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观培养十篇

2024-09-10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培养

1. 前言

和谐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也是我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同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 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毋庸置疑, 我们培养的人才, 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 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应该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但是, 笔者认为, 我们培养的人才, 首先必须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能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也就是具有和谐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如果没有和谐的人生价值观, 就不可能在大学时期健康地成长, 也就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 因而也就谈不上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2.1 价值观与和谐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 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 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不回答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也不具体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 或预测客观对象的未来趋势, 而是反映某类客观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或价值。[1]而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和意义, 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2]它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怎样的人生应给予肯定的评价?怎样的人生应给予否定的评价?一句话, 就是要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一般而言, 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 三者相互联系和作用, 构成人生价值观结构的统一整体。在个体价值观中, 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 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 对价值观系统中其他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和谐人生价值观是指在人生价值观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人生价值以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发挥的作用为准则, 提倡个人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大学生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是直面转型期社会的挑战、回答时代变革提出的重大课题, 是在道德规范“破与立”之间树立的一把正确的标尺, 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因此, 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也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

2.2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即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容和标准, 是和谐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具体体现。根据上文分析的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含义,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也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个人自身的协调一致, 二是与外在关系的和谐统一。

所谓个人自身的协调一致是指个人的需要和动机、理想和信念、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格倾向都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内心协调一致、知行统一。具体地说, 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调节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而所谓与外在关系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培育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3.1 培养和谐人生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从根本意义上讲,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这三对关系中, 人类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 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 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构建就是使每个人都有丰满的精神世界, 让人获得精神生话的幸福。[3]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 是文化教育的继承者, 是价值观念的可塑造者, 是未来建设的承担者。他们具有强烈的上进心, 对外界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 有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责任心。可以说, 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关乎整个和谐社会的进展和质量, 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 促进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构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2 培养和谐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和谐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生价值观,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大学生智能的发展, 使其成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 形成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助于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正确面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树立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信心与毅力, 不断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挑战, 也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 只有具备和谐人生价值观底蕴的人, 才能够从容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才不致在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面前迷失前进的方向。

3.3 培养和谐人生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也是高校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多年来,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 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即过于强调智能的发展与培养, 而不重视人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建构。笔者认为,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犹如浮萍一般, 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因此, 高校只有加强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培育,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使青年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4]由此可知, 高等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技能教育, 更应包括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建构和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生价值观是高校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培养方面的研究, 不断改进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合格人才。

4.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4.1 理念先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 主张以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教育的真谛是育人, 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生价值观。作为高校来讲, 学生是立校之本, 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 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以学生为本, 高等教育就迷失了办学的目的和方向。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定“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以学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塑造, 以此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大学生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

4.2 实践培养:坚持内在与外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培育和谐人生价值观只靠说教是不行的, 还必须依靠社会实践, 应该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理论离不开实践, 一个人只有使自己得到的价值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践行、验证, 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才算具备了某种人生价值观。他们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联系纽带, 有着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 实践也要依靠理论,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仅是盲目的, 更是有害的。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 只有这样,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深切地感悟生活, 真正实现实践的锻炼作用, 也只有这样, 才能把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因此, 高校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

培养和谐人生价值观只靠外部的力量不行,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自我内在的教育, 应该坚持内在教育与外在培养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 外在的教育和培养, 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外部条件。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由此可知, 人生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外在因素来塑造的。因此, 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对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 自我教育、自我养成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制。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首先需要其形成一种意识, 即自己的价值观要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只有有了这种意识, 才有可能在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主动去发展, 而不是被动接受。

4.3 全员参与: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和谐人生价值观的种子只会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的沃土中才能茁壮成长。因此, 高校全体人员都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重任。首先, 教师要力争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就是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在和谐课堂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对话者, 而学生是与教师完全平等、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学习的主人, 师生之间呈现一种包含平等、民主、自由、友善、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亲情和友爱的平等对话、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的和谐关系。和谐课堂里学生与学生也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5]其次, 管理者要力争实现“和谐管理”。“和谐管理”的本质是民主管理。“和谐管理”意味着管理者要以民主的方式合理地处理学校中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类人群之间的关系, 允许他们依法依规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营造校园内部和谐的、团结的气氛。最后, 服务者要力争提供“和谐服务”。“和谐服务”要求以被服务者为本。服务者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被服务者, 而不可厚此薄彼。由于学生在学校的相对弱势地位, 服务者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合理要求。

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长期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世界的形势, 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变化, 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的特点、性质、类型, 及时地、长期地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 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 理解生活的价值, 体味生命的意蕴, 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凯锋.21世纪纪初青年价值观预测[J].当代青年研究, 1999, (6) :4-7.

[2]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2) :26-30.

[3]姬长军.冲突.整合.创新——何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价值观[J].济南大学学报, 2004, (03) :15-19.

