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堂英语课十篇

2024-07-09

怎样上好一堂英语课 篇1

一、课堂前 starter 要准备充分,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应具备趣味性、实效性、交际性、简洁性几个特点。为了使每堂课课前的starter或者appetizer更有效, 首先, 要求starter表演者的口语形式要多样化, 可以采用对话式、群口式或者独白式表演形式;表演的题材也要多样化, 以日常生活活动、课本内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英文读物等为题材。为了避免流于形式, 起到调动其他同学即听众的积极性并帮助同学们理解表演内容的作用, 表演者表演前要把其中的生词及习语写到黑板上, 表演完后, 要针对其内容, 提出适当的问题, 提起同学们的注意力, 提高活动的有效度。简而言之, 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课, 才有动力学好这门课。

二、课堂导入要精彩, 充分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要精彩, 像演讲的开场白一样, 要具有渲染 力。以人 教版BOOK ONEUNIT3Travel Journal为例, 本单元可以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旅游见闻以图片形式展现给学生, 并以问题“Can you guess where I have been to from the pictures?”导入;让学生了解一些最新的有关旅游的动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写一篇游记, 并能正确表达自己所做之事、所到之处以及自己的感受;学会谈论旅游, 描绘一次具体的旅行等;了解旅游所需的准备工作, 其中包括精神与物质准备;选择旅游时间、景点、路线、交通工具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 ; 掌握旅游常识, 学会解决旅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跨学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上述单元提到沿湄公河流域旅行, 可以借此让学生了解世界其它著名的河流, 列举河流名称与所在国家, 采取连线方式, 通过brainstorming形式让学生重温地理知识;把读前任务第三题“列举湄公河所流经的国家”与课文第三段湄公河流域各段地貌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讲, 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湄公河的进一步了解, 又使本节课与读前任务实现前后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把表示地貌特征的 词汇glacier, valleys, waterfall, plains, delta以图片的形式, 粘贴到湄公河流域地图中相应的位置, 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 使学生对湄公河流域的地貌特征有了更加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也让学生了解知识整合的重要性, 同时, 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英语而对地理知识也充满兴趣。

四、课文教学中渗透阅读技巧

我们往往习惯于在考试前给学生讲阅读技巧, 而很少在课文讲解中渗透阅读技巧。我们讲课文无非是段落大意,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细节题) 及解答课后问答练习题的思路, 很少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水平的问题。一节精彩的英语课中除了main idea之外, 还应涉及更深一步的问题, 比如对stubborn的理解设计题目“From where can we say Wang Wei is stubborn?”, 这个题目的设计不但可加深学生对王薇这个人物性格的理解, 同时, 也考查学生对stubborn这个生词的理解。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词义是阅读考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该文中就渗透了对atlas这个生词的理解, 如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 即atlas后面的定语从句:a book with good maps that showed details of world geography。总之,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使学生理解了阅读技巧的重要性。这使阅读技巧不再是空洞的理论, 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一节精彩的英语课, 要经过合理的整体设计, 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课堂活跃, 实现高效课堂, 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怎样上好一堂英语课 篇2

上好一堂英语课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只有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这堂课才是真正成功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觉得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要上好一堂课, 首先就要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适当的随堂练习, 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师还应该从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发展能力方面确定三维目标。设定的目标既要完善、具体, 又要分出层次、易于操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 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就像一个推销员必须对自己的商品了如指掌, 才能向客户进行推销一样, 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一节课应该教授哪些内容有足够的了解, 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

要上好一堂课, 其次要借助各种教具、各种教学手段, 有条件的最好用多媒体教学, 还要常常变化教学方法。根据中学生是未成年人、控制能力差、好动、好奇的特点, 教师要随时变化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借助实物、手势、动作、表情、图片、幻灯和多媒体来授课, 给学生以视觉、听觉、触觉上的刺激,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兴趣,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情景对话, 进行角色扮演来组织教学。这样, 教师就能为学生创造机会,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思考, 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上好一堂课,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要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既为上新课做好准备, 又能了解本节课的新单词、新句型、新短语和新语法。课后及时复习, 能加深和巩固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了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学生更能掌握重难点, 也可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吞吞吐吐, 一问三不知的现象, 为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 学生大胆开口说话也是好习惯。教学活动中的听说活动, 模仿、朗读、背诵、角色扮演等都是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有效方法, 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 学生就能配合教师的讲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怎样上好一堂课 篇3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它有知识的基础性、示范典型性,所以要注重吃透文本教材。而“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要求教师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个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以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关注相关知识体系,明确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认真钻研教材后,教师应组织处理教材也就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浓缩简化——让学生易学。所谓浓缩简化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即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便激活他们的经验,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提高学习效益。所以,针对书上的知识点,我一般会寻找1——2个较简明、较典型的实例。这些实例应尽量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讲到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期、分泌期时,让同学们联想增生期子宫内膜增厚就像播种前犁地使得土地变塇增厚;分泌期子宫内膜有许多腺体和动脉就像犁地时撒肥料让土地更肥沃,为种子生长做好准备。再如讲到前置胎盘概念时,让学生们联想打烧饼时如果烧饼贴在炉子下面靠近炭火时烧饼会糊,因为位置太可下了,而胎盘的位置太可下了就是前置胎盘。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反复地钻研教材,才能够将学科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

二、精心课堂导入

要想一上课就抓住学生,教师就应注重精彩的课堂导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导入法有:

问题导入:例如讲到孕妇的变化时,给学生设置疑问: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孕妇和非孕时期的人有什么不同呀?

