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林果产业七篇

2024-05-15

特色林果产业 篇1

关键词:学校文化,企业文化,文化融合

林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调整农村种植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意义重大。当前, 林业已进入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同发展的崭新阶段。发展林果产业既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 又是增收致富、惠及民生的朝阳产业, 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同步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1 经济林建设成效

近年来, 甘州区林业局按照“建基地、树品牌、抓龙头、拓市场”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思路和“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积极推广林果新品、新技术, 引导全区经济林示范大户和种植户大力调整林果产业结构, 培育特色优势林果业, 林果产业逐步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至目前, 全区共发展设施葡萄1700多棚, 优质梨0.06万hm2, 建成科技示范点23个, 建成优质红枣基地0.13万hm2, 沙棘基地333.3hm2, 枸杞100hm2。全区经济林面积达hm20.36万hm2, 林果业产值达2.27亿元, 农民林果收入达人均694元。

1.1 调整思路, 明确林业产业建设重点

甘州区地处北纬38°~39°之间, 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土、光、热资源丰富, 是发展葡萄、梨、红枣等果树的最佳适宜栽培区, 也是国家和省上确定的优质梨栽培示范县之一。为此, 甘州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林果产业发展思路大做文章, 重点引进推广设施葡萄、红枣、梨、枸杞等经济林名优新品种, 形成了以葡萄、红枣等为主的林果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积极指导乡镇农户发展设施葡萄, 全区设施葡萄发展到1700多座;二是优先发展优质梨产业。按照《甘肃省66.7万hm2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在全区指导完成新建和提质增效0.06万hm2;是稳步发展红枣产业。以沙井、明永、乌江、甘浚等乡镇和西片机关单位农林场为重点, 建成优质红枣基地0.13万hm2;四是加快发展沙棘产业。结合退耕还林工程, 在润星生物公司和沿山区的安阳、花寨巩固发展沙棘基地333.3hm2, 不断拓展经济林产业发展新途径;五是以九龙江林场等为主, 发展枸杞100hm2。

1.2 科技支撑, 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多年来, 林业局把科技服务培训与新技术推广应用作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一是加强林业高新实用技术的培训。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充分利用科普之冬、科普之春的有力时机, 围绕设施葡萄栽培、红梨栽培、红枣栽培为重点, 通过举办培训班、赴外考察学习、现场指导、进村入户讲解、印发培训教材、发放培训资料等形式, 对农民科技指导员、大棚种植户及各乡镇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培训, 为林业生产提供了智力保障。采取电话、QQ、微信等方式对农户进行咨询。将经济林栽培知识编写成三字经、谚语、歌诀等资料, 通过移动平台、农户直接电话咨询等传播方式, 发送到农户。据统计, 近年来, 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5场次以上, 参训人员达4000多人次;二是积极引进推广林果新技术、新品种。坚持把引进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 优化树种品种结构作为实现林业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引进新西兰红梨、美旺大李、沙金红杏, 晚杏, 木亚格杏、树上干杏, 早晚红提, 黑蜜等30多个新品种;试验推广甘梨、黄金梨、红提葡萄、红贵族葡萄等10多个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设施葡萄沼液施肥、设施葡萄节地栽培技术示范、设施葡萄病害预防、梨树小枝单芽嫁接等10多项林业实用技术, 提高科技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比例, 林业科技推广率达80%。

1.3 突出重点, 加快林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近年来, 为全力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区林业部门结合全区林果产业的发展现状, 以安阳、党寨、大满、新墩等乡镇和国有林场等为重点, 先后建立了设施葡萄、优质梨、枸杞、红枣、肉苁蓉等林果产业科技示范点23个, 按照《甘肃省66.7万hm2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 科学引导, 以梁家墩镇有年金龙公司、碱滩镇鸿丰公司、祥翔养殖专业合作社、永星村、甘浚镇速展村、沙井镇水磨湾村、西城驿林场、石岗墩植被管护站等为重点全区累计发展优质梨0.06万hm2。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推动了全区林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4 市场引导, 增强果品贮运能力

近年来, 本区把果品的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作为发展林果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 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积极发展果品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业, 并采取内引外联等多种形式, 引进省内外果品加工企业, 从而带动了本区的果品加工业。截至目前, 全区从事果品运销的人员达1600多人, 年销售果品达6200多万kg。一是开拓市场, 狠抓运销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乡、村运销组织和发展个体运销户, 加大果品外销力度, 实现了果品快速增值;二是不断提高林果品和林副产品的生产、贮藏和保鲜水平。滨河集团1000t国风葡萄酒生产线等2个加工企业, 年加工果品120万kg;九龙江林场66.7hm2枸杞基地年产枸杞干果10万kg;西城驿林场1200t果品气调库及20多家普通中小型果窖, 总贮藏能力达300多万kg, 果品的贮、运、加、销能力进一步增强, 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果品基地的发展。