[4]曾传相, 王克光.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1999, (1) :9-13.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2

一、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从理论上接受社会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人生观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在具体做法上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的实际, 讲究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渐进性, 明确区别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各种思想道德、行为方式。教学中应注重实际, 讲究实效。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要想在人生价值观形成中实现学生从知识到信仰的转化, 就要在学生心理上做到通情达理、情理融合。教师一定要善于用情感这座桥梁, 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行为。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采取短剧表演、看教学录像片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使他们爱学、会学, 从而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

三、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与指导学生的行为结合起来

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情感信仰支配下, 在一定的意义条件作用下表现出来的行动。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 既体现在一些大问题、大原则上怎么说怎么做, 也体现在他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 这是评价和引导学生行为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初一教材“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一课时, 我重点讲了爱国情操的表现。课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革命烈士图片展, 观后, 学生们积极写了心得体会, 立志好好学习, 报效祖国, 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教育。

历史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生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意识,重视教学中的人生价值观念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信念与价值理念。

一、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由于近代中国曲折的发展历程,加上特殊的国情因素,致使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一些人崇洋媚外。这种状况深深影响了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角度入手进行现状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着多民族统一的良好发展局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中学生的精神面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国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高度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逐渐养成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意识。

三、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全球眼光以及发展思想

近代中国血淋淋的历史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現实,也向我们展示了“闭关锁国”必将落后于世界发展主流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价值观念、认知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体会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学会尊重、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思想,并且养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良好学习意识,不断学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认识到和平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和谐的发展理念,养成面向世界、不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四、运用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历史是一项集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型学科,历史教材中既有基本的历史发展主线,也有主线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代表事物,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及知识体系养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感觉历史知识过于庞大、复杂,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发展观念,寻找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趋势,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历史认知。比如,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改革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转折性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未来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前景的前瞻性认知。

五、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题,而发展方向、发展规划的科学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效果。“读史使人明智”,几千年的发展规律、发展历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观念、发展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尊重科学、求实创新的发展理念。另外,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近些年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反思、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渐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六、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荣辱观与是非观

荣辱感、是非观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对于他们的个人品德养成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历史知识中的人物、事件来培养学生科学的荣辱感与是非观,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义利观,同时也要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来提高学生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认知能力。

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篇4

教师必须教会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与他人合作。其中,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是一位教师的第一要务,也是一位教育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价值观教育,不像一般的语文、数学、科学等知识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具有鲜明的学科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更侧重于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改造、培养,人格的塑造、观念产生等,在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指向性、形象性和活动性。

从目前我国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教育的现状分析,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活动,还没有避开理论学习的传统教育模式和习惯,尤其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习教育,表现尤为突出,既违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忽视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也不符合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规律。因此,如何探索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方式与方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当务之急。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十年,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的教育教学经验。

首先,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能采取理论学习的传统教育模式和习惯,只能将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在一些学习过程中、游戏中,只能渗透价值观问题直接进入人的灵魂洗涤过程,以说教的方式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我的做法是: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比如,在讲课文的内容时,把相关的价值观理念渗透进去到文中的人物活动中或事物的理念之中,强调生活的美好、生活中的丑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爱护环境观念和激情,这样,把价值理念贯穿于课文的讲授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在社会活动中培养。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有明显的思想性、可塑性,通过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学习活动,以达到震撼小学生灵魂的效果和目的,比如,讲交通安全保护、防震演练、商品安全知识讲座等方面,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在课堂上,讲如何安全保护的技巧,把学生公路上,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亲自找出危险产生的原因、所在何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走到小山下、公园里,让他们看到这里的环境情况,要让学生爱惜周边环境,做环境的守护者。我们便可以把学生带到草场、河边,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同学们亲自感受恶劣的生活环境对我们每个人乃至人类的危害。让生动的现实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从而,获得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

四、价值观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有时我们开展一项很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学习活动结束,如果没有后续措施加以巩固,很可能成为一时的教育效果。如果经常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会形成一个习惯,把自然行为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意识,我们还记得汶川地震中那个敬礼的小男孩吗?当武警叔叔把他从废墟中抱出来,小男孩行了一个不标准的军礼,我想,如果不是父母、老师平时教育方式、方法得当,小男孩无论如何是不会有此举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犹如将一颗成熟的种子种入学生幼小的心灵中,让它一遇到合适的土壤、有空气、有水分、有恰当的温度就能发芽开花,这才是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步骤和目标。

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银 川 小 学 教 师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育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任, 他们的思想道德面貌如何, 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教师的道德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突出表现为:20世纪90年代, 广大教师的价值取向偏重自我实惠;本世纪以来, 大多数教师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 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

一、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状况

(一) 20世纪90年代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状况。

20世纪90年代, 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 广大教师坚持物质利益至上的原则, 认为物质追求高于精神追求。部分教师在人生价值取向上, 偏重于追求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图实惠重名利, 重索取轻奉献, 部分教师受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 认为“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 担心个人的前途命运强于担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重视个人利益要高于重视集体利益。

1993年天津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 有36.33%的人认为“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自私”, 有22.00%的人“说不清”, 还有6.67%的人不表态, 只有35.00%的人认为不会出现上述情况。1994年天津市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中, 多数教师赞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31.15%的教师认为“大利大干, 小利小干, 无利不干”的观点否定了社会主义行为准则, 不应该提倡。60.00%的教师认为这个观点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但不符合道德规范。有38.51%的教师不同意“人会越来越自私”的观点。1995年天津市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中, 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发生矛盾时, 56.35%的教师认为应首先考虑集体利益。这说明广大教师的价值取向, 主流是健康的, 趋势是进步的。1996年天津市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中, 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教师只有24.56%, 认为“毫无保留地奉献, 问心无愧地索取”这一观点正确的教师占42.99%, 认为“大利大干, 小利小干, 无利不干”的占25.28%。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奉献与索取是辩证统一的。83.4%的教师赞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80%的教师主张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83.6%的教师主张应当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1998~1999年, 东北林业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表明, 教师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流是比较好的, 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影响, 一些教师价值取向有些无所适从。对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看法, 26.25%人同意, 42.5%的人不同意, 25%的人选择了难以判断;对于“个人利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 则有43.75%的人表示同意, 37.5%的人不同意, 15%的人认为难以判断。