案例导入:例如讲到妊娠高血压病人护理时,给学生一个妊娠高血压的案例。

多媒体视频导入:例如讲到正常分娩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三维分娩模型”视频。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丰富其感知、激发其求知欲,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知识更新讲解时,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在教学中主张民主教学及多种教学方法。

民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在于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个性张扬。

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活动形式。例如讲到异位妊娠时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法,讲流产时由于这个内容学生们通过电视网络接触较多,所以我尝试让尖子生查找资料,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上课,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医的学生都会遇到被亲戚朋友咨询的事情,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将所讲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妇產科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可以使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得到实际的运用,让他们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四、情感激励学生

通过情感评价让学生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学会自己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学习内容,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及检验理解情况,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保持适当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寓批评与表扬中,通过告诫、谅解、宽容、补偿等手段,给学生以内疚的心理体验,诱发学生悔改的动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艺术的批评,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批评的最佳境界。

五、积极反思教学

学生反思:知识是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反思而形成的,没有反思学习就会成为重复自己的机械劳动。有的题课堂上讲过,练习中也做过,但学生遇到类似题目仍不能顺利解答,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注重让学生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训练。

怎样上好一堂英语课 篇4

观看光盘《怎样上好一节英语课》的感想

定安县坡寨初级中学

王玲

我观看狄雁教授讲《上好一节英语的关键》后,让我收益匪浅,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课堂就成了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了课堂教学教改教研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目前“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英语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值得研究探讨的一个课题。从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来看,一般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放在固定、狭隘的认知主义框框中,这种封闭、单向传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长期摆脱不了“耗时较多、收效较小”的困境。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认为一堂英语课的成败,有着诸多原因,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下列几个方面的安排和落实。

一、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备课、备人、备材料。

我们平时在教学工作中都知道备课的重要性,但往往在实际操作时就会以种种理由忽略了备课,导致课前备课马马虎虎。其实,每一堂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备课、备人、备材料。

首先,要精心备好课堂上要教授的内容。

要熟知每一课中的课文、词汇、注释、练习等几个部分。还要考虑在课堂上怎样合理安排这几个部分,才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该节课中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才能培养学生交际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对我们教师来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就单词教学而言,就必须认真考虑。我认为不要过于生搬硬套。应该就生词数量和难度来决定。在备课当中精心安排这些词如何于课文内容里结合课文讲,这样做可以避免两种情况的出现:

1.老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把单词教完的教学,使学生感到乏味,思想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老师把大量的单词放在课文里讲,这样容易使课文中断太多,讲课文便成了讲单词,将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打破了课文讲解的整体性,而且一堂课时间也不够用。

所以,我们在备课中要灵活掌握,随时调整自己的备课计划。运用各种手段,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课文中生词。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课文中有过多的单词时候,可适当分开讲。比如,我在教课文时,文中生词较多,而且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这些单词,我把词汇分解到课文的每一句中,但又不是着重去分析句子的语法。通过形象的实物演示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在观摩和静听的情况下,理解这些词的意义和读音,反复朗读直至掌握为止。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较轻松地掌握每一课所学的单词。

2.我们在课前备课时,还要考虑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语法、语言点、练习在课文中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中学生对英语出现的各种时态及非谓语动词的运用掌握都比较差。要他们迅速、准确地确定句子的时态及动词的形式有时也比较困难。无论是做关于动词的填空题还是单选题,掌握好动词时态及正确形式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如对所学的几种时态运用自如,则可以迅速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大多与时态和动词有关。学好动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靠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积累语法知识,细心体会。我们在备课中可以根据英语语法的一般规律,使自己清楚知道每堂课的教学如何保持联系性和统一性;如何弄清楚哪些内容是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等等,诸如上述情况,都要精心准备,细心策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才艺和授课技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其次,课前要备学生。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学生,一般来讲学习基础较差,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英语参差不齐,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也不尽相同。这给我们教学带来许多麻烦。因此,课前必须要备学生。

1.我们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课前备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愿望和热情出发,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并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确定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照顾到不同班级上大多数的学生,而且还要照顾到班上较差学生和较优的学生。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前要掌握好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做到潜心研究,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每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学英语当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3.达到上述水平,教师还得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同学生接触和沟通,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热情等心理变化,同时又要定期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学生的意见,尤其是他们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通过辩证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总结经验。总之,课前备学生,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去,注意观察和总结,经过长期的实践方能有度有节地备好学生。

最后,课前要备材料。

我们现在有许多教师在平时备课中,往往只重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认为只要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就足够能应付课堂上的教学了。其实,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能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要善于在平时多阅读、多收集一些课外知识,以此来弥补课文中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报刊收集一些新闻资料,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描述,以此来激励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动画片、电影来锻炼学生的听的能力,弥补课堂上听力训练不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广告、说明书等英语注释来补充教参中的缺陷,充实自己对各方面知识的了解。

二、运用多种教学技巧, 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即是一个组织者也是一个导演。对于每一堂英语课,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其组织才能和导演技巧,把英语课上活上好。

1.掌握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师生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绪。学生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这样教师也就会顺利讲授新课。

2.掌握课堂上“导演技巧”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挖掘英语语言的可表演性,逐渐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身的“导演技巧”,活灵活现地把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比如,英语中sob,weep,cry;big和large,huge等词汇,没有必要用语言来描述,只需要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分别演示一下两个动作,学生便会一目了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掌握英语各种教学法的要领。根据所传授的知识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比如“情景教学法”。把语言知识点放在事先假定的各种语言环境中去讲授,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景中学语言,这样,可以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近义词”的区分及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比如,我们在讲解“现在完成时”的运用时,即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设定几个场景,来表达某一动作对现在、过去、将来的影响。

4.把强行记忆变为娱乐记忆。在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适当加入几首经典英语歌曲,或播放两、三部原版英语电影。前者可以用填空形式补充歌词,然后跟唱。后者让学生模仿片中的精彩对白,在全班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总之,我们要把“死”的语言知识导活,让学生愿意学英语,愿意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当中,并成为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5.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发音。课文讲解时,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授课的中心内容,这样,除了英语听力课之外,学生还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遇到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及复杂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可适当加入汉语,但要避免说一句英语马上翻译成汉语的做法,这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使部分学生不用心听英语而分散精力去听教师讲的汉语,不利于学生的听力,另外这种教学法等于一堂课讲了两次,一次汉语,一次英语,浪费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学习积极性高、自觉性强,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希望教师多讲英语,以便更多地接触英语;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则更多地希望教师用汉语授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动一番脑,做好幕后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握好英语授课时的难易度。确实遇到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就以反复而简单的英语解释为宜,不必用汉语。

6.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英语课上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张开嘴巴,引导他们说英语。目前,不少学生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原因是没有给学生讲英语的机会,导致学英语十余年,从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英语能力仅仅体现在笔头上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采用启发式,对话式教学,给学生有张嘴巴说英语的机会。另外,布置一定量的口头练习,如朗读或背诵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当堂发给学生一些简易读物让他们阅读;经常让学生做一些看图说话,故事接龙,每周一议等即兴的英语口语表达练习,以此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愿望和积极性。