1.5 强化领导, 靠实责任抓落实

为抓好工作责任落实, 充分发挥科技在造林绿化中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作用。近年来, 区林业局与区林技推广站签订了含经济林产业发展任务的林业科技承包责任书。同时实行了实施单位负总责、技术人员具体承包的分级负责制,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机制的运行, 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 调动了林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为林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本区林果产业主要靠产量出效益, 而普遍存在果品质量一般, 效益不高的问题;二是林果产业前期投入资金大, 生产周期长。但林果产业从栽培到销售全过程, 存在产业链条长、前期投资大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果产业的发展;三是多年来, 本区林果生产还是千家万户的单打独斗模式, 各行其事, 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 产业化程度不高;四是品牌意识不强, 市场营销机制不健全、贮藏能力不足;五是生产管理粗放,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3 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今后我们将坚持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 改善生态与产业富民协同推进,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思路, 依托全省千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规划, 以葡萄、优质梨、山楂等优质果品为主, 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林果示范基地, 力争5年时间发展0.33万hm2以上, 为提高林业产值比重、增加农民收入走出一条现代林果业发展之路。

3.1 推进布局区域化, 在示范基地科学规划上求突破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调整优化“东南梨、西片枣、沿山葡萄、城郊杂果”的林果产业布局, 促进优势主导树种向最佳适宜栽培区集中发展。以绿洲东部、南部的张掖农场、张掖试验场等优质梨主产区为依托, 辐射大满灌区、盈科灌区的小满、碱滩、三闸等乡镇, 建立以碱滩镇祥翔养殖专业合作社、永星村、鸿丰公司等种植大户为主的优质梨示范基地。以绿洲中部的长安、梁家墩等城郊乡镇设施农业主产区为依托, 辐射带动大满、安阳等高海拔冷凉区, 建立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示范基地。以绿洲西部沙井、乌江、明永、甘浚等乡镇红枣主产区为依托, 建立优质枣示范基地。以有年金龙公司、石岗墩植被站等单位农林场为依托, 建立桃、杏、山楂等地方特色林果示范基地;以九龙江林场千亩枸杞主产区为依托, 在碱滩、三闸等乡镇重盐碱地区建立枸杞示范基地。二是突出地域优势集中规划建设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公路沿线通道经济比较优势, 在312国道、227国道、张大公路、张靖公路、大满干渠、盈科干渠等沿线规划建设特色林果示范基地。严格遵循不争地、少用水的原则, 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 在水资源承载范围内, 重点选择宜林地和开荒地、二类地、二阴地等低产低收入区域规划栽植经济林,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群众收入。积极鼓励和支持种植大户兴办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发展林果业。

3.2 推进种植良种化, 在适宜树种品种选择上求突破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科学选择适宜树种品种, 突出发展葡萄、梨、红枣等优势树种, 适度发展山楂、杏、枸杞、核桃等传统树种, 积极发展软儿梨、柰子、楸子等地方特色树种, 不断壮大各具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建立经济林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 严格实行“两证一签”制度和原产地质检追溯制度, 大力推进种植良种化, 确保主栽树种品种的良种使用率达到85%以上、苗木合格率达到100%。优质梨示范基地以市场效益好、规模效应强的早酥梨为主, 适度发展红香酥、早酥红等优质品种。优质葡萄示范基地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主, 适度发展巨峰、美人指等鲜食葡萄。优质红枣示范基地以临泽小枣为主, 适度发展骏枣、灰枣、圆枣等鲜食品种。枸杞以宁杞1号、宁杞5号等新品种为主。地方特色林果示范基地以长把梨、软儿梨、柰子、楸子等名优品种为主。坚持市场导向、群众自愿的原则, 引导种植大户多方论证、优化配置、理性发展, 做到重客观、重科学、不强制、不包揽、不搞盲目发展和被动发展。

3.3 推进产业市场化, 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上求突破

实施扶优扶强发展战略,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考虑比较效益, 尊重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 提升林业部门政策保障和服务职能, 为全区林果产业健康发展建立稳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一是加大林业项目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甘肃省林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有关优惠政策, 加快制定出台《全区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 整合“三北”五期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防沙治沙示范造林、省级财政林果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 对集中连片新建的特色林果示范基地给予适度的项目资金扶持。通过优惠政策“促”、项目资金“带”、造林大户“引”、林果科技“撑”, 夯实全区林果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对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林果示范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纳入全区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水利、电力、道路及果品储藏设施等基础设施纳入相应工程建设规划, 进一步加快林果示范基地建设步伐;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经济林林地确权颁证力度, 加强林权登记管理, 规范林地流转和交易行为, 依法保护林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银林合作, 不断拓展林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 促进银林共同发展。落实贷款贴息政策, 积极协助林业经营者申报贷款贴息项目, 及时拨付贴息资金, 激发林农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

