研究认为, 洞庭湖区湿地景观面积在呈下降的趋势, 逐渐从以小斑块、多种景观类型共同控制的景观格局向大斑块、类型较单一的景观格局演变, 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转移剧烈, 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 自然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 除水体外, 泥滩地、草滩地、芦苇滩地等其他湿地自然湿地景观有不同程度的增大[20]。杨利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前、建设后洞庭湖湿地景观变化, 湿地斑块数逐年增加, 景观破碎化逐渐加大, 斑块间的结合度降低, 景观形状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的过程[21]。

3 洞庭湖区湿地动态的驱动因素研究

3.1 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工程作为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运行后对长江下游径流量在年内发生明显变化, 对洞庭湖区的湿地资源与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三峡工程运行与洞庭湖区水位及湖洲滩面积变化的作用, 邹邵林等研究了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 预测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露天数变化将影响湖区滩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与动植物种群的演变[22]。周北达等[23]通过建立洞庭湖和长江的水力模拟模型, 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区洪水水位的影响, 主要从影响三口入流与影响洞庭湖出口城陵矶处的长江水位两个方面来影响洞庭湖的入流与出流, 从而影响洞庭湖水位。顾庆福等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中洞庭湖区3种典型来水组合的防洪作用差异, 阐明了三峡工程建成后不能完全解除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24], 谢永宏等[25]从水位变化、极端水位及持续时间、泥沙淤积速率等方面, 分析了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湿地植被发生逆向演替的影响。赖锡军等运用水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与流量的变化特征, 三峡工程建成将改变洞庭湖的水文过程, 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相对来说, 受三峡水库调节影响大的是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东部和西洞庭湖北部, 而西洞庭湖南部影响较小[26]。黄群等研究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后, 洞庭湖中、低位洲滩提前出露, 淹水历时缩短, 对芦苇的分布界限影响很小, 导致湖草分布界限向下延伸[27]。

3.2 湖区的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改变了湖区水文条件和泥沙输移规律[28], 是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最大的人为干扰是人工裁湾, 导致区域河段水位降低、河床冲刷加剧, 长江三口分流入湖的水量、沙量减少[29], 但随下荆江流量沙量增加, 原本应沉积于洞庭湖的泥沙则游积到汉口-螺山段, 下游河床抬高增加了城陵矶出湖泥沙的压力[30]。湖区人口增加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了湖区湖水污染, 激化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31]。围湖造田满足了人口的土地需求,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但过度围湖垦殖加快了洞庭湖湖面的减少, 洲滩面积逐渐增多[32], 给湖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湿地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98年以后, 洞庭湖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33], 主要有单退与双退2 种实施方式。退田还湖工程效果明显, 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 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 但天然湿地整体上仍处于退化状态[34,35]。退田还湖能扩大洞庭湖的蓄洪能力、改善湖泊局地气候和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6]。陶卫春等通过评价退田还湖前后的生态承载力, 发现退田还湖在提高洪泛区生态承载力方面作用明显, 但减轻环境承载力的作用要大于资源承载力的降低[37]。

4 洞庭湖区湿地研究的技方法术

4.1 3S技术

由于洞庭湖湿地内部通行条件限制, 3S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在湿地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38]。在3S技术运用中, GPS技术是作为野外调查的主要工具, GIS技术是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手段, 运用最多的为遥感资料作为数据源。袁正科等利用3S技术绘制植被类型分布图分析洞庭湖湿地植被动态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9]。在湿地分类方面, 遥感影像处理的应用最多, 邵家驹等[40]利用Landsat MSS数据进行分类, 邓帆等[41]、王红娟等[42]根据植被群落以及泥滩、水体等地物的光谱特征及其在不同时相影像上的光谱差异提取分类规则, 进行决策树分类。徐怡波等利用ENVISAT ASAR数据进行了洞庭湖植被分类研究[43], 黄进良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类两种方法分别对洞庭湖多期影像进行湿地分类和面积提取[44]。宋仁飞等运用BP神经网络、马氏距离分类法、Bayes分类法、Fisher分类法、SAM、SVM等6种方法的湿地植被识别方法比较, SAM的精度最高[45]。在基于MODIS数据应用方面, 杜涛等人统计洞庭湖区水体面积, 结合相应日期的水文站点, 建立洞庭湖区面积-水位相关关系拟合公式[46];梁婕采取对MODIS13Q1 数据的NDVI和NIR波段分别设定阈值的方法提取水面洞庭湖水体, 通过分析, 洞庭湖区湿地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 主要是三口、四水来水减少、降雨减少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7];毛先成等人以MOS-1b/MESS R为数据源, 得出了水体深度探测模型[48]。