7.培养学生写英语的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分析课文来讲解英语的读写技巧。每讲完一篇课文,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做练习,而是要及时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加以总结和举例,使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挑选典型段落,从文章的语篇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和欣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提高他们对英文文章的审美意识,增强对英文文章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模仿练习,以提高和完善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8.掌握观察学生学习动态的能力。课堂上教师是“向导”,是“导演”;学生是“上帝”,是“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不顾学生是否听懂,能否接受,只顾自己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授课,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变化,如果学生听课带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积极主动,思维异常活跃,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已认可;反之,如果学生上课时表现出不耐烦,开小差,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等情况,一般可认为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持否定态度,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套路,想方设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停下来对这些学生大吼一通,横加责备。另外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其他细枝末节,也要留心观察。比如,围绕教学内容的题外话是否运用恰当;每次的作业量是否合适;听写或默写内容是否必要等等,课后都要及时加以总结。

怎样上好一堂英语课 篇5

学情分析:

班级组成为学校选拔的基于本人意愿,想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有志于实现国内高端就业或者出国深造和就业,且高考英语成绩在90分以上的护理专业大一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好(和我校其他班级学生相比较而言),且有较强的学好英语的愿望。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进步较大。

针对以上的情况分析,我认识到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在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内容以外,通过互联网,纸质的书籍、报刊、杂志等搜集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融入课堂。有一次我在网易公开课平台上观看了哈佛大学教授兼作家迈克尔桑德尔的名为《公正》的课程,本课程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此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简单谈谈本次课的流程:

1. 向学生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通过用英语复述小故事和陈述观点,练习听说技能,了解英美国家文化,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评判性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2. 向学生展示本次课播放的视频中会出现的生词,描述事件时会用到的连接词和表述观点时常用的表达。并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和简单记录。

3. 播放第1小节视频,共2遍。

本故事讲述的是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在驾驶电车,此时发现方向盘故障,失去刹车功能,只能转弯。这个时候你发现前方车轨上有4名工人在施工,你无法向他们做出警示,而你同时也发现在侧轨上有1名工人在施工。当下你需要选择直行撞死4个人;还是侧转撞死1个人,而使那4个人幸免于难。第一遍请大家观看,了解大意;第2遍要求学生重点关注屏幕上的英文字幕,为复述做准备。

4.给学生3分钟时间准备复述本故事,然后请学生展示。5.给学生1分钟时间准备发表观点,然后请学生展示。

6.播放视频中在场学生的观点陈述以及第2个故事。本故事讲述的是假设你是一位旁观者,站在桥上,这时第1个故事里的场景发生了,你很想帮助他们,你发现在旁边有个胖子,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他会掉到车轨上,阻止电车的前进,4个工人就得救了。问大家会怎么做。同第1个视频中一样,请大家观看2遍,然后重复4,5步骤。

7.播放视频中在场学生的观点陈述以及第3个故事。本视频讲述的是假设你是急诊室的医生,需要救助病人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的故事。同第1个视频中一样,请大家观看2遍,然后重复4,5步骤。

8.最后5分钟老师对本次课进行语言点和技能点的总结。

反思

这次课总的来说较为成功。优点总结如下:

1.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很积极参与复述和讨论的练习。

2.课堂上呈现出和谐轻松的氛围。学生自由举手发言,也对其他同学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客观评价。

3.故事设置巧妙,学生在练习听说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评判性思考能力。

4.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形式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同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常用的关联词和表达观点的常用表达。比起老师的直接讲授而言,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掌握情况明显更好。

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为学生人数较多,进行展示的学生有限,老师的监控力度不够。

2.进行讨论和复述准备时,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尽管有老师在课堂上提供帮助,而学生也可以向同桌寻求帮助,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没能充分掌握课堂内容和充分练习英语听说能力。

3. 尽管大部分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其中一部分听说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的积极性还有所欠缺。

4. 老师提供的复述和陈述观点的词汇和表达还较为局限。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给学生下达任务,在课前观看此视频,减少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的遍数,以此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和展示的时间。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以竞赛方式进行学习和练习。根据学情,使得基础差中优的学生均匀分到各组,并且组内可以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3.老师尽量多给予差等生关注和帮助,也以对竞赛制度上做出一定要求的方式,实现组内互助,差生得到更多来自其他组员的帮助和关心。

4. 将本节课复述和陈述观点的基本词汇和表达列成表,同时补充相关联的词汇和表达,在课前通过qq群共享,发邮件或者打印成纸质的方式发给学生,提前预习。

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兴趣的方法,是增强英语学习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英语听说课,老师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找出他们的兴趣所在,或者引导他们对老师所讲授知识感兴趣。

参考文献

[1]邹星.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讨论式教学模式探索.大家,2010年第24期.

[2]闫云霞.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英语教师,2015年第19期.

[3]吴宪,墙晓容.论大学英语的讨论式教学.考试周刊,2013年第39期.

听《怎样上好一节英语课》有感 篇6

一、改变对教参、教辅的态度

一直以来, 教参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是很轻的, 开学时要写《教学计划》中的教材分析, 我会把教参拿出来抄一抄;单元备课时要写教学目标, 打开教参抄一抄;分辨不清是不是四会内容时拿出来对一对;《补充习题》中的听力部分录音放不起来时, 快速翻开读一读……现在细想起来, 我把教参当什么了?对照沈老师的学习需求分析, 这一块自己是不及格的。

用心备好教材, 光看教材内容你看不到具体内容且你看不到每个单元的重难点, 单元的重难点分析都在教参上。回顾以往, 总觉得自己是拿到教材就埋头在自己的备课本上哗哗直写, 甚至有的教师就这样捧着教本直接走上讲台, 也不分三会四会内容了, 一齐上。从来没有想过安静地坐下来, 耐心地阅读身边的教参等教辅材料。钻研教材应该连同教参一块钻研, 不应孤立开来。

二、改变对过程设计的侧重点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模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内化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积累并不断摸索。曾经的我将教学过程会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针对每一小块绞尽脑汁地思考、寻找一些自认为“绝”的教学方法, 并在授课之后感觉相当好, 甚至有点崇拜自己。这就是沈老师所说的缺乏逻辑性。针对某个单词、针对某个游戏、针对某个句子运用了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方法或课件。现在的课堂上我会注意衔接、注意整体感受, 至少自己觉得自己的课是一个整体, 不是零碎拼凑的, 更不能有突兀的环节。今后的课堂中, 我也不会刻意地追求亮点, 哪怕这节课平淡无奇, 也要注意把握整体, 环节与环节之间有连接, 更要注意环节的合理。

