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文主义五篇

2024-08-14

欧洲人文主义 篇1

一、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 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开始衰退,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市民资产阶级思想家发掘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使古代文化复兴起来, 因此, 历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 约从1 3 0 0年持续到1650年。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不是简单的复兴古代文化, 而是创造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它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实际上在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它摧毁中世纪的神权统治, 摆脱封建的束缚, 创造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意识形态,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二、人文主义和杰出代表

人文主义 (humanism) 亦称人本主义, 是欧洲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主张以人为核心, 以人性为基础, 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 它弘扬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倡导人性, 反对神性;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 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赞美理性, 推崇科学文化等。人文主义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 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巨大的转变, 从而带动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 涌现出一批象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文化巨人。

但丁 (1265-1321) , 生于佛罗伦萨, 是意大利过去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神曲三部曲》, 以广阔的场景描写了他的悲伤和希望、愤恨和坚信, 通过诗歌的语言, 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神曲》对教会腐败和封建统治者残暴的无情揭露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 从而揭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

彼特拉克 (1304-1374) , 意大利诗人, 人文主义的先驱。他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他认为不认识自己, 决不能认识上帝。代表作《短歌集》歌颂现代爱情, 体现人应该追求幸福和荣誉、热爱生活和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

达·芬奇 (1452-1519) , 意大利人, 著名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和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一画中, 他把耶稣的1 2个门徒不同的动作, 不同的性格及不同的心理状态刻划得维妙维俏, 画面构图严谨, 用光、用色、用线服从于主题, 并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这是他对人体解剖、构图、透视、色彩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另一幅代表作《蒙娜丽莎》采用了三角形的构图, 表现了一位平静、安详、面部带着富有魅力的微笑的妇女形象。这种写实风格滋育了许多艺术家, 为人类留下一份有价值的遗产。

拉斐尔 (1483-1520) 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巨匠。他以画圣母题材著称, 所画的圣母具有世俗性, 仿佛是现实生活中有血肉之躯的贤妻良母。《椅子上的圣母》画的是天主的母亲坐在椅子上抱着儿子的情景。圣母既优美典雅, 又柔和圆润, 双臂抱着儿子, 儿子天真可爱。这简直是一幅常见的家庭母子欢乐图, 是文艺复兴期间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和写照。

米开朗基罗 (1475-1562)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巨匠之一, 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摩西》不仅技巧娴熟, 同时作者把自己爱国主义的思想和为自由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在艺术形象之中。《创世纪》是巨型壁画, 描绘了上百个不同形态的人物, 利用圣经故事来影射现实社会。作品充满人文主义思想, 重在表现人内在的自信、强悍的品质, 有悲伤、宏大之气势, 成功地塑造了为自由民主而奋斗的艺术形象。

(二)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

一、世俗音乐兴起

人文主义使文学和造型艺术领域告别中世纪“黑暗时代”, 重现“昔日光辉”, 同时也在音乐领域里扎根, 推动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走向繁荣。中世纪那种表现统一的神的意志的禁锢, 逐渐被以表现“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所冲破。这种表现人的意识的突破, 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以拉丁文圣咏为中心的音乐被丰富多彩的世俗音乐所突破。作曲家开始追求作品的个人风格, 推翻了中世纪毫无人生气味, 无感情个性的音乐作品。从题材内容上看, 有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感情、歌颂爱情的, 有描写自然景物、生活风俗和战争情景的, 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思想感情。从体裁形式上看, 有抒情优美的牧歌、活泼轻快的尚松及感人至深的歌谣曲等, 这些说明音乐已抛开中世纪的束缚, 音乐明显的具有文化娱乐作用。音乐的世俗化倾向也反映在音乐家的身份上, 15世纪的音乐家一般都有宗教职务, 到了16世纪下半叶, 一些重要的音乐家尽管也为宫廷、教堂服务, 但是已不担任神职, 他们可以更专注于音乐事务, 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发展。