以上数据反映出, 20世纪90年代, 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主流积极, 但重实惠、重实效趋向愈加明显。随着新旧体制转轨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义利观和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义利观发生冲撞,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中也融入了一些想得到实惠的实用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成份。

(二) 本世纪以来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状况。

本世纪以来, 大多数教师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

2000年, 天津市高校中, 有96.50%的教师同意“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88.88%的教师同意“人间自有真情在”, 70.00%的教师同意“市场经济一样需要雷锋精神”, 65.88%的教师同意“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这些都充分表明教师的人生态度。2001年上海高校教师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报告表明, 广大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务实进取, 注重兼顾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调查中, 教师在处理人际利益关系时, 选择: “先利人后利己”为29.00%, “利己而不损人”为23.00%,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为9.00%, “先利己后利人”和“只考虑自己利益”两者总和为7.00%。对“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永恒的友谊”表示同意的只有14.00%, 66.00%表示不能同意。可见, 作为社会一个普通群体, 教师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的普遍价值趋向是相符的, 具备对腐朽没落道德观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我们应当尊重这种现状存在的合理性。 2002年湖南郴州师专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 在回答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时, 排在前四位的选项分别是: “对社会、集体贡献大小” (82.00%) 、“取得的社会声望高低” (81.00%) 、“拥有精神财富的多少” (76.00%) 、“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 (72.00%) 。在回答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应该遵循的原则问题时, 90.00%的选择“利己而不损人”, 选择“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比例不到1.00%。这些说明了在当今高校教师当中, 他们绝大部分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拥有着朴实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 能正视自身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能摆正这种位置, 表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2003年湖北工学院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 78.50%的教师同意在考虑利益问题时, 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说法, 82.50%的教师信奉“劳动和奉献仍然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 96.30%的教师赞同“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88.80%的教师否认“金钱高于人格”。这说明, 多数教师拥有积极健康的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2004年首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表明, 高校教师的基本价值观正确, 价值取向积极向上。85.50%的教师认同“诚信受益”的说法, 超过70.00%的教师赞同“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68.40%的教师不赞同“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的说法。同时调查也显示, 教师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如67.50%的教师认同“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的观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教师在价值判断上的变化。2006年天津市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 天津高校教师道德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如74.25%的教师认为“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比上年增长1.94%;72.12%的教师认为“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 同比增长1.69%;79.12%的教师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 同比增长1.05%。在2007年天津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 有超过80%的教师赞同“诚信受益”、“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等观点, 同样也有超过80%的教师反对“随意拆毁文物和革命历史纪念物”、“恶搞文化”、“传销”等社会现象。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 广大教职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端正的, 他们积极进取, 崇尚高尚的人格与师德, 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08年, 新疆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务实化的取向。在2009年天津某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 对“追求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是正当的”一项, 96.80%的教师“认同”和“比较认同”;对“正当的个人利益应该得到肯定和重视”一项, 99.50%的教师“认同”和“比较认同”;对“人的现实生活和利益应该得到关注”一项, 98.90%的教师“认同”和“比较认同”。调查结果还显示, 教师对本人的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方面, 36.60%的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与物质条件“满意”、“比较满意”, 49.50%的教师认为“一般”, 14.00%的教师“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相比之下, 教师对本人社会荣誉和精神条件方面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显示, 2010年, 广西高校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功利性等发展趋势。

综合2000年以来的数据, 不难看出, 广大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基本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乘隙而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

二、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20年间, 我国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较为关注物质实惠和个人发展到积极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整合的转变、从重利轻义的思想倾向向义利统一的思想倾向转变。

(一) 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 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世界上各种思潮、观点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我国, 大量西方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 泥沙俱下, 影响着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

20年来,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所引起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深刻变化, 同样对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为我国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产生了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潮的出现, 市场交换、经济利益原则向教育文化领域、精神价值领域和人际交往领域的蔓延, 使高校教师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方面, 则比较关注物质实惠, 强调个人发展, 倾向重利轻义观念, 从而改变了原有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包括高校教师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变化增强了广大高校教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使其道德精神发生了新的转变。广大高校教师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也开始从较为关注物质实惠和个人发展向积极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整合、从重利轻义的思想倾向向义利统一的思想倾向的转变。

(二)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计划经济所造成的保守、僵化、落后等思想观念在高等教育中都有反映。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缺乏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看, 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内容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这使得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深深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从上个世纪末开始,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转变, 推动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体制制等一系列高校内部改革, 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经费筹措体制的改革, 促进了高校充分运用竞争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和效益原则, 实行了职称晋升、科研分层、教学计酬、后勤社会化等人事、科研、教学、医疗、住房、奖金分配等校内综合管理体制的改革。其结果是, 调动了校、院、系及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活跃了校园竞争气氛。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与推广, 必然会触及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 引起一系列的思想波动。