4.2 数学建模方法

张晴等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及影子工程法来对洞庭湖湿地进行生态经济价值的评估, 洞庭湖湿地生产力价值很高, 但是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科研价值仅占直接使用价值的22%, 调节气候价值占间接使用价值的64%[49]。蒋卫国等采用了OECD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 (简称P-S-R) 模型探讨外界干扰的区域响应变化, 研究表明东洞庭湖区湿地最大, 南洞庭湖区湿地次之, 西洞庭湖区湿地最小[50]。廖丹霞以压力- 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 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 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51]。李姣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等, 从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分析了湿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 反映湿地为区域发展提供的机会与约束[8]。

4.3 景观生态学方法

洞庭湖湿地运用了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郑建蕊等对提取的湿地信息, 结合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湿地景观指数, 分析湿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特征[18]。刘妍针对各个时段的各景观类型的基础资料, 引入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分析了洞庭湖区斑块特征与动态变化的驱动力[52]。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篇7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区内地形为一个大型盆地,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自南向北、由外及里缓缓倾斜;地貌以平原、岗地、丘陵为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环湖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旅游资源,自然条件优越,水清草美花香,水产丰富,珍稀鸟类众多,有150多种鸟类栖息在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鄱阳湖吸纳了江西全省流域面积97%的江河水,省内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多年平均入湖水量1285.7亿m3;南北长173km,东西平均宽约16.9km,最宽处约74km,最狭处约2.8km;湖面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东)、北(西)两部分,南西湖面宽阔,为主湖区,北部湖面狭长,为湖水入江水道区。鄱阳湖流域面积16.22×104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0%,平均年径流量1450×108m3,占长江流域的15.2%。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mm。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l2.86m,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59m,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90m(湖口水文站,吴淞基面);年内水位变幅9.79—15.36m,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m。

环湖地区范围(图1,见封四)涉及江西省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抚州和景德镇6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3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1%。环湖地区人口总数18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0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3%和45.2%。2008年区内GDP 300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5%。该区是江西省主要商品粮、棉、水产品及油料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养殖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较好,是江西省重点发展区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2 鄱阳湖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2.1 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垦山毁林造地、围湖断水为田、小城镇盲目发展、乡镇工业粗放生产等人为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显著延长,逐渐丧失天然蓄水、泄洪等调节功能,严重影响了鄱阳湖水环境。2007年,湖水水位突破了历史最低点,旱象显露,湖区上千万人发生饮水困难,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及越冬候鸟的数量减少。2006年底至2007年初,越冬候鸟为46万羽。

2.2 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水质呈现出富营养化,给长江中下游造成了较大的生态压力。据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年GDP的15%,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重要部分。因此,建设生态和谐的鄱阳湖有利于构建“健康长江”,维系长江生态平衡,促进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改善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3 促进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鄱阳湖地区6市有极好的生态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其GDP占全省GDP的1/2以上,人均GDP则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2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余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重要指标均远超全省总量的50%。鄱阳湖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拥有本省最完备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交通系统,经济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此外,鄱阳湖地区科技人员约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70%。因此,无论是从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经济指标还是从经济增长和发展潜力看,鄱阳湖地区在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鄱阳湖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将会有效促进江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3.1 生态经济内部第一、二产业发展失衡

鄱阳湖区域所属各县市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如鄱阳、余干、九江、湖口等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50.8%、44.2%和43.7%。由于鄱阳湖区域农业基本上是一种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低下,农业部门仅能向生态工业部门提供较少的低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生态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市场贡献能力不强。生态工业部门大都处于低层次水平,生产的产品“三多三少”,即原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中间产品多、最终产品少,导致市场需求不旺,直接导致生态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甚至萎缩。