二、宗教音乐世俗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不再只是宗教仪式的附属品, 宗教音乐不仅仅是为教徒所写, 开始面向宫廷和市民阶层。音乐不再是纯宗教式的, 更多的融入了世俗的因素, 在民众中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经文歌、弥撒、新教圣咏是宗教音乐的主要形式, 其中最能折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是新教圣咏。新教圣咏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1483-1546) 创作的, 路德非常重视音乐, 他相信音乐的教育作用及道德感化作用。因此在礼仪的改革中, 他主张会众参与音乐演唱。为达到这一目标, 他着手对宗教歌曲进行改革, 歌词用德文代替拉丁文, 让一般识字的德国民众能看懂;曲调主要取自于德国的民歌, 简单清晰, 可供一般人演唱。新教圣咏是德国人民在语言和音乐上摆脱代表罗马天主教的拉丁文圣咏的象征, 是民族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马丁·路德用富于生气的德国文字语言和与之相适应的清新简朴歌调, 代替僵化的拉丁文为主体的格里戈利圣咏, 使宗教音乐不再脱离人民生活, 宗教是人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宗教音乐也是人民感情的真实反映。因此新教圣咏被打上民族的烙印, 从形式到内容均获得升华, 为后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开辟了道路。

三、器乐的发展

欧洲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声乐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然而在声乐艺术繁荣的背后, 器乐开始摆脱对声乐艺术的依附,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在人文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因为只有表现功能冲破教义功能时, 器乐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自中世纪以来, 器乐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即兴的传统, 在声乐演出中, 虽然有乐器参与, 但其主要是对人声的附和与烘托。16世纪随着城市音乐生活的发展, 各种世俗音乐体裁的兴起和记谱法 (五线谱) 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乐器的构造日趋定型, 器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组曲、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等器乐体裁, 预示巴洛克时期器乐的繁荣局面。

四、科学技术与音乐的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确定, 在自然科学内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科学渐渐地摆脱了玄虚的系统, 以人的真实知识作为中心。例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日心说, 打破了宗教关于地球是上帝安排的宇宙中心的谎言, 摧毁了关于天国和天使的神话, 其大胆革新精神, 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教会内受教育的优先权被取消了, 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文化和研究科学, 科学的发展也推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科学的发展带动音乐印刷技术的改进, 而活字印刷的应用, 使音乐出版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音乐印刷出版的商业化发展结束了音乐作品依靠手抄本缓慢流传的传统, 使音乐作品以统一快速的方式, 在更大的范围传播。音乐出版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音乐的需求, 同时也造就了新的社会消费人群, 进一步推动音乐的世俗化发展。另一方面, 人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追求, 这种精神在作曲家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作曲家不断地探索表现其时代思想的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何以音乐传达与表现歌词, 记谱法的演进、复调音乐的发展等等, 都是作曲技法积累、创新和发展的结果。

音乐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又如十七世纪的十二平均律, 它比中国朱载育的“新法密律” (即十二平均律) 要晚一百多年, 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未发展到需要它的程度, 因此就没有被运用到创作中去, 而十二平均律在西方音乐界得到推广, 成了几百年来的音乐实践基础, 给西方音乐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总之, 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 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 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哲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人文思想的确立, 在于人的觉醒, 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践的精神, 这些为文艺复兴音乐的繁荣及后来作曲家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摘要: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 它主张以人为核心, 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 推崇科学文化等。这种表现人的意识的突破, 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使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由为“神”转变成为“人”服务。从而推动了音乐的繁荣和发展, 为后人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欧洲人文主义 篇2

“欧洲中心论”, 也称欧洲中心主义 (Eurocentrism) , 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 在19世纪得以发展, 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欧洲中心论由于其视角上的偏狭性, 近年来在学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是由于“欧洲中心论”并不是一套完整而固定不变的原则体系, 而是由各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呈现出松散的观念系列, 因此对于“欧洲中心论”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 相关研究和评论在这一问题上显示出纷繁混乱的局面。因此, 在对“欧洲中心论”展开讨论之前, 我们需要对“欧洲中心论”的内涵做出界定, 否则这场讨论将无法展开。