3.4 推进服务社会化, 在科技兴林高效服务上求突破

坚持科技兴林战略, 紧紧围绕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多方位、高效率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整合科技资源, 以区林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 聘请甘农大、河西学院、张掖试验场、张掖农场等大专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专家, 辐射乡镇林业站、种植大户等一线实用人才, 组建全区林果技术专家库和服务团队, 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砧木建园、高接换优、省力化栽培等现代种植模式及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果实套袋等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全方位开展林果技术服务, 并探索推广专家热线、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为林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林业局网站建立林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及时准确地向林农提供市场动态、新品种、新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及生产资料供求等信息服务;二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下转第88页) 以国有林场、苗圃为重点, 加快建立特色经济林木良种壮苗生产基地, 保障特色经济林建设的优质种苗供应, 全面提升特色经济林良种化水平。坚持科学引种, 加大乡土优良品种选育力度, 做到引种栽培和选育推广乡土优良树种相结合, 在乡土经济林木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 建立种质基因库和收集圃;三是建立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以区林木病防站为主体,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严格检疫监管, 严防苹果蠹蛾等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和蔓延。组建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 开展梨小食心虫、红枣食心虫等经济林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治, 强化集中防治和综合防治, 为林农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病虫害防治服务, 全面提高基层防控能力。加强无公害防治, 降低农药污染和残留, 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确保实现林果安全生产、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特色林果产业 篇2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的政策的不断的完善, 我国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农牧业, 国家给予了相当多的补助优惠政策, 使得农牧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新疆林果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通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 发展速度迅猛, 经济形势大为改善, 人们的生活也日好渐变化, 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

1 新疆林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在国家大发展的形势下, 新疆的林果业也迅速发展。在2007年期间, 新疆地区就有大于86.7万hm2的土地用于果树种植, 产品总产量突破450万t, 林果业已经成为新疆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十一五”规划, 到2010年, 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hm2。

1.1 林果业目前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林果的市场在近些年来由于参与投资的人员越来越多, 市场的投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同时, 也因为林果产业具有生产周期比较长的特点, 所以, 如果市场出现了大量的起伏波动都会对林果产业投资方带来巨大的冲击, 从而影响林果产业的正常发展。我们从林果的市场可以看到, 林果并不是像那些农业生产作物 (水稻、棉花、小麦、高粱) 一样, 可以针对市场调查的情况进行种植调整, 从而提高土地的价值, 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利益。而林果产业一旦投资就无法在几年内进行调整改变其结构, 以增大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说林果业在目前的市场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 需要谨慎的投资。

1.2 基地建设水平低, 规模小

新疆的林果业现今主要是以农民居多, 占为主体, 因此, 这也决定了其生产的模式, 沿袭传统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新疆的林果业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者的经济条件有限, 所以投资的基地建设也就相对于某些地区的林果产业就显得相对的低下, 规模也就相对的小, 难以在市场上有所影响。基地建设水平低和规模相对小的现状也就决定了其产品的质量, 对当地的投资者的收益是有着极大影响的。

1.3 林果业种植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

林果产业的一系列工作看似是一个没有技术的行业, 但是这只是我们从表面现象所得, 是存在着错误的。林果业的一系列工作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难度也是有一些的, 所以说生产的成本由于加入了人工的劳动也就有所提高, 劳动的效率也会有所下降。当然, 在林果产业的生产一些环节还是可以采取机械操作做的, 为林果行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2 林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重点内容

2.1 积极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 加快实现林果生产科学有效管理

现在, 在新疆的阿拉尔区林果业发展虽然已经有所成就和改善, 但是, 在一些方面还是需要得到尽快的提高, 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水平。机械化生产技术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对其他产业区的考察过程中认为阿拉尔区也应该尽快提高机械化的应用程度, 从而加快林果生产科学化管理。基于新疆的林果产业投资者大多是以农民为主, 农民的个人经济条件有限, 机械化设备的价格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因此, 当地政府部门在此情况下, 可给予一些补助, 从而引导林果产业的机械化生产, 规范林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实现特色林果业科学栽培。

2.2 大力推广机械化有害生物防治和低温冻害预防技术, 提高林果业综合防控能力

在新疆林果面积不断加大的现状下, 预防病虫害是极其必要的, 对林果产业的发展也是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我们从林果种植相关的资料中可以看到病虫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 阿拉尔区特色林果高效栽培的防虫防害工作是必须的。

2.3 推广机械化田间抚育管理技术, 提高林果业生产科学管理水平

林果行业不仅仅种植显得重要, 相对于种植来讲, 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也显得极其的必要。机械化田间抚育管理技术是近些年来被广大林果种植产业人员不断的总结而得,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 我们看到具有很好的收益, 不仅仅是减轻了人工劳动,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受到林果投资者的广大青睐。

2.4 加快林果机械研发步伐, 提高林果机械化装备水平

围绕新时期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积极加快开发、引进、推广适合不同树种、不同栽培模式、先进适用、操作简便、多功能通用和专用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设备。重点是引进研制目前果园管理所急需的专用动力机械、气动式修剪机、手动高枝剪、手动粗枝剪、多功能小枝剪、葡萄及果树埋藤机、开墩机、中耕施肥机、果树移栽机、植保用果园弥雾机、鲜 (坚) 果收获机等。

3 结语

总之, 新疆地区的特色林果高效栽培技术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使得新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 随着我国的产业链的不断改善, 林果产业高效栽培技术也需要进行一些完善, 以进一步让广大的新疆人民受益。

摘要:近年, 一些地区因地制宜的开始发展当地产业, 新疆地区结合当地的气候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引进林果高效栽培技术, 发展了新疆特色林果高效栽培产业。林果的生产种植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需要应用到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 探讨研究新疆特色林果高效栽培技术也是极其必要的, 立足本地实际, 发展本地经济。因此, 本文就新疆特色林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疆,特色林果,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参考文献

[1]文雁友, 吴文浩.苏南丘陵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 2011 (06) .