广大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是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也是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邹放鸣.高校教师道德思想状况与工作对策[J].江苏高教, 1998

[2].李兴贵等.东北林业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 2001

[3].吴强.2001年上海高校教师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4].史美洁.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04

[5].吴新平等.新疆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浅谈休闲对人生的价值 篇6

一、休闲与个人成长

林语堂先生说:“悠闲的生活就是始终保持一颗恬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成长中我们依然要保持着一颗恬适的心,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近年来,我们可能听到过许多这样的报道: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选择走上绝路的悲剧。他们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还没到开放就这样枯萎,实属让人心寒。或许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可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我们不会否认一点,那就是压力。一个小学生,家庭,社会对他来说不存在压力,那么唯一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学校。试问,一个教授孩子学习的地方会给学生多大的压力才会能让一个孩子选择去结束生命?这也许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思,只是且不论其他,最根本的就是放松。对孩子而言,他们还没有成人般的抗压能力,在这样的年纪也不该有这样的压力。他们还在成长、发育,还在对这个世界懵懂。成长的过程便是心智和精神迈向成熟的过程,当他们被繁忙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时,当他们对自身的忧郁以及各种悲观心态所侵蚀时,当他们还不懂得如何缓解自身的压力时,学会休闲才能让他们更快乐更自由的成长。

二、休闲与品性

品性,顾名思义,品行性格。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一个人的品性似乎是天生的,跟休闲没什么关系。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研究曾表明一个人的性格除了自身原因外还跟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不同的环境使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休闲对人们来说也许只是一种放松方式,但是,辩证法的观点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事情都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单纯的看待某一个方面。纯粹的言论不足以言明,举个例子,一个工作狂,把工作当成一切,或许是不被喜欢的,比如他的亲人。人一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全部,那就要抽取别的时间来代替。结果就是,工作狂类型的人根本没有时间顾家、关心亲人,性格也会变得沉闷,不爱与人交流,更有甚者,还会变得严厉。久而久之,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一个不近人情的人。我们能说他有错吗?努力工作有错吗?可为什么到最后却被认为“不近人情”?现在假设一下,还是同一个人,工作之余,时常抽空陪父母、爱人和孩子,如此,既缓解了自己工作中的压力,又变成了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虽然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一个人的习惯,进而形成一种个人的品格。

三、休闲与健康

健康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我想这是不言自明的。马克思说过:“健康是人生的第一权利,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所以关注健康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没有了健康,人生一切都是空谈。健康与休闲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俗话说:知足常乐就是养生之道。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知足就是要学会满足,不能太贪心;常乐,那就是保持自由快乐的心情。真正的休闲就是要放空心境,降低欲望,做自己认为能让自己开心的事。休闲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老子的“自然”吧!道家的自然休闲观就是拥有一个有意义的精神世界,让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一个人的健康长寿除了与自身体质有关外,与精神修养也是有联系的。比如一个整天沉闷痛苦、忧心忡忡的人,即使营养充足,也不一定就能长寿。反而那些心境开阔、淡泊名利的人却很少患疾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才女杨绛。她曾说过:“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而这种心态也确实带给杨绛先生莫大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懂得休闲,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四、休闲与人生观

休闲可以影响我们成长,可以影响我们品性,也可以影响我们健康,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人生观,可以说就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如何支配自己的人生。也许你要问,懂了休闲难道就知道了自己的生活该怎么过了吗?不,懂休闲是一种心态感悟,而怎么过是要具体来回答的。所以很显然,他们并不是直接因果关系。“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思考。”这也是人同其他动物的区别。而思考就是静思、沉思、冥想。现今社会,特别是在这种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信息发展迅速、网络时代盛行,让人应接不暇。由此太多的人把休闲当成了一种奢侈,无法真正静心。工作忙碌,身心疲惫,却不曾真正静下心去思考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忙的事有何意义。因为这些在我们忙碌之时,是没多少人会思考的。人生要多给自己一点空闲的时间去思考、感悟,过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如此才不会造成“碌碌无为”的悲剧。

罗兰曾说过:如何享有空闲的时间和如何工作,是同等的重要。健康休闲让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繁杂流程中暂时使自己脱离,放空内心世界。健康积极的休闲,不仅从物质的层面带给人生价值,更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人生价值。总而言之,懂得休闲是现代人类生存状态最不可缺少的附属品。

参考文献

[1]宋圭武.论休闲[A].2010(04).