当代美国学者J·M·布劳特的说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在其近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基本上指出这一信仰的概念, 指的是欧洲文明具有某种独特的历史优越性, 某种种族的、文化的、环境的、心灵的或者精神上的特质, 这一特质是欧洲人群在所有历史时代直至当今时代, 永远比其他人群优越[1]。从上述表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 或者叫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 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的一种倾向, 即易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 是优于其他人的。这种文化中心主义自古就有, 可以说世界各族群文化相处上文明发展处于先对先进位置的民族常有的状态。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 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 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而欧洲中心论则把文化中心主义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 并利用强大的历史哲学和理论、方法将“欧洲中心”变成一种信仰, 以最不易于察觉的方式向世界扩张。欧洲中心论, 作为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对世界的影响是多层面的:让欧洲以及非欧洲世界无视历史真相的存在, 也忽视其他地区的文明贡献, 因而导致欧洲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 而非西方世界学者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最终造成整个世界, 包含学术界在内, 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 笔者拟分析这种文化中心主义———“欧洲中心论”和世界史体系之间的关系。

二、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学的影响

欧洲中心论对于世界史学的影响是多层面的, 既有赤裸裸的显示, 又有温情的, 不易察觉的影响。因此, 我们将“欧洲中心论”对世界史学的影响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1.显性的影响。表现在世界通史编纂的内容比重和世界史体系方面。表现在以往编纂的世界通史的欧洲的内容比例过重, 世界史成了以欧洲式为主轴的历史。在这一点上, 我国学界早有察觉。早在1928年, 雷海宗先生在评论韦尔斯所著的《世界史纲》时, 就提出该书作者在谋篇布局、篇幅比例方面存在着问题。吴齐本《世界史》是一本整体史观指导下的开创之作, 但在近代史编纂的比例上, 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该书的近代史编上下两卷共6章24节中910页,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合在一起大约只占21%的篇幅, 其中79%的是关于欧洲和北美的内容, 因此, 认为该著作仍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例如早期对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由多个文明中心组成, 每个文明的发展过程有早有晚, 有急有缓, 世界历史进行统一的分期是没有意义的。

2.隐性的影响。表现在世界史的逻辑前提和研究方法上。这一切要归功于西方强大的历史哲学。西方学者从宗教、种族的、环境、文化的维度来阐释欧洲文明的优越, 并把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设为世界历史的前提假定, 由于宗教、种族的、环境、文化是变化较慢的因素, 因此欧洲的先进是永恒的。认为欧洲的道路具有普遍性, 把其他一切文明的欧洲化是说成具有绝对的“世界意义”。此外, 还表现在创造了一系列基于欧洲自身的发展经验的概念。这导致非西方世界的学者在承认西方的先进性的同时, 对非西方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时, 往往以西方为标准, 非西方世界对世界历史的阐释都以西方确定的标准为圭臬。西方文明成了参照体系, 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往往被机械地表述为对西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模仿和赶超。

三、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批判和超越

“欧洲中心论”的危害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不对此警惕, 我们的历史叙事将会被同质化, 而一个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对此我们要反思、批判和超越。反思是批判的前提, 批判又是超越的前提。反思什么?为何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已持续有年, 为何仍不能走出这种文化中心论的影子?

(1) 欧洲中心论史观在意识形态上对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的学术研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短时间内是难以清除的。这是这种文化中心主义长期浸淫的结果。在西方的世界史编纂方面, 以反欧洲中心论为根基的世界历史的解释, 具体表现形式为以全球史观, 人类中心史观和多中心史观。例如威廉·莫克尼尔通过考察和对比通讯和运输网络, 认为欧洲的先进与它得天独厚的位置密切相关, 这与黑格尔的“地理决定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类中心的史观代表认为是贡德·弗兰克和巴里·吉尔斯, 他们主张以涵盖面较广的世界人类中心论来代替欧洲中心论, 认为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能够也必然会超越意识形态上的文化自我肯定, 通过多样性认识到我们历史的整体性和时代的统一性。关注人与资源和环境为核心, 人类世界的历史就是一部对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以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史。多中心史观则走得更为极端, 如萨米尔·阿明的东地中海沿岸理论和以及非裔美国学者提出的“非洲中心论”。强调非洲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以及非裔美国人对美国的贡献。前者故意回避“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这个问题, 后者则是用另外一种文化中心主义来代替“欧洲中心论”, 而且其论据的落脚点仍落在西方文明上, 强调非洲对西方文化的贡献, 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