[2]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稳农固本统筹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实事求是, 2011 (05) .

[3]高岚.农林经济管理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绿色营销浅析 篇3

关键词:绿色营销;深加工;绿色消费

1.问题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以环保观念作为其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消费为出发点,以绿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在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传统市场营销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层次延伸,也比传统市场营销意义更深远,更具时代性。

虽然新疆的林果产品已大量销往内地并打开了国际市场,但是这些交易远没有实现新疆林果产品应有的价值。我们的林果产品是纯绿色产品,天生的就比别的国家、地区的林果产品甜,营养价值高,为什么我们的林果产品还是卖不到好价钱呢?原因是我们缺乏绿色产品、绿色营销观念,不懂得如何进行生产、营销绿色产品。

2.绿色营销对新疆林果发展的促进作用

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林果产品市场,提升新疆林果产业发展的市场形象,对新疆林果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1极大的提高新疆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

新疆具有生产绿色林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规划的实施,可在绿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支撑和服务下,增强新疆绿色林果产品生产的自我调控能力,提升绿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规模,提高新疆绿色林果产品的市场准入能力。同时,由于绿色林果产品品质的提高,达到国内外市场标准,可极大的提高新疆绿色林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2有效的改善新疆林果业开发和投资的大环境

发展绿色营销将有效提高新疆林果业发展的社会地位,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增强林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改变林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积极改变新疆林果产品市场环境。同时,开展绿色营销有利于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和国外投资,增加绿色林果产品的资金投入,为新疆绿色林果产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3有效的改变林果业的生产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绿色营销将有效的改变林果业生产方式,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技术高倍整合与优化,资源的利用量将有效减少,资源投入降低,为新疆林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生产绿色林果产品将给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优质林果产品的安全生产,可使林果产品在现有生产利润的基础上新增利润10%以上。同时,由于林果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提高,可有效地提高果农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3.新疆发展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样的民谣早已唱响海内外。近年来,新疆的水果在国际市场颇受青睐,新疆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果盘”。

但是,我们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新疆林果品种单一,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林果产业形成的产品主要以果品原料和加工品为主, 其中果品原料占到80%以上, 加工品不足20%。就加工品来看, 果品加工的成品单一, 如杏子只是酱、汁或制干, 仍处在初级产品阶段;核桃和石榴以鲜食品为主进入市场。这种极低的加工转化水平和很短的产业链,在短期内虽能够凭借地方特色及地域品质的优势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但从中长期看,极易受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全区已建立的果品加工企业,以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线为主,加工产品只是酱、汁,都是初级加工,缺乏提炼、分离的核心技术,制约着果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增值幅度有限。[1]

而且在冷链物流方面,由于冷链物流服务不到位,已严重制约新疆水果业的发展。冷链物流主要针对易腐的食用农产品实施的产地采收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由冷藏加工、冷藏保鲜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四个方面构成。[2]新疆的林果产品由于冷链物流没做好,在运输途中损失可达20%-30%,这可是一笔惊人的费用啊!

新疆的林果虽然已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但是由于绿色营销没做到位,我们的产品很难出口到国外,每笔交易都是历尽艰辛。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又搞绿色贸易壁垒,这使我们吃亏很大。

绿色贸易壁垒, 又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 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使其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3]由于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不仅我们的出口量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价格也提不上去,使得欧美国家既赚了便宜还装了老好人!

所以说,由于我们对绿色营销认识的不到位,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疆林果业的发展。新疆在林果产品出口方面大多是出口初级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价值底,巨额的附加利润被人家攫取,绿色营销难以见成效。这急待人们改变落后思想,增强绿色营销观念,把新疆的林果业做大做强!

4.做好林果产品绿色营销的措施

新疆栽培瓜果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新疆的瓜果含糖量高、口感极佳,是绿色林果中的极品。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再加上科学的种植,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要做好绿色营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大力宣传,培育绿色消费意识

以纯绿色林果和有机林果为招牌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知道绿色林果、有机林果的优点,要让这观念深入全国老百姓的心中,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同时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绿色意识。要突出宣传风格上的绿色格调,多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欲望,努力营造绿色时尚。

4.2进行思想转变,走合作发展道路

要进行思想转变,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以往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半加工产品为辅,终端加工产品基本空白的局面。形成以终端加工产品为主,半加工产品和初级产品为辅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增强对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能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应该走出去,在国外大力宣传我们的绿色林果,积极参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博览会。多请国外同行、专家来新疆考察,欢迎国外林果加工企业来新疆考察、投资办厂。借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对绿色林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林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林果产品的收益。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新疆。

4.3加紧与国际接轨

我们必须加紧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对林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特别是化肥和农药残留指标要达到发达国家标准,而且应该积极采用环境标志, 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

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 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 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4]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国家得以走进千家万户。