[2]张丹凤.道家的休闲观与和谐社会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7

理性的教育、理想的生活、完整的人生在传统、当下、未来都是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本文通过对理性的教育、理想的生活、完整的人生的理解和阐述, 期待唤起研究者对教育、生活、人生的关注, 并促进教育实现和谐发展。

一、理性的教育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的基本作用, 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力的自由”[2]。这里我们要谈的教育应该是理性的全人教育, 它体现的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种全面的人文关怀:它应解放人的心灵, 是人心灵的自由教育;它应解放人的肢体, 是人身体强健的教育;它应解放人的大脑, 是人现代思维的教育。

1. 理性的教育应解放人的心灵, 实现自由之意志

人的心灵, 是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它可以很小, 一叶遮目忘却泰山, 也可以很大, 无欲则刚海纳百川。人的心灵通常不会自觉地成长或者闭塞, 它需要在成长与互动中, 学会开放和接纳, 学会体验和认知, 学会反思和改进, 学会理解和包容。

理性的教育, 应该是解放人的心灵。让自由的心灵翱翔在知识的天空, 去细细体会心中那片世界的博大, 历史的浩瀚, 人间的真爱, 从而再回过头来, 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精致, 那么我们会更爱这个现实世界, 更爱这个跟我们存在感关系很强的生活, 更爱这个活生生的教育呢?假设教育面临着束缚人的灵性, 却刻意地限制了其中人合理的诉求和期许, 即使我们给了后人一个所谓的“完美世界”, 他们眼中的自己要是还觉得自己没什么用, 体会不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那么我们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也将是一个失去了希望, 没有前途, 失去了色彩的暗淡空间。

2. 理性的教育应解放人的肢体, 达以强健之体魄

人的肢体, 是自然界的瑰宝。经过进化和完善, 我们的肢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灵巧和完整。毛泽东同志说:“体者, 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3]面对着这个有机的鲜活的生命, 我们应当掌握和传承相关的生理知识, 了解自身肢体的构造及各项功能, 珍惜自身肢体的健康境况, 并善于合理开发完善自身的硬件条件, 这样我们才能奠定人生奋斗之基本———去完善、发展并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理性的教育, 应该就是解放人的肢体。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要教育新一代人了解自身生理特点, 合理安排学习, 照顾好自身的同时, 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这样教育出来的个人, 才是身体健康, 态度积极向上的, 才能谈得起前景远大。否则牺牲健康乃至生命所换取的所谓的教育的成功, 可能是非常瞩目和耀眼的, 但是它却无形地透支了一辈子的精力和激情,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确实非明智之举。

3. 理性的教育应解放人的大脑, 突破思想之藩篱

人的大脑, 是个奇迹。据相关研究和报告, 人的大脑细胞有上百亿个, 这个数目与宇宙的星辰一样浩瀚, 且大脑中复杂的组织构造和丰富链接所涌现出的种种奇思妙想, 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和不尽的期待。

理性的教育, 应该是解放人的大脑。解放人的大脑, 而非束缚大脑, 新课改更多体现在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从束缚到解放, 从授受到发现, 从灌输到生成, 从应试到探究, 从适应到超越, 从变革到创新。我们的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大脑在理想状态下, 受教育者如何更高效、更真实地接受全面完整的教育, 即将学校优质教育与高效教学中涵养着的现代化理性学习范式——民主、平等、自由、博爱之教育品质更为完好地保持和传承下去。

二、充满教育智慧的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应当兼备传统、当下、未来, 且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 高度和谐, 充满教育智慧的“三位一体”的生活, 即理想生活要继承民族传统之精华、要依存于现实鲜活的生活、要推动发展中的现实生活。

1. 理想生活要继承民族传统之精华

理想的生活, 作为一种可以被认知的和被理解的客观存在, 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传统痕迹。

传统之于我们理想的生活, 应是一种完美的再现和开发。我们需要认识民族传统, 尤其是重新审视民族传统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民族传统中有很多优秀的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有很多宝贵的文化需要我们学习和改造。我们学习和研究我们民族传统, 不是把所谓的传统定义为“传统至上主义”愚昧守旧或者“传统虚无主义”任意胡来, 我们理想的生活是在批判和辩证的基础上, 运用自身教育智慧, 细打算, 巧思量, 既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又要舍弃不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冗余。

真正做到继承民族传统精华的教育生活才是理想生活, 才是充满教育智慧的理想生活, 唯有切实做到辩证地认识传统, 珍视传统之精华, 舍弃传统之糟粕, 再现教育之真谛, 这也是人才生成得以持续和人才质量进步的深层次动因。

2. 理想生活要依存于现实鲜活的生活

作为一种正在被实现和被创造的客观实在, 理想生活不是空穴来风神来之笔, 它根植于丰厚的现实基础和迫切的主观需要。

现实之于我们理想的生活, 是一种真实的呈现和享受。我们需要了解现实, 特别是深刻洞察现实生活给我们理想的生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现实是个万花筒, 纷繁复杂, 婀娜多姿, 当然, 现实中不是所有显现都给我们带来福音, 不是所有的“经历”都给人以真正的享受。我们要学会学习和批判现实, 不是把现实单一地囤于“享乐主义”拜全或者“工具主义”恣意妄为, 我们教育从业者的理想生活, 应是建立在包括每一个个体在内的整个人类发展事业之上的, 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发展, 健健康康地生活, 活出特色, 活出精彩, 活出滋润。

真正取之于现实鲜活的生活才是理想生活, 唯有拥有现实鲜活特色的生活, 才是充满教育智慧的理想生活, 才是教育生活得以时代性体现和规律性存续的有力保障。

3. 理想生活要推动发展着的现实生活

理想生活, 作为一种代表引领前进着的方向和正在延续的生活状态。它不是夜郎自大式地固步自封, 它有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存在感。