(2) 世界学术格局严重失衡。在学科、理论方法以及在知识贡献上, 西方世界建树颇丰, 非西方世界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时, 知识储备则显得单薄, 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J·M·布劳特在其《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列举了八位对欧洲中心论有重大贡献的学者, 他们各自从不同的维度论证了欧洲文化的先进地位和优越性, 这其中包括文化决定论者马克斯·韦伯的《新教的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林恩·怀特的《中世纪的技术和社会变化》, 认为欧洲人有着举世无双的发明才智和伟大科学技术, 等等。而与此相对的非西方世界的学者, 则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显得不足。在我国,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学术界对于西方理论和方法大多是由衷的崇拜, 他们引进多元化的理论, 用以解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绝大多数中国学者模仿现代西方的模式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叙事, 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欧洲中心论, 这种局面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学的编纂和叙事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知识分子对“欧洲中心论”批判意识增强, 甚至一度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局面, 但在批判的理论和方法储备上则显得薄弱。由此可见, 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批判“欧洲中心论”呢?其内涵是复杂的、多层次的, 不可以对其全盘否定。对此, 马世力将“欧洲中心论”的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剥离开来, 将“欧洲中心论”分为“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和文化上的“欧洲中心主义”。

(1) 二者的内涵不同。马世力认为, “欧洲中心论”在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代发展的中心的这个层面是合理的[2]。怎样理解“欧洲中心论”的“欧洲是世界近现代发展的中心”这个层面呢?马世力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中心的, 这里的发展中心定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的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历史示范作用以及地位”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证明中心存在的合理性, “中心的存在恰恰是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和表现形式”, 只有历史发展还不能消除不平衡性, 也就不能没有历史发展的中心, 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 这个中心是一种发展形态的示范作用, 并比较二者的区别:承认欧洲是世界近现代中的中心, 建立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面, 这种“中心”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 而“欧洲中心论”则是建立在地理决定论和种族优越论基础上, 因此具有永恒性, 因此是不合理的, 要坚决批判的。

(2) 在研究方法上。“承认欧洲曾经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中心”是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西欧或者欧洲, 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的一般规律。因此, 它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中心地位。而“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则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方法, 认为西欧或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就是整个世界的历史, 完全否认和抹杀了非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与贡献。

(3) 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欧洲”内容的界定的不同。这里的“欧洲”包括欧洲各民族、各进步阶层, 尤其是无产阶级, 而不仅仅是欧洲的资产阶级。

反思和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超越。但超越“欧洲中心论”是一个重要而艰难的命题, 实现也绝非易事。对于如何实现超越, 各学术大家提出诸多良策, 但关键的一条是不要犯非此即彼的错误, 在批判和超越之间建立起对话和沟通的中介。

参考文献

[1]雷海宗.评汉译韦尔斯著世界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欧洲精英主义的挫败 篇3

可以说,“欧宪”虽然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它符合欧盟各成员国的长远利益。从宪法本身看,欧洲选民们应该是找不到值得断然否决理由的,但问题恰恰在这里,法、荷这两个欧盟最早的创始国却执意断然拒绝,其原因和教训颇值得人们深思。

两国选民之所以说“不”,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共同因素皆包括,部分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存在一种恐慌情绪,劳工阶层及年轻人尤其如此。他们担心欧洲一体化后,大量东欧劳工涌入到法国来,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上了年纪的人,相对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负担。

看一下这次法国公决投票的结果十分有意思:年轻人投反对票者多,年长者投赞成票者多;体力劳动者投反对票的多,脑力劳动者投赞成票的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反对票者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赞成票者多。

在法国人看来,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导致法国失去保护。欧盟大幅度东扩之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东欧成员国,对欧盟财政预算、发达成员国的投资、就业和社会安全等领域,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法国人似乎没有看到其中的好处,反而还降低了他们的生活素质,有很多人因为工厂向东欧迁移而失业。法国的中产阶级以及贫穷阶层大多有今不如昔的慨叹。