三、改变多媒体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地位

多媒体的优势大家都知道, 形象、生动、直观、图文并茂等等, 能够替代传统板书、传统教具, 方便又快捷。因此, 很多教师在备课之前先到处寻找课件, 有了课件, 心, 才能静下来好好备课, 仿佛吃了定心丸。那么, 脱离了多媒体, 我们的课堂用什么支撑呢?没有了多媒体, 为什么作为教师的我们会感到空落落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注意权衡多媒体在我们课堂实施过程的地位, 让它尽量做到一种点缀, 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例如, 牛津小学英语4 B Unit 8 Open Day一课中, 孩子们要学会使用There be句型, 并且要能够区分什么时候用There is...什么时候用There are...在课堂实施过程中, 我借助于幻灯片进行了充分地总结, 用上了箭头、着重号, 但学生还是没将单复数明显地区分开来。于是, 我在第二课时中, 在黑板上给出了几道题:

让学生们充分地读题, 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全班参与到核对的过程中。首先, 学生们进行口头填空, 其次, 在核对完答案后请所有的学生用笔进行填空, 但正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由此可见, 口头表达之后运用笔头练习有巩固、加深印象的作用。随后, 我又将黑板上的4道练习题进行了改编:

给出4道题之后, 我并没有做任何提示, 直接让学生去进行填空, 结果错误率相当高, 孩子们毫无头绪。于是, 我介入到解题过程中去, 有意地在be动词上画圈, 这时大多数孩子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填入答案, 跃跃欲试。但站在教师的角度上, 绝不是仅仅想要正确答案这么简单, 让全班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讨论后写上答案, 并请部分孩子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这时候出示一张归纳总结的幻灯片, 学生终于能感知到“箭头”、“着重号”的意义了。

学生们从简单地填写be动词到根据be动词填写单复数, 练习的式样变了, 角度变了, 难度也变了, 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了, 看待题目的高度不一样了。由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明显地感知得到, 多媒体应该是一种辅助手段。

四、改变听课的目的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未尽然, 这两天我一直在念叨着这几句话, 平时没有人将这几句话诠释得这么好, 沈老师的讲解是建立在理论与实例之中的, 课例多于理论, 才让我有这么深的体会。以往的听课, 只注重找别人的闪光点, 然后将别人的闪光点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中, 也没想过这么多, 也从未好好地将自己与别人上的同一节课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分析、对比过, 在听课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 从未用过不同颜色的笔做过记录。所以往往听课后的评课只能泛泛而谈或只能就其一两点发表观点。听到好的转折语言、碰到好的课程设计这些自然而然成为自己的收获, 但课后我们也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所听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或自己与上课者处理的不同之处, 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第一堂课 篇7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上好初中美术的第一课至关重要。目前,我们使用的赣版美术教材安排的第一课是《中国古代绘画欣赏》,从山水画、人物画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教材的安排意图很好,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所以教师一定要上好第一堂美术课,使它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好的开始”。

一、端正态度,树立威信

美术课的课堂纪律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有些学生认为美术课是副课,不太尊重美术教师,所以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树立威信,才能为正常、有序地开展美术教学奠定基础。当然,教师的威信不是简单地板着脸,让学生怕你,而是要让学生从心底尊敬你。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关键。平淡无奇的开头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教學《中国古代绘画欣赏》时,笔者以故事来导入:

有这样一只“丑小鸭”,他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教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都没成功,他的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

后来,这几只“丑小鸭”却分别成为了“白天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伟大的雕塑家罗丹……

这个故事让学生陷入深思,同时也指明了美术课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三、掌握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美术知识,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欣赏中国画重在理解意境,学生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课堂上根本体会不到作品的意境。在教学中,笔者会配合每幅画的历史背景,甚至是画外故事,让学生领悟每幅画的艺术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形式生动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感官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是一门视觉的艺术,教师应提供大量风格迥异的欣赏作品,但许多作品经过多次翻印后,色彩偏差严重,根本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所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有益补充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实践证明,只有欣赏了大量的作品,再经过教师的示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的心灵迸发出热爱艺术的火花。

五、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目的的实现过程。互动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当一回“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轻松实现了教学目标。

六、重视课后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小结,或者让学生自己总结,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既使学生重新回顾了所学知识,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又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上好初中美术的第一课只是上好每一堂美术课中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愿意接触美术、了解美术、学习美术,教师必须上好第一堂美术课。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将慢慢摸索,努力找到更多上好每一堂美术课的方法。

怎样上好一堂课教学总结 篇8

一节好课是将简单发挥到极致的课。

一节好课是将教师的个性与自身特点尽情展示的课。一节好课是平实中闪烁着亮点的课。

一节好课是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发展变化的课。一节好课是动静相宜,静中生慧的课。

一节好课将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目标高度整和的课。一堂好课,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应是听得专心,思考得认真,活动得积极。教师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讲课时看见有学生恹恹欲睡或呼呼大睡了。那么,要怎样让课堂活跃起来,上好一堂课呢?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备课重在深度

1、教参是指南。

有些老师备课不喜欢看教学参考书,而是翻看其他的各种资料,我很不赞成,因为这样做难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编者的真正意图。前段时间某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讲课比赛。其中有5位老师同上一节课:确定起跑线。这是教研室特意安排的,这种几个人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叫做同课异构。“确定起跑线”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该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参上写得很清楚是让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不仅可以通过计算“全长”之差,也可计算“周长”之差得到各跑道起跑线应该相差的距离,两条相邻跑道的差实际是2.5π。但是有的老师并没有认真钻研教参,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计算各个跑道的长,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收获非常小。因为整节课就在枯燥的计算中过去的,没有把握好重点。作为中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教参作为教学的必备教学资料,最好在备课前,把教参关于那节的内容通读一遍,再来开始设计教案。我们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争论的教学问题,最后以什么为准?只有教参才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2、教材是例子。