发展着的生活之于理想生活, 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创新。理想生活高于实际生活, 但不脱离实际生活, 这需要教育为其参与者提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实在和自信。理想的生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它需要我们和后来者共同精心谋划和辛勤营造;理想生活的反向目标远非对腐朽的、没落的、违反人性的旧有教育陋习进行突击式或根除, 而是在理想生活的构建中, 反向目标模式随着认知主体内部外部革新状态的整合与调整, 逐渐消解,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正式目标得以系统性彰显, 从而实现生活的传承与创新之一统。

如此, 真正体认到实现发展着的生活才是理想生活。充满教育智慧的理想生活, 唯有将发展的目标延伸到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类善良品格追求, 延续在可持续发展的世俗生活, 理想生活才能获得传承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三、完整的人生

完整的人生是教育者秉承自身教育理想对受教育者给予具有生命层次的尊重、理解、信任和期许。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在生命成长、分享与赠与的教育过程中, 教且育之, 使得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来自彼此熟知的具体生活, 又以一种更为有效的形态回归、指导和改善彼此的生活, 同时在此良性互动模式下树立为受教育者可理解的、可实践的并为之信奉的亲社会性的现代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完整的人生, 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理念而停留在口号宣传上, 也应该作为一种实际行动贯穿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整的人生应该是教育与智慧的内在统一

教育应当促进人生的完整, 同时完整的人生也应该是教育智慧得以涌现的源泉。教育行为, 作为教育智慧的承接与表现形式, 其必然在教育动机设置、教育过程设计、教育方法选择和教育结果评价上, 支持和响应人生完整价值的实现, 否则, 教育事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完整的人生, 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互动发展内化统一到他们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来, 即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权和生存权, 把受教育者的完整性视为对其整个人生至善境界的量的积累, 把受教育者的年龄、成熟度、承受度、自我实现形式视作教育机遇, 将各项教育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整体推进。

教育与智慧内在统一于完整的人生, 有利于学校教育价值有效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其教育行为反思、改进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 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和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2. 教育与智慧应以完整的人生为其价值基础

教育应当存在于生活之中, 同时生活中也应该包含教育的成分。“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 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4]

我们的教育生活, 应当紧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 只有这样的教育生活, 才是有趣多彩营养丰富的教育, 才是透露着生命活力的教育, 才是一种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教育。教育智慧, 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生活中来, 集中反应的是生活客观实际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 它的本质还是教育, 即教育智慧要在此基础上, 促进教育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 激励受教育者对原有知识和能力进行再认知和再批判, 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学科素养和学习理性。即教育者在培育受教育者问题思考方式的工具理性的同时, 引领并构建在受教育者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自组织特性且更为强大的生成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

教育智慧, 应当以完整的人生为其价值基础。人生的完整性, 体现在教育智慧方面, 就是人生的完整性在其独有的发展轨迹中, 经过已受到教育积极正面的影响, 能够主动地调整和适应性地改变自身的认知模式, 去更为有效地应对所处社会当下和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3. 完整的人生应是每个教育参与者的基本权利

完整的人生, 即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既是一种教育评价手段, 同时又是一种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 既存在于教育者所营造的学校工作环境, 也存在于教育者执行的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对象———受教育者, 即今天作为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综合手段影响的复杂客体, 将会成长为社会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坚力量, 将来他们的发展情形与选择必然是所受今天教育的结果。就像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说的, “……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也是你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所以, 我们面对教育事业, 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们是培养下一代国家公民的领路人, 我们要留给后世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今天我们授给他们一个怎样的教育。

作为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一致的责任共同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将共享完整人生作为一种基本权利。即在彼此尊重、理解、宽松、自由的学校教育环境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自主地发现彼此身上可以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积极主动地反思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即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时, 也能实现富有新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新发展。

四、教育、智慧、人生皆“以人为本”

理性的教育解放人的心灵, 使人心灵自由;解放人的肢体, 使人身体强健;解放人的大脑, 使人思维开化。充满教育智慧的理想生活, 是继承传统精华、体现现实鲜活、推动发展着的现实生活。完整的人生统一教育和智慧: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要彰显完整人生的价值, 并使之成为每个教育成员应享受的基本权利。总之, 教育、智慧、人生是指引“以人为本”的社会有机统一体。

教育、智慧、人生应该也必须一致。尤其是新课改, 教育者在给予受教育者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也须要相应地关注、引导和构建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意义, 以受教育者为本, 促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规划自我发展, 反思自我成长, 较为完整地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名人名言.[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527.htm.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8

关键词:儒家:人生价值观;“四有”;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46—0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因为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1] 简要地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的培养就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而儒家人生价值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可以为我们今天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资源。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对“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一价值体系的有益启示

一、儒家致力于创立大同世界的人生理想是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源泉

所谓“有理想”,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理想是人们信仰、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是支配一定社会的人们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 儒家的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理想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终极目标上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因为儒家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根据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全民公有的所有制制度,二是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三是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四是人各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五是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六是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这种大同理想和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难道不是具有高度的相同之处吗,当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和儒家在低生产力水平上建设的大同世界有质的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之所以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在从西方传入的诸多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关键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我们自古就具有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有非常神似之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一个思想文化上的基础,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样要把儒家大同理想的精华部分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化,采取全体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儒家重道德的价值观念是今天提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最宝贵的道德资源