荷兰向来以宽容和自由度高而在欧洲著称,也是欧洲整合的坚定支持者。而现在荷兰选民也一反常态。他们最担心的是,宪法通过后,荷兰这么一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会失去“自我”,荷兰的影响力可能会边缘化。二战后荷兰政府总得听国民的,老百姓可以决定本国的命运。如果“欧宪”通过,小小的荷兰就好像被淹埋在汹涌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法、荷以大比例反对票否决欧盟宪法的事实,明显暴露了欧盟政治精英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距离。众所周知,欧洲联合目标的设想和框架,都是精英主义的产物。从其创始人莫内开始,直到今天,欧盟一直依赖一群杰出的技术官僚和政治领袖,他们用智慧、信念、决心和使命感,在幕后悄悄策划、影响和推动着经济和政治联合的进程。

然而,这种成功却又导致了另外一面。欧盟的运作模式和发展使普通民众感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只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安排。久而久之,选民和与欧盟决策者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明显,彼此距离越来越大。他们把决策者看作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官僚集团,遇事独断独行,自行其是,不和老百姓商量。像欧盟东扩、欧盟宪法等大事,也根本不征求民众的意见,结果导致欧洲政治精英失信于本国民众。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精英与大众的鸿沟在美国攻打伊拉克问题上曾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多数民众反对伊拉克战争,但是两国的精英们却对民意不屑一顾。

欧洲诗歌浪漫主义 篇4

凝虑被炉火蒸煮

不见屋脊徘徊在黑夜

反复与你有关的问号

窗外云纱被星子破漏了几个洞

我分明看到了烟火

一切都被围困

几处沼泽回击来时的岩石

空荡是虚无的青苔

被一些纠结的石壳堆成沙漏

深陷旧时光的影子

我看过你一只脚踩疼了秋水

还我三秋的预言至今倒挂月钩

眼皮在跳,不知是喜是忧

我便虔诚在佛前

于时空的脉博前祈祷

清水的眼眸里仅剩下清水

一滴泪打破子夜

我便决定从零点起步

翻过一页空白,翻开一页空空

我的十指在悬崖上攀爬

不怕遗落在你的身后

欧洲人文主义 篇5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法德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法律依据,知道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比较两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归纳两部宪法的特点;分析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对欧美国家自身和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时间轴方式将其历史发展过程标示出来;通过补充阅读法德两国宪法的条文,学生小组探究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通过列表,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度进行归纳和对比。

3.根据法德两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创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学会历史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9课,前面已经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学生已经了解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这两种新式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这一课继续探讨这两种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在法、德两国的确立与实践的历程,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领略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多样性,探求近代西方政体的共性与差异;二是让学生认识西方民主政体的确立,完善与实践过程的艰辛,体会人类政治文明的坎坷。

四.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德国走向统一等基本史实。刚上高一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烈,但是自身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没有真正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把握上难度较大。

四.重点难点

1.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掌握

2.难点:比较法德两国以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度的异同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已学知识 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已学知识点。

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英美资本

主义制

度确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再现英美各

自的政治制度名称以及法律文献依据

即可

回忆上街课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是否有效掌握上一节课的基本知识点

1.导入新课

方法: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除了英美之外,欧洲大陆仍有两个重要的国家,分别是法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这两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本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本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了解法德两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以数轴图形式标出两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快速梳理和掌握基本知识点。

法国:

1789 1792 1870 1875

大革命 建立 建立第三 第三共

和国爆发 共和国 共和国 宪法颁布

德国:

19世纪中期 六七十年代 1871

四分五裂 统一 德意志帝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3.认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并将两者进行对比。

方法:教师利用PPT投影两部宪法关于国家元首权力、立法权等的条文,引导学生阅读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解决以下问题:①法国的国家元首是如何产生的?有何权力?立法权归属哪一机构?法国总统和议会之间如何分权和制约?②德国的国家元首是怎样产生的?权力如何?德国议会能否对德国皇帝构成有效的制约?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条文: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有特赦权……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统率武装部队。……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

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收皇帝指挥

在理解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与法国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封建残余更加大的结论。

4.归纳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异同

上一篇:重用性设计下一篇:非全日制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