4.4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果产品的竞争力

为了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平台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更多的水果产品品牌。积极参加各种农林博览会,大力宣传我们的品牌。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例如: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等品牌早已进入了人们的大脑,形成了品牌价值。还有哈密大枣,哈密市通过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哈密大枣的品牌宣传,并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并通过了“中国大枣之乡” 的认证。为哈密市经济发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合理的扶持机制

为了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绿色法规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环保行政等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适时进行修订,对立法体系上还存在的相当数量的空白要尽快予以填补和完善,对环境执法要加强监督检查。同时给予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政策上的支持,加强林果产业的技术、信息、营销服务,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队伍和服务网络,全方位参与林果产业,在税收等方面要往绿色林果上倾斜,鼓励投资绿色林果产品、有机林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新疆的绿色林果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郑宏,发展新疆林果特色产品加工业初探,·林果机械· 新疆农机化,2006年第1期

[2]葛烨,杨红,新疆兵团大宗林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1 期

[3]杜玉平,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2008.1 财会月刊(综合)·75

[4]郭淑宁,基于企业生态责任的绿色营销,安阳工学院学报,第五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DKS012)

新大08年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项目(编号:XJU--SYLLF07012)

特色林果产业 篇4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立足新疆实际,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抓手、科技创新为动力、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特色林果每年以百万亩以上规模扩张,目前全疆林果种植面积达1450万亩,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吐哈盆地优质高效林果基地、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业产业带,年产果品460万吨,年创产值128亿元。林果业已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亮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总结林果业发展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拉动,实现规模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林果业发展,坚持把特色林果业作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事关新疆发展大局的战略重点,强力推动。2005年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发展暨林果技能培训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优惠政策,成立了组织机构,强化了职责功能,开创了林果业统一协调管理的先河。2008年又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加大了协调组织、指导服务、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督促落实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明确了继续坚定不移地建设特色林果业基地,实现林果业由大区向强区转变的奋斗目标。各地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把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业与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农村结构调整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落实资金投入,动员各族农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富有成效地推进了特色林果业规模发展。

二、坚持市场引导,推进结构优化

始终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运作特色林果业,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研究制定林果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编制各具特色、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自治区、地州和县市的林果业发展规划,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合理确定树种,优化品种结构。坚持突出发展香梨、红枣、核桃、葡萄等优势树种,积极发展巴旦木、开心果、酸梅、小浆果等特色树种,稳步发展石榴、苹果、杏、枸杞等传统树种。把树种品种结构调整优化贯穿于林果业发展的全过程,做大做强做优市场前景广阔、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树种品种,有计划地采用高接改优、更新改造的方法淘汰市场需求量少、品质差、效益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的传统树种品种。现在,全疆红枣、核桃种植面积都已超过300万亩,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基地布局趋向合理,干果生产初具规模,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了区域化布局、科学化栽培、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带。

三、坚持示范推广,强化科技支撑

始终把提高林果业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作为林果基地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百万果农技能培训工程,积极推行林果业发展首席专家制度,推广应用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逐步强化有效株数栽培与管理理念,快速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基地,倾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示范推广基地,使林果业的发展速度、生产方式、质量效益与科技创

新结合得更加紧密,科技对林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3年间,全疆培训林果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100多万人次,林果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立项启动了50多项林果课题研究和推广项目,制定了一批标准化生产与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建起了近250万亩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培育了亩均效益突破万元大关的红枣、枸杞等精品基地,实现了果品质量的跨越性飞跃,为实现林果业强区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坚持品牌发展,提升产业水平

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机制,采取多种举措,加快引进区内外投资商参与新疆林果业产业化开发,推进林果精深加工,提高转化率,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新疆的果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153家,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176万吨。杏酱等果酱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产品,享誉国际市场;葡萄酒(汁)生产能力和品质在国内葡萄酒行业中排名前列;天枣素、杏仁油精华素等精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积极实施品牌名牌发展战略,鼓励各地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哈密大枣”、“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英吉沙色买提杏”、“莎车巴旦木”、“叶城核桃”等主要林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库尔勒香梨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和田县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狠抓出口果园注册登记工作,现已注册登记的果园878个,近100万亩,注册登记的水果包装厂136家。全力打造合作平台,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林业局联合在乌鲁木齐举办了3届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签约项目365个,成交总额108亿元,增强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后劲。

五、坚持效益兼顾,创造多赢格局

始终把发展林果业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林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协调,在林果基地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需求,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兼顾林果业发展。全疆1450多万亩林果基地,有的在农田上实行果粮、果棉间作,有的是集中连片建园,有的在戈壁荒滩或沙漠边缘大规模开发建设,有的是作为农田防护林或农村行道树,不仅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提高了耕地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绿洲生态状况,增加了绿洲森林覆盖率,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阿克苏市把特色林果业发展与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库克瓦什治沙绿化工程、绿洲生态林保护工程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紧密相连,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现了城郊防护林与林果基地集中连片的壮观景象,全市绿洲森林覆盖率达40.3%,林果种植面积52.48万亩,去年11月,被全国关注森林组委会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西北地区绿洲型森林城市建设树立了典范。