我们的教学除开体育课,都有教材。那么怎样使用教材呢?我认为是尊重教材但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呈现知识的方式就只有一种,而我们的学生实际又可不相同。我们应该灵活地处理。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有一个9+几的内容。教材是这样呈现的:小学生开运动会。运来一些饮料分给运动员,问还有多少盒?箱子里装9盒,旁边有4盒。情境图上呈现了三种算法:把一盒放进去,就是十盒,还有三盒,10+3=13盒,其实这就是凑十法。点数法,一个一个地数。还有接着数数法。从9往后数,10、11、12、13.那么我们怎样来应用教材呢?就是要记住教材只是呈现知识的例子,而不是真理。而我们有的老师再讲到这节内容时,问学生9+4=13是怎么想时,学生就想到了凑十法,非常简单。但是老师为了按照教材来讲,他反复地问学生,还可以怎么算。启发来启发去,学生终于知道了点数法和接着数数法。我们来反思一下,这样的教学有作用吗?我们提出计算多样化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有学生这样算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错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较低层次的方法,我们何必要纠缠不清呢。因为学习数学就是要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的,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凑十法的简便,从而逐渐认可并学会使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千万不要受教材的限制,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名师是榜样。

名师是富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我们应该多向名师学习。那么,怎么样向这些名师学习呢?我给大家提供两种方法。第一是:网上搜索名师课堂实录。因为实录把师生的交流非常完整地写出来了,我们在看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老师是怎样处理各个教学问题的。比如你想上作文课,你在百度搜索上输出贾志敏作文教学实录,就会有很多课例可让大家看。如果你不知道特级教师的名字,你也可以直接输入特级教师作文教学实录。比如数学课上《因数和倍数》,你就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特级教师讲因数和倍数的课堂实录,相关信息任你选择。第二是观看课堂视频。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你们可以在新浪UC的空中课堂中参加听课,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八点都有特级教师讲课。你们还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我们要明确一个学习目标,学名师是为了学习他们的评价语言,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方法。但是现在有些老师喜欢抄名师的教案,这是非常不好的。打个比方:大家出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是别人带坐车去,那么过了一些日子后,你还能够找到原址吗?而如果是你自己通过问路或者按照地图去找的,一定印象非常深刻,难以忘记。对于抄写别人的教案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的教学设计,一定不能成就一节好课。所以说名师教学是榜样,但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复制品。

二、讲课贵在灵活

怎样把我们好的教学预案用好,还需要我们老师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应变能力

1、变化语调

我们面对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抑扬顿挫的语调才能吸引他们。丰富生动的语音语调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苦练。

2、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有师问生答,师讲生问,生讲师评,生问生答等方式。生问生答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觉得很新鲜,而且学生在讲的时候容易暴露他们的错误,我们就可以真好利用错误资源来讲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师问生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关于发言的方式。我们老师一般都是点举手的同学来发言。但从我多年的实践来看,单纯的用举手发言的形式,势必会让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部分学生产生学习的惰性,认为自己不举手,老师就不会让他发言,他们很难专心投入学习。如何进行改进呢?我认为可以采取点名和举手相结合的发言形式。如果想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就用座位点名和随机点名、开火车发言方法,这样既能给每个同学均等的发言机会,又能够促使每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个点名的将会是谁。如果教师想了解学生还有什么疑惑?可以采取举手发言的形式,举手提问题,使问题能够更集中。

3、有效启发

我们现在采取的教学一般都是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既然要启发教师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学校每年进新老师,让他们面试时,都要让他们上一节课。大凡给我们留下较好印象的都是会提问的老师,而一些不会启发或者乱用启发教学的老师总是让课堂显得尴尬和无奈。

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一位老师上《司马光砸缸》这节课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司马光怎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老师为了让学生说司马光很聪明,司马光临危不惧。可是学生怎么答呢?一位学生说:他可能是从书上看到了这种方法。这一说不打紧,整个方向全偏了,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认为是他爸爸妈妈告诉他的,那个时候书上肯定没有写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搅合,这课可怎么收场?这不怪学生,他们又不是老师肚子的蛔虫,怎么知道老师想让他们说什么?要怪就怪老师自己的的问题没有设计好。如果这样问:司马光救人后,赶过来的大人们会怎样夸奖他呢?这时学生肯定就会说:司马光你好聪明哪,你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不简单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的。

如:讲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中的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时,常规教学是这样的:这里以静写动,也有以动写静,从呼应题目“望”字可知,作者应该是站在高处的。但我却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一反常态地说:“作者除了站在高处,从视觉角度,他也应该站在行进的船上。因为不站在船上,李白又怎能感觉到两岸的青山在动呢?”;

又如:我在讲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时,打破常规思维,抓住了主人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表现其悲剧色彩,即孔乙己由自命清高的穿长衫到最终不得不穿破棉袄,表现其精神追求的悲剧;孔乙己由向往坐着喝酒到最后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表现其物质追求的悲剧;孔乙己由欠钱到最终永远欠钱,表现其人格追求的悲剧。通过三条明晰的悲剧线索,将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致毁灭的悲剧形象,向全体学生展示;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认天空一词。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的上面是什么?学生说:天花板。老师急了,忙问:天花板的上面是什么?学生怯怯地答:二楼。老师快要窒息了又问:我说的是我们站在外面,上面是什么?接着学生回答时,老师无语。你们猜这位可爱的学生说什么?他说,上面是白云。怎么办?教师这样启发,就是不能把学生导到那儿去。其实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了老师对启发式的误解,认为什么知识需要去启发。你认识天空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然后让学生说天空上有什么,不就完了吗?何必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4、教师的语言

课堂上,学生听得专心,是课堂“活”的标志之一。学生听得是否专心,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诱惑力。英国教育家吉尔伯特.海特认为,如果一个人善于运用语言,即使他是个二流的学者,也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否则,即使他很有才华和灵气,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的语言,可能会成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兴奋剂”,也可能成为学生恹恹欲睡或呼呼大睡的“催眠曲”。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剂”而不是“催眠曲”呢?应具备以下特点:

丰富性:尽量使学生有所收获或启迪; 简洁性:语言精炼,不讲废话;

条理性:逻辑性强,不颠三倒四,条目清晰,不混沌不清; 形象性:语言多变化,绘声绘色,吸引注意力;

趣味性:吉尔伯特?海特指出:“幽默有各种功能,最明显的功能是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 要使语言有意趣,就必须注意语言的幽默感。此外,还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富有感情,注意跟学生进行情感沟通。(1)常开故事会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用自己班学生作为故事的主角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长城》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讲授了有关长城的故事如:定城砖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学生听完了,开始对学习这篇课文充满了欲望。这也为上好这节课做好了准备。整节课气氛活跃,学习目标轻松完成。(2)善于打比方