3.2 生态农业内部结构不理

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仍是传统模式,沿湖乡镇如都昌县、星子等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传统农业和渔业占主导地位。如表1所示,都昌县、彭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30%、29%;效益农业、特色农业近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所占比重很低。鄱阳湖广阔的水面没有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没有做大做强。鄱阳湖区域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1∶0.15,远低于全国1∶1、发达地区l∶2的水平;加上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弱,新科技、新机制、新模式的普及率不高,导致产出率低下。而以鄱阳湖区域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其他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等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等产业链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提高。

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江西统计年鉴》。

3.3 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保护资金不足

由于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境内银行信贷资金总量不足。截至2007年底,全省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不足6000亿元,仅占全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5%,大大低于江西省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3.3%的比例水平,也明显低于江西省GDP约占全国GDP 2.2%的比例水平。江西省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单一来自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3.4 生态经济开放程度不高

近年来,鄱阳湖区域虽然加大了改革开放力度,但目前整个区域内的开放度相对较低。2007年鄱阳湖区域诸县市外资利用率和外贸依存度平均分别为0.8%、0.2%,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3.5 环湖基础设施功能不健全

鄱阳湖环湖各县的沿湖地区公路路网不完备,等级较差。如共青与星子苏家垱公路为“断头路”,星子与都昌多宝等地隔湖相望没有公路相连,永修至吴城是季节性的过水路,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资源的开发,制约了生态经济发展。

3.6 沿湖旅游业没有形成整体联动效应

沿湖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和体制等原因,石钟山、星子温泉、都昌老爷庙、永修古镇吴城、共青城等以湖区为核心的旅游业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线路和品牌,综合效应低;湖区水上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未形成,独特的江南沙山旅游有待开发。

4 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4.1 科学编制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的要求,组织科研、规划部门做好科学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工作。一是科学编制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鄱阳湖生态保护和发展总体工程规划》,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二是做好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重点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珍稀候鸟保护等规划;三是做好环境资源培育规划,包括灾后林业发展和生态恢复培育、林木种苗培育工程等规划;四是做好环境资源保护规划,包括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管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规划。

4.2 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对沿湖县(区)污水处理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统筹规划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江西工程”发展。我们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优先位置,强化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构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确保生态安全;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制定湖区调蓄洪、湿地生物多样性、重要水源涵养地及渔业水产区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一协调和监管鄱阳湖区调蓄洪水,加强湿地保护;建设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和重要渔业水域等生态功能区,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力度。为了保护环境,要强化工业达标排放,各县(区)应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加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抓好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恢复与重建,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和区域生态安全。

4.3 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加快渔业发展,按照全面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渔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要求,配套建设水产品加工体系;调整林业经营结构,大力实施沙山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植树造林,兴建生态公益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草山坡、草洲潜力,发展草食家禽养殖;配套建设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保护生态的要求,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减少农业和渔业面源污染。

4.4 加强宣传,发展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鄱阳湖地区内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名山、名水、名镇、名楼星罗棋布,赣鄱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均在其中,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如享誉中外的陶瓷文化、青铜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候鸟文化等。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湖区旅游景区建设,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风力发电场、江南独特沙山沙漠风光和水上游乐等新型景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建立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加大对鄱阳湖的宣传力度,开设鄱阳湖论坛,力争将九景衢铁路都昌段取名为鄱阳湖站。同时,争取鄱阳湖博物馆项目落户九江湖区县并启动建设;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实施,推进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进程。

4.5 建议国家和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保护鄱阳湖和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江西省政府确定了“三带”和“四区”。沿湖核心部分属生态保护带和生态恢复带,必须在这一区域提高工业项目准入门槛,对此区域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要从严要求;鄱阳湖上游的南昌、赣州等地区是工业污染的来源地,应在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利益关系体之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国家要加大对鄱阳湖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受益者直接补偿体系。如从依托保护地区景观的旅游部门经营收入、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等企业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该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继续推进建立地方生态补偿基金,落实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的补偿政策。同时,鼓励社会捐资等形式筹集资金用于鄱阳湖流域保护。

摘要: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其根本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运行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桃萍,黄国勤.21世纪新形势下江西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27.