六、坚持兴林富民,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促进各族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新疆林业事业的重要目标。这几年,通过推进特色林果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增收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林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农民人均林果收入500多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近10倍。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地方,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如若羌县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红枣发展平台,目前红枣种植规模达12万亩,农民人均拥有10亩枣园,红枣总产量1.35万吨,农民人均红枣收入5670.24元,占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77.3%,枣树成了农民的摇钱树。随着新疆林果基地逐步进入盛果期,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将大幅度增加,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特色林果产业 篇5

1. 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阿克苏地区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 林果种植总面积已突破30万hm2, 挂果面积达到22.11万hm2, 各类果品总产量达162.6万t, 林果业总收入66.13亿元, 较2011年增长24.7%;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2 457元, 占总纯收入的29.7%。阿克苏地区围绕建设“中国枣园”大品牌战略, 制定了红枣、核桃、苹果、葡萄等六大果品规范化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 先后注册了“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库车白杏”等1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成为全国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最多的地区之一。

2. 特色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

新展情况疆

阿近几年, 阿克苏地区各级农机

苏部门高度重视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地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结合“科技兴

农农机”、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实施, 机加大了枣树机械化种植、果树修剪、

局张

植保、果园旋耕除草、开沟施肥、果品加工、保鲜冷藏等新技术、新机具

明的引进推广力度, 加强了适合不同陈树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机械化技术永的试验示范, 提高了地区特色林果

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目前, 全地区拥有各类林果业机械28 372台, 其中田园管理机1 190台, 植保、修剪机械13 935台, 红枣分级机5 100台, 果品清洗设备90套, 果品烘干设备720台, 保鲜设备277台, 其他林果机械7 340台。

二、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林果业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滞后

当前, 地区林果业从栽培、定植到管理、采摘等大部分作业环节仍然靠人工作业, 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一般林果业种植对劳动管理用工的需求量比小麦、棉花都多。

2. 现有林果机械与需求尚有差距

在林果业生产中, 目前仅挖穴、除草、开沟、植保作业的机具相对比较成熟, 果树施肥、果品采摘、加工等环节的适用机具较少或是空白, 目前研制或引进的机具技术性能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林果业生产的需求。

3. 农机与农 (园) 艺结合不够紧密

发展林果业机械必需考虑园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的结合问题。目前, 阿克苏地区大部分果园是农林间作式, 在果园的建设规划、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株距及行距的确定、果园施肥及除草、果树修剪及喷药、果品采收等生产环节, 对如何适应果园机械化作业, 管理要求考虑较少, 导致林果种植模式和农林间作方式极大地制约了现有机械的作业空间和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4. 科技投入不足, 果品加工转化增值缓慢

当前, 果品初加工多, 深加工少, 果品加工作业标准不健全, 同时, 林果种植、管理、采摘机械化水平和果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 果品增值效益低, 制约了林果业的发展。

三、加快特色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当前, 阿克苏特色林果业发展正处在由扩大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 由生产初级果品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生产高档果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现代林果业推进的关键时期。强化科学管理, 全面提高特色林果业强区建设显得十分迫切, 需要进一步加强林果机械化技术创新, 加快先进适用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 积极引进、消化和研发果品采收、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加工等机械设备, 提升林果业加工转化能力, 全面提升特色林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 提高认识, 合理规划, 统筹发展

应结合地区林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及思路, 科学合理制定林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要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护环境、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全面推进的原则, 确立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使林果业机械化科学统筹, 协调发展。

2. 加强特色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在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 引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果园管理和果品采摘、加工技术及机具, 加强引进技术和机具的消化、吸收及创新, 加快特色林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特色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目前, 林果机械是全区农机化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不仅机具少, 技术含量低, 而且许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还处于空白。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地区林果业发展目标, 积极调整农机装备结构, 积极引导农机科研院校、生产企业和基层推广部门, 加快特色林果种植、管理、果品采摘和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引进、研发和试验示范, 重点引进试验、研发和示范推广果树开沟施肥及果品采摘、分级包装、保鲜贮运、加工等机械化技术与设备, 着力解决制约林果业机械化的技术瓶颈, 提高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4.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 进一步强化宏观引导

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 加大对林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 适当提高补贴比例。建立支持林果业机械技术创新的科技研发资金, 对林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实施优惠税收政策, 增强林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林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林果业机械的引进、研发、示范推广、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加快林果业科技成果转化。

5. 加强阿克苏地区农机与农 (园) 艺结合

按照新疆发展林果业总体布局的要求, 充分发挥阿克苏区域优势, 农机、林业、农业等部门相互配合, 共同研究, 合理调配生产要素, 制订合理的农林间作的果树种植模式, 建立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林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为林果业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6. 大力推进林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

林果业机械化主要走以效益为目标、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努力提高林果机械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水平。通过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 组建林果机械作业服务队、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等, 开展林果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 促进林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 采取农机补贴资金倾斜、优惠贷款等扶持措施予以重点扶持。

7.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

要将林果技术培训与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相结合, 结合科技之冬、送教下乡等活动, 加大对先进适用林果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批掌握现代林果管理技术的农机大户和林果大户, 使每个村都有几名高素质的林果和农机技术人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召开林果机械化技术现场展示演示会, 组织林果和农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开展林果机械化技术的培训、宣传和服务, 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