老师在讲授新知识时,用打比方的办法可以把生涩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化难为易。如学《退位减法》时,像“100-37=”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觉得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我是这样叙述的: 今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家人,这家人十分有趣,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减7不够,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可是他非常乐于助人,于是向“百爷爷”借,“百爷爷”把仅有的1百元钱借给了“十叔叔”,“十叔叔”把它换成10个十,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0小个”,“0小个”欢天喜地,马上用借来的10减7……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懂了。(3)巧纠小错误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有普遍性,错得地方都差不多,而且时常反复。怎么样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们可以用“夸大其辞”、“小题大做”的办法来纠正小错误。如在练习长度单位时,我出了一题:“妈妈的身高为1.65()”。一位学生抢答:“厘米!”这是同学们平常爱犯的错误。我故意瞪圆眼睛,“怒”道:“妈妈在你眼里竟如此渺小,我都为你的妈妈生气了!”那位马虎的同学脸唰得红了。那天做作业时,带错单位的现象几乎没有。(4)妙语化尴尬

在课堂上,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件,老师要善于用玩笑话来调节气氛,有时还能起到化尴尬为精彩,化意外为微笑的效果。记得读大学时,有一次,我们全系在阶梯教室听一位年老教授的学术讲座。当系主任引领他走向讲台时,可能因通道路滑,老教授不小心跌了一跤,顿时引起全场哄堂大笑,弄得系主任和老师都尴尬不堪。但是那位教授却若无其事,不慌不忙地爬起来,拍拍灰尘整理衣服,在一阵喧哗之后,接着便坦然说道:“人生就是这样,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样,你才会更坚强,更成熟。”顿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老教授这一段现身说法的开场白,比长大段说教要深刻得多,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也发挥了他精辟的演讲精神,当然会博得台下学子的叫好。

再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魅力吧。

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召开记者招待会,当一个外国记者挑衅地问新中国有多少个厕所时,周总理答道:“2个。” 在记者惊异的目光中,总理继续说道:“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嘛!”顿时笑声四起,紧张的局面轻松下来。外国记者紧追不放,又问道:“新中国有多少钱? ”周总理笑着答道:“十八元八角八分。”该记者又一愣。接着,周总理补充道:“我们新中国现在发行了面值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人民币,加起来一共是十八元八角八分。”说完,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外国记者也知趣地停止了发问。

本来,外国记者实际是问全国实际男厕所数和女厕所数的总和,以及新中国的国民收入。前者是不可能回答得准确的,后者是国家秘密,当然不能随便透露出来。而周总理不愧是著名的外交家,巧换概念,四两拨千斤,化解了外国记者的刁难。

有一次,我们在听示范课时,那天天比较热,一位女教师穿得较薄,一走进教室一位调皮的学生就说:“老师你好性感 哟!”该老师灵机一动便说:“同学我不性感,我姓赵,以后你就叫我赵老师好了!”一下子就化解了尴尬的局面。(5)追求语言幽默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幽默。教学幽默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多一份轻松,平添几分愉悦,同时也是联系师生感情的纽带,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幽默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用图画、音乐和表演去表现。如在餐厅点了一杯啤酒,却赫然发现啤酒中有一只苍蝇;英国人会以绅士的态度吩咐待者:“换一杯啤酒来!”;法国人会将杯中物倾倒一空;西班牙人不去喝它,只是留下钞票,不声不响地离开餐厅;日本人令待者去叫餐厅经理来训斥一番:“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沙特阿拉伯人则会把待者叫来,把啤酒递给他,然后说:“我请你喝……”;美国人则会向招待者说:“以后请将啤酒和苍蝇分别置放,由喜欢苍蝇的,客人自行将苍蝇放进啤酒里,你觉得怎么样?” 美国人的这种态度就叫幽默。

如:有一次,特级教师钱梦龙应邀到南通上示范课。快上课了,学生和观课的老师都静心地等待着,课堂气氛显得过于严肃、紧张。这时,钱老师从容地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出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不好!”学生们高兴地回答:“好" ”钱老师说:“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认识的人。”课堂上静得出奇。一会儿,一位女学生举手,她站起来,信心十足地回答“:钱梦龙。”顿时,全场欢笑起来,课前的紧张气氛被扫除得一干二净。钱老师的幽默语言使严肃、拘谨的课堂气氛得到了调节。

又如:一位老师发现,已经打了上课铃,,但有位学生未到,(这天正好是学习《春》)就站在教室门口等了一会儿, 同学来了。老师用手摸着他的头暗示上位, 并对着大家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同学的脚步近了, 人齐起来, 书翻开来, 我的心情好起来……”同学们笑起来了, 气氛轻松, 迟到的同学也不感到紧张,不仅达到了教育学生的问题,巧妙的化用也起示范、为下面的学习做好情绪铺垫铺垫的。

再如,初二的语文课上,老师发现一个女同学在写一张纸条子,收来一看,原来是写给一位男同学的。看着上面稚气的话,老师忍不住笑了。这一笑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几个调皮的男生大声喊:“老师,念出来!”写条子的女孩低埋着头,满脸涨得通红。全班同学好奇地期待着,老师说;“你们真的想知道?”学生一致点头。“其实是两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老师打开纸条大声念道:“听毛主席的话,做一个好学生!”班里轰的一片笑声!那位女同学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课后,她塞给老师一张纸条,很快跑开了。条子上写道:“您是我见到过的最聪明的最美丽的老师,我向您保证,以后会认真学习。”老师如果如实的念出纸条上的话,甚至再加上几句来严厉刻薄的批评,显然会使这位同学十分难堪,同时她也一定会对老师非常记恨。这样,在以后的课上这位同学也不会听课,形成抵触心理,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 《都是驴子惹的祸》

有一老农赶着毛驴进城,驴闯红灯,罚了10元。

老农怒喝驴子:“你以为你是军车啊!红灯也敢闯?”

没走几步,驴又碰翻一水果摊,赔了20元。

老农更气:“你以为你是工商城管么?想掀谁的摊儿就掀啊?”

老农牵驴回家,路过一片青草地,驴啃青草,又被罚了30元。

老农气极了,骂道:“你以为你是检查团下乡么?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老农骂完牵驴去河边喝水,可驴子却发起倔脾气,扬颈不饮。

老农火了:“你以为你是大款啊,没小姐陪就不喝?”

驴子掉头就跑,岸边晒一张渔网,驴上而破之,渔翁索赔500元。

老农热泪盈眶道:“你以为这是中国电信么?上网要花这么多钱?”