[2]黄正夫,吴国深.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1-19

[3]刘遵海.环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2008,7(6)∶39-41.

[4]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黄国勤.江西农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553-562.

[6]杨励君,刘铭富,刘良源.加强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31-133.

[7]范繁荣,马祥庆,潘标志.中国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3)∶1-5.

[8]钟业喜,刘影.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93-94.

争议洞庭再造 篇8

消息显示,一份名为《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正式文件,已经上报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

根据规划,这一枢纽工程包括挡水闸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将把洞庭湖经城陵矶注入长江的湖口拦腰截断。

这是一项被湖南寄予厚望的工程。根据这份“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洞庭湖汛末最高调控水位25米,相应总库容30. 3亿立方米,枯水期最低调控水位22米,相应库容11. 3亿立方米,从而一举扭转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洞庭湖枯水期愈趋严重的缺水尴尬。

而这并不是徐亚平最为关注的。近年来,徐亚平因坚持在洞庭湖保护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而为人所知,被誉为“江豚卫士”。

2013年大年初一,徐亚平率领保护江豚的义务巡逻队,像往常一样深入洞庭湖巡逻时不幸受伤,致使小肠穿孔当场昏迷。

“那将是江豚的灭顶之灾。”徐亚平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阐述的理由是,这一巨无霸工程建成后,将彻底切断江豚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千万年来浑然一体的长江、洞庭湖水体生态环境将可能从此改变。

这正是横亘在水利工程专家和生态保护工作者之间的巨大分歧,而分歧背后,是共同的洞庭湖。

200亿“拯救”洞庭湖

主持起草《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是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其前身为湖南省交通厅规划设计院。

也正因其官方背景,有关这一工程“预可行性报告”的正式提交,被舆论认为是湖南省地方政府试图加快推进枢纽工程建设的某种佐证。

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一综合枢纽计划选址在东洞庭湖出口河段,计划正常控制水位25米,枯水期最低调控水位22米。根据水位测算,工程建成后将获得15. 3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增加洞庭湖水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

按目前洞庭湖面积2600平方公里计算,这意味着枢纽工程建成后,洞庭湖面积将扩大一半以上。

“具体造价有多个版本,我们有一个估算数字是190多亿元。”上述报告的负责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航电枢纽设计处处长周作茂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透露。

至于具体工程细节,周作茂表示因过于敏感,需要请示湖南省交通厅同意后,方可接受采访。

用近200亿元的资金,试图拯救缺水的洞庭湖。

洞庭湖曾经号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以“八百里洞庭”著称。然而,随着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到1949年时洞庭湖仅保有4350平方公里面积。

之后,洞庭湖萎缩的速度加快,随着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洞庭湖被人为切割,如今仅2625平方公里。

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泊,洞庭湖的萎缩一度让每年汛期的防洪压力进一步凸显,“恢复浩浩荡荡的洞庭湖”遂成湖南人的夙愿。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洞庭湖又开始面临严重的缺水尴尬。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三峡工程启用前,湖南省政协曾组织多达百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展开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洞庭湖的影响研究。

其中结论之一是,枯水季节三峡水库经调度可不同程度提高城陵矶水位从几厘米到1米不等。

而最近几年的事实却未能支持这一结论。2009年,三峡工程开始进行又一次试验性蓄水,拦蓄水量占来水总量的30%左右,减少了下游来水量。也就在这年下半年,洞庭湖遭遇了罕见的低水位。

来自湖南水文部门的资料显示,2009年 10月,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降至6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值21. 7米。

洞庭湖喊渴

“枯水季节缺水,已经是洞庭湖面临的最大问题。”原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水利厅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局长聂芳容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三峡大坝建成后,洞庭湖原来长期面临的防洪压力大为减轻,但缺水又让试图加快发展步伐的洞庭湖区遭遇尴尬。