特色林果产业 篇6

1 实施项目带动策略, 打造设施林果

做好项目的实施, 抓点树样, 全面提升该区林果产业设施化水平, 为该区林果产业提档升级, 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截至目前, 全区设施林果面积已达1 066.67 hm2。2013年共申报各类省市区林果项目12个, 其中省级项目9个, 市级项目2个。如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洪合蜜梨产业提升》显著提高了当地蜜梨产业的设施化水平, 项目实施效果突出, 效益显著, 核心基地均增产25%, 商品价格提高30%, 人工费省10%, 农资费省20%, 增收约3.3万元/hm2。

2 实施借“才”引“智”策略, 打造科技林果

一是借才登高, 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进。通过引进有种植经验的外来种植户助推特色小水果产业发展。如新塍镇引进了安徽油桃种植户沈贺华, 从而带动了当地油桃产业的发展。目前, 仅新塍镇就已带动种植户20户, 种植面积80 hm2。王店镇新奇特果蔬专业合作社专门从山东聘请了技术员来指导合作社社员开展油桃生产。二是引智破难,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走出去”就是通过组织林果主体到外地考察当地林果产业, 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发展模式。近年来, 共组织种植大户80余人次赴奉化、苏州、山东等地开展学习交流。“引进来”就是通过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科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 以及召开槜李生产研讨会等形式来逐个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近年来, 共引进油桃、蓝莓等新水果品种8个, 以根域限制栽培、油桃栽培标准化技术为代表的各类新技术10项。

3 实施模式化栽培策略, 打造优质林果

为提升果品附加值, 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围绕三大林果产业专门制订苗木、蜜梨、葡萄等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来规范施肥、修剪、用药等各项生产环节。对种植的品种、使用的农药及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果农们都做到了心中有数。通过外聘内请等方式, 定期邀请著名专家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20余次, 培训林果种植户1 000余人次。同时邀请林业科技人员现场指导, 指导果农学习病虫害生物防治、配方施肥、铺反光膜等先进技术, 果品品质得以逐年提高, 果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

4 实施安全管理策略, 打造绿色林果

按照水果安全生产要求, 编制了特色小水果口袋本等实用性技术资料, 制定了秀洲区水果安全生产告知书和水果安全生产三件套即投入品采购记录、生产管理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 并结合科技下乡、水果抽检等活动, 将资料下发到水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手中, 确保全区水果种植大户全覆盖。开展实施了“联镇”工作, 结合各镇主栽品种的实际情况, 选派精干技术力量与乡镇开展1对1的联系, 确保每个镇都有1名技术员。技术员下到果园、基地一线, 向种植户灌输安全生产理念, 帮助、督促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建立和完善生产档案记录。同时利用报纸、农民信箱和区农业信息网等渠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水果质量安全意识。累计发放资料5 000余份。每年在水果集中上市时期开展飞行检测, 重点对果品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检测, 集中组织人员开展不定时、不定点、不定棚对正在上市的水果进行随机抽样送检, 检测范围覆盖全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各中小规模种植户。每年开展飞行检测抽检水果批次40个以上, 建立健全果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确保果品安全, 打造绿色林果产业[1,2,3]。

5 实施抱团凝聚策略, 打造品牌林果

通过组织林果主体参加省、市各种品牌展示会和擂台赛来扩大产品影响力, 近年来秀州区林果在省、市各类展示会上获得金奖10余个, 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创造了显著的品牌效益。比如该区的“信乐”水果品牌, 葡萄卖到了60元/kg。在继续做强三大优势产业林果品牌的基础上, 主打特色小水果品牌,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抱团凝聚”作用, 先后成立了嘉兴市秀洲区吴越槜李专业合作社、嘉兴市信乐果业专业合作社、新塍镇红丰油桃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特色小水果专业合作社。同时, 通过举办洪合槜李节、新塍油桃节等节庆活动提升“红丰”油桃、“吴越”槜李等特色小水果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造具有秀洲特色的拳头品牌。

6 实施平台营销策略, 打造效益林果

通过产销对接等形式, 创造效益林果。举办产销对接会, 为该区油桃、葡萄、蜜梨种植户牵线搭桥, 帮助果农增产增收。如红丰油桃合作社与嘉兴市水果批发市场华闽贸易有限公司对接, 利用华闽贸易有限公司旗下华闽果业市场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丰富等销售优势, 将秀洲区油桃迅速销售出去, 缓解油桃产出时间集中、上市量大、不容易保鲜等问题, 减少果品损耗,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洪合蜜梨合作社与江苏易初莲花超市、上海江洋农产品批发市场、杭州联华超市等对接。通过这些销售公司的渠道为该区林果销售服务, 创造显著经济效益[4,5]。

摘要:总结了嘉兴市秀洲区林果产业向都市化、品牌化、绿色化、科技化、效益化转型升级的策略, 包括实施项目带动、借“才”引“智”模式化栽培、安全管理、抱团凝聚、平台营销等, 推动林果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林果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浙江嘉兴,秀洲区

参考文献

[1]张司飞.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341-345.

[2]许云霞.新疆特色林果业品牌建设途径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10 (7) :32-35.

[3]张连翔, 孔繁轼.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全生态经营[J].河北林果研究, 2000 (1) :24-29.