“有道德”,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它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爱社会主义等,它还包括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世界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只有全体公民都有了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的社会才会美好,才会不断健康向前迈进。那么儒家价值观对于培养“有道德”的新人有何借鉴意义呢,据李兴成所撰《传统文化与新时期传统文化》一文,笔者认为,儒家传统道德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今天我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人所继承: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上而提到的《礼运》篇描述是人类对大同世界的最朴素向往。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其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仁爱精神。热爱人民,热爱天地万物是儒家一贯的传统,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 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是我们今天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所以,我们应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三是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四是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育人民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儒家对君子文化素质要求是培养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的重要参考标准

“有文化”,就是指掌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革命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就不能提出正确的革命理论和纲领。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4] 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更离不开文化。离开文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儒家的人生价值观非常重视培育个体的文化素质,从孔子开始,首创民间办学,提倡“有教无类” [5],把教育从贵族手中开始向平民普及,即表明孔子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孔子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跟孔子关注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是分不开的,后世也多把孔子首先看成是一个教育家,在论语中还记载有多处孔子对提高文化素质的对话,特别是儒家文化对君子人格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君子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中距离普通人最近的一格,君子人格表现出更多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其中关于君子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更是不胜枚举。“子曰:君子道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5] (《宪问》)。其中“知者不惑”是孔子对君子的三项要求之一,代表了儒家对一个君子在文化素质上的要求,君子应当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学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5](《雍也》)。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来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学问渊博宏富的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学而》)要求君子在学习上不能贪图安逸,要有刻苦勤奋的精神。可见孔子对君子在文化上的修养是十分重视的。并且孔子要求一个君子不仅仅是饱读诗书、能言善辩、能说会写的知识分子,还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儒学要求一个君子必须掌握“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既要求一个君子要知书达礼、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会骑马射箭、会撰写各类文章、还要精通数学运算,可见孔子对一个君子要求是很全面的,几乎涵盖了他那个时代的各项学问和技能。谦虚逊让是严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孔子对君子的基本要求,他说:“君子泰而不骄” [5](《子路》),“君子矜而不争” [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卫灵公》)。从上面的论述看,君子的人格在文化素质上应有聪明睿智的思想,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作风,多才多艺的能力,谦虚逊让的态度。当然,儒家关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思想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产物,不可能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如《子路》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5]就反映了孔子这种轻视物质生产劳动的倾向,这是儒家关于文化素质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儒家关于君子的文化素质追求也应被两千多年后的共产党人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培养高素质和高文化的劳动者。

四、儒家靠道义来凝聚人心、靠开除党籍来捍卫政治理想和信念对我们今天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来贯彻铁的纪律的有益启示

“有纪律”,就是指具有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和法律,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认为,“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 [1]。纪律和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有了铁一样的纪律,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才会有秩序,整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步调一致,才会有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事业才会实现。邓小平明确指出:搞现代化建设,“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 [6],当然,儒家在纪律方面的论述不多,但并不是说儒家不重视纪律,相比纪律这种外在的约束,儒家更强调的是“吾日三省吾身” [5]这种反求诸己的内省式方(下转236页)(上接47页)式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因为儒家认为,任何纪律都是强加的外在的规范,儒家本应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君子来共同开创事业,是靠道义来凝聚人心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5],不像小人那样事事图利,如果凡事都要靠外在的纪律对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加以约束,那就失去了儒家这种以道聚人的真精神,与儒家的理想和宗旨也背道而驰了。所以儒家对纪律这种外在的约束一直强调得不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弊端,但并不代表儒家一点也不讲纪律。在《论语·先进篇》中记载这们一段话:“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之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弟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 孔子使冉求为季氏吏,冉求为季氏搜刮,背叛了孔子的教义,于是孔子将冉求逐出弟子之籍,清理了门户,其实也就是开除党籍。这表明儒家实际上是有自己的纪律的,背叛师门者,会受到处罚。孔子对于背叛儒家所信奉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时是最严厉开除党籍的处分。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把理想和纪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特别强调理想与纪律。这和孔子对儒家门徒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邓小平说:“‘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 [1] 这是因为理想是力量的源泉,它既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而纪律则是国家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前提,又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因此,理想和纪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说,显得格外重要,邓小平认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

199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孔子诞辰2 545年大会上说:“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国家、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的。”[7]国人对儒家文化的的精华即天下大同的理想、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方面却了解不多,现在是到了批判地继承儒家人生价值观中的重理想、重道德、重文化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112.

[2]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3.

[4]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180.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7]李岚清.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培养一代四有新人[N].人民日报,1994-10-16.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9

审视过往岁月,所有人都认识到,生存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和实现人生价值。

毋庸置疑,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我们的价值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马克思哲学讲: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关系,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我们深知,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

在我国现阶段,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过,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二十四个字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做了什么?