类似的尴尬在接下来几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李景保曾表示,21世纪以来的12年内,除2004年和2010年外,其余年份洞庭湖均发生全湖区性旱灾,并且灾情呈恶化趋势。

长江水经由荆江“三口”注入洞庭湖,由西而东分别是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近年来,由于常年泥沙淤积,尤其是自三峡水库启用之后,长江入湖水量明显减少。据媒体报道,2008年,洞庭湖水只有24%来自长江,67%源于“四水”(湖南省境内的湘江、资江、沅江、澧水)。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教授童潜明向本刊记者介绍,长江的入湖水量自1936年以来减少了将近3/ 4,尤为关键的是“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及枯水期荆江入湖水量接近于消失”。此外,长江水经过三峡库区的调蓄,下泄江水裹挟的泥沙锐减,使得河床不断下切,造成长江水位变低。

本刊记者获得的湖南省水利厅统计数据显示,三峡蓄水以来“三口”年均分流量衰减幅度超过60%,其中每年12月到次年4月的枯水季节入湖流量从约500亿立方米减少至80亿立方米,衰减幅度超过80%。

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有地质和水利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据了解,早在1998年,原水利部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就曾警示,三峡建成后,荆江河段将会冲刷严重,使得分向洞庭湖的江水大为减少,藕池口等入口甚至可能断流。

nlc202309040806

学者的警示不幸言中。三峡蓄水后,藕池口、太平口等在2008年、2011年间由于干旱等因素的叠加,一度一年内数月断流。

湖南省水利厅也曾测算,三峡水库运用50年,松滋、太平、藕池分洪道年均断流时间分别将增加84天、72天和63天。

童潜明并不认为洞庭湖缺水全是三峡工程的影响,事实上洞庭湖更为依赖的是湖南境内的湘、资、沅、澧“四水”。但“四水”在穿行湖南境内时一路被拦截。

童潜明估计,“四水”沿岸的各种大中小型水库不下1万座,其中大型水库就有200多座。

“战略举措”

今年3月,原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洞庭湖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郭辉东曾撰文透露,就在徐乾清院士发出三峡蓄水,长江“三口”可能断流的警示后,他就先后与童潜明等人展开过在洞庭湖口修建控制性水利工程的探讨。

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及近年洞庭湖区暴发干旱后,有关企业、水利学者和湖南官方的努力明显加速。

2009年,时任湖南省水利厅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周北达等人发表题为《城陵矶建设综合枢纽工程可行性探讨》的文章,积极呼吁将建设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2010年年初,时任岳阳市政协主席白尊贤在参加湖南省两会时,曾以“积极应对洞庭湖低水位危机”为题进行发言,提议在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清淤和新建涵闸、泵站,在城陵矶修建湖口控制工程,以实现将洞庭湖区枯水水位控制在25米左右,水域面积保持在1000平方公里。

据童潜明介绍,这一建议引起时任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的重视,由他与20多名在湘全国政协委员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联名提案,希望国家重视洞庭湖水位下降的问题。

在城陵矶所在的湖南岳阳市,地方政府的热情更显迫切。2011年1月,时任岳阳市长黄兰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提及要推进城陵矶洞庭湖综合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此后,岳阳市水务局还向市政府建议成立“城陵矶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将相关工作推向实际操作层面。

“我年年都在搞调研,年年要提。”黄兰香曾对当地媒体透露,她在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加大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建枢纽工程,以保证洞庭湖正常所需生态用水。

2011年12月,《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其中,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工程被列入湖南重点建设的十大工程。

去年,湖南省通过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年)》(送审稿),其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岳阳城陵矶枢纽前期工作。

2012年4月,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江率省人大调研组在岳阳考察期间举行了“建设洞庭湖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座谈会”,认为“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适当提高枯季水位,拦蓄一定水量,是解决当前洞庭湖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洞庭湖区‘大水防得住、枯水不缺水、生态有保障’的战略举措”。

对此表现积极的还有水利工程企业。据本刊记者了解,至少在5年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曾委托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就拟在城陵矶修建综合枢纽工程提出过初步研究报告,以将洞庭湖枯水季节水位控制在25米左右,保持1000平方公里水面、3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同时兼顾发电、航运功能。