[4]贾怀志, 林琴.以市场为导向, 稳步发展特色林果[J].嘉兴现代农业, 2012 (6) :18-19.

镇安县林果产业发展规划 篇7

为了全面贯彻中、省一号文件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展林业经济,壮大林果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结合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特制定镇安县林果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镇安是陕西省林业重点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板栗之乡。以板栗、核桃、蚕桑为主的林业产业是全县重点优势产业,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2008年,全县林果业基地总面积累计达到59.7万亩,总产值达到1.26亿元。现有板栗园面积45.1万亩2711万株,挂果面积34.9万亩705万株;丰产园面积20万亩400万株;低产园面积14.9万亩894万株;新建园面积16.8万亩1008万株;基本建成了“镇木”、“云东”、“商沙”三个十万亩板栗林带,有机板栗基地认证面积3万亩。板栗产量7300吨,产值3650万元。核桃园面积12万亩,总株数484万株,其中,良种丰产园0.5万亩,挂果面积4.1万亩128万株,核桃总产量4545吨,产值4545万元;已建成商沙、冷老两个万亩核桃林带。桑园面积3.6万亩,总株数2160万株,其中密植桑园0.5万亩,年养蚕发种2万张,生产蚕茧650吨,产值1040万元,初步形成了旬河、达仁河两个万亩蚕桑基地。林果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干群思想观念滞后、基地品种老化、经营管理粗放和产业化链条短等突出问题,与产业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发展和振兴的任务很重。

二、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确立产、加、销为主体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扩大基地规模,强化科技服务,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三、建设目标

到2012年,以板栗、核桃、蚕桑为重点的林果产业,基地规模达到71.5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达到2.17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745元。

板栗产业:栗园总面积达到53.2万亩,其中新建8万亩,综合示范园达到25万亩,嫁接改造11万亩,良种采穗圃2000亩,年均综合科管50万亩,板栗产量达到1.28万吨,产值7076万元。

核桃产业:核桃园总面积达到14.1万亩,总株数564万株,其中新建2万亩,嫁接改造2万亩40万株,良种丰产园达到5万亩,良种采穗圃150亩,年均综合科管10万亩,核桃产量达到7950吨,产值8811万元。

蚕桑产业:桑园总面积达到4.2万亩,其中新建0.6万亩,良种密植园累计达到

2.5万亩,年均综合科管3.8万亩,养蚕发种3万张,生产产茧1000吨,产值2000万元。

四、区域布局

按照规模化开发的要求,结合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建立西部板栗基地、东部核桃基地和三河(旬河、达仁河、滑水河)蚕桑基地,建成镇杨路、磨木路两个百公里二十万亩板栗基地,商沙路、冷老路两个五万亩核桃基地,旬河、达仁河两个两万亩蚕桑基地。乡镇产业发展布局为:板栗示范乡镇五个:结子、云镇、柴坪、东川、黄家湾,基地乡镇十个:木王、杨泗、青铜、龙胜、大坪、灵龙、达仁、月河、余师、庙沟;核桃示范乡镇七个:铁厂、大坪、灵龙、米粮、高峰、张家、西口,基地乡镇六个:云镇、木王、西沟、关坪、青铜、回龙;蚕桑示范乡镇五个:柴坪、余师、达仁、黄家湾、庙沟,基地乡镇五个:高峰、米粮、东川、木王、结子。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措施。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镇安县林果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林果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考核评比工作。充实和加强县板栗、核桃产业办公室的力量,理顺蚕桑业管理体制,成立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机构,为林果业发展服务。各乡镇尤其是示范乡镇、基地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迅速开展工作。实行林果业发展行政、业务“双线”管理考核机制,落实乡镇责任和部门职责,把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人的责任。

(二)政策措施。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多种产业化运作模式。一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总体要求,重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农户和经济组织,承包期70年,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林地经营权人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条件,合作条件,对林地林木开发利用,提升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二是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果业开发。鼓励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经济组织兴办林业等绿色企业,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科技人员可以用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开发,鼓励境外客商来我县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兴办加工、营销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享受招

商引资优惠政策。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农户资金为主体,信贷资金为保障,社会资金和吸引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开放式的投融资机制。各类支农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向发展林果业倾斜。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林果业发展。

(三)技术措施。一是加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县板栗、核桃和蚕桑示范乡镇分别建1-2个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发挥宣传和带动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迅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促进基地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二是全面提高林农素质。采取学历教育、“绿证”教育、现场教学,多措并举,学用结合,全面推广经济林高产密植、修剪科管、嫁接改良、病虫防治、贮藏保鲜、施肥灌溉等实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人员要经常深入林区进行技术指导,抓点带面,推动新成果、新技术的普及推广。三是大力推进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开展与农林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相结合,坚持“一管二改三建园”,向管理要效益,用改良提质量,以建园促规模,努力提高林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四是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县、乡两级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乡镇林业站建设,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保障经费。加快林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构建林果业信息传递、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平台,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实现实用技术与前沿科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

附表:

1、镇安县林果产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2、镇安县板栗产业发展规划表

3、镇安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表

上一篇:四川盆地中部下一篇:内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