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理解剖五篇

2024-06-02

中专护理解剖 篇1

1 学情分析

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中专生多为初中毕业, 年龄偏小, 学习基础差, 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都存在一定问题[1];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能很快适应, 中学阶段建立的认知思维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医学知识学习, 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缺乏成功体验、自信心不足, 产生厌学情绪。

2 教材分析

解剖学基础是阐述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是医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材的编写融合了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的内容, 概念繁多, 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人体结构非常复杂, 在所有医学名词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解剖学范畴[2], 几乎每节课都有十几个新名词和新知识点要求学生记忆, 其中有些概念命名十分古怪, 不仅毗邻关系复杂, 逻辑性不强, 而且抽象、缺乏条理。因此, 人们普遍认为解剖学知识难以记忆, 易于忘记。

3 教学方法

解剖学基础是以描述为主的医学基础学科, 其特点是内容多、名词多、记忆难, 为了不使学生知难而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实施系统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3.1 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本课程理论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专业特点、专业需要、学生接受能力, 本着“必需、够用”原则, 系统讲解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要点, 教学过程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使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简练、通俗、生动, 努力营造师生心理相容的环境, 让学生紧跟教师讲课思维,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

本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的形式来提出, 或以病例形式在部分章节的最后一次课中提出。教师将护理操作中涉及的解剖学知识点以问题形式提出,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 或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要求其课后查阅资料来回答相关问题。比如, 护士要进行皮下注射, 就必须熟悉人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层是皮肤, 第二层是皮下组织, 第三层是肌肉组织, 皮下注射是把药液注入第二层, 进针浅了、深了都不能达到注射目的;学习循环系统时, 提出“通过手背静脉注射治疗慢性阑尾炎时, 药物如何到达病变部位?”学习内囊的解剖结构时, 以中风病例来解释“三偏症”的原因;学习心脏的结构时, 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深入讲解心腔内血液的流向。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讨论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分析、验证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团队精神不断增强。

3.3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像、声音、文字、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 将教学中抽象、复杂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来[3]。如学习“心的泵血功能”章节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既可以看到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关闭、血液的流动、血管的博动, 又可以听到心血管机械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视、听感官受到刺激, 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复杂的知识明显化、简单化, 既方便了学生学习, 又方便了教师授课。

3.4 实验演示法

解剖学是典型的形态学课程, 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 其特点是名词多, 记忆量大, 单靠教师讲授, 学生难以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 应该重视实验, 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触摸和观察, 利用其直观性强的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解剖学基础教学有1/3是实验教学, 而实验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示教—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小结的模式。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 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认真复习理论知识, 指定部分学生来做“小老师”, 为了维护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与自尊, “小老师”会自觉地复习、认真地讲解, 于是枯燥的实验课堂由于“小老师”的精彩讲解而活跃起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4 学习方法

解剖学基础涉及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部分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讲授知识, 又教授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4.1 归纳小结法

每次课后把所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将书本知识进行内化, 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也利于以后复习。

4.2 歌诀记忆法

以简炼的语言把一些解剖学知识进行归纳, 编成顺口、押韵的歌诀, 让学生熟读成诵, 做到脱口而出, 这样就可牢记于心、终身不忘。如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序号, 学生觉得特别复杂, 但编成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4]一下子就记住了。又如, 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 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 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 吸气下降呼气升;各肋随着年龄变, 肋间增宽有毛病。”食管与胃歌诀“食管三段颈胸腹, 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 二门二弯又四部;贲门幽门大小弯, 胃底体贲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 及时诊断莫延误。”

4.3 列表记忆法

将一些相关的解剖学知识通过列表进行区别记忆或对应记忆, 这样既简洁明了又记忆深刻。如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形态可列表区别记忆, 左、右肺的形态结构可列表对应记忆。

4.4 绘图记忆法

解剖学是形态学科, 绘图是记录形态的直观方式, 所以绘图法对学习解剖学基础非常有益。可以通过实物写生、插图临摩、插图着色等方式进行绘图记忆。

4.5 睡前记忆法

即通常所说的“过电影”。学生每晚入睡前将当日所学内容在脑中慢慢回忆一遍, 对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可迅速翻阅书本或与舍友相互提问回忆。此法可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持久。

4.6 练习记忆法

通过做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既可查缺补漏, 又可减轻复习的枯燥感, 增加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田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17) :106-107.

[2]钟世镇.临床解剖学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3]曾瑞霞, 单伟, 李德华, 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 2009, 15 (4) :439-440.

浅谈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 篇2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一、改革背景

解剖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它是医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学科属形态学的范畴,教师在上课时借助挂图幻灯等教具和相应的实验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教学,更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尸体或标本上,把需要辨认的结构给学生指出来。学生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很多学生在教师给大家指认后,根本不再认真仔细地观察,而是拍拍照片或三五一群聊天。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不高。近几年,我们对实验课程体系做了一定调整,对教学方法做了一定改进,并建立了一种新的考核体系,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该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实验室人员和实验条件,为增强学生形成观察标本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复习相关理论的自觉性,减小对教师的依赖性,我们对实验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调整。

1.实验课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以前的理论与实验没有分开,考试时实验课成绩不计入课程总成绩,这样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针对这一情况,在课程安排上,将理论与实验部分分开教学,单独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细划评分标准,计入课程总分。