即将于今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这一水利枢纽工程将是投资推介项目之一。

江豚与鱼道

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

根据前述“预可行报告”,这一枢纽工程将“在适当位置设置鱼道与冲沙建筑”。

“江豚会乖乖听你的,走鱼道吗?”对跟江豚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徐亚平来说,这种设想在他眼中显得很外行。

聂芳容也对大坝建成后对鱼类生存的影响表示担心,“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通过‘鱼道’把鱼调进调出,这又不是赶猪赶羊。”

长江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江豚的近亲就开始在长江中繁衍,而到了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的信息,至少在20年前,长江流域还有大约3000头江豚,分布在长江中游、洞庭湖、鄱阳湖等水域。到了2006年9月,洞庭湖江豚数量为230头;2007年6月,江豚数量为180头;2009年1月,江豚数量为145头;2010年1月,江豚数量为114头。到了2012年3月,水生所的专家测算到的江豚只有85头。

本刊记者曾于去年5月深入洞庭湖区调查,发现在面临干涸严重问题的同时,过度捕捞、暴利采砂等又让洞庭湖江豚遭遇灭顶之灾。

长期负责洞庭湖江豚保护项目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沙项目办主任蒋勇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采砂船的马力巨大,产生的噪声扰乱江豚的声纳定位,使其捕食困难,加上繁忙的运砂等航运活动阻塞了江豚在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迁徙通道,妨碍了基因交流。

据蒋勇介绍,千万年来江豚严重依赖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迁徙通道,而一旦大坝建成,江豚的生命通道将可能被人为阻断,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

作为地质学者的童潜明,尽管很早关注到城陵矶建立综合枢纽工程的讨论,但他始终认为这一工程建设“没有必要”。

“这么大个工程对自然的改变太大,不可预见的东西太多了。”童潜明从地质角度分析说,如今的洞庭湖口依然处于沉降过程中,地质活动并不稳定,历史上还曾发生过3~5级地震。

在谈及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的必要性时,童潜明也认为有关方面尚没有弄清楚两个问题:洞庭湖的枯水期究竟缺多少水、建坝能解决多少水。

为此,童潜明曾一再提出洞庭湖的“最低生态需水”概念,“缺水多少不清楚,建坝是不是必须的呢?”

nlc202309040806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城陵矶建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聂芳容也呼吁,“关于大坝的很多研究还非常欠缺,千万不能想得太简单。”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长江上的另一个大型湖泊鄱阳湖也早就有类似的冲动。

2008年9月,江西省水利厅正式公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方案”,计划在距长江27公里处的鄱阳湖北端,投资近100亿元修筑一座长约2. 8公里的混凝土大坝,以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

江西方面赋予这一枢纽工程的美好愿景是:“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这一方案甫一公布就遭致巨大的反对声音。

此间媒体公开报道,2009年,在获悉鄱阳湖有意建坝的消息后,中科院政策所副所长王毅联合陈宜瑜、曹文宣、李文华、刘兴土等15名院士、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坚决反对建坝,认为如果鄱阳湖建坝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一些濒危、珍稀鱼类、鸟类将因其栖息地、觅食地不复存在,有种群丧失的危险。

这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引人注目的是存在巨大争议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相关内容被去除,仅仅用两句话作了概括:做好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各项工作。

这被认为是相关的反对声音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重视。在童潜明、聂芳容等人看来,院士们的反对意见同样适用于有意在洞庭湖开建的综合枢纽工程。

引人注目的是,与江西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并成功获批的诉求类似,近几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样提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将洞庭湖区域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全部囊括其中,并联合湖北省将位于洞庭湖北的湖北荆州市也划入这一经济区范畴。

湖南省发改委一高层官员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2012年2月,湖南、湖北两省正式全面启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涵盖总体规划和水利、交通、旅游等9个专项规划。今年初,全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

据上述官员向本刊记者透露,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上报,并有望最快于2013年上半年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本刊记者获得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利专项规划”中,有关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的表述是:加快推进城陵矶水利综合枢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动工兴建。