驴子转身踢了老农一脚,老农忍痛骂道:“你以为你是网管么?想踢谁就踢谁?……

比如,在讲双关辞格时,如果只是一味解释概念,学生大概没有耐心听,这时如果能恰当地举例说明是最好的了。于是,老师就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逸闻:宋朝有一个书生,觉得自己比欧阳修强百倍。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会会欧阳修。他一出门,就诗兴大发,随口赋诗一首:“门前一棵树,两支大丫杈。”吟到此处再也吟不下去,这时走过一个人来接着吟道:“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为花”。书生一看,甚为崇拜,决定与此人一道去拜访欧阳修,一同和欧阳修比个高下。于是两人同坐一条船,书生又吟到:“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无奈吟到此处又吟不下去了,欧阳修接着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就这样,欧阳修利用“修”和“羞”两个同音字,巧妙地教训了不学无术又喜欢卖弄的酸书生。这则逸闻既让学生懂得了“双关”的含义,又让学生体会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妙处。

片断一:幽默就像“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女同学抢先,男生热情不高,于是我说:“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班男生礼为先!”说的女生热情更高,说的男生面露愧色,也活跃起来了。课堂提问,当女生回答很棒时我用“气质美若兰,才华阜比仙”来赞美她,当男生回答精彩时,我用“试问才子何处寻?X年X班有XX”来激励他,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了自信。

片断二:幽默能淡化课堂的“矛盾”。在课堂上,出现个别走神儿的现象也属正常。当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时,我从不直接点名批评学生,而是用幽默的语言收回他“飞”了的心。如:看到教室外有声响,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向外看,我会“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温馨提示精彩课堂不相忘!”。发现有同学上课走神儿,我在做短暂的停顿后用目光与对方交流“我静静地看着你,傻傻地看着你,看着你悄悄回心转意”,或者用歌词“对面的女孩(男孩)看过来,看过来”,这样,化矛盾为神奇,让学生的心与我的教学靠拢。

5、激励评价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避免两种现象:第一,评价就是表扬。很多老师的评价语言单一,用“太好了”、“真了不起”评价学生,或者对同学们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于是同学们就一起拍着整齐的“啪啪,啪啪啪.”的掌声。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这种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口头惯用语言在低年级学生还能够起一些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第二,对学生的错误不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了激励学生,教师不敢轻易说学生错了。学生错误回答,教师只是含糊其辞地让学生坐了下来,没有通过让学生自主探讨或者教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答案。还有老师简单地说一句“好”,就让学生坐下来。回答到底正确与否,有些学生到下课时仍不清楚。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导向性。教师的评价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学生由于提前预习了,题做得非常正确,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师知道你一定回家预习了,对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以后要继续坚持。”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肯定。再例如:“这个小组长真不错,已经把小组的工分好了。”这是对合作学习的方法的介绍。用这些贴切的激励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还有的比如学生上课纪律不够好,如果你说:你看刘芳坐得多好啊,我喜欢她。马上其他同学就会坐好了。尤其在低年级,评价中树立榜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

三、课堂中关爱学生

1、爱的平等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把精力放在成绩好的同学身上,特别是公开课,为了追求良好的效果,忽视了对后进生、调皮鬼、不举手学生的关心。其实,每个学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老师的关心和呵护是心灵中宝贵的阳光。不仅如此,后进生、调皮鬼更需要给予他们关爱。当他们被老师关爱后就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2、爱的巧妙

爱是无声的语言,尤其是课堂上,我们老师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觉力。只要我们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修饰和强化,我们就能让这些巧妙的“爱”发挥它们的作用。

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篇9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围绕“Life goals”展开,通过复习一些已知的职业名词来学习一些新的职业名词,并使学生学会使用be going to句型谈论长大以后打算做什么工作以及打算怎样实现目标。通过对人生理想的讨论,使青少年学生不仅对未来有美好憧憬,而且要从现在做起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本课重点词汇: computer programmer, basketball player, pilot, engineer, actor等。

(2) 掌握本课重要句型: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m going to be an engineer.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study hard.

(3) 语法:用be going to表示一般将来时。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英语谈论将来计划,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谈论他们将来打算做什么以及准备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情感以及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本节课的职业名词及重点句型。

难点: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后面接动词原形的用法。

四、 教法分析

结合教材及学情、遵循教学原则和认知规律,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听说法,讨论法,结合郑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时事,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在活动中导入目标语言,通过交流及操练,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五、 教学步骤

Step 1: Lead?in

1. Let students enjoy a video clip.

2.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① What??s the video mainly about?

② What future jobs are mentioned in the video?

(设计说明:通过观看一段谈论未来职业的有趣的动画视频导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通过对该视频的讨论,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职业名词,并使学生初步感知be going to结构。)

Step 2: Present the new words

computer programmer, basketball player, pilot, engineer, actor

1. 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jobs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2. Let 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and then try to memorize them.

(设计说明:通过PPT展示一些做家务的图片,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新的职业名词,通过教师领读以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以强化记忆。)

Step 3: Use some cards to check the new words

(设计说明:课前准备一些职业生词卡片,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生词读拼情况。)

Step 4: Make a career noun card in one minute

Situation: I have a foreign friend named Jim. He wants to find a job in Zhengzhou but he doesn??t know what jobs there are in Zhengzhou. So he asks me for a career noun card but I have no time to make it. Would you like to make it for him?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each group makes a career name card.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制作职业名词卡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写的方面检测了学生对职业名词的掌握情况。)

Step 5:讲故事引入语法结构“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Story: My friend Jim is a good driver but he has a nickname “Mr. Going to do” Do you know why? Because he always says, “I??m going to do it.”, but he never does it.

Show students some dirty things in the room “Mr. Going to do”. Let them have a guess what he will say.

(设计说明:首先通过讲述“Mr. Going to do”的故事引入语法结构“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再通过PPT展示一些“Mr. Going to do”脏乱的物品图片,让学生猜测他会怎么回答,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句型I??m going to do ... 来表达将来的打算。)

Step 6: Pairwork

nlc202309021645

1. 以PPT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女儿的理想职业以及她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如何做的。

2. 师问生答: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 I??m going to be ...

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S: I??m going to ...

3. 生生互动谈论他们梦想中的职业。

(设计说明:首先通过PPT展示我女儿的理想职业,既引入语言结构be going to be ..., 又激发学生谈论自己未来职业的兴趣。其次通过师生互动示范练习目标语言。最后通过生生互动操练目标语言。)

Step 7: Listening and oral practice

1. Listen to 2a and 2b.

2. Let students show their answers in a short dialogue.

(设计说明:通过2a,2b的听力及对话练习,从听说方面进一步巩固练习目标语言。)

Step 8: Make a poster

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try to make a poster for creating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in Zhengzhou. Then write down what they are going to do for it.