2.培养学生具备很好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以教科书内容为依据,观察标本或模型上的结构,大家共同辨认。实验教师在一旁指导,有偏差及时纠正;及时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就当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知道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的了解程度,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与思考,当然不会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验相关内容,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转变学生边看实验指导边做实验的被动局面,也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有更深入的了解。

2.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需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是,每次实验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运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将本次实验内容进行示教,要求学生着重观察方法及要点,同时就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复习。

第二阶段:把学生分成四到五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实验室中参考课堂笔记和书本观察标本,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要点,认识标本中的显示结构,经过独立思考后确实弄不明白的可以请实验指导教师给予帮助。

第三阶段:学生对要求认识的结构了如指掌后,可从中任选一个小组,要求其指出要观察的结构。用这种改进后的方法进行教学,促使每个学生仔细观察标本。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复习相关理论的自觉性都有显著提高,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小。多数学生反映,每次实验课的确收获不小,进一步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理论并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学习有了大幅度提高。

3.下次实验课时讨论本次实验报告

对于上次实验报告,教师阅完后必须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下次上课前进行讲解,有助于教师今后的实验教学,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⒋充分利用现代电教设备

实验室有了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显示屏,教学用的高分辨显微镜)后教学水平、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大大提高了。上课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将专门示教用的彩色图片上显示的内容经投影仪投射到显示屏上,演示给学生看,并加以讲解。多媒体设备增强了上课时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师生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新的实验课考核办法

为了使学生重视实验课,对实验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能够加深记忆,教师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认真考核。现行的实验考核成绩占解剖学的30%,总分30分,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10分和实验考核20分。平时成绩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预习、提问、实验操作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编写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实验考核的程序是:实验教师为每个考生选定两个需辨认的结构;在实验室中准备好标本以及模型,将需辨认的结构进行编号;严格考试制度,使学生在平时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他们必须认真观察,否则实验课成绩无法达标。按照这种考核办法进行综合评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避免出现学生轻视实验重视理论的现象,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勇于改革实验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学生学风,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既有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汉成,刘明,朱龙彪.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开放式创新实践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2):5-8.

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论文 篇3

摘要: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融为一体,编写思想创新、教材内容创新和教材形式创新的《护理解剖学》教材,切实体现《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的专业性,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

关键词:护理教育;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近年来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教育研究也日渐深入,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护理专业岗位特点,符合护理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独立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和目标要求的教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专护理求职信 篇4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给了我这份关注,同时你也希望您为我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出于我对护理事业的热情,对贵院向往的目标,以及希望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想要成为贵院的一员,用心服务社会。

我是xxx卫生学校xxx职业中专学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三年期间,我认真学习基础文化课程,努力培养专业知识技能,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老师严格教悔和个人努力下,我学会了基础解剖学、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理论课程,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校的最后一年,我完成了专业实训,能够系统的完成各项基础操作。

三年的努力学习使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并参加了考证鉴定,获得了中专毕业证,急救证,护士职业资证书等。学习之余,我严格律己,不怕辛苦。我知道自己不会是最优秀的,但我会是最努力的;我也常常去寻找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慢慢地与社会接轨,更好的融入社会。

现在我渴望能够进入贵院,服务大众。我相信贵院是我所追求的目标,白衣天使是我无悔的选择。希望我能成为该院的一员,尽心尽责,尽我所能,做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为病人分担一些痛苦,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奉献一份爱心让病人感觉人间处处有温暖,用微笑服务社会。

中专护理解剖 篇5

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做了简单的研究。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护理专业所对应的一线护理工作,也就是服务于患者,这样的工作强调的是工作中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把握住这一特点,来开展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例如,浅静脉这一教学内容中,因为它与护理的实际操作工作密切相关,我们就需要给予详细的讲解,而像淋巴管及淋巴结等内容,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

二、增加相关的临床应用性教学内容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刚刚进行护理工作时,由于在学校学习中缺少操作性锻炼,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有种惧怕的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不够扎实,对于人体的解剖层次及毗邻关系不够清楚,使得在实际护理操作中没有把握而产生这种心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这些应用性解剖的内容时就要非常注意,例如,注射、插管等操作中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以及所在层次的结构层次及毗邻关系。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了各项护理操作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才能让她们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的教学实践方法

1.在教学中加入肢体语言

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组织形态进行研究的课程,因此,使用人体标本及模型来进行教学就十分必要。老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将肢体语言融合到这门课程的授课中去。另外,在书本中有些器官组织无法在体表观察得到,这时,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就更为重要。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这些知识。

2.让学生直接触摸活体组织

有些人体器官虽然在体表是无法直接观察得到的,但是我们可以使用触摸的方式去感受它们。例如,一些体表标志,包括骨性体表标志和肌性体表标志,诸如肋缘、胸骨角、三角肌等等。通过触摸就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这些器官的位置,使学生直接地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人体解剖学具有知识点繁多且不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学生对于不同的知识还经常出现混淆的现象。因此,老师应该对这些知识点在课堂中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条理清晰地记住这些知识点。根据多名老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综合不同的教学资源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资源有图示、标本、模型等,现在,教师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使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更加直接的学习体验。当然,传统资源与新式的计算机技术各有所长,所以教师就需要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把不同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在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就是要把握住专业特点,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时更好地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病患提供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洪文,黄玉焕。类比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04)。

上一篇:庄子的翅膀下一篇:稳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