这份由湖南、湖北两省水利厅联合编制的水利专项规划,将兴建洞庭湖出口综合枢纽工程视为稳定“江湖关系”的关键工程,旨在“有效调节枯季洞庭湖出口水位,蓄水养湖,恢复枯季湖泊水面”,以“遏制湖泊萎缩,重现生机勃勃的洞庭湖”。

目前,上述规划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湖南官方尚未对最终是否支持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明确表态,国务院将如何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也尚不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围绕工程利弊而起的官方、学界、民间争议,将和日益引起关注的洞庭湖一样,会长期存在。

洞庭湖区 篇9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退化速度远大于其他生态系统,从而使得湿地健康评价与分析成为湿地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研究方法,综合利用遥感,野外实测和社会统计等多源数据,建立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实施湿地压力、状态、响应、健康分析,揭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31%的湿地面临人类干扰压力较大,19%的`湿地状态较好,82%的湿地生态系统发生很大变化.(2)湿地的总面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逐渐缩小,湿地综合健康较差、一般和较好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6%、75%和19%,缺乏健康状况最好及最差的区域.(3)湘阴县、沅江县及岳阳县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益阳县较差,安乡县等12个县市一般.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年,卷(期):28(6)分类号:P3关键词:洞庭湖 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 评价 Dongting Lake wetland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洞庭湖区 篇10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内容包括: (1) 调查了全区所有的化肥生产企业及90%以上的肥料销售商在2012年1月—8月、1月—9月期间的化肥生产、调入、调出、销售、库存量情况 (调出量指销往外地的量、销售量指销在盐湖区的量) 。 (2) 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 调查了解州、席张、王范、上郭4个种植大乡镇农户的用肥情况, 每乡调查15户, 共计60个农户在1月—8月、1月—9月期间所有种植的农作物面积、各作物的肥料用量、品种及施肥方法,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成果, 得出全区不同作物的化肥使用量。 (3) 根据多年来的肥料田间试验示范, 得出各类作物的科学施肥量, 推算各类作物的需肥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湖区化肥供求现状

2.1.1 销售量与库存量

调查结果显示, 盐湖区化肥生产主要以中含量和高含量的复混肥为主, 其次为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目前磷肥厂和钾肥厂均已倒闭。2012年1月—8月, 盐湖区的化肥销售量是:氮肥8 460 t, 折纯3 750 t, 品种以尿素为主, 其次为碳酸氢铵;磷肥2 160 t, 折纯320 t, 品种以过磷酸钙为主;钾肥590 t, 折纯280 t, 品种以进口硫酸钾为主, 其次为国产硫酸钾;复混肥18 500 t, 折纯8 100 t, 品种以国产高含量为主, 其次为进口复混肥、硝酸磷、磷酸二铵。按纯养分计, 该区化肥的销售总量只占调入量与生产量之和的9.12%, 与2011年同期相比, 氮、磷及复混 (合) 肥销售量分别下降了17.8%, 5.9%, 13.9%, 钾肥增加3.7%。

2012年1月—9月, 盐湖区的化肥销售量是:氮肥9 710 t, 折纯4 250 t, 品种以尿素为主, 其次为碳酸氢铵;磷肥4 330 t, 折纯620 t, 品种以过磷酸钙为主;钾肥1 080 t, 折纯530 t, 品种以进口硫酸钾为主, 其次为国产硫酸钾;复混肥25 460 t, 折纯11 290 t, 品种以国产高、中含量为主, 其次为硝酸磷、磷酸二铵。按纯养分计, 该区的化肥销售总量只占调入量与生产量之和的11.2%。与2011年同期相比, 氮肥、复混 (合) 肥销售量分别下降28.7%, 13.0%, 磷、钾肥增加了19.2%, 35.9%。说明由于肥料价格上涨 (与上年同期比较, 复混肥价格上涨近1 000元/t, 尿素上半年上涨了600元/t, 过磷酸钙上涨300元/t) , 农民购买能力降低, 导致销售量下降。从肥料品种上看, 复混 (合) 肥销量在逐步加大, 占肥料总销售量的60%以上, 表明农民已经重视氮磷钾养分的平衡施用, 而且其施肥趋于简单化。