(设计说明:当时郑州正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积极准备,根据这一时事,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动手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制作一张海报,宣传“我”能为郑州争优创先做什么。该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从听、说和写多方面锻炼了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Step 9: Moral education

Enjoy the poem “dream” of Langston Hughes.

(设计说明: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和学生一起分享“梦想”这首诗,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从而升华了本课主题。)

Step 10: Homework

以“My dream job”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清楚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要付出哪些努力。

(设计说明:通过写短文,使学生从写作方面再次巩固并强化本课所要掌握的目标语言。)

幼儿园教师怎样上好一堂公开课 篇10

公开课是每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是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各种晋升少不了的重要环节。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反映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上好公开课,是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幼儿园公开课呢?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

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

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则喜欢这种刺激性的教法。

3、注重个别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备课时,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五)备突发事件

在课堂中,时常会遇到突发事件,阻碍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比如,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能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使公开课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备听众

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教学功底,甚至晋升。幼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和评价,把他们也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1、多媒体教学——有些听课者就往往不熟悉所听的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较难跟上师生的思路,也就难以对这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幼儿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2、外向型活动——游戏、辩论、表演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动,能增加听众的参与机会,使他们也了解幼儿的动态,跟着幼儿欢笑、迷惑、或恍然大悟,营造一种非常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听众也感到心怡神悦。

(七)备教法

1、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幼儿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而启发式的教学,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孩子的口中得出,而不是老师自己在说。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避免了“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幼儿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老师说:“好是女子旁,海是三点水旁,拍是提手旁,对不对呀?”自己全说出来了。

2、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利用表象、节奏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活动推向高潮。

3、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我们教学中分目标的确定、维度的把握(言语的听说读写)、梯度的把握(分解难度、小步骤阶梯化)、重点的把握(所有课程设置的步骤要按每节课重难点的把握)、量的把握(一节课5次刺激量)。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幼儿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与上面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4、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好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长处和短处,选择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职能、应用范围和自身实际,切忌削足适履,弄巧成拙。

5、玩教具的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抽象的,或者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以保证公开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也会对公开课留下美好印象的!

①要创新——幼儿天生爱玩,在公开课中,让幼儿通过“玩”教具,能很好的吸引住幼儿,也乐于操作玩教具,使整节课井然有序地进行。不过,幼儿教师要注意玩出新花样,让听众耳目一新,给自己的公开课加分。

②规格、颜色适宜——教具要精致、大方、美观,不小于2cm,图片要孩子越小图越大一些,有的老师画的图很可怕,就适得其反。

③合理利用——在恰当的时间运用适宜的玩教具,不仅能吸引住幼儿,还可以让公开课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老师上了三分之二的课,教具才出来,孩子早就坐不住了,严重影响了公开课的效果。

二、公开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言行举止——普通话标准、咬字清晰、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身资优美的教师,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给自己的教学课加分。因此,幼儿教师要在每一个环节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用眼神、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不要过分表现,以免让听课者看着紧张,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的镜面示范——对于幼儿,区分左右手还是有定难度的,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做镜面示范,比如“敬礼、刷牙”等动作教师要用左手,而基本动作顺序,教师则要从右面开始,不要太随便,因为我们要做好幼小衔接,顺应学校的教育,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等动作。

3、配班老师——配班老师协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配班老师也要熟悉教案,熟悉玩教具的用法与操作。在上公开课时,配班老师要注意巡视每一位幼儿的状态,帮助组织幼儿活动,维持活动秩序,并帮助主班递送教具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这些不是说明一位主课教师要完全依赖配班教师,主班教师要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自己把课上完。

4、指导语——指导语规范要体现在每一环节当中,思路清晰、明确的指导语,能让幼儿愉快的接受,避免说话太快、指导语啰嗦,造成环节不紧凑。有的教师上课习惯用“这儿、那儿、啊、呀、好了宝贝”等等,在公开课里要尽量避免,可以用一些空间词,如“左右、前后、上下”等来代替,尤其是指导幼儿指读、拿笔、用剪刀、折纸等操作性环节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双语教学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个环节要渗透、利用英语,比如:“好了、过来、回去、起立、坐下” 等等日常用语,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5、板书——即排版和书写得很漂亮。板书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一定要经常练习。要在白板上书写,一定要做到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写字就是很难看,或没有把握写好,在制作卡片、字卡之前,可以通过打印的来进行,以保证在课堂上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你备课之外出现的情况,比如:意料之外孩子说的字、词,老师就要马上在黑板上写出来,不能置之不理。

6、课堂常规——课堂中不要反复强调常规,用限制性语言过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浪费时间。教师在公开课中的一切语言都要紧凑、严谨,还有课堂应变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的脑子要灵活、机动。也是体现我们平时教学常规训练成果的一部分。

7、游戏——游戏环节,一定要作为巩固知识点的一个环节,不要随便什么都是游戏,而且游戏是充满神秘感的。比如:百宝箱、神秘盒子、走迷宫等等。也是树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的一个方面,老师什么都会!

8、站位/蹲位——课堂中的站位,作为主班教师要考虑到你所讲、所做的是否在孩子视线范围内。

9、幼儿状态——幼儿状态直接决定你这节课的好坏,抽孩子回答问题,孩子声音小,老师要鼓励孩子声音响亮,并且要知道回答问题不是检测孩子学的好坏,而是带动孩子,互动全班的一个过程。

三、影响公开课效果的心理因素

1、状态欠佳——公开课面对众人,教师担心自己上不好,受到听课者的纰漏,或同事们的指点指点,很容易出现心理因素不稳定、难以进入状态的状况,导致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相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呢!

2、好胜心强——上课教师都唯恐“出丑”而不及,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己吓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应该正视这一事实。相反,教师非但不必担心“出丑”,而且要敢于“献丑”,向评课者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学效果。

3、功利心态——公开课作为一把标尺,被赋予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意义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一心获奖,或是寄此厚望,必将方不开手脚,不能轻装上阵。这也是导致教师上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教师应当注重事物的过程,而非结果。以“我本平常,平常视之”勉励自己。摈除这些额外的思想负担,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那么,上好课、获奖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编后语:

上一篇: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下一篇:脱硫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