我们普通百姓的价值一般体现在惠及家族,泽被乡邻。旷世伟人的价值却可能体现在:拯救一个国家,造福于广大民众。

人的价值跟人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因此,价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给人以一个正确的评价和社会实践起一个导向作用,并给人以鼓舞。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说,追求卓越是人生价值的完整体现。且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追求卓越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

人的理想只有通过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追求卓越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客观需要。邓小平曾告诫全党:“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要有不断涌现的新观念,就要有时刻不能满足的新追求。只有人类追求的不断实现,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就像现在求知的我们,都希望自己学成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道路曲折,前途茫茫,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好的心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要有恒心和定力,也不能浮躁浅薄,要想战胜困难首先就要战胜自己。还要学会跟随,学会聆听,尊重他人,谦虚谨慎,具有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头脑清楚,意志坚定,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其次,我们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创造人生价值和实现人生价值时,必须先得吃苦,如果不能吃苦的话,必将难成大器;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不吃苦中苦,恐怕难为人上人。

人生的价值不是单纯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享受,它有着更高的意义,更丰富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每个人付出了,奉献了,才有助于理想和抱负的逼近,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下价值,这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并且还有助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人生价值观培养 篇10

1 尊重草根,赢得观众眼球

《舞出我人生》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创新性的采取草根混搭明星的节目形态,具有很强的原创性,明星主动放低姿态,与草根舞者结对,充当“助梦人”的角色,从而帮助草根一族完成舞蹈梦想。《舞出我人生》以真人秀的形式,记录舞者练舞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点点滴滴,不仅体现了对草根参与者的充分尊重,也在明星与草根舞者之间建立起了平等互助的关系,形成了对“追梦人”的有力协助与鼓舞。草根舞者来到《舞出我人生》这个舞台绽放自己的风采,并且得到一线明星的亲自指导和帮助,这很好地迎合了当代青年观众的收视心理,也能够向青少年一代传递积极的正能量。此外,明星与草根共同站在舞台上进行训练和接受挑战,共同分享练舞过程的喜悦,本身就非常吸引眼球,如明星刘璇与草根韩艺博的合作,对刘璇个人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其完美的呈现给予了观众足够的惊艳与震撼。

2 用舞蹈编织草根的梦想

对于草根一族而言,梦想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一直没有放弃梦想,当他们来到《舞出我人生》这个舞台,与明星在同一舞台上共舞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平民舞者用舞蹈编织梦想的强烈愿望,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真实、感动与温暖。《舞出我人生》有的不仅是吸引观众眼球的舞蹈艺术,还有真实的故事和人性,平民舞者寻梦的心路历程与奋斗经历带给观众很多启发,舞者、明星助梦人、评委及观众心与心之间的相互扶持为我们留下了太多感动。《舞出我人生》节目还有很多个梦想观察员,以大众评审与专业评审相结合的形式,最大程度均衡了舞蹈与梦想的比重,让每个平民舞者都有实现舞蹈与梦想齐“舞”的希望。这样的节目形式,表面上是在看草根一族的舞蹈技艺,实际上也非常看重他们背后的梦想,使《舞出我人生》超出了纯艺术的范畴,显得人文气息十足。

3 情理兼备,体现人文关怀

在央视这个大舞台上,舞蹈综艺节目难免会执行严格的舞蹈专业标准。但是,对于草根舞者而言,有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舞出我人生》栏目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舞蹈的专业性要求,同时也看到了舞蹈情感的重要性。选手丁梦曾引发了节目现场关于“专业和情感谁更需要考量”的第一次追问,周立波一句“有情感的专业,它更专业!”几乎就是《舞出我人生》的节目宣言。因此,在仔细推敲《舞出我人生》这个节目时,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例如,梦想观察团成员的舞蹈专业鉴赏力可能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情感往往是非常直接的,赞赏、同情、鼓励、勇气、个性等情感在这个舞台上频繁出现,都在情理之中,能够带给观众多样化的思维辨识和情感体验。例如,当刘璇、韩艺博组合以3票的微弱优势险胜杨志刚、廖智组合摘得总冠军时,观众不仅会对这对组合所取得的成绩喝彩,更会为草根舞者韩艺博未来将要完成的梦想喝彩,观众充分融入到了节目所蕴含的人文性之中。

4 启迪心智,助飞梦想

在《舞出我人生》栏目中,除了传递给观众基本的舞蹈艺术和人文情感之外,参与者的行为、主持人的语言也有着启迪心智的积极作用,有时候不仅能够弥合失败者内心的创伤,让草根舞者受益,还能够引发观众的反思,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梦想的价值。如对于在地震中失去女儿和双腿的舞者廖智,在舞台上始终绽放着微笑,周立波曾用“在物理意义上的站起来”“可以让许许多多在精神上已经趴下去的人重新站起来”等精彩语言进行点评,这不仅是对廖智舞蹈的社会意义的充分肯定,也引发更多人对舞蹈、梦想和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让更多观众明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梦想不可失去,一方面体现了《舞出我人生》节目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启迪了观众的心智,坚定了社会中更多人的梦想追求。

《舞出我人生》之所以能够在舞蹈综艺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舞蹈综艺节目中的成功典范,原因离不开节目自身的特色性及其蕴藏的价值追求、社会责任和精神品格。草根追梦人与明星助梦人之间的联动,带给了观众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也展现出了真实、细腻、直击人心的人文性,有效而广泛地传递了“正能量”,铸就了节目坚韧而高尚的品质。

摘要:《舞出我人生》作为央视大型舞蹈类励志节目,草根舞者与明星相聚于同一个舞台,用舞蹈编织梦想、用舞蹈为梦想筑路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了很多人。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探讨。

关键词:舞蹈综艺节目,舞出我人生,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下一篇:审计关键环节