2.1.2 需求量与使用量

盐湖区总耕地面积5.78×104hm2。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4×104hm2, 其中小麦2.15×104hm2 (水浇地1.25×104hm2、旱地0.9×104hm2) , 玉米1.34×104hm2, 大豆17hm2, 棉花1.57×104hm2, 油菜17hm2, 果树2.42×104hm2, 蔬菜0.10×104hm2, 红薯780 hm2, 其他0.50×104hm2;9月份播种小麦面积2.47×104hm2 (水浇地1.6×104hm2、旱地0.87×104hm2) 。

(1) 化肥需求量。

化肥需求量见表1。

×104t

表1中所示, 不同年度间化肥的总需求量 (指纯养分, 下同) 虽然均高于销售量, 但加上库存量之后, 盐湖区化肥均有盈余, 不存在缺肥现象。同期相比, 2012年化肥的总需求量高于2011年, 1月—8月总需肥量2.103×104t, 比2011年同期的1.970×104t增加0.133×104t;1月—9月总需肥量2.510×104t, 比2011年同期的2.434×104t增加0.076×104t。主要原因是蔬菜面积增加667 hm2, 小麦、玉米、红薯等面积均有增加。

(2) 化肥使用量。

2012年1月—8月, 盐湖区的化肥使用量是:氮肥1.018×104t, 折纯0.456×104t, 品种以尿素为主, 其次为碳酸氢铵;磷肥0.339×104t, 折纯0.050×104t, 品种以过磷酸钙为主;钾肥0.067×104t, 折纯0.032×104t, 品种以国产硫酸钾为主, 其次为进口硫酸钾;复混肥2.946×104t, 折纯0.735×104t, 品种以国产高含量为主, 其次为硝酸磷、进口及国产中含量复混肥、磷酸二铵。按纯养分计, 该区化肥氮、磷、钾的使用量分别占同期需求量的65.9%, 59.3%, 38.6%。

2012年1月—9月化肥使用量是:氮肥0.952×104t, 折纯0.410×104t;磷肥0.243×104t, 折纯0.036×104t;钾肥0.046×104t, 折纯0.021×104t;复混肥3.171×104t, 折纯0.672×104t。按纯养分计, 该区化肥氮、磷、钾的使用量分别占同期需求量的80.7%, 87.7%, 63.0%。

3 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

从销售情况可知, 盐湖区2012年1月—9月使用化肥的氮磷钾养分比例为1.00∶0.41∶0.26, 而2011年同期氮磷钾养分比例为1.00∶0.37∶0.23, 氮磷钾的比例有所提高, 说明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的实施, 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在提高, 表现在磷、钾用量在逐步增加, 但钾的用量仍显偏低。

3.2 地方分配不均衡

不同乡镇化肥使用不均衡, 主要表现在农田灌溉条件和种植作物上, 水利条件好、种植作物效益高, 化肥的使用量就大。

4 对策及建议

盐湖区农作物对化肥的需求量虽然超过同期化肥的销售量, 但加上库存量, 化肥仍有盈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是否愿意投肥, 向什么作物投肥, 主要取决于经济利益。因此, 国家需要根据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副产品的需求状况, 制定相应的政策, 加以调节与引导。

要加速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尤其是要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盐湖区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8.2%, 干旱缺水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据调查, 三路里等乡镇有60%的农户旱地种植不施肥, 原因是农民经济条件差, 即便施肥, 也因缺水很难发挥其效应。

要增加科研投入力度, 继续鼓励科技人员研究与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新途径、新方法。目前, 盐湖区的化肥利用率很低, 氮肥为22.5%, 磷肥为5.5%, 钾肥为27.2%。

摘要:2012年10月底, 对运城市盐湖区化肥生产、销售、库存、使用情况等进行了适时跟踪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的实施, 农民使用化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单一的施用化肥变为施用多元复合肥。盐湖区化肥的需求和供应基本平衡,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上一篇:中韩贸易发展概况下一篇:个人网络